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第七章课件
合集下载
《财政学》第七章》课件
3 逆周期调节的应用
举例说明逆周期调节在实 践中的应用效果。
结语
1 总结
2 练习题
3 参考文献
归纳本章讨论的重点内容, 强调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 点。
给出一些练习题,帮助学 生巩固所学知识。
列出一些相关的参考文献, 供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
1 财政调节的定义
解释财政调节的概念和内涵。
2 财政调节的方式
介绍财政调节的不同方式和具体操作。
3 财政调节的实践
举例说明财政调节在实际经济中的应用。
第四节:财政政策的逆周期调节作用
1 逆周期调节概念
阐述逆周期调节的定义和 基本原理。
2 逆周期调节的基本原
理和措施
介绍逆周期调节的基本原 理和具体措施。
解释财政稳定性的定义和内涵。
说明财政稳定性在经济运行中的重要作用。
3 财政定性的保障措施
介绍实现财政稳定性的措施和方法。
第二节:财政规律
1 财政规律的概念
阐述财政规律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2 财政规律的种类
列举财政规律的不同种类和具体内容。
3 财政规律的实现方法
介绍实现财政规律的具体方法和途径。
第三节:财政调节作用
《财政学》第七章》PPT 课件
本课件将介绍《财政学》第七章的重要内容,包括财政稳定性、财政规律、 财政调节作用以及财政政策的逆周期调节作用。
前言
1 复习内容
回顾前面的知识,为本章内容做铺垫。
2 章节重点概述
概述本章要重点探讨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
第一节:财政稳定性
1 财政稳定性的概念
2 财政稳定性的重要性
财政学课件—安秀梅(第七章—第十一章) (2)[130页]
扣缴义务人是指税法规定的在其经营活动 中负有代扣税款并向国库缴纳义务的企业或单 位,也称代扣代缴义务人。
课税对象
课税对象又称税收客体,它是指税法规定的 征税的标的物,即对什么征税,它是征税的根据。 每一种税都必须明确对什么征税,如所得税是对 所得收入征税,其征税对象是应纳税所得额。
21
课税对象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 标志。在现代社会,税收的征税对象主要包括所 得、商品和财产三大类,由此税制也以三类课税 对象为主体形成了所得税、商品税和财产税。
税收原则
税收原则是国家制定税收政策、设计税收 制度应遵循的基本准则,也是评价税收政策好坏, 鉴别税收制度优劣、考核税务行政管理状况的 基本标准。
15
税收原则体现国家的意志,反映一定时期国 家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它是在具体 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国家根据客观经济规律和财 税分配规律的要求,从税收实践中总结概括出来 的,用于指导税收分配和调节活动的基本准则。 税收原则可归纳为财政原则、公平原则和效率 原则。
纳税人
纳税人又称为纳税主体,它是指税法规定的 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纳税人分自 然人和法人。自然人,一般是指公民或居民个人; 法人,是指依法成立并能独立行使法定权利和承 担法定义务的社会组织,主要是各类企业
19
与纳税人有联系的概念是负税人和扣缴义 务人。负税人是指最终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在税负不能转嫁的条件下,纳税人就是负税人,由 于税负可以转嫁,就会出现纳税人与负税人不一 致的情况。
(3)以实现公共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税制要素
税制要素是构成每一个税种的必不可少的 基本因素。政府在征税之前,必须以法律的形式 对诸如对谁征税、对什么征税、征多少、什么 时候征、什么时间缴纳、违反法律的处理方式 等问题作出明确的规定。
课税对象
课税对象又称税收客体,它是指税法规定的 征税的标的物,即对什么征税,它是征税的根据。 每一种税都必须明确对什么征税,如所得税是对 所得收入征税,其征税对象是应纳税所得额。
21
课税对象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 标志。在现代社会,税收的征税对象主要包括所 得、商品和财产三大类,由此税制也以三类课税 对象为主体形成了所得税、商品税和财产税。
税收原则
税收原则是国家制定税收政策、设计税收 制度应遵循的基本准则,也是评价税收政策好坏, 鉴别税收制度优劣、考核税务行政管理状况的 基本标准。
15
税收原则体现国家的意志,反映一定时期国 家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它是在具体 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国家根据客观经济规律和财 税分配规律的要求,从税收实践中总结概括出来 的,用于指导税收分配和调节活动的基本准则。 税收原则可归纳为财政原则、公平原则和效率 原则。
纳税人
纳税人又称为纳税主体,它是指税法规定的 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纳税人分自 然人和法人。自然人,一般是指公民或居民个人; 法人,是指依法成立并能独立行使法定权利和承 担法定义务的社会组织,主要是各类企业
19
与纳税人有联系的概念是负税人和扣缴义 务人。负税人是指最终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在税负不能转嫁的条件下,纳税人就是负税人,由 于税负可以转嫁,就会出现纳税人与负税人不一 致的情况。
(3)以实现公共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税制要素
税制要素是构成每一个税种的必不可少的 基本因素。政府在征税之前,必须以法律的形式 对诸如对谁征税、对什么征税、征多少、什么 时候征、什么时间缴纳、违反法律的处理方式 等问题作出明确的规定。
《财政学》第七章教学课件
27
第三节 增值税法律制度
• 一、我国现行的增值税基本法律制度 • 1、《增值税暂行条例》 • 2、 《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 3、《关于在全国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
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税收 政策的通知》 财税[2013]37号
28
• 二、增值税的概念与特点 • 1、概念:是以增值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种。 • 2、特点:最大优点是能避免重复课税
25
• 2、地税局征收的税种: • 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
税、契税、房产税、车船税、烟叶税、教 育费附加、文化事业建设费、资源使用补 偿费; • 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 税、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 。
26
• 3、海关征收的税种——关税税收: • 关税、船舶吨税。 • 代征进口环节的增值税和消费税
本章重点:流转课税及所得课税的特点;增值税、 消费说、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内容。
本章难点:增值税的计税方法;个人所得税的计税 方法。
本章教学内容:本章包括四方面内容,即税收制度 的组成;流转课税;所得课税;资源课税与财产课税。
5
第一节 税收制度的概述
• 一、税收制度的概念: • (一)广义的税制:税收制度是国家各
行为税类 车辆购置税
印花税 契税 资源税类 资源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
11
财产税类 房产税 车船税
特定目的税类 城市维护建设税
耕地占用税 土地增值税 农业税类
烟叶税
11
• 一、根据征税对象的不同划分 (二)五分法 • 1、商品和劳务税(流转税类) • 2、所得税类 • 3、资源税类 • 4、财产税类 • 5、行为税类
2013年1月1日废止) • 车辆购置税 • 船舶吨税
第三节 增值税法律制度
• 一、我国现行的增值税基本法律制度 • 1、《增值税暂行条例》 • 2、 《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 3、《关于在全国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
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税收 政策的通知》 财税[2013]37号
28
• 二、增值税的概念与特点 • 1、概念:是以增值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种。 • 2、特点:最大优点是能避免重复课税
25
• 2、地税局征收的税种: • 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
税、契税、房产税、车船税、烟叶税、教 育费附加、文化事业建设费、资源使用补 偿费; • 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 税、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 。
26
• 3、海关征收的税种——关税税收: • 关税、船舶吨税。 • 代征进口环节的增值税和消费税
本章重点:流转课税及所得课税的特点;增值税、 消费说、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内容。
本章难点:增值税的计税方法;个人所得税的计税 方法。
本章教学内容:本章包括四方面内容,即税收制度 的组成;流转课税;所得课税;资源课税与财产课税。
5
第一节 税收制度的概述
• 一、税收制度的概念: • (一)广义的税制:税收制度是国家各
行为税类 车辆购置税
印花税 契税 资源税类 资源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
11
财产税类 房产税 车船税
特定目的税类 城市维护建设税
耕地占用税 土地增值税 农业税类
烟叶税
11
• 一、根据征税对象的不同划分 (二)五分法 • 1、商品和劳务税(流转税类) • 2、所得税类 • 3、资源税类 • 4、财产税类 • 5、行为税类
2013年1月1日废止) • 车辆购置税 • 船舶吨税
财政学第7章PPT课件
财政平衡的概念与意义
财政平衡
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相等的状态 ,意味着国家财政收支处于均衡 状态。
财政平衡的意义
维持经济稳定,避免财政赤字和 债务积累,保障国家财政的可持 续性。
财政赤字及其弥补方式
财政赤字
财政收入小于财政支出的状态,意味着国家财政出现亏空。
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
增加税收、发行国债、增发货币等。
公产收入的征收管理
公产收入的征收管理需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征收的合法性和公正性,同时也 要加强征收的监督和管理,防止乱收费现象的发生。
公产收入的使用管理
公产收入的使用管理需要遵循专款专用的原则,确保资金的使用效益和规范性。
03 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的分类
按经济性质分类
将财政支出分为生产性支出和 非生产性支出,前者用于生产 和流通领域,后者用于满足社
感谢您的观看
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需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征收的合法性
和公正性,同时也要加强征收的监督和管理,防止乱收费现象的发生。
03
非税收入的使用管理
非税收入的使用管理需要遵循专款专用的原则,确保资金的使用效益和
规范性。
公产收入
公产收入的分类
公产收入可以分为国有企业收益、公共基础设施使用费等类型,不同类型的公产收入在征 收范围、征收标准等方面存在差异。
财政管理体制的类型
03
分税制、统收统支制、包干制等。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
按照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将税种统一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并建立中央和地方两套税务 机构分别征管。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特点
税收分享、自负盈亏、分级预算、转移支付等。
财政学课件-第七章
三、财政支出对社会经济发展的 影响
1、就业 有劳动能力并且愿意工作的人有 工作 失业:摩擦性失业、季节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
四、财政支出对社会经济发 展的影响
就业
扩大投资性支出,直接增加就业岗 位
采购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性支出 转移性支出 再就业培训,职业介绍所
2、对物价的影响
4、财政支出不断增长的原因
社会经济发展 政府规模 人口规模
二、财政支出的结构
1、与政府职能相关的支出结构
经济管理职能:经济建设支出 社会管理职能:公共支出 变化趋势 原因
二、财政支出的结构
2、与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有关的财政 支出结构
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 我国
• 前者有所下降、后者有所上升 • 但后者随后又下降 • 债务支出急剧上升
2、财政支出变化的趋势
我国的财政支出
绝对量一直在增长,但相对量下降,后 有小幅上升
原因
• 计划经济 • 80后
3、财政支出不断扩大的理论解释
(1)、瓦格纳法则 随人均收入的增长,财政支出占GDP
的比重有日益扩大的趋势 原因
政治 经济 外部效应 收入弹性
(2)梯度渐进增长理论
比重大
第三节 财政支出的规模与结构
一、财政支出的规模
1、衡量指标
绝对指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 一个财政年度)财政支出的货币价值总 额。
相对指标:财政支出/GDP 财政支出/GNP
2、财政支出变化的趋势
西方国家
两个指标都有增长 分两个时期
发展中国家
两个指标都有增长 原因 区别
也属于经常性支出 我国教育支出
支出的提供方式 规模:经费逐年加大,但仍与国际水平
第七章 税收原理 《财政学》PPT课件
第二节 税收要素
一、税制与税法 税法是税收制度的核心。 二、税制要素 包括: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率、纳税期限、 纳税环节等等。 纳税人解决谁交税的问题,征税对象解决对什么 东西征税的问题,税率解决征多少的问题。纳税 人是纳税主体,征税对象是征税的客体,税率是 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
第三节 税收原则
第四节 税收负担及转嫁
二、税收负担转嫁与归宿的含义 三、税负转嫁的形式
税负转嫁的影响因素
1、商品供求弹性是决定税负转嫁能否转 嫁的关键因素
需求弹性较大,供给弹性较小,很难转嫁
征税
提价 需求量下降
难以转嫁
2、商品价格形式对税负转嫁的影响 市场定价易转嫁;计划价格下则相反
3、税种对税负转嫁的影响 流转税或间接税,容易转嫁,所得税相反
一、税收原则概述 二、公平原则 “能力说”、“受益说” 三、效率原则 行政效率、经济效率 四、适度原则 “拔鹅毛又不让鹅叫” 五、法治原则 依法立税、依法治税
第四节 税收负担及转嫁
一、税收负担的含义及分类 按承受主体,分为宏观税收负担和微观税收负担。 (1)国民生产总值负担率 国民生产总值负担率=税收收入总额÷GNP×100% (2)国内生产总值负担率 国内生产总值负担率=税收收入总额÷GDP×100% (3)企业税收负担 总负担率=纳税总额÷同期销售收入×100% 净产值税收负担率=纳税总额÷净产值×100% (4)个人税收负担
第七章 税收原理
第一节 税收的特征和职能
一、税收的含义 (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税收是一种分配 (二)税收是以政府为主体,凭借政治权力
进行的分配。 (三)税收分配的对象为剩余产品价值 (四)国家征税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
财政学第七章 购买性支出
(2)国民财富
当人们的财富越来越多时,对财富的 保护和重视程度也会越来越高,从而会愿 意投入更多的财富于安全保卫中。因而, 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作为财政支出重要 组成部分的国防支出的相对规模也会增长。
我们假定在国防需求偏好一定的条件下, 社会中只有国防安全一种公共品G,全体国民对 国防需求为D(pg,y),其中pg表示G国防安全 的价格,y表示国民收入水平。D(pg,y)的得 出取决于下面几个假设:居民能够充分表达自己 的意愿,意愿的表达是有效率且无成本的;居民 个体具有理性经济人特征;政府或军队能完全理 解这种偏好等。
图7-1 国防支出增长综合模型
Q2 C
e a g QQQ130A
F B
f b ha
E0 EEE1 2 3
分析:
在象限Ⅰ中,假定居民对国防安全的偏好既 定,国防安全为正常商品,居民对国防安全的初 始需求曲线为D,其含义为当国防安全价格越高 时,居民愿意购买的国防安全商品越少。设在国 防产品技术构成一定的情况下,国防部门对国防 安全的初始供给曲线为S,即国防安全价格越 高,国防生产部门就愿意提供更多的国防安全产 品。在供求均衡的A点,国防产出为Q0。
国防人力与国防装备,是国防部门 获取国防安全的最主要来源,是最主要 的生产要素。因此,在国防安全产出不 变的情况下,国防人力价格和国防装备 价格的上涨,也会推动国防支出的增长。
(二)国防支出增长的综合模型分析
我们分别从需求和供给角度分析了国 防安全和国防支出之间的关系,但并不意 味着国防支出增长和国防安全生产之间存 在着严格的正相关关系。综合供给与需求 因素,我们可以通过国防支出增长的综合 模型来进一步分析国防安全与国防支出增 长的关系:
财政支出的分类
仅从经济性质角度出发,按照财政 支出是否直接与商品、服务相交换的标 准,财政支出可分为购买性支出与转移 性支出两类。
财政学第7章 投资性支出
第三节 基础性项目投资
一、基础性项目投资的概念: 政府投资中形成的资产处于生产经营领域的投资。 二、基础性投资项目的范围:p158 农业、基础产业(能源和原材料等工业)、基础 设施(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等);高新技术产业; 支柱产业
三、基础设施投资是基础性投资项目的重要内 容,是“社会先行资本”,社会基础设施投资和一 般产业投资必须保持一定的配比关系。
一 般 产 业 投 资
产出线
KG3 KG2 KG1 Q1 O KL1 C
D
Q3 Q2 A KL2 KL3 B
I3 I2 I1
欧美发达国家: Q1→C→ Q2→D→ Q3 日本、韩国 : Q1→A→ Q2→B→ Q3
基 础 设 施 投 资
四、基础性项目投资的特点(与公益性项目投资 相比) (一)投资领域的生产经营性 (二) 投资资金来源的多元性 (三)投资循环过程的直接性
(二)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或说是第一推动力: 因为投资既可刺激需求,又可增加供给。 1.投资乘数P148
2.加速系数
(三)投资的分类P149 1.按投资主体不同,分为政府部门投资(财政投 资)和非政府部门投资。 2.按投资是否与生产有直接联系,分为生产性投 资和非生产性投资。 3.按投资是否使资产存量增加,分为新增投资和 重置投资。 4.按投资所处的产业、领域的不同,分为竞争性 项目投资、基础性项目投资和公益性项目投资
(三)利用私人资本和外资
1.借助股份制的企业组织形式政府与民间共同出资 2.采用“BOT” (Build—Operate—Transfer)方式 3.采用“TOT”(Transfer—operate—Transfer)方式 (四)私人出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并适当盈利
基础性投资项目筹资方式
财政学课件第七章 财政投资性支出
(四)财政投资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具 有不同的侧重。
在经济起飞阶段,政府在社会基础设施等基础性项目 方面的投资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随着经济发展走向 成熟,私人投资逐渐替代财政投资,财政投资的规模 逐渐减小,更多地转向能够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水平的 教育、科学和文化体育等事业方面。
(五)财政投资决策的复杂性。
4、按投资所处的产业、领域的不同,分为竞争性 项目投资、基础性项目投资和公益性项目投资。
5、按投资形成的资产形态的不同,分为固定资产 投资和流动资产投资
第一节 财政投资概述
三、财政投资的涵义 (一)概念:
又称政府投资,政府为了实现预期的社 会效益和宏观经济效益,将一部分财政 资金转化为公共部门的资产以满足社会 公共需要的经济行为。
第一节财政投资概述
三、影响政府投资的因素
(一)经济体制的差异
一般说来,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中,政 府部门投资所占的比重相对比较小,非政府 部门所占的投资比重相对较大
(二)经济发展阶段
从经济发展阶段看,发展中国家和经济欠 发达国家的政府投资比重较高,而发达国家 的政府投资比重则相对较低。
第一节财政投资概述
2.中性原则
政府的投资选择,要建立在尊重市场规律,有 利于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职能基础上。政 府投资不能对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造成扭曲和 障碍,不要越位。
第一节财政投资概述
(二)政府投资领域界定的结果: 1.社会投资项目大体可分为三大类别:
第一类,为竞争性项目投资,是指那 些经济效益较好、对市场信号反映比较 灵敏、具有竞争能力的一般性项目。它 多为投资较少、建设周期较短、投资完 全能够回收并能实现价值增值的加工行 业和服务行业,主要包括工业(不含能 源)、建筑业和大部分第三产业;
在经济起飞阶段,政府在社会基础设施等基础性项目 方面的投资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随着经济发展走向 成熟,私人投资逐渐替代财政投资,财政投资的规模 逐渐减小,更多地转向能够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水平的 教育、科学和文化体育等事业方面。
(五)财政投资决策的复杂性。
4、按投资所处的产业、领域的不同,分为竞争性 项目投资、基础性项目投资和公益性项目投资。
5、按投资形成的资产形态的不同,分为固定资产 投资和流动资产投资
第一节 财政投资概述
三、财政投资的涵义 (一)概念:
又称政府投资,政府为了实现预期的社 会效益和宏观经济效益,将一部分财政 资金转化为公共部门的资产以满足社会 公共需要的经济行为。
第一节财政投资概述
三、影响政府投资的因素
(一)经济体制的差异
一般说来,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中,政 府部门投资所占的比重相对比较小,非政府 部门所占的投资比重相对较大
(二)经济发展阶段
从经济发展阶段看,发展中国家和经济欠 发达国家的政府投资比重较高,而发达国家 的政府投资比重则相对较低。
第一节财政投资概述
2.中性原则
政府的投资选择,要建立在尊重市场规律,有 利于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职能基础上。政 府投资不能对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造成扭曲和 障碍,不要越位。
第一节财政投资概述
(二)政府投资领域界定的结果: 1.社会投资项目大体可分为三大类别:
第一类,为竞争性项目投资,是指那 些经济效益较好、对市场信号反映比较 灵敏、具有竞争能力的一般性项目。它 多为投资较少、建设周期较短、投资完 全能够回收并能实现价值增值的加工行 业和服务行业,主要包括工业(不含能 源)、建筑业和大部分第三产业;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社会保障支出及其作用
社会保障支出内容 社会保障支出 作用
社 会 保 险 基 金 支 出
社 会 福 利 救 济 支 出
促 进 社 会 稳 定
促 公 平 收 入 分 配 进 经 济 稳 定 增 长
二、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改 养 老 保 险 制 度 改 革
形式上的部分基金制, 形式上的部分基金制,实质上的现收现付制 ----个人账户空转 ----个人账户空转 逐步建立分层养老保险制度 统一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改革筹资模式—三方共同负担 改革筹资模式 三方共同负担
1942年,英国牛津大学 年 教授贝弗里奇提出著名 的《社会保障和有关服 务》,即贝弗里奇报告
社会保障的两个基本模式
2.贝弗里奇模式 2.贝弗里奇模式
1) 不过分强调保险原 则,主张福利的普 遍性和统一性; 2) 不过分强调权利与 义务的对等; 3) 现收现付制; 4) 税收是更重要的筹 资方式
1.俾斯麦模式 1.俾斯麦模式 1) 以保险原则为 基础; 2) 权力与义务相 统一; 3) 现收现付制; 4) 保险费为主, 税收为辅;
第七章
转移性支出:社会保障 转移性支出:
第一节 社会保障
一、社会保障与社会保障支出 社会保障是国家或政府向丧失劳 动能力、 动能力、失去就业机会以及遇到其他事 故而面临经济困难的社会成员提供的基 本生活保障。 本生活保障。
社会保障是财政范畴----国家财政对 社会保障是财政范畴 国家财政对 社会保障基金平衡运作负最终责任 社会保障基金平衡运作负最终责任
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革 主 要 内 容
1.
2.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 2.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 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 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 ---盖所有单位的所有职工; 盖所有单位的所有职工; 基本医疗保险实行统一筹集、 基本医疗保险实行统一筹集、管理和使 ----保险费由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 保险费由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 用----保险费由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 建立社会统筹基金账户和个人账户, 建立社会统筹基金账户和个人账户,分 别支付不同医疗费; 别支付不同医疗费; 加强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管理。 加强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管理
广义社会福利
社会保险
社会福利事业 残疾人劳动就业 社区服务
狭义社会福利
社会救济
社会福利与社会救济的共同点---资金来源都是国家税收 社会福利与社会救济的共同点---资金来源都是国家税收 ---
社会福利的特点:
– 社会福利的对象是符合某种条件的社会成员,不需要 社会福利的对象是符合某种条件的社会成员, 衡量经济、资产状况。 衡量经济、资产状况。 – 社会福利的目的是改善社会成员的生活,而非保障最 社会福利的目的是改善社会成员的生活, 低生活需要。 低生活需要。 – 社会福利的提供者可以有多种层次,资金有多种来源。 社会福利的提供者可以有多种层次,资金有多种来源。
2
区别于社会保险的特点:
救济基金来源于税收, 救济基金来源于税收,不具有保险权利和缴费义务 的对等性; 的对等性; 救济的对象是失去最低生活保障的社会成员—三类 救济的对象是失去最低生活保障的社会成员 三类 人群 社会救济的目的是消除贫困--社会救济的目的是消除贫困 贫困救济和自然灾害 救济
联合国标准 每天收入1.25美元,年 美元, 每天收入 美元 收入人民币3100元 收入人民币 元
1. 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是国家以立法方式, 社会保险是国家以立法方式,采取 强制手段, 强制手段,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 对法定受保人在遭受未来年老、 配,对法定受保人在遭受未来年老、疾 工伤、生育、失业、死亡等风险时, 病、工伤、生育、失业、死亡等风险时, 给予其一定物质帮助以满足其基本生活 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 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险的其他内容
工伤保险
受保人不缴费, 受保人不缴费, 只由雇主缴纳; 只由雇主缴纳; 不论有无工伤 责任, 责任,受伤者均 可享受保险金; 可享受保险金; 受益者往往包 括伤者家人
生育保险
保险待遇优厚: 保险待遇优厚: 一定时间假期 相当于原工资 水平的收入补偿 一定的生育补 偿费
死亡保险 丧葬补助) (丧葬补助)
提供者包括国家、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 提供者包括国家、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社区以及民间团 体; 资金既包括财政资金(一般性税收),又有社会组织的专项 资金既包括财政资金(一般性税收),又有社会组织的专项 ), 基金以及群众集资等。 基金以及群众集资等。
社会福利的内容 • 未成年人福利——如义务教育、儿童少年 营养等。 • 老人福利——如老人免费健康状况检查、 老人福利 如老人免费健康状况检查、 敬老院等。 • 残疾人福利——如盲童学校、聋哑学校等。 • 劳动者福利——为妇女劳动者提供的福利 等。
现 代 社 会 保 障 制 度
1883年俾斯麦政府颁布 年俾斯麦政府颁布 第一部《社会保险法》 第一部《社会保险法》
1935年罗斯福政府颁布 年罗斯福政府颁布 社会保障法》 《社会保障法》
二战后,发达国家在“ 二战后,发达国家在“福利 国家“的口号下, 国家“的口号下,建成了内 容丰富、 容丰富、形式完整的现代 社会保障体系
相同点 受保人都要 预先缴费(税 , 预先缴费 税), 才能享受保险 金的支付, 金的支付,具 有风险分担、 有风险分担、 互助互济的特 点。
社会保 险具有
强制 性
商业保 险具有
自愿 性
社会保 险不以 盈利为 目的 商业保 险以盈 利为目 的
社会保 险具有 保障基 本性 商业保 险具有 项目和 水平自 愿性
风险小
商 业 保
认为成本小于收 益,愿 投保
投 保 人
风险大
险 公 司
出于盈利目 的,只能 个人 风险 小 的 目
养老保险也称老年保险, 养老保险也称老年保险,是当劳动者因年老而退 也称老年保险 出劳动领域时, 出劳动领域时,按照法律规定享受国家给予的一 定数额的收入帮助, 定数额的收入帮助,以满足其晚年基本生活需要 的社会保险制度----社会保险的主要部分 社会保险的主要部分, 的社会保险制度 社会保险的主要部分,三个主 要社保项目之一。 要社保项目之一。 社 会 保 险 基
现收现付制——用当期缴款满足本期养老 用当期缴款满足本期养老 现收现付制 金所需,或由财政直接列支。 金所需,或由财政直接列支。
部分基金制——社会保障税(费)一部分用 部分基金制 社会保障税( 社会保障税 于当期养老金支付, 于当期养老金支付,一部分投资于政府专项 基金,用于将来养老金支付。 基金,用于将来养老金支付。
社会保障主体 社会保障主体 ---国家或政府 国家或政府
国家直接决定社会保障 各个要素, 各个要素,并负责组织实施
社 会 保 障 的 特 性
社会保障目标 社会保障目标 ---满足基本需要 满足基本需要
为保障对象提供维持生存 所需要的生活标准
社会保障对象 社会保障对象 ---特殊社会成员 特殊社会成员
保险市场的道德风险
保险市场的逆向选择:越有可能索赔的人越有可能购买保险。 保险市场的逆向选择:越有可能索赔的人越有可能购买保险。 然而,保险公司信息不充分,难以确定个人风险大小, 然而,保险公司信息不充分,难以确定个人风险大小,因此 只能按等额收取保费。 只能按等额收取保费。
认为成本大于可能 获得的收益, 获得的收益,不愿 投保
退休之后享受养老金支付
劳 动 者
工作期间与雇主共同缴费
金
养 老 保 险 的 三 种 模 式
完全基金制——劳动者就业期间的缴款存入 完全基金制 劳动者就业期间的缴款存入 政府专项基金,随时间推移不断积累并生息, 政府专项基金,随时间推移不断积累并生息, 其利息用于支付退休后的养老金。 其利息用于支付退休后的养老金。
疾病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规定对患病的社会成员 提供假期、医疗服务和收入补偿的社会保险制 度。——三个主要社保项目之一
预先缴纳保险税( 预先缴纳保险税(费)
社 会 保 险 基 金
劳
患病后依法获得一定期限的假期, 患病后依法获得一定期限的假期, 报销一定比例的医疗费用, 报销一定比例的医疗费用,得到一 定疾病津贴。 定疾病津贴。
3.其他社会保险制度改革 3.其他社会保险制度改革
失业保险制度改革
社会保险管理机制改革
(1)登记失业者可以享受; 登记失业者可以享受; 登记失业者可以享受 (2)国家、企业、职工三方 国家、 国家 企业、 共同负担保险费用; 共同负担保险费用; (3)保险标准按低于当地最 保险标准按低于当地最 低工资水平, 低工资水平,高于城市 居民低保线制定。 居民低保线制定。
社会保险--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 社会保险--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 --
死 亡 保 险 生 育 保 险 工 伤 保 险 疾 病 保 险 失 业 保 险 养 老 保 险
社会保险涵盖生老病死全过程: 生育
失业、工伤、 失业、工伤、医疗
养老
丧葬
从摇篮
到坟墓
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关系
不同点
社会保 险具有 国家保 证性, 证性, 风险小 商业保 险风险 由企业 自己承 担风险 比较大
就业期间与雇主共同缴纳保费 被动失业后一定期限内享受失业保险 被动失业后一定期限内享受失业保险 超过期限转为领取失业救济金, 金,超过期限转为领取失业救济金, 还可能有对失业者家属、 还可能有对失业者家属、子女的补助
社 会 保 险 基 金
我国目前可以享受失业保险的只有所谓登记失业者
从2011年(十二五期间)开始,不再使用“城镇登记失业率”这一指标,而采用 年 十二五期间)开始,不再使用“城镇登记失业率”这一指标, 调查失业率” “调查失业率”。
失去劳动能力和就业机会 以及各种需要物质帮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