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转型政策实施效果评价及政策前瞻
关于我国增值税转型改革研究
关于我国增值税转型改革研究摘要本文旨在研究我国增值税转型改革,分析其背景、目标和影响,并探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通过文献综述和数据分析的方法,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深入研究增值税转型改革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增值税转型改革对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优化税制结构和促进企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也面临税负压力增加、税收征管难度加大等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为了推动增值税转型改革的顺利实施,需要加强政府引导,优化税收政策,完善税收征管体系,增强企业发展的活力和市场竞争力。
1. 研究背景我国增值税转型改革是我国税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自2008年起,我国相继推出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和全面实施增值税政策,旨在优化税收结构、提高税收效率、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增值税转型改革的实施背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优化税制结构。
增值税具有税率简单、税收基础广泛、税负可适应经济发展等特点,通过增值税转型改革可以减轻企业负担,优化税制结构。
•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增值税转型改革可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培育新兴产业。
•提高税收效率。
相较于营业税,增值税在税收征管和税收管理方面更加便捷,可以提高税收征缴效率,增加税收收入。
2. 研究目标本文的研究目标是分析我国增值税转型改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探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挑战。
具体目标如下:•研究增值税转型改革对企业税负的影响。
通过数据分析,分析增值税转型改革对不同产业和企业规模的影响,评估企业税负压力增加的程度。
•研究增值税转型改革对税收征管的影响。
分析增值税转型改革对税收征管体系的重构和税收征缴效率的提高,评估税收征管难度变化。
•研究增值税转型改革对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的影响。
分析增值税转型改革对经济结构调整和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作用,评估经济转型升级的效果。
3.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综述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首先,对相关的文献进行综合收集和整理,了解国内外关于增值税转型改革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增值税转型试点的政策效应及改革效应
增值税转型试点的政策效应及改革效应【摘要】本文通过研究增值税转型试点的政策效应及改革效应,分析了试点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首先从增值税转型试点政策效应的角度进行分析,评估政策对经济结构调整和税收收入的影响;然后对改革效应进行评估,探讨改革对企业和消费者的影响。
接着对政策效应和改革效应进行比较分析,总结试点政策的优势和不足。
通过案例分析试点地区的实际效果,深入研究政策的实施情况和影响因素。
在结论部分对政策效应和改革效应进行总结,展望未来增值税转型试点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增值税转型试点政策对经济的影响,为未来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增值税,转型试点,政策效应,改革效应,试点地区,案例分析,影响因素,总结,展望,发展。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和出口贸易大国,增值税一直是国家税收体系中的重要税种。
随着经济转型升级和外部环境变化,中国政府提出了增值税转型试点政策,旨在优化税制结构,推动经济发展。
增值税转型试点政策实施以来,逐渐在一些地区进行试点,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增值税转型试点政策效应在全国范围内备受关注,有望为我国税收体系的改革带来新的思路和路径。
本文将从政策效应和改革效应的角度对增值税转型试点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和未来发展趋势,为我国税收制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通过对增值税转型试点政策效应和改革效应的分析,深入探讨这一政策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税收制度改革方面的作用。
具体地,研究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析增值税转型试点政策对试点地区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税收收入增加等方面的影响,从而评估政策的实际效果和成效。
2. 评估改革对试点地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税负缓解、市场竞争力提升的影响,探讨改革对经济运行和税收体制的深刻改变。
3. 比较分析政策效应和改革效应的差异和联系,探讨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对整体税收体制的影响。
分析我国增值税转型改革
分析我国增值税转型改革我国增值税转型是中国税制的重要举措之一,旨在优化税制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增强市场活力。
本文将从增值税的背景、目标、内容和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增值税转型背景。
中国税制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变革。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不断转变,传统的税制结构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
增值税作为一种现代化税种,具有广泛适用性和良好的激励效应,成为国际上普遍采用的税种之一、为了适应经济发展趋势和逐步与国际接轨,我国开始了增值税转型。
其次,增值税转型的目标。
我国增值税的目标可以总结为优化税制结构、降低税负、促进消费和推动供给侧结构性。
经过,我国增值税制度逐步由按价完税制转变为按差额完税制,从而减少了税负对企业的影响,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此外,增值税还通过适当的减税措施和优惠政策,刺激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与此同时,还致力于进一步完善供给侧结构,加大对服务业、高新技术企业等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
第三,增值税转型的内容。
增值税转型包括增值税率调整、税制与扩大应税范围等方面的内容。
我国增值税自2024年开始启动,先后进行了多轮的增值税率调整,主要是将不同税率的项目进行合并,降低税负。
并且,在2024年进行了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将服务业纳入到增值税征税范围内,进一步扩大了应税范围。
最后,增值税转型的影响。
增值税转型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方面,降低税负、优化税收结构,使得企业能够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另一方面,措施也刺激了消费需求,为经济增长注入了动力。
此外,增值税还促使企业进行结构性调整,推动供给侧结构性,使经济发展更加稳定和可持续。
综上所述,我国增值税转型是我国税制的重要内容,通过优化税制结构、降低税负、促进消费和推动供给侧结构性等方面的措施,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刺激了消费需求,推动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分析我国增值税转型改革
分析我国增值税转型改革分析我国增值税转型改革分析我国增值税转型改革分析我国增值税转型改革文章来源自教育网一、我国增值税转型改革成效分析2009年1月1日,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增值税转型改革,从此开始实行国际上通用的消费型增值税。
所谓消费型增值税,就是允许纳税人在计算增值额时,除扣掉生产原料价值以外,还可以把外购的固定资产价款全部扣除。
实施消费性增值税三年以来,在为企业减负、增加企业投资积极性、刺激投资、促进企业技术更新改造等方面取得了成效。
(一)消除了重复征税,增加了企业利润,减轻了企业负担。
消费型增值税与生产型增值税的本质区别在于,消费型增值税下对于企业购入的机器设备所含的增值税额允许抵扣,而生产型增值税下企业购入的机器设备所含的增值税额不允许抵扣。
由于生产型增值税不允许扣除当期购进固定资产所含的增值税额,致使这一部分税款作为固定资产价值的一部分分期转移到了新产品价值中,成为产品价格的组成部分,在其产品进行销售时,就造成了重复征税。
而实施消费型增值税后,其最大特点是允许当期购进固定资产(个人消费的应征消费税的小汽车、摩托车和游艇除外)所含的增值税额一次性扣除,本期不足以抵扣的,可以结转到下期继续抵扣,克服了生产型增值税的重复征税。
此外,也正是由于消费型增值税下固定资产的增值税额可以抵扣,使企业计入资产负债表的固定资产原价将会减少,相应的每年形成的折旧费用降低,从而增加企业的会计利润。
由此可见,增值税转型不仅消除了重复征税,减轻了企业税收负担,还增加了企业利润。
(二)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
增值税转型改革在为一般纳税人减负的同时,对小规模纳税人的规定也做了重新调整,为小规模纳税人提供了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
2、平衡了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之间的税负水平。
目前,我国增值税的计税方法采用的是国际上通用的发票扣税法,税收征管依据纳税人年销售额的大小和会计核算水平两个标准,将增值税的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东北地区增值税转型效果分析及政策建议
部、 国家税务总局批准的 品 业和高新技术企业。 允许抵
扣 的具 体范 围为 20午 7 1 04 月 日以后 购进 的固 定资 产 ( 除厂 房
2 为全面推行增值税转型税 无 疑 是 我 国增 消
它 等 不动 产 外 ) 含增 值税 进项 税 额 , 所 当年 没 有新 增 增值 税 额 值 税 转 型 的 最 佳 选 择 , 可以 彻 底 消除 重 复 征 税 的 问题 , 或 新 增 增值 税 额 不 足 抵 扣 的 , 未抵 扣 的进 项 税 额 可 以 结 转 有利 于 我 国 产 业 结 构 的调 整和 升 级 , 利 于 我 国氽 业 公 平 有 因 以后年 度继 续抵 手 。 统 计 , 至 20 年6 末 ,二 ”据 截 05 月 _ 省共 认 定 地 参 与 国际 竞 争 , 此 全 面推 行 增 值 税 转 型 的 改革 势 在必 但 增 值税 扩 大 抵 扣范 【企 业4 9 8 , 韦 J 0 9 D 占三 省增 值 税 一般 纳 税 行 。 是 增 值 税 转 型 的 实 施 可 能 面临 很 多 的 困 难 和 问题 :
高 于全 国平均水 平28 - .4百分 点 ; 模 以 } 规 二 工业 业共 完成增
二、 东北地 区增值税转型试点存在 的问题
1 限制了增值税转型的效果 .
增 值 税 转 型 的最 直 接 影 响就 是减 少 财政 收入 , 此 东 为
1促进 了东北地 区投资规模 的扩大和经济的发展 .
增值税转型作为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税收激励政策,
进一 步增 强 了东北 业对 技 术改造 和设 备投资 的积 极性 , ‘ 促
为在 全国推广扩大增值税抵 扣范围提供 了可行 的管理经
验和实践经验 。
增值税转型试点政策运行效果分析及借鉴
增值税转型试点政策运行效果分析及借鉴试点政策运行情况2004年下半年,我省纳入试点范围的企业户数7563户,占全省一般纳税人企业总户数的%,占工业总户数的%。
应缴增值税为亿元,占全省增值税收入的%.六大行业发生新增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占当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3%,其中:设备投资亿元,仅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
2004年共发生可抵扣的进项税为亿元,其中:当年抵减陈欠增值税亿元,退税亿元,抵退税合计亿元,占固定资产进项税发生额的70%,有亿元留抵到2005年处理。
2005年上半年,认定八大行业试点户数7587户,其中:新增固定资产户数1067户,占试点总户数的%。
新增固定资产(不含税原值)亿元,其中:机器设备投资亿元。
新增设备发生进项税亿元,本期退抵税合计亿元,其中抵扣欠税亿元,退税亿元。
截止到2005年6月底,全省累计退抵税亿元。
其中,抵欠亿元,退税3亿元。
运行效果分析(一)从受益行业的效果看,体现了税收与经济的良性互动在黑龙江省现有的产业构成中,石油化工业、装备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是全省三大支柱产业,其工业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70%以上。
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到2005年上半年,在累计抵退的亿元中,三大产业抵退额为亿元,占全省抵退总额的%.虽然目前在增量法下抵退税额较少,但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省骨干产业大规模技术升级所面临的资金压力,促进相关产业进入装备技术全面升级的战略调整阶段,起到了涵养税源作用。
(二)从投资变化的态势看,有效地验证了增值税的“中性”特征由于黑龙江省大中型企业居多,历史包袱重,民间小额投资少。
而且投资项目的引进与开发,投资者主要考虑的是市场因素和投资回收期、预期利润率等关键性问题,增值税转型所带来的税负减轻并不能对投资起决定作用。
如2004年,黑龙江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亿元,比上年增长%,同比增长速度低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个百分点。
2005年上半年,全省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亿元,同比增长%,仍低于全国平均增长率5个百分点。
我国增值税改革的回顾与前瞻
求不足、 通货 紧缩 , 靠上述 两项积极 的政策, 仅 而没有积极 的税收政策配合 , 明显不足 的。现行 的生产型增值税暴露 是
出的许多 问题表 明, 改革现行的增值 税是促进我 国经济发展 的迫切要求。
用发票 , 企业按发票上注明税款进行扣 除 , 简便易行。
投资的特点 , 却并不符合我国现阶段 的经济形势。 目前 我国实施的是积极 的财政政 策 , 以增加 投资 , 扩大 内需 为主要内容 , 采用生产型增值税却 对其产生 了许 多不利
的影响。
[ 收稿 日 20—1一l 期]08 2 5
20 年第 1 09 期 总第 13期 3
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
J un lo C W u a riigC l g o r a fAB h n T ann ol e e
N . J n 0 9 o 1 a .2 o
S f lNo 1 3 e a . 3 i
我 国增值税 改革的回顾 与前瞻
1 扩大 了征 收 范围。在货 物 的生产 、 发 、 售和 、 批 零 进 口环节以及加工 、 修理等环节普遍 征收增值 税。对原
将购置的所有投入 物包括 固定 资产 的 已纳税额 一次性
全部扣除 , 使纳税人用于生产应 税产品的全部外 购投人
物不在课税之列 。 20 0 4年 9月 , 财政部 、 家税 务总 局发 文正式 启动 国 改革试 点。当时采取的是 “ 增量抵扣” 方式 , 改革试 点领 域 也限定在 八 大行 业。同 年 1 2月 , 点 方案 “ 试 增量 抵 扣” 方式转变 为“ 全额抵扣 ” 05年又再度转为“ 量 。2 0 增
对我国增值税转型改革的几点思考
对我国增值税转型改革的几点思考第一,降低税负,激发企业活力。
增值税转型将税负转嫁方式从销售环节转移到了全产业链,使得税负更为合理分配。
这样一来,减轻了制造企业负担,激发了企业投资活力,促进了企业创新和发展。
同时,增值税也是按照价值增长计征,减少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第二,优化税收结构,推动产业升级。
营业税是对销售额征税,而增值税是对销售额中的增值部分征税。
这一转变使得税收与价值创造相挂钩,利于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由于增值税的征税方式更接近国际惯例,有利于吸引外资和提高我国整体国际竞争力。
同时,增值税转型也有助于财政收入稳定,为国家提供更充足的财政支持。
第三,加强税收征管,防止逃税漏税。
增值税转型实施了增值税发票管理制度,明确规定了纳税人的开票和报税义务。
这一制度的实施,有利于加强税收征管,提高征税效率,减少逃税漏税行为。
同时,增值税转型还推行了电子发票和增值税专票电子化管理,有效防止了虚开发票和票据丢失等问题,提高了税收征管的精确度和科技化水平。
第四,促进贸易自由化,提升国际竞争力。
增值税转型还推行了进口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
这一政策规定,对于进口货物提供进口增值税即时退税。
这一政策使得进口商可以快速退税,提高了贸易便利化水平,降低了进口成本,增强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第五,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公平发展。
增值税转型还通过调整税制结构,在减轻企业负担的同时,提高个人所得税和消费税等税种的征收力度,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
这样一来,可以更好地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促进社会公平和谐发展。
总之,我国增值税转型在税收制度、财政收入、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
通过降低税负、优化税收结构、加强税收征管、促进贸易自由化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值税转型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促进产业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实现公平发展和社会稳定。
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制度设计,加强监督和评估,确保政策的顺利落地,发挥其最大的效益。
我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思考
我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思考摘要:近年来,我国针对增值税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以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稳定经济增长。
本文将对我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的若干思考进行探讨,包括改革的背景和目标、改革的措施和效果,以及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和建议等。
1. 背景与目标1.1 背景增值税是一种现代化的税收体系,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国。
我国自1994年起开启了增值税的实施,并在不同阶段进行了多次改革,以适应经济发展和税制变革的需要。
1.2 目标我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的主要目标包括:•优化税收结构:通过改革增值税制度,减少间接税种,降低企业税负,优化税收结构,更好地适应经济转型和发展需求。
•促进经济稳定增长:通过减税降费,鼓励企业创新和投资,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提高市场活力和竞争力。
•优化供应链管理:通过增值税改革,改善企业供应链管理,提高运作效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企业成本。
2. 改革的措施与效果2.1 改革的措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的一系列措施包括:•增值税改革的阶段性调整:我国通过逐步推进增值税改革,从最初的商品和劳务增值税到全面实行增值税,逐步拓展增值税范围。
•税率调整和差别化政策:根据不同行业和地区的实际情况,我国实施了不同的增值税税率和差别化税收政策,以提高税收的精细化管理。
•跨境电商税收政策:为适应跨境电商的发展,我国推出了针对跨境电商的增值税政策,以促进跨境电商的健康发展。
•减税和降费政策:我国通过降低增值税税率、扩大税收优惠范围等举措,减轻了企业的税负,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2.2 改革的效果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取得了一系列积极的效果:•税收结构优化:通过减少间接税种,我国税收结构得到了优化,增值税成为主要税种之一。
•降低企业税负:通过减税降费政策,企业的税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降低,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环境和竞争力。
•促进经济增长:增值税改革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和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刺激了企业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增长。
•优化供应链管理:增值税改革推动了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改进,提高了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
增值税转型试点政策运行效果分析及借鉴_1
增值税转型试点政策运行效果分析及借鉴试点政策运行情况2004年下半年,我省纳入试点范围的户数7563户,占全省一般纳税人企业总户数的29.17%,占总户数的63.25%。
应缴增值税为55.49亿元,占全省增值税收入的23.6%.六大行业发生新增固定资产投资46.16亿元,占当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3%,其中:设备投资19.6亿元,仅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3%。
2004年共发生可抵扣的进项税为3.17亿元,其中:当年抵减陈欠增值税0.18亿元,退税1.92亿元,抵退税合计2.1亿元,占固定资产进项税发生额的70%,有1.07亿元留抵到2005年处理。
2005年上半年,认定八大行业试点户数7587户,其中:新增固定资产户数1067户,占试点总户数的14.06%。
新增固定资产(不含税原值)15.1亿元,其中:机器设备投资7.9亿元。
新增设备发生进项税1.3亿元,本期退抵税合计1.3亿元,其中抵扣欠税0.23亿元,退税1.08亿元。
截止到2005年6月底,全省累计退抵税3.4亿元。
其中,抵欠0.4亿元,退税3亿元。
运行效果(一)从受益行业的效果看,体现了税收与的良性互动在黑龙江省现有的产业构成中,石油化工业、装备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是全省三大支柱产业,其工业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70%以上。
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到2005年上半年,在累计抵退的3.4亿元中,三大产业抵退额为3.1亿元,占全省抵退总额的91.2%.虽然在增量法下抵退税额较少,但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省骨干产业大规模技术升级所面临的资金压力,促进相关产业进入装备技术全面升级的战略调整阶段,起到了涵养税源作用。
(二)从投资变化的态势看,有效地验证了增值税的“中性”特征由于黑龙江省大中型企业居多,包袱重,民间小额投资少。
而且投资项目的引进与开发,投资者主要考虑的是市场因素和投资回收期、预期利润率等关键性,增值税转型所带来的税负减轻并不能对投资起决定作用。
增值税转型全国推广的可行性及其路径分析
增值税转型全国推广的可行性及其路径分析增值税转型试点四年多来,其试点的总体情况是令人满意的,但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
出现的问题也为下一步转型的推广积累了经验。
增值税转型己成为我国新一轮税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标签:增值税转型消费型增值税一、引言继两税合并之后,增值税转型的全国推行已是势在必行。
此次增值税转型的核心是将“生产型增值税转变为消费型增值税”。
眾所周知,基于当时的经济发展环境,我国1994年税制改革实行了生产型增值税。
但,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形势发生显著变化,生产型增值税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最主要的表现在于:生产型增值税不允许对固定资产进项税额进行抵扣,存在着严重的重复征税现象,企业税负偏重。
尤其在我国加入WTO后,为了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迫切要求我国改变现有增值税的运行模式。
二、增值税转型试点的效应分析2007年7月1日起,增值税转型中部试点在我国河南、湖南等中部六省正式开始实施。
从目前的实施效果来看,具体可从宏观经济运行、微观企业经营、财政收入影响三个层面加以考察和预测。
1.增值税转型对经济的拉动效应实施增值税转型以来,试点地区的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经济总量逐年攀升。
以辽宁为例,2004年转型初期,其生产总值为6872.7 亿元,比2003年增长12.8%;截至2007年底,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021.7亿元,比2006 年增长14.5%。
2.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影响增值税转型增强了企业的综合实力。
增值税转型的直接效果就是给企业减少税负。
截止2007年底,中部六省的26个老工业城市的12000多户试点企业一共抵退增值税34.5亿元。
其中,据专家测算,安徽省8大行业实施增值税转型后,生产成本约下降六分之一至七分之一。
总的来说,增值税转型将会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即有利于降低增值税税负,加速资金流动和提升产品竞争能力。
3.增值税转型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增值税转型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应区分短期与长期进行全面的分析。
增值税转型改革的税收经济效应分析思路及方法
---------------------------------------------------------------范文最新推荐------------------------------------------------------1 / 5增值税转型改革的税收经济效应分析思路及方法增值税转型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允许所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抵扣新购进的设备所含的进项税额以及矿产品增值税税率恢复到17%。
这项改革是我国历史上单项税制改革减税力度最大的一次,也是应对当前世界金融危机、保障我国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的财政政策之一,必将产生积极的税收经济效应。
此项改革的税收经济影响可以分为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
不论短期看,还是从长期看,均会刺激经济发展。
但是,短期会对税收收入产生较大的减收效应,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产业结构减收效应大小、程度也不同;随着政策的经济发展促进作用不断显现,经济发展速度提高,又会带来税收收入增长,所以从长期看此项改革对税收收入的减收效应会逐渐减弱。
当然,分析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的思路方法也不同。
一、分析增值税转型税收经济效应的思路和方法 分析增值税转型改革的税收经济效应的思路和方法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局部均衡的思路和方法,二是一般均衡的思路和方法。
(一)局部均衡的思路和方法 局部均衡的思路是:增值税转型改革作为一个政策冲击,降低了设备购进和使用价格,推动设备需求上升,进而导致设备价格开始上升,供给也随之增加,最后在新的价格体系下形成设备市场的新均衡。
在新均衡下得出设备需求量,再根据税收政策计算增值税的减收效应。
局部均衡的思路和方法假设政策变化仅影响设备供求市场、及此市场内的经济主体的决策,而其他市场--比如要素市场、商品市场和国际市场—及这些市场的经济主体决策是不受影响,是静止的。
这种假设的优点是简化了分析过程,降低了分析难度和数据要求。
wwW.BASk.o缺点是它割裂了整个经济系统,分析过程是不完整的,得出的结论与实际差距较大。
增值税转型试点效果分析
增值税转型试点效果分析引言增值税转型试点是指中国政府在2012年开始实施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旨在推进税收制度的现代化和提高税收征管效率。
本文将对增值税转型试点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探讨其对经济发展和税收收入的影响。
1. 增值税转型试点的背景增值税是一种按照货物和劳务的增值额征收税款的税收制度。
在增值税转型试点之前,中国的税收制度主要由营业税和增值税并存,存在税负重、税制繁琐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决定推行增值税转型试点。
2. 增值税转型试点的主要内容增值税转型试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 扩大增值税试点范围:从最初的17个行业扩大到全国范围; - 转换征税方式:由应税货物销售额和应税劳务费改为应税货物销售额、应税劳务费和应税服务扣除费用; - 减少税率差异:通过降低税率差异,简化税负结构。
3. 增值税转型试点的效果分析增值税转型试点的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3.1 经济发展方面的影响增值税转型试点对于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方面,增值税转型试点简化了税负结构,降低了税负水平,减轻了企业经营的负担,激发了市场活力。
另一方面,增值税转型试点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
3.2 税收收入方面的影响增值税转型试点对税收收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方面,增值税转型试点扩大了纳税人范围,增加了纳税主体数量,增加了税收的征收基数。
另一方面,增值税转型试点简化了税收征收程序,提高了征管效率,有助于增加税收收入。
3.3 企业效益方面的影响增值税转型试点对企业效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增值税转型试点降低了税率差异,减轻了企业税负压力,提高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
同时,增值税转型试点的推行有助于减少因税负不透明带来的成本,提高了企业竞争力。
4. 增值税转型试点的启示增值税转型试点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国家的税收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首先,增值税转型试点强调简化税制、降低税负,有助于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和企业竞争力。
浅议我国增值税转型改革及其影响
浅议我国增值税转型改革及其影响我国增值税转型是我国实施供给侧结构性的重要举措之一,对于优化税制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经济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拟从转型背景、内容以及影响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首先,我国增值税转型的背景是降低企业税收负担的需要。
由于我国税制结构不合理,企业税负过重,严重制约了企业发展和创新。
因此,我国政府决定通过增值税制度,降低企业税负,促进经济发展。
增值税转型的目标是实现税制转型,从简单的进口环节税转变为多阶段的完整增值税制度,使企业能够享受到更多的税收优惠政策,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其次,我国增值税转型的内容主要包括税率调整、增值税扣税方式调整以及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成方式。
在税率调整方面,我国增值税税率进行了调整,对一些行业降低了税率,进一步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在增值税扣税方式调整方面,我国政府采取了按照增值额计算税负的方式,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税负。
在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成方式方面,我国政府改变了过去地方税收自留较多的模式,增加了中央财政的收入,实现了财政分成的平衡。
最后,我国增值税转型对于经济发展和改善税收环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方面,通过降低企业税负,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和创新。
降低企业税负后,企业的盈利能力得到提高,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技术研发、设备购置和人力资源培养等关键领域,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另一方面,通过税制结构,进一步优化了税收环境。
增值税作为一种间接税,在税收的征收和管理方面更加简便高效,有利于提高征收机关的效率和减少税收漏税现象。
此外,也有助于促进税制的透明度和公平性,减少税务部门与纳税人之间的矛盾。
虽然增值税转型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税率调整和分成方式的实施,可能导致地方财政收入减少,影响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
其次,税制需要与其他相关相配套,如企业所得税制度等,才能实现更好的效果。
最后,税收征管水平和纳税人的理解程度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需要通过加强税收培训和宣传,提高纳税人的税法意识和合规意识。
增值税转型政策实施效果评价及政策前瞻
增值税转型政策实施效果评价及政策前瞻【摘要】:2009年,我国开始实行消费型增值税,这使得我国增值税制在消除重复征税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也是我国新一轮税制改革中最重要的内容。
此次增值税转型改革不仅是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必要之举,也是完善我国税收体制建设的必由之路,更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但我国的增值税制同国际上先进的增值税实施情况比较,还存在着征税范围过窄、征收管理不到位等一系列的问题,在转型的后续改革中国家应以扩大增值税征税范围为基础,全面完善增值税制,进而改善现行流转税制结构。
【关键词】:增值税转型;征税范围;税率;后续发展已于全国范围内实施的增值税转型改革,是继2008年企业所得税“两税合并”之后我国税制改革的又一个新突破,它标志着我国增值税类型开始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过渡。
在全球金融风暴严重冲击我国实体经济的大背景下,国家及时出台增值税转型政策,不仅体现了短期内缓解企业压力、扩大内需、应对金融危机、确保宏观经济稳定发展的要求,也意味着我国在完善税收体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践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多年试点经验的积累、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和当前金融危机下的经济形势,也加速了全面转型改革方案的出台,为消费型增值税的全面推行提供了良好的时机。
一、增值税转型改革概况(一)增值税转型改革的必然性增值税是我国的第一大税种,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步发展,生产型增值税的弊端逐渐显露,这使得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增值税转型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
首先,在生产型增值税条件下重复征税问题未能彻底解决,固定资产价值的一部分通过折旧的方式转移到创造的货物价值中,从而形成销项税额。
因此,企业的有机构成越高,重复征税的程度越深。
其次,生产型增值税影响出口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各国产品以不含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进行竞争已成为惯例。
由于生产型增值税对外购的固定资产价款不予抵扣,导致我国的产品在进入国际市场时仍然含税,使得我国产品在与外国得到彻底抵扣税的同类进口产品竞争时处于不利的地位。
增值税转型试点的政策效应及改革效应论文字数1000字
增值税转型试点的政策效应及改革效应随着经济的发展,增值税成为当前大部分国家征税的主要方式,中国也不例外。
然而,在国内征税机制中,增值税一直被诟病,存在着偷税漏税、税制不公、减免率不清等问题,制约了国内税收的正常征收和政府的财政收入。
因此,2016年,我国开始实施增值税转型试点,旨在深入推进税制改革,增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竞争力。
一、政策效应(一)减税降费增值税转型试点带来的首要效应是减税降费,采用增值税“营改增”模式把原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合并,使得税费负担的合理分配和公平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通过营业税的取消,企业实现了减轻税费负担,缓解了企业经济压力,提高了企业发展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同时,国家为了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实施增值税改革政策大幅度减免行业、企业等增值税负担,降低了企业的成本,改善了企业的投资环境。
(二)税负转移增值税转型试点通过将原营业税、企业所得税转化为增值税,大幅度降低了行业的负担,但对一些行业、企业税负转移带来的问题不能忽视。
个别公司减税后加大了其他不稳定收入的投入,更大的优惠导致部分企业过度依靠政策支撑而缺乏企业自身的生产效益和竞争力,长期来看,对增值税改革带来的税负转移需要更多的监管和调整。
(三)促进产业升级增值税转型试点政策的落地,促进了国内产业的升级。
增值税改革方案的实施,降低了行业制造成本,推动了工业生产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的技术升级。
同时,改革方案增加了飞机等高端装备的出口退税优惠,提高了内外贸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有助于推动高端产品的研发和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
二、改革效应(一)提升税制透明度增值税转型试点不仅把原有的税种进行整合,也将会降低税收的复杂性,税制更加透明,对企业、政府和公众对税制的认识和理解得到进一步提高。
同时,增值税改革重构的税收结构,企业支付的税费也更加透明,可以更好地监督政府税收工作的执行和运行,加强政府和企业之间的信任和合作。
(二)激发市场活力增值税转型试点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更加明确,税收政策的改革为市场经济活力注入了新的动力。
研究我国增值税转型改革
研究我国增值税转型改革近年来,我国增值税转型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和成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本文将从增值税转型的背景、目标和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首先,我国增值税转型的背景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需求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的增值税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发展需求。
因此,我国在2024年推出了增值税转型,并于2024年全面推开。
该的目标是解决传统增值税制度存在的问题,如多重税率、税负过重等,促进企业降本增效,提高产业竞争力,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其次,我国增值税转型的核心目标是降低企业税负。
在传统增值税制度下,不同行业的税率不同,存在税负差异,影响了企业的税负承担能力。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推出了统一税率制度,即将不同税率统一为16%。
这一旨在减轻企业税负,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同时,还取消了对部分征税对象的增值税征收,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
此外,我国增值税转型还加大了减税降费力度。
在中,我国对小微企业和中小企业减税降费力度加大,推出了多项减税政策,如增值税起征点的提高、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政策的优化等。
这些政策的出台将有效降低企业税负,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此外,我国增值税转型还借鉴了国际经验,在税制设计方面进行了优化。
我国在中不仅推出了增值税先征后退政策,减轻了企业的资金压力,还实施了增值税发票的电子化,并建立了增值税发票的发票验真平台,提高了税收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总体来看,我国增值税转型取得了重要的成效,企业税负得到了明显减轻,发展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而未来,我国增值税转型仍面临一些挑战和任务。
首先,需要进一步完善增值税制度,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如涉及跨境电商的征税问题等。
其次,需要加强税收征管,提高征管效率和准确性,防止税收漏税和逃税的现象。
最后,需要继续加大减税降费力度,进一步优化税收结构,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
总之,我国增值税转型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东北增值税转型的效果分析和推广建议(1)
东北增值税转型的效果分析和推广建议(1)本文仅对2004年下半年和2005年上半年东北地区增值税转型试点情况及政策效果进行分析,以期对全国改革有所借鉴。
转型政策效果分析(一)对财政的影响从一年来的执行结果看,增值税转型试点对财政收入的影响确实远比当初预计小。
2004年7月1日至2005年6月30日止,三省转型企业新增机器设备投资总额510亿元,进项税发生额亿元,实际抵退税额亿元,占同期三省国内增值税收入的%。
即使放开增量抵扣限制,采取全额抵扣办法,对税收收入的影响规模也不过40亿元左右,不超过三省全年国内增值税收入的6%.在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收入方面,根据总局规定不随增值税一并实行先征后退过渡办法,因此在其税基不变的情况下,收入不受影响。
在企业所得税方面,由于折旧年限、折旧方法、实际税率不易确定,其影响额较难准确测算,但从增值税减收幅度推算,转型导致的企业所得税增收全年不会超过两亿。
因此,东北地区增值税转型初期对财政的影响是可以承受的。
但是,增量抵扣的办法在缓解改革初期财政压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实际享受退税的企业范围过窄和欠退税沉积的问题。
截止2004年底东北三省实际办理抵欠和退税的企业户数共9964户,占全部认定企业的%,未退税额为亿元,占全部应退固定资产进项税发生额的比重为%;截止2005年6月末三省共对3415户企业办理了抵欠和退税,占全部认定企业的比重仅为%,未退税额就达到亿元,占同期应退固定资产进项税发生额的比例上升为%。
这部分未退税如果不能及时处理,会越积越多,必将对后续若干年造成沉重的财政压力。
(二)对投资的影响东北地区增值税转型与其他各项扶持政策一起增强了东北企业对技术改造和设备投资的积极性,活跃了民间投资,并形成“洼地”效应:一是地区间“政策洼地”,吸引东北三省以外地区投资向东北流动。
如上海通用北盛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被东北振兴相关优惠政策吸引,通过参与重组原金杯通用公司,在沈阳已投资亿元建设别克商务车生产线,2004年投产以来,已享受到固定资产进项税退税815万元。
增值税转型试点效果分析
增值税转型试点效果分析【摘要】笔者通过调研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增值税转型试点情况及效果进行了分析,并对增值税转型在全国推广提出了建议,以期为中部地区乃至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提供借鉴。
【关键词】增值税;转型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2007年5月11日联合印发《中部地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暂行办法》,自2007年7月1日起,将在中部地区进行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的试点。
在此次中部地区实施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之前,我国从2004年7月1日开始在东北地区部分行业率先实行了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的试点。
截至2006年底,试点地区的试点企业新增固定资产增值税进项税额121.9亿元,共抵扣增值税90.62亿元。
该项政策的实施,在东北老工业基地三省一市起到了拉动投资、鼓励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更新换代的促进作用。
目前东北地区试点工作运行平稳,试点办法基本成功。
这次实施中部六省增值税转型试点改革,就是要借鉴东北地区的试点经验,同时继续为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积累经验。
一、东北地区增值税转型的具体方案东北地区部分行业实施增值税转型政策试点内容主要包括:纳税人申报的允许抵扣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采取直接退税的办法,在2004年10月31日前和12月31日前分两次退还。
在2005年度又延续了这一做法,按季度对允许抵扣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给予直接退税。
2004年底又进一步明确,当年由按照增量抵扣调整为按照应纳税额抵扣,将一部分存量收入给予退还,即对于纳税人在2004年7月1日至11月30日期间发生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减欠税后仍有余额的,可不再按照在新增增值税税额内计算退税的方法计算退税,允许在纳税人2004年实现并入库的增值税收入中计算退税,仍未抵扣(退税)完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留待下年抵扣。
二、东北地区增值税转型运行情况分析东北地区增值税转型覆盖八大行业,包括大部分工业企业。
据国税部门统计,截至2005年3月末,三省共认定增值税转型试点范围内企业40 981户,占三省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总户数的32.24%,占全部工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户数的60.87%,其中,辽宁(含大连,下同)26 517户,吉林6 799户,黑龙江7 665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增值税转型政策实施效果评价及政策前瞻【摘要】:2009年,我国开始实行消费型增值税,这使得我国增值税制在消除重复征税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也是我国新一轮税制改革中最重要的内容。
此次增值税转型改革不仅是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必要之举,也是完善我国税收体制建设的必由之路,更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但我国的增值税制同国际上先进的增值税实施情况比较,还存在着征税范围过窄、征收管理不到位等一系列的问题,在转型的后续改革中国家应以扩大增值税征税范围为基础,全面完善增值税制,进而改善现行流转税制结构。
【关键词】:增值税转型;征税范围;税率;后续发展已于全国范围内实施的增值税转型改革,是继2008年企业所得税“两税合并”之后我国税制改革的又一个新突破,它标志着我国增值税类型开始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过渡。
在全球金融风暴严重冲击我国实体经济的大背景下,国家及时出台增值税转型政策,不仅体现了短期内缓解企业压力、扩大内需、应对金融危机、确保宏观经济稳定发展的要求,也意味着我国在完善税收体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践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多年试点经验的积累、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和当前金融危机下的经济形势,也加速了全面转型改革方案的出台,为消费型增值税的全面推行提供了良好的时机。
一、增值税转型改革概况(一)增值税转型改革的必然性增值税是我国的第一大税种,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步发展,生产型增值税的弊端逐渐显露,这使得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增值税转型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
首先,在生产型增值税条件下重复征税问题未能彻底解决,固定资产价值的一部分通过折旧的方式转移到创造的货物价值中,从而形成销项税额。
因此,企业的有机构成越高,重复征税的程度越深。
其次,生产型增值税影响出口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各国产品以不含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进行竞争已成为惯例。
由于生产型增值税对外购的固定资产价款不予抵扣,导致我国的产品在进入国际市场时仍然含税,使得我国产品在与外国得到彻底抵扣税的同类进口产品竞争时处于不利的地位。
(二)增值税转型的内容增值税转型即从2009年1月1日起,我国的增值税将由1994年实行至今的生产型增值税转为消费型增值税。
具体而言,在维持现行增值税税率不变的前提下,允许全国范围内(不分地区和行业)的所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抵扣其新购进设备所含的进项税额,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结转下期继续抵扣。
由于此次改革是在全球经济增长出现明显衰退的背景下提出的,其目的是为了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提高我国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为了预防改革中可能出现的税收漏洞,将与企业技术更新无关,且容易混为个人消费的应征消费税的小汽车、摩托车和游艇排除在上述设备范围之外。
同时,作为转型改革的配套措施,将相应取消进口设备增值税免税政策和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将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统一调低至3%,将矿产品增值税税率恢复到17%。
取消原增值税暂行条例对来料加工、来件组装、补偿贸易进口货物免征增值税的规定。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改革除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以外, 还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修订草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修订草案)》,以确保转型后的增值税与其他流转税制相互衔接。
不难看出,面对增值税制度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难题,我国始终致力于转型改革的研究当中,采取“区域试点-扩大试点-全面推广”的改革模式,利用由点到面、稳步推进、逐步改善的经验积累方式,最终达到增值税改革的全面落实。
二、增值税转型改革的实施效果(一)增值税转型对不同行业的影响增值税转型尽管增加了对新购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抵扣,但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并未作改变。
现行增值税征税范围中的固定资产主要是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工具、器具,因此,转型改革后允许抵扣的固定资产仍然是上述范围。
这表明能在该政策中受益较多的行业主要为有形资产比重高、资本密集或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如装备制造业、钢铁行业、电力设备行业、石油化学塑胶塑料行业、印刷业、木材加工业、金属和非金属制品业、食品和饮料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纺织服装皮毛业等行业。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房屋、建筑物等不动产不能纳入增值税的抵扣范围,故希望借助购买,房产来抵扣增值税的做法显然是行不通的。
这说明并非所有的固定资产购置行为都能从中受益。
房地产尽管属于固定资产,但由于其购置并不能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或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故不属于国家税收改革的范围。
可见房地产业并非增值税转型改革预定的受益对象。
(二)增值税转型对不同企业的影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增值税纳税义务人按其经营规模大小及会计核算健全与否划分为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
由于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计算办法完全不同,因此增值税转型政策的实施对这两类企业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一是转型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影响。
由于一般纳税人每一会计期间应纳的增值税额为其销项税额扣除其进项税额的差额,当转型后的增值税允许一般纳税人将其购入的机器设备等同定资产一次性从商品和劳务销售额中扣除后,这意味着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将由过去计入固定资产购买成本并在后期随同固定资产买价逐期折旧摊销改为在购买时一次从当期的销项税额中扣除。
这必然对企业当期和未来的现金流量变化和利润水平带来影响,具体而言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对企业现金流量的影响。
转型将减少机器设备购置企业当期的现金流出,但却会增加固定资产未来使用年度的现金流出。
以购买1000万元的设备为例,由于增值税转型使当年允许抵扣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增加170万元,如果有足够的销项税额用于抵扣,则会减少当期应交增值税170万元,减少的城建税(以最高比例7%测算)、教育费附加(3%)共12.75万元[170×(7%+3%)×(1-25%)],共计182.75万元。
但由于以后年度的可折旧金额减少,如果该设备可使用10年,假定选用直线折旧法,则企业将在以后年度每年多交所得税4.25万元(即少计的折旧抵税额为170÷10×25%)。
若不考虑时间价值的影响,10年多交的所得税总和42.5万元,为企业增加的现金净流量为140.25万元。
若考虑时间价值,转型增加的现金净流量必定高于140.25万元,且当固定资产的投资额度越高,所选择的折现率越高,企业从该政策的受益越大。
但在整个国民经济增速下降的形势下,大多数企业进行设备投资、技术升级的积极性不强,从而对设备投资的需求有一个时间滞后的问题。
从长远来看,在今后经济增速逐渐企稳并处于上升周期时,消费型增值税政策将会起到放大效应,加快企业进行设备升级改造,从而带动产品需求快速增长。
(2)对利润水平的影响。
仍沿用上例,在设备购置当期,政策的改变使得设备购置后的使用期内每期折旧减少17万元,因此而产生的利润贡献净额为12.75万元[170/10×(1-25%)]。
因当期少交增值税带来的营业税金减少为17万元,所引起的利润贡献净额为12.75万元[170×(7%+3%)×(1-25%)],两项合计引起设备购置当期利润增加25.5万元,引起以后使用各期的利润增加额均为12.75万元,相对于设备的购置金额来说,其增加幅度有限。
可见,固定资产投资对投资企业当期利润的影响不大,总体来看还是会使企业的财务业绩较转型之前更好一些。
二是转型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影响。
规模较小、财务核算不健全的小规模纳税人(包括个体工商户),由于其应纳税额是按照销售额和征收率的乘积计算缴纳的,其进项税额不允许抵扣,故其增值税负担不会因增值税转型改革而降低。
即此次增值税转型改革的适用对象只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改革后这些纳税人的增值税负担会普遍下降,而占纳税人多数的小规模纳税人并不会从中受益。
但当前我国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及发展危机,为了平衡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之间的税负水平,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更有利的环境,同时也出于简化税制,改进征管的目的,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做出将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由原有的4%或6%统一降低至3%的决定,并还将通过调高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等政策在税收政策上进一步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
三、增值税转型改革带来的问题及存在的局限性(一)增值税转型改革对短期市场刺激作用有限转型后的消费型增值税具有促进企业技术更新与产业换代升级的作用,但在整个国民经济增速放缓的形势下,多数企业进行设备投资、技术升级的积极性不高,对设备投资的需求会出现时间滞后的问题,也就是该政策对相关行业需求短时间内的拉动不甚明显。
对当前许多企业来说,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产品的销路与资金的周转,近期内增加生产性投资的可能性不大。
增值税转型改革推动的主要是企业长期生产投资,对短期经济危机的解除及市场需求的增加效果并不明显。
(二)转型后增值税仍存在一定程度重复征税的问题增值税暂行条例将增值税界定为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活动,纳税人为从事上述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将除加工、修理修配以外的其他劳务提供活动排除在征税范围之外征收营业税。
对不同行业的流转额实行两套平行税制,会导致增值税抵扣链条的中断,人为造成行业之间税负失衡。
例如建筑施工企业与运输企业,此类企业的固定资产在其总资产中的比重较高,该类企业购入固定资产后,由于被划定为营业税纳税人而非增值税纳税人,其增加的固定资产投资并不能予以抵扣进项税额,没有因增值税的转型改革而受益。
这必然使这类行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与政府规划未来几年大量投资基础性设施建设的计划背道而驰。
(三)管理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压力较大。
自实施增值税以来,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力度不断加强,但由于受现有的管理手段的限制,还不能从根源上杜绝利用增值税专用发票偷税漏税行为的发生,特别是自增值税转型改革之后,企业可能将非抵扣范围的固定资产进行抵扣。
因此税务机关管理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压力将会进一步加大,国家要进一步完善与之相关的管理机制,尽可能减少此类偷漏税行为的发生。
四、增值税转型后续改革探析当前全面转型改革方案的出台并非增值税改革的终结,而仅仅是一个开始,转型效果还有待观察,后续配套方案也仍需探讨,不可能一步到位。
例如如何应对转型带来的负面效应,如何安排消费税、营业税等其他税种与增值税转型改革衔接,以及如何在后续措施中充分发挥消费型增值税优势等,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另一方面,增值税转型不是税收优惠政策,而是税制规范的表现,切不可存在短视行为。
(一)进一步拓宽增值税征收范围增值税是对所有经营过程中的增值额征税,从而避免了流通环节的重复征税问题,体现了增值税的先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