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例2)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同步讲解教案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一)教学目标1.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掌握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竖式的简便写法。
3.抓住知识间的联系探索新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末尾有0的乘法竖式的简便写法及积的末尾0的个数的确定。
难点:因数中间的0是否与另一个因数相乘的问题。
(三)知识讲解【知识点】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笔算方法问题导入计算下面两个题。
(教材48页例2)(1)160×30 (2)106×30过程讲解1.探究160×30的计算方法(1)口算。
先算16×3=48,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两个0,因此,在积的末尾添上两个0。
(2)笔算。
方法一方法二2.探究106×30的计算方法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一与方法二相比较,方法二更简便。
归纳总结1.因数末尾有O的乘法的简便算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O,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O。
2.当第一个因数中间有O时,用第二个因数中每一位上的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中每一位上的数,O也要乘,与O相乘后,再加上进上来的数,写在相应的数位上。
拓展提高根据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末尾有O的简便算法可以扩展到多位数乘多位数因数末尾有O 的简便算法。
同样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O,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O。
例如106000×300的简便算法如下:误区警示【误区】错解分析此题错在积中O的个数不够。
因数的末尾一共有2个0,在计算完45×2=90后,还要在90的后面添两个O。
错解改正温馨提示把0前面的数相乘后,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要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几个0。
(四)能力提升【能力点】运用数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例养鸡场9月份前5天的产蛋量分别是750个、740个、730个、770个、760个。
养鸡场9月份的产蛋量大约是多少个?解法一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可以先求出前5天平均每天的产蛋量,再求出9月份30天一共的产蛋量。
新人教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示范教学设计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8页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探索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及简便写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殊性,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及概括能力。
2.使学生能用简便的竖式正确地计算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3.使学生会选择合适的算法来计算和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问题,逐步形成优化意识。
教学重点1.竖式的简便写法。
2.积的末尾0的个数的确定。
教学难点结合算理理解乘法竖式的简便写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任务单。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口算。
12×4=26×3=14×5=15×7=120×4=260×3=140×5=150×7=师:每组上下两题之间有怎样的联系?你是怎样计算的?学生能看出每组算式中,第二个算式的第一个因数比第一个算式的第一个因数末尾多了1个0;且明确每组算式中,第二个算式的积是在第一个算式的积的末尾添1个0。
2.判一判。
反馈:说出计算中的错误并改正,回顾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二、探究新知(一)学习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1.出示160×30=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
观察这个算式,与上节课所学的相比,有什么不同之处?预设:160×30的两个因数末尾都有1个0。
师:按照已有的经验,你能独立解决吗?2.探索因数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出示【学习任务一】。
学生独立尝试计算后,全班交流算法。
展示算法:如果用口算得出结果的,说出口算过程:16×3=48,160×30=4800。
如果用笔算得出结果的,可展示学生的竖式,预计会有如下两种呈现方式:比较两种竖式的写法,重点围绕竖式的简便写法和积进行讨论。
师:对于这些算法,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可能会有以下问题:①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0”与160相乘的这一步可以省略吗?②积的末尾为什么有两个“0”?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最终解决问题:①30个位上的0乘160,因为0乘任何数都得0,而且0加任何数也还得原数,所以这一步运算就显得多余,可以省略。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人教新课标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原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题目,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规律。
-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指导并总结计算方法。
2. 探究新知- 教师讲解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方法。
- 学生通过例题进行巩固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小组合作-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技巧。
-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巩固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 教师选取部分题目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疑问。
5. 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点评并鼓励。
6.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 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疑问,确保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板书设计1.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2. 举例说明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过程。
3. 巩固练习题目。
六、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2. 尝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运用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规律。
2.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3.能够灵活运用所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1.因数中有0的乘法–以10为单位的整数,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可以通过乘法口诀得出结果。
–例如,20×30=600,结果的末尾有0。
2.两因数中分别有0的乘法–若两个因数中,其中一个因数结尾是0,另一个因数中间或结尾也是0,结果的末尾也有0。
–例如,20×40=800,结果的末尾有0。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能够灵活运用所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生动形象的例子进行观察,引导学生理解因数中间或结尾有0的乘法的规律。
2.讨论法:在实际问题的情境下,引导学生探讨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3.演练法:通过示范演示和小组或个人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1.课件或黑板、粉笔。
2.相关教学实物、图片或视频等辅助器材。
六、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知导入新知,通过观察实物或图片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10的倍数在乘法中具有的规律。
步骤二:讲解新知结合实际问题和乘法口诀,讲解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规律,并通过多个例子进行演示和讲解。
步骤三:师生共同探讨以实际问题为情境,引导学生探讨如何运用所学方法解决问题,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思路和方法。
步骤四:小组或个人练习学生根据老师所提供的题目,分小组或个人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步骤五:课堂质疑与解答教师引导学生就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课堂质疑与解答,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所学知识和方法。
步骤六: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概括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规律和计算方法。
七、课后作业1.完成教师所布置的练习题。
2.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写下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3.2.2《因数中间或末尾有O的乘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3.2.2《因数中间或末尾有O的乘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部分。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掌握计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
但是,对于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部分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困难,引导学生理解乘法运算的规律,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乘法运算的规律,能够灵活运用计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和“引导发现法”等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乘法运算的应用,通过合作学习,互相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时计算总价,让学生感受乘法运算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快速准确地进行乘法计算?2.呈现(10分钟)出示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特点。
通过讲解,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并能够进行实际的计算。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练习,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乘法运算方法进行解决。
通过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教案
《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自学,使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计算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口算1:0×2=0 0×0=0 8×0=00+2=2 0+0=0 8+0=8小结: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0和任何数相加,还得原来的数。
口算2:30×24 60×300 40×70 23×30 50×30502×2 305×5 908×3 60×50 205×7师:通过刚才的复习,同学们对以前学过的知识掌握得非常好,大家发现没有,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总结出因数末尾或中间有0)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板书课题)二、自主学习1、屏幕出示例题:160×30=106×30=教学160×30=学生观察两道题目的特点,尝试列竖式。
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探究160×30的计算方法,独立完成,与同桌交流算法。
组织讨论:写竖式时,如何处理因数末尾有0和无0的数位对齐问题?怎样确定积的末尾0的个数,每个数字代表什么意思?辨别两种方法哪一种更简便?小结算法。
教学106×30=(1)引导学生运用刚才学过的方法笔算106×30。
组织小组内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展示简便算法。
引导思考:①竖式计算时,3和几对齐最简便?②30十位上的3和106十位上的0相乘这一步可以省略吗?③3×0=0,积百位上我们可不可以直接写0,为什么?(0乘任何数都等于0)(4)小结算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以后再看因数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填写几个0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设计
---------------------------------------------------------------最新资料推荐------------------------------------------------------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设计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因数中间或末尾有 0 的乘法》教案设计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因数中间或末尾有 0 的乘法》教案设计 1 笔算乘法第 2 课时因数中间或末尾有 0 的乘法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 0 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对于因数中间有 0 的乘法在以前已经有所涉及,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放在因数末尾有 0 的乘法。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如下: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依据以生为本,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在他们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咀,先让学生独立试做,发挥耙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展示不乞同的算法,让学生在评价和小比较中明确如何运用简便方饮法计算。
同时,让学生在课址堂上通过议一议、试一试、包比一比、想一想等活动,加丰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玉。
2.关注新旧知识的内在涵联系,突破难点。
此前移学生学习的竖式计算,一直眠都要求数位对齐,学生受这曼种定位的影响,在学习妻末尾有 0 的简便算法时一般求比较困难。
1 / 3为了突破这一难数点,在课前先铺垫一些整十嚼、整百数的口算乘法练习为邑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课前衡准备教师准备 PPT 课件口乖算卡片教学过程⊙复习旧知躯,引入新课 1.出示口算卡榔片,口算各题。
30 揽 50=2025=62 永 30=20040=读 4080=4055=曰 2003=3004=佳 2.用竖式计算。
148 咏 13=32643= 3.什直接出示例题,让学生自由万计算。
16030=10 讹 630=师引导:通杏过刚才的复习,同学们对以晒前学过的知识掌握得非常好影。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
第二课时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一、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48页例2相关内容及做一做、练习八部分练习题。
在学生已经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例2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特殊笔算——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
例题分两个小题教学:(1)小题学习两个因数末尾都为零的乘法,重点是竖式的简便写法;(2)小题学习一个因数中间有零、另一个因数末尾有零的乘法。
这些问题学生都是有知识基础的,应该让学生自主探索,逐步总结归纳出计算方法。
(二)核心能力本节课以笔算教学为主,口算、笔算交互进行,引导学生灵活选择计算方法,鼓励学生以多种算法解决乘法运算问题,培养运算能力。
(三)学习目标1.通过自主探索、对比交流,掌握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计算方法。
2.通过自主探索、讨论交流,掌握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
3.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学习重点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正确计算。
(五)学习难点理解竖式的简便写法(六)配套资源实施资源:《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名师课件、《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课时作业。
二、学习设计(一)课前设计1.复习任务(1)口算12×10= 23×10= 32×30=8×13= 6×50= 24×20=(2)笔算151×23= 507×4= 280×3=(二)课堂设计1. 复习导入同桌交流课前的复习任务,互相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出示:6×50=这道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先用整十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一位数,再在乘得的数后面添一个0。
)出示:24×20=这道整十数乘两位数的口算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先用整十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两位数,再在乘得的数后面添一个0。
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例2)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计算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难点: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教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口算50×3= 40×22=20×20= 53×30=600×30= 30×23=400×50= 350×2=学生开火车回答。
2.笔算708×6= 790×8=54×278=说一说笔算的方法是什么?3.这节课继续学习笔算乘法板书课题:笔算乘法【设计意图:复习口算知识,为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做好准备;复习笔算知识,为中间有0的笔算除法做好准备,同时熟悉乘法笔算的基本步骤。
】二、探究新知A例2:特快列车1小时可行160千米,普通列车1小时可行106千米。
它们30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问:说一说这题如何列式?160×30= 106×30问:这道乘法算式的两个因数有什么特点?板书课题;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怎么计算出结果?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旧知识来解决,自己试一试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请不同算法的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1)口算:先是口算出16×3=48,再在积的末尾添两个0。
2)笔算:展示两种不同的算法:3)让学生对两种算法发表评价,通过对比,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利用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能使计算简便。
引导学生选择后一种方法4)讨论:写竖式时,如何处理0和非0数字的对位问题?怎样确定积的末尾0的个数?5)小结:笔算末尾有0的乘法,先乘0前面的数,然后看因数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数学《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例2》教学设计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数学《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例2》教学设计教案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例2》教学设计教案第2课时: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例题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口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2、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经历整数乘法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重点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养成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具图片、题卡教学过程教师导学创设情境:1、你们想知道一些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吗?(出示六种交通工具的时速的图片)2、你还知道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吗?二、探究新知:1、出示例题2。
人骑自行车1小时约行16千米。
特快列车1小时约行160千米。
1)人骑自行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怎样列式?如何计算?小组交流讨论。
小组汇报问:30小时行多少千米?练一练:18_4=24_3=25_2=14_6=2)特快列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怎么列式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比较两种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简便?练习:130_5=2_380=150_6=7_13=460_2=口算乘法的方法是什么?师生归纳总结口算方法;一位数与几百几十相乘,先乘0前面的数,再在乘积的后面添上一个0 板书课题:口算乘法三、巩固新知:P48“做一做”“1、2.四、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五、作业:第49页练习八3、7. 课后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例2)教案
---------------------------------------------------------------最新资料推荐------------------------------------------------------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例2)教案三位数乘两位数例 2:因数中间或末尾有 0 的笔算乘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 0 的计算方法,进一步认识 0 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
2、使学生经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 0 的计算的过程,体验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3、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计算的能力。
重点难点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 0 的计算方法,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是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 1、观察下列算式中两个因数有什么特点?(板书:因数末尾有 0)出示:60 50 240 20 师:你是怎么口算的?生:叙述口算方法师:你能用口算的方法进行笔算吗? 2、学生尝试笔算、板演。
3、小组讨论:因数末尾有 0 的笔算乘法和口算方法一样吗?生 1:一样。
1 / 11生 2:都可以先把 0 前面数的相乘。
生 3:数一数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个 0。
生 4:只是把横式写成了竖式 [设计意图 ] 复习计算知识,一方面为学习新课作铺垫,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要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二、巧用知识迁移,自主构建新知。
师:你能运用因数末尾有 0 的笔算乘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1、出示主题图,列车的信息2、观察图片,提出问题?生 1:特快列车比普通列车每小时多行几千米?生 2:普通列车每小时比特快列车少行几千米?生 3:特快列车 3 小时可行多少千米,半小时呢?师小结:同学们思维活跃,踊跃举手回答,体现你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
3、师:让老师提一个问题吧,你看老师提的问题中包含几个问题?(1) 出示问题:它们 30 小时各行了多少千米?(生 1:包含 2 个问题;生 2:因为它有各字)板书问题:---------------------------------------------------------------最新资料推荐------------------------------------------------------ 特快列车 30 小时可行多少千米?普通列车 30小时可行多少千米? (2) 分析数量关系,学生自主列算式。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3.2.2《因数中间或末尾有O的乘法》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3.2.2《因数中间或末尾有O的乘法》教案一. 教材分析《因数中间或末尾有O的乘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3.2.2的一个知识点。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以及能够灵活运用这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掌握方法。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对于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他们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为这种乘法不符合他们已有的认知规律。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规律,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这种乘法的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规律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规律。
五. 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发现法、实践操作法、讨论交流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规律,通过练习题和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或黑板。
2.练习题。
3.教学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复习整数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引导学生关注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例题,让学生观察、分析,引导学生发现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规律。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总结规律。
3.操练(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刚学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巩固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查学生对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5.拓展(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乘法解决。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规律;2.掌握计算含有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问题的方法;3.提高数学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讲解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规律;2.理解含有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问题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问题的计算方法;2.适当引导学生提高对数学问题的思考能力。
教学准备1.PPT讲稿;2.黑板、白板、彩笔、擦子;3.班级学生强化练习册。
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1.师生对话:师:同学们,你们学过什么数学规律吗?有哪些比较有趣的规律呢?生:老师,我们学过乘法中一些有趣的规律。
师:那你能不能举一个例子呢?生:是的,比如数字间停一步或两步的乘法有一些规律。
2.规范说明师:同学们,介绍一个新规律,我们在完成乘法时,如果某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个0的话,其结果也一定会以0为结尾。
这个规律是不是很神奇呢?3.举例说明师:比如8×20=160,0实际上就是因数中间的数字。
这样会不会好记一些呢?下面再来看几个例子:20×70=1400,因数的末尾是0,结果的末尾也是0;600×50=30000,因数必须有0,结果末尾也是0。
你们有无其他的例子?2. 计算练习1.讲解本课程内容的规则,并用黑板、白板进行演示;2.向学生分发练习册,进行针对性的练习;3.学生互动交流,互相检查答案;4.教师讲解答案并回答学生提问。
3. 巩固练习1.练习册讲解后,统一进行梳理;2.在黑板、白板上放置练习题目,班级学生到黑板前,计算题目并写出答案;3.学生之间相互进行检查;4. 总结1.师生共同总结本课程内容以及学习收获,对学习有美好回忆或发现;2.教师鼓励学生多做乘法口诀训练,提高计算效率和准确性。
课后作业1.写出有10个0的因数,并计算其乘积;2.收集5个带0的乘法题目,逐一计算并写出结果;3.请每个学生亲自创造3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题目,并与同桌进行计算讨论。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3.2.2《因数中间或末尾有O的乘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3.2.2《因数中间或末尾有O的乘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3.2.2《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是本册教材中关于多位数乘法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乘法的运算规律。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总结方法,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了整数乘法的基础上,对乘法的运算规律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在实际计算过程中,对于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情况,仍容易出错。
因此,在本节课中,需要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让学生深入理解乘法运算规律,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总结方法,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2.难点:发现规律,总结方法,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总结方法。
2.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通过具体例题和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例题和练习。
2.准备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安排学生分组,准备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例题,让学生独立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计算过程,分享心得。
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总结方法。
3.操练(10分钟)根据呈现的例题,设计一系列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掌握程度。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易错点,设计一些变式练习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5.拓展(5分钟)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自由发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2
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48页。
学情分析:本节课学习的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其基本算理和运算方法,学生是不陌生的。
因为在学完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之后,学生已经掌握了笔算乘法的基本技能,以及对中间或因素末尾有0的口算方法也有所掌握,所不同的是,理解和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方法。
在教学时,根据学生已有的这个知识基础,放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探究等活动,自主发现并总结出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的简便算法。
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通过观察、交流、讨论、合作、探究,尝试理解和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的不同计算方法的特点,并能根据数的特点,采用简便的算法进行计算。
3.情感态度:引导学生抓住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以及创设实践的情境,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思考、合作、探究、创造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竖式的简便写法以及积的末尾的0的个数的确定。
难点:因数中间的0是否与另一个因素相乘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今天开心吗?(开心)上节课,我们学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好不好?(齐读“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方法)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算起3.用第二个因数的哪一位去乘,积的末尾就与哪一位对齐。
2听歌曲《谁唱歌》,“谁唱歌儿喔喔喔?”(公鸡)谁唱歌儿“咯达咯达咯哒”?(母鸡)什么时候母鸡会“咯哒咯哒咯哒”地唱歌呢?(生鸡蛋的时候)在我们的数字王国里啊,有一个很像鸡蛋的数字是哪一个呢?(0)同学们想一想,关于0的运算,我们学过哪些呢?(复习有关0的运算)今天我们将一起探究在乘法运算中有关0的特性,(板书):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兴趣呢?3.(热身)口算:35x2= 19x5= 250x5=140x6= 160x30= (让学生观察160与30有什么特点?导入新课)二、探究新知1.让学生发现:这两个因数的末尾都有0,根据这个特点进行口算,让学生说出口算的过程以及依据。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第二十三课时: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第二十三课时: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内容第53页例2。
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简算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2、经历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过程,体验迁移、类推的思想与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算方法。
难点:理解在积的末尾添0的算理。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口算。
10×5= 210×4= 200×3=20×3= 130×5= 240×2=2、口算时有什么简便方法?说给大家听一听。
让学生初步感知因数末尾有0时,可以先把0前面数字相乘,再在积的末尾添上0。
那在笔算时末尾有0的乘法时怎样计算呢?板书课题:因数末尾有0 的乘法二、探究新知1、出示例2中的图画。
特快列车每小时可行160千米,普通列车每小时可行106千米。
根据这两个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小组议一议,说一说。
2、我们来看看数学小精灵给我们的问题是什么?出示:它们30小时各行多少千米?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160×30 106×303、160×30怎样算呢?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不同的计算方法,然后汇报。
可能的方法有:(1)先口算出16×3=48,再在积的末尾添两个0。
(2)笔算:(3)3个160是480,那么30个160就是4800,等等。
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出笔算的过程:1 6 0× 3 0 为什么要在积的末尾添上两个0呢?4 8 0 0明确:添上一个0表示是160×3的积,添上两个0就是160×30的积。
在因数的末尾一共有两个0,所以在积的末尾添上两个0,这样计算简便。
4、106×30怎样算?自己试一试。
讨论:在算得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中简的0能不能添在积的后面?5、反馈练习,第53页“做一做”。
6、小结: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怎样算简便?把因数末尾0前面的数字相乘。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算法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书写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2.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难点:理解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旧知,引导学生回顾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出示例题:205 × 3 = 615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计算过程中的规律,总结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2)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出示例题:306 × 5 = 1530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计算过程中的规律,总结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3. 巩固练习设计不同类型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强调注意事项。
五、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习惯和书写习惯,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七、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突出教学重点,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1. 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如205 × 3 = 6152.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如306 × 5 = 1530注意事项:1. 计算过程中要注意0的处理。
2. 保持计算过程的简洁和准确性。
3. 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和书写习惯。
八、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同时,关注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
九、教学资源1. 教材。
2. 练习题。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一. 教材分析《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运算,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整数乘法计算。
但是对于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部分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乘法运算的规律,从而掌握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发现乘法运算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发现并理解乘法运算的规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教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乘法运算。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践,发现乘法运算的规律。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2.练习题:教师准备适量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例如,教师可以提问:“小明有10个苹果,每个苹果分给4个小朋友,一共需要几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PPT,呈现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师可以举例说明,如20乘以5等于100,40乘以5等于200等。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发现乘法运算的规律。
3.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进行实际的计算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位数乘两位数
例2: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
2、使学生经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的过程,体验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3、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计算的能力。
重点难点
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是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1、观察下列算式中两个因数有什么特点?(板书:因数末尾有0)
出示:60×50240×20
师:你是怎么口算的?
生:叙述口算方法
师:你能用口算的方法进行笔算吗?
2、学生尝试笔算、板演。
3、小组讨论: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和口算方法一样吗?
生1:一样。
生2:都可以先把0前面数的相乘。
生3:数一数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个0。
生4:只是把横式写成了竖式……
[设计意图]复习计算知识,一方面为学习新课作铺垫,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要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二、巧用知识迁移,自主构建新知。
师:你能运用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
1、出示主题图,列车的
信息
2、观察图片,提出问题?
生1:特快列车比普通列
车每小时多行几千米?
生2:普通列车每小时比特快列车少行几千米?
生3:特快列车3小时可行多少千米,半小时呢?……
师小结:同学们思维活跃,踊跃举手回答,体现你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
3、师:让老师提一个问题吧,你看老师提的问题中包含几个问题?
(1)出示问题:它们30小时各行了多少千米?(生1:包含2个问题;生2:因为它有“各”字)板书问题:特快列车30小时可行多少千米?普通列车30小时可行多少千米?
(2)分析数量关系,学生自主列算式。
(3)观察这两道算式的因数有什么特点?(板书:因数中间有0)
(4)温馨提示:请同学们分组完成笔算,笔算时务必做到“快”、“静”、“齐”。
【设计意图】结合教材与生活实际,创设一个生动的情境,既激起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生生互动,在合作交流中,理解计算每一步的意思及方法,为学习竖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汇报结果(课件演示)
小组派代表板书并讲解计算方法。
通过汇报板书得出全班基本上出现以下几种计算方法:
(1)160×30=
第一种方法:可以用口算计算,先算160×3=480,再在积的末尾再添1个0。
第二种方法:16×3=48,再在积的末尾添写2个0
第三种方法:用竖式,先算16×3=48,再在积的末尾添写2个0
(2)106×30=
第一种方法:可以用口算计算,先算106×3=318,再在积的末尾再添1个0。
第二种方法: 1 0 6
× 3 0
------
0 0 0
3 1 8
---------
3 1 8 0
第三种方法: 1 0 6
× 3 0
----------
3 1 8 0
(3)学生反馈时讨论:
疑问1:3为什么和6对齐?积末尾的2个0是怎么得来的?
疑问2:十位3和十位0相乘这一步可以省略不写吗?
疑问3:请你说一说红色得数是怎么得来的?
生1:十位上的3须和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相乘。
生2:如果你省略不写,积就会出错,积变小了。
生3:百位上写1,进了位要加起来。
(4)计算时哪个竖式更简便?
5、小结: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师生归纳: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以后再看乘数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填写几个0
[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通过对比,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利用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能
使计算简便。
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
同学们这么聪明,我们就来练一练。
(课件演示)
1、书后第53页做一做
2、练习八的2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竖式的简便写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四、课堂总结: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总结,让学生在交流收获的过程中,了解竖式计算的重要性。
让学生总结,既便于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使学生学会自我评价,享受成功的喜悦。
五、课堂检测
A卷:
1、首先来到的是数学门诊部,请你当医生哦。
(1)计算85×106时,十位8和十位0相乘这一步,积反正得0可以省略不写。
()
(2)计算225×16时,积的末尾没有0。
()
(3)650×40=2600 ()
2、选择超市。
(1)400×520最简便的写法是()
(2)两位数与三位数最小的积是()
A、B、1000 C、10000
3、用竖式计算
(1)780×54(2)208×40(3)107×130
B卷
1、口算下面各题
50×90 40 ×80 32×30 190×5
70×140 300×30 21 ×40 25×30
2、选择超市。
(1)5600乘50,积的末尾有()个0。
A、3
B、4
C、5
(2)508×40,它们的积是()
A、2320
B、20320
C、2032
3.设计广场,请你当小小设计师。
()×()=2400 ()×()=3600 答案:
A卷:
1、(1)×(2)×(3)×
2、(1)C (2)B
3、(1)42120 (2)8320 (3)13910
B卷:
1、5400、3200、960、950、9800、9000、840、750
2、(1)B、(2)B
3、略
五、作业:练习八第3、4、7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