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宫遗址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保护对策

合集下载

国内遗址公园现状分析报告

国内遗址公园现状分析报告

国内遗址公园现状分析报告引言国内的遗址公园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旅游价值。

然而,目前国内遗址公园在保护、管理和利用方面仍面临一些问题。

本报告将对国内遗址公园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保护状况分析1.1 存在的问题目前国内遗址公园的保护状况普遍不理想。

遗址公园的保护工作缺乏长期规划和跟踪,导致部分遗址遭到破坏和盗窃。

同时,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旅游收入,过度开发遗址周边环境,导致原有的历史文化价值被破坏。

1.2 建议为了保护遗址公园的文化遗产价值,相关部门应加大保护力度。

具体建议如下:1. 制定长远的保护规划,明确保护目标和措施。

2. 加强对遗址公园的巡查和监督力度,及时发现和处理破坏行为。

3. 提升对公众的保护意识,加强教育宣传工作,引导游客文明参观。

二、管理状况分析2.1 存在的问题目前国内遗址公园的管理工作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遗址公园管理混乱,缺乏统一的管理体制和管理规范。

其次,一些遗址公园的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对于历史文化的了解和保护意识较低。

再次,一些遗址公园的管理费用匮乏,无法有效运营和维护。

2.2 建议为了提升遗址公园的管理水平,可以考虑以下建议:1. 建立统一的管理体制和管理规范,明确各级管理责任和权限。

2. 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历史文化知识的培训和学习。

3. 加大对遗址公园的经费投入,确保运营和维护工作的正常进行。

三、利用状况分析3.1 存在的问题目前国内遗址公园的利用状况较为单一,主要以观光旅游为主。

一些遗址公园缺乏多元化的开发思路,无法充分发挥其文化和经济价值。

另外,一些地方政府对于遗址公园的利用缺乏整体规划和长远考量。

3.2 建议为了更好地利用遗址公园的资源,相关部门可以考虑以下建议:1. 制定多元化的开发规划,推动遗址公园以文化体验、教育培训、科研和文化创意产业等方式进行开发利用。

2. 加强与旅游部门和相关企业的合作,推动遗址公园与旅游景点的联动开发。

大明宫可行性研究报告

大明宫可行性研究报告

大明宫可行性研究报告一、背景介绍1. 大明宫的历史和地位大明宫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宫殿建筑,也是举世闻名的古代宫殿之一,其规模和建筑工艺在当时无与伦比。

大明宫曾经是唐朝皇宫,是中国最灿烂的文化和政治中心,对中国古代建筑、雕塑、绘画、书法、音乐、舞蹈和服饰等文化艺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因此,大明宫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2. 大明宫的现状如今,大明宫的现状并不乐观。

在历史的长河中,大明宫经历过多次的战争和自然灾害,建筑物大部分已经毁坏。

尽管有一些残垣断壁仍然保存下来,但与它当年的辉煌壮丽相比已经相去甚远。

3. 重建大明宫的意义重建大明宫,可以恢复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古代建筑工艺和文化艺术,为广大游客展示中国古代宫殿的壮丽风采,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二、可行性研究1. 政策法规分析为了保护和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文物保护的政策法规,为大明宫的重建提供了法律依据。

2. 市场调研通过对中国文化旅游市场的调查发现,古建筑的旅游需求一直存在,并且随着人们文化消费观念的提高,对历史古迹的游览需求逐渐增加。

而大明宫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建成后必将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

3. 技术可行性分析在现代科技的支持下,对于大明宫的重建已经具备了成熟的技术手段,如建筑工程技术、文物保护技术等。

4. 资金投入分析重建大明宫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宫殿建筑的修复、文物的修复和保护、新设施的建设以及管理运营的费用等。

5. 社会影响评估重建大明宫对于保护和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将会对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三、风险及规划建议1. 风险评估重建大明宫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些风险,如资金不足、技术不过关、管理不利以及社会反响等。

2. 规划建议针对以上风险,我们提出了一些规划建议。

一是加强政府引导和监管,确保重建工程的资金来源和技术支持。

二是充分发挥特色文化,设计多项活动和文化产品,吸引更多游客。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总体规划设计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总体规划设计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总体规划设计1、本文概述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总体规划设计是我国唐代大明宫遗址的综合保护和合理利用规划。

大明宫作为唐代最重要的宫殿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随着历史的变迁,大明宫遗址逐渐被埋入地下,保护和传承工作显得尤为紧迫。

本文旨在通过深入研究和科学规划,将大明宫遗址建设成为集文化遗产保护、公共教育、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国家级遗产公园,使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在规划设计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了大明宫遗址的历史价值、地理条件、文化背景和社会需求,在保护遗址原貌的同时,努力实现与现代城市生活的和谐融合。

通过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和景观设计,打造一个能够展示唐代皇家文化魅力、满足现代市民休闲需求的国家级遗产公园。

本文将从规划设计的背景与意义、规划目标与定位、规划策略与原则、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景观设计与环境营造、文化展示与传承发展、交通组织与人流引导、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分阶段建设与实施方案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为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规划建设提供全面、科学的指导。

2、历史文化价值研究大明宫作为唐代皇家宫殿的代表,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

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总体规划设计中,深入研究其历史文化价值至关重要。

大明宫始建于唐太宗年间,后经高宗、武则天等皇帝扩建修缮,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建筑群之一。

它见证了唐朝的兴衰,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

在规划中,我们应该尊重历史事实,保护和继承这些宝贵的历史遗产。

大明宫不仅是政治中心,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它见证了丝绸之路的繁荣,承载了多元文化的融合与碰撞。

在设计上,我们应重点展示大明宫的文化多样性,并通过遗址保护、文化展览和教育活动,让公众更好地了解和感受这一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通过对大明宫遗址的考古发掘和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唐代建筑、宫廷生活、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

该计划应包括对考古工作的持续支持,以及研究成果的系统组织和传播。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大明宫遗址发展状况及整治的对策和建议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大明宫遗址发展状况及整治的对策和建议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大明宫遗址发展状况及整治的对策和建议题目:大明宫遗址发展状况及整治的对策和建议班级:12级旅游管理(1)班姓名:刘利学号:0302120117编号:15一、选择研究大明宫遗址公园的原因大明宫作为大唐帝国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是中国古代古典建筑的巅峰之作,更是我国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皇家宫殿遗址,规模宏大,形制完整,遗迹、遗物埋藏丰富,在中国历史发展的文物序列上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保护及周边城市环境的改造,得到了国家乃至世界高度关注和鼎力支持。

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对大遗址保护及其相关的知识做一定的了解。

而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给我们提供了学习认识的极佳范例。

考察时间:2014年11月23日地点:大明宫二、大明宫遗址概况1大明宫遗址的基本情况大明宫位于唐长安城东北,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年间,唐高宗时期再次进行大规模扩建,至龙朔三年(公元663年)终于竣工。

大明宫与太极宫、兴庆宫合称“三大内”,从相对位置关系而言,大明宫亦被称为“东内”。

自龙朔三年知道唐末迁都洛阳,大明宫一直是唐王朝的皇权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也是我国古代规模最为宏大的宫殿区。

唐大明宫遗址是西安四大遗址之一,位处今西安市东北,占地约3.2平方公里。

早在1961年,几杯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进入新世纪后,大明宫遗址的保护更被纳入国家“十一五”期间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

2保护遗址的意义与价值大明宫是最能代表盛唐时期宫廷建筑思想和成就的杰作,其宫内建筑严格按照前朝后寝,居中为尊,左右相对的规划制度。

这种布局形式是中世纪社会政治理念在建筑商的完美体现,成为唐以后中国宫殿建筑的固定格局。

现存资料和考古发掘表明,与大唐大致同时期的渤海上京城宫城、日本平城京宫城等皆是临摹借鉴大明宫形制而设计规划的。

甚至,此后北宋东京宫城以及明清北京紫禁城也都是继承了大明宫的建筑布局和形式。

因此,大明宫不仅在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师上,而且在世界宫殿建筑史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世界文化遗产框架下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保护与运营现状研究

世界文化遗产框架下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保护与运营现状研究

世界文化遗产框架下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保护与运营现状
研究
唐大明宫遗址是大型宫殿遗址群,是国内“大遗址”保护的范例。

本文将在大明宫遗址“申遗”的大背景下,运用世界文化遗产及相关国际文件的评估和监测标准,来审视大明宫遗址建园后的保护及管理情况,以求客观详实地评价国内
遗址公园的标杆——大明宫考古遗址公园,深入分析大明宫的先进经验及不足之处,并进一步探索丰富我国大遗址展览、利用方式,完善保护管理体制的有效方法。

《大明宫遗址区建设项目用地规划管理》

《大明宫遗址区建设项目用地规划管理》

《大明宫遗址区建设项目用地规划管理》一、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区域规划范围内进行建设需要申请用地的或者涉及原土地性质变更的,必须向西安市规划局(大明宫)申请,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方可向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用地。

二、建设单位申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时,应具备以下前置条件:1、本年度有效的发改部门的批复、核准、备案的批文。

2、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及政府相关规定。

3、国土部门的用地预审意见或原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及土地出让合同。

4、批准的建设项目控制性详细规划。

5、批准的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设计条件。

6、未进行违法建设。

三、建设单位申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时,一般应提供如下资料(必须加盖建设单位公章):1、申请函(说明申请的原因、项目基本情况、地块基本情况和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原件;2、立案申请表(可在西安市规划局门户网站上下载,网址:xiexiebang);3、法人委托书(可在西安市规划局门户网站上下载,网址:xiexiebang);4、西安曲江新区管理委员会下发的本年度有效立项批复及当年的基建计划,涉及省级或市级的重点项目,须有省、市发改部门的项目建议书批复,经济适用住房或单位职工住宅须持西安市四局两委联合下发的当年基建计划;5、属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建设用地或变更用地性质的项目,须有其上级主管领导部门意见和原土地权属证件;国有企业还应报送职代会决议、国资局意见一份;6、属房地产开发的,应提供房地产开发资质;属特种行业的,应提供相应资质和营业执照;7、核发的《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如有);8、通过国有土地使用权拍卖、招标、挂牌交易取得土地使用权的,需报送与土地管理部门签订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原件);9、确定有红线、绿线、紫线、黄线、兰线、黑线的地形图及界址坐标;10、批准的项目控制性详细规划;11、批准的项目规划设计条件;12、现场照片(鸟瞰)。

四、《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办理程序:程序二大明宫遗址区建设项目工程规划管理一、在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区域规划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物、构筑物,必须向西安市规划局(大明宫)申请,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后,方可开工建设。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实现遗址保护与城市建设的双赢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实现遗址保护与城市建设的双赢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实现遗址保护与城市建设的双赢2010-12-09 08:52转载自《西安晚报》开栏语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越来越受到政府、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应地,如何有效保护利用文化遗产,成为新时期文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西安市委、市政府立足于西安实际,直面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突出的难题,积极探索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新思路、新模式,在充分保护文化遗产本体、优化文化遗产周边环境的基础上,进行文化旅游项目开发,将文化遗产与其他产业联动发展,实现了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的共赢,堪称我国乃至东方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

从今天开始,本报开设“东方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专栏,逐一解读西安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案例,以飨读者。

“外表蓬头垢面,内涵气象万千”,这是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建设前这片土地的真实写照。

70年前,河南人遭受大水灾,沿铁道逃荒到这里就住了下来。

从那时起,这一片面积巨大的昔日皇宫成了难民的家园,被西安人称为“道北”。

如果没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建设,而是继续对这一具有极高价值的文化古遗址进行被动保护,那么,这里将依旧持续着每天10万余工作和生活在遗址之上的人们,对遗址的蚕食和破坏;这里的众多居民也将依旧蜗居在几平方米的棚户中,带着对西安其他城区居民生活水平的羡慕和渴盼;也极少有市民了解或关心,被誉为“丝绸之路之东方圣殿”的大明宫,有着怎样的历史价值、人文价值和经济价值。

而这一切,伴随着大明宫遗址公园的建成开放,终于庄严地画上了句号。

让群众乐于接受遗址铭记历史许多年来,大明宫遗址一直蜷缩在古城西安东北的凋敝角落里,少人问津。

人们只知道,“道北”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许多人“宁睡城南一张床”,也“不住道北一间房”。

那么,究竟该如何改变“蓬头垢面”的遗址,让市民和游客兴致勃勃而来,理解和认识其内涵的“气象万千”?又该如何保护好这些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遗产,同时让“道北”地区的居民切实享受大遗址保护带来的巨大实惠?2007年10月,西安市委、市政府做出一项重大决策,启动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项目,即在创新性保护遗址的前提下,对大明宫遗址区19.16平方公里实施“整体拆迁,整体规划”,实现周边环境的优化,提升区域居民生活质量,带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大明宫遗址公园调研

大明宫遗址公园调研

唐大明宫遗址的保护与利用主要面临着三方面的 问题:首先,考古发掘难度大;其次,历史研究 难度大;第三,遗址保护难度大。 三大问题使得唐大明宫遗址的保护与利用困难重 重,而“遗址公园”作为一种具有更大包容性的 保护模式,为遗址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了一个有利 的平台。“唐大明宫遗址公园”在这样的背景下 应运而生。
标识建筑主要分布 在中轴空间上,体 现其符号性和可识 别性,按照历史秩 序形成节点空间和 视线通廊,延续历 史于时空之中。 并注重在公园中的 展示与休闲空间内 形成步移景易的视 觉特征
含元殿两侧的东西朝堂遗址采用碎石铺地标识与 展示,将遗迹原封不动地埋在地下,以阻止各种 因素对遗址的破坏。 在丹凤门与含元殿之间的空间,考古研究表明, 其唐代地面层位于现代地面层以下1 米左右,设 计在不破坏唐代地面层遗址的基础上,采用木格 嵌套碎石的方法标识中轴地面,对于中轴两侧空 间,采用地面植被与花灌木相结合的方法标识遗 迹、营造活动展示空间。
唐大明宫遗址公园的建立,将对城市土地 有效利用具有很高的价值。它作为西安无 可替代的重要历史景观符号,将真实而充 分的展示我国自唐以来的历史文化进程, 同时又可提供一个空间场所,为生活在现 代城市中的人们调节复杂浮躁的心境,这 将对西安整体品质的抬升和可持续发展发 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1 严格保护原则 2 可识别性原则 3 可逆可还原性原 则 4 保护与发展模 式——连片保护、 分期发展
唐大明宫是东方园林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被誉 为丝绸之路的东遗址保 护和改善民生的重点工程,西安的“城市中央公 “ 园” 成为西安未来城市发展的生态基础、最重要的人 文象征,并成为世界文明古都的重要支撑,进一 步提升西安的城市特色。
唐大明宫是举世闻名的唐长安城三大内宫中最 为辉煌壮丽的建筑群, 为辉煌壮丽的建筑群,地处长安城北部禁苑中 的龙首塬上,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 的龙首塬上,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平面略呈 梯形,占地面积约3.2平方公里 平方公里。 梯形,占地面积约 平方公里。 原宫墙周长为7.6公里 四面共有11座门 公里, 座门, 原宫墙周长为 公里,四面共有 座门,已探 余处。 明的殿台楼亭等遗址有 40余处。大明宫南部为 余处 前朝,自南向北由含元殿, 前朝,自南向北由含元殿,宣政殿和紫宸殿为 中心组成;北部的内廷中心为太液池。 中心组成;北部的内廷中心为太液池。

唐大明宫遗址保护范围

唐大明宫遗址保护范围

唐大明宫遗址保护范围
唐大明宫遗址是中国陕西省西安市的一处重要文化遗址,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其保护范围包括大明宫遗址核心区、辅助区和周边环境。

1. 大明宫遗址核心区:这是大明宫的主要遗址区域,位于现代西安市的北部。

该区域面积约为4.6平方公里,包括皇城、后苑、殿阁、佛寺、宫室等建筑遗迹。

2. 大明宫遗址辅助区:这是大明宫遗址的周边区域,包括了附近的街道、居民区和农田。

该区域的范围根据实际情况可能有所调整,以保护和维护核心区的完整性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3. 周边环境:为了保护大明宫遗址的环境,周边地区也会受到保护。

这包括了严格控制新建建筑、规划景观绿化、限制商业开发等措施,以确保大明宫遗址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和保护。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使用现状研究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使用现状研究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使用现状研究肖菁羽;陈洋【摘要】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建成实现了遗址保护与展示相结合,跳出了“就保护而保护、就展示而展示”的旧圈子,为国内“大遗址”的保护探索出新的经验.作为国家遗址公园,大明宫自开园三年半以来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状况值得研究.文章以普通游客的游览感受、西安市民的使用情况为出发点,通过对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使用现状的调研和分析,在已有的保护与展示基础上,试图发掘遗址与公园之间更深层的联系,让公众了解遗址、传承文化,为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使用和发展提出新的建议.【期刊名称】《华中建筑》【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5页(P61-65)【关键词】遗址公园;遗址;公园;游览感受;保护与展示【作者】肖菁羽;陈洋【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241.5一千三百年前的大明宫,是大唐帝国的政治殿堂,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宏伟的宫殿建筑群——它是故宫的4.5倍,卢浮宫的8倍,被誉为丝绸之路的东方圣殿。

在它存在的200多年间,创造了占地350hm2,拥有50多座殿堂和阁楼的繁华盛景,这在世界建筑史上是一个无法逾越的标高。

它消失之后,世人只能透过昏黄的书页,去想象这座梦幻宫殿的壮美。

这片3.2km2的遗址,依稀还存留着大明宫的余温[1]。

怀着对大唐的崇敬,抱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在进行了多年的探索之后,大明宫选择了遗址公园这条道路——在保护遗址的前提下,对整个遗址区进行绿化和展示,将这里建设成遗址公园对市民开放。

建成的大明宫遗址公园,不是仿建盛唐时的楼台殿宇,而是把遗址保护和旅游观光结合在一起,实现了保护与展示相结合。

但是面对现有的遗址保护工程,普通游客和市民又很难联想到这里曾经的雄伟建筑及其背后的传奇历史,作为西安市内最大的一处城市绿地,大明宫同时肩负起了公园这一城市功能,然而使用者却很难感受到这座遗址公园与普通公园的不同之处。

遗产旅游(大明宫) 论文

遗产旅游(大明宫)  论文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文化遗产旅游研究【摘要】: 大明宫是大唐帝国的统治中心和国家象征,大明宫遗址是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的皇家宫殿遗址,也是丝绸之路跨国申遗的龙头项目和我国大遗址保护与展示的新探索。

如何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指导大明宫遗址公园遗产旅游是当前颇具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

从文学这个层面讨论了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遗产旅游发展的理论途径。

【关键词】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文学遗产旅游遗产旅游“以遗产为吸引物所进行的旅游活动”,研究的主体就在于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开发、影响以及价值.中国遗产旅游状况以及特点在中国,遗产旅游包括文化、自然复合型、有型、无型等等.以遗产资源为旅游吸引物到遗产所在地去欣赏遗产,它主要依靠国家历史象征物来吸引游客.遗产旅游主要体现遗产的原真性,艺术.它也强调稳定性和连续性.中国的遗产文化发展一共经历了三个阶段对国内遗产旅游研究共有四个方面(遗产地价值、特征、开发保护) .1 遗产的属性、特征、价值.王鑫(l995)认为遗产地具有旅游吸引物、社区识别标志、正式与非正式教育基地以及经济重振的基础4 方面的属性。

陈勇(2005)提出原真性是遗产的基本属性。

在经济属性方面,大多数学者都同意遗产是一种特殊的公共资源,徐嵩龄(2005)还对不同类型的遗产按照所有权性质进行了划分。

2 遗产地的旅游开发主要是旅游方面的开发。

目前我国遗产地基本上都进行了旅游开发,但是关于遗产旅游的整体研究很少.3 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中国的世界遗产面临着人口、遗产地与城市空间关系紧密、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潜在市场对世界遗产地的偏好、世界遗产地保护需求等五大压力.大明宫遗产旅游文化发展方向以及措施大明宫是唐都长安三大宫城之一。

时称“东内”。

因其规模最大、制度完备、皇帝朝寝时间最长。

大明宫不仅是大唐帝国的统治中心和国家象征。

也是唐文化的重要载体,大明宫内的宫廷文化代表着大唐文化的精华。

它除了是一个遗产旅游项目,也具有厚重学术价值的课题.对于大明宫的可持续发展, 本论文主要探讨文学方面深入开展.文学遗产不仅提升景点文化文学遗产不仅能够丰富景区内容,还能提升景区文化内涵、扩大景区知名度、弘扬民族文化.因此对大明宫文学研究目的在于文学遗产进行研究分析,找出适合旅游开发的作品和可持续发展.所谓文学遗产,就是古典文学是几千年来君主制度下产生的东西.如根据《三国演义》、《红楼梦》而建成的三国城、大观园等旅游景点,或是作品中故事的实际发生地受人青睐,人们在游览时必须以作品为依托,所以将少数此类作品也归入旅游文学的范畴.如杜甫所写的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里面经典诗句“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和王维写的早朝大明宫之作,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体现出大明宫声势雄伟,不比阿房宫逊色风骚.要对大明宫的文学遗产开发价值,首先从提高景区知名度开始.大明宫位于西安古城城侧,文化历史底蕴独天地厚, 自身具备资源优势外,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文学遗产的宣传。

明朝的历史遗址保护与修复

明朝的历史遗址保护与修复

明朝的历史遗址保护与修复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璀璨辉煌的时期,拥有众多的历史遗址。

这些遗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但由于时间的流逝和其他因素,许多遗址面临着破损和毁坏的风险。

因此,保护和修复明朝的历史遗址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探讨明朝历史遗址保护与修复的现状、挑战和措施。

一、历史遗址保护与修复的现状明朝的历史遗址遍布全国,包括宫殿、陵墓、城墙等。

众多的遗址见证了明朝的兴衰,对研究明朝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然而,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和历史遗存的特点,历史遗址的保护与修复存在着差异。

一些明朝历史遗址,尤其是宫殿和陵墓,经过多年的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如故宫、明十三陵等,面临着严重的破损和损毁。

这些遗址需要进行全面的修复工作,以保持其原貌和历史意义。

另一方面,城墙、古代街区等历史遗址被广泛用于城市建设和社会活动,面临着过度开发和破坏的风险。

适当的保护和修复措施需要与城市规划和发展相结合,平衡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二、历史遗址保护与修复的挑战明朝历史遗址的保护与修复面临着许多挑战,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资金与技术的不足:历史遗址的保护与修复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专业技术支持。

然而,许多地方政府和机构缺乏足够的财力和专业人才,无法承担这项重要工作。

2. 公众参与的缺乏:历史遗址的保护与修复应该得到公众的关注和参与。

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宣传和教育,公众对历史遗址的保护意识和参与度较低,导致保护工作难以顺利进行。

3. 文化与经济利益的冲突:历史遗址的修复和保护需要在文化价值和经济利益之间取得平衡。

一些历史遗址位于繁华的城市中心,面临拆迁和商业化的压力,保护工作常常受到利益驱动的影响。

三、历史遗址保护与修复的措施为了解决历史遗址保护与修复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包括:1. 加大政府投入:政府应该加大对历史遗址保护与修复的经济投入,增加资金支持和专业人才培养,提高保护工作的效果和质量。

2. 设立专门机构:建立专门的历史遗址保护与修复机构,负责统一的规划、管理和协调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唐大明宫遗址保护方式探析

唐大明宫遗址保护方式探析

唐大明宫遗址保护方式探析肖爱玲(陕西师范大学,陕西 西安 710062)摘 要: 唐代大明宫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竣工于高宗龙朔三年。

是唐代著名的大三宫殿之一,是唐代政治中枢,不仅改变了隋唐长安城的空间结构和空间秩序,而且对中国古代都城空间形态产生了重要影响。

20世纪中期以来,大明宫宫城规模、形态、布局、空间结构等在考古、建筑、历史等学界的共同研究中日渐清晰。

21世纪初以来,大明宫遗址成为中外遗产保护专家关注的焦点。

2010年10月1日,大明宫国家遗址考古公园对外开放。

然而几年过去了,笔者经过多次问卷调查,发现大明宫遗址保护与旅游存在着社区旅游文化敏感性不高、景点可视度不够、游客参与度不够等问题,实质上就是大众对大明宫遗址的历史文化遗产内涵价值和保护价值认识不足所致的对遗址本体的不理解。

利用历史文献资料,系统梳理了唐大明宫及大明宫遗址文化内涵、特征及其在中国古代宫城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探索大明宫遗址等古都类遗址的具体保护方式。

关键词:唐大明宫;国家遗址考古公园;遗址保护方式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志码:AStudy on the Protection Methods on Tang’s Daming Palace SiteXIAO Ailing(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62, China)Abstract: The Daming Palace of the Tang Dynasty was built in the 8th year of Emperor Tang Taizong’s reign, and was completed in the 3rd year of Gaozong’s reign. It is one of the famous three palaces and the political center of the Tang Dynasty, which not only changed the spatial structure and spatial order of the Tang Chang’an city, but also influenced the Chinese ancient urban space morphology a lot. But after the fall of the Tang Dynasty, the Daming Palace faded out of the sight of people and then served as a reminder of historic ruins. Since the mid of 20th Century, the scale, form, layout, space structure of the Daming Palace is clear with each passing day with the help of the archaeological, architectural, historical and other academics study. And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21st Century, the site protection of Daming Palace became the focus of the heritage protection experts of China and even the whole world. On October 1st, 2010, Daming Palace National Archaeological Site Park opened to the public all over the world. But the author considers tha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exist in the tourism of Daming Palace National Archaeo logical Site Park through a series of questionnaires, such as the low cultural sensitivity of the community, short of visibility of the attractions and not enough participation of visitors and so on, which are resulted from the public’s deficiency of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notation value and protection value. The paper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s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he Daming Palace site and its historical status of Chinese ancient palace, and put forward some specific measures for the heritage protection.Key words: the Daming Palace of the Tang Dynasty; National Archaeological Site Park;some measures for the heritage protection作者简介:肖爱玲(1969-),女,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城市地理学、中国古都学与都城遗址保护。

遗址公园的开发与保护——以西安大明宫遗址公园为例

遗址公园的开发与保护——以西安大明宫遗址公园为例

Value Engineering0引言大明宫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是盛唐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宫殿。

现已发现的40多处宫殿阁亭遗址,大多集中在城北太液池的四周,主要有含元殿、麟德殿、三清殿、清思殿、宣政殿和紫宸殿等宫殿遗址。

2005年起,财政部和国家文物局正式启动“大遗址保护项目”,大遗址项目库的建立、专项经费的设立、大遗址保护规划体系的初步建立、相关规划编制、经费管理、绩效考核等办法出台。

我国的大遗址保护展示工作在“十一五”头三年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明显成效。

它不仅是“丝绸之路”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龙头,还是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永久会址。

2007年10月,遗址区保护项目全面启动。

遗址公园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总投资120亿元,其中,搬迁安置费用约90亿元,考古、文物保护展示及公园建设约30亿元。

1大明宫开园现状的分析1.1大明宫遗址公园保护的现状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已经对大明宫遗址进行了大量发掘研究,但考古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遗址公园内已确认的遗址主要有丹凤门、重玄门、玄武门等宫门宫墙遗址,以及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麟徳殿、三清殿大福殿、望仙台、御道、太液池等宫殿建筑遗址,以这些遗址为基础清晰地构成了大明宫遗址的皇宫建筑结构。

遗址公园保护的创新点体现在:整体保护,整体展示;大规模,完整保护;保护与展示结合。

借助现代科技,对夯土层进行修复加固,确保遗址能够传承,这种保护展示手法,既具有东方大遗址保护的理念,也有国际大遗址保护的先进经验。

在场址上依照其原有结构搭建木框架,唤起古今的思考与对话,如含元殿遗址等。

再例如紫宸殿遗址,在地面以上做了隔离层,这个项目首先利用树木,修剪出紫宸殿的意象,通过轻钢和原木勾勒出宫殿轮廓。

唐大明宫遗址主要为土质遗址,保护难度大,需要探索适合中国土木结构建筑遗址保护的理论,在这方面已做了大量积极有效的工作,邀请中国遗产研究院做了《大明宫复原研究》,启动了1:15的微缩景观展示;目前仍然在与牛津考古合作开展研究,探索展陈环境下的土遗址保护问题,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研究、修缮大遗址。

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文化旅游研究

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文化旅游研究

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文化旅游研究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文化旅游研究摘要:建设考古遗址公园,是新时期大遗址保护和利用的新模式,是保护文化遗产和旅游开发的重要举措。

本文将视角关注在陕西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以下简称大明宫),通过对它的现状调查与分析,总结归纳它在文化旅游展示利用方面的主要成就,作为未来国家遗址公园建设发展的借鉴经验,同时找出存在问题,重点阐述如何进一步建设好大明宫,如何进行文化旅游活动。

关键词: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大明宫文化旅游一、引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这个名词是在2009年以“大遗址保护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为主题的大遗址保护良渚论坛上正式提出的。

2010年10月,中国国家文物局公布首批12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陕西成为目前拥有遗址公园最多的省市。

在这三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中,秦始皇陵和汉阳陵现在开发的已经很成熟,而大明宫是2010年10月1日才正式对外开放,发展的时间短,在展示利用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文化旅游方面还有提升空间。

本文选取大明宫为研究对象,为其文化旅游提升的提出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

二、大明宫的现状分析2.1运营现状(1)景区特色展示:a.富有创意的展示手段:大明宫实现了保护与展示相结合,这种大体量的遗址保护展示在世界上少有所见,为国际大遗址保护探索出先进的经验。

b.经典的特色景点:大明宫后形成六大亮点和十个典型游览景点。

c.有趣的活动:在大明宫,除了能看到具有历史气息的遗址,还能看到“百官上朝”、“丹凤迎宾”等盛唐特有的情景,让游客宛若置身唐代宫廷。

d.实用的旅游路线:设计了两条环形旅游路线,一条是步行游览,一条是乘电瓶车游览。

(2)经营管理。

2010年,西安曲江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管理有限公司按照保护办的战略规划结合公司定位编制了《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管理有限公司“十二五”规划编制刚要》行政管理以构建和谐企业为中心,突出重点,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落实责任,进一步完善了公司机构设置及制度建设,公文处理和信息报送工作。

浅析西安大明宫古遗址公园的开发与保护

浅析西安大明宫古遗址公园的开发与保护

文化景观wen hua jing guan13浅析西安大明宫古遗址公园的开发与保护◎李琼洁摘要: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工程是一项民生工程和文物保护示范区,出发点是要保护遗址,传承文明。

本文依据改造工程对大明宫遗址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发现在保护与开发遗址时所出现的问题与漏洞,并给出合理的解决办法。

从而使大明宫得到最好的保护与开发,造福于人类。

关键词:大明宫遗址公园;古遗址;微缩景观;土质结构建造大明宫地处于长安城北部的龙首原上,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即634年,是唐朝在长安城三大宫殿群中规模最大最为宏伟壮丽的宫殿建筑群,平面略呈梯形,是唐朝的象征。

现在已经发现的含元殿、宣政殿、三清殿、清思殿、麟德殿等40多处宫殿亭阁的遗迹大多集中在城北太液池的四周[1]。

通过大明宫遗址的保护和开发,实现历史与现代、经济与社会、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的协调发展,和谐共融。

使其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实现区域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2]。

一、大明宫遗址未开发前的遗址概况西安大明宫遗址在未具体开发和保护前,周边的住户只知道其是一个唐朝的遗址,是唐朝大明宫的遗址,但其具体的情况、建筑、历史、文化等俨然是一概不知。

因为唐大明宫在1100多年前的战乱中毁灭,至今遗留的遗址只存与地面下,地面上的建筑遗址已荡然无存,即使人们想去了解也无从得知和感受。

二、大明宫遗址公园在保护和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一)开发前的策划方案与实施效果有差池在园区内,园内餐饮服务,公厕安放,游园导视等方面还很不完善,与遗址公园的保护与开发的统筹阶段所制定的方案相差甚远。

主办方根据持续发展、绿色保护的生态观念,以建立城市遗址公园为核心,结合“生态博物馆”理论的具体实施,集博物馆、城市广场、景观绿地、室外运动等于一身的整体性的城市文化公园。

但当下部分地区还在建设之中或是已建成但还未正式的投入使用,如室外运动场还未正式投入使用,园区内景观绿地的粗糙程度极高,甚至还会出现部分裸露的地皮[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明宫遗址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保护对策【摘要】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和资料分析法,针对大明宫遗址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遗址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对策及建议,以促进大明宫遗址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大明宫遗址;开发;保护;对策
遗址性旅游资源是人文旅游资源中的一个突出代表。

它作为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部分,展现的不仅是遗存的实物形态,还包括对应的人文表达方式,民俗风情、礼仪庆典、艺术活动是其独特性的体现[1]。

大明宫遗址于2009年被确定为国家级的大遗址保护示范区,它不仅是唐代建筑遗迹和珍贵的文物史迹,更是我国盛唐文化中的精髓。

为了更好的开发大明宫遗址,在尽力保护原有遗址的基础上开发了大明宫遗址公园,也将大明宫遗址纳入了城市规划的整体中来。

因此,有限制性的、良好的大明宫遗址的旅游资源开发可以为旅游资源的保护提供更多的经济支持,必须正确认识到大明宫遗址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促进大明宫遗址的可持续发展。

1大明宫遗址简介
大明宫是中国唐代长安城最大的一处皇宫,是唐代著名的三大宫殿之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城北的龙首原上。

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平面略呈梯形,占地面积约3.2平方公里。

因位于太极宫东北,又名”东内”。

始建于贞观八年(公元634)。

名永安宫,次年改名
大明宫。

龙朔二年 (公元662)重加修建,改名蓬莱宫。

咸亨元年(公元670)又改名含元宫,长安元年 (公元701)复名大明宫。

原宫墙周长为7.6公里,四面共有11座门,已探明的殿台楼亭等遗址有40余处。

自龙朔三年直到唐末迁都洛阳,大明宫一直是唐王朝的皇权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也是我国古代规模最为宏大的宫殿区[1]。

2大明宫遗址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2.1 遗址区内环境恶劣整治乏力
遗址内环境遭受破坏的主要方式为违章建筑。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村民为了改善本身的居住环境。

扩建、翻新自家宅院;另一方面,随着外来务工人员增多,村民为了增加额外收入在自家院落或田地建房、招徕房客,从中收取租金。

除村民大量建房外。

村委为了发展集体经济,也利用各自的地理位置优势,租让土地,招引建材方面的经销商和加工商,相应地一些饭馆、商店、美容店和浴池等服务业也应运而生。

遗址不断被厂房、店铺所蚕食,地面建筑覆盖部分未出土的遗址。

大量的违章建筑要想进行拆除,为大明宫遗址的开发提供便利的环境条件,存在诸多困难。

2.2 遗址的开发对原有的景观完整性存在损坏
大明宫遗址公园是依托于大明宫遗址之上,在遗址开发过程中为了整体规划的合理与协调,对个别景观进行了迁移,并且增加了各类景观建筑及相关旅游基础设施,在景观迁移和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必定会对原有的历史、人文景观产生破坏,难以恢复其原有的旅
游吸引力。

同时,大明宫遗址的开发推动了大明宫遗址博物馆、周围旅游商店的建设与发展,商业化的经营也势必影响到大明宫遗址旅游资源所特有的文化氛围,相关的经济活动也会对大明宫遗址周围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产生一系列的破坏。

随着对大明宫遗址的进一步开发和目前已经建成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对外开放,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大遗址保护的难度,对于遗址的保护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城市遗址上部通常有住区、企业、学校、工厂等单位关系错综复杂,不易进行整体保护。

遗址建控地带以外的环境恢复到城市化前状态的难度很大[2]。

2.3 遗址的开发对遗址自身的范围、体态有不同程度的破坏
大明宫遗址的开发范围包括原有的大明宫建筑遗迹、已建成的大明宫遗址公园和整个大明宫遗址保护区范围内的旅游资源,并且经过初步发开后对旅游者开放,使大量的旅游者进入大明宫遗址中原有的建筑遗迹范围参观游览,这对于保护旅游资源的体态完整性是极为不利的。

一些旅游景区由于资源的开发,游客的涌入量超过了承载力,给资源本身造成了致命的损坏。

对于大明宫遗址中丹凤门及其它宫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宫墙遗址保护及展示工程、上朝路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宣政殿、紫宸殿保护展示工程、太液池遗址保护与展示工程的开发,会使大量的游客进入原遗址之上,必将会对其原有的建筑体态产生破坏,同时增加景区的接待负担。

3大明宫遗址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3.1遗址内的服务、保安及展示等配套设施的建筑应不干扰遗址本体为原则
历史遗址公园自然是以历史遗存为本体,那些服务于游人的店铺、休憩亭、洗手间、保安值班室、配电室、坐椅、连同介绍遗址的展示厅都是从属的客体。

大明宫遗址公园内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应该符合遗址整体的完整性,对其色彩、风格、体量大小、高度、密度、体态进行严格把关,使其着重体现出唐文化主题的内涵,让这些设施既方便游人,方便管理,同时也不至于对遗址的本体及遗址环境的完整性造成干扰乃至破坏。

3.2加强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意识,合理协调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在旅游开发要注重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3]。

大明宫遗址作为极具唐文化特色、富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开发潜力的国家级保护遗址,在开发过程中相关各个方面都要合理协调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政府要正确引导大明宫遗址的开发与保护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通过政策立法、加强政府监管力度,合理协调旅游开发商与旅游保护部门的关系。

社会公众要加强保护意识,在参与大明宫遗址的旅游活动时,要注重自身对于旅游资源的保护意识。

旅游保护部门要增强对于旅游资源的开发意识,在开发中寻求与开发相协调的保护模式[4]。

只有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大明宫遗的开发与保护开发才可以齐头并进,促进大明宫遗址的长远发展。

3.3 保护管理方式有待改进
大明宫遗址面积大,地形复杂,单位错落。

人口较多。

虽早在1961年即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由于法律不健全,没有得力的具体部门负责,所以一直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和管理。

直到1981年,经西安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大明宫遗址保管所,才形成了一支职能明确的专业保护管理队伍。

该所自成立以来,主要是行使《文物保护法》赋予的行政执法任务,以保护遗址和文物为天职。

维护遗址区内的重要宫殿展示景区的正常秩序,对群众开展文物法和爱国主义的宣传和教育工作,采集散落于民间和施工中出土的文物。

协调文物部门与遗址区中各单位和居民的关系,制止违章建筑和一切破坏遗址的行为。

然而由于人员配备不足,办公设备不全,保护经费不足,管理机制也尚不健全。

在对大明宫遗址的进一步开发过程中要重视管理方法与管理机制的创新,在保护的基础上引导积极合理的开发。

【参考文献】
[1] 徐琴.高速城市化时期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3):39-40.
[2] 申丽娟.大明宫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影响因素探析[j].丝绸之路,2010,193(24 ):107-111.
[3] 张关心.大遗址保护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初探--以大明宫遗址保护为例[j].东南文化,2011,219(1):27-31.
[4] 曹恺宁.城市有机更新理念在遗址地区规划中的应用--以西安唐大明宫遗址地区整体改造为例[j].规划师,2011,27(1):45-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