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学比一比教案
中班数学教案《比一比》含反思
中班数学教案《比一比》含反思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物品或图片大小,运用“比”的概念,并能用“比”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能正确地应用“比”的概念,能够用文字描述“比”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学生能够理解什么是“比”,并能够用“比”的方法比较大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几组不同大小的物品或图片,如水杯、球、书等。
2.课堂互动软件、计算机、PPT等。
教学过程:1. 导入让学生观察几组不同大小的物品或图片,让他们通过目测来排列大小,并描述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
2. 学习新知1.让学生用两个物品进行大小比较,“物品A比物品B大/小”。
2.给学生引导,通过观察物品的大小,描述大小关系,引导学生使用“比”的概念。
如:“A比B大”,“A比B小”,“A比B大1/3,A比B小1/2”。
3.让学生用两个物品进行大小比较,引导学生计算比值,“物品A比物品B大/小”,计算比值为几比几。
如:“A比B大1/2”,即A:B=3:2。
3. 练习1.让学生用两个物品比较大小,并计算比值。
如:苹果和橘子,求苹果比橘子大几分之几。
2.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进行大小比较,并计算比值。
如:比较小狗和大狗的大小,小狗与大狗相比大小是多少分之几。
4.让学生自己归纳“比”的概念,如:“比就是一个物品和另一个物品的大小关系,用比较运算符号比较大小,用冒号表示比的大小比值。
”。
5. 反思本次教学中,教师通过多维度的教学方法以及多种不同形式的教学内容,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但在课堂互动方面还需加强,应该更多地利用互动软件和其他互动形式参与到教学中,否则学生容易出现听课疲劳。
小结这次中班数学教案中,我们通过观察物品或图片大小,运用“比”的概念,并能用“比”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最后,我们了“比”的概念,让学生能够用文字描述“比”的意义。
希望本次教案对老师们有所帮助,也希望这些孩子在数学学习中越来越进步。
中班数学教案比一比量一量
中班数学教案比一比量一量中班数学教案:比一比,量一量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用手指比较直观感受两个数量的大小。
2. 学生能够使用量器具进行简单的量度活动,并描述测量结果。
二、教学准备:1. 数学课件或教具:数字卡片、比较卡片、量尺、量杯等。
2. 学生配套活动册。
三、教学过程:1. 游戏活动:认识数字准备数字卡片,让学生排成圆圈,教师出示一张数字卡片,并要求学生高举相应的手指。
逐个展示数字卡片,让学生通过手指的比较,感受数字的大小。
2. 数量比较:用比较卡片比一比准备比较卡片,上面标有“大”和“小”两个字样。
教师将两个物品放在桌上,给学生分发比较卡片,让学生观察物品的大小并选择相应的卡片。
引导学生用手指比较两个物品的大小,然后使用比较卡片确认结果。
鼓励学生理解概念:“大”表示一个物体的数量比另一个多,“小”表示一个物体的数量比另一个少。
3. 数量比较:用量器具比一比准备量尺、量杯等量器具。
教师用纸板制作一些大小不同的形状,然后利用量尺测量不同形状的边长或周长,让学生观察并比较形状的大小。
引导学生使用量尺测量形状的边长或周长,并进行比较。
通过实际测量活动,让学生感受到量度的重要性,并懂得使用合适的工具进行测量。
4. 数量量一量:用量杯量一量准备量杯和一些透明容器。
教师将不同容积的水倒入透明容器中,然后让学生观察并比较水的多少。
引导学生使用量杯进行量度,并描述量杯中水的容量。
通过实际的量度活动,让学生掌握量器具的使用方式,并学会描述量度结果。
5. 学生活动:比一比,量一量学生配套活动册中设计了一些比较和量度的练习题,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完成相关练习。
学生可以利用教具和量器具进行实际操作,并用所学内容进行比较和描述。
教师可以分别和学生进行互动,确保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四、课堂延伸:1. 制作比较卡片让学生在课后自己制作比较卡片,可以选择不同颜色的纸板,上面写上“大”和“小”两个字样,加深对比较概念的理解。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比一比》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比一比》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比较》,详细内容包括:比较两组物体数量多少的方法,理解“多、少、一样多”的概念,能够用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比较两组物体数量多少的方法,能够正确判断“多、少、一样多”。
2. 培养幼儿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逻辑思维。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精神,提高课堂互动效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运用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
教学重点:掌握“多、少、一样多”的概念,能够正确进行比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水果卡片、动物卡片、比较道具。
学具:每组一套水果卡片、动物卡片,每组一个比较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幅果园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的水果,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这幅图片中有哪些水果?它们一样多吗?”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比较两组物体数量多少的方法,通过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让幼儿理解“多、少、一样多”的概念。
3. 随堂练习(5分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发放一套水果卡片和动物卡片,让幼儿用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判断“多、少、一样多”。
4. 小组讨论与分享(5分钟)各小组讨论比较结果,分享自己的比较方法,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比一比2. 内容:比较方法:对应法概念:多、少、一样多例子:水果卡片、动物卡片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利用家中的物品,如玩具、水果等,进行数量比较,判断“多、少、一样多”,并记录下来。
2. 答案:示例:我的玩具熊比我的小汽车多,我吃了3个苹果,弟弟吃了2个苹果,所以我吃的苹果比弟弟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比较两组物体数量多少的方法,达到了教学目标。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家庭中的实践运用,鼓励家长参与,提高幼儿的数学逻辑思维。
大班数学比一比教案(通用12篇)
大班数学比一比教案〔通用12篇〕大班数学比一比教案〔通用12篇〕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WTT的大班数学比一比教案,欢送大家分享。
大班数学比一比教案篇1活动目的:1、通过操作,感知痛体积的液体在不同粗细容器中的高度变化。
2、初步理解体积的守恒,知道物体的体积不随容器的形状、大小的变化而改变。
3、开展幼儿的逻辑推理才能。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5、进步逻辑推理才能,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粗细不同的矿泉水瓶各一个〔装有等量的水,一瓶红色,一瓶绿色〕;两个形状、大小一样的空瓶;等量的橡皮泥活动过程:一、幼儿操作,感知液面高度的变化1、观察桌上的两瓶水,请幼儿目测比拟红色水多还是绿色水多,说说是怎样知道的?2、请幼儿把红色水和绿色水分别倒入两个形状、大小一样的瓶中,提问:红色水和绿色水的高度有什么变化?谁多谁少?3、幼儿讨论:为什么水变成一样多了?是怎样比拟的?4、引导幼儿观察刚刚盛水的两个瓶子,提问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5、请幼儿把红色水和绿色水分别倒回原来的瓶中,观察液面高度的变化,并说说哪个瓶子的液面高?哪个瓶子的液面低?水一样多吗?6、引导幼儿发现并总结:装等量的水,粗瓶子液面低,而细瓶子液面高。
二、幼儿操作,比拟橡皮泥的多少1、幼儿取出等量的橡皮泥,捏出各种各种形状的物体,互相比一比:谁做的大?是怎样比拟的?2、幼儿讨论:谁用的橡皮泥多?谁用的少?怎样比拟的?3、请幼儿演示比拟、并表述比拟的过程与结果。
4、再次改变橡皮泥的形状、请幼儿观察:橡皮泥的总量有没有改变?变的是什么?幼儿感知考虑:物体体积的大小不随形状的变化而改变。
三、游戏:我会变规那么:老师说长高了,幼儿就站直;说变矮了,就蹲下;说变圆了,幼儿抱成球状。
引导幼儿在游戏中感知体积的守恒。
活动反思这局部幼儿掌握的不是太好,还需要加深幼儿对物体多少的理解。
中班数学游戏教案《比一比-轻重》
中班数学游戏教案《比一比-轻重》《比一比-轻重》数学游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比较物体的轻重,学习轻、重的概念;掌握用手感觉物体的重量的方法;能用轻、重这两个概念来比较物体的重量,正确使用“轻、重”这两个词语来描述物体;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游戏,判断物体的轻重。
2. 过程与方法:探究游戏内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判断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爱劳动、注重实践、积极向上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掌握轻、重的概念,学会用手感觉物体的重量。
三、教学难点用手感觉物体的重量,正确使用“轻、重”的词语。
四、教学准备1. 准备一张大纸,制作游戏图,上面有两个圆圈,分别标注为“轻”和“重”;2. 准备多个物体,包括轻物体和重物体;3. 准备磅秤或称重器,用于验证物体的重量。
五、教学过程1. 游戏引入教师将制作好的游戏图贴在黑板上,先向学生简单介绍游戏的规则和目的:我们今天要玩的游戏叫做《比一比-轻重》。
你们看,游戏图上有两个圆圈,分别标注为“轻”和“重”,我们要通过比较物体的重量,来分出它们是轻的还是重的。
我们来看看谁能判断得最准确。
2. 游戏说明教师将准备好的物体放在桌上,让学生跟着教师感受物体的重量,并询问学生:“你觉得物体是轻的还是重的?”学生回答后,根据学生的答案,教师将物体放在相应的圆圈中,然后通过磅秤等工具验证学生的答案,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轻、重的概念。
3. 游戏实践让学生自己去感受物体的重量,并判断轻、重。
每次判断后,教师会用磅秤等工具验证学生的答案,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4. 游戏总结根据游戏实践的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轻、重的判断方法和使用规则,并对游戏进行总结和评价。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游戏教学,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物体的重量,并正确运用轻、重的概念进行判断。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轻、重的概念理解不够准确,甚至出现了混淆的现象。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比一比9篇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比一比9篇比一比 1教学目标:1. 巩固认识12个生字。
2.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3. 理解"比一比"的意思,掌握"多少、大小"两组意思相反的词。
4.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课前准备:1、制作课件。
2、练习题"读一读,连一连"。
3、词语卡片和生字卡片。
4、准备一些数量不同、大小不一的实物。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复习导入1、齐读课题。
这节课,我们来比一比,看谁上课最认真,最积极?2、练习:对照图,再读词语,看看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引导学生把词语和对应的事物连线。
)现在我们就来比一比,看谁又准又快地用直线把相应的图画和词语起来? 3、评议。
4、这节课,我们还要比一比,哪组获得的红旗最多!过渡:你们想知道课文里是讲什么跟什么比?它们比什么吗?二、初读韵文1、教师范读课文:老师读得好吗?你们试着像老师这样来读课文,一会儿老师请你来读,我相信,你们一定比老师读得更好!2、学生自由朗读。
提示:遇到不认识的字要看拼音,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比一比,看谁读得又准又好。
3、同桌对读,互相正音。
请你将课文读给你旁边的同学听,比一比,你们俩谁得又准确、又流利、又响亮、又好听。
4、指名读。
交流朗读成果。
表扬读了多遍课文的同学,鼓励认真读、多读的学习习惯。
三、理解韵文,指导说句1、大家读得这么认真,你们一定知道课文讲了哪几种事物了吧?逐一出示词卡贴于黑板上让学生认读。
2、究竟是什么跟什么比?它们在比什么?出示句子:一个大,一个小,一头黄牛一只猫。
指名朗读。
你们一边听一边想:谁跟谁比?比什么?(板书:大-小)3、能把这句话背下来吗?开火车背诵。
4、看看课文,还有哪两样事物也是比"大"和"小"的?你能把这句话读出来吗?出示句子:一个大,一个小,一个苹果一颗枣。
中班数学比一比教案
中班数学比一比教案教案标题:中班数学比一比教案目标:1.培养幼儿对比和比较的能力。
2.加深幼儿对数量大小和关系的理解。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4.通过比一比的活动,促进幼儿的数学思维发展。
教学准备:1.海报或图片用于展示比较的对象。
2.图书《一比一》。
3.数字卡片、计数棒、计数材料等数学教具。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比较的概念(10分钟)1.引入话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数学活动,叫做“比一比”。
2.出示一些图片或物品,例如苹果和梨,让幼儿观察并说出两者之间的一些不同之处。
3.引导幼儿思考:这些物品有什么不同?它们的大小、颜色、形状等方面有什么区别?4.教师总结:比较就是看一样和不一样的内容,并发现并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Step 2: 通过游戏理解比较的概念(15分钟)1.使用数学教具,如数字卡片、计数棒等,进行数的对比游戏。
2.教师出示两个数字卡片,要求幼儿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并用计数棒将对应数量进行比较。
3.引导幼儿讨论:比较后哪个数比较多?哪个数比较少?4.教师总结:比较时要先观察然后才能判断大小。
Step 3: 阅读图书《一比一》(20分钟)1.准备图书《一比一》,并展示给幼儿。
2.教师朗读故事,引导幼儿观察图书中的图片和文字,并提问:故事中哪些物品进行了比较?谁的东西多一些?3.与幼儿讨论故事中的比较情景,帮助幼儿理解并加深对比较概念的认识。
Step 4: 比较实物(25分钟)1.教师出示几组数量不同的实物,如水杯、糖果等,并把每组实物放在不同的容器中。
2.引导幼儿观察每组实物,并进行比较。
例如:哪组实物多一些?哪组实物少一些?3.让幼儿按照大小顺序排列每组实物。
4.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判断每组实物的大小关系?Step 5: 游戏巩固(10分钟)1.制作一张海报,上面绘制不同大小的苹果,并用数字卡片标注每个苹果的数量。
2.每个幼儿分发一张海报和一些数字卡片,要求幼儿根据海报上的苹果进行比较,并用数字卡片进行标注。
中班数学优秀教案《比一比》及教学反思
中班数学优秀教案《比一比》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学会用“多”“少”“一样多”来描述。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表达能力。
3.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1.教学素材:小熊、小兔、小松鼠、小鸭子等动物玩偶,以及各种水果、蔬菜等物品。
2.教学场景:森林里的比一比大赛。
三、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展示小熊、小兔、小松鼠、小鸭子等动物玩偶,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2)教师提出问题:“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今天要举行什么活动吗?”(引导幼儿猜测)2.情境创设(1)教师讲述故事《森林里的比一比大赛》,让幼儿了解比赛规则。
(2)教师展示各种水果、蔬菜等物品,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3.比一比活动(1)教师将幼儿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代表一个动物玩偶。
(2)教师出示第一组物品,引导幼儿观察并比较数量,如:“小熊组,你们觉得苹果多还是橘子多?请用‘多’‘少’‘一样多’来描述。
”(3)教师出示第二组物品,引导幼儿观察并比较数量。
(4)教师出示第三组物品,引导幼儿观察并比较数量。
(5)教师出示第四组物品,引导幼儿观察并比较数量。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比一比活动中的感受和发现。
四、教学反思1.教学效果本次活动通过情境创设和比一比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比较物体数量的方法。
从幼儿的表现来看,他们能够积极参与活动,正确运用“多”“少”“一样多”来描述物体数量。
2.教学改进(1)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更多地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个别指导。
3.教学延伸(1)在课后,教师可以布置相关的家庭作业,让幼儿和家长一起参与比较物体数量的活动。
(2)在下一节课中,教师可以继续开展类似的比一比活动,让幼儿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了情境教学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为幼儿创造更多有趣、有益的教学情境,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比一比数学教案幼儿园3篇
比一比数学教案幼儿园3篇比一比数学教案幼儿园1活动目标:1.学习观察比较5以内数量的多少。
2.能运用对应排列的方法判断出多少,并且掌握添1去1的方法。
3.在活动中学会等待和轮流。
活动准备:1.课件:动物联欢会。
2.不同颜色的积木若干。
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
比比谁的反应快:出示两组物体不一样多的图片,请幼儿快速判断:如果一样多,就把手举过头顶;如果不一样多,就用手抱住膝盖。
二、感知5以内的数量。
师:“动物王国要举行联欢会,这几天长颈鹿和大象可忙坏了。
大象力气大负责吹气球,瞧,它吹了好多气球。
”(出示红气球5个、绿气球4个)提问:1.红气球和绿气球,谁多、谁少?”2.你是怎么知道红气球多、绿气球少的?”(看的、数的。
.)师:“到底谁多谁少呢?我们给它们排队比一比。
”(两种颜色的气球一一对应摆放,再次引导幼儿观察并点数验证谁多谁少。
)三、用添1去1的方法使两组物体数量相等。
师:“长颈鹿脖子长,它负责挂灯笼,它第一次挂上了5个红灯笼,第二次挂上了4黄个灯笼”(两排对应排列)1.两次挂得是否一样多?多(少)多少?2.怎样才能使两次挂得数量一样多?(启发幼儿用添1或去1的方法使它们的数量相等。
)3.5个红灯笼去掉1个是几个?4个红灯笼和4个黄灯笼谁多谁少?(一样多)四、操作活动。
师:“为了招待客人,它们还准备了许多积木。
它们分别是什么颜色的(红、绿、黄),这些不同颜色的积木也想来比多少,怎么办?”(引导幼儿轮流操作摆放。
)比一比数学教案幼儿园2活动目标:1、初步学习在两个物体中辨别哪个大,哪个小2、在学会辨别大小的基础上,能够按大、小分类3、学会说“大的"、"小的",让幼儿愿意说话活动准备:1、两个不同大小的篮框2、演示用的大橘子和小橘子、大海宝和小海宝、大瓶子和小瓶子、大的书和小的书、许多大的和小的花活动过程:1、语言直接导入__今天老师带着小朋友进入一个神奇的世界,为什么说这个世界神奇啊?因为它充满了"大的宝宝"和"小的宝宝",老师念咒语带大家一起去吧!小朋友要闭上眼睛哦!(念咒语)__在念咒语的同时将道具展示在幼儿面前。
中班《比一比》数学教案
中班《比一比》数学教案中班《比一比》数学教案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比一比》数学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比一比》数学教案1设计意图:中班的幼儿对周围的事物已经在细心观察,他们会进行一些初步的比较分析,如:在餐后活动时间,小朋友喜欢聚在一起讨论外面横着竖着的栏杆,有的说这个大、那个小;这个胖、那个细,说明幼儿对同类事物开始作比较了,但还不会用正确的语言来表达,数学活动《比粗细》的教育目标在于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获得感性认识,会用多种测量方法比较物体粗细,并能用语言正确表达,通过分层投放材料的操作,培养幼儿的探索意识和主动学习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物体的粗细,并用语言准确表达。
2、通过观察、操作、游戏等让幼儿初步感知物体的粗细。
3、提高幼儿的探索欲望和主动学习的兴趣。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重点难点:活动重点:感知物体的粗细。
活动难点:用语言准确的表达物体的粗细。
活动准备: 1、图片:粗细不同的茄子、大树、萝卜。
2、粗细不同的纸棒、水彩笔、吸管、旺仔瓶等实物。
教学方法:观察法、操作法、游戏法。
活动过程:一、通过玩游戏“粗宝宝、细宝宝”引出主题,初步感知物体的粗细。
1、教师出示两根纸棒,引导幼儿观察,并回答问题。
师:它们有什么不同呢?(一个粗一个细。
) 2、请幼儿将纸棒按粗细进行分类。
(1)出示纸盒,请幼儿观察。
师:小朋友看看这两个小盒子上有什么?(有两个洞洞。
)这两个洞洞有什么不同呢?(一个大一个小。
)你能看出哪个是粗宝宝家的房门,那个是细宝宝家的房门?(2)介绍活动规则。
(3)幼儿动手操作,感知纸棒的粗细。
请个别幼儿在藏宝袋中拿出一个粗的和一个细的物体,并说一说你怎么知道它是粗或细的?启发幼儿了解粗细必须通过比较才能知道的。
幼儿园托班数学《认一认、比一比》教案
幼儿园托班数学《认一认、比一比》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说出数字0-10。
2.能够将数字0-10用手指和物品表示出来。
3.能够根据实物了解大小的差异,简单比较大小。
4.能够通过比较大小来学会比较运算符号“大于”和“小于”。
二、教学准备•十个数字卡片•十个相应数量的物品(可以是小球、积木、豆子等)•手部动作指令卡片•比较运算符号卡片三、教学内容1.学生将十个数字卡片从0-10逐一背诵,并将相应数量的物品用手指或物品表示出来。
2.引导学生观察课堂物品,了解它们的大小,简单比较大小,以尽量多的实物为例,让学生感受大小与数量的概念。
3.展示手部动作指令卡片,指导学生用手示意比较数量大小,如:将一只手做“大”,一只手做“小”。
4.给学生搭建大小数量比较的情境,让学生参与并理解情境中大、小的概念。
如:量身高、比大小、集合比较等。
5.学生小组内互相比较数量,根据比较结果用相对于的符号(大于、小于)标注在白板上,锻炼学生的简便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我们今天来学习认一认、比一比的学习。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这十个数字,它们是0,1,2,3,4,5,6,7,8,9,10。
你们知道这些数字吗?让我们一起来背一背这些数字,从0开始慢慢背到10。
2.接着,我会给你们展示10个物品,我们一起来观察它们的大小,试着比较它们的大小。
我们按大小从大到小依次排列一下,这样你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它们的大小关系,并简单比较大小。
3.然后,让我们尝试用手动作来试着比较大小,我用这个手(原地做定位)来表示大,用这个手(原地做定位)来表示小。
比较两个数时,例如4和2,我们可以用大手指向4,用小手指向2,这样我们就可以直观地理解4比2大的概念了。
4.接下来,让我们来搭建一些情境,以便更好地理解大小关系。
比如,我们量一下谁是班里最高的,等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参与其中,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同时学会更深层次地理解大小关系。
5.最后,让我们来做一些实在的操作吧,学生小组内分别拿出5个物品,在小组内比较大小(可以用指头或物品来表示数数),然后将组内“大于”和“小于”标志绘制在白板上,向班级展示组间大小对比的结果。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比一比》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比一比》含反思教案:《比一比》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数学天地》的第四章第三节,主要涉及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
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幼儿能够辨别物体的数量,并学会用“多”、“少”、“一样多”等词汇进行描述。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观察和比较物体的数量,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清晰地描述物体的数量。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能够辨别物体的数量,并学会用“多”、“少”、“一样多”等词汇进行描述。
难点:让幼儿能够独立完成比较物体数量的操作,并能够准确描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卡片、小玩具等。
学具:幼儿自带的玩具、画笔、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图片,例如:3只小鸟和2只小鸟,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哪个多哪个少。
2. 讲解与演示(10分钟)教师通过卡片、小玩具等教具,向幼儿展示如何比较物体的数量。
例如:拿出3个苹果和2个苹果,让幼儿说出哪个多哪个少,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发放学具,让幼儿自己比较玩具的数量,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4. 小组合作(5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比较自带的玩具数量,并用语言描述。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比较物体数量板书设计:多少一样多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找出家里的物品,比较数量,并用语言描述。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幼儿们积极参与,表现出对比较物体数量的兴趣。
大部分幼儿能够辨别物体的数量,并用语言进行描述。
但在小组合作环节,部分幼儿表现出合作意识较弱,需要进一步加强。
拓展延伸:在下节课中,可以继续巩固比较物体数量的知识,引入“大于”、“小于”等概念,让幼儿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同时,可以增加一些亲子互动的环节,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过程,提高家园共育的效果。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比一比》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比一比》含反思中班教案《比一比》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游戏等让幼儿初步感知物体的粗细,引导幼儿感知物体的粗细,并用语言准确表达,提高幼儿的探索欲望和主动学习的兴趣,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比一比》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的:引导幼儿感知物体的粗细,并用语言准确表达。
通过观察、操作、游戏等让幼儿初步感知物体的粗细。
提高幼儿的探索欲望和主动学习的兴趣。
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重难点:感知物体的粗细。
用语言准确的表达物体的粗细。
活动准备:1.图片:粗细不同的茄子、大树、萝卜。
2.粗细不同的纸棒、水彩笔、吸管、旺仔瓶等实物。
教学方法:观察法、操作法、游戏法。
活动过程:一、通过玩游戏“粗宝宝、细宝宝”引出主题,初步感知物体的粗细。
1.教师出示两根纸棒,引导幼儿观察,并回答问题。
师: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一个粗一个细。
)2.请幼儿将纸棒按粗细进行分类。
(1)出示纸盒,请幼儿观察。
师:小朋友看看这两个小盒子上有什么?(有两个洞洞。
)这两个洞洞有什么不同呢?(一个大一个小。
)你能看出哪个是粗宝宝家的房门,那个是细宝宝家的房门?(2)介绍活动规则。
(3)幼儿动手操作,感知纸棒的粗细。
请个别幼儿在藏宝袋中拿出一个粗的和一个细的物体,并说一说你怎么知道它是粗或细的?启发幼儿了解粗细必须通过比较才能知道的。
(指认)二、启发幼儿感知物品的粗细,并按粗细进行分类。
1.出示所比较的物体的图片。
2.引导幼儿观察物体,初步感知物品的粗细。
师:出示两根茄子,请幼儿仔细看看,这两根茄子有什么不同?(一根粗,一根细。
)师:出示两棵大树图片,小朋友再仔细看看,这两棵树有什么不同呢?(一棵粗,一棵细。
)3.启发幼儿将物品按粗细进行分类。
师:小朋友,请你们动脑筋想一想,这些物品可以怎样分类呢?请个别幼儿上前来操作,其余的幼儿观察。
三、幼儿集体操作。
比一比数学的教案
比一比数学的教案比一比数学的教案教案的重点是明确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和方法,规划学习活动和时间,准备教学资源,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进行评价和反思。
下面给大家分享比一比数学的教案,欢迎阅读!比一比数学的教案(精选篇1)教科书第5~6页上的内容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高矮、长短、大小、多少的读;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呈现实物,进行数一数;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同学们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1、让同学们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2.能大胆地用数学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和方法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教科书第5~6 页上的内容。
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高矮、长短、大小、多少的读写并理解其意思;让同学们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能大胆地用数学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和方法。
从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小组合作意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呈现实物,进行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这些实际活动,掌握比较的方法和对结果的流利表达。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同学们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同学们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同学们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培养同学们初步的观察能力,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1.让同学们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
2.能大胆地用数学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和方法。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
一、情景引入(一)师:大家喜欢《神探柯南》中柯南吗?柯南抓坏人可能干呢,为什么呢?生:因为他观察事物非常仔细,细小的差别也能看出来。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精神,看谁观察最仔细!(二)老师出示课本5-6 页图片请学生观察图片上有什么,同时引导学生认识“高矮”、“长短”、“大小”、“多少”等字。
二、探究新知(一)长短比较1.完整表达对物体“长短”的比较①拿出二根长短不同的绳子,请学生认真观察:师:大家发现了什么?你能用一句话完整的话来描述它们呢?(提醒学生先思考,再举手,回答的完整性与准确性、多样性)②教师拿出二根长短不同的尺子师:请小朋友比一比,看一看谁比谁长,谁比谁短?2.掌握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①请每个小朋友拿出一支铅笔,然后比一比,看一看,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同桌互相说)②请位小朋友起来给大家展示一下他是怎样比较铅笔长短的?③师总结:大家觉得他比得好吗?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主要应说到:比较的时候,两支铅笔的一端要对齐,不能一前一后。
2024年幼儿园小班下学期蒙氏数学《比一比》课件教案
2024年幼儿园小班下学期蒙氏数学《比一比》课件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小班下学期蒙氏数学教材第四章《比一比》,内容包括:理解“多、少、一样多”的概念;通过观察、操作,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引导幼儿运用比较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多、少、一样多”的概念,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水平。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并运用“多、少、一样多”的概念。
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卡片、实物等。
学具:幼儿用书、操作材料、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日常生活场景,如水果、玩具等,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其中的“多、少、一样多”。
2.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教材中的图片,讲解“多、少、一样多”的概念,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理解并掌握这一概念。
3. 随堂练习(10分钟)出示一些卡片和实物,让幼儿进行观察、比较,并回答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4. 小组讨论(5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交流观察、比较的方法,分享解决问题的经验。
6.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让幼儿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比一比》2. 内容:多、少、一样多观察比较分析解决问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找出生活中的“多、少、一样多”,并记录下来。
2. 答案示例:桌上有3个苹果,篮子里有5个苹果,篮子里的苹果比桌子上的多。
妈妈买了8个鸡蛋,煮熟后破了3个,剩下的鸡蛋和破的鸡蛋一样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比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幼儿的数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运用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4. 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5. 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一、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运用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需要关注幼儿对“多、少、一样多”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大班数学活动比一比算一算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比一比算一算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大于和小于的概念以及比较两个数的方法;2.锻炼学生的口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3.提高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教学内容活动一:比一比活动目标通过游戏方式,让学生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1.数字牌:0~9;2.比较符号:>、<、=;3.白板和马克笔。
活动步骤1.选择两名学生上台,各取两张数字牌,然后在白板上随意摆放;2.学生依据自己手上的数字牌,用比较符号比较两组数字并在白板上填写(例如:3 > 2);3.教师让学生互相交换牌,再进行一次比较;4.整理本轮比较结果,统计每个学生比较正确的次数,得到胜利者。
活动反思此次活动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比较的方法和技巧。
但是,在比较符号的使用上,需要让学生逐步理解符号的含义,才能更好地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活动二:算一算活动目标通过游戏方式,锻炼学生的口算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字大小关系的敏感度和洞察力。
活动准备1.数字牌:0~9;2.麻绳。
活动步骤1.教师将数字牌抽出12张,随机放置在地面上;2.学生分组,每组3人,站在麻绳两端,称为小组A、小组B、小组C;3.教师宣布规则:每组需要在一个数字牌上站立,然后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站立下一个数字牌;4.当一个小组站立完成后,需要喊出所站数字牌的总和;5.所有小组都完成后,教师宣布本轮比赛开始;6.另一教师现场抽出10个数字牌,学生们需要将这10个数字牌按照规则排列,并在完成后喊出数字牌的总和;7.整理本轮比赛结果,统计每个小组的得分,得到胜利者。
活动反思此次活动注重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在小组之间的竞争中,学生锻炼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口算能力。
但是,在游戏规则的制定上需要注重游戏的难度和规则的简洁性,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参与和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教学总结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游戏的氛围中学习比较大小的方法和技巧,锻炼了学生的口算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比较粗细。
出示图五,两条围巾:哪一条围巾宽,哪一条围巾窄?
出示图六,两本书:哪一本书宽,哪一本书窄?
出示图七,三张椅子,哪一张最宽?
出示图八,三把尺子,哪一把尺窄?
3、巩固。听口令举纸条。
师:请小朋友从小椅子底下拿出彩色的纸条,先看看这两张纸条有什么不同?(一张宽,一张窄)
客观世界中的各种事物都有一定的量,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很早就和量打交道了,如:大小、多少、长短等,这些量基本都可以通过目测的手段来比较得出结论。新《指南》指出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因此本次活动选择的内容是通过游戏用目测的方法判断、比较物体的粗细与宽窄,并让幼儿用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本次活动设计了粗细、宽窄两个游戏让幼儿从游戏中区分,让每个幼儿都能参与进来。
三、教学难点:学习高矮排序,会用谁比谁高、谁比谁矮进行语言表达。
四、教学过程:
1、自我介绍
2、引导孩子了解正确的比较方法
(1)师:这个学期,我发现好多小朋友都长高了。请两个小朋友到前面,矮的小朋友站在椅子上大家看一看、比一比,他们俩谁高,谁矮?(孩子们反馈:没法比、不公平)怎样比才公平呢?(都站在地上比,甲高、乙矮)
难点:愿意用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
活动过程:
一、儿歌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儿歌:“草儿细,萝卜粗,马路宽,小道窄。”你听到了什么?
二、比较粗细
师:儿歌中有“草儿细,萝卜粗”,下面请小朋友来比一比、说一说图上的物体哪个粗,哪个细?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比较粗细。
图一,大象和小鹿的腿,谁的腿粗?谁的腿细?
(5)集体验证答案。
3、请幼儿互相分享找不同的经验。
(1)你是怎么很快找到答案的?你的技巧是什么?
(2)找不同时,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3)你觉得谁的方法比较好?为什么?
(4)你想学习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什么?
教师小结并表扬今天表现积极或其他方面取得进步的幼儿。
【篇三:中班数学比一比说一说】
中班数学:比一比说一说
设计意图:
(1)打开幼儿用书页面,请找出上下两幅图中8个不同之处,全出来并说一说哪里不同?
(2)观察室,请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再一个区域一个区域的观察,不要这边看一
下,那边看一下,那样找得慢而且容易遗漏。
(3)幼儿操作,教师巡视,并提醒幼儿找到或完全找出来后不要说出答案,以免干扰同伴答
题。
(4)幼儿互相检查操作结果,并纠正。
活动目标:
1、能用目测的方法判断、比较物体的粗细与宽窄。
2、愿意用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
3、在活动中体验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粗细、宽窄不同的物品(纸棒、长方形纸条)若干。
2、ppt课件。
3、《幼儿画册》第三册p32,《有趣的数学》p15。
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用目测的方法判断、比较物体的粗细与宽窄。
下面我要请小朋友来听口令举纸条。老师说:宽(窄),请把宽(窄)的纸条举起来。看看小朋友能不能举对!
四、练习巩固
师:这里还有好多物品,请你们来比一比,说一说
。
1、圈起来:请1、2、3、4组的小朋友圈出每组中粗的物体。
2、打钩:请5、6、7、8组的小朋友将每组中宽的物体打钩。
3、使用铅笔请注意安全。
4、做完了将铅笔插进笔筒里,然后跟你同组的小朋友说一说谁最粗,谁最宽。
幼儿园数学比一比教案
【篇一:比一比(中班数学教案)】
比一比
一、教学目标:
1、能感知物体的高矮,通过目测比较高矮,并学习用正确的方法比较高矮。
2、能对3个物体进行高矮的排序,并会用谁比谁高、谁比谁矮进行语言表达。
3、能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感受活动所带来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通过目测比较高矮,感知高矮的相对性,并学习用正确的方法比较高矮。
3、巩固练习
(1)看图比较:大树vs小树、小虎vs小兔、蓝积木vs绿积木、小猫vs小猪、聪聪vs明明
(2)师:动物园里的小动物们正在比身高呢。瞧!这是谁?(长颈鹿、小象、小熊猫和小老鼠)你能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给它们排好队吗?它们谁最高?谁最矮?谁比谁高、谁比谁矮?小朋友每人一套动物卡片,摆一摆、说一说
图二,红色的绳子和蓝色的绳子,哪一根粗,哪一根细?
图三,三棵树桩,哪一棵最粗?
图四,红色的铅笔、黄色的铅笔、蓝色的铅笔,哪一根最粗?
2、巩固。听口令举纸棒。
师:好,接下来老师要来考考你们了!请小朋友从小椅子底下拿出两根纸棒,先看看这两根纸棒有什么不同?(一根粗,一根细)
下面我要请小朋友来听口令举纸棒。老师说:粗(细),请把粗(细)的纸棒举起来。看看小朋友能不能举对!
师:比较高矮时,俩人必须都站在同一平面、同一高度上,这样才能比较出谁高谁矮。
(2)师:你们确定甲高了吗?再请一个比高的孩子更高的小朋友丙到前面
现在如果让甲和丙比一比,你们还认为甲高吗?(甲矮,丙高)
师:为什么你们一会儿说甲高,一会儿说甲矮呢?
师:原来,说一个人是高还是矮的时候,不但要站在同一平面、同一高度上,我们还要看他和谁比。不能单独说甲高,或是甲矮,要说甲比乙高,甲比丙矮。(让小朋友重复)
幼儿分组进行习题巩固,教师巡回指导。
5、点评练习,加深印象。
五、结束活动。
师: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很多的物品比较宽,比较窄,比较粗,比较细,请小朋友们到外面去找一找,比一比,说一说。
张文华
(3)拓展练习:比较长短
a.图片:黄铅笔vs红铅笔、蛇vs鳄鱼
b.猜一猜:两条绳子(一条直的,一条打结的)
c.两条绳子(分别缠绕在相同的圆柱体上,一条绕两圈、一条绕三圈)
4、总结、评价。
小朋友们今天非常棒,学会了比高矮,比长短,还能说清楚、说明白。
【篇二: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图画比一比】
数学:图画比一比
3、找找身上哪个地方粗,哪个地方细。
小朋友很能干,现在我们在自己身体上找一找不同粗细的地方吧。我们身上有手啊、腿啊、脖子、腰等很多地方都可以比。
三、感知宽窄。
1、马路和小道比宽窄。
师:刚才的儿歌中除了讲到粗细之外,还有“马路宽,小道窄”。(出示马路)在宽宽的马路上,有很多汽车在路上都可以一起开。(出示小路)可是这条路呢,只能开一辆汽车。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并找出上下两幅图中8个不同之处。
2、巩固按一定顺序和区域进行观察的方法和习惯。
3、乐于和大家分享自己找不同的经验。
活动准备:
1、展示图片。
2、幼儿用书、教学挂图60-52.
活动过程:
1、简单的找不同,为后面复杂找不同积累经验。
2、通过找不同,巩固幼儿按一定顺序和区域进行观察的方法和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