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备课资料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新人教A版必修1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精讲精析 新人教A版必修1

高中数学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精讲精析 新人教A版必修1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精讲部分衔接性知识1. 如果k 是整数,那么21k +表示所有 奇 数;2k 表示所 偶 数。

2. 如果a为实数,则=a,=||a ,当0a≥时,=a,当0a <时,=a-3. 一元一次方程与不等式的解法(1)一元二次方程(0)ax b a =≠的根为bx a=(2)一元二次不等式(0)axb a >≠,当0a >时,它的解为b x a > ; 当0a <时,它的解为bx a<。

4.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的解法例:求方程241670x -+=的根(1)公式法当240b ac ∆=->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b x a-±=;当240b ac ∆=-=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2b x a=-;当240b ac ∆=-<时,方程有没有实数根。

解:2(16)4471440∆=--⨯⨯=>,所以原方程的根为167242x +==⨯,或161242x -==⨯(2)配方法 解:241670x -+=,2744x x ∴-=,29(2)4x -=,322x -=± 所以12x =或72x =(3)因式分解法241670x -+=,(21)(27)0x x --=,210x -=或270x -=,所以12x =或72x =()}x 或例1.已知集合{|31,}M x x k k Z ==+∈,用∈与∉填空:1M ,1M -,25M ,29M -解:令311k+=,得0k Z =∈,所以1M ∈; 令311k +=-,得23k Z =∉,所以1M -∉; 令3125k +=,得8k Z =∈,所以25M ∈; 令3129k+=-,得10k Z =-∈,所以29M -∈例2.用描述法和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1)4的平方根组成的集合;(2)与它的倒数相等的数组成的集合; (3)不等式260x -+>的自然数根;(4)方程2210x x -+=解集解:(1)描述法表示为2{|4}x R x ∈=或2{|4,}x x x R =∈或2{|4}x x =,列举法表示为{2,2}-(2)描述法表示为1{|}x R x x ∈=或1{|,}x x x R x =∈或1{|}x x x=,列举法表示为{1,1}-(3)描述法表示为{|3,}x x x N <∈或{|3}x N x ∈<,列举法表示为{0,1,2}(4) 描述法表示为2{|210}x x x -+=,列举法表示为{1}例3.用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 (1)二次函数2(1)4y x =--的函数值组成的集合;(2)函数21y x =+的的自变量的值组成的数集合;(3)一次函数y x =与24y x =-的图象的交点组成的集合。

人教A版必修一.1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完整版】

人教A版必修一.1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完整版】
(1)设小于10的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为A,那么
A={0,1,2,3,4,5,6,7,8,9}. (2)设方程x2=x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为B,那么B={0,1}. (3)设由1~20以内的所有质数组成的集合为C,那么
C={2,3,5,7,11,13,17,19}.
人 教 A 版 必修 一 . 1 集 合的 含义及 其表示 -精品 课件pp t(实用 版)
探索发现-集合的表示
集合的表示有哪几种方法? 各自有什么特点?
如何选择集合表示法
列举法、描述法.
用列举法表示集合,元素 清晰明了;
用描述法表示集合,特征 性质直观明了
人 教 A 版 必修 一 . 1 集 合的 含义及 其表示 -精品 课件pp t(实用 版)
人 教 A 版 必修 一 . 1 集 合的 含义及 其表示 -精品 课件pp t(实用 版)
人 教 A 版 必修 一 . 1 集 合的 含义及 其表示 -精品 课件pp t(实用 版)
探索发现-集合的表示
问题11:小于4的实数所组成的集合中有哪些元素?
怎样表示这个集合?
集合元素的符号 及取值范围
描述法 x Rx 4
描述法{ x∈D | p(x)}
元素无法一一列举但特征明显
人 教 A 版 必修 一 . 1 集 合的 含义及 其表示 -精品 课件pp t(实用 版)
以上都能组成集合吗?它们的元素分别是什么?
引入新知-集合的含义
一般地, 我们把_研__究__对__象__统称为元素. 通常用小写拉丁字母a,b,c...来表示. 我们把_一__些__元__素__组__成__的__总__体__叫做集合(简称为集). 通常用大写拉丁字母A,B,C...来表示.
合作交流

新课标人教A版高一数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

新课标人教A版高一数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点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1集合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1、集合的含义2、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⑴确定性⑵互异性⑶无序性3、集合的表示列举法描述法4、常用数集及其记法: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R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N 正整数集N*或N+5、属于(∈)6、集合的分类⑴有限集⑵无限集⑶空集(Φ):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1、子集(包含关系)反之: 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B(或B⊉A)⑴A与B是同一集合(相等关系)⑵A是B的一部分(真子集)⑶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Venn图A B2、集合A(A为非空集合)中有n个元素,则A的子集个数为2n,A的真子集个数为2n-1。

3、注意⑴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A⑵如果 A⊆B,B⊆C,那么A⊆C⑶如果A⊆B同时 B⊇A那么A=B1、并集A∪B (A∪A = A,A∪φ= A , A∪B = B∪A)A B2、交集A∩B (A∩A = A,A∩φ= φ, A∩B = B∩A)A B3、全集U4、补集5、性质⑴C U(C U A)=A ⑵(C U A)∩A=Φ⑶(C U A)∪A=U ⑷(C U A)∩(C U B)=C U(A∪B) ⑸(C U A)∪(C U B)=C U(A∩B)1.2.1函数的概念1、函数的概念(构成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⑴多对一自变量A(定义域)函数值B(值域)a db ec⑵一对一a db ec f2、定义域3、值域4、区间5、注意⑴没有指明函数y=f(x)的定义域,则函数的定义域即是指能使这个式子有意义的实数的集合。

函数的定义域、值域要写成集合或区间的形式)⑵相同函数的判断方法:①定义域一致②表达式相同 (两点必须同时具备)⑶函数值域中的每一个数都有定义域中的一个或多个自变量与其对应(没有剩余)本节重难点1、求定义域(1)分母不为零(2)偶次根式的被开方数非负(3)对数函数真数部分大于0(4)指数、对数函数的底数大于0且不等于1 (5)y=tanx中x≠kπ+π/2(y=cotx中x≠kπ)(6)X0=1,x≠02、求值域(先考虑其定义域)1.2.2函数的表示法1、解析法2、图象法(列表—描点—连线)(1)函数图象既可以是连续的曲线,也可以是直线、折线、离散的点等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函数图象的依据:作垂直于x轴的直线与曲线至多有一个交点。

高中数学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全册精品教案 新人教A版必修1

高中数学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全册精品教案 新人教A版必修1

第1课时集合的含义与表示〔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初步理解集合的含义,知道常用数集及其记法.〔2〕初步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理解集合相等的含义.〔3〕初步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的意义,并能恰当地应用列举法或描述法表示集合.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初步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从观察分析集合的元素入手,正确地理解集合.〔2〕观察关于集合的几组实例,并通过自己动手举出各种集合的例子,初步感受集合语言在描述客观现实和数学对象中的意义.〔3〕学会借助实例分析、探究数学问题〔如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4〕通过实例体会有限集与无限集,理解列举法和描述法的含义,学会用恰当的形式表示给定集合掌握集合表示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2〕在学习运用集合语言的过程中,增强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扎实严谨的科学态度.〔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集合的概念及集合的表示.难点是集合的特征性质和概念以及运用特征性质描述法正确地表示一些简单集合.〔三〕教学方法尝试指导与合作交流相结合.通过提出问题、观察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集合的概念,分析、讨论、探究集合中元素表达的基本要求,并能依照要求举出符合条件的例子,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性质的掌握.通过命题表示集合,培养运用数学符合的意识.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师生互动设计意图提出问题一个百货商店,第一批进货是帽子、皮鞋、热水瓶、闹钟共计4个品种,第二批进货是收音机、皮鞋、尼龙袜、茶杯、闹钟共计5个品种,问一共进了多少品种的货?能否回答一共进了4+5 = 9种呢?学生回答〔不能,应为7种〕,然后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原因:由于两次进货共同的品种有两种,故应为4+5– 2 = 7种.从而指出:……这好像涉及了另一种新的运算.……设疑激趣,导入课题.复习引入①初中代数中涉及“集合〞的提法.②初中几何中涉及“集合〞的提法.引导学生回顾,初中代数中不等式的解法一节中提到的有关知识:一般地,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的集合,简称为这个不等式的解集.几何中,圆的概念是用集合描述的.通过复习回顾,引出集合的概念.概念形成第一组实例〔幻灯片一〕:〔1〕“小于l0〞的自然数0,1,2,3,……,9.〔2〕满足3x–2 >x+3的全体实数.〔3〕所有直角三角形.〔4〕到两定点距离的和等于两定点间的距离的点.〔5〕高一〔1〕班全体同学.〔6〕参与中国加入WTO谈判的中方成员.1.集合:一般地,把一些能够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看成一个整体,就说这个整体是由这些对象的全体构成的集合〔或集〕.2.集合的元素〔或成员〕:即构成集合的每个对象〔或成员〕,教师提问:①以上各例〔构成集合〕有什么特点?请大家讨论.学生讨论交流,得出集合概念的要点,然后教师肯定或补充.②我们能否给出集合一个大体描述?……学生思考后回答,然后教师总结.③上述六个例子中集合的元素各是什么?④请同学们自己举一些集合的例子.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经历并体会集合〔描述性〕概念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集合及集合元素的概念,会用自然语言描述集合.概念深化第二组实例〔幻灯片二〕:〔1〕参加亚特兰大奥运会的所有中国代表团的成员构成的集合.〔2〕方程x2 = 1的解的全体构成的集合.〔3〕平行四边形的全体构成的集合.〔4〕平面上与一定点O的距离等于r的点的全体构成的集合.3.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教师要求学生看第二组实例,并提问:①你能指出各个集合的元素吗?②各个集合的元素与集合之间是什么关系?③例〔2〕中数0,–2是这个集合的元素吗?学生讨论交流,弄清元素与集合之间是从属关系,即“属于〞或“不属于〞关系.引入集合语言描述集合.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师生互动设计意图念深化集合通常用英语大写字母A、B、C…表示,它们的元素通常用英语小写字母a、b、c…表示.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A,读作“a属于A〞.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A,记作a∉A,读作“a不属于A〞.4.集合的元素的基本性质;〔1〕确定性:集合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不能确定的对象不能构成集合.〔2〕互异性:集合的元素一定是互异的.相同的几个对象归于同一个集合时只能算作一个元素.第三组实例〔幻灯片三〕:〔1〕由x2,3x +1,2x2–x +5三个式子构成的集合.〔2〕平面上与一个定点O的距离等于1的点的全体构成的集合.〔3〕方程x2 = –1的全体实数解构成的集合.5.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记作∅.6.集合的分类:按所含元素的个数分为有限集和无限集.7.常用的数集及其记号〔幻灯片四〕.N: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N*或N+:正整数集〔或自然数集去掉0〕.Z:整数集.Q:有理数集.R:实数集.教师提问:“我们班中高个子的同学〞、“年轻人〞、“接近数0的数〞能否分别组成一个集合,为什么?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给定一个集合,任何一个对象是不是这个集合的元素也就确定了.另外,集合的元素一定是互异的.相同的对象归于同一个集合时只能算作集合的一个元素.教师要求学生观察第三组实例,并提问:它们各有元素多少个?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然后,依据元素个数的多少将集合分类.让学生指出第三组实例中,哪些是有限集?哪些是无限集?……请同学们熟记上述符号及其意义.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集合元素所具有的性质,从而进一步准确理解集合的概念.通过观察实例,发现集合的元素个数具有不同的类别,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有限集、无限集、空集存在的客观意义.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师生互动设计意图应用举例列举法:定义:把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花括号“{}〞括起来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列举法.师生合作应用定义表示集合.例1 解答:〔1〕设小于10的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为A,那么A= {0,1,2,3,4,5,6,7,备选例题例1〔1〕利用列举法表法以下集合:①{15的正约数};②不大于10的非负偶数集.〔2〕用描述法表示以下集合:①正偶数集;②{1,–3,5,–7,…,–39,41}.[分析]考查集合的两种表示方法的概念及其应用.[解析]〔1〕①{1,3,5,15}②{0,2,4,6,8,10}〔2〕①{x | x = 2n,n∈N*}②{x | x = (–1) n–1·(2n–1),n∈N*且n≤21}.[评析]〔1〕题需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多用于集合中的元素有有限个的情况.〔2〕题是将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多用于集合中的元素有无限多个的无限集或元素个数较多的有限集.例2 用列举法把以下集合表示出来:〔1〕A = {x ∈N |99x-∈N }; 〔2〕B = {99x-∈N | x ∈N }; 〔3〕C = { y = y = –x 2+ 6,x ∈N ,y ∈N };〔4〕D = {(x ,y ) | y = –x 2+6,x ∈N };〔5〕E = {x |pq= x ,p + q = 5,p ∈N ,q ∈N *}.[分析]先看五个集合各自的特点:集合A 的元素是自然数x ,它必须满足条件99x-也是自然数;集合B 中的元素是自然数99x-,它必须满足条件x 也是自然数;集合C 中的元素是自然数y ,它实际上是二次函数y = –x 2+ 6 (x ∈N )的函数值;集合D 中的元素是点,这些点必须在二次函数y = –x 2+ 6 (x ∈N )的图象上;集合E 中的元素是x ,它必须满足的条件是x =pq,其中p + q = 5,且p ∈N ,q ∈N *.[解析]〔1〕当x = 0,6,8这三个自然数时,99x-=1,3,9也是自然数. ∴A = {0,6,9}〔2〕由〔1〕知,B = {1,3,9}.〔3〕由y = –x 2+ 6,x ∈N ,y ∈N 知y ≤6. ∴x = 0,1,2时,y = 6,5,2 符合题意. ∴C = {2,5,6}.〔4〕点 {x ,y }满足条件y = –x 2+ 6,x ∈N ,y ∈N ,那么有:0,1,2,6,5,2.x x x y y y ===⎧⎧⎧⎨⎨⎨===⎩⎩⎩∴D = {(0,6) (1,5) (2,2) }〔5〕依题意知p + q = 5,p ∈N ,q ∈N *,那么0,1,2,3,4,5,4,3,2, 1.p p p p p q q q q q =====⎧⎧⎧⎧⎧⎨⎨⎨⎨⎨=====⎩⎩⎩⎩⎩x 要满足条件x =Pq ,∴E = {0,14,23,32,4}.[评析]用描述法表示的集合,要特别注意这个集合中的元素是什么,它应该符合什么条件,从而准确理解集合的意义.例3 –3∈A = {a –3,2a – 1,a 2+ 1},求a 的值及对应的集合A .–3∈A ,可知–3是集合的一个元素,那么可能a –3 = –3,或2a – 1 = –3,求出a ,再代入A ,求出集合A .[解析]由–3∈A ,可知,a –3 = –3或2a –1 = –3,当a –3 = –3,即a = 0时,A = {–3,–1,1}当2a – 1 = –3,即a = –1时,A = {– 4,–3,2}.[评析]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是确定的,–3∈A,那么必有一个式子的值为–3,以此展开讨论,便可求得a.。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1课件: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1课件: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重点:集合的含义及表示方法。 难点:1.对新概念、新符号的理解与区分;
2.集合表示方法的恰当选择。
3
自主学习:
根据自学提纲(知识点),自学P2~3页。 1、元素、集合的概念? 2、集合中元素的三大特征? 3、集合与元素间的关系,符号表示? 4、一些常用的数集及其记法?
4
学生展示:
1、集合、元素的概念 元素 ——我们把研究的对象统称为元素;
平面内两直线的 位置关系有几种?
交集的性质:
A
A B
B
1.A∩A= A ; 2.A∩∅=∅∩A= ∅ ; 3. A∩B ⊆ A,A∩B ⊆B; 4. 如果A⊆B,则A∩B= A反之,
如果 A∩B=A,则 A⊆B .
P11 练习1~3
4.A={(x,y)|4x+y=6}, B={(x,y)|3x+2y=7},求A∩B。
即 A∪B= {x | x∈A,或x∈B}
AB
A
A
BB
例4 设A={4,5,6,8}, B={3,5,7,8},求A∪B. 提示:利用韦恩图
A
46
58 37
B
解: A∪B={4,5,6,8}∪{3,5,7,8} ={3,4,5,6,7,8}
例5 设集合A={x|-1<x<2},集合B={x|1<x<3},
思考2:集合{1,2}与集合{(1,2)}相同吗?
集合{y | y x2, x R} 与集合 {y x2} 相同吗? 思考3: 集合{(x, y) | y x2, x R} 的几何意义如何?
y y x2
x o
课堂小结
1.元素与集合的概念: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 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简称为集); 2.集合元素的三大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3.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属于(∈)或 不属于(∉) ; 4.数集及有关符号:N、N﹡、N₊、Z、Q、R; 5. 集合的分类:有限集、无限集、空集; 6. 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 Venn图。

高一数学 1.1.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新人教A版必修1

高一数学 1.1.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新人教A版必修1

• 3.对给定的集合用图形(常见的有圆和矩形) 表示,图形上或图形内的点表示该集合的 元素,图形外的点表示集合外的元素,这 种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图示法,或称Venn图 示.
思考感悟 (1)集合{x|x>3}与集合{t|t>3}是否表示同一个集
合? 提示:虽然两个集合的代表元素不同,但实质
上它们均表示大于3的所有实数,故是同一个集合.
• ⑤集合中的元素可以是任何事物.
变式体验1 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1)绝对值小于5的整数;
(2)满足a∈Z,且
6 3-a
∈N的a构成的集
合;
(3)满足x2+y2=25的点(x,y),其中x∈
N,y∈N.
解:(1)绝对值小于5的整数有-4,-3,-2,
-1,0,1,2,3,4,所以满足条件的集合为{-4,-3,-
• 提示:一般来讲,有限集(当集合中元素的 个数有限时,称为有限集;否则,当集合 中元素的个数无限时,称为无限集)宜采用 列举法,它具有直观明了的特点;无限集 或不宜一一列举的集合,宜采用描述法, 若无限集有规律,也可以用列举法.
• 自我检测
• 1.用列举法表示集合{x|x2-2x+1=0}为
()
• 4.已知集合A={0,1,2,3,4},试用描述法表 示该集合为________.(答案不唯一,写出 一个便可)
• 解析:A中含有0,1,2,3,4五个自然数,故可 以用描述法表示为{x∈N|x<5},也可以表示 为{x∈Z|-1<x<5}等.
• 答案:{x∈N|x<5}
• 5.将大于0不大于15且能被3整除的整数组 成的集合分别用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出 来.
• 解:列举法:{3,6,9,12,15};

高中数学: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案新课标人教A版必修1

高中数学: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案新课标人教A版必修1

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集合的含义,知道常用数集及其记法2,了解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及符号表示;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3,掌握集合表示法的基本框架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看书及事例汇总出集合的含义,引出集合的特性及元素与集合的关系2,通过例子辨别表示法及有限、无限集合,用自己熟悉的表示法表示集合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组织学生预习→教师汇总→学生应用的方式,表达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特征2,通过汇总,培养学生找不足、差距及联系的观点,并比较与初中学习方法的不同[重点] 集合的含义及表示方法[难点] 集合的表示方法[过程]一,看书P1---P5,教师版书:集合的含义及表示例1:看下面事例⑴15的正约数⑵新华中学高一年级的全体学生⑶所有的自然数⑷老人⑸方程x+1=0的解⑹身材较高的人⑺抛物线y=x2上所有的点二、教师汇总1、集合的含义象⑴⑵⑶⑸⑺这样具有确定的共同属性的对象的全体就构成一个集合,其中的每个对象称这个集合的一个元素,元素的个数为有限个称有限集如⑴⑵⑸,无限的称无限集⑶⑺,将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称空集,如:x2+1=0的实数解根据集合的含义可以知道,一个集合具有:确定性:任何一个事物要么在这个集合中,要么不在,不能摸棱两可。

在时称属于这个集合,符号∈;不在时称不属于这个集合,符号∉或∈;象⑷⑹由于不确定,就不是集合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不能出现重复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顺序可以任意互换集合的相等: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那么称这两个集合是相等的。

问题:集合如何表示呢?2、集合的表示还是从例1来说⑴可以表示为:{1,3,5,15},这种一个个列举出的方法称列举法⑵可以表示为:{新华中学高一年级的学生}或{x|x为新华中学高一年级的学生};这两种表示方法称描述法:其中前者称文字描述〔自然语言〕,由于集合含义中已经含有了全部的意义,所以要去掉诸如全体、所有等全称量词;后者称属性描述法,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特征表示集合的方法。

人教A版必修一1.1.1集合的含义及表示

人教A版必修一1.1.1集合的含义及表示

返回目录
温故知新
要点探究
典例探究
1.给出以下四个对象,其中能构成集合的个数为( B ) ①阳光中学2008级高一· 一班中身高超过1.80 m的高个子 ②与2接近的全体实数 ③学校图书馆中好看的书 ④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所有比赛项目 (A)1 (B)2 (C)3 (D)4 解析:①④有明确的标准判断这组对象是否符合条件,而②③不能确定,故选B. 2.设集合A只含一个元素a,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C )
返回目录
温故知新
要点探究
典例探究
4.由大于1小于5的自然数用列举法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用描述法可以表示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区分两种表示方法的关键是列举法是一一列举,而描述法是写出共同特 征.
返回目录
温故知新
要点探究
典例探究
返回目录
温故知新
要点探究
返回目录
温故知新
要点探究
典例探究
探究要点三:集合的两种表示方法 1.列举法 将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花括号“{}”括起来表示集合的方法.用此法 注意以下五点:(1)元素间用“ ,”;(2)元素不重复;(3)元素无顺序; (4)元素不能遗漏;(5)列举法可表示有限集,也可以表示无限集.若元素个 数比较少用列举法比较简单;若集合中的元素较多或无限,但呈现一定的规律 性,在不产生误解的情况下,也可以用列举法表示,如正整数集可表示为{1,2, 3,4,…}. 2.描述法 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特征表示集合的方法,此法的一般形式是 , 其中“x”是集合中元素的一般符号;I是x的范围;“P(x)”是集合中元素x的共 同特征,竖线不可省略.
温故知新
要点探究
典例探究

高中数学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1

高中数学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1

(4) 小于 10 的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
高中数学 1.1.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案 新人教 A 版必修 1
高中数学 1.1.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案 新人教 A 版必修 1
(5)
方程
2
x
x 的所有 实数根组成的集合;
(6) 由 1~20 以内的所有质数组成的集合。
问题 6:能否用列举法表示不等式 x-7<3 的解集 ? 由此引出描述法。
x+3<6 的解集 ?(可表示为 :x<3 )
(III) 讲授新课
一、集合的表示方法
问题 4 中,方法 1 为图示法,方法 2 为列举法 .
1. 列举法: 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 , 写在大括号里的方法 .
说明: (1) 书写时,元素与元素之间用逗号分开;
(2) 一般不必考虑元素之间的顺序;
(3) 在表示数列之类的特殊集合时 , 通常仍按惯用的次序;
高中数学 1.1.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案 新人教 A 版必修 1
R:全体实数的集合。 ( III )课堂练习
1. 课本 P2、 3 中的思考题
2. 补充练习:
(1) 考察下列对象是否能形成一个集合?
① 身材高大的人
②所有的一元二次方程
③ 直角坐标平面上纵横坐标相等的点
④细长的矩形的全体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⑤ 比 2 大的几个数
(4){x
N∣ 3<x<4};
f. 判断下列关系式是否正确 ?
(1) 2 (4) 2
Q;
(2) N
{{2},{1}}; (5)
R;
(3) 2
菱形 { 四边形与三角形 }; (6) 2

人教A版必修一第一章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人教A版必修一第一章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数集还是 点集.
• 2.列举法适合表示有限集,当集合中元素个数较少时, 用列举法表示集合比较方便,且使人一目了然.
• 因此,集合是有限集还是无限集,是选择恰当的表示方法 的关键.,
• 〔跟踪练习3〕
• 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 (1)不大于10的非负偶数组成的集合;
• [知识点拨] 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满足如下性质:
• (1)确定性:指的是作为一个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 即一个集合一旦确定,某一个元素属于或不属于这个集合 是确定的,要么是该集合中的元素,要么不是,二者必居 其一.
• (2)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互异的,就是说,对于一 个给定的集合,它的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
• 其中能够组成集合的是________. • [思路分析] 结合集合中元素的特性分析各组对象是否满
足确定性和互异性,进而判断能否组成集合.
• [解析] ①中的“年龄较小”、④中的“近似值”,这些
标准均不明确,即元素不确定,所以①④不能组成集合.
• ②③中的对象都是确定的、互异的,所以②③可以组成集 合.填②③.
• 『规律方法』 1.判断一组对象能否构成集合的关键在于 看是否有明确的判断标准,使给定的对象是“确定无疑” 的还是“模棱两可”的.如果是“确定无疑”的,就可以 构成集合;如果是“模棱两可”的,就不能构成集合.
• 2.判断集合中的元素个数时,要注意相同的对象归入同 一集合时只能算作一个,即集合中的元素满足互异性.,
数学
必修① ·人教A版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 据央视新闻报道,中国于2016年年中至2017年上半年间, 组织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任务.中国发射了“神 舟”十一号飞船,搭乘2名航天员,与天宫二号对接,在 飞船进入预定轨道的过程中包含了一些可以用函数描述的 变化规律,如上升过程中飞船离地面的距离随时间的变化 而变化,飞船外的温度和气压随飞船与地面的距离的变化 而变化,等等.

必修一人教A版第一章第一单元第1节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必修一人教A版第一章第一单元第1节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分别用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
1、方程x-4=0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 列举法:{-2、2} 描述法:{X︱x2-4=0}
2
2、由大于5小于12的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
列举法:{6、7、8、9、10、11、} 描述法:{X︱5<X<12,X∈Z}

抛物线y=x上的点集
2
描述法: {(x,y)︱y=x2,X∈R,y∈R}
8、方程
9、集合{
3 的解集中含有_________ 个元素。 }用列举法表示为 {0,1,2,3} _________________

10、设集合A={(x,y)|x+y=6, }, 使用列举法表示集合A。 集合A中的元素是点, 点的横坐标,纵坐标都是自然数, 且满足条件x+y=6。 所以用列举法表示为: A={(0,6),(1,5),(2,4),(3,3),(4,2),(5,1),(6,0)}。 11、已知集合A={x| }只有一个元素, 试求实数k的值,并用列举法表示集合A。 当k=0时,原方程变为-8x+16=0,x=2, 此时集合A={2} 当k≠0时, 要使一元二次方程有一个实根,需 即k=1。此时方程的解为 。集合A={4}
问题情境
问题:像“家庭”、“班级”等,有什么 共同特征?
同一类对象的汇集

(一)集合的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 (1)集合:一定范围内某些指定对象的 全体构成一个集合。 (2)元素: 集合中的每一个对象叫做该集合 的元素或简称元。
理解定义:1、元素必需具有一定的属性。
2、集合必需是一定属性的元素的总体。


(5)Q(6)R 2 3∈

∈ 2 3 ∈
练习 1.若M={1,3},则下列表示方法 正确的是() C A.3MB .1M C.1MD .1M且3M

高中数学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案 新人教A版必修1

高中数学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案 新人教A版必修1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一. 教学目标:l.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2)知道常用数集及其专用记号;(3)了解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4)会用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5)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2. 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经历从集合实例中抽象概括出集合共同特征的过程,感知集合的含义.(2)让学生归纳整理本节所学知识.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学习集合的必要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二.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难点:表示法的恰当选择.三. 学法与教学用具1. 学法: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自主学习.思考.交流.讨论和概括,从而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2. 教学用具:投影仪.四. 教学思路(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1.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在初中,我们已经接触过一些集合,你能举出一些集合的例子吗? 引导学生回忆.举例和互相交流. 与此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活动给予评价.2.接着教师指出:那么,集合的含义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这一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二)研探新知1.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投影出下面9个实例:(1)1—20以内的所有质数;(2)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3)所有的正方形;(4)海南省在2004年9月之前建成的所有立交桥;(5)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的点;(6)方程2560x x -+=的所有实数根;(7)不等式30x ->的所有解;(8)国兴中学2004年9月入学的高一学生的全体.2.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这8个实例的共同特征是什么?3.每个小组选出——位同学发表本组的讨论结果,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概括出8个实例的特征,并给出集合的含义.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element ),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set )(简称为集)。

4.教师指出:集合常用大写字母A ,B ,C ,D ,…表示,元素常用小写字母,,,a b c d …表示.(三)质疑答辩,排难解惑,发展思维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思考:集合中元素有什么特点?并注意个别辅导,解答学生疑难.使学生明确集合元素的三大特性,即: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我们就称这两个集合相等.2.教师组织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判断以下元素的全体是否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1)大于3小于11的偶数;(2)我国的小河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建解.3. 让学生自己举出一些能够构成集合的例子以及不能构成集合的例子,并说明理由.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给予及时的评价.4.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如果用A 表示高—(3)班全体学生组成的集合,用a 表示高一(3)班的一位同学,b 是高一(4)班的一位同学,那么,a b 与集合A 分别有什么关系?由此引导学生得出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两种:属于和不属于.如果a 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属于集合A ,记作a A ∈.如果a 不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不属于集合A ,记作a A ∉.5.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数集扩充过程,然后阅读教材中的相交内容,写出常用数集的记号.6.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并思考.讨论下列问题:(1)要表示一个集合共有几种方式?(2)试比较自然语言.列举法和描述法在表示集合时,各自有什么特点?适用的对象是什么?(3)如何根据问题选择适当的集合表示法?使学生弄清楚三种表示方式的优缺点和体会它们存在的必要性和适用对象。

人教新课标版数学高一A版必修1素材 备课资料 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1

人教新课标版数学高一A版必修1素材 备课资料 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1

打印版
备课资料
1.话说集合语言
集合语言是现代数学的基本语言,也就是用集合的有关概念和符号来叙述问题的语言.集合语言与其他语言的关系以及它们的构成如下:
集合语言的不同形式各有自己的特点,符号语言比较简洁、严谨,可大大缩短语言表达的“长度”,有利于推理与计算;图形语言易引起清楚的视觉形象,它能直观地表示概念、定理的本质以及相互间的关系,在抽象的数学思维中起着具体化和帮助理解的作用;自然语言比较自然、生动,它能将问题所研究的对象的含义更加明白地叙述出来,课本中的定理、概念等多以自然语言叙述.在数学解题中,如果数学问题以符号语言形式给出,解题能力强的人在审题时往往会先画出草图或把问题变为自然语言.如果问题以自然语言形式表达的,如应用题,为了便于计算和进行推理,则往往需要引进字母变量建立数学模型.尤其是几何问题,离开符号语言将寸步难行.这些都说明解题时各种语言间的互译是必要的,它可达到简缩思维过程的目的,摆脱思维受阻的困境,有时还能产生妙解.
2.下列对象能组成集合的是
A.大于6而小于9的整数
B.长江里的大鱼
C.某地所有高大的建筑群
D.3的近似数
3.a,a,b,b,a2,b2构成的集合M,则M中元素个数最多是
A.6
B.5
C.4
D.3
4.设M={平行四边形},p表示某个矩形,q表示某个梯形,则p________M,q________M.
答案:2.A 3.C 4.∈
高中数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资料[备选例题]【例1】判断下列集合是有限集还是无限集,并用适当的方法表示: (1)被3除余1的自然数组成的集合;(2)由所有小于20的既是奇数又是质数的正整数组成的集合;(3)二次函数y=x 2+2x-10的图象上的所有点组成的集合; (4)设a 、b 是非零实数,求y=||||||ab ab b b a a ++的所有值组成的集合.思路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集合的表示法和集合的分类.用列举法与描述法表示集合时,一要分清元素是什么,二要明确元素满足的条件是什么.解:(1)被3除余1的自然数有无数个,这些自然数可以表示为3n+1(n∈N ).用描述法表示为{x|x=3n+1,n∈N }.(2)由题意得满足条件的正整数有:3,5,7,11,13,17,19.则此集合中的元素有7个,用列举法表示为{3,5,7,11,13,17,19}.(3)满足条件的点有无数个,则此集合中有无数个元素,可用描述法来表示.通常用有序数对(x,y)表示点,那么满足条件的点组成的集合表示为{(x,y)|y=x 2+2x-10}. (4)当ab<0时,y=||||||ab ab b b a a ++=-1;当ab>0时,则a>0,b>0或a<0,b<0.若a>0,b>0,则有y=||||||ab ab b b a a ++=3;若a<0,b<0,则有y=||||||ab ab b b a a ++=-1.∴y=||||||ab ab b b a a ++的所有值组成的集合共有两个元素-1和3.则用列举法表示为{-1,3}.【例2】定义A-B={x|x∈A,x ∉B},若M={1,2,3,4,5},N={2,3,6},试用列举法表示集合N-M. 分析:应用集合A-B={x|x ∈A,x ∉B}与集合A 、B 的关系来解决.依据定义知N-M 就是集合N 中除去集合M 和集合N 的公共元素组成的集合.观察集合M 、N,它们的公共元素是2,3.集合N 中除去元素2,3还剩下元素6,则N-M={6}. 答案:{6}.设计方案(二)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思路1.在初中代数不等式的解法一节中提到:一般地,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的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的集合,简称这个不等式的解集.不等式解集的定义中涉及到“集合”,那么,集合的含义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这一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今天我们开始学习集合,引出课题.思路2.开场白:集合是现代数学的基本语言,它可以简洁、准确地表达数学内容.这个词听起来比较陌生,其实在初中我们已经有所接触,比如自然数集、有理数集,一元一次不等式x-3>5的解集,这些都是集合.还有,我们学过的圆的定义是什么?(提问学生)圆是到一个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接着点出课题.推进新课新知探究提出问题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投影出下面实例,这5个实例的共同特征是什么?(1)1~20以内的所有质数;(2)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3)所有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4)所有的正方形;(5)北京大学2004年9月入学的全体学生.活动: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每个小组选出一位同学发表本组的讨论结果,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概括出5个实例的特征,并给出集合的含义.引导过程:①一般地,指定的某些对象的全体称为集合(简称为集),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②集合常用大写字母A,B,C,D,…表示,元素常用小写字母a,b,c,d,…表示.③集合的表示法:a.自然语言(5个实例);b.字母表示法.④集合元素的性质:a.确定性:即任给一个元素和一个集合,那么这个元素和这个集合的关系只有两种:这个元素要么属于这个集合,要么不属于这个集合;b.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即集合中的元素是不重复出现的;c.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是没有顺序的.⑤集合相等:如果两个集合中的元素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集合是相等的.⑥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和“不属于”分别用“∈”和“∉”表示.元素确定性的符号语言表述为:对任意元素a和集合A,要么a∈A,要么a∉A.⑦在初中我们学过了一些数的集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了常用数集的记法:自然数集(包含零):N,正整数集:N*(N+),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R.因此字母N、Z、Q、R不能再表示其他的集合,否则会出现混乱的局面.提出问题(1)请列举出“小于5的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A”.(2)你能写出不等式2-x>3的所有解吗?怎样表示这个不等式的解集?活动: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①在数学中,为书写规范,我们把封闭曲线简化为一个大括号,然后把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元素与元素之间用逗号隔开写在大括号内来表示这个集合.这种表示集合的方法称为列举法.如本例可表示为A={0,1,2,3,4}.②描述法:将集合的所有元素都具有的性质(满足的条件)表示出来,写成{x|p(x)}的形式.其中x为元素的一般特征,p(x)为x满足的条件.如数集常用{x|p(x)}表示,点集常用{(x,y)|p(x,y)}表示.应用示例思路11.课本第3页例1.思路分析:用相应的数学知识明确集合中的元素,再写在大括号内.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集合表示法中的列举法.如果一个集合是有限集,并且元素的个数较少时,通常选择列举法表示,其特点是非常显明地表示出了集合中的元素,是常用的表示法;列举法表示集合的步骤:(1)用字母表示集合;(2)明确集合中的元素;(3)把集合中所有元素写在大括号“{}”内,并写成A={……}的形式.变式训练请试一试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1)A={x∈N |且x-99∈N };(2)B={y|y=-x 2+6,x∈N ,y∈N };(3)C={(x,y)|y=-x 2+6,x∈N ,y∈N }.分析:本题考查列举法与描述法的相互转化.明确各个集合中的元素后再写在大括号内. (1)集合A 中元素x 满足x-99均为自然数;(2)集合B 中y 值为函数y=-x 2+6的函数值的集合;(3)集合C 中元素为点,抛物线上横、纵坐标均为自然数的点. 答案:(1)A={0,6,8}; (2)B={2,5,6};(3)C={(0,6),(1,5),(2,2)}. 2.课本第4页例2.思路分析:本题重点学习用描述法表示集合.用一个小写英文字母表示集合中的元素,作为集合中元素的代表符号,找到集合中元素的共同特征,并把共同特征用数学符号来表达,然后写在大括号“{}”内.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集合的表示方法,以及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描述法表示集合的步骤:(1)用字母分别表示集合和元素,(2)用数学符号表达集合元素的共同特征;(3)在大括号内先写上集合中元素的代表符号及取值(或变化)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并写成A={…|…}的形式;描述法适合表示有无数个元素的集合,当集合中的元素个数较少时,通常用列举法表示. 变式训练课本P 5练习2.思路21.下列所给对象不能构成集合的是( ) A.一个平面内的所有点 B.所有大于零的正数C.某校高一(4)班的高个子学生D.某一天到商场买过货物的顾客思路分析:本题考查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由集合的含义,可知组成集合的元素必须是明确的,不能模棱两可.在A 中对于任何一个点要么在这个平面内,要么不在这个平面内,因而它可以组成一个集合;在B 中由于大于零的正数很明确,因此B 也能组成一个集合;C 中由于“高个子”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因而不能判定一个学生到底是不是高个子,故它不能组成集合;而D 中对于任何一个顾客在这一天是否到过某商场,以及是否买过货物是非常明确的,因此它也能组成一个集合. 答案:C 变式训练下列各组对象中不能构成集合的是( ) A.高一(1)班全体女生 B.高一(1)班全体学生家长 C.高一(1)班开设的所有课程 D.高一(1)班身高较高的男同学分析:判断所给对象能否构成集合的问题,只需根据构成集合的条件,即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便可以解决.因为A 、B 、C 中所给对象都是确定的,从而可以构成集合;而D 中所给对象不确定,原因是找不到衡量学生身高较高的标准,故不能构成集合.若将D 中“身高较高的男同学”改为“身高175 cm 以上的男同学”,则能构成集合. 答案:D2.用另一种形式表示下列集合: (1){绝对值不大于3的整数}; (2){所有被3整除的数}; (3){x|x=|x|,x∈Z 且x<5};(4){x|(3x-5)(x+2)(x 2+3)=0,x∈Z }; (5){(x,y)|x+y=6,x>0,y>0,x∈Z ,y∈Z }.思路分析:用列举法与描述法表示集合时,一要分清元素是什么,二要明确元素满足的条件是什么.答案:(1){绝对值不大于3的整数}还可以表示为{x||x|≤3,x∈Z },也可表示为{-3,-2,-1,0,1,2,3}. (2){x|x=3n ,n∈Z }. (3)∵x=|x|,∴x≥0. 又∵x∈Z 且x<5,∴{x|x=|x|,x∈Z 且x<5}还可以表示为{0,1,2,3,4}. (4){-2}.(5){(1,5),(2,4),(3,3),(4,2),(5,1)}. 变式训练用适当的形式表示下列集合:(1)绝对值不大于3的整数组成的集合; (2)所有被3整除的数组成的集合;(3)方程(3x-5)(x+2)(x 2+3)=0实数解组成的集合; (4)一次函数y=x+6图象上所有点组成的集合.分析:元素较少的有限集宜采用列举法;对无限集或元素较多的有限集宜采用描述法. 答案:(1){x||x|≤3,x∈Z }或{-3,-2,-1,0,1,2,3}; (2){x|x=3n,n∈Z }; (3){35,-2};(4){(x,y)|y=x+6}.3.已知集合A={x|ax 2-3x+2=0,a∈R},若A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求a 的取值范围.思路分析:对于方程ax 2-3x+2=0,a∈R 的解,要看这个方程左边的x 2的系数,a=0和a≠0方程的根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则集合A 的元素也不相同,所以首先要分类讨论. 解:当a=0时,原方程为-3x+2=0⇒x=32,符合题意;当a≠0时,方程ax 2-3x+2=0为一元二次方程,则⎩⎨⎧≥-≠.089,0a a 解得a≠0且a≤89.综上所得a 的取值范围是{a|a≤89}.4.用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1)方程组⎩⎨⎧=+=82y 3x 14,3y -2x 的解集;(2)1000以内被3除余2的正整数所组成的集合; (3)直角坐标平面上在第二象限内的点所组成的集合; (4)所有正方形;(5)直角坐标平面上在直线x=1和x=-1的两侧的点所组成的集合.分析:本题考查集合的表示方法.所谓适当的表示方法,就是较简单、较明了的表示方法.由于方程组⎩⎨⎧=+=82y 3x 14,3y -2x 的解为x=4,y=-2.故(1)宜用列举法;(2)中尽管是有限集,但由于它的元素个数较多,所以用列举法表示是不明智的,故用描述法;(3)和(5)也宜用描述法;而(4)则宜用列举法为好. 解:(1){(4,-2)};(2){x|x=3k+2,k∈N 且x<1000}; (3){(x,y)|x<0且y>0}; (4){正方形};(5){(x,y)|x<-1或x>1}. 知能训练课本P 5练习1、2. 拓展提升 1.已知A={x∈R |x=abcabc bcbc acac abab c c bb aa ||||||||||||||++++++,abc≠0},用列举法表示集合A.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去掉绝对值符号,需分类讨论.解:题目中x 的取值取决于a 、b 、c 的正负情况,可分成以下几种情况讨论: (1)a 、b 、c 全为正时,x=7; (2)a 、b 、c 两正一负时,x=-1; (3)a 、b 、c 一正两负时,x=-1; (4)a 、b 、c 全为负时,x=-1. ∴A={7,-1}.注意:(2)、(3)中又包括多种情况(a 、b 、c 各自的正负情况),解题时应考虑全面. 2.已知集合C={x|x=a+b,a∈A,b∈B}.(1)若A={0,1,2,3},B={6,7,8,9},求集合C 中所有元素之和S; (2)若A={0,1,2,3,4,…,2 005},B={5,6,7,8,9},试用代数式表示出集合C 中所有元素之和S; (3)联系高斯求S=1+2+3+4+…+99+100的方法,试求出(2)中的S. 思路分析:先用列举法写出集合C,然后解决各个小题.答案:(1)列举法表示集合C={6,7,8,9,10,11,12},进而易求得S=6+7+8+9+10+11+12=63. (2)列举法表示集合C={5,6,7,…,2 013,2 014},由此可得S=5+6+7+…+2 013+2 014.(3)高斯求S=1+2+3+4+…+99+100时,利用1+100=2+99=3+98=…=50+51=101,进而得S=1+2+3+4+…+99+100=101×50=5 050.本题(2)中S=5+6+7+…+2 013+2 014=2 019×1 005=2 029 095. 课堂小结在师生互动中,让学生了解或体会下列问题:(1)本节课我们学习过哪些知识内容?(2)你认为学习集合有什么意义?(3)选择集合的表示法时应注意些什么?设计感想本节课是集合的起始课,采用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师生交流,最终形成概念,获得方法.作业1.课本P11习题1.1A组4.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多少种?如何表示?类似地集合与集合间的关系又有多少种呢?如何表示?请同学们通过预习课本来解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