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疫病监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文章从野生动物疫病监测人才培养的意义与迫切性出发,构建了野生动物疫病监测人才培养模式,并提出了加强野生动物疫病人才培养的措施。
关键词:野生动物医学;人才培养;疫病监测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1-0077-02 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而野生动物则是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中最活跃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野生动物保护是构成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不可或缺的生态环境基础,只有保护好野生动物资源并使之可持续发展,才能改善和稳定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全球野生动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但是随着我国人口的快速增长及经济的高速发展,对野生动物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压力不断增大,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丧失、退化、破碎化或岛屿化日趋严重,致使许多野生动物种类已经或正在处于严重濒危状态[1]。
而新近一些野生动物传染病的发生,也已经威胁到了某些野生动物的种群安全[2]。
2000年初 sars(非典型肺炎)在全球31个国家和地区爆发性流行,造成近千人死亡,其病原体最大的可能是来自野生动物。
实际上野生动物是一些自然疫源性疾病长期流行的带毒(菌)宿主,是新发传染病的重要来源。
野生动物携带某些病菌,其本身并不患病,因而野生动物被许多学者称为新发传染病的“储存库”,野生动物疾病对人类的潜在威胁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3-4]。
与家畜、家禽相比,野生动物种类繁多、生物学特性多样、生活状态不同、生活环境复杂,其疫病种类、病原特点以及传播方式和机制的复杂度远远超乎现今所了解的程度,其防控对策也因为这些复杂性和未知性而有别于家畜家禽和人类疫病的防控。
中国是生态、生物多样性大国,无论是在野外种群的疫病监测,还是圈养动物的疫病防控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多角度的,尤其对野生动物生物学、生态学的背景要求较高,因此迫切需要建设一支专门针对野生动物疫病监测的专业人才队伍。
一、野生动物疫病监测人才培养的意义
(一)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与防控工作对野生动物疫病监测人才的迫切需求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建立了350处国家级、768处省级和1500多处地县级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站,布设了监测点和巡查路线近万处。
2012年12月25日,国家林业局颁布实施《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管理办法》,准备筹建约1000个第二批国家级监测站,在疫病的防控中,野外的疫源疫病的监测防控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些监测体系需要大量既懂动物医学知识,又熟悉野生动物自身特性的专业人才。
由于缺少野生动物疫病监测专业人才的培养平台,所以在实际的监测队伍中少有专门的野生动物医学人才,高层次人才就更加稀缺。
相关技术依托单位主要以家畜家禽为主要研究对象,对野生动物医学研究较少,因此从国家战略上迫切需要培养出一支专门从事野生动物疫病监测工作的高层次人才队伍。
(二)野生动物饲养与繁育行业对野生动物疫病监测人才的迫切需求
野生动物饲养、繁育行业主要包括动物园行业、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和以养殖和商业化利用为主的野生动物产业。
动物园是城市绿地系统中开展野生动物综合保护的专类公园,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示范场所,是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其中心任务是开展野生动物综合保护和科学研究,并对公众进行科普教育和环境保护宣传。
保护和利用好各类动物园,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我国各类动物园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管理体系基本形成,综合功能日益完善。
然而随着人工饲养种群密度加大,野生动物近亲繁殖的出现,一
些疾病也伴随发生,由于野生动物本身的特殊性,这需要从事野生动物疫病监测的专门人才来解决预防和治疗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野生动物养殖业有了很大发展,从传统的鹿类和毛皮动物扩展到蛇类、雁鸭类、鳄鱼、黑熊、龟鳖类、实验灵长类、果子狸、麝类等100多种动物,到2012年,全国有各类规模化养殖场3200多家,从业人员5万多人,年产值20多亿元。
这些企业需要大量的野生动物疫病监测的专门人才。
二、野生动物疫病监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人才培养模式包含了培养目标、人才素质结构和人才规格、培养方案、培养方法及途径、培养结果及反馈调整机制等。
野生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建立在传统兽医学专业的基础上,培养野生动物疫病防治需要的厚基础、宽专业、高素质、强技能的专业人才。
野生动物疫病监测人才需要结合兽医学和野生动物保护学两个专业体系的知识进行培养,需要建立跨专业的课程体系。
在培养野生动物疫病监测人才的过程中,课程体系应该围绕“野生动物疫病监测”这个核心点,建立“兽医学”和“野生动物保护”这两个课程体系供学生选择。
培养方案包括三个课程模块。
第一模块是野生动物通识性课程模块,包括野生动物相关课程和基础兽医学等课程;第二模块是预防兽医学的课程模块;第三模块是临床兽医学的课程模块。
第一模块是所有学生必选的模块,第二和第三模块是平行模块,学生必选其一。
第一模块的教学主要在校内的平台上进行,第二和第三模块主要在校外联合培养基地进行。
和传统的农业院校动物医学专业以培养家畜、家禽、宠物疾病防治为主要培养目标的培养模式相比,以培养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专业人才的动物医学专业的通识课程模块应重点开展野生动物基础学科知识的学习,可重点将普通动物学、鸟兽分类学、动物行为学、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学、动物园学、自然保护区学、实验动物医学、动物疾病管理学、动物生态学等课程纳入学习的范畴。
对预防兽医学课程模块除学习传统的传染病基本理论外,还应该学习疾病生态学。
如传统的动物医学寄生虫学主要学习寄生虫病的诊断和治疗,那么以培养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专业人才为培养目的的动物医学专业的寄生虫学就应该以阐述寄生虫在动物种群中传播扩散的生态学机制为重点,引导学生从生态学的角度解释一些野生动物疾病的发生。
对临床兽医学模块重点讲述面对野生发病个体时第一时间应该怎样做可以,而不要求掌握具体的操作技能。
具体的操作技能可在实施野生动物救护实践中学习掌握。
三、加强野生动物疫病监测人才培养的措施
(一)加强思想教育
野生动物活动范围大,为躲避人类活动的干扰,野生动物分布的地区大部分为偏远地区,因而野生动物研究工作地点大多数都比较艰苦[5]。
在培养野生动物疫病监测人才的日常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敬业精神和思想品质的培养,使学生明白其从事的专业是服务于野生动物保护、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这个根本的大局,有着重要的政治、经济、人文意义。
(二)注重行业认同感培养
现代教育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那么最大的“德”就是对专业的热爱,所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荣誉感,行业认同感非常重要。
在大学四年级,可以吸收对野生动物疫病监测研究方向表现出浓厚兴趣的优秀学生进入课题组参与研究工作,为其将来考取野生动物疫病监测的研究生做好铺垫。
一旦他们考取了研究生,重点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为将来野生动物疫病防治领域基础研究做人才储备,并鼓励他将野生动物疫病研究作为其终生的职业。
(三)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校,首先教师不仅要具备较高学术造诣和深厚、扎实的理论功
底,同时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技术和操作能力。
如果教师本身从学校到学校,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培养出的学生也只能成为“动口不动手”的人。
因此在抓教师的培养、提高时,学校不仅要抓教师的高学历、高层次培养工作,还要抓教师的高技术、高技能培养工作,具备了这样的师资队伍,才能“名师出高徒”,培养的学生才能既懂基本理论知识,又懂技术操作,这样的人才在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方面才具有较强的优势和竞争力。
(四)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
提高教学质量的着眼点和归宿要落实到学生成才上。
高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重要的质量标准。
目前东北林业大学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多年的建设、积累,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与教育部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需要在今后的培养过程中,坚持宽专业、厚基础、重应用能力培养的原则,不断改善实验实训条件,建立稳固的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学到更多的真知识、有用的知识。
(五)正确把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教学方法严谨,深入浅出,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固然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然而仅仅如此还不足够,高校教育还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
而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需要教师站在学科的前沿,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对教师的这种专业素质要求,只有通过主持、参加科研项目来提高。
高校教师从事科研工作,是掌握、了解所在学科前沿的必要途径,是技术进步、创新的必要手段。
教师只有参与技术进步与创新,才能提高教学水平。
因此高校教师必须一手抓教学,一手抓科研,以科研促教学,教研相长,这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