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产品缺陷分析.doc
压铸产品缺陷及形成原因
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总结一下压铸产品的缺陷及形成原因,跟大家一起分享,如果有不足或要补充的,请多提意见,谢谢!!流痕:在表面出现波浪或条纹,原因为流入模具内的熔汤熔融状态不充分。
缺料:由于模具充填不充分或入料口、溢料口设计不当而导致。
裂缝:由于外力产生微小的裂纹。
原因为铸件凝固收缩,或脱模时模具有轻微的移动。
缩水:材料有像火山口一样的凹陷。
原因为铸件在肉厚处的收缩。
起泡:铸件表面的砂孔,有像水泡或肿块凸起,为铸件开模或热处理时膨胀。
积炭:熔汤熔着模具表面,使得铸件表面产生缺肉或粗糙的现象。
热裂纹:模具表面有热裂纹的伤痕时使得铸件表面产生同样形状的伤痕。
冲蚀:熔汤高温高速冲蚀模具,使得铸件产生与模具相同的伤痕。
脱皮:铸件表面部分剥离的现象,最易发生在表面光滑的铸件上。
针孔:针状细小的砂孔,或因卷入气体而产生小孔状的内部缺陷,此缺陷有时出现在表面上。
擦伤:由于磨损使表面不理想,有比较长的痕迹。
缩孔:因熔汤凝固收缩而产生的内部砂孔。
气孔:因卷入气体或空气导致铸件内部存在的砂孔。
玷污:其它材料或其它材料的加入使表面变色,如机器润滑油,离型剂等。
隔层:铸件层剥皮。
变形:塑料在模具中部分变形。
凹陷:由于不同的材料的结合度和收缩率不同,引起表面凹陷。
拉伤:铸件表面的磨损或磨擦使得表面不理想。
腐蚀:在材质表面有不连续的痕迹,由氧化引起。
凹痕:由于挤压或撞击而产生的凹坑。
毛刺:在孔或边有粗糙和锋利的棱角(相对于材料的厚度和凸起的高度)。
结合线:在两处或更多的材料融合点有线条(并且终止了结合或流动)分模线:在模具的两块或镶块之间有一条明显的线,例如:如果模具安装不当,在模具的主要部分能明显的看到明显的看到微小的凸起的线条壓鑄常見缺陷1).冷紋:原因:熔湯前端的溫度太低,相疊時有痕跡.改善方法:1.檢查壁厚是否太薄(設計或制造),較薄的區域應直接充填.2.檢查形狀是否不易充填;距離太遠、封閉區域(如鳍片(fin) 、凸起) 、被阻擋區域、圓角太小等均不易充填.並注意是否有肋點或冷點.3.縮知充填時間.縮短充填時間的方法:…4.改變充填模式.5.提高模溫的方法:…6.提高熔湯溫度.7.檢查合金成分.8.加大逃氣道可能有用.9.加真空裝置可能有用.2).裂痕:原因:1.收縮應力.2.頂出或整緣時受力裂開.改善方式:1.加大圓角.2.檢查是否有熱點.3.增壓時間改變(冷室機).4.增加或縮短合模時間.5.增加拔模角.6.增加頂出銷.7.檢查模具是否有錯位、變形.8.檢查合金成分.3).氣孔:1.空氣夾雜在熔湯中.2.氣體的來源:熔解時、在料管中、在模具中、離型劑.改善方法:1.適當的慢速.2.檢查流道轉彎是否圓滑,截面積是否漸減.3.檢查逃氣道面積是否夠大,是否有被阻塞,位置是否位於最後充填的地方.4.檢查離型劑是否噴太多,模溫是否太低.5.使用真空.4).空蝕:原因:因壓力突然減小,使熔湯中的氣體忽然膨脹,衝擊模具,造成模具損傷.改善方法:1.流道截面積勿急遽變化5).縮孔:原因:當金屬由液态凝固為固態時所占的空間變小,若無金屬補充便會形成縮孔.通常發生在較慢凝固處.改善方法:1.增加壓力.2.改變模具溫度.局部冷卻、噴離型劑、降低模溫、.有時只是改變縮孔位置,而非消縮孔.6).脫皮:原因:1.充填模式不良,造成熔湯重疊.2.模具變形,造成熔湯重疊.3.夾雜氧化層.改善方法:1.提早切換為高速.2.縮短充填時間.3.改變充填模式,澆口位置,澆口速度.4.檢查模具強度是否足夠.5.檢查銷模裝置是否良好.6.檢查是否夾雜氧化層.7).波紋:原因:第一層熔湯在表面急遽冷卻,第二層熔湯流過未能將第一層熔解,卻又有足夠的融合,造成組織不同.改善方法:1.改善充填模式.2.縮短充填時間.8).流動不良產生的孔:原因:熔湯流動太慢、或是太冷、或是充填模式不良,因此在凝固的金屬接合處有孔.改善方法:1.同改善冷紋方法.2.檢查熔湯溫度是否穩定.3.檢查模具溫充是否穩定.9).在分模面的孔:原因:可能是縮孔或是氣孔.改善方法:1.若是縮孔,減小澆口厚度或是溢流井進口厚度.2.冷卻澆口.3.若是氣孔,注意排氣或捲氣問題. 10).毛邊:原因:1.鎖模力不足.2.模具合模不良.3.模具強度不足.4.熔湯溫度太高.11).縮陷:原因:縮孔發生在壓件表面下面.改善方法:1.同改善縮孔的方法.2.局部冷卻.3.加熱另一邊.12).積碳:原因:離型劑或其他雜質積附在模具上.改善方法:1.減小離型劑噴灑量.2.升高模溫.3.選擇適合的離型劑.4.使用軟水稀釋離型劑.13).冒泡:原因:氣體捲在鑄件的表面下面.改善方式:1.減少捲氣(同氣孔).2.冷卻或防低模溫.14).黏膜:原因:1.鋅積附在模具表面.2.熔湯衝擊模具,造成模面損壞.改善方法:1.降低模具溫度.2.降低划面粗糙度.3.加大拔模角.4.鍍膜.5.改變充填模式.6.降氏澆口速度.。
缺陷种类图
压铸产品缺陷图示缺陷种类图例1.流痕其他名称:条纹特征:铸件表面上呈现与金属液流动方向相一致的,用手感觉得出的局部下陷光滑纹路。
此缺陷无发展倾向,用抛光法能去除。
2.冷隔其他名称:冷接特征:温度较低的金属流互相对接但未熔合而出现的缝隙。
呈现不规则的线形,有穿透的和不穿透的两种,在外力作用下有发展趋势。
3.擦伤其他名称:拉伤、拉痕、粘模伤痕特征:顺着脱模方向,由于金属粘附,模具制造斜度太小而造成铸件表面的拉伤痕迹,严重时称为拉伤面。
4. 凹陷其他名称:缩凹、缩陷、憋气、塌边特征:铸件平滑表面上出现凹瘪的部分,其表面呈自然冷却状态。
5.气泡其他名称:鼓泡特征:铸件表皮下,聚集气体鼓胀所形成的泡。
6.气孔其他名称:空气孔特征:卷入压铸件内部的气体所形成的形状较为规则,表面较为光滑的空洞。
7.缩孔其他名称:缩空、缩眼特征:压铸件在冷凝过程中,由于内部补偿不足所造成的形状不规则,表面较粗糙的孔洞。
8.花纹特征:铸件表面上呈现的光滑条纹,肉眼可见,但用手感觉不出,颜色不同于基体金属的纹路,用砂布稍擦几下即可去除。
9.裂纹特征:铸件上合金基体被破坏或断开形成细丝状的缝隙,有穿透的和不穿透的两种,有发展趋势。
裂纹可以分为冷裂纹和热裂纹两种,他们的主要区别是冷裂纹铸件开裂处金属未被氧化,热裂纹铸件开裂处金属被氧化。
10.欠铸其他名称:浇不足、轮廓不清、边角残缺特征:金属液未充满型腔,铸件上出现填充不完整的部位。
11.印痕其他名称:推杆印痕、镶块或活动块拼接印痕。
特征:铸件表面由于模具型腔磕碰及推杆、镶块、活动块等零件拼接所留下的凸出和凹下的痕迹。
12.网状毛刺其他名称:网状痕迹、网状花纹、龟裂毛刺特征:由于模具型腔表面产生热疲劳而形成的铸件表面上的网状凸起痕迹和金属刺。
13.有色斑点其他名称:油斑、黑色斑点、积炭特征:铸件表面上呈现的不同于基体金属的斑点,一般由涂料碳化物形成。
14.麻面特征:充型过程中由于模具温度或合金温度太低,在近似于欠压条件下铸件表面形成的细小麻点状分布区域。
压铸件缺陷汇总(图文)
解决方法
适当提高浇注温度/模具温度
改变合金成分,提高流动性
改进浇注系统,加大内浇口速度,改善填充条件合理使用脱模剂
解决方法
改进制件结构,减少壁厚差,增大铸造圆角
缺陷名称流痕
缺陷名称
缺陷等级
缺陷释义合金液未充满型腔,制件上出现填
解决方法降低浇注温度
解决方法适当降低模温
解决方法增加脱模角度
缺陷名称缩痕
解决方法
解决方法模具进行表面氮化或氧化处理合理选用脱模剂
合理使用脱模剂
解决方法提高注射压力
解决方法
解决方法
解决方法增加锁模力
解决方法见“铸造毛刺”的解决方法。
压铸件常见缺陷及解决办法手册 (完整版)
产生原因分析判断及解决办法1、金属液浇注温度低或模具温度低;2、合金成分不符合标准,流动性差;3、金属液分股填充,熔合不良;4、浇口不合理,流程太长;5、填充速度低或排气不良;6、压射比压偏低。
1、产品发黑,伴有流痕。
适当提高浇注温度和模具温度;2、改变合金成分,提高流动性;3、烫模件看铝液流向,金属液碰撞产生冷隔出现一般为涡旋状,伴有流痕。
改进浇注系统,改善内浇口的填充方向。
另外可在铸件边缘开设集渣包以改善填充条件;4、伴有远端压不实。
更改浇口位置和截面积,改善排溢条件,增大溢流量;5、产品发暗,经常伴有表面气泡。
提高压射速度,6、铸件整体压不实。
提高比压(尽量不采用)。
缺陷1 ---- 冷隔缺陷现象:温度较低的金属流互相对接但未熔合而出现的缝隙,呈不规则的线形,有穿透的和不穿透的两种,在外力的作用下有发展的趋势。
其他名称:冷接(对接)缺陷2 ---- 擦伤其他名称:拉伤、拉痕、粘模伤痕缺陷现象:顺着脱模方向,由于金属粘附,模具制造斜度太小而造成铸件表面的拉伤痕迹,严重时成为拉伤面甚至产生裂纹。
产生原因 分析判断及解决办法 1、型芯、型壁的铸造斜度太小或出现倒斜度; 2、型芯、型壁有压痕; 3、合金粘附模具;4、铸件顶出偏斜,或型芯轴线偏斜;5、型壁表面粗糙;6、涂料常喷涂不到;7、铝合金中含铁量低于0.6%; 8、合金浇注温度高或模具温度太高;9、浇注系统不正确, 直接冲击型壁或型芯 ; 10、填充速度太高;11、型腔表面未氮化。
1、产品一般拉出亮痕,不起毛。
修正模具,保证制造斜度; 2、产生拉毛甚至拉裂。
打光压痕、更换型芯或焊补型壁; 3、拉伤起毛。
抛光模具; 4、单边大面积拉伤,顶出时有异声修正模具结构; 5、拉伤为细条状,多条。
打磨抛光表面; 6、模具表面过热,均匀粘铝。
涂料用量薄而均匀,不能漏喷涂料; 7、型腔表面粘附铝合金。
适当增加含铁量至0.6~0.8%;8、型腔表面粘附铝合金,尤其是内浇口附近。
压铸件的常见缺陷和解决的对策
压铸件的常见缺陷和解决的对策
波纹(流痕): 原因:第一层熔汤在表面急遽冷却,第二层熔 汤流过未能将第一层熔解,却又有足够的融 合,造成组织不同. 改善方法: 改善充填模式. 缩短充填时间.
压铸件的常见缺陷和解决的对策
毛边: 原因:锁模力不足. 模具合模不良. 模具强度不足. 熔汤温度太高. 压射力太高。 缩陷: 原因:缩孔发生在压件表面下面. 改善方法: 同改善缩孔的方法. 局部冷却. 加热另一边.
压铸件的常见缺陷和解决的对策
改善方法:
积碳: 检查壁厚是否太薄(设计或制造),较薄的区域应直接充填.
压铸件的 常见缺陷和解决的对策
检改查善流 方道法转: 弯原是否因圆滑:离,截面型积是剂否渐或减. 其它杂质积附在模具上. 适毛原当边因的 ::锁慢模速力.改减不足善小. 方离法型:剂喷洒量. 升高模温. 压铸件的常见缺陷和解决的对策
压铸件的常见缺陷和解决的对策
冷纹(水纹): 原因:熔汤前端的温度太低,相迭时有痕迹. 改善方法: 检查壁厚是否太薄(设计或制造),较薄的区域应直接充填. 检查形状是否不易充填;距离太远、封闭区域(如鳍片 、凸 起) 、被阻挡区域、圆角太小等均不易充填.并注意是否有 肋点或冷点. 缩短充填时间.缩短充填时间的方法:… 改变充填模式. 提高模温的方法:… 提高熔汤温度. 检查合金成分. 加大排气道可能有用. 加真空装置可能有用.
压铸机周边转销13528684580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压铸件的常见缺陷和解决的对策
变色,氧化。 脱模剂的质量。 喷涂过量、。 材质缺陷:硬点,氧花物。
改善方法:合适的合金原料,保持材料的清洁。 材质缺陷:硬点,氧花物。
改善方法:合适的合金原料,保持材料的清洁。
压铸产品的几种常见缺陷和对应分析
压铸产品的几种常见缺陷和对应分析一、铸件表面有花纹,并有金属流痕迹产生原因:1、通往铸件进口处流道太浅。
2、压射比压(压射比压是压铸机压射力除以料缸的截面积,填冲比压应比压射比压小)太大,致使金属流速过高,引起金属液的飞溅。
调整方法:1、加深浇口流道。
2、减少压射比压。
二、铸件表面有细小的凸瘤产生原因:1、表面粗糙。
2、型腔内表面有划痕或凹坑、裂纹产生。
调整方法:1、抛光型腔。
2、更换型腔或修补。
三、铸件表面有推杆印痕,表面不光洁,粗糙产生原因:1、推件杆(顶杆)太长;2、型腔表面粗糙,或有杂物。
调整方法:1、调整推件杆长度。
2、抛光型腔,清除杂物及油污。
四、铸件表面有裂纹或局部变形产生原因:1、顶料杆分布不均或数量不够,受力不均:2、推料杆固定板在工作时偏斜,致使一面受力大,一面受力小,使产品变形及产生裂纹。
3、铸件壁太薄,收缩后变形。
调整方法:1、增加顶料杆数量,调整其分布位置,使铸件顶出受力均衡。
2、调整及重新安装推杆固定板。
五、压铸件表面有气孔产生原因:1、润滑剂太多。
2、排气孔被堵死,气孔排不出来。
调整方法:1、合理使用润滑剂。
2、增设及修复排气孔,使其排气通畅。
六、铸件表面有缩孔产生原因:压铸件工艺性不合理,壁厚薄变化太大。
金属液温度太高。
调整方法:1、在壁厚的地方,增加工艺孔,使之薄厚均匀。
2、降低金属液温度。
七、铸件外轮廓不清晰,成不了形,局部欠料产生原因:1、压铸机压力不够,压射比压太低。
2、进料口厚度太大;3、浇口位置不正确,使金属发生正面冲击。
调整方法:1、更换压铸比压大的压铸机;2、减小进料口流道厚度;3、改变浇口位置,防止对铸件正面冲击。
八、铸件部分未成形,型腔充不满产生原因:1、压铸模温度太低;2、金属液温度低;3、压机压力太小,4、金属液不足,压射速度太高;5、空气排不出来。
调整方法:1、2、提高压铸模,金属液温度;3、更换大压力压铸机。
4、加足够的金属液,减小压射速度,加大进料口厚度。
压铸常见缺陷
3.砂孔、杂 质
1.砂孔: 卷入压铸件 内部的气体 所形成的形 状较为规 则,表面较 为光滑的孔 洞
2.杂质: 压铸铸件本体 不完整
2.欠铸: 金属液未充 满型腔,铸 件上出现填 充不完整的 部位
5.多肉 多肉:由
于模具冲蚀 或龟裂等导 致压铸件本 体不规则的 突出(重复 出现)
1.流痕和冷 隔
1、流 痕:铸件表 面上呈现与 金属液流动 方向相一致 的,用于感 觉得出的局 部下陷光滑 纹路
2、冷 隔:温度较 低的金属流 互相对接但 未熔合而出 现的缝隙, 呈不规则的 线形
2.粘膜、拉 伤
1.粘膜:是由于模具表面粘附了一层合金物,导致压铸的产品相应表面存在不光滑、粗糙而且凹凸不 2、拉伤:顺着脱模方向,由于金属粘附,模具制造斜度太小而造成铸件表面的拉伤痕迹,严重时成
6、缩孔和起 泡
1.缩孔: 铸件在凝固 过程中,由 于金属补充 不足形成的 暗色、形状 不规则的孔 洞
2.起泡: 铸件表皮 下,聚集气 体鼓胀所形 成的泡
7.段差 段差:压
铸件一部分 和另一部分 在分型面错 开,发生相 对位移
8.变形 1.局部变
形:顶出造 成或模具问 题
2.整体变 形:压铸件 余设计形状 不符(如: 平面度、弯 曲等)
9.碰伤 碰伤:产
品表面由于 碰击造成伤 痕
9.飞边 飞边:金
属边缘出现 金属薄片 (毛边:碰 穿地方有金 属薄片)
存在不光滑、粗糙而且凹凸不平的一种铸件表面缺陷 表面的拉伤痕迹,严重时成为拉伤 面
压铸产品铸造缺陷产生原因及处理办法(1)
压铸产品铸造缺陷产生原因及处理办法1、表面铸造缺陷1.1、拉伤(1)特征①沿开模方向铸件表面呈线条状的拉伤痕迹,有一定深度,严重时为整面拉伤;②金属液与模具表面粘和,导致铸件表面缺料。
(2)产生原因①模具型腔表面有损伤;②出模方向无斜度或斜度过小;③顶出不平衡;④模具松动;⑤浇注温度过高或过低,模具温度过高导致合金液粘附;⑥脱模剂使用效果不好;⑦冷却时间过长或过短;⑧压铸机平行度差。
(3)处理方法①修理模具表面损伤;②修正斜度,提高模具表面光洁度;③调整顶杆,使顶出力平衡;④紧固模具;⑤控制合理的浇注温度和模具温度;⑥更换脱模剂或用防拉伤涂料;⑦调整冷却时间;⑧修改内浇道,改变金属液方向;⑨调整压铸机平行度。
1.2、气泡(1)特征:铸件表面有米粒大小隆起的表皮下形成的空洞。
(2)产生原因①合金液在压室充满度过低,易产生卷气,压射速度过高;②模具排气不良;③熔液未除气,熔炼温度过高;④模温过高,金属凝固时间不够,强度不够,而过早开模顶出铸件,受压气体膨胀起来;⑤脱模剂太多;⑥内浇道开设不良,充填方向交接。
(3)处理方法①改小压室直径,提高金属液充满度;②延长压射时间,降低第一阶段压射速度,改变低速与高速压射切换点;③降低模温,保持热平衡;④增设排气槽、溢流槽,充分排气,及时清除排气槽上的油污、废料;⑤调整熔炼工艺,进行除气处理;⑥留模时间适当延长;⑦减少脱模剂用量,尽量少用油脂脱模剂。
1.3、裂纹(1)特征①铸件表面有呈直线状或波浪形的纹路,狭小而长,在外力作用下有发展趋势;②冷裂纹开裂处金属没被氧化;③热裂纹开裂处金属已被氧化。
(2)产生原因①合金中有害杂质的含量过高,降低了合金的塑性;②模具,特别是模腔整体温度太低;③铸件壁厚、薄存有剧烈变化之处,收缩受阻,尖角部位形成应力;④留模时间过长,应力大;⑤顶出时受力不均匀。
(3)处理方法:①正确控制合金成分,②改变铸件结构,加大圆角,改变出模斜度,减少壁厚差;③变更或增加顶出位置,使顶出受力均匀;④缩短开模及抽芯时间;⑤提高模温,保持模具热平衡。
压铸件缺陷原因分析
三、砂孔(有气孔和缩孔之分,为铸件表面或截面上出现不规则的小孔,我们统称为 “砂孔”)
原因分析:
1、进浇口过厚,填充方式不当,造成浇口与铸件断面处形成砂孔。 2、使用原材料质量差,杂质及水口料所占比例过大。 3、浇口位置不当造成金属液流动混乱,在型腔里形成涡流,此种状态形成的气孔在铸件表面看
3、成型时间不够长,即冷却时间过短,铸件没有完全定型硬化,铸件脱模后,留在铸件内的气 体膨胀而形成气泡。
4、脱模剂配比过多,生产时喷的脱模剂配比太浓、太多,造成模具温度过低,析出的气体不易 蒸发排出,形成气泡缺陷原因分析
一、披锋,又称毛刺、飞边,是在铸件的分型面或滑块、镶件、顶针等处凸出过多的 金属薄片。
原因分析:
1、压铸机的安装调整不良,压铸机必须安装在水平的地面上,安装好以后,动模板与定模板要 平行,各种压力调整完成,方能用于生产。
2、模具制造不良,配合不严密,定模与动模闭合后在两者之间不能留有空隙,否则生产时必有 多余合金飞出形成披锋。
四、起泡(在铸件表面有光滑的凸起的鼓包,形成位置不固定,有明泡、暗泡、水纹 泡之分)
原因分析:
1、模具排气不良,排气位置不当,合金溶液充填模腔后,铸件某些部位的排渣包、排气槽等排 溢系统开得不够大、不够深、位置不当而使得留在模腔内的气体不能顺利排出,留在铸件中 形成起泡。
2、进浇口过多,由于有两条以上的液流同时充型,因液流方向、速度等不同,容易使两股液流 产生对撞,在碰撞出形成涡流,产生气泡。
3、浇注系统不合理,如流程长、流道曲折,且流道四周产生大的披锋,所有这些会损耗填充压 力而导致水纹。
4、排气溢流系统不良,渣包位置设置不合理或不够大,模腔里面的空气排出不充分,影响溶液 填充。
压铸件常见缺陷及改善对策
欠铸-预防措施: 1、提高金属液质量。 2、提高浇注温度或模具温度。 3、提高压铸射比压和填充速度。 4、改善浇注系统金属液的导流方式,在欠铸部位 增开溢流槽、排气槽。
5、正确的压铸操作。
十一、毛刺、飞边图片
缺陷名称:披缝,飞边 英文名称: flash
十一、毛刺、飞边 压铸件在分型面边缘上出现金属薄片。目视识别
三、气泡图片
缺陷名称:气泡 英文名称: blisters
三、气泡
特征及检验方法:铸件表面有大小不等的隆起, 或有皮下形成空洞。目视可以识别。
产生原因: 1、金属液在压射室充满度过低(控制在45%~70%), 易产生卷气,初压射速度过高。 2、模具浇注系统不合理,排气不良。 3、熔炼温度过高,含气量高,熔液未除气。 4、模具温度过高,留模时间不够,金属凝固时间 不足,强度不够过早开模,受压气体膨胀起来。 5、脱模剂、注射头油用量过多。 6、喷涂后吹气时间过短,模具表面水未吹干。
产生原因: 1、锁模力不够。 2、压射速度过高,形成压力冲击峰过高。 3、分型面上杂物未清理干净。 4、模具强度不够造成变形。 5、镶件、滑块磨损与分型面不平齐。 6、压铸机机铰磨损变形。 7、浇注温度过高。
毛刺、飞边-预防措施: 1、检验锁模力和增压情况,调整压铸工艺参数。 2、清洁型腔及分型面。 3、修整模具、修整压铸机。 4、采用闭合压射结束时间控制系统,实现无飞边 压铸。
溢流品截面积总和不能小于内浇口截面总和的 60%,否则排渣效果差。
5、选择性能好的涂料及控制喷涂量。
二、粘模、拉模图片
缺陷名称:粘模 英文名称: solder
缺陷名称:扣模,拉模 英文名称: drags
二、粘模(拉模)
特征及检验方法:沿开模方向铸件表面呈现粘合,粘附而拉伤,以致铸件表面多料或缺料。目视检查 可以识别
压铸件常见缺陷及改善对策-V1
压铸件常见缺陷及改善对策-V1
压铸件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制品,由于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各种因素,会导致压铸件出现各种缺陷,影响产品性能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压铸件缺陷及改善对策。
一、表面缺陷
常见的表面缺陷包括气孔、氧化皮、气泡等。
主要原因是压铸件未能完全充填模具或模具表面质量不好,而且模具温度、金属液温度等可能有偏差。
改善对策包括提高模具温度,保证金属液温度稳定,采用优质钢材制造模具,以及增加压力和时间等措施。
二、尺寸偏差
尺寸偏差是指制品与设计要求值之间存在的误差,会影响零部件的配合、装配和使用。
主要原因是模具和设备的磨损,温度控制不精确,以及金属液流动不均匀等。
改善对策包括定期维护模具,保证设备工作正常,加强温度控制,优化金属液流动情况,以及采用精密仪器检测尺寸等。
三、瘤等内部缺陷
瘤是一种内部缺陷,通常出现在薄壁部分或不易充填的区域。
瘤的产生与模具的设计、金属液的配比、铸造工艺等因素有关。
改善对策包括优化模具设计、调整金属液比例,控制铸造工艺参数以及加强质量检测等。
四、内部卷边
压铸件内部卷边是指制品的边缘有一定程度的拱形或曲度,通常出现
在加强部位或边缘区域。
主要原因是模具设计不合理,金属液充填不
充分或充填不均匀等。
改善对策包括优化模具结构,充分充填金属液,增加压力和时间等。
综上所述,良好的压铸件质量得到保障需要生产各环节掌控的精细化、全面化。
压铸件企业应高度重视成品缺陷的发现与分析,全面推进生
产设备、工艺、材料的控制管理,确保完美制品的生产。
压铸件缺陷原因分析 -2
五、变形 原因分析: 1、压铸件壁厚薄不均匀,形状不合理(模具设计有缺陷)。 2、冷却时间过短,脱模时受力不均匀,即常说的脱模不顺。 3、模具脱模斜度较小(模具设计缺陷)。 4、模具温度分布有高有低,加之壁厚关系,造成脱模不顺。 5、模具分型处被碰伤产生倒扣,造成扣模变形,产品外观会出现相应的拉伤现象。 6、产品脱模后放置不当,有些产品壁薄,在尚未完全冷却时其强度不够,操作者因用力过度,
十一、产品变色(变成黑色) 原因分析: 1、模具温度过低,无法及时将脱模剂蒸发,使得表面还有残留的水份。 2、模具冷却水管安装不到位,产生漏水,透过模框和模芯的缝隙进入型腔。 3、模具型腔表面有油污为清理干净。 4、脱模剂喷的过多,浓度多大,模具温度无法及时蒸发干净。 5、产品出模后,表面被淋到水,没有及时得到干燥而发生的氧化现象。
及远距离投放等不当的放 1、冷却时间过短,产品尚未完全固化。 2、产品厚度不均匀,型腔过深,产品在固化过程中收缩比不一致,导致脱模时顶出受力过大,
产生顶凸。 3、脱模斜度过小,或模具生产倒扣,顶出时顶针也受力过大。 4、模具温度过高,产品凝固时间加长,顶出时无法承受顶针的压力而顶凸。 5、顶针尾部沉头过深,使得顶针可以前后移动。 6、脱模剂配比浓度太小,使产品与模具的包紧力增加。
九、粘模(卡模、留模) 原因分析: 1、冷却时间不够,温度过高。 2、脱模剂配比浓度过短,不能够在模具表面形成足够的防护膜。 3、模具有伤痕,因脱模不顺而粘模。 4、顶针压力太大,或顶杆顶出不平衡。 5、产品周围披锋太大,包紧力过大,出模时难以脱模。 6、模具温度过低,更换的模具因模温过低而容易粘模。
压铸件缺陷原因分析
十、裂纹 原因分析: 1、合金质量差,化学成分中铅、镉、锡等有害成分过高,使合金变脆,脱模时易裂。 2、模具有伤痕,产生了倒扣,脱模不顺造成拉裂。 3、产品脱模是顶杆顶出不平衡,发生偏离,使其受力不均而造成裂纹。 4、模具型腔面积太大,模具温度过低及温度不均匀导致产品收缩不一致产生裂纹。
1.压铸产品质量缺陷分析及解决对策
第5页,共65页。
3 气孔类缺陷 气孔类缺陷是压铸件最常见的一类缺陷,在薄壁件上主要表现为
表面气泡和不可见的微孔,当对压铸件进行抛光、涂镀时,会引起涂 镀层起泡;在厚壁件上主要表现为深部气孔,严重时会有疏松、缩孔 现象存在。产生气孔类缺陷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充型时的 排气不畅和裹气。控制和预防这类缺陷时,主要是要保证压铸模 排气系统合理、畅通,消除或减少充填型腔时多股合金液流的相 互撞击。
MA离壳表面拉伤
第11页,共65页。
拉伤: 沿开模方向铸件表面呈现条状的拉伤痕迹,有一定深度,严重时为一面状伤痕。 另一种是金属液与模具产生焊合、粘附而拉伤(粘铝拉伤),以致铸件表面多肉或缺肉。
产生的原因: 1、 型腔表面有损伤、凹坑 2、 出模方向斜度太小或倒斜 3、 顶出时偏斜 4、 浇注温度过高或过低,模温过高导致合金液产生粘附 5、 脱模剂使用效果不好,喷涂不好 6、 铝合金成分含铁量低于0.6% 7、 冷却时间过长或过短
第24页,共65页。
TU5JP4进排气浇口直冲型芯有被冲凹陷的立即进行更换以减少变形
第25页,共65页。
上模时压铸机上的4根推杆一定要长度一样,公差 在0.5mm内,以保证顶出平稳
第26页,共65页。
开模后静模弹簧推杆没有出来,说明已经卡死不起作用了,需修模
第27页,共65页。
DUG:977机框下抽芯
离壳3#孔外形上有裂纹
第19页,共65页。
裂纹:
1. 铸件表面有呈直线状或波浪形的纹路,狭小而长,在外力作用下有发展趋势 2. 冷裂-开裂处金属没有被氧化 3. 热裂-开裂处金属已经被氧化
压铸缺陷图文详解
1 ,压铸部分
3,粘模: 压铸件表面缺料,且没有
金属光泽。
产生的可能原因: 1,模具局部温度过高; 2,模具表面粗糙; 3,开模时间不当。
预防及改善方法: 1,注意喷水,保持模温平衡; 2,抛光模具; 3,调整开模时间,不可过长也不可过短。
1 ,压铸部分
4,拉模: 压铸件表面顺着开模(或
滑块)方向留有擦伤的痕迹。
产生的可能原因: 1,材料杂质含量过高,降低了可塑性; 2,模温太低; 3,铸件壁厚过薄或壁厚剧烈变化; 4,铸件收缩产生应力而开裂 5,顶出时受力不均匀; 6,填充不良,铸件凝固未融合。
预防及改善方法: 1,控制铝料成分; 2,提高模温; 3,改善产品结构,如加大R角; 4,适当增加顶杆。
1 ,压铸部分
产生的可能原因: 1,铸件顶出有偏斜; 2,喷水过少,冷却不够; 3,成型表面光洁度不够,脱模方向上平整度较差。
预防及改善方法: 1,加大拔模(脱模)斜度; 2,拉伤位置多喷水(但不可出现冷隔); 3,调整顶杆,使顶出力平衡。
1 ,压铸部分
5,开裂: 压铸件本体被破坏裂开,
呈不规则线形,在外力作用下 有延展趋势。
要求公差。
产生的可能原因: 1,铸件收缩不均匀; 2,顶出过程受力不均匀; 3,铸件刚性不足,堆放不合理或去浇口不当。
预防及改善方法: 1,改善产品结构,使壁厚均匀; 2,对于大而薄的产品,不要堆叠,更不可随意丢、仍; 3,调整开模时间、顶出时间和顶出速度; 4, 适当矫形。
1 ,压铸部分
10,级位(段差/台阶): 压铸件表面出现阶梯痕迹。
7,气泡: 压铸件表面有气体聚集,
甚至在铸件表面鼓泡。
产生的可能原因: 1,有卷入性气体; 2,铝料中气体较多; 3,局部模温过高,料温过高。
压铸产品针孔原因分析报告
压铸产品针孔原因分析报告引言压铸是一种常用的金属成型工艺,通过将熔化的金属注入模具中进行凝固,在模具中形成所需的零件。
然而,在压铸过程中,针孔缺陷是常见的问题之一,它会降低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本报告旨在分析压铸产品针孔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针孔的定义和表现针孔是指压铸产品表面或内部形成的小孔洞,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
它们通常以单个孔洞或多个孔洞的形式出现,并且在产品的不同位置可以有不同的大小。
针孔通常导致产品在压力容器、管道系统或其他要求严格的应用中失效。
针孔的原因分析1. 模具问题模具的设计和制造质量直接影响了针孔的产生。
以下是可能导致针孔产生的模具问题:- 模具设计不合理:模具中的细节和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金属流动不畅或填充不均匀。
- 模具使用寿命过长:由于模具经常使用,损耗和磨损会导致模具表2. 材料问题材料是压铸过程中另一个重要的因素,以下是材料问题可能导致针孔产生的原因:- 熔化过程中的气体:熔化金属时,如果熔化温度过高或加热时间过长,会导致金属中溶解的气体无法完全逸出,从而形成针孔。
- 部分熔化:如果金属在熔化过程中未能完全熔化,会形成金属团块或疏松的结构,从而在凝固时产生针孔。
- 杂质含量过高:金属中的杂质如氧化物、硫化物等会影响金属的流动性和凝固过程,导致针孔的产生。
3. 工艺问题压铸过程中的工艺控制是避免针孔产生的关键。
以下是可能导致针孔产生的工艺问题:- 注射速度过快:如果注射速度过快,金属流动过程中的湍流和喷射效应会导致针孔产生。
- 注射温度不合适:金属在注射过程中需保持一定的温度,过高或过低的注射温度都可能导致针孔产生。
- 压射压力不均匀:如果压射压力不均匀,部分区域的金属流动会受解决方案为了解决压铸产品针孔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优化模具设计:根据产品形状和要求,合理设计模具的结构和细节,确保金属流动顺畅。
- 定期更换模具:及时更换老化和磨损严重的模具,以保证模具表面光滑和尺寸精确。
铝合金压铸产品铸造缺陷产生原因及处理办法
铝合金压铸产品铸造缺陷产生原因及处理办法感谢网友yewanlogn提供资料1 表面铸造缺陷1.1 拉伤(1)特征:①沿开模方向铸件表面呈线条状的拉伤痕迹,有一定深度,严重时为整面拉伤;②金属液与模具表面粘和,导致铸件表面缺料。
(2)产生原因:①模具型腔表面有损伤;②出模方向无斜度或斜度过小;③顶出不平衡;④模具松动:⑤浇铸温度过高或过低,模具温度过高导致合金液粘附;⑥脱模剂使用效果不好:⑦铝合金成分含铁量低于O.8%;⑧冷却时间过长或过短。
(3)处理方法:①修理模具表面损伤;②修正斜度,提高模具表面光洁度;③调整顶杆,使顶出力平衡;④紧固模具;⑤控制合理的浇铸温度和模具温度1 80-250。
;⑥更换脱模剂:⑦调整铝合金含铁量;⑧调整冷却时间;⑨修改内浇口,改变铝液方向。
‘,1.2 气泡(1)特征:铸件表面有米粒大小的隆起表皮下形成的空洞.(2)产生原因①合金液在压室充满度过低,易产生卷气,压射速度过高;②模具排气不良;③熔液未除气,熔炼温度过高;④模温过高,金属凝固时间不够,强度不够,而过早开模顶出铸件,受压气体膨胀起来;⑤脱模剂太多;⑥内浇口开设不良,充填方向交接。
(3)处理方法①改小压室直径,提高金属液充满度;②延长压射时间,降低第一阶段压射速度,改变低速与高速压射切换点;③降低模温,保持热平衡;④增设排气槽、溢流槽,充分排气,及时清除排气槽上的油污、废料;⑤调整熔炼工艺,进行除气处理;⑥留模时间适当延长:⑦减少脱模剂用量。
1.3 裂纹特征:①铸件表面有呈直线状或波浪形的纹路,狭小而长,在外力作用下有发展趋势;②冷裂隙开裂处金属没被氧化;③热裂一开裂处金属已被氧化。
产生原因:①合金中铁含量过高或硅含量过高;②合釜有害杂质的含量过高,降低了合金的塑性;③铝硅铜合金含锌量过高或含铜量过低;④模具,特别是模腔整体温度太低;⑤铸件壁厚、薄存有剧烈变化之处收缩受阻,尖角位形成应力;⑥留模时间过长,应力大;⑦顶出时受力不均匀。
压铸过程缺陷及简要分析
编制:张敬修
日期:2017-6-6
1 ,压铸部分
1,冷隔: 压铸件表面有明显的、不 规则的、下陷线性型纹路(有 穿透与不穿透两种)形状细小 而狭长,有时交接边缘光滑, 在外力作用下有断相互对接,但未完全熔合而又无夹杂存在其间; 2,浇注温度或模具温度偏低; 3,填充速度低。 预防及改善方法: 1,适当提高浇注温度; 2,提高压射比压缩短填充时间,提高压射速度; 3,改善排气、渣包、填充条件。
预防及改善方法: 1,顶杆长短合理配置; 2,模温偏高处降低模温,多喷水; 3,省修出模困难处。
1 ,压铸部分
12,断销子: 销子孔孔底变浅,且孔底 不平(除非磨平)。
产生的可能原因: 1,销子硬度不够; 2,销子较长或较细,易变形,在外力作用下易断裂; 3,销子老化。 预防及改善方法: 1,选择合适的材料,提高硬度; 2,合理选择销子直径及长短; 3,易断销子处多喷水; 4, 定期更换销子。
1 ,压铸部分
10,级位(段差/台阶): 压铸件表面出现阶梯痕迹。
产生的可能原因: 1,动定模错位; 2,滑块错位、松动后退; 3,披锋厚导致。
预防及改善方法: 1,紧固滑块及其他活动部位; 2,配合面调整合适。
1 ,压铸部分
11,顶杆高/低: 顶杆位凸出或凹入。
产生的可能原因: 1,顶杆配置长短不合理; 2,模具局部温度过高,顶杆易被卡住; 3,模具局部出模困难。
1 ,压铸部分
7,气泡: 压铸件表面有气体聚集, 甚至在铸件表面鼓泡。 产生的可能原因: 1,有卷入性气体; 2,铝料中气体较多; 3,局部模温过高,料温过高。
预防及改善方法: 1,改善内浇道,提高压射压力; 2,除去铝料中气体和杂质; 3,局部模温过高处多喷水,控制好模温。
压铸件常缺陷原因及解决方法
压铸件常缺陷原因及解决方法压铸件常缺陷原因及解决方法压铸件常缺陷分析压铸件抛丸后产品表面变色, 主要是使用的抛丸有问题。
若是使用不锈钢丸,在里面加少量铝丸,抛后产品表面白亮。
压铸件表面经常有霉点,严重影响铸件的外观质量,主要是脱模剂造成。
目前,市面上大大小小生产脱模剂的厂家有一大批,其中不少厂质量存在各种问题,最主要的就是对压铸件会产生腐蚀作用。
一般压铸件厂不太注意,压铸件时间放得长一些,表面就会有白斑(霜状、去掉后呈黑色)出现,实际上已产生腐蚀。
主要是脱模剂中有会产生腐蚀作用的成分。
所以选择脱模剂一定不要只追求价格低,要讲性价比。
压铸件在抛丸后经常出现表面起皮现象,般由如下一些原因造成:1.模具或压射室(熔杯)未清理干净; 2.压射压力不够,(还需注意压射时动模有否退让现象);3.浇注系统开设有点问题,合金液进入型腔有紊流现象;4.模温问题等5.压射时金属液飞溅严重。
脱模剂一般不会渗透到压铸件里面。
但劣质脱模剂会对压铸件表面产生腐蚀作用,而且会向内部渗透;另外,脱模剂发气量大的话,会卷入压铸件里面形成气孔。
如果使用脱模膏之类的涂料不当时,会产生夹渣等缺陷。
用7005焊丝焊接7005压铸件,在焊接处出现油污和气泡,焊接方式为氩弧焊。
一般存在如下问题:1.焊丝与压铸件表面有油污,未清洗干净; 2.氩气不纯净,市售氩气有的里面杂质多,甚至含有水气,应选优质气。
合金压铸如果出模角度控制不好,经常出现粘模现角,如何来计算这个角度?压铸模出模斜度根据合金和铸件高度不同,有所不同。
一般铝合金压铸件拔模高度从3mm~250mm:内壁出模斜度按5º30´~0º30´,外壁出模斜度取其一半;圆型芯的出模斜度,按4º~0º30´。
文字符号的出模斜度按10º~15º具体如何细分挡次和各挡次斜度值的选取,请参阅模具设计手册或压铸件标准等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铸产品缺陷分析目的:完善车间管理,搞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对产品缺陷的分析能力.一.流痕A其他名称:条纹。
B特征:1铸件表面上呈现与金属液流动方向相一致的,用手感觉得出的局部下陷光滑纹路。
2此缺陷无发展方向,3 用抛光法能去处。
C产生原因:1、两股金属流不同步充满型腔而留下的痕迹。
2、模具温度低,如锌合金模温低于150℃,铝合金模温低于180℃,都易产生这类缺陷。
3、填充速度太高。
4、涂料用量过多。
D排除措施:1、调整内浇口截面积或位置。
2、调整模具温度,增大溢流槽。
3、适当调整填充速度以改变金属液填充型腔的流态。
4、涂料使用薄而均匀。
二.冷隔A其他名称:冷接(对接)。
B特征:温度较低的金属流互相对接但未熔合而出现的缝隙,呈不规则的线形,有穿透的和不穿透的两种,在外力的作用下有发展的趋势。
C产生原因:1、金属液浇注温度低或模具温度低。
2、合金成分不符合标准,流动性差。
3、金属液分股填充,熔合不良。
4、浇口不合理,流程太长。
5、填充速度低或排气不良。
6、比压偏低。
D排除措施:1、适当提高浇注温度和模具温度。
2、改变合金成分,提高流动性。
3、改进浇注系统,改善填充条件。
4、改善排溢条件,增大溢流量。
5、提高压射速度,改善排气条件。
6、提高比压三、擦伤A其他名称:拉力、拉痕、粘模伤痕。
B特征:顺着脱模方向,由于金属粘附,模具制造斜度太小而造成铸件表面的拉伤痕迹,严重时成为拉伤面。
C产生原因:1、型芯、型壁的铸造斜度太小或出现倒斜度。
2、型芯、型壁有压伤痕。
3、合金粘附模具。
4、铸件顶出偏斜,或型芯轴线偏斜。
5、型壁表面粗糙。
6、涂料常喷涂不到。
7、铝合金中含铁量低于0.6%。
D排除措施:1、修正模具,保证制造斜度。
2、打光压痕。
3、合理设计浇注系统,避免金属流对冲型芯、型壁,适当降低填充速度。
4、修正模具结构。
5、打光表面。
6、涂料用量薄而均匀,不能漏喷涂料。
7、适当增加含铁量至0.6~0.8%。
四、凹陷A其他名称:缩凹、缩陷、憋气、塌边。
B特征:铸件平滑表面上出现的凹瘪的部分,其表面呈自然冷却状态。
C产生原因:1、铸件结构设计不合理,有局部厚实部位,产生热节。
2、合金收缩率大。
3、内浇口截面积太小。
4、比压低。
5、模具温度太高。
D排除措施:1、改善铸件结构,使壁厚稍为均匀,厚薄相差较大的连接处应逐步缓和过渡,消除热节。
2、选择收缩率小的合金。
3、正确设置浇注系统,适当加大内浇口的截面积。
4、增大压射力。
5、适当调整模具热平衡条件,采用温控装置以及冷却等。
五、气泡A其他名称:鼓泡。
B特征:铸件表皮下,聚集气体鼓胀所形成的泡。
C产生原因:1、模具温度太高。
2、填充速度太高,金属流卷入气体过多。
3、涂料发气量大,用量过多,浇注前未燃尽,使挥发气体被包在铸件表层。
4、排气不顺。
5、开模过早。
6、合金熔炼温度过高。
D排除措施:1、冷却模具至工作温度。
2、降低压射速度,避免涡流包气。
3、选用发气量小的涂料,用量薄而均匀,燃尽后合模。
4、清理和增设溢流槽和排气道。
5、调整留模时间。
6、修整熔炼工艺。
六、气孔A其他名称:空气孔、气眼。
B特征:卷入压铸件内部的气体所形成的形状较为规则,表面较为光滑的孔洞。
C产生原因主要是包卷气体引起1、浇口位置选择和导流形状不当,导致金属液进入型腔产生正面撞击和产生旋涡。
2、浇道形状设计不良。
3、压室充满度不够。
4、内浇口速度太高,产生湍流。
5、排气不畅。
6、模具型腔位置太深。
7、涂料过多,填充前未燃尽。
8、炉料不干净,精炼不良。
9、机械加工余量太大。
D排除措施1、选择有利于型腔内气体排除的浇口位置和导流形状,避免金属液先封闭分型面上的排溢系统。
2、直浇道的喷嘴截面积应尽可能比内浇口截面积大。
3、提高压室充满度,尽可能选用较小的压室并采用定量浇注。
4、在满足成型良好的条件下,增大内浇口厚度以降低填充速度。
5、在型腔最后填充部位处开设溢流槽和排气道,并应避免溢流槽和排气道被金属液封闭。
6、深腔处开设排气塞,采用镶拼形式增加排气。
7、涂料用量薄而均匀,燃尽后填充,采用发气量小的涂料。
8、炉料必须处理干净、干燥,严格遵守熔炼工艺。
9、调整压射速度,慢压射速度和快压射速度的转换点。
10、降低浇注温度,增加比压。
七、缩孔A其他名称:缩眼、缩空。
B特征:压铸件在冷凝过程中,由于内部补偿不足所造成的形状不规则,表面较粗糙的孔洞。
C产生原因1、合金浇注温度过高。
2、铸件结构壁厚不均匀,产生热节。
3、比压太低。
4、溢流槽容量不够,溢口太薄。
5、压室充满度太小,余料(料饼)太薄,最终补缩起不到作用。
6、内浇口较小。
7、模具的局部温度偏高。
D排除措施1、遵守合金熔炼规范,合金液过热时间太长,降低浇注温度。
2、改进铸件结构,消除金属积聚部位,均匀壁厚,缓慢过渡。
3、适当提高比压。
4、加大溢流槽容量,增厚溢流口。
5、提高压室充满度,采用定量浇注。
6、适当改善浇注系统,以利压力很好地传递。
八、花纹A特征:铸件表面上呈现的光滑条纹,肉眼可见,但用手感觉不出的,颜色不同于基体金属的纹络,用0#砂布稍擦几下即可去除。
B产生原因1、填充速度太快。
2、涂料用量太多。
3、模具温度偏低。
C排除措施1、尽可能降低压射速度。
2、涂料用量薄而均匀。
3、提高模具温度。
九、裂纹A特征:铸件上合金基体被破坏或断开形成细丝状的缝隙,有穿透的和不穿透的两种,有发展的趋势。
B裂纹可分为冷裂纹和热裂纹两种,它们的主要区别是:冷裂纹铸件开裂处金属未被氧化,热裂纹铸件开裂处金属被氧化。
C产生原因1、铸件结构不合理,收缩受到阻碍,铸件圆角太小。
2、抽芯及顶出装置在工作中发生偏斜,受力不均匀。
3、模具温度低。
4、开模及抽芯时间太迟。
5、选用合金不当或有害杂质过高,使合金塑性下降。
锌合金:铅、锡、镉、铁偏高铝合金:锌、铜、铁偏高铜合金:锌、硅偏高镁合金:铝、硅、铁偏高D排除措施1、改进铸件结构,减少壁厚差,增大铸造圆角。
2、修正模具结构。
3、提高模具工作温度。
4、缩短开模及抽芯时间。
5、严格控制有害杂质,调整合金成份,遵守合金熔炼规范或重新选择合金牌号。
十、欠铸A其他名称:浇不足、轮廓不清、边角残缺。
B特征:金属液未充满型腔,铸件上出现填充不完整的部位。
C产生原因1、合金流动不良引起:(1)、金属液含气量高,氧化严重,以致流动性下降。
(2)、合金浇注温度及模具温度过低。
(3)、内浇口速度过低。
(4)、蓄能器内氮气压力不足。
(5)、压室充满度低。
(6)、铸件壁太薄或厚薄悬殊等设计不当。
2、浇注系统不良引起:(1)、浇口位置、导流方式、内浇口股数选择不当。
(2)、内浇口截面积太小。
3、排气条件不良引起:(1)、排气不畅。
(2)、涂料过多,未被烘干燃尽。
(3)、模具温度过高,型腔内气体压力较高,不易排出。
D排除措施1、改善合金的流动性:(1)、采用正确的熔炼工艺,排除气体及非金属夹杂物。
(2)、适当提高合金浇注温度和模具温度。
(3)、提高压射速度。
(4)、补充氮气,提高有效压力。
(5)、采用定量浇注。
(6)、改进铸件结构,适当调整壁厚。
2、改进浇注系统:(1)、正确选择浇口位置和导流方式,对非良形状铸件及大铸件采用多股内浇口为有利。
(2)、增大内浇口截面积或提高压射速度。
3、改善排气条件:(1)、增设溢流槽和排气道,深凹型腔处可开设通气塞。
(2)、涂料使用薄而均匀,吹干燃尽后合模。
(3)、降低模具温度至工作温度。
十一、印痕A其他名称:推杆印痕、镶块或活动块拼接印痕。
B特征:铸件表面由于模具型腔磕碰及推杆、镶块、活动块等零件拼接所留下的凸出和凹下的痕迹。
C产生原因1、推杆调整不齐或端部磨损。
2、模具型腔、滑块拼接部分和其活动部分配合欠佳。
3、推杆面积太小。
D排除措施1、调整推杆至正确位置。
2、紧固镶块或其他活动部分,消除不应有的凹凸部分。
3、加大推杆面积或增加个数。
十二、网状毛刺A其他名称:网状痕迹、网状花纹、龟裂毛刺。
B特征:由于模具型腔表面产生热疲劳而形成的铸件表面上的网状凸起痕迹和金属刺。
C产生原因1、模具型腔表面龟裂造成的痕迹,内浇口区域附近的热传导最集中,摩擦阻力最大,经受熔融金属的冲蚀最强,冷热交变最剧,最易产生热裂,形成龟裂。
2、模具材料不当或热处理工艺不正确。
3、模具冷热温差变化大。
4、合金液浇注温度过高,模具预热不够。
5、模具型腔表面粗糙度Ra太大。
6、金属流速过高及正面冲刷型壁。
D排除措施1、正确选用模具材料及合理的热处理工艺。
2、模具在压铸前必须预热到工作温度范围。
3、尽可能降低合金浇注温度。
4、提高模具型腔表面质量,降低Ra数值。
5、镶块定期退火,消除应力。
6、正确设计浇注系统,在满足成型良好的条件下,尽可能用较小的压射速度。
十三、有色斑点A其他名称:油斑、黑色斑点。
B特征:铸件表面上呈现的不同于基体金属的斑点,一般由涂料碳化物形成。
C产生原因1、涂料不纯或用量过多。
2、涂料中含石墨过多。
D排除措施1、涂料使用应薄而均匀,不能堆积,要用压缩空气吹散。
2、减少涂料中的石墨含量或选用无石墨水基涂料。
十四、麻面A特征:充型过程中由于模具温度或合金液温度太低,在近似于欠压条件下铸件表面形成的细小麻点状分布区域。
B产生原因1、填充时金属分散成密集液滴,高速撞击型壁。
2、内浇口厚度偏小。
C排除措施1、正确设计浇注系统,避免金属液产生喷溅,改善排气条件,避免液流卷入过多气体,降低内浇口速度并提高模具温度。
2、适当调整内浇口厚度。
十五、飞边A其他名称:披缝。
B特征:铸件边缘上出现的金属薄片。
C产生原因1、压射前机器的锁模力调整不佳。
2、模具及滑块损坏,闭锁元件失效。
3、模具镶块及滑块磨损。
4、模具强度不够造成变形。
5、分型面上杂物未清理干净6、投影面积计算不正确,超过锁模力。
7、压射速度过高,形成压力冲击峰过高。
D排除措施1、检查合模力或增压情况,调整压射增压机构,使压射增压峰值降低。
2、检查模具滑块损坏程度并修整,确保闭锁元件起到作用。
3、检查磨损情况并修复。
4、正确计算模具强度。
5、清除分型面上的杂物。
6、正确计算调整锁模力。
7、适当调整压射速度。
十六、分层A其他名称:隔皮。
B特征:铸件上局部存在有明显的金属层次。
C产生原因1、模具刚性不够,在金属液填充过程中,模板产生抖动。
2、压室冲头与压室配合不好,在压射中前进速度不平稳。
3、浇注系统设计不当。
D排除措施1、加强模具刚度,紧固模具部件。
2、调整压射冲头与压室,保证配合良好。
3、合理设计内浇口。
十七、疏松A特征:铸件表层上呈现松散不紧实的宏观组织。
B产生原因1、模具温度过低。
2、合金浇注温度过低。
3、比压小。
4、涂料过多。
C排除措施1、提高模具温度至工作温度。
2、适当提高合金浇注温度。
3、提高比压。
4、涂料薄而均匀。
十八、错边(错扣)A其他名称:错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