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三联考历史试卷
河南省2025届高三上学期联考(二)历史试题含解析
2024—2025年度河南省高三年级联考(二)历史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笞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从新石器时代遗址来看,辽宁阜新沙拉乡查海村的氏族遗址中心有一条龙,它是用大小均等的红褐色石块摆塑而成的;湖北黄梅县白湖乡张城村焦墩遗址,西北部有用不同色彩的河卵石摆塑的巨龙形状;山西襄汾陶寺遗址也出土了陶盘彩绘龙。
这说明新石器时代A.各氏族都出现龙图腾B.龙的形象源于神话传说C.已经产生龙崇拜观念D.区域文化交流活动频繁2.春秋时期,管仲先高价收购鲁、梁、莱、莒之涕(丝织品),促使鲁、梁、莱、莒之人纷纷弃农而织,而后禁齐人穿娣服,鲁、梁、莱、莒之君因缺粮而请服于齐;管仲还高价购进滕、鲁之粟,滕、鲁之粟流归齐国,以致滕、鲁“非岁凶而民饥”。
这反映出当时A.贵族垄断诸侯国间的贸易B.区域贸易兼具政治意义C.齐国称霸以经济手段为主D.商人社会政治地位提升3.录囚制度肇始于西汉,盛行于东汉。
州刺史“常以八月巡行所部郡国,录囚徒”“县邑囚徒,皆阅录视,参考辞状,实其情伪,有侵冤者,即时评理”。
东汉光武帝也曾亲录囚徒。
录囚制度建立的主要目的是A.加强君主专制B.强化地方监察C.保障平民权益D.维护社会安定4.唐朝后期,逐步形成朝廷和地方分割赋税的制度,国家税收的一部分上交中央政府,一部分输送给节度使,一部分留作本州用度。
两税钱物有2/3-4/5归地方支配,留使钱物先以辖区的赋税充,剩余的皆输于度支。
江浙皖高中(县中)发展共同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历史试卷
2024学年第一学期江浙皖高中(县中)发展共同体高三年级10月联考(江皖卷)历史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核对条形码信息;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4.参加联批学校的学生可关注“启望教育”公众号查询个人成绩分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为出土于河南临汝仰韶文化遗址的鹳鱼石斧彩陶缸,据考古专家考证,此陶器为葬具,因在河南伊川附近出土较多,故又被称为“伊川缸”。
普通伊川缸大多造型简单,素朴无彩。
对于画中的动物有不同的解释,有专家认为两种动物是部族图腾,鹳和鱼,是两个部族的联姻与和好,也有人认为是一个部族对另一个部族的征服。
以上研究可用来说明()A.小农经济萌芽时期墓葬差异B.旧石器时代绘画艺术产生C.新石器时代社会组织的变动D.母系氏族公社的渔猎进步2.战国时,“七国异族,诸侯制法,各殊习俗”,秦统一后的“移风易俗”主要针对的是东方六国。
秦始皇企图用严厉的法令手段来匡饬异俗,实现文化上的大一统,由于秦“事皆决于法”“以法治俗”走向了极端,风俗与政治形成了尖锐对立,激起原东方各国的反抗。
这反映出()A.移风易俗实现了秦朝文化上的大一统B.六国的反抗是秦朝灭亡的直接原因C.法家思想是秦国统一六国的理论指导D.区域文化冲突加速了秦帝国的灭亡3.《旧唐书》卷七十三载:“兵戈之后,中外艰食,京师米价斗至一千”。
由于转运使刘宴恢复了从江淮至关中的漕运,此后每年有四十万斛的粮食运抵关中,自此就使关中遇到水旱灾,物价也不会飙升。
据此可知,安史之乱后()A.水利兴修推动了农业进步B.漕运解决了唐王朝财政危机C.平抑物价保障了统治稳定D.南方地区社会经济继续发展4.宋太宗按天下土地形势,分路而治,始分全国为路,“边防、盗贼、刑讼、金谷、按廉之任,皆委于转运使”。
2024届广东衡水金卷高三11月大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革命形势的不断发展
疆远及波罗的海和波斯湾# 至元十八年' 公元 !#"! 年( % 自安南大罗城' 今越南河内(
至燕京!约一百一十五驿!计七千七百余里&# 这一措施
-)促进了元朝疆域的不断扩大
*)推动了对外开放的实施
.)有利于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
/)体现出经济重心的南移
,)景泰四年'!%(+( 漳州知府谢骞下令随地编甲!并把靠海的违式船只尽行拆毁)还规定小
!$)下表是 !0(, 年陈云提出的经济政策建议# 这些建议
工商经营方面 国家和集体是主体!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
生产计划方面 计划生产是主体!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补充
市场方面
国家市场是主体!附有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
-)吸取了苏联经济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开启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 .)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框架 /)促进了国家工业建设的迅速发展 !!)罗马诗人贺拉斯曾说$% 希腊被擒为俘虏!被俘的希腊反过来又俘虏了野蛮的征服者#& 作者旨在强调 -)希腊文明具有强大影响力 *)文化先进国家军事实力弱 .)罗马法适用范围逐步扩大 /)希腊文明领先于罗马文明 !#)!# 世纪时!英格兰国王亨利二世建立司法令状制度!令状要求郡长调查被告的土地是 否被错误处置!王室法庭要根据陪审员的答复而作出判断!以便解决土地争端问题# 这使自由民纷纷越过领主法庭直接向王室法庭投诉# 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英国 -)法制秩序破坏 *)国王权力加强 .)民族意识觉醒 /)领主权力扩大 !+)从 !"!( 至 !"($ 年!横越大西洋的大部分货物!海运费用直线下降!每磅的运费下降了 "$1!!"'$ 至 !0$$ 年又下降了 '$1!累计共下降了将近 0(1# 这反映出
高三试卷历史-广东四校联考2024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4届高三级11月四校联考历史试题佛山市第一中学、广州市第六中学汕头市金山中学、中山市第一中学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本次考试采用特殊编排考号,请考生正确填涂。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48分)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商朝时,“臣”的身份本是商王或贵族身边的仆役。
在甲骨卜辞中,常见某“小臣”从事与农业相关的工作,或对平民进行管理的例子,这类卜辞显示了商王使用自己的仆役参与国事工作。
据此可知,早期政治A.神权与王权的紧密结合B.逐渐形成了内外朝制度C.具有明显家国一体色彩D.宗法家族色彩比较明显2.许倬云在《历史大脉络》中指出:“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战国时代列国纷争,一个一个国家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方出现了秦汉帝国所承袭的国家形态。
”该观点意在强调A.中国大一统局面只能在秦汉时期出现B.中国封建帝国的形成具有特殊的原因C.秦汉帝国的结构是历史发展必然结果D.秦汉帝国的国家形态得到了历史认同3.公元748年,某高僧路过广州时记载了其所见所闻:“江中(珠江)有婆罗门、波斯、昆仑等舶,不知其数。
并载香药珍宝,积货如山,舶深六、七丈,狮子国、大食国等往来居住,种类极多。
”这反映出唐代A.海上贸易的发展促进港口城市的繁荣B.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C.开放的对外政策促使外来移民的增加D.广州成为中国贸易第一大港4.宋太宗说:“前代帝王昏弱,天下十分财赋未有一分入于王室……朕今收拾天下遗利,以赡军国,以济穷困。
若豪户猾民,望毫发之惠,不可得也。
”这表明宋太宗A.反思唐朝藩镇割据的教训B.想消除“不抑兼并”的危害C.强调经济上集权的重要性D.关心国家安定与百姓疾苦5.下表为1736~1756年中国出口荷兰部分贸易情况统计表。
_河北省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
2024-2025学年河北省高三年级上学期9月份考试历史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所示文物出土于河北尚义的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据此,对该遗址解读正确的是()不同类型的打制石器石磨棒、石磨盘①兼具新旧石器时代特征②人们饮食讲究多种搭配③生产方式呈多元化趋势④以农耕和定居生活为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2.战国时期,孟子提出“尊贤使能”,墨子则主张“听其言,迹其行,察其所能而慎予官”。
而韩非等法家代表则主张量能授官。
任人唯贤、因功赐禄的人才选拔、选官制度,在当时被诸侯国广泛采用。
这反映出当时()A.人本意识逐渐觉醒B.政治制度的演变C.诸子思想的趋同化D.宗法观念的淡化3.秦朝户籍登记地点在乡部,由里典、伍老等乡吏登记和编制户籍;若出现里民“占癃不审”或逃亡等情况,罪在里吏。
西汉在继承秦制“自占乡部”的同时,将流民的户籍登记改为“自占县道”。
《汉书·百官公卿表》载,“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
三老掌教化;啬夫职听讼,收赋税;游徼徼循禁贼盗”,三老“非吏得与吏比者”。
据材料可知,秦汉时期()A.政府重视改造乡里秩序B.基层自治特征明显C.乡里制度逐步走向成熟D.地方事权趋向分化4.魏晋南北朝政权常在境内设置侨置州郡(统治者按移民原籍郡县地名另设立的州郡县地方政府)。
在相关史书中会看到,江南的会稽郡出现在敦煌,河北的冀州出现在江苏,远在南海边的广州出现在河南桐柏山,山东的兖州在豫皖苏鲁四省反复“迁移”。
2023届高三年级联考历史试题(附答案)
2023届高三年级联考历史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表为原始社会晚期部分墓葬出土情况。
表中现象反映了A.公共权力不断加强的趋势B.私有制的产生和贫富分化C.氏族成员经济待遇的差异D.等级观念产生和阶级分化【参答】A【解析】材料中反映的观天象授时、战争、工程需要加强和集中公共权力才能得以实现,故选A项。
材料所给不同时期墓葬的差别反映不了贫富差距,排除B项;C、D两项材料无从体现。
2.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认为“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异于秦始皇无几矣”,但“能尊先王之道……晚而改过,顾托得人,有亡秦之失而免于亡秦之祸”。
作者对汉武帝的评价A.肯定其雄主形象以挽时局B.忽略客观效果具有片面性C.说明其治国方略变化的必要性D.体现汉承秦制带来的弊端【参答】B【解析】《资治通鉴》崇古重道,重仁政,批判汉武帝的暴政,但忽略了汉武帝开疆拓土、加强中央集权带来的秦亡汉兴的客观效果,有片面性,故选B项。
C、D两项材料未体现;材料主旨是对汉武帝暴政的批判,A项错误。
3.下图为著名学者阎步克对南北朝政治经济文化对比的示意图。
这反映出A.儒法思想的不同影响造成南北文化差异B.南北思想文化交流受到阻碍C.南北民族交融的不断发展D.走向统一之路北方将更具优势【参答】D【解析】材料主题是北朝政治复兴,重军功和武力,结合所学可知,北朝创立一系列政治制度,而南方门阀制度腐朽,北方政治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故选D项;A项与所学不符;B、C两项材料没有体现。
4.隋唐都城均在长安,但开皇十四年(公元594年),关中饥荒,隋文帝率百姓“就食”洛阳。
唐末,朱温逼迫唐昭宗迁都洛阳,其后建立后梁定都开封,并为北宋所沿袭。
这主要是因为A.长期战乱的破坏B.统治者相信风水之说C.经济中心的变化D.抵御少数民族的入侵【参答】C【解析】“‘就食’洛阳”说明洛阳粮食供应优于长安,再到开封,无疑都是考虑粮食的供应,粮食物资供应反映了经济重心的转移,故选C项。
高三九月份联考历史试卷附解析
高三九月份联考历史试卷附解析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共50分,每题2分)1. 下列关于唐代开元盛世的表述,正确的是()A. 由唐太宗李世民创造B. 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C. 社会经济空前繁荣D. 出现了“均田制”的衰落2. 西汉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实行了()A. 推恩令B. 分封制C. 郡国并行制D. 礼乐制度3. 在清朝康熙年间,下列哪项政策体现了清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有效治理()A. 实行流放制度B. 推行军屯政策C. 实行八旗制度D. 设立驻藏大臣4. 下列关于古希腊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 荷马史诗是罗马文化的代表B. 柏拉图提出了“理念论”C. 亚里士多德创立了“辩证法”D. 斯巴达以民主政治闻名5. 中世纪欧洲封建制度的主要特点是()A. 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分封制B. 行省制度和中央集权C. 三省六部制D. 郡县制6. 明朝中期,东南沿海倭寇活动猖獗,其主要原因是()A. 日本战国时代动荡不安B. 明朝实行海禁政策C. 中国东南沿海经济繁荣D. 倭寇装备精良7.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是()A. 蒸汽机的发明B. 电力的广泛应用C. 内燃机的发明D. 纺织机的改进8. 英国光荣革命的主要意义在于()A. 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B.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C. 推翻了查理一世的统治D. 颁布了《权利法案》9. 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目的是()A. 解决社会矛盾B. 抵抗法西斯势力C. 应对经济大萧条D. 推动美国工业化10. 联合国成立后,为维护世界和平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 - A. 组织集体防卫 - B. 设立国际法庭 - C. 颁布《人权宣言》 - D. 组织多次维和行动二、非选择题(共50分)1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国的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使农民获得了土地。
此举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但也导致了土地兼并的加剧。
”——《秦史》材料二:“明中期,由于倭寇的频繁侵扰,东南沿海百姓流离失所,明朝廷一度下令关闭海岸,严禁商贸。
高三九月份联考历史试卷
高三九月份联考历史试卷附详细答案解析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共50分,每题2分)1. 在一场学术辩论中,某历史学家声称:“如果没有贞观之治,唐朝或许会像秦朝一样短命。
”他可能认为贞观之治主要起到了以下哪种作用?()A. 经济改革,减少了民众的负担B. 军事扩张,扩大了唐朝的疆域C. 政治稳定,加强了中央集权D. 文化繁荣,推动了中外交流2. 某小说描述了秦国的一位法家学者,他提出:“人性本恶,因此必须通过法治来规范社会。
”这一观点最可能与以下哪位历史人物的思想相符?()A. 孟子B. 墨子C. 韩非子D. 庄子3. 在古代罗马,一个年轻的平民向长老请教:“为何我们要遵循元老院的决议?”长老回答:“因为元老院代表了整个罗马的意志。
”这段对话反映了罗马政治体制的哪一特点?()A. 民主制B. 共和制C. 君主制D. 寡头制4. 如果一个中国古代的商人穿越到北宋,他最可能会因为哪一创新而惊叹?()A. 农业技术的进步B. 商业的繁荣和货币流通C. 印刷术的普及D. 丝绸之路的开通5. 一位科学家研究发现,历史上某场“人祸”导致了北方少数民族南迁,进而引发了多次民族融合。
他所研究的“人祸”最可能是指哪一事件?()A. 八王之乱B. 安史之乱C. 黄巢起义D. 靖康之变6. 在19世纪的一场国际会议上,一位欧洲外交家提出:“我们要维持欧洲的平衡,避免任何一个国家过于强大。
”这种观点最符合哪一历史事件的背景?()A. 维也纳会议B. 巴黎和会C. 凡尔赛会议D. 雅尔塔会议7. 在某部科幻小说中,作者假设如果没有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将不会出现电气化交通。
这一假设主要忽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哪一成果?()A. 蒸汽机的发明B. 内燃机的发明C. 电报的普及D. 汽车的发明8. 假如一位历史人物说:“我们要拒绝外来的思想,坚持封闭我们的王国。
”这最可能是在哪一时期的欧洲历史背景下提出的?()A. 宗教改革时期B. 大航海时代C. 文艺复兴时期D. 启蒙运动时期9. 一位现代政治学家提出:“国家的发展应基于理性的计划和组织,而不是君主的个人意志。
高三九月份联考历史试卷
高三九月份联考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共50分,每题2分)1.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A. 秦朝实行郡县制,强化了中央集权B. 汉朝设立三公九卿制,形成中央官制C. 隋唐时期废除郡县制,推行州县制D. 宋朝建立三省六部制,加强了皇权2. 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影响主要是()A. 强化了封建等级制度B. 奠定了统一中国的基础C. 提高了农民的社会地位D. 使贵族权力得到进一步加强3. 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高峰期出现在()A. 战国时期B. 汉代C. 唐代D. 宋代4. 雅典民主政治的核心是()A. 公民大会B. 民众法庭C. 元老院D. 执政官5. 美国独立战争的直接导火索是()A. 波士顿倾茶事件B. 七年战争C. 《不列颠权利法案》D. 北美殖民地的税收问题6.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主要集中在()A. 政治上割地赔款B. 经济上控制市场C. 文化上进行侵略D. 军事上进行干涉7. 法国大革命后,拿破仑对外扩张的主要目的是()A. 推动欧洲的民主化进程B. 建立法兰西共和国C. 扩大法国的领土和势力范围D. 传播启蒙思想8. 以下关于工业革命的表述,错误的是()A. 工业革命起源于英国B. 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进程C. 工业革命使工厂制度取代了手工作坊D. 工业革命直接导致了世界大战的爆发9. 《凡尔赛条约》的主要内容不包括()A. 德国承认战败,赔偿战损B. 德国失去所有殖民地C. 欧洲各国签署永久和平条约D. 划定德国的东部和西部边界10. 冷战时期,欧洲两大军事对峙集团分别是() - A. 北约与华沙条约组织 - B. 联合国与北约 - C. 欧洲共同体与华沙条约组织 - D. 联合国与华沙条约组织二、非选择题(共50分)1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具有超过二百亩田地的地主,均被列入征税名单。
农民必须向地主交纳农产品,税负繁重,以至民不聊生。
江淮十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答案
江淮十校 2024届高三第三次联考历史本试卷共6页,19题。
全卷满分 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消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伍)·厚父》记述了王与厚父谈论夏代先王的明德事迹和对夏民的教化与治理策略等。
竹简具有明显的三晋书风,且是用楚系文字转抄而来,这主要体现出A.文明的交往与融合B.儒家思想的成熟C.文化的承袭和发展D.统一趋势的加强2.匈奴人刘渊为冒顿单于之后,因西汉曾经以公主和亲冒顿,故冒姓刘氏,称汉王,建立汉国(304——329年)。
刘渊称汉王后下令说:“昔我太祖高皇帝(汉高祖刘邦)以神武应期,廓开大业……孤今猥为群公所推,绍修三祖之业。
”这表明A.汉代民族交流交融加速B.民族政权华夏认同增强C.匈奴政权统治基础薄弱D.汉匈政治联系日益密切3.宋朝从中央到地方州县、关、镇皆置税务,于交通要道或贸易兴盛处皆置税场,形成了严密的商税征收网络。
商人为躲避苛征,便寻求不设税务、税场的“私路”行走,“私路”之记载越来越多地见于文献。
这反映出宋朝A.商品经济发展冲击坊市制度B.传统抑商政策有所松动C.贸易发展削弱中央集权体制D.区域经济联系日益紧密4.《明赠承德郎工部虞衡司主事昆源冯公墓志铭》记载,明末歙县程胜恩有感于父亲和祖父毕生耕作而生活清贫,“愤然作色曰:‘丈夫生而志四方,若终其身为田舍翁,将何日出人头地耶!’用是效白圭治生之学,弃农就商,往来荆襄吴越间……以生以息,不十年而家成业就”。
精品解析:2024届黑龙江省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模拟检测历史试题(原卷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表为中国新石器时代主要文化遗存及其特征。这可用于说明新石器时代中华文明()
文化遗存名称
主要特征
兴隆洼文化
分布在辽河流域,以玉器加工和粟、黍种植为主,也有渔猎。
4.北宋时期,在荆湖南路等地“民计每岁种食之外,余米尽以贸易”,在广南西路“田家自给之外,余悉粜去,曾无久远之积”。在紧邻州县城郭附近,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城草市不断涌现,并发展成为新的商业市区。据此可推知,北宋时期()
A.传统抑商政策废止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C.经济重心实现南移D.货物流通渠道多元并进
A.中央集权制度名存实亡B.政党政治获得成功实践
C.国会成为国家权力中心D.民主宪政影响力的扩大
8.日本随军记者藤原彰曾记述道,“如果看到日军拥有优势兵力,八路军就回避;发现日军处于劣势时,就预设埋伏,全歼日本士兵,然后夺走他们的所有武器装备。”后来他总结说,不论日军如何在冀中地区实施无人区计划,八路军都是无法被消灭的。藤原彰的记述和总结()
——摘编自贾东海《论民族区域自治的创新及其政治文明的内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王朝在西北地区推行羁縻政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和新中国 民族政策在内容上的相通之处及其共同的价值。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01年,李鸿章辞世,梁启超在当年撰成的《李鸿章传》中称“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1927年由清史馆印行的《清史稿·李鸿章传》评其为人:“生平以天下为己任,忍辱负重,庶不愧社稷之臣。”1949年以后的相当长时间,我国大多数学者对李鸿章持否定态度。例如,胡滨对其的定论是,“李鸿章一生的历史,是一部对内镇压人民起义、对外出卖民族利益的反动历史”,刘祚昌认为,“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屈指可数的反动头子,他的政治生涯的记录便是近代中国人民种种灾难的历史。”粉碎“四人帮”以后,我国许多学者对李鸿章提出了新的看法。例如,陆方指出:“如果肯定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发生过某些积极作用,也就应该肯定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的功绩。当然洋务运动也有镇压人民的一面,李鸿章也有逃脱不了的罪责。”
高三历史联考试题及答案
高三历史联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中国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是封建制度的基础B. 土地私有制是封建社会的主要土地制度C. 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手段D. 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是封建社会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答案:D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以下哪些措施以加强中央集权?A. 推行郡县制B. 统一度量衡C. 焚书坑儒D. 修建万里长城答案:ABCD3.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实行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A. 打破了世袭制度,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B.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C. 强化了中央集权D. 导致了社会矛盾的加剧答案:ABC4.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开展对外贸易B. 宣扬国威C. 寻找建文帝D. 探索新航路答案:B5. 清朝康熙年间,康熙皇帝采取了哪些措施以巩固国家统一?A. 平定三藩之乱B. 收复台湾C. 抗击沙俄D. 以上都是答案:D6. 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A.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B.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C. 五四运动的爆发D.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答案:A7.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是什么?A. 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了新阶段B. 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C. 为中国革命提供了坚强的领导核心D. 以上都是答案:D8. 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完成对我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A.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B. 巩固了新生政权C.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D. 以上都是答案:D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有哪些?A. 经济总量跃居世界前列B.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C. 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升D. 以上都是答案:D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以上都是答案:D二、非选择题(每题20分,共40分)11. 请简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高三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三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封建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封建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政治制度B. 封建制度下,土地归国家所有C. 封建制度下,诸侯国拥有相对独立的政治和经济权力D. 封建制度下,诸侯国之间相互独立,没有隶属关系答案:D2. 以下哪一项不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措施?A. 统一度量衡B. 推行郡县制C. 焚书坑儒D. 建立科举制度答案:D3.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设立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下关于科举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科举制度是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B. 科举制度的设立使得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C. 科举制度的设立使得士族阶层的地位得到巩固D. 科举制度的设立促进了文化的繁荣答案:C4. 下列关于宋朝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繁荣的朝代之一B. 宋朝时期,商业贸易非常发达C. 宋朝时期,农业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D. 宋朝时期,中国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答案:D5.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以下关于郑和下西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宣扬国威B.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规模庞大C.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到达了非洲东海岸D.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没有到达过欧洲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______。
答案:秦朝2.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______制度。
答案:推恩令3. 唐朝时期,著名的“贞观之治”是由______皇帝开创的。
答案:唐太宗4. 宋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______制度。
答案:科举制5. 明朝时期,著名的航海家郑和率领船队进行了______次远航。
答案:七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
答案: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为后来的中国统一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2024届河南省南阳市高三下册3月联考历史试题(一模)含答案
2024届河南省南阳市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历史试题(一模)注意: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4.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
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40小题,满分60分。
)1.针对市民法无法解决的现实问题,罗马人于公元前367年设立了最高内事裁判官,授予其颁布告示的权利,允许其在-定范围内自由裁量,如所有权转移中无需强制遵守“曼兮帕蓄”(一种契约形式)和“拟诉弃权”(诉讼)等程式,可直接由裁判官裁量。
这一规定A.扩大了罗马法的适用范围B.凸显了司法实践务实灵活的特征C.维护了审判量刑的合法化D.推动了罗马法趋向公正和人性化2.“(在希腊)流通中发展起来的交换价值过程,不但尊重自由和平等,而且自由和平等是它的产物;它是自由和平等的现实基础。
”这实质上反映了在古希腊A.政治平等是商业平等的前提B.商业贸易中存在不平等的现象C.海外殖民推动了平等观念形成D.商业上的自由平等影响了政治理念3.雅典城邦对体育活动相当重视,城邦政府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的竞技比赛向公民传递着公平、公正、公开的政治思想,赛场上的呐喊与助威声象征着公民对人民主权的充分肯定与认可,民主政治在竞技中被赋予更多的公民支持。
这反映出古代雅典A.民主政治与竞技良性互动B.把竞技体育视为民主政治C.城邦政府很重视体育民主D.竞技活动在全民得以普及4.《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规定,信仰用品具有神圣性,“不受经济价值的限制”。
但如果面临灾荒或战败等情况,可以将信仰用品出卖或质押,以救济民众或赎回己方被俘人员。
这说明罗马法A.具有浓厚的信仰色彩B.着重解决重大民生问题C.突出了人人平等的原则D.体现了鲜明的人文精神5.古希腊演说术盛行,伊索克拉底和德摩斯梯尼是当时著名的演说家。
陕西省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校际联考(开学)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5届高三第一次校际联考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6页,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答题卡上密封线内的各项目填写清楚。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距今3800—3500年的二里头遗址沿古洛河北岸呈西北——东南向分布,其中心区位于遗址东南部稍高起的区域,包括宫殿区和宫城(晚期)、祭祀区、围垣作坊区和若干贵族聚居区等重要遗存。
这一分布格局()A.证实当时具备了国家初始形态B.可以推断出当时等级秩序森严C.表明当时生产力水平比较发达D.反映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特征2.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由庄园主雇佣佃户垦殖的庄园农业,由流民领袖率领流民或部曲主人统领部曲从事的流民部曲农业,由背井离乡、彼此有亲缘或地缘关系的流民在人迹罕至、且能耕种之处从事的桃花源农业,由国家组织兵员对国有土地进行的军垦农业。
这一局面的出现()A.加速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C.动摇了门阀政治的基础D.实现了经济重心的转移3.唐代中期后,一些学者冲破了汉代以来“疏不破注”的解经传统,大胆怀疑甚至否定汉唐学者对《春秋》所作的传注,开创了“舍传求经”的新局面。
这一变化()A.阻断了儒释道三教合流B.促进了儒学思想的统一C.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D.为儒学发展注入了活力4.在元代纂修宋辽金三史过程中,撰述诸臣围绕三个政权的“正统性”问题争论不绝,主要有以下三种意见,最后,丞相脱脱采纳了第三种意见。
这一决定()意见一独尊宋统,仿照《晋书》以宋为正统,以辽金为《载记》。
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六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 历史试题
高三联考历史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国古代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近年来的考古研究显示:河南地区龙山时期的聚落遗址约有1000个,而二里头时期的聚落遗址不足150个;在伊洛地区,龙山时期的遗址超过90处,而二里头时期的遗址只有约40处;与此相对的是,龙山时期最大遗址仅为7.5万平方米,而二里头时期则达到300万平方米。
这A.可用于探究族群分布的变化B.可实证部落联盟的逐步形成C.可说明夏朝统治中心的转移D.可探究万邦时代的政治变迁2.公元前710年,晋国师服在晋国发生内乱后感叹:“今晋,甸侯也,而建国。
本既弱矣,其能久乎?”公元前559年,针对卫人驱逐卫献公一事,师旷表示:“天生民而立之君……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
”材料反映出当时A.分封制度趋于瓦解B.晋国势力走向衰微C.变法运动蓬勃开展D.原始民主发挥作用3.学术界普遍认为秦朝时期实现了全国范围内文字字形与字体的统一。
下列史料中能证明这一观点且属于一手史料的是A.《说文解字·序》称“(李斯、赵高等人)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B.《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普天之下,抟心揖志,器械一量,同书文字”C.里耶秦简中发现了要求统一用词,改旧名,用新称,统一制度、法律用语的木牍D.汉景帝时,孔子故居夹墙中发现的简牍文字,与小篆、隶书大相径庭4.表1、表2所示为汉代某一时期刺史选任和升迁状况统计(单位:人)。
2024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河北省2024届高三年级质量监测考试历史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8年,辽宁阜新他尺沟遗址发掘出土了400余件陶器,大多数陶器表面有字纹、弦纹、几何纹等。
此外,还出土了600余件大型石器,主要有石斧、石铲、磨盘、磨棒、敲砸器、砍砸器等。
另外,还有8件非常珍贵的玉斧出土。
据此判断,当时该地()A.社会发展处于新石器时代B.奴隶制文明较发达C.手工业技艺水平世界领先D.阶级分化日益明显2.表1为《尹湾汉墓竹简》之《集簿》和《东海郡吏员簿》所见太守府的吏员名目及人数表(少吏为低级官吏,一般为办事人员)。
这反映出当时()表1A.基层官僚体系日益僵化B.中央集权受到一定冲击C.地方行政运作有所保障D.朝廷废止郡国并行体制3.唐代大和四年(830年),剑南西川宣抚使崔戎称,“西川税科,旧有苗青如茄子、姜芋之类,每亩或至七八百文,征敛不时,烦扰颇甚。
今令并省税名目,一切勒停,尽依诸处为两限,有青苗约立第等,颁给户帖,两税之外余名一切勒停。
”这可用于说明当时()A.赋税制度改革具有一定配套措施B.朝廷财政收入得到了保障C.两税法实施减轻了农民经济负担D.藩镇割据影响了政府税收4.两宋时期,城市经济功能增强,大都市政治军事性人口比重减少,经济商业服务性人口比重明显加大,传统的政治军事性人口与市场发生了更多的联系。
城市人口数量大幅度增长,在整个社会中的人口比重也明显增加,市民阶层初步形成。
这些现象()A.根源于商品经济的发展B.使城市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C.有利于资本主义的萌芽D.促进了大都市社会经济转型5.明清时期,民众一般把城隍归为下列几类:都城隍(公爵,威灵公)掌管省;府城隍(侯爵,绥靖侯)掌管府;县城隍(伯爵,显佑伯)掌管县。
历史丨山西省三晋名校联考2025届高三十月联合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
2024—2025学年山西三晋名校联考十月联合考试历史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西周时期,每套编钟由大小3枚组合而成,春秋末期到战国时期每套编钟数目逐渐增多,有9枚一组的和13枚一组的,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早期全套编钟不仅有65枚,而且其形制的个性化特征突出。
周代编钟的变化反映出()A.贵族凭借乐器提高了地位B.权力重心呈现出下移趋势C.新石器时代文化得到传承D.礼乐制度已融入百姓生活2.下表所示是南北朝时期的相关史料。
这些史料可用于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史料出处“(元嘉)二十二年(445年)……是岁造玄武湖,上(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欲于湖中立方丈、蓬莱、瀛洲三神山,尚之固谏乃止”[南朝梁]沈约《宋书》“(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老庄,精释义……”“立孔子庙于京师”“改谥宣尼曰文圣尼父,告谥孔庙”[北朝北齐]魏收《魏书》“少时学周孔。
弱冠穷六经。
……中复观道书。
有名与无名”[南朝梁]梁武帝《会三教诗》A.儒学正统地位逐渐削弱B.君主意志左右意识形态C.士族借助外力迅速崛起D.文化呈现多元交融特点3.对于榷场贸易,宋朝文人宠籍曾说:“(西)夏人仰吾和市,如婴儿之望乳。
”天圣四年(1026年)七月,有中书上书称,榷场的设立是要实现南北往来但无猜阻。
仁宗皇帝也曾说:“先朝置互市,以通有无,非以利计。
”由此可知,宋代开展榷场贸易()A.缓解了国家财政困难B.兼具政治和经济意图C.消弭了宋夏民族矛盾D.使丝绸之路再度复兴4.元代乌古孙泽任海南海北廉访时,在雷州半岛教民“浚故湖,筑大堤……计得良田数千顷,濒海广泻并为膏土。
历史丨江苏省南京一中、金陵中学、南通海安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联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2025届高三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卷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卷交回。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卷上。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考试证号与您本人的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的签字笔写在答题卷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题3分,共计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春秋时期,晋献公“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这些小国如耿、霍、魏等,不再作为采邑,而是派异姓大夫管理。
由此可见,晋献公()A.建立起君主专制制度B.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C.削弱贵族的经济实力D.以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2.后赵石勒称王后,“亲临大小学,考诸学生经义,尤高者赏帛有差”又“典定九流,始立秀、孝试经之制”命郡国“立学官,每郡置博士祭酒二人,弟子百五十人,三考修成,显升台府”。
这反映出后赵()A.以九品中正制强化君权B.重视考核官员的施政能力C.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D.利用儒学为国家培养人才3.西晋时,流行于士大夫群体的投壶活动被认为有利于“矫懈而正心”。
宋代,盛行于民间的蹴鞠形成了“十紧要”(要信实、要志诚、要尊重等)“十禁戒”(戒争斗、戒赌博、戒词讼等)的相关规范。
上述体育活动()A.反映了传统主流思想的变化B.推动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C.凸显了道德伦理的价值取向D.体现程朱理学的世俗化趋势4.下表为宋元时期书院的分布统计,据此可推知()朝代流域宋朝元朝书院数百分比书院数百分比黄河13 3.264318.94长江29774.4315266.96珠江8922.3114.10合计399100227100A.文化教育受自然条件影响B.民族交往交融的不断加强C.南北经济差距的持续扩大D.政局变动影响文化的传播5.岳飞不仅在南宋受到崇奉,金章宗也称“飞之威名战功暴于南北”元朝官修《宋史》评价岳飞“文武全器、仁智并施”清朝顺治、康熙、雍正三帝都曾重修杭州岳庙和岳飞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届岳西中学、野寨中学高三联考历史试题时间:100分钟分值:100分命题人:储赛芬审题人:许成庚第Ⅰ卷(选择题 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
”这段话意在揭示A.指出嫡长子继承制的弱点B.嫡长子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C.嫡长子继承制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 D.没有比嫡长子继承制更好的权力交接制度2.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注:分封制)、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
“从封建转帝制,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
以下各项不属于这一转型时期特征的是A.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 B.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型C.青铜文明向铁器文明转型 D.神权政治向世俗政治转变3.2010年,《诗经》在德国莱比锡书展中被评为“世界最美的书”。
其中一首《周颂·载芟》云:“载芟(割除杂草)载柞(砍除树木),其耕泽泽(松土)。
千耦(二人并耕)其耘(除草),徂(往)隰(洼地)徂畛(高坡田)”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A.土地大量开垦、私田大量出现B.铁器牛耕已经普遍使用C.井田制下奴隶集体耕作的情形D.封建小农经济已经盛行4.唐朝诗人张籍《野老歌》:“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暮锄犁旁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锺,船中养犬长食肉。
”诗歌未能反映A.作者对农民困苦生活的同情B.农民赋税负担沉重C.当时社会贫富分化严重D.海上贸易相当发达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皇帝却下诏禁止进一步海外远征……在世界历史的这一重要转折关头,正是制度结构上和向外推动力方面的根本差别,使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将全世界的海洋留给了西方的冒险事业。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禁止海外远征的原因是国力匮乏B.强化专制统治是明朝从制度结构上把力量转向内部的原因C.经济形态的差异导致东西方对外推动力出现根本差别D.中西交流被阻断导致中西实力易位6.《雅典政制》有这样的记载:一次,一个名叫吕锡马库斯的人犯有死罪,行刑吏准备执行。
在他正坐着等死的时候,优美里德斯救了他。
优美里德斯依据法律提出,公民未经陪审法庭判决不得处死。
到了陪审法庭举行审理的时候,吕锡马库里斯被判处罪名不成立,得以免罪,于是他得到了“鼓槌下人”(即免于刑杖之人)的绰号。
这一记载侧面反映出陪审法庭是当时雅典的A.最高权力机关B.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机关C.最高行政机关D.最高立法机关7.据史料记载,古罗马时期一高利贷者对一欠债人的儿子(作为抵押品的债务奴隶)滥施暴行,把他打得皮开肉绽。
愤怒的群众汇聚起来,一起跑进元老院,向元老们展示了这个少年被打伤的背脊,促使罗马元老院通过了废除债务奴隶的法案:“除犯有罪行等待交付罚款者外,不得拘留任何人或施以镣铐枷锁;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以人身作为借款之抵押品。
”下列有关这段材料的表述正确的是A.罗马法的发展有利于缓和社会紧张程度 B.奴隶地位有所改善C.材料体现的是公民法的内容 D.奴隶的斗争推动了罗马法的完善8.历史学家徐中约在其著作《中国近代史》中写道:“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被忽略了。
”这里所说的“更为可取的方面”主要是指A.涉外机构 B.军队建设 C.政治制度 D.文化教育9.1880年刘铭传奏请修建铁路,刘锡鸿等众多官员纷纷反对,列出的理由主要有:每造铁路“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涝之灾易招”;仿西洋造火车,借英法等国金钱,无由归还,“诸强邻遂相凌逼,几至亡国。
”材料反映出近代中国铁路发展的阻碍因素包括A.资金短缺技术落伍B.资金短缺迷信思想C.迷信思想体制落后D.技术落伍体制落后10.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
华资企业增长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AB.近代企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C.民族资产阶级从此登上了政治舞台D.为近代民主主义革命转入新的发展阶段奠定了基础11.“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制度创新(使国家)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
”这个国家是A.德国B.法国C.美国D.英国12. 1790年法国制宪议会颁布法令宣布,“任何人不得再保留亲王、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骑士……等贵族头衔。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宣布废除“大人”、“老爷”等称呼,改用“同志”“先生”等。
出现以上现象的共同原因是A.两国的革命都推翻了专制统治B.启蒙思想都得到了广泛传播C.两国革命都有深厚的群众基础D.两国资本主义经济都发展充分13.美国人当年设计政治制度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两个字——“有衡”。
在此精神的指引下美国实行的制度有①联邦制②三权分立制③两党制④民主制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①④14.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晚清时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从一个完全的独立国家变为半殖民地的国家;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民国时期),其基本特征是“上升”,进一步发展成一个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的国家。
在“沉沦”和“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1901年到1920年),既是“沉沦”的谷底时期,也是“上升”的起始时期,是“沉沦”到“上升”的转折期。
下列发生在转折期的“上升”事件有①《辛丑条约》②《临时约法》③五四运动④北伐战争A.②③B.①②③C.①④D.②③④15.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肯定“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成就有①机器的采用②轮船的行驶③汽车的通行④电报的使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 D.③④16.1871年4月,巴黎公社发布文告称:“你是高利贷者、承租户、庄园主和农场主折磨的一个乡下劳动者,贫穷的短工和小所有主……你们的劳动最好的一部分产品要给什么都不干的人……巴黎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工人”。
发布该文告的主要意图是A.号召工农群众迅速起义B.进一步巩固工农革命联盟C.宣布彻底废除财产私有D.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17.亚当·斯密在其撰写的《道德情操论》(1759年)中主张:“政府应公平分配财富,以达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然而资本主义发展的事实却与之背道而驰。
”为实现这一目标,率先在政治方面进行的实践是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 巴黎公社的建立C. 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D. 罗斯福新政的实施18.1917年11月8日,中国驻俄国的记者发回电文说:“广义派联合兵、工反抗政府,经新组之革命军事会下令,凡政府命令非经该会核准,不得施行。
昨已起事,夺国库,占车站……现城内各机关尽归革命党掌握,民间尚无骚扰情况。
”据此判断当时的情境是A.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已经夺取政权 B.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宣告正式成立C.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仍然把持政权 D.中国北洋军阀政府对俄国革命持中立态度19.《奥巴马执政百日》一文对中美关系的概述:美国是中国之民国立宪的榜样,二战抗日的盟军,朝鲜战争的对手,七十年代制衡苏联的新盟友,改革开放的模仿对象,九十年代制裁中国的牵头人,世贸组织的介绍者,台湾现状的维持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维新派主张以美国式政体改造中国政治B.朝鲜战争是冷战背景下的局部“热战”C.美国的干涉是中国分裂的重要国际因素D.制衡苏联是中美关系正常化的重要因素20.下表为1976—1990年苏联经济增长率(%)简表,其中,1990年经济发展出现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灾害造成的破坏 B.赫鲁晓夫改革导致的社会混乱C.苏联解体导致的社会混乱 D.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不见成效21.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
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
按照其观点,可能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评价相对较高A.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B.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苏联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22. 19世纪上半叶英国大幅度降低关税,进口关税率由1820年的45 -55%降到19世纪中期的零关税。
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美国等七十多个国家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率,与1929年相比提高了60% - 100%。
材料中英美等国做法的共同目的是A.倡导国家干预经济发展B.促进世界市场的扩大C.缓解经济危机带来的压力D.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23.2010年12月8日,戴秉国针对美日军演撰文称中国无意取代美国称霸世界,否认中国经济增长转化为军力,指出“在中国近海搞联合军演的做法,是典型的冷战思维”。
对戴秉国的表态理解有误的是A.中国一如既往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B.中国现阶段的发展受制于“冷战“格局C.目前美国在世界上依然处于霸主地位D.将美日军演视作对华赤裸裸的武力示威24.中国证券报2010年5月8日报道:为救助陷入债务危机困境的希腊,欧元区国家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携手提供为期三年总计1100亿欧元的救助,其中欧元区出资800亿欧元,IMF提供300亿欧元。
这说明了①希腊是欧共体国家②IMF的宗旨是全球性的发展援助③凸现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作用④反映了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A.①②④B.②③④C.②③D.③④25.2011年3月以来,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发生后,日本本国的蔬菜、海产品、汽车、电子产品等受到严重影响,而且日本在其他国家的产业链由于本土生产环节的停产或减产也受到了重大影响,这表明A.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理应受到遏制B.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保护环境的必由之路C.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各国经济发展的独立性日益丧失D.日本是具有决定世界经济走向的能力的经济大国班级 姓名 考号------------------------------------------- 装 ------------------------ 订 ------------------------线 -----------------------------------------------------------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26题15分 ,27题16分,28题19分)26.(15分)人类政治文明的演进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