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安徽界首中学高三模拟考试(一)历史试卷
2016年安徽省名校高三历史模拟试题重组测试(近代西方文明) 含答案
2016年安徽省名校高三历史模拟试题重组测试(近代西方文明)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
给出的四个答案中,
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2016·安徽宿州一模)17世纪中后期的英国革命和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均宣布废除封建贵族等级制度,代之以财产资格限制为特征的社会标准,这为社会成员改变其社会地位提供了平等的舞台。这种制度变革()
A.为下层民众社会革命树立了榜样 B.促成国家权力转移到议会
C.利于欧洲政党政治的普遍形成 D.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到来
【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解析】根据材料“为社会成员改变其社会地位提供了平等的舞台”,可知材料充分肯定该制度积极的一面,未有继续推进下层民众革命的意愿,故A项错误;材料意在肯定“财产资格限制为特征的社会标准",未体现促成国家权力转移到议会,故B项错误;材料与政党政治无关,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这个“平等的舞台”,改变了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拥有了广泛的政治权利,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扫清了政治上的障碍,故D项正确。
【答案】D
2.(2016·安徽合肥一模)伊丽莎白二世成为英国迄今为止在位时
间最长的君主,见证了12位英国首相,也是英国民众非常尊敬和欢迎的君主。她几乎不会对任何政治事务进行表态,对任何可能引起争议的事情都保持沉默,以表示她的不干涉和“绝对的公平"。据此可以看出,英国君主()
A.为了取悦民众,拒绝行使手中应有的权力
B.是可有可无的虚君,但能代表国家出访
2016届安徽省示范高中高三第一次联考
2016届安徽省示范高中高三第一次联考
政治参考答案
1.D【解析】无纸币,不等于无货币,货币以电子货币的形式继续存在,同时,货币的流通速度是由市场决定的,因此①②错误。进行移动支付和银行卡支付,减少现金的使用,可以简化收款手续,提高交易效率,方便购物消费,同时不再担心假币的存在和不需要对纸币的真伪进行鉴定,从而降低交易成本,③④正确。
2.B【解析】优步与出租车是互为替代品,优步的优价优质服务将使得租车行业的竞争加剧,消费者倾向于选择优步,从而导致出租车的需求量减少,司机获益减少,②③正确。出租车的起步价一般是固定的,①错误;优步的出现并不会减少消费者的租车服务,只不过会导致对出租车服务的减少。
3.B【解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①错误。公有资产要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④错误。国企改革将有助减低经济增长下行的风险,这反映了国有经济的作用,以及改革对国有经济控制力增强的意义,②③正确。
4.A【解析】国有企业改革的顶层设计,表明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具有能动性。几十年来,我们在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表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①③正确。实践是认识的目的,②错误。④与题无关。
5.A【解析】企业以营利为目的,慈善不是企业的目的,③错误。企业经济效益与企业的科学管理、技术进步、战略定位有关,与捐赠慈善无关,④错误。企业慈善捐赠,表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讲求社会效益,而这也有利于树立企业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①②正确。
6.D【解析】教育成为捐赠最热门的领域,是基于教育的意义和作用,①④符合题意。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③错误。②是对教育功能的认识,不符合题意。
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1卷历史试题含答案汇总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I 卷)
文综历史试题
24.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
《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 •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 .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 •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25.图4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1
珍号
A .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 •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 . 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 •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26. 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
A .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 .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 .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 .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27. 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
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28. 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
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情况表明
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 ”此事反映了
“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
A •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 •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 .削弱六部的权限
D •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这一变化有助
A •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 .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图4
$ - • F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 .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2016年安徽自主招生历史模拟题: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2016年安徽自主招生历史模拟题: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试题内容来自于相关网站和学校提供】
题目1: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可分成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下列不属于新三民主义内容的是
题目2:
孙中山根据中国的实际和对西方的研究,对西方民主思想加以改造和发展,其改造主要体现在
①以暴力手段夺取政权②提出民生主义③实施“五权分立”政治体制④发展资本主义
题目3:
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是引领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旗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用我们三民主义的口号和法国革命的口号来比较……平等和我们的民权主义相同,因为民权主义是提倡人民在政治之地位都是平等的,要打破君权,使人人都是平等的,所以说民权是和平等相对的。
——孙中山《三民主义》(1924年)
材料二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超过了他的同事。……毛泽东认为,如果你对事物有所了解,你就能够并且应该照那样做,但是你的经验和你实践的结果,应该引导你对你所知道的东西加以再认识。——(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三邓小平同志部分讲话的时间和名称
——《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对民权的认识有何变化?_____
联系时代背景,简析其原因。_____
(2)说明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_____
(3)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实践成果。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三大思想理论的认识。_____
题目4: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是:
2016年高考试题(历史)新课标Ⅰ卷(含答案解析)
2016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卷)
历史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12题,48分)
24.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时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答案】C
【考点定位】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探讨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本题以儒学传统典籍——五经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对儒家思想的认识和理解。《论语》属于四书的范畴,而本题将我们平时熟悉的四书和五经做了分开处理,加大了题目的难度,需要能够甄别出四书与五经之间的区别,考查细致入微,特别提醒我们在一轮复习时要注重对细节的处理,更要求学生能够扩大自己的知识广度,在此基础上加大对深度的把握。
25.图4位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答案】D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耕作方式的变化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图片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本题以古代的农业生产形式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对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认识和理解。东汉王朝建立后,由于封建大土地所有制的盛行,土地兼并的迅速发展和西汉末年的战乱等原因,豪强地主建立了一个个封建地主田庄。地主田庄的内部,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它占有大片土地和山林川泽,种植粮食和各种经济作物,还经营手工业、渔牧业等,通常采用田庄式的规模经营。本题的干扰项为C项,井田制下也采用集体劳作的方式,但井田制下土地名义上是国家共有,实际上是君主私人所有。井田制随着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而逐渐崩溃,所以汉代没有土地公有制的情况。本题考查了我国古代土地制度和农业生产制度的一个小细节,还是提醒我们在备考时注意对细节的把握。
安徽省“皖南八校”201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安徽省“皖南八校”201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历史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Ⅱ卷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
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
3.本试卷主要命题范围:必修①②;选考内容。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形成于秦代的以避君讳为核心的避讳制度,至唐宋而臻于完备,至清代达到了极点。这一过程本质上体现了()
A.礼乐制度日益完备B.社会风尚的不断进步
C.儒家思想地位巩固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解析】秦代‚避君讳‛为核心的避讳制度,可以看出该制度主要关于君主专制。礼乐制度是来维护分封宗法制的,其与君主专制制度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了避讳制度的产生、发展并达到极点的过程,没有体现社会风尚的进步,故B项错误;材料与儒家思想无关,故C 项错误;材料讲述了避讳制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发展本身体现了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故D项正确。
【答案】D
2.某学者说:“自秦王朝以后,平民的流动性日益扩展到政府结构,平民社会成了中国社会的主流。”这表明()
A.选官标准发生变化B.官吏监察日益严密
安徽省马鞍山二中安师大附中淮北一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马鞍山二中、安师大附中、淮北一中2016届高三
第一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题2分,共50分)
1.学界曾普遍认为汉武帝独尊儒术后,法律经历了儒家化的过程。杨振红在《从出土秦汉律看中国古代的“礼”“法”观念及其法律体现》一文中指出,秦汉律所蕴含的家族主义和等级观念从其建立伊始就已经存在,而非法律儒家化的结果。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法律并未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B.一般认为等级观念等于儒家思想
C.“独尊儒术”是未曾发生过的事D.杨振红利用了可信度比较高的史料
2.《盐铁论·水旱第三十六》记载,“卒徒工匠,以县官日作公事,财用饶,器用备。家人合会,褊于日而勤于用,铁力不销炼,坚柔不和。故有司请总盐、铁,一其用,平其贾,以便百姓公私。”该记载主要强调()
A.官营盐铁业有助于国计民生B.盐铁业中已出现社会分工
C.封建政府重视盐铁业发展D.官营盐铁业的主导地位凸显
3.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写道:“某一制度之消失,也决不是无端忽然地消失了,它必有流变,早在此项制度消失之前,已有此项制度的后影,渐渐地在变质”。下列符合上述观点的史实是()
A.周代宗法制B.秦代三公九卿制C.唐代科举制D.明代废除宰相制
4.《资治通鉴》载:上(唐文宗)以盐铁推官、检校礼部员外郎姚勖能鞫疑狱,命权知职方员外郎,尚书右丞韦温不听,上奏称:“郎官朝廷清选,不宜以赏能吏。”上乃以勖检校礼部郎中,依前盐铁推官。这反映了唐代()
A.政令执行机关对决策的监督B.决策中枢系统相互牵制
2016年新课标高考历史模拟考试试题(一)
2016年新课标全国高考历史模拟试题(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2.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3.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
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4.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A.皇权渐趋衰弱B.君主集权加强C.内阁取代六部D.首辅权力失控
5.下列对于百日维新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全面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要求B.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有利于先进科学文化传播D.初步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
6.1924年,孙中山说:“国民党之民权主义,于间接民权之外,复行直接民权,即为国民者不但有选举权,且兼有创制、复决、罢官诸权也。”这体现了新民主主义()
2016安徽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官方版)安徽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2016安徽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官方版)安徽高考历史试卷
及答案
十年寒窗苦读日,只盼金榜题名时。店铺高考栏目为您准备了2016安徽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官方版),来看一看吧!愿你高考考出理想的成绩,进入向往的大学。
安徽省高考模拟历史卷
安徽省高考模拟历史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2题;共48分)
1. (4分)《孟子·告子》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讨伐)。”这段材料反映了()
A . 西周初年的分封制
B . 西周末年周王室的衰落
C . 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
D . 战国时期的群雄并立
2. (4分) (2018高二下·双鸭山开学考) 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汉代,中国思想界逐渐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其所反映的根本性问题是()
A . 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
B . 中国由分裂到统一
C . 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D .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
3. (4分) (2020高三上·张掖月考) 如图所示,宋太祖时开始给官员的官帽加上两个超级细长坚挺的帽翅,其目的是()
A . 提倡大臣独立思考
B . 防止官员结党营私
C . 加强皇帝集权专制
D . 彰显开国独树一帜
4. (4分)徽商文化是安徽的骄傲。徽商讲究商业道德,提倡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义利兼顾,商而兼士,贾而好儒,以勤奋和吃苦耐劳而著称,往往以对联来表明自己的经营思想。下列楹联不能体现徽商特点的是()
A . “铢两能均,陈平宰肉;方寸不失,韩子鼓刀”(肉店)
B . “二字箴言,惟勤惟俭;两条正路,日读日耕。”
C . “千年重贾传家业,万世耕读守古风”
D . “拈花一问,无人会笑:弄石千般,有字可传”
5. (4分) (2017高二下·平坝月考) 李大钊在他著名的宣言性论文《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1918年7月1日)中说:“时至近日,吾人所当努力者,惟在如何吸取西洋文明之长,以济吾东洋文明之穷。断不许以义和团的思想,欲以吾陈死寂灭之气象腐化世界。”李大钊认为义和团()
安徽省芜湖市马鞍山市2016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
芜湖市马鞍山市2016年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第I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24.“在货币机能上,金属货币可以由别种材料造成的记号或象征来代替”。纸在北宋最早成为金属·
币的“记号或象征”,是因为
A.纸价昂贵,与金属币价值相当B.交通便捷,纸币更便于流通
C.经济繁荣,票证信用得以发展D.政局动荡,政府进行货币改革
25。“封建”与“郡县”之争作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重大议题延续近两千年。下列属于明清之际
进步思想家的观点是
A.“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
B.“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二千年以来之敝可以复振”
C.“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
D.“自天子以外无尺寸之权,一尊京师而威服天下,不旋踵而败亡"
2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
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
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
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这说明了‘
A.没有近代西方国家的侵略就没有新中国
B.战争是推进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C.战争改变了远东和世界格局
D.战争促使中华民族不断反思并最终走向胜利
A.当时政治权力斗争激烈B.公民政治在清末民初发达
C.民众的政治参与意愿强烈D.公民政治取得实质性进展28。中苏建交一个月后,周恩来在外交部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就兄弟国家来说,我们是联合
2016年安徽自主招生历史模拟试题: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2016年某某自主招生历史模拟试题: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试题内容来自于相关和学校提供】
1:下列关于俄国农奴制改革后农利的表述,正确的是A、农民无偿地得到一块份地B、农民不再受村社的严格管理C、农民在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D、自法令颁布之日起,农民即可赎买份地2:近代化包括政治的某某化、法制化,经济的市场化、工业化,社会生活的文明化、西方化,思想文化的科学化、某某化。世界各国在走向近代化过程中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俄国走上近代化的途径是A、单一改革B、战争统一C、社会革命D、民族独立3:下列推论属于哪种情况()大前提:农奴制改革是在封建地主的主持下进行的小前提:农奴制改革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结论:农奴制改革是封建性质的改革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错误,结论错误B、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C、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D、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4:下列1861年改革的方案中,最符合当时俄国历史发展需要的是A、加强对农奴和土地的控制B、解放农奴得到赎金投资工业C、在城市建立选举产生的城市杜马D、全面建立近代司法体系5:列宁指出“1861年诞生了1905年”其真正含义是A、1905年革命是在1861年不断高涨的农民革命潮流中发生的B、18 61年改革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成为1905年革命的根源C、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为1905年革命准备了经济条件和阶级条件D、1905年革命是在1861年改革后,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的基础上发生的6:(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在俄罗斯帝国历史上,只有两个皇帝获得了“大帝”的名号:其中一个就是叶卡捷琳娜二世(1762年至1796年在位)。她上台处于俄国农奴制经济初步瓦解和阶级矛盾尖锐化的时候,叶卡捷琳娜二世在对内政策方面,大力强化专制制度、中央集权制和贵族特权,稳定国内局势,力图加强贵族官僚的国家机器,扩大贵族特权,维护和发展农奴制,颁布一系列法令,加强了贵族在各地的权力;在被征服的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强制的俄罗斯化政策。维护农奴主利益,并且她将农奴制度发展到顶点。在国家以农奴制为统治基础的时候,又明智地宣布工商业自由,取消对贸易的限制,鼓励向国外出口俄国的农副产品。称自己统治为“开明专制”(叶卡捷琳娜二世在俄国实行“开明专制”,既是受欧洲宫廷的政治风气影响,也是受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思想推动所致)。在叶卡捷琳娜二世执政时期,俄国的工商业获得较为迅速的发展。俄国的手工工场的开工数目从1762年的984家增加到1796年的3161家。俄国的生铁产量从1760年的6万吨增加到1800年的16万吨。在对外政策方面,为实现其夺取世界霸权的计划,对土耳其发动了两次战争,打通了黑某某,完成了彼得大帝始终没有完成的心愿。侵占黑海北岸广大地区。同瑞典进行了战争,伙同普鲁士、奥地利3次瓜分波兰。侵占了周边领土,使俄国版图由此扩大了67万平方千米。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力图组织反法联盟,积极参与欧洲君主国镇压法国大革命,在俄国历史上开创了干涉欧洲革命的先例,使俄国成为欧洲宪兵。(1)据材料回答,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改革措施中,为何既要强化农奴制又要发展资本主义?(7分)(2)概括叶卡捷琳娜二世改革对俄国的影响。(8分)7:(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但并未从根本上缓解俄国社会矛盾。20世纪初俄国社会陷于动荡局面,导致1905年资产阶级某某革命爆发,工人、农民从抗议示威转为武装起义,资产阶级某某派加入抗议示威行列。代表贵族地主利益的沙皇专制政府被迫实行政治改革,决定成立由民众选举产生的国家杜马(俄语议会),参与国家权力。以下是沙皇政府有关国家杜马法令的摘录:1906年沙皇颁布的《国家杜马章程}规定:“杜马的代表由帝国居民选举产生,拥有立法权、财政预算审批权、质询权”。但同时又规定“皇帝有权在杜马任期结束前将其解散(实际上沙皇多次使用这项权力解散杜马)”,“杜马通过的决议若皇帝不予批准,则本次年会期间不得再次提交立法审议”。在颁布《国家杜马章程》同时,沙皇还颁布了《国务会议章程》,规定由沙皇任命贵族地主居多数的国务会议拥有与杜马同等的立法权,国务会议实际上成为议会上院。1906年沙皇政府又颁布了《国家杜马选举法》。该法标榜“帝国居民不分阶级、财产、出身,均享有选举权”。同时又规定:土地所有者(贵族地主)每2千人产生一名议员候选人,而企业主(资产阶级)、农民、工人则分别由7千人、3万人、9万人中产生一名议员候选人,即土地所有者的一票相当于企业主的3票,农民的15票,工人的45票。(1)根据材料,说明沙皇政府实行政治改革、成立国家杜马的主要目的。(4分)(2)根据材料中的《国家杜马章程》,分析国家杜马在当时俄国政治生
2016年安徽省名校高三历史试题重组测试01(中国现代)
2016年安徽省名校高三历史试题重组测试01(中国现代)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2016·安徽黄山二模)现代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历程大致分为6个阶段,其中1949﹣1957年为起步发展阶段.下列与该阶段发展关联最小的因素是()
A.七届二中全会B.“一五”计划 C.工业化政策D.土地改革
【考点】土地革命.
【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了解新中国初期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成就和失误.
【解答】A项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党的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要把我国从农业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工业国.故A与城市化关联明显,排除;B项中“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重点在东北,使东北出现了一批工业城市,故与城市化关系明显,排除;C项工业化主要在城市发展,排除;D项土地革命主要在农村,与城市关系不大,故符合.
【答案】D.
2.(2016·安徽蚌埠第一次质检)学者杨奎松在论述某项政策时指出:“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属于此项政策出台背景的是
A.三大改造完成 B.中苏关系恶化
C.经济形势不容乐观 D.国际局势相对缓和
【知识点】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
【试题解析】从“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可知,是1953年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三大改造完成是在1956年底,故A项错误;中苏关系紧张是在1958年后,故B项错误;1952年底中国完成了国民经济恢复,经济形势好转,故C 项错误;1953年中国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国际局势相对缓和,故D项正确。
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包集中学2015~2016学年度高三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题
1、答题前请先把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指定的位置。
2、全卷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3、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7题。
第I卷选择题48分
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将正确的答案填在答题卷的指定位置。
1. 秦汉时期设置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
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决议 B. 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 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 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2.426年,罗马帝国颁布《引证法》规定:凡在法律上遇到难题而成文法无明确规定时,则依照五大法学家(生活于二三世纪之交)的法律著述来解决——若他们的著述观点有分歧,则以多数为准;如果形成多数,则以伯比尼安(五大法学家之一)的观点为准;
如伯比尼安未有意见表示,则由执法者自行选择。这则材料说明在当时罗马帝国司法裁判中()
A.执法者具有任意裁判之权 B.五大法学家的意志可凌驾于法律之上
C.贵族意志等同于法律条文一 D.五大法学家的法律著述具有法律效力3.“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而它一旦起飞,必将扫清海路,不可阻挡地向全球扩张。”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
A.哥伦布、达·伽马发现新航路的历史不可信
高三历史模拟试卷全解析六套
高三历史模拟试卷全解析
六套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高三历史模拟试卷一
第Ⅰ卷选择题,共69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9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战国时期,最能体现封建性改革所带来的社会变化的是
A.效仿秦国,变法风潮起 B.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
C.逃亡者“耕豪民田,见税什伍”D.封建城市的兴起
1.答案B
解析解题关键理解战国时期改革的本质特点是确立封建制度,新兴地主夺取统治权,其在政治上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君臣位置的更替.
2.有人反对王安石变法中的某项法令,认为它“将笼诸路杂货,买贱卖贵,渔夺商人毫末之利”,该法令是
A.青苗法
B.均输法
C.免役法
D.市易法
2.参考答案D.
解析材料要求回答直接损害商人利益的法令,A项限制了高利贷的盘剥,B项均输法教材没有讲到,C项损害了官僚地主的利益,D项限制了商人对市场的控制. 3.为了改变宰相“事无不统”的局面,北宋设置了①参知政事②三司使③通判④枢密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答案C
解析通判是地方官员,无法限制相权,而①②④分别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财权和军权.
4.明清时期,江浙地区城镇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这些城镇的主要特点有①多为工商业城市②有些出现了新的生产方式③呈现专业化特色④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答案A
解析江浙城镇的主要功能在经济方面,因此可排除④.
5.齐民要术·序中说到:“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此段话表明
安徽省2016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
屯溪一中2016届高三第三次月考
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全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48分)
本卷共24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填涂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
1.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即位的桓王遵从其遗愿,将大权交给西虢公,心怀不满的郑庄王既不为平王奔丧,也不朝贺新王登基,却命人侵入王室疆土,抢夺已成熟的庄稼,从此“周郑交恶”。该状况反映出
.天子权力开始削弱 B.贵族政治彻底瓦解
C.宗法制度遭到破坏 D.分封制度受到冲击
2.“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慧,当今争于气力”,与“当今”最契合的时代是
.商朝 B.西周 C.战国 D.秦朝
3.史学家钱穆认为:“秦灭六国……此乃古代贵族封建势力之逐渐崩溃,……直至汉兴,始为中国史上平民政权之初创。”促使封建势力崩溃到平民政权创立转变的关键是
.三公九卿制的建立 B.刺史制度的创立
.郡县制度的推行 D.科举制度的确立
4.司马迁笔下的汉武帝是敬鬼信神祈求长生的昏君;撰《汉书》的班固却对汉武帝赞赏有加,认为他“卓然罢黜百家,表彰六经”;司马光则说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材料最能说明
.历史是一种解释 B.历史可以随意解释
.历史很难有真相 D.时代影响历史解释
5.下图是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它反映的主要历史趋势是
.中央集权的强化 B.中央机构的精简
.行政效率的提高 D.君主专制的强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届安徽界首中学高三模拟考试(一)历史试卷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针对某条约的某条款,大学士桂良认为:“夷人最怕花钱,任其自备资斧;又畏风尘,驻之(北京)无益,必将自去。”此事发生在
A.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B.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C.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2.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共关系的演变可以概括为“合作——对立——合作”。能够体现此变化的一组历史事件是
A.黄埔军校成立——北伐战争——重庆谈判
B.北伐战争——长征——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
C.国民党一大召开——南昌起义——北平谈判
D.四·一二政变——七七事变——淮海战役
3. 在古代雅典,每个官员在任职前,经过议事会和陪审法庭审查后,受审人就走向那块宰牲祭供的石头,登上这块石头宣誓说,他们将公正地和依法地从政,而绝不以他们的职务接受礼物,如果他们接受任何东西,他们就要立一金像。宣誓之后,他们就到卫城去,在那里再次进行这样的宣誓,然后才就职。这表明雅典政治
A.具有形式主义特征B.体现法律至上原则
C.彰显权力制衡精神D.强调官员公正廉洁
4. 下表是1912年和1936年中国轻工业和重化工业产品进出口比例表,对其解
B.列强加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C.中国的工业化水平有所提高
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效不大
5. 马戛尔尼使团总管约翰·巴罗在《中国旅行记》(1804年)中写到:在中国,90%的农民可以认为是个体农民,给一个中国农民足够的土地(足够到他和他的家人用锄头能够耕种得过来),他会比任何欧洲的农民更好地利用那块土地,但是,……我们的农民可以创造的价值是租金的三倍,而他(中国农民)几乎会无法养家糊口。下列各项与材料所述相符合的是()
①对中国传统的精耕细作农业技术的认可
②个体家庭仍是中国农业的主要生产单位
③西方的商品倾销造成了中国农民的贫困
④圈地运动推动了英国经济近代化的进程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6. 下图反映的是1980年和1990年的中国经济成分统计,图表数据的变化说明( )
A.公有制经济已逐步失去主体地位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D.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7. 1960年,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特里芬在其著作《黄金与美元危机》中指出: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虽然取得了国际核心货币的地位,但是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保持贸易顺差地位。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存在内在矛盾
B.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国的经济霸权地位
C.布雷顿森林体系不利于国际贸易的顺利发展
D.美元中心地位的确立便利了美国的经济扩张
8. 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曰:“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由此可知,三者都
A.体现了蔑视天地的无畏精神
B.认为自然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认为自然是可以被人认识的
D.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
9. “我只在世上匆匆一游,把一切欢快都紧抓在手,心所不满的就把它扔掉,从我溜开的就让它溜走。我只是追求、实现、再追求,我一生用猛力奔腾驰骤,……愚人才目光向彼岸闪烁,想象着有同类住在天国;……何须去到永恒中漫步!认识到了的就径直抓住。前进中会有苦乐悲欢,任何时候都不满足”。歌德(1749—1832年)的这段诗句
①标志着人文主义的兴起
②引领了自由平等的思潮
③体现了现代主义的特征
④反映了求真务实的风貌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 李约瑟在《中华文明科学史》中说道:“中国之所未能发展出现代的科技,问题不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缺乏逻辑推论思维),而在于中国传统上以儒士大夫为首,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科举、“四民观念”等使中国人轻视科技进而造成现代科技的落后
B.缺乏逻辑推论思维是导致中国未能发展出现代科技的主要原因
C.思想文化专制禁锢中国文人的思想导致中国现代科技未能形成
D.儒家思想重人伦不重实用是导致中国现代科技落后的主要原因
11.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民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材料提供的关于商鞅变法的信息有
①除旧布新
②关注民生
③国富兵强
④最为彻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1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对美国资本主义的展望是:如果它不能在最近恢复昔日繁荣,它
不是受一番巨大的修改(如计划经济等),就是要根本坍台,把地盘让位给一个新兴社会!”
——《东方杂志》(1933年)
“不首先改革现存的经济制度,不消去这一些的冲突与矛盾的根源……而要期待健全的复兴,那只能是痴人说梦。”
——《东方杂志》(1934年)
材料二:1945年4月,罗斯福总统逝世,重庆各界举行各种悼念活动。中国共产党机关报《新华日报》也发表了题为《民主巨星的陨落一一悼罗斯福总统之丧》的社论,指出“他(罗斯福)用大无畏的精神推行新政……度过了危机,安定了国民生活”。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罗斯福新政从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消失……1982年,罗斯福新政首次作为一个约定俗成的历史概念被写入高中历史教科书。此后,罗斯福新政成为中学历史教科书重要的学习主题之一。
——据杨梅《“时空”坐标中的罗斯福新政》
材料四:1939年9月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这一阶段的中国抗日战争,在整个反法西斯战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所起的作用要远远超过英法等国家。苏德战争爆发后,日本外相松冈力主先北进而后南进,但多数人反对,理由是日本的大部分兵力正用于中国,北进实际上办不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侵略者陆军总兵力的七成仍用于侵华战争。如果不是由于日军主力陷于中国大陆,太平洋战争初期英、美、荷的失败还要惨重得多。
——根据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整理
(1)20世纪30年代,中国政论界对罗斯福新政多持怀疑或否定的态度。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简述其产生的社会背景。
(2)有学者认为,20世纪40年代中国政论界对罗斯福新政的认识更为客观、全面。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阅读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罗斯福新政从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消失,为什么?1982年以后罗斯福新政成为中学历史教科书重要学习主题的原因有哪些?(4)根据材料四,概括中国军民在1939年9月到1941年12月的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的贡献。
三、论述题
13. 相通—相连—相融。
材料一:古希腊的柏拉图认为人性是贪婪与自私的,绝对的权力导致腐败和毁灭,一个国家的法律如果在官吏之上,而这些官吏服从法律,这个国家就会获得诸神的保佑和赐福。
中国春秋时期的管仲认为法是统一天下的最高标准,这就决定了君主与群臣、高贵者与卑贱者都必须共同遵守。战国时期的慎到从“人性恶”出发,指出“法”是社会最可信赖的客观标准,因而以法治国必定优于圣贤之治。
材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