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试题第一章导论电子教案
《管理学原理》全套教案
第一章导论教学要求了解学习管理学的重要性和管理学的学习方法;理解管理概念、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管理学的概念及特点;熟知管理的基本职能;掌握管理的性质、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通过本章学习,在掌握以上知识点的基础上,能够根据管理的特征与性质,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能够运用管理的基本职能解决现实中的管理问题。
教学重点管理的概念,管理的职能,管理者的技能,管理学的特点,管理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教学难点管理的性质课时安排本章安排4课时,理论讲授4课时。
教学大纲第一节管理的内涵一、管理的概念二、管理的职能三、管理的性质四、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第二节管理学的特点、研究对象和内容一、管理学的概念二、管理学的特点三、管理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四、学习管理学的重要性第三节管理学的学习方法一、唯物辩证法二、系统方法三、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四、归纳演绎法主要概念1.管理2.管理学3.自认属性4.社会属性5.技术技能6.人际技能7.概念技能第二章管理学的演进与发展教学要求了解人类管理思想和管理活动的发展历史,包括国内外早期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早期管理活动的特点;理解管理学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其原因以及管理学理论发展的脉络;熟知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管理科学理论以及现代管理丛林众多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和理论观点;掌握“经济人”和“社会人”的管理含义。
教学重点古典管理理论以及行为科学理论的代表人物、理论观点和理论评述。
教学难点管理理论的评述及发展脉络。
课时安排本章安排5课时。
教学内容第一节早期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阶段一、国外早期管理思想与实践二、国内早期管理思想与实践三、早期管理活动的特点第二节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形成一、古典管理理论二、行为科学理论三、管理科学理论第三节现代管理理论丛林一、管理过程学派二、社会合作系统学派三、经验或案例学派四、社会技术系统学派五、人际关系行为学派六、群体行为学派七、决策理论学派八、沟通(信息)学派九、管理数学(管理科学)学派十、经理角色学派主要概念1.古典管理理论2.弗雷德里克·泰罗3.科学管理理论4.亨利·法约尔5.一般管理理论6.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7.行为科学8.乔治·埃尔顿·梅奥9.霍桑试验10.人际关系学说11.管理科学理论12.现代管理理论丛林13.管理过程学派14.社会合作系统学派15.经验或案例学派16.社会技术系统学派17.人际关系行为学派18.群体行为学派19.决策理论学派20.沟通(信息)学派21.管理数学(管理科学)学派22.经理角色学派第三章决策教学要求了解决策理论,包括古典决策理论、行为决策理论和当代决策理论;了解决策的基本要求、决策的标准;理解决策的涵义,决策的程序;理解并掌握决策的类型,定性决策方法,定量决策方法。
行政管理学—第一章导论
《行政管理学》第一章导论
3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要求学生具备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 学等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分析解决一定社会问题的 基本技能; 2、由于本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应用性,要求 学生在本课程的学习中,充分利用课堂与课后时间善 于独立思考、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按时完成教师 布置的任务。
《行政管理学》第一章导论
37
第二节 行政管理学在中国
一、20世纪30年代即已引进的行政学 二、解放初期的“行政组织与管理”及其 中断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行政管理学
《行政管理学》第一章导论
38
古 代
《行政管理学》第一章导论
39
理论研究
现 代
19世纪末20世纪初,译著有:《行海要
术》、《行政纲目》、《行政学总论》、 《行政法摘要》等。 20世纪30年代开始,1935年张金鉴出版 的《行政学之理论与实践》一书, 1936年,江康黎出版了《行政学原理》, 在当时都被列为大学丛书。 龚祥瑞、楼邦彦合著的《欧美官吏制度》 等,也有相当的影响。
《行政管理学》第一章导论
36
四、行政管理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行政管理学研究既有“硬 件”部分(如行政组织、行政机构), 又有“软件”部分(如行政决策、行政沟通);既要研究“静态” 方面(如行政制度、行政法规),又要研究 “动态”方面(如行 政执行、行政行为)。 1、行政管理是一门科学。 2、行政管理是由主体发动而作用于客体的有序管理, 3、行政管理是一个过程。 4、行政管理过程的保障。除外部条件外,主要的保障 条件有行政立法、行政文化、行政道德、财务行政、后 勤和办公室管理等。 5、行政管理要有效地为经济基础和国家政权服务。 6、行政改革已经成为世界性潮流。
何尔锦 高教版 管理学 第一章 导论
长认为,一个人管理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规定 领导人的直接下级只有 5~6 个人。我现在多了 一点,有9个人(4个副厂长,两个顾问,3个科 长)。这9个人我可以直接布置工作,其他的人由 “等级”中的上级负责。
【学生思考】 1、根据案例,你能对管理系统的构成进行概括吗? 2、谈谈你对管理职能的理解。
【学生思考】: 1、在这家造纸厂里,张玲、王军、李刚分别扮演 了什么管理角色? 2、依据他们的角色,你觉得他们应该相应具备哪 些技能?
【理论学习】 一、管理主体——管理者 1、管理主体的概念 管理主体即管理者,是对全部或部分从事管 理活动的人的总称,是一个组织的核心人物。 传统观点认为,管理者是运用职权、权力, 指挥和统驭他人的人,它强调的是组织中正式的 职位和职权。例如,企业的厂长、公司的经理、 部队的军官等。 而现代的观点认为,管理者是掌握特定组织 资源,并通过资源的纵向和横向整合完成特定组 织任务,实现组织目标的管理主体。
(二)管理客体的属性 1.管理客体的客观性 首先,管理客体具有客观性,它是不依赖于管理主体的 意志而独立存在的。 其次,财和物是管理客体中的物质的因素,其客观性是 不言而喻的。 最后,作为管理客体的人,也是客观的。 2.管理客体的可控性 管理客体的可控性,取决于它本身的客观规律性。 管理客体的可控性,还取决于管理者的主体能力。 3.管理客体的系统性 管理客体从来都不是某一孤立的事物(它本身也是一个 系统),而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复合体,是由人和物以及 直接环境这些基本因素组成的一个处于变化中的人工开放 系统。
(二)管理者的技能 管理者要想很好地履行管理职责,实现管理 目标,除了具备良好的基本素质外,还必须掌握一 定的管理技能。 美国管理学家罗伯特·卡茨提出所有的管理 者都必须具备三个方面的技能,即技术技能、人 际技能和概念技能,其比例关系为:
管理学01导论
混乱驾驭者:当组织面临重大的、意外的动乱时,
负责采取补救行动(危机处理);
资源分配者:负责分配组织的各种资源(调度、
询问、授权、预算,安排下级的工作);
谈判者:在主要的谈判中作为组织的代表(参与
工会进行合同谈判)。
[案例分析1]——杰尔.L.斯特德生活中的一天
8
•管理的职能
计划:
制定目标及目标 实 施 途 径( 做 什 么及怎么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组织:
实现资源和活动 的最佳配置(通过 什么来做?)
控制:
衡量实际工作, 矫 正 偏 差( 到 底 做得怎么样?)
领导:
激励组织成员完 成组织目标(如何 做得更好?)
9
有效的管理者与成功的管理者
有效的管理者:绩效最佳(用工作 成绩的数量和质量以及下级对其满 意和承诺的程度作为标志)。
3
4.公司有名女工偷了同事10快钱,按厂 规应予开除。人事主管找你,向你汇报 了调查经过:这个女工没有父母,是她 哥哥把她养大,他哥哥要结婚了,她手 里只有40快钱,她想凑够50快钱寄给她 的哥哥表示心意。人事主管请求不要开 除这个女工,给这个女工一次改过的机 会。你所了解的情况与人事部掌握的情 况根本不符,这个女工的父母都还健在。 你是否会批准人事主管的请示?
2
3.管理学院的陈教授站在新建的办公楼前, 和教员们现在使用的办公室相比,这个新楼 无疑改善了很多。所有的办公室都配有同样 的家具和设备。大多数办公室都一样大小, 除了少部分形状奇特的大一些外,大约一半 的办公室朝南,可看到一里外的大海,其它 的则面对一个小山。 此时院里尚未分配这些办公室。除了院里的 副院长们和五个系的主任们视察过之外,其 他的教员们尚未有机会看过。院长正在考虑 如何能够最好地分配这些办公室?他应采用 何种决策方式?
管理学第一章导论(1)
二、管理者的价值
n 管理者的价值:优秀管理者的技能是一种稀缺 商品;优秀的管理者能点石成金(在既定的条 件下做得更好、更有效。比别人出色就是价值 的表现)。
n 管理者的价值能否实现取决于其管理艺术的高 低。管理者艺术的核心在于权变,即用灵活、 恰当的方式有效地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n 按形成机制分为:
n 正式组织 n 非正式组织
n 按照组织的运行机理分为:
n 机械式组织 n 有机式组织
管理学第一章导论(1)
特征1:管理是在一定的组织中进行的
n 按组织的性质、目标以及任务分为:
n 政治组织 n 经济组织 n 军事组织 n 学术组织 n 教育组织 n 宗教组织
管理学第一章导论(1)
管理学第一章导论(1)
引言
n 关于学习方法 n 精读讲义,博览群书 n 倾听授课,切磋交流 n 关注实践,独立思考
管理学第一章导论(1)
引言
n 参考资料: 1、周三多《管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2、杨文士《管理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
管理学第一章导论(1)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管理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管理的性质、职能和对象 第三节 管理者 第四节 管理环境 第五节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n 行政方法 n 以权力为依据的命令、指示、规定 n 特点:强制、辖地、速效
n 经济方法 n 以利益为依据的规则、措施、办法 n 特点:非强制、利益、交换
n 教育方法 n 以行为规律为依据的宣传、诱导 n 特点:互动、渐进、形式多样化
管理学第一章导论(1)
特征5:管理的手段、方法是多样化的
n 技术方法 n 以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为依据的措施、办 法 n 特点:客观、模型化、计算机辅助
《管理学》教案
《管理学》教案《管理学》教案第Ⅰ篇绪论第一章管理者与组织导论学习目的:1.区分管理者和操作者。
2.定义管理。
3.区分效率和效果。
4.确定管理者扮演的角色。
5.区分成功的管理者和有效的管理者的活动。
6.说明管理者的工作是否具有普遍性。
7.说明研究管理的意义。
提要 1.研究管理的历史,可以帮助你理解今天的管理理论和实践,还可以帮助你了解当今的管理概念是怎么一步一步演变而来的。
当今的管理概念是一个不断发展、检验、修正、再检验的结果。
2.20世纪以前在管理方面的主要贡献包括埃及金字塔的建设,亚当.斯密关于劳动分工的著作以及产业革命。
埃及金字塔的修建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它要求协调成千上万人的工作,显然,这需要管理技能。
斯密关于制造针的著作生动地描绘了劳动分工可能产生的巨大经济性。
产业革命使在工厂中制造商品成为更经济的市场活动,从而极大地增加了生产作业中应用管理技术的需要。
3.20世纪前半期是一个管理思想多样化的时期。
科学管理通过寻求从事每项工作的最佳方法追求更高的生产效率;一般行政管理理论家寻求应用于整体组织的管理原则;人力资方法集中于人的管理;定量化方法采用数学和统计技术改进资分配的决策。
4.弗雷德里克.泰勒提出的四项管理原则:(1)为一项工作的每一种要素发展一种科学方法;(2)科学地选拔和培训工人;(3)与工人合作;(4)在管理当局和工人之间合理地分配职责。
5.科学管理使生产率提高300%甚至更高成为可能,应用科学管理原则使管理从一种凭感觉的活动,发展成系列化的和科学性的学科。
6.亨利.法约尔是第一个将管理定义为一组普遍的职能的人,这些普遍的职能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他认为管理是一种涉及所有有关人的协调和控制的共性活动。
7.马克思.韦伯将理想的官僚行政组织定义为实行劳动分工、明确规定等级、定有详细的规则和制度,以及具有非人格化关系的组织。
8.霍桑实验引起了对组织职能中人的因素的新的重视,并提供了有关群体的规范和行为的新见解。
《管理学基础》电子教案财会
《管理学基础》电子教案财会一、第一章:管理与管理者1.1 教学目标了解管理的概念、特性、目标和基本原则。
理解管理者的职责和技能要求。
掌握管理思想的演变和管理学的发展。
1.2 教学内容管理的定义和目的管理的特性管理的目标管理的基本原则管理者的角色和职责管理者的技能要求管理学的发展历程1.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管理的实际案例分析。
小组讨论:管理者的角色和职责。
案例分析:成功的管理者案例分享。
二、第二章:组织管理与组织结构2.1 教学目标理解组织的重要性、类型和结构。
掌握组织设计的原理和过程。
了解组织文化的作用和培养方法。
2.2 教学内容组织的作用和类型组织结构的特性组织设计的原则和步骤组织文化的定义和作用组织文化的培养方法2.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组织结构的案例分析。
角色扮演:组织内部沟通的模拟。
小组项目:设计一个虚拟组织的结构和文化。
三、第三章:人力资源管理3.1 教学目标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和目标。
掌握招聘、培训和评估员工的方法。
理解劳动关系的类型和管理策略。
3.2 教学内容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和目标招聘和选择员工的方法培训和发展员工员工评估和绩效管理劳动关系的类型劳动关系管理策略3.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招聘和培训案例分析。
角色扮演:员工评估的模拟。
小组项目:设计一个员工培训和发展计划。
四、第四章:财务管理4.1 教学目标理解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掌握财务报表的分析和解读。
了解企业投资决策和融资决策的方法。
4.2 教学内容财务管理的目标和原则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财务比率分析投资决策的方法融资决策的方法4.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财务报表案例分析。
小组项目:模拟企业的投资和融资决策。
角色扮演:财务决策的模拟。
五、第五章:市场营销管理5.1 教学目标理解市场营销的概念和过程。
掌握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的方法。
了解产品策略、价格策略、促销策略和分销渠道策略。
5.2 教学内容市场营销的概念和过程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产品策略价格策略促销策略分销渠道策略5.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第一章 管理学原理——导论
(二)管理者的技能
• 技术技能
– 管理者掌握和熟悉特定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 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 人际技能
– 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 概念技能
– 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 维能力。
各管理层次所需要的管理技能比例
概念技能 高层管理
• 中文:管辖、治理 • 英文:Management——工商管理 Administration——行政管理
各家之谈(1)
• 孔茨:管理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 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的完成 既定目标的过程。 • 罗宾斯:管理是一个协调工作活动 的过程,以便能够有效率 效率和有效果 效率 效果 地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实现组织 目标。
• 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 能对组织资源予以协调,以便能够有效率 和有效果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基本特征
• 管理的目的是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实现组织 目标。 • 管理的过程是一系列进行中的有管理者参 与的职能或活动。 • 管理的对象是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 • 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 过程。
第三节 管理学的学习方法
• • • • 唯物辩证法 系统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归纳演绎法
推荐阅读
• [加]H·明茨伯格.经理工作的性质 [M].北京:团结信出版社,1999. • [美]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第7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21
正确认识二重性的意义
• 正确并积极地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 经验和方法。 • 正确认识管理方法、技术和手段的社会性 和时代性。
(二)科学性与艺术性
管理学(马工程)教案
马工程《管理学》教案2019年7月绪论一、教学目的管理学是研究人类管理活动一般规律的科学。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让学生对管理学有初步的认识,了解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明确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习方法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管理学。
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四、教学重难点1.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2.学习管理学的意义、理论指导、科学思维以及基本方法。
五、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六、教学内容1.内容摘要第一节明确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广义的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既包括个体活动的管理,也包括群体活动的管理。
个体活动需要管理,人类有组织的群体活动更需要管理。
管理活动是一个由决策、组织、领导、控制以及创新所构成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
第二节介绍了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大多涉及宏观层面的国家和社会治理,“顺道无为”“重人求和”等就是其中几例。
西方管理思想伴随着工厂制度的出现而大量涌现,欧文、斯密、巴贝奇以及其他一些人对工厂制度早期管理问题的思考为管理理论的系统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节分析管理学的学习意义,阐述了怎样学习管理学。
学习管理学,首先,可以让我们了解管理的一般规律。
其次,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形成理性分析能力,而且可以提升我们以直觉判断为基础的决策或决断的能力。
学习和研究管理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指导,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去思考管理实践,探讨管理理论的运用和发展。
2.基本概念管理学,管理活动,管理思维。
3.基本理论(1)管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一般规律的科学。
(2)管理学以企业组织作为研究对象是历史的选择,在企业管理研究基础上产生的一般管理理论也可应用于对其他组织管理的指导。
(3)管理是包括决策、组织、领导、控制以及创新等活动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
(4)科学的管理思维是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以及底线思维的统一。
(5)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基本方法。
(6)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管理学(马工程)教案
马工程《管理学》教案2019年7月绪论一、教学目的管理学是研究人类管理活动一般规律的科学。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让学生对管理学有初步的认识,了解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明确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习方法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管理学。
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四、教学重难点1.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2.学习管理学的意义、理论指导、科学思维以及基本方法。
五、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六、教学内容1.内容摘要第一节明确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广义的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既包括个体活动的管理,也包括群体活动的管理。
个体活动需要管理,人类有组织的群体活动更需要管理。
管理活动是一个由决策、组织、领导、控制以及创新所构成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
第二节介绍了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大多涉及宏观层面的国家和社会治理,“顺道无为”“重人求和”等就是其中几例。
西方管理思想伴随着工厂制度的出现而大量涌现,欧文、斯密、巴贝奇以及其他一些人对工厂制度早期管理问题的思考为管理理论的系统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节分析管理学的学习意义,阐述了怎样学习管理学。
学习管理学,首先,可以让我们了解管理的一般规律。
其次,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形成理性分析能力,而且可以提升我们以直觉判断为基础的决策或决断的能力。
学习和研究管理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指导,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去思考管理实践,探讨管理理论的运用和发展。
2.基本概念管理学,管理活动,管理思维。
3.基本理论(1)管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一般规律的科学。
(2)管理学以企业组织作为研究对象是历史的选择,在企业管理研究基础上产生的一般管理理论也可应用于对其他组织管理的指导。
(3)管理是包括决策、组织、领导、控制以及创新等活动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
(4)科学的管理思维是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以及底线思维的统一。
(5)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基本方法。
(6)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管理学》课件配套教案-第一章管理导论
《管理学》配套课件教案XX 编XX年XX月第一章管理导论一、教学目的任何人类活动,特别是人类有组织的群体活动都需要管理。
本章旨在让学生理解管理的内涵与本质,熟悉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在这个过程种,使学生了解管理者应依循的原理、借助的方法和工具。
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第2-3 课时四、教学重难点1.理解组织与管理的内涵。
2.认识组织的特征、企业的特征。
3.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4.理解管理的本质。
5.如何理解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6.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与工具。
7.认识理性分析与直觉判断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六、教学内容1.内容摘要第一节介绍了管理的内涵与本质。
管理就是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由管理者利用相关知识、技术和方法对组织活动进行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并不断创新的过程。
管理是对人或对人的行为的管理,管理本质是对人的行为进行协调。
第二节介绍了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管理的基本原理是管理者在组织管理活动的实践中必须依循的基本规律,这些规律主要有人本原理、系统原理、效益原理以及适度原理。
管理者在组织管理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借助大量的方法。
抽象地看,这些方法或者以理性分析为基础,或者以直觉判断为依据。
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可以借助许多工具,既需要运用权力直接规范被管理者在组织中必须表现的行为,并对其进行追踪和控制,也需要借助组织文化引导组织成员在参与组织活动过程中不同时空的行为选择。
第三节分析管理活动的时代背景。
全球化和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的两大重要特征。
作为新兴的经济大国,中国20 世纪70 年代末开始改革开放,引入市场机制,市场化因此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生活的主旋律。
2.基本概念组织,企业,管理,人本原理,系统原理,效益原理,适度原理,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
3.基本理论( 1)组织是指一群人为了实现某个共同目标而结合起来协同行动的集合体。
组织的特征:第一,组织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构成的。
管理学基础第一章教案(新教材)
管理学基础第一章教案(新教材)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管理的基本概念,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2. 让学生掌握管理的职能与过程,理解管理的基本原理;3. 让学生了解管理的原则与方法,提高管理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管理的基本概念、管理的职能与过程、管理的原则与方法。
难点:管理的基本原理的理解与应用,管理者的素质与技能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管理学基础》、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企业管理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管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材讲解:讲解管理的基本概念,管理的职能与过程,管理的原则与方法,通过生动的例子和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知识。
3. 随堂练习:针对讲解的内容,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即时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例题讲解:选取一些典型的管理案例,让学生了解管理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针对一些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的管理知识和原理,提出解决方案。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小结,帮助学生梳理和记忆。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如管理的基本概念、管理的职能与过程、管理的原则与方法等。
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管理的基本概念。
答案: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手段,对组织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2. 请解释管理的职能与过程。
答案:管理的职能与过程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个环节。
计划是指确定组织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组织是指建立组织结构,分配资源;领导是指引导和激励组织成员,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控制是指对组织的运行进行监督,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
3. 请列举三种管理的原则与方法。
答案:管理的原则与方法包括科学管理原则、人际关系管理原则、系统管理原则等。
管理学第1章 导论
主义为指导是学习管理学的基本前提 2、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认识我国的国情是 学 习管理学的出发点 3、分析和借鉴国外的有关管理理论是学习管 理学的重要条件 4、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是系统学习管理 学的保证
32
1.3.2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具体方法
1、比较研究法 通过对不同管理理论或管理方法的比较总结出其特点的方法 2、定量分析法 运用自然科学知识,把握管理活动与管理现象内在的数量关系的 方法 3、历史研究法 对前人的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予以概括和总结的方法 4、案例研究法 通过对现实中发生的典型管理实例进行整理并展开系统分析的方 法 5、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把现成的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去的方法
10
(一)史前人类管理的5个特点
1、习惯化的管理方式 原始社会的公共事务管理主要依据传统习俗来实现 2、原始民主的管理制度 由氏族首长和氏族成员会议决定问题 3、简单的管理机构 由部落联盟和部落议事会来管理 4、人格化的管理权力 酋长是部落中权力和权威的象征 5、单一的公共事务管理 管理的具体内容大多是与谋取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直 接相关
33
27
1.2.3现代管理学及其特征
现代管理学的定义 现代管理学是在总结管理发展历史经验 和借鉴传统管理理论的基础上,综合运 用现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 所提供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现代条件下 进行的各种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 方法的学问。与传统管理学相比,现代 管理学具有新的特点。
28
5
1.1.1管理的概念
管理是一种与人类文明共存的社会现象。 通过管理,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其他活 动有目的,有秩序地进行。
管理学基础电子教案
《管理学基础》(非经管专业)电子教案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者一、教学目的1.了解管理活动的产生;掌握管理的定义、理解管理基本职能;了解管理的属性。
2.理解和掌握不同层次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
了解管理者及其群体素质。
二、教学重点管理的概念、管理的职能、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
三、教学难点管理的基本职能、管理者的角色、管理的环境。
四、教学时数4课时五、教学设计1、教学组织2、三分钟精典寓言3、介绍案例导入新课4、教学课件展示5、运用讲授等方法讲解新课6、学生思考练习7、归纳总结8、留复习思考题六、教学内容参考【引例】管理故事:不动的炮兵一位年轻的炮兵军官上任后,到下属部队视察操练情况,发现有几个部队操练时有一个共同的情况:在操练中,总有一个士兵自始至终站在大炮的炮筒下,纹丝不动。
经过询问,得到的答案是:操练条例就是这样规定的。
原来,条例因循的是用马拉大炮时代的规则,当时站在炮筒下的士兵的任务是拉住马的缰绳,防止大炮发射后因后座力产生的距离偏差,减少再次瞄准的时间。
现在大炮不再需要这一角色了。
但条例没有及时调整,出现了不拉马的士兵。
这位军官的发现使他受到了国防部的表彰。
[分析]:管理的首要工作就是科学分工。
只有每个员工都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才不会产生推委、扯皮等不良现象。
如果公司像一个庞大的机器,那么每个员工就是一个个零件,只有他们爱岗敬业,公司的机器才能得以良性运转。
公司是发展的,管理者应当根据实际动态情况对人员数量和分工及时做出相应调整。
否则,队伍中就会出现“不拉马的士兵”。
如果队伍中有人滥竽充数,给企业带来的不仅仅是工资的损失,而且会导致其他人员的心理不平衡,最终导致公司工作效率整体下降。
模块1 管理活动任务要求:初步认识管理活动。
学习内容:导语:我们处在一个丰富多彩的时代,企业是点缀在这个时代上最眩丽的明珠,从来没有哪一个时代,令“管理”成为一个让人激动不已的词汇。
在这里起着决定作用的不再仅仅是冷冰冰的技术,人们在努力发展技术战胜自然、改造自然获得令人瞩目的胜利的时候,突然发现,人类的问题远比自然的问题难解决得多。
《管理学》教案 第一章 导论
第一章导论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管理的概念,掌握管理的管理的二重性、性质、管理的职能、管理者的角色和应具备的能力、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管理的概念、管理的二重性、性质、管理的职能、管理者的角色与能力要求。
教学难点:管理的二重性、管理的角色教学课时:4(其中1课时为案例分析讨论)导入案例:蒋华是某新华书店邮购部经理。
该邮购部每天要处理大量的邮购业务,在一般情况下,登记订单、按单备货、发送货物等都是由部门中的业务人员承担的。
但在前一段时间里,接连发生了多起A要的书发给了B,B要的书却发给了A之类的事,引起了顾客极大的不满。
今天又有一大批书要发送,蒋华不想让这种事情再次发生。
问题:他应该亲自核对这批书,还是仍由业务员们来处理?第一节管理的内涵一、管理的基本概念“管”,中国古代指锁匙。
《左传》:“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可引伸为管辖、管制,体现着权力的归属。
“理”,本意是治玉。
《韩非子·和氏》:“王乃使人理其璞,而得玉焉。
”引伸为整理或处理。
二字连用,表示在权力范围内,对事物的管束和处理过程。
由于管理活动的复杂性,不同的学者对此见仁见智,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国外学者的观点:1. 法约尔(1916年):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2.卢瑟·古利克:计划(Planning)、组织(Organizing)、人事(Staffing)、指挥(Directing)、协调(Coordinating)、报告(Reporting)、预算(Budgeting)。
——七职能说 (POSDCORB) 。
3.哈罗德·孔茨:计划、组织、人事(人员配备)、指挥和控制。
4.斯蒂芬·罗宾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二)国内学者的观点:南京大学的周三多教授: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复旦大学的芮明杰教授:决策、计划、领导、激励和控制。
清华大学的徐国华:计划、组织、控制、激励、领导和协调。
《管理学》周三多第五版教案
《管理学》周三多第五版教案第一章管理学导论1.1 管理学的定义与概念- 管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管理学的基本概念1.2 管理学的理论体系- 经典管理理论- 现代管理理论1.3 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方法- 理论建构方法第二章组织管理2.1 组织的概念与特征- 组织的定义- 组织的特征2.2 组织结构与设计- 组织结构的类型与原则- 组织设计的要素与过程2.3 组织权力与决策- 权力与权威- 决策的类型与过程第三章领导与管理3.1 领导的概念与作用- 领导的定义- 领导的作用与功能3.2 领导风格与行为- 领导风格的类型与特征 - 领导行为的分类与要素3.3 领导力的培养与发展 - 领导力的培养途径- 领导力的个人修炼第四章组织文化与创新4.1 组织文化的概念与元素 - 组织文化的定义- 组织文化的核心元素4.2 组织文化的建设与塑造 - 组织文化的建设步骤 - 组织文化的塑造方法4.3 创新与组织变革- 创新的概念与重要性 - 组织变革的过程与策略第五章绩效管理与激励5.1 绩效管理的概念与目的 - 绩效管理的定义- 绩效管理的目标与意义5.2 绩效评估与反馈- 绩效评估的方法与工具 - 绩效反馈的原则与技巧5.3 激励与奖励制度- 激励理论的基本概念 - 奖励制度的设计与管理第六章沟通与冲突管理6.1 沟通的过程与作用- 沟通的定义与要素- 沟通的作用与效果6.2 冲突的原因与类型- 冲突的常见原因- 冲突的不同类型6.3 冲突管理与解决- 冲突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 冲突解决的技巧与原则第七章变革管理与危机应对7.1 变革管理的概念与原则 - 变革管理的定义- 变革管理的基本原则7.2 变革管理的步骤与技巧 - 变革管理的六个步骤- 变革管理的关键技巧7.3 危机管理与应对- 危机管理的基本原则- 危机应对的策略与方法第八章管理伦理与社会责任8.1 管理伦理的概念与特点 - 管理伦理的定义- 管理伦理的特点8.2 管理伦理的挑战与应对 - 管理伦理的挑战- 管理伦理应对的方法8.3 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与实践结语- 管理学的实际应用- 对管理学的思考与展望以上为《管理学》周三多第五版教案的内容大纲,希望能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管理学基础电子教案
第一章导论教学目的:1·了解治理和治理学的历史开展。
2·理解治理的概念和治理学的涵义。
3·掌握现代治理理论。
要紧内容:第一节治理与治理学一、治理的概念治理一词有“管辖〞、“处理〞、“管人〞、“理事〞等意,是指人们对一定范围内的人员及事务进行安排和处理,以期到达预定目标的活动。
现代治理是一种高度科学化、组织化的活动,因此,现代治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治理者,通过实施方案、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操纵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不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治理是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它是一种与人类社会共生的社会活动,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会存在着治理活动。
治理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也是人类社会实践的组织方式。
治理的最全然形式是组织,或者讲组织是治理最原始和最全然的手段。
治理的任务是有效地实现人类活动的社会协作,通过最正确的协作方式和最优的组织结构保证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作出最小的支出,使人力、物力和财力都能发扬出最大效应。
治理是一个体系,是治理者、被治理者、相应的物质载体,以及治理手段、技术和方法构成的组织系统。
治理是一个过程,是治理者与被治理者共同实现他们的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治理的最要紧内容是处理人际关系。
人类的治理活动走过了从艺术到科学的时期,进进到科学与艺术相统一的时期。
二、治理学的涵义治理学是系统研究治理活动的全然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治理学是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产生的,它的目的是:研究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通过合理的组织和配置人、财、物等因素,提高生产力的水平。
治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
三、学习治理学的意义治理学的出现与开展是根源于社会开展的需要,学习、研究治理学也是这种需要所使然。
治理学一经出现就显示了它的巨大的推动社会开展的功能,在当代社会,不管是生产经营,依旧社会治理,要是不自觉地学习、研究治理学,用治理理论武装自己,是特别难有所作为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管理学试题第一章导论第三篇组织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属于组织产生的必要条件 (D)A 有一定数量额人B 人们都有自己的目标C 有一个领导D 为共同目标协调2、所谓高耸型组织是指其 (C)A 管理幅度大管理层次多B 管理幅度大管理层次少C 管理幅度小管理层次多D 管理幅度小管理层次少3、所谓参谋职权下列哪种解释最为准确 (B)A 拥有参谋职能的人B 参谋人员拥有的权力C 参谋部门拥有的D 都错4、所谓集权是指 (D)A 将所有权利集中在基层B 将决策权集中在基层C 全部权利集中在高层D 绝大多数的决策权集中在高层5、所谓授权就是 (C)A 就是临时分权 B按照规定分权于下属 C将自己的部分权力委派下属 D多错6、职能职权是一种 (C)A 只授予直线人员的职权B 只授予参谋人员的职权C 可以授予直线或参谋人员的职权D 不能授予直线或参谋人员的职权7、企业制定、颁布的各项规章制度属于下列哪种企业文化的范畴 (D)A 物质文化B 精神文化C 由精神文化转变为物质文化D 制度文化8、所谓统一指挥原则是希望达到下列哪个目标 (B)A 所有成员由一人指挥B 所有成员都有一个自己的领导C 所有成员只对一人负责D 上述答案都对9、管理跨度与下列哪一因素的变化成反比 (C)A 组织员工人数B 员工素质素质高低C 工作难度大小D 工作的标准化程度大小10、在指挥链原则中,统一指挥与阶梯原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是 (C)A 相反B 互补C 更加详尽、完整D 没有任何关系11、所谓部门化原则是规定 (A)A 同一部门员工完成相似的工作B 同一部门员工完成各自不同的工作C 同一部门员工完成相关的工作D 同一部门员工共同完成一项工作12、当组织管理工作简单、技术也较简单时,组织结构设计宜采用 (A)A 直线型组织B 职能型组织C 直线职能型组织D 事业部组织13、当组织开展活动是需要更多的利用专业知识和技术方能顺利进行宜选择(B)A 直线型组织B 职能型组织C 直线职能型组织D 事业部组织14、现代工业中最常见的一种组织结构是 (C)A 直线型组织B 职能型组织C 直线职能型组织D 事业部组织15、下列属于隐性知识的是 (D)A 储存在公司电脑中的信息B 存放在员工私人电脑中的信息C 存放在保密室中的资料D 存在于员工头脑中的技术16、组织中经常举办的经验交流会,是主要为达到(C)A 显性知识隐性化B 显性知识显性化C 隐性知识显性化D 隐性知识隐性化17、对于知识是组织的重要资源来看,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隐性知识 (D)A 更不重要B 不很重要C 更重要D 都重要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正式组织中存在的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的有 (ABC)A 满足员工的情感B 推动组织开展员工培训C 增强员工的合作意愿D 加速信息的传播E 同意员工的目标2、有机式组织具有下列特点,即 (AB)A 高度正规化 B高度集权化 C 高度灵活性 D 高度适应性 E 高度差异性3、直线职权属于 (ABCD)A 指挥权B 对参谋的指挥权C 决策权D 对下属的命令权E 与上级协调权4、以下属于直线人员与参谋人员关系的有 (ABCD)A为直线人员提供个性服务 B 为直线人员提供咨询服务 C为直线人员提供规定的服务 D 为直线人员提供专门技术服务 E 替直线人员决策5、采用集权制需要考虑下列哪些条件是否成立 (ACE)A 决策数量少B 决策数量多C 决策范围大D 决策范围小E 决策很重要6、以下属于组织文化作用的有 (ABCDE)A 凝聚作用B 引导作用C 规范作用D 稳定作用E 激励作用7、下列属于组织设计需解决的问题有 (AE)A 确定组织结构B 确定组织特征C 确定组织文化D 确定组织各项规章制度E 设计组织各类职能部门及其职权8、以下属于影响组织结构设计的因素有 (ABCDE)A 组织的战略B 组织面临的环境C 组织的规模D 组织运用的技术E 部门之间的依存关系9、可以让最高管理层从繁杂的日常事务管理中解脱的组织结构有 (BCD)A 直线型组织B 职能型组织C 直线职能型组织D 事业部E 虚拟公司10、以下局中组织结构中存在下级可能受到两个甚至更多上级领导的有 (BE)A 直线型组织B 职能型组织C 直线职能型组织D 事业部 E矩阵结构11、以下属于适合采用直线型组织结构的情况有 (ACE)A 组织规模小 B组织规模大 C管理工作简单 D管理工作复杂 E生产品种单一12、虚拟型组织具有下列中的哪些特点 (AB)A 没有上下级B 没有规章制度C 没有资金D 没有固定人员E 没有工作场所13、组织变革的动因是 (ABCD)A 市场变化B 社会资源变化 C员工素质变化 D 组织战略调整 E 上级领导变化14、以下属于隐性知识的有 (BDE)A 老师讲解的理论B 老师传授的经验C 老师做的演算D 老师说他难以言表的体会E 老师没有告诉我们的一些技艺三、判断题1、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的最大区别是组织是否经有关方面的批准×2、所谓参谋职权是参谋人员拥有的权力√3、所有的所谓职权都只能授予部门主管人员×4、直线人员要承担决策错误的责任,参谋人员虽参与决策但不必承担责任×5、厂房设计的美观大方,是的工作人员心情舒畅,所以厂房属于精神文化×6、统一指挥原则是组织设计时需要遵循的原则√7、集权与分权原则也是组织设计时需要体现的原则√8、所谓统一指挥原则是指在组织结构设计时必须是全部员工只服从一人指挥×9、当组织成员数量为一定时吗管理跨度越大则必然是管理层次减少√10、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组织结构设计也会从直线型转换为职能型结构×11、所谓显性知识是大家都能随时便利地学到的知识√12、从隐性知识具有高度个性化的定义看,在组织中不存在组织的隐性知识×四、名词解释题1、扁平化组织:扩大管理幅度而减少组织层次的方式下形成的一种组织结构。
2、集权:职权集中于较高的管理层。
3、分权:在组织设计时将职能权力分配于相应职位4、阶梯原理:每人都应该清楚自己应该向谁汇报,以及拥有的权力与承担的责任。
5、管理跨度:所谓管理跨度,又称为管理幅度与管理宽度,就是一个上级直接指挥的下级数目。
在组织结构的每一个层次上,根据任务的特点、性质以及授权情况,决定出相应的管理跨度。
它与管理层次具有如下关系:在最低层操作人员一定的情况下,管理的跨度越大,管理层次越少。
反之,管理跨度越小,管理层次越多。
管理幅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组织要设置多少层次,配备多少管理人员。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管理跨度越宽,组织效率越高。
6、管理层次:所谓管理层次,就是在职权等级链上所设置的管理职位的级数。
当组织规模相当有限时,一个管理者可以直接管理每一位作业人员的管理层次活动,这时组织就只存在一个管理层次。
而当规模的扩大导致管理工作量超出了一个人所能承担的范围时,为了保证组织的正常运转,管理者就必须委托他人来分担自己的一部分管理工作,这使管理层次增加到两个层次。
随着组织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受托者又不得不进而委托其他的人来分担自己的工作,依此类推,而形成了组织的等级制或层次性管理结构。
7、直线型组织:最简单和最基础的组织形式。
它的特点是企业各级单位从上到下实行垂直领导,呈金字塔结构。
直线型组织结构中下属部门只接受一个上级的指令,各级主管负责人对所属单位的一切问题负责。
其优点是:结构比较简单,责任分明,命令统一。
8、显性知识:又称明晰知识、外显知识是指“能明确表达的知识”,即:人们可以通过口头传授、教科书、参考资料、期刊杂志、专利文献、视听媒体、软件和数据库等方式获取,以可以通过语言、书籍、文字、数据库等编码方式传播,也容易被人们学习。
包括“可以写在书本和杂志上,能说出来的知识”。
五、简答题1、简述在正式组织中存在的非正式组织会对组织产生哪些积极作用答: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满足组织成员工的情感需要,提高组织成员工作效率;加强成员之间的合作精神;帮助正式组织员工技术培训;维护正式组织正常活动秩序。
2、简述扁平型组织与高耸型组织相比,各自具有哪些优点?这些相互优点有什么关系?答:高耸式优点(扁平式缺点):决策迅速、容易控制。
扁平式优点(高耸式缺点):灵活性好、管理成本低。
3、简述在组织中发生的直线人员与参谋人员之间的冲突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答:直线人员与参谋人员产生冲突的缘由:对决策所负的责任不同:参谋只负间接责任。
所拥有的知识与经验的范围不同:参谋拥有专业知识。
处世态度与管理理念不同:直线人员习惯以命令方式解决问题,参谋人员则习惯说服。
4、简述参谋、参谋人员、参谋职权三者之间的关系答:参谋:向直线部门提供情报与各种服务所需的职能或部门。
对实现组织目标负有间接职责。
参谋人员是经理人员的助手,是经理个人权利的扩大和延伸。
参谋人员只例行向经理汇报,使经理管辖权力不被削弱。
5、简述在组织结构设计时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哪些答:劳动分工、指挥链原则、管理跨度、职权与职责、集权与分权、部门化。
6、简述组织中管理跨度设计时所谓权变因素具体包括哪些答:下属的素质、下属工作任务的相似性、任务的复杂性、下属工作地点的相近性、使用标准程序的程度、组织管理信息系统的先进程度、组织文化的凝聚力、管理者的管理风格。
7、简述作为管理者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有效地获知和利用组织成员的隐性知识答:由于隐性知识:高度个性化、难以正式化的经验、创意等,所以管理者必须通过和组织成员有效沟通,得到组织成员有效协助把这些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去。
8、简述组织学习、组织学习能力与学习型组织三者之间的关系答:组织学习是企业在特定的行为和文化下.建立和完善组织的知识和运作方式,通过不断应用相关的方法和工具来增强企业适应性与竞争力的方式。
组织的学习能力是指企业组织的进取性与吸取新知识和新思维的能力,组织的学习能力关系到企业的长期发展。
学习型组织是一个能熟练地创造、获取和传递知识的组织,同时也要善于修正自身的行为,以适应新的知识和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