人工耳蜗手术患者术后听觉行为分级标准及语言可懂度分级标准
人工耳蜗知识1+1>2的双耳聆听方案

人工耳蜗知识1+1>2的双耳聆听方案人工耳蜗是一种帮助耳聋人恢复听力的医疗设备,它能够通过电子技术将声音转化为电信号,并将其送入患者的内耳神经,从而达到恢复听力的效果。
而双耳聆听方案,则是指将人工耳蜗应用于两只耳朵,以达到优化听力效果的目的。
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人工耳蜗知识中1+1>2的双耳聆听方案。
1. 早期单耳聆听方案的局限性在早期的人工耳蜗技术发展阶段,主要是应用于单耳聆听,即一只耳朵植入一枚人工耳蜗。
这种方案虽然能够帮助耳聋人恢复听力,但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单耳聆听方案只能提供有关声音来源的单一信息,无法提供立体声效果,影响听众对声音定位的能力;其次,单耳聆听方案无法提供听觉适应,听众对噪声的抑制能力较弱,容易受到外界噪音的干扰;第三,长期使用单耳聆听方案可能会导致听觉偏好,使听众对另一只耳朵的听力下降。
2. 双耳聆听方案的优势相比于单耳聆听方案,双耳聆听方案在提供听力恢复效果方面更具优势。
首先,双耳聆听方案能够利用双耳之间的差异,提供更加准确的声音定位和方向感。
通过两只耳朵接收到的声音的时间差和相位差,听众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声音来源的位置。
其次,双耳聆听方案利用双耳之间的协同作用,提高了对语音的理解和识别能力。
患者可以从不同角度和距离接收同一声音,利用两只耳朵的信息进行整合,提高对语音的清晰度和准确度。
另外,双耳聆听方案还可以改善对噪声的抑制能力,使听众更好地分辨目标声音和噪声。
最后,双耳聆听方案可以促进两只耳朵的协调使用,避免听觉偏好和听力下降的问题。
3. 双耳聆听方案的实施实施双耳聆听方案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植入人工耳蜗和辅助设备的使用。
首先,患者需要在两只耳朵分别植入人工耳蜗。
手术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在适当的时间和方式下进行。
人工耳蜗植入后,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以适应新的听觉环境和提高听力恢复效果。
其次,辅助设备的使用也是双耳聆听方案的关键。
辅助设备可以包括双耳助听器、无线通讯系统和配套的软件等,可以提供更好的听力支持和辅助功能。
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前语言交流能力发展

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前语言交流能力发展孟超;陈雪清;董瑞娟;郑妍;徐天秋;吕静;钟妍;李颖;郭倩倩【摘要】目的:分析人工耳蜗植入后儿童前语言交流能力的发展规律,探讨其与其它听觉及言语评价指标的相关性,为早期听觉言语康复评估提供依据。
方法对23例接受国产人工耳蜗植入术的语前聋儿童进行一年的随访,手术月龄12~66个月,平均35±3个月。
分别于开机时及开机后1、3、6、9、12个月使用录像分析法对患儿的轮流交流、主动交流、视觉交流及听觉注意4项前语言交流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估;同时使用听觉行为分级(CAP)、言语可懂度分级(SIR)问卷对其听觉和言语能力进行评估。
结果随术后开机时间延长,患儿的轮流交流和听觉注意能力呈显著增长趋势(P<0.05),前6个月增长较快(P<0.05),后6个月缓慢增长(P>0.05);患儿主动交流和适时的视觉交流能力得分较低,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 CAP 和 SIR 得分与轮流交流和听觉注意能力相关。
结论随着人工耳蜗使用时间的延长,患儿逐步建立了听/说的交流模式;前语言能力评估结果与CAP 和 SIR 得分有相关性,三者结合可相互印证并能更全面准确地对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儿童早期听觉、语言和交流能力进行评估。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summarize preverbal communication skills in children with cochlear implants,and to provide a clinical baseline of assessment in early stage after cochlear implantation.Methods 23 prelingually deaf children with homebred cochlear implants participated in this study.The age at cochlear im-plantation ranged from 12 to 66 months with a mean of 35 months.The evaluation was performed at switch-on ses-sion and 1,3,6,9 and 12 months after the first programming session.Tait video analysis was used to assessthe preverbal communication skills including turn-taking,autonomy,eye contact and auditory awareness.CAP and SIR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auditory and speech abilities.ResuIts The skills of turn-taking and auditory aware-nes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especially in the first six months after switch-on session (P<0.05).The scores of autonomy and eye contact were relative low and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during the first year after surgery (P>0. 05).There was a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core ofCAP/SIR and turn-taking or auditory awareness.ConcIusion Children with cochlear implants established vocal-auditory mode of early communicative behavior over time.Pre-verbal communication skills CAP and SIR have relativity and can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 the auditory,speech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 of children with cochlear implants.【期刊名称】《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年(卷),期】2014(000)006【总页数】6页(P633-638)【关键词】录像分析法;前语言交流能力;儿童;人工耳蜗【作者】孟超;陈雪清;董瑞娟;郑妍;徐天秋;吕静;钟妍;李颖;郭倩倩【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耳鼻咽喉头颈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北京 10073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耳鼻咽喉头颈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北京 10073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耳鼻咽喉头颈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北京 10073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耳鼻咽喉头颈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北京 10073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耳鼻咽喉头颈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北京10073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耳鼻咽喉头颈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北京 10073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耳鼻咽喉头颈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北京10073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耳鼻咽喉头颈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北京 10073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童听力诊疗中心,儿童耳鼻咽喉头颈疾病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耳鼻咽喉头颈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北京 1007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64.5目前,对于低龄耳聋儿童,其助听后的听觉言语康复水平评估的方法较少,虽然婴幼儿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infant-toddler meaningful auditory integration scale,It-Mais)、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meaningful auditory integration scale,Mais)、有意义言语使用量表(meaningful use of speech scal,MUSS)、听觉能力分级(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mance,CAP)和言语可懂度分级(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ing,SIR)已用于助听后儿童听觉言语康复的早期评估,但对于助听后耳聋儿童早期交流能力的评估还不够全面。
双侧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言语识别效果的评估

双侧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言语识别效果的评估崔丹默;王顺成;石颖;刘婷;杨宜林;刘莎;孔颖;李永新【期刊名称】《中华耳科学杂志》【年(卷),期】2013(11)2【摘要】目的评估双侧人工耳蜗植入者汉语普通话短句、双音节词单音节词及汉语声调的识别效果,探索双侧人工耳蜗植入者双耳听觉产生的机制及对言语识别率的影响。
方法选取双侧人工耳蜗植入患者6人,自制问卷收集受试者的基本信息并评估他们的主观听觉状况。
首先测试受试者在使用双侧人工耳蜗(BCI)、单独使用一侧人工耳蜗(RCI/LCI)的听阈,随后测试他们在BCI和RCI/LCI两种听觉模式下的七音节短句、双音节词、声调、韵母、声母识别率,测试背景环境包括安静环境和嘈杂语噪声环境,言语信号强度为65dB SPL,固定信噪比为+10 dB SPL。
随后将BCI和RCI/LCI两种听觉模式下的识别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除噪声状态下韵母识别测试中其余测试结果均为BCI言语识别率得分高于RCI/LCI。
结论对于符合双侧人工耳蜗植入术适应证标准的患者而言,双侧植入人工耳蜗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提高安静和噪声环境下的短句、双字词、声母、韵母及声调的识别率,降低其声场听阈。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recognition effectiveness of bilateral cochlear implant recipients’Mandarin phras-es, monosyllabic words and disyllabic words, and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bilateral cochlear implantation (BCI) binaural hear-ing and its influences to the speech recognition rate. Method 6 BCI patients were selected surveyed with a questionnaire about their basic information and assessed their subjective hearing status. First, their auditory threshold were tested underBCI and RCI/LCI mode, then their recognition rate of seven-syllables phrases, disyllabic words, tones, vowels and consonants were tested under the aforementioned two modes. The testing ambient includes both quiet and noisy background. The speech signal strength was set to 65dB SPL, with a fixed signal-to-noise ratio of+10 dB SPL. The effectiveness of recognition from BCI and RCI/LCI were compared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was conducted. Results Except for the vowel perception test , all of the per-ception rates of BCI are better than RCI/LCI.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that fit the BCI indicator criteria, BCI can improve the recognition rate of phrases, disyllabic words, consonants, vowels and tones under quiet and noisy ambient in various degree, and lower their sound field auditory threshold.【总页数】4页(P181-184)【作者】崔丹默;王顺成;石颖;刘婷;杨宜林;刘莎;孔颖;李永新【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100730; 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 10000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100730; 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 10000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100730; 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 10000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100730; 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 10000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100730; 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10000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100730; 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 10000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100730; 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 10000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100730; 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 1000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18.18;R338.3【相关文献】1.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言语识别能力发展水平评估 [J], 周丽君;翟磊;陈滨;曹思远;王芳;于丽玫;孙喜斌2.听力言语康复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应用及效果评估 [J], 梁爽;刘思诗;李永新;韩德民3.双侧人工耳蜗植入患者早期言语识别率的特点 [J], 夏瑞明;余力生;马鑫4.175例语前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的评估 [J], 郭丽娟;叶放蕾;王乐;李红敏5.双耳双模式语前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言语识别效果meta分析 [J], 孙茂钢;李腾;张恩东;孙彩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耳部听力伤情鉴定标准是什么?

Tears are salty and sweat is salty, but I prefer sweat.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耳部听力伤情鉴定标准是什么?1、听力残疾一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方面极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91 dB HL,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不能依靠听觉进行言语交流,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极度受限,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极严重障碍。
大家都知道,耳朵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听力是人体的感官之一。
耳朵裸露在人体表面,因此受伤害的几率也比较大。
除了耳朵的外伤,听力的损害更值得防范。
现在我国对于耳部听力伤情鉴定标准有了明确的规定,根据这些标准,可以将耳部听力的伤情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一、听力伤情等级1、听力残疾一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方面极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91 dB HL,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不能依靠听觉进行言语交流,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极度受限,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极严重障碍。
2、听力残疾二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81~90 dB HL之间,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重度受限,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严重障碍。
3、听力残疾三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中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61~80 dB HL之间,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中度受限,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中度障碍。
4、听力残疾四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中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41~60dB HL之间,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轻度受限,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轻度障碍。
二、伤情鉴定方法1、测试环境要求裸耳听力测试应在测听室进行,对耳聋定残普查亦可在安静房间内(本底噪音<50dBA)进行,室内应限制非测听人员入内。
言语识别率测试在普通安静房间内进行,用当地人发音,其言语声约70dBSPL(正常说话声),房间本底噪音小于50dBA。
听力障碍分级及残疾评定方法

学习和工作
听力障碍者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面临挑战,特别是在课堂听讲和参加讲座时,难以获 取和理解信息。
在工作场所,听力障碍者可能难以与同事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影响工作效率和 职业发展。
听力障碍者可能需要额外的支持和辅助设备,如助听器或听力辅助软件,以帮助他 们更好地学习和工作。
心理和情绪
听力障碍者可能因为无法完全 融入社交环境而感到孤独和自 卑。
纯音测听结果可以用于评估听力 障碍的分级和残疾评定。
声导抗测试
声导抗测试是一种评估中耳和外耳功 能的测试方法。
声导抗测试结果可以用于判断听力障 碍的原因,如中耳炎、外耳道狭窄或 闭锁等。
它通过测量声音在耳道中的压力和阻 抗变化,来评估中耳是否正常以及外 耳道是否有阻塞或炎症。
言语识别率测试
言语识别率测试是一种评估患者对言语 声的识别能力的测试方法。
详细描述
重度听力障碍患者在安静环境下能够通过助听器等辅助设备 进行正常交流,但在噪声较大或多人同时说话时仍会感到困 难。
极重度听力障碍
总结词
极重度听力障碍是指患者的听力损失超过80分贝,对正常言语交流影响极大, 通常无法通过助听器等辅助设备进行补偿。
详细描述
极重度听力障碍患者即使在安静环境下也无法通过助听器等辅助设备进行正常 交流,需要借助手语或口型等其他沟通方式。
心理疏导
通过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患者克 服自卑、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
社交技能培训
培训患者如何在社交场合中有效地 沟通交流,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由于沟通困难,听力障碍者可 能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 影响心理健康。
听力障碍者可能需要面对社会 对残疾的偏见和歧视,这可能 进一步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
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表现及言语可懂度变化特点分析

言语评估采用儿童语言能力评估表,以评估患者的言语可懂度
03 。
实验设计
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为人 工耳蜗植入术后患者,对照组为正常听力儿童 。
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听力测试和言语评估,记 录数据。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听 觉表现和言语可懂度差异。
03
结果与分析
听觉表现
然而,仍有一些因素可能影响儿童的术后表现, 如个体差异、手术时间、术前听力损失程度等。 这些因素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结论
人工耳蜗植入术对语前聋儿童的听觉 表现和言语可懂度具有显著的改善作 用,使得这些儿童在术后能够获得更 好的听觉和言语体验。
术后儿童的言语可懂度得分与听力年 龄相对应,表明人工耳蜗植入术能够 使语前聋儿童在听力方面达到与同龄 正常儿童相当的水平。这对于儿童的 语言发展和社交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2
作者2,年份2,标题2,杂志名2.
参考文献3
作者3,年份3,标题3,杂志名3.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2
人工耳蜗植入术是治疗重度至极重度感音神经 性耳聋的有效手段。
3
术后听觉表现和言语可懂度是评估手术效果的 关键指标。
研究目的
分析语前聋儿童人 工耳蜗植入术后听 觉表现及言语可懂 度的变化特点。
为提高手术效果、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提供参考依据。
探讨影响术后听觉 和言语可懂度的因 素。
02
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
VS
人工耳蜗植入不仅提高了语前聋儿 童对声音的感知和识别能力,同时 也改善了他们的发音和语言表达能 力。这种改善效果在术后短期内即 可显现,并且随着儿童的不断学习 和实践,这种改善趋势仍在持续。
植入年龄对成人语后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的影响

植入年龄对成人语后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的影响Gao Fenqi;Wang Line;Wang Wei;Liang Wenqi;Song Xinyu;Liu Pan【摘要】目的探讨植入年龄对双耳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成人语后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术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成人语后聋CI患者(术前听觉剥夺时间均≤1年)的临床资料,根据植入年龄分为成人组(<60岁,5例)和老年组(≥60岁,5例),分别于术后3、6和12个月行听觉行为分级(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mance,CAP)及言语可懂分级(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ing,SIR)评估,比较两组结果 .结果成人组和老年组患者术后3、6和12个月CAP得分分别为5.20±1.48、7.40±1.34、7.60±1.14分及4.00±0.15、5.80±0.45、6.60±0.89分,10例患者术后SIR得分均为5分,无差异;成人组患者术后6个月CAP得分高于术后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与术后12个月CAP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结果与此一致;成人组与老年组之间术后3、6及12个月CAP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可有效改善成人语后聋患者的听觉能力,植入年龄对成人语后聋患者CI术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没有明显影响.【期刊名称】《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年(卷),期】2019(027)004【总页数】3页(P414-416)【关键词】植入年龄;成人;语后聋;人工耳蜗植入;康复效果【作者】Gao Fenqi;Wang Line;Wang Wei;Liang Wenqi;Song Xinyu;Liu Pan【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64.5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是目前使双侧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重获听力的唯一有效治疗方法。
青少年及成人语前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力语言能力康复效果评估

青少年及成人语前聋患者人工耳蜗植人术后听力语言能力康复效果评估夏晨,邱建新,余得志(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安徽合肥230022)摘要:目的了解14岁及以上青少年、成人语前聋患者人工耳蜗植人术后听力及语言能力康复水平。
方法对48例语前聋 患者家属用问卷或电话随访方式进行调查。
采用听觉行为分级标准(C A P)和语言可懂度分级标准(S I R)作为评估材料,对患 者术后一年的听觉能力及语言能力进行分级评估,根据植人时患者年龄分为A组(岁)18例和B组(< M岁)30例,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及18个月S I R及C A P得分值。
结果组间比较:术后6个月时,S I R得分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 >0. 05); C A P得分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术后18个月时,A组与B组S I R和C A P得分均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 <〇.〇5)。
组内比较:两组在术后6个月及18个月的S I R及C A P得分和术前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各评分术后18个月和术后6个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
结论青少年及成人语前聋患者术后听觉 语言能力康复效果不如幼儿及学龄期语前聋患者,术后语言听觉语言能力进步速度较慢。
关键词:人工耳蜗植人术;青少年语前聋;成人语前聋;人工耳蜗植人;听觉语言d o i:10. 3969/j. issn. 1009 -6469.2016.12.019Evaluation of auditory and speech perception outcomesin prelingually deafened adolescent and adult after cochlear implantationX I A C h e n, Q I U J i a n x i n,Y U D e z h i{Department of Ot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 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Hefei,Anhui230022 , China)通信作者:邱建新,男,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耳科学,E-mail:qiujianxin@[10] von Meyenfeldt M.Cancer-associated malnutrition:an introduction[JJ.E urJ Oncol Nurs,2005 ,9 (Suppl2) :S35-S38.[11]张瑞萍,高云阁,董晓昕,等.127例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调查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〇16,24 (5) :790_792.[12]张晓峰,苏宁,贾若苹,等.老年肿瘤患者的膳食调查和营养状况评价[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4,20(5) :81-83.[13]范锐心,黄娟,陆鹏,等.住院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广东医学,2015,36(24):3846-3848.[14]潘玲,毛德强•NRS-2002评估473例首诊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重庆医学,2013,42(10):1117-1118,1121.[15]汪玉洁,陈锦秀.营养评价工具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7) :666-669.[16] Bauer J,Capra S,Ferguson e of the scored Patient-Generated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PG-SGA)as a nutrition assessment tool in patients with cancer[J].Eur J Clin Nutr,2002,56(8) :779-785.[17]应逸雯,童群秋,王文静.营养风险筛查在胸部肿瘤放疗患者营养干预中的应用[】].护理与康复,2014,13(6):567-569. [18] Kim JY,Wie GA,Cho YA,et al.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nutrition screening tool for hospitalized cancer patients[J].ClinNutr,2011,30(6) :724-729.[19]王卉,冯晴•主观综合评价和营养风险筛查工具2002评价放疗肿瘤患者营养状况的价值[J].江苏医药,2012,38 (21):2518-2521.[20]Bozzetti F,Mariani L,Lo Vullo S,et al.The nutritional risk in oncology:a study of 1,453 cancer outpatients[J]•Support CareCancer,2012,20(8) :1919-1928.[21]吴蓓文,曹伟新.住院消化道癌患者营养状况综合评价工具的研制[C]//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2009全国肠外肠内营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海:中华医学会学术会务部,2009:177-182.[22]罗茜,曹伟新,吴蓓雯.不同营养评价方法对消化系恶性肿瘤病人营养状况评价的意义[J].外科理论与实践,2〇1〇,15(4): 393-397.[23]陈凤姣,黄明君,张小艳,等.营养风险筛查2002与生理生化指标联合评估大肠癌术前营养[J].华西医学,2011,26(10):1533-1535.[24]李娟,黄沈琚,潘月龙,等.晚期肿瘤患者营养状况检测指标的研究[J]•重庆医学,2015,44(35) :49534954,4957.[25 ]Seebacher V,Grimm C,Reinthaller A,et al.The value of serum albumin as a novel independent marker for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endometrial cancer[J].Eur J Obstet Gynecol Reprod Biol,2013 ,171(1) :101-106.(收稿日期=2016-07-24,修回日期:2016-08-06)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auditory and speech perception outcomes of prelingually deafened adolescents and adults at 14 years old or above after cochlear implantations( Cl) . Methods Forty-eight patients were chosen for this retrospective analysis,eighteen of whom were at or above 14 years old,which were defined as group A,while 30patients were under 14 years old,defined as group B. By using the 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mance ( CAP) and 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ing (SIR) ,we compared group A and group B 6m and 18m after implantation. Paired t-test was us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Between - group comparison : Comparing the score of SIR from Group A and Group B,6 months after the implantation,there i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P >0.05),while there is a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 A and Group B in the the score of CAP(P <0.05).However, 18 months after the implantation, a statistical difference appears in both SIR and CAP from Group A and Group B(P <0.05). Intra - group comparison:There is a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core of both SIR and CAP from 6 months after the implantation and that from 18 months after the implantation ( P < 0. 05). The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scores of SIR and CAP from 6 months after the implantation and that from 18 months after the implantation can also be discovered (P<0.05).Conclusions Auditory and speech perception outcomes of prelingually deafened adolescent and adult are not as good as the younger patients. Otherwise, their progress of the language learning tends to be more slowly. Key words : Cochlear implantation ; Auditory perception ; Speech perception ; Prelingually deafened adult ; Prelingually deafened adolescent目前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被公认为重度、极重度 耳聋患者重获听力的最佳治疗手段[1],随着人工耳 蜗植入术(ci)手术的推广,大众对人工耳蜗植入这 一技术的了解逐渐加深,加之国家医保、残联对聋 哑患者提供的帮助,更多错失最佳手术年龄的聋哑 患者有意愿通过c i重获听力,从而更好的融入社会 以及改善自身生活水平[2]。
常见助听效果评估方法

常见助听效果评估方法常见助听效果评估方法如下:1. 可听度评估:是指个体对不同频率和强度声音刺激的感受性。
正常人耳能感受到的声音强度 0~120 dB SPL,频率范围20~20000 Hz,听障患者对声音强度和频率的可感知范围缩窄,助听器的放大作用能否满足日常言语交流需要是效果评估的关键。
2. 助听听阈:是指人耳配戴助听器后能听到的最小声音强度,以进入言语香蕉图,即正常人说话的言语频率和强度范围,作为助听有效的指标。
林氏六音包含低频音/m、u/,中频音/ɑi/和高频音/sh、s/,代表了250~8000 Hz的言语频谱,可快速、初步评估听障患者助听后对言语频率和强度的察觉能力。
声场下助听听阈是评估助听器效果常用的方法,属于主观评估,需要受试者配合,配合欠佳的儿童需通过视觉强化测听、游戏测听以及经验丰富的测试者完成,声场多频稳态诱发电位(ASSR)可以作为评估婴幼儿助听听阈的客观测试方法。
3. 探管传声器测试(probe microphone measurements, PMM):是指通过一个探管麦克风测量近鼓膜处的实际声压级,是唯一可以客观验证助听器在人耳放大作用的方法,一般不适用于骨传导助听器效果评估。
利用真耳分析仪进行真耳助听增益(real-ear aided gain, REAG)、真耳未助听增益(real-ear unaided gain, REUG)测试,二者的差值为真耳介入增益(real-earinsertion gain, REIG),是指配戴助听器和不配戴助听器两种情况下近鼓膜处的声压级差值,用于验证助听器的补偿增益是否与目标曲线匹配。
由于每个人的外耳道形状、容积不同,特别是婴幼儿、鼓膜穿孔、外耳道畸形狭窄或外耳中耳手术导致外耳道形态、结构、容积异常者,外耳道声学特性和助听器的实际放大作用也会发生改变,这类听障患者可测试助听器在标准2 cc耦合腔中的频响曲线,加上个体特异的真耳耦合腔差值(real-ear-to coupler difference, RECD),为同一强度测试信号下近鼓膜处的声压级,即助听后的实际增益。
人工耳蜗手术患者术后听觉行为分级标准及语言可懂度分级标准

4、CAP听觉行为分级
SIR言语可懂度分级
开机后1个月内、12、24、36个月(共4次)
5、术后学习能力评估
开机后12、24和36个月(共3次)
6、术后教学目标完成记录
开机后12个月(共1次)
走向跟踪
每年3月27日、9月30日前更新上报受助者最新走向,并附接收机构的证明(如普幼、普小、特殊学校、康复机构等)
1
连贯言语不可懂,口语中的单词只有手术之前可懂得单词能被识别,主要沟通方式为手语或手势
上报报表
项目
上报内容
评估时间
术前评估
1、受助者基本情况
2、术前评估情况
术前
术后评估
1、植入耳声场评估
开机后3、6、12个月(共3次)
2、术后听觉能力评估
术后言语能力评估
开机后6、12、24、36个月(共4次)
3、言语听觉反应评估(EARS)
1
能够感知环境声音
0
不能感知环境声音
SIR(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e)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
分级
判别标准
5
连贯言语可被所有人听懂,在日常语境下儿童可以轻易听懂
4
连贯言语可被不具备聆听聋人言语经验的人听懂
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连贯言语需要听者集中注意力,并结合唇读方可被听懂
2
连贯言语不可懂,但听者主要是通过个别词与并借助语境和唇读提示理解其言语
人工耳蜗手术患者术后听觉行为分级标准及语言可懂度分级标准
CAP(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mance)听觉行为分级标准
分级
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能力评估

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能力评估郝剑萍;吴燕萍;师天祥;孙晶珠;闫文斐;宋秉莹;韩靓【摘要】目的通过对语前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双字词及数字识别能力测试,了解和评估受试儿童在不同年龄段植入人工耳蜗后听觉康复情况.方法选用听力专业测试软件(MAPPID-N),以双字词和数字听力作为评价指标,对46例人工耳蜗植入年龄在3.3 ~7.2岁,使用月数为3~24个月的患儿进行听力测试,评估人工耳蜗植入年龄及人工耳蜗使用时间对听觉康复效果的影响.结果人工耳蜗术后,低龄组(≤5岁)与大龄组(>5岁)双字词及数字听觉能力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龄组患者听觉能力较大龄康复快,患者听觉康复能随人工耳蜗使用时间而提高.人工耳蜗植入年龄在4~5岁,听力康复效果最好,此时,使用人工耳蜗7~12个月,双字词听力达到99.75%.数字听力达到99.86%.结论人工耳蜗植入能提高语前聋患者的听觉能力,且植入时间越长,效果越好.患儿接受人工耳蜗最佳的手术年龄宜在5岁以下.对于大龄患儿,进行人工耳蜗植入仍有益于其听觉能力的康复.【期刊名称】《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年(卷),期】2015(021)003【总页数】4页(P187-190)【关键词】人工耳蜗;言语测听;言语识别率【作者】郝剑萍;吴燕萍;师天祥;孙晶珠;闫文斐;宋秉莹;韩靓【作者单位】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甘肃兰州730000;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甘肃兰州730000;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甘肃兰州730000;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甘肃兰州730000;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甘肃兰州730000;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甘肃兰州730000;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甘肃兰州7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811.21;R764.43随着人工耳蜗植入技术在我国的普及,目前国内在手术前的各项评估及人工耳蜗植入术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科研和临床工作,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技术体系。
听觉康复评估标准

听觉康复评估是评估个体听觉功能、听力障碍和相关康复需求的过程。
以下是一些可能用于听觉康复评估的一般标准:
1. 听力评估:
-纯音听力测定:通过使用耳机和纯音频源,评估个体对不同频率和强度的声音的听觉敏感度。
-语音听力测试:通过让个体听取、辨认和重复特定的语音材料,评估其在语言环境中的听力能力。
-听觉定位测试:评估个体在空间中确定声源方向的能力。
2. 沟通能力评估:
-口语和语言评估:对个体的口语表达、语言理解和沟通能力进行评估。
-听说训练:评估个体对于口头信息的处理和理解能力。
3. 生活和社交影响:
-听力对生活的影响:评估听力障碍对个体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影响程度。
-社交交往评估:了解听力障碍对个体社交互动和交往的影响。
4. 听觉康复需求评估:
-辅助听觉设备评估:评估是否需要使用助听器、人工耳蜗或其他辅助听觉设备。
-听力训练需求:确定个体是否需要听力康复训练,以提高听力技能和适应助听器使用。
5. 心理社会因素:
-心理健康评估:了解听力障碍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评估是否需要心理支持。
-家庭和社会支持:评估个体在家庭和社会中获得的支持程度。
以上评估标准可能会根据个体的年龄、听力状况、康复目标和康复机构的需求而有所不同。
专业的听觉康复专家,如听觉师或听力学家,通常会根据个体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评估计划,并提供相应的康复建议。
听力残疾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定点医院评价指标和标准

5
按照各产品的技术要求执行开机和调试步骤和时间。
符合得5分,部分符合得1-4分,不符合得0分。
5
能够按照《人工耳蜗植入指南(2013)》推荐的评估方法进行术后成效评估。
合计
专家签字:
听力残疾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定点医院评价指标和标准
机构名称:评价日期:标准分值:100分
评估指标
标准
分值
评分与计分
备查材料或检查方法
评估机构计分
复核计分
一.机构资质
(10分)
10
获得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资质或经卫健委和残联共同认定的专科医院。
不具备则一票否决
二.服务场地和环境
(20分)
10
耳鼻喉科独立设置10年以上,床位30张以上。
符合得相应分,不符合得0分。
7
具备开展常规听力学检测的主观和客观听力测试设备、术中检测设备和调试设备。
五.服务规范(30分)
5
能够按照听力学主客观评估操作规程进行测试。
符合得5分,部分符合得1-4分,不符合得0分。
5
能够按照《人工耳蜗植入指南(2013)》进行适应症的选择。
10
能够按照《人工耳蜗植入指南(2013)》进行术前准备、手术操作、术中检测、手术后的处理.具备全身并发症综合抢救能力。
实地查验资质原件
符合得10分,不符合得0分。
10
听力学技术人员应具备丰富的小儿听力学工作经验并参加过系统的小儿听力学专业培训,从事临床听力学工作人员2名以上,且工作至少3年以上;
5
麻醉医师应具备丰富的婴幼儿手术麻醉经验。
现场核查
符合得5分,不符合得0分。
四.设备(15分)
不同年龄段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助听听阈提高临床评估研究

不同年龄段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助听听阈提高临床评估研究目的通过对40例12岁以下植入人工耳蜗的耳聋患儿进行术后1个月的助听听阈提高效果评估,初步探讨3岁患儿在0.5 kHz、1.0 kHz、2.0 kHz、4.0 kHz 的助听听阈提高分别为(45.89±2.17)dB、(45.89±2.04)dB、(47.86±2.10)dB 和(48.75±2.28)dB。
根据年龄分组患者各频率提高差距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人工耳蜗能够帮助重度听力障碍者改善听力,3岁患儿助听听阈提高情况无统计学意义。
标签: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助听听阈;评价人工耳蜗(cochlear implant,CI)植入是语前聋儿重要的听力康复方法之一[1]。
人工耳蜗植入业已被证明是对重度、极重度耳聋患者的有效康复手段[2]。
不同患者从人工耳蜗的获益程度可能会有差异,确定耳聋患者从人工耳蜗技术的受益程度,对于人工耳蜗植入患者的听觉言语康复以及探索聋人康复方法、延展适应症范围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助听听阈测试,可以初步判断人工耳蜗植入是否帮助患者建立了有效的听觉功能,是否提供了足够的听敏度。
助听听阈的测试还有助于听力师调节程序,以使患者达到最佳聆听效果[3]。
本研究分析40例电子耳蜗植入术后1个月助听听阈提高效果评估,初步探讨植入3岁以下(包括3岁)与>3岁患儿助听听阈提高情况是否存在差别,为不同年龄段患儿术后康复训练、听力师调节程序及制定词汇量表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3年9月于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耳鼻咽喉一科就诊的40例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的病例资料,术前均诊断为重度和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并排除内耳严重畸形及听神经缺如。
其中小于3岁(包括3岁)12例,>3岁28例,植入年龄最小为1岁3个月,最大年龄为10岁8个月,平均年龄为(4.28±5.4)岁。
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康复效果评估

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康复效果评估张秋;华清泉;曹永茂【摘要】目的探讨7岁以下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后不同阶段的听觉、言语和交流康复效果及年龄、康复时间对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7岁以下语前聋人工耳蜗植入儿童,根据人工耳蜗植入时的年龄分为≤3岁组(23例)及>3岁组(27例),分别于术后3、6、9、12个月进行听觉行为分级(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mance,CAP)及言语可懂度分级(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ing,SIR)测试,比较两组对象的听觉能力、言语能力和交流能力.结果人工耳蜗植入术后1年内,随着植入时间的延长,两组对象的听觉能力、言语能力和交流能力均逐渐提高,且术后3、6、9、12个月,≤3岁组的听觉能力、交流能力均优于>3岁组(P<0.05),术后6、12个月,≤3岁组的言语能力优于>3岁组(P<0.05).结论语前聋人工耳蜗植入儿童植入年龄越小、术后一年内康复训练时间越长,效果越好.【期刊名称】《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年(卷),期】2018(026)004【总页数】4页(P423-426)【关键词】人工耳蜗植入;语前聋;听觉能力;言语能力;交流能力【作者】张秋;华清泉;曹永茂【作者单位】武汉市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武汉430022;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64.4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主要针对极重度听力损失和佩戴助听器效果不佳的听障患者[1],已成为改善重度、极重度语前聋患儿听力的重要方法[2],而患者植入人工耳蜗后的康复成效已日益受到关注[3]。
本研究在曹永茂等[4]建立的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效果评估体系的基础上,对比不同年龄段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3~12个月的听觉、言语和交流能力的康复效果,探讨年龄、康复时间对康复效果的影响,为术前建立适当的期望值、术后康复教师制定教学目标、开展单训教学提供参考。
耳聋评价标准

耳聋评价标准一、听力损失程度评估听力损失程度评估是耳聋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听力损失的程度,可以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听力损失。
一般来说,听力损失程度越重,对听力的影响就越大,需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二、听力损失性质评估听力损失性质评估包括传导性听力损失、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和混合性听力损失。
传导性听力损失是指外耳和中耳病变引起的听力损失,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或佩戴助听器来改善。
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是指内耳病变引起的听力损失,难以通过手术治疗,需要佩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来改善。
混合性听力损失是指传导性和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同时存在,需要综合考虑治疗措施。
三、听力损失病因评估听力损失病因评估包括先天性因素、外伤、感染、药物中毒、老年性聋等。
对于不同病因引起的听力损失,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
例如,先天性因素引起的听力损失需要及早干预和治疗,外伤引起的听力损失需要及时就医并采取手术治疗,感染引起的听力损失需要积极抗感染治疗等。
四、听力损失伴随症状评估听力损失伴随症状包括耳鸣、眩晕、头痛等。
这些症状可能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同时进行治疗。
对于耳鸣患者,可以采用药物治疗、声音治疗或佩戴助听器等方法来缓解症状。
对于眩晕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五、听力损失对生活质量影响评估听力损失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也是评价耳聋的重要指标之一。
对于听力损失患者,可能会影响其语言交流、社交活动、工作学习等方面。
因此,在评价耳聋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
总之,耳聋评价标准包括多个方面,需要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帮助患者恢复听力,提高生活质量。
听觉行为分级标准 cap(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mance)

听觉行为分级标准cap(categories of auditoryperformance)1. 引言1.1 概述听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之一,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听觉,我们能够感知到周围环境中的声音,并对其做出适当的反应。
然而,并非每个人都能以相同的方式理解和回应声音,因为听力水平存在差异。
正因如此,发展出了一种分级标准来评估个体的听觉行为表现,其中最著名且广泛应用的便是听觉行为分级标准(CAP)。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对听觉行为分级标准(CAP)进行详细介绍和探讨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首先,在引言部分简要介绍CAP的定义、背景以及目的。
随后,在第二部分将深入探讨CAP包括何种级别以及每个级别所代表的听觉行为表现特征。
第三部分将介绍CAP使用过程中具体采取的评估工具和方法,包括测听行为观察法、声学诊断工具以及行为反应评估等。
最后,在结论与展望部分总结已有研究成果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1.3 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深入探讨听觉行为分级标准(CAP)的定义、背景以及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通过对CAP五个子级别以及评估工具和方法的介绍,读者将更好地了解CAP如何帮助评估个体听觉功能。
此外,本文还旨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并提出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以促进听力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实践应用。
2. 听觉行为分级标准(CAP)2.1 定义及背景听觉行为分级标准(CAP)是一种评估个体听力能力的工具。
它旨在对患有听力障碍或先天性耳聋的个体进行分类,根据他们对声音的感知和理解程度,将其分成不同的级别。
CAP最初由James D. Ewing等人于1975年提出,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个客观、可重复且广泛适用的方法来描述和测量听力表现。
2.2 分级标准概述听觉行为分级标准根据个体对声音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将其分为五个不同的子级别:- Level 0: 无反应或泛听力(No response or generalized response)- 这一级别指的是个体对声音没有任何反应或只是产生非特定性反应。
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声韵调识别能力评估标准的修订

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声韵调识别能力评估标准的修订刘建菊;张芳;孙喜斌【摘要】Objective To revise the assessment of consonant vowel and tone recognition for cochlear implanted children. Methods 300 normal hearing children aged 2~6 years old were assessed with word lists for consonant and vowel recognition, and analysed with equivalen-cy analysis.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consonant vowel and tone recognition was less than 90%in children aged 2~3 years old, but more than 90% in those aged 3 or more. Conclusion The assessment of consonant vowel and tone recognition for cochlear implanted children aged of 3 and above has been modified, and the assessment for those aged 2~3 years old has been developed.%目的:为修订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声、韵、调识别能力评估标准提供数据。
方法使用听觉识别能力评估词表对300名健听儿童进行声母识别、韵母识别和声调识别能力评估,采用方差分析对声母识别和韵母识别能力评估中的词表进行等价性分析,对三项评估指标进行修订。
结果2~3岁健听儿童的声母、韵母、声调识别率都低于90%,3岁及以上年龄组健听儿童的声母、韵母、声调识别率都≥9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贯言语不可懂,口语中的单词只有手术之前可懂得单词能被识别,主要沟通方式为手语或手势
上报报表
项目
上报内容
评估时间
术前评估
1、受助者基本情况
2、术前评估情况
术前
术后评估
1、植入耳声场评估
开机后3、6、12个月(共3次)
2、术后听觉能力评估
术后言语能力评估
开机后6、12、24、36个月(共4次)
3、言语听觉反应声音
0
不能感知环境声音
SIR(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e)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
分级
判别标准
5
连贯言语可被所有人听懂,在日常语境下儿童可以轻易听懂
4
连贯言语可被不具备聆听聋人言语经验的人听懂
3
连贯言语需要听者集中注意力,并结合唇读方可被听懂
2
连贯言语不可懂,但听者主要是通过个别词与并借助语境和唇读提示理解其言语
开机后1个月和12个月(共2次)
4、CAP听觉行为分级
SIR言语可懂度分级
开机后1个月内、12、24、36个月(共4次)
5、术后学习能力评估
开机后12、24和36个月(共3次)
6、术后教学目标完成记录
开机后12个月(共1次)
走向跟踪
每年3月27日、9月30日前更新上报受助者最新走向,并附接收机构的证明(如普幼、普小、特殊学校、康复机构等)
人工耳蜗手术患者术后听觉行为分级标准及语言可懂度分级标准
CAP(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mance)听觉行为分级标准
分级
判别标准
7
能使用电话与熟悉的人进行沟通
6
不借助唇读即可与人沟通
5
不借助唇读即可理解常用的短句
4
不借助唇读能够辨别一些言语声
3
能够辨识环境声音
2
对语言声(如:走)能够做出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