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8:修辞对联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复习对联专项课件

中考语文复习对联专项课件

(撰写题)例2某社区图书馆阅览室向居民征
集有关读书的对联,给出的上联是“品美文
若饮甘露”,请你对出下联。(05年淄博中
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赏好词如沐春风
对策:了解对联常识(字数相等、 词性相对、意义相关)
(拓展题)例3. 下面是一副集句联,请写出其句子
各出自何处及原句。
莫愁前路无知己;西出阳关多故人。
简析:通过蕴含浓厚的文化气息的对联,考查学 生对古诗文的掌握,上联出自高适《别董大》—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下联出自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 出阳关无故人。
请从“无想寺”、“状元楼”、“白马湖”三个地名中,选出 最恰当的分别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乌龙潭 对 白__马__湖____ 莫愁湖 对无__想__寺____ 总统府对__状__元__楼____
对策:关注名胜古迹(与课文有关、与地方有关)
(拓展题)例7、(2004年太原)对偶体现了语言的对称美。请 你使用对偶的方法,补全《西游记》第七回的回目。
我国古代四大名著回目链接:
《水浒》:史大郎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红楼梦》: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三国演义》: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02吉林)
(简答题)例8、下面是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 的一副对联,你能从语言、内容 、哲理等方面任 选一个角度说说这副对联的妙处吗?
(1)黄鹤偶乘沧海月白云常带楚江秋 (黄鹤楼) (2)我其仙乎吞云梦者八九 登斯楼也览气象兮万千 (岳阳楼 ) (3)四顾八荒茫天何其高也 一览众山小人奚足算哉 ( 泰山 ) 诗文链接:《黄鹤楼》崔颢 《临洞庭》孟浩然 《岳阳楼》 范仲淹 《望岳》杜甫
(选择题)例6、(2005年南京)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

八年级语文专训练:对联

八年级语文专训练:对联

一. 教学内容:暑假专题:对联二. 教学重难点1、了解对联的起源、及特点。

2、会赏析对联,明白对联的写作技巧。

3、通过针对性的练习,提高解题能力。

对联专题一、什么是对联?对联,又称对子。

它采用对偶的修辞方法,按照字音平仄相对、字义虚实相当、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对语句构成,表达相反、相关或相近的意思。

它分上联和下联。

它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上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

对联里有思想、有情趣、有艺术。

欣赏对联有益于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和文化品位。

二、对联的起源: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

所谓桃符,就是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在左右门,用来驱鬼压邪。

这是对联的萌芽。

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

到了五代,桃符上的神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联语。

五代时,《茅亭客话》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曾写了一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对子,据说是我国最早的对联。

宋代以后,在民间,新年悬挂春联的现象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的诗中有这么一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就是对当时对联盛况的真实写照。

一直到了明代,人们才开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

春联之设始自明太祖朱元璋,《簪去楼杂记》记载:朱元璋建都南京后,曾下令“凡公卿士庶门第,须加春联一副” ,他也带头写了一副对联送予徐达:“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

”尔后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

清代是对联的繁荣期,不论在内容的开拓还是在艺术的成熟上,都是前所未有的。

清康熙六十寿辰(1713 年)和乾隆八十寿辰(1790 年)两次重大庆祝活动是宫廷楹联创作的高潮,对楹联结构的规范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南怀瑾先生更是将“清对联”与唐诗宋词元曲相提并论,从事清代文学史研究的赵雨先生也认为,“清代的主流文体是楹联” 。

孙髯的昆明大观楼长联和梁章钜的《楹联丛话》(1840 年)是清代楹联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楹联已经成为可以与诗词曲赋骈文分庭抗礼、媲美争妍的独立文体。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修辞【含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修辞【含答案解析】

专题六:修辞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修辞方法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他脸上找不到一点奋发向上的灵气,找不到精神光彩,找不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眉宇之间那种像大理石穹顶一样缓缓隆起的非凡器宇。

B.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姹紫嫣红的花朵,微微露出点粉色。

C.何大学问家每天招待老秀才三顿净米净面,外加一壶酒;这个局面,穷门小户怎能支撑得住?D.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2、对下面这首小诗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给友人不站起来才不会倒下我们就这样携着手更何况我们要去浪迹天涯走呵走呵跌倒是一次纪念你说看到大海的时候纪念是一朵温馨的花你会纵情欢笑寻找管什么日月星辰是呵是呵跋涉分什么春秋冬夏我们的笑直上云霞A.诗中说“跌倒是一次纪念”,又把这种“纪念”比喻成“花”,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挫折也是人生中的美好经历的感悟。

B.诗中的“寻找管什么日月星辰/跋涉分什么春秋冬夏”,运用对偶,句式工整,抒发了对同甘共苦的友谊的赞美之情。

C.诗中反复使用“走呵”,强调了无论前方的道路有多么艰难、多么漫长,“我们”都要携手前行、永不言弃的态度。

D.诗的结尾用笑声“直上云霞”的夸张表述,形象地表达了实现人生愿望时“我们”的喜悦之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对下列各旬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羲之书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韦诞书如龙威虎振,剑拔弩张;萧子云书如荆轲负剑,壮士弯弓,雄人措虎,心胸猛烈,锋刃难当。

”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描绘出他们书法艺术的特征。

B.“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词人急于寻路回家,奋力划船船的情状。

C.“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请国留学生前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清朝留学生可笑的打扮和丑态。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台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对土地无比深沉的热爱之情。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之对联知识》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之对联知识》
②分析选项:“心领神会”是并列短语,所以排除B、C选项,而下联要以平声收尾,所以排除D项。




对联的特点
1、字数相等。
2、词性相对。
3、结构一致。
4、仄起平收。




4、在“优良家风,我传承”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语文老师给出了一副对联的部分内容,请你选择最合适的一项将对联补充完整( )
长辈__________明祖训 子孙心领神会 ______
A.言传身教 承家风
B. 口耳相传 正品性
C. 以身作则 承家风
D. 言传身教 正品性
解题思路
①审题:要求补全对联,主题为“优良家风,我传承”,上联空线处需要与“心领神会 ”对应,下联空线处中需要与“明祖训”对应,并且要注意补写内容的平仄对应。
名对名,动对动,实对实来虚对虚;
词类相当结构同,节奏相合仄对平。
上下两句字数等,之间莫有重字生。
2、对联题的答题步骤:
(1)把握句意,确定内容;(2)理清节奏;(3)根据内容、节奏和平仄特征,字字落实;(4)再从整体上把握,调整和修改。
3、作对联容易出现的问题:
(1)跟着感觉,读起来顺口就写答案。
(2)没从节奏入手分析,字数对就行。
A.大力可能通纸背,尖毫仍觉吐花香 B.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C.紫玉池中含雨露,白银笺上走龙蛇 D.贮水养来清玉案,和烟磨成紫溪云
解析:此题考查对联内容的分类,注意题干中的“书法对联”,B项是劝勉联,上联强调“贵学”,下联强调“行”的重要性,与“书法”无关。
3、在“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中,学校邀请了戏剧表演艺术家来校表演,为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请你为本次活动选出的对联补齐下联( D )

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语言积累运用之对联、广告、标语等的拟写

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语言积累运用之对联、广告、标语等的拟写

8讲对联、广告、标语等的拟写"浓缩的都是精华",对联、广告和标语像一朵奇葩,闪耀在语文中考的园地中。

在2015年中考中,宜昌卷以成语的形式来考查对联;北京卷用鲁迅的作品来考查对联;宜宾卷用中外名著考查对联;成都卷让学生为"成都美食节"拟写宣传标语来突出成都美食的特点;资阳卷在"我与广告零接触"活动中让学生学广告、品广告、写广告,很好地将说明介绍、语言品析、修辞手法融合考查。

这些试题,均巧妙地将语文与生活"嫁接"起来,考查了考生的语文实际运用的能力,体现了"大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

对联类考查题型呈现出灵活多变的趋势。

近几年中考的主要题型有:对接式、赏析式、修改式、撰写式、联想式(即由对联联想到某历史人物或名胜等)。

广告和标语类的主要题型有:评析、理解广告和标语;创作、拟写广告和标语。

1.对联拟写指要(1)字数相等。

这是对联最基本的要求,这样才整齐、对称、平衡,给人视觉上的美感。

(2)结构相同。

对联的上下联要求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并列对并列等。

(3)词性相对。

上下联相对应位置上的词语词性要相对(同),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词对数词,虚词对虚词等。

(4)平仄相反。

上下联相对应位置上的词语要做到"平仄相反"。

上联的最后一字必须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字必须是平声。

但一般情况下,对考生平仄方面的要求没有这么严格。

(5)语意相关。

这是对联内在美的体现,它要求上下联的意脉必须互相关联。

对联的内容关联可分为三类:正对(上下联内容相类相关)、反对(上下联内容相对相反)、流水对(上下联内容连贯相承)。

2.广告词、标语的拟写技巧与标准(1)活用修辞。

①对偶。

这类广告、标语读来朗朗上口,给人美感,便于记忆。

如:珍爱生命,远离毒品;②对比。

通过鲜明的对比,给人深刻的印象和启示。

如:新飞广告做得好,不如新飞冰箱好;③比喻。

中考语文专项训练专题八:修辞的手法与仿写

中考语文专项训练专题八:修辞的手法与仿写

专题八修辞的手法与仿写(含语法、应用文)(一)修辞1.(2018巴中)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反复、拟人)B.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

(比喻)C.他以微笑战胜暴力,以嘲笑战胜专制,以讽刺战胜宗教的自以为是,以坚毅战胜顽固,以真理战胜愚昧。

(排比)D.我难道就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我不是常常让你们丢下功课替我浇花吗?(设问)答案:D导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辨析,难度不大。

ABC.正确;D.考查设问的用法,有问有答是设问,本题运用的修辞手法是反问;故选:D。

2. (2018吉林)下面各项中,修辞手法与选句一致的一项是( )A. 比喻——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鲁迅《故乡》)B. 反复——风声在云外呼唤着,远山也在送青了。

(张晓风《到山中去》)C. 排比——山河睡了而风景醒着,春天睡了而种子醒着。

(洛夫《湖南大雪——赠长沙李元洛》)D. 拟人——他的耳后脖根,土壤肥沃,常常宜于种麦。

(梁实秋《雅舍小品》)答案:A导析:此题考查修辞手法辨析。

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解答时根据各个修辞手法的特点来判断。

A.选句与所给出的修辞手法一致;B.选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C.选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D.选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

3. (2018邵阳)下列语句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面对青春时光,我们必须坚持一个信念:珍惜,珍惜,再珍惜。

B. 电影《芳华》是冯小刚与严歌苓联手打造的一部反映我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文工团生活的大片。

C.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D. 中国军人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煞了。

答案:B导析:考查修辞手法的理解。

A句运用了反复的修辞;B句没有使用修辞;C句运用了借代、反复和对比等修辞;D句运用了对偶的修辞。

中考语文考点专题复习对联含解析

中考语文考点专题复习对联含解析

专题13 对联【知识贮备】1.定义:对联,对联,又称楹联、对子、联语、对句、联对等,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需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是传统文化之一。

对联一般由上联、下联和横批构成。

在考试中,则很少接触或用到横批。

2.区分对联上下联的方法:(1)按音调平仄区分。

一般看尾字声调,上联尾字的声调应为仄声,下联尾字的声调为平声(即拼音中的一声和二声)。

(2)按因果关系区分。

“因”为上联,“果”为下联。

比如“方向正确城乡富,政策英明衣食丰”这一对联。

因为只有“城乡富”这个“因”,才会有“衣食丰”这个“果”。

因此,“方向正确城乡富”为上联,“政策英明衣食丰”为下联。

(3)按时间先后区分。

时间在前为上联,时间在后为下联。

比如“风送莺歌辞旧岁,雪伴梅香迎新春”这一对联。

“辞旧岁”在前,“迎新春”在后。

因此,“风送莺歌辞旧岁”为上联,“雪伴梅香迎新春”为下联。

(4)按逻辑关系区分。

比如“勤俭持家家道昌,团结建国国事兴”这一对联。

这副对联中的“国”比”家”大,所以“家”在前,“国”在后,因此,“勤俭持家家道昌”为上联,“团结建国国事兴”为下联。

3.对联的贴法:(1)看位置。

当你面向门站立时,上联要贴在右手边(即门的左边),下联要贴在左手边(即门的右边),上下联不可贴反;(2)看横批。

按照古人写字的习惯(由右至左),以背对门的方向为准:上联在横批左下方(即右侧),下联则在横批右下方(即左侧)。

按照现在人写字习惯(由左至右),则以面对大门的方向为准:对联也是上联在左,下联在右。

4.朗读对联的方法:先读上联,后读下联,最后读横批。

5.属对(即创作对联)的原则:(1)字数相等。

对联由,上下两联组成,上联称出句,下联称对句。

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两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有一字之差。

(2)词性相对。

上下两联相应位置上的词,词性也需对称。

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

2011年中考语文快乐新专辑 对联拾趣

2011年中考语文快乐新专辑 对联拾趣

2011年中考快乐语文新专辑:对联拾趣导读方寸天地小世界,尺牍之间大学问。

对联,是中华文化宝库里的一朵奇葩。

对联,伸缩灵活,包罗万象;对联,亦庄亦谐,可讽可歌。

上到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但凡年节吉日、红白喜事、开业乔迁、亲朋聚会、辩才斗智、外交辞令……对联总被信手拈来,或烘托氛围,或寄托情愫,或昭示气节。

高楼雅室之内,名山大川之巅,蒙学童训之书,国学重典之册,处处都有对联熠熠的身影。

对联艺术绝非雕虫小技,名联佳对,其苦心经营绝不亚于诗赋文章:推敲词句,字字珠玑藏明月;含英咀华,句句璀璨耀古今。

今天,就请同学们跟随我走进对联世界,去欣赏这小世界里的大学问吧。

(琼英和亦萱喜欢对对联,这时便欣然同行。

)题型例说(一)对联撰写运用例(2010·辽宁沈阳)沈阳某中学与韩国某中学进行了一次“走进唐诗宋词”的文化交流活动。

下面是学生搜集的三组诗句,请根据第二组或第三组诗句的内容补全对联。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 * * * *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 * * * * *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上联:忆李杜吟唱壮志情怀下联:解题策略: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清楚对联的基础知识,对联有四大基本特征:字数相等,结构一致;内容相关,上下衔接;词性相对,位置相同;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从这些特点出发,再结合具体问题的情境,问题就不难解决。

本题下联内容必须从题干要求的第二组或第三组中拟出,而且要与上联思想倾向、风格格调相一致,即欣赏赞美诗人诗句;字数必须跟上联相等,即九个字。

结合平时课内学过的文学常识,我们知道“王孟”并称,他们是“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苏辛”并称,他们是豪放派词人代表,该题下联即能迅速拟出。

至于对联的平仄,因为情况复杂,在评分中不会过分苛求考生,一般只要宽对即能得分。

中考语文总复习——修辞、对联 PPT课件

中考语文总复习——修辞、对联 PPT课件
❖例句: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反复
❖ 定义: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某种感情,有意 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
❖ 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 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 作用: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增 强节奏感。
❖ 例句: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题三] 下列句子修辞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 是( ) A、图书馆是书籍的宝库,那里贮藏着无数 的人类智慧的结晶。 B、蚂蚁身躯虽小,但力量很大,一只蚂蚁 可搬动一粒米,一群蚂蚁不就可以翻江倒 海了吗? C、那翠绿的叶片,那满树的繁花,给我这 小小的书房带来了一室的春光,一室的清 香,一室的暖意。 D、盛开的藤萝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 流动,在欢笑,彼此推着挤着,好不热闹。
[题二]“远远望去,宛如一群雪白肥壮的大
狮子,有坐着的,有卧着的,有两两相对
的,有簇聚成团的,原来这是一座宣石假 山”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 [答案] 比喻;把假山的形状与姿态描绘得更 加生动、具体、形象,使文章富有文采,激 发阅读兴趣。
❖ 解说:考查的着眼点是考生运用修辞手法的
能力,同时也对学生语文多方面的能力进行 检验。
喻体
明喻 甲象乙 出现 像、似的、好像、如 出现
宛(犹)如 、好比、
暗喻 甲是乙 出现 是、成为
出现
借喻 甲代乙 不出现 无
出现
比喻
❖ 4、例句: ❖ 共产党象太阳。 ❖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 猫儿在稿纸上踩了几朵小梅花。
明喻 暗喻 借喻
拟人
❖定义: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 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 词来描写物。
[题一] 对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 的一项是( )

中考语文复习方案 第二部分 语言综合运用 专题八 修辞、仿写、应用文-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语文试题

中考语文复习方案 第二部分 语言综合运用 专题八 修辞、仿写、应用文-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语文试题
2.(2019·某某)请判断下面各句感言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①两千年来,汨罗江努力平息巨浪,好让屈子孤魂慢慢靠岸。()
②任弼时同志的“骆驼精神”,是一剂治疗我们怕苦怕累毛病的良药。( )
③只有达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人生境界,才能弘扬好“忧乐精神”。( )
[答案]①拟人②比喻③引用
[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①题“努力”一词,把汨罗江赋予人的行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②题把任弼时同志的“骆驼精神”,比作是“一剂良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③题引用X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名言,运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
3.[2019·某某]寻找“最美”对联。根据内容,给下面三个地方选出相应的对联。
(1)永嘉上塘殿戏台( ) (2)文臣X基庙( ) (3)江心屿文天祥阁( )
A.侧身天地成孤注;满目河山寄一舟。
B.占事考详,明有徵验,开国文臣第一;运筹画计,动中计宜,渡江策士无双。
C.古往今来,多少英雄人物,功名利禄真亦假;天长地久,却看儿女柔情,离合悲欢实还虚。
[解析]本题考查对对联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对对联要抓住上下联“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相承”的特点,分析上联的内容与结构,根据要求对出下联。上联节奏:忆往昔/连江石拱/如长虹饮涧,下联结构应是“3/4/5”形式,然后根据给出的材料内容,提炼重要词句,如“跨海大桥”“跨越”“藏于海底”“露出水面”,根据上联内容进行筛选和改编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与应用。解答时,首先分析结构找到仿点。每一个仿写题给出的例子都有一定的格式,确定句式仿格调;然后要研究例句仿修辞,看例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最后看清要求定主题。仿写句子在内容上要与例句相一致。本题叙写的对象是“老师”,运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采用的句式是“老师是XX,……自己,……”。答案是多元的。

中考复习仿写对联上课用

中考复习仿写对联上课用

对联的特征 (1)字数相等。上下两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有一

字之差。
(2)词性相对。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
考 点
真 题 · 感 悟 中 考 预 测 · 新 题 快 递
形容词,往细里说,颜色词要对颜色词,量词要对量词。 (3)结构一致。如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主谓结构对 主谓结构等。

(4)节奏相合。上下两联在哪里停顿,有几处停顿都

【解析】此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仿写时要注意观察所
考 点
给的例句,句式上应该保持一致: ‚XX说:‘„„就是美,一种„„的美。’‛内容上应表 达对美的感受。 答案(示例):农民说:‚麦浪滚滚,硕果累累的秋天就

真 题 · 感 悟 中 考 预 测 · 新 题 快 递
考 点
是美,一种丰裕富饶的美。‛ 游客说:‚鸟语花香,绿树成荫的黔南第一山就是美,一 种自然的美。‛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考 点

真 题 · 感 悟 中 考 预 测 · 新 题 快 递
考 点

考 点
仿写句子的原则 (1)句式相同。仿写出来的句子,在句式结构上必须

真 题 · 感 悟 中 考 预 测 · 新 题 快 递
与试题提供的例句保持一致,方能语气连贯。
考 点
(2)修辞一致。仿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必须与例句一 致。比如例句运用了拟人、夸张的手法,仿句也必须运用
考 点
上产生一种匀称之美,在韵律上产生一种节奏感。 (5)讲究文采。仿写句子的时候,要尽可能讲究文采,

能恰当地运用好词佳句。
考 点
【典例1】(2011·杭州中考)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 在横线上填写内容。要求运用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冲它哭,它便冲着你哭;你冲它 笑,它便冲着你笑。这恰如:悲观的人,把挫折视为烂泥

中考语文:《对联题》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语文:《对联题》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语文《对联题》复习教案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文化长廊中的一串璀璨的珍珠,具有浓郁的传统文化特色,对联里往往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它集中体现了汉语言的独特魅力。

拟就一副精妙的联语,需要创作者有丰厚的语文知识积累,敏锐的语言感受力,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

它的这种综合考查功能,为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所推崇,也受到了近几年中考命题人员的青睐。

下面笔者试就这两年的中考对联题的考点,题型设置略作分析,期望能对即将面临中考的莘莘学子有所帮助。

一、考点归纳起来有这样几种:(一)、考基本的对联常识。

要求同学们必须掌握对联的基本常识。

对联的要求是字数相等,句式一致,词性相对,结构相应,平仄相对,内容相关。

1、字数相等。

对联可长可短。

不管长短,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上联(出句)是多少字,下联(对句)也应当是多少字。

如果字数不相等,除特殊情况外,便不成为对联。

2、句式一致。

句式指的是句子节奏形式。

上下联相对的句子,节奏形式应当相同。

比如:“学问藏今古;文明播东西”,上下联都是“二一二”式。

稍长的对联,半联不只一句,上下联句子字数和节奏形式都必须一致。

3、词性相对。

对仗要求,原则上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以此类推。

4、结构相应。

上下联对应的词或短语,最好是并列短语对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对偏正短语,依次类推。

例如:“祖国江山好;大地气象新”中,上联“祖国江山”是偏正结构作主语,下联即以“大地气象”偏正结构作主语来对。

5、平仄相对(要求不是太严,所以这里就不讲了)。

汉字有四个声调,普通话四声,是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前二者是平声,后二者是仄声。

这是我们必须了解的今平仄。

对联关于平仄的格律,最重要的是,上联末尾字必须是仄声,下联末尾字必须是平声。

6、内容相关。

对联的上下联,内容要密切关联,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表达一个主题。

而不能风马牛不相及,或者彼此孤立,各自为政;也不能一轻一重,相差悬殊,那样,内容的关联就不密切了。

中考语文总复习ppt课件:仿写句子、对联(33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ppt课件:仿写句子、对联(33页)
给的例句,句式上应该保持一致: ‚XX说:‘„„就是美,一种„„的美。’‛内容上应表 达对美的感受。 答案(示例):农民说:‚麦浪滚滚,硕果累累的秋天就 是美,一种丰裕富饶的美。‛ 游客说:‚鸟语花香,绿树成荫的黔南第一山就是美,一 种自然的美。‛
3.(2010·杭州中考)根据语境,仿照句子,续写两句, 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在这个世界上,只要你真实地付出,就会发现许多门
仿写句子的原则 (1)句式相同。仿写出来的句子,在句式结构上必须
与试题提供的例句保持一致,方能语气连贯。
(2)修辞一致。仿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必须与例句一 致。比如例句运用了拟人、夸张的手法,仿句也必须运用
拟人、夸张的手法。
(3)对象同类。仿写出来的句子,陈述的对象应优先 考虑与例句陈述的对象是同类事物,这样在语境上才能产 生一种和谐之美。 (4)结构对称。仿写句子努力追求词性相同、词义相 对、字数相同或相近,特别是字数上的整齐,必将在结构 上产生一种匀称之美,在韵律上产生一种节奏感。 (5)讲究文采。仿写句子的时候,要尽可能讲究文采,
都是虚掩着的:在商界中,你付出智慧,你会发现财富的
大门是虚掩着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在学问上 你付出勤奋 大门是虚掩着的 在感情上 你会发现知识的 你会发现友谊
【典例1】中隐含信息是:仿写时应运用“„„的人,
把„„视为(动词)„„结果怎样”的句式、比喻的修辞。
(3)精心构思,初步仿写,检查仿写的句子是否合乎 要求,尽力做到“形神兼备”, 使仿写的句子语言优美、

中考语文总复习:语法——对联(中考真题训练15道)

中考语文总复习:语法——对联(中考真题训练15道)

中考语文总复习:语法——对联(中考真题训练15道)·学生版对联的解题方法1、字数相等。

即出句和对句字数要完全相等,不多不少。

2、断句一致。

上下联的结构要相同,即断句一致。

3、词性相同。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平仄相对。

现代汉语中,阴平和阳平的字都为“平”,上声和去声的字都为“仄”。

一般情况下,上联末尾一字用仄声,下联末尾一字用平声,即通常说的“仄起平收”。

5、内容相关。

上下联意义要相互联系,根据意思的关联,对联分为“正对”、“反对”、“串对”。

①正对。

即从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说明同一事理,在内容上是相互补充的。

出句和对句的意思属同一范畴。

上下句意思相近、相补、相衬。

②反对。

上下联从新与旧、好与坏、美与丑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来说,出句和对句的意思是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

③串对。

上下联内容是承接、因果、条件、假设等关联,反映出句和对句的意思相连贯,对句补充出句之意,二者不可颠倒。

一.选择题(共5小题)1.(2022•丹东)某作家协会拟征一副对联,已经写出了上联“芳草有心迎墨客”,请你选出作为下联最恰当的一项()A.柳絮飞舞春日暖B.清风阵阵醉杨柳C.飞花无主醉骚人D.阶前绿色浓如许2.(2022•张家界)同学们准备给大庸古城十景之“状元坊”“文昌阁”分别配上对联,正确的一项是()①三千笔墨轻描大爱天地,十万狼毫劲写苍生庙堂。

②捧日瞻云来者人人仰视,含烟步月仙娥隐隐徘徊。

③百战争锋玉笋班前上座,十年磨剑金銮殿里头魁。

A.①③B.②③C.③①D.③②3.(2022•永州)名胜古迹与其佳联常能相映成趣。

煜鹏同学在游览永州山水美景时,收集了许多名联佳句。

请你根据所学对联知识完成问题。

填入下联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上联:花雨鼓天风千里潇湘归眼底下联:松涛连海气_______A.九州日月在肩头B.杜鹃花海天下秀C.星辉云灿小阳天D.瑞霭阳光盈九州4.(2022•宁波)下面是“和美家庭”推荐组为宁宁家庭拟写的颁奖词和备选对联。

(完整版)中考语文复习:《仿写对联》专题讲练(含答案解析)

(完整版)中考语文复习:《仿写对联》专题讲练(含答案解析)

中考复习专题四:仿写对联【解题指津】考点一:仿写仿写题并不是单纯地仿造句,它有着需要遵循的规则和解题技巧。

要做到“四看”。

一看话题。

看需要沿用原来的话题,还是需要变换话题。

如2019年山东临沂卷仿写题,沿用原来的话题“读书”,2019年甘肃定西卷仿写题,则需要自选“彩虹”等话题。

二看句式。

仿写题的一个特点是仿写时必须严格按照例句的句式特点去造句,做到句式的统一。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弄清例句的结构特点,看看它是陈述句、疑问句,还是祈使句、感叹句。

要弄清楚仿写时例句中的哪些词语需要保留,哪些词语需要替换;弄清楚句子内部的语意关系,是转折、递进、并列,还是因果、条件、假设等。

如2019年四川乐山卷仿写题: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

这个例句是一个条件关系的复句,仿写时要保留“无论是”“还是”“都是”等词语。

三看内容。

要看例句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之间有何联系。

仿写的句子要与例句在内容上保持一致,情感色彩上保持一致,主题上保持一致,能集中反映文段的整体内容,做到语意连贯。

尤其是续写式仿写,更要与前后句语意、色彩保持一致。

如:“读书是一个奇妙的过程,可以使软弱的性格变得坚强,,,。

”这道仿写题,主题内容必须是写“读书的作用”,换成其他的内容就不对了。

四看修辞。

看题目对修辞有无限制和要求,看例句使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一般常考的修辞有比喻、排比、对比、对偶等。

因此,对这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我们不仅要做到了解,而且要做到会运用。

例1:(2018·湖南岳阳)在横线上写一句话,使之与前后文构成结构一致、内容相关的排比句。

欣赏是一种学习,一种感悟,一种特别的收获。

欣赏一封短短的家书,会让你想起故乡的亲切与温馨;,;欣赏一束淡淡的康乃馨,会让你享受生命的清雅和悠扬……【解析】这道题既是仿写又是续写。

答题时要先分析例句,仿写时要把握仿写的句式,即“欣赏XXXX(数量词+形容词)的XX,会让你XXXX(动词+名词)的XX(形容词)与XX(形容词),根据自己平常的积累,选择与前后句相类似的话题进行仿写。

中考专题复习课件:对联(共64张课件)

中考专题复习课件:对联(共64张课件)

对联的主要种类:
1、春联:春节期间贴于门上的对联。例如:爆竹一声除旧, 桃符万户更新。 2、喜联:祝贺结婚、生子、等喜事的对联。 如:百年恩爱双心结, 千里姻缘一线牵。 3、挽联:悼死者之对联。例如:黄兴挽七十二烈士联: 七十二健儿, 酣战春云湛碧血, 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 4、楹联:寺院、庙宇楹柱上的对联。例如:财神庙联: 颇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到底给谁是好。 不作半点事,朝来拜,夕来拜,怎样教我开销。 5、俗联:通俗易懂之对联。 如: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另一层意思是“因何而得偶?有幸不须媒”。一谈蔬果花卉,一谈人事姻缘, 联意隽永,引人入胜。
一些传统对联的主要制作方法,摘录如下:

八、双关
1.谐音 普天同庆,当庆当庆当当庆;举国若狂,且狂且狂且且狂。 再如: 因荷而得藕;有杏不须梅。 *据传,这是明代宰相李贤在招婿前与陈敏政的一次测试应答对。隐含 又如: 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 全联意为“怜子心中苦,离儿腹内酸”。 2.借义 利用汉语中一个字或词语有不种含义的特点制联,同时表示 两种事物的制联方法乃借义法。 如: 虚心成大器;劲节见奇才。 又如: 龙井泉多奇味;武夷茶发异香。




对联的由来:
对联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秦、 汉以前,我国民间就有挂桃符来驱鬼避邪 习俗。这是对联的萌芽。 五代时,桃符上的神像不见了,取而代 之的是联语。《茅亭客话》记载:五代后 蜀主孟昶曾写了一副“新年纳余庆,嘉节 号长春”的对子,据说是我国最早的对联。 宋代以后,在民间,新年悬挂春联的现象 已经相当普遍,明代人们开始用红纸代替桃 木板,出现了今天所见的春联。

对联和律诗中间的对仗有继承演进的关系,律诗的平仄格律 和“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也适用于 对联。至于每副对联的字数,并无限制,由四字、五字、六 字、七字、八字、九字到几十字、几百字,只要有话可说, 能成对偶就行。下面举例以见一斑: 祖国山河壮;人民岁月新。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上联的“祖国”、“山河”和下联的“人民”、“岁月” 都是名词,上联的末字“壮”和下联的末字“新”,都是形 容词,上下相对,平仄协调,内容与形式都与上述的五条规 律符合。 我们可以把以上内容归结为“四讲”,即“字数讲相等, 字音讲平仄,词语讲对仗,句法讲对称”。同时,上下联内 容要有一定的联系,但不能雷同或重复,雷同的对句俗称为 “合掌对”,如“新年迎五福,春节接三多”,其中的“新 年”和“春节”、“迎”和“接”都同意,传统上认为这样 的楹联犯制作楹联的大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1)展馆虽小,却将重庆的雄奇壮美山川、悠久灿烂历史浓缩在了其中。 (2) 示例:比喻——重庆馆,犹如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世博园,熠熠生辉。对比、排比——上海 夜景甲华夏,香港夜景甲亚洲,重庆夜景甲天下。
2.(2010· 芜湖)语文综合实践。(8 分) 为宣传人类辉煌文明成果,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学校正在开展“庆世博,迎端午” 主题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对联是我国传统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请你围绕活动主题,将下面所给的词和 短语组成一副对联。(2 分) 世博 端午 盛会 佳节 临寰宇 降神州 上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海世博会“安徽活动周”将于 6 月 23 日拉开帷幕,其中芜湖馆正在征集最能体现 我市特色和魅力的相关展品。请你推荐一种展品(实物或图片均可),并撰写推荐理由。(至少 使用一种修辞手法,50 字左右)(4 分) 展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009· 中考变式题)根据下面句子的句式,在画线处仿写一句,使之构成连贯流畅的排 比句。(3 分) 有蓝天的呼唤, 就不能让奋飞的翅膀在安逸中退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远方的呼唤,就不能让寻觅的信念在走不出的苦闷中消沉。生活,要有追求永支撑;人 生,要有激情常相伴。
参考答案:(1)躁 燥 (2)tiá 亢 (3)略 n
(2010· 济宁)2010 年 5 月 4 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济宁市承办 2014 年山东省 第二十三届运动会。同时,市政府承诺:将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倾全部热情,把第二 十三届省运会办成一届有特色、高水平、最成功的运动会。为宣传好本次省运会,请你为下 面这条宣传标语的上联拟写下联。 上联:手拉手当好东道主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有大海的呼唤,就不能让搏击的勇气在风浪中却步(3 分,句式对给 1 分,必须是“有„„呼唤,就不能„„”的句式;内容关联给 1 分,如原句中的“蓝天”与 “奋飞的翅膀”、 “大海”与“搏击的勇气”、 “风浪”等的关联; 拟人的修辞手法 1 分。 )
7.(2009· 中考变式题)早在南宋时期, 台州便是一个民重耕读、 书院绰立的东南文化之邦。 时在台州任职的朱熹,也将自己的儿子送到当地的书院就学,并赋诗《送子入板桥桐江书院 勉学诗》 。下面是其中的一联,要补全下联,你觉得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上联:汝若问儒风,去窗雪案深工夫。 下联:汝若问农事,________________。 A.绿阴冉冉遍天涯 B.欸乃一声山水绿 C.万古荒凉楚水西 D.晓烟春雨劳耕锄
1.仔细读题,读懂要求。 2.上下两联所表达的内容相关。 3.字数相等,上下联某位置的词性必须相同。 4.一般拟写成对偶句。
(2010· 烟台)阅读选段,完成后面各题。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躁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 立即变得(kà ng)奋了。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1)文段中有一个错别字,请你找出来并改正。 ________改为________ (2)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恬( )静 kà ng________奋 . (3)运用下面词语写几句语意连贯的话,并用上拟人修辞方法。 羁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0· 天津)下面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2 分)
A.回望兰亭,难忘残园雨锁,难忘清波泛舟,难忘竹林漫步„„ B.这条百年老街在初夏的阳光中,愈发显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C.林子里很多地方还积着厚厚的雪,高山杜鹃花却等不及,径自开了起来。 D.每到冬季,流动的飞瀑凝固成一根根冰柱,仿佛一把巨大的竖琴,奏出美妙的乐章。
【答案】(1)示例一:当总书记面带微笑出现在我们面前时,全场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掌 声,人群中有的踮起脚, 有的伸长脖子, 有的努力往前倾,都想一睹总书记的风采。示例二: “玉树不倒!青海长青”一条醒目的横幅悬挂在会场中央。当校长简介灾情时,全场鸦雀无 声。捐款开始了,长龙般的队伍慢慢往前移动,大家纷纷献上一片爱心。 (2)要点:①扩 大视野, 增长知识; ②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 ③引导大家关注社会生活, 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④学会思考,明辨是非,提高思想觉悟。(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此题是一道综合性试题。近年来,将字音、字形、词语、句子、修辞等知识点放 在一起进行考查的形式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做此类题,注意审清题意,不同的题目采取 不同的解题方法。 这里就第(3)题进行解析。 通过要求, 可以看出题目有三个要求: ①用上“羁 绊”。②运用拟人修辞。③语意连贯。句子要符合这几个基本要求,才算成功。
专题八
修辞
对联
考 点一


课标与教材对修辞方法这一考点的相关要求是: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 中的表达效果;在阅读过程中能判断常用修辞方法的种类并理解其表达作用;在交流和写作 实践中能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对比、借 代、顶真。其主要考查形式有:(1)在具体的语境中判断修辞方法的种类及其运用的正误;(2) 指出修辞方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3)运用修辞方法造句或仿写句段;(4)运用对偶的知识对对 联。其中仿句和对对联是近年中考试题中集中考查的两种形式。 修辞方法的题型主要是选择题和拟写题。解答修辞试题,不仅要正确辨析具体语言环境 中的修辞方法,还要注意体会修辞方法在特定语境中的积极作用和表达效果,避免比喻不贴 切、比拟不当、夸张失真和排比生硬等问题。
理解修辞及其表达作用,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分析它在句中或文中的具体含义或 作用,不能只指出某类修辞手法的共性作用。
考 点二


对联,俗称“对子”,也叫“楹联”,多为悬挂或粘贴在大门两边的“联语”。春节贴 春联,节日喜庆挂门对、喜联,布置书斋厅堂常用警句名联。 对联是我国人民喜闻乐道的一种民族文学形式,与书法艺术结合在一起。它利用汉语的 特殊性来造句修辞,抒情寓意。要求对仗工整,声调和谐;言简意深,含蓄隽永。 对联考查的题型多与新闻热点、文学常识名著放在一起考查。
【解析】A 句是排比;C 句是拟人;D 句是比喻。
【答案】B
4.(2010· 龙岩)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各题。(6 分) 2009 年 9 月 10 日,韵律欢快、舞姿轻盈、气势 pá ng( )礴的龙岩民间歌舞《采茶灯》 万人表演喜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 龙岩《采茶灯》曾被拍成纪录片在国内外放映,并多次获得国际表演大奖。其原始曲谱 被收入 《中国音乐史音响曲谱》 永久保存, 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作为“口头文化遗产 ”收藏。 .. 它那优美的旋律,曾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福建人民广播电台作为农村广播的序曲响彻 ( ) . 大江南北; 它那优美的旋律, 曾伴随着中国奥运健儿矫健的步伐进入第二十六届美国亚特兰 大奥运会会场„„ 新年伊始,龙岩《采茶灯》又获得第十二届大世界吉尼斯最佳项目奖的奖杯,为虎年送 上了一份厚礼。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2 分) pá ng( )礴 响彻( ) . (2)根据语境解释词语“遗产”。(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将下面对联中画线的成语补充完整。(2 分) 上联:龙岩龙盘________地灵人杰 下联:虎年虎跃________家和国兴
【答案】(1)磅 chè (2)指历史上遗留的精神财富。 (3)虎踞 龙腾
5.(2010· 龙岩)“生活处处有语文”,请你结合“胡总书记古田过大年”、“玉树抗震救 灾”这两个时事热点,完成下列题目。(7 分) (1)请选择其中一个热点,充分发挥你的想象,描述其中一个活动场面,至少使用一种 修辞手法。(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考语文又不是考思想品德,不需要关注时事热点。请写出两个理由进行反 驳。(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学校正在策划“迎端午”活动方案,请你提出两条 切实可行的建议。(2 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世博盛会临寰宇 端午佳节降神州 (2)示例展品:奇瑞汽车 推荐理由: 奇瑞汽车,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骄傲,芜湖城市创新能力的宣言。它横空出世,十年奋斗, 挺起了中国民族汽车工业不屈的脊梁,昭示芜湖这座“梦幻之都”的别样风采。 (3)示例: ①举行屈原作品朗诵会;②组织包粽子比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