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洋文化玉器研究略考
2024届福建省百校联考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2023~2024学年福建百校联考高三正月开学考语文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5 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1921 年 10 月,瑞典人安特生与中央地质调查研究所袁复礼等人,在仰韶村开始正式发掘。
根据出土文物,安特生判断此地为中国远古文化遗存,并依照国际考古学惯例命名为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的发掘,是我国第一次有组织、有计划的科学考古发掘,标志着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建立,填补了中国远古文化发展史尤其是石器时代的空白。
安特生虽然在仰韶文化遗址的发现上有开山之功,推翻了西方考古界关于中国无石器时代的“论断”,但他毕竟不是考古学科班出身,在发掘过程中没能采用考古类型学、地层学的分析方法,他错误地判断仰韶村只有仰韶文化一种类型。
另外,受制于当时欧洲中心主义思潮盛行的时代背景,他在判断仰韶文化起源上出现了严重的失误。
仰韶文化以彩陶为重要特色,在对仰韶村遗址进行正式发掘前,安特生在查找彩陶考古资料时,注意到美国考古学者庞贝利1904年在中亚发掘安诺遗址的报告。
安特生发现,安诺遗址出土的彩陶与自己在仰韶村发现的彩陶的花纹样式十分相像,于是有了仰韶文化从中亚传播而来的假说,但他又一时无法打通仰韶遗址与安诺遗址在文化传播上的地理链条关系。
为了验证自己的假说,从 1923 年起,安特生开始赴甘肃、青海等地进行考察。
他发现,甘肃、青海地区出土的彩陶,比仰韶出土彩陶工艺技术更为先进,却很少见到代表中原文化的陶鬲、陶鼎等器物,且当时中国并没有比仰韶彩陶更早的彩陶出土,而欧洲、中亚多有史前彩陶发掘。
浅谈商周玉器的雕琢技法
浅谈商周玉器的雕琢技法
白文源
【期刊名称】《文物春秋》
【年(卷),期】1999(000)004
【总页数】2页(P30-31)
【作者】白文源
【作者单位】天津市文物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7
【相关文献】
1.仿古玉器及玉器作旧技法 [J], 杨晓秋
2.数字化玉器雕琢的现代性艺术语言探究 [J], 吴玉辉
3.从两汉诸侯墓出土玉器浅谈汉玉雕琢技法 [J], 孙紫峰;夏佑
4.从商周玉器管窥"殷周之变"
——以象生玉器、人形玉器为文化读本 [J], 杨骊
5.以滕州市出土的商周动物形玉器为例——试论商周动物形玉器的特点 [J], 葛海洋;王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唐朝玉器浅析
2018-10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唐朝玉器浅析杨筱维(湖南省文物总店,湖南长沙410000)摘要:作为我国封建社会中最为繁盛的时期,唐朝无论是政治与经济还是文化与科学在发展中都呈现出一个空间的状态,在这一背景下,属于唐朝特有特有的玉器文化也应运而生,并展现出了属于这一时期所独有的艺术风格。
就我国现有出土的属于唐朝的玉器来看,唐朝的玉器不论是在工艺方面还是在形制方面都能凸显出唐朝崇高的艺术成就。
因此对唐朝玉器的分析不仅能充分了解唐朝的玉文化,同时对唐朝我文化的了解也有良好的帮助。
关键词:唐朝玉器;艺术成就;艺术特征;玉文化中图分类号:G6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8)30-0054-01中国从古至今都对玉极为推崇,玉文化更是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一直发展至今。
在汉朝之前,玉器更多的是被当做是财富与地位的享受被人们所收藏,而唐朝以来,人们对玉器价值的认识出现了明显的转变,玉器开始作为一种文化的形式开使成为研究领域重要的内容。
唐朝是我国对外文化交流最为繁盛的时期,在这一背景下各民族优秀的文化之间开始相互融合,盛唐文化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所衍生,而有着悠久历史的玉文化在这一时期也展现出了全新的风貌,展现出了唐代所独有的时代艺术风格特征。
一、唐朝玉器的发展针对唐朝玉器的发展本文将就现有已出土属于唐朝的玉器结合唐朝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进行分析。
(一)初唐时期所谓初唐主要指的是唐高祖李渊到武后临朝。
我国现阶段发掘的这一时期墓葬数量相对较少而其中只有四个墓葬有玉器的出土。
上世纪50年代在白鹿原地区发掘的一座初唐墓葬中出土有一件玉器水晶珠;70年代在礼泉县发现了越王李贞的墓葬中共出土玉器9件,分别为耳坠、玉柄残件以及其他的配饰。
同一时期,在陕西昭陵和四川万县分别发现三品亡尼墓和永州刺史墓,其中三品亡尼墓出土玉器两种分别为玉钩和玉珠,永州刺史墓出土的玉器共有七件且均为玉佩。
中国玉器发展史略讲座 第七讲 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玉器
他人 为 师 僵 f 严教 般 在 自 己f]下 学徒 币过 也有 fR多 名的 师 是家 传 出师 在 行业 中 几 代磨 玉 衰
Page 52
知 沮 田 宝 石 讲 座
维普资讯
71 I ¨ 1
。l
牡
帝 国土 义 商 人为 T髓钱 按 照 他 们 把 中 国货 运 到车 国 拍 卖得 到 的行 青米 中 国 选择 和 收 购 这 样 鞋把 王 器舒 艘 了若 干 档攻 和 专 门品种 日牟 东南 熏 要 的 称 为 象 洋庄 他们 专 以收 罗 灵 Ij精 品 为 主 作工 要细 西欧 美国 求的称 为西 洋 庄 他们 专 以收 罗风 格 目放钨 气势 的产 品 为 主 作 工稍 相 糙些 根 据他 们 的 需 要 工 在 仿 制 中国历 代 {} 是 满代 ) j 器 #术 品中 工 的粗 有 了 别 逊 发 展 人 物 鸟 兽 花卉 器 皿 遗 王器 行 业 曾 现 过兴 旺 纳现 象 受到 观 赏者 的 称赞 宣传 ,中 国 的文化 艺 术
蒙箍 庄 土要是 蒙 藏民族 川的王 器 多 是松 石 珊瑚 玛 瑙 首饰 品和 较饰 品 也有 象 臧民 族刀 具用 具 上玉 巅饰 等娄 般科 和作 工 不甚 讲 究 无机 细加 工纹 怖
至于 仿 古藿 就真 假 难 井 T 描 古玩 店需 要进 行 生产 为 r,拈 五效 粜 迁土 埋 染色 烧裂 断等 多是 粗 品 有 的仿 王 如仿 于 冈别 于 俏 色烟 壶 或 者 器皿件 头 以假 作 真达 到 7直似 难 辨的
气 和发 展 有 的只 是 耋苎营 。 器 业 曲用 于 式 生产 变 为迎 舍 外匡 生 产经 营
清 代 束期 言 廷 造 玉器 玉 器 匠人 被 或 务 农 有的 为 ,糊 洋 行 买办 作 些 计
玉器鉴赏之三商、西周玉器风格比较(下)
玉器鉴赏之三商、西周玉器风格比较(下)
佚名
【期刊名称】《紫禁城》
【年(卷),期】2010(000)004
【摘要】两种不同的设计理念和原则不断出现在商、两周其他的玉器之中,掌握此间的创作概念,就可以轻易区分出不同压器所属的创作年代。
本文将在上期的基础就此话题进行更深入探讨……
【总页数】8页(P68-7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76.8
【相关文献】
1.玉器鉴赏之二商、西周玉器风格比较(上) [J], 蔡庆良
2.蔡庆良说玉玉器鉴赏之七汉代玉器(下) [J],
3.明代玉器的分期特点(下)——明中晚期玉器:重要考古发现与作品风格 [J], 张广文;
4.收藏历史与文化(六)--维天之命,玉为祥瑞--夏、商、西周玉器 [J], 马未都
5.收藏历史与文化(六)——维天之命,玉为祥瑞——夏、商、西周玉器 [J], 马未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萨珊王朝纺织品经典图案研究与文化解读
历史与文化丝绸JOURNAL OF SILK萨珊王朝纺织品经典图案研究与文化解读Research and cultur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classic patterns of Sassanid Empire textiles杨㊀静(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江苏扬州225127)摘要:公元3 7世纪,萨珊王朝通过图案各异的纺织品打开了欧亚间的商业大门㊂借助频繁的商贸㊁外交等渠道,萨珊王朝奢华的丝织品不仅远销各地,且对周边的文化艺术产生了明显影响,因此对其丝织品装饰图案进行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㊂文章依据萨珊王朝留存下来的织物为研究基础,综合文献㊁考古及实物等多重证据为支持,考察了萨珊王朝丝织品上的联珠动物纹㊁森穆夫图案㊁三球式图案及帝王登基与狩猎图案㊂研究结果显示,以上经典装饰图案的使用与流行背后受到了古波斯传统文化㊁英雄崇拜及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影响㊂关键词:萨珊王朝;丝织品;联珠动物纹;森穆夫图案;三球式图案;帝王登基与狩猎图案中图分类号:TS 941.12;K 876.9㊀㊀㊀㊀文献标志码:B 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17003(2023)05012007引用页码:051301DOI :10.3969/j.issn.1001-7003.2023.05.016收稿日期:20220804;修回日期:20230330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后期资助一般项目(19FYSB 030)作者简介:杨静(1986),女,讲师,博士,主要从事丝绸之路上的古代文化㊁艺术交流的研究㊂㊀㊀萨珊王朝(Sassanid Empire ,公元224 651年)是伊朗高原上继阿契美尼德王朝(Achaemenid Dynasty ,公元前550 前330年)之后最强大的王朝,建国者阿尔达希尔(Ardashir ,公元224 240年)以宗族祖辈萨珊名字命名的萨珊王朝由此诞生㊂萨珊王朝当时的统治者首先通过复兴阿契美尼德王朝的文化以期摆脱安息王朝时期受古希腊影响的设计与图案;其次当时统治者对外来文化也持开放态度,因此,萨珊君主们创造了具有古波斯遗风的波斯艺术风格,并将其作为他们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㊂在这个开放且充满创造力的时代,萨珊人创造的波斯图案深刻地影响了欧亚地区装饰艺术㊂在萨珊王朝的各类艺术中,丝织品不论从质地㊁颜色㊁图案㊁设计等各方面均展示出了其纺织艺术的独特之处㊂国家依靠丝织品上精美的设计与图案打开了欧亚之间的商业大门,欧洲各地㊁土耳其㊁中国㊁日本㊁叙利亚㊁埃及及高加索等地发现的丝织品(或残片)即为最好证明㊂随着萨珊王朝国内不同城市间纺织工场的行业竞争,激发内部纺织行业新面料㊁花色的出现,这又为国家丝织品的对外贸易奠定了重要基础㊂关于萨珊王朝丝织品装饰图案的研究,学界已有不少讨论㊂中国的学者多立足于中国出土且具有明显萨珊装饰风格的联珠动物纹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与分析,如狮纹[1]㊁联珠大鹿纹[2]㊁狩猎纹[3]㊁森穆夫图案等,以上研究成果侧重于对某一特定装饰图案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艺术层面的装饰特点㊁艺术风格㊁造型演变等;其次是织造技艺;再次是与中国装饰艺术的融合与改编㊂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萨珊王朝的丝织品为研究主体,并结合同时期不同艺术门类所涉及的相关纺织图像资料,重点分析了萨珊王朝丝织品上的几款经典图案,并予以解读㊂1㊀萨珊王朝的丝织品生产概况公元3 7世纪的伊朗高原,丝绸织造业在伊朗各大城市中得到发展,特别是胡齐斯坦(Khuzestan )省的苏萨(Susa )㊁舒什塔尔(Shushtar )㊁迪兹富勒(Dezful )㊁贡德沙布尔(Gunde-shapur )及法尔斯省的法萨(Fasa )等地,不同城市生产的丝织品特色与种类也不尽相同㊂萨珊时期,各类优质丝织品的出现首先体现了统治者对该行业的支持,其次也是城市间行业良性竞争的结果㊂萨珊早期的伊朗商人不仅垄断了从中国到罗马的丝绸贸易权,还承担了国内丝织品的大部分贸易㊂此外,萨珊王朝自身丝绸业的繁荣发展,不仅降低了早先对外国丝织品的高需求,也对罗马帝国的丝绸生产与贸易活动造成了不良影响,以至于拜占庭的各大教堂被迫宣布法令,禁止使用来自萨珊王朝的丝织品㊂沙普尔一世(Shapur Ⅰ,公元240 270年在位)战胜罗马后,国内经济迅速恢复,还涌现出了新的职业与行业,罗马和叙利亚的战俘也参与了萨珊王朝各行业的生产活动㊂如名为颇希(Posi )的人即为一名罗马战俘的儿子,作为一位纺织技21第60卷㊀第5期萨珊王朝纺织品经典图案研究与文化解读术精湛的织布工[4],他因擅长锦缎织造,还被晋升为胡齐斯坦省的纺织技术负责人,即所谓的工匠长(kirrōgbed)㊂沙普尔在位时,各个行业的生产环境也得到了改进,纺织行业得以复兴㊂沙普尔二世(ShapurⅡ,公元309 379年在位)继位之后,通过继承阿契美尼德王朝的遗产及其本人良好的治国声誉为国家带来了大量财富,这为发展纺织行业奠定了重要基础㊂他下令雇佣叙利亚和安条克(Antioch)的纺织技术人员,在萨珊不同地方参与并大力推广先进的纺织技术,外来纺织技术人员的到来也进一步促进了纺织行业的发展㊂沙普尔二世在位时,皇家工场生产的迪巴(Diba)丝绸远近闻名㊂萨珊的宫廷一方面向拜占庭㊁中亚出口生丝与丝织品;另一方面也将那些珍贵的丝织品作为外交礼物送至其他地区㊂公元6世纪以后,萨珊王朝的丝织品对周边地区的纺织文化产生了明显影响,拜占庭㊁中亚及中国的丝织品上就出现了萨珊王朝经典的纺织图案㊂此外,随着丝织品贸易进行的同时也促进了亚洲内部纺织技术的传播㊂基于萨珊王朝丝织品的华丽与多样设计,一些国家也对萨珊的丝织品进行了技术和设计方面的模仿㊁借鉴㊂萨珊王朝的纺织行业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已经完成了从传统的家庭式作坊向城市集中生产类型的转变,并建立了相关的行业管理组织㊂而国内良好的公路网络㊁道路安全与驿站的建设,也有助于将伊朗高原与欧亚大陆其他地区联系起来,加快不同地域间纺织文化的交流与艺术的融合㊂2㊀萨珊王朝典型的丝织品图案整体看萨珊王朝的各类艺术,包括纺织品上的装饰艺术均反映出强烈的政治意图与宗教象征意义㊂以纺织品为例,通过艺术主题和装饰图案等视觉形象清晰地反映出了社会阶层的差异,如在皇室专用的丝织品上,一些图案或是皇室权威的象征或是宗教信仰中某位神祇的物化化身,如双翼㊁森穆夫图案等㊂根据萨珊君主对于服装的使用要求,丝绸是一种奢侈品,只有贵族才被允许使用,而君主和地位更高的贵族则可以穿锦缎制作的服装[5]㊂君主送给朝臣的礼物同样也反映出社会地位的差异,如国家重臣及军事上的重要伙伴赠以装饰华丽的荣誉长袍(khil at robe),这体现了君主的重视㊂萨珊王朝的艺术被认为是古波斯艺术的最后阶段,其纺织艺术视觉语言的丰富㊁多变为以后伊斯兰时代的纺织文化的繁荣奠定了至关重要的基础㊂整体看,丝织品上显著的装饰图案有以下几种㊂2.1㊀联珠动物纹雷奈㊃格鲁塞(RenéGrousset)认为:萨珊王朝艺术具有双重倾向,其一是用自然主义手法表现活的形体,其二是创造装饰性图样和抽象的几何图案[6]㊂而在丝织品上的体现,有具象的动物图案,风格化的植物图案,还有几何图案及复合动植物图案等㊂康马泰(Compareti Matteo)博士认为典型的萨珊王朝织物装饰图案通常有三种:含有动物图案,或独立,或在行进队列中;有一定的网格骨架;采用联珠纹[7]㊂但实际上萨珊王朝纺织艺术的研究存在诸多避不开的困难,首先研究样本的缺失;其次,尽管同期的金银器㊁摩崖石刻等装饰艺术可以为纺织艺术研究补充一些重要的参考资料,但这些补充的资料有些属于萨珊晚期,其艺术形式已受域外的影响㊂关于动物图案的织物,实物可参照一件织物残片,该织物使用毛㊁棉制作,图案为颈部系有飘带行走的山羊(图1 (a))㊂对于动物与飘带的结合,相关研究学者倾向于以下两种释读,一是此动物用于皇室狩猎,二是某位神祇的象征㊂如琐罗亚斯德教中的胜利之神和战神(或军神)韦雷特拉格纳(Verethraghna/Vərəθraγna)的化身之一就是山羊㊂飘带作为萨珊王朝艺术的一个重要标志,还可见于印章㊁银器㊁雕塑上的王冠与御马的腿部㊂另外,动物身上的飘带应该还与古波斯皇室专用的披帛有关,一般认为系有飘带的动物为皇室专有㊂图1㊀动物纹与联珠动物纹Fig.1㊀Animal patterns and pearl roundels with animal patterns联珠纹作为欧亚大陆上广为流传的一种装饰图案,一直吸引着学者的广泛关注㊂联珠纹并非主题图案,而是结构或骨架图案,类似中国装饰语境中的团窠纹㊂事实上,考古发现显示,联珠纹在阿契美尼德王朝之前的青铜器及金银器中已有使用㊂目前对其文化内涵的解读,并无定论㊂对联珠纹的研究也是萨珊王朝装饰研究的一大难题,尤其是在纺织品领域㊂因为联珠纹在织物上的使用地域非常广泛,除了伊朗的萨珊王朝外,同时期的拜占庭㊁中亚粟特㊁埃及㊁中国及高加索地区的织物上均有出现,甚至萨珊王朝结束之后的倭马亚(Umayyad Caliphate)㊁塞尔柱克(Seljuq Empire)等王朝也在持续使用㊂因此在界定某些具有联珠纹织物的归属地上存在不确定性㊂尽管联珠纹的使用流行于不同的时代与地域文化中,但萨珊王朝的联珠纹珠粒较大,马尔夏克(Marshak)[8]认为这种121Vol.60㊀No.5Research and cultur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classic patterns of Sassanid Empire textiles珠粒较大的联珠纹为萨珊王朝联珠纹,出现于公元550年之后,至公元600年才真正广为流行㊂但从考古图像资料看,早于7世纪的哈吉阿巴德遗址中出土的建筑雕饰(图1(b ))上,已有大颗联珠纹与单体动物的结合使用,因此对大颗联珠纹的使用时间可以往前推进一些㊂有一点可以肯定,即萨珊王朝的装饰图案对周边的装饰艺术产生了深刻而积极的影响㊂考古资料显示联珠纹还会使用在萨珊王朝贵族的府邸建筑雕饰㊁摩崖石刻㊁银器及钱币上等㊂因此有学者认为在伊斯兰时代前的伊朗,联珠纹的使用和生产仅限于萨珊王朝的灰泥雕塑,而非纺织品[9],但一件被鉴定为公元5 7世纪的织物片段(图1(c ))为联珠纹在织物上的出现提供了重要参考,然对其制作的判定时间跨度较大,因此还需要更多的纺织实物加以证明㊂不过,织物上联珠纹的集中使用时间为萨珊王朝晚期的判定已被学界越来越多的学者所认同㊂整体看,萨珊王朝的联珠动物纹中的元素有:独立的翼马㊁有翼对马㊁对羊㊁森穆夫等㊂2.2㊀森穆夫图案森穆夫(Simurgh )图案不仅见于纺织实物(图2),也可见于伊朗西部的克尔曼沙赫市塔克伊㊃布斯坦(Taq-e Bostan )石窟内的摩崖石刻上,库思老二世(Khosrau Ⅱ,公元591 628年在位)的服装上,森穆夫造型为狗头㊁狗爪(或狮爪)㊁鹰翼㊁雀尾(或鼠尾或鱼尾)㊁身有鳞片的混合动物㊂森穆夫的身上有时还会出现植物元素,其他图像资料则显示,有时森穆夫的身上还会出现植物元素及森穆夫与生命树相结合的图案㊂尽管森穆夫图案的造型与文化内涵到目前为止依然争议颇多,但多数学者认为这种复合型的动物造型与皇室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且将森穆夫与古波斯文化中法尔恩(Farn )联系在一起,象征了财富与荣耀㊂图2㊀公元7 8世纪具有森穆夫图案的丝绸Fig.2㊀Silk with Simurgh patterns in the 7th and 8th centuries根据森穆夫的不同组成元素,学界也从不同的角度予以阐释,于尔根斯迈尔教授与鲁夫教授在‘世界宗教百科全书“中指出 因为犬视被认为可以避开恶灵,因此狗在琐罗亚斯德教教徒的葬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10],此外,狗还可驱赶恶魔,消除污染等㊂根据宗教教义的规定,在善的创造中,狗仅次于人;狗被视为生者和死者之间充当媒介的生灵[11]㊂在‘阿维斯塔㊃万迪达德“(Avestan Vendidad )中,不仅有一章节描述了狗的种类,还叙述了狗的各种美德㊂此外,狗(犬)在琐罗亚斯德教信仰中有着 至善 本质,它们是诸善端动物的突出代表,必须得到人类全力保护,若虐待它们,就会受到严厉惩罚[12]㊂鹰翼造型改编自阿胡拉㊃马兹达的双翼造型,取其一半放在了森穆夫的身上㊂关于雀尾造型与印度古代文化有关,也受到了古波斯文化的影响,即荷浦㊃威尔奈斯(Hope Werness )所说的 在古老的伊朗,孔雀屹立于生命树的旁边 它扇形的尾巴象征着宇宙精神的辐射 [13]㊂孔雀在琐罗亚斯德教教徒的心中也是圣鸟,是女神安娜希塔的象征㊂康马泰博士认为 这种复合动物暗示了一个主权国家的联合体,它在塔克伊㊃布斯坦的出现暗示着帝王与伊朗东部的联系 [14]㊂此外,森穆夫也出现在拜占庭的丝织品上,不过其使用弱化了它原有的象征意义,反而凸显了其装饰性㊂依据笔者的研究,针对森穆夫拥有狮爪的理解可从狮子在伊朗文化中的地位谈起,古波斯文化中,狮子被认为是勇气㊁骄傲㊁权利㊁慷慨的象征,将狮爪与森穆夫结合在一起,可能是为了展示皇室的威严与慷慨㊂萨珊王朝之前,狮子被认为是密特拉(Mitthra )或太阳神的象征㊂也许萨珊王朝的艺术家们从古代的狮子图像中,如波斯波利斯(Persepolis )的狮子与公牛搏斗的图像中找到了创作灵感㊂自阿契美尼德王朝开始一直到近代的恺加王朝,猎杀狮子的传统或宫廷狩猎已成为君主与皇室权力与威严的集中展示,而狮子图案背后的文化内涵也被伊斯兰时代的各宫廷所沿用,这背后还与经典文学作品的推波助澜有关㊂以上解读也解释了古波斯不同的艺术种类上均可看到狮子的身影,如火神庙㊁宫殿浮雕㊁器皿及珠宝装饰中㊂迈赫达德㊃奇雅(Mehrdad Kia )教授认为 历史学家塔巴里写到,巴赫拉姆之所以成为萨珊王朝的君主,是因为他通过杀死狮子展示出了卓越的勇气㊂ [15]塔克伊㊃布斯坦摩崖石刻上,库思老二世服饰上的森穆夫图案属萨珊晚期,因此如果对萨珊织物上的森穆夫图案有更为理性认知的话,还需参照诸如壁画㊁银器与建筑雕饰等其他艺术类型和实物资料㊂针对森穆夫图案在欧亚大陆的传播与部分程度的改编,影山悦子(Etsuko Kageyama )认为 森穆夫图案源自萨珊王朝,并在整个中亚地区广泛传播 [16]㊂本文赞同影山悦子的说法,同时认为公元7世纪以来的森穆夫图案在亚洲东部的出现可能更多的是受到了中亚粟特艺术的影响,如撒马尔罕的阿弗拉西阿卜(Afrasiyab )大使厅壁画上,有交波框架内填充独立的森穆夫图案,旁边一位人物的服装上则是团窠猪头221第60卷㊀第5期萨珊王朝纺织品经典图案研究与文化解读纹图案㊂粟特艺术包含诸多萨珊王朝的艺术元素,已成为学界共识,特别是织物上的动物图案更是受到了萨珊王朝纺织艺术的深刻影响,但二者在具体的使用上有所区别㊂从目前搜集的实物图像资料看,具有森穆夫图案的织物(包括银器)出现时间较晚,虽然萨珊王朝的文化艺术具有强烈的辐射影响,但中古时期粟特人随着丝路的繁盛获取了大量财富,其艺术也随之发展,所以不能排除粟特艺术的影响,而且同属伊朗文化圈的一些装饰图案在最初来源的判定上本就错综复杂,需要大量的实物图像加以佐证,因此其传播路径的溯源也存在一定困难㊂2.3㊀三球式图案萨珊王朝的丝织品上,特别是与皇室环境有关的场景中,三球式图案较为流行,它多出现于皇室人员的宫廷服装或与皇室相关的织物上,但遗憾的是考古发掘中鲜有纺织实物,它们可见于银器㊁石雕等艺术种类上㊂戈德曼[17]教授认为三球式图案是唯一一种被萨珊王朝的宫廷和贵族采用的一种纺织装饰图案㊂参照其他图像资料可知,除了服装(图3)与马鞍毯外,三球式图案还可见于巴赫拉姆二世㊁纳斯尔及库思老二世银币的祭坛上㊂如果立足于萨珊时期的纺织装饰角度,较早有三球式图案的服装可见于公元4世纪的哈吉阿巴德壁画上㊂在公元4 7世纪的萨珊银器上,三球式图案出现的频率更高㊂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的一件银器上,骑着骆驼的巴赫拉姆五世与阿扎迪在野外狩猎的场景中,巴赫拉姆与阿扎迪的服装上㊁马鞍上均有三球式图案㊂在各大博物馆的藏品中,三球式出现的场景均与皇室活动有关,如帝王狩猎㊁加冕宴饮及皇室婚礼等㊂塔克伊㊃布斯坦的石窟最深处,顶部有题为‘君权神授“的浮雕,其中阿胡拉㊃马兹达的衣服和库思老二世的半月形头饰上均有三球式图案,如图3(b )(c )所示㊂研究萨珊王朝服装上的三球式图案,可看出它出现的位置具有强烈的指向性,或皇室服装,或主神的服装或宗教祭坛等㊂那么,对此图案的出现与使用就需要从宗教层面对其进行解读㊂图3㊀三球式图案Fig.3㊀Triple ball patterns以琐罗亚斯德教为国教的萨珊王朝,三球式图案可能象征了灵光(Farr )来源或提供者,灵光作为古波斯文化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观念,在‘亚什特“各篇中,灵光被尊奉为 凌驾于一切造物之上 的神明,这显然是善神神主的象征,代表着马兹达的神力㊁恩赐与庇佑[18]㊂灵光在古波斯的文化中,寓意权力和威严的降临,有灵光笼罩和护佑的帝王既象征王权的合法性,也意味着国家的繁荣与昌盛㊂三球式图案也是天狼星提什特里雅(Tishirya )的艺术化表现㊂从灵光再现的角度解释了为什么三球式图案的出现多与萨珊王朝的宫廷艺术或宗教艺术有关㊂站在艺术母题的角度,这个图案则非常古老,它跨越了欧亚大陆,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宗教文化背景下均有使用[19]㊂目前的考古发现显示,呈三角形排列的三球式图案在公元前3100年的两河文明艺术中已有使用,因此对它进行的解读需要站在更加宏大的时空观内㊂萨珊时期的艺术与宗教信仰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在萨珊王朝这个特定的时间内,从宗教角度对其进行的解读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理论价值㊂不过到了萨珊末期及伊斯兰时代的各政权中,三球式图案的使用范围愈加广泛,它与植物图案结合使用,或独立使用,或变成四个点的造型等㊂2.4㊀帝王登基与狩猎图案萨珊时期的帝王登基和狩猎图案是经典的艺术主题或图案,可见于不同艺术种类上,且此类主题的织物生产于皇室工场,其使用也有明确的指向性㊂主题图案中的君主姿态㊁所用的武器及其他艺术元素均反映了帝王的荣耀及宗教信仰㊂不过据对现有资料的考察,狩猎图在丝织品上的使用频率不如银盘㊂帝王登基图可见于一件公元7 8世纪的萨米特(Samite )丝织品(图4)上,它采用了斜纹纬重组织,从技术层面看,属于经线加Z 捻的中亚系统斜纹纬锦,不过其图案则体现了萨珊时期的装饰风格㊂因此,它可能由萨珊人生产,但也不排除是在伊朗定居的倭马亚工匠或者其他地区工匠的仿制品㊂此外,织物上的红色也体现出与萨珊王朝的联系,因为红色不仅被萨珊君主偏爱,也是阿契美尼德王朝皇室的专属色彩㊂上述织物的主题图案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为库思老二世登基图和生命树图案,生命树上有萨珊王朝常见的图案,如葡萄㊁变体的双翼图案㊁莲花和棕叶饰的复合图案等㊂织物上使用君主肖像一直是古波斯文化中一个持续流行的艺术现象,到了萨珊时期,君主下令在宫廷服装面料上设计的图案,无论是自己的肖像,还是其他的图案设计,背后具有特殊的政治目的㊂321Vol.60㊀No.5Research and cultur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classic patterns of Sassanid Empiretextiles图4㊀哥本哈根戴维收藏馆馆藏的丝绸Fig.4㊀Silk from the David Collection ,Copenhagen帝王登基与狩猎图案上可见双翼王冠的造型,它是萨珊艺术中流行的艺术元素之一,双翼在古波斯帝国被视为高贵的象征,不仅象征了神灵,背后还蕴含着强烈的王权意识㊂双翼图案可能改编自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双翼太阳圆盘,琐罗亚斯德教的主神马兹达的形象也为双翼造型㊂到了萨珊时期,马兹达主神巨大的双翼被萨珊的艺术家们提取出来并改编为对称的双翼造型,它还可见于泰西封6世纪的灰泥雕饰(图5(a ))及萨珊君主的钱币与王冠(图5(b ))上,一些学者[20]认为双翼王冠是战神韦雷特拉格纳的象征㊂不管从何种角度对其进行解读,双翼图案的频繁使用可见其在古波斯文化中的重要性,这背后避不开政治㊁经济㊁宗教等层面的影响㊂在古波斯文化中,葡萄和生命树是生育㊁不朽㊁吉祥㊁祝福的象征㊂库思老坐于铺有地毯的宝座上,君主的宝座两旁各有一只羱羊,君主双手各持一朵红色莲花,头戴联珠双翼王冠,服装为饰以罗塞蒂(Rosette ,或译为圆花饰)图案的卡夫坦(Caftan )长袍㊂莲花在阿契美尼德王朝文化中是王权的象征,在波斯波利斯遗址中,有君主或王子手持莲花(图6)的图像(也有学者认为是石榴花)㊂织物上的帝王狩猎图在萨珊王朝本土发现的不多,但可见于同时期的叙利亚㊁埃及㊁拜占庭及中亚等地㊂从搜集实物资料看,饰以帝王登基图和狩猎图的织物多采用萨米特技术,此类织物的价值可媲美黄金,因此除了供皇室成员使用外,还会作为外交礼物送至其他宫廷㊂图5㊀拥有双翼的泥板与银币上的王冠细节Fig.5㊀Wall panels with wings and crown details from silvercoins图6㊀伊朗国家博物馆馆藏的雕刻Fig.6㊀Sculpture from National Museum of Iran3㊀结㊀语萨珊王朝的丝织行业因多样的装饰艺术不仅得到了本国权贵阶层的喜欢,也随贸易㊁外交等形式传播至其他地区㊂萨珊王朝的纺织艺术作为伊朗古代丝织品生产和视觉艺术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一环,那些经典的装饰图案在伊朗的装饰系统中,不仅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还为伊斯兰信仰时代的装饰艺术奠定了基调㊂伊朗高原上的狩猎图案和三球式图案甚至远在阿契美尼德王朝建立之前或者在周边更加古老的文化中已有较长的使用历史,而今天它们依然得以沿用㊂织物上流行的联珠动物纹㊁翼马图(翼马是密特拉教传统中胜利之神的象征)㊁森穆夫图案㊁三球式图案等,不仅在本土各类艺术门类中得以使用,亦得到了周边文化的认同㊁模仿㊁改编与创新㊂立足于文化层面,萨珊王朝的视觉艺术中体现了显著的宗教二元论㊁帝国构想㊁英雄崇拜及朴素的宇宙观等思想,但其视觉系统的建立与完善也从周边的文化中汲取了养分㊂随着新政权的建立及丝路文化的繁盛,一些图案随贸易㊁外交等形式进入其他地区,那些萨珊王朝的经典图案也随之被拆解㊁部分挪用及重新组合等,变成了新的装饰图案,然而一些艺术元素㊁图案及色彩倾向的前后继承性或者使用惯性还能依稀可辨,这证明了古波斯文化的延续性与灵变性㊂‘丝绸“官网下载㊀中国知网下载参考文献:[1]尚泽丽,王乐.唐代丝织品中的狮纹及其文化源流探究[J ].丝绸,2022,59(6):118-126.SHANG Zeli ,WANG Le.Research on the lion motif in the Tang Dynasty silks and its cultural origin [J ].Journal of Silk ,2022,59(6):118-126.[2]许诗尧,王乐.吐鲁番出土联珠大鹿纹锦研究[J ].东华大学学报421。
《玉石之路踏查三续记》述评
丝绸之路THE SILK ROAD2020年第4期总第38&期玉帛文化⑤《玉石之路踏查三续记》述评杜永仁(甘肃财贸职业学院,甘肃兰州730207)[摘要]玉石(帛)之路文化考察2014年6月开始拉开考察序幕,已经进行了十五次,可谓是成果丰硕。
作为玉帛之路文化考察团的资深专家叶舒宪老师的著作《玉石之路踏查三续记》是继《玉石之路踏查记》、《玉石之路踏查续记》后的第三套考察丛书,书中通过田野调研和踏查,继续探究“玉石之路”与华夏文明起源发展的关系, 具有理论引领意义和指引学术研究方向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玉石之路;考察;学术价值;综述[中图分类号]K87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20)04-0032-02在国家大力倡导“一带一路”经济文化建设的背景下,我们挖掘、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潜在 价值,讲好中国故事,意义重大。
一、 玉石文化的意义玉石文化是华夏文明发生发展的核心动力,玉 帛之路作为丝绸之路前身,历史悠久,内蕴深厚。
甘肃的地理位置和玉矿资源决定了它在华夏文明的发生、发展进程中起过重要的作用。
的文化是史前文明,为 。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需要的学术理论支撑,把玉石文化作为研 的课,正好 了华夏文明传内在甘肃 国建设的 。
于是,玉帛之路 动在背景下进了, 动 是把理论研、 发掘、地 :起 ,、 , 研把 在的 为明的 。
二、 玉石之路文化考察成果丰硕2014年6月,第一 玉帛之路(玉石之路)山西了 O前玉帛之路经 了,。
的《玉石之路 2015年甘肃玉帛之路文化之一)、《玉石之路 2017 8 , 学术文玉帛之路文化 之一 、玉石之路2020 8 ,大学O图1第一套玉帛之路文化丛书(表)书名作者《玉石之路踏查记》叶舒宪《齐家华夏说》易华《青铜长歌》刘学堂《玉华帛彩》冯玉雷《玉之格》徐永盛《贝影寻踪》安琪《玉道行思》孙海芳图2第一套玉帛之路文化丛书(表)书名作者《玉石之路踏查续记》叶舒宪《驼铃悠韵萧关道》薛正昌《玉帛之路文化考察笔记》冯玉雷《长河奔大漠》徐永盛《丝路盐道》杨文远《图说玉帛之路考察》军政、刘樱、瞿萍玉石之路是在前本 作的基础上,收录 研的 。
论文题目 浅谈中国玉器文化及玉的欣赏与鉴定
浅谈中国玉器文化及玉的欣赏与鉴定论文题目浅谈中国玉器文化及玉的欣赏与鉴定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本论文主要阐述了中国的玉器文化和玉的欣赏与鉴定。
根据玉器源远流长的历史,浅谈从史前时代到明清时代的发展和主要玉器种类,再分别详述新旧玉器的鉴定方法,以及论述了玉器具有巨大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总结出玉已深深地融合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礼俗之中,充当着特殊的角色,发挥着其他工艺美术品不能替代的作用,并打上了政治的、宗教的、道德的、价值的烙印,蒙上了一层使人难以揭开的神秘面纱。
关键字玉,时代,价值,鉴定,寄托,文化《管子》说:“先王以珠玉为上币,黄金为中币,刀布为下币”。
秦以前,国玺是以方寸金银制作的。
“完璧归赵”中价值连城的和氏璧,后来为秦始皇所得,用以制皇印,成为秦至晋的传国宝;晋代以后,此宝失落了,但历代帝王仍用其他玉玺代替。
古代封禅用的书文,刻在玉上,称之灾玉牒;外交使节用的信物,称为玉节。
古人贵玉,兼贵其声。
所以古乐器有玉磬、玉笛、玉篁、玉箫。
春秋时即开采的安徽灵璧玉,最早就是制作玉磬的。
明清以后,玉器的制作有了重大发展,使用范围贯穿在上层人物的衣食住行之中:衣帽冠发有各种佩件、饰物;食盏、玉杯等;住有玉嵌璧饰、桌案饰等;车马轿也有种咱玉饰。
至于玉瓶、花薰等桌几上的陈列品及玉如意、坠子等掌中玩物,更是名目繁多,不胜枚举。
玉质致密坚硬,滑润光莹,古人将玉的特性加以人格化,认为玉有“仁、义、智、勇、洁”五德,有“君子比德于玉”之说。
玉又是美丽、富贵、高尚、廉洁等一切精神美的象征,因而文人常用以比喻许多事物,使许多人、物、事、景为之增辉生色。
如谢枋得《蚕妇吟》:“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称美女为玉人;牛峤《菩萨蛮》:“门外雪花飞,玉郎犹未归”,玉郎是女子对丈夫或情人的爱称。
至于玉容、玉面、玉貌、玉手、玉体、玉肩等,都是古代文人用来赞美美发性肌肤和姿色的。
白居易《长恨歌》中“玉容寂寞泪阑干”、梁简文帝〈乌栖曲〉中“朱唇玉面灯前出”里的“玉容”、“玉面”,则是指代“玉女”了。
对南阳市玉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调查与思考之一
对南阳市玉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调查与思考之对南阳市玉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调查与思考之2013-09-23 08:22:11 | 作者: |来自: 南阳日报摘要: 南阳玉雕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产业基础坚实,照:“中国玉雕之乡”石佛寺镇国际玉城南阳日报记者崔培林已成为“富民、强县、名市”的一大特色优势产业。
压题编者按南阳玉雕历史悠久,产业基础坚实,已成为富民强市的一大特色优势产业,在全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近期,市政府成立调研组,围绕玉雕产业发展、市场提升、品牌打造、人才培育、文化弘扬、产业联动、保障机制等体系建设进行调研,并撰写出系列调查报告。
本报今日起陆续推出,以引起全市上下关注、了解玉文化产业发展状况,推动全社会共同把玉文化产业这篇大文章做好。
南阳玉雕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产业基础坚实,已成为“富民、强县、名市”的一大特色优势产业。
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秉承原料、人才、技术、市场等先发优势,整合资源、优化结构、接补链条,促进产业扩充规模、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全面提高南阳玉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现状及特点与全国其他产业基地相比,南阳玉文化产业主要呈现以产业规模较大。
涉及20余个乡镇办100多个村,玉雕加工企业(户)1.5万多户,玉雕专业市场17个,各类玉雕精品门店、摊位2万多个,玉雕产品销售遍及全国各大城市、旅游景区及50多个国家与地区。
全市从事玉产业人员达3 0万人,年生产销售玉雕产品2 0 0 0余万件,销售额300亿元。
南阳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玉雕加工、销售集散地和玉文化研究传播中心。
产业链条完备。
初步形成了以拓宝公司、文心读玉公司、玉神公司、神圣公司、开元玉业等规模企业为龙头,以加工小区和专业市场为龙身,以专业村为龙尾的生产加工销售体系;形成了原料采购、文化研究、教学培训和产品设计、生产、质检、包装、宣传、销售、品牌创建等各个环节齐备的产业链条,这在全国玉雕产业基地中是绝无仅有的。
产品种类齐全。
2019-2020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二(上)第二次段考政治试卷
2019-2020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二(上)第二次段考政治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2分)近年来,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加入了庆祝“中国年”的行列。
从高官政要的祝福,到商家市场的布置,再到普通民众的参与,这些变化无不表明,中国春节文化在海外的认同感正在加速提升,世界越来越青睐“中国年”。
这()①表明认同其他民族文化是文化交流的前提②映射出中国综合国力和影响力的整体提升③反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④体现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强大物质基础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2分)文明城市是一个城市综合性的最高荣誉称号,创建文明城市是对一个城市发展综合水平的全面考评。
荆门市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提出“市民素质高一分,城市形象美十分”的宣传口号。
这一口号的合理之处在于看到了()①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物质力量②先进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③人的文化素养只能在文化环境中培养④文化是人创造的,又影响着每个人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3.(2分)动画电影《哪吒》被称为“国漫之光”,它是制作者以《封神演义》为原型进行再创作,走出传统,贴近时代、走进观众,在口碑与票房上实现双赢。
彰显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让人看到“国漫崛起”的希望。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①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不断创新获得更好地传承和发展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支撑文化创新的强大基因③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助推了文化创新④与现代文化融合是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2分)作为时代记录者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今年国庆大阅兵中采用“5G+4K/8K+AI”全新战略格局为海内外观众进行直播,用高质量荧屏呈现盛世华诞。
这表明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①能超越时空局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供技术支撑②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记录伟大时代,凝聚民族力量③作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引领中华文化前进方向④创新了文化传播手段,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的传媒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2分)2019年7月16日,“良渚与古代中国一一玉器显示的五千年文明展”开幕式在故宫举行,这是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后首次隆重亮相。
【藏家】孙岳:“古玉真研社”的收藏方法论
【藏家】孙岳:“古玉真研社”的收藏方法论编者语:在北京天雅古玩城八层有一家专门经营古玉的店,店里陈列的玉器涵盖商周、春秋、战国、秦汉时期一直到明清,俨然一个小型的博物馆。
店主孙岳是一位资深的古玉玩家,95年接触古玉,96年开始收藏,从收集古玉碎片到研究《中国玉器全集》及馆藏品,一路走来,他总结了一套科学而系统的古玉鉴定方法。
为了和更多的人分享这套经验,2006年,孙岳创立“古玉真研社”,吸收会员,举办古玉讲座普及知识,告诉大家什么是鉴定,如何通过对比进行真伪鉴定,七年间,他的这套方法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也由此培养出一批古玉收藏家及古董商。
“《中国玉器全集》是我最好的老师”受朋友的影响,孙岳1995年就开始接触玉器。
“我外公的一个学生很喜欢玉,他经常到潘家园淘宝,但主要是以新玉为主。
我没事就跟着他一起逛,偶尔也买点新的籽料,后来慢慢发现地摊上有些东西是明清时期的,而且玉质也很好,但价格并不比新的贵多少,于是我们逐渐开始买老玉。
那个时候也不懂,就是蒙着买。
”直到1998年,忽然有一天,孙岳发现了一个问题,他这几年购进的古玉大多是药。
“我朋友手上正好有一本《中国玉器全集》,这套书共六册,按照年代进行划分,且大部分玉器都有出土记录,但是我发现我们买的玉器和这本书上的不太一样,虽然也有相似的地方。
我将我们买的东西一件件拍了照片,和书上的图片进行对比,很快就发现了问题,才明白我们购买的都是赝品。
”孙岳回忆到。
从95年开始,陆续购买的玉器共花费1.8万元,价格从几十,一二百到四五百元不等,这些东西至今他还留着,作为一个学习的反面标本,也作为一个教训。
“玩收藏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买回来一个月,一年,两三年,甚至十年都没有研究,这才可怕。
”玩玉器的一个朋友曾经说。
从这之后,孙岳开始认真研究《中国玉器全集》,后来这套书对他的影响很大,也是他在古玉收藏方面的一大转折。
“当时买了东西就研究,很快发现不对,钱白花了,但是从假的方面也能够发现,如何才能走上正路。
黄河中游典型仰韶文化出土玉器研究
黄河中游典型仰韶文化出土玉器研究展开全文仰韶文化因最早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遗址而得名。
典型仰韶文化包含着一脉相承的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及西王村类型三个发展阶段[1]。
其分布以渭、汾、洛诸黄河支流汇集的中原地区为中心。
目前学界对此仍无系统的梳理,本文旨在运用考古学区系类型的理论和方法,在全面扒疏整理现有玉器考古材料基础上,对黄河中游典型仰韶文化玉器发展情况进行一次系统地考察。
一、半坡类型玉器半坡类型遗存集中发现在渭河中下游地区及汉水流域。
目前,有4个地点发现玉器,有明确地层关系的计约119件,包括宝鸡北首岭[2]、临潼姜寨[3-5]、南郑龙岗寺[6]及西乡何家湾遗址[7]。
距今约6800~7100年,宝鸡北首岭遗址下层遗存内发现半坡类型最早的玉器。
遗址中2座长方形土坑竖穴无葬具墓中发现玉器3件。
其中,77M14葬一女性,墓内发现通体磨光的蛇纹岩梯形坠饰1件,另有陶钵、碗、牙饰随葬。
77M9葬一成年女性,墓葬填土中发现半球形穿孔绿松石饰1件及白玉石质石球1件。
同出随葬品包括陶罐、钵、碗、双联鼎及牙饰。
借助北京大学考古系郭京宁的研究[8],77M14年代早于77M9。
所以,半坡类型年代最早的玉器为蛇纹岩梯形饰,年代距今约7100年。
距今约6500~6800年,北首岭、龙岗寺及何家湾遗址发现不下7件玉器,多数为坠形器。
其中,北首岭中期遗存的4座墓葬发现玉器不下5件。
77M8葬一青年男性,墓内发现白玉石质喇叭形中空饰件1件。
同墓还发现陶罐、钵、碗、壶、盂及骨镞、骨珠、牙饰。
78M3墓主人性别、年龄均不详,发现椭圆形正面隆起的穿孔绿松石坠饰1件及数量不详的玉石料。
另随葬陶罐、钵、瓶及骨镞、研磨盘、带色石、牙饰。
78M5未有可供鉴别的人骨遗存,墓内发现绿松石扁薄梯形有穿孔饰件1件。
同时发现陶罐、钵、壶及骨镞、牙饰、石块、兽骨。
78M11墓主人性别、年龄均不详,墓内随葬椭圆形正面隆起的穿孔绿松石坠饰1件。
同墓随葬品还包括陶罐、钵及骨镞、牙饰。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与玉文化研究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与玉文化研究作者:叶舒宪来源:《丝绸之路》2017年第16期【摘要】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建国以来最大的文科合作攻关项目,其宗旨就是要寻找中华文明几千年的脉络、源头。
玉文化发端、传承,一直到今天没有中断。
玉帛之路考察是恢复中国话语的努力尝试。
【关键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玉文化;玉帛之路;丝绸之路首先介绍玉帛之路系列考察的缘起。
2012年我们在中国社科院完成一个重大项目叫“中华文明探源的神话学研究”。
文明探源工程是建国以来最大的文科合作攻关项目,其宗旨就是要寻找中华文明几千年的脉络、源头。
在此之前,上个世纪最后一年结项的重大攻关项目是“夏商周断代工程”。
它要回答:我们中国在世界几大文明中到底处于什么位置,王朝历史究竟有多少年?这应该是文科投资最多的、学科参与人最多的大项目。
夏商周断代工程结项后,商周两代以后的,因为有文字记载加上甲骨文金文资料,基本弄清了。
夏代及其以前的,因为没有文字记录,还是十分朦胧。
结项时的暂时估计是公元前2070年夏朝开始,那么其他的空白点很多。
项目在海内外引起的讨论、争议也较大。
所以在新世纪又启动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探源的目的就是要从科学、实证方面把中华文明的来源的年表搞清楚。
一开始,主要是考古学家,包括天文学家、化学家们参与。
并没有文史哲方面的参与,我们自己申报加盟。
理由是,文明之源5000年也好,4000年也好,那个时候的人都是虔诚的信仰者,其天文、地理观念都跟神话有关。
于是就申报了这么一个补充性的项目,——让神话学视角参与进来。
研究的目的就是突破甲骨文以来的汉字记载之局限性,找出华夏真正深远的源流。
甲骨文距今3000多年,甲骨文以前没有文字,怎么研究华夏文明的源头呢?现在看来,出土的这些遗址,、文物有很多是有图像的,还有玉雕神像之类。
其中,都有神话和信仰的内容。
于是就把研究中华文明探源的新材料视野,大概按照玉文化提供的符号物做出一个年表,其结果是:甲骨文汉字延续到现在3000多年。
中国古代玉器研究在东瀛——林巳奈夫《中国古玉的研究》评介
中国古代玉器研究在东瀛——林巳奈夫《中国古玉的研究》评介潘守永【期刊名称】《东南文化》【年(卷),期】1993(000)002【摘要】<正>作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学者,日本京都大学的考古学教授林巳奈夫先生,其成就是多方面的,也是非常突出的。
他在中国青铜器研究上的显著成绩足以使专门从事该领域研究的中国学者汗颜。
八十年代以来,他除了仍致力于中国青铜器的探索外,其精力逐渐转向了中国古代玉器的研究。
所谓中国古玉是指汉代以前的玉器,内容丰富而庞杂。
经过十余年的钻研,他在此领域已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这一成绩又是如此突出,我们不得不刮目相看。
十余年来,林巳奈夫先生勤于探索,于中国古代玉器的研究多有创获。
他的这些成果都是以论文的形式发表的,相继刊载于日本京都大学的《东方学报》等杂志。
由于跨越时间较长,查找起来颇为不便。
1991年,作者将已发表的重要论文辑成《中国古玉的研究》一书出版(《中国古玉研究》<日>,本吉川弘文馆,1991年,600页),大大方便【总页数】2页(P205-206)【作者】潘守永【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历史系;硕士生【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85【相关文献】1.“软实力”理论的创新及其对中国发展的思考——基于对“软实力”之父约瑟夫·奈访谈的研究 [J], 刘佳;常绍舜2.拉曼光谱技术在中国古玉、古玉器鉴定和研究中的应用 [J], 赵虹霞;干福熹3.早期喜玛拉雅研究经典——大卫·施奈格尔夫《喜马拉雅朝圣:藏族宗教研究》评介 [J], 才贝4.硕果卓著学界楷模─—记林巳奈夫教授 [J], 林华东5.中国玉器研究的最新成果——评《中国古代玉器》 [J], 石兴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阴阳哲学在古玉纹饰中的运用(红山篇)
阴阳哲学在古玉纹饰中的运用(红山篇)阴阳是一个简朴而博大的中国古代哲学,是中华文明思维的核心。
有三个特点:统一、对立和互化。
通过玉器的表现,我来吹吹阴阳哲学在古玉纹饰中的运用。
纹必有意,意必吉祥。
当代人这么想,古人也这么想。
探寻纹饰图样背后的意图,想像古人的意识形态,找到古人制玉的理由,不就是玉文化?玉文化是什么?就是古人为什么要制玉,为啥要做此造型,纹饰,什么人用?用途是什么?文化一定是人文意识。
韩料,俄料,且末料,铜沁,铁沁,老土大红沁……这些不是文化意识,属于技术层面。
反而研究古玉器物造型的缘由,纹样奥义等才有文化价值,美学价值,甚至上升到哲学,神学。
神学是最高学问,顶级的哲学家,科学家最后多皈依宗教,人是神迹。
能量守恒,我认为被酋长,帝王所供养的古玉蕴含王气、贵气、祝福,这就是我喜欢高古玉的原因(也许有人会问我多久没吃药了)。
仿品没有法力。
我们读书不完全是获取知识,而是证明自己已知的正确性,本自具足,本来就是神迹。
虽然是神迹,但如果我们的行为不符合“道”就难辞其咎。
自然规律可以解释阴阳(如男女,日月等),阴阳可以解释“道”。
图腾,上文简明上古史,表面崇尚玉器的部落来自北方,姑且称“黄帝”部落,其部落联盟宗教形式:萨满,宗教观念:万物有灵,萨满可以理解为祭司,主教,也是有层级的。
因万物有灵的观念,派生出各种图腾崇拜。
图像出现的缘由,是部落的图腾崇拜意识,有崇拜鸮,有崇拜猪,鼋等,组合器就是多部落联盟。
从考古出土实物的表现方式,看实物表现的手法是否符合阴阳?猪龙,姑且称之。
此猪龙的框架来自“珏”,兴隆洼就有,那么兴隆洼的珏为啥开口?如果是挂耳朵上,大圈中间有孔啊,绳子一定有的。
我认为这个缺,是阴阳的观念,月有阴晴圆缺,满则亏。
据悉,猪龙分公母,公的阳纹,开口,母的阴线,半开口。
阳线和阴线也属于阴阳观念,大小有别,首尾相顾都是阴阳观念。
猪龙是在传承的珏基础上加上了部落图腾崇拜元素,有人说鸮(猫头鹰)有人说猪(猪鼻),反正不是一种动物崇拜,是复合多种动物的图形,崇拜角鸮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加上。
中国玉文化研究范畴浅析_喻燕姣
’" 装饰品。随身装饰玉器的风俗从新石器时
与人类祈求吉祥愿望联系在一起的,是驱邪
代就开始了,目前已知最早用玉器作装饰品的是 避凶。吉凶祸福都是相对立的,能避免凶险灾祸,
距今 ())) * +))) 年的兴隆洼文化,从其出土位置 其本身就是吉祥幸福。因此,古代的所谓“压胜佩” 可知,玦是耳部饰品。殷商时代,佩饰玉也较常见, 如“刚卯”、“严卯”、“司南珮”、“玉翁仲”等主要也
玉器中已见端倪,而红山、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玉 国家权力而崇尚玉器,并从社会理念上提倡“君子
器则已显现出系列化倾向。它表明红山、良渚文化 比德于玉”这个观念,玉器作为德行操守的象征日
时期社会已经分化,统治集团已经形成,并行使着 益受到重视。孔子阐明玉有仁、知、义、礼、乐、忠、
政治、军事、宗教、家族等各方面的统治权力。周代 信、天、地、德、道十一种品德 %, & ,把玉拟人化了。这
器的发展走入低谷。隋唐时期,随着国家从统一走 有下列几点:
向 强 盛 ,玉 雕 工 艺 也 随 之 又 一 次 兴 起 ,但 好 景 不
’( 生产工具。玉器诞生之初,它曾作为生产
长,唐朝灭亡之后,出现了“五代十国”,玉器发展 工具使用过。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等
的步子相对慢了下来。至宋代,随着国家的统一, 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均出土过玉制的凿、斧等生产
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 行化、人格化的内涵,使玉成为君子的化身。由于
子执谷璧,男执蒲璧”。明确规定了等级不同,所执 玉被赋予了如此丰富的道德内涵,因此君子必须
玉器就不一样。其后,每个朝代都对持何种礼器、 佩戴它。君子佩玉,无故不离其身,也就成为一时
佩带何种玉饰都有严格的规定,以避免等级的混 的风尚。君子比德于玉,佩玉 成了君子有德的象
档案专业论文题目
档案专业论文题目本科生论文题目1.档案文献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2.口述历史与档案价值研究3.中国档案学术发展史的分阶段研究4.企业信息管理、知识管理与档案管理5.档案学术评论与学术发展6.档案文化价值研究7.家族档案与家族社会、家族文化 8.档案鉴定过程控制与主观意识 9.信息化背景下的档案人才培养 10.信息立法与档案立法研究本科毕业论文题目1. 档案馆的文化功能2. 档案工作与文化产业3. 档案开放与信息安全4. 关于文档一体化的构想5. 传统文件与电子文件的比较6. 档案建筑的文化特征7. 档案建筑与风水8. 风水在档案建筑上的体现 9. 档案信息开发方法(新论) 10.档案保护工作中的土文化 11.档案馆与信息资源开发 12.我的档案人才观本科毕业论文题目1. 澳大利亚电子文件管理的理论与实践2. 加拿大档案鉴定的理论与实践3. 中美档案(信息)法规建设比较研究4. 中美文件管理理论的比较研究本科毕业论文题目1 法制化与电子文件管理2 现行文件开放政策述评3 秘书角色定位问题研究4 秘书辅助决策问题研究5 电子政府与电子文件管理研究6 WTO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对策7 行文规则对机关管理现实意义问题研究8 秘书腐败问题研究本科生论文选题1.古代某种专门档案(户籍/舆图/石刻/律法等)探析12.析雍正对文书档案工作的整顿与改革3.略述清代书吏之弊害及整顿4.近代档案史料真实性探析5.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档案专题研究6.档案馆文化功能评析7.中国档案网站建设现状研究8.信息化建设中档案管理者素质论 9.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的采集与利用 10.政府信息公开对档案利用的影响 11.论档案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12.信用档案的构成及建设13.论人事档案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效用本科毕业论文题目1、我国档案网站建设研究2、信息时代档案管理工作变革研究3、电子文件的真实可靠性研究4、电子文件的安全保护研究5、电子文件的长期可读性研究6、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安全研究7、新时期档案高等教育改革研究本科毕业论文题目1. 论文学籍档案的价值及其实现途径2. 档案馆参与社区服务的途径3. Web2.0环境下档案信息传播路径创新4. 档案馆文化功能探析5. 国内档案期刊网站建设模式分析6. 网络环境下科技文件的质量控制策略考古专业论文题目本科毕业论文题目1、夏商时期墓葬用玉的男女之别2、周代楚文化随葬铜礼器的男女之别3、二里头遗址布局的演变与夏、商王朝更迭本科生论文题目1.先秦时期某一考古学文化的分期与年代研究2.先秦时期某一考古学文化演变发展的原因或背景研究23.先秦时期某一类遗存的形态、功能或演变研究4.先秦时期某些考古学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本科毕业论文题目1.夏商周时期的城址及特点、意义2.夏商周时期的钱币初探3.夏商周时期文字资料的考古学发现4..夏商周时期的墓地研究5.新时期的博物馆学研究毕业论文题目1、中原地区岳石文化因素分析2、珍珠门文化相关问题研究3、齐国陶文与田氏代齐研究4、近年山东出土铜器铭文考察5、周代东夷古国地理考证6、山东出土的东周铜礼器研究7、近年山东出土铜兵器研究8、周代葬玉研究9、周代乐器与五音研究10、周代车制研究11、西汉水流域的秦文化12、山东秦代遗存断代研究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1(良渚文化玉器研究综述2(试析海岱地区龙山时代的城址3(略论中原龙山文化和二里头文化的绝对年代本科毕业论文题目中国植物考古文献综述中国环境考古文献综述本科毕业论文题目1、海岱地区史前时期玉器研究2、燕辽地区史前时期玉器研究3、小河沿文化研究本科毕业论文题目1.“即墨北阡遗址2007年发掘的哺乳动物分析”2.“广饶南河崖遗址2008年发掘的动物遗存分析”3.“南朝墓葬内随葬的犀牛(穷奇)”4.“中国境内发现的外来货币”35.“山东地区青铜车马器的发现与研究”本科毕业论文题目本科毕业论文题目(陈雪香) 1.山东地区青铜时代的农业2.先秦时期的香料与礼仪3.纳吐夫文化与西亚农业的起源4.试论史前社会的武力冲突与战争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生论文选题(同学们可以从以下题目中选定,也可以自拟题目,自选导师)本科毕业论文题目1.关于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2.中国文化产业比较优势探析3.××市(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4.××市(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模式选择5.论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开发路径6.我国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现状浅析7.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8.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浅论9.论发展文化产业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关系10.如何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丰厚的民族文化资源 11.论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本科毕业论文题目1.浅谈日本动漫产业的盈利模式2.谈谈国产电影的票房收入3.谈“韩剧”在中国热播的原因4.也谈网络小说的原创性5.浅谈网络动漫的版权问题6.复兴传统节日文化的措施本科毕业论文题目1.社会环境与文化消费心理研究2.家庭、年龄、社会文化与文化消费趋向3.影视作品消费心理研究4.大学生文化消费状况与心理研究5.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经典案例调查与分析6.国外文化产业经典案例分析47.需要、动机与文化消费行为8.“长尾理论”与文化产业发展9.信息化与国际化背景下的文化发展趋势研究本科毕业论文题目1.试述文化资源产业化的意义2.试论某省(区、地)某类型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得与失3.试论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保护的重要性4.我国文化贸易现状及其对策述论5.试述发展文化贸易的意义6.近年来我国文化资源产业化研究综述本科毕业论文题目1.地方文化资源的产业化运作与经营注释:地方文化资源可以按照如下分类进行:?有形文化资源和无形文化资源;?工艺;音乐;舞蹈;戏曲;杂艺;服饰;饮食;民居;礼仪;节庆;人物;名胜。
2023-2024学年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2023北京北师大实验中学高一(上)期中历史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_____成绩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4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每小题 1.5分,共60 分)1.有学者将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形容为“重瓣花朵”,中原文化区处于花心,起着联系各文化区的核心作用,也向周边文化区进行文化辐射,而外围的文化区则保持着自己的活力。
这一说法A.旨在强调中原文明的优越性B.主要基于原始部落分布格局C.是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形象解读D.开拓了古代早期国家政治形态研究视野2.红山文化牛梁河遗址出土的玉器,造型、纹饰设计精美,数量多寡不一,处于中心的大墓唯玉为葬,而墓地越向边缘规格越低。
材料主要说明红山文化A.玉器已应用于生活的多个方面B.出现了私有制以及阶级的分化C.是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政权D.手工业的规模和技术十分高超3.右图是北京市房山区出土的青铜器克罍,其铭文大意是:“(周成王)命克做匽(燕)的诸侯,管理当地各族。
克进驻匽地,接收了土地,平息了动乱。
”此材料可用于研究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4.春秋晚期,晋国世卿赵鞅同卿大夫举行盟誓,用毛笔在玉片上写下约信文书,称为“侯马盟书”,盟书内容既包括加强宗族内部团结以打击敌对势力,也有其他卿大夫宣誓效忠赵氏的誓约等。
该盟书反映东周时期的政治现象是A.礼崩乐坏,卿大夫专权夺利B.诸侯争霸,诸侯国数目减少C.文明精粹,铁制工具广泛使用D.文化繁盛,甲骨文已相当成熟5.东周时期“游说之风盛行,论辩之士雄起,讲演之学开辟”,形成中国历史上辉煌灿烂、群星闪耀的百家争鸣时代。
对其评价正确的是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②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③使儒学成为当时中国社会主流思想④是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6.《资治通鉴》记载:“秦被甲百余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桑洋文化玉器研究略考作者:韩同山中国国土资源报网 2013-01-28 09:37:16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一、简述桑洋文化玉器提出的依据所谓桑洋文化,即为桑干河及洋河区系文化。
它地处冀西北的太行山脉和燕山山脉所环卫的大片的串珠状山间盆地,如怀安、万全、阳原、蔚县、涿鹿、怀来等盆地。
这些盆地所形成的独特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和地方性小气候,不仅给古生物的繁衍造成了良好的生存环境,而且为古猿向着古人类、现代人类的进化与发展提供了少有的优越条件,使得桑干河流域成为中国原始居民从原始社会形态不断向前发展、进步,并最终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区域。
该地域是我国古代人类文化东西南北纵横并汇的重要舞台。
从考古发现的泥河湾遗址,到桑干河南岸的小长梁遗址,都是比元谋人更早的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旧石器早期人类遗址,距今约250万年左右。
中外考古学家在发掘中不断发现的以细石器为主要特征的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雕刻器、石簇等,并一直延续到距今1万年以前的虎头梁遗址等,都有大量的细石器文化发现。
在桑干河及洋河流域及其邻近地区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和新石器文化遗址的考古发现充分证明了桑干河及其支流壶流河、洋河流域是中国古人类生态发展和进化上的一个重要区域。
它的文化现象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东亚、北亚、北美广大地区的历史发展和文化面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由考古发现表明,这一区域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期、仰韶或相当于仰韶文化、红山文化、龙山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及尚未确定的古文化遗址,商周文化乃至汉文化的考古遗址、遗存甚多,且文脉延续,悠远流长,文化蕴涵明显带有山东、河南、山西、陕西、辽西等地的考古文化因素,但又强烈地呈现出当地自身发展的特点。
桑洋文化玉器的提出即是中国玉器史上的新概念,也是玉器文化史上的新课题。
为了进一步阐明这个问题,笔者以所能收集到的实物资料为依据,从桑洋文化玉器所具有的独特性、工艺及艺术特征、造型特征、文化内涵等方面给予充分的认真细致的考证。
二、桑洋文化玉器具有的独特性桑洋文化玉器的存在和发展将对中国玉器文化史以及中国的文明史和民族史、宗教史、考古史、美学史等产生极其重要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影响。
桑洋文化玉器的出现同样是沿着旧石器时期细石文化的脉络而产生、发展、延续而来的。
就目前笔者所搜集和发现的该流域的部分古玉器制品,进行详细的考证后初步认为,桑洋文化玉器与我国其他地域,如代表南方古玉文化的良渚文化和代表北方古玉文化的红山文化及其他如赵宝沟、河姆渡、马家窑文化玉器等,从玉器的材料、造型特征、社会功能、艺术特征等诸多方面有所不同。
该地域的古玉器文化有着自己独特的工艺、造型特征及文化内涵。
第一,该地域古玉器文化的产生时间早、跨度大、并且具有历史延续性。
从旧石器时代简单打制的玉器,到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约1万年左右,出现最初的磨制工艺的玉器如“玉髓羊头像”以及到中早期、距今约8千年左右加工工艺采用了“琢”、“磨”与砣碾相结合及“抛光”等较为先进的治玉工艺,制做的“祖先崇拜玉髓组合头像”,一直到中晚期,加工工艺更为细腻的“女神头像”等,即能说明这一问题。
第二,就目前笔者和从事此项研究的其他同仁所征集到的古玉器,从所使用的材料来看,多为本地域所特有的一种美石“玉髓”,其颜色可见红、黄、绿、黄褐等多种颜色,其材质是一种非常润美的碧石,属于不透明玛脑类古玉,其莫氏硬度7级。
第三,桑洋文化玉器,都具有相材施艺;不求形准,多取意似。
经夸张变形、抽象组合处理的动物或人物、动物为一体的圆雕造型玉器。
其雕刻手法简练古拙,刚劲雄浑,造型颇具“神似”的艺术感染力。
第四,大多有涂朱渲染的痕迹。
这与考古工作者在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山顶洞人”的遗迹有某种相近之处,山顶洞人把居住的洞穴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活人的居室,下层是死者的墓地。
山顶洞人以小石器、兽骨、鱼骨等作成装饰品,所有装饰品的穿孔,几乎都是红色,他们的穿戴好像都用赤铁矿染过,死者的身上和周围撒有红色的铁矿的粉末。
这个重大的发现,在中国宗教史上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山顶洞人所撒的红粉应该有着某种“精神”领域的东西,表明红色之中寄寓了某种宗教巫术的性质。
桑洋文化玉器,很多都有涂朱渲染的迹象,这说明红色粉末和涂朱渲染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
第五,研究桑洋文化玉器,可以从不同角度了解该地区早期的社会结构状况、生产方式、经济结构形式以及祖先崇拜、图腾崇拜等多个方面。
它充分反映出我国北方地区多部族的多次融合、兼并及联盟发展壮大的过程。
由此为证明一个由狩猎向游牧、农业经济发展的强大的北方民族集团的形成、发展与消融以及中华文明起源与中华民族的形成,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三、桑洋文化玉器的工艺及艺术特征根据目前研究桑洋文化玉器的同仁们所收集到的古玉器实物分析考证,该区域的古玉器其艺术范式和工艺特征,从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约1万年左右出现的“玉髓羊头像”到新时器时代中早期距今约8千年左右出现的“祖先崇拜玉髓组合头像”,一直到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距今约6千年左右出现的“玉髓女神头像”等其艺术特征都有相同的共性,如相材施艺、不求形准、多取意似、抽象组合,并以“圆雕”造型为主体造型。
巧妙用材,寥寥数“刀”便把物件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十分传神。
而每个时期的玉器其工艺特点又存在的明显的差异,这是由于制做工艺以及制做工具不断进化而形成的。
桑洋文化玉器的工艺及艺术特征不同于其他地区。
为了详细地说明这一问题,我们以该区域的古玉器“祖先崇拜玉髓组合头像”为例给予进一步的考证。
创作者以其独到的慧眼,巧妙用材,把握住物体的造型特点,相材施艺,寥寥数“刀”,把物体形象刻画的栩栩如生,十分传神。
使其主体造型为一不求形准,多取意似,经夸张变形,抽象组合处理的玉人头侧面像及神羊头侧面像和神牛头侧面像合为一体的“圆雕”造型玉器。
其整体制作,采用“琢”、“磨”,与砣碾相结合及“抛光”的远古治玉工艺。
在技术处理上采取了粗琢细磨、起伏打洼、弧底凹纹刻、起砻、洼面、深雕及涂朱渲染等工艺技巧。
该器型制作艺术特征为抽象与写实紧密结合,雕琢工艺简练古拙,刚劲雄浑,造型尤为古朴“传神”。
该玉器颇具古人类祖先治玉文化所体现的粗犷、迭宕、明丽、挺拔、古拙浑厚、雄浑质朴,不以大取胜,而以精巧见长的工艺特征和艺术风格及古朴“神似”的艺术感染力。
该玉器的工艺及艺术特征具有红山文化玉器的踪影,但又与红山文化玉器不尽相同,其整体造型比红山文化玉器更为古朴原始。
从制作工艺上来讲红山文化玉器已采取了原始的切割工艺及钻孔工艺,而该区域的古玉器还没有出现此种工艺技巧。
因此,笔者认为,桑洋文化古玉器,从人类的发展史、文明史、工艺史、美学史、民族史、宗教史及治玉史等众多方面综合分析,该区域的古玉器文化的出现及延续应早于红山文化玉器,并对红山文化玉器的产生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这首开了中国玉器雕刻艺术中对人物、动物头像的“巧雕”及“圆雕”技艺之先河,并对我国玉器史上肖生玉中玉人头像、动物头像的产生与发展情况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最早的实物资料。
四、桑洋文化玉器的造型特征与文化内涵玉器是人类文明的第一块基石。
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范围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玉器文化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
从它的孕育期距今约1万年至4千年直至玉器成长的鼎盛期,不同区域,其玉器的造型特征,社会功能是不尽相同的。
距今7千年至6千年的新乐、赵宝沟、河姆渡、马家窑文化玉器和距今6500年至4500年红山文化玉器及距今5300年至4200年良渚文化玉器。
从玉器造型上分析,这一时期玉器的种类非常丰富。
概括起来可分为四个系列:以新乐、河姆渡、赵宝沟、马家窑文化玉器为代表。
并在这一时期存在最早的“圆曲系”玉器“璧”、“环”、“璜”、“玦”,“直方系”玉器“斧”、“铲”、“锛”、“凿”等,以红山文化玉器为代表,并在这一时期出现的“肖生系”玉器,“玉人物”、“玉禽兽”等;以良渚文化玉器为代表的“圆方合体系”玉器“琮”等。
这一时期,玉器造型带有明显的地方特征,并保持着各自的相对稳定性。
从玉器的社会功能上分析,这一时期的玉器不仅具有用于生产、生活及美身的工具,用具及佩饰功能,其社会功能更加广泛,在相当大的范围内深刻地反映着部落社会的政治、经济、巫神信仰、祭祀形式、人际尊卑、玉殓葬习俗等广泛的社会生活内函。
这时,大部分玉器已脱离了生活功能,而用于祭祀鬼神、殓葬尸体、美化装饰、表示权力及尊卑、充当礼仪用具等功能。
尤其是那些有着与石器不同的新器型和装饰的玉器,如良渚文化玉器中象征王权的“钺”,巫觋祀神的“琮”,象征苍穹和货宝的“璧”等为代表的玉器。
红山文化玉器中祭祀偶象神物“玉勾龙”,代表等级地位的“玉兽首玦”以及稀少的肖生系中殓尸用的“玉人”、“玉禽兽”等为代表的玉器,更是成了该部落社会中有权势的巫觋、酋长和军事首长等特殊人物不可缺少的生死伴侣,而被完全用于体现权力差别,沟通人与神灵的联系等功能。
至此,玉器的神灵化、政治化已初步完成。
下面,我们对桑洋文化玉器的造型特征及其文化内涵进行考证研究。
我们以其典型器物“祖先崇拜玉髓组合头像”为例给予论证。
该头像是由多种物像经抽象及示意性的简单变形琢为一器的圆雕“肖生系”玉器。
仔细观察,它是由两种不同支点方式塑造了三种以上不同状态的物像造型。
基于第一支点方式,创作者把握住物体的造型特点,巧妙构思,因材施艺,以不求形准,多取意似的艺术处理手法和雄浑刚劲、古拙简练的雕工,寥寥“数刀”雕琢出一栩栩如生,十分传神的人物侧面头像作为器物正面观察的主体造型。
在该造型施艺过程中,其眼部作为精雕的部位,以其细腻精微的碾磨及弧线砣碾的技巧和即写实又夸张的艺术处理手法,雕出人类祖先的眼型,从而突出了人物的神韵;对其顶部及发型部位,创作者采用了独具风韵的起伏打洼,多有凹凸的面处理技术,利用光线性能使器物出现光线反差,玉色从而变化莫测,使其披发尤如起伏的波浪,充分展示了人物发式的粗犷飘逸美及其神情威严、深遂的神韵。
由该支点方式转过来所呈现的又一物像“神羊头像”。
创作者巧妙地利用玉材自身的边、棱、角、坑洼及材料本身的瑕疵,采用了细琢粗磨、粗琢细磨、深雕洼面、起砻、弧线凸起、凹面砣碾等工艺技巧处理方法,巧妙用材,把握住物体即“羊头”的相关特征,将其整面造型“羊头侧面像”刻画得栩栩如生,使该羊头像极富立体感,其造型艺术惟妙惟肖,充分体现了古人类祖先治玉文化所包含的古拙质朴的美学思想和艺术风格。
至此第一支点方式的正反两面所呈现的“祖先头像”及“神羊头像”造型,均呈现在眼前。
基于第二支点方式:正面观察为非常神似的“牛头侧面像”。
创作者通过大面积的洼面,砣碾工艺处理,突出了嘴部及面部的艺术效果,充分体现了创作者抽象的艺术表现手法。
该支点方式,使人们形象地看到一个“神牛头部侧面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