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骨折临床路径(2019年版)

合集下载

临床路径—膑骨骨折

临床路径—膑骨骨折

第14天(术后第 12天) 月 日 容 费用 生命体征:T: P: R: BP: 一般状况:□差 □一般 □良好 全身重要脏器评估:□差□一般□良 好 护理级别:□一级□二级□三级 内 1、医生查房; 2、体格检查; 3、观察伤口,换药拆线; 4、完成病程记录。 5、出院指导,出院带药 6、完成出院病历、门诊病历。
入院日期 科别:
入院第2天(手术日) 日 内 容 生命体征:T: P: R: BP: 一般状况:□差 □一般 □良好 全身重要脏器评估:□差□一般□良好 理级别:□一级□二级□三级 月 1、术前医生查房; 、完成手术;评估诊断; 3、完成入院记录,术后病程记录。
出院日期
预期住院天数 床号:
第4天(术后第2天) 入院第3天((术后第1天) 月 日 月 日 内 容 内 容 费用 费用 费用 生命体征:T: P: R: BP: 生命体征:T: P: R: BP: 一般状况:□差 □一般 □良好 一般状况:□差 □一般 □良好 护 全身重要脏器评估:□差□一般□良好 全身重要脏器评估:□差□一般□良好 护理级别:□一级□二级□三级 护理级别:□一级□二级□三级 2 1、医生查房; 2、体格检查,重点检查专科情况; 3、观察伤口情况; 4、完成病程记录。 5、完成手术记录; 6. 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病情及治疗; 1、医生查房; 2、体格检查;重点检查专科情况; 3、观察伤口情况; 4、完成病程记录。
普食 □通畅□未解□腹泻 □不受限制□卧床休息□限制活动
□有
□无
□有
□无
□有
□无
□有
□无
□有
□无
□一般 □好转 □良好 □恶化 □治 愈
□一般 □好转 □良好 □恶化 □治愈
□一般 □好转 □良好 □恶化 □治愈

2019版骨科临床路径

2019版骨科临床路径

2019版骨科临床路径引言:骨科临床路径是指根据临床实践和病人需求,将病人的治疗过程规范化、标准化,并通过团队协作来提高骨科疾病治疗效果的一种管理方法。

本文将介绍2019版骨科临床路径,主要涵盖路径制定、路径实施和路径评估三个方面。

一、路径制定1. 病例选择:在制定骨科临床路径时,首先需要明确适用的病例范围,包括骨科疾病的种类、病程和严重程度等因素。

2. 多学科共识:骨科临床路径的制定需要多学科的共同参与,包括骨科医生、护士、物理治疗师等,以确保路径的全面性和可行性。

3. 依据循证医学:制定骨科临床路径应依据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结合临床经验和专家意见,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治疗方案。

二、路径实施1. 病人教育:在实施骨科临床路径时,需要重视病人的教育工作,包括手术前的准备、术后的康复指导等,以提高病人对治疗的理解和配合度。

2. 团队协作:骨科临床路径强调多学科的团队协作,通过医生、护士、物理治疗师等的合作,协调病人的治疗进程,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3. 信息化支持:在路径实施过程中,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如电子病历、远程医疗等,提高路径的执行效率和准确性。

三、路径评估1. 治疗效果评估:骨科临床路径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因此需要定期评估和反馈治疗效果,以便不断优化路径。

2. 质量管理:骨科临床路径的实施需要进行全方位的质量管理,包括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的监控,以确保路径的质量和安全性。

3. 持续改进:骨科临床路径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需要根据评估结果和临床实践不断进行改进,并及时更新路径内容。

结论:2019版骨科临床路径是一个以病人为中心的治疗管理方法,通过路径制定、路径实施和路径评估三个方面的工作,提高骨科疾病治疗的效果和质量。

骨科临床路径的实施需要多学科的团队协作和信息化支持,同时也需要持续的评估和改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临床需求。

通过不断完善和优化,骨科临床路径将为病人提供更加规范和高效的治疗服务。

髌骨骨折内固定取出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髌骨骨折内固定取出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嵌骨骨折内固定取出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骸骨骨折内固定取出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骰骨骨折内固定取出(ICD-10:Z47.004)行单处内固定取出术(ICD-9-CM-3:78.690)。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有明确的骨折手术史;2.体格检查:患肢功能可,局部皮肤无明显异常,无压痛;3.辅助检查:X线片显示骸骨骨折术后,骨折线消失。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

1.无严重的合并症;2.术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较好;3.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数:5T0天。

五、入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Z47.004骰骨骨折内固定取出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3.行单处(骰骨)骨内固定取出;4.骨折已骨性愈合。

六、住院期间的辅助检查项目1.必选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3)凝血功能;(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5)患侧膝关节正侧位X片;(6)胸部X片、心电图。

2.可选项目(1)双下肢血管彩色超声;(2)血气分析;(3)超声心动图;(4)肺功能(高龄或既往有心、肺病史者)。

七、选择用药1.必选项目(1)术前半小时用药:阿托品、鲁米那钠;(2)止痛治疗:高乌甲素或曲马多针;(3)H2受体拮抗剂:西米替丁;(4)麻醉药品:利多卡因、布比卡因或罗哌卡因,50%葡萄糖注射液;(5)术中补液:生理盐水,琥珀酰明胶500ml,复方氯化钠。

2.可选项目(1)止血药:血凝酶;(2)麻醉药品:咪达嗖仑;(3)镇痛泵:曲马多、舒芬太尼。

髌骨骨折临床路径

髌骨骨折临床路径

髌骨骨折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一、髌骨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闭合性髌骨骨折(ICD-10:S82.001)行髌骨骨折内固定术(ICD-9-CM-3:78.56/79.1901/79.39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等。

1.病史:外伤史。

2.体格检查:患膝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

3.辅助检查:X线检查发现髌骨骨折。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等。

1.年龄在16岁以上。

2.伤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

3.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4.首选克氏针张力带固定,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治疗方式。

(四)标准住院日为≤1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82.001髌骨骨折疾病编码。

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髌骨骨折。

3.除外病理性骨折。

4.除外合并其他部位的骨折和损伤。

5.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4天。

1.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镜检;(2)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3)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4)骨科X线检查。

2. 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下肢血管超声、血气分析、超声心动图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1)推荐使用头孢唑林钠肌内或静脉注射:①成人:0.5g-1g/次,一日2-3次;②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③使用本药前须进行皮试。

2019年版临床路径目录

2019年版临床路径目录

2019年版临床路径目录XXX发布了2019年版的224个病种临床路径目录,其中第一篇是耳鼻喉科临床路径。

该篇目录包括以下疾病:鼻腔鼻窦恶性肿瘤、鼻中隔偏曲、分泌性中耳炎、甲状腺肿瘤、慢性鼻-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突发性耳聋、腺样体肥大。

第二篇是妇产科临床路径,其中包括过期妊娠、计划性剖宫产、完全性前置胎盘、医疗性引产、产钳助产、分娩因胎盘因素导致产后出血、子宫腺肌病(全子宫切除术)、自然临产分娩、足月胎膜早破行分娩等疾病。

第三篇是骨科临床路径,其中包括髌骨骨折、尺骨鹰嘴骨折、尺桡骨干骨折、肱骨干骨折、肱骨踝骨折、股骨干骨折、股骨颈骨折、股骨踝骨折、股骨头坏死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股骨下端骨肉瘤人工假体置换、踝关节骨折、颈椎病、胫腓骨干骨折、胫骨平台骨折、髋关节发育不良、髋关节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膝内翻、胸椎管狭窄症、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等疾病。

第四篇是呼吸病临床路径,其中包括肺脓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结核性胸膜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特发性肺纤维化、胸膜间皮瘤、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自发性气胸等疾病。

第五篇是口腔医学临床路径,其中包括单纯性疱疹、非游离端单个乳磨牙早失、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口腔扁平苔藓、口腔念珠菌病、乳牙慢性牙髓炎、乳牙中龋、腮腺多形性腺瘤、舌癌、下颌骨骨折、下颌前突畸形等疾病。

第六篇泌尿外科临床路径(2019年版)1、针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的临床路径。

2、针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临床路径。

3、针对膀胱肿瘤的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的临床路径。

4、针对前列腺癌的开放前列腺癌根治术的临床路径。

5、针对肾结石的经皮肾镜碎石术的临床路径。

6、针对肾上腺无功能腺瘤的腹腔镜肾上腺无功能腺瘤切除术的临床路径。

7、针对肾盂癌的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及膀胱部分切除术的临床路径。

8、针对输尿管癌的腹腔镜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切除术的临床路径。

髌骨骨折临床路径(2019年版)

髌骨骨折临床路径(2019年版)

髌骨骨折临床路径(2019年版)一、髌骨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髌骨闭合性骨折(ICD-10:S82.000)。

行髌骨骨折内固定术(ICD-9-CM-3:78.56/79.16/79.36)。

(二)诊断依据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赵玉沛、陈孝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

1.病史:外伤史。

2.体格检查:患膝肿胀、疼痛、活动受限。

3.辅助检查:X线检查发现髌骨骨折。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赵玉沛、陈孝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

1.年龄在14岁以上。

2.伤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

3.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4.首选克氏针张力带固定,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治疗方式。

(四)标准住院日为≤16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82.000髌骨骨折疾病编码。

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髌骨骨折。

3.除外病理性骨折。

4.除外合并其他部位的骨折和损伤。

5.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0~7天1.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镜检;(2)电解质检查、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凝血功能检查、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3)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4)骨科X线检查。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CT、下肢血管超声、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15〕43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2.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手术超时3小时加用1次。

3.术后3天内停止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可根据患者切口、体温等情况适当延长使用时间。

髌骨骨折临床路径表单

髌骨骨折临床路径表单

髌骨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闭合性髌骨骨折(10)-10:S82.001),行髌骨骨折内固定术(ICD-9-CM—3:78.56/79.1901/79.3901)。

(二)诊断依据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1.病史:外伤史。

2.体格检查:患膝肿胀、疼痛、活动受限。

3.辅助检查:X线检查发现髌骨骨折。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1.年龄在16岁以上。

2.伤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

3.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4.首选克氏针张力带固定,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治疗方式。

(四)标准住院日为≤16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82.00l髌骨骨折疾病编码。

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髌骨骨折。

3.除外病理性骨折。

4.除外合并其他部位的骨折和损伤。

5.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0—7天1.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十镜检。

(2)电解质检查、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凝血功能检查、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

(3)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

(4)骨科X线检查。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CT、下肢血管超声、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2.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手术超时3小时加用一次;术中出血量大于1500ml时加用一次。

3.术后3天内停止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可根据患者切口、体温等情况适当延长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1—7天1.麻醉方式:椎管内麻醉和(或)全麻。

髌骨骨折临床路径分析及改进方案

髌骨骨折临床路径分析及改进方案

髌骨骨折临床路径分析及改进方案髌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通常发生在膝关节区域,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和功能障碍。

为了提高髌骨骨折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康复质量,临床路径管理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本文将对髌骨骨折的临床路径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一、髌骨骨折的临床路径分析1. 诊断和评估过程髌骨骨折的诊断和评估是临床路径的起点。

目前常用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判断,X光片的检查等。

然而,一些轻微的髌骨骨折易被忽视,导致误诊和延误治疗的情况发生。

2. 手术决策和手术过程髌骨骨折的手术决策和术式选择也是临床路径中的重要环节。

目前,常用的手术方式包括开放复位内固定、关节镜下复位内固定等。

然而,并没有一种统一的准则来指导手术方式的选择,导致不同医生和医院存在差异。

3. 术后恢复和康复过程术后恢复和康复是髌骨骨折治疗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目前,一些患者因为对康复不重视或指导不到位而导致术后功能恢复不理想。

此外,术后的疼痛管理和物理治疗也是需要改进的方面。

二、髌骨骨折临床路径改进方案1. 加强临床症状和体征的评估在诊断和评估过程中,应加强对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判断。

此外,可以借助影像学技术,如MRI或CT等,来准确评估髌骨骨折的类型和程度,以避免漏诊和误诊的情况。

2. 建立手术决策的指南应建立一套髌骨骨折手术决策的指南,包括术式的选择、手术时机的确定等。

该指南可以基于大量的临床研究和专家共识,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选择,以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3. 完善术后康复方案术后康复方案的制定和执行对于髌骨骨折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医务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术后康复指导,包括疼痛管理、物理治疗和功能锻炼等。

此外,也可以借助康复专家的力量,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4. 加强患者教育和心理支持对于髌骨骨折的患者,相关的教育和心理支持也非常重要。

医务人员应对患者进行细致入微的解释,告知患者病情、治疗方案和康复预期,以增强患者的信心和合作程度。

髌骨骨折临床路径

髌骨骨折临床路径

髌骨骨折临床路径(2011年版)一、髌骨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闭合性髌骨骨折(ICD-10:S82.001)行髌骨骨折内固定术(ICD-9-CM-3:78.56/79.1901/ 79.39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1.病史:外伤史。

2.体格检查:患膝肿胀、疼痛、活动受限。

3.辅助检查:X线检查发现髌骨骨折。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1.年龄在16岁以上。

2.伤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

3.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4.首选克氏针张力带固定,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治疗方式。

(四)标准住院日为≤1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82.001髌骨骨折疾病编码。

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髌骨骨折。

3.除外病理性骨折。

4.除外合并其他部位的骨折和损伤。

5.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0-7天。

1.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镜检;(2)电解质检查、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凝血功能检查、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3)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4)骨科X线检查。

2. 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CT、下肢血管超声、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2.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手术超时3小时加用一次;术中出血量大于1500ml时加用一次。

3.术后3天内停止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可根据患者切口、体温等情况适当延长使用时间。

临床路径培训课件

临床路径培训课件
加用一次。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1-7天。 1.麻醉方式:椎管内麻醉和/或全麻。 2.手术方式:胫腓骨干骨折内固定术。 3.手术内固定物:钢板螺钉或带锁髓内钉。 4.术中用药:麻醉用药、抗菌药。 5.输血:根据出血情况。
二、胫腓骨骨折临床路径标准及实施方 案
(九)术后住院恢复6-9天。 1.必须复查的项目:血常规、X光检查。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电解质、肝肾功能、CT。 3.术后用药: (1)抗菌药物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
二、胫腓骨骨折临床路径标准及实施方案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闭合性胫腓骨干骨折 行胫腓骨干骨折内固定术(二)诊断依据。 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年8月第1版)。 1.病史:外伤史。 2.体格检查:患肢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畸形、反常活动。 3.辅助检查:X线检查发现胫腓骨干骨折。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一、髌骨骨折临床路径标准及实施方案
(九)术后住院恢复5-14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膝关节正侧位片。 2.必要时查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 3.术后处理: (1)抗菌药物:按照需要执行; (2)术后镇痛:参照《骨科常见疼痛的处理专家建议》;(3)中医中药辩证施治: ①血瘀气滞型:行气活血,消肿止痛。 ②瘀血凝滞型:活血和营,续筋接骨。 ③肝肾不足型:补益肝肾,调养气血。 (4)术后康复:以主动锻炼为主,被动锻炼为辅。 (十)出院标准。 1.体温正常,常规化验指标无明显异常。 2.伤口愈合良好:伤口无感染征象(或可在门诊处理的伤口情况)、无皮瓣坏死。 3.术后X线片证实复位固定满意。 4.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临床路径】髌骨骨折诊疗常规

【临床路径】髌骨骨折诊疗常规

髌骨骨折诊疗常规【概述】髌骨骨折为临床上常见骨折,可分为无移位和有移位两类, 在移位型髌骨骨折中可分为横断、纵形、撕脱和粉碎四个基本类型,斜形骨折可包含在横断骨折内。

对于横断骨折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诊断标准】1、有外伤病史,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可触及骨檫音和异常活动。

2、X片示存在骨折征象和移位。

【纳入标准】横断髌骨骨折有移位者。

【排除标准】1、粉碎性髌骨骨折,开放性髌骨骨折,陈旧性髌骨骨折,病理性髌骨骨折。

2、伴有内科疾病或严重骨质疏松症。

3、局部皮肤及软组织挫伤严重。

4、合并其它外伤;或术区有明显感染灶者。

5、小儿髌骨骨折(≤14岁)。

【治疗常规】1、手术(1)手术指征:横断髌骨骨折有移位者。

(2)麻醉方式:硬膜外麻醉或全麻。

(3)术后换药拆线:术后当天拍CR片或普通X线片,术后第1、3、5、10天各换一次药,术后第10-14天拆线、更换石膏。

2、药物(1)术前:术前0.5-2小时至术后3日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2)术后:应用活血化淤及促进骨折愈合药物。

3、检查(1)术前:血、尿、粪常规、肝功、肾功、凝血四项、电解质、血糖、血脂、全导心电图、乙肝五项、丙肝抗体、梅毒抗体、艾滋病抗体、胸部正位及骨折部位正、侧位(CR) X 线片。

(2)术中:C臂X光机透视。

(3)术后:血常规、乙肝五项、丙肝抗体、梅毒抗体、艾滋病抗体,骨折部位正、侧位(CR)X线片。

【出院标准】1、切口Ⅰ/甲愈合。

2、骨折对位对线良好,内固定物牢靠。

3、体温正常、血象正常。

【质量标准】1、平均住院日:17天。

2、疗效标准:治愈率≥99%,病死率<1%。

3、切口感染率<0.5%。

髌骨骨折临床路径编码: S82.001 疾病名称:髌骨骨折适用对象:髌骨骨折拟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预期住院天数:17天/实际住院天数:天预期术前住院天数:2天/实际术前住院天数:天。

82 髌骨骨折

82 髌骨骨折

髌骨骨折临床路径(县级医疗机构版)一、髌骨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闭合性髌骨骨折(ICD-10:S82.001)行髌骨骨折内固定术(ICD-9-CM-3:78.56/79.1901/79.39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等。

1.病史:外伤史。

2.体格检查:患膝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

3.辅助检查:X线检查发现髌骨骨折。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等。

1.年龄在16岁以上。

2.伤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

3.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4.首选克氏针张力带固定,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治疗方式。

(四)标准住院日为≤1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82.001髌骨骨折疾病编码。

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髌骨骨折。

3.除外病理性骨折。

4.除外合并其他部位的骨折和损伤。

5.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4天。

1.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镜检;(2)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3)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4)骨科X线检查。

2. 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下肢血管超声、血气分析、超声心动图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1)推荐使用头孢唑林钠肌内或静脉注射:①成人:0.5g-1g/次,一日2-3次;②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③使用本药前须进行皮试。

髌骨骨折临床路径

髌骨骨折临床路径

髌骨骨折临床路径(2015年版)一、髌骨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髌骨骨折(ICD-10:S82.10)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ICD-9-CM-3:79.36)(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外伤史。

2.体检有明确体征:患侧膝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

3.辅助检查:膝关节X线片显示髌骨骨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1.明显移位的关节内骨折。

2.无手术禁忌证。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5天(部分病人患侧膝关节严重肿胀,需要等待1周方能手术)。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82.10髌骨骨折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闭合性髌骨骨折。

4.除外病理性骨折。

(六)术前准备0-7天。

1.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血型;(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沉、c反应蛋白;(3)凝血功能;(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5)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6)胸片、心电图。

( 7) 膝关节三维重建CT,膝关节MRI(七)选择用药。

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0-7天(急诊手术为入院0天)。

1.麻醉方式:神经阻滞麻醉、椎管内麻醉或全麻。

2.手术方式: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3.手术内植物:聚髌器,序列直径的克氏针,钢丝等。

4.输血:一般不需要输血。

(九)术后住院恢复5-14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膝关节正侧位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髌骨骨折临床路径表单
时间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重 点 医 嘱
主要 护理 工作 病情 变异 记录 护士 签名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髌骨闭合性骨折(ICD-10:S82.000)
行髌骨骨折内固定术(ICD-9-CM-3:78.56/79.16/79.36)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16 天
CT。 3.术后用药: (1)抗菌药物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
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15〕43 号)执行,并根据患 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一、 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2)术后镇痛:参照《骨科常见疼痛的处理专家建议》 (《中华骨科杂志》.2008 年 1 月.28 卷.1 期);
肿时可以停止抗菌药物
停止抗菌药物治疗
科门诊复查
治疗
□ 其他特殊医嘱
□ 不适随诊
□ 其他特殊医嘱
□ 术后功能锻炼
□ 术后功能锻炼
临时医嘱:
临时医嘱:
□ 复查血尿常规、生化(必要时)
□ 复查血尿常规、生化(必 □ 补液(必要时)
要时)
□ 换药(必要时)
□ 补液(必要时)
□ 镇痛等对症处理
□ 换药(必要时)
□ 根据病情:下肢血管超声、
肺功能、超声心动图、血气
分析
□ 膝关节 CT 或核磁(必要时)
□ 入院介绍(病房环境、设施 □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等)
□ 防止皮肤压疮护理
□ 入院护理评估
□ 心理和生活护理
□ 观察患肢牵引、制动情况及
护理
长期医嘱:同前 临时医嘱: □ 术前医嘱 □ 明日在椎管内麻醉和(或)
长期医嘱:
长期医嘱:
□ 骨科常规护理
□ 骨科护理常规
□ 二级护理
□ 二级护理
□ 饮食
□ 饮食
□ 患肢石膏(支具)固定
□ 患者既往内科基础疾病用药
临时医嘱:
临时医嘱:
□ 血常规、血型、尿常规
□ 根据会诊科室要求安排检查
□ 凝血功能
检验
□ 电解质、肝肾功能
□ 镇痛等对症处理
□ 感染性疾病筛查
□ 胸部 X 线平片、心电图
□ 镇痛等对症处理
□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 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 指导患者功能锻炼
□ 出院宣教
□ 指导患者功能锻炼
□ 术后心理和生活护理
□无 □有,原因:
□无 □有,原因:
□无 □有,原因:
1.
1.
1.
2.
2.
2.
情 □ 请相关科室会诊
□ 上级医师查房,术前评估和 决定手术方案
□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 □ 向患者及(或)家属交代围
术期注意事项并签署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知情同意书、输血同意书、 委托书(患者本人不能签字 时)、自费用品协议书、医 保知情同意书(医保患者) □ 麻醉医师查房并与患者及 (或)家属交代麻醉注意事 项并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 □ 完成各项术前准备
□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 指导术后患者功能锻炼
□无 □有,原因: 1. 2.
时间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住院第 10 天 (术后第 3 日) □ 上级医师查房 □ 住院医师完成病程记录 □ 伤口换药(必要时) □ 指导患者功能锻炼
住院第 11 天 (术后第 4 日) □ 上级医师查房 □ 住院医师完成病程记录 □ 伤口换药(必要时) □ 指导患者功能锻炼 □ 摄患侧膝关节正侧位 X 片
时间。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2.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 30 分钟;手术超时 3 小时加
用 1 次。 3.术后 3 天内停止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可根据患者切
口、体温等情况适当延长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 1~7 天 1.麻醉方式:椎管内麻醉和(或)全身麻醉。 2.手术方式:髌骨骨折内固定术。 3.手术内固定物:克氏针张力带、空心钉等。 4.术中用药:麻醉用药、抗菌药。 5.输血:视术中具体情况而定。 (九)术后住院恢复 6~9 天 1.必须复查的项目:血常规、X 线检查。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电解质、凝血功能、肝肾功能、
髌骨骨折临床路径
(2019 年版)
一、髌骨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髌骨闭合性骨折(ICD-10:S82.000)。 行髌骨骨折内固定术(ICD-9-CM-3:78.56/79.16/ 79.36)。 (二)诊断依据 根据《外科学(下册)》(8 年制和 7 年制临床医学专用 教材,赵玉沛、陈孝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年)。 1.病史:外伤史。 2.体格检查:患膝肿胀、疼痛、活动受限。 3.辅助检查:X 线检查发现髌骨骨折。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外科学(下册)》(8 年制和 7 年制临床医学专用 教材,赵玉沛、陈孝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年)。 1.年龄在 14 岁以上。 2.伤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 3.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4.首选克氏针张力带固定,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 治疗方式。
长期医嘱:
长期医嘱:
出院医嘱:
□ 骨科术后护理常规
□ 骨科术后护理常规
□ 出院带药
□ 二级护理
□ 二级护理
□ 日后拆线换药(根据
□ 饮食
□ 饮食
伤口愈合情况,预约拆线
□ 抗菌药物:如体温正常, □ 抗菌药物:如体温正常,伤口
时间)
伤口情况良好,无明显红
情况良好,无明显红肿时可以 □ 出院后骨科和(或)康复
全身麻醉下行髌骨骨折内 固定术 □ 术前禁食水 □ 术前用抗菌药物皮试 □ 术前留置导尿管 □ 术区备皮 □ 其他特殊医嘱
□ 做好备皮等术前准备 □ 提醒患者术前禁食水 □ 术前心理护理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医师 签名
时间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住院第 9 天 (术后第 2 日) □ 上级医师查房 □ 完成病程记录 □ 拔除引流管,伤口换药 □ 指导患者功能锻炼
长期医嘱: □ 骨科术后护理常规 □ 一级护理 □ 饮食 □ 患肢抬高 □ 抗菌药物 □ 其他特殊医嘱 临时医嘱: □ 复查血常规(必要时) □ 输血及或补晶体、胶体液(必
要时) □ 换药,拔引流管 □ 镇痛等对症处理(酌情)
醉下行髌骨骨折内固定术 □ 心电监护、吸氧(根据病情
需要) □ 补液 □ 止吐、镇痛等对症处理(酌
情) □ 急查血常规 □ 输血(根据病情需要) □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及时报
告医师 □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 指导术后患者功能锻炼 □无 □有,原因: 1. 2.
住院第 8 天 (术后第 1 日) □ 上级医师查房 □ 完成常规病程记录 □ 观察伤口、引流量、体温、生 命体征、患肢远端感觉运动情 况等并作出相应处理
长期医嘱: □ 骨科术后护理常规 □ 一级护理 □ 饮食 □ 患肢抬高 □ 留置引流管并记引流量 □ 抗菌药物 □ 其他特殊医嘱 临时医嘱: □ 复查血常规 □ 输血及/或补晶体、胶体液(根
据病情需要) □ 换药 □ 镇痛等对症处理(酌情)
□ 观察患者病情并做好引流量 等相关记录
□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 指导术后患者功能锻炼 □无 □有,原因: 1. 2.
住院第 1 天
住院第 2 天
住院第 3~6 天 (术前日)
□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 上级医师查房 □ 初步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 完成住院志、首次病程、上
级医师查房等病历书写 □ 开检查检验单 □ 完成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 □ 行患肢牵引或制动
□ 上级医师查房与手术前评估 □ 确定诊断和手术方案 □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 完善术前检查项目 □ 收集检查检验结果并评估病
(四)标准住院日为≤16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 ICD-10:S82.000 髌骨骨折疾病编 码。 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髌骨骨折。 3.除外病理性骨折。 4.除外合并其他部位的骨折和损伤。 5.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 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0~7 天 1.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镜检; (2)电解质检查、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凝血功 能检查、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艾 滋病); (3)胸部 X 线平片、心电图; (4)骨科 X 线检查。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CT、下肢血管超声、 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15〕 43 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
住院第 12~16 天 (术后第 5~9 日) □ 上级医师查房,进行手术 及伤口评估,确定有无手 术并发症和切口愈合不 良情况,明确是否出院 □ 完成出院志、病案首页、 出院诊断证明书等病历 □ 向患者交代出院后的康 复锻炼及注意事项,如复 诊的时间、地点,发生紧 急情况时的处理等
重 点 医 嘱
主要 护理 工作 病情 变异 记录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重 点 医 嘱
主要 护理 工作 病情 变异 记录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住院第 4~7 天 (手术日)
□ 手术 □ 向患者及/或家属交代手术过
程概况及术后注意事项 □ 术者完成手术记录 □ 完成术后病程 □ 上级医师查房 □ 麻醉医师查房 □ 观察有无术后并发症并做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