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啸概述及预警

合集下载

第九节海啸

第九节海啸

第九节海啸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

火山爆发、陨石坠落、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都可能引起海啸。

在一次震动之后,震荡波在海面上以不断扩大的圆圈,传播到很远的距离,正象卵石掉进浅池里产生的波一样。

海啸波长比海洋的最大深度还要大,轨道运动在海底附近也没受多大阻滞,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波都可以传播过去。

呼啸的海浪水墙每隔数分钟或数十分钟就重复一次,摧毁堤岸,淹没陆地,夺走生命财产,破坏力极大。

全球的海啸发生区大致与地震带一致,有记载的破坏性海啸大约有260次左右,平均六、七年发生一次。

[28]海啸是如何形成的呢?一般认为,地震发生时,海底地层发生断裂,部分地层出现猛然上升或者下沉,由此造成从海底到海面的整个水层发生剧烈“抖动”。

这种“抖动”与平常所见到的海浪大不一样,海浪一般只在海面附近起伏,涉及的深度不大,波动的振幅随水深衰减很快。

地震引起的海水抖动,则是从海底到海面整个水体的波动,其中所含的能量惊人。

海啸时掀起的狂涛骇浪,高度可达10多米至几十米不等,形成“水墙”,水墙可以每小时800公里的速度席卷沿岸地区,足以把重达20吨的石块卷至离岸180米的陆地上,并在推进的过程中不断加速,在数千公里外的地方造成严重破坏。

简言之,海啸是由海底地形变化引起的,当海底断层快速上升或下降时,造成海水整体“抖动”,这部分海水以海浪的形式袭向海岸,这就是海啸。

据此推断,海啸的能量是由势能转换而来的,与海底断层的垂直落差成正比。

落差越大,产生的震荡幅度就越大;落差越小,产生的震荡幅度就越小。

然而,观察发现,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地震所形成的断层垂直落差并不大,一般只在1米左右,且断层长度和分布区域也极其有限;因而,要想在大范围内引起海水整体抖动,几乎是不可能的。

每当强震发生时,都能感受到山摇地动的震颤,大地剧烈的起伏波动;接下来就会上演山崩地裂、建筑物坍塌,地面上的人站立不稳和周围的物体一起摇晃等现象。

海啸救命知识点总结

海啸救命知识点总结

海啸救命知识点总结海啸(tsunami)是一种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以及其他地质过程引起的自然灾害,常常给沿海地区带来极大的破坏和威胁。

在面对海啸时,了解救命知识并采取有效的自救和逃生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总结如何应对海啸的救命知识点,以提高人们在海啸发生时的生存几率。

1. 海啸的成因海啸一般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滑坡或坍塌等地质事件引起的,这些事件通常会引起海床的位移,造成海水的剧烈振荡,随后形成巨大的海浪。

这些海浪在向海岸传播时,往往会变成以数十米甚至上百米为特征的巨浪,给附近地区带来极大破坏力。

2. 海啸的预警和预测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设有专门的海啸监测和预警系统,通过监测地震、海洋水位和其他相关数据,来预测海啸的发生和影响范围。

一旦发现可能引发海啸的地质事件,相关机构会发布海啸预警,提醒附近地区居民和游客采取相应的自救和逃生措施。

3. 海啸的迹象在海啸发生前,往往会伴随着一些特殊的迹象,如地震、海水异常退潮、海浪异常涨潮等。

这些迹象都可能是海啸来临的预兆,应引起人们的警惕和注意。

4. 海啸的逃生准备在海啸预警发布后,居民和游客应立即采取行动,做好逃生准备。

这包括收拾重要物品、准备逃生包、做好手机和通讯工具的充电、熟悉逃生路线等。

5. 海啸逃生的行动当海啸来临时,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恐慌。

根据当地的预警系统的指示,有序地向高地或者远离海岸的地方逃离。

尽量选择高地或者坚固的建筑物作为避难点,避免被海啸带来的洪水和破坏性浪潮所侵袭。

在逃生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当地政府和救援机构的发布的消息,听从指挥和安排。

6. 海啸逃生的自救技巧如果无法及时逃离,应采取一些自救措施来提高生存几率。

如果是在室内,可以尽量向地势高的地方避难,如楼梯间、屋顶、楼顶等处。

如果在户外,要选择向高地逃跑,尽量避开洪水和巨浪。

同时还要随时注意可能出现的坍塌和滑坡等危险。

7. 海啸逃生的防护措施为了增加逃生的几率,可以预先做好一些防护措施。

海啸预警及防灾减灾应急预案

海啸预警及防灾减灾应急预案

海啸预警及防灾减灾应急预案海啸是一种毁灭性的自然灾害,经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在许多沿海地区,制定有效的海啸预警和防灾减灾应急预案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海啸的形成原因、预警系统以及应急预案,以期增强民众的海啸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一、海啸的形成原因海啸,又称地震海啸或津涌,是由地震、火山喷发、海底滑坡等造成的海底地壳运动所引起的海洋破坏性波浪。

当地壳发生断裂或滑动时,巨大的能量会传播到海床,使水体产生极大的震荡,形成海啸波。

这些海啸波在远离震源的地方逐渐变成了厚度较大、速度较快、波峰与波谷高度差较大的巨浪,造成沿海地区的灾害性影响。

二、海啸预警系统为了迅速、准确地预测海啸的发生,并及时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许多沿海地区都建立了海啸预警系统。

这些系统通常由地震监测、海洋观测和信息发布三个主要环节组成。

1. 地震监测地震是引发海啸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监测地震活动可以预测海啸的可能发生。

在沿海地区建立地震监测站,可以实时监测地震事件,并通过地震参数的分析来判断是否可能引发海啸波。

2. 海洋观测海洋观测是预测海啸的另一个重要手段。

通过布设海底压力计、浮标、浮刺等观测设备,可以收集海洋波浪、海底地壳运动等数据,为海啸预警提供支持。

3. 信息发布当海啸预警系统检测到可能发生海啸时,需要迅速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

这些信息通常通过电视、广播、手机短信等多种渠道传播,提醒人们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并撤离危险区域。

三、海啸防灾减灾应急预案1. 加强宣传教育对于沿海地区的居民而言,了解海啸的基本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工作,普及海啸的形成原因、预警信号和应对措施,提高居民的海啸安全意识。

2. 建立疏散路线和撤离场所在沿海地区,需要制定详细的疏散路线和明确的撤离场所。

这些场所应该远离海岸线,并且能够容纳大量的人口。

在发生海啸时,公众可以根据预警信息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降低伤亡和财产损失。

3. 健全监测和预警体系完善海啸预警系统,并加强监测和预警能力,对于准确判断海啸威胁和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非常重要。

如何预防海啸

如何预防海啸

如何预防海啸简介海啸是一种具有破坏性的自然灾害,经常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减少海啸对人类社会的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来预防海啸。

了解海啸在采取防范措施之前,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海啸以及它是如何形成的。

海啸是由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等产生的破坏性海浪。

这些海浪在海洋深海中传播,一旦它们接近海岸线,就会因为逐渐变浅而加速,并最终形成巨大的浪头,对陆地造成严重影响。

区分预警级别1.绿色警告:代表海啸的危险性较低,但仍需要保持警惕。

居民应关注当地媒体的信息,并保持与当地急救部门的联系。

2.黄色警告:意味着海啸的威胁正在增加,可能会对沿海地区造成一定破坏。

当地政府应开展必要的紧急疏散行动。

3.红色警告:表示海啸的威胁极高,可能会对沿海地区造成严重破坏和人员伤亡。

当地政府应立即启动疏散计划,并向民众发布必要的撤离指示。

选择安全的居住地选择安全的居住地是预防海啸的关键之一。

尽量避免在靠近海岸线、河口或海湾的地区居住。

这些地区更容易受到海啸的影响,风险更高。

建筑物构造与规划1.抗震设计:建筑物应采用强大的结构设计,以抵御来自地震和地下水流的冲击。

坚固的建筑物更能经受住海啸带来的挑战。

2.远离海岸线:在设计和建造建筑物时,应遵循安全距离原则,将建筑物远离潮汐线附近的地区。

3.筹建避难所:在沿海地区建设坚固的避难所,以提供短期避难所和紧急救灾基础设施。

加强海洋及地震监测海洋和地震监测系统可以迅速检测到地震和其他潜在触发海啸的事件。

加强这些系统的投资和维护,确保它们的正常运行是非常重要的。

及时的预警和紧急行动可以最大程度地减轻海啸的影响。

教育居民和游客1.提供教育资源:政府应加强对公众的教育,提供关于海啸的信息,包括如何预防和应对海啸。

学校和社区可以组织应急演习,提高公众对海啸的认知。

2.制定应急计划:制定针对海啸的应急计划,包括疏散路线、安全避难点和紧急联系人等信息。

海啸是一种巨大的海浪

海啸是一种巨大的海浪

海啸是一种巨大的海浪海啸小谈一、什么是海啸海啸就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海浪,海啸的波速高达每小时700~800千米,在几小时内就能横过大洋;波长可达数百公里,可以传播几千公里而能量损失很小;在茫茫的大洋里波高不足一米,但当到达海岸浅水地带时,波长减短而波高急剧增高,可达数十米,形成含有巨大能量的“水墙”。

海啸主要受海底地形、海岸线几何形状及波浪特性的控制,呼啸的海浪冰墙每隔数分钟或数十分钟就重复一次,摧毁堤岸,淹没陆地,夺走生命财产,破坏力极大。

统计表明,大部分海啸由深海地震引起,这类海啸称为地震海啸。

地震时造成海底发生激烈的上下方向的位移,从而导致其上方海水的巨大波动,海啸因此而发生。

另外还有火山海啸和滑坡海啸。

海啸引起海水从深海底部到海面的整体波动,蕴含的能量极大,因此有强烈的危害性,是一种严重的海洋灾害。

二、海啸的形成海啸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

水下或沿岸山崩或火山爆发也可能引起海啸。

在一次震动之后,震荡波在海面上以不断扩大的圆圈,传播到很远的距离,正象卵石掉进浅池里产生的波一样。

海啸波长比海洋的最大深度还要大,轨道运动在海底附近也没受多大阻滞,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波都可以传播过去。

三、海啸的分类海啸按成因可分为三类:地震海啸、火山海啸、滑坡海啸。

地震海啸是海底发生地震时,海底地形急剧升降变动引起海水强烈扰动。

其机制有两种形式:“下降型”海啸和“隆起型”海啸。

“下降型”海啸:某些构造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下降,海水首先向突然错动下陷的空间涌去,并在其上方出现海水大规模积聚,当涌进的海水在海底遇到阻力后,即翻回海面产生压缩波,形成长波大浪,并向四周传播与扩散,这种下降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退潮现象。

1960年智利地震海啸就属于此种类型。

“隆起型”海啸:某些构造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上升,海水也随着隆起区一起抬升,并在隆起区域上方出现大规模的海水积聚,在重力作用下,海水必须保持一个等势面以达到相对平衡,于是海水从波源区向四周扩散,形成汹涌巨浪。

海啸灾害应急预案

海啸灾害应急预案

海啸灾害应急预案一、概述海啸是一种具有破坏性的自然灾害,通常由地震、火山爆发或地滑引发。

海啸的到来常常突然且迅猛,给沿海地区的居民和建筑物带来巨大威胁。

为了最大程度上减少海啸造成的伤亡和财产损失,必须建立有效的应急预案。

二、海啸预警系统1. 海啸监测为了及早发现海啸的迹象,建立一套完善的海啸监测系统十分重要。

这种系统应包含地震监测站、浮标传感器和卫星监测设施等,以实时监测和收集海底地震活动、海水位变化等数据。

2. 预警系统基于海啸监测数据,建立海啸预警系统来及时向沿海地区发布预警信息。

预警系统应包括警报、手机短信、电视广播等多种形式,以确保信息能够及时到达受影响的居民。

三、海啸应急预案1. 预案制定地方政府应制定详细的海啸应急预案,并在预案中明确责任分工和应急措施。

预案内容主要包括:警报级别划分、疏散路线规划、避难设施准备、救援队伍组建等。

2. 警报级别根据海啸的威胁程度,将预警划分为不同的级别,并与海啸预警系统相对接。

不同级别的预警应配有相应的指示措施,以便居民根据警报级别采取相应的行动。

3. 疏散路线和避难设施在地方政府的指导下,制定详细的疏散路线和避难场所规划。

公共建筑、学校、社区等地方应设立标识,指导居民前往安全地点。

同时,要确保避难场所配备充足的食物、水源和医疗设备等必要物资。

4. 救援队伍组建地方政府应根据需要组建专业的救援队伍,包括灾害应急救援、医疗救援、物资调度等。

并且要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

四、居民防护和自救措施1. 教育宣传地方政府应定期开展海啸灾害教育宣传活动,向居民传达海啸的危害性以及应对措施等。

通过学校、社区、媒体等渠道,提高居民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2. 家庭应急准备居民应建立家庭应急准备计划,并储备食物、水、急救用品等必备物资,以便在海啸来袭时自救和安全撤离。

3. 紧急避难一旦接到海啸预警,居民应立即按照预案的指示行动。

遵循疏散路线前往安全地点,避免靠近海岸线,尽量选择高地或建筑物更稳固的地方避难。

海啸应急处理预案

海啸应急处理预案

海啸应急处理预案一、背景介绍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海啸灾害频发,给许多沿海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

为了应对海啸的突发情况,制定和实施一套完善的海啸应急处理预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海啸应急处理预案进行详细论述,并提出相关的应对措施。

二、海啸的定义和成因分析海啸是指由于海底地震、火山喷发、滑坡等原因引起的海洋中的大规模水浪运动,其波高远远超过一般的海浪,并具备摧毁性的力量。

海啸的发生主要与地质构造、海底地震活动以及海洋动力学等因素紧密相关。

三、海啸应急处理预案的制定原则为了高效应对海啸的来袭,制定海啸应急处理预案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高度重视: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海啸的防灾工作,建立健全组织体系,确保预案的有效实施。

2. 预警机制:建立健全海啸预警体系,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向民众传达危险情况,确保其能够及时采取自救措施。

3. 国际合作: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应对经验,提高本国海啸应急处理能力。

4. 综合应对:综合考虑气象、地质、海洋等因素,制定全面应对海啸的措施,确保灾害发生后的快速响应。

5. 教育宣传:广泛开展海啸防灾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和应对能力。

四、海啸应急处理预案的主要内容1. 预警与监测体系建立和完善海啸预警与监测体系,包括地震监测、海洋气象观测、海洋浮标系统等,确保及时准确地预测海啸的发生和到达时间。

2. 紧急响应措施根据预警信息,迅速启动紧急响应措施,包括疏散指示、避难场所的启用以及应急物资的储备和调配等。

3. 救援和搜救行动组织专业救援队伍,进行海啸灾区的搜救和救援行动,将受困的人员和财产转移至安全地带,并提供及时的医疗救助。

4. 重建和恢复工作灾后,要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开展重建和恢复工作,包括基础设施的修复、住房和就业的安排等,以恢复受灾地区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

五、海啸应急处理预案的优化与完善海啸灾害的应对是一个不断完善和优化的过程。

关于海啸的

关于海啸的

关于海啸的海啸是一种罕见但强大的自然灾害,可能会在短时间内造成巨大的损失。

它是由海洋地震、滑坡和火山爆发等引起的大规模的海洋波浪,可以携带能量在海洋上蔓延,毁坏沿海地区的建筑,甚至导致巨大的人员伤亡。

因此,了解海啸的性质和特征,以及预防海啸的措施,对于保护人类和财产具有重要意义。

一、海啸的特征海啸是一种强大的海洋波浪,它由海洋地震、滑坡和火山爆发等引起,能够携带能量在海洋上蔓延。

海啸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间和距离上的不同。

海啸的发生,其时间和距离各不相同,且随着发生地点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

2、幅和速度不同。

海啸通常具有较大的波幅和较快的移动速度,其中可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3、殊的波型和频率。

海啸的波型和频率都具有特殊的特点,它的波型不大,波高在2-10米之间,而海啸的周期比较短,可以达到几秒钟,所以它的动能是比较巨大的。

二、啸的形成海啸的形成主要是由海洋地震引起的,当大规模的地壳断层发生滑动时,会产生一种庞大的子波,这就是海啸。

此外,滑坡或岩石崩塌也可能导致海啸的发生,而火山爆发产生的热气质也可能引发海啸。

三、啸的破坏海啸不仅可以造成沿海地区的巨大的物质损失,而且可能引发重大的人员伤亡。

海啸的巨大能量可以对沿海地区的建筑物造成严重的破坏,同时也可能对海洋生物造成严重的伤害,对人类也会带来很大的威胁。

四、啸预防海啸的发生不可控制,但我们可以采取措施减少其所带来的损失。

海啸预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应该加强沿海地区的灾害防御建设,建立完善的灾害预警系统,以便及时发现海啸的发生,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损失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应加强对海啸的教育,让人们了解海啸的危险性,在发生海啸时,拥有正确的应对措施,减少海啸的损失。

综上所述,海啸是一种罕见却又强大的自然灾害,其发生可能会造成巨大的物质损失和重大的人员伤亡,因此,了解海啸的形成和特征以及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都是保护人类和财产免受海啸破坏的重要手段。

海啸威胁如何寻找安全地带

海啸威胁如何寻找安全地带

海啸威胁如何寻找安全地带海啸,作为一种极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给沿海地区的居民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寻找安全地带成为了海啸防灾工作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围绕海啸威胁下的安全地带寻找展开讨论,并探讨不同的寻找方法与应对策略。

一、了解海啸威胁在寻找安全地带之前,我们需要对海啸威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海啸是指因地壳运动引起的海底地震、火山喷发或滑坡等造成的海水剧烈波动,形成巨大的海浪袭击沿海地区。

它的到来速度快,威力巨大,常常能够造成大范围的破坏。

因此,了解海啸的形成原理和发展规律,对于寻找安全地带至关重要。

二、海啸预警系统海啸预警系统是一项重要工具,用于提前预测和预警海啸的到来,从而让人们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疏散和求生。

预警系统通常包括地震监测、海底测量以及即时信息传递等多个环节。

人们可以根据预警信息,判断自己所在的地区是否会受到海啸威胁,并及时采取行动。

因此,在寻找安全地带时,要重视并善用海啸预警系统的功能。

三、地质地形分析在选择安全地带时,地质地形的分析非常重要。

地质条件会影响到海啸的传播和冲击力,因此,对周边地区的地质情况有一个准确的了解至关重要。

例如,陡峭的海滩和悬崖边缘往往是海啸的直接冲击区,而相对低洼的海岸线则更容易受到海啸的洪水侵袭。

通过地质地形分析,可以确定相对较安全的地带。

四、远离危险区域在海啸的威胁下,远离危险区域是保护生命安全的首要原则。

危险区域主要包括浅海、河口、港口以及沿海地势低洼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了解自己所在地的危险区域,并且避免在这些地方建房居住。

如果不得不在危险区域中居住或工作,必须加强海啸防护设施的建设,并制定好紧急疏散计划。

五、选择高处区域在寻找安全地带时,选择高处区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因为海啸的冲击力在沿海地势较高的地区会减小,可以更好地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

因此,在选择生活地点或旅游目的地时,我们可以优先考虑那些地势较高的区域,它们往往能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

海啸应急救助预案

海啸应急救助预案

海啸应急救助预案海啸是一种由地震、海底火山爆发、山体滑坡或其他地质因素引起的海洋灾害,它会引发巨大的海浪,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有效应对海啸事件,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和实施一套完善的海啸应急救助预案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个适用于海啸应急救助的预案。

一、背景介绍海啸是一种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常常在短时间内造成巨大的破坏。

海啸预案的目的是加强对海啸的监测和预警,快速组织应急救援力量,最大程度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海啸监测和预警1.设立监测站点:在风险区域设置海啸监测站点,监测海洋地震和其他潜在的引发海啸的地质活动。

2.实时数据收集:监测站点应能够实时收集和传输海洋地震数据、海浪数据、水位变化数据等。

3.预警系统建设:建立一个高效的海啸预警系统,确保及时准确地向有关部门和公众发布预警信息。

三、组织和应急救援1.应急响应机构:成立专门的应急响应机构,负责组织和协调海啸应急救援工作。

2.预案培训和演练:定期进行应急救援演练,提升相关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资源调配:建立应急救援资源库,包括医疗器械、救生艇、食品和水等,以便快速调配给受灾地区。

4.救援行动:在接到海啸预警后,及时部署救援人员和物资到达受灾现场,开展搜救和救助工作。

5.伤员疏散和安置:组织疏散伤员到安全地点,提供紧急救护和基本生活保障。

四、公众教育和宣传1.海啸知识普及: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向公众传达海啸的基本知识,如如何识别海啸迹象、如何逃生等。

2.应急预案宣传:向公众普及海啸应急救援预案,并提醒民众做好家庭的应急准备。

3.应急演习:组织全区域的应急演习活动,提高公众对海啸应对的意识和能力。

五、评估和修订1.应急演习评估:每次应急演习后,对演习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及时修订预案。

2.科学研究和技术更新:加强海啸灾害科学研究,跟踪和应用最新的监测技术,不断改进海啸应急救助预案。

结论海啸应急救助预案的制定和实施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

海啸等级与海啸预警

海啸等级与海啸预警

海啸等级与海啸预警孟 慧 付燕玲 饶扬誉(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武汉 430071)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

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大地活动都可能引起海啸。

海啸不同于因风所引起的波浪,它是一批具有很长波长和周期的海浪。

海啸波在大洋中移行时,波长可达数十或数百千米,周期为2-200 min ,波高仅为1 m 左右。

因此,在深海中,海啸往往静悄悄地通过海洋;然而,当海啸波进入大陆架后,因深度急剧变浅,波高骤增,波峰倒卷,汹涌澎湃,它卷起的海涛,波高可达数十米,形成能量极大的“水墙”,速度常快,破坏力大,冲上陆地后所向披靡。

1 海啸等级国际上表示海啸大小较多采用渡边伟夫海啸等级(表1),用于判定某次海啸发生能量的量级。

表1 渡边伟夫海啸等级表等级海啸波高(m) 海啸能量 (1010焦耳) 损失程度 -1<0.5 0.06 能量损失 01 0.25 轻微损失 12 1 损失房屋 船只 24-6 4 人员伤亡,房屋倒塌 310-20 16 ≤400 千米岸段严重受损,人员伤亡大、房屋损毁严重 4 ≥30 64 ≥500 千米岸段严重受损,人员伤亡巨大,建筑物尽毁 这是一个粗略的海啸等级表。

由于实时计算海啸能量比较困难,在进行海啸预警时,多采用索洛维约夫-今村海啸等级Mt [1]:Mt=a log H+b log R +D (1)式中,H 表示最大海啸波振幅(m ),由验潮仪测量在距离海啸中心R 处测得,a ,b ,D 为常数。

通常,a 、b 取1,D 取5.85。

当H 表示波峰到波谷的高度差Hc (≈2H )时,D 取5.55。

这样,海啸级别通常能够和地震矩震级相匹配。

根据对公元358年至今全球发生的近5000次破坏性地震海啸的统计,约有85%的地震海啸分布在太平洋中的岛弧—海沟地带,原因是环太平洋地震带浅源大地震最多,深海沟分布也最广,故地震海啸多发生在这一海域。

其他15%主要分布在大西洋的加勒比海,印度洋中的阿拉伯海以及地中海等地。

海啸应急预案

海啸应急预案

海啸应急预案海洋是地球上最壮观的自然景观之一,然而,海洋也隐藏着巨大的力量。

海啸,作为一种毁灭性的海洋灾害,给沿海地区的居民和相关行业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因此,制定和实施海啸应急预案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就海啸灾害的特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海啸灾害的特点海啸灾害是由地震、火山喷发、海底滑坡或其他海底地质运动引起的巨大海浪。

与其他自然灾害不同,海啸的危害范围广、速度快、破坏力强。

一旦海啸发生,其初期的预警时间非常有限,往往只有几分钟到几小时。

因此,海啸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执行至关重要。

二、海啸应急预案的制定1. 制定责任机构:在制定海啸应急预案时,需要明确责任机构和各部门的职责。

通常,海洋气象部门负责海底地质运动的监测和预警;民政部门负责指挥和协调救援工作;地方政府负责组织转移人员和提供临时避难所等。

2. 建立预警系统:海啸的预警至关重要,可以通过监测地震活动、海洋气象条件等来进行预测。

因此,在海啸应急预案中,需要建立有效的预警系统,并确保预警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给沿海地区的居民和相关部门。

3. 制定疏散计划:面对海啸威胁,及时疏散人员是保障生命安全的关键。

因此,应急预案中需要制定详细的疏散计划,包括疏散路线、疏散点位、疏散时间等,以确保人员能够快速有效地撤离危险区域。

4. 加强公众教育:公众教育是预防和应对海啸灾害的重要环节。

在应急预案中,应包括加强公众教育的措施,例如开展海啸演练、制作宣传材料等,以提高居民的防灾意识和应对能力。

三、海啸应急预案的实施1. 及时预警和信息传递:一旦监测到海啸迹象,海洋气象部门应立即发出预警信息,并确保信息能够迅速传递给相关责任部门和居民。

同时,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手机短信等多种方式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

2. 快速响应和救援:地方政府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人员和物资,展开救援工作。

民船、救生艇等船只可以被调度到灾区,协助疏散和救援工作。

此外,医疗队伍、食品、饮水和医疗设备等紧急物资也应及时运送到受灾地区。

关于海啸的资料

关于海啸的资料

关于海啸的资料一、海啸的定义及成因海啸是一种源于海底地震、火山喷发或滑坡等自然灾害引发的海洋巨浪。

当地壳运动引发海底地震或火山喷发时,海底板块的位移会引起大规模水体的动荡,形成海啸。

二、海啸的分类根据产生海啸的原因、规模和影响范围不同,海啸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地震海啸:由地震引发的海啸,规模较大,破坏力强。

2.火山海啸:由火山喷发引发的海啸,规模较小,但仍然具有一定破坏性。

3.滑坡海啸:由海底地质滑坡引发的海啸,威力不如地震海啸,但仍然会对沿岸地区造成破坏。

三、海啸的影响海啸可以对沿海地区造成灾难性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人员伤亡:海啸引发的海水带来巨大的破坏力,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

•经济损失:海啸破坏了沿海地区的建筑、设施和农田,给当地经济带来严重损失。

•生态影响:海啸带来的巨浪可能破坏沿海生态系统,对生物多样性造成损害。

四、海啸的预防和减灾为了减少海啸造成的危害,可以采取以下预防和减灾措施:•建立海啸预警系统:通过监测地震、海啸传播速度等数据,提前预警可能发生的海啸,减少人员伤亡。

•加强应急演练:做好应急预案,提高民众的应对能力和自救互救意识。

•规划合理的沿海建设:避免在潮汐带或易受海啸影响的区域建设重要设施,降低损失。

五、海啸的救援和重建一旦海啸发生,必须立即展开救援和重建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组织搜救行动:及时救援被困人员,减少生命损失。

•提供救助和医疗:安置灾难中的受灾者,提供食品、饮水、医疗等援助。

•重建受灾地区:修复受损建筑、设施,恢复生产生活秩序,重建受灾地区。

以上是关于海啸的资料,希望能够让大家更深入了解海啸及其应对措施。

海啸应急预案

海啸应急预案
海啸的分布和危害
02海啸应急预案编制
目的确保海啸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 、有效地应对 , 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促进灾后快速恢复。
原则坚持以人为本 、科学高效 、社会参与 、协同联动 、预防为主 、积极应对。
编制目的和原则
方法
流程
编制流程和方法
预案管理和更新明确预案管理和更新责任主体 , 定期进行评估和修订, 确保预案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成立抢险救援指挥部组织协调各部门 , 制定抢险救援方案 , 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抢险救援和物资保障
封锁危险区域交通在海啸可能影响的区域内 ,政府应封锁道路 、铁路和水上交通 ,避免车辆和船只进入危险区域。
提供紧急救援服务在灾区设立应急救援站点 ,提供紧急医疗 、消防 、搜救等服务 ,保障灾民的基本权益。
确定演练目标和内容根据海啸应急预案要求 ,确定演练的目标和内容 ,包括检验应急响应能力 、应急流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等。
组织协调工作成立演练组织协调机构 , 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分工 , 组织协调各部门参与演练。
演练计划和组织
演练评估对演练过程中的应急响应能力 、应急流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 ,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 足。
评估灾害损失对海啸造成的损失进行全面评估 ,包括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 、环境破坏等方面。
灾后评估和总结
恢复经济活动积极引导灾区内的企业恢复生产 ,提供必要的资金 、物资和技术支持。
重建房屋和设施根据灾后评估结果 ,对受损严重的房屋和设施进行重建 , 为灾民提供基本的居住和生活条件。
清理和修复对受损的建筑物 、道路 、港口等基础设施进行清理和修复 ,恢复灾区的生产和生活秩序。
海啸应急预案
• 海啸概述• 海啸应急预案编制• 海啸监测和预警• 海啸应对措施• 海啸灾后处理• 海啸应急预案演练

海啸应急预案

海啸应急预案

海啸应急预案一、海啸概述海啸是一种破坏性极强的自然灾害,主要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等引起。

海啸的波高可达到数米至数十米,且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泛。

由于海啸的破坏力极大,因此制定有效的应急预案对于减少海啸造成的损失至关重要。

二、海啸应急预案的重要性海啸应急预案是应对海啸的有效手段,其主要作用包括:1.预警:通过建立有效的监测系统,及时发现海啸的迹象,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2.组织协调:确保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统一指挥,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

3.灾害评估:快速评估灾害的严重程度,为后续的救援和重建工作提供依据。

4.救援与保障:提供必要的救援和保障措施,确保受灾人员的安全和基本生活需求。

5.信息通报:及时向公众发布海啸预警信息,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和能力。

三、海啸应急预案的制定制定海啸应急预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建立监测系统:建立完善的海啸监测系统,及时发现海啸的迹象。

监测系统应包括地震监测、海平面监测、海岸线监测等。

2.制定预警标准:根据海啸发生的情况,制定预警标准,及时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

预警信息应包括灾害类型、影响范围、预计到达时间等。

3.组织协调机制:明确各相关部门在应急预案中的职责和任务,建立统一的指挥机构,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

4.灾害评估体系:建立灾害评估体系,对灾害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为后续的救援和重建工作提供依据。

评估体系应包括灾害影响范围、人员伤亡情况、经济损失情况等。

5.救援与保障措施:制定救援和保障措施,确保受灾人员的安全和基本生活需求。

救援措施应包括医疗救助、食品保障、临时住所等;保障措施应包括交通保障、通讯保障、物资保障等。

6.信息通报制度: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及时向公众发布海啸预警信息,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和能力。

信息通报应包括预警信息、灾害信息、救援信息等。

7.培训与演练:对应急预案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海啸基础知识、应急预案操作流程、救援技能等;演练内容包括模拟预警、组织协调、灾害评估、救援行动等。

海啸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海啸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海啸的名词解释是什么海啸,也被称为海浪地震、海洋地震,是指在海洋中由地壳运动引发的巨大海浪。

它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能够造成海岸线的剧烈变化,危及海岛和沿海地区的居民和建筑物。

海啸在地质历史上多次发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和影响。

1. 海啸的形成海啸通常由以下几个步骤形成:首先,地壳运动会引发地震或火山喷发。

地壳运动产生的能量会传播到海底,使海水发生剧烈的运动。

这种运动会在水下引起长波,长波能量在水体中传播并逐渐累积。

一旦这些累积的能量到达沿岸地区,就会形成巨大的海浪,进而形成海啸。

2. 海啸的特征海啸在波浪的性质上与通常看到的波浪有很大的不同。

其主要特征是波长很长、高度很大、速度很快且持续时间相对较长。

海啸形成后,波浪在深海中可以达到数十米的高度,并以很高的速度向海岸线移动。

一旦靠近浅海地区,波浪的高度会减小,但能量却会集中,使得海水像洪水般倾泻而出,造成巨大的破坏性。

3. 海啸的影响由于海啸具有巨大的能量和破坏性,它对人类和自然环境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在海域,海啸能够摧毁海上建筑物,破坏船只,并造成港口淤泥和物资的倾泻。

而在沿岸地区,海啸会席卷居民和建筑物,毁坏道路、桥梁和基础设施。

同时,由于大量的污水和盐水混合流入内陆,海啸还会对土壤和农田造成严重污染,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4. 海啸的预警和减灾措施鉴于海啸的破坏性,国际社会致力于加强海啸预警和减灾措施。

预警系统的建立包括对地震的监测、沿海地区的测量和观测以及海啸警报的发出。

同时,进行有效的教育宣传,提高公众对海啸的认知和防范意识也非常重要。

减灾方面的措施包括建立紧急疏散预案、加固沿海建筑物、提高海岸防护设施等。

这些努力旨在减少海啸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护沿海地区的居民和环境。

5. 文化和历史意义海啸在历史上多次发生,对一些岛屿和沿海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日本的歌舞伎和传统绘画中常常描绘了海啸的场景,这反映了海啸在该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海啸的防御措施

海啸的防御措施

海啸的防御措施引言海啸(tsunami)是由海底的地震、火山爆发或者地滑等原因引起的海底地壳运动引起的巨大海浪,具有破坏性很强的特点。

在过去的世纪中,海啸已经导致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各国采取了一系列的防御措施来应对海啸的威胁。

本文将会介绍一些常见的海啸防御措施。

1. 预警系统预警系统是海啸防御中的关键措施之一。

预警系统通过监测周围海域的地震活动、水位变化和海浪传播速度等数据,来判断是否有海啸的危险。

当预警系统检测到海啸的危险,它会立即发出警报给受影响地区的居民和相关机构。

预警系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发送警报,包括电话、电视、广播和移动应用程序等。

2. 定居点规划为了减少海啸造成的伤亡和损失,定居点规划是非常关键的。

在海啸易发地区,政府和相关部门通常会对定居点进行规划和评估,选择相对较高的地势建立居民区。

这可以提供额外的保护,使居民能够更好地应对海啸的威胁。

此外,政府还应制定相关法规,防止在高海啸危险区域进行不适当的开发活动。

3. 护岸建设护岸建设是另一种常见的海啸防御措施。

护岸是一种人工结构,用于减轻海浪的冲击,保护海岸线和周围的建筑物。

常见的护岸结构包括防浪墙、堤防和海堤等。

这些结构可以迎击海浪的力量,减少海啸对岸线和背后地区的破坏。

护岸建设的设计和施工必须符合相关的工程标准,以确保其稳定性和抗冲击性。

4. 教育和培训海啸的防御不仅仅依靠各种设施和设备,培养公众的海啸意识和提高应对能力同样重要。

因此,教育和培训在海啸防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政府和相关机构应该制定相关的教育计划,向公众普及海啸的基本知识、警报信号的识别和避险方法等。

此外,应该加强对救援人员的培训,以提高他们在海啸事件中的应对能力。

5. 国际合作由于海啸的性质和影响范围通常超出单个国家的能力,国际合作在海啸防御中至关重要。

各国应加强信息共享、技术交流和协调行动,共同应对海啸的威胁。

例如,国际海啸信息中心(ITIC)是一个全球网络,致力于海啸的监测、预警和信息共享。

海啸科普ppt

海啸科普ppt

警的准确性。同时,智能化预警系统还能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提供更
具针对性的防范建议。
03
实时监测与反馈
通过在沿海地区建立更密集的监测网络,可以实时监测海面的变化,并
及时将数据反馈给预警中心。这将有助于更快速地发布预警,减少灾害
损失。
国际合作在海啸防范中的作用
信息共享
联合演习与培训
资金与技术支持
加强国际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 ,别是关于海啸的研究成果 和预警经验,有助于提高全球 范围内的海啸防范水平。
一旦监测到海啸发生,预警系统会迅速发布预警 信息,通知沿海地区居民和相关机构采取应对措 施。
预警的时效性
预警系统的时效性对于减少灾害损失至关重要, 预警时间越长,人们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疏散和采 取防护措施。
海啸预防措施
建立防灾减灾意识
普及海啸知识,提高公众对海啸的认知和防灾减灾意识,是预防海 啸灾害的重要措施。
组织跨国联合演习和培训活动 ,提高各国应对海啸的能力和 协同作战能力。通过模拟真实 场景,可以发现并解决存在的 问题,提高实际应对中的应变 能力。
发达国家可以为发展中国家提 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其完 善海啸预警和防范设施,提高 应对能力。国际合作还能促进 技术交流和创新,推动全球海 啸防范水平的整体提升。
海啸科普
汇报人: 2024-01-02
目 录
• 海啸概述 • 海啸的影响 • 海啸的预警和预防 • 海啸的历史事件 • 海啸的未来展望
01
海啸概述
海啸的定义
总结词
海啸是一种由海底地震、火山喷发或水下塌陷等自然灾害引发的巨大海浪,通常 伴随着巨响和泡沫。
详细描述
海啸是一种大规模的海上灾难现象,通常由海底地震、火山喷发或水下塌陷等自 然灾害引发。当这些事件发生时,海底的变动会导致海水剧烈波动,形成巨大的 海浪。这些海浪通常会伴随着巨响和泡沫,并迅速扩散到周围的海洋。

海啸警报:沿海地区的安全防范

海啸警报:沿海地区的安全防范

海啸警报:沿海地区的安全防范引言:近年来,海啸事件频发,导致了沿海地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威胁。

在这个信息时代,我们拥有足够的科学技术手段来准确预测和及时报警海啸的发生。

本文将重点探讨沿海地区的安全防范措施,帮助人们在海啸来临时能够及早避险。

一、认识海啸:海啸是指地壳运动或海底地震引起的海洋波浪运动,它在海域中高速传播并迅速堆积形成高大的浪峰,最终冲击到沿海地区。

海啸一旦来袭,将造成海滩和沿海地区巨大的破坏力。

因此,了解海啸的特点和形成原因对于沿海地区的安全至关重要。

二、科学预测和报警系统:目前,许多国家都建立了科学的海啸预测和报警系统。

例如,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通过监测地震活动和海洋波浪,可以及时发出海啸警报。

在中国,中国地震局和国家海洋局联合运行海啸预警系统,通过监测海洋实时数据和地震情报,及时预测出海啸的可能发生地点、强度和到达时间。

人们可以通过电视、无线电、手机等多种渠道接收到海啸警报,及早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三、沿海地区的安全防范:1.拟定应急预案:沿海地区的居民和相关机构应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明确在海啸来临时的紧急行动步骤和撤离路线。

同时,应该进行定期的演练,提高居民的应急意识和行动能力。

2.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沿海地区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例如海堤、防波堤、护岸等。

这些设施可以通过减轻海啸的冲击力,保护沿海地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此外,还可以建设地下避难所,提供临时的避难场所。

3.加强公众教育宣传:政府机构和媒体应当加强海啸风险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

通过制作宣传片、举办宣讲会和发布安全指南等方式,向公众传递有关海啸的知识和避险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海啸事件。

4.科学监测和预警:沿海地区需要加强海洋监测网络的建设,提高对海洋波浪和地震活动的实时监测。

同时,建立完善的海啸预警系统,确保海啸警报及时、准确地传递给公众,并配备专门的团队进行监测和预测工作。

5.加强国际合作:海啸是跨国性的自然灾害,需要各国之间加强合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正波的解析
波的频率是通过两个连续的波通过同一点所需的时间测量的。这称为波的周期。
海啸和简正波具有完全相同的部分并且可以用相同的方法测量,但是两者之间存在 许多差异。下图显示了其中一些差异。
典型的海啸波 与由风形成的典型波之比较 波的特征 波速 由风形成的波 8-100公里/小时 海啸波 800-1,000公里/小时 相隔10分钟到2小时
分类
海啸可分为4种类型。即由气象变化引起的风暴潮、火山爆发引起的火山海啸、海 底滑坡引起的滑坡海啸和海底地震引起的地震海啸。中国地震局提供的材料说,地 震海啸是海底发生地震时,海底地形急剧升降变动引起海水强烈扰动。其机制有两 种形式:“下降型”海啸和“隆起型”海啸。 “下降型”海啸:某些构造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下降,海水首先向 突然错动下陷的空间涌去,并在其上方出现海水大规模积聚,当涌进的海水在海底 遇到阻力后,即翻回海面产生压缩波,形成长波大浪,并向四周传播与扩散,这种 下降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退潮现象。1960年智利 地震海啸就属于此种类型。 “隆起型”海啸:某些构造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上升,海水也随着 隆起区一起抬升,并在隆起区域上方出现大规模的海水积聚,在重力作用下,海水 必须保持一个等势面以达到相对平衡,于是海水从波源区向四周扩散,形成汹涌巨 浪。这种隆起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波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涨潮现象。 1983年5月26日,中日本海7.7级地震引起的海啸属于此种类型
返回目录
目录
• • • • • • • • • • 摘要 引言 概要 成因 分类 海啸的破坏过程 预警 历史上的海啸 海啸自救 附录
返回首页
引言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了一场巨大的、连地球都要为之颤抖的水 下地震。这次地震高达里氏9.0级,是自1964年以来最强烈的地震。随后几天里还发生了数十次 5.0级以上的余震。但是,这次毁灭性的地震所带来的最惨烈、最具破坏性的后果是它引发了海啸。 死亡人数已经超过220,000人,许多社区都遭受了极其惨重的财产损失。
当两个板块在称为板块边界的地区发生碰 撞时,较重的板块就会滑到较轻的板块下面。 这称为俯冲。水下俯冲通常会以海底深海沟的 形式留下巨大的“手印”。
海啸的形成
在一些发生俯冲现象的情况下,与较轻板块相连的海底的一部分可能由 于来自下沉板块的压力而突然“折断”。这会导致地震。地震的震源是 地球内部首先发生断裂、岩石破裂和最早生成地震波的位置。震中是位 于震源正上方的海底位置。 当这部分板块突然断裂并且以巨大的力量向上发射数吨重的岩石时,这 种力量的能量将被转移到水中。能量将向上推动水体,使其高于正常的 海平面。这就是海啸的起源。2004年12月26日在印度洋引起海啸的地震 是里氏9.0级地震——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地震之一。 一旦水体被向上推动,重力将对其施加作用,迫使能量沿着水面水平推 进。这与您往水里扔小石头后产生的波纹效应相似,但在某些方面却又 是相反的:能量来源于水内部的力量而不是外部施加于水的力量。随后, 能量在深水中继续传播,并且离最初的地壳运动地点越来越远。
返回目录
概要
• 海啸是由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大地 活动造成的海面恶浪,并伴随巨响的现象。是一种具有 强大破坏力的海浪,是地球上最强大的自然力。 • 海啸的波长比海洋的最大深度还要大,在海底附近传播 不受阻滞,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波都可以传播过去。 • 海啸在海洋的传播速度大约每小时五百到一千公里,而 相邻两个浪头的距离可能远达500到650公里,它的这种 波浪运动所卷起的海涛,波高可达数十米,并形成极具 危害性的“水墙”。 • 海底50千米以下出现垂直断层,里氏震级大于6.5级的 条件下,最易引发破坏性海啸。
2004年班达亚齐洪水
2004年海啸前后的班达亚齐大清真寺
海啸的产生
海啸的最常见起因是水下地震。只有明白了板块构造理论,才能更好地理解水下 地震。板块构造理论提出,岩石圈(地球的顶层)是由一系列巨大的板块组成。这些 板块构成了陆地和海底。它们坐落在位于其下方的、被称为软流圈的粘性层上。 请设想将一个馅饼切成八块。馅饼的外壳 相当于岩石圈,下面的又热又粘的馅就相当于 软流圈。在地球上,这些板块在不停地运动, 这表现为它们以每年 2.5 - 5 厘米的速度彼此交 错移动。在断层线(即相当于馅饼被切开的位 置)两边,这一移动现象最为剧烈。这些运动 能够引起地震和火山爆发,而当它们在海底发 生时,就成为海啸的两个可能的来源。
苏门答腊岛的班达亚齐海岸在2004年海啸前后 的情况对比
班达亚齐北部海岸在2004年海啸前后的情况对 比
这场海啸所造成的破坏远远超过了近代以来的其他任何海啸,但从科学角度来看,事件的 发展过程依旧遵循了典型海啸的基本顺序。在本文中,我们将考察海啸的起因、推动海啸 的物理过程以及海啸袭击所造成的影响。我们还将探讨为了避免再次发生像2004年最后几 天内所发生的海啸这样的灾难,科学家们在监视和预测海啸方面所做的全球范围的努力。 这场海啸所造成的破坏远远超过了近代以来的其他任何海啸,但从科学角度来看,事件的 发展过程依旧遵循了典型海啸的基本顺序。在本文中,我们将考察海啸的起因、推动海啸 的物理过程以及海啸袭击所造成的影响。我们还将探讨为了避免再次发生像2004年最后几 天内所发生的海啸这样的灾难,科学家们在监视和预测海啸方面所做的全球范围的努力。
《自然灾害专题》课程 小组学习实践报告
报告题目:《海啸概述及预警》
中文摘要:见页2 组 号:2 姓名学号:胡柯名(1006840416) 原浩翔(1006840440) 李相桥(1006840420) 王 存(1006840431)
教师评语:
摘要
地震海啸是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2004年底印度洋大 海啸更是震撼了全世界。 本报告以近代的世界上严重海啸灾害为例,简单的介绍 了海啸的起因及形成过程,并对海啸的分类做了简单介绍。 同时详细的分析了海啸的破坏过程及会造成的损害。指出建 立和完善海啸预警系统,提前发出海啸警报信息,这就能极 大地减轻海啸灾害。并就当海啸来临时的应对措施提出了建 议。2ຫໍສະໝຸດ 04年12月26日,海啸袭击了斯里兰卡
返回目录
为了理解海啸,首先让我们对波进行一般性的考察。大多数人 都很熟悉海滩上的波或当地水上公园波浪池中的波。波由波峰 (波的最高点)和波谷(波的最低点)组成。波可以用两种方 法进行测量: •波高是波峰和波谷之间的距离。 •波长是两个连续的波峰之间的水平距离。
返回目录
美国国家地球物理数据中心供图
1946年,海啸袭击了阿留神群岛, 毁坏了一家政党俱乐部会所。
美国国家地球物理数据中心供图
海啸摧毁了夏威夷希罗的防波堤。
在海啸冲击过程中,最危险的地方是距海岸线1.6公里内的区域(由 于洪水和冲散的各种碎片)和海平面之上不足15米的地方(由于造成冲 击的波浪的高度)。 由于陆地特征和海底构造变化多端,海啸甚至能够到达受到遮蔽的 区域。例如,一个有着狭窄的入口的、受到保护的海湾为海啸提供了一 个可供其通过的“漏斗”,从而扩大了波浪的破坏能力。另外,河道为 海啸怒潮提供了快速通过的空间,从而使它可以淹没更广阔的陆地。 在海啸到达之前,海啸对受影响陆地的特征的作用是难以预料的。 当多个冲击波撞击周围陆地的不同区域时,将在岛屿海岸线发生环绕效 应,并导致不同程度的洪水。港口共振是当波浪在港口或海湾边缘不停 地碰撞和反弹时所造成的混乱并具有高度破坏性的海啸副效应。港口共 振会导致循环波浪高度的增加,甚至会延长该地区波浪活动的持续时间。
返回目录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NOAA)供图
DART记录装置
著名海啸








2004年12月26日: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的强烈地震引发了海啸, 摧毁了10个国家的海岸线,死亡人数超过280,000人。 1998年7月17日:海啸袭击了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北部海岸,造成2,000人死亡。 1976年8月16日:海啸袭击了菲律宾莫罗湾地区,造成5,000人死亡。 1964年3月28日:在耶稣受难日发生在阿拉斯加的地震引发了海啸,淹没了阿拉斯 加的海岸线。该海啸还袭击了俄勒冈州及加利福尼亚州。总共有132人死亡。 1960年5月22日:10米高的海啸袭击了智利、夏威夷、菲律宾、冲绳群岛和日本。 死亡人数超过1,000人。 1946年4月1日:发生于阿拉斯加的地震引发了海啸,海啸摧毁了北角灯塔,并在数 小时后袭击了夏威夷希罗。海啸共造成164人死亡。 1906 年1月31日:一场由近海地震引发的海啸淹没了哥伦比亚港口城市图马科的部 分地区。死亡人数估计在500至1,500之间。 1896年12月17日:海啸冲毁了加利福尼亚州圣巴巴拉的主要林荫大道。没有死亡记 载。 1896年6月15日:20米高的三陆海啸袭击了日本,造成26,000人死亡。 1883年8月27日:由于喀拉喀托火山爆发而引起的海啸席卷了附近的爪哇岛和苏门 答腊岛,造成36,000人死亡。 1755年11月1日:里斯本大地震造成的6米高的海啸摧毁了葡萄牙、西班牙和摩洛哥 沿海地区。
返回目录
成因
波的解析 “海啸”一词来源于日语单词tsu (海港)和nami(波)。海啸是 海洋里的一个或一系列波,它们 的长度可以达到数百公里,高度 可以达到10米。这些“水墙”以 不低于商用喷气式飞机的速度推 进。2004年12月26日发生的巨大 海啸在75分钟内推进了600公里。 也就是说,其速度为480公里/小 时。这些水墙能够对沿海地带造 成巨大破坏。
返回目录
海啸的破坏过程
当海啸到达陆地时,它就会撞击较浅的水体。浅水和海岸起到压缩穿过水体的 能量的作用。这就开始了海啸的转变。 海底的地形和海岸的形状会开始影响海啸的面貌和行为。另外,随着波速减小, 波高显著增大(压缩的能量将水向上推动)。典型的海啸在逼近陆地时,速度会降 到大约50公里/小时,波高可能达到高于海平面30米。在这一过程中,随着波高的增 加,波长显著缩短。(请设想一下挤压手风琴。) 当海啸逼近时,海滩上的目击者将会看到海水明显升高和回落。有时,海岸上 的水会被海啸吸走而完全消失。这一惊人的事件发生之后,海啸的实际波谷将会到 达海岸。通常,海啸以一系列强大而快速的潮水的形式到达岸边,而不是采取单个 巨大波浪的形式。然而,可能会出现怒潮——这是一种波前剧烈翻滚的大型垂直波 浪。怒潮后面通常跟着快速的洪水,这使得它们特别具有破坏性。在最初的冲击之 后,其他波浪会在5到90分钟内紧跟而来——在作为一系列的波浪旅行一段漫长的距 离之后,海啸波列开始将自己的全部能量发泄到陆地上。 海啸通常会造成惊人的人身伤亡。当它们在人们没有发出警告的情况下发起袭 击时,尤其如此。海啸可以扫平并摧毁海岸线,并且将它们遇到的一切卷进大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