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设计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外名著及其作者,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熟记名著及作者。
2.能够正确理解文本中的生僻字,能够在阅读中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能够运用课本知识,独立完成文章的阅读、写作和口头表达等任务。
4.初步了解祖国文化传统,发挥积极性,培养创新意识和实际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名著选读:《红楼梦》、《小燕子她爸爸》等。
2.生字词学习:常见生僻字的字形、字义及用法。
3.阅读理解:有关名著及现代人文关怀等方面的文化故事。
4.写作表达:以《红楼梦》、《小燕子她爸爸》为依托进行写作练习。
5.口头表达:课文鉴赏、说话方言、宋词朗诵等。
三、教学方法1.听说读写相结合。
2.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方法获取信息,如课外阅读、广告创作、实际体验等。
3.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4.利用多媒体技术,幻灯片、视频等展示文化信息。
四、教学步骤1. 名著选读1.阅读《红楼梦》和《小燕子她爸爸》等名著的相关章节。
2.朗读、背诵、默写名著及作者,了解其文化内涵。
3.小组合作,以有关名著为题材写作短文,展示个人见解和分析。
2. 生字词学习1.学习常见生僻字的字形、字义及用法,练习写出规范的笔画和读音。
2.运用生字词,比较用词的优劣,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3. 阅读理解1.阅读有关名著及现代文化的故事,理解其中的人文关怀,掌握其文化内涵。
2.运用阅读策略,如预测、猜测、推断、概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 写作表达1.以《红楼梦》和《小燕子她爸爸》为依托进行写作练习,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比较不同文章的结构、语言、用词,分析其表达手法,提高写作表达水平。
5. 口头表达1.课文鉴赏:对教材中的经典句子、成语、谚语进行口头表达,多角度描述和涵义分析。
2.说话方言:运用本地话、方言等进行口头表达和演讲表达,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3.宋词朗诵:选择部分优美的南宋词句,进行朗诵和鉴赏,提高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质量和理解能力。
最新统编版教材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优质课教学设计
最新统编版教材六年级语文下册优质课教学设计“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读名著,能围绕如何对人物进行评价发表自己的看法。
2.能体会夸张的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并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3.感受不同译者对相同内容的不同表达,增强译本意识。
4.背诵一组出自《增广贤文》的格言或谚语。
学习重点1.能体会夸张的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并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2.感受不同译者对相同内容的不同表达,增强译本意识。
课时安排2课时学习内容与目标1.读名著,能围绕如何对人物进行评价发表自己的看法。
2.能体会夸张的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并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情境与任务板块一交流平台活动一:人物大盘点一、回忆人物形象。
1.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
本次活动让我们接触了一些外国文学作品,那些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些短篇和长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都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成为某一类人物的典型代表。
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本单元有哪些人物。
预设:鲁滨逊、汤姆·索亚、尼尔斯。
2.小组合作选定一个人物,填写学习单,写出对人物的评价和评价的依据。
学习单:二、从作品情节评价人物。
1.同桌交流:观察一段从课文中摘录出来的话,仔细品味一下课文中描写了一个怎样性格的汤姆·索亚。
语段:汤姆躺在一张沙发上,……直到风筝线不够用了为止。
预设:从中看出汤姆爱吹嘘、聪明勇敢的性格特点。
2.同桌交流:你还能从课文的哪些情节中找出不一样的汤姆?点拨:从课本内容中找出具体内容,说出自己的感受。
3.小结:学会从具体的情节中,对书里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
三、从人物描写评价人物。
1.同桌交流:观察一段由课文中摘录的话,仔细品味一下课文中描写了一个怎样的桑娜。
语段: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
……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预设:从中看出桑娜善良、关心穷人的性格特点。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熟悉《语文园地二》课本内容并能正确朗读出课文;•理解课文的意思及其所表达的情感,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学习正确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提高作文水平;•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
课程内容课文讲解本课程的课文为《我和荷花》。
本课中的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与荷花之间的感情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同时帮助学生掌握人称代词的运用。
在讲解课文时,我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其对自己思想的表达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通过集体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让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洞察。
写作技巧讲解本课的写作训练主要围绕着“母爱”的主题展开。
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经历中寻找与母爱相关的情感,并帮助他们用生动、贴切的语言进行表达。
在写作训练中,我将结合丰富的实例,给学生们讲解写作中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句子结构、修辞手法、细节描写等。
同时,我也会注重学生的自我发现和探究,引导他们不断寻找自我风格,努力打造个性化的言语表达。
阅读理解训练阅读理解训练主要针对《语文园地二》课本中的相关内容展开。
课程中针对篇章结构、语义理解和推理能力,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
在阅读理解训练中,我将通过阅读材料的选择、讲解方式的多样性等方式,尽可能地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让他们在不断地实践中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方法•课前导入:通过情境引入或故事引入,吸引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课中讲解:通过讲解、示范等方式,详细解读课文和写作技巧,并指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课后巩固:通过小组合作、个人练习等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课程总结:通过课程总结反思学习过程,梳理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课后作业必做部分1.朗读并背诵本节课《我和荷花》的课文;2.用不少于100字的篇幅写一篇关于“母爱”的作文。
3.阅读并完成课本中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
选做部分1.阅读其他有关荷花的文章,写一篇作文以表达自己对荷花的感受。
新教材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
和王婆婆的善心。
D.文章对学校的修建过程一笔带过,因为此情节对王婆婆形象的塑造和对全文主旨的表达作
用不大。
E.文章采用倒叙的手法,设置悬念,更引人入胜。
(4)小说最后一句写到王婆婆“捡拾垃圾,以及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的某些东西……”,结合
小说具体分析,文中的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了哪些不应该丢弃的东西?
【答案】 (1)婆媳争吵,妥协寄居;捐建学校,拾荒依旧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鲁滨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汤姆·索亚历险记》三课, 通过学习我们产生了阅读名著的兴趣,也学会了写作品梗概。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 语文园地,看看谁能发现文字运用的内在美。 (课件出示教学内容) 二、交流平台 1.师:同学们,在第二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哪些著名的人物?还记得他们是谁 吗?他们出自于哪部文学名著? 2.学生汇报。 3.大家喜欢读这些名著吗?这些名著中有你们喜欢的人物吗?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 大家一起来走近名著中的人物,一起来评价他们。 4.学生交流汇报。 5.在小组中互相讲一讲自己所读的名著中所喜欢的人物及他们的事例,喜欢同一人 物的同学可以交流一下,把自己选择的事例说一说,互相启发,再调整一下自己的思 路,把自己的独特的认识讲出来。 6.指名汇报。 对于学生在汇报中所存在的问题,教师和同学要及时指出来并加以纠正。 三、教师小结 师:表述的人物必须是自己喜欢的,人物的事例必须最能表现人物的特点,表述自己 对人物的看法是重点,不能过于详细地叙述事例,而是要提取事例。 四、布置习作 根据写作提纲及交流的材料进行习作书写,重点书写自己对人物的看法。
教师批注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在进行教学活动时,我先让学生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学生之前做了预习,学起来更有自信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语文园地》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本读本,也是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必修书籍之一。
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语文园地的作用不可忽视。
本次教案将对《语文园地》六年级第二册进行解读,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语文园地》。
教学内容:《语文园地》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学目标:1. 熟悉《语文园地》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的内容。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文本中的词汇和句子。
2. 了解传统文化,做好相关知识的铺垫。
3.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自主思考,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传统文化。
2. 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法。
2. 案例分析法。
3. 互动答题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资治通鉴1. 教师先向学生介绍资治通鉴这本书的出版背景,作者,写作时间等相关知识,为进一步讲解文章内容做好铺垫。
2. 读一读文章,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回答问题:(1)《资治通鉴》是一本什么样的书?(2)《资治通鉴》的作者是谁?(3)《资治通鉴》的写作时间是什么时候?(4)《资治通鉴》收录了什么内容?3.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出现的词汇和句子,例如“编年体”等专有名词。
4. 分小组讨论,学生们就什么是编年体以及其特点进行深入探讨。
第二课:大雪红梅1. 教师向学生介绍“大雪”的时间、特点等相关知识,为后续分析文章内容做好准备。
2. 学生阅读全文,回答问题:(1)文章讲的是什么内容?(2)文中“大雪红梅”这一搭配有什么意义?(3)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意境?3.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中的修辞手法,例如拟人、比喻、象征等,学生们通过阅读分析体会其中的美感。
第三课:诗经1. 教师向学生介绍诗经的背景、起源、代表作品等相关知识,为分析文章内容做好铺垫。
2. 学生们分组,每组选择一篇诗经进行朗诵和解析,进一步深入了解诗经文化。
【新课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
文化自信:理解并积累谚语。
思维能力:学会从多方位、多角度来评价人物。
语言能力:锤炼语言,品味语言的夸张性,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刻涵义和表达作用,并发挥想象,学会仿写夸张性句子。
审美创造:理解积累谚语。
教学
内容
感知名著人物形象,找到人物精神的闪光点,学会从多方位、多角度来评价人物。 锤炼语言,品味语言的夸张性,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刻涵义和表达作用,并发挥想象,学会仿写夸张性句子。 对比不同译者笔下的文学名著语言,学会琢磨语言,体会各自语言的巧妙之处,交流自己的喜好感受。理解并积累谚语。
四、日积月累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出自《增广贤文》。解释:想文采出众,一字千金,就得在读书时下一番苦功夫。告诫世人读书不可囫囵吞枣,而应该用心。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出自《增广贤文》。这句诗的意思为别以为你走得早,还有比你走得更早的人。不要以为只有你行,也有比你更强的。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出自《增广贤文》。解释:与对方交谈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受益很大。
二、交流平台
本次“交流平台”要求大家在阅读名著时,对文中人物作出多角度的评价。
读名著时,留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可以对书中人物的性格和精神作出评价。由于每个人都是立体的、多面的,所以评价人物时角度不能太单一。例如,读《骑鹅旅行记》时,抓住尼尔斯、鸡群、大黑猫和牛群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可以体会到尼尔斯是一个经常欺负小动物,喜欢搞恶作剧的,淘气、调皮的坏孩子。但读到“父母从教堂回来时,发现雄鹅不见了,他们会伤心的”时,又可以体会到尼尔斯是一个热爱家庭、关心父母的好孩子。
三、词句段运用
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加点的部分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再从后面的词语中选择一两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
语文园地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阅读外国文学作品,学会立体、多面地评价作品人物。
2.学习运用夸张等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地表达情感。
3.了解中外文学语言的差异,感受文字的魅力。
4.积累诗句名句。
5.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交流阅读方法。
[教学重难点]1.提高阅读兴趣,学会立体、多面地评价作品人物。
2.学习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表情达意。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本单元的课文让我们接触到了一些外国文学作品,那些血肉丰满、性格迥异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你又是怎样评价我们课文中出现过的人物呢?请大家一起来交流一下。
二、回顾课文内容,多角度评价人物1.回顾所学课文,了解其中的主要人物。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写的长篇小说。
课文梗概是按照鲁滨逊历险的时间顺序来记叙的,写了鲁滨逊遇险上岛——建房定居——畜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的故事。
课文节选部分则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后,慢慢适应岛上孤独的生活,学会生存的过程。
《骑鹅旅行记》是瑞典女作部分写了主人公尼尔斯被变成小狐仙后到骑上自己家中的雄鹅旅行前的故事。
五次历险。
本课节选的是“找到汤姆和贝琪”这一精彩片段,写的是汤姆和贝琪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
2.哪个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你是如何获得这些感受的?(1)鲁滨逊是敢于冒险、勇于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有坚毅的精神和英雄本色,有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意志极为坚强、生活信念十分执着、务实肯干、勤于创造的人。
(2)尼尔斯原来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他不爱学习、懒惰任性、爱捉弄小动物,变成小狐仙后,在骑鹅旅行的途中经历了许多的锻炼和磨砺,从动物身上学到了许多优点,改掉了身上的毛病,成了一个好孩子。
(3)汤姆是个聪明好动的孩子,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智慧、计谋、正义、勇敢乃至领导等诸多才能。
他是一个多重角色的集合:足智多谋、富于同情心、对现实环境持反感态度,一心要冲出桎梏,去当绿林好汉,过行侠仗义的生活。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设计(含反思)
二、日积月累
1.古人在日常的生活中总结了许多名言警句,直到今天仍对我们的言行有指导意义,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学习。
2.自由读句子,把句子读通顺。
3.同桌互读,借助工具书理解句子的意思。
4.全班交流,理解句意。
(1)“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意思是读书须用心,能下苦功夫,才会文辞精妙,一字千金。
(2)“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出自明朝时期的道家儿童启蒙书目《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意思是别以为你出发得早,还有比你出发得更早的人。引申为:不要以为只有你强,还有比你更强的。
饿 安静 厚 盼望 喜欢
三、布置作业
1.评价最近读过的一本书中的一个人物。
2.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某人遇到困难时的样子。
第二课时
(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
一、词句段运用——修辞的妙用
1.课件出示课本中的例句。自读句子,对比句子,你认为哪个句子写得比较好?为什么?
2.小组交流,指名答。
3.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分析:
教学建议:语文园地中需要积累的语文知识,只理解还不够,还应该贴近生活。所以,教学词句段的运用部分时,教师应引导和帮助学生反复地训练,才能真正地让学生学会运用。
鲁滨逊:他充满了探索和冒险精神。因向往海外的天地,他放弃安逸而平庸的生活毅然远行,及至获得成功,亦不肯停息。虽然流落于无人的荒岛28年,但却靠双手在艰苦中赢得了生存的权利。他坚信人的聪明才智及劳动能战胜任何困难。这个信念使他终于成了生活的主人、荒岛的征服者。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阅读文章时评价人物的方法以及评价人物的不同角度。
2.了解比喻与夸张的表达特点。
3.了解自古以来,我国各个年龄段的不同称谓。
教学过程一、学习“交流平台”。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本单元学的几篇文章吗?1.展示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说一说对文中人物的评价,并说一说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2.出示文中重点的语句。
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讨论人物性格特点。
3.探讨评价人物的角度。
《骑鹅旅行记》(节选)中的尼尔斯是个怎样的男孩?除了顽皮、淘气,你觉得他还是个怎样的孩子?(从他担心父母发现雄鹅不见后会伤心可以看出他其实也是个好孩子。
)4.教师总结阅读名著的方法。
(1)我们要结合事件,对人物作出评价。
例如,汤姆·索亚是一个热爱自由、喜欢冒险的人,这是从他五次历险的经历中分析出来的。
从他叙述历险经过时,添加了许多动人的情节,大肆渲染了一番,可以看出他的有趣和有点儿虚荣心的特点。
评价人物要立体、全面。
例如,《骑鹅旅行记》(节选)中的尼尔斯有淘气、顽皮的一面,也有有孝心的一面。
经历了骑鹅旅行之后,他更是变成了一个具有正义感、真诚、智慧、勇敢、善良的小英雄。
(2)评价人物还要注意结合文化背景和时代特点。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中的鲁滨逊,正是由于受当时英国的航海和冒险热潮的鼓动,而参加的冒险活动。
(3)塑造人物可以用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方法,通过这些描写可以分析出人物性格,这样就能更好地评价人物。
例如,《骑鹅旅行记》(节选)中“‘如果这只大雄鹅飞走,可是一个很大的损失,’他想,‘父母从教堂回来时,发现雄鹅不见了,他们会伤心的。
’当他这样想的时候,他又忘记了他是多么弱小无力。
他一下子从墙上跳下来,跑进鹅群里,用双臂抱住了雄鹅的脖子。
”这些心理、动作描写细致地刻画了尼尔斯有孝心、勇敢的性格特点。
二、学习“词句段运用”。
(一)第一题。
1.读下面的例句,说说加点的部分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优质教案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优质教案教学目标1.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拓展知识面。
2.积累文学作品中富有哲理的句子,从中学会阅读文学作品要善于积累的读书方法。
3.回顾本单元课文,学习抓重点词句、含义深刻的情节或人物交流感受;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进一步激发学生读外国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学会抓重点词句、含义深刻的情节或人物交流感受,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指导学生读书方法,推荐一些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引导学生读好书。
教学过程一、学习“交流平台”1.自由读“交流平台”,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课件出示:读名著时,我会对书里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
如,在我眼里,汤姆·索亚是一个热爱自由、喜欢冒险的孩子,同时他又很有趣,还有点儿虚荣心。
从小说中的很多地方都能看出他的这些特点。
我特别留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从中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
之前学习《穷人》,读到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我想,她是多么善良而勇敢啊!每个人都是立体的、多面的,评价人物时角度不能太单一。
如,很多人觉得尼尔斯太淘气、太顽皮,但是当我读到他心里想“父母回来时,发现雄鹅不见了,他们会伤心的”,我觉得尼尔斯其实也是一个体贴父母的孩子。
2.学生自由读,画出相关语句,在旁边作批注,学习评价作品人物的方法。
3.回忆人物:这段时间我们接触了不少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回忆一下,他们都有谁?(板书:鲁滨逊、尼尔斯、汤姆·索亚……)4.教师指名反馈。
(课件出示:鲁滨逊、尼尔斯、汤姆·索亚)5.哪个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6.同桌讨论交流,全班展示:把你阅读的成果与大家分享,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7.学生交流后,教师归纳。
总结:读名著时,我们会对书里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可以从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分析人物性格,但是每个人都是立体的、多面的,评价时角度不能太单一,需要多方面综合考虑。
2022-2023年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附反思含板书共两套
2022-2023年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语文园地二》。
主要内容为引导学生引导学生通过与“交流平台”中的阅读伙伴和身边的阅读伙伴交流等方式,既从整体上把握,又留意细节,学会立体、多面地评价人物,从而提升阅读文学名著的能力;另一方面注重“学为中心”,运用“比较”“拓展”“合作”等学习策略,开阔学生的思维,真正落实学习目标。
分为三部分: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
园地二的内容使学生感知名著人物形象,找到人物精神的闪光点。
锤炼语言,品味语言的夸张性,理解重要词句的深刻含义和表达作用,并发挥想象,学习写夸张句。
最后是积累《增广贤文》中的五句名言警句。
二、教学目标1.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拓展知识面。
2.回顾本单元课文,学习抓重点词句、含义深刻的情节或人物交流感受;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进一步激发学生读外国文学作品的兴趣。
3.积累文学作品中富有哲理的句子,从中学会阅读文学作品要善于积累的读书方法。
4.了解中国古代年岁的别称,并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锤炼语言品味语言的夸张性,理解词语的深刻含义和表达作用,学习仿写夸张性句子。
2.对比不同译者笔下的我心目中,学会琢磨语言,体会各自的语言的巧妙之处。
【教学难点】:1.感知人物形象,找到人物精神的闪光点,学会从多方位、多角度评价人物。
2.对比不同译者笔下的我心目中,学会琢磨语言,体会各自的语言的巧妙之处。
四、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自学感悟能力,能够读懂要求;习作对于学生来说一直比较困难,要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
五、教法学法分析教法分析: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启发引导法、分角色朗读入景体验法,同时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法,仔细品味重点词、句、段,体会文中的情感,做到读中悟,悟中读,既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锻炼学生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语文园地二 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二【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感受古人名言的魅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语言运用:读名著,能围绕如何对人物进行评价发表自己的看法。
思维能力:感受不同译者对相同内容的不同表达,增强译本意识。
审美创造:能体会夸张手法的表达效果,并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课前解析】关注文本:本单元的语文园地安排了三个板块的内容。
“交流平台”引导学生留意描写人物的句子并能够立体、多元化的评价人物。
“语句段运用”安排两项内容,第一项内容是引导学生体会夸张手法的表达效果并尝试用“夸张手法”创作句子;第二项内容是引导学生体会不同译者对相同内容的不同表达,并能做出评价,为自己甄选书籍。
“日积月累”编排了一组出自《增广贤文》的格言和谚语,旨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让学生了解中华优秀文化。
【教学目标】1.读名著,能围绕如何对人物进行评价发表自己的看法。
2.能体会夸张手法的表达效果,并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3.感受不同译者对相同内容的不同表达,增强译本意识。
4.能背诵一组出自增广贤文的格言和谚语。
【教学重点】1.能体会夸张手法的表达效果,并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2.感受不同译者对相同内容的不同表达,增强译本意识。
【教学难点】感受不同译者对相同内容的不同表达,增强译本意识。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读名著,能围绕如何对人物进行评价发表自己的看法。
2.感受不同译者对相同内容的不同表达,增强译本意识。
【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1.教师导入:在这一单元中我们认识了许多有趣的主人公,回顾本单元学习的课文,文中的哪些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出示课件3)学生自主发言。
(出示课件4)教师出示本单元课文中的主要人物。
教师提出问题:如何对这些人物作出全面的评价呢?我们一起去教材中看看吧。
2.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阅读“交流平台”中的对话,边读边批注,交流从“交流平台”中得到哪些启发,有哪些收获。
总结如何对这些人物作出全面的评价。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设计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设计一. 教学目标本次教学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以下内容:1.了解“清明节”的起源及意义。
2.通过阅读文章,理解“祭奠”这一悼念方式的重要性,并能够谈论对祭奠仪式的看法。
3.学习使用简单的“分句标点”和“连接词”来逐步完善语言表达。
4.通过学习全课文,能够逐步掌握如何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情感,进一步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二. 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师生互动,启发学生思考:何为“祭扫”?你曾经熟知和经历过哪些与祭扫有关的事?2.阅读教学2.1 学习分句标点和连接词•师生共同学习分句标点和连接词,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了解,帮助他们理解文章的结构和意义。
•提供例句,让学生大声朗读并模仿,有助于培养良好语言表达的能力。
2.2 理解文章意义,学习词语•通过小组阅读教材,分析有关“清明节”的部分论述,介绍相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学生跟随读物学习相关词汇。
•联系上下文,帮助学生理解并复述所学知识。
3. 学生讨论•小组活动,让学生发表有关“祭扫”的看法,并展开讨论。
•引导学生将个人看法回答以下问题:我自己的祭奠方式是什么?为什么?4.合作探究•小组探究,不同小组讲述他们找到的有关清明节的理解和解释。
•通过辩证讨论,让学生了解“祭奠”的各种方式和手段,学会接纳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尊重其他人的宗教和服从传统。
5. 总结回顾与布置作业•总结回顾课堂所学内容,检查掌握情况。
•布置作业,引导学生写一篇个人文章,围绕“我对祭奠的看法”展开,此次作业将以上课内容作为基础。
三.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理解了“清明节”这一节日的起源和意义,进一步深入了解“祭奠”的知识和宗教信仰,培养了和谐相处和尊重传统的品质。
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等活动,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极大的能力和开发。
另外,基于学生的理解和表述能力有差异,基础不同的学生需要分类进行辅助教学,以化解教学差异。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语文园地二(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语文园地二(人教部编版)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语文园地二中的词汇、成语、俗语及其含义。
2. 能正确运用所学的词汇、成语、俗语进行表达。
3. 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升文学素养。
4.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教学内容1. 词汇:了解并掌握语文园地二中的新词汇及其用法。
2. 成语:学习并理解语文园地二中的成语及其含义。
3. 俗语:掌握语文园地二中的俗语,并能正确运用。
4. 阅读理解:通过阅读文本,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5. 写作:学习写作技巧,进行创作实践。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词汇、成语、俗语的学习与运用,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写作技巧的掌握。
2. 教学难点:成语、俗语的正确运用,阅读理解的深入,写作的创意与实践。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黑板。
2. 学具:笔记本,文具,语文教材。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引起学生对语文园地二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讲解语文园地二中的词汇、成语、俗语,并进行举例说明。
3. 阅读理解: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4. 写作实践:教授写作技巧,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实践。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复习巩固。
板书设计1. 语文园地二2. 词汇、成语、俗语列表3. 阅读理解重点4. 写作技巧提示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进行写作练习,创作一篇短文。
3. 预习下一课的内容,提前了解学习内容。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语文园地二中的词汇、成语、俗语有了深入的理解,并能正确运用。
阅读理解能力得到了提升,写作技巧也有所掌握。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成语、俗语的运用仍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同时,学生的写作创意和实践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需要在写作教学中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了解《语文园地二》的内容和特点。
2.能够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3.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阅读能力。
二、教学准备1.课本: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
2.教学材料:相关习题和教师备课笔记。
3.教学工具:多媒体投影仪、黑板、粉笔。
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教师用多媒体投影仪展示《语文园地二》封面,并向学生介绍教材的内容和特点。
重点强调《语文园地二》是小学六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包含了各种丰富的文章和习题。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
Step 2:解析教材结构教师用黑板将《语文园地二》的目录和各篇文章的题目列出来,然后解释每篇文章的主题和目的。
教师可以使用一些教学材料或故事来引发学生的兴趣,并且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含义。
Step 3:讨论文章内容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每篇文章的内容,引导学生主动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能力。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情节和人物形象。
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演绎一些情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Step 4:小组讨论和展示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讨论和分享对不同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将他们的讨论结果展示给全班。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观点和思考,并帮助他们改善表达能力。
Step 5:巩固知识点教师根据教学材料和习题,设计一些巩固练习来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点。
教师可以口头提问,也可以让学生书面完成相关练习。
Step 6: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反馈意见,以便做出相应调整和改进。
四、课堂延伸1.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更多的文章和书籍,提高语文素养。
2.组织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分享阅读心得和体会。
3.鼓励学生参加语文比赛和朗读比赛,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五、课后作业1.完成相关习题,巩固已学的知识点。
最新统编版部编版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与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二[教学目标]1.读名著,能围绕如何对人物进行评价发表自己的看法。
【语文要素】2.能结合语境体会夸张手法的表达效果,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3.感受不同译者对相同内容的不同表达,挑选自己喜欢的译作文字并说明理由。
4.能背诵一组出自《增广贤文》的格言和谚语。
[教学重难点]1.读名著,能围绕如何对人物进行评价发表自己的看法。
2.能结合语境体会夸张手法的表达效果,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3.感受不同译者对相同内容的不同表达,挑选自己喜欢的译作文字并说明理由。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读名著,能围绕如何对人物进行评价发表自己的看法。
(重点)2.能结合语境体会夸张手法的表达效果,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重点)一、交流平台:名著人物这样读(一)文学名著读什么谈话导入:这段时间,我们一起阅读了外国文学名著《鲁滨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的节选片段。
回顾你的阅读经验,想一想:阅读文学名著,应该读懂什么?(读懂人物)(二)名著人物怎样读1.分享读懂人物的经验。
名著之名,名在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拿出自己之前绘制的三幅“人物形象图”,想一想:怎样才能读懂名著中的人物。
2.集体交流“读懂人物”的方法。
(留心言行举止;多个角度理解)3.阅读“交流平台”,梳理阅读名著要点。
(1)学生自读,梳理要点。
(2)集体交流。
(3)小结方法。
阅读名著,要点是“评价人物”,方法有两个:一是留心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二是多角度评价人物。
(三)绘制“人物形象图”课后,请同学们阅读自己喜欢的文学名著,运用学到的阅读方法,绘制一张“人物形象图”,带到班级展评。
二、词句段运用(名著语言这样品):学习夸张的表达(一)发现句中的“夸张”手法1.过渡:名著之名,名在有耐人寻味的语言。
朗读书中例句,思考:加点部分有什么共同的特点?2.集体交流,发现句中运用了夸张的写作手法。
(二)对比阅读,体会夸张的写作手法的表达效果1.对比阅读,体会表达效果。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案学习目标1.通过交流学习一些读外国文学作品的方法,引导学生阅读文学名著,学会对书里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
2.留意作品中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并从中感知人物形象,找到人物精神的闪光点。
3.学会从多方位、多角度的评价人物。
4. 锤炼语言,品味语言的夸张性,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刻涵义和表达作用,并发挥想象,学会仿写夸张性句子。
5. 对比不同译者笔下的文学名著语言,学会琢磨语言,体会各自语言的巧妙之处,交流自己的喜好感受。
6. 理解并积累古人不同年龄的不同称谓。
学习重点难点1.通过交流学习一些读外国文学作品的方法,引导学生阅读文学名著,学会对书里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
2.留意作品中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并从中感知人物形象。
3.学会从多方位、多角度的评价人物。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课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交流学习一些读外国文学作品的方法,引导学生阅读文学名著,学会对书里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
2.留意作品中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并从中感知人物形象。
3.学会从多方位、多角度的评价人物。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回忆人物形象1.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也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
本组课文让我接触了一些外国文学作品,那些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些短篇和长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都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成为某一类人物的典范代表,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
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鲁滨孙、汤姆·索亚、尼尔斯。
二.探究人物的评价方法(一)第一驿站:从作品情节评价人物【出示课件1】1.下面请同学们观察一段由课本上摘录的话,仔细品味一下课文中描写了一个怎样性格的汤姆索亚?出示段落:“汤姆躺在一张沙发上......直到风筝线不够用了为止。
”2.学生归纳反馈:充满虚荣心的汤姆。
3.你还能从课文的那些情节中的找出不一样汤姆?学生从课本内容中,找出具体内容,说出自己的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拓展知识面。
2.积累文学作品中富有哲理的句子,从中学会阅读文学作品要善于积累的读书方法。
3.回顾本单元课文,学习抓重点词句、含义深刻的情节或人物交流感受;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进一步激发学生读外国文学作品的兴趣。
4.积累《增广贤文》中关于交朋友、做人方面的民间谚语。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抓重点词句、含义深刻的情节或人物交流感受,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指导学生读书方法,推荐一些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引导学生读好书。
▶教学策略
1.交流平台
在“交流平台”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通过自主交流,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敢说、会说。
2.词句段运用
通过朗读例句体会加点词语的共同特点;让学生在诵读、品味、讨论等多种形式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引导学生广泛积累词语,用所给词语发挥想象,仿照例句的写作方法编写句子;体会这种写作方法的好处。
3.日积月累
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背诵,把中国古代年龄的称谓区分识记,这是在古文阅读的过程中所必须了解的知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拓展知识面。
2.积累文学作品中富有哲理的句子,从中学会阅读文学作品要善于积累的读书方法。
3.回顾本单元课文,学习抓重点词句、含义深刻的情节或人物交流感受;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进一步激发学生读外国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过程
板块一学习“交流平台”
1.自由读“交流平台”,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课件出示:
读名著时,我会对书里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
如,在我眼里,汤姆·索亚是一个热爱自由、喜欢冒险的孩子,同时他又很有趣,还有点儿虚荣心。
从小说中的很多地方都能看出他的这些特点。
我特别留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从中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
之前学习《穷人》,读到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我想,她是多么善良而勇敢啊!
每个人都是立体的、多面的,评价人物时角度不能太单一。
如,很多人觉得尼尔斯太淘气、太顽皮,但是当我读到他心里想“父母回来时,发现雄鹅不见了,他们会伤心的”,我觉得尼尔斯其实也是一个体贴父母的孩子。
2.学生自由读,画出相关语句,在旁边作批注,学习评价作品人物的方法。
3.回忆人物:这段时间我们接触了不少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回忆一下,他们都有谁?(板书:鲁滨逊、尼尔斯、汤姆·索亚……)
4.教师指名反馈。
(课件出示:鲁滨逊、尼尔斯、汤姆·索亚)
5.哪个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6.同桌讨论交流,全班展示:把你阅读的成果与大家分享,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7.学生交流后,教师归纳。
总结:读名著时,我们会对书里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可以从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分析人物性格,但是每个人都是立体的、多面的,评价时角度不能太单一,需要多方面综合考虑。
【设计意图】以读为本,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既加强了读书的指导,又走进了文本。
让学生通过“读——找——圈——议——悟”,使学生深入文本,同时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
板块二学习“词句段运用”
1.学习例句。
课件出示:
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加点的部分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再从后面的词语中选择一两个,发挥想象,仿
写句子。
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同时还使劲握住撒切尔太太
的手,满肚子的话想说又说不出,泪水如雨
....。
....,洒了一地
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
.....啊。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
2.教师提示学习内容,学生阅读“词句段运用”第1句话。
(1)同学们,本单元的一种重要的阅读方法就是学习抓重点词句、含义深刻的情节或人物交流感受。
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把这种方法复习一下。
请大家读课本第1句话,反复多读几遍。
(2)同桌间互相交流,找出这段话中的关键句。
(3)学生汇报交流结果。
预设:这句话中“泪水如雨,洒了一地”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村里的人们看到两个得救的孩子喜极而泣的情景,写出了人们激动的心情。
3.教师提示学习内容,学生阅读“词句段运用”第2句话。
(1)同桌间互相交流,找出这句话中的关键词。
(2)学生汇报交流结果。
预设:“眨眼就到了”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节即将到来人们激动的心情,用“眨眼”写出了时间过得飞快,春节瞬间就要到来。
4.教师提示学习内容,学生阅读“词句段运用”第3句话。
(1)同桌间互相交流,找出这句话中的关键词。
(2)学生汇报交流结果。
预设:用“发疯”一词夸张地表达了八儿内心十分喜悦的心情。
5.仿写练习。
(课件出示:盼望、饿、安静、喜欢、厚)
(1)从课件出示的词语中选择一两个词语,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2)全班展示交流。
6.下面是不同译者笔下《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你更喜欢哪一个。
(1)自由读一读,同桌之间交流你更喜欢哪一个。
(2)学生汇报交流结果。
预设:第二句中“伟大场面”“从来没有见到过的”比“前所未有的最辉煌的”“最激动人心的”更能让读者体会当时镇上人们的心理活动,这是第一次,足以见得那天晚上的不一般。
7.结合更多实例,学习寻找关键词,通过关键词体会深刻含义,学习表达方法。
(1)明确关键词的含义和类别。
抓关键词是一种很重要的理解文章主要人物形象、情感的学习方法。
(2)结合课内语段,让学生尝试抓住关键词体会概括。
(3)结合本单元课文,体会寻找关键词的好方法——结合课题。
【设计意图】读写结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授方法,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水到渠成。
既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又加深了其对句子内容的理解,学习了写作方法。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积累《增广贤文》中关于交朋友、做人方面的民间谚语。
▶教学过程
1.《增广贤文》集结中国从古到今的各种格言、谚语,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增广贤文》中的几句民间谚语。
(课件出示《增广贤文》中的几句话)
先指名学生读,再齐读。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这几句民间谚语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由讨论)
3.全班交流汇报。
(学生自由交流)
4.教师小结:《增广贤文》的内容汇集了为人处世的各类谚语,很有哲理性,传统文化的思想均在里面有所体现。
人们都说“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对《增广贤文》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一读,背一背。
5.学生反复练读这几句民间谚语,达到熟能成诵的目的。
(学生自由读)
6.背诵这几句民间谚语。
7.你还知道《增广贤文》中的哪些民间谚语?(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设计意图】通过理解句意、熟读成诵的方法,引导学生积累《增广贤文》中的民间谚语,激发学生搜集民间谚语的兴趣。
▶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或《状元作业本》对应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
1.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中始终注重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
通过“自学提示”提出自学的要求,重在学生自主阅读,自主表达。
做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锻炼他们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2.重视“语用”的训练。
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本节课注重“语用”的训练,关注语言表达形式,努力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3.渗透学法的指导。
学法的指导贯穿教学始终,如:教学词句段运用时,通过朗读交流,引导学生想象句子描绘的场景,感悟人物情感,学习这种语言表达方法。
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有利于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实现“授人以渔”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