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画报建构的成功故事——以《北洋画报》为例
从《北洋画报》看近代京津服饰风格流变
“天乳”,顾名思义,是让乳房自然、不受拘束地生 长,破除传统束胸的陋习,不仅可以解放人体,使女性获 得身体自由、健康发育,也可以强国保种,对近代女性群 体和民族兴旺都有积极意义。在封建制度中,人与服装之 间的关系为服装是主体,而人是客体,身份高低贵贱的区 分直接决定了服装的形式,人不能自由穿衣,服装可以选 择人而存在。“天乳运动”使两者的角色发生了置换,女 性的身体不但产生了健康的变化,还可以作为主体自主选 择“服装”。服装开始和人体美产生联系,着装美突破了 服装美的狭隘领域,并凸显出来。加上20世纪初期我国 民主化进程的不断探索和“西风东渐”造成的巨大冲击, 十几年间,女性着装呈现出不断变化翻新的繁荣景象,传 统与现代碰撞、中西方结合的着装风格成为当时的总体 趋势[4-5]。 2.1 “文明新装”的兴起
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出现了改良旗袍。这种 旗袍应用了西方的立体剪裁方式,比如服装省道的利用、 肩缝的出现等,有的人为了追求美观也开始使用垫肩,服 装在合乎审美的同时,保证了与人体贴合的程度,穿起来 更加随身、舒适。由于这些变化,旗袍越来越受到西方世 界的欢迎,这一时期,“中西合璧”成为服装的主题。 2.5 多种服装样式出现
《北洋画报》上的梅兰芳游美
作者: 陈艳
作者机构: 不详
出版物刊名: 中国京剧
页码: 46-49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5期
主题词:�北洋画报》 梅兰芳 传统戏曲 媒体宣传 现代戏剧史 文化交流史 “五四” 艺术地位
摘要:梅兰芳游美是现代戏剧史上的大事件,它不光是梅兰芳个人的成就,也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
对于“五四”以来饱受争议的传统戏曲,尤其是京剧而言,梅兰芳访美的成功,在某种意义上进一步确定了戏曲的艺术地位。
另外,梅兰芳游美在大规模媒体宣传方面开创了一种崭新的模式,使得国内观众能够及时了解梅兰芳在美国的种种情况。
《北洋画报》作为其中有代表性的媒体,以火量图文较为完整地呈现了梅兰芳访美的全部过程。
阅读《北洋画报》 感悟音乐历史
作者: 张静蔚
作者机构: 中国音乐学院
出版物刊名: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页码: 17-26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4期
主题词:�北洋画报》;音乐教育;“明月”;音乐歌舞演出;民族音乐;音乐家
摘要:�北洋画报》于1926年7月7日在天津创刊,1937年7月29日停刊,先后出版了1587期,在《北画》中刊登了为数不少反映音乐的图片。
本文对五百多幅图片进行了梳理,从音乐教育、明月歌舞团、音乐歌舞演出、民族音乐、音乐家及音乐文论等方面,研究了20世纪30年代的音乐传播与音乐生活,为近代音乐史提供了形象的史料。
[《北洋画报》广告审美研究]如何看待广告的审美化倾向[修改版]
摘要:广告版面为《北洋画报》版面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整体编排、图文采用、广告语言、广告创意等方面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价值,本文结合《北洋画报》中具体广告案例,从美学方面对以上内容进行简单解读。
关键词:北洋画报;广告;审美;功利性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由冯武越、谭北林创刊,吴秋尘主编的《北洋画报》为我们展示了社会众生百态生活,内容涉及时事、社会活动、人物、戏剧、电影、名胜及书画等方面,对其进行相关研究的也主要集中于传播学领域,而此报广告所涉及的内容及体现出来的美学方面研究是少之又少。
《北洋画报》大多为四个版面,广告分布主要集中于第一版、第二版与第三版的中缝、第四版面,与其传播的主要内容相比较,广告比例与其主要传播内容比例是约各占50%。
由此也可看出,广告在某种程度上可为《北洋画报》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对其进行美学方面的解读也主要体现在此画报在编排广告方面图文并茂的形式、图的视觉美、广告语言美、广告信息宣传表达功能、广告美学价值等方面。
一、广告视觉审美表现(一)版面编排《北洋画报》版面编排注重形式美,在整体上遵循以正方形或矩形整齐分割的原则。
每期封面以名媛、影星等重要人物为版面上中部的视觉焦点,继而其他广告围绕其或左或右或下,整齐分布。
部分期则还有广告以艺术美的形式倾斜散落于封面人物下方,灵动活泼。
读者在阅读时,见其名媛等所保持的愉悦心境,转向对广告的欣赏,积极情感态度的转移,有利于消费者对广告的接受,增强广告的潜在影响力。
另一方面,编者在广告编排时,充分利用四个版面的空间,部分版面上眉与广告在第四版面的充分分布,极大地利用了视觉空间,分割界限清晰,信息宣传表达简洁、清楚,达到了广告目的。
综看《北洋画报》,还可以发现的一个重要特征,即除广告占有着与内容相当的重大比例外,还具有着色彩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力。
《北洋画报》每隔五十期就会以不同的颜色示人,如有褐色、淡紫色、蓝色、绿色、浅褐色、淡紫色、淡蓝色、鲜橙色、墨绿色、褐色等等,图文一色,视觉冲击力蓦然而强烈。
浅谈近代报刊中的女性主义——以《北洋画报》舞女形象为中心
47观察与思考一、女性主义与近代报刊女性主义(Feminism)一词最早出现在1870年的法国,其根本目的是实现男女平权。
旧中国是传统的父权制国家,女性长期处于被压制的状态,直到20世纪初,大量西方文化传入中国,开始将女性解放纳入革新措施中。
这一时期,女性报刊大量出现,如《女子世界》《中国女报》和《女报》等,这些报刊基本上以宣传女性解放、争取女权为宗旨。
近代中国大规模的女性解放运动发生在新文化运动时期,1915年,《青年杂志》创刊号中的《敬告青年》一文指出:“自人权平等之说兴,奴隶之名,非血气所能忍受……女子参政运动,求男权之解放也。
解放云者,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之谓也。
”[1]文章明确了新文化运动的目标之一是解放中国女性,实现男女平等。
随着进步报刊的持续推广,女性解放的思想愈发深入人心。
报刊作为当时的主要传播媒介,可以说是近代女性形象的主要塑造者,其图像与文字折射了近代中国女性的境遇变化。
报刊对女性群体的持续宣传,开启了广大女性的觉醒,提高了全社会对女性解放的认识,对于女性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与此同时,由于近代中国并未完全解放,社会思想中仍有封建残余,因此,报刊言论不可避免地受到传统男权思想影响,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浅谈近代报刊中的女性主义——以《北洋画报》舞女形象为中心文/蓝 月 陈龙雨 李 姗摘 要:《北洋画报》作为近代专注于艺术普及的主流媒体,其持续报道的影星、舞女等女性群体成为当时的女性文化符号,推动了女性解放运动的开展。
《北洋画报》相对客观地展示了传统男性话语下女性群体的境况以及女性主义思潮在中国的曲折进程,使更多人开始关注女性群体的生存状况与未来发展,促进了女性主义在中国的深入传播。
关键词:近代报刊;女性主义;北洋画报;舞女装饰图案当中。
古代艺术家虽然思想上受到严重的束缚和压迫,但他们大多是人民朴素愿望表达的代表。
三、结语永乐宫“三清殿”壁画中精美华丽的装饰图案作为民族装饰艺术史上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艺术构成的特征代表了我国装饰图案传播和继承过程的重要一环。
《北洋画报》的新闻传播研究的开题报告
《北洋画报》的新闻传播研究的开题报告
题目:《北洋画报》的新闻传播研究
研究背景:
《北洋画报》是中国民间第一份图画杂志,也是中国近代最早的新闻杂志之一,创办于1904年,共发行了1151期,直到1940年才停刊。
早期的《北洋画报》内容以图画为主,后来逐渐发展为以新闻为主,并且成为了各种思潮和政治主张的发声平台。
它对于近代中国的新闻传播和文化交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对于《北洋画报》的新闻传播尚未有系统的研究。
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北洋画报》的内容和历史背景的分析,探讨其新闻传播的特点和贡献,为进一步研究近代中国新闻传播提供一个范例和参考。
研究问题:
1. 《北洋画报》的新闻传播特点是什么?
2. 《北洋画报》对于近代中国新闻传播和文化交流的影响有哪些?
3. 《北洋画报》的新闻报道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有哪些意义和贡献?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历史文献研究法和内容分析法。
首先,通过收集和整理有关《北洋画报》的文献材料,了解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其次,通过对杂志内部的新闻报道和编辑理念进行内容分析,了解其新闻传播的特点和贡献;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探讨《北洋画报》对于近代中国新闻传播和文化交流的影响。
研究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究《北洋画报》的新闻传播特点和贡献,为了解近代中国的新闻传播作出贡献。
同时,也可以为丰富和改进我们对于传统新闻杂志的认知提供一个实证分析的范例。
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相应的新闻传播历史和文化交流问题,为推动中国的传媒学和文化学的发展提供一个思路和参考。
民国时期天津《北洋画报》研究
民国时期天津《北洋画报》研究一、本文概述《北洋画报》作为民国时期天津地区的一份重要文化产物,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也展现了媒体与艺术的交融发展。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北洋画报》的历史背景、内容特色、社会影响以及其在民国时期的地位和作用,揭示这份画报如何成为当时天津乃至全国的文化交流重要平台。
本文将首先概述《北洋画报》的创刊背景,探讨其在民国时期的文化环境中如何应运而生,成为天津乃至全国的文化名片。
随后,通过对画报内容的深入分析,展示其涵盖的广泛领域,如社会新闻、文化艺术、时尚潮流等,以及独特的视觉呈现方式和艺术风格。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探讨《北洋画报》如何反映当时社会的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以及它对民众生活方式和审美趣味的影响。
本文还将关注《北洋画报》在民国时期的文化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其与同时期其他媒体的关系和互动,以及它在促进文化交流和传播方面的贡献。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北洋画报》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以及它在民国文化史中的独特地位。
本文将以《北洋画报》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历史背景、内容特色、社会影响等多方面的分析,揭示这份画报在民国时期天津乃至全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二、《北洋画报》的创办与发展《北洋画报》是民国时期天津地区一份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化刊物,其创办与发展历程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也揭示了媒体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北洋画报》的创办,源于一群热爱艺术、关心社会文化的有识之士的共同愿景。
他们看到天津作为北方的经济、文化中心,急需一份能够反映都市生活、引导艺术潮流的画报。
在这样的背景下,《北洋画报》应运而生,它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为天津乃至全国的读者带来了全新的视觉和阅读体验。
画报创办初期,就以其独特的定位和高质量的内容吸引了大量读者。
它不仅关注国内外的重大事件,还注重报道天津本地的社会动态,尤其是文化艺术方面的新闻和评论。
晚清画报见证历史变迁
晚清画报见证历史变迁晚清画报是晚清时期的一种新型媒介,它以图片和文字报道了当时的社会现象、文化风貌、生活习俗和历史变迁。
晚清时期,政治动荡不安,社会冲突频繁,文化风格多样,这一时期的画报成为了重要的历史见证和文化遗产。
本文将从晚清画报的起源、发展和作用三个方面,来探讨它在历史变迁中所起的作用。
一、晚清画报的起源晚清画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期,当时随着西方文化的传播和工艺技术的进步,开拓了中国新型媒介的可能性。
1858年,英国商人威尔士在上海创办了《新报》,是中国第一份现代报纸。
1870年,中国第一份画报《夷堂画报》在上海创刊,它借鉴了英国的木刻技术,采用了图片和文字相结合形式,主要容量与绘画、文学、地理、历史等方面的内容,成为一种全新的文化更迭和传播方式。
1884年,《大公报》也创办了自己的画报版,成为当时最为流行的画报之一。
二、晚清画报的发展晚清画报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上半期和下半期。
上半期主要是从1870年到1890年,下半期是从1890年到1911年。
1870年代,中国画报出现,早期画报多为地方性的,刊登内容主要是一些新闻、小说、散文等文学类文章。
1890年代,随着电报、电话和邮政局的建立,新闻传播速度大大加快,画报的内容也从文学向新闻方向转化。
同时,由于西方各种技术手段的引进,新式平版印刷逐渐开始在中国普及,增强了画报在印刷技术上的优势。
晚清画报在发展中曾经经历了良好的发展阶段,也曾经历了不易较的发展阶段,但是一直以来都是广大读者用户喜欢与关注的文化媒介。
晚清画报为时代带来了许多好处,促进了社会变迁和社会发展,也增加了文化的多元化。
晚清画报使得许多具有艺术才华的人得到了展示的机会,也为晚清地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方向。
三、晚清画报的作用晚清画报作为一种新型媒介,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和拓展性,因此其在晚清历史变迁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晚清画报是一种文化传承载体,在晚清时期的文艺环境中,画报为地方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同时也为人民解放思想、增长知识提供了助力。
论《北洋画报》之封面女性
论《北洋画报》之封面女性本文认为,《北洋画报》以大量女性形象作为封面,主要是希望借助其社会名人效应、社会职业女性效应及高校女生效应等获得营销上的成功,封面女性也成为了《北洋画报》的鲜明特色。
其中的知识女性形象和风采,更体现了妇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
标签:《北洋画报》;封面女性;社会变迁《北洋画报》于1926年7月7日在天津创刊。
该刊为冯武越独资经营的刊物,吴秋尘任主编。
该刊灵活掌握当时天津的社会市井情况,瞄准作为当时对社会有影响力的人物或事件。
《北洋画报》的创办有其特殊的历史环境。
20世纪以来,天津逐渐成为继北京之后第二大政治中心,多位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李鸿章、王文韶、荣禄和袁世凯等人的府衙就设在天津。
天津为西方多国租界的特殊身份,它受到西方国家的保护,成为最理想的政治避风港。
天津东西交融的租界文化颇受到追求西方生活方式人群的青睐。
因此,当时不少清廷遗老遗少、下野政客、商界和学界人士定居在此,从事各种社会活动。
《北洋画报》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顺势而生。
并逐渐成为当时中国传媒界所称的“北方巨擘”。
《北洋画报》的每期第一版上方,居中间位置必登一副人物肖像,即后逐渐发展为封面人物摄影展览。
创刊之初,登载的都是一些军界、政要、富绅等凸显男性职业的人物。
但自1926年7月17日第4期起,女性人物肖像逐渐占据头版头条最重要的位置。
《北洋画报》刊登的第一幅封面女性肖像为朦胧的女性身影,标题为《窗中人影》,从此开始了以女性为主要版面的时期。
封面女性主要包括:达官贵妇、名媛闺秀、戏剧电影名流、在校女学生,该刊以大量女性形象作为封面主要是希望借助其社会名人效应、社会职业女性效应及高校女生效应等获得营销上的成功,封面女性也成为了《北洋画报》的鲜明特色。
一、社会名人效应《北洋画报》第一期第二版刊载的发刊宗旨中提到:“中国的报纸杂志,就现今人民知识程度而论,总算够发达了。
然而社会所最需要的画报,却还十分缺乏。
《北洋画报》与天津城市想象
《 北洋 画报》 创 刊于 1 9 2 6 年7 月 7日, 停 办于 1 9 3 7年 7
月6 E t , 历时十一 载 , 是 民国时期天津 影响最 大 、 持 续时 间最
长的图文媒体。据该 报周年纪念号《 一周年纪念》 称: “ 在外国
人称 为华北 N o r t h C h i n a的范 围里 ,除了北 京晨报有 画报 以 外, 竟没有第二家 。 天津社会上爱读画报 的 , 都 买上海的画报 ,
医 ,它们 的存 在影响并 改变了天津市 民传统 的看病方 式 、 求
进妇 产 医院生 育的很少 , 但广告 的效应必然会 改变妇 女传统 的生产方式 。又如眼科 医院 : “ 德潜 眼科 医 院专 治一切 眼病 ,
斜眼 、 疤瘌 眼 、 内障眼 皆能用手 术治疗 。” 另外 还有 儿科 、 牙
科、 精神 治疗 、 性病 医院等等 。 此类专科 医院不 同于传统 的中
另外 , 1 9 3 7 年 E 洋 画报 》 刊登过法 租界海大道广 发源单
人 住房招 租的广告 : “ 为便利社会无眷人 士起 见 ,特设 有单人 住 房招租 。内备 电灯 、 电话 、 气炉、 冷 热 自来水 浴室 、 家具 、 书 报、 佣人, 每 月租价 由十四元至廿 四元不 等 , 详 情祈询 经租处 便知。 ” 这说 明电灯 、 电话 、 自来水所代表 的西方物质文 明已经 在天津城市较为普及 。
过程始终伴 随着建构过程 。” 在天津城市化进程 中 , 大众媒介 中的报 刊成 为想象城市 的重要方 式 ,本文讨 论 的是 《 j 匕 洋画
报》 对天津的想象 。
2关女士消费 的
广告 , 诸如美容、 美发 、 服饰 等。美 容广告 , 如 天津 宝耳大药房 的整容 广告 : “ 技师 曾毕业于 旧金 山万 国美容 学院 , 施用 ‘ 爱丽 莎 比司阿尔顿 ’ 氏发明之手术 , 能用 最新 方法 , 使人皮肤 润泽 , 皱纹消减 , 显然长春不老 。雀斑赘瘤种种瑕疵 , 可用人工除去 。 并用紫光及冰 , 施行面部按摩 。手术精 良, 毫无痛苦。” 化妆 品 广告 , 如卡沙娜点唇膏 、 美容膏 : “ 施 以色润之修饰 , 然所 以色润 者, 应用健美天然之秀色 , 而非一 种涂染之俗气 。卡沙 娜美容 膏点唇膏能 以清新娇嫩之色调 , 增加 面肤 之秀丽 , 且其 施用之 后, 足与平人皮肤相匀和, 寒暑天气 , 水湿 , 接 吻, 均不退色 。 ” 美 发类广告 ,如孔雀理发社 : “ 新式气烫 五元 ,电机烫发一元五 角。” 大光 明理发 店 : “ 弊店 为酬 谢主顾起见 , 不惜巨金首先购 到新发 明无线 电烫发机 , 希各 界仕媛驾 临一试是幸。” 服饰类 ,
从《北洋画报》看民国时期都市交际舞业
从《北洋画报》看民国时期都市交际舞业摘要:20世纪二三十年代,作为都市文化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交际舞风行于工商业发达的大都会。
以《北洋画报》为代表的画报媒体,积极推介、宣传交际舞,引导社会价值观念。
《北洋画报》对于舞女群体有着颇多呈现,其以舞女群体为对象,向社会大众呈现出都市消费与两性关系的异化,进而实现了画报媒体与社会的互动。
关键词:《北洋画报》;交际舞;舞女《北洋画报》是民国时期堪与《良友》画报齐名的北方大型画报,它坚持“传播时事、灌输常识、提倡艺术、陶冶性灵”的宗旨,以传播与提倡高雅文化艺术为己任,发挥刊登摄影照片的独特优势,十余年间将民国时期风行于天津、北京、上海等地的交际舞业直观而形象地展现在都市民众面前。
一、《北洋画报》对交际舞业的呈现与参与第一,借助介绍西洋跳舞团和著名舞蹈家宣传交际舞信息。
20世纪20年代中期,西洋舞蹈团和著名舞蹈家纷纷来华献技,《北洋画报》以提倡艺术为旨趣,刊载其在华演出的情形。
西洋舞界的佼佼者——著名跳舞家梵天阁女士、丝丽娜女士等相继率团舞于天津的大华饭店等公共娱乐场所,舞蹈种类繁多,就《北洋画报》的观后感所记,其节目为云裳舞、玉骨冰肌舞、埃及舞、莎林舞、蚨蝶舞、壁采舞、西班牙舞。
①曼妙的舞姿带给置身现场的观众以视觉上的绝佳享受,如“梵天阁率领起舞,色彩缤纷,姿态婀娜”②,丝丽娜“花容雪貌,玉骨冰肌……腰脚熟练,身手灵活”③。
在《北洋画报》不厌其烦地介绍、评判中,我们发现,这些西洋的舞蹈吸引了众多民众的眼球,以致“座客云集,后至者均不得前席”④。
《北洋画报》不仅烘托出对于都市民众对于跳舞的热衷,也使更多还没有观舞、跳舞体验的民众借助画报媒体得以间接地了解和享受,潜移默化影响到跳舞的心理——除了观看之外,更有蠢蠢欲动之势。
第二,推介交际舞舞法和跳舞学校及教师。
交际舞风行之际,《北洋画报》简要地介绍了各种流行的交际舞舞法,如交际舞中“两步舞之狐步舞(Fox-Trot)”、“三步之华思尔舞(Valse)”、“四步之登高舞(Tango)”等,并对其舞是否美观、是否易学、是否容易疲劳等捉笔评论。
《北洋画报》建构的明星形象研究的开题报告
《北洋画报》建构的明星形象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现代传媒的发展,明星作为娱乐圈的代表性人物,已经成为了大众传媒中的重要内容。
在历史上,明星的出现也是与传媒的兴起紧密相关。
在中国的20世纪初期,虽然传媒还不是很发达,但是北洋画报作为当时最著名的传媒之一,成功地将明星的形象推向了公众视野中。
因此,对于《北洋画报》建构的明星形象进行深入的研究,不仅可以了解明星生成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也可以探究媒体对于明星形象的塑造和传播,为今后的明星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概述本研究将以北洋画报为例,以该媒体在20世纪初期的明星报道为主要研究对象,力图通过对于明星形象的塑造、传播和受众反响的分析,探究北洋画报在明星文化的建构和传递中所发挥的作用。
2.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文献调查法:通过对北洋画报内有关明星报道的文献进行收集和整理,排除杂音,找到与明星形象相关的文献素材。
(2)文本分析法:对于向社会宣传的文字、图片等等,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从多个层面分析图片、文字中蕴含的明星诉求、特点、个性、性别化等等。
(3)历史研究法、社会学方法、人文学方法等:综合借鉴多种研究领域的一系列方法。
三、预期成果和意义预期成果:通过对北洋画报建构的明星形象的研究,本研究可以了解到明星形象的历史和文化发展,明星形象在当时的文化和艺术环境中呈现出来的特点和趋向,以及人们对于明星文化和北洋画报的反应。
从中可以反映出当时的文化氛围和舆论现象,以及明星文化在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意义:1、深入了解北洋画报时期明星文化的传媒历史;2、探究明星形象生成和演变背后的历史原因和文化环境,从中反思明星文化在当时社会中的作用和发展;3、为传统传媒时期明星文化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为今后的明星文化与传媒关系研究提供支持和依据。
民国时期北方出版业的佼佼者:《北洋画报》成功原因初探
民国时期北方出版业的佼佼者:《北洋画报》成功原因初探作者:梁丽哲来源:《中国市场》2016年第22期[摘要]《北洋画报》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北方社会最具影响力的报刊,持续的时间长达11年,发行总量1587期,可谓当时报业的佼佼者。
究其原因跟它的办报宗旨、拥有一支精英团队,取材广泛,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大众,良好的经营策略相关。
这是《北洋画报》办报的可取之处。
[关键词]《北洋画报》;取材广泛;经营策略[DOI]10.13939/ki.zgsc.2016.22.2901 前言《北洋画报》民国时期为北方出版业的佼佼者,为当时传媒界的“北方巨擘”,与《良友》南北对峙。
其办刊持续的时间最长,出版的期刊的数量最多,且为个人独立经营,内容涵盖广泛的综合性画报。
《北洋画报》创刊于1926年7月7日,停刊于1937年7月29日,先后出版11年,总共1587期,每期的销量达5000份左右。
从创刊到停刊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创始之初,时间为1926年7月7日至1928年7月7日;第二阶段为发展成熟时期,时间为1928年7月7日至1933年3月1日;第三阶段为平稳继承阶段,时间为1933年3月1日至1937年7月7日。
《北洋画报》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对民国时期的北方都市化观念的普及具有引导意义。
其影响主要覆盖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内蒙等地。
据不完全统计,1927—1937年“七七事变”前,天津先后有各门类中文报刊共计60多种,外报9种,周报2种,画报6种,发行总量超过29万份。
“彼时画报之崛起,如春潮带雨,奔腾澎湃,凡百数十种,每如报贩之肆,五光十色,神迷目眩,危机淘汰殆尽”[1]《北洋画报》为什么在众多的竞争中成为北方出版业的佼佼者,其成功有众多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2 《北洋画报》办报的宗旨与其目的密切相关《北洋画报》的办刊宗旨为“传播时事、提倡艺术、灌输知识”,既要有“报”新闻的时效性,又要兼及“画”的唯美风尚感。
看《北洋画报》读天津历史
“ 人感受的“ 洋为中用” 让今人同样觉得“ 不可 其城市地域 的影响源泉 ” 上海的影 响力超 为 ,如果 以天津 的文化地理分布来加 以区 [ 2 1 那就是 ‘ 老城 里 ’ ‘ 、三不管 ’ ‘ 的 津味 ’ , 思议” 。天津的九国租界 , 有独立的立法 、 司 越 了其地域界限而覆盖 中国南北 , 媒体 的传 别 , 和‘ 五大道 ’ ‘ 、小洋楼 ’ ‘ 的 津味 ’ 所 以我一 。 法和行政管理机构 , 是国中之国 , 法外之地 , 播起到 了积极的作用 。 更是一座规避中国法律的“ 安全岛”大量的 ,
【】 2张瑾.0世纪二三十年代“ 2 上海模式” 对重庆的
富于滋养的环境中, 成为 了充满着“ 洋味” 魅 屋 、 西餐馆 ……天津繁华的商业 中心也受 到 冲击【 . J 史学月刊 ,0 0 ) 1 . 】 2 0( : 3 11
2 兰 鸯 世界 2 1 . 上 2 0 0 5月
这 独特 的“ 津味” 文化 。
参考文献 :
上海 以物化 的指标聚集 了各种 “ 现代 … 罗兹 ・ 墨非. 上海一 现代 中国的钥匙[ . M】 上海 1 8 :. 的辐射下 , 近代天津浸润在这种令人迷惑而 化 ” 的标志 : 繁华 的商业 中心 、 电影院 、 啡 人民出版社 。9 65 咖
1 2 年 力 的世 界 。 96
了“ 上海模式” 的影响 , 法租界梨栈大街被称
作 “ 上海 ”它 的周 围有 劝业 场 、 祥 市 场 、 小 , 天
在 天 津 创 刊 的
传 统古 老 的 “ 昧” 京
《 洋 画报 》 北 ,
“新女性”的代表:从爱国女学生到女运动员——20世纪30年代《北洋画报》封面研究
广西社 会科 学
GUANGXIS HEHUIKEXUE
NO. 2, 0 9 1 2 0
( u l i l, 14 C mua v y NO.7 ) te
“ 女 性 ” 代 表 : 爱 国 女 学 生 到 女 运 动 员 新 的 从
子受 教育权 才 真 正 得 到保 障 , 受 中高 等 教 育 的女 的大中学女生也不乏其人。更重要 的是 , 良友》 接 《 封
[ 稿 日期 ]0 9 9—0 收 2 0 —0 2 [ 作者 简介 ] 陈艳 (9 1 , , 18 一)女 湖南衡 阳人 , 北京 大学 中文 系 20 0 6级博 士研 究 生。
不但成 为 《 洋 画 报》 兴 的封 面女 郎 , 北 新 而且 逐 渐 摆 世 纪 3 0年代 封 面都 有 女学 生 的身影 , 续关 注的 时 持 脱 了单 调暖昧 的符 号化形 象 , 始具 备丰 富性 内涵 。 开
间更长。另外 , 良友》 面上 的女学生都是上海本 《 封
பைடு நூலகம்
我国近现代女子教育到 2 世纪 2 0 0年代末始有 地 中学生或大学生 , 北洋 画报》 但《 上不仅活跃着南 较大进展。13 年 5 , 91 月 南京国民政府把“ 男女教育 开大学、 南开女中、 河北女师 、 中西女学、 圣功女学等 之机会一律平等” 列入《 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 女 天津学 校女 生 , 平 、 海 、 , 北 上 哈尔 滨 及 华 北 其 他城 市
表 面的现代 化并 不能 消解其 意识 形 态上 的保 守性 , 其表述 具有调 和现代 与传 统 的特 殊 功能 。
[ 关键词 ] 《 北洋画报》 爱l- 学生 女运动员  ̄k - [ 中图分 类号 ] K 0 [ 献标 识码 ] A [ 27 文 文章 编号 ] 10 —6 1(09 1 —0 8 —0 0 4 972 0 )2 0 8 5
民国时期《北洋画报》中知识分子的国家想象
民国时期《北洋画报》中知识分子的国家想象城市化进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于天津而言,自开埠之后,城市化便进入较快发展的阶段。
至民国,天津已经成为中国北方著名的商埠都市。
在天津城市化过程中,报刊成为最直接记录、反映城市化进程的一种载体。
在报刊的城市书写中,可以窥探民国时期知识分子的国家想象。
本文以民国时期天津《北洋画报》为例,分析城市书写中所展现出来的知识分子的国家想象。
一、媒体人的国家想象《北洋画报》由冯武越创办于1926年,前后共有五任主编:张?I子、童漪珊、刘云若、吴秋尘和左小蘧。
虽然五位主编风格不同,使《北洋画报》在定位与风格上有些差别,但总体上都体现了《北洋画报》“传播时事、提倡艺术、灌输常识”的宗旨。
在传播时事方面,《北洋画报》创刊人及其诸位主编都采取直面社会的态度,对于民生凋敝、外国势力肆虐等社会现实并不避讳,会安排一些版面用来刊发抨击社会现状的文章,如1927年1月5日刊登《很有用意的两个人名》:“迩来东亚病夫,病势沉重,周身发热,头脑昏迷,四肢麻木不仁,皆因下部溃烂,作赤色之故。
其东西邻人,以债权关系,睹状异常不安,深恐病夫一旦不起,则将大受损失,因派医士二人,为之诊视。
其一名为‘助分立’,得此人之助,则病夫可以截而为二也。
其一名‘乱(京音,应读如烂)波生’,谓彼来则祸乱将除之以生之谓也。
二人均主张将病夫剖而为二,谓如此尚有一线希望,下部虽已不堪问,而上半截或不再受影响而得生存,此种斩钉截铁之医术,不知其何所本,病夫子孙,不忍亲睹病夫生受腰斩之罪,业已一致反对云。
”该文深刻揭示了中国饱受外国侵略的现实,并对当局进行嘲讽。
刊发这样的稿件,足以昭示《北洋画报》媒体人对民国社会现状的认知、态度,以及对时事的反应,对民族、国家命运的反思。
除了刊登抨击类文章,《北洋画报》的媒体人也会从传播正能量的方面考虑,刊登一些具有积极因素的新闻事件,目的是为了引领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以期达到民族强盛、国家兴旺的终极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 量 \ 赛 场 有 关 游 泳 表 演 社 会 活 动 的 肖 像 照
1 l 1 3 5 l
( 图一 )
共出版 3 2 卷, 1 5 8 7 期, 以“ 传播时事 、 提倡艺术 、 灌输知识” 为宗旨, 可 以说 是当时 “ 最老” 、 “ 最 大” 、 “ 最美” 的画报 ,
的可 能 。
突起华南 , 纵横 国内, 已号无双 ; 飞耀远东 , 亦称第一 , 且数
年来 保持 游 泳 壬 座 , 更 无 后来 居 上 之 人 ……” 此 后 , 她 在 第六 届全运 会上 痛失 金牌 , 在世界 运动 会 上 的表 现 , 都 客 观 地呈 现在报 纸 上 。还 有 1 3幅 照 片 表现 的是 杨 秀 琼 在 获 得
与 上海 的 《 良友 》 不 分 伯 仲 。这 样 一 份 现 代 画 报 关 于 成 功 故事 的讲 述是 对现 代社 会 的生动 解读 。它 所 建构 的成 功 的
《 北洋画报》 一共选登了杨秀琼 3 O幅照片, 基本上呈现
了杨 秀琼 作 为一 名运 动 员 的成 功 历 程 。其 中 的 l l 幅 照 片
奥运会上未能进入决赛背负骂名。北画见证了她的所有成 功与失败 , 这样的成功是生动而鲜活的。另外, 杨秀琼在当
南昌为新运动中心 , 各界在蒋耳提面命之下 , 卫生规矩等项 均在突飞猛进中, 尤其与卫生表里之体育 , 经当局之锐意提
譬
现 代 画 报 建 构 的 成 功 故 事
为 文提倡 普 及国 民体 育 后 , 既 有 本 市 培才 学 校 校 长 国术 家
本文 选择 了体 育女 明 星杨 秀 琼作 为阐 释 北 画 ( 以 下都 作为《 北 洋画 报 》 的 简称 ) 建 构 成功 故 事 的言 说 视 角 。杨 秀 琼作 为新 时代 新女 性是 北画 创 造 “ 一个 美 的 世 界” 的 新 精
各种冠军的头衔之后参加的各类游泳表演。特别是她获得 远东运动会冠军后到南昌参加新生活运动俱 乐部水上运动 开幕典礼, 之后离 南昌过牯岭 , 到南京 , 返沪上的一 系列精
彰 显职 业本 色
\\ 内容 与竞技 参加各种 参加社交性 未表达背景
现代化的过程中, 现代画报更是用图像记录着时代进程 , 建 构着现代价值体系与生活标准。本文主要 的研究对象《 北 洋画报》 是一份典型的现代画报 , 它 1 9 2 6 年 7月 7日 ̄ J l t : I J
于天 津 法租 界 , 后 因抗 战 爆 发 , 于 1 9 3 7年 7月 2 9 日终 刊 ,
文 化 与 传 媒 ・ 当 代 文 坛 ・2 01 5. 4
现 代 画 报 建 构 的 成 功 故 事
以 《北 洋 画 报 》为 例
阴艳
摘 要 : 现代 画报是 现代 社会 的主要 媒介 之 一 , 探 讨 现代 画报 的 图像 呈 现视 角 与 方 式是 对 现 代 社
会 的一种解读。《 北洋画报》 是2 0世纪 2 0 、 3 0 年代 中国现代画报的代表, 它从彰显职业本色、 强调成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直接与竞技赛场有关 , 从她在广东游泳比赛中初显 身手 , 到 她在 第五届全运会上取得傲人成就 , 再到远东运动会上成
为 民族 英雄 。正所 谓 “ 惟 近 来 美 人 鱼 杨 秀琼 , 以 游 泳 绝技 ,
榜样 , 提供了现代牛活的模板和价值标准。因为作 为文明 史层面的现代 } 生指向着对个人成功的尊崇 , 强调成功既应 该被追逐又可以被复制, 每个普通大众都平等地拥有成功
彩 游泳 表演 。体 育是新 生 活运 动所 提 倡 之 一 “ 新” 。“ 蒋 委 员长复 兴民 族之 新生 活运动 , 体育 为其 重 要 因素 之一 , 赣省
神代表。她在广东游泳比赛中小有成绩 , 到第五届全运会
女子 游泳 比 赛 中一人 独 揽 全 部五 项 比赛 的 冠军 , 再 到 远 东 运动 会 上 “ 完成 四大 霸业 ” 成 为民 族英 雄 , 最后 1 9 3 6年柏 林
力 。但 是我们 都希 望 这条 美 人 鱼 , 不 要尽 是 在 “ 美” 字 上面 着想 , 而转 会 忘记掉 她是 一条 会游 的鱼 。
注释 :
( D[ 德] 海德 格尔: 《 世界 图像 时代》, 孙兴周译 , 载孙周兴编《 海德
郝铭君出而相应 , 与冯君商洽创设体育会……” 这是北画
马丁 ・ 海德 格 尔在 《 世 界 图像 时 代 》 中说 : “ 从 本 质 上
时 的影 响颇大 , 因为 她 的 游泳 绝技 纵 横 国 内 飞跃 远 东 而 被 称为“ 美人 鱼 ” , 又 因为 身材 和 样 貌 都 生 得 美 丽 , 成 为 了 众 人 追逐 的时 尚偶 像 。她 在 获得全 运会 冠军 十天 后 , 成为《 北
世界图像演变为一个现代的世界图像; 毋宁说 , 根本上世界
成 为 图像 , 这 样 一 回 事 情 标 志 着现 代之 本 质 。 ” 以摄 影 图
像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画报 , 可以说是世界图像化的主要表
现 之一 , 特别 是在 2 O世纪 2 0 、 3 0年 代 的 中 国 , 在 不 断走 向
看来 , 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 , 而是指世界
被 把握 为 图像 了… …世 界图像 并非 从一个 以前 的 中世纪 的
洋画报》 第2 l 卷卷首封面人物。1 9 3 4年《 良友》 画报还将 她和宋美龄 、 胡蝶、 丁玲等人一起 , 誉为当代十大标准女性。
因此本 文选 择了 杨 秀琼来 讲述 成功 。
后 的荣 耀 、 对成 功者 的 同情三 个方 面建构 起现 代 成 功 的榜 样 , 提 供 了现代 生活 的模 板 和 价值 标 准 。 同
时更 实现北 画对“ 美 的世 界” 的塑造 与追 求 。
关键 词 : 《 北 洋 画报 》 ; 现代社 会 ; 成 功故 事 ; 杨 秀琼
引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