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美术教案1
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全册教案(上册)图文版
东新小学2017—2018学年度美术教案(第一学期)六年级小白第1课基本形体切挖课时:2课时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教学目标:了解形体切挖的造型特点。
重点难点:形体切挖的技法与构思。
教学准备:幻灯、实物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二、导入阶段1、认识各种形体。
2、形体的切挖。
3、生活中的各种切挖。
4、找一找,看看这些物体是由什么形体切挖而来的?三、新授阶段1、用卡纸做的形体切挖。
①制作基本形。
②切挖的构想。
③切挖的方法。
2、不同的表现和技法。
①切的方式与形状。
②粘贴的配合。
③镂空与折叠。
④装饰四、总结反思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组织教学二、回顾知识三、材料准备与检查四、学生作业1、分组分工。
2、制作。
3、注意安全。
五、巡视指导1、帮助部分学生完成比较有难度的操作。
四、点评展示五、收拾整理六、课堂拓展七、课后反思第2课点的集合课时:2课时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教学目标:1、了解美术中点的概念,知道点是构成中最基本的元素,并学会用点构成精彩画面。
2、认识点彩派,感受大画家的艺术魅力。
重点难点:如何灵活运用点来组合成美丽的画面。
教学准备:范图,幻灯,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组织教学二、导入阶段1、回顾点的知识。
2、点是小而实心的形状。
3、点有各种不同的造型。
4、思考:如果不用其他的元素绘画,有趣的小点可以画什么呢?三、新授阶段1、研究点的特性。
①点的颗粒感可以创造特殊的画面质感。
②点形状多种多样可以做出有趣的肌理。
2、回顾点的组合方式。
①有规律排列。
②无规律排列。
3、几种排列的法则。
①密集的排列。
②稀疏的排列。
③疏密结合的排列。
④大小对比的排列。
四、课堂练习1、在草稿上实验一下各种排列方式,感受点的排列乐趣。
五、小结反思教学过程:(第2课时)一、组织教学二、导入阶段1、出示点彩派作品。
2、出示现代点画艺术。
3、点的构成。
三、新授阶段1、看图分析。
2、点画的特征。
①由点构成。
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
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一课基本形体切挖教学目标1、学习在泥做的六面体或圆柱体上进行切挖。
2、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造型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体是由哪些基本形体切挖的教学难点:各个形体的切挖变化及整体的把握教学准备师:范图、实例、制作材料生:萝卜、橘子、苹果、肥皂、花泥、小刀教学过程1、导入阶段复习几何形体,回顾圆柱体、六面体、圆锥体、球体等造型:这些都是大家所熟悉的几何形体,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生答。
师问:我把他们称为圆柱形、六面形、圆锥形、球形,对不对?为什么?因为它们都是有长、宽、高的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
你们在下面的图片中看到了它们当中谁的身影?师:立方体和圆柱体是我们最熟悉的形体之一,它们看似简单,可千万别小瞧了它,我们生活中很多东西小到杯子,大到汽车,不管是造型简单或者繁杂的,都是从六面体和圆柱体的基本形变化而来的。
今天我们学习用单个六面体或圆柱体进行形体切挖的练习。
(欣赏课本范图,讲解结构)2、发展阶段⑴欣赏课本图片,加深形体感受,了解草图画法。
⑵请大家根据课本范图尝试制作一个凯旋门,留意小结制作方法,师总结。
⑶欣赏具有抽象意味的有特色的建筑、日用品等等,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想像。
3、本课练习根据草图,在带来的材料上进行切挖练习。
4、生作业,师巡视辅导5、作品展示作品摆在展示台上,生评价,师总结。
6、拓展纸虽然是一种平面的材料,但在纸上进行切挖以后,用折、卷等方法使它成为立体的形体,也能成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大家可以回家尝试着制作。
第二课点的集合教学目标1.点、线、面在美术作品中的作用及点的集合形式2.通过对各种点与线的美术作品的欣赏,使其掌握不同点的表现形式,从而有选择的进行创作。
3.体验点、线作品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提高艺术修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点与线的集合的形式。
教学难点:点、线、面的联系与画面美的体现。
教学准备:学生:水粉或水彩颜料、彩笔、彩色纸、剪刀、胶水、铅画纸教师:多媒体课件、作画工具、材料教学过程(一)图片对比导入。
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教案美术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阔学生的思维领域。
你有在美术课后写六年级美术教案?来学习它的写法吧。
#303952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教案1手绢教学目标1、认知几对同类色:大红与粉红、桔黄与淡黄、深绿与淡绿、深蓝与淡蓝。
2、初步尝试用渐变色印染。
3、启发孩子对色彩的兴致。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教学预备1、认知大红与粉红、桔黄与淡黄、深绿与淡绿、深蓝与淡蓝,能准确叫出它们的名字。
2、色彩孩子小卡片8个;磁带、录音机。
3、孩子每人一个“色彩孩子”胸前饰配;每一组大红与粉红、桔黄与淡黄、深绿与淡绿、深蓝与淡蓝的颜料各1份;每人一支毛笔、一张纸巾。
教学过程一、配同类色。
1、幼儿教师:今日很多色彩孩子到我们小(1)班,看,有哪一些色彩孩子,孩子集体念。
2、幼儿教师手里拿一個“红孩子”:“来了个红孩子,它讲:我的好伙伴同我长得非常像,看看,这儿谁与我长得最像,请你们来帮助我找找。
”孩子找着粉红。
“好伙伴,手牵手,抱抱。
”幼儿教师演示2个孩子的动作。
3、用相同的方式找着另三对同类色。
二、观测和察看印染手绢的方式。
1、幼儿教师展示范例:看,色彩孩子跳到了手绢上,他们把手绢装扮的多漂亮呀!它们是怎么样装扮得哩?2、幼儿教师演示印染手绢的方式。
幼儿教师:如此漂亮的手绢是怎样装扮出来的啊?我们来看看。
将正方形的餐巾纸对折3次成三角形——将对折好的餐巾纸的各个部位各自蘸一下色彩——悄悄地打开。
三、孩子集体回想印染的步骤,探讨需留心的地方。
1、蘸颜料的时间不可以过长。
2、印染后打开时要悄悄地、慢慢地。
四、孩子染手绢,幼儿教师指导1、勉励孩子勇敢印染。
2、给能力弱的孩子适合的协助。
3、勉励孩子在打开时不惧艰难,坚持做完1件事。
五、作品出示。
1、将孩子作品平放于桌上,孩子向小伙伴推荐自个儿的作品,并说一说喜爱哪1幅作品,为何?2、为喜爱的作品奖一個奖牌。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美术教案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美术教案第一课:踏进美术的大门教学目标:1. 了解美术的定义和作用;2. 掌握美术学习的基本方法;3. 学习用不同线条表达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展示作品,如名画图片等;2. 学生准备画纸、铅笔、橡皮等画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名画图片,引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并让学生谈谈对美术的理解。
二、新课呈现(15分钟)1. 教师给学生介绍美术的定义和作用,如通过绘画、雕塑、影视等形式表现出美丽的艺术作品,并且通过美术作品可以传递情感和思想。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学好美术,并提出美术学习的基本方法,如多观察、多实践、多欣赏、多思考等。
三、示范与练习(20分钟)1. 教师用黑板上的线条示范画一个简单的物体,如一个苹果。
2. 学生用铅笔在画纸上按照示例练习画,同时要求学生观察苹果的形状,用不同的线条表达出来。
四、展示与分享(10分钟)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并分享自己在画画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五、小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习美术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坚持练习;2. 引导学生搜集名画图片并组织成小画展,鼓励学生在课后欣赏和学习。
六、课堂延伸(15分钟)学生可在课后选择一幅名画,结合自己的想法进行创作。
在下节课时展示并进行交流讨论。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了美术的定义和作用,掌握了美术学习的基本方法,并且通过练习用不同线条表达物体的形状提高了自己的绘画技巧。
课堂上,我尽量展示了多样的名画图片,让学生们在欣赏名画的同时培养审美能力。
我还鼓励学生们在课后继续进行美术学习,通过画展和分享的形式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总之,本节课以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为目标,通过活动的方式让学生们感受到美术的魅力,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美术学习中。
同时,通过示范和练习的环节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这样的教学方式将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美术学习基础,为他们发展艺术潜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一课《基本形体切挖》【教材分析】本课借助对基本形体的切挖,帮助学生形成空间意识和立体造型的能力。
教材以长方体和圆柱体作为代表,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作为切挖成型的示范,可以让同学们一目了然地认知“切挖”。
【核心素养】1.审美感知:欣赏建筑及日常生活用品图片,分析他们的构造特点。
2.创意实践:认识基本形体,学习在基本形体上进行切挖。
3.自我理解:了解形体切挖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重难点】1.重点:不同形状物体的切挖方法。
2.难点:利用切挖的方法创造出独特的造型。
【教学准备】切挖作品,适合切挖的材料,如雕塑泥、泡沫、蔬菜、水果等,刻刀。
【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展示几种常见的几何形体:长方体、圆柱体、平行六面体、圆锥体,说出它们的名字,说说生活中和这些形体类似的物品。
二、发展阶段1.欣赏悉尼歌剧院、央视大楼以及生活中各种物品的图片,学生观察它们是由哪些基本形体组成的。
2.观察凳子、沙发、花瓶等生活用品后,分析怎样才能用基本形体变成这些物品。
小结:一切复杂的形体都可以用简单的形体来概括,运用切、挖等方法,可以将简单的形体变成复杂的形体。
设计目的:认知生活中包含的三维空间关系,形成立体空间意识。
从切挖的角度分析这些生活物品的构造特点。
3.教师演示,学生观摩并思考,老师时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制作出的这件物品。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作业要求:根据自己带的材料发挥想象,用切、挖等方法创作一件作品,造型独特,正确使用工具,注意安全。
三、展示与评价阶段1.将完成的作品摆放到指定位置,学生自评、互评,请优秀作品的作者谈谈自己的设计意图和创作心得。
2.教师小结,鼓励学生的作品。
四、收拾与整理阶段收拾整理工具材料,保持桌面及教室整洁。
五、拓展阶段课下尝试采用切挖的方法,做一件雕塑作品。
第二课《点的集合》《点的集合》美术教案教学目标:认知与技能:知道美术中点的概念,了解点是造型元素中最基本的元素。
小学6年级的美术教案六年级上册《一》
小学6年级的美术教案六年级上册《一》人教版小学6年级的美术教案六年级上册《一》第一课远近的奥秘(造型?表现)第二课风景写生(造型?表现)第三课心中的风景(造型?表现)第四课会动的剪影(设计?应用)第五课水墨画――动物(造型?表现)第六课形体切挖(设计?应用)第七课我们做乐器(设计?应用)第八课宇宙之旅(设计?应用)第九课保护文物(综合?探索)第十课爱护古建筑(综合?探索)第十一课电脑美术(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第十二课中国画与油画(欣赏?评述远近的奥秘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透视的基本变化规律. 2,学习,了解平行线和消失点概念. 3,欣赏名家作品,品味透视在美术中的魅力. 4,联系生活,感受生活中的透视变化. 教学重点: 1,了解和掌握透视变化的基本规律. 2,透视基本规律的运用. 教学难点:透视规律的理解和在实践中的运用教学工具:名家美术作品,建筑风景照片等教学过程: 第一节课感知透视(基础知识) 一,引导阶段结合课本中的文字描述,分组欣赏,讨论课本和老师提供的图片,理解什么是透视现象. 二,发展阶段 1,小结透视现象所产生的规律. 2,什么是视平线和消失点.(结合图片分小组讨论) 3,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区别.(结合图片分小组讨论)教师用几何形体示范什么是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4,课堂作业根据学习要求,组织学生到学校周围观察,注意体会物体的透视变化规律. 三,课后整理 1,回家收集相关的一些建筑,风景等图片,巩固知识. 2,准备好第二节课的工具材料. 第二节课体验透视(课堂实践) 一,引导阶段 1,检查课前准备 2,回顾透视的基础知识点二,发展阶段 1,讲解临摹作画的基本过程 (1),先观察图片中事物的特征,寻找出符合透视变化的基本规律; (2),构图(考虑安排主体物的合理位置); (3),用线描表现(刻画主题物的特征); (4),整理画面. 2,讲评作业 (1),两位学生为一组,相互交换作业,进行评比.(以是否准确表现出透视变化为标准) (2),老师统一点评. 三,拓展阶段可以进行现场写生或者默写体现透视变化的作业. 二,风景写生(1) 教学目标: 学习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利用所学的透视和构图知识进行风景写生. 重难点: 提高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与学生收集一些风景画和一些学生风景写生习作.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播出校园风景片断,播出校园风景写生片断. 导语:通过这次写生课的学习,同学们认为画风景画应该要注意那些方面二,新授 1,打出风景画绘画要素,并以此作为评画标准. 2,出示两张本班的作业,一张较具体完整,另一张还没完成. 问:这两张画各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哪张比较好 3,导语:刚才同学们都说出了这张画的很多问题,现在那位同学上来改改让他变得美些 4,再打出两张画:你们说说这两张画的区别在那三,总结在这节点评课上我们学到了些什么风景写生(2) 教学目的: 1,学习风景构图知识,远,中,近景的处理方法和树木的表现方法. 2,学习铅笔风景写生的方法和步骤,懂得如何区别主次进行概括.抓住重点,分清层次,能画一幅简单的风景画. 3,鼓励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用自己的绘画语言去发现美,创造美. 教学重点难点: 1,运用构图知识和铅笔画技法,画一幅以树木为主的风景画 2,怎样表现和处理好以树为主的风景画的质感和空间感教具:风景写生的范图教学设计: 一,组织教学二,导入风景画欣赏导入.展示许多风景写生的范图,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揭示课题,《风景写生》,板书三,学习新课: 老师:请用你自己学过的美术知识对这幅画进行评析. (学生发言踊跃,通过发言复习了透视,构图知识.) 老师:自然界处处存在美,要靠我们自己去发现和表现. (老师继续展示自己在校园内写生的美术作品.) 学生:原来我们经常生活的校园画出来也这么美呀!我也要画一画我们的校园. 课堂外学生分组开始校园写生,师生共同活动.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业展示,展示学生优秀作业,请其他学生来点评,指出画的好的地方和还欠缺的地方. 六,课堂小结,请学生谈谈出去写生的感受. 风景写生(3) 教学目的: 通过观察,学会取景,并运用钢笔淡彩的表现方法画一幅风景写生画,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钢笔速写的基本技法和用表现物体的质感及特征. 教学难点: 学习钢笔速写的基本技法和用表现物体的质感及特征. 教学教具: 1,在校园内选定一处有特色的简洁面层次分明的景物供学生写生. 2,布置学生携带铅笔,钢笔,水彩. 3,教师准备钢笔淡彩风景作品和示范用品. 教学过程: 一,出示钢笔淡彩作品,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钢笔淡彩作品分析,指导学生从作品的选材,构图,表现方法等去认识大自然的迷人景色,激发学生绘画兴趣;认识钢笔也是绘画工具,知道本课是要求用钢笔淡彩作风景画练习. 2,分析钢笔淡彩的特点: 钢笔淡彩是绘画的一种表现形式, 线为主,色彩辅之. A, 用钢笔勾出风景画稿. B, 淡淡的涂上水彩色. C, 着色以固有色为主. 3,绘画方法:(教师示范全过程) (1) 取景(运用取景框或用双手做框,选取美的构图. (2) 用铅笔定位置(画面应有前,中,远景,把主要景物放在中景里,使画面层次多,立体感强.) (3) 用钢笔线条进行刻画. (4) 着色.用固有色薄涂. 三,学生集队到指定的地点写生,教师指导取风景,提醒学生注意透视现象,本节课完成用钢笔描绘风景的大体效果. 四,讲评对构图好,层次分明,形象较准确的作业给予表扬, 第三课《心中的风景》教学领域:造型.表现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最快乐的`一件事,并用绘画或纸版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2. 学习纸版画的绘画技法,利用吹塑纸进行创作. 3. 通过绘画和制作,培养学生观察力,创新精神和再造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纸版画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 纸版画的印制,水份,颜料厚薄程度的掌握. 教具准备: 吹塑纸,铅笔,水粉颜料,调色盘,毛笔. 教学过程: 1. 引导阶段:让学生带着记录他们快乐回忆的相片,用展示台展示给全班同学看.并回忆讲述.(引导学生在欣赏他人作品的基础上,回忆自己生活中快乐的片断,激发学生创作热情.)请大家睁大眼睛,竖起耳朵,可别错过哦! 2. 发展阶段:欣赏版画作品.通过观察和讨论,引导学生认识纸版画的表现方式.请同学们在观察的基础上思考:纸版画是通过什么方法加工完成的,它与绘画作品比较,有什么不同的视觉效果. 3. 技法学习阶段:⑴出示制作简易纸版画的材料――吹塑纸, 启发学生思考,运用什么工具和制作方法可以制作成纸版画.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采用刻,划,撕等方法进行创造性地使用,制作出内容丰富,造型美观的纸版画作品.⑵在制作好纸版的基础上,思考并尝试怎样拓印出多色纸版画. 4. 情感升华阶段:引导学生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利用身边的材料和工具求新求异,就会创作出好的作品. 5. 动手操作阶段:欣赏教材中作品,用纸版画或绘画的形式进行创作. 6. 交流阶段:提出问题,交流好的经验,自查作品中使用工具的合理性. 教学领域:造型.表现 1,通过影人的图片欣赏和皮影戏的欣赏,让学生感受影人造型的形式美,弘扬民族文化,激发爱国热情. 2,通过影人制作学习,创造有个性的戏剧人物形象;学会操作影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展示. 教学重点:皮影的基本知识教学难点:影人的操作和影戏的表演. 教学准备:教师:电脑多媒体课件,纸影人成品. 学生:硬扳纸,剪刀,水彩,清漆; 把学生分成五组,选择好每组所表演的影戏内容. 教学过程: 1,导入:以电影《活着》中的皮影戏片段导入. (播放课件) 2,介绍皮影戏: 皮影戏俗称灯影戏,是中国最古老的戏剧形式之一,它源于2000余年前的中国古代长安,盛行于唐,宋.至今仍在中国民间普遍流行. 它是用玩偶来演出的戏剧,影人,唱腔与音乐伴奏的其组成部分,而表演的却是用牛皮雕刻而成的人物,动物,景物 3,影人的造型是属于美术范畴,它与剪纸有很多共通之处,主要是要学会给人物或动物侧面的造型方法,造型时抓住神态,适当夸张. 面部有阳刻和阴刻之分. 服饰讲究图案纹花,精巧细致,工艺严谨,技法成套.在大轮廓中充以菊,梅,竹,兰的装饰. (播放课件中的皮影图片) 3,学生作业: A, 把全班分五组,确定所表演的影戏内容 B, 根据内容,制作纸影人,(播放课件) 4,课后作业拓展: A, 把做好的纸人上色,上清漆 B, 学会操作影人 C, 排练影戏第五课《水墨画―动物》教学领域:造型.表现总课时数:8 教学目标 : 1,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样貌特征,感受动物的美和可爱;感受各种水墨特性,探讨巧妙运用各种技能,手法表现有创意的可爱的动物的方法. 2,培养保护动物的环保意识,体验合作,探究,发现的愉悦,激发自信心和美术学习的兴趣. 3,通过探索用水墨自由创作动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创造精神. 教学重点:欣赏,感知,探索,理解自然界及艺术作品中的动物的形,色,动态之美,引发喜爱动物之情和环保意识, 探索运用墨色自由创作动物的方法,培养合作意识和综合学习能力. 教学难点 : 巧妙运用各种水墨画技法表现有创意的可爱的动物. 教学准备: 1,每个同学都收集一到两个与动物相关的故事 2,动物欣赏图片和视频资料. 3.师生搜集水墨画图片资料,水墨画工具材料(如毛笔,墨汁,国画颜料等) 教学过程 : 一,表演,回忆,发表 1,表演猜谜:你知道动物虾 ,麻雀的动做你能把它模仿出来让其他小朋友去猜一猜吗 (部分学生台前模仿某一种动物进行表演,台下学生猜迷) 2,引导学生回忆并说出自己喜爱的动物形体,颜色,花纹等基本特征和这种动物有什么生活习性喜欢生活在什么环境里二,观察,赏析,感受 1,播放各种动物的活动录象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 2,教学导入: 师出示水墨画图片,介绍有关文人画的发展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表现欲望.(出示课题) 欣赏:欣赏课本上的《虾》,《麻雀》范图,体会独特的风格.师生共同欣赏课前收集的风格独特的绘画作品,探讨作品的时代特征,让学生说说对画面的理解. 三,思考,探索,创作 1,引导赏析学生创作作品的美感(从形,色,动态方面引导),探索如何巧妙的运用什么技法进行勾画介绍并演示表现技法 . 画法探索. ①笔上沾清水后再沾墨画出来的笔画线条先重后淡,笔上先沾墨后沾清水画出来的的笔画线条先淡后重. ②笔尖画出的线条又细又圆,侧锋用笔画出的线条又扁。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三篇
【导语】美术作品体现的运动感是⼈的⼀种视觉感受。
这种感受受到形体的⽅向、形状重⼼、⼒度等⽅⾯的控制和引导。
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废旧物的“新⽣命” 教学⽬标: 1、认识废旧物品再利⽤的意义,提⾼环保意识。
2、尝试废旧物品利⽤,⽤多种废旧物品进⾏有意义的制作,让学⽣养成保护环境、爱惜资源的习惯,培养学⽣的动⼿与探究能⼒。
3、利⽤废旧物品进⾏有创意的制作,感受美、创造美。
教学重点:根据废旧物⽤品的外形、材质等特点,展开联想。
教学难点:⽤各种废旧物品制作有创意的作品。
教学过程: ⼀、激趣导⼊ 1、看图⽚,了解我国险峻的环保状态,垃圾⼭,河⾯漂浮物、景点垃圾……严重破坏环境卫⽣,这⾥⾯有易拉罐,包装盒,饮料、矿泉⽔瓶,旧⾐服,旧画报…… 想⼀想,这些东西真的毫⽆⽤处,只能⾛进垃圾场吗? 2、欣赏⽣活中的废弃物品创作的图⽚ 看了这些图⽚,你有什么感想呢? 出⽰课题——《废旧物的“新⽣命”》 ⼆、新课教学 1、出⽰课件,欣赏废弃物制作的简单⼯艺品。
学⽣⼀边欣赏⼀边说说它们是⽤哪些废旧材料创作出来的?欣赏时思考:这些废弃物变成艺术品⽤了哪些⽅法? 2、⼩组讨论废弃物的加⼯⽅法及使⽤⼯具 ⽅法:剪,卷,贴…… ⼯具:剪⼑,双⾯胶…… 3、废旧材料分类 想⼀想,该如何给我们带来的废旧材料进⾏分类呢? 学⽣归纳回答,说说各种废弃物⾃⾝的材质。
(1)纸质类:纸盒、纸板…… ⾊彩丰富易加⼯ (2)⾦属类:铁丝、易拉罐件…… 规整光洁 (3)塑料类:饮料瓶、光盘…… 透明美观 4、出⽰制作要求 以瓶、杯、盒为主要材料,充分利⽤材料⾃⾝的形体特征,通过联想,制作⼀件特征突出的⼯艺品。
5、各⼩组讨论制作⽅案。
6、领取材料,进⾏制作 7、作品展⽰,学⽣⾃评和互评。
提供评价建议: (1)作品是否有创意 (2)是否把废弃物的价值体现出来。
(3)⾊彩搭配是否和谐 (4)做⼯是否细致 (评出创意奖、搭档奖、⾊彩奖、细⼼奖各⼀名,让学⽣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8、教师⼩结 三、课后延伸 1、同样的材料你还能创作什么? 2、能⽤其他废弃物制作有特⾊的造型艺术。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本教案适用于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学,旨在帮助学生积极参与美术研究,培养其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第一单元创意的小发明第一课创意小发明本课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借鉴一些小发明的案例,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设计出符合实际需求的小发明。
- 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提问等方式了解了一些小发明的案例。
- 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些简单的小发明,并进行分享和讨论。
第二课垃圾利用本课主要目的在于通过研究垃圾的分类和再利用的知识,引导学生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发挥其创造力,设计一些能够再利用垃圾的物品。
- 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提问等方式了解了垃圾的分类和再利用的知识。
- 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并制作了一些能够再利用垃圾的物品,并进行分享和讨论。
第二单元生活中的造型第三课生活中的造型本课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各种造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造型感,提高其对身边环境的感知能力。
- 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提问等方式了解了生活中的各种造型,并进行模仿和创作。
- 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些与生活中的造型相关的物品,并进行分享和讨论。
第四课生活中的颜色本课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各种颜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色彩感,提高其对身边环境的感知能力。
- 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提问等方式了解了生活中的各种颜色,并进行模仿和创作。
- 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些与生活中的颜色相关的物品,并进行分享和讨论。
第三单元动物的自画像第五课小狗的自画像本课主要目的在于通过研究小狗的形态和特征,让学生能够画出小狗的自画像,提高其画画的技巧和艺术表现能力。
- 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提问等方式了解了小狗的形态和特征。
- 学生根据老师的示范和引导,练并画出了自己的小狗自画像,并进行分享和讨论。
第六课大象的自画像本课主要目的在于通过研究大象的形态和特征,让学生能够画出大象的自画像,进一步提高其画画的技巧和艺术表现能力。
- 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提问等方式了解了大象的形态和特征。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
教学目标:
1. 了解绘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观察力。
3. 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
绘画基础知识:画笔的使用方法、线条的种类和运用、色彩的基本概念和运用。
教学步骤:
Step 1:导入
老师可以通过一些图片或实物来导入,引起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并与学生交流一下他们对美术的认识和看法。
Step 2:讲解绘画基础知识
通过示范和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画笔的使用方法、线条的种类和运用、色彩的基本概念和运用等。
Step 3:练习画线条
让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的线条来练习画线条,可以使用不同的画笔和颜色,让学生感受到线条的变化和表现力。
Step 4:练习运用色彩
让学生练习使用颜色来表现物体的不同特征,例如:使用暖色调来表现温暖的太阳,使用冷色调来表现凉爽的水等。
Step 5:创作作品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使用所学的绘画知识和技巧创作一幅作品。
Step 6:展示和评价
学生可以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欣赏和评价,老师也可以提供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
Step 7:总结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和讨论,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绘画知识和技巧,鼓励学生保持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辅助工具:
画笔、颜料、画纸、图片等。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一、教学目标-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和创造力。
- 研究绘画基本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学会运用艺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 增强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线条的表现力- 了解线条在美术作品中的表现力和作用。
- 研究基本线条的绘画方法和技巧。
- 进行线条表达主题的创作练。
第二单元:色彩的运用- 掌握基本色彩的概念和特点。
- 研究色彩的调配和运用方法。
- 进行以色彩表现情感的创作练。
第三单元:构图与空间感- 了解构图在绘画中的重要性。
- 研究构图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 进行构图与空间感的创作练。
第四单元:素材的运用- 研究如何运用不同的素材进行绘画创作。
- 探索素材的多样性和表现力。
- 进行素材创作的实践活动。
三、教学方法- 示范教学:教师展示绘画技巧和创作方法。
- 指导练:学生跟随教师进行练和实践活动。
-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绘画创作,互相交流和合作。
- 赏析评价:学生欣赏和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提出改进意见。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课题,介绍本单元的研究内容和目标。
2. 回顾前一单元的知识,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3. 针对每一单元的内容,进行教学讲解和示范。
4. 指导学生进行练和实践活动,解答他们的问题。
5. 定期组织学生展示和评价作品,提供反馈和指导。
6. 总结本单元的研究成果,展示学生的作品。
7.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创作,保持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人教版六年级美术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美术教案【篇一: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课题:第一课远近的奥秘课堂类型:造型表现课时:1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的透视变化规律。
2、学习、了解视平线和消失点的透视概念。
教学重难点:1、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透视知识应用于绘画中,使描绘的物象更贴近真实。
2、在绘画实践中应用所掌握的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发展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具学具:范图、作业纸、绘画工具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1、导入:欣赏图片,观察投影片中路的宽窄、栏杆的密疏、树木的大小等,你观察到了什么规律?生:近大远小。
2、新授:(1)师:是的,近大远小,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远近的奥秘》的基本规律。
(出示课题:远近的奥秘)在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中,除了近大远小的现象外,还有什么现象?近高远低、近宽远窄、近长远短、近清晰远模糊、近鲜明远灰暗(色彩)(2)什么是透视呢?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同样的物体,在不同的位置上,会产生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远宽远窄的变化,这就是透视现象。
你们的在一望无垠的田野里,在大海上,我们向远处眺望,天与地、天与水面之间产生了一条长长的水平线,这就是视平线。
当两边的树木向远处延伸时,就慢慢地消失在视平线的一点上,这点就是消失点。
(3)说说周围环境中的透视现象?(4)欣赏课本上的范图,让学生找图中的消失点。
(5)师示范①先找到消失点。
②画出主要的透视线,如马路。
③按近疏远密、近粗远细的规律,处理好各条竖线、斜线。
④将物体的外轮廓简略表现出来。
3、本课练习临摹课本上范图讲解临摹作画的基本过程(1)先观察图片中事物的特征,寻找出符合透视变化的基本规律;(2)构图(考虑安排主体物的合理位置);(3)用线描表现(刻画主题物的特征);(4)整理画面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四、作业展示五、拓展阶段:可以进行现场写生或者默写体现透视变化的作业教学随笔:学生以前已经接触过写生课,所以对于静物写生已经不陌生了,主要看学生对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掌握得如何,从作业的总体看来,学生还需加强练习。
新人教版PEP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全教案
新人教版PEP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全教
案
第一章:认识美术
课时1:美术的定义与作用
- 美术的定义:美术是一门表达人们情感、审美观念和思维的
艺术形式。
- 美术的作用:美术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创
造力,提升他们的艺术修养。
课时2:艺术元素与艺术原则
- 艺术元素:色彩、形状、质地、线条、空间、光影、节奏等。
- 艺术原则:比例、对称、平衡、重复、变异、运动、重心等。
第二章:色彩基础
课时3:色彩的分类和搭配
- 色彩的分类:主色、辅色、冷色、暖色、清明色。
- 色彩的搭配:对比搭配、相似搭配、相对搭配。
课时4:色彩的表现手法
- 色调表现:明暗对比、层次渲染、色阶变化等。
- 色彩对比:冷暖对比、明度对比、色彩对比等。
第三章:造型基础
课时5:形状的构成和表现
- 形状的构成:点、线、面。
- 形状的表现:平面构图、透视绘画。
课时6:质地和线条的表现
- 质地的表现:粗细、浓淡、纹理等。
- 线条的表现:直线、曲线、涂抹线等。
以上是《新人教版PEP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全教案》的部分内容。
该教案旨在帮助六年级学生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技巧,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创造力。
教案包括了美术的定义与作用、艺术元素与艺术原则、色彩基础以及造型基础等内容,通过系统的教学安排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全面提升自己的美术水平。
希望教案对学生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优秀9篇)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优秀9篇)小学六年级美术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策划、采访、编辑和展示活动,感受美术记者工作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2、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和良好的交际能力。
教学重难点:组织学生进行采访活动并制作采访结果。
教学准备:相机、话筒、钢笔彩笔、纸、报纸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带上相机、画笔,小记者们上路吧!二、组织采访活动:1、师强调活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文明、团结。
2、各组按原计划进行采访活动。
三、指导学生整理采访结果:1、用文字形式表达。
2、照片(待冲洗)。
3、用绘画或综合方法。
四、引导欣赏报纸,简要指导编辑报纸。
五、展示采访结果,引导学生互相观摩交流做小记者的感受。
六、汇总编辑成一张大报纸。
小学六年级美术教案篇二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与目标1、了解人物头像的基本结构和特征。
2、学习认为头像的画法,运用发散思维添画人像。
3、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欣赏和了解人物头像的表现方法,学习利用头像的一半创造性的添画另一半。
教学难点:发散和想象,运用不同方法进行表现。
教学准备:人物头像图片,绘画用具。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大家在一年级时就从《画自己》开始学习了一系列的人像画的方法,对人像早就不再陌生,(师出示一组人物头像),同学们你们来欣赏一下,说说这些人像作品各有什么特色(绘画风格、人物特点)?出示课题:添画人像二、新授出示课本中提供的素描、油画、版画、中国画等大师作品。
1、简单归纳脸型、五官的的基本特点。
2、欣赏作品中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物特点3、简析作品的绘画特色及风格:a素描注重光影和体积感的表达;b立体派油画注重形块的空间表达,简化人物的细节;c版画突出线条的装饰美感;d中国画强调笔墨的韵味、民族的特色。
4、添画指导我们一起来看这几幅作品,你认为哪几张画的比较好?为什么?这些作品可以怎样添画它的另一半呢?学生答:可以用圆珠笔勾线,画线描;可以用彩色水笔添画,用夸张的色彩来表现;可以用油画棒添画,用色彩明度对比的方法来表现另一半;可以用颜料来添画,模仿印象画派的风格。
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课教案(3篇)
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课教案(3篇)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课教案篇一1、认识理解水墨画的特性,掌握水墨画的根本表现方法。
2、运用水墨画的方法,尝试进展创造表现。
3、开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步学生学习水墨画的兴趣。
1、认识、掌握工具材料的使用。
2、焦、浓、重、淡、清的画法。
老师检查学生所带材料、工具并进展调配。
1、出示一幅中国画,并结合课本插图《村舍》引导学生进展欣赏〔出示课件〕。
2、让学生直观认识什么是中国画并出示课题——“水墨家园”。
老师边理论边介绍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3、示范画树的的传统技法:先观察树的构造特征:上细下粗、干生枝、枝生梢、梢长叶。
学生观察总结。
老师示范:第一、画树干:中锋用笔画树干,注意确定树的姿态,侧锋用笔皴擦树干,注意水分的多少,表现明暗关系。
第二、画树枝:树分四枝,注意树的前后左右出枝。
第三、画树叶:点叶法:是用粗线、细线和干湿浓淡的笔点画成。
夹叶:是用勾勒线法表现树叶。
中锋用笔勾不同叶形,注意聚散疏密关系和远近关系。
运用“勾、皴、染、点”,掌握山水画的步骤方法。
1、展示选好的几幅漂亮的画树图片,要求学生观察并考虑如何表现近树、远树。
2、选出自己最感兴趣的自然风光,尝试临摹。
老师那么巡回指导,协助解决创作中遇到的问题。
体会中国画用笔用墨的妙趣。
3、请学生与老师一起练习,探究、体验焦、浓、重、淡、清的画法。
1、布置作业,用墨彩结合的方法,表现家乡的美景。
2、老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做画,敢于用水、用墨、敢于下笔。
征集作业,组织学生谈谈体会,讲教训、经历。
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课教案篇二1、知道装饰色彩在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的应用,理解民间艺术中装饰色彩的特点和表现方法。
2、才能目的:学习和掌握装饰色彩的用色方法,运用装饰色彩创作装饰画。
3、解色彩的写实性与装饰性的区别,在教学体验中感受装饰色彩的美感,培养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民间艺术中装饰色彩的特点和表现方法。
学习和掌握装饰色彩的用色方法,运用装饰色彩创作装饰画。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美术教案5篇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美术教案5篇六年级上册人教版美术教案篇1目标:1.尝试运用多种材料点画小鱼的不同花纹,感受点的变化美、图案美。
2.尝试按自己的意愿,感受点彩这一作画技巧的与众不同。
3.在操作中体验点彩活动的乐趣。
准备:1.点彩大鱼;鱼幻灯片。
2.用浅色卡纸剪成的鱼若干;大、小棉签、彩色圆纸片、颜料、胶棒等。
过程:一、初步感受点彩画由点成面的造型和用色特点1.出示彩色袋,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老师带来了一只神奇的魔术袋,你们想不想知道里面藏着什么?2.逐一打开魔术袋上的小门,引导幼儿观察点彩大鱼的局部,发现图案是由许多点组成的,感受其造型和用色特点。
(1)教师打开第一扇小门,请幼儿说说看到了什么。
(许多点点出一个圆)师:你看到什么?这些点点组成了什么图案?(2)教师打开第二扇小门,引导幼儿进一步观察、感受点的造型变化。
(许多点点出图形组合)师:这次你看见了什么?还发现了什么?(3)教师请幼儿打开第三扇小门,引导幼儿观察、感受点的造型和色彩变化。
师:请一个小朋友来打开最后一扇小门,看看这次的点点、图案和刚才的有什么不一样。
3.欣赏由各色各样的点组成的图案,进一步感受点彩画的色彩美和图案美。
师:小点点们真能干,你猜它们还会变成什么呢?二、寻找大鱼身上由点组成的图案1.出示完整的.“鱼妈妈”,引导幼儿进一步感受由点组成的图案。
师:神奇的魔术袋里到底藏着什么呢?现在我们就把它请出来吧!原来是漂亮的鱼妈妈。
师:鱼妈妈身上有许多小点点,她是一条漂亮的斑点鱼。
2.播放幻灯片,引导幼儿欣赏各种各样的斑点鱼,进一步感知点的色彩美和图案美。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点点在漂亮的鱼身上还变出了什么?(边播放幻灯片边和幼儿一起欣赏。
)3.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用点组成各种图案。
师:如果请你用点点来变一变,会变出什么呢?三、尝试创作点彩画1.引出鱼宝宝,交代任务。
今天鱼妈妈还带着它的宝宝一起来到我们班。
她想请你们也用大大小小的五颜六色的点给鱼宝宝变出各种美丽的花纹。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基本形体切挖-人教版(2023)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切挖作品。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切挖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学生们对基本形体切挖这一章节的浓厚兴趣。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动手实践时也充满了热情。看到学生们在切挖过程中不断尝试、探索,我真的感到很欣慰。
我发现,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学生们更容易理解抽象的几何形体和切挖概念。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到,简单的切割和挖空就能让一个普通的形体焕发新生,这无疑增强了他们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1.教学重点
-理解基本几何形体的特点:立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基本形体的特征及其构造,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教师需通过直观教具和实例,使学生充分理解各种几何形体的区别和特点。
-掌握切挖的基本方法:切割、挖空等切挖技巧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不同切挖方法及其应用。
-创作切挖后的新形态:学生需学会运用切挖技巧,创作出具有独特视觉效果的作品,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之一。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基本几何形体的概念,以及如何通过切挖创造出新的形态。基本几何形体如立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是构成复杂物体的基础。切挖则是通过去除部分材料,改变原有形体的过程,它可以创造出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些具体的案例。这些案例展示了切挖在雕塑、建筑设计等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创造出新颖的艺术品。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课基本形体的切挖▏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课基本形体的切挖▏ 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基本形体的特点,能够识别和创造基本形体。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
3. 通过对基本形体的切挖,让学生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增强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内容1. 基本形体的概念和特点2. 基本形体的识别和创造3. 基本形体的切挖方法和技巧4. 基本形体的组合和创作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基本形体的识别和创造,基本形体的切挖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基本形体的组合和创作,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基本形体模型,切挖工具,展示板。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基本形体模型,引导学生认识基本形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基本形体的概念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基本形体的识别和创造方法。
3. 演示:示范基本形体的切挖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掌握切挖的基本步骤。
4. 练习:让学生动手实践,切挖基本形体,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5. 创作:引导学生进行基本形体的组合和创作,提高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
6. 展示: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板书设计1. 板书基本形体的切挖2. 板书内容:基本形体的概念和特点,基本形体的识别和创造,基本形体的切挖方法和技巧,基本形体的组合和创作。
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让学生回家后,利用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切挖基本形体,并进行组合和创作。
2. 作业要求:作品要具有创意,基本形体的切挖要准确,组合要合理。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基本形体的认识和掌握程度,学生的切挖技巧和创作能力。
2. 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和示范是否有效,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是否提高。
3. 教学改进:针对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注:以上内容为大致框架,具体内容需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六年级上美术教案1(2007-11-06 15:39:17)第一课远近的奥秘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透视的基本变化规律。
2、学习、了解平行线和消失点概念。
3、欣赏名家作品,品味透视在美术中的魅力。
4、联系生活,感受生活中的透视变化。
教学重点:1、了解和掌握透视变化的基本规律。
2、透视基本规律的运用。
教学难点:透视规律的理解和在实践中的运用教学工具:名家美术作品、建筑风景照片等教学过程:第一节课感知透视(基础知识)一、引导阶段结合课本中的文字描述,分组欣赏、讨论课本和老师提供的图片,理解什么是透视现象。
二、发展阶段1、小结透视现象所产生的规律。
2、什么是视平线和消失点。
(结合图片分小组讨论)3、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区别。
(结合图片分小组讨论)教师用几何形体示范什么是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4、课堂作业根据学习要求,组织学生到学校周围观察,注意体会物体的透视变化规律。
三、后整理1、回家收集相关的一些建筑、风景等图片,巩固知识。
2、准备好第二节课的工具材料。
第二节课体验透视(课堂实践)一、引导阶段1、检查课前准备2、回顾透视的基础知识点二、发展阶段1、讲解临摹作画的基本过程(1)、先观察图片中事物的特征,寻找出符合透视变化的基本规律;(2)、构图(考虑安排主体物的合理位置);(3)、用线描表现(刻画主题物的特征);(4)、整理画面。
2、讲评作业(1)、两位学生为一组,相互交换作业,进行评比。
(以是否准确表现出透视变化为标准)(2)、老师统一点评。
三、拓展阶段可以进行现场写生或者默写体现透视变化的作业。
第二课风景写生一、教学目的:1、学习风景构图知识,远、中、近景的处理方法和树木的表现方法。
2、学习铅笔风景写生的方法和步骤,懂得如何区别主次进行概括。
抓住重点,分清层次,能画一幅简单的风景画。
3、鼓励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用自己的绘画语言去发现美、创造美。
二、教学重点难点:1、运用构图知识和铅笔画技法,画一幅以树木为主的风景画2、怎样表现和处理好以树为主的风景画的质感和空间感三教师准备:风景写生的范图教学设计:一、组织教学二、导入风景画欣赏导入。
展示许多风景写生的范图,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揭示课题,《风景写生》,板书三、学习新课:老师:请用你自己学过的美术知识对这幅画进行评析。
老师:自然界处处存在美,要靠我们自己去发现和表现。
学生:原来我们经常生活的校园画出来也这么美呀!我也要画一画我们的校园。
课堂外学生分组开始校园写生,师生共同活动。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业展示,展示学生优秀作业,请其他学生来点评,指出画的好的地方和还欠缺的地方。
六、课堂小结,请学生谈谈出去写生的感受。
第三课心中的风景领域:造型表.现课时:1---2课时教学目标:1. 根据记忆或想象,表现心中的风景。
2. 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一、课前准备1、收集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风景图片。
二、课堂教学1、引导阶段可以利用语文教材中有关描写风景的课文,创作风景画;也可以根据音乐产生联想,创作风景画;也可以通过感受自己所生活的环境,创作心中的家乡美景。
2、发展阶段学生可以用中国画、水彩画或是水粉画的形式进行创作表现;也可以用钢笔、铅笔等线描的形式进行创作。
三、教学拓展1、可以利用自己拍的照片,进行添画、扩展,创作风景画。
2、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围绕着一个主题,进行风景长卷的绘画。
第四课会动的剪影领域:设计、应用教学目标:1、学习用黑色卡纸制作剪影人物。
2、了解皮影艺术的特点。
3、增强对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了解。
一、课前准备1、收集有关皮影的图片、文字资料。
2、准备黑色卡纸、针线、竹条、剪刀、刀片等用于制作剪影的材料。
3、选择几个传统剧目或故事。
所选择的剧目或故事,内容和情节应简单、易懂。
4、本科包括欣赏、制作以及表演等过程,可利用俩课时完成。
二、课堂教学1、引导阶段学生之间交流收集到的有关皮影的图象和文字资料,谈谈他们所知道的皮影知识。
观看有关皮影的录像片段。
分组讨论皮影戏中人物的造型特点。
另外,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教科书中图列、技法点击栏中的剪影任务制作过程,进行讲解和演示。
课堂的组织形式,可以根据剧目或故事,分几个小组完成。
2、发展阶段学生分小组进行构思、创作。
引导学生根据剧目或故事内容情节来考虑人物的造型特点。
作品完成后,应布置一个环境,集体进行表演、展示,体验民间皮影艺人的表演技能。
二、课后拓展用透明刀片等透明或半透明材料,使这制作彩色的皮影,在课余,通小伙伴一起演一演。
第五课水墨画动物一、教学目标1.欣赏感受水墨画动物的独特表现方法,知道水墨画与彩墨画之间的异别。
2.学习用水墨表现自己喜爱的动物,在造型中体会墨色的变化,提高观察、表现能力。
3.通过欣赏、表现水墨画动物,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情感。
.二.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水墨画的魅力,学习水墨画动物的技法。
难点:用水墨画出有一定意境的动物画。
三.课时安排: 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准备(学生)收集有关水墨画技法的资料,毛笔、墨汁、笔洗、调色盘、画毡等工具材料。
(教师)课件,常规的国画示范工具等。
教学过程1欣赏感受导入新课。
(1)教师课件展示《小蝌蚪找妈妈》的水墨画版本动画片,学生欣赏。
(2)学生谈谈欣赏体会,与平时所看的动画片有什么区别?(3)导入新课——《水墨画动物》2.学习探究。
(1)小组讨论,复习水墨画的基本绘画技法:(结合三年级学过的《可爱的大熊猫》一课)包括用笔的基本方式——侧锋,中锋;墨的干。
湿。
浓。
淡及染色的基本方法。
(2)课件展示各种画法的熊猫作品请学生欣赏比较并分析。
教师提问:水墨画熊猫和其他画法的熊猫有什么差别?这种差别表现在哪些地方?(形神兼备,惟妙惟肖,韵味十足,等)(3)课件展示各种水墨画与彩墨画混杂的动物作品,学生观察,自学书本后回答问题:以上画作能否分类,分别是哪两类,水墨画是否等同于彩墨画?两者有何区别?(4)课件展示水墨画和彩墨画之间的异同,学生体会其不同的特色和技法。
(5)学生练习彩墨画的两种画法3.演示启发。
(1)思考:怎样利用水墨来表现动物呢?(2)教师进行简单的演示,学生观察学习。
画螃蟹。
a.用大羊毫笔调淡墨,笔尖蘸浓墨,侧锋三笔画出螃蟹的身子。
b.用淡墨中锋,画出螃蟹身体左右的各四条腿。
c.接着用浓墨两笔画出螃蟹大螯。
d.用小狼毫蘸浓墨画出螃蟹的爪子和眼睛。
(3)小组讨论:你能分析教科书中的其他水墨动物是怎样用笔用墨的吗?(如鱼鹰,树熊的画法等)4.创作练习。
(1)作业要求:用水墨画表现自己喜爱的小动物。
(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辅导重点是笔墨的使用方法。
5.展示交流。
(1)学生交流自己的创作体会。
(2)教师点评并进行小结。
6课外延伸课后请学生搜集国画大师的相关资料及各种水墨画作品。
第二课时教学准备(学生)毛笔、墨汁、笔洗、调色盘、画毡等工具材料。
(教师)课件,常规的水墨画示范工具等。
教学过程1.汇报交流。
(1)学生分组欣赏交流自己收集的水墨画作品。
(2)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欣赏体会(3)请学生讲述国画大师的故事(如白石老人是怎么养虾画虾的故事等)2.欣赏引导。
(1)出示“舞”字,请学生想象这可以变成一幅怎样的画面?(2),请学生欣赏分析林风眠的作品《舞》。
(3)学生交流欣赏体会,教师进行小结:中国画体现了画家对自然和事物的一种感受,作品往往传达一种意境,这种意境不是平铺直叙的。
例如在水墨画动物中就是通过动物的形态来传递。
2.探究感受。
(1)学生自主欣赏教科书中的范例,体会作品的意境。
(2)互相交流自己的观点,教师进行适当的补充。
(3)教师结合古诗给学生讲诗配画的小故事3.创作表现。
(两类题目自选一题)(1)作业要求:1。
画一幅有动物的水墨场景图,并为这幅画取个有意义的名字(2)2。
根据以下几句古诗画一幅水墨画,力求画出诗中的意境“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穿花峡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4.交流展示。
(1)展示学生作品,学生介绍自己的创作思路。
(2)学生互相评价,评价要点是看画面是否表现主题的意境?(3)教师进行小结。
5.课后延伸。
教师请学生欣赏各种题材的水墨画(山水、人物等),进一步引发学生对水墨画的学习兴趣。
第六课形体窃挖领域:设计、应用教学目标:1、学习在泥做的六面体或圆柱体上进行切挖。
2、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
一、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有关的图片或实物资料等。
2、学生准备绘画工具,泥材,切挖工具等。
二、课堂教学1、引导阶段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图片讲解形体的概念。
教师也可以运用多媒体,通过示、讲解、提问等方式,加深学生对形体概念的认识。
教学中,要注意与以前所学过的形体概念进行联系。
建议学生在制作作品是先画一幅图,把自己的构图和想法在草图上表示出来,要让学生养成画草图的习惯。
由于泥的质地较软,所以做成的六面体或圆柱体在切挖时,要小心。
使用刀片时要注意安全。
2、发展阶段根据教科书“技法点击”及“作业要求”,考虑一下自己对本次作业的设想。
然后交流。
学生画草图,将自己的设想表现出来。
作品完成后,应进行互相交流、评比,看看谁的作品构思巧妙。
3、收拾与整理准备一块湿抹布,随时清理桌面。
作业完成之后,先把刀具清理并收拾好。
并保持地面清洁。
三、课后拓展用彩纸经过镂刻、剪贴,制成一件柱形的艺术品。
第七课我们做乐器领域:设计、应用教学目标:1、学习运用不同的材料制做乐器。
2、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设计意识。
一、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好有关青铜编钟、藏族大鼓、战国彩绘虎座鸟架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2、学生自己去图书馆或网上搜集一些有关这些乐器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3、学生准备好制做乐器的竹筒、铁管、铁盒、陶泥等材料以及铅笔、橡皮、彩色水笔等。
二、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利用当地一些材料,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制作一件乐器。
在教科书的图列中,我们展示了用废弃的饼干、糖果的铁盒、饮料罐、竹筒、塑料瓶等来制作乐器。
我们还展示用玻璃杯来展示乐器,即里面装有不同深浅的水,经过敲击发出不同的声响。
1、引导阶段教师播放几类乐器演奏的音乐,让学生切身体会青铜编钟、藏族大鼓、战国彩绘虎座鸟架悬鼓等乐器的不同音效。
教师给学生讲解一些乐器的制作方法,以启发学生创作。
2发展阶段在制作过程中,引导学生先画出设计草图。
可以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讨论、构思,分工完成作品。
组织学生展示交流他们的作品。
3、收拾与整理作业完成后,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师环境的卫生和整洁。
三、课后拓展尝试用更多材料和方法制作乐器。
第八课宇宙之旅领域:设计、应用教学目标:1、了解宇宙飞船的主要结构。
2、学习利用各种废弃物制作宇宙飞船。
3、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