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模拟试题
2023年新高考卷仿真模拟卷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
2023年新高考卷仿真模拟卷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古籍今译是一项在现实生活中发挥广泛作用的工作,近百年来,成果丰硕。
从宏观上讲,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或影响上层建筑,使其对经济基础产生反作用,从而调节或改变人的现实生存条件,间接地参与对经济基础的巩固或变革;从细节上看,它以其认识功能影响人的意识,进而影响人的行为,达到影响社会生活的目的。
这类工作不可能像衣食住行那样来得直接,也不具有强制性,它就像杜甫说的春雨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浸润人们心田,陶冶情操。
它虽不能与国计民生活动并驾齐驱,但从生存发展的意义上讲,社会是受益于它的。
在翻译方式方法的探索上,清末思想家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的标准,受到人们的推崇。
我们现在沿用“信、达、雅”三个词,并赋予它们以新的含义。
“信”是指忠实地反映原作的内容,包括思想、风格、精神等。
“达”是译文要畅达明白,用现代汉语将原作的内容准确地表达出来。
“雅”是规范、典雅。
雅是有条件的,原作雅,译文才能雅。
“信、达、雅”之间,信是基础,是第一位的,达与雅是第二位的。
没有信,达与雅就失去了基础。
达是信的翅膀,没有达,信也就失去了凭借。
雅是达的发展,没有达,不可能有雅。
今译的过程是一个矛盾运动的过程,这里存在古今汉语表达形式之间的矛盾,原作的思想内容与译者的理解之间的矛盾等。
当译者将原作的内容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忠实地、准确地表达出来,达到了信达雅的统一,上述这些矛盾基本上解决了,今译也就完成了。
翻译界历来有直译和意译之说,有人主张直译,有人主张意译,双方进行了长期的争论。
主张直译的人批评意译随意胡译、乱译。
主张意译的人批评直译逐字呆译、死译。
实践证明,直译、意译都是行之有效的今译方法。
直译与意译具有共同性,亦有差异性。
共同性是都要求忠实于原作。
差异性主要表现在方法上,前者强调按原文的结构、语序翻译。
2023年新高考卷仿真模拟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3年新高考卷仿真模拟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一(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至5题。
与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类似,现今中国的地理格局则与一次大碰撞息息相关。
约6500万年前,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撞,撞击速度极快,能量极大,引发了超大幅度的地表隆起。
地球上最高、最年轻的高原——青藏高原诞生了。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地壳厚度可达80千米。
其环境之独特,可与地球南、北极并列,被称为“第三极”。
在青藏高原上,许多巨大的山脉次第隆起,囊括了地球上14座8000米级山峰、绝大多数的7000米级山峰,以及数不胜数的5000至6000米级山峰。
因此,这次大碰撞堪称5亿年来最重要的造山事件。
然而,大碰撞的“洪荒之力”还没有释放完毕。
青藏高原诞生的同时,大碰撞的力量也开始向外围扩散。
此前已经有了一定海拔高度的另一些地方也受到挤压,进一步抬升,包括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
至此,中国大地上出现了显著的三级阶梯。
青藏高原海拔最高,为第一级阶梯;海拔为1000至2000米的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等,构成了第二级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以东,大部分海拔在500米以下,为第三级阶梯。
中国地理格局就此形成。
三级阶梯的差异,使得地貌景观极富变化。
万千山岭、大美江河,就在这三级阶梯上依次显现。
大碰撞对中国的影响不止于地貌。
科学家们发现,作为大碰撞的最大产物,青藏高原的上空生成了一台超级“风机”,它将颠覆原本控制中国的行星风系。
如果不考虑地形等诸多因素,地球上接近地面的大气将以一种非常规律的方式流动,这便是行星风系。
在北纬30°附近的亚热带地区,行星风系控制下的气流不断从高空下沉至地面。
温度越来越高,水汽也越来越不易凝结,难以形成降雨。
受此影响,北纬30°附近出现了大面积的干旱地带,从北非到西亚,几乎连成一片。
如果没有意外,同样位于北纬30°附近的中国南方地区,也会比现在干燥得多。
2024全国高考(新课标 I 卷)首次仿真模拟语文试题
2024全国高考(新课标 I 卷)首次仿真模拟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17分)“江南”是一个历史形成的复杂概念,不同时代、不同人群对江南的地理内涵与文化意义都有不同的理解与阐释。
从历史上看,“江南”这个词至少包括四个方面的含义:即地理江南、政区江南、经济江南与文化江南。
首先是地理的江南,唐代以前,古人对江南的看法基本上是地理意义上的。
先秦及秦人眼中的“江南”,主要指长江中游以南的地区,即楚地(今湖南、湖北)。
汉人眼中的“江南”包括的地域更有扩大,指长江以南除四川盆地之外的广大地区,实际就是字面意义的“长江之南”。
晋室南渡以后,“江南”地理概念所指的中心,逐渐由西向东,向长江中下游地区转移。
其次是政区的江南,从唐代开始,江南逐渐演变为一个行政区。
安史之乱之后,作为监察专区的“道”逐步实体化,成为州县之上的行政区。
宋代改道为路,设有江南东、西路。
元代之后,江南主要是作为经济区的江南。
明清之后,环太湖地区的东南区域成为备受国家倚重的经济区,所指就是“八府一州”之地,即当时最为富庶的苏南、浙西地区。
三国孙吴立国,特别是永嘉南渡之后,作为一个文化“区域”的江南渐次形成。
周振鹤在《释江南》中指出,江南具有地域、经济和文化三层内涵。
如果说地理、政区、经济的“江南”,其核心在物理空间、经济产业与政治运作体系,是对“何处是江南”的探求;那么想要理解“文化江南”,似乎更应当去关注人们在何种意义或期待上去看待江南,也就是“江南是什么”。
历史地理学家张伟然先生认为在唐人心目中,江南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区。
作为独特的文化区域,“江南”是“佳丽地”,是“好山水”,江南的山、水、特有的物产植被以及经济地位是形成其特有文化品格的重要因素,也是唐代人心目中这个文化区域所独有的特点。
美学研究者刘士林先生则认为“诗情”与“审美”是江南文化的本质特征。
南宁语文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
南宁语文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招徕顾客招贤纳士招蜂引蝶B. 一诺千金一蹴而就一视同仁C. 心旷神怡心照不宣心无旁骛D. 举世瞩目举步维艰举案齐眉2.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他_________地完成了任务,赢得了大家的赞赏。
A. 一丝不苟B. 一丝不挂C. 一丝不苟地D. 一丝不挂地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精神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D. 我们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放弃追求,否则我们将一事无成。
4-20. (此处省略16题,题型与前3题类似)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 “___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中的名句。
2. “_________”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由吴承恩所著。
3. 请写出“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下一句。
4-10. (此处省略6题,题型与前3题类似)三、阅读理解(共30分)(一)现代文阅读(1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此处省略现代文阅读材料及问题)(二)古诗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问题。
(此处省略古诗文材料及问题)四、作文(40分)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内容具体,语言流畅,有真情实感。
答案一、选择题1. C2. A3. D4-20. (此处省略16题答案)二、填空题1. 举头望明月2. 《西游记》3.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4-10. (此处省略6题答案)三、阅读理解(一)现代文阅读(此处省略答案)(二)古诗文阅读(此处省略答案)四、作文(作文部分不提供标准答案,考生需根据题目要求自行创作)。
高中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恣意(zì)拮据(jū)桎梏(gù)B. 蹊跷(qī)踌躇(chóu)箴言(zhēn)C. 踽踽独行(jǔ)锲而不舍(qiè)徇私舞弊(xùn)D. 恣意妄为(zì)拮据(jū)桎梏(gù)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了团结的力量。
B. 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一分每一秒。
C. 他虽然学习刻苦,但是成绩一直不理想。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一读。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脱缰的野马,飞快地跑向了终点。
B. 她的声音如同泉水般清澈。
C. 他像一只猫一样,悄悄地靠近了目标。
D. 他像一个战士一样,勇敢地面对挑战。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吗?B. 他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件事呢?C. 难道我们不应该尊重每一个人吗?D. 他怎么可能做到这一点?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万物复苏;夏天,生机勃勃;秋天,硕果累累;冬天,白雪皑皑。
B. 他勤奋好学,他诚实守信,他乐于助人。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体育好,还乐于助人。
D. 他学习好,体育好,乐于助人。
二、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6-8题。
《荷塘月色》节选朱自清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憩也别有风味的。
6. 作者在文中描绘的荷塘月色,其特点是什么?7. 作者对荷塘月色的观感是什么?8. 文中“酣眠固不可少,小憩也别有风味”这句话,作者想要表达的是什么?三、作文(50分)请以“我眼中的春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题含参考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题含参考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现今,在互联网引领的时代下,各种思想意识对人们的认识活动和行为方式产生很大的影响,单一或相对简单的中华民族精神表现形式,已经不能满足这种社会环境下时代的发展。
口述历史是通过收集和使用口头史料来研究历史的一种方式。
进一步说,“它是由准备完善的访谈者,以笔录、录音、影像等方式收集、整理口传记忆以及具有历史意义的观点的一种研究历史的方式”。
就其基本的科学属性而言,口述史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就其科学性质来讲,口述史是一种科学方法论。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因此口述历史是以普通人为主体的,不同以往的历史学论著更多的是关于权力精英的声音。
口述历史不仅以真实的历史方式再现了社会生活的丰富性,而且为历史研究本身开辟了新的领域,同时也使得有关历史的“声音”日趋多元和逼真。
口述史的载体也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而日益多样化。
20世纪40年代,随着电子音像技术的进步,在搁置了几千年之后,口述史复兴于20世纪中期。
此外,口述史功能作用是多元性的。
实际上,它最主要的功能是对民间、社会资料的发掘。
这也是各种研究最基本的需要,这说明了口述史的重要性。
中华民族精神是历史积淀的产物,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丰富。
在过去的一百年中,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的全国各族人民的斗争,这反映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
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如何运用新的表现形式,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时代主题。
口述史最为显著的作用就是“保存了即将逝去的过去的声音”。
历史上有许多事件,由于各方面的局限性,我们不能留下书面记录,人们需要了解历史真相,必须对当事人或知情人进行口头调查,并收集口头凭证。
就比如在党的早期的许多重要的会议、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红军长征以及党在白区的斗争活动等,由于当时斗争的严峻形势,或出于安全原因,没有留下书面材料。
2023年新高考卷仿真模拟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
2023年新高考卷仿真模拟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一(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至5题。
材料一: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新思潮即所谓新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反映在文艺、美学上的同一思潮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呢?简单说来,这就是人的觉醒。
它恰好成为从两汉时代逐渐脱身出来的一种历史前进的音响。
在人的活动和观念完全屈从于神学目的论和谶纬宿命论支配控制下的两汉时代,是不可能有这种觉醒的。
文艺和审美心理比起其他领域,反映得更为敏感、直接和清晰一些。
《古诗十九首》以及风格与之极为接近的苏李诗(东汉无名氏文人假托李陵所作的三首抒情诗,及假托苏武所作的四首诗,被人们合称为苏李诗),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开一代先声。
它们在对日常时世、人事、节候、名利、享乐等等咏叹中,直抒胸臆,深发感喟。
在这种感叹抒发中,突出的是一种性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悲伤。
这种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喟叹,从建安直到晋宋,从中下层直到皇家贵族,在相当一段时间中和空间内弥漫开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
他们唱出的都是同一哀伤,同一感叹,同一种思绪,同一种音调。
可见这个问题在当时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上具有重要的位置,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的一个核心部分。
这个核心便是在怀疑论哲学思潮下对人生的执着。
在表面看来似乎是如此颓废、悲观、消极的感叹中,深藏着的恰恰是它的反面,是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
而它们正是在对原来占据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从经术到宿命,从鬼神迷信到道德节操的怀疑和否定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正是对外在权威的怀疑和否定,才有内在人格的觉醒和追求。
也就是说,以前所宣传和相信的那套伦理道德、鬼神迷信、谶纬宿命、烦琐经术等等规范、标准、价值,都是虚假的或值得怀疑的,它们并不可信或无价值。
只有人必然要死才是真的,只有短促的人生中总充满那么多的生离死别哀伤不幸才是真的。
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B.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C. 一诺千金,金榜提名D. 举世瞩目,名副其实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以下哪位古人的名言?A. 孔子B. 孟子C. 陶渊明D. 王羲之3. 以下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C. 独在异乡为异客D. 黄河远上白云间4.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李白B. 杜甫C. 王之涣D. 王勃5. 下列句子中,属于倒装句的是:A. 书非借不能读也B. 窗外的雨,淅淅沥沥地下着C.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D.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的《_________》中的名句。
7. 《红楼梦》的作者是_________,该书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8. “_________,_________”是《论语》中强调学习态度的名句。
9. “_________,_________”是《滕王阁序》中的名句,形容景色的壮丽。
10. “_________,_________”是《岳阳楼记》中的名句,表达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
三、阅读理解(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
陈涉世家陈涉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涉、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涉、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2024年成人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2024年成人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下列哪个词语的读音是正确的?A. 惬(qiè)意B. 庸(yōng)俗C. 黯(àn)淡D. 以上都是(答案)二、下列哪个句子中没有错别字?A. 他总是默默无闻地工作,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B. 这个地方的风景真是美不盛收。
C. 他的演讲深入浅出,让人受益非浅。
D. 她总是以身作责,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答案)三、下列哪个选项中的成语使用是恰当的?A. 他在比赛中表现突出,真是个首屈一指的人才。
B. 他一遇到困难就退缩,真是个畏首畏尾的人。
C. 他说话总是含糊其辞,让人听不懂。
D. 以上都是。
(答案)四、下列哪个选项中的诗句是描写秋天的?A.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B.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答案)C.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D.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五、下列哪个选项中的文学常识是正确的?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是清代作家。
B. 《水浒传》中的林冲是“智取生辰纲”的主要人物之一。
C. 《西游记》中的唐僧原名玄奘,是唐朝的高僧。
D. 以上都是。
(答案)六、下列哪个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是正确的?A. “你干什么,”他问道:“为什么这么做?”B. “你干什么”?他问道,“为什么这么做”。
C. “你干什么?”他问道,“为什么这么做?”(答案)D. “你干什么?他问道:为什么这么做?”七、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句子没有语病?A. 经过老师的讲解,使他明白了这个道理。
B. 能否取得好成绩,关键在于平时的努力。
C. 他的成绩不仅在全校很突出,而且在班里也名列前茅。
D. 我们要尽量避免不犯错误。
(答案)八、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句子是比喻句?A. 他长得像他的父亲。
B. 他的心情像天空一样晴朗。
C. 他是一只勇敢的狮子。
(答案)D.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烁。
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
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倔强(jué jiàng)B. 蹒跚(pán shān)C. 蹊跷(qīqiào) D. 踌躇(chóu chú)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受益匪浅。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C. 这篇文章的论点明确,论据充分,结构严谨。
D. 同学们都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了体质。
……2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他像一头狮子一样勇猛。
B. 她的笑声如银铃般清脆。
C. 他的眼神里充满了坚定。
D. 这些话像春风一样温暖人心。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词人______的《水调歌头》。
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唐代诗人______的《游山西村》中的名句。
3.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唐代诗人______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
4.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______的《春晓》中的名句。
5.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是东汉末年文学家______的《龟虽寿》中的名句。
三、阅读理解(共30分)(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谪:______(2)属:______2.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3. 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什么思想?(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我的母亲》母亲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她不仅给予了我们生命,还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
……1. 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母亲的哪些情感?2. 母亲在作者心中扮演了哪些角色?四、作文(共40分)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模拟试题(新课标I卷)(含答案)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卷)语文姓名:准考证号:本试卷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3.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2B铅笔,确定后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高悬于艺术馆大厅之上,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驻足时不断发出的唏嘘声中,一幅跨越千年历史、饱经沧桑的巨作正以沉静的姿态接受着众人的审视,俨然流露出无形的肃穆与庄严。
不约而同的是,围观群众大多紧蹙眉头以倾诉自己的不解。
当采访者递出问及评价的话筒时,得到的却是出奇一致的回答:②“这是一幅‘丑书’无疑。
”③这幅被众人斥为“丑书”的作品,叫做《祭侄文稿》,作者是楷书大家颜真卿。
同时,它也曾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二行书”,仅次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④谁也不会想到,一千多年前的一个寂静而平常的夜晚,那个曾经对玄宗忠诚不贰、曾在贵妃膝下承欢的“老实人”安禄山竟“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一场声势浩大的安史之乱由此爆发。
皇帝出逃,贵妃自缢,各地首将为求自保鲜有应者。
在来势汹汹的叛军面前,颜真卿的从兄常山太守颜杲卿果断起兵讨伐叛军,与其少子颜季明双双罹难,颜氏一门被害三十余口,“父陷子死,巢倾卵覆”。
作为从弟,颜真卿悲痛欲绝;作为叔父,他更是悲愤交加。
冒着巨大的风险,不顾个人安危,他一定要携得其侄首骨归葬!援笔作文之际,他情不自禁,一气呵成写就这篇“笔法凌乱、涂改冗杂、似乎毫无章法与美感可言”的《祭侄文稿》,以悼念他那年仅十九岁却为国捐躯的侄儿,颜季明。
⑤据说,因太过悲痛,他创作这篇悼文时几经昏厥。
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或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美是园林的第一要素。
然而,构成园林美的诸因素中,最诱人入胜的,莫过于“动”了。
古词云“庭院深深深几许”,这是诗人对空间流动的一种切身感受;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便是时空在连续、变化中产生的动景。
时间和空间是共生的,所以,园林又称时空艺术。
人们在园林空间漫游,各种景物所表达的内涵,是在时间的过程中,从片段逐渐汇合成整体。
造园家通过景观的不断变化,给人以动的感知。
一座寂寂的园林,难免给人凝固、闭锁之感。
而造园家运用向上的竖线和曲线、斜线等具有动势的造型艺术,却能使一座小园凭添活力,寂寂成趣。
比如:一条幽静的弯弯小路,因环曲而给人以蜿蜒向前的动势;一条盘山路或一面云墙也在因跌宕起伏而蠕动;那高高的尖塔,高耸着指向苍穹,仿佛在向上升腾,就连顽石也在“动”;在山石的布局中,大的石头似有向前行走的气势,小的石头则有跟随行走的气势,所以日本造园有“逃石”、“追石”之说。
若以石叠山,又讲求上大下小,也为的是给人灵动的感觉。
中国古典园林以建筑为主体,如亭台楼阁是静止的,但通过线的方向和重心的倾向,便可以使人感到它仿佛是运动的,这就是动势。
动势在一般情况下,由于线、面、形、色彩、质感等诸因素的配置,便给人以运动感。
园林中最惹人注目的是色彩美。
而色调的运用同样体现着一种“动”:饱和色往前,含蓄色退后;明色调往前,暗色调往后;暖色调往前,冷色调退后,等等。
如塞尚所说,红与绿两种色彩中,红色往前走。
平常说的红的热闹,蓝的宁静,指的就是色调有动静之分。
2024年全国高考仿真模拟卷(二)语文(新课标)试题
2024年全国高考仿真模拟卷(二)语文(新课标)试题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第一部分:选择题1. 下列古诗中,描写雨的是()A. 春晓- 孟浩然B. 夜雨- 杜牧C. 登鹳雀楼- 王之涣D. 静夜思- 李白2. “江城子• 密州出猎”一诗主要描写了唐代皇帝李渊的()A. 仁义风范B. 豪侠气概C. 英明决断D. 智谋过人3. 下列诗句中,哪句表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的交融?()A.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B.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C. 一行白鹭上青天,遥看瀑布挂前川。
D.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4. 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中“德行天下”的理念最能体现在哪部古代经典中?()A. 《弟子规》B. 《三字经》C. 《论语》D. 《大学》5. 以下典故与《西游记》中孙悟空有关的,是()A. 三打白骨精B. 白蛇传C. 论语D. 凤求凰第二部分:阅读理解(一)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是唐代诗人许浑在《观书有感》中描写初夏景色的句子。
小小的荷叶凝聚着春天的生机和活力,而身旁停留的蜻蜓则是一幅清新美景的点睛之笔。
问题:这句诗所表现的主题是什么?《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作,描写了一个富贵家族的兴衰过程。
作者曹雪芹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众多绚丽多彩的人物形象,其中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形象深入人心。
请根据下面的命题写一篇文章。
命题:读书使人充实,阅读名著更能塑造人的品格。
请谈谈你对这个命题的看法,并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你对读书的认识和体会。
注意:请在现代社会背景下进行思考,并围绕题目展开思路,结构严谨,论据充分。
字数不少于800字。
希望以上模拟题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战即将到来的高考,祝愿各位同学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第二篇示例:第一卷一、阅读理解1.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突然,小明的眼前一片漆黑。
他惊慌失措地四处张望,试图找到一丝光亮。
2024年全国1卷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4年全国1卷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024年全国1卷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订正、汲取教训、锲而不舍、撒手锏B. 修茸、一筹莫展、越俎代庖、狙击手C. 针砭、明察秋毫、咎由自取、口头禅D. 矍铄、言简意赅、气冲霄汉、洗脚婢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们既要传承传统文化,又要与时俱进,以适应新的时代环境。
B. 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环境恶化导致生物灭绝,人类要善待大自然。
C. 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人民的意见,以确保“禁烟令”的顺利实施。
D. 即使生活再艰辛,我也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因为我的梦想就是成为一个科学家。
3、下列作品中,属于鲁迅小说集《呐喊》的是:()A. 《孔乙己》B. 《背影》C. 《荷塘月色》D.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
未几,夫恬上前,问所欲言。
王曰:“吾欲言南尚可斗太守恶其无状。
”恬曰:“前日恬罪甚重,郎中令劳赐如令,是恬与并得罪。
”夫恬曰:“死未晚也。
”恬闻天下之至苦也莫苦于狱吏而吏道也莫患于无文而止在促捕之众也幸而道不携犹破折锐首而折左股而话之犹无所羞而夫恬为上相与为朝廷之法而以贾竖受货为资而挛拘牵张于辞语者恶独安?窃见郡县之吏徒以阿坐为毕能郡之大者也吏安得不悉虎狼还以道为尚父且父之不德而咎若曹罪乃大矣陷乃公独痴牧羊而道苦索则何?”恬不为理,引首以塞其气。
相与营当引太守舍,驾不能过半涂,良市卒正言于从者曰:“可与杀牛茵茵也。
”而恬得兵甚备,因恬请曰:“窃闻恬为人臣,佞而无骨,畏强怀弱,以货自免。
骄君甚则贵而求逆,暴君甚则利而求逆。
恬不知为死计,而尚与贾竖受货。
”恬得死诚节矣!4、下列句子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前日/恬罪甚重B. 贾竖/受货为资/而挛拘牵张于辞语者/恶独安C. 引首以塞/其气D. 可与杀牛茵茵也5、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夫恬认为自己的罪行很重,所以觉得自己应该被处死。
陕西省语文高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陕西省语文高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标题:文化的力量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它像空气一样,弥漫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渗透在每个人的生活中,却又常常被人们忽视。
然而,文化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江海,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
(一)文化的传承文化的传承,是文化生命力的体现。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这些文明成果通过口耳相传、文字记载、艺术表现等多种形式得以传承至今。
从甲骨文到今天的汉字,从《诗经》到唐诗宋词,从京剧到现代戏剧,每一种文化形式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都是民族精神的体现。
(二)文化的创新文化的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动力。
在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各种文化相互碰撞、融合,为文化的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我们既要尊重传统,又要勇于创新,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比如,将传统戏曲与现代科技结合,创造出新的表演形式;将古典诗词融入现代歌曲,让古典文化以新的方式流传。
(三)文化的自信文化的自信,是文化力量的源泉。
一个民族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有充分的自信,才能在世界文化的舞台上站稳脚跟,才能在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中保持自己的特色。
我们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让全世界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
(四)文化的责任文化的责任,是文化发展的使命。
作为文化的传承者、创新者和传播者,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为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们要积极参与文化活动,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
阅读题目:1.下列对“文化的力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虽然常被忽视,但其力量巨大。
B. 文化的力量主要体现在推动社会向前发展上。
C. 文化的力量仅通过文字记载和艺术表现等形式展现。
D. 文化的力量在传承、创新、自信和责任中得以体现。
答案:C2.根据文章内容,文化的传承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案:文化的传承主要体现在口耳相传、文字记载、艺术表现等多种形式中,这些形式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是民族精神的体现。
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精神矍铄,思路清晰。
B. 由于天气原因,航班延误,给旅客带来了不便。
C.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有了更深的认识。
D. 这本书的作者以其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不同的世界。
2.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C.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D.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3. 下列各句中,使用了排比修辞的是:A. 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异。
B.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熟了,秋天的落叶黄了,冬天的雪花飘了。
C. 他喜欢读书,喜欢运动,喜欢旅行。
D.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的是:A.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为了更好地生活。
B. 学习是为了什么?为了实现梦想。
C. 为什么我们要学习?为了提高自己。
D. 学习的意义是什么?为了丰富人生。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的是:A. 他跑得比兔子还快。
B. 他的声音如同雷鸣。
C. 他的心像石头一样硬。
D.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亮。
答案:1. A 2. A 3. B 4. A 5. B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6. 《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______所作,被誉为“骈文之冠”。
7. 《红楼梦》中,贾宝玉身上佩戴的通灵宝玉上刻有“______”四字。
8. 《诗经》中的“国风”共有______篇,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民情。
9.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中被称为“智多星”的是______。
10.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______》。
答案:6. 王勃 7. 莫失莫忘 8. 十五 9. 吴用 10. 水调歌头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请简述《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含义。
答:这句话出自《论语·学而》,意思是说,学习了知识之后,要经常复习和实践,这样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内心会感到快乐和满足。
2023年新高考卷仿真模拟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3年新高考卷仿真模拟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一(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至5题。
材料一:仅仅凭历史学家在研究工作中离不开时间这一事实,还不足以断言历史学就是时间的科学。
只有当我们认识到,不论在历史学者身上,还是在历史研究的对象、方法和手段上,时间在历史研究过程中无处不在的时候,历史学才真正称得上是时间的科学。
社会中的任何存在都是历史性的存在,这为历史研究规定了时间界限。
历史学研究人类文明的演变,文明有起源,仅就此而言,历史必然有一个时间上的开端。
同时,自有人类以来,世界上有无数的文明起起落落,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列举了21个具有文明发展过程的社会,而在他那个时代,已知的原始社会的数量已经超过了650个。
因此,凡历史性的存在,都有一个时间的终点。
不论是文明,还是更加具体的历史事件和进程,在时间上都有开端和终结,在这个意义上,历史就意味着时间。
所以,历史年代学就成为历史研究中一个很重要的辅助学科,它的作用就是把历史事件根据一定的时间顺序排列起来。
目前流行的公元纪年方法,是在中世纪到近代初期逐渐地创立、完善和推广的。
有了这样一种方法,历史上所发生的事件都可以井井有条地被安放在这条可以向前和向后无限伸展的时间之线上。
而且,世界上不同地方在其曾经使用过的各种纪年法上的历史事件,都可以转换到这一线性的时序中。
这种以数字标记的线性时间,看起来客观、中性,其实不然。
虽然每个以数字表现出来的年代,原本并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当历史学家在这些年代上开始编排历史事件的时候,这些年代就被赋予一定的意义。
例如,476年,是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年,这在西方的历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这一年被认为对近代历史发展有超然客公众号深远意义。
这种被赋予了重要意义的年代,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几乎到处存在。
历史学家对历史事件的选择和倾向性,使一些数字化的时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
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与“恢弘”意思相同的是()。
A. 宏伟B. 幽雅C. 可爱D. 渺小答案:A2. “形容这位艺术家的画作,没人能在文学上超过他。
”这句话中,“形容”二字的意思是()。
A. 赞美B. 描绘C. 表达D. 评价答案:B3. 词语“苍劲”的意思是()。
A. 幼稚B. 精美C. 粗犷D. 稚嫩答案:C4. 下列各组词语中,都有“暖”的意思的一组是()。
A. 温暖、寒冷B. 暖和、寒冷C. 温和、冷静D. 暖和、冷静答案:B5. “温文尔雅”的意思是()。
A. 彬彬有礼B. 沉默寡言C. 言辞激烈D. 粗鲁无礼答案:A二、填空题1. 五一长假期间,人们蜂拥而至的旅游景区都是()。
答案:拥挤不堪2. 这个小镇的环境非常优美,是个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地方,真是生态()。
答案:宜人3. 听了老师的讲解,我们的疑惑一下子()了。
答案:消失4. 这个故事情节扣人心弦,我()地读了下去。
答案:毫不犹豫5. 她是个()的孩子,总是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
答案:好学三、简答题1. 请用简洁的语言,解释“浩渺”的意思,并举例说明。
答案:浩渺意为广阔无边、浩大无穷。
例如,我们站在大海边上,远眺海的尽头,只见一片浩渺的蓝色,无边无际,让人感到无比宏伟壮观。
2. 请用简洁的语言,解释“张扬”的意思,并举例说明。
答案:张扬意为外表或行为上表现得十分鲜明、突出。
例如,她性格外向,总是张扬自己的喜怒哀乐,不怕别人的眼光,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四、作文题请你根据以下提示,写一篇关于“读书的乐趣”的作文。
提示:1. 读书可以带给人们无穷的乐趣;2. 读书可以拓宽眼界,增加知识;3. 读书可以培养人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4. 请结合自己的经历或感受,写出你对读书乐趣的理解。
答案:(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二〇二〇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文模拟试题 2019.12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分别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2. 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 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对应区域内,不能写在试题卷上;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笔和其他笔。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流浪地球》的票房奇迹,加上此前《三体》的热销,刘慈欣的作品影响巨大,但社会各界的评价却颇有两极分化之势。
刘慈欣的大多数作品都没有精巧的剧情或百转千回的人物感情,更多是直接甩出一个个宏大震撼的设定,靠设定本身为读者带来审美快感。
在他笔下,主人公与他人的情感联结不过是宇宙规律中很小的部分,和人类命运、宇宙洪荒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刘慈欣自称是“一个疯狂的技术主义者”,他坦承自己“喜欢文学因素较少、科幻因素较多的科幻作品,一直认为,透视现实和剖析人性不是科幻小说的任务,更不是它的优势”,甚至有过“把科幻从文学剥离出来”的激进想法。
在写作的过程中,刘慈欣却逐渐意识到需要保持“科学性与文学性的平衡、思想性与可读性的平衡、作为文学的科幻与作为商品的科幻的平衡”,他后来的作品“正是这些平衡的结果”,这“或多或少地背叛了自己的科幻理念”。
刘慈欣对文笔也并不是没有自觉。
他评价阿西莫夫的文笔,“平直、单色调、刚硬、呆板……几乎所有这类文学上的负面词都可以用来形容他的文笔”,却又话锋一转,表示“这种笔调无论如何是不适合文学的,但却很适合科幻,也使他的小说风靡世界”。
刘慈欣对于他敬仰的阿西莫夫的描述,显然也适用于他自己的文风。
(摘编自冰村《刘慈欣:黄金年代的守望者》)材料二:为什么有人认为科幻小说欠缺文学性?科幻小说描绘幻想世界,我们当然能够发现幻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某些相似性,但是在细节设置和整体结构方面,幻想世界是超出我们现在的社会结构和人的行为心理的。
一般的小说在进行情节描绘的时候,存在一种天然的便利性,作者不用浪费笔墨在整个世界的构想上,细节的描绘和推陈出新就成了这些小说的长处。
作家也不必为新的人际关系、社会行为、世界结构负责,只需直接去描绘既有世界下细微的情感波澜和社会反应即可。
相比而言,每一部科幻小说都是在创造一个新世界,每个细节都牵涉新世界的结构,要为人物的行动设计好相应情境,因此他们必须不断插入结构因素的解释。
作家一旦将笔墨只集中在这些大的框架上,作品整体的文风就不免显得疏阔。
读者依据传统的阅读体验去衡量,往往就会觉得科幻小说过于粗陋,即便是《三体》,在人物设置和情感描写上也显得新异有余,细致不足。
从题材来说,科幻小说关注探索与发现,在某种程度上,这对细致的形式也产生排斥,从客观上导致了科幻小说文学性的欠缺。
探索的乐趣在于惊奇,要达到惊奇,必须在情节设计上出乎意料。
遥远星系、微观世界、新奇未来、不断穿越……在这些或恢宏或奇诡的题材的映衬下,科幻小说对形式的探索并不用力,因为形式探索无法与新奇世界的探索形成同等的阅读快感。
可见,科幻小说的特性导致了它的努力方向不会是传统的文学性,而集中于新世界的探索以及新世界人性结构的深度开掘,其实这些方面自有其文学魅力。
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够反过来看待科幻小说呢?文学理论家卡勒提出,文学性其实就像杂草。
没有任何一种草天生就是杂草,杂草是根据人们的目的来划分的。
如果希望庭院里种的是鲜花,那么任意生长起来的糜类植物就是杂草;如果希望种植野菜,那么偶尔生长的鲜花就是杂草。
文学史中的文学性已经形成惯性,但是这并不表明所有的文学性都是如此。
如果缺乏变革意识,那么我们就陷入将文学性纯粹化、永恒化的误区,而这种态度忽视了文学性形成的机制。
文学性重要吗?重要。
一种文学范式稳定之后,各种文学规则才得以确立。
但当新的文学样式崛起,挑战既有文学范式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原有的文学性不足以涵盖新的文学样式,这时文学性本身也要改造。
在科幻作品面前,假如不顾时代的要求,把文学性固化,那么科幻小说会沿着自己的方向掘进,而将基于文学史树立起来的文学性抛在脑后。
(摘编自王峰《科幻小说何须在意“文学性”?》)材料三:科幻小说是姓“科”还是姓“文”,一直有争论。
就如武侠小说是武侠题材的小说,不等于武术和侠行;侦探小说是侦探题材的小说,不等于刑侦侦破;科幻小说是科学幻想题材的小说,不等于科学技术。
科幻小说当然姓“文”,是将科学想象寄予文学思维的一种文学文类。
以刘慈欣、王晋康和韩松这“三剑客”的作品为代表的当代中国科幻小说的文学思维有了明显变化:一是因果关系的时间叙事结构已被打破,现实和虚拟交织的时空组织造就了结构的精美;二是类型小说的通俗化和现代主义的意念化成为小说情节模式的重要形态。
《三体》的第一部《地球往事》基本上还是时间叙事;第二部《黑暗森林》时间叙事渐渐弱化,空间叙事上升为叙事主体;到了第三部《死神永生》中,地球文明和三体文明结合在一起,小说叙事由空间对抗变成融合循环,形成一个精美的轮回式的叙事结构。
类型小说的情节模式在刘慈欣和王晋康的小说中相当明显,而韩松的叙事有着鲜明的现代主义的变异风格。
(摘编自汤哲声《论中国当代科幻小说的思维和边界》)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科幻小说注重对幻想世界的描绘,要集中于创造新的世界框架,无暇对具体情节和人物情感做细致描绘。
B.科幻小说关注探索与发现,更看重题材的新奇,而不是形式的讲究,所以在文体形式的探索上较为随意。
C.材料二可以从学理上解释材料一中的现象,并指出被传统的文学所排斥的刻板的文风恰是科幻文学需要的。
D.材料三认为当下中国科幻小说的“文学思维”有变化,这里“文学思维”的含义不同于材料二论及的科幻小说的“文学性”。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刘慈欣看重科学设定的宏大和新奇,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他对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性也有借鉴和吸收。
B.《三体》被一些读者评价为“细致不足”,是因为这些读者还是以阅读传统的文学作品形成的审美习惯来看待它。
C.科幻作品激发的阅读快感通常是一种令人倍感惊奇的体验,也是比传统的文学的细腻表达更有力的一种体验。
D.“文学性”这个概念应该与时俱进,避免固化,保持边界的开放,以更公允地评价科幻文学等文学样式。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A.“科幻小说定义的困难性,主要在于科幻小说是一种跨门类的、延展广阔的文学。
”B.“科幻文学的最大优势就是其丰富的故事资源,这种资源由科技的进步源源不断地提供着。
”C.“只要不违反基本的科学原理,作家完全有权利在作品中加进自己的天才意测。
”D.“现代科幻文学对科学最新进展的表现很有限,大量故事的核心仍基于古典科学。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4分)5.用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性来评价科幻小说是否合理?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6分)(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9题。
刈禾女之歌辛笛大城外是山山外是我的家我记起家中长案上的水瓶我记起门下车水的深深的井我的眼在唱着原野之歌为什么我的心也是空而常满金黄的穗子在风里摇在雨里生长如今我来日光下收获我想告诉给妹妹们我是原野上的主人风吹过镶刀下也吹过我的头巾在麦浪里我看不见自己蓝的天空有白云是一队队飞腾的马你听风与云在我的镶刀之下奔骤而来一九三七年四月三十日在苏格兰高原6.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大城外是山/山外是我的家”,既点出抒情主人公的出身背景,也含有城市与乡野的对比。
B.“我想告诉给妹妹们/我是原野上的主人”,写刘禾女收获时的心理活动,表达她对拥有原野感到欣喜。
C.“风吹过镶刀下/也吹过我的头巾”,写刘禾女劳作时的欢快,也写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
D.“在麦浪里/我看不见自己”,是从宏阔的视野观看原野,着意写刘禾女在面对原野时的渺小感。
7.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前四行,从“大城”“山”转向“水瓶”“井”,节奏也变得舒缓,这种变化带有情感倾向。
B.“金黄的穗子在风里摇/在雨里生长”,是静与动、空间与时间的结合,这是该诗常用的表现手法。
C.“我的眼在唱着原野之歌”,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以抒情的笔触表达了刘禾女愉悦的心情。
D.“你听风与云/在我的镶刀之下/奔骤而来”,通过使用祈使语气和加快节奏,增强了抒情效果。
8.“为什么我的心也是空而常满”中的“空而常满”如何理解?(4分)9.诗歌从刘禾女的角度抒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
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
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常为丞督事。
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
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何进言韩信,汉王以信为大将军。
汉王引兵东定三秦,何以丞相留收巴蜀,填抚谢告,使给军食。
汉二年,汉王与诸侯击楚,何守关中,侍太子,治栎阳。
为法令约束,立宗庙社履宫室县邑。
辄奏上,可,许以从事;即不及奏上,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
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
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酇侯,所食邑多。
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
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高帝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
”“知猎狗乎?”曰:“知之。
”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
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
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
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
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
”群臣皆莫敢言。
汉十一年,陈豨反,高祖自将,至邯郸。
未罢,淮阴侯谋反关中,吕后用萧何计,诛淮阴侯。
上已闻淮阴侯诛,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
诸君皆贺,召平独吊。
召平谓相国曰:“祸自此始关。
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则上心说。
”相国从其计,高帝乃大喜。
(节选自《史记·萧相国世家》)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B.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C.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D.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亭长是管理亭的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