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法与权益法的比较
合并财务报表中关于成本法与权益法的比较研究
合并财务报表中关于成本法与权益法的比较研究合并财务报表是指一家公司对其子公司或者关联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合并,并将其视为一个整体进行编制的财务报表。
在合并财务报表中,为了准确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需要对子公司或关联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合并处理。
在合并财务报表中涉及到的两种重要的合并方法就是成本法和权益法。
本文将对成本法和权益法两种合并方法进行比较研究,以探讨它们各自的特点、适用范围以及优缺点。
一、成本法的基本原理和特点成本法是一种用于合并财务报表的会计处理方法,其基本原理是按照投资成本进行合并处理。
在成本法下,母公司对子公司或关联企业的投资进行初始确认时,按照实际支付的投资成本进行确认,并在随后的会计处理过程中,按照成本法进行合并处理。
具体来说,成本法下的合并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投资成本的确认:母公司对子公司或关联企业的投资成本进行确认时,主要包括购买子公司或关联企业的股权、债权和其他权益性投资等相关支出。
3. 合并处理的会计记录:在确认投资成本和进行调整之后,母公司需要按照成本法进行合并处理,并将子公司或关联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合并处理,并纳入到母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中。
成本法的主要特点包括:简单直观、对投资成本进行确认和合并处理、不考虑未实现利润、不考虑被投资企业的每期净利润等。
权益法的主要特点包括:考虑投资者在被投资企业中所持股权的影响、按照股权比例确认被投资企业的净资产和净利润、能够真实反映被投资企业的经营业绩等。
三、成本法与权益法的比较研究1. 适用范围:成本法适用于对子公司或关联企业进行多数控股的情况,而权益法则适用于对子公司或关联企业进行少数控股的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投资者在被投资企业中所持股权的比例来选择合适的合并方法。
2. 经济实质:成本法主要侧重于对投资成本的确认和合并处理,而权益法则主要侧重于考虑投资者在被投资企业中所持股权的影响。
两种合并方法在经济实质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ifrs准则下成本法和权益法
ifrs准则下成本法和权益法成本法和权益法是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下两种常见的投资计量方法。
下面是对这两种方法的相关参考内容,无链接,不少于500字。
一、成本法(Cost Method):成本法是一种投资计量方法,适用于对小股东权益投资的会计处理。
根据成本法,投资者持有的股权被计量为支付的成本金额,无论该股权在公允价值上是否有变动。
在每个会计期间,投资者按照成本法对其投资进行核销,并确认其收益。
成本法要求将实际支付的投资额作为初始成本记录在个别资产账户中。
如果在投资期间获得分红,投资人将这部分分红作为收入计入当期损益。
此外,在财务报表中,投资人还需要披露以下相关信息:投资的发行者、发行者的所在地、投资金额、投资期限、约定的分红款项等。
成本法适用于控制权不明确、投资额较小、暂无计划转售的长期股权投资。
当投资人无法独立决策对被投资公司的运营和财务政策时,成本法可以作为一种较为简单的处理方法。
然而,成本法存在的一个主要缺点是无法反映投资的公允价值变化。
二、权益法(Equity Method):权益法是一种针对持股比例较高、对被投资公司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方法。
根据权益法,投资人将其投资的成本作为资产开始计量,但后续会计处理取决于被投资公司的盈利情况。
在权益法下,投资人在被投资公司的净利润中确认其所持投资的份额作为自己的收入,并相应地调整其投资账面价值。
同时,投资人还需要按照权益法对自己的投资持股比例进行核销,并披露相关信息,例如投资金额、所持股份的会计价值、分红金额等。
权益法适用于长期股权投资中持股比例较高且具有显著影响力的情况。
它是在有限控制权下的替代方法,以反映投资人对被投资公司的重大影响。
相对于成本法,权益法更能反映投资的公允价值变动。
然而,权益法也有其局限性,如可实施权益法的条件严格,会计处理相对较为复杂,而且容易产生不一致的会计处理方法。
综上所述,成本法和权益法是IFRS下常见的投资计量方法。
成本法与权益法的区别会计分录
成本法与权益法的区别会计分录在会计学中,成本法和权益法是用于计量和报告企业投资的两种主要方法。
它们在处理投资收益和分配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本文将详细解释成本法和权益法的区别,并给出相应的会计分录示例。
一、成本法成本法是一种常见的会计处理方法,它将投资按照购买时的成本计量,并将投资收益与成本进行区分。
根据成本法,投资收益只有在投资被出售或出租时才能实现。
在投资期间,投资收益不会体现在财务报表中。
成本法的会计分录示例:1. 购买投资时:借:投资(资产类账户)贷:现金(或应付账款)2. 投资收益实现时:借:现金(或应收账款)贷:投资收益(收入类账户)二、权益法权益法是另一种常见的会计处理方法,它将投资按照企业所持有的权益份额计量,并将投资收益与企业的净利润进行关联。
根据权益法,投资收益在企业实现利润时即可体现在财务报表中。
权益法的会计分录示例:1. 购买投资时:借:投资(资产类账户)贷:现金(或应付账款)2. 投资收益确认时:借:投资收益(收入类账户)贷:投资(资产类账户)三、成本法与权益法的区别1. 投资收益确认时机不同:- 成本法在投资被出售或出租时才能确认投资收益。
- 权益法与企业实现利润时即可确认投资收益。
2. 投资收益计量方式不同:- 成本法将投资按照购买时的成本计量。
- 权益法将投资按照企业所持有的权益份额计量。
3. 投资收益的报告方式不同:- 成本法将投资收益列为投资收益账户,与企业的净利润无关。
- 权益法将投资收益与企业的净利润进行关联,体现在财务报表中。
四、选择成本法还是权益法?选择成本法还是权益法取决于投资者对投资的控制程度。
如果投资者对企业有控制权或重大影响力,应采用权益法;如果投资者对企业没有控制权或重大影响力,应采用成本法。
总结:成本法和权益法是会计学中常用的两种投资计量和报告方法。
成本法将投资按照成本计量,并在出售或出租时确认收益;权益法将投资按照权益份额计量,并与企业的净利润关联。
成本法与权益法的区别
成本法与权益法的区别一、适用范围不同:1.成本法适用的范围(注意变化的部分)(1)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与旧准则不同)(2)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2.权益法适用的范围(1)共同控制;(2)重大影响。
两种方法的比较:成本法注重的是初始投资成本,受资企业的其他变动,投资企业一般不做调整。
权益法注重受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只要受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变动了,投资企业也随之进行调整。
二、核算不同:投资单位采用成本法时,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不受被投资单位盈亏和其他权益变动的影响。
只有在被投资单位分配现金股利的时候,才确认投资收益,相应的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受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变动的影响。
因为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是需要根据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进行调整的。
只要所有者权益发生变动,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就要相应的进行调整。
所以在被投资单位实现盈利的时候,所有者权益的留存收益增加了,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要调增,确认投资收益,发生亏损时,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在被投资单位分配现金股利的时候,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减少了,所以要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确认应收股利。
(一)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以支付的现金、与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直接相关的费用、税金及其他必要支出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二)取得长期股权投资举例:A 公司购买B 公司股票,每股购买价格为5.1 元,购买了 100 万股,又支付了3 万元的税费。
初始投资成本=5.1*1000000+30000=5130000 元借:长期股权投资-B 企业 5130000贷:银行存款 5130000如果购买价格5.1 元中含有B 企业已经宣告发放但尚未支付的0.1 元股利的处理举例:A 企业在 07 年 2 月 15 日购买B 企业的股票,B 企业已在 1 月15 日宣告分派股利,每股0.1 元,以 2 月28 日股东名册为准。
权益法和成本法的区别
权益法和成本法的区别权益法和成本法的区别1、概念不同成本法是指长期股权投资按投资的实际成本计价的方法。
该方法要求当企业增加对外长期投资时才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权益法是指投资企业以初始投资成计量投资后,根据持有期内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变化,按照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份额调整投资账面价值的方法2、适用范围不同权益法适用情况是对合营、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通常占股在20%?50%;成本法适用情况是对能够实施控制的企业或者是子公司(即占股在50%以上)。
3、对投资收益的处理不同成本法理解成收付实现制,不管其是盈利还是亏损,被投资企业宣告发股利的时候才确认投资收益。
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除非增加或减少了投资,不然一般不会调整。
权益法理解成是权责发生制,只要被投资企业年终有了利润,不管其分不分,都按照我享有的份额按比例确认投资收益,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当然如果和联营、合营企业有内部交易的话还要抵消。
什么是权益法权益法是指长期股权投资按投资企业在被投资企业权益资本中所占比例计价的方法。
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时,除增加、减少因股权影响长期股权投资而引起的账面价值的增减变动外,被投资企业发生利润或亏损,相应要增加或减少投资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根据这一方法,投资企业要按照其在被投资企业拥有的权益比例和被投资企业净资产的变化来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户的账面价值。
使用这种方法时,投资企业应将被投资企业每年获得的净损益按投资权益比例列为自身的投资损益,并表示为投资的增减。
如果收到被投资企业发放的股利(不包括股票股利,下同),投资企业要冲减投资账户的账面价值。
什么是成本法成本法主要针对的是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
适用情况是对能够实施控制的企业或者是子公司(即占股在50%以上)。
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是不发生变化的(除了增资或处置)。
成本法,是指在被评估资产现时重置成本的基础上,扣减其各项损耗价值,从而确定被评估资产价值的方法。
中国会计准则权益法和成本法的区别
中国会计准则权益法和成本法的区别摘要:一、引言二、中国会计准则权益法的定义和特点1.权益法的定义2.权益法的特点三、中国会计准则成本法的定义和特点1.成本法的定义2.成本法的特点四、两者之间的区别1.适用范围的区别2.计量原则的区别3.信息披露的区别五、实例分析六、结论正文:一、引言在我国的会计准则中,权益法和成本法是两种常见的会计处理方法,尤其是在对企业资产和股东权益的核算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这两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很多企业和会计人员对它们的区别和适用场景并不十分清楚。
本文将详细解析中国会计准则权益法和成本法的区别,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两种方法。
二、中国会计准则权益法的定义和特点1.权益法的定义权益法是指在企业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核算时,以被投资单位的净资产和投资企业在被投资单位的持股比例为基础,确认投资企业的权益。
2.权益法的特点权益法的主要特点是反映被投资单位的净资产变动,以及投资企业在被投资单位的持股比例发生变化时,相应调整投资企业的权益。
此外,权益法还要求在投资企业取得和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按照取得和处置的成本进行核算。
三、中国会计准则成本法的定义和特点1.成本法的定义成本法是指企业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核算时,以投资成本为基础,按照成本法核算原则对投资收益进行确认和计量。
2.成本法的特点成本法的主要特点是强调投资成本的确定和维护,只有在投资企业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才对投资收益进行调整。
此外,成本法还要求企业在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按照投资成本进行核算,并在持有期间不调整投资成本。
四、两者之间的区别1.适用范围的区别权益法主要适用于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而成本法适用于所有类型的长期股权投资。
2.计量原则的区别权益法要求根据被投资单位的净资产变动和持股比例调整投资企业的权益,而成本法强调投资成本的确定和维护,只在投资企业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调整投资收益。
3.信息披露的区别权益法要求对被投资单位的净资产和权益变动进行详细披露,有利于投资者了解投资企业的真实状况;而成本法对信息披露要求较低,投资者难以了解投资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引言长期股权投资是指投资者将资金投入他人企业的一种投资方式。
在国际会计准则和中国会计准则中,对于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有两种方法:成本法和权益法。
本文将对这两种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和比较。
成本法成本法是一种较为简单的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方法。
按照成本法,投资者将其购买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作为初始投资计入资产负债表中。
该投资持续期间内,投资者按照成本进行会计处理,不论被投资企业盈利亏损。
只有在出售投资或进行减值测试时,才能根据市场价值或减值测试结果进行调整。
成本法的优点在于简单易懂,适合于投资者没有决策权和对被投资企业经营状况了解有限的情况。
然而,成本法无法真实体现被投资企业的盈利能力和价值变动,可能导致投资者对企业价值和风险的判断失误。
权益法权益法是一种较为复杂的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方法。
按照权益法,投资者将其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股权份额与被投资企业的净资产相对应计入资产负债表中。
投资者在被投资企业的盈利或亏损中享有相应的份额,并根据被投资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投资者的持股比例计算出被投资企业的利润归属于投资者的份额。
权益法的优点在于能够真实反映被投资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潜力,有助于投资者更全面地了解和评估企业的价值。
然而,权益法在会计处理上较为复杂,要求投资者详细记录被投资企业的财务信息,并进行投资份额的计算和调整。
成本法和权益法的比较精确度成本法在会计处理上简单直接,不受被投资企业盈利亏损的影响,但无法准确反映被投资企业的价值变动。
而权益法可以更精确地反映被投资企业的盈利能力和价值变动,但在会计处理上较为复杂。
决策能力成本法适合投资者没有决策权和对被投资企业了解有限的情况。
投资者只需根据购买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进行会计处理,不需要关注被投资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状况。
而权益法适合投资者有决策权和希望了解被投资企业盈利能力和成长潜力的情况。
投资者需要详细了解被投资企业的财务信息,并进行盈利归属的计算。
合并财务报表中关于成本法与权益法的比较研究
合并财务报表中关于成本法与权益法的比较研究引言在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涉及到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问题,主要有成本法和权益法两种处理方法。
成本法是指以投资成本为基础核算股权投资的方法,权益法是指以投资者对被投资公司的控制、联合控制或重大影响为基础核算股权投资的方法。
本文将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它们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的适用性及其优缺点。
一、成本法成本法是最早出现的投资成本核算方法,其核心思想是以投资成本作为股权投资的计量基础。
在合并财务报表中,成本法主要的处理流程是:(1)以投资成本对子公司进行直接核算;(2)按照母公司投资额的比例核算对合并财务报表作用的子公司的净利润。
成本法的主要特点包括:(1)不主张对被投资公司的独立核算,而是以被投资公司股权的投资成本为基础;(2)对被投资公司的利润由母公司投资额的比例进行摊销或递延处理;(3)对被投资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使用成本法核算。
成本法的优点在于,其核算简单、明了,易于掌握和操作。
不需要估计被投资公司的未来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量,所以避免了因为估计不准导致的盈余变动。
成本法相对稳定,不易受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
成本法也存在着某些缺点。
成本法未能反映出被投资公司的未来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量,因此不能充分反映出股权投资的真实价值。
成本法无法准确反映出被投资公司未来的现金流入,因此对母公司在合并财务报表中投资的整体影响不够直观,对投资者的决策信息有所偏颇。
二、权益法权益法的优点在于,能够准确反映出投资者对被投资公司的实际控制或影响,真实反映出股权投资的价值变动情况。
权益法能够更直观地反映出投资者在被投资公司的实际收益情况,更符合现实经济活动的要求。
权益法也存在着某些缺点。
其中最主要的一点是,权益法要求投资者对被投资公司的控制、联合控制或重大影响,这需要对被投资公司进行复杂的评估和测算,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难度较大。
权益法的核算也较为复杂,需要对被投资公司净资产和盈利情况进行详细的核算和估计。
权益法和成本法
权益法和成本法引言在会计学中,权益法和成本法是两种常见的会计处理方法。
它们用于处理公司在其他公司中拥有权益的情况,并在财务报表中反映这些权益的变动。
本文将深入探讨权益法和成本法的定义、适用范围、主要特点以及其在财务报表中的应用。
权益法的定义及适用范围权益法是一种会计处理方法,适用于当公司拥有其他公司的权益份额,但无法对其直接控制时的情况。
在权益法下,公司按照其拥有的权益份额来记录对其他公司在财务报表中的投资。
该方法适用于对其他公司的投资不超过50%且无法对其直接控制的情况。
权益法的主要特点1.分红收入:根据权益法,公司根据其在其他公司中的权益比例,记录分红收入。
这些分红收入将体现在公司的损益表中,增加其收入。
2.盈余公积:根据权益法,公司以公允价值核算其投资,在投资减少时产生差额,该差额应计入盈余公积。
这也反映了公司在其他公司中持有权益的变动。
3.投资价值的确认:权益法要求公司按照公允价值确认其在其他公司中的投资。
公允价值是站在第三方的角度上,根据市场价格、评估等因素确定的价值。
权益法在财务报表中的应用权益法主要影响公司的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
损益表权益法将影响公司的分红收入。
公司根据其在其他公司中持有的权益份额,记录分红收入。
这将增加公司的收入,并在损益表中体现。
资产负债表在资产负债表中,公司以投资的成本作为初始价值,根据分红收入和盈余公积的变化,反映其对其他公司的权益。
这将体现在公司的长期投资部分。
成本法的定义及适用范围成本法是另一种常见的会计处理方法,适用于公司对其他公司拥有的权益能够对其直接控制或在控制下的情况。
在成本法下,公司按照其投资时支付的成本来记录对其他公司在财务报表中的投资。
该方法适用于对其他公司的投资超过50%或能够对其进行直接控制的情况。
成本法的主要特点1.投资成本的确认:根据成本法,公司以其在投资时支付的成本作为投资的初始价值。
这与权益法不同,权益法要求按公允价值确认投资。
成本法与权益法的核算区别
成本法与权益法的核算区别
在会计实务中,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二号-投资》有关规定,对于被投资单位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成本法或权益法进行核算,那么实际情况怎么界定,准则给了明确的规范:成本法和权益法主要针对的是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
权益法:适用情况是对合营、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通常占股在20%〜50%。
成本法:适用情况是对能够实施控制的企业或者是子公司(即占股在50%以上)。
两者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成本法的成本是实际支付的相关的费用,税金用其他必要的支出。
权益法的成本是采用实际的成本与可享有的企业的可辩认的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高低来确定的。
如果是成本低,则高于成本的可享有的部分被计入营业外收入。
2.宣布发放股利应该计入的科目:取得后的现金股利的分配
成本法: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
权益法: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3.取得期间被投资单位实现在利润或净亏损:成本法不处理。
权益法
— 1 —
下则把利润确认为投资收益: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贷:投资收益(可借可贷)。
— 2 —。
成本法权益法区别
合并财务报表中,成本法与权益法的区别?采用不同手法的结果差异?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 2 号: 长期股权投资》(CAS2)、《企业会计准则第 33 号: 合并财务报表》的相关规定, 母公司对实施控制的子公司, 其长期股权投资平时采用成本法核算, 期末编制合并报表时, 应按照权益法进行调整。
平时采用成本法核算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是因为期末母公司需要编制合并报表, 母公司进行长期股权投资所带来的资产增值与权益的变动已反映在合并报表中, 体现了实质上的权益法, 母公司的日常核算及个别报表无需重复相关信息。
这也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做法一致。
一、 成本法与权益法编制合并报表的比较适用情况:成本法适用于投资企业对被投资方具有控制、无共同控制或无重大影响两种情况; 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 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
假设:投资日如果子公司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相等,差别:成本法和权益法的核算差别主要表现在对投资收益的确认与计量上具体来说:成本法下, 只有当被投资单位宣告分配现金股利, 母公司才根据应收股利确认投资收益, 且不改变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金额。
权益法下, 无论被投资单位是否宣告发放现金股利, 只要其权益数额发生变动( 包括盈利、亏损、资本公积等), 母公司均应按持股比例计算相应份额, 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 与此同时, 对其中按子公司盈亏计算的金额确认为投资损益, 按子公司资本公积变动数享有的份额则相应调整资本公积。
采用权益法, 母公司投资账户的账面余值总是等于所占子公司净资产的份额, 这是母公司投资的经济资源。
这一计量差别使母公司编制合并报表时的抵消分录存在差别, 从而决定两种方法对合并报表的不同影响。
案例说明:1未分配股利情况下借贷利润表:收入50,000 10,00060,000成本-20,000 -3,000 -23,000 费用-15,000 -3,000 -18,000 - - - 15,000 4,000 19,000 利润分配:期初净额5,000 - 5,000 +净利润15,000 4,000 19,000 -已宣告股利-9,000 - -9,000 期末余额11,000 4,000 15,000 资产负债表:(内部)应收股利- - - 长期股权投资(子公司)10,000 - 10,000 - 其他资产90,000 30,000 120,000 100,000 30,000 10,000120,000 - - - 40,000 16,000 56,000 20,000 4,000 4,00020,000 29,000 6,000 6,000 29,000 11,000 4,000 15,000 100,00030,00010,000120,000其他负债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留存收益负债和权益合计合并后子公司未分配股利:成本法下编制的合并报表(单位:万元)投资收益(来自子公司股利)净利润资产合计(内部)应付股利合并分录项目母公司子公司借贷利润表:收入50,000 10,00060,000成本-20,000 -3,000 -23,000 费用-15,000 -3,000 -18,000 4,000 - 4,000- 19,000 4,000 4,00019,000 利润分配:期初净额5,000 - 5,000 +净利润19,000 4,000 4,000 19,000 -已宣告股利-9,000 - -9,000 期末余额15,000 4,000 4,00015,000 资产负债表:(内部)应收股利- - - 长期股权投资(子公司)14,000 - 14,000 - 其他资产90,000 30,000 120,000 104,000 30,000 14,000120,000 - - - 40,000 16,000 56,000 20,000 4,000 4,000 20,000 29,000 6,000 6,000 29,000 15,000 4,000 4,000 15,000 104,00030,00014,000120,000资本公积留存收益负债和权益合计投资收益(来自子公司股利)净利润资产合计(内部)应付股利其他负债实收资本子公司未分配股利:权益法下编制的合并报表(单位:万元)项目母公司子公司合并分录合并后2分配股利情况下借贷利润表:收入50,000 10,00060,000成本-20,000 -3,000 -23,000 费用-15,000 -3,000 -18,000 1,500 - 1,500- 16,500 4,000 1,50019,000 利润分配:- 期初净额5,000 - 5,000 +净利润16,500 4,000 1,500 19,000 -已宣告股利-9,000 -1,500 1,500-9,000 期末余额12,500 2,500 1,5001,500 15,000 资产负债表:- (内部)应收股利1,500 - 1,500 - 长期股权投资(子公司)10,000 - 10,000- 其他资产90,000 30,000 120,000 101,500 30,000 - 11,500120,000 - 1,500 1,500 - 40,000 16,000 56,000 20,000 4,000 4,00020,000 29,000 6,000 6,000 29,000 12,500 2,500 1,500 1,50015,000 101,50030,00013,0001,500120,000子公司分配股利:成本法下编制的合并报表(单位:万元)项目母公司子公司合并分录合并后资本公积留存收益负债和权益合计投资收益(来自子公司股利)净利润资产合计(内部)应付股利其他负债实收资本借贷利润表:收入50,000 10,00060,000成本-20,000 -3,000 -23,000 费用-15,000 -3,000 -18,000 4,000 - 4,000- 19,000 4,000 4,00019,000 利润分配:- 期初净额5,000 - 5,000 +净利润19,000 4,000 4,000 19,000 -已宣告股利-9,000 -1,500 1,500-9,000 期末余额15,000 2,500 4,0001,500 15,000 资产负债表:- (内部)应收股利1,500 - 1,500 - 长期股权投资(子公司)12,500 - 12,500- 其他资产90,000 30,000 120,000 104,000 30,000 - 14,000120,000 - 1,500 1,500 - 40,000 16,000 56,000 20,000 4,000 4,00020,000 29,000 6,000 6,000 29,000 15,000 2,500 4,000 1,50015,000 104,00030,00015,5001,500120,000子公司分配股利:权益法下编制的合并报表(单位:万元)项目母公司子公司合并分录合并后资本公积留存收益负债和权益合计投资收益(来自子公司股利)净利润资产合计(内部)应付股利其他负债实收资本。
权益法成本法
权益法成本法在法律领域,"权益法"与"成本法"是两种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主要用于企业对投资性资产的核算。
这两种方法在财务报表上的处理方式和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各不相同。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种方法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
权益法定义权益法是一种会计处理方法,用于核算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有重大影响或共同控制的投资。
当企业持有的股权比例达到一定标准(通常为20%以上),且能够对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政策产生重大影响时,应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
应用在权益法下,投资方会根据其在被投资单位中所占的比例,将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或净亏损计入其投资收益或损失,相应地调整投资账面价值。
此外,被投资单位的利润分配如现金分红等也会影响投资方的投资收益。
成本法定义成本法是指企业在取得投资时以实际支付的成本作为投资的账面价值,并保持这一账面价值不变,除非存在减值情况。
该方法适用于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没有重大影响或控制力的投资。
应用使用成本法时,企业不会将被投资单位的经营成果反映在自己的财务报表上。
只有当收到被投资单位的现金分红时,才确认为当期的投资收益。
此外,如果投资发生减值,需要根据减值测试的结果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对比分析- 影响程度:权益法适用于对被投资单位有较大影响的投资,而成本法则适用于对被投资单位影响较小的情况。
- 财务反映: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的盈亏会直接影响投资方的投资收益;成本法下,则不反映被投资单位的盈亏情况。
- 会计处理:权益法需要根据被投资单位的实际经营成果进行调整,而成本法则相对简单,主要关注投资的初始成本和后续的减值情况。
在选择适当的会计处理方法时,企业需要综合考虑其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力、投资的性质以及相关的会计准则要求,以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公允性。
会计中权益法和成本法的区别
会计中的权益法和成本法有什么区别?成本法下,对于被投资单位的权益变动,投资单位不改变“长期股权投资”科目的余额;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的权益变动了,投资单位也跟着变动“长期股权投资”科目的余额。
比如,被投资单位当年净利润实现100万,那么在成本法下就不做分录,但在权益法下就要,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贷:投资收益再比如,被投资单位发放现金股利时,成本法下是:借:应收股利,贷:投资收益权益法下是:借:应收股利,贷:长期股权投资主要区别是:一: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 成本法的成本是实际支付的相关的费用,税金用其他必要的支出. 权益法的成本是采用实际的成本与可享有的企业的可辩认的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高低来确定的.如果是成本低,则高于成本的可享有的部分被计入营业外收入.二:宣布的股利应该计入的科目: 相同点:如果是在取得后宣告得到的取得前的现金股利的分配时,成本法和权益法均应冲减成本. 不同点取得后的现金股利的分配)成本法应借:应收股利贷: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则应借:应收股利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权益法中股票股利只计入备查薄)三:取得期间被投资单位实现在利润或净亏损: 成本法不处理权益法下则把利润确认为投资收益.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贷:投资收益,亏损则反之.四: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成本法不处理权益法则是借记或贷记: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另一方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五,处理的方式: 成本法是只有成本和投资收益的计入.和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权益法则涉及到成本,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和投资收益,另个还需将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入投资收益.1、一般占被投资单位的股权比例达20%以上,采用权益法核算。
2、对被投资单位有重大影响或控制的,即使投资比例低于20%也采用权益法核算。
(重大影响或控制情况比如:能够任命对方的董事长或总经理、董事会成员中有一半以上的为本企业安排的等)3比如;你向对方投资150万元。
企业会计准则 成本法 权益法的区别
一、企业会计准则的概念和作用企业会计准则是指为了规范企业会计核算行为,维护企业财务秩序,保障企业经济利益,规范企业财务报告,并为企业的决策和经营提供准确、可比、可靠的财务信息而制定的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的基本作用包括规范企业会计核算行为,维护企业财务秩序,保障企业经济利益,规范企业财务报告,并为企业的决策和经营提供准确、可比、可靠的财务信息。
二、成本法与权益法的概念和特点1. 成本法成本法是一种会计记账方法,其核心思想是以购物资产时的成本为基础,对资产进行持续核算和折旧。
成本法将资产列示于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资产的价值等于其购置时的成本减去累计折旧。
2. 权益法权益法是一种会计核算方法,适用于企业对其控股公司或联营企业的投资情况。
按照权益法,投资者需要按照其所持有的股权比例计算投资的实际价值,并将分得的利润纳入投资收益中。
三、成本法与权益法的区别1. 会计对象不同成本法主要适用于固定资产的核算,以及对非流动资产的持续核算和折旧,而权益法主要适用于企业对其控股公司或联营企业的投资情况。
2. 会计内容不同成本法主要是通过购物资产时的成本来衡量资产的价值,而权益法则是根据投资者所持股权的比例来计算投资的实际价值。
3. 会计核算方法不同成本法以固定资产购置成本为基础,对资产进行持续核算和折旧;权益法根据投资者所持有的股权比例计算投资的实际价值。
4. 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不同成本法将资产列示于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资产的价值等于其购置时的成本减去累计折旧,权益法则将分得的利润纳入投资收益中。
四、成本法与权益法的适用范围成本法主要适用于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和资产折旧的核算,而权益法主要适用于企业对其控股公司或联营企业的投资情况。
两种方法的适用范围不同,因此在会计核算实践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会计方法。
五、成本法与权益法的优缺点1. 成本法的优缺点成本法的优点在于简单、可靠,能够明确资产的价值,并遵循公允交易原则;缺点在于不能真实反映资产当前的市场价值,可能导致资产被低估或高估。
成本法与权益法的区别2篇
成本法与权益法的区别成本法与权益法是会计领域中两种常见的会计估计方法,它们在处理投资时的计量和记录方式存在一些差异。
下面我将分别详细介绍这两种方法的特点。
第一篇:成本法成本法是一种会计估计方法,它将投资的成本作为估计值,并将其作为固定资产或投资资产在财务报表中进行记录和披露。
成本法的核心思想是以实际支付的现金成本为基础,记录和计量投资。
这意味着在使用成本法时,投资的计量基础是投资实际支付的现金成本,而不是投资在市场上的估计价值或公允价值。
成本法的优点在于简单明了,容易操作和理解,适用于无法准确估计投资价值的情况。
它能够提供可靠的历史成本信息,并减少了投资价值上的主观性。
然而,成本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它无法反映投资的市场价值或公允价值,无法提供关于投资价值变动的信息。
其次,成本法在涉及重估或重新定价的情况下会面临困难。
最后,成本法忽视了投资价值的变动对企业的影响,无法提供关于投资收益的准确估计。
第二篇:权益法权益法是另一种常见的会计估计方法,它将投资的价值基于持有公司股权的权益比例进行计量和记录。
按照权益法,投资者在财务报表中按照所持股权比例确认投资公司的收益。
权益法将投资视为对被投资公司的经济利益的部分所有权,即投资者对被投资公司享有的经济利益比例。
根据权益法,投资的计量基础是投资所占被投资公司的股权比例,而不是投资成本或市场价值。
权益法的优点在于能够提供更准确的投资价值信息,在反映投资公司的业绩和财务状况方面更为全面。
同时,权益法还能够提供关于投资收益的准确估计,并减少了投资计量上的主观性。
然而,权益法也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权益法要求投资者对被投资公司的经济利益有足够的掌控权。
其次,权益法对于股权比例变动较大的投资公司可能导致投资价值计量上的困扰。
最后,权益法不能提供关于投资公司价值波动的信息。
综上所述,成本法和权益法是两种常见的会计估计方法,它们在处理投资时的计量和记录方式存在一些差异。
成本法权益法区别通俗易懂
成本法权益法区别通俗易懂那咱们就开始唠唠成本法和权益法的区别吧。
成本法呢,就像是一种比较“死脑筋”的记账方法。
比如说,你有个好朋友开了个小公司,你给他投了一笔钱,用成本法记账的时候,你就只关心你投进去的那个成本。
不管你朋友的公司赚了还是赔了,只要他没有给你分红或者有什么特别的情况,你账面上的这个投资金额就基本不变。
就像你把钱存在一个特别保守的银行里,银行不管怎么经营,只要没给你利息或者从你这儿扣钱,你就觉得自己的钱数还是当初存进去的那个数。
权益法可就不一样啦,这个就比较“机灵”。
还是刚刚那个例子,你给朋友的公司投了钱,用权益法记账的话,你就得时刻盯着朋友公司的经营情况。
要是他的公司赚了钱,你就感觉自己的投资也跟着增值了,你就得在自己的账本上把这个投资的价值往上调一调,就好像你跟着朋友沾光了一样。
要是他的公司赔了呢,你也得跟着“伤心”,把自己投资的价值往下降一降。
这就好比你和朋友一起种了一棵树,这棵树要是越长越壮,结了好多果子,你就觉得自己的那份权益也变多了;要是这棵树生病了,没长好,你就知道自己的权益也受到影响了。
从会计处理的角度来看,成本法下,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才会影响到投资方的投资收益。
比如说,你朋友的公司年底说要给股东分点钱,这时候你才会在自己的账本上记一笔投资收益。
其他时候,哪怕他公司的净利润涨得再高,你也不怎么搭理。
但是权益法就复杂多啦。
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或者净亏损,都会影响到投资方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就像你时刻都得关心朋友公司的经营,他要是赚钱了,你得把自己投资的价值增加,增加的数额就是按照你所占的份额来计算他的净利润;要是他亏损了,你也得按照份额减少自己投资的价值。
而且,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比如说他的资本公积增加或者减少了,你也得跟着调整自己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这就好像你和朋友的关系特别紧密,他那边有点风吹草动,你这边就得有所反应。
成本法与权益法的区别通俗易懂
成本法与权益法的区别通俗易懂成本法与权益法的区别:通俗易懂解析在会计学中,成本法和权益法是两种常⽤的⻓期股权投资核算⽅法。
虽然它们的⽬标都是为了准确反映企业的投资状况,但⼆者在适⽤范围、核算⽅法以及具体操作上有着显著的区别。
下⾯,我们就⽤通俗易懂的⽅式来解析这两种⽅法的差异。
⼀、适⽤范围的不同成本法:简⽽⾔之,成本法主要⽤于企业对被投资单位能够实施控制的情况,也就是常说的⼦公司投资,通常占股在50%以上。
此外,对于那些在活跃市场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期股权投资,⽐如购买少量⾮上市公司股份且占股⽐例在20%以下的情况,也采⽤成本法。
这些股份往往是⾮流通的,公开市场没有报价,因此只能以实际⽀付的成本来计价。
权益法:相⽐之下,权益法主要⽤于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影响的情况,⽐如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的投资,通常占股⽐例在20%到50%之间。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被投资单位的经营成果会直接影响到投资企业的权益,因此投资企业需要根据被投资单位的权益变动来调整⾃⼰的⻓期股权投资账⾯价值。
⼆、核算⽅法的不同成本法:成本法的核算⽅法相对简单直接。
它以投资时的实际⽀付⾦额或公允价值作为⻓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并在后续期间保持不变(除⾮有新增或收回投资)。
也就是说,⽆论被投资单位的经营状况如何变化,只要没有新增或收回投资,投资企业的⻓期股权投资账⾯价值就不会发⽣变化。
权益法:权益法的核算⽅法则更为复杂。
它不仅考虑投资时的成本,还考虑被投资单位经营活动所带来的权益变动。
当被投资单位实现盈利或发⽣亏损时,投资企业需要按照持股⽐例确认相应的投资收益或损失,并调整⾃⼰的⻓期股权投资账⾯价值。
这样⼀来,投资企业的⻓期股权投资账⾯价值就会随着被投资单位权益的变动⽽变动。
三、实例说明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两种⽅法的区别,我们可以举⼀个简单的例⼦。
假设A公司投资了B 公司,占股⽐例为40%。
如果A公司采⽤成本法核算,那么⽆论B公司盈利还是亏损,A公司的⻓期股权投资账⾯价值都不会发⽣变化(除⾮A公司新增或收回投资)。
权益法和成本法的区别
权益法和成本法的区别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一、权益法和成本法的区别主要在于:适用的范围不同、核算的方法不同。
二、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一)成本法的适用范围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核算;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无控制、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
企业对其他单位的投资占该单位有表决权资本总额20%以下,或对其他单位的投资虽占该单位有表决权资本总额20%或20%以上,但不具有重大影响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
(二)成本法的核算方法除追加投资、将应分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转为投资或收回投资外,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一般应当保持不变。
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作为当期投资收益。
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仅限于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上述数额的部分,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
在成本法下,投资企业收到现金股利时,应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
具体作法是:当投资后应收股利的累积数大于投资后应得净利的累积数时,其差额即为累积冲减投资成本的金额,然后再根据前期已累积冲减的投资成本调整本期应冲减或恢复的投资成本;当投资后应收股利的累积数小于或等于投资后应得净利的累积数时,若前期存有尚未恢复的投资成本,则首先将尚未恢复数额全额恢复,然后再确认投资收益。
三、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一)权益法的适用范围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
通常情况下,企业对其他单位的投资占该单位有表决权资本总额的20%或20%以上,或虽投资不足20%但具有重大影响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
(二)科目设置在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核算应设置四个三级明细科目,即:长期股权投资----XX公司(投资成本)(股权投资差额)(损益调整)(股权投资准备)(三)权益法的核算方法1."投资成本"明细账金额=投资时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投资方投资持股比例2."股权投资差额"明细账(1)初始投资时股权投资差额的处理股权投资差额=初始投资成本-投资时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投资方投资持股比例应注意的问题有:股权投资借方差额应分期平均摊销,计入损益。
权益法和成本法
权益法和成本法权益法和成本法是财务会计的基本会计核算方法,也是有关财务报告编制的两种不同方法。
本文将通过对权益法和成本法的介绍、应用范围和特点等方面的阐述,深入探讨这两种方法的原理和实践意义。
一、权益法(Equity Method)权益法是一种会计核算方法,适用于在企业中拥有子公司、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等股权投资的情况。
按照权益法,投资方在财务报表中将其对该企业的股权投资进行核算。
在权益法下,投资方一般持有被投资企业的股权、股份,本金资产和收益共同计入投资方的财务报表中。
权益法要求投资方必须按照其持有比例确认被投资企业的净资产和净收益(或亏损),并将其分别计入投资方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中。
权益法的应用范围主要适用于少数股权投资(非控股权益投资),即非全资子公司。
权益法的核算目的是为了反映出投资方对被投资企业的控股程度和对被投资企业的重要影响力。
应用权益法的主要特点包括:1. 反映投资方对被投资企业的控股程度:权益法将投资方持有的股权反映在财务报表中,反映出投资方对被投资企业的控制权。
2. 反映投资方对被投资企业的重要影响力:权益法要求投资方按照其持股比例确认被投资企业的净资产和净收益,以反映投资方在被投资企业中的重要影响力。
3. 反映投资方对被投资企业的投资回报:权益法要求投资方将被投资企业的净收益按照投资比例计入自己的损益表中,以反映出对投资的回报情况。
二、成本法(Cost Method)成本法是一种会计核算方法,适用于投资方对被投资企业的股权投资较小或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情况。
按照成本法,投资方在财务报表中将其对该企业的股权投资按照成本进行核算。
在成本法下,投资方将其对被投资企业的股权投资按照投资成本记载在财务报表中。
与权益法不同的是,成本法不要求投资方确认被投资企业的净资产和净收益。
成本法的应用范围适用于投资方对被投资企业的控制程度较弱、投资比例较小或没有重要影响力的情况。
应用成本法的主要特点包括:1. 投资方按照成本记载股权投资:成本法要求投资方将股权投资按照其购买时的成本记载在财务报表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权益法下确认应该享有的净损益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除特殊情况外,投资企业在确认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或净亏损时,应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净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调整后确认。
1.统一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
被投资单位采用的会计政策以及会计期间与投资企业不一致的,应按照投资企业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对被投资单位的财务报表进行调整。
2.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计提的折旧或摊销额,以及有关资产减值准备金额等对被投资单位净利润的影响。
目的:以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被投资单位实现的损益,并据此计算本企业应确认的损益。
3.对于投资企业与其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之间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应予抵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