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机关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实践与思考
县纪委监委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项监督的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XX县纪委监委始终把扎实开展过渡期专项监督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聚焦关键、精准发力,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现将工作进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进展情况(一)聚焦责任落实,强化统筹部署。
将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纳入政治监督重点内容,制定印发《关于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项监督主要任务分工方案》,细化工作措施,明确23项具体工作任务,建立目标任务台账,清单式推进各项任务落实落地。
压紧压实工作责任,督促各级党组织和相关职能部门建立健全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推动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统筹谋划,确保一盘棋谋划,一体化推进。
(二)聚焦重点任务,加大监督力度。
紧紧围绕县委《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中明确的各项重点任务,切实加强日常监督、跟踪监督、精准监督、全过程监督,先后开展2轮次督查,督促农业农村、乡村振兴、财政、等相关职能部门严格落实好监管责任,充分发挥监管作用;会同县委督查室、乡村振兴局重点加强对涉农项目审批、工程招投标、资金流转使用、项目审核验收等关键环节监督检查,督促整改各类问题xx个,确保项目、资金和惠民富民、促进共同富裕政策等落到实处、发挥实效。
(三)聚焦突出问题,做实提级监督。
加强对集体“三资”管理的监督,针对资产资金规模较大、群众反映问题比较集中的xx个城郊村、富裕村、移民致富提升重点村开展集体“三资”提级监督试点工作,制定工作实施方案,明确xx 项监督任务和xx项具体工作措施,先后深入各提级监督村开展督查检查xx轮次,督促整改各类问题xx个,下发督查整改通知书xx份,突出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从根本上整治和防范村违纪违法问题,全面提升村干部廉洁用权、服务群众意识,以精准有力的监督护航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
(四)聚焦线索查办,强化追责问责。
服务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宁德实践与探索
福建金融2019年第09期一、宁德市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中存在的问题福建省宁德市曾是典型的“老、少、边、岛、贫”地区,也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区之一。
改革开发以来,宁德市围绕“摆脱贫困”工作主线,以“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精神推动脱贫攻坚工作,成功探索出了扶贫开发的“宁德模式”。
但从宁德辖区看,城乡差距仍然较大,农村人才、农村产业、农村生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使全面实现小康仍然面临严峻挑战。
(一)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薄弱。
宁德市经济基础薄弱,发展起步较晚。
由于受历史原因影响,闽东农村地区交通、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仍不完善;同时,加之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历史欠账等问题,导致基础设施薄弱,从而制约乡村振兴。
(二)三产融合程度不深。
农业产业规模不大,一、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低,层次浅、链条短、附加值不高;新型农业产业发展不足,现代化进程慢、竞争力有限,产业融合的促进效果不明显;农民专业素质相对较低,缺乏产业融合型、技术型人才。
(三)稳定粮食生产难度仍然较大。
粮食生产用工成本持续处于高位,进城务工和种植经济作物收益远高于种植粮食作物,致使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地理环境因素导致台风、暴雨等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频繁,农业生产风险大,防灾减灾任务重。
(四)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家禽粪便、化肥农药、生活污水垃圾对农村水质、土壤造成重大污染,土质破坏、水土流失等问题致使农作物品质、产量降低;部分村民环保意识薄弱,对环境污染的危害性认识不足。
收稿日期:2019-04-25作者简介:张朝农(1977-),男,福建泉州人,现供职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宁德分行。
曹昇岽(1993-),男,福建宁德人,现供职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宁德分行。
摘要: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至2020年我国所有贫困地区与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庄重承诺,而只有使贫困地区人口全面脱贫,才能实现全面小康。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乘势而上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更是开启了中国农村发展的新起点。
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乡村振兴局关于印发检察机关与乡村振兴部门加强司法救助协作典型案例的通知
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乡村振兴局关于印发检察机关与乡村振兴部门加强司法救助协作典型案例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乡村振兴局•【公布日期】2022.02.23•【文号】•【施行日期】2022.02.23•【效力等级】司法指导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检察机关,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乡村振兴局关于印发检察机关与乡村振兴部门加强司法救助协作典型案例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乡村振兴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乡村振兴局:为切实加强检察机关与乡村振兴部门在开展国家司法救助工作中的协作,充分发挥司法救助“雪中送炭”“救急解困”功能,深入推进“司法救助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专项活动,进一步形成工作合力,更好融入、服务、保障国家乡村振兴大局,现将谢某华等5人国家司法救助案等10件典型案例印发你们,供协作开展司法救助时参考借鉴。
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乡村振兴局2022年2月23日案例一谢某华等5人国家司法救助案(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人民检察院上思县人民检察院)【关键词】脱贫不稳定户乡村振兴部门移送救助线索联合救助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衔接【基本案情】被救助人谢某华,女,1985年9月出生;黄某瑞,女,2006年12月出生;黄某伦,男,2009年6月出生;黄某庭,男,1956年8月出生;陈某莲,1965年11月出生。
五人分别系冯某强故意杀人案被害人黄某兴的妻子、未成年子女和父母,其中谢某华亦系冯某强故意杀人案的被害人。
2012年6月24日,冯某强因琐事驾车将黄某兴、谢某华乘坐的摩托车撞倒在地,并用刀砍杀黄某兴、谢某华,致黄某兴当场死亡,谢某华重伤、四级残疾。
当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思县公安局对冯某强以涉嫌故意杀人罪立案侦查,同年9月4日移送上思县人民检察院起诉。
上思县人民检察院经审查,报送防城港市人民检察院起诉。
2013年5月3日,防城港市人民检察院以故意杀人罪对冯某强提起公诉。
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心得体会4篇
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心得体会4篇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心得体会4篇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心得体会篇1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部署,这是党中央着眼于推进“四化同步”、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亿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实现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们党“三农”工作方针政策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中国幅员辽阔,南北贫富差异较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从实际出发,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举各方之力,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努力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是基础。
发展是第一要务。
实施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彻底解决农村产业和农民就业问题,确确保当地群众长期稳定增收、安居乐业。
而无论是解决农民就业还是确保群众增收,都都需要以产业发展为基础。
农业强,产业必须强。
产业旺,乡村振兴才有底气。
要实现产业兴旺,首先要构建乡村产业体系,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重点是通过培育农业品牌、增强科技创新、强化城乡融合,补齐农业发展短板,促进农村产业集聚。
人才振兴是支撑。
“人才兴,事业方兴”。
发展离不开人,乡村振兴自当不例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要解决人的间题。
由于受前些年农村发展“钱景”不大的影响,大量人口外出务工,农村缺人特别是缺少能人的问题,已经成为振兴乡村的制约瓶须。
因此,实施乡村振兴必须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做好农村人才政策这篇大文章,完善人才服务机制建设。
既重视本土人才的培育,培养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使之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主要生カ军。
也要广纳懂科技、懂市场、懂法律、懂管理的贤才能人到农村来创新创业,让农村成为贤才能人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质专业化乡村振兴队伍,增强农业发展的创新驱动力和农村产业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基本原则和实践思维
工作的逻辑契合 [J]. 吉首大学学报 ( 社科版) ,2018,39 ( 6) [3] 国务院扶贫办: 脱贫攻坚前沿问题研究 [M]. 研究出版社. 2019. 3: 76 [4] 李晓冰: 花垣县打落坪村油茶产业扶贫及农户响应的调查报 告 [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 ( 14) [5] 豆书龙,叶敬忠: 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有机衔接及其机制 构建 [J]. 改革. 2019 ( 01)
作者简介: 李晓冰 ( 1988 - ) ,男,汉族,河南许昌人,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 2017 级民族学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贵州瓮安县委办干 部,研究方向: 民族地区扶贫与发展。
施的重大战略部署,两者的衔接问题,更是没有可供参考的样本和 案例,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自己探索。[4] 这就需要在做好有机衔接 过程中,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比如,贵州省瓮安县针对两者的衔 接问题,探索出了 “三下沉五示范”① ,这正是瓮安县干部群众发扬 改革创新精神的具体体现。
( 五) 辩证思维。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是辩证统一的互涵式关 系[5],前者注重短期成效但讲求稳定脱贫和可持续脱贫,后者注重 长期过程但讲求短期成效的积淀。从类型来看,一个是歼灭战,一 个是持久战。从瞄准领域看,前者是以 “五个一批”② 为路径,解决 的是现行标准下的贫困问题,瞄准的是 “重点”,而后者是以 “二 十字方针”③ 为抓手,解决的是农业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瞄准的是 “全面”。
总之,作为国家的两项重大战略,必须高度重视脱贫攻坚与乡 村振兴工作以及二者的有机衔接问题,既要坚持党政主导、群维、精准思 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从而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
检察院脱薄情况汇报
检察院脱薄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检察院脱贫情况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为了更好地总结工作经验,查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现对检察院脱贫情况进行汇报如下:一、脱贫成效。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各级检察院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工作。
通过加强对贫困地区法律援助工作、打击涉农领域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等方面的工作,有效地促进了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检察院脱贫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一些地方检察院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存在工作不到位、不够精准的情况。
其次是在开展法律援助工作时,部分检察院对贫困地区的法律援助力度不够,导致部分贫困群众无法有效获得法律援助。
此外,还存在一些检察官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工作动力不足、责任心不强等问题。
三、解决方案。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对脱贫攻坚工作的组织领导,提高各级检察院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视程度,确保工作到位、精准。
二是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法律援助力度,通过设立法律援助中心、加强对贫困地区律师队伍的培训等方式,确保贫困群众能够有效获得法律援助。
三是加强对检察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脱贫攻坚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确保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
四、工作展望。
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逐步实现,检察院脱贫工作将迎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深入贫困地区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努力为贫困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法律援助服务,为脱贫攻坚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以上是对检察院脱贫情况的汇报,希望领导能够审慎评估,并提出指导意见,共同推动检察院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谨此汇报。
此致。
敬礼。
检察院做好三农工作的做法和建议
检察院做好三农工作的做法和建议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三农工作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检察院,在推动三农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地履行职责,我们需要总结经验,提出适合当前形势的做法和建议。
首先,要加强组织领导。
检察院应当建立健全三农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并加强对各级检察院的指导和督促。
同时,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三农工作的落实。
其次,要加强法律监督。
检察院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应当加大对农村土地、农民工、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的监督力度。
要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查处,严惩侵害农民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同时,要加强对农村法律服务的提供,为农民解决法律问题,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
第三,要加强农村基层建设。
农村基层组织是推动三农工作的重要力量,而基层治理存在一些问题,如组织不健全、能力不足等。
检察院应当加强对农村基层组织的监督和指导,帮助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基层组织的服务能力和治理水平。
同时,要加强对农村干部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
第四,要加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
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是推动三农工作的重要基础。
检察院应当加强对农民的法律宣传教育,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
可以通过开展法律讲座、发放法律宣传资料等方式,让农民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增强法律意识,自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最后,要加强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监督。
农村经济发展是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检察院应当加强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监督,防止违法违规行为,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同时,要加强对农村经济政策的研究和评估,提出合理化建议,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综上所述,检察院在做好三农工作中应当加强组织领导,加强法律监督,加强农村基层建设,加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加强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监督。
只有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工作能力,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责,为推动三农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检察机关服务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2
“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和干部住村下乡工作调研报告检察机关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右玉县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胡永斌右玉县属国家级贫困县,广大地域在农村,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右玉发展必须关注的重大课题。
要实现右玉的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就必须创造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检察机关面临的社会矛盾和执法环境更加复杂,检察工作面临怎样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严峻挑战。
笔者以这次“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和干部下乡住村活动为契机,经过走访座谈和实地调查,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试对检察机关如何更好地服务全县新农村建设作一些探讨:一、打击涉农职务犯罪,为农村创造廉洁和谐的法治环境近年来,党和国家对农民实行了支农惠农政策,加大了对农村的资金投入。
然而,这些资金却成了部分农村干部眼中的“唐生肉”,侵害农民利益的行为往往引起农民的上访。
检察机关紧紧围绕服务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把惩治和预防涉农职务犯罪作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从维护农民利益出发,严肃查办涉农职务犯罪案件,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了司法保障。
近年来,我院共查处涉农职务犯罪案件件人,其中贪污案件人,受贿案件人,挪用公款案件人,涉案金额万元。
这些案件的发生,极大地损害了当地群众的切身利益,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1、农村干部贪污贿赂犯罪案件的特点一是从犯罪的主体来看,犯罪主体多为支书、主任。
在我们查办的案件中,涉及支书人、村委主任人、粮站站长1人,发展银行行长1人。
二是从犯罪的罪名来看,贪污和挪用公款案件占多数。
三是从作案手段来看,多为虚报冒领。
农村帐目不规范,监督不到位,一元化领导,贪污案件多为私自签字报账、截留公款,采取的是“细水常流”的方式,利用职权将公共财产不断据为己有。
四是从涉案金额来看,案值呈现逐年增大趋势。
五是从涉案款物的来源来看,国家退耕还林和粮食直补以及发行贷款等。
民生司法论文:检察机关践行民生司法的思考与实践
民生司法论文:检察机关践行民生司法的思考与实践摘要从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更加注重保障民计民生的要求出发,分析检察机关的法律地位即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权力来自人民,又服务于人民,得出检察机关要在新时期践行民生司法的理念,坚持检察工作围绕关注民计民生的主题,分析了检察机关保障民生的重要意义。
进一步总结了河东区人民检察院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际举措和重点开展的八项工作,即维护稳定保民安、反腐倡廉顺民心、强化监督解民忧、公正执法护民权、宣讲法律使民知、耐心接访化民怨,最后总结了践行民生司法理念的实际效果和经验。
关键词民生司法检察工作执法为民党的十七大报告从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出发,把改善民生问题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系统地阐述了改善民生的意义、目标和要求,从六个方面提出了改善民生的主要任务,充分体现了党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和无微不至的关怀。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权力来自于人民,又服务于人民。
无论是检察机关的宪法地位还是检察工作主题,都决定了各项检察工作均与民生密切相关。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强调:“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检察工作应该着眼民生,保障民生,要抓住关系民生的突出问题,加大法律监督力度,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检察机关践行民生司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指明了具体的努力方向。
一、检察机关践行民生司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一)检察机关践行民生司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深入落实十七大精神的必然要求民生,即民众之生计、利益。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根本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是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穿党87年历史的优良传统,也是党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支持的力量源泉。
特别是在当前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更是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应有之义,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关于对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调研报告
关于对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一、引言自2013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务确立以来,中国的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使数以亿计的农村贫困人口重获幸福生活。
随着脱贫攻坚战的胜利,中国迎来了新时代的新挑战,即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并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本次调研旨在探讨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问题,为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出建议。
二、调研概况1. 调研地点:广东省某农村地区2. 调研时间:2022年5月至6月3. 调研对象:农村居民、农业合作社、政府部门等4. 调研方法:问卷调查、深度访谈、跟踪观察等多种方式的综合应用三、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面临以下主要问题:1. 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在脱贫攻坚过程中,一些地区为了迅速脱贫,过度开发资源,导致生态环境受损,后续发展面临困境。
2. 产业结构单一化:一些贫困地区在脱贫攻坚中依赖某一种产业或项目,导致产业结构单一化,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3. 缺乏生产要素支持:一些贫困地区面临土地、资金、技术等方面的瓶颈,缺乏支持农村发展的生产要素。
4. 农村基础设施滞后:一些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以上问题的出现主要有以下原因:1. 发展思路短期化:在脱贫攻坚中,一些地方为了达到脱贫目标,短视地追求短期成果,忽视了长远发展的需要。
2. 缺乏顶层设计:一些地区缺乏对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导致后续发展没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3. 部门之间协调不够:在脱贫攻坚中,各个部门之间协调不够,导致决策不一致、政策衔接不顺畅等问题。
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思路与建议1. 坚持可持续发展:在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过程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
工作心得:检察机关服务民生建设的薄弱环节及对策
工作心得:检察机关服务民生建设的薄弱环节及对策近年来,我党把民生问题列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服务民生成为全党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
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检察机关,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如何充分发挥工作职能服务民生建设,是值得思考和研究是问题。
一、当前检察机关服务民生建设的薄弱环节检察机关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主力军,在服务民生方面,虽然做了大量颇有成效的工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总的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服务意识有待进一步强化。
检察工作还存在服务民生建设不够主动、不够自觉的问题,对服务民生建设的内涵理解不深、不到位,不能正确认识检察权的人民性、群众性,执法为民的观念树立不牢。
在执法中就案办案、孤立办案,旧的执法定势未完全转变,不能很好的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眼前利益、部门利益考虑的多,离人民群众期待还有一定的距离。
(二)服务职能有待进一步发挥。
履行职责还存在不到位的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些执法不公的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纠正。
打击犯罪与预防犯罪、执法办案与化解矛盾时常脱节,注重实现打击职能的多、有针对性的发挥预防职务犯罪职能的少,注重法律效果的多,追求社会效果的少,未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检察职能作用。
(三)服务本领有待进一步加强。
当前一些检察人员执水平不高,法律基础理论薄弱,法律知识不够全面,难以站在立法和法律本意的高度理解、研究和执行法律,导致办案质量和效率不高,特别是职务犯罪案件,适用缓刑和罚金刑的较多,影响了执法公信力。
有的只注重法律知识学习,轻视对社会知识、群众知识的学习,不善于从各方面利益考虑问题,不善于统筹做好群众性的工作,从而影响了执法效果。
(四)服务感情有待进一步加深。
不少检察干警存在职业的优越感,霸道作风、特权思想较为严重,执法中动辄以监督者自居,自己说了算,不容他人置疑,对群众的态度冷漠;有的工作作风粗暴,方法简单,滥用强制措施,随意执法,野蛮执法;有的受利益驱动不能正确行使检察权,“吃、拿、卡、要、报”还不同程度存在;有的在社会交往中不能严格要求自己、把握自己,甚至违法违纪,影响了检察机关的形象。
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现实思考
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现实思考前言自2015年以来,中国政府启动了全面脱贫攻坚行动,这项行动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积极响应和参与。
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贫困人口的脱贫状况,同时还需要考虑脱贫后的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建设。
因此,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已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
全市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建设现状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全市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建设的现状。
在全市的工作中,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截至2021年底,全市的贫困发生率已经从2015年的8.9%下降到了0.18%,贫困人口由33.72万人次下降到868人次。
同时,在乡村振兴方面,全市政府积极推进“三农”工作,加大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扶贫产业发展。
然而,我们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脱贫攻坚只是第一步,脱贫后的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建设同样重要。
目前,全市一些贫困县区、乡村地区的发展速度仍然较慢,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仍有不足,农业生产方式和体系亟需改革升级。
建立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机制要实现全市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我们需要建立相应的机制。
加强政策衔接政策的衔接是机制建立的前提。
全市政府需要及时发布并推行有关农村发展、扶贫和就业等的系列政策措施。
特别是针对已经脱贫的地区,在政策上需要更加精细化,实现“因地制宜”,制定更具体的发展目标和计划。
优化资源配置针对农村地区存在的短板和问题,我们需要充分发挥政策、投资、用地等各种政策工具的作用,进行资源的统筹和多方协商,尤其要重视农村公共设施、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和公共服务水平。
推进产业升级乡村振兴建设的核心在于发展农村经济,通过产业发展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脱贫攻坚的基础上,我们还要进一步发展农村产业,引导群众参与产业转型升级,拓展产业链,扩大产业规模,推进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来实现农村产业的发展。
探索多方协作模式要实现全市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除了建立机制外,还需要多方协作。
四川省人民检察院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服务保障城乡融合发展的意见
四川省人民检察院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服务保障城乡融合发展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人民检察院•【公布日期】2023.12.29•【字号】•【施行日期】2023.12.29•【效力等级】•【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检察机关正文四川省人民检察院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服务保障城乡融合发展的意见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乡融合发展重要指示精神和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深化落实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决定》,高质量服务保障我省城乡融合发展,结合检察工作实际,制定以下意见。
一、深刻领会把握服务保障城乡融合发展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任务要求1.立足检察职能准确把握服务保障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任务要求。
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专题部署城乡融合发展,审议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的重大举措,着眼四川现代化建设全局作出的战略谋划。
全省检察机关要把深入学习全会精神和《决定》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充分发挥“四大检察”职能作用,坚持依法一体履职、综合履职、能动履职,围绕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抓手、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目标、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配置重点,找准检察机关服务保障城乡融合发展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用好法治“金钥匙”,切实做到检察工作与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工作同向合拍、同频共振。
二、为城乡产业发展营造法治环境2.助力优化县域营商环境。
依法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形式、组织形式、经营规模的市场主体,确保其诉讼地位平等、诉讼权利平等、法律保护平等,助力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依法办理扰乱企业生产经营和市场秩序犯罪,依法打击生产、销售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农机等坑农害农、危害农业生产犯罪,依法惩治破坏城乡道路交通、供水供电等设施犯罪,保障城乡生产经营秩序。
检察机关包村工作总结_检察机关监所工作总结
检察机关包村工作总结_检察机关监所工作总结近年来,随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检察机关的监督职能也越来越重要,加强基层工作一直是我们的重点工作之一。
在这一方面,包村工作是我们的重点,包村工作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基层的情况,以便依据实际情况开展工作。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院深入推进包村工作,不断加强与群众的联系,有效地推动基层司法工作。
在此,我想对我院包村工作进行一下简要的总结。
一、重视包村工作,注重与群众交流包村工作一直是我们的重点之一。
在去年,我们对包村工作进行了一定的改革,使其更加适应现实情况。
我们注重与群众交流,安排检察官对基层和贫困地区进行走访,有效地了解基层矛盾和问题的实际情况。
同时,我们建立了一个基层工作论坛,定期与基层和社会组织进行交流,并与基层合作,共同推动基层司法工作。
二、积极参与基层工作,有效地解决社会矛盾我院积极参与基层工作,有效地解决了一些正在困扰社会的矛盾。
例如,在去年,我们发现了一起困扰社会的侵权案件。
该案让人们对基层的法律约束有了更深的认识。
我们经过深入调查和研究,积极介入,并取得了圆满的结果。
同时,我们还积极参与扶贫工作,反对黑恶势力,并针对该地区的实际情况,积极地制定工作计划和行动计划,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三、发扬团队精神,为推进基层司法工作做出贡献我们始终保持团队精神,积极协调与配合。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我们按照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工作,传授积累经验,并加强队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这种团队精神在社会服务领域中具有相当的重要性,越是强调团队精神,越能有效地推进基层司法工作。
总之,我院的包村工作是基层司法工作中重要的一项职责,有效地推动着基层司法工作的发展。
我们将一如既往地重视包村工作,并加强与基层的沟通和交流,推动我院的工作更进一步。
社会实践乡村振兴战略实践报告(精选8篇)
社会实践乡村振兴战略实践报告社会实践乡村振兴战略实践报告社会实践乡村振兴战略实践报告(精选8篇)紧张又充实的社会实践又告一段落了,这段时间里,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经验吧,那么我们需要好好地进行总结了。
一起来学习实践报告是如何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社会实践乡村振兴战略实践报告(精选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社会实践乡村振兴战略实践报告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响应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进一步加强农村建设,发展农村产业,实现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实现乡村生态振兴,加强农村环境治理,改善人居环境,打造美丽宜居生活家园。
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尽管在一系列强农、富农、惠农政策的推动下,农村工作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但很多农村地区在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差距。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是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后对农村发展战略的再提升。
乡村振兴战略不仅要求改革、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等各项涉农经济制度,而且注重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可有效推动乡村发展、农民致富。
经过对相关政策学习梳理,并采取实地调查、问卷调查等方式,结合南城区实际,形成如下调研报告:一、南城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现状南城区地处县城南部,所在辖区共8个行政村:北沙河、胡家庄、南杨家庄、孟家庄、杨家庄、申奉,2个农村社区:太纺二社区、天利达二社区。
南城区把农村基础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持续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发展,城乡二元结构差距逐步缩小。
(一)发展农业产业目前,农业产业调整成效明显,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中心,以省果树所种植技术为支撑,依托玉露香梨、早黑宝葡萄等产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以海宏牧业为养殖龙头,大力推行“公司+合作社+银行+农户”的肉羊生产模式。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情况调研报告近年来,中国脱贫攻坚取得了重大成果。
自2013年以来,中国每年减少易发贫困人口都超过1000万,已经有超过8000万人摆脱了贫困。
这一成果的实现离不开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随着脱贫攻坚目标的实现,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成为了当下关键的任务。
在实现脱贫攻坚的过程中,中国政府通过实施精准扶贫政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等措施,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如今,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的升级成为了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
近期,笔者对某省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
笔者在各地走访,了解到下列情况:一、政策激励鼓励乡村产业发展政府通过扶持农产品深加工、产业转移、旅游等业态发展,推动产业发展。
例如,在某个市政府支持下,一些种植户成立了合作社,将菌菇、枸杞等农产品通过线上销售渠道进行推销,走出了一条特色农村发展之路。
在某些偏远地区,推动柿子、桑蚕、枸杞等传统农业产业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二、发展乡村公共服务设施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发展治理体系和服务体系,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民提供更好的生活与服务。
例如,在某省,农村小学设施大大提升,小学进行互联网+教育,开展了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为当地农村孩子接受优质教育提供了必要条件。
三、积极创新产业扶持形式在产业扶持方面,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密切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
例如,在某省推介了乡村扶贫车间建设,为返乡创业提供场所和帮扶。
总之,脱贫攻坚成果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与前提。
为了实现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有效的同脱贫攻坚成果紧密衔接是必不可少的。
政府和社会各方应该继续推动产业升级,提升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水平,为农民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服务,从而更好地促进乡村振兴。
中国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果,每年减少贫困人口超过1000万,超过8000万人已经摆脱了贫困。
调研报告: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几点思考
调研报告: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几点思考调研报告: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几点思考摘要:随着我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胜利,乡村振兴战略纳入国家发展全局。
然而,如何有效衔接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重要的问题之一。
本调研报告旨在探讨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衔接的关键因素,并提出几点思考。
一、加强政策支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是实现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衔接的重要方面。
应建立健全政策衔接机制,确保脱贫攻坚政策和乡村振兴政策之间的协同效应。
同时,政府应增加财政投入,加强对贫困地区的支持,为乡村振兴提供稳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二、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乡村振兴要从传统的农业经济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实现农村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这需要注重发展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旅游等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乡村经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同时,还应加大农技推广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
三、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包括道路、水电、通信等方面的建设。
改善农村交通条件,提供便利条件,促进农产品流通和农村产业的发展。
同时,完善农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四、加强乡村治理和组织建设乡村振兴需要建立健全的乡村治理机制,加强乡村自治能力,形成良好的乡风文明和社会环境。
政府应加强对乡村组织建设的引导和支持,推动农民合作社、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等发展,促进农民的组织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振兴与生态环境保护息息相关。
应加强农田水利和农业生产的生态化改造,推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加强水土保持工作,保护农田水资源。
同时,要加大对非农产业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力度,提高乡村生态环境的质量。
结论: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需要政策支持、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治理和组织建设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努力。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取得突破和改善,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带来长期可持续发展。
甘肃省泾川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
收入·消费-137-泾川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和中央省市部署要求,全面总结“十三五”期间在脱贫攻坚方面的主要做法和成效,紧扣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一系列部署和行动,不断强化组织建设,凝聚工作力量,创新工作举措,积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效,着力抓好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绿色开放幸福美好新泾川提供坚强保障。
1 脱贫攻坚的主要做法及成效1.1 切实强化组织建设,打造脱贫攻坚“先锋队”着力解决基层党组织带动能力弱、发挥作用不明显、软弱涣散等问题,按照“支部自查自评、党员群众测评、党委定星挂牌”的程序,稳步推进“十星级”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对全县666个党支部重新进行评星定级,评选“十星级”党支部133个,全面消除“五星级”以下党支部。
扎实开展党建引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行动,全面推行产业党建“四链”模式,建立产业型党组织45个,领办产业园区164个。
持续加强村级班子建设,落实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157人,覆盖率达到73%,结合推行村干部专职化试点工作,确定专职化试点村57个,考聘专职村党组织书记23名、村文书50名、“三变”改革助理员84名,不断优化充实村级后备干部库。
深入开展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回头看”,严格落实县级党员领导干部联村、乡镇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包村、第一书记驻村、县级以上机关单位结对的“四个一”措施,切实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为打赢脱贫攻坚提供组织保障和人力支撑。
1.2 全力抓好教育培训,提振脱贫攻坚“精气神”持续加大干部培训力度,依托“学习强国”“甘肃党建”“甘肃干部网院”等平台,组织全县扶贫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开展线上培训;把贫困群众劳动力技能培训作为党建的重要抓手,举办全县驻村帮扶工作队、农业干部能力提升、村党支部书记、新任职专职化村文书等培训班,同时组建宣讲团深入村(组)开展政策理论宣传,受教育干部群众达20000多人,切实加强贫困户的思想教育和致富技能提升;建立协调联动机制,统筹协调解决困难问题,各帮扶责任单位、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围绕扶贫政策知识、专业技能等,深入贫困村、贫困户“面对面”“一对一”开展培训。
三农检察工作总结
三农检察工作总结
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的检察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在三农领域,检察机关积极履行职责,依法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以下是对三农检察工作的总结和展望。
首先,三农检察工作在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检察机关积极介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集体资产保护、农民工工资支付等案件,依法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有效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
同时,检察机关还加强对乡村振兴政策的法律监督,确保政策落实到位,让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
其次,三农检察工作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检察机关加强对乡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维护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为农民提供了安全感,促进了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流转。
同时,检察机关还加强了对农村金融领域的监督,打击了各类非法金融活动,保护了农民的财产安全,为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最后,三农检察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农村地区基层检察机关人力、物力等资源相对匮乏,导致一些基层检察机关的执法能力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基层检察机关的支持和帮助。
同时,农村地区的法律意识相对较弱,一些农民对法律法规的了解不足,容易成为法律的“盲区”,需要加强对农民的法律宣传和教育,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总的来说,三农检察工作在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希望未来能够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地区的法治建设,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为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调研报告: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几点思考
调研报告: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几点思考为了实现乡村振兴和全面脱贫的有效衔接,我们进行了一些调研和思考,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需要建立健全帮扶机制。
在实现脱贫的过程中,需要将“精准扶贫”转变为“精准帮扶”,通过建立帮扶机制,使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对贫困户进行长期的帮扶和服务,提高脱贫的可持续性。
其次,需要注重培育乡村产业。
在脱贫和乡村振兴方面,产业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只有拥有足够的产业基础,才能够吸引资金、技术和人才,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因此,需要对当地的优势资源进行充分挖掘,培育壮大传统特色优势产业和前沿产业,促进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第三,应加强土地管理和资源保护。
在进行产业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土地和资源的保护,从源头上解决贫困和环境问题。
加强土地整治和治理,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同时,加强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保护水源地和森林资源等。
第四,应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品质。
在推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过程中,还需要提高农民的素质和生活品质。
通过加强农民职业培训和技术培训,提升他们的劳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通过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打造良好的医疗、教育、交通和文化娱乐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提高贫困群众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是两个互相关联的主题,需要通过多方面的手段和措施进行有效的衔接。
通过建立健全帮扶机制、培育乡村产业、加强土地管理和资源保护、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品质等方面的努力,可以实现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互惠共赢。
除了以上提到的四个方面,乡村振兴和全面脱贫的有效衔接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注重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促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中包括水电通讯、交通运输、农村道路、供水供气等,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将有助于吸引更多的资金和技术向农村流入,为当地经济发展和脱贫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需要加强政策和制度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察机关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实践与思考作者:来源:《中国检察官·司法实务》2020年第09期编者按:精准脱贫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的具体贯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关键的一项民生工程。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我们党作出的庄严承诺,检察机关助力精准扶贫义不容辞,张军检察长强调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心用情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要求,充分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以检察新担当新作为助力精准脱贫,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作出更大贡献。
本刊聚焦检察机关强化政治自觉、检察自觉,立足检察职能,发挥检察智慧,助力精准脱贫的实践,特别策划组稿,以飨读者。
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脱贫攻坚是第一民生工程。
在这场攻坚战中彰显检察作为和作出检察贡献,就要立足“四大检察”,在“严惩、监督、保护、帮扶”上下功夫。
一方面是完成好检察机关具体的精准扶贫任务,通过结对帮扶和驻村帮扶的形式,落实推进扶贫的各项精准政策,取得扶贫脱贫重大成效;另一方面是通过履行检察职能及参与乡村综治工作、保障乡村振兴优势产业体系构建、服务保障乡村绿色发展,助推脱贫攻坚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同时针对实践中巩固提升扶贫成果、发展加大产业、细化精准施策、激发内生动力、强化扶贫责任等工作的改进进行深入思考。
关键词:检察机关脱贫攻坚实践与思考近年来,湖北省孝感市检察机关坚持服务保障大局,依法履职尽责,在助力脱贫攻坚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初步形成了有检察特色的服务脱贫攻坚的工作格局。
一、孝感农村现状调查(一)农村贫困的现状孝感市地跨鄂豫皖、湘鄂两大革命根据地,国土面积8922.7平方千米,集老区、山区、库区、湖区于一体。
全市现有大悟、孝昌两个国家级贫困县和5个插花贫困县(市、区)及双峰山旅游度假区,2018年全市常住人口491.50万人,其中农村213.44万人。
2013年底建档立卡贫困村503个、贫困人口33.95万人,贫困发生率8.13%。
截至2018年底,全市累计出列贫困村399个、脱贫25. 78万人。
动态调整后,全市2019年存量建档立卡贫困村104个、贫困人口9.26万人,贫困发生率降到2.37%。
(二)孝感农村的变化随着农村综合改革逐步深化,农村社会结构、农业经营体系以及农民思想观念等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1.人口流动性增强。
一是外出打工人员较多。
目前城镇化发展加快,导致一些农民相继进城务工,留下老人、妇女和儿童,导致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
二是流转土地进行养殖的外来人员增多。
随着劳动力的锐减,大量土地被闲置,一批有技术有知识的外来新型农民进行新型农业种植养殖。
目前,汉北河流域建起22万亩水生蔬菜基地;孝南、汉川、云梦、安陆4个县建起34万亩常年时令蔬菜基地、10万亩常年特色菜基地、10万亩常年速生菜基地;全市引进外地企业和个人投资渔业项目32个。
2.回迁聚集度增大。
随着精准扶贫不断深入,移民安置集中搬迁形成新的群居村落。
截止2019年9月全市集中搬迁安置12931户27199人。
一方面,随着扶贫就业、大众创业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加大,外出打工者回家就业定居;另一方面,农村良好的生态环境、交通设施的逐步完善和农村电商的进一步普及,吸引部分在外工作退休者返回农村盖房并休闲农耕。
3.发展针对性更强。
精准扶贫政策实施后,发展的针对性更强、整体协调性更好。
2018年全市乡村振兴24条意见明确提出打造农业区域品牌,建设58个农业核心示范区,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目标。
现已创建孝昌太子香米、云梦蔬菜(南瓜、西兰花)、安陆白花菜、汉川莲藕、孝南红桃、大悟绿茶、艾叶深加工产品等一批特色品牌。
推进农旅深度融合,打造了3000个田园综合体,建设了11条农旅养融合示范带、23个示范区、10个养生养老基地。
孝南区朱湖湿地公园生态恢复,汉川市汈汊湖退田还湖,孝昌县观音湖生态保护,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
4.新矛盾新问题突出。
由于农村社会结构、农业经营体系以及农民思想观念等的变化,农村社会也面临着挑战,主要是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交通事故频发,伤残人员相对较多,垃圾污染特别是养殖业产生的垃圾治理难度大,尤其是弱智弱能弱势群体呈集聚现象,扶持提升难度较大。
二、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检察实践孝感市检察机关在实践中,主要从两个方面着力,一方面是完成好检察机关具体的精准扶贫任务,另一方面是通过履行检察职能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一)直接参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1.驻村帮扶和结对帮扶工作开展的扎实有效。
2017年以来,孝感市两级院共抽调48名干警组成17个驻村工作队,负责24个村(其中贫困村10个)的扶贫工作(具体见表一),累计投入帮扶资金344.698万元(具体见表二),已经实现10个贫困村出列。
总结做法如下:其一,开展基础设施建设。
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安全饮水”“厕所革命”等部署,帮助协调县乡资金项目,陆续建成村民之家、三留守关爱中心等村民集体活动场所29个,建设修整村庄道路47930米,安装路灯1007个,垃圾桶1084个,建成安全饮水设施353个,清除垃圾200处1630立方米,建设新型农村公厕62个,村容村貌得到根本性改觀。
其二,大力开展产业扶贫。
因地制宜,因人施策,落实“两不愁三保障”政策,为771户2056人贫困户解决低保、五保、医保、教育、住房、就业等实际困难2039个。
引进种植、养殖、扶贫工厂、光伏发电等产业项目22个,流转土地1980.24亩,吸引村民(含贫困户)当地就业375人,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5—15.6万元/年不等,贫困户每户增收716—14000元/年不等(具体见表三)。
其三,因人因户精准滴灌。
立足村情和贫困户实际,采取不同脱贫措施,确保精准滴灌、靶向治疗。
比如,对无劳动能力的重点贫困户,帮助争取政策兜底到位;对一般贫困户,采取扶智和扶志相结合的办法,因势利导,充分发挥他们自主脱贫的潜力,引导自主创业;对外出务工为主的贫困户,争取在政策、技术、资金、信息上给予必要支持和帮助;对因病、因学、因灾等临时性贫困户,针对原因找准突破口实施帮扶,切实帮助他们度过难关,恢复自主发展能力。
其四,以党建促发展带动扶贫。
村两委换届选举时,协助监督选举相关工作,帮助村民选配村两委班子。
累计调整基层党组织 15个,新发展党员 19人。
近两年来,孝感市检察院第四党支部与孝昌县大堰村党支部联合开展“检村支部共建”活动,一起重温入黨誓词,互讲党课,参观十五军史馆,观摩12309检察服务中心等(具体见表四)。
座谈支部共建和扶贫帮困工作,经常性地上门开展法制宣讲、捐款捐物、访贫问苦、采茶义务劳动,支部共建取得较好成效。
2. 驻村帮扶促农村集体发展成效显著。
一是村级集体经济得到发展。
各院驻村队开展“六个精准”工作,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大多数贫困户纷纷出列。
二是村级领导班子建设良好。
村两委班子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得到提升,村级领导班子开展工作有底气、有硬气、有威信。
三是村容村貌得到根本改善。
基础设施进一步健全完善,通路、通水、通网、通班车等设施条件明显改善。
四是农村刑事发案率较低。
过去遇到问题斗狠,现在遇到问题讲法。
五是形成有效工作机制。
如孝感市检察院工作队实施“五个一批”工作法,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大悟县检察院倡导“三五联保”,要求“掌握情况一口清,帮扶措施要分明,逢七入户常联系,扶贫手册记精准,广泛宣传满意声”。
六是增进了检民感情。
各检察院提出“三去三换”要求,即去检服换便服、去皮鞋换球鞋、去皮包换布包,“三去三换”拉近了干警与群众距离。
(二)通过履行检察职能助力脱贫攻坚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在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孝感检察机关立足“四大检察”,在“严惩、监督、保护、帮扶”上下功夫,实现检察工作与脱贫攻坚的有机结合,探索形成立足检察职能,助力扶贫的工作特色。
1.依法严厉打击危害农村稳定和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犯罪。
严惩突出“三个重点领域”,严厉打击“六种犯罪”。
突出“三个重点领域”,即突出严厉打击影响农村建设、发展,侵害农民群众合法权益的普通刑事犯罪;突出严厉惩治脱贫攻坚中的职务犯罪;突出严厉打击村霸等黑恶势力及背后的“保护伞”。
严厉打击“六种犯罪”,即加强与公安、法院的配合,对“村霸”和宗族恶势力在移民搬迁、征地拆迁、扶贫项目实施过程中,煽动闹事、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拉拢诱骗贫困群众参与聚众赌博、以吸收存款集资为名诈骗贫困群众钱财以及邪教组织等六种犯罪实行严厉打击。
2018年以来全市共依法批捕危害农村稳定、破坏农业生产、侵害农民利益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非法经营、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寻衅滋事等犯罪340件551人,帮助1222名农民工追回欠薪1531万元。
2.加强对涉农领域案件的专项法律监督。
紧盯易地搬迁、退耕还林、贫困人口劳动就业、贫困村基础教育、农村医保等民生领域,保障扶贫资金不走样。
全市逮捕涉及扶贫领域黑恶势力犯罪3件12人,逮捕、起诉涉及扶贫资金犯罪13件15人。
同时,对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行动中的行政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及时提出检察建议,督促有关部门依法履职。
孝昌县检察院依法办理国家易地扶贫搬迁、农村环境整治、退耕还林、危房改造补贴等扶贫领域职务犯罪案件2件2人,挽回经济损失117万元。
3.坚持将司法救助工作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
一是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主动上门服务,落实让贫困群众只跑一次的要求;二是对罪行轻微的建档立卡户,在批捕、起诉环节特别予以关注,依法“少捕慎诉少监禁”,便于其回归社会脱贫致富;三是将涉法救助资金向贫困地区倾斜;四是协调有关部门优先、及时、足额支付贫困农民工的报酬。
2018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司法救助24人次,累计发放救助金19.9万元,大悟县检察院办理的李明华国家司法救助案被评选为2018年度全市“十大优秀”案件。
4.积极参与乡村综治工作。
一是持续开展扶贫普法下乡活动。
帮助村民排忧解难,提升村民法治意识,预防化解矛盾纠纷。
二是适当扩大法律援助范围。
针对贫困人群,开展“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关爱残疾人”法律援助活动。
三是推进公共法律服务。
开展社区(村)法律咨询,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效预防金融、借贷等风险。
云梦县检察院与扶贫点开展结对文明共建活动,重大刑事案件为“零”。
5.保障乡村振兴优势产业体系构建。
一是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改革、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等,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律咨询、法律监督,推动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巩固和完善。
2018年孝南区检察院采取“合作社+基地+贫困村(户)”“土地流转+务工”、光伏产业发展带动等模式,实现村集体当年收入12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