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改试验看儿童思维发展潜力论文

合集下载

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论文

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论文

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论文摘要: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基础课程,教师应该不断地分析总结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探寻开展思维训练的方法与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使学生养成积极钻研的学习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素质。

新课程改革要求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它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的一项重要教育目标。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是新课改理念的体现。

本人在多年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浅谈一下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一、激发求知欲望,培养思维的主动性学生的思维独立性较差,他们不善于组织自己的思维活动,往往是看到什么就想到什么。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示范、引导、指导,潜移默化地使学生获得一些思维的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精心设计问题,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思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始终能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如教学“圆的认识”第一课时,教师首先要学生拿出一张圆形纸片,将圆纸片对折打开,再对折再打开,如此多次,让学生观察在圆纸片上看到了什么?学生精力陡然集中,都想看看圆纸片上留下了什么。

一生发现:圆纸片上有折痕。

另一生又发现:圆纸片上有无数条折痕。

老师要求学生继续仔细观察。

其他学生纷纷发言:圆面上所有折痕相交于一点,折痕两旁的图形完全重合。

这时,教师让学生打开课本,看一看交点叫什么?折痕叫什么?学生很快找到了答案并熟记。

在学习同一圆中直径和半径的关系时,教师则让学生拿出尺子量一量自己手中的圆纸片和同学手中的圆纸片的直径和半径,启发学生又发现了什么?学生很快得出结论。

要画圆了,教师还是不讲画法,让学生先去画,满足他们操作圆规的好奇心,让学生自己发现画圆的方法和步骤。

整节课,学生人人有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动口说理、动脑思维的机会,自己观察发现问题,积极探索得出结论,教学效果好。

二、转换角度思考,培养思维的求异性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在思维的活跃状态中,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分析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分析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分析论文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分析论文创新思维能力是一种主动寻求全新方法解决某一问题独特性的能力,不受定式思维和从众心理的限制,具有独特性和新颖性。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均是一问。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对于成人来说看似简单,但是对小学生来说,数学是比较抽象的,他们无法充分做到理解。

创新思维能力则能够帮助小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自主的发现知识并进一步学习知识。

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要采取相应措施,将课堂适当地交给学生,培养他们创新思维能力。

一、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思维能力现状(一)课堂气氛死板,教学方法陈旧在国家教育政策下,素质教育已被广泛推广,但其实际运用情况却不乐观。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主体依然是教师,老师说什么学生就做什么,课堂气氛较为死板。

对于教学中的方法,主要还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一节课的大部分时间老师都在传授知识点,留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很少,学生只是被动的听。

这种死板的课堂气氛,陈旧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小学数学教学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较差。

(二)思维定势、偏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小学生往往会按照已有的思维规律去解决问题,不考虑外界的环境变化,形成呆板、千篇一律的解题习惯。

同时,他们只是根据一定的表象甚至是虚假的信息去解题,造成失误。

这种定势思维与偏见思维是束缚创新思维能力的枷锁,不利于培养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具有从众心理在教学中还有一种现象,当有一人或者几个人说出自己的解答结果,其他人则会对自己的结果产生怀疑,不自觉得与他们保持一致,这就是课堂上“随大流”现象,也就是从众心理。

这种心理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最终的结果就是把新思路与新观点扼杀,不利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措施根据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思维能力现状分析,提出以下几点措施以促进小学生在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毕业论文

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毕业论文

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毕业论文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毕业论文导语: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为了提高人才素质,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至关重要。

现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遵循小学生特点及思维品质的发展,谈一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供商榷。

以下是小编整理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毕业论文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一、培养思维的自觉性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情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发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和思考情趣。

创设问题情境,还要在一些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适当创设一种“人为障碍”的现象,把学生引入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激发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

2、要重视说的训练,提高思维的自觉性(1)读说训练。

小学生好说好动,善于模仿,开口读的记忆方法比默记的效果好,多种感官同时参加学习的效率高。

思维的发展和语言的表达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思维的结果,认识活动的情况都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

反过来,由于语言的经常磨练,也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因此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在学习上的这些特点,并根据思维的发展与语言训练的辩证关系,注意加强说的训练。

提高学生思维的自觉性,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的有效手段,在于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说算理、讲思路。

(2)说理训练。

计算与解答应用题,要适当引导学生进行说理训练。

如14—9=?要求学生不仅能正确迅速说出得数,还会讲出是这样想的:9加5得14,14减9得5。

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简单的判断推理能力。

开始解答简单应应用题时,就要注意指导学生读题训练。

(3)表述整数四则竖式计算方法。

培养学生能根据法则,结合竖式计算,口头表述演算过程。

有条理的边想、边说、边算。

既帮助学生从抽象的法则中顺利步入运算之门,保证多数学生初期运算的正确性,又有效地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如教学第二册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中的进位加法,例3:34+28=()。

竖式的下面写上:“个位上4加8得12,向十位进1,个位写2。

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现状的调查与研究论文

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现状的调查与研究论文

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现状的调查与研究论文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现状的调查与研究论文(1)就优等生而言,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水平较高。

推理、想象与解决问题能力较强,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思维表现出较好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等品质。

但由于教学定势影响,其独创性思维不够,而且其形象思维能力较明显地呈现弱势。

(2)就中等生而言,其数学思维能力处于中等发展水平。

对于较简单的数学材料及其问题的解决,具有较强的推理、想象解决问题能力,但对于难度较高的问题,其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与独创性就显得差些。

(3)就后进生而言,其数学思维能力尚处于较低层次的发展水平。

知识结构,学习习惯与行为方式等直接造成了他们思维的迟钝与肤浅,能力弱。

由此又导致学生失去自信,缺少学习数学的兴趣;这反过来又制约了他们思维能力的提高,如此构成了恶性循环。

四、结语与教学建议从“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结构”出发,编定一份较为标准化的能力测查试卷,并在施测基础上进行结果分析,我们基本上得出了这样一些结论:从所取样本看,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总体上较低。

优中差三种等级的学生在数学思维总能力与各种分能力上都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及特点:在总能力上,优等生达到了较高发展水平,中等生处于中等发展水平,后进生尚处于较低层次的水平,而且从调查中也明显看到,即使是优中等生,他们的想象能力,尤其是数量关系的想象能力显得颇为薄弱。

另据比较发现,男女生在思维的总能力与各分能力的均值上虽略有差异,但经t检验,他们之间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由于某些客观条件的限制,取样规模也不是很大,故某些结论或提法可能不很准确。

但我们认为,这次调查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当前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发展水平的基本状况及所存在的基本问题。

因此,从某种意义说,它又为教师调整与改进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最后,针对调查结果与问题,在此提出几点教学建议:1.在思想上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数学教学观念。

因为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模式直接制约着学生能力的水平与发展方向,例如,由于教师在教学中不重视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的想象能力(尤其是对数量关系的想象能力)水平普遍较低。

数学毕业论文浅析小学数学教学思维发展策略论文

数学毕业论文浅析小学数学教学思维发展策略论文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思维发展策略论文摘要:人类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教育也日新月异地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教育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注重学生知识文化的学习,更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

小学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儿童接受教育的开端,是未来学习发展的基础,在这一阶段,做好儿童能力培养工作,是孩子未来发展的奠基工程。

本文以小学数学科目的教学为主要内容,在分析小学生思维发展重要性的基础上,结合现阶段在数学教学思维发展教育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有效的策略,促进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以及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发展;策略研究;Abstract:Human beings are progressing, societyis developing, and education has also ushered in a new period of development with each passing day. In the new historical development stage of education, we educators should not only pay attention to the study of students' knowledge and culture, but als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bility.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basic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primary school is the beginning of children's education and the foundation of future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At this stage, doing a good job in children's ability training is a foundation project related to children's future developmen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importance of primary schoolstudents' thinking development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in the process of thinking development education andtraining in mathematics teaching,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strategies to promote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thinking mode and ability.Keyword: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Developmentof thinking; Strategic research;一、培养小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意义思维,看不见,摸不着,但在学习、生活、工作中,思维决定效果、思维决定效率、思维决定行动。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思维发展论文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思维发展论文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思维发展论文概要:绘画式家庭作业这一形式将美丽的图案、亮丽的色彩、丰富的数学知识融为一体,这项作业不仅能使教师综合了解學生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也是学生一种自我回顾、自我表现、自我反思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将得到更广阔的发展。

低年级数学到底该布置怎样的家庭作业比较合适,既要考虑不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又要考虑可操作性、可控性,还要考虑是否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

绘画式家庭作业是结合教学内容特点,沟通与美术学科的联系,设计需要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某个知识点、某个概念的理解的家庭作业,用绘画的方式巩固、应用、表现所学知识,从而使家庭作业生动、形象、可感,激发学生完成的兴趣与欲望,并促进各项思维的进一步提高。

绘画式家庭作业能有效地弥补听说型、活动型作业的不足之处,孩子天生爱画画,绘画式家庭作业能极大地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爱做乐做,不需家长的监督,也容易检查与评价,更重要的是完成此类作业需要融入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对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很有帮助。

一、绘画式家庭作业促进低年级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体现我国古代学者提倡“学以思为贵”“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数学思维指的是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特定的思维方式,学生在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的时候,能够将理论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从而最终完成学习任务。

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方法数不胜数,其中,适当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形成良好思维素质、将数学知识生活化以培养用数学眼光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语言训练提高逻辑思维水平、设计开放性题目促进学生思维灵活性发展等手段均能取得比较显著的效果,在低年级合理布置绘画式家庭作业恰恰能在这几个方面发挥较大的作用。

1.绘画式家庭作业有利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有效渗透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应该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研究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研究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研究一、引论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和创造力的学科,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尤其是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数学思维的培养更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在这个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在发展的关键时期,数学思维的培养将直接影响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

本文将对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如何通过教学手段和方法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 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学习数学需要有正确的数学意识,学生要有对数学的兴趣和重视程度。

在小学低年级,老师可以通过丰富的数学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的存在,例如通过有趣的游戏、实践活动和数学科普知识,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数学学习的主动性。

2. 强化数学的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是数学学习的核心能力,也是小学低年级数学思维培养的关键。

老师可以通过设计各种逻辑思维题目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逻辑推理题、找规律题等。

通过这些练习,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维,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3. 增强数学的创造力数学是一门充满创造力的学科,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老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数学实验、探究性学习等方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创造力。

4. 提高数学的空间想象力数学中的很多内容都和空间有关,因此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也是数学思维培养的重要内容。

老师可以通过给学生呈现各种立体图形、进行三维空间的操作,让学生在感知和认识空间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5. 强化数学的问题解决能力数学思维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因此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老师可以通过设计各种问题解决的任务,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找到数学的解决方法,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老师可以运用各种游戏化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数学论文浅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_数学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浅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_数学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浅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_数学论文小学数学论文浅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摘77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有效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数学思维能力从小学低年级起就要注意培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维的兴趣;注重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提高数学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巧设练习题,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全面地,持续地发展。

教师应该经常地,有计划地,多方面地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选用好的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学会思考问题,就为进一步顺利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创造有利的条件。

关键词:思维能力;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培养和训练过程,要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进行。

”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有效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要把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贯穿在各年级教学的始终,因而数学思维能力从小学低年级起就要注意培养!那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呢?以下是我的几点初步体会。

一、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维的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数学是一门很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的学科,学生在低年级阶段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是最关键的,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生动力。

如果学生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用心地去学习,才会千方百计地想办法去认识和解决数学问题,才会调动他们主动思维的意愿。

真正的兴趣来源于思维活动自身的过程,是学生利用自身的思考寻求答案时的兴奋。

在上《数一数》这一课时,我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易冲动的年龄特点,先让学生寻找自己身上的数,学生争先恐后,兴奋地回答:“我有1个脑袋,1张嘴,2只手,10个手指……”立刻激活了课堂气氛,学生激起了学习的欲望,思维活跃起来了,大家带着求知的心理走进新课。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思维发展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思维发展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思维发展数学思维是指通过数学学习和实践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对于他们未来的数学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解决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思维发展的重要性,以及一些教学策略和方法。

首先,数学思维发展对学生的认知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数学思维要求学生具备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

通过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培养出逻辑思维的能力,提升他们的分析和推理能力,使他们在解决日常生活问题时能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

此外,通过数学学习,学生还能够培养出抽象思维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理解和应用抽象概念,为他们后续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数学思维发展对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有着积极影响。

数学思维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类等活动,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数学大小关系时,教师可以通过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引导学生形成比较大小的能力,并能够将这个能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此外,数学思维发展还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着重要影响。

数学思维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思维方式,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解决问题。

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设计探究性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例如,在学习几何形状时,可以让学生利用纸板和剪刀制作各种不同形状的图案,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为了有效促进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思维发展,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教学策略和方法。

首先,可以通过启发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启示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其次,可以通过情境化的教学设计,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相结合。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实践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论文(大全5篇)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论文(大全5篇)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论文(大全5篇)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论文创新思维是指人们通过对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的运用,以及对客观事物的观察、类比、联想、分析、综合,探索新的现象和规律,以产生新的思想、新的概念、新的理论、新的方法、新的成果的一种思维形式。

它与常规思维相比,具有多向性、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

可以认为凡是能创造出新事物、想出新方法、发现新路子的思维都属于创新思维。

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呢?一、实践和探索求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1、在实践中加以探索实践操作是数学教学中构建新知识最常用的手段,也是创新思维的基础。

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实践、探索的机会,教师应重视学生的探索,让学生把操作和思维联系起来,在实践探索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教学“直线、线段、射线和角”这节课时,讲授完新知,在巩固练习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用我们手上的一付三角板,你能拼出哪些新的角?有的学生得到了120°=30°+90°、150°=60°+90°、180°=90°+90°、135°=45°+90°、75°=30°+45°、105°=60°+45°、15°=45o—30o等。

有的学生得到了60°、30°、45°的另一种画法:60°=90°—30°、30°=90°—60°、45°=90°—45°等。

甚至于有的学生想到角的一条边可以看成一个180°的角来得到一组新的角:135°=180°—45°、150°=180°—30°、120°=180°—60°等。

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论文

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论文

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论文【摘要】在教学中,要多些形象直观,多些动手操作,多些质疑追问,多些赞赏激励。

为学生提供思考、探索和创新的具有开放性和选择性的空间。

如此,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才能得到具体的落实。

【关键词】数学思维能力;直观形象;动手操作;引发思考;鼓励创新《数学课程标准》提倡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但决不是降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要求。

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他们正处于从以动作和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和逻辑思维发展的阶段。

以下笔者结合自己平时教学的实践,从四个方面谈谈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做法。

一、创设直观形象的思维情境教师直观形象的教学语言、生动鲜活的挂图教具、惟妙惟肖的动作、适度恰当的多媒体展示等都是创设直观情境的要素,对儿童的感知、思维、情感活动起着主导、调节和支配的作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他们的思维。

如,在一年级教学“认位置”一课,是让学生辨认方位,学习前后左右上下的概念。

教学时,让学生左手握拳、右手握拳;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请几位同学到讲台前,与老师站成一排(背对学生),说出老师的左边或右边分别是谁;说出自己的左边和右边是哪一位同学;出示挂图让学生观察——小明的右边是谁,小芳的左边是谁;再用水瓶、茶壶、茶杯三个实物教具让学生辩论左右方位;再请同学到台前(背对学生)按老师发出的左右口令做动作。

这样,就在直观形象的情境中,让学生正确辨认了左右这一方位概念,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二、组织有效的动手操作活动“眼过百遍,不如手过一遍”。

在动手操作中,学生必定要动脑思考,相互交流。

适时、适度组织动手操作活动,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我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时,考虑到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去市场购物的机会少,于是这节课上我开设了一个模拟的“文具商店”,让学生亲自操作,体验换钱、购物情境,让学生在模拟换钱、购物情境中认识人民币。

如,为了帮助学生理解1元=10角,我设计了以下的动手操作活动:小明要买一本1元钱的笔记本,可他手里都是角币,有1角的、2角的、还有5角的,小明该怎样付钱呢?请你帮帮他?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分小组交流,对多种策略进行研究,得出了元、角的换算关系。

数学教学思维能力培养及实施小论文(共4篇)

数学教学思维能力培养及实施小论文(共4篇)

数学教学思维能力培养及实施小论文(共4篇)数学教学思维能力培养及实施小论文(共4篇)第1篇: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分析在以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小学数学教师一味按照应试教育的要求,采用统一的教学方式,灌输基础的数学知识,导致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不高、实际运用能力较低,而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倡和发展,生活化的教学理念逐渐渗透到教学活动中来。

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念,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成为小学数学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

1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1.1符合小學生的发展需求小学生的处于人类发展的初始阶段,其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正在逐渐形成,而在教学中,一味灌输抽象的理论知识,不仅会降低教学质量,甚至会挫伤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数学教学中,通过生活化的途径,渗透抽象的数学知识,让小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可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

1.2丰富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小学教学中的教学内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比如,加减法运算、大小判断等,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有效融合起来,丰富小学生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可以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1.3培养小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是增强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必要方式,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重视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联,引导小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2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策略2.1利用生活实例,讲解数学知识。

生活中含有丰富的数学资源,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合理开发和利用生活中的数学资源,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学习“认识小数”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列举这样一个生活实例:李红家需要买一张桌子,要求桌子的长度是一米五,高度是一米一,请问在数学中,怎样表示出一米五和一米一这两个数字?让小学生根据教材,了解小数的概念,然后小学数学教师在黑板写出1.5和1.1,让小学生尝试读出这两个小数,随后结合教材内容,进一步讲解小数,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

对小学低段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对策与思考论文

对小学低段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对策与思考论文

对小学低段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对策与思考数学思维方法研究人们从事数学活动时思维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这些思维规律所具有的方法论意义上的特征。

由于数学思维方法的研究具有思维活动的心理学特征和思维科学的特征,因此它必将涉及和运用一些心理学、思维科学中的概念。

具体地说,数学思维方法将把思维、数学思维、数学发展中的发现、发明与创新的思维过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数学思维活动,并发展数学思维能力的过程。

思维是一个健全人的需要,甚至可以说是人存在的标志,数学给人一种正确的、科学的创造性思维的示范。

“数学思维是人脑利用数学符号或语言,运用抽象、概括等方法,由数学概念出发,通过数学判断和数学推理的形式揭示对象结构和内在联系的认识过程”。

1.在口头交流中锻炼《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学生要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也是思维的结果。

重视学生的语言表达,无疑能促进学生的思维表达。

低年级学生,特别是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模仿能力强于思维能力。

因此,这就需要借助外部语言进行思维。

基于上述认识,我从一年级开始就注重学生数学语言的口头表达。

例如,在10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中,算理的理解是关键。

在进行一系列的操作后,学生对算理似懂非懂。

这时,为将“表象”进行抽象,我就让学生说出他们看到的“表象”。

通过口头交流,学生在无意识中巩固了算理。

再比如,自编题目,让学生学会独立说。

学生的语言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加强学生的说话训练可提高思维的自主性、灵活性和准确性。

通过自编题目,学生把所学知识的特征和解题方法进行重组,灵活运用了知识。

此外,通过自编题目,学生也学着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

学生学会说,也就学会了方法,促进了思维的发展。

2.在教学手段中渗透数学思维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养成的,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行为中逐步渗透。

质疑和推理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两个重要手段,而思维的发展也进一步推动了学生的质疑和推理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学生思维能力训练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学生思维能力训练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学生思维能力训练论文概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认识到思维训练的重要性,并通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合理创设情境、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不断加强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有助于推动我国教学改革,并为学生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在学习知识、接触事物前,如果能进行独立思考与分析,能够促进学生更好的解决问题,并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

同时,学习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有助于学生探究总结知识的内在规律,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事物的本质。

学生在不断的思维能力训练中,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并为学生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方法(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学生在学习中,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与综合素养的重要手段。

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有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促进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的有效推进。

小学生在遇到一个问题时,迫切地想得到答案,如果教师直接将答案说出来,很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因此,教师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培养:第一,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中,要有效加入开放性教学与实践性教学,在课堂上留出足够的时间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第二,在学生逐渐习惯独立思考后,教师要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有意安排思维能力训练的习题,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将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标注,并利用一定的时间,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解决这些重点、难点问题。

同时,无论学生答案的对错都不能过度指责,要通过合理的评价,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并对错误进行及时合理的纠正。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一定要认识到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因此,在教学中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并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优化,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

教师在教学中是一个引导的角色,通过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的解决数学问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的思维发展

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的思维发展

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的思维发展小学一年级的数学学习,如同一朵娇嫩的花蕾,悄悄地展开了它的芬芳与生机。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的思维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他们开始探索、发现和理解数学世界的奥秘。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数学对于小一学生而言意味着什么。

对他们来说,数学是一场神秘而有趣的冒险,就像一位探险家踏上未知的土地。

刚开始,他们可能会感到困惑和不安,就像踏入密林深处一样。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开始在这个全新的领域中找到方向,并逐渐增加自己的知识库。

小一学生的思维方式是多样而独特的。

有些孩子可能更喜欢通过视觉来理解数学概念,他们会用眼睛凝视着那些色彩鲜艳的数字和形状,试图捕捉它们的本质。

与此同时,另一些孩子则更倾向于通过动手操作来学习,他们喜欢用手指数出珠子或是积木,从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小一学生们渐渐开始建立起数学思维的基石。

他们学会分类和比较,就像小园丁在整理不同的花朵一样,将相似的事物归为一类。

例如,当他们学习简单的加法和减法时,他们开始意识到数字之间的关系,学会在脑海中进行计算。

除了基础的运算技能,小一学生们还在发展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他们面对一个看似复杂的问题时,会像一位智者思考着解决方案。

他们学会提出问题、寻找信息、探索可能的解决方案,并最终得出结论。

这个过程不仅帮助他们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还培养了他们在其他学科和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段数学学习的旅程中,老师是他们的引路人和指南针。

他们像温暖的太阳一样,为孩子们的成长注入能量和方向。

通过鼓励、引导和激励,老师们帮助学生们克服困难,发现数学的乐趣,并建立起自信心。

总的来说,小学一年级的数学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更是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通过探索、实验和发现,建立起他们数学思维的基础。

这些宝贵的经验将伴随他们一生,不仅在学术上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为他们未来的成就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石。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与学生思维发展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与学生思维发展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与学生思维发展镇江市实验小学 212000 王秀花【摘要】数学是小学的一门主课,数学教学在发展和培育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年级的数学是整个小学数学的基础。

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是最基础的一步,犹如高楼大厦的基石。

这一步迈得如何,关系到以后能不能顺利地学习和掌握多位数的加减法,以及多位数的乘除法和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等其它一系列内容的学习:也可以说直接关系到能不能保证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一年级数学思维发展现在的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

从这个角度看,小学一年级确实对孩子的将来有着重要的意义。

小学数学是小学教育阶段重要学科,一年级数学又是整个小学数学教育的基础,因此小学一年级数学的学习对学生以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1数学学科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数学本身的逻辑性与空间性以及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等都可为学生开展多种思维活动提供大量的机会与材料,数学的学习被称之为“思维的体操”。

一、全面地认识一年级数学的内涵(一)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根源数学与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同生并存,有文明就必须有数学,没有数学就无法表述我们的世界。

一年级数学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口算,而要全面地认识一年级数学的充分内涵。

二十以内的口算是一年级数学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是很多的应用题基础,还有初步的集合、映射、对应等概念。

一年级数学不仅要掌握教材中的概念、定律、公式和基本技能,还要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知识点迁移能力和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注意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逻辑性、创造性。

对于应用题的教学,决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加法、减法,而要注意给学生说清算理,培养数学语言。

用数学语言描述应用题,是需要从一年级开始确实抓好的事,这一点被很多教师给忽略了,而这一点正是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根源所在。

(二)帮助思维的平稳过渡1曹培英《小学数学操作活动的教学模式》《小学数学教育》2000年第7、8期事实上,数学知识的内在规律与儿童智力活动的规律以及儿童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具有一致性。

小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论文

小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论文

小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刍议教学的任务不能简单理解为教给学生知识,也不能只认为是所谓的“授之以鱼、授之以渔”。

教学应该是教给学生知识、学习方法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新一轮课程标准启动后,更加注重这个问题。

从当今小学数学教学来看,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

一、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就谈到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本身是由许多判断组成的确定的体系,这些判断是用数学术语和逻辑术语以及相应的符号所表示的数学语句来表达的。

并且借助逻辑推理由一些判断形成一些新的判断。

而这些判断的总和就组成了数学这门科学。

小学数学虽然内容简单,没有严格的推理论证,但却离不开判断推理。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

虽然在小学阶段正在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是形象思维并不因此而消失。

在小学高年级,有些数学内容如质数、合数等概念的教学,通过实际操作或教具演示,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与此同时学生形象思维也会继续得到发展。

又例如,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虽然不能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但是在教学与旧知识有密切联系的新知识时,在解一些富有思考性的习题时,如果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可以对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起到促进作用。

教学时应该有意识地加以重视。

至于辩证思维,从思维科学的理论上说,它属于抽象逻辑思维的高级阶段;从个体的思维发展过程来说,它迟于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

据初步研究,小学生在10岁左右开始萌发辨证思维。

因此在小学不宜过早地把发展辩证思维作为一项教学目的,但是可以结合某些数学内容的教学渗透一些辩证观点的因素,为发展辩证思维积累一些感性材料。

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整个小学数学教学前面说过,教学的任务不能简单理解为教给学生知识,也不能只认为是所谓的“授之以鱼、授之以渔”,而是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包括思维能力的发展)。

小学数学论文-小学数学教学与儿童数学思维的发展通用版

小学数学论文-小学数学教学与儿童数学思维的发展通用版

小学数学论文-小学数学教学与儿童数学思维的发展通用版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具有很强的概括性,抽象性,逻辑性。

在数学教学中,既要掌握数学学科的特点,更要适合儿童的心理发展。

因此,为了提高小学的质量,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数学教学中有关的心理学问题,懂得数学教学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一方面按照心理学的规律进行教学,不断提高教学,一方面要通过教学促进儿童的心理发展,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一、数学教学与思维发展数学教学是个复杂的思维过程。

学生要掌握教学的概念、法则和定理,必须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思维活动,应用所学概念进行符合逻辑的判断、推理。

所以学习数学要求具有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高度的想象力以及观察、注意、记忆等能力。

数学教学与心理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要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与效果,不仅在于使学生深刻而牢固地掌握数学大纲所规定的系统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技巧,而且还在于使他们具备一定的数学素养和能力。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思维素质和合理的学习习惯,并发展他们的学习兴趣与才智。

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二、数学思维发展的特征具有自己独有的特征:一方面它是由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以及数学用以认识现实世界现象的研究方法所决定的;另一方面又表现为人们对具体的数学科学的认识。

数学思维发展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点:(一)思维的概括性也就是思维的广度,它是由数学具有概括性的特点所决定的。

思维的概括性指思维活动是一种概括的反映。

思维所反映的对象总是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和它们之间的规律性联系,它所把握的是一类现象,而不限于个别事物。

在数学教学中,思维的概括性还表现在学生能对所学数学知识进行归类和条理化,着眼于事物之间的联系,从多方面分析研究,找出问题本质,运用概括和类比的方法去解题。

正是由于思维具有概括性,就能指导学生举一反三,把在一种情况下学到的知识推广应用到其它场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改试验看儿童思维发展的潜力
数学是学习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

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好数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便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

数学是小学的一门主课,因此数学教学在发展和培育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那么,在数学教学中究竟怎样来发展和培养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呢?我明显地看到这样一
个事实:数学知识的内在规律与儿童智力活动的规律以及儿童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具有一致性。

教材若能完善地反映数学知识的内在规律,并根据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符合儿童智力活动规律地去组织教学,就不仅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儿童的抽象思维也会获得巨大的发展。

发展和培育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各学科教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而儿童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又是学习掌握教材内容的前提,离开儿童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就不能顺利地掌握文化知识。

儿童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既不是先天不变的,也不是自然发展的。

而是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在教师的辅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学习掌握和运用所学的科学文化知识逐步发展起来的。

小学一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是怎样的?怎样才能符合儿童智力
活动的规律呢?小学儿童的思维总特点,就是正在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

这个过渡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而是要经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
由量变到质变的长期发展过程。

一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正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这个过渡的开始。

学习掌握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从具体事物的实际数量上升到抽象的数的概念,进行运算也就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具体过渡。

这可以说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

因此,对刚入学的儿童来讲,并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

儿童虽然入学前在他的生活中接触了大量的事物,但他们注意的往往是事物外部的表面特点,什么颜色、形状、气味以及它的实用意义等等。

而对事物的数量方面是容易被忽视的,头脑里的数量观念也是极其淡薄的。

那么,如何组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才能使儿童很好地形成和掌握书中的概念呢?这就必须使我们的教学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特别是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材与教学中体现得最为充分。

如:当每个数的概念出现,总是在一定数量的生动形象的直观事物的基础上用抽象概念概括出来。

但从以往的教学经历来看,我们虽然在直观的具体事物的基础上讲授数的概念,教学时间用得也不少,但儿童在掌握数的概念时,总是离不开掰手指头。

在加减运算中也经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例如:把11写作101,又如:刚学过加法后再学减法时,儿童总是把减法当加法来运算。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这向我们说明:我们的教学仅仅服从人的认识过程的一般规律是不够的,还必须服从儿童智力活动过程的具体规律。

对10的认识和20以内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中的十进位制的理解,是这部分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学习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
关键,因此要不惜时间的讲深讲透,使儿童真正理解,彻底弄懂,牢固掌握。

对10的认识与对10以内其他各数的认识相比,就有些不同了。

这里有个区分个位和十位的问题。

如果区分的好,对以后学习两位数、三位数乃至多位数都会有很大的好处。

怎样才能使儿童更好的认识10呢?怎样才能使他们真正理解十进制?
在讲进位加法时,我们同样利用火柴和数码进行。

比如讲9+2=11,讲明9根火柴和2根火柴各自都不成捆,因为都不够10。

但从2根里拿出1根放在9根里,便凑成10根,可以捆成一捆,然后把这一捆放在十位的格里。

由于个位数的2根,已拿走1根,还剩1根,所以9根加2根,就成了1捆余1根,用数字来表示就是11。

虽然”逢10进1”的进位加法与”退1当10”的退位减法,对刚入学的儿童来讲是更为抽象的,是难以理解的,但当我们用直观事物与数码把个位和十位以及它们之间的10进位制的抽象关系形象化、具体化之后,儿童就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了。

儿童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掌握概念,并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过程。

儿童对科学知识掌握的越好,对概念理解的越清楚,儿童的思维能力也就越发展。

事实上正是这样的。

儿童较好地掌握了10以内各数的认识和进位退位法则,在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时就非常顺利了。

经过测验,这样的教法使儿童的学习成绩提高较快。

因为儿童对数的概念和加减法运算掌握得好,所以儿童的抽象思维能力就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正如任课教师所说:”他
们学的活,接受能力强。


一年级的数学是整个小学数学的基础。

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是最基础的一步,犹如高楼大厦的基石。

这一步迈得如何,关系到以后能不能顺利地学习和掌握多位数的加减法,以及多位数的乘除法和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等其它一系列内容的学习:也可以说直接关系到能不能保证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