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合集下载

卫生统计学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卫生统计学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度。速率具有量纲,取值范围是[0, +∞),计算公式如
下:
观察时期内某现象的发生数 强度 = K 可能发生某现象的观察人时数
公式中的比例基数K同频率计算公式。
例3 某企业2003年有2839名职工,该企业每年都对
职工进行体检,这一年新发生高血压病人5例,2003 年的高血压发病率为:
新发生高血压病人数 1000 1000 可能发生高血压的人数1年 5人 = 1000 1000 2839 1年 =1.76人 /1000人年
两个比较指标可以性质相同或不同。
相对比分为:
关系指标:
指两个有关的非同类事物的指标,如医护人员与病
床数之比,住院日数与床位数之比等。 对比指标: 指同类事物的两个指标之比,以达到比较的目的。 如2000年我国出生性别比为116.9。
例8 某市乙型脑炎的发病率1990年为4.48/10万, 2000年为0.88/10万,试计算相对比。
在时间概念上,“时点”没有明确的时间长度,通 根据具体的目的不同,类似患病率的指标还有检出 患病率适用于病程较长的疾病或发病时间不易确定 在一定的人群和时间内,发病率与患病率有着密切 常应该在一个较短的观察时间内,一般不超过一个 率、感染率、带菌率、阳性率等。 的疾病的统计研究,反映疾病在人群中的流行规模 的关系。两者与病程的关系是: 月为宜。而期间患病率是指特定的一段时间,多超 和水平,如慢性病的研究。 患病率=发病率X 病程 过一个月。
一项重要指标。
④ 孕产妇死亡率
该年由于妊娠和分娩及并发症造成的 孕产妇 孕产妇死亡数 = ×10万/10万 某年活产总数 死亡率
国际疾病分类第 10版(ICD-10)对孕产妇死亡定义 该指标不仅可以评价妇女保健工作,而且间接反 2 、间接产科原因:妊娠之前已存在的疾病,由 “与妊娠有关的原因”分为两类: 为:妇女在妊娠期至产后 42天以内,由于任何与 映一个国家的卫生水平。据卫生部公布的资料, 1、直接产科原因:包括对妊娠合并症 (妊娠期、 于妊娠使病情恶化引起的死亡。 分娩期及产褥期 )的疏忽、治疗不正确。 妊娠有关的原因所致的死亡称为孕产妇死亡。 我国孕产妇死亡率已由 2003年的51.3/10万下降到 2007年的36.6/10万。

第三章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_PPT幻灯片

第三章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_PPT幻灯片
人口金字塔是以图形的方式表达人口的性别和年龄构成。
2021/3/9
12
2021/3/9
13
2021/3/9
增长型
静止型
缩减型
图 金字塔的形状与人口发展的关系
14
(2)人口学特征指标
指标 老年系数 少儿系数 总负担系数
少儿负担系数 老年负担系数 老少比 性别比
表3-4 人口学特征指标
分子
分母
≥65岁人口数≤14 人口总数
2.强度型 一般指单位时间内某现象发生的频率,也是单 位时间内的平均律。计算公式为
A() A(A ())时 间 K
例如人时发病率的分子是新发生的病人数,分母是人 时数(观察人数乘以时间)的总和。如观察10000人,3 个月内某病发生84人,月发病率=84/10000×3=28/万
2021/3/9
2021/3/9
10
2. 统计报表 出生统计、死亡统计和计划生育统计。国家计生委规定 的报表有:人口自然变化情况表、领取独生子女证及女性初 婚情况表、节育情况表和育龄妇女年龄别出生情况表。
3.人口调查
调查方法有普查和抽样调查。我公从1953年到2010年先 后进行了6次人口普查,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国总人口数为 1370536875人 ,男:女=0.5127:0.4873
[学习要求] 了解:医学人口统计常用指标。 熟悉:疾病统计常用指标;动态数列及其分析指标的应 用。 掌握:相对数常用指标;应用相对数的注意事项; 标准 化法的意义、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
2021/3/9
1
调查或实验研究中清点定性资料得到的数据被称为绝 对数。绝对数是研究客观事物或现象本质的基本信息,但 不便于相互比较和寻找事物间的联系。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25
三、相对比
相对比是互不包含的两个有联系指标之比。 对比的两个指标可以性质相同,也可以性质 不同。 公式为:相对比型指标=A指标 / B指标
注意:在计算相对比中,甲、乙两个指标可 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或平均数,可 以有不同的量纲,但是互不包含。
27
例: 某年某医院出生婴儿中,男性婴儿为 370人, 女性婴儿为358人,则出生婴儿的 性别比为多少? 性别比为:370 / 358 ×100﹪=103﹪ 说明该医院年每出生100名女婴儿,就有103 名男婴儿出生。
30
2.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表示在两种相同 条件下某疾病发生的概率之比。即暴露组发病率 与非暴露组发病率的比值。 某地某年男性吸烟和非吸烟的冠心病死亡资料 分组 死亡人数 观察人年数 死亡率 (1/10万人年) 43248 10673 240.5 112.4
吸烟组 104 非吸烟组 12
36
某医院某年住院病人中胃癌患者占5%,则() A 5%是强度指标 B 5%是频率指标 C 5%是相对比指标 D 5%说明胃癌在住院病人 中的比重
37
2.使用相对数时分母不宜过小 某药物 甲治疗100人,50人有效,有效 率为50﹪。药物乙治疗5人,3人有效, 我们能否说乙药有效率为60 ﹪?能否说 乙药比甲药治疗效果好。
9
分娩方式 顺产 助产 顺产 顺产 顺产 剖宫产 顺产 剖宫产 顺产 顺产
妊娠结局 足月 足月 足月 早产 足月 足月 死产 足月 足月 足月
按年龄(2岁一组)与职业整理
年龄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34 36 38 40 合计 工人 2 9 28 50 50 34 11 14 4 2 3 0 207 管理人员 0 2 7 34 43 35 14 2 2 1 1 0 141 农民 0 6 10 28 25 10 11 3 5 1 1 2 102 商业服务 0 10 24 52 45 34 22 14 3 4 0 0 208

卫生统计学:第3章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卫生统计学:第3章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1.单位时间内某现象发生的频率
强度
发生某现象的观察数 (可能发生该现象的观察单位数
时间)
K
式中:K为比例基数,常以百分率(%)、千分率(‰)、
万分率(1/万)、十万分率(1/10万)表示, 原则: ⑴使计算结果至少保留1~2位整数。
⑵习惯:医学资料中某些指标的比例基数是固定的。
11
例3-2 某企业2003年有2839名工人,该企业每年对 职工进行体检,这一年新发生高血压病人5例,
26
间接法
应用条件: 已知发生总数及各组观察单位数,及标准率 计算公式:
p' p r
N i Pi
27
例3-6 某地观察了吸烟者与不吸烟者各年龄组人数如下表。 同时观察期内吸烟者中有432人死于肺癌,不吸烟者中有210 人死于肺癌,试计算吸烟者与不吸烟者的标准化死亡率。
表3-6 两组肺癌死亡率(1/10万)的标化(间接法)
(3)如不计算标准化率,而分别比较各组的率, 也可得出正确结论,但不能比较总率的大小。
(4)两样本标准化率是样本值,存在抽样误差, 应作假设检验。检验方法比较麻烦。
30
4、标准化法使用注意事项
(1)标准化法是采用统一标准人口年龄构成,以 消除混杂因素的影响;
(2)标准化后的率并不表示某地实际水平,只能 表明相对水平;
100.67
不吸烟者
观察人年 数Ni2
预期死亡 人数Ni2Pi
189370
13.33
104762
26.92
60043
65.00
80%27540100% 72.69
14532
65.67
396247
243.61
28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同年内死亡人数 粗死亡率= 1000 0 00 当年平均人口数 1年
强度型指标(近似)
同年<1周岁死亡人数 婴儿死亡率= 1000 0 00 当年活产儿总数
频率型指标近似
同年孕产妇死亡数 孕产妇死亡率= 10万/10万 当年活产儿总数
相对比型指标
统计图表
人口统计指标
例:某医生治疗了4例支气管哮喘病患者, 其中3例有效,即报告有效率为75。
请问该说法是否正确?
某医院统计1985-1990年儿科住院病人疾病种类分 布情况见表:
表 某医院儿科住院病人疾病种类分布情况 疾病种类 先天性心脏病 病人数 250 % 23.8
风湿性心脏病
其它
750
2. 人时资料的描述—强度
流行病学随访研究中,不同个体被观察的时间长度各 不相同,常用人时总和表示被观察的人和时间的总和。 “强度”是流行病学、统计学术语。 ——单位时间内(如年、月、日等)某事件发 生的频率。
某事件发生的个体数 强度型指标 K ( 可能发生某事件的个体 数 时间)
强度型指标通常是指一段时间内的平均概率。如人 时发病率的分子是新发生的事件数,分母是人时 数(观察人数乘以时间)的总和,多用于大人群 长时间随访的资料。
常用的相对数指标大致有三种类型:
频率(relative frequency or proportion)
强度(intensity or rate) 相对比(relative ratio)
主要内容
1. 分类资料的描述—频率和频率分布
2. 人时资料的描述—强度
3. 复合指标—相对比 4. 相对数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新发病例数 人时发病率 观察的人时总数 新发病例数 (折合的观察人数 ( )单 位 时 间 的 个 数 ) 院的院内感染调查中,5031名病 人共观察了127859人日(例均25.4日),其中 有596人在医院发生感染,请计算院内感染率。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患病率
某 病 患 病 率 检 查 时 发 现 的 某 病 现 患 病 例 总 数 k 该 时 点 受 检 人 口 数
意义:
– 患病率是用以估计某病对居民危害的严重程度。
在特定人群中患病率很高的疾病有两种可能:
– 某人群得病的危险性很大; – 得病后病程很长,存活多。
死亡率和病死率
应用相对数时应注意的问题
分母一般不宜过小 不能以构成比代率 特别注意不能用构成比的动态分析代替率的
动态分析 对观察单位不等的几个率不能相加求平均率。 相对数进行比较应注意可比性 比较样本率或构成比的比较需假设检验
例1: 某医生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了2例艾滋
病患者,其中1例有效,即报告有效率为 50。 请问该说法是否正确?
0.80
合计
185334 192.0
100.0
0.70
RR和OR
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 RR) 是指暴露于某种
危险因素的观察对象的发病危险度与低暴露或非暴露 的观察对象的发病危险度之间的比值。常用于流行病 学队列研究中度量暴露的危险性大小。
比值比(odds ratio, OR),又称优势比,是指病例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授课教师 朱 彩 蓉
复习
资料的两种类型
数值变量资料 分类资料(分类资料)
统计分析的内容
统计描述 统计推断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相对数概念 常用相对数指标 分类资料的频数表
相对数
概念:两个有关的数据或指标之比。
例:甲小学有534人,乙小学为313人, 经检查发现,甲学校患龋齿者57人, 乙 学校33人,问那所学校发现患龋齿的强 度高?

03定性资料统计描述

03定性资料统计描述

增长速度
47
某大学1992-2002年本科专业招生动态变化
绝对增长量 年份 (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符号 (2) a1 a2 a3 a4 a5 a6 a7 a8 a9 a10 a11 学生人数 (3) 4200 4500 4800 4900 5150 5320 5510 5780 5950 6000 6200 累计 (4) - 300 600 700 950 1120 1310 1580 1750 1800 2000 逐年 (5) - 300 300 100 250 170 190 270 170 50 200 发展速度% 定基比 (6) 100.0 107.1 114.3 116.7 122.6 126.7 131.2 137.6 141.7 142.9 147.6 环比 (7) 100.0 107.1 106.7 102.1 105.1 103.3 103.6 104.9 102.9 100.8 103.3 增长速度% 定基比 (8) - 7.1 14.3 16.7 22.6 26.7 31.2 37.6 41.7 42.9 47.6 环比 (9) - 7.1 6.7 2.1 5.1 3.3 3.6 4.9 2.9 0.8 3.3
• 率的比较时应注意可比性
• 样本率或构成比比较时应作假设检验
39
案例讨论1
• 一篇名为《600例小儿烧伤休克期治疗分析 》的文章,原作者指出:“600例烧伤患儿 ,210例早期有休克症状,其中3岁以下者 110例,占52%,3岁以上者100例,占48% ,年龄越小,休克发生率越高。” 上述的结 论是否正确?为什么?
8
表 5-1 44 例埃博拉出血热的职业分布 职业 卫生保健人员 农民 家庭主妇 儿童保育员 警察 例数 16 13 8 6 1 构成比(%) 36.36 29.55 18.18 13.64 2.27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an: 报告期指标 a0:基期指标
增长速度:表示的是净增长量。
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
定基增长速度=定基发展速度-1
环比增长速度=环比发展速度-1
三、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
平均发展速度:各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均数, 说明某事物在一个较长时期中逐年平均增长 的程度。
平均发展速度=
n
an a0
平均增长速度:各环比增长速度的平均数, 说明某事物在一个较长时期中逐年平均增长 的程度。
如某专业杂志发文 “252例病毒性肝炎分析”
②不能用构成比的动态分析代替率的动态分析。 表 某市1980年和1990年5种传染病情况
疾病 痢疾 肝炎 流脑 麻疹 1980年
病例数 构成比(%) 病例数
1990年
构成比(%)
3604 1203 698 890 902
49.39 16.49 9.65 12.20 12.36
1、疾病统计资料来源:p40 2、疾病与死因分类 疾病命名: 第三 是给疾病起一个特定的名字,使之可区别 节 于其它疾病。(ICD-10)
疾病 统计 常用 指标
疾病分类:疾病分类是根据疾病的某些特征,按 照一定的编码规则对疾病进行统计分类的方法。

ICD是国际疾病分类英文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150
100.00
1
0%
33.33
20 40%
13.33 60%
26.67 80%
循环系统疾病
6.67 100%
传染病
20%
恶性肿瘤
呼吸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某医院2001年住院病人5类疾病的死亡情况

3定性资料统计描述

3定性资料统计描述
第14页/共45页
• 例、对某大学学生吸烟状况进行调查,结 果显示该校男性大学生吸烟率为35.12%, 女性大学生吸烟率为1.58%,则该校男女 学生吸烟率之3比5.为12%: 22.23
1.58%
• 即该校男大学生吸烟率是女大学生吸烟率
的22.23倍。
第15页/共45页
• 例、体质指数(BMI)
急性传染 各区急性传染病 各区急性传染病 病发生数 发生数构成比(%) 发病率(1/万)
(3)
(4)
(5)
2433
18.9
38.21
3033
23.5
77.86
1650
12.8
23.58
1503
11.6
45.77
1282
10.0
44.67
1853
14.4
58.36
1130
8.8
73.45
12884
100.0
组的年龄构成比Ni/N乘以被标化组的组别率pi称为事 件分配发生率,分配发生率的累计就是标准化率。
第36页/共45页
三、标准组的选择
• 标准组应选择有代表性的、较稳定的、来自数量较大的人群 的指标作为标准。
• 例如世界的、全国的、全省的、本地区的或本单位历年累计的数据等;
• 也可选择相互比较的人群之一或比较人群的合并人群作为标 准。
• 例、某病两种治疗方法治愈率比较。总治
愈率的差别是由两种疗法内部的病情轻重
构成不一致造成的,而不是疗法本身有差
别。
病情 病人数
轻型
40
重型
60
合计 100
甲疗法 治愈数
36 42 78
治愈率 0.90 0.70 0.78

统计学: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统计学: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发达国家较低
老年负担系数
发达国家较高
总负担系数
14岁及以下人口数 65岁及以上人口数 100% 15 ~ 64岁人口总数
发达国家较低
(3)老少比
65岁及以上的人口数 100% 14岁及以下人口数
老少比
发达国家较高
(4)性别比
性别比
男性人口数 100 女性人口数
不同年龄时期的性别比
(1)人口系数
老年(人口)系数 65岁及以上的人口数 100% 人口总数 14岁及以下人口数 100% 人口总数
发达国家较高
少儿(人口)系数
发达国家较低
(2)负担系数
少儿负担系数 14岁及以下人口数 100% 15 ~ 64岁人口总数 65岁及以上人口数 100% 15 ~ 64岁人口总数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 qualitative data statistical description 要求: )
1.掌握常用相对数的适用条件及应用
2.掌握医学人口常用统计指标和疾病统计常用指标 3.了解动态数列分析指标及特点
第一节
一、定性资料的构成比
定性资料的分布特征
表3-1 某医院2001年住院病人5类疾病的死亡情况
第二节
医学人口统计常用指标
一、 医学人口资料的来源 (medical population information )
(一)人口普查
人口普查是收集资料、整理和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特定时间的人口、经济和社 会资料的全过程。通常由国家政府主持,每隔5~10年进行一次。 建国以来,我国先后进 行了5次人口普查: 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
1.计算相对数的分母不宜过小 2.分析时不能以构成比代替率(见表) 3.不能用构成比的动态分析代替率的动态分析(见表)

第三讲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卫生统计学

第三讲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卫生统计学

(3)负担系数(dependency ratio):又称抚养比或抚养系数,是指 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数与劳动年龄人数之比。 一般以15~64岁为劳动 年龄, 14岁及以下和65岁及以上为非劳动年龄。 (4)老少比 :指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与14岁及以下的少年儿童人 口之比,表示每100名少年儿童对应多少老年人,是划分人口类型的标 准之一。 (5)性别比(sex ratio): 指男性人口与女性人口的比值。
指 标 分 子 分 母 基 数 类 型
粗死亡率
某年龄组死亡率 婴儿死亡率 新生儿死亡率 围生儿死亡率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孕产妇死亡率 某死因死亡率 某病病死率 比例死亡比
同年内死亡人数
同年年龄组死亡人数 同年<1周岁死亡人数 同年<28天死亡人数 同年围生期死胎数+死产 数+<7天死亡人数 同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 同年孕产妇死亡数 同年内某原因死亡人数 同年某病死亡人数 同年某死因死亡数
率(frequency)指标、强度(intensity)指标和相对比
(relative ratio)指标。
例题:某年某市甲、乙两区麻疹发病儿童数分别为
100人和200人,已知两区的麻疹易感儿童数分别为 1000人和4000人,试比较区的麻疹发病情况。 甲、乙两区麻疹发病儿童数比为:100:200=1:2 甲区麻疹发病率为:(100÷1000)×100%=10% 乙区麻疹发病率为:(200÷4000)×100%=5% 甲、乙两区麻疹发病率的比为:10%:5%=2:1
注意: (1)死于所有原因的死亡率也称粗死亡率。 (2)死亡率也可按不同特征分别计算死亡专率,如按年 龄、性别、病种等计算年龄别死亡率、性别死亡率等。 (3)计算时应注意分母必须是与分子相应的人口。 (4)比较不同地区死亡率,人口构成不同时,需要先对 死亡率进行标化。

医学统计学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医学统计学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卡方检验在医学领域应用
疾病与基因型关联分析
01
通过比较不同基因型在疾病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判断基
因型与疾病是否有关联。
临床试验效果评价
02
比较不同治疗方法在患者中的疗效差异,如药物疗效、手术效
果等。
医学影像学诊断准确性评估
03
通过比较影像学诊断结果与金标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评估影
像学诊断方法的准确性。
非数值性
定性资料不以数值形式表示,而是用 文字、符号等描述。
类别性
定性资料通常按照不同的类别或属性 进行分类。
主观性
定性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往往涉及主观 判断和解释。
常见定性资料类型
分类资料
按照某种特征或属性将数据分成不同的组别,如性别、 血型等。
顺序资料
除了分类外,还具有一定程度的顺序或等级关系,如 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效果评价等。
数分布表。
图表展示技巧与规范
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
根据数据的性质和特点,选择合适的图表类 型,如直方图、条形图等。
数据点标识
在图表中标识出重要的数据点,如最大值、 最小值、平均值等。
图表标题和坐标轴标签
为图表添加标题和坐标轴标签,以便读者理 解图表内容。
图例和颜色使用
使用图例说明不同数据系列的含义,并合理 运用颜色以增强图表的可读性。
整性。
02
Fisher确切概率法计算
根据研究目的和假设,选择合适的统计软件或编程语言实现Fisher确切
概率法的计算过程。
03
结果解读与报告
对计算结果进行解读和分析,将结果以图表或文字形式呈现,并结合专
业知识对结果进行解释和讨论。同时,需要注意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

第3章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第3章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某事件发生的平 均强度
二、应用相对数的注意事项
(一)计算相对数的分母不宜过小 一般来讲,观察单位数足够大时,计算的相对数 比较稳定,能够正确反映实际情况。如果观察单位太 少,直接用绝对数表示。
(二)分析时不能以构成比代替率,也不能以构成比 的动态分析代替率的动态分析。 构成比和率都是相对数,但两者又属不同的概念, 用时应注意两者的区别。
(三)计算观察单位不等的几个率的平均率时,不能将几
个率直接相加求其平均率。正确算法是将几个组的患者数
除以总检查人数。
(四)资料的对比应注意可比性 除了被研究的因素不同外,其余的因素应相同或相近, 应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率和比的对比。 1. 观察对象同质、研究方法相同,观察时间等保持一 致,以保证资料的可比性。 2. 当两个总率进行比较时,如果内部构成不同,需要
第三章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一、相对数
相对数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之比。
常用的相对数指标:率、构成比、相对比
1、率-频率指标
定 义 公 式 常见率的计算
率的意义
(1)定义:它表示某现象发生的频率和强度。 说明某现象实际发生的例数占可能发生某现 象总数的比值。 (2)公式
率 某现象实际发生的例数 K 可能发生某现象的总数
2)人口抽样调查:与人口普查相比,人口抽样调查相对 省时省力,可以多次进行,也可以一次调查较多的项
目,或者对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在短时间内
得到调查资料和研究结果,根据样本特征推断总体的 相应特征。人口抽样调查是研究者常采用的方法之一。 3)人口登记:是指人口事件发生后随即进行登记。按照 登记人口资料的性质可以分为三类:生命事件登记、 人口迁移变动登记和户口登记。
死亡率:是指某人群在一定时间内死于某病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
K:比例基数
(二)强度型指标:反映单位时间段内某现象发生 的频率, 多用于大人群、长时间随访的资料。 如人时发病率、人时感染率。
某事件发生的个体数 强度型指标 K 可能发生某事件的个体数 时间
K:比例基数
例如 1个人观察10天,为 10个人日,10个人观察1 天也为10个人日。 例3-3 在某医院的院内感染调查中,5031个
制度改革推进情况,甲地有50000名职工参加
了医疗保险,乙地有70000名职工参加了医疗
保险。
能否说明乙地医疗改革 推进的更快些?
二、常用相对数指标
参保率甲地=50000 / 60000 ×100%=83.33%
参保率乙地=70000 / 100000 ×100%=70%
100%:比例基数
计算相对数的意义:使被比较的资料基数相同,扣
1) 观察对象同质,研究方法相同,观察时间相等,以及 率的标 准化法 民族、地区等客观条件一致。 2) 其他影响因素在各组的内部构成是否相同。
5. 对相对数的统计推断
6. 注意率和构成比之间的区别
表3-2 某医院某月各科室住院病人数及死亡人数
科室 病人数 死亡人数 死亡构成(%) 病死率(1/千分)
4.29 19.20 45.81 122.27 332.32 319.17 46.03
9 12 25 54 94 66 26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P’乙=260/427035×100000/100000=60.88/10万
(二) 间接法标准化:
r p' P P SMR ni Pi
r: 实际(死亡、出生、患病)人数
甲县
原死亡率pi
(3)
标准人口数 (Ni)
(2)
乙县
原死亡率pi
(4)
预期死亡数Npi
(5)=(2)(4)
0~ 30 ~ 40 ~ 50 ~ 60~ 70 ~ 合计
214833 65002 54320 43772 28340 20768 427035
3.26 9.23 44.18 114.23 328.16 298.54 56.67
37.6 41.7
3.6
4.9 2.9
2001
2002
a9
a10
6000
6200
1800
2000
50
200
142.9
147.6
100.8
103.3
42.9
47.6
0.8
3.3
• • • •
动态数列的常用分析指标: 一、 绝对增长量 二、 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 三、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
一、 绝对增长量 说明事物在一定时期所增加的绝
一、定性资料的频数分布
构成比(constituent ratio):说明一事物内部各组 成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重或分布,常用百分数表示。
某一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数
构成比=
同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总数
×100%
常用来表示疾病或死亡的位次或所占比重。
二、常用相对数指标
为什么要用相对数?例:要考核甲乙两地医疗
已知某年甲市因肺癌死亡280人,乙市为153人,
以及两地各年龄组人口数,见表16-4,求两地标准化死亡率。
SMR>1表示被标准化 组的死亡率高于标准 SMR<1表示被标准化 人口死亡率 组的死亡率低于标准 人口死亡率 SMR甲地=280/220=1.27 p’甲=51.71/10万×1.27=65.67/10万 SMR乙地=153/188=0.81 p’乙= 51.71/10万×0.81=41.89/10万
37.6 41.7
3.6
4.9 2.9
2001
2002
a9
a10
6000
6200
1800
2000
50
200
142.9
147.6
100.8
103.3
42.9
47.6
0.8
3.3
二、 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 1. 定基发展速度:统一用某个时间的指标做基数,
以各时间的指标与之相比。
an 定基发展速度 a0
医学统计学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讲课提纲
• • • • 常用相对数指标 率的标准化 动态数列及其分析指标 医学常用相对数指标
第一节 常用的相对数指标
一、定性资料的频数分布
表3-1 某医院2001年住院病人5类疾病的死亡情况
疾病种类 死亡人数 百分比(%)
恶性肿瘤 呼吸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循环系统疾病 传染病 合计
Pi:标准组各年龄组的(死亡、出生、患病)率 ni: 被标化组各年龄组的人口数 P: 标准组的总(死亡、出生、患病)率 niPi:被标化组按标准组各年龄组的(死亡、出生、患
病)率算得的期望(死亡、出生、患病)人数
r/∑niPi:被标化组实际死亡人数与期望死亡人数之比, 称为标准化死亡比(SMR)
例16-3
病人共观察了127859人日,其中 有596人在医院发生感染,则 人日感染率=596/127859 ×100% = 0.47% 意味着平均每天有0.47%的病人将在医院获得感染。
(三) 相对比型指标
相对比型指标是A、B两个有联系的指标之比。
对比的两个指标可以性质相同,也可以性质不同。
公式为:相对比型指标=A指标 / B指标 注意: A、B可以是绝对数、相对数或平均数; A、B量纲可以相同,也可不同;A、B互不包含。
内 科 外 科 肿瘤科 妇产科 皮肤科 眼 科 小儿科
350 650 120 300 56 45 100
25 30 20 5 0 0 1
30.86 37.04 24.69 6.17 0 0 1.24
71.43 46.15 166.67 16.67 0 0 10.00
合计
1621
81
100.00
49.97
年份 (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符号 (2) a0 a1 a2 a3 a4 a5
1998
1999 2000
a6
a7 a8
5510
5780 5950
1310
1580 1750
190
270 170
131.2
137.6 141.7
103.6
104.9 102.9
31.2
如何选择直接法和间接法:
已知各个年龄组的实际(死亡、出生、患病)
率 pi 用宜用直接法。
已知某病的实际(死亡、出生、患病)总人
数r及各个年龄组的人口数ni 宜用间接法。
三、标准化法的注意事项
1. 注意标准化法的适用条件
1)欲比较的两个人群内部的年龄分布不同。
2)每个人群内部年龄别死亡率也各不相同。 2. 标化后的标准化率已不再反映当地率的实际水平, 分层分 析 只表示相互比较几组资料间的相对水平。 3.如不计算标准化率,而分别比较各小组的率,也可得 出正确的结论,但不能比较总率的大小。
2. 环比发展速度:以前一个时间的指标做基数,
以相邻的后一时间的指标与之相比。
an 环比发展速度 a n 1
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
表3-9 某大学1992~2002年本科专业招生动态变化
对数量。可分别计算累计增长量和逐年增长量。
1. 累计增长量:报告年的指标与某一固定年(基
期水平)指标之差。
2. 逐年增长量:报告年的指标与前一年指标之差。
表3-9 某大学1992~2002年本科专业招生动态变化
学生 人数 (3) 4200 4500 4800 4900 5150 5320 绝对增长量 累计 (4) 300 600 700 950 1120 逐年 (5) 300 300 100 250 170 发展速度% 定基比 (6) 100.0 107.1 114.3 116.7 122.6 126.7 环比 (7) 100.0 107.1 106.7 102.1 105.1 103.3 增长速度% 定基比 (8) 7.1 14.3 16.7 22.6 26.7 环比 (9) 7.1 6.7 2.1 5.1 3.3
:被标化组各年龄组的(死亡、出生、患病)率 N:标准组的人口总数
:被标化组按标准组各年龄组的人口数算得的预期
(死亡、出生、患病)人数 :预期(死亡、出生、患病)总人数
例16-2 对表16-1资料,求甲乙两县标准化死亡率。
甲乙两组的合并人口数
Nipi
Nipi
甲组的人口数
年龄组 (岁)
(1)
表6 直接法计算标化率
年份 (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符号 (2) a0 a1 a2 a3 a4 a5
1998
1999 2000
a6
a7 a8
5510
5780 5950
1310
1580 1750
190
270 170
131.2
137.6 141.7
103.6
104.9 102.9
31.2
二、标准化死亡率的计算
选择标准人口构成有三种途径: 1)选择甲组或乙组的数据做标准 。 2)选择甲组和乙组的数据之和做标准 。 3)选择有代表性的、较稳定的、数量较大的人群的数 据做标准(如全国、全省或本地区的数据)。
大写
小写
(一)直接法标准化:
公式:
N i pi p N
Ni:标准组各年龄组的人口数
12.20
12.36 100.00
767
875 5359
14.31
16.33 100.00
第二节 死亡率的标准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