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路亡羊阅读及答案
《歧路亡羊》阅读附答案2篇
《歧路亡羊》阅读附答案2篇歧路亡羊(6分)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竖:童仆)追之。
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
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
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列子·说符》)26、解释下面加点的之字(2分)(1)杨子之邻人亡羊之:()(2)又请杨子之竖追之之:() 27、翻译(2分)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译文:28、本文告知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参考答案:26、①构造助词,的②代词,羊(每个1分,共2分)27、岔道之中又有岔道,我不知(羊)逃到哪条路上去了,所以就回来了。
(2分)28、事物(事理)是简单多变的,只有明确方向,才能找到正确的道路(才不致于误人歧途)。
或:做事不专一,就会一无所获。
(2分)《歧路亡羊》阅读附答案篇二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竖:童仆)追之。
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
”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
”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列子·说符》)【小题1】解释下面划线的“之”字。
(2分)(1)杨子之邻人亡羊之:(2)又请杨子之竖追之之:【小题2】翻译。
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2分)【小题3】本文告知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答案【小题1】①构造助词,的②代词,羊【小题1】岔道之中又有岔道,我不知(羊)逃到哪条路上去了,所以就回来了。
【小题1】事物(事理)是简单多变的,只有明确方向,才能找到正确的道路(才不致于误人歧途)。
或:做事不专一,就会一无所获解析【小题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把握要详细、准确,更要培育课内向课外迁移的力量,到达学以致用的目的。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
强调重点词语的。
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小题1】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即可。
《歧路亡羊6分》阅读答案
《歧路亡羊(6分)》阅读答案《歧路亡羊(6分)》阅读答案歧路亡羊(6分)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竖:童仆)追之。
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
”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
”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列子·说符》)26、解释下面加点的“之”字(2分)(1)杨子之邻人亡羊之:()(2)又请杨子之竖追之之:()27、翻译(2分)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译文:28、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参考答案:26、①结构助词,的②代词,羊(每个1分,共2分)27、岔道之中又有岔道,我不知(羊)逃到哪条路上去了,所以就回来了。
(2分)28、事物(事理)是复杂多变的,只有明确方向,才能找到正确的道路(才不致于误人歧途)。
或:做事不专一,就会一无所获。
(2分)歧路亡羊(2003年常德)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子追之。
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
"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
"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1.用现代汉语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亡一羊()②既反()③奚亡之()2.解释下面的"之"字。
①杨子之邻人亡羊()②又请杨子之子追之()③何追者之众()④亡之矣()⑤奚亡之()⑥吾不知所之()3.①找出本文中的一个通假字。
()通(),意思是()。
②找出本文中的一个倒装句。
(),正常语序应为〔〕4.补出省略的成分。
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
"5。
翻译。
(2分)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译文:6.本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答:──────────────────────────────────────────────────。
歧路亡羊阅读及答案
《歧路亡羊》习题及答案班级:姓名: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竖:童仆)追之。
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
”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
”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
门人怪之,请曰:“羊,贱畜,又非夫子之有,而损言笑者何哉?”杨子不答,门人不获所命。
(《列子·说符》) 【注释】1.杨子:对杨朱的尊称。
杨朱,战国时哲学家。
2.反:(通假字)通“返”,返回。
3.亡:丢失。
4.既……又……: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
既:不久5.率:率领,带领。
6.党:旧时指亲族,现指:朋友,有交情的人。
7.竖:僮仆(童仆)8.歧:岔路,小道。
9.奚:(疑问代词)怎么。
这里指为什么。
10.(吾不知所)之:到……去。
11.所以:表示原因的虚词。
12.反:通“返”,返回,回来,返还。
13.戚然:忧伤的样子。
然:……的样子。
14.移时:多时,一段时间。
15.竟日:终日,整天。
16.既:已经。
17. 损:减少。
18.众:众多。
19.奚:哪里。
20.焉:语气词。
21.怪:对感到奇怪。
22.既反:已经回去。
23.命:教导,告知。
24.获:找到,得到。
【翻译】杨朱邻居的羊跑了,于是率领与他(邻居)有交情的人,还请杨朱的小僮一起追赶。
杨朱说:“呵!丢一只羊,为什么要这么多人去追?”邻居说:“岔路很多。
”不久回来了,杨朱问:“找到羊了吗?”邻居说:“弄丢了。
”杨子问:“怎么会逃跑呢?”邻居说:“岔路之中还有岔路,我不知道我该到哪里去了,所以就返回了。
”杨朱(听了邻居说的这番话)脸色变得很忧伤,很长时间不说话,整天没有笑容。
杨子的门徒都觉得有点奇怪,因此不解地问:“羊并不是什么值钱的牲畜,而且又不是先生的,您这样闷闷不乐不说话,究竟是为什么呢?”杨子不回答,他的门徒也不知道他要教导什么。
【习题】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 )A.亡一羊何追者之众亡:丢失B.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反:同“返”,返回C.既反,问:“获羊乎?”既:既然D.杨子戚然变容戚然:忧伤的样子【解析】C已经。
文言文《歧路亡羊》阅读理解
文言文《歧路亡羊》阅读理解《歧路亡羊》这则文言文虽篇幅不长,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原文为:“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
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
’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
’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
门人怪之,请曰:‘羊,贱畜,又非夫子之有,而损言笑者,何哉?’杨子不答,门人不获所命。
”首先,从故事的情节来看,邻人的羊走失了,他赶忙率领众人去追寻。
杨子好奇为何为了一只羊动用这么多人,邻人回答是因为道路多有分歧。
最终羊还是没有找到,因为岔路之中还有岔路,不知该往何处去。
这个情节看似简单,却生动地展现了在面对复杂情况时,人们容易陷入迷茫和不知所措的境地。
其次,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
杨子听闻此事后,脸色变得忧愁,长时间不说话,一整天都没有笑容。
这反映出杨子并非仅仅是对邻人丢羊这件事感到遗憾,更是由此联想到了人生道路上的选择与困惑。
邻人则是在一开始积极追寻丢失的羊,但由于道路的复杂而无奈放弃。
他的行为体现了人们在面对困难时的努力和无奈。
再从寓意的角度深入思考。
这则文言文通过一个简单的丢羊故事,隐喻了人生道路上的抉择。
歧路众多,象征着人生中面临的各种选择和诱惑。
在众多的选择面前,如果没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就很容易迷失,就像那只走失的羊一样。
同时,也提醒我们在做选择时要谨慎,要有清晰的判断和坚定的信念,否则可能会一事无成。
对于我们的现实生活,《歧路亡羊》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学习中,我们常常会面临各种学科、各种学习方法的选择。
如果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目标做出正确的选择,就可能会浪费时间和精力,无法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选择职业方向、工作单位等也充满了“歧路”。
如果盲目跟风或者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很容易在职场上迷失方向,难以实现自己的价值。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面临着与谁深交、与谁保持距离的选择。
歧路亡羊阅读答案
歧路亡羊阅读答案歧路亡羊阅读答案歧路亡羊?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
”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
”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
门人怪之,请曰:“羊,贱畜,又非夫子之有,而损言笑者何哉?”杨子不答,门人不获所命。
(一)(《列子·说符》)1.解释下面加点的“之”字。
(2分)(1)杨子之邻人亡羊之:(2)又请杨子之竖追之之:2.补出省略成分。
(2分)既反,( )问:“获羊乎?”( )曰:“亡之矣。
”3.译下列句子。
(3分)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4.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3分)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四、1.的羊2.杨子邻人3.岔路之中又有岔路,我不知道它逃到哪里去了,所以就回来了。
4.示例:不作分,一味盲从,定会一无所获。
歧路亡羊注释1..杨子:对杨朱的尊称。
杨朱,战国时哲学家。
2.反:(通假字)通“返”,返回。
3.亡:丢失。
4.既……又……: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
既:不久5.率:率领,带领。
6.党:旧时指亲族,现指:朋友,有交情的人。
7.竖:僮仆(童仆)8.歧:岔路,小道。
9.奚:(疑问代词)怎么。
这里指为什么。
10.(吾不知所)之:到……去。
11.所以:表示原因的虚词。
12.反:通“返”,返回,回来,返还。
13.戚然:忧伤的样子。
然:……的样子。
14.移时:多时,一段时间。
15.竟日:终日,整天。
16.既:已经。
17. 损:减少。
18.众:众多。
19.奚:哪里。
20.焉:语气词。
21.怪:对感到奇怪。
22.既反:已经回去。
23.命:教导,告知。
24.获:找到,得到译杨朱邻居的羊跑了,于是率领与他(邻居)有交情的人,还请杨朱的小僮一起追赶。
杨朱说:“呵!丢一只羊,为什么要这么多人去追?”邻居说:“岔路很多。
《歧路亡羊(6分)》阅读答案
27、翻译(2分)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译文:
28、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参考
答案:
26、①结构助词,的②代词,羊(每个1分,共2分)
27、岔道之中又有岔道,我不知(羊)逃到哪条路上去了,所以就回来了。(2分)
28、事物(事理)是复杂多变的,只有明确方向,才能找到正确的道路(才不致于误人歧途)。或:
2.解释下面的之字。
①杨子之邻人亡羊()②又请杨子之子追之()
③何追者之众()④亡之矣()
⑤xx亡之()⑥吾不知所之()
3.①找出本文中的一个通假字。()通(),意思是()。
②找出本文中的一个倒装句。(),正常语序应为〔〕
4.补出省略的成分。
既反,( )问:
获羊乎?( )曰:
亡之矣。
5。翻译。(2分)
5.岔道之中又有岔道,我不知(羊)逃到哪条路上去了,所以就回来了。
6.事物(事理)是复杂多变的,只有明确方向,才能找到正确的道路(才不致于误人歧途)。或:
做事不专一,就会一无所获。
歧路亡羊(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竖:
xx)追之。xx曰:
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
多歧路。既反,问:
获羊乎?曰:
亡之矣。曰:
xx亡之?曰:
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列子说符》)
26、解释下面加点的之字(2分)
2)又请xx之竖追之之:
做事不专一,就会一无所获。(2分)歧路亡羊(2003年常德)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子追之。杨子曰:
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
多歧路。既反,问:
获羊乎?曰:
七年级文言言文阅读之歧路亡羊
歧路亡羊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子追之。
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
邻人曰:"多歧路。
”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
”旧:“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
1.用现代汉语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亡一羊()②既反()③奚亡之()
2.解释下面的“之”字。
①杨子之邻人亡羊()②又请杨子之子追之()③何追者之众()④亡之矣()⑤奚亡之()
⑥吾不知所之()
3.①找出本文中的一个通假字。
()通(),意思是()。
②找出本文中的一个倒装句。
(),正常语序应为()
4.补出省略的成分。
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
”5。
翻译。
(2分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译文:
6.本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答:。
歧路亡羊文言文阅读答案【通用6篇】
歧路亡羊文言文阅读答案【通用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歧路亡羊文言文阅读答案【通用6篇】阅读短文《歧路亡羊》,回答后面练习题。
【2019-2020】歧路亡羊.......阅读附答案-范文word版 (1页)
【2019-2020】歧路亡羊.......阅读附答案-范文word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歧路亡羊.......阅读附答案
10分)
歧路亡羊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竖:童仆)追之。
杨子曰:“嘻!亡
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
”既反,问:“获羊乎?”曰:“亡
之矣。
”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 (《列子·说符》)
【小题1】.解释下面划线的“之”字。
(2分)
A、杨子之邻人亡羊之:
B、又请杨子之竖追之之:
【小题2】.补出省略成分。
(2分)
既反,( )问:“获羊乎?”( )曰:“亡之矣。
”
【小题3】.翻译。
(3分)
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译文:
【小题4】.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3分)
答案
【小题1】①结构助词,的②代词,羊
【小题1】杨子邻人
【小题1】岔道之中又有岔道,我不知(羊)逃到哪条路上去了,所以就回来
了
【小题1】事物是复杂多变的,只有明确方向,才能找到正确的道路。
2018年歧路亡羊阅读答案-精选word文档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歧路亡羊阅读答案篇一:《歧路亡羊》阅读答案《歧路亡羊》阅读答案歧路亡羊《列子》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
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
”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
”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
吾不知所知,所以反也。
”【字词注释】①【杨子】对杨朱的尊称。
杨朱,战国时哲学家。
②【党】朋友,有交情的人。
③【竖】小僮,小听差的。
【要点导引】1.原文末段有“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的话,指的是学习的人因为学说太多而无所适从,就难有所获。
“歧路亡羊”后作成语,比喻实力复杂多变,迷失方向,就会误入歧途。
2.“党”是古代一种居民组织,五百家为一党。
后引申为朋友、集团,古代一般只用于贬义。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1)既率其党率:(2)多歧路歧:(3)奚亡之奚:(4)/杨子之邻人亡羊亡: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亡:2.从学习知识方面进行思考,这则寓言有什么启示作用?3.《列子》相传是时期所著。
回忆或查找资料,写出两则选自《列子》的寓言:《》、《》。
参考答案1.(1)率领(2)岔路(3)为什么(4)丢失灭亡2.不能三心二意。
(大意即可)3.战国;列御寇;愚公移山、杞人忧天等篇二:《歧路亡羊》阅读答案关于文言文《歧路亡羊》原文供大家理解和阅读,歧路亡羊阅读答案仅供同学们在做完练习之后对比参照以分析自己存在的漏洞和不足!杨子之领人亡羊。
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
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领人曰:“多歧路。
”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
”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有岐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1、说说下列各句中“之”字的含义、用法有何不同:(1)杨子之领人亡羊——(2)吾不知所之——(3)奚亡之——(4)何追者之众——。
六年级文言文阅读01
六年级文言文阅读01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歧路亡羊《列子》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
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之者众?”邻人曰:“多歧路。
”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
”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1.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1) 既率其党率:_______ (2) 多歧路歧:_______ (3) 奚亡之奚:________2.解释下列句中的“亡”(1) 杨子之邻人亡羊亡:_________ (2) 河曲智叟亡以应亡:_________(3)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亡:_________3.指出下列句中“歧路亡羊”用的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1)面对错误,不能歧路亡羊,不知所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应当谦虚,向周围一切人学习,而不能歧路亡羊,听不得不同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面对众说纷纭,我应冷静分析做出正确判断,否则就会无所适从、“歧路亡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从学习知识方面进行思考,这则寓言有什么启示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⑴张()目对()日⑵明()察秋毫()⑶项()为之强()⑷徐()喷以()烟2.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A.必细察其纹理必先苦其心志B.以虫蚁为兽扶苏以数谏故C.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D.驱之别院盖追先帝之殊遇3.翻译下列句子。
歧路亡羊阅读答案
歧路亡羊阅读答案
《歧路亡羊》是一篇文言文,很多同学在学习的时候没有把握其重点中心内容。
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是“歧路亡羊阅读答案”,同学们动手完成下。
如果想快速提高语文阅读能力,还需要在反复完成阅读习题中积累和磨练哦。
祝大家学习进步!
歧路亡羊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竖:童仆)追之。
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
”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
”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 (《列子·说符》)
26、解释下面加点的“之”字(2分)
(1)杨子之邻人亡羊之:( )(2)又请杨子之竖追之之: ( )
27、翻译(2分)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译文:
28、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26、①结构助词,的②代词,羊(每个1分,共2分)27、岔道之中又有岔道,我不知(羊)逃到哪条路上去了,所以就回来了。
(2分)28、事物(事理)是复杂多变的,只有明确方向,才能找到正确的道路(才不致于误人歧途)。
或:做事不专一,就会一无所获。
(2分)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歧路亡羊阅读答案,仅供各位同学参考和学习,旨在让同学们更好的把握《歧路亡羊》这篇文章的重点内容,并有所启发和收获。
《歧路亡羊(6分)》阅读答案
歧路亡羊(6分)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竖:童仆)追之。
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
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
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列子说符》)26、解释下面加点的之字(2分)(1)杨子之邻人亡羊之:()(2)又请杨子之竖追之之:()27、翻译(2分)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译文:28、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参考答案:26、①结构助词,的②代词,羊(每个1分,共2分)27、岔道之中又有岔道,我不知(羊)逃到哪条路上去了,所以就回来了。
(2分)28、事物(事理)是复杂多变的,只有明确方向,才能找到正确的道路(才不致于误人歧途)。
或:做事不专一,就会一无所获。
(2分)歧路亡羊(2003年常德)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子追之。
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
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
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1.用现代汉语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亡一羊()②既反()③奚亡之()2.解释下面的之字。
①杨子之邻人亡羊()②又请杨子之子追之()③何追者之众()④亡之矣()⑤奚亡之()⑥吾不知所之()3.①找出本文中的一个通假字。
()通(),意思是()。
②找出本文中的一个倒装句。
(),正常语序应为〔〕4.补出省略的成分。
既反,( )问:获羊乎?( )曰:亡之矣。
5。
翻译。
(2分)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译文:6.本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答:──────────────────────────────────────────────────。
1.①丢失②已经③为什么,怎么2。
①结构助词,的②代词,羊③倒装句的标志④往3。
①亡通无,丢失②何追者之众,追者何众4.邻人杨子5.岔道之中又有岔道,我不知(羊)逃到哪条路上去了,所以就回来了。
文言文《歧路亡羊》阅读理解
文言文《歧路亡羊》阅读理解好嘞,以下是为您创作的关于文言文《歧路亡羊》的阅读理解:《从<歧路亡羊>中领悟人生的抉择》不知道您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在一个繁华的商场里,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突然一转眼的功夫,小伙伴就不见了踪影。
那一瞬间,心里的焦急和无助就像一团乱麻,怎么也理不清。
这就像《歧路亡羊》里的那只走失的羊一样,让人着急又无奈。
咱们先来看看这篇文言文《歧路亡羊》的原文:“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
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
’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
’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这故事说的是杨子的邻居丢了一只羊,于是带着一伙人去找,还请了杨子的僮仆帮忙。
杨子就奇怪啦,说:“哎呀,丢一只羊,咋这么多人去找?”邻居说:“因为有好多岔路啊。
”等他们回来,杨子问:“找到羊了吗?”回答说:“没找到。
”杨子又问:“咋就没找到呢?”找羊的人说:“岔路里还有岔路,我不知道羊到底跑哪条路上去了,所以就回来了。
”咱们来琢磨琢磨这里面的意思。
这故事看似简单,就是找一只羊嘛,但仔细想想,这里面可藏着大道理呢!就说这“歧路”,生活中咱们不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歧路”吗?比如说,快高考了,是选择努力冲一把考个好大学,还是觉得太累了干脆放松算了?大学毕业了,是找一份安稳但可能不太喜欢的工作,还是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哪怕会面临很多困难?这可都是人生的“歧路”啊!再想想那只羊,在众多的岔路口迷失了方向。
这就好像我们有时候在面对选择时,犹豫不决,左顾右盼,结果反而迷失了自己的目标。
就像我有一次去旅行,在一个小镇上,有好几条通往不同景点的路。
我站在路口纠结了好久,一会儿觉得这条路人少可能风景好,一会儿又觉得那条路看起来比较热闹有趣。
最后浪费了好多时间,也没好好欣赏到风景。
而故事中的那些找羊的人,一开始信心满满,觉得人多力量大,一定能找到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歧路亡羊》习题及答案
班级:姓名:
歧路亡羊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竖:童仆)追之。
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
”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
”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
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
门人怪之,请曰:“羊,贱畜,又非夫子之有,而损言笑者何哉?”杨子不答,门人不获所命。
(《列子·说符》) 【习题】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亡一羊何追者之众亡:丢失
B.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反:同“返”,返回
C.既反,问:“获羊乎?”既:既然
D.杨子戚然变容戚然:忧伤的样子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杨子之邻人亡羊
A.何陋之有(《陋室铭》)
B.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C.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
D.久之,目似瞑(《狼》)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与“门人怪之”的“怪”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B.心乐.之(《小石潭记》)
C.故人不独亲.其亲(《大道之行也》)
D.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子的邻居率领他的朋友去找羊,还请杨子的童仆一起去追赶。
B.杨子认为丢了一只羊没有必要那么多人去追。
C.因为有很多岔路,所以最后还是没有找到丢失的羊。
D.杨子的学生最终在杨子那里得到了答案。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2)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
参考答案
歧路亡羊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竖:童仆)追之。
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
”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
”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
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
门人怪之,请曰:“羊,贱畜,又非夫子之有,而损言笑者何哉?”杨子不答,门人不获所命。
(《列子·说符》) 【注释】1.杨子:对杨朱的尊称。
杨朱,战国时哲学家。
2.反:(通假字)通“返”,返回。
3.亡:丢失。
4.既……又……: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
既:不久5.率:率领,带领。
6.党:旧时指亲族,现指:朋友,有交情的人。
7.竖:僮仆(童仆)8.歧:岔路,小道。
9.奚:(疑问代词)怎么。
这里指为什么。
10.(吾不知所)之:到……去。
11.所以:表示原因的虚词。
12.反:通“返”,返回,回来,返还。
13.戚然:忧伤的样子。
然:……的样子。
14.移时:多时,一段时间。
15.竟日:终日,整天。
16.既:已经。
17. 损:减少。
18.众:众多。
19.奚:哪里。
20.焉:语气词。
21.怪:对感到奇怪。
22.既反:已经回去。
23.命:教导,告知。
24.获:找到,得到。
【翻译】杨朱邻居的羊跑了,于是率领与他(邻居)有交情的人,还请杨朱的小僮一起追赶。
杨朱说:“呵!丢一只羊,为什么要这么多人去追?”邻居说:“岔路很多。
”不久回来了,杨朱问:“找到羊了吗?”邻居说:“弄丢了。
”杨子问:“怎么会逃跑呢?”邻居说:“岔路之中还有岔路,我不知道我该到哪里去了,所以就返回了。
”
杨朱(听了邻居说的这番话)脸色变得很忧伤,很长时间不说话,整天没有笑容。
杨子的门徒都觉得有点奇怪,因此不解地问:“羊并不是什么值钱的牲畜,而且又不是先生的,您这样闷闷不乐不说话,究竟是为什么呢?”杨子不回答,他的门徒也不知道他要教导什么。
【习题】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 )
A.亡一羊何追者之众亡:丢失
B.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反:同“返”,返回
C.既反,问:“获羊乎?”既:既然
D.杨子戚然变容戚然:忧伤的样子
【解析】C已经。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
例句:杨子之邻人亡羊
A.何陋之有(《陋室铭》)
B.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C.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
D.久之,目似瞑(《狼》)
【解析】例句是助词,的。
A宾语前置的标志。
B代词,指马。
C助词,的。
D补足音节。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与“门人怪之”的“怪”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D )
A.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B.心乐.之(《小石潭记》)
C.故人不独亲.其亲(《大道之行也》)
D.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解析】例句是意动用法,以……为怪。
A意动用法,认为……美。
B意动用法,以……为乐。
C意动用法,以……为亲。
D使动用法,使……苦。
4.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杨子的邻居率领他的朋友去找羊,还请杨子的童仆一起去追赶。
B.杨子认为丢了一只羊没有必要那么多人去追。
C.因为有很多岔路,所以最后还是没有找到丢失的羊。
D.杨子的学生最终在杨子那里得到了答案。
【解析】D杨子不答,门人不获所命。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翻译:岔路之中还有岔路,我们不知道往哪边去追,所以就回来了。
(2)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
翻译:杨子的脸色变得很忧郁,不说话有两个小时,没有笑容一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