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教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第22课魏晋南北朝文化(2)【学习目标】1.了解“书法家”王羲之、画家顾恺之和石窟艺术的一些基本知识。

2.提高欣赏各类书画、石窟艺术作品的能力。

3.通过欣赏王羲之、顾恺之的书画作品以及我国古代的石窟艺术,培养艺术审美的情趣。

学习重点:王羲之与?兰亭序?、顾恺之与?洛神赋图??女史箴图?【学习过程】一、独立海试(预习课文,独立完成基础知识,写出发现的问题)1“书生”指的是他的杰作。

2、东晋著名的画家是___,他的代表作有和。

3.山西大同的___石窟和河南洛阳的___石窟,是著名的两大石窟。

4.思考:“动脑筋”(115页)、“练一练”(117页)和“活动与探究”。

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二、合作讨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助、师生之间的互动、指向澄清疑问和共同改进)(I)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围绕疑问和困难进行讨论)(II)课堂上的沟通和展示(师生互动,点拨释疑,深化知识)分项1:精彩的书画艺术1.教师指名让学生说出自己学到的知识,师适当引导、补充;2.结合图,师讲解主要内容;3.讨论解决“动脑筋”。

第二子目:辉煌的石窟艺术1.老师要求学生说出他们知道的主要知识,老师会适当地指导和补充他们;2.思考与探讨:北朝石窟艺术的特点是什么?活动和探索(小组竞赛:每小组各出1名代表,或者竞答第一题,或者展示自己的临摹书法作品;其他组同学可修正、补充;师及时引导、点拨、评价)三.扣标整合(围绕学习目标,梳理知识,形成网络)书圣___,代表作___,书法特点___。

承上启下的魏晋书画艺术画家,杰作,绘画特征。

南北朝文化(二)两大石窟___、。

石窟艺术石窟特点___。

理解:书法是中国独特的造型艺术,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王羲之的书法巨著集,将中国书法升华为一种先进的艺术形式,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 承先启后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1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 承先启后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1

承先启后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教学目标:基础知识识记要求:了解:王羲之和《兰亭序》、顾恺之和《女史箴图》《洛神赋图》、范缜和《神灭论》、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等大体历史事实。

体会: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艺术与思想成绩。

能力训练进程方式:熟悉文字进展线索:通过学习王羲之的书法艺术,联系熟悉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字体的进展转变。

阅读分析归纳提炼: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归纳提炼本课的大体知识点,结合制作填写《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艺术与思想成绩表》,提高综合归纳能力。

手脑并用知动学习:指导学生摹仿114页插图中的“永”字,感知王羲之书法的特点;同时摹仿“马”字四种字体,领会我国文字造型转变无穷的魅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审美艺术修养:王羲之的书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最突出的艺术成绩,书法是我国特有的文字造型艺术,咱们应当重视汉字书法的练习。

民族情感: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是闻名世界的古代艺术宝库,它们以浩大的工程、宏伟的气魄、动人的艺术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制造力量。

批判继承传统文化:顾恺之的人物画和两个石窟的艺术成绩很高,但其中也有宣传迷信的消极成份,咱们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王羲之和《兰亭序》、辉煌的石窟艺术。

教学难点:大放光荣的书画艺术。

教学进程:一、导入新课:1、温习提问:请简要介绍祖冲之、贾思勰、郦道元的科技成绩。

2、过渡讲解:上一课讲的是魏晋南北朝的科技成绩,这一课将介绍魏晋南北朝的艺术成绩和思想成绩。

二、组织学生学习和探讨新课:(一)大放光荣的书画艺术指导学生阅读114-116页“导入框”和《大放光荣的书画艺术》课文和插图“王羲之和《兰亭序》”、“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文献资料·后人赞《兰亭序》”、《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动手活动或试探回答:1、请五位同窗到黑板摹仿114页插图中的“永”字和“马”字的隶书、草书、行书、楷书字体。

2、王羲之书法艺术的特点如何?代表作是什么?(王羲之以行书见长,其字或端庄清新,或“飘假设浮云,矫假设游龙”。

人教版历史 七年级上册第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人教版历史 七年级上册第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同步随堂检测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一.基础过关(每题2分,共10分)1.★★书法成为一种艺术始于()A.西汉末年 B.东汉末年C.三国时期D.西晋时期知识点: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书法艺术的识记和掌握。

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

因此正确答案为B 。

2.★★顾恺之生活在()A.西晋 B.东晋C.南朝D.北朝知识点: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顾恺之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艺术有较大的发展,著名的画家很多,以东晋的顾恺之最为出色。

因此正确答案为B。

3.★★★被人们誉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艺术作品是()A.敦煌莫高窟的飞天B.云冈石窟的浮雕C.王羲之的书法 D..吴道子的绘画知识点: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王羲之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东晋的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写出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因此正确答案为C。

4.★★被后人尊称为“书圣”的大书法家是()A.钟繇B.王羲之C.王献之D.柳公权知识点: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王羲之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通过所学知识可以知道,东晋的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被后人尊称为“书圣”。

正确答案为B。

5.★★南北朝时期开凿的最著名的石窟是①云冈石窟②龙门石窟③敦煌莫高窟④麦积山石窟()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③D.③④知识点: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辉煌的石窟艺术答案:B。

解析:本题是考查学生对石窟艺术的了解和掌握。

北朝时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著名的两大石窟。

因此正确答案为B。

二.能力提升(每题2分,共10分)6.★★★有一书法作品,全篇324字,凡重复的字,写法各不相同,笔法之玄妙,似有神助,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该作品是()A.《兰亭序》B.《九成宫碑》C.《颜氏家庙碑》D.《玄秘塔碑》知识点: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答案:A。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22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22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七年级历史(上册)学案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课标要求:列举古代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艺术与思想成就:王羲之与《兰亭序》;顾恺之与《女史箴图》《洛神赋图》;范缜与《神灭论》;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文物鉴赏能力,批判地继承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自己的艺术修养,树立爱护文物古迹的意识。

学习重点: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与《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学习难点:“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又是本课的难点。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围绕本课,制作并完成以下表格,以便梳理知识。

(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1、书法成为一种艺术的产生以及发展过程是怎样的?2、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中国后,对我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

石窟艺术是佛教艺术的代表,这些石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雕凿出来的。

你知道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哪些石窟吗?它们分别是哪个朝代开始修凿的?3、观察下图,回答问题:①这是哪一书法的摹本?此书法在书法史上有何美誉?②此书法创作者是谁?生活在哪个朝代?③他的字有何特点?后人对他的尊称是什么?(三)、拓展延伸一千六百多年前,有这样一位画家,他答应为一座新落成的寺庙捐款一百万铜钱。

他的捐款方式很奇怪。

寺庙要落成的时候,他把自己关在一个便殿里作画,画好后,对住持说,从明天起,你们打开这座殿门,第一天来看画的,每人要施钱十万,第二天来看画的,每人要施钱五万,第三天以后,随人施舍。

结果连续几天,争着来看的人山人海;三天不到,寺庙就得到了好几百万钱。

壁上的金粟如来面带笑容,眼睛好像会说话,抬脚像要走出墙壁,全身的光彩,把整个便殿照得金亮金亮。

请回答:(1)故事中的画家指的是谁?(2)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四)、知识整合(五)巩固练习1、“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是对谁作品的高度评价()A、王羲之B、顾恺之C、颜真卿D、柳公权2、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是在什么时候?()A、战国B、东汉末年C、魏晋时期D、南北朝3、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反映的是我国什么时期的佛教艺术()A、秦汉时期B、南北朝时期C、隋唐时期D、五代时期4.书法家王羲之生活的时期是( )A.三国B.西晋C.东晋D.南北朝5.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艺术中,最能体现中外文化交融的是( )A.绘画B.书法C.石窟D.诗歌(六)学习感悟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启示、感悟?2、还有哪些疑问?。

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__第22课_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__第22课_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天下第一行书
书圣
王羲之自幼好书法, 经常一边思考,一边 在自己的身上一笔一 划地画着,日子久了, 甚至连衣服都划破了。
他每天练完字,都要 到门前的池塘里清洗 毛笔、砚台。据说, 久而久之,池水都变 成黑色了。
口才展示
书成换白鹅
《兰亭序》摹本
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序》摹本
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顾恺之
善画人物、佛像、山 水、鸟兽。尤其擅长 人物画,注重描绘人 的眼神。一生创作的 画很多,代表作有 《女史箴图》 、《洛 神赋图》。
《女 史 箴 图》
《江南春》 杜牧
千 里 莺 啼 绿 映 红,
水 村 山 郭 酒 旗 风。
南 朝四四百百八八十十寺寺,
多 少 楼 台 烟 雨 中?
二、辉煌的石窟艺术

龙门石窟 河南洛阳
1、东晋有“书圣”之美誉的是著名书法 家 王羲之 ,代表作为《兰亭序》。
2、东晋时期最为出色的画家是 顾恺之 ,代表 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3、山西大同的 云冈和石河窟南洛阳的

都是龙我门国石古窟代雕塑中石窟艺术的宝库。
1、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是在( A ) A、东汉末年 B、三国时期 C、西晋时期 D、东晋时期
第22课
画早 骨晚



文期 文期
字图












“马”字的演
一、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
(一)“书圣”王羲之
(二)著名画家顾恺之
“书圣”王羲之
王羲之,字逸少。因 曾任东晋政府右军将 军,人们称他“王右 军”。他的书、画都 有很高的美术价值, 尤以书法著名。篆、 隶、草、行、楷各种 书体都造诣很深,尤 其擅长隶、草。世人 称其为“书圣”。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教学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教学

最大最全最精的教育资源网第 22 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学习目标:经过本课学习认识魏晋南北朝期间的重要艺术与思想成就:王羲之与《兰亭序》;顾恺之与《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经过王羲之书法艺术的介绍,使学生认识:书法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文字造型艺术,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

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使我国的书法升华为一种高级艺术形式,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经过对顾恺之绘画艺术的介绍,认识他的人物画创作的特点和主要代表作。

经过对“绚烂的石窟艺术”的介绍,认识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都是有名世界的古代艺术宝库,它们以令人惊讶的浩荡工程、非常宏伟的气势和优美感人的艺术形象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建力量。

经过学习本课,培育我们的艺术涵养和文物鉴赏能力,批评地继承古代优异文化遗产的能力,建立爱惜文物遗迹的意识。

要点和难点:本课是魏晋南北朝文化的第二课,重视介绍魏晋南北朝的艺术。

这个期间是我国艺术史上一个承上启下的发辗转变期间。

“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和“绚烂的石窟艺术”是本课的要点子目。

此中王羲之的书法是魏晋南北朝期间最突出的艺术成就,世称“唐诗、晋字、汉文章” 。

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是伟大的艺术宝库。

“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又是本课的难点。

因为缺少书画艺术涵养,分不清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字体等。

这给本课学习带来难度。

学法指导:1.预先预习,经过对课文的阅读剖析,归纳提炼本课的基础知识。

2.手脑并用,“知动学习” 。

课前尽量收集一份摹本王羲之字帖,联合课后“活动与研究”让学生着手摹仿此中几个字,加深对王羲之书法的认识和理解。

3.展开疑难问题的议论。

提出疑难问题,学会经过议论方式,集思广益,纠正成见,加深认识。

如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均属北魏统治者为宣传佛教、增强统治而开凿,这些石窟还有现实意义吗?我们应如何评论这类带宗教色彩的石窟?经过议论,正确划分石窟的内容和艺术形式,形成正确认识。

4.新课学完后,设计制作魏晋南北朝文化成就简表,以培育综合归纳能力。

历史: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上)

历史: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上)
师:强调:在世人面前展示了一个充满文化自信的中国
生:回忆
师:总结导入。
自主探究
1、王羲之书法的特点是什么?他的主要的文化成就是什么?人们怎么赞美他的字?后人怎样尊称他的?
2、顾恺之的绘画题材有哪些?顾恺之的画有什么特色?
3、你知道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哪些石窟吗?它们分别是哪个朝代开始修凿的?统治者雕造佛像的目的是什么?石窟艺术的特点是什么?
3.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艺术中,最能体现中外文化交融的是( )
A.绘画 B.书法 C.石窟 D.诗歌
4.下列关于云冈石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位于山西大同市B.主要开凿于北魏前期
C.第20窟露天大佛是代表作 D.以雕刻和壁画艺术为主
5.顾恺之生活在( )
A.西晋 B.东晋 C.南朝 D.北朝
师生:讨论欣赏出示有关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的图片,使学生对石窟艺术有直观的印象,自己学习。
引导得出结论---启示:
(1)这些石窟艺术保存至今,其意义早已超出统治阶级的主观愿望和意识形态之局限。它们以令人惊叹的浩大工程、雄伟的气魄和优美动人的艺术形象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量和聪明的才智。从而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文物古迹观,形成爱护文物古迹的良好意识和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爱国情操。
师:展示王羲之的字帖、和顾恺之的课本插图作品。
出示问题,提问环节可以形式多样
生:学生分组讨论,标示疑难问题,
同桌合作,自主探究,发现问题,
自己初步尝试解决问题
合作交流展示提高
合作交流展示提高
1、书法逐渐成为一门艺术是在什么时候?字体的演变过程怎样?教师投影几种不同字体,简介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字体的发展变化。
书法

精品初中历史 七年级上册-22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活动与探究

精品初中历史 七年级上册-22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活动与探究

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动脑筋
1.你还知道王羲之其他的书法作品吗?有关王羲之的故事,你是否还能讲出一两个来?
除《兰亭序》外,王羲之还有“黄庭经”“乐毅论”等诸多书法名作。

学生自由列举。

王羲之成名后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一天,王羲之在东市见到一位卖扇子的老太婆,她的白纸扇子久久没有人买。

王羲之同情老太婆,就在她的每把扇面上写六个字。

老太婆着急地说:“新扇子都没有人要,你写上几个字,不就更没有人要了吗!”王羲之笑道:“你就说扇上的字是王右军写的,没人要我赔你。

”老太婆如其言,结果发了笔财。

第二天,她再去找王羲之写,王羲之不再写了。

还有一个故事,说王妻每次给王羲之斟满酒,王羲之常看着酒杯发愣,不时用筷子蘸杯里的酒在桌面上画来画去,练习书法。

渐渐地杯里的酒越来越浅了,桌上却布满酒痕。

这事一传开,有人便称王羲之为“字疯子”。

(还可另举其他故事)
练一练
D
活动与探究
1.看图分析:下面是龙门石窟中的北魏《礼佛阁》,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中的什么问题?
图中的北魏帝后及大臣所穿的长袍,全都是汉族的服装,反映了孝文帝改革后北魏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2.欣赏与临摹。

可自由发挥。

最新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名师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最新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名师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 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习本课应掌握的基础知识主要有: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的绘画;佛教的盛行和《神灭论》;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综合能力。

2、过程与方法:注重探究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石窟艺术是我国文化的精华,其成就值得中华民族自豪,从而加深对祖国的热爱。

[重点与难点]本课的重点是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的绘画、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难点是书法、绘画艺术。

[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设计]1、导入新课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的动荡不安,也必然要反映到人们的思想中来,艺术家用他们的所长反映着那段历史、记录着那段历史。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魏晋南北朝的艺术成就。

2、讲授新课(板书)一、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王羲之,是东晋时最著名的书法家,也是我国历史上书法艺坛的巨星,后世称为书圣。

人们赞美他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他的书法代表作有《兰亭序》。

《兰亭序》人称天下第一行书。

自古书画不分家,魏晋南北时期书法艺术百花争艳,绘画艺术上也是俊才辈出,最著名的当推东晋的顾恺之。

至今留传下来的只有摹本《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和《列女图》三件。

顾恺之的作品在绘画技巧上主要是运用流畅绵长的线条塑造人物形象。

古人形容他的线条如春蚕吐丝,人物栩栩如生,布局严密。

(板书)二、佛教的盛行和《神灭论》(学生带问题阅读课文后回答)①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的原因是什么?②佛教的盛行表现在哪两个方面?佛教自西汉末年开始由古印度传入我国,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盛行。

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长期战乱和各族统治者的残暴而使许多人寻求精神寄托。

范缜,我国古代伟大的唯物论思想家。

508年,范缜写出《神灭论》,范缜《神灭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学生看书回答)《神灭论》的主要观点是:人的精神和肉体是互相结合着的。

有了肉体,才有精神;肉体死亡了,精神也随之消失。

《神灭论》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新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习本课应掌握的基础知识主要有: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的绘画;佛教的盛行和《神灭论》;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综合能力。

2、过程与方法:注重探究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石窟艺术是我国文化的精华,其成就值得中华民族自豪,从而加深对祖国的热爱。

[重点与难点]本课的重点是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的绘画、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难点是书法、绘画艺术的鉴赏。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的动荡不安,也必然要反映到人们的思想中来,艺术家用他们的所长反映着那段历史、记录着那段历史。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魏晋南北朝的艺术成就。

二、自主学习(板书)1、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王羲之,___朝代最著名的书法家,也是我国历史上书法艺坛的巨星,后世称为“__”。

人们赞美他的字“____,____”。

他的书法代表作有__,被人们人称天下第一行书。

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艺术有较大发展,著名的画家很多,以东晋的___最为出色。

他的绘画题材非常广泛,他笔下的人物___,___,___,代表做有____和____。

(板书)2、佛教的盛行和《神灭论》(学生带问题阅读课文后回答)(1)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的原因是什么?一是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

二是统治者大力扶持。

(2)范缜,我国古代伟大的唯物论思想家。

508年,范缜写出《神灭论》,范缜《神灭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学生看书回答)《神灭论》的主要观点是:人的精神和肉体是互相结合着的。

有了肉体,才有精神;肉体死亡了,精神也随之消失。

《神灭论》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板书)3、辉煌的石窟艺术石窟艺术包含石雕、壁画和塑像,它起源于古印度,随佛教传入我国。

南北朝时最著名的是___和___,这些宏伟的石窟继承了___以来造型艺术的传统风格,同时吸收了佛教艺术的优点。

第22课_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第22课_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州城街道第二中学
一、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
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魏晋时期, 书法字体由篆书、隶书转化到楷书,草书和行书 也逐渐流行。
Hale Waihona Puke 你知道“书成换白鹅”的故事吗?
王羲之七岁开始练习书法,他“立志专精”,他勤学苦 练,走路、休息的时候,都在琢磨字体的结构、架势和笔 法。他常常一边想着,一边在自己身上用手指一横一竖地 比划着,天长日久,竟连衣服都划破了。王羲之认为,练 习书法要姿势端正,精力集中。执笔时,指要实,掌要虚 ,食指应当高钩如鹅头昂扬微曲;运笔时,五个手指要像 鹅两掌齐力拨水那样,协调得力,才能运用自如,使全部 精力贯注到笔尖。有位道士为得到王羲之的字,投其所好 ,特意养了一群白鹅。一天王羲之看见了这群白鹅,不忍 离去于是求道士将鹅卖给他。道士提出要王羲之写一部经 书来换,王羲之当即应允,用半天时间抄好经书,如愿以 尝地换好了白鹅。这就是“书成换白鹅”的故事。你知道王 羲之为什么如此喜爱鹅吗?
二、佛教的盛行和« 神灭论»
南朝思想家范缜 《神灭论》, 我国古代思想史 上的宝贵遗产。
三、辉煌的石窟艺术(北朝)
云冈石窟(山西大同)
龙门石窟(河南洛阳)
山西大同 云冈石窟
山西大同 云冈石窟
山西大同 云冈石窟
山西大同 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 龙门石窟
河南洛阳 龙门石窟
河南洛阳 龙门石窟
王羲之书法艺术的特点是什么? 我们应学习王羲之在治学上的哪些品质?
一、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
王羲之和« 兰亭序»,天下第一书。
东晋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 写出的字,或端秀清新或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后人称之为“书圣”。后人 称《兰亭序》:遒媚劲健, 绝代更无。
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艺术 有较大的发展,著名 画家很多,以东晋的顾恺之 最为出色。代表作有 《女史箴图》和《洛神赋 图》。 顾恺之不仅擅长绘画,文章 和诗也写得很好。当时 人称他有“三绝”,即才绝、 画绝和痴绝。 东晋 顾恺之

教材解析:七年级上册第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教材解析:七年级上册第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教材解析:七年级上册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一、知识梳理二、重难点分析1.重点(1)“书圣”王羲之和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王羲之,东晋琅琊(今山东临沂)人,后迁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做过东晋的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

他的楷书,进一步摆脱隶书的形迹,达到独立完美的境地,特别善写行书、草书,人们赞美他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由于他的书法造诣很深,后人尊称他为“书圣”。

王羲之的代表作是《兰亭序》,《兰亭序》写于公元353年。

此序共324字,笔势开放俊朗,结构十分严谨。

全文以“之”字最多,计有20个字,字字别开生面,无一雷同。

王羲之自己认为这是他一生中最得意的作品,历代书法家也认为这是行书的绝代佳作。

其幼子王献之继承他的书法艺术,被人们尊称为“小圣”,把他父子合称为“二王”。

(2)“三绝”顾恺之东晋大画家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

他擅长人物画,画人物,难度很大。

顾恺之的人物画,其特点是“传神”和“神气”,即刻画人物性格和内心世界,主要表现在眼睛上。

只要他点眼睛,画中的人就像要活了一样。

他对艺术非常精心,如醉如痴。

人们赞誉他有三绝,即才绝、画绝、痴绝。

这位绘画大师,他的绘画题材很广泛,佛教故事、历史故事、人物、山水、飞禽走兽等都有。

可惜流传下来的只有少量的摹本,如《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这两幅画,在绘画技巧上,比较准确地描绘了各种人物的身份和特征,线条优美,人物栩栩如生。

同时,从画中让我们了解到当时贵族妇女的生活、情感的某些侧面。

这两幅画卷是我国艺术宝库里极宝贵的遗产。

但《女史箴图》摹本,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被英国所掠,现存伦敦大英博物馆。

2.难点:怎样正确对待石窟的宗教内容与艺术形式这一时期的石窟艺术虽是宣扬宗教迷信,但它们却是古代艺术家和劳动群众辛勤劳动的结果。

这些石窟艺术保存至今,其意义早已超出统治阶级的主观愿望和意识形态之局限。

它们以令人惊叹的浩大工程、雄伟的气魄和优美动人的艺术形象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

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课件 新人教版

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课件 新人教版
⑤ 搁置问题抓住老师的思路。碰到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老师所讲内容的时候,最好是做个记号,姑且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继续听老师讲后面的 内容,以免顾此失彼。来自:学习方法网
⑥ 利用笔记抓住老师的思路。记笔记不仅有利于理解和记忆,而且有利于抓住老师的思路。
2019/9/18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3
谢谢欣赏!
① 根据课堂提问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往往会提出一些问题,有的要求回答,有的则是自问自答。一般来说,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 题都是学习中的关键,若能抓住老师提出的问题深入思考,就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② 根据自己预习时理解过的逻辑结构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讲课在多数情况下是根据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展开的,若把自己预习时所理解过的知识 逻辑结构与老师的讲解过程进行比较,便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③ 根据老师的提示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有一些提示用语,如“请注意”、“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等等,这些 用语往往体现了老师的思路。来自:学习方法网
④ 紧跟老师的推导过程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某一结论时,一般有一个推导过程,如数学问题的来龙去脉、物理概念的抽象归纳、语 文课的分析等。感悟和理解推导过程是一个投入思维、感悟方法的过程,这有助于理解记忆结论,也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019/9/18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4
导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课
书 成 换 白 鹅
题扇桥
第22课
承上启下的 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甲骨文
金文
新课讲授
大篆
楷书
隶书 行书 草书
小篆
书 圣
王羲之
王 东晋大书法家,代表作

七年级历史 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教案二 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 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教案二 人教版

名画欣赏
《女史箴图》局部
.
14
名画欣赏
.
15
都木生艳运水为 《
反和动丽笔遇脚以 洛
映人传厚细宓本曹 了物神重劲妃,植

魏的,,古的绘《 赋
晋配山人朴浪曹洛 图
画置石物,漫植神 》
风比、刻色故于赋
。例树画彩事洛》
,.
16
《 洛 神 部赋 图 》 局
.
17
动脑筋
请同学们结合我们学过的课文 想一想汉字的演变过程。
有 水村山郭酒旗风。
史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
10
想一想
北朝: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
南朝:栖霞山千佛岩
录像欣赏
.
11
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
.
12
顾恺之,东晋画家,字
长康,小字虎头。今江苏无锡 人,出身士族,多才艺,工诗 赋,尤精绘画,长于人物肖像、 山水,有“才绝、画绝、痴绝” 之称。
.
13
• 《龙的传人》,王宏志主编,人民教育出版 社,1984年
.
30
课外觅史
中国美术网
中国网
江山多娇 jsdj
中国东方文化艺术网

.
31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第22课 承上启下的 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
1
辉煌的石窟艺术
.
2
云冈石窟
.
3
西 部 窟 群 外 景
.
4
大伟迦 的威牟 第 佛严尼 五 像,, 窟 。是佛 后
云高 室 冈 17主 石米 佛 窟, , 最雄 释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王羲之是怎样变成一个大书法家的。从他身上你能学到那些优秀的品质?
3、欣赏顾恺之的作品,找找时代特点的影子?
4、如何评价洛阳龙门石窟和大同云冈石窟的宗教内容和艺术形式?你有何启示?
5、找找你周围还有那些融入中外文化的例子?
6、新课学完后,设计制作魏晋南北朝文化成就简表,
类别
代表人物
朝代
代表作品
艺术
生:畅所欲言,谈真切感受
师:总结,提供参考答案。
生:结合插图《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同桌合作,结合正文部分和小字部分,挖掘教材。
师:师:体现这一时期艺术特色以及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和民族文化、中外文化相互影响等时代特点。
补充:《女史箴图》摹本,开辟了中国画“画中有诗”的特点。这两幅画卷是我国艺术宝库里极宝贵的遗产。但是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被英国所掠,现存伦敦大英博物馆。国内只能看到此图的复制品。
师:强调:在世人面前展示了一个充满文化自信的中国
生:回忆
师:总结导入。
自主探究
1、王羲之书法的特点是什么?他的主要的文化成就是什么?人们怎么赞美他的字?后人怎样尊称他的?
2、顾恺之的绘画题材有哪些?顾恺之的画有什么特色?
3、你知道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哪些石窟吗?它们分别是哪个朝代开始修凿的?统治者雕造佛像的目的是什么?石窟艺术的特点是什么?
3.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艺术中,最能体现中外文化交融的是()
A.绘画B.书法C.石窟D.诗歌
4.下列关于云冈石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位于山西大同市B.主要开凿于北魏前期
C.第20窟露天大佛是代表作D.以雕刻和壁画艺术为主
5.顾恺之生活在( )
A.西晋B.东晋C.南朝D.北朝
6.下列关于石窟艺术表达不正确的是( )
书法
绘画
雕刻
生:学生积极表现自己的“劳动”成果。交流搜集的作品,展示自我,感受到了书法艺术美,陶冶了情操,同时对文字字体演变有了简要的了解。
老师:适时给予情感鼓励。及时总结
图示法:符号(雏形)甲骨文(成熟)、金文(铭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强调:文字从最初的记录作用的简单符号逐渐演变为兼具欣赏价值的艺术(东汉末年)。也体现了这一时期的鲜明的时代文化特点--突破难点。
师:展示王羲之的字帖、和顾恺之的课本插图作品。
出示问题,提问环节可以形式多样
生:学生分组讨论,标示疑难问题,
同桌合作,自主探究,发现问题,
自己初步尝试解决问题
合作交流展示提高
合作交流展示提高
1、书法逐渐成为一门艺术是在什么时候?字体的演变过程怎样?教师投影几种不同字体,简介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字体的发展变化。
A.体现了田园诗意境B.包含外来艺术特色
【教学流程】
环节
教学问题设计
教学活动设计
问题最佳
解决方案
情境引入
方案一:教师直述导入。
方案二:、引导学生回顾xx年奥运会开幕式。与本本课(姊妹篇)
师: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的动荡不安,也必然要反映到人们的思想中来,艺术家用他们的所长反映着那段历史、记录着那段历史。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魏晋南北朝的艺术成就。
2.魏晋南北朝是我国佛教比较盛行的时期,佛教在各个领域都有很大的影响。请在文化艺术作品中寻找相关证据,证明这个观点。
证 据
依 据
石窟艺术
绘画艺术
学生:小组讨论,师生交流,迁移知识
师总结:当时与甲骨文同时并存的人类的古老文字还有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马雅人的图形文字,但这些文字早已灭绝了,只有甲骨文演变成了汉字,并对朝鲜、越南、日本的文字产生了重要影响。汉字形声表意,历经千年而不衰,成为维持和联结我们中华民族的根。
(2)再次体现了宗教与宗教文化艺术的渗透,承上启下等时代特点。
生:交流,感受历史文化的渗透和渊源。
表格归师:表格归纳法,以培养学生归纳能力
到达巩固新知的目的。
生:迅速独立完成表格内容,交流、互评。
拓展延伸
1.书法艺术对中华民族有深远的影响。从史书大量存在的各式各样的书坛佳话里,我们可以强烈感受到全社会对于书法艺术的喜爱。在电脑日益普及的今天,我们还需要学习书法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教案新人教版
【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
知识与
能力
1、学习本课应掌握的基础知识主要有: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的绘画;佛教的盛行和《神灭论》;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综合归纳能力。
过程与
方法:
我采用了“自学—指导”的互动教学模式。由“自学-展示-质疑-指导-达标”五个环节构成,在这个流程中,“教师指导”与“学生自学”贯穿始终。
可见,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字字体在进行不断的演变,向着简明、快捷的方向发展。希望同学们热爱我们的汉字,在电脑日益普及的今天,书法更是一种艺术,能陶冶人的情操。
拓展思维,知识迁移,提升自我
反思完善
歌诀记忆:
东晋羲之写字行,书法艺术集大成,
代表作品《兰亭序》,“行书”天下第一名,
后人给王送美誉,尊称他为大“书圣”。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1、通过对“辉煌的石窟艺术”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石窟艺术是我国文化的精华,其成就值得中华民族自豪,从而加深对祖国的热爱。树立起爱护文物古迹的意识。2、学习王羲之、顾恺之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
重点
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的绘画、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难点
书法、绘画艺术以及其时代特点。
东晋恺之画人物,形象逼真好艺术,
代表作品有两幅,《女史箴图》《洛神赋》。
北朝劈山凿石窟,“云岗”“龙门”最杰出,
继承秦汉的风格,吸收佛教的艺术。
达标测评
一、选择题
1.书法成为一种艺术始于( )
A.西汉末年B.东汉末年C.三国时期D.西晋时期
2.书法家王羲之生活的时期是()
A.三国B.西晋C.东晋D.南北朝
师生:讨论欣赏出示有关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的图片,使学生对石窟艺术有直观的印象,自己学习。
引导得出结论---启示:
(1)这些石窟艺术保存至今,其意义早已超出统治阶级的主观愿望和意识形态之局限。它们以令人惊叹的浩大工程、雄伟的气魄和优美动人的艺术形象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量和聪明的才智。从而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文物古迹观,形成爱护文物古迹的良好意识和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爱国情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