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分析
剖析长三角地区五大重点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结合国家、区域近年来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政策文本与全球科技和产业发展趋势,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是当前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进程中值得重点关注的五大产业方向。
五大重点方向一、集成电路长三角地区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龙头,其产业销售规模占全国逾6成,是国内集成电路产业链最完整、综合技术水平最高的地区。
长三角地区共有4个城市进入全国集成电路设计业十大主干城市的行列,集聚了国内55%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80%的封装测试企业以及近50%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芯片产能占全国的63%,已形成了包括研究开发、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及支撑业在内的较为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涌现出中芯国际、长电科技、中微半导体等全国集成电路领军企业。
在产业协同发展方面,由复旦大学牵头,联合浙江大学、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等13家单位成立了长三角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协同创新中心。
此外,三省一市科技部门还率先在全国开展集成电路领域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规划研究。
二、生物医药长三角地区的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大、质量高,产值和技术水平都位居全国前列。
产业集聚化程度较高,建成了上海生物及新型医药研发与生产中心,并形成了以上海、杭州、泰州三大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和无锡“太湖药谷”为核心,苏州、连云港、湖州、金华等中医药、化学原料药和生物医药研发生产基地,以及上海临港、盐城、宁波、舟山等海洋生物产业基地为辅的生物医药产业集聚。
各地都涌现出了一批龙头企业,形成了区域品牌效应,如江苏的扬子江药业、先声药业等。
以上海为例,2017年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经济总量达3046亿元,其中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093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
江浙沪累计医药制造业已占全国企业数量的25%,其占比27%的销售收入实现了全国30%的利润总额,显示出长三角地区医药制造业强大的规模效应和竞争优势。
产业协同上,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和长三角干细胞产业联盟已经成立。
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解决对策——借鉴纽约、东京都市圈发展经验
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解决对策—借鉴纽约、东京都市圈发展经验罗芝婷 范毅男(江西财经大学)【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在区域经济平衡方面,长三角各省市仍有欠缺,这将影响到长三角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文章通过类比国际金融圈和长三角地区的不平衡现象,借鉴两大国际金融圈的经验,从优化产业结构、建设公共交通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三个方面,为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提供解决思路。
【关键词】都市圈;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中图分类号】F124;F127一、引言长三角规划范围包括三省(浙江省、江苏省、安徽省)和一个直辖市(上海市),覆盖35.8万平方公里,不同省市因资源禀赋不同,在产业结构、公共交通、劳动者素质、外商投资等方面的成就也各不相同,导致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持续彰显。
2019年12月1日,中共中央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增强长三角地区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提高经济集聚度、区域连接性和政策协同效率,对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意义重大”。
《纲要》是指导长三角地区当前和今后阶段一体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长三角呈现新的区域发展形势寄予厚望。
本文通过借鉴两大老牌国际都市圈(纽约都市圈和东京都市圈)在经济协同发展中的经验,为长三角地区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助力。
纽约都市圈和东京都市圈位列世界六大经济圈,各自在政治、金融、科技创新等领域有相对完善的发展。
在协同发展中,两大都市圈也遭遇过阻碍,各自对于如何突破困境都有深层次的理解。
本文总结了两者在区域内协调发展的方法论,希望能为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二、两大国外都市圈案例分析(一)纽约都市圈1. 演变历程纽约都市圈包括美国的芝加哥、纽约、费城、华盛 顿、波士顿和底特律六大城市群,其发展可以总结为四个阶段,仅对三四阶段进行探讨。
长三角区域金融一体化的现状及障碍分析
机构存贷款余额金额最高,2018 年的存贷款余额 分别为 144227.38 亿元、117807.90 亿元,而安徽省 仅为 50677.30 亿元、38815.25 亿元,江 苏 几 乎 是 安 徽 的 三 倍 ,反 映 出 长 三 角 区 域 内 部 省 市 之 间 金 融
2007 年
建立了区域金融协
研究创设长三角普 惠金融指标体系
波中支
2019 年
人民银行上海 总部、G60 科创 走廊九城市与 有关金融机构
发布《金融支持长三 角 G60 科创走廊先进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 合服务方案》
对 长 三 角 G60 科 创 走廊建设提供深度 金融支持
表 2 长三角三省一市金融各项存贷款余额(本外币) (单位:亿元)
当代经济·月刊 2021 年第 7 期
长三角区域金融一体化的现状及障碍分析
吴凤菊
(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6)
摘 要 :当 前 ,长 三 角 区 域 一 体 化 已 上 升 为 国 家 战 略 ,而 长 三 角 区 域 金 融 一 体 化 是 长 三 角 经 济 一 体化的核心和强力助推。本文梳理了近几年长三角区域各政府与金融机构推动金融一体化的相 关 政 策 ,通 过 分 析 长 三 角 三 省 一 市《统 计 年 鉴》及《金 融 运 行 报 告》中 相 关 数 据 ,研 究 发 现 ,长 三 角 区 域 金 融 水 平 存 在 较 大 差 异 ,内 部 金 融 资 金 价 格 趋 同 度 不 高 ,金 融 一 体 化 的 进 度 滞 后 于 经 济 一 体 化 。 总 结 出 长 三 角 金 融 一 体 化 发 展 中 的 主 要 障 碍 是 行 政 区 划 分 割 ,银 行 内 部 条 状 垂 直 管 理 体 制 及 跨 区 域 经 营 的 监 管 限 制 ,不 同 省 市 之 间 金 融 水 平 的 差 异 ,金 融 信 息 共 享 服 务 平 台 的 缺 失 等 。
长三角地区四城市经济发展比较和思考
长三角地区四城市经济发展比较和思考长江三角洲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开放城市带和沿江产业密集带的结合部,具有得天独厚的江海交汇、南北居中的区位条件,是中国最具活力与竞争力的经济区域之一。
近年来,以上海为龙头、江浙为两翼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依靠改革和开放两轮驱动,使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细胞被激活,推动社会进步的生产力被释放。
2002年,长江三角洲地区15个城市国内生产总值达19101亿元,占全国的18.7%,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财政收入达4041.9亿元,占全国的21.4%,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外贸出口额达928.9亿美元,占全国的28.5%,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达203.4亿美元,占全国的38.6%,比上年提高6.3个百分点。
按经济总量及综合实力,长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大致可划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上海,其人口不足长三角地区的20%,而经济总量、外贸出口、利用外资等却占30%左右,财政收入更是超过50%,是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第二层次包括苏州、杭州、无锡、宁波和南京,2002年,这5个城市国内生产总值均已超过1000亿元、财政收入均已超过200亿元;第三层次包括常州、南通、绍兴和嘉兴,这4个城市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均在700亿元以上、财政收入均在70亿元以上;第四层次包括镇江、扬州、泰州、湖州和舟山,这5个城市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在700亿元以下、财政收入在70亿元。
由于各层次之间总量和实力相差较为悬殊(上海市的经济总量是舟山市的近40倍),故我们在15个城市中选择了经济总量同属第三层次、产业结构相对接近的常州、南通、绍兴、嘉兴4市进行比较和分析。
2002年,4个城市土地面积为24192平方公里,占长江三角洲地区的24.3%;总人口为1889.5万人,占长江三角洲地区的24.9%;国内生产总值3285.3亿元,财政收入347.8亿元,分别占长江三角洲地区15个城市总量的17.2%和8.6%。
长三角GDP能耗综合分析
长三角GDP能耗综合分析胡建一【摘要】根据最新统计资料,对“十一五”期间长三角能源消耗、经济发展规模、GDP能耗及比较等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为研究长三角能源经济发展提供依据.【期刊名称】《电力与能源》【年(卷),期】2011(032)006【总页数】6页(P440-444,448)【关键词】长三角;GDP能耗;综合分析【作者】胡建一【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200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K01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十一五”后我国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即GDP能耗)要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的约束性指标,对我国可持续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目标,起着重要作用。
长三角二省一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土地面积占全国2.2%,人口占全国11.65%,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2010年消耗了16.55%的能源,贡献了全国21.51%的国内生产总值。
在整个“十一五”期间,中央政府通过发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单位GDP能耗等指标公报,实施了对各地区的指导。
“十一五”期间长三角累计GDP能耗下降率20.97%,完成了国家降低20%左右的目标。
深入了解区域内的指标实现情况、准确地评价区域内的能源经济效率和纲要目标完成的情况,对长三角各省市“十二五”规划的实施,有着重要的意义。
1 能源消费总量和增速特点长三角年能源消费总量已突破5亿t标煤,能源消费增速呈倒马鞍形。
“十一五”期间长三角的能源消费总量从2005年的37 424万t标煤增加到2010年的53 800万t标煤(表1),能源消费总量比基准期增加了0.44倍,年能耗标煤突破5亿t。
5年间长三角累计能源消费总量达到236 969万t标煤,占国家同期1 462 279万t标煤的16.21%;其中上海、江苏、浙江分别占国家比重的3.44%,7.62%和5.15%。
表1 “十一五”期间长三角能源消费总量、占全国比重和能耗年增速1)注: 1)2011上海、江苏、浙江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年鉴;2011中国统计公报。
2021年公需课《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及城市发展评析》考试题目及答案
《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及城市发展评析》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明确示范区(理事会)是示范区建设重要事项的决策平台,负责研究确定示范区建设的发展规划、改革事项和支持政策,协调推进重大项目2、如今,(昆山)又提出“下一站上海”,面向未来15年,建设城区东面的娄江新城,其重要依托便是西北工业大学和西交利物浦校区,为航空产业、高端装备、新材料、汽车零部件等产业发展提供创新支撑,与上海在产业链等方面形成良性互动。
3、数据显示,2011年以来,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截至2020年11月,试点碳市场共覆盖电力、钢铁、水泥等20余个行业近3000家重点排放单位,累计配额成交量约为4.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累计成交额近100亿元。
4、在合肥,“科大系”企业多达几十家,涉及(人工智能)、高温超导、纳米材料、新能源等多个领域。
5、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徽州民宿等多种业态蓬勃发展,七成以上村庄、十多万农民参与旅游服务,全域旅游格局初步形成,“(泉水鱼)”成为我国首个纯渔业农业重要文化遗产。
6、2019年7月,(嘉兴)市委正式通过《关于实施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首位战略打造以一体化推动高质量发展典范的决定》。
《决定》明确实施首位战略的总体思路:12410。
7、统筹推进省际之间工业互联网建设,推动企业内外网改造升级,积极参与国家标识解析与(标准体系)构建。
8、目前,(宁波)成功获批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宁波片区、浙江自贸区宁波联动创新区,杭州湾新区获批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
9、2020年中国GDP万亿城市(23)个?10、2004年,(合肥)成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
2010年进入国家科技部的创新型试点市和国家发改委的创新型城市试点。
11、针对产业布局不合理问题,长江保护法规定,长江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采取措施加快重点地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
2011年上半年长三角地区港口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等 方面 全 面推进 2 1 年 的 5 0 1 0项 重 点工作 ,上 海 国
际航 运 中心建设 不 断取 得 新的进 展 , 各项 工作成 效显
4 外 贸货 物吞 吐 量稳 步 增 长
上半 年 ,长三 角地 区港 口外 贸货 物吞 吐 量 共 完
著, 国际航 运 主业 保持 较 快发 展 , 运 服 务体 系建设 成 4 6 亿 t 同比增 长 1 .% , 长率 回 落 1 . 百 航 .5 , 08 增 38个 进 一 步加 快 , 运政 策 、 航 法律 、 才 建设 等进 一 步加 分 点 , 中 : 海港 完成 16 人 其 上 .3亿 t 同比增 长 9 1 ; , .% 浙
5 下 半 年 港 口经 济 发展 形 势展 望
下 半年 , 世界 经济 不稳 定 、 不平衡 、 确定 因素 不
提 高外 , 其他 港 口均 明显 回 落。 中: 其 盐城 港 完成 8 6 仍 然较 多 , 9 总体 上 看将 继 续保持 缓 慢 复 苏态势 , 下 但 万 t 同比增 长 1 92 成 为 上 半年 长三 角地 区货物 行 风 险较 大。 下半 年我 国宏观 经 济 形势 将好 于上 半 , .%, 1
务 院批 复 的《 江海 洋经 济示 范 区规 划 》 浙 江舟 山 由高到 低依 次 为 : 州港 完成 2 48万 t 比增 长 浙 和《 温 2. ,同
群 岛新区规划》 精神 , 加快推进 “ 三位一体” 港航物流 2 0 3 成 为上 半年 长三 角地 区外 贸货 物吞 吐 量增 0 .%,
92 ; .% 内河 完 成 04 . 8亿 t 同 比 增 长 1 .% 。 , 4 8
除 南通 港 和 扬 州港 外 贸货 物 吞 吐 量 有 所 下 降 外, 长三 角地 区其他 港 口外 贸货 物吞 吐量 均保持 稳 步
2011年国内经济形式与政策
2011年国内经济形式与政策今年以来,随着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物价涨幅趋稳,资产泡沫化风险降低,经济增长逐季回调,但仍处于高位,经济运行开始回归正常增长轨道。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外部发展环境总体上略好于今年,国内投资、消费有望实现较快增长,预计一季度以后经济增长将企稳回升,全年达到9%左右。
在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相对稳定的同时,应积极推进相关领域改革,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为中长期经济稳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2011年经济增长将企稳回升,通胀压力趋于增强2011年,全球经济继续温和复苏,中国出口将保持较快增长,消费实际增长稳中有降,投资增长动力依然强劲,下半年通胀压力加大,各季度GDP增速也将呈前低后高走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景气监测指数显示,虽然8月份部分指标小幅逆转,但宏观经济先行指数和同步指数仍在下降,经济运行将延续短期下行态势。
同时,先行扩散指数已经连续4个月反弹,先行指数降幅缩小,筑底迹象比较明显。
根据历史经验和全球经济走势综合判断,本轮短期调整的底部有望出现在2011年一季度。
在经济增长企稳回升的同时,通胀压力趋于增强。
(一)全球经济继续温和复苏,我国出口将保持较快增长从去年三季度到今年上半年,美、欧、日等经济体已实现连续四个季度环比正增长,按照传统经济学定义,发达经济体经济衰退已经结束,并进入复苏状态。
但是,多数发达国家实体经济恢复缓慢,失业率居高不下,消费者信心不足,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完全消化危机冲击尚需时日。
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发生以后,部分欧洲国家开始降低公务员工资和政府福利支出等,以削减财政赤字、化解债务风险,加上刺激性政策的力度和效果明显减弱,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仍存在反复的可能。
根据历次重大危机后各国经济复苏的一般特点,结合近期美、欧、日等经济指标的表现和政策取向,综合判断2011年发达经济体将保持温和复苏状态,出现二次探底或恢复快速增长的可能性均较小。
长三角与珠三角的经济发展状况
正在缩小;而从2004年开始,长三角的农村居 民人均纯收入开始超越珠三角,并且差距有进
一步扩张的趋势
区域竞争力主要指一个地区在发 展过程中,与其它地区相比较所 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 资源和市场的能力(崔功豪等 区 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对于区域 竞争力的评价,目前国际国内通 用的方法主要有多因素综合评价 法、多目标层次分析法和SWOT 分析法等。
分析长三角和珠三角 的经济发展状况
长江三角洲现状
主要现状: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是指由江浙沪三省市中包括上海、南 京、杭州、苏州、无锡、扬州、南通、镇江、湖州、宁波、绍 兴、舟山、温州、嘉兴、常州等16个地级以上城市组成的区域 。长三角的崛起是在珠三角之后,20世纪90年代初,以浦东开 发为龙头,以集体经济和私营经济为主的“苏南模式”和“温 州模式”相伴随,带动整个长三角地区上了一个新台阶。 GDP现状: 2012年上半年长三角地区GDP总量达到4.2万亿元, 占全国比重达到18.7%,超过一季度1个百分点。同时,其GDP 增速实现回升,均值达9.4%,高于一季度0.4个百分点,与 2011年的GDP增速持平。
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
件 1.地理位置优越 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同香港、澳门
毗邻,靠近东南亚 。 2.外商投资的热点地区 珠江三角洲是著名的侨乡,与港澳 同胞、海外华侨有着共同的文化背
景和密切的血缘关系。
珠三角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经济增长模式仍属粗放,增长后劲乏力 2、资源环境约束力度加大,经济发展进入高成本 时代 3、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技术升级受限 4、区域经济发展协调不足, 产业同构现象严重
2011年芜湖市与安徽省内城市、长三角城市比较分析)
2011年芜湖市与安徽省内城市、长三角城市比较分析2011年作为“十二五”开局之年,我市又恰逢区划调整,我市经济面临地域空间不断扩大,跨江联动、拥江发展的历史机遇。
全年,我市主要经济指标不仅总量实现了跨越式的增长,同时也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双升。
我市与省内城市比较,总量上,占全省的比重不断提高,在全省城市中的位次稳居前列,增幅上,我市大多处于中前列水平。
与长三角城市比较,总量上,我市经济总量赶超湖州,与长三角其他主要城市的差距不断缩小;增幅上,主要指标的增幅远高于长三角16个城市。
一、我市主要指标与省内城市比较2011年,我市主要经济指标与全省平均水平比较,总量占全省的比重不断提高,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与省内各市比较,总量上,我市各项指标总量稳居全省第2位,增幅上,我市大部分指标居全省中前列,年内增幅的波动幅度较小,全年经济增长保持了协调稳定。
1、与全省平均水平比较。
总量上,我市主要经济指标占全省比重持续提高。
2011年,我市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在全省的位次保持稳定,均位居全省前列。
我市GDP、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与2010年相比,在保持全省位次前列不变的同时,占全省的比重不断提高,GDP、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占全省的比重分别为11.0%、13.9%、11.2%、10.9%,较上年分别提高0.1、0.6、0.2和0.3个百分点。
增幅上,我市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201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和财政收入增幅分别高于全省2.5、2.5、1.7和3.7个百分点.分季— 1 —度看,我市四个季度累计实现GDP增幅分别高于全省2.5、2.9、3.0和2.5个百分点,四个季度累计实现财政收入增幅分别高于全省19.5、12.6、11.3和3.7个百分点,四个季度累计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分别高于全省3.6、0.8、2.7和2.5个百分点,四个季度累计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分别高于全省1.5、4.5、3.6和1.7个百分点。
长三角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比较
长三角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比较薛红芳;谢守红【摘要】采用DEA-Malmquist法,对1998-2011年长三角地区工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和分解,并把长三角地区的工业行业分为三类.研究表明,1998-2011年长三角地区工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平均增长率为9.3%,且主要由技术进步拉动.不同类别工业行业间的全要素生产率有较大差别,技术效率变化是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低生产率工业行业的生产总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较高,阻碍了工业生产率的提高,也是今后转型升级的重点所在.【期刊名称】《科技和产业》【年(卷),期】2014(014)010【总页数】6页(P116-120,161)【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工业企业;长三角;Malmquist指数【作者】薛红芳;谢守红【作者单位】江南大学商学院,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商学院,江苏无锡2141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427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资金、技术、人才高度密集。
作为工业最发达、工业化进程最快的区域,长三角地区的工业发展备受瞩目。
长期以来,传统的工业增长方式给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已经不适应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因此,在经济转型背景下,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工业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通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有助于对经济增长的源泉进行分析,分析要素投入、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制定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政策。
1957年R·Solow综合学者们的研究发表了《技术进步与总量生产函数》一文,将技术进步引入到经济增长模型中,建立了索洛模型,将产出增长率扣除劳动和资本贡献之外未被解释的部分归为技术进步,称其为技术进步率即全要素增长率[1]。
Nishinizu首次提出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解成前沿技术变化和相对前沿技术效率的变化[2]。
Fare首次用非参数的Malmquist指数方法分解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分析不同时间不同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3]。
2011年中国经济状况回顾和总结(最全)
2011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面贯彻落实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471564亿元,比上年增长9.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712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20592亿元,增长10.6%;第三产业增加值203260亿元,增长8.9%。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1%。
GDP总值以及增速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4%,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1.8%。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6.6%。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6.0%。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9.1%。
农产品(11.73,0.15,1.30%)生产价格[3]上涨16.5%。
2011年CPI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月环比下降的城市个数逐步增加。
12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环比价格下降的城市为52个,比1月份增加49个。
商品住宅价格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42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5914万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21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与上年末持平。
全年农民工[4]总量为25278万人,比上年增长4.4%。
其中,外出农民工15863万人,增长3.4%;本地农民工9415万人,增长5.9%。
城镇新增就业年末国家外汇储备31811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3338亿美元。
年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3009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升值5.1%。
外储增速全年公共财政收入[5]103740亿元,比上年增加20639亿元,增长24.8%;其中税收收入89720亿元,增加16510亿元,增长22.6%。
2011年中国经济环境分析
2011年中国经济环境分析(一)国际经济环境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可谓“冰火两重天”: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前景莫测,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发展面临过热;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试图采取更宽松的货币政策,而新兴市场国家已启动加息进程,货币政策趋向从紧。
IMF对世界房地产市场的预测颇显悲观,认为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房地产市场泡沫严重。
发达国家出于恢复贸易收支平衡的动机要求人民币升值,国际贸易中的磨擦加剧,外贸企业经营风险上升。
对于发达国家,IMF在2010年10月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中认为,2010年上半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5.25%,高出此前预测值0.5个百分点;预计2010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4.8%,2011年为4.2%。
IMF同时预测发达国家经济体2010年的经济增长率为2.7%,2011年为2.2%。
本轮金融危机导致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在2009年下滑3.2%。
总体来说,对世界经济影响举足轻重的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是世界经济实现复苏的前提。
美国经济缓慢复苏,高失业率与低迷的房地产业是经济复苏的最大障碍。
美国经济在2010年二季度实现了3.7%的增长,尽管较上季度回落1.1%,但已连续四个季度实现增长,表明经济已开始复苏。
另外,美国经济先行指标——PMI(采购经理人指数,由美国供应管理协会每月公布)——9月份为54.4,已连续14个月超过50这一经济扩张与收缩的分水岭,预示美国经济未来仍将保持扩张势头。
然而,美国9月份的失业率为9.6%,与8月持平,比危机前高出约4个百分点,这对依赖消费推动的美国经济增长构成了威胁。
数据显示,美国8月份的成屋销售中位价环比下跌1.9%,较危机前最高价位下跌23%,7月份成屋销售量环比大跌27%,8月份销售量环比仅增长8.55%,这显示出住房补贴政策退出对房地产市场的巨大冲击,预计2011年美国房价仍将在底部震荡。
受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和高失业率困扰的美国经济复苏“步履蹒跚”,IMF 预计今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为2.7%,明年经济增长率为2.2%,但经济二次探底可能性不大。
上海2011年经济运行状况评估2012年经济形势分析
上海2011年经济运行状况评估2012年经济形势分析2011年,是上海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较大的多事之年。
上海积极应对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的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积极贯彻与落实国家一系列加强宏观调控的措施,积极推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各项举措落到实处,使全市经济经历恢复性增长后进入转型期的常态化发展,按照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保持了经济平稳增长。
一、2011年上海经济运行状况评估2011年上海经济运行的特点是:经济发展速度有所放缓,但经济增长仍能保持8-9%的增长,这是转型期间经济增长的正常水平;经济转型发展有所起步,但相应的政策支持和制度安排尚不匹配,这是转型期间必须努力做好的基础性与保障性工作。
(一)经济增长有所放缓由于受到全球经济复苏放缓、国内宏观调控力度加大以及自身结构调整等因素叠加的影响,2011年上海经济增长速度出现放缓。
从已公布的数据看,前三季度上海GDP增长8.3%,较一季度和上半年增速分别下滑了0.2和0.1个百分点,比全国9.4%平均增速低了1.1个百分点,也低于长三角16个城市10.9%平均增速2.6个百分点。
在全国31个省份地区中的GDP增速排名中上海位居倒数第二,仅比北京高了0.3个百分点,比沿海地区的浙江、广东、江苏等省分别低1.2、1.8和2.9个百分点。
在长三角16个城市中GDP增速排名中上海位居倒数第一,是增速低于两位数的两个城市之一。
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上海今年的经济增长速度虽然同遭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困难的2009年接近,但经济运行并没有出现当时那种大幅度波动的现象,整体表现较为平稳。
1、工业增长逐步回落今年以来,上海工业增长在去年高增长的基础上呈现前高后低、增速回落的态势。
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累计增幅已经从今年1-2月12.6%,下降到1-11月的7.1%;工业单月增幅也已经从最高的13.5%,下降到11月的3.3%。
从产业领域看,对工业生产产生较大影响的主要是钢铁、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等重化工基础行业。
2011年全国各省市GDP总量排名
2012全国各省市GDP含金量排名,津沪京人均GDP超8万接近富国水平(2012-02-29 21:06:22) 【转载】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全国2011年GDP总量达471564亿元,增长速度为9.2%,增速虽与2010年相比有所下滑,但在欧债危机、新兴经济体增速回落和物价上涨的背景下,中国的增速依旧笑傲全球。
高速的GDP增长并不能真正地转化为民众的幸福指数,我国在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依然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31个省份,23个国内生产总值(GDP)迈过万亿元大关。
2011年一年间,六个“万亿大佬”新晋,当年传说中的GDP“万亿俱乐部”迅速庞大起来。
津沪京人均GDP超8万接近富国水平统计表明,在31个省区市2011年人均GDP一览表中,共有25个省份的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达到中等偏上国家水平。
全国2011年人均GDP实现5450美元,共有天津、上海、北京、江苏、浙江、内蒙古等11个省份超过全国这一平均水平。
其中,去年津、沪、京三地的人均GDP均超过8万元人民币,按年平均汇率折合1.2万美元,从2010年世界银行划分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贫富程度标准来看,已达中上等国家水平,接近富裕国家水平。
其中,天津去年的GDP总量为11190.99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6.4%,其人均GDP为8.6万元,上海去年实现1.92万亿元,比上一年增长8.2%,人均GDP达到83390元人民币。
北京的数据则显示,2011年实现生产总值16000亿元,比上年增长8.1%,按照全市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同样突破8万元。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表示,京沪人均GDP达到中等富裕国家水平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现象,预计未来如广州、深圳等城市也将会步入这一行列。
根据2010年世界银行对不同国家收入水平的分组标准:按人均GNI(国民总收入)计算,1005美元以下是低收入国家;1006-3975美元是中等偏下水平;3976-12275美元是中等偏上水平;12276美元以上为富裕国家。
江西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研究及相关建议
江西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研究及相关建议产业转移的承接工作一直是落后省份向发达省份学习与合作的主要模式之一。
近些年来,以“长三角”为首的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迅猛,产生了一大批不再适应当地经济发展,需要向外部转移的产业。
而中西部地区也都已做好了承接外来优质产业的准备。
文章以江西为例,通过区位商计量和产业转移等相关理论,分析江西在迎接外来产业时应当做的准备以及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状况有选择的承接外来产业,并对江西的承接工作做出相应的建议。
标签:产业转移区位商一、引言产业转移一直是产业发展的规律之一。
发达地区通过淘汰落后产业以优化自身资源配置,落后地区则通过引进优质产业以加速经济的发展。
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到西北内陆地区呈现出明显的阶梯化分布。
东部地区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以下简称“长三角”地区)的发展尤为瞩目。
“长三角”地区在经济学上指以上海为龙头的江苏、浙江经济带。
以“长三角”地区为辐射中心向外扩散,位于辐射区域内的江西则在产业传递过程中起着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过渡的作用。
江西作为中国红色革命的发源地,中央政府先后出台了若干扶持政策以促进其经济发展,而其杰出的地理位置也提供了先天优势。
文章旨在运用区域经济学理论,分析江西如何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做好选择以使自身经济腾飞。
二、研究现状及相关理论关于产业转移的理论一直层出不穷。
如威廉·阿瑟·刘易斯提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落后国家劳动力转移至发达国家后具有无限大的供给弹性;劳尔·普雷维什提出的中心外围理论,该理论表达的是处于中心的发达国家为产业的研发者而外围的发展中国家则为消费者和资源提供者;弗农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1],其观点为产品要经历幼稚、成长、成熟和衰退四个周期。
在产品周期的不同阶段,各种投入在成本也将发生变化。
此后还陆续产生了雁行模式、边际产业转移等理论[2]。
三、“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可行性分析鉴于“长三角”地区之一的浙江与江西相邻,为使文章可行性更高。
试论数字经济、创新能力和高质量发展——基于长三角的有关数据分析
2020年第24期总第549DOI:10.16653/ki.32-1034/f.2020.024.001在新时代,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我国数字经济逐渐站到了世界前沿。
中国信通院的研究表明:2019年,我国的数字经济规模已经达到35.8万亿元,GDP 占比为36.2%,比2018年增长15.6%。
由此可见,保持高速增长的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动力。
随着经济进入新阶段,经济发展急需从粗放式增长模式转向高质量发展模式。
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数字经济是推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重要助力。
因此,如何提高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并使其充分发挥助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作用,是当前政府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首先应对数字经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进行研究。
为此,本文基于数字经济对创新能力影响的视角展开研究,并依据数字经济的专有特点,以创新能力为中介变量,构建数字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
以此为基础,本文测度了2011—2018年长三角地区27个城市的数字经济和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长三角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作用及其影响路径。
实证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明显推动了长三角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而区域创新能力是其中发挥重要影响作用的主要中介机制。
试论数字经济、创新能力和高质量发展——基于长三角的有关数据分析穆永超摘要:文章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促进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机理。
经过理论分析,文章认为数字经济可以通过提升创新能力,进而促进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
实证上,文章测度了2011—2018年长三角地区27个城市的数字经济和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水平,并以数据刻画长三角地区城市的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进行计量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明显增进了长三角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数字经济;创新能力;高质量发展--012020年第24期总第549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现有研究认为,数字经济是从多个方面增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均 增速。 总量 前五 的城市 为 :上海 ( 2 38 亿 元 )、杭州 2 7 .6 ( 3 22 亿 元 )、苏 州 ( 9 .3 元 )、南 京 ( 9 .3 1 0 .7 1 91亿 1 8 67 亿 元 )和 无 锡 ( 7 .8 元 );增 速 前 五 的 城 市 为 :舟 山 8 77 亿 (1 26 )、 台 州 (6 .% )、 泰 州 (4 .% )、 无 锡 0 .% 41 84
( 63 ) 2 .% 。
元 )、无锡 ( 8 01 亿元 )和南京 ( 1 55 亿元 );增速前 6 8 .5 64 .2
五 的 城 市 为 : 镇 江 (1 .% )、 常 州 (1 .% )、 扬 州 23 22 ( 22 )、南 通 ( 21 ) 1 .% 1 .% 和泰 州 ( 21 ) 1 .% 。
摘要 :2 1 年长三 角经济增速 呈现 回落态势 ,但 仍高于全 国平均水平 。工业、服务业发展较 01
为稳 定,投 资、消 费、出口增速基本保持 同步 ,协调拉 动经济增长。财政收入较快增长 ,物价水
平稳 中趋 于 回 落 。
关键 词 :长 三 角 ;经 济 发展 ;特 点
2 1 年 是经济 形势极 为复杂 多变 的一 年 ,长 三角地 区积 01
8 0 29 亿 元 ,增 速均 值 为 1 .% , 比上 年 回 落 1 个百 分点 。 2 2 .2 11 . 5 经 济 总量 占全 国的 比重 达 到 1 l% , 比上 年 回 落 02 百 分点 。 74 I个 分板 块 看 ,江 苏 板 块 总 量 占比 为4 .% , 比上 年 提 高 0 个百 分 73 . 8 点 ;上海 板 块 总量 占 比为 2 _% ,比上 年 下 降 O8 百 分 点 ;浙 34 .个
( 3 .27 )、南 通 ( 3 .9 元 )、 上 海 ( 8 .1 1 45 ', 7 f元 _ 1 87 亿 5 1 29 亿 2
九 、利用外资增速提升
2 1 年长 三角 地 区到位 注 册外 资突破 5 0 美元 ,达 到 0 1 0亿
5 48 亿 美 元 , 同 比 增 长 1 .% ,增 速 比上 年 提 高 24 百 分 0 .2 8o 0 .个
《 统计科学与实践 》2 1 4 0 2 期 J %
(2 .% ) 、 绍 兴 (2 .% ) 、 舟 山 (2 .% ) 、 镇 江 62 48 43 ( 22 ) 扬 州 ( 19 )。 2 .% 和 2 .%
长三 角调研
市 为 : 上 海 ( 0 78 (, 元 )、 苏 州 ( 6 23 亿 美 元 )、 2 9 .9Z美 1 7 .3
极 应 对 各 种 挑 战 ,加 快 经 济 发 展 方式 转 变 和 结 构 调 整 ,全 年 经
元 ) 、南京 ( 2 09 亿 元 )、无锡 ( 0 90 亿元 ) 增速前 3 2 .1 32 . 5
5 城 市 依 次 为 : 湖 州 ( 35 )、 南 通 ( 32 )、 扬 州 的 1 .% 1 % ( 32 )、 泰 州 ( 31 ) 舟 山 ( 3O )。 从 三 产 占 比 1 。% 1 .% 、 1 .% 看 ,1 个城 市 三 产 占 比均 比上 年 有 所 提 高 , 占比 前 5 6 的城 市 依 次 为 :上 海 ( 79 ) 南 京 ( 24 )、杭 州 ( 93 )、 5 .% 、 5 _% 4 l%
点 。分板块 看 ,上海板块 占比上 ,占比为2 .% ,比上年提 50 0
升 06 百 分 点 ;江 苏 、 浙 江 板 块 占 比 下 降 , 分 别 为 5 .%  ̄ .个 27 o n
元 )和 无锡 (1 5 .2 元 );增 速 前 五 的城 市 为 :南 京 221亿 (2 .% )、 舟 山 (2 .% )、 常 州 (2 .% )、 泰 州 57 56 26
1 城市 中有1 个城市总量超过 5 0  ̄ 6 3 0 0L元,有6 个城市总量超过 10 0 0 亿元 ,有1 个城市增速超过平均水平。总量前五的城市 0 1
为 上 海 ( 1 8 .4 元 )、 苏 州 ( 8 1 .8 元 )、 无 锡 3 9 74 亿 2 2 7 亿 2 ( 1 8 31 亿 元 ) 、 杭 州 ( 1 2 02 亿 元 ) 和 宁 波 4 1 .8 2 3 .9 ( 1 4 .6 元 ):增 速 前 五 的城 市 为 : 扬 州 ( 34 )、 1 881亿 3 % 镇 江 ( O1 )、 泰 州 ( 83 )、 常 州 ( 68 ) 绍 兴 3 .% 2 .% 2 .% 和
值为1 .%,比上年回落O6 2O .个百分点。三产增加值 占GD I重 P; L
达 到 4 .% , 比上 年 提 高 12 百 分 点 。 分板 块 看 ,江 苏板 块 总 65 .个
量 占比提升 ,占比达到4 .% ,比上 年提高 16 41 .个百 分点 ;上 海、浙江板块 占比下 降 ,占比分别 为2 .%和2 .%,比上年 91 68 下降 了1 个和O3 . 3 .个百 分点。分城市 看 ,1 个城市 中有1 个城 6 1 市 三 产增 加值 总量 超过 1 0 亿 元 ,6 00 个城 市 总量 超过 2 0 亿 00 元 ,9 个城市增速超过平均水平。总量前5 的城市依次为 :上海
二 、 三产 结 构 持 续 优 化
2 1 年 长 三 角 地 区 实现 三 产 增 加值 3 1 40 亿 元 ,增 速 均 0 1 8 4 .6
四、社会投资稳步发展
2 1 年长三角地 区完成 固定 资产投资3 5 亿元 ,同比增 0 1 51 9
长 1 .%。 分 板 块 看 ,江 苏 、 浙 江 板块 占比 上 升 , 占比 分 别 为 69
长 三角调 研
《 统计 科学 与实践 2 1 年4 0 2 期
D 1 .9 9js n1 7 - 9 52 1 .40 1 OI 03 6 /i .6 4 8 0 .0 20 . .s 0
2 年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分析 01 1
徐洪强 ( 无锡市统计局 。江苏 无锡 243 1 1 1)
( 40 o) 2 .% 。
五 、 工 业 投 入 持 续增 加
2 1 年 长三角地 区完成 工业 投入 1 0 03 亿元 ,同 比增 0 1 8 .5 5
长 1 .% 。 分板 块 看 ,江 苏 、 浙 江 板 块 占 比上 升 , 占 比 分 别 为 52
6 .%和2 .% ,比上年提升O2 51 64 .个和09 .个百 分点 :上海板块 占比为85 .%, 比上 年 下降 11 .个百 分 点。 分城 市看 ,长三 角 1 城市 中有 1 个城 市总量超 过6 0 6 3 0 亿元 ,8 个城市增 速超过 平 均 水平 。 总量 前 五 的城 市 为 :南 京 (1 3 .3 8 64 亿元 )、苏 州
( 33 ) 镇 江 ( 20 )。 1 .% 和 1 .%
7 、房地产投资相对稳定 、 ' E
2 1 年 长三 角地 区完成房地 产投 资1 2 60 亿元 ,同比 01 0 3 .1 增长2 .%。分板块看 ,江苏 、浙江板块 占比上升 ,占比分别 75
为4 .% 和 3 .% ,比 上 年 提升 09 和 32 百 分 点 ,上 海 板 38 4O .个 .个 块 占 比 为2 .% , E 上 年 下 降 41 百 分 点 。 分 城 市 看 ,长 三 22 匕 .个 角 1 城 市 中 有 7 城 市 总 量 超 过 5 0 元 , 1 个 城 市 增 速 高 于 6 个 0亿 2
三 、工 业 生产 较 为 稳定
2 1 年长三角地 区实现规模 以上工业总产值 1 5 4 . 亿 0 1 6 7 29 3
元 , 同 比 增 长 1 .% ,增 速 比 上 年 回 落 72 百 分 点 。 分 板 块 88 .个 看 ,江 苏 板 块 占 比 提 升 , 占 比为 5 .% , 比上 年 提 升 2O 百 34 个 分 点 ; 上 海 、 浙 江 板 块 占 比 下 降 , 占 比 分 别 为 1 .%和 3 9 2 .% , 比 上年 回 落 11 和 09 百 分 点 。 分城 市 看 ,长 三 角 73 .个 .个
( 22 ) 镇 江 ( 06 ) 2 .% 和 2 .% 。
2 .% ,比上年 回落 了01 和05 23 .个 .个百 分点。分城市看 ,长三 角 1 城 市 中有9 6 个城市 总量超 过2 亿 美元 ,5 O 个城市 增速超 过 平均水 平。总量 前五的城 市为 :上海 ( 2 .1 1 6O 亿美元 ) 、苏州 ( O1 亿 美元 )、杭州 ( 72 亿 美元 )、南 京 ( 56 亿美 9 .6 4 .2 3 .6 元 )和 无 锡 ( 50 亿 美 元 );增 速 前 五 的城 市 为 :南 京 3 .5 (3 .% )、 常 州 (2 .% )、 宁 波 (2 .% )、 上 海 33 49 O9
济总体保持 了稳定发展 的态势 ,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物价水平
逐 步 趋 稳 ,社 会 民生 不 断 改善 ,全 年 经 济 发 展 主 要 呈 现 出 以下
特点。
一
、
经济总量再上新高
舟 山 ( 50 )、无 锡 ( 40 )。 4 .% 4 %
2 1 年 长 三 角 地 区 GD 总 量 突 破 8 0 0 元 , 达 到 0 1 P 00 亿
宁 波 (6 83 亿 美 元 )、 无 锡 ( 2 .2 美 元 )和 杭 州 0 .2 4 31 亿 ( 1 .O 4 2 亿美元 );增速前五 的城市 为:南通 ( 79 )、泰 5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