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政治价值体系中的生态面相_绿色政治的价值诉求

合集下载

当代西方政治思想前沿-绿色和平主义

当代西方政治思想前沿-绿色和平主义
二、有机整体主义
反对以培根、笛卡尔、牛顿为代表的西方近代科学的分 析——归纳方法,特别是机械的线性思维方式和原子论
三、现代西方系统论和中国传统文化和印 第安土著文化所包含的主张
一、 “可持续性发展”
新的经济指标:校正的国民产值(ANP),缩 小经济规模,开发新能源
二、关怀弱势群体
第四节 绿色和平主义的政治主张
一、生态重构的政策性原则 预防性原则、司法责任原则和类市场性 原则
二、基层民主观 三、小规模的、自治共同体的理想 四、非暴力思想
第五节 现实政治中的绿色和平主义
一、德国绿党 二、国际政治中的环境问题 三、非政府组织
思考:
1、当绿色和平主义的理想遇到复杂多变的 现实,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绿色和平主义以政治生态学为理论基础,主张尊 重其他物种的生存权利应该成为人类的道德准则。以 这种“生物中心论”为出发点,绿色和平主义勾画了 “可持续性社会”的构建方案。在政治领域,该方案 反对中央集权及其官僚机器的控制,主张贴近自然的 分权和自治,提出定期轮换的民主管理方式(基层民 主)。在国际关系领域,绿色和平主义反对强权政治 和霸权主义,反对西方国家的文化一元化观念。主张 建立平等的、多元化的国际体系。
绿色和平主义
——作为一种社会运动的政治思潮
第一节 绿色和平主义概述
一、Green Peace的由来
二、绿色和平主义的基本内容
绿色和平主义又称绿色政治或生态政治,是自20 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里新兴的一股 政治思潮。该思潮不限于探讨环境保护、国际和平等 个别问题,而是希望通过非暴力的方式,推翻污染环 境、掠夺性的和物质主义的工业社会,代之以人类与 地球和睦相处的新型的经济和社会秩序。
2、绿色和平的社会离我们有多远?

当代西方生态政治理论的绿色启示

当代西方生态政治理论的绿色启示

被西方学者称之为“代表了人类和全球希望”()[1]P68的西方生态政治理论,是基于人类所面临的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危机和生存危机,从生态环境与政治相结合的角度所阐明的全新的政治思维。

它以生态效益为核心价值,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为追求目标,并且把人类的政治经济活动置于其中进行思考和评价,把发展问题同生态环境问题紧密联系起来,从而与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遥相呼应。

“这种政治思维,把政治-社会-自然看作一个环环相扣、联系紧密的巨型系统,自觉地把政治放到一个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在内的广阔的大背景中,对其理论和行为的正负效应进行多重的、宏观的考察。

”()[2]P83这无疑是一种全新的政治思维,为我们重新审视人类文明的意义拓宽了视野,对我国树立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我国生态政治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这一突出的矛盾。

从“基本国策”到“可持续发展战略”再到“科学发展观”,表明了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转型为政治问题,生态政治化日渐昭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大特征。

但是在理论上,特别是在实践中,生态环境问题对我国政治的影响仍然是有限的,生态环境问题还没有引起全面的和普遍的政治关注。

.政治思维和政治价值观问题1 我国传统的政治思维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两个独立运行的系统,人类社会是自然界的中心,自然生态系统是人类社会的附属物,人类最终将战胜和统治自然。

因而,忽视自然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表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倾向。

这种传统的政治思维定势,一直程度不同地影响着人们对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

虽然党和政府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高度重视,但尚未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在生态环境问题上的传统政治思维,未能将生态意识和生态思维视为政治思维的内在含义;以人为中心的所谓公平、自由、效率、竞争、人类利益等价值观念依然是政治价值观的核心;在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中还存在着更多地注重于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而忽视社会与自然协调的倾向;一些政府部门还没有把生态环境问题置于政治的战略地位加以考虑,一些地方干部以经济的因素和可获得的短期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或者作为评价政绩的依据,忽视生态平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效益,“尤其是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不少基层领导更是生态意识淡薄,对生态和政治关联性的认识普遍存在着‘盲点’”()[3]P83。

绿色政治的价值诉求与理论构建:人与自然关系的政治学思考

绿色政治的价值诉求与理论构建:人与自然关系的政治学思考

绿色政治的价值诉求与理论构建:人与自然关系的政治学思考作者:陈霞来源:《理论与现代化》2014年第05期摘要:绿色政治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来最先在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形成的一种新兴政治思潮。

绿色政治是源于对生态危机的审视而兴起的政治学思考,是人类对自己基本的生存和发展问题的一种反思。

绿色政治以生态优先价值观为核心价值诉求,以社会正义、基层民主和非暴力为理论建构支撑,它们以生态优先价值观为主线互相联系在一起,建构绿色政治的理论体系,反映绿色政治的实质内涵,传达着一种生态智慧。

关键词:绿色政治;生态优先;社会正义;基层民主;非暴力中图分类号:D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4)05-0035-06绿色政治起源于20世纪后半期的新社会运动,是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面临生态危机挑战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政治理论思潮。

绿色政治既是对传统生产及生活方式的反思、抵制,也是对未来绿色社会的构想。

绿色政治从批判传统社会到重构价值理念再到勾画未来社会,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价值视阈和思考方式。

异于传统政治聚焦于人类社会内部,而缺乏对生态危机成因的政治性思考,绿色政治将生态问题引入政治议程,将“新的选民”带入了政治领域,摒弃传统的政治权力意识,跨越传统进行思考和行动。

一、历史图景——绿色政治的兴起与发展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绿色政治的兴起阶段,主要体现为绿色意识启蒙和新中间阶级出现。

首先,环境恶化和生态危机启蒙了绿色意识。

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社会片面奉行“增长第一”的战略,忽视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和环境恶化后果而一味追求经济增长。

人类不得不思考生态危机的根源,重新认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重新审视传统的价值观念、发展模式。

其次,新中间阶级逐渐成为绿色政治的生力军。

战后西方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结构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重工业开始衰落,而社会服务业和技术产业得到发展,相应地从事社会服务工作的新中间阶级人数逐渐增加,这些中间阶级收入稳定,普遍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们关注的焦点不再是物质生产能力的增长,而是更高生活质量、生活环境及自我价值的实现,更多地关注经济发展背后的政治代价和环境代价,“新的受教育的中产阶级由于远离生产过程而较少受到其本身的限制,能够意识到现代环境问题的存在及其影响并提出反对性看法。

当代西方生态社会主义思潮及评析

当代西方生态社会主义思潮及评析

当代西方生态社会主义思潮及评析徐崇温• 2013-02-15 17:15:53 来源:《红旗文稿》(京)2008年13期20世纪70年代以后,生态社会主义在西方的新社会运动中悄然崛起,发挥着强大影响。

那么,生态社会主义是怎么产生的?它的主张特别是它的社会主义观又是怎样的?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一思潮?一、生态社会主义的由来和发展1.生态问题的提出和生态危机的显现二战以后,世界各国把加快经济增长奉为共识。

1955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刘易斯提出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认为有了经济增长就有了一切的发展观。

影响所及,有些国家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能源资源节约、忽视环境保护,以致在发展过程中遭遇生态危机,并为解决能源资源消耗过大和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而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生态危机的爆发,引发了人们越来越广泛而深刻的反思:1962年,美国出版了莱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一书,书中列举大量事实说明,人类一面在创造高度文明,另一面又在毁灭自己的文明,环境问题如不解决,人类将“生活在幸福的坟墓之中”;围绕着1972年6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又出版了受会议秘书长委托、由沃德和杜博斯执笔、并得到58个国家的152位专家协助的《只有一个地球》一书,该书指出,人类所继承的生物圈和它所创造的技术圈已失去平衡,正处在潜在的深刻矛盾之中。

这是因为,人类自诞生以来,一直为生活的更好而满足于把征服自然看作是人类的进步,把自然界当作异己的力量来对待,这就不可避免地将招致自然界的报复。

2.罗马俱乐部对全球问题的研究:由“增长的极限”到经济学和生态学的结合罗马俱乐部是一个在意大利首都罗马建立的非官方的国际性学术团体。

从1968年建立以后,它委托其成员编写了一系列报告,对全球问题进行多项协作性研究。

它所说的“全球问题”,是指由于20世纪中叶以来科学技术、特别是微电子技术和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所激起的加速变化,一方面为人类文明的繁荣开拓了有利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又因为它大大增强了人类影响自然的能力、大大扩大了人类对居住环境的影响,在失去控制的情况下会造成的不良后果,这就引起了影响人类及其未来的极其复杂的社会问题,而且相互纠缠、难解难分地集成一团,在规模上具有全球性,在性质上涉及全人类利益,在解决时要求世界范围内协同一致的努力,所以称作“全球问题”。

现代西方政治思潮第九章生态主义

现代西方政治思潮第九章生态主义

第四节 生态社会主义
第四、在解决生态危机的手段和方式上,生态 社会主义同生态主义的观点相同,也提倡非暴 力和真正基层性的广泛民主的原则,主张社区 自治性的社群主义原则。 第五、在通往未来社会的道路方面,生态社会 主义主张依靠生态运动、女权运动、民权运动 等社会运动的力量,同时也要与马克思主义的 工人运动相结合,亦即把“绿色”与“红色” 结合起来。
2013-12-24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
第二节 政治生态学与绿色经济
一、政治生态学 所谓政治生态学(Political Ecologism),是生态主义 的理论基础、尤其是哲学基础。它主要阐释一种“绿色的 宇宙观”,其中包括两个主要层面:一、人类在茫茫宇宙 之中处于什么位置,应该如何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二、 在宏观的天人关系之中,应该如何处理人类的内部关系, 如何确定人类自身的行为准则。在这两个层面上,生态主 义都对近、现代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的既定价值观提出了严 厉的批判,并且强烈向往一种后工业社会或者后现代社会 的价值观。
2013-12-24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9
第三节 生态主义的社会与政治
三、对外关系 关于现存国际关系体系的评价,绿色运动态度 鲜明地谴责工业资本主义世界恃强凌弱、以富 压贫的“生态殖民主义”行为模式。 绿色主义者坚决反对西方国家的文化一元化观 念,以及大肆对外扩张、力求一统天下的文化 帝国主义和文化殖民主义行为。 在国际政治生活中,绿色运动都反对战争,追 求和平。
2013-12-24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14
2013-12-24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6
第二节 政治生态学与绿色经济
在生产体系上,绿色主义者极力反对“恐龙式”的现代生产体系, 如国内的垄断企业、国际上的跨国公司等。绿色理论家舒马赫撰 写的生态主义的经典著作《小的就是好的》这个标题,就准确概 括了绿色运动关于经济规模的观念。 在生产技术上,绿色经济主张以副作用较小的“软技术”,或者 “适合的技术”,取代破坏生态的“硬技术”,在发展经济的同 时保持生态平衡。鼓励开发、使用再生性能源,如风能、太阳能、 水电等, 在消费问题上,绿色经济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在于,西方人必 须停止无止境的物质追求,改变高消费、高耗电的生活方式。 在经济决策上,绿色主义者主张经济决策的分散化和民主化,让 环境灾难的主要承受者社团、工人和消费者参与经济决策。

绿色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绿色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总之,生态社会主义价值观作为资本主义的矫正物而出现,迫使资产阶级在一定范围内调整经济合理性与生态合理性的冲突与矛盾,但由于没能把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论贯穿始终,从而找不到构筑理想社会的手段和正确途径,最终难以实现从“理想”到“现实”的跨越。
注释:
化。
五、警惕生态殖民主义威胁国家生态安全
生态社会主义揭示了全球性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经济扩张的必然联系。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靠经济、技术、资本与管理优势最大限度地、直接或间接地掠夺和占有全球资源,不断向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家进行生态殖民,造成全球性生态失衡和环境污染,直接威胁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重大缺陷,有可能陷入“乌托邦社会主义”,并最终表现为改良的资本主义。
首先,生态社会主义夸大了生态问题的决定意义。生态社会主义把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作为第一问题,用人与自然的矛盾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认为“生态危机”取代“经济危机”是社会历史的变化,从而把生态问题的解决寄托于“思想的启蒙”,希望有知识、有良心的人们实现思想革命,自觉认识到绿色社会主义社会的美好。但是,依靠思想启蒙实现理想社会只是空想。虽然生态社会主义者也设想通过在所有制上废除财产私有制和国家所有的公有制,建立“共同财产所有制”;在生产方式上,通过实行计划与市场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折中、中央政府作用与地方当局作用相互补充的“混合型”经济作为该价值观的制度依托,但他所主张的所有制和生产方式之间的矛盾却显露出其变革决心的动摇和目标的不确定:因为市场是以私有财产为载体的。因此,疏离所有制关系和社会基本矛盾去谈人与自然矛盾的生态社会主义,难以真正解决资本主义的各种危机。
可见,生态文明的转向意味着不是彻底拒绝生态资源的消耗,而是寻找到一个替代或减少物质资源消耗以及保持人与自然平衡社会生存可能性。这种由否定传统工业社会带给我们的绿色生态启示就是,如何保证人类仍旧依赖自然资源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创造性发展解决生态平衡问题。

西方政治思想之绿色和平主义

西方政治思想之绿色和平主义


二、整体论
反对以培根、笛卡尔、牛顿为代表的西方近代科学的分 析——归纳方法,特别是机械的线性思维方式和原子论

三、现代西方系统论和中国传统文化和印 第安土著文化所包含的“天人感应”、 “天人合一”
第三节 绿色和平主义的经济主张



一、校正的国民产值(ANP)“可持续性 发展” 二、贴近自然的、分散化的,以满足社 区居民需要为基本宗旨的地方经济 《小就是美》 三、废除核能,限制开采化石燃料 四、西方人转变消费方式
思考: 1、当绿色和平主义的理想遇到复杂多变的 现实,将发生怎样的改变? 2、绿色和平的社会离我们有多远?



五、绿色和平主义的基本特征 1、意识形态多元化,内部流派众多 2、用行动推行绿色和平的思想,以社会团体为行为主体 3、议题广泛,跨学科,突破传统的政治理论的框架(以国家、政 党和政治权力为研究对象)
第二节 绿色和平主义的理论基础

一、政治生态学
“绿色的宇宙观”,反对“人类中心论”,“生物中心 论”,“只有一个地球”
第四节 绿色和平主义的政治主张


一、强调社会公正,主张保护所有遭到 排斥的弱者 二、基层民主观 1、反对议会民主,主张直接民主 2、自下而上的决策原则 3、定期轮换制 4、主张以生态条件为基础建立小规模的 政治共同体 “立足地方,放眼全球”


三、非暴力的和平主义 1、主张以渐进、缓和的方式(绿色的方式vs 红色方式)改造现实 2、反对战争、反对国家以暴力手段解决国内 矛盾 3、采取合法方式进行斗争 四、平等、和平和共存共荣的国际秩序 1、谴责工业资本主义的“生态殖民主义”, 主张平等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2、以整体和系统的方式解决全球问题

西方绿色环境运动和绿色理念新发展

西方绿色环境运动和绿色理念新发展

西方绿色环境运动和绿色理念新发展绿色环境运动是一个典型的当代西方“后30年现象”。

所谓“后30年现象”,是笔者在《文明的震荡》一书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特指70年代以后西方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进入“后工业社会”之后发生的全面变化与转折。

“后30年现象”具体包括信息产业革命、新保守主义执政、新自由主义经济、新社会运动、后现代主义文化、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全球化与后现代化浪潮,等等。

绿色环境运动构成了其中新社会运动的主流。

与其他社会运动相比,绿色环境运动是历史上没有传统的、近30年才出现的、从形式到内容全新的社会运动。

(关于新运动之“新”、它区别于旧运动的特点,见《激进,温和,还是僭越》一书,中央编译出版社,第441-444页。

)历经30年的发展,90年代西方的绿色环境运动在内容上和理念上都发生了不少新变化,产生出一些新趋势,也引伸出一些新问题。

一、90年代西方环境运动的新趋势与70、80年代相比,西方环境运动在90年代产生了四大发展趋势:实践层面,从以群众运动为主体发展到以政党政治为主体;政治层面,从“红-绿结合”发展到泛绿;思想上,从深绿发展到浅绿;文化价值上,出现了后物质主义,一种后现代主义的价值观。

第一, 在实践上,从绿色运动的层面进入以绿色政党活动为主的层面为了认识90年代绿色环境运动的这一特点,可以简单地回顾绿色运动的前史。

60年代是绿色意识的精英启蒙阶段,主要事件是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卡森发表了她的名着《寂静的春天》。

她以大量的事实论证了工业污染对地球上的生命形式包括人类自身的损害,陈述了工业技术革命的生态破坏后果,第一次就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向全世界敲响了警钟。

肯尼迪读后倡议次年为联合国自然保护年。

卡森的这部书拉开了“生态学时代”的序幕。

70年代是公众绿色意识的动员和形成阶段,主要事件是罗马俱乐部的活动和各国政府和联合国的回应。

1972年,罗马俱乐部提交了它的第一个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对正处于高增长、高消费的“黄金时代”的西方世界发出了关于“人类困境”的天才预言。

当代西方社会政治生态的演化及其趋向

当代西方社会政治生态的演化及其趋向
2 1 年 9月 01
第 5期
南 京 师 大 学报 ( 会 科 学 版 ) 社 Junl f aj gN r l nvri ( oi c ne o ra o N ni o iesy S c l i c ) n ma U t aS e
S p,201 e 1
No.5
当代 西方 社 会 政 治 生 态 的演 化 及 其 趋 向
底 线 , 派之 间的 意识形 态界 限逐 渐模 糊 。各 色政 党 纷纷 接 受绿 色主 张、 态政 治 与合 作政 治 , 党 生
左右 两极 掌控政 治格 局 的局 面 随着 中间 力量崛 起被 打 破 。 市 民 自治 的 治理模 式 快速 发展 , 民有
“ 的职权 、 官” 官员平民化 已成常态。 3代西方社会政治生态的演化趋势预示着后 工业社会的政 - "
社会 。然 而 , 随着绿 色 政 治 、 物质 主义②的 出 现 后
价 值 观发生 转 变 的 同时 , 使 西 方 社 会 的政 治理 也
念 与政 治生 态发 生变 化 。 首 先 , 色 政治 与 后 物 质 主 义 为世 人 敲 响 了 绿
生 态危 机 的警钟 , 使各 种 政 治 派 别 都 看 到 了人 类 面临的、 亟待 解决 的共 同问题 。其 次 , 物质 主义 后 提 出 了现代 人类 文 明进程 中关 系 到人类 共 同利益
新价值观开始 出现在当代西方各 国。越来越多的 人 将 环 境保 护 、 社会 公 正 、 共 安全 、 他 人 负 责 公 对
等视 为普 世价 值 , 来 越 多 的人 从 关 注 阶级 冲 突 越
转 向关注社 会 公共 安全 和公共 利 益 。以意识 形态
出了对 阶级对抗 的关注 , 对健康 、 生活质量 、 区 社 发 展 、 共安 全 等公 共 性 社 会 问题 的关 注 超 出 了 公

浅谈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绿色政治观

浅谈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绿色政治观

浅谈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绿色政治观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流派,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以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其立论基础,但是其融合了当代广为流行的绿色政治思潮,提出了变革社会制度为核心的政治哲学,其最终目的是以生态问题作为变革的突破口,建构起实现公平正义和人类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

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论题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源,不论是建基于其上的生产方式,还是其所信奉的技术理性主义和消费主义价格观,都是阻碍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踯躅。

因此,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论题都是围绕对于资本主义的批判展开的,主要集中于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制度批判。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指出当代生态危机的根源是非正义性的资本主义制度。

这些批判主要围绕在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生产方式与合法性三个方面展开。

奥康纳认为,资本主义的发展依赖对于资源的高度消耗,由此必然导致生态危机,而生态危机则会进一步加剧经济危机,资本主义与生态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

福斯特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资源掠夺型的,必然导致社会与自然的能量交换体系崩溃,不可能持续。

阿格尔指出,资本主义政治建基于财富的不断增长以满足人们日益膨胀的消费需求,依赖于对自然界的无度索取而只能加剧生态危机,因而其统治合法性是十分薄弱的。

第二,消费批判和技术批判。

消费主义和技术理性是资本主义最为典型的价值观,因此对于二者的批判是同时进行的。

对于技术的批判可以分为对于技术理性本身的批判和技术非理性运用的批判两个层面。

莱易斯指出技术理性改造自然的过程也是人类被异化的过程。

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需求都被技术理性所控制。

关于技术被非理性运用的必然性,本·阿格尔指出,资本追逐利润本性必然要求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技术发展和运用必须服务于此,利润成为技术运用的唯一指向而导致技术的非理性运用。

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政治哲学构架从生态危机的角度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之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自然而然地将生态问题进入到政治哲学的论域之中。

欧美“绿色新政”:一种政治生态学分析

欧美“绿色新政”:一种政治生态学分析

maete e r n l o dl dr o r a r nrcnt ci ,o s ne k m dt mi t p yaw r ae l f r l e o su tn f i t c. h e eo a l e r e o ae g e e r o rn a
ad20 a sont to eoe ad t a sem pl c ad oti s l hv ga tr ne t d g fl n 09hs hw a n h n hn, e i ta ots lc n a a n t dra i l h, t h m nr i p i a e i b e u s n n 0t i n i e e
着焉 f 生 态 文 明
目II麟 。… c 3 k Ili £ “ 。 。 y
欧美“ 绿色新政’一种政治生态学分析 ’ :
。郇 庆治 王 立 军
【 要】 摘 本文对欧美在 2 0 0 8年至 20 09年世界金 融与经济危机 中的“ 绿色新政” 战略作 了一种政 治生态学视角下 的解
2 010) 5 0
【 基金项 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 目“ 西方生态资本主义及 其批评研究” 阶段性成果(0 K 0 9 ; 1 B S4 ) 山东省软科 学研 究计划项 目
“ 济危 机 背 景下 山东 省 可持 续发 展 战 略研 究” 经 阶段 性 成果 (0 9 K 0 8 。 2 0 R A 5 )
政 治研 究 所 所长 , 主要 从 事 国 外马 克 思 主 义 、 境政 治和 欧 洲政 治 研 究 ; 北 京 1 0 7 ) 立 军 (9 0 ) 男 , 环 ( 081王 1 8 一 , 山东 郯城 人 ,
山东 大 学 政 治 学 与 公 共 管理 学 院 国 际政 治 专 业 2 0 0 9级博 士研 究 生 , 主 要从 事 欧 洲政 治和 环 境 政 治研 究 。 ( 山东 济 南

论西方的_绿色社会政治思想_

论西方的_绿色社会政治思想_

论西方的“绿色社会政治思想”刘 然世纪 70 年代以来, 西方发达国家和整个世界形“探讨自然、技术和社会之间关系的科学知识体系。

” 生态学的基本原则是, 人类要获得真正的解放和自 由, 必须用整体、系统、关联和平衡的思维方式及其 手段对待和处理自然和社会之间以及人类与自然之 间的关系问题。

西方各国绿色政治运动的政治领袖 和理论家们对生态学十分推崇和重视。

如德国绿色 政治理论的首要 人 物 之 一 格 里 巴 赫 教 授 在 其 名 著 《绿党的哲学》一书中断言,“生态学是整个绿色政治 理论可靠的、科学的基础”,“是唯一正确的世界观和 方法论”, ④而绿党的中心任务就是要“把生态学这一 精神的武器依托于绿色政治运动的物质力量来改造 现存的一切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

”基于此, 绿色政治理论着重阐述了生态学原则 的“网络系统思想”: 在自然界中, 每一种有机体都是 一个整体和一个生命网络系统。

从最小的细胞到范 围广泛的一系列动植物以及人类社会都是如此。

整 个自然界就是一个由无数相互联系、不断发展的生 命网络系统构成的生态系统。

人们在周围环境中所 看到的那些似乎是严格的结构, 实际上都是基本过 程和自然界连续不断的动态变化的表现形式。

所有 系统的特殊结构都是由它们组成部分的相互作用和 相互依存而产生的, 当一个系统被分割为孤立的组 成部分时, 这个系统的特性就会遭受破坏, 更大的系 统的特性也会随之失衡或发生改变。

人及其环境、人 的生活也包含在生态的循环之中, 而且社会结构与 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一个由各种动态系统组成 的复杂网络。

根据上述的认识和判断, 绿色政治理论强调指 出, 人们必须分析和研究自然界中相互联系着的各 种过程的特殊网络, 尤其要充分分析和研究人类之 间、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

只有在此基础之 上, 作为个体的人和作为群体的社会才会在其社会 实践和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 自然地依据整体、系 统关联、平衡和生态的观点和原则来作出理性的选 择。

绿党的政治主张

绿党的政治主张

绿党的政治主张与传统政党不同,绿党的意识形态则公开希望超越阶级界线, 超越左派和右派,把与人民和自然界共存亡, 看作是自己的最高目的。

绿党的主张既不是资本主义的,也非社会民主主义的,更不是社会主义的。

它的出发点是全人类的,不分阶级和阶层,它所关心的不是哪一个阶级、阶层或哪一部分人的生存,而是整个人类和星球的生存。

各国绿党在理论纲领、意识形态、政策主张及组织原则等方面都有共同的特点:(一)“生态优先”原则绿党以生态学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

强调保护环境,实现生态平衡,这是绿党最根本的政治学原则,它既是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标志,也是绿党制定其纲领和政策的基础。

绿党是生态学原则的产物并以之为理论纲领的指导武器。

绿党意识形态以一般系统论为哲学基础, 以生态学为核心思想。

绿党认为,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而不是在自然界之上; 我们赖以进行交流的一切群众性机构以及生命本身, 都取决于我们和生物圈之间的相互作用。

绿党认为,我们人类以自然界主人的身份自居,以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为追求目标而自鸣得意,不断地向自然进行索取,这是非常有害的。

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就不可能恢复,所谓的补救措施也只能是损人利己、嫁祸于人的权宜之计。

绿党成员及其支持者的后现代政治社会背景和他们独具特色的生态政治观与社会观,构成了欧洲当代社会与政治中的“绿色风景线”。

绿党意识形态以一般系统论为哲学基础, 以生态学为核心思想。

绿党成员及其支持者的后现代政治社会背景和他们独具特色的生态政治观与社会观,构成了欧洲当代社会与政治中的“绿色风景线”。

在经济上, 绿党明确反对当前那种只受利益驱动而肆无忌惮地破坏资源、破坏生态平衡、毫无限制地提高生产率的消费性经济, 认为这种经济不但会推动经济走向崩溃, 而且使人为了获得收入不得不接受劳动的一切悲惨的和压迫性的方面。

为了生态平衡,保护环境,绿党提出“不进行不考虑未来的投资”,主张将危害生态、消耗能源的行业取缔。

强调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高于一般经济增长的需要,主张以“生态经济”、“生态财政”代替“市场经济”、“市场财政”。

浅析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绿色政治观

浅析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绿色政治观

浅析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绿色政治观【摘要】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将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学相结合的理论体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绿色政治观则是强调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政治理念。

本文首先介绍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概念和绿色政治观的重要性,接着探讨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以及与传统生态学的区别。

然后阐述了绿色政治观的核心理念和在当代社会的应用,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

最后分析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绿色政治观的影响,绿色政治观的实践意义,并展望了两者的未来发展方向。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为绿色政治观提供了理论基础,促进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关键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绿色政治观、理论基础、区别、核心理念、社会应用、发展、影响、实践意义、发展方向。

1. 引言1.1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概念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将马克思主义原理与生态学相结合的理论体系。

它强调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应该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进行,以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提倡人类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反对剥削和破坏环境的行为。

在这一理论体系中,生产方式被视为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主要因素,生产关系的改变将对环境产生深远影响。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提出,对于当今严峻的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人们思考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通过深入研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可以更好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动绿色政治观的发展和实践。

1.2 绿色政治观的重要性绿色政治观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环境保护方面,更体现在绿色经济、社会公正和国际合作等方面。

通过绿色政治观的倡导和实践,可以有效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改善人民生活质量。

绿色政治观还会推动社会公正和民主化进程,促进社会各层面的公平和公正。

在国际关系中,绿色政治观也有助于推动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环境挑战。

绿色政治观的重要性在于其对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社会公正和国际合作的积极促进作用。

从生态学视角解读西方政治传播的生态链.doc

从生态学视角解读西方政治传播的生态链.doc

从生态学视角解读西方政治传播的生态链摘要本文运用生态学观点对考察西方政治传播的生态链进行了分析关键词生态学政治传播生态链、作为动态生态系统的政治传播我国传播学者邵培仁教授认为,政治传播是指“政治传播者通过多通道、多媒体、多符号传播政治信息,以推动政治过程、影响受传者的态度与行为的一种对策。

”这一定义突出了政治传播的特性:传播内容主要是政治信息,传播的目的在于影响和推动政治过程,和其他传播行为相比,政治传播更加关注受传者的态度和行为改变。

英国传播学者麦克奈尔则将政治传播简洁地表述为“关于政治的有目的的传播”。

这一定义涵盖了:所有政客及政治行动者为求达到目的而进行的传播活动。

所有非政治行动者对政治行动者作出的传播活动,例如选民及报纸评论员。

所有在媒介中涉及以上政治行动者的新闻报道、评论及政治讨论。

这一定义将政治行动者的政治传播与非政治行动者的传播及媒介产品都纳入政治传播的考察范围。

可以看出,政治传播关注的其实是传播学的“五W”在政治领域的运用即政治传播者、政治信息、政治传播渠道、公众以及政治传播效果等等。

它涉及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完全可以视作一个动态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ecosy stem)是指由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环境共同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

生物群落由存在于自然界一定范或区域内并互相依存的一定种类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组成。

生物群落同其生存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群落内不同种群生物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并处于互相作用和互相影响的动态平衡之中。

这样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就是生态系统。

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政治是一种生态,传播也是一种生态。

政治生态可以理解为政治系统内部各要素及政治系统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关系。

政治生态的特点有二:首先,政治生态是一个系统。

这个系统包括参与政治的主体、政治机构、政治规则、政治环境等诸多次级系统按照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和鲍威尔说法,政治系统是指“构成政治生活的所有方面,它不仅包括政治机构如立法机关、法院和行政部门,而且包括所有结构中与政治有关的方面,其中有亲属关系、社会等级集团等传统结构,还有诸如动乱之类的社会非正规现象,以及政党、利益集团和大众传播工具之类的非政府组织。

试论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社会主义观及其科学价值

试论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社会主义观及其科学价值
一 ~ 义生态 危 机 的批判 与反 思
2 0世纪是“ 全 球规模环境破坏 的世纪 ” 。f 2 0世纪 6 0年代 以来 , 发生于西方发达 国家 的生态危机 已经跃 升为当代全球性 的“ 人类 困境 ” 。无论是 富裕 发达的资本主义 国家 , 还是挣扎在 贫 穷边 缘 的 发 展 中 国家 ,都 不 得 不 面 临 生 态 环 境 问题 的挑 战 , 寻求解 决环境 问题 的各种途径 。 在对 当代资本主义进行批判和 反思的过程 中,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作 为一种较 有影 响力的当代 西方社会思潮也作 出了 自己的理论 思考 , 并对 人类 在资本主义 : r业文 明形 态下 的生态危机 的超越 和最终解决 提 出了应 对之 策, 对建设生态文 明提供 了可资借鉴 的思想资源 。 1 . 对 资本 主 义 生 产 方 式和 生 态危 机 的批 判 。 马克思 、 恩 格 斯 在《 共产党宣 言》 中评 论资本 主义所带来 的 巨大 变化时说 : “ 资 产 阶 级 在 它 的不 到一 百 年 的 阶 级 统 治 中所 创 造 的生 产 力 , 比过 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 多 , 还要大 。自然力的征服 , 机器的采用 , 化学在工业和农业 中的应用 , 轮船 的行驶 , 铁路 的 通行 , 电报 的使 用 , 整个 大陆的开垦 , 仿佛 用法术从地下呼唤 出 来 的大 量 人 口 , —— 过 去 哪 一 个 世 纪 料 想 到在 社 会 劳 动 里 蕴 藏 有这样的生产力呢?” 如今 , 1 6 0多年过去 了, 随着科学技术 的 迅速发展和广泛运用 , 人 类 活 动 对 自然 界 的 影 响 达 到 了有 史 以 来最强 有力 的时代 , 以掠夺 的方 式开发利 用 自然 资料 , 由此带 来 的人 口爆炸 、 资源短缺 、 环境污染也是前所未有的。 生 态学 马 克思 主义理论 家认 为资 本主义制 度无 限追 求利润最 大化 的生 产方 式 , 内在地包 含着 对 自然环境 的破 坏 , 其各项 环境政策 也 不可能得 到贯彻执行 , 可持续发展在资本 主义制度条件 下只是

重塑价值与行为方式——读科尔曼《生态政治》

重塑价值与行为方式——读科尔曼《生态政治》

重塑价值与行为方式——读科尔曼《生态政治》摘要:丹尼尔·A·科尔曼的《生态政治》是近年来在国际上探讨生态政治问题的上乘之作。

书中作者从政治的角度深刻分析了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原因以及改善生态环境的途径——重塑价值和行为方式,口号就是“胸怀全球,行于当地”。

科尔曼是一位绿党政治的倡导者和勇于行动的实践者,其生态政治思想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但同时也存在不足: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决定了资本主义的政治与价值观。

科尔曼关于建立积极民主的观点很值得学习和借鉴,但是在当前的社会经济状况下,这也是很难做到的。

关键词:生态政治;重塑价值与行为方式丹尼尔·A·科尔曼,美国绿党运动北卡罗来纳分部的创立者,他既是环境政治理论家,又是环境政治行动者,还是查伯来希尔地区基层报纸《多棱镜》的创办人。

科尔曼的《生态政治》无疑是近年来在国际上探讨生态政治问题的上乘之作。

作者拥有比较独特也比较深入的视角,在本书中没有一味地描述环境破坏的惨烈景象来唤起人们对自身的反思和对生态环境的同情心,作者从政治的角度深刻的分析了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原因以及改善生态环境的途径——重塑价值和行为方式,口号就是“胸怀全球,行于当地”。

一、生态破坏的一般性看法作者在第一部分,也就是前三章,首先讨论了公众普遍的但略显肤浅的看法。

1.人口爆炸危害生态环境很多人认为生态环境的破坏的根源在于人口爆炸。

但是作者指出,人口爆炸多数在发展中国家出现,可是大多数的环境破坏,尤其是那些具有全球性后果及影响的环境破坏却是由人口已经相当稳定的发达工业国一手造成。

而确实由第三世界造成的环境破坏中的多数也往往源于发达工业国的产业转移,因为后者将发达国家所不允许的严重污染环境的产业大都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

所以,人口爆炸确实会增加生态环境的负担,对环境保护不利,但却不是当前生态坏境破坏的根源。

2.技术是环境危机发展的祸水还是拯救之道一般的看法是,如果的确是技术让我们身陷囹圄,那么毫无疑问,出路就在于开发更好的技术。

当代西方生态民主主义思想的流派分析

当代西方生态民主主义思想的流派分析
民主 是一 种 独具 特色 的新 型 民主政治 。在 民主 原 则
论不休。该派学者认为构建开放性与和谐性的审议 具有超前意识的全新 民主构想 , 其意义不可小觑 。 鲁・ 多布森认为 ,治理环境污染既需要制度对话空 证 生态 民主 的恒 久价 值 。该 学派 指 出 ,在 民主 政治
生态灾难并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 目标 。埃 上 ,生态民主理论实现了 自由原则 、多数决定和保 米 ・ 古特曼则指 出,不能在 自由民主的常规政治体 护少数原则以及程序与法治原则三个方面的绿色改 制中讨论民主政治问题 ,而应该在由更加广泛的协 版 。在政治价值取向问题上 ,生态民主把动物与植
2 0 1 5年 5期
湖湘论 坛
h u x i a n gf o r u m
No 5 . 2 01 5
( 总第 1 6 4 期)
Ge n e r a l NO . 1 6 4

文 史哲 ・
当代 西 方 生 态 民主 主 义 思 想 的 流 派 分 析
刘 子 晴
( 东北 师 范大 学 ,吉林 长春 1 3 0 1 1 7 )
主义 的 民主管 理 制 度 、民主 决策 制 度 、 民主监 督制
因。与国内研究相对薄弱的局面相比较 ,国际上对 生态 民主问题 的研究相对丰富。在 3 6 0 搜索引擎 中 搜索 “ e c o l o g i c a l d e m o c r a t i s m”一词 ,发现总共有 2 9 0 条相关的成果。概括起来 ,国际学术界对生态 民主问题的研究可 以分为五大流派。
过相互陈述个体的理 由来证明政府决策的正当性或 道德假说” ,指出 自然的善端是人类存活的生命基 失 当性 ,一旦发现权利环境立法严重背离了自然伦 础 ,自然人道主义者不应该破坏食物链 ,更不能惊 理就必须立刻加 以改正 ;一旦政府通过正式文件做 扰 自 然 界。只有在道德上既不愧对人类也不愧对 自 出决策 ,社会全体成员都必须上下一体的遵守 ,不 然 界 ,才 能实 现 人与 自然 的 内生 态和 谐 。在 民主政 能有特殊或例外 。审议民主为处理政治生活 中的道 治行为方面 ,生态民主理论提出了 “ 妥协说”,指 德分歧提供 了最具典型性 的构想 ,进而激励着公 民 本着公共精神来考虑公共问题 。 从一定意义上看 , 审 议民主是一种优于代议民主的治理形式 。 另外 , 希腊生态政治学家罗宾 ・ 艾克斯利还提 出了一种超越人类理智范式的 “ 大生态民主理论”。

西方生态问题政治化及生态民主的学理分析

西方生态问题政治化及生态民主的学理分析

西方生态问题政治化及生态民主的学理分析作者:沈承诚来源:《江汉论坛》2014年第09期摘要:寻求社会主体间的环境价值共识应首先从政治体制改革入手。

否则环境价值共识的制度性保障缺失就会导致持续性的环境衰退和周期性的社会阵痛。

西方国家也曾面临城市化和工业化带来的环境衰退难题,且环境衰退问题的最终解决又落实在西方民主政治的生态转向上。

这就有必要细致梳理西方国家生态问题政治化的过程,并对西方政治生活的生态转向,即生态民主进行系统的学理分析,以期裨益于尚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中国的环境治理。

关键词:生态;政治化;生态民主;价值;功能中图分类号:D5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4)09-0028-0620世纪80年代正是西方生态政治运动如火如荼的时期,而此时的中国刚结束十年“浩劫”,正处于国民经济崩溃的边缘,经济发展成为整个社会的集体价值观念。

基于这一价值观念的一系列政策输出,虽带来了经济的超常规发展,却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社会公众的生态治理诉求与日俱增。

如果现存制度体系无法对此作出有效回应,群体性或者集体行动将成为相关主体利益表达与获取的重要工具。

应该说,环境群体性行动的频发促成了我国政治的生态转向,即生态政治化进程的起动与发展。

相比其他群体性行动,环境群体性行动往往具有明显的环境维权标的,但这种看似简单的标的背后,事实上存在复杂的动因结构。

而且,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全国范围内的环境退化已成事实,加之社会公众环保、健康意识的增强,一旦某地发生环境群体性行动,现实生存环境中的类似经历将孕育感同身受般的心理结果,形成显著的跟随模仿效应,进而可能激发新的环境群体性行动。

另外,环境污染易,治理与恢复的难度却很大,尤其是已对当事人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环境污染,若后续治理效能不高,矛盾消解措施不力,则可能反复引发群体性行动。

从根本上讲,寻求社会主体间的环境价值共识应首先从政治体制改革人手,使公共权力的合法性基础由个人魅力走向法理政治,否则环境价值共识的制度性保障缺失就会导致持续性的环境衰退和周期性的社会阵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3卷第4期2 012年12月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Vol.3 3,No.4Dec.2 0 1 2现代西方政治价值体系中的生态面相———绿色政治的价值诉求赵 闯1, 黄 粹2(1.大连海事大学公共管理与人文学院,辽宁大连116026;2.大连理工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辽宁大连116024) 摘 要:绿色政治以自然环境为主题对现代西方政治价值进行了生态思考。

它重新审视了人的本质与困境,利用历史方式来表明人们遗失了人类的自然本性,并因此陷入了生态困境之中,从而为政治安排与活动提供了新的价值关照。

在此基础上,绿色政治提出对道德共同体进行延伸,即在时间之维上的向未来世代人类的道德延伸和在空间之维上的向动物及自然整体的道德延伸,为政治道德领域引入了新的思考对象。

最后,绿色政治对政治价值的基本元素进行了具体的生态探查,完善了其中的生态价值追求。

由此,为政治价值的讨论开辟了新的生态空间,呈现出独特的生态面相。

关键词:政治价值;生态;绿色政治 中图分类号:D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07X(2012)04-0111-05The Ecological Face in ModernWestern System of Political Value:Green Politics’Appeal to ValueZHAO Chuang1, HUANG Cui 2(1.Colleg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Humanities,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116026,China;2.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Law,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116024,China)Abstract:There is some kind of ecological thought of modern western political value by green politics on thesubject of natural environment.In this thought,the nature and dilemma of human beings have been rethoughtin the historic way.Human beings lose their natural nature gradually and plunge into a new dilemma,ecologi-cal dilemma.Green politics provides a new value attention for the political arrangements and activities.In thiscase,ethical community is extended to the future-generation in the time dimension and the natural unity inclu-ding animals in the space dimension,which introduces the new object into the field of political morality and en-lightens people on the ecological thought.Green politics makes an ecological exploration of the basic elementsof political value particularly,with which the ecological value appeal is consummated.Accordingly,the new ec-ological space is created on the discussion of political value and presents a particular face.Key words:political value;ecological environment;green politics收稿日期:2012-02-29; 修回日期:2012-04-25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当代中国妇女组织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10CZZ012);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基金项目:“由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冲突及其对策研究”(2012lslktzifx-2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我国城市社区发展研究”(2012QN177)、“中西社会组织制度比较研究”(DUT12RW303)作者简介:赵闯(1978-),男,辽宁营口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生态政治研究;黄粹(1979-),女,辽宁鞍山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政治学理论、女性主义及社团理论研究。

政治是一群在观点或利益上不一致的人们于共同体中,为共同体的利益作出集体决策并付诸实施的活动[1]。

政治价值则是针对人类所进行的政治活动、政治安排,以及所制造的政治现象,而生成的有关价值判断与价值取向的观念体系。

同时,政治价值观念也包含着人们对所希冀得到的具有政治价值的事物的思考与信念,如权利、正义、民主、自由等。

政治价值观念是历史的沉淀物,但它与现实政治更加紧密相关,它是人们政治行为的直接动机,没有一套根据社会的政治现实所建立起来,并得到改善的政治价值体系,人们在现实社会的政治实践与活动必将缺少应有的坐标与意义而无法实现改进与提升。

当今世界环境问题的普遍性,触动了人们敏感的政治神经而激发了新奇的政治思维,绿色政治对政治实践和政治理论的主题与范畴作出挑战,提出了新的价值诉求。

它重新考虑人的本质和困境,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作出了可辩性的分析;它延伸了道德共同体的边界,为政治道德的思考引入新的对象;它对政治价值基本元素进行生态开掘,完善了人们的价值追求;它为政治价值讨论开辟了新的生态空间,呈现出现代西方政治价值体系中的生态面相。

一、人的本质与困境:人类与自然之关系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分析,以及因此而得到的信念和启示,是绿色政治利用政治思辨与推理处理环境问题的前提之一。

安德鲁·道布森甚至满怀信心地说:“使生态主义与其他政治意识形态区别开来的是其对人类与非人类自然世界之间关系的集中思考。

”[2]绿色政治对人的基本观念是:人类首先是自然之物,然后才是社会之物,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自然的统治者。

或者,正如布莱恩·巴克斯特所说:“我们人类是一种动物物种。

”[3](P103)人类仍是自然的组成,人类社会也不过是人化的自然而已。

无论是从“自然”这一词汇的语义学分析上来说,还是从人类的生物起源来讲,人类都与自然无法分离。

人类本身具有某些独有的特性,诸如理性、社会性等,但不能因此将人类完全绑缚于“构想世界”之中。

人类只是具有一些其他自然存在物所不具有的独特能力,但无法脱离“天然世界”而独立地存在。

这些能力与特性也许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将人类与其他自然之物区别开来,但是人类却不能因此而与自然分开,因为这就像自然世界中任何一类物种的特点可以将其与其他物种区别开来一样[4]。

早在古希腊,自然哲学家就认为,人类社会构成自然界的一部分,整个自然的秩序和法则应是人类社会的最高法则和范本。

自然哲学家的这种思维方式在伟大的城邦政治学家亚里士多德那里得到很好的体现,他的《政治学》中对于城邦产生这一过程的讨论就是在“法自然”的方式下进行的。

古希腊时的哲学家和政治学家将自然当作求知的客观对象,保留着对自然应有的尊重和效仿,没有“驾驭自然”的欲望。

但是,即使在古希腊,自然从属于人类的性质亦朦胧可见,这在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的论说中已略见一斑[5]。

希腊化时期的西塞罗对此又加入了审美和功利的精致论证[6]。

当然,这段时期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基本处于和谐的状态之中,人类敬畏自然,行事遵循着自然法则的指导。

伴随历史的进程,人类对自然的观念继续演化,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也经历着历史的流变。

经过中世纪犹太基督教的传统、启蒙运动的工具理性与机械主义之后,人类的本性离其源头越来越远,人类减少了向自然探索人类本质的尝试,反而开始独断自然的价值,人类要做自然的主人,要将自然去魅,一条人类中心主义的轨迹已经愈发的清晰、明显。

虽然现代宇宙论的产生,“抛弃了机械的自然观念,再次导向目的论”[7],但人类与自然的对立渗透进思想深层,为了人类的利益必须改造野蛮的自然,成为不证自明的道理。

如果对马克思的异化概念加以引申的话,我们会发现人类已经异化于自然,并与其自身、人类物种和他人相异化[8]。

人类内在本质的变化,使得人类不再关注其与自然的本质联系,人类的智慧只用于“人造世界”的扩张,人类的心理与行为完全被占有欲和控制欲所占据和支配,人类还在坚持反对人对人的压迫,却在公开地对自然进行奴役与掠夺。

在这种错位的价值观念的支配之下,人类终于陷入到了新的困境之中,这就是生态困境。

人类所面对的生态困境是指人类的生存境遇和生命的外部支持系统———生态环境———出现了难以解决的危机,不但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发展与进步,还危及到其他自然存在的存活。

这种在绿色政治的视阈下对人类本质和困境的看法,为合理地进行政治组织和政治安排提出了初步的价值导向。

政治哲学家曾经假定,人类为了解决自然状态下的难题,才建立了国家,国家产生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自然状态下人与人之间难以解决的冲突或纠纷,保护人们的生命、自由和财产,提高人们的福利,使其能够更加幸福生活。

如今摆在国家这一人类所创造的政治组织面前的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问题,还有人与自然之间的问题,“在这里,我们的存在、福祉和我们作为一个物种的条件的潜在改善,是与成千上万的其他物种的存在和福祉密不可分的”[3](P104)。

“公地的悲剧”和“污染者的囚徒困境”无不需要人们对此作出新的政治思考与应对,政治活动和政治安排要考虑到人·211·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33卷 们环境权利的拥有、人们环境利益的分配,以及人类对自然的责任等一系列与生态环境相关的政治问题。

实际上,对人类本质和困境的生态思考只是对原有的政治安排的合理化根据作出完善,弥补其中由于现实政治的发展而出现的缺欠,而并未完全排斥那些原来的目的,相反,如果我们用心去理解和体会,便会发现人类社会的冲突与合作同人类和自然之间的摩擦与和谐是相互关联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