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经济思想
试论魏源的经济制度创新思想
1制度的选择至关重要 , 、 因为制度 能提供有效 的
激励 以启动人 的能动性 。只有在制度安排使得生产 性 努力变得有利可 图时, 才会 出现经 济增 长 。有什 么样 的制 度安排 , 就会 有什 么样的行 为 , 而便有什 么样 从
的经济结果 。
制度的 内容包 括正式 规则 和非 正式规 则 以及 它
45
组织上必须进行史无前例 的探索 和创造 , 即首创 型创
新 。而移植型创新则 主要 发生在 后现代化 国家 , 这种
现代化开始启动 时 , 现代化 已不再 是新事物 。后 现代 国家 可 以通过 选择 性的采借 现有制 度并在此 基础上
加 以创造 , 即移植型创新。 二、 魏源经 济制度创新思想的总体 考察
翻翻 瞳目
“ 战舰有尽 而出鬻之 船无尽 ” “ ,造船 有数而 出鬻器 械
无数 。”f虽然没有采用资本 主义生产力和经营方 式 @也
的明确 的主张 , 但他从 自己一 贯的利商思想 出发提 出 了“ 官局 ” 国营工厂 ) ( 生产 的轮船 和某 些器械 也 可向 商人 出售 , 国家的海军舰艇也 可为出洋贸易 的商船护
航等主张 。此外 , 他还提到 , 新式工业 除了官办 以外 , 也可允许民办。这些法 已经朦胧地表达了一种 向新式
( )魏源认为 ,制度创 新能推 动社会经济 的发 一
展。
首先 , 他认为人类历史 是不断变 化的。他从公羊 三世 之说出发 , 为 天 、 、 、 认 地 人 物从古 到今均 时时刻 刻在变化着 。他说 :气 化无一 息不变者也 ” 因此 “ “ , 三 代 以上 , 皆不 同今 日之 天 , 皆不 同今 日之地 , 皆 天 地 物 不同今 日之物 。” 因此 , ② 人类 历史 毫无疑问是发展变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思想主张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思想主张
魏源是中国著名古代学者,主要著作《海国图志》。
在其文中,魏源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首先,魏源认为,必须精心改革和完善政府管理体制,才能有效解决全球复杂的政治问题。
这项改革对于政治的稳定是至关重要的,因此魏源提出,君臣之间的关系应该建立在同理心基础上,以利于政府的正常运作。
此外,魏源还强调,国家需要客观地审视自己,以确
保国家在社会发展上能够及时调整和完善政策。
此外,魏源认为,牢牢把握发展战略,努力提高社会福祉水平,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必
由之路。
唯有在尊重劳动者权益的前提下,平衡劳资双方的利益,建立公平、公正的劳动
秩序,才能保障国家的根本安全。
总之,魏源的思想,影响了中国的政治文化,是我国古代经典思想的珍贵财富。
魏源主张政府管理体制的完善,推动发展战略,促进劳动者权益的尊重,为实现国家安康提供了重
要指导。
经济思想的主要观点
经济思想的主要观点重视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的发展。
魏源坚持“以农为本”,重视“本富”。
魏源把农业所生产的自然形态财富——食看作“本富”。
在他看来,“本富”是社会繁荣的基石。
“重本”思想还表现在他强调“阜食源”,即增加粮食生产。
他还以美国和秘鲁重视发展农业来阐述“重本”的合理性。
魏源在《弥利坚国总论下》中指出,美利坚因为谷物产出丰富而十分富有,秘鲁等国家虽然金银矿藏丰富但人民依然十分贫困。
所以金银并不是致富之宝,庄稼粮食才是国家富强的根本。
这是自古以来的至理名言,中国如此,其他国家也概莫能外。
魏源在坚持“重本”时很重视自耕农的重要性,他认为这些耕者有其田者是国家创造财富的支柱力量,因此一个国家的经济政策要十分注意保护他们的利益,让他们的生产条件能够得以维持和持续发展。
他高度赞扬前代的“耕战”政策。
农民破产流亡不利于农业生产,必须用屯垦手段加以解决。
魏源十分重视移民在发展农业中的作用,他主张让那些没有土地的人进行移民。
特别是向东南沿海那些地广人稀的地方移民,将荒芜的土地让移民大规模开垦。
他还主张朝廷应当将京城的旗人向北方和东北进行大规模移民垦荒,发展农业生产。
主张发展商品经济。
魏源感悟到中国经济大变革的时代脉搏,西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通过对外战争和殖民地的方式迅速蔓延世界各地,中国经济在被外国打开国门以后,也将不可避免地融入到世界商品经济的大潮中。
他顺应了这种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的时代潮流,提出了大力发展商品经济的见解。
魏源的商品经济思想是逐渐形成的。
在鸦片战争之前,他把“富民”分为“有田之富民”和“无田之富民”,前者是指农民的富裕,后者是指商人的富裕。
魏源十分重视“兴利”,要通过屯垦、采金(银矿)和更币来兴利。
鸦片战争后,魏源又提出了“缓本急标”的产业发展观。
所谓“缓本急标”的经济主张,是指在产业发展上,应当把商品经济置于首要地位。
他希望国家把主要精力从单纯农耕经济中转移出来,大力发展商品经济,相对于中国传统的重本抑商、工商为下的服务于自然经济的思想观念,是一个巨大进步,这也是魏源经济思想超越他同时代人经济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
魏源的经世致用思想
魏源的经世致用思想作者:李娟来源:《商》2015年第52期摘要:魏源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人物,在晚清思想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在中国面临深刻社会危机的背景下,魏源等人倡行“经世致用”思想,将学术研究同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相联系,对近代中国有重大影响。
关键词:魏源;经世致用;思想一、魏源经世致用思想的形成原因魏源是中国近代史上“开眼看世界”的先行者,积极推行经世致用的思想,提倡要关注社会现实,面对社会矛盾要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社会问题,达到国治民安的效果,魏源是著名的“经世致用”思想倡导者之一。
魏源经世致用思想的形成,与他所生活的环境和生活经历是分不开的,包括他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中的各种思想文化的影响,以及他成长的地域文化熏陶和生活经历都是不可缺少的因素。
首先从社会环境来说,魏源经世致用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是当时中国国情的产物。
清朝末期,封建制度不断走向僵化,封建专制不断加强,国家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对内农民起义越来越频繁,对外西方列强为了自己的利益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鸦片大量流入中国,而中国大量的白银外流,人民百姓负担加重,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
清朝政府在列强的威逼下,签订了各种不平等条约。
在这样的背景下,魏源倡行“经世致用”思想,把学术研究和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相联系;同时,西方列强的侵入让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看到了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和一系列经世改革的理论。
其次,从魏源的自身经历来看,一方面,他在科场走过30年,科场与官场的黑暗,使魏源對社会现实强烈不满,于是变革现实的经世思想就更加强烈。
另一方面,魏源的经世致用思想受到其成长环境和学习经历的影响,注重经世致用是湘湖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强调士人应该积极关心国家的命运。
魏源从小在家乡长大,受到曾经肄业湖湘文化之摇篮岳麓书院的二叔魏辅邦的熏陶。
除此之外,魏源的交友非常广泛,阅历也比较丰富,其经世思想的形成受到经世致用学者顾炎武、黄宗羲等思想的影响,标志魏源经世思想形成的《皇朝经世文编》中收集了他们的大量著作。
中央电视台徐明东介绍电视系列片《魏 源》
中央电视台徐明东介绍(jièshào) 六集电视(diànshì)纪录片《魏源》创作(chuàngzuò)意义魏源(1794~1857)是湖南邵阳隆回人。
道光二年举人,二十五年始成进士,官高邮知州,晚年弃官归隐,潜心佛学(fóxué),法名承贯。
魏源是中国清代启蒙(qǐméng)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杰出的爱国人士,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
魏源认为论学应以“经世致用”为宗旨,提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主张,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总结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
一是打破了传统的“夷夏之辨”的文化价值观,摒弃了九洲八荒、天圆地方、天朝中心的史地观念。
二是树立了五大洲、四大洋新的世界历史地理知识,传播了近代中国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多种文化样式、政治制度、经济思想、风土人情等。
三是拓宽了国人的视野,开辟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时代新风气。
中国的传统文化初步形成于夏商时期,在春秋战国趋于系统和逐渐完善,秦汉时期以法家思想和以儒家思想的中华文化得以确立并开始发扬,到了唐宋时期已到达颠峰,这就是今天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
在明清时期,中国传统文化渐入困境,封闭保守、盲目自大、愚昧无知的气氛笼罩着整个社会。
鸦片战后,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开始了艰难的转型。
魏源以其敏锐的目光、开阔的视野和大无畏的精神,提出了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对中国近代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在中国(zhōnɡ ɡuó)古代,介绍有关(yǒuguān)世界地理(dìlǐ)知识(zhī shi),当推西汉司马迁的《史记》。
由于(yóuyú)受认识自然水平的限制, 中国人认为,中国在世界的中心,四周是大海环绕,其他的国家都在海外。
这种观念在古代中国人的头脑中早已根深蒂固,直到明朝末年,外国传教士利玛窦带来了世界地图,中国人才知道中国不过处于世界的一隅而非世界的中心。
试论据义求利的取财原则——魏源经济伦理思想研究
不同历史时期,因其经济发展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 议的。 人们追富 逐利的天性不仅是人们行为的 杠杆, 也是 义利道德,义” “ 的含义也因之有所不同。儒家伦理道德 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 治理国家不能“ 强人之 的核心观念是“ , 义”其代表人物孔子认为, 民利, 大利就 所 不能” “ , 禁人之 所必 。 犯” 道德的作 用不是要否认 人们
合乎“ 的富 义” 和利, 孔子不但不反对, 而且还要努力去 圣 人乘天下之势, 犹蛟龙之乘云雾, 不崇朝雨天下而莫知 获得它。“ 富而可求也, 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 谁尸 其权。 哉神器, 大 亿万生灵之 所托 命也, 可暗奸, 而智
从吾所好” 。 ①
一
而力可觊图乎? 夫惟使势、 名纯乎道德者, 利、 可以治天下
这是十分浅显的道理。“ 民生在勤, 勤则不 所以, 魏源认为, 便民” “ “ 和 利民”这是变革前进 能成就事业, , 匮” 勤劳敬业与据义求利的取财原则的精神 内 @。 涵是一
治不必同, 期于利民。 ⑧ 道学家把道德 ( 同 致的。 ” 宋明 义) 功利
( 绝对地对立起来, 利) 鼓吹只有 “ 绝乎于理” 不讲任何 ,
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要 : 魏 源的经济伦理思想, 主要 集中在据 义求利的取财原则、 公
正合理的分配原 则、 奢有度 的消费原则、 俭 贵和崇让 的经营原则 以及爱民 富民的价值 目 标等五个方面。本文就其据义求利的取财原则进行研究。
自 来, 古以 社会的 经济活动都是围 绕着财富这个轴
魏源是一位改革派思想家,他的道德理论服务于其
“ 江河百源, 一趋于海, 势不可挡。” 就是“ 圣王复作”也 伪, , 去饰、 去畏难、 去养痈、 去营窟 ” 竭力劝导人们务实、 , 不能“ 反江河之水复归之山” 。 ⑦
魏源总结出什么思想
魏源总结出什么思想魏源(1819-1885)是清末思想家、政治家,他的著作《海国图志》和《中国历史新钞》等对于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和国家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魏源的思想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魏源主张变法兴国。
他认为中国的落后和弱小是导致国家衰败的重要原因,因此迫切需要进行变法来使中国强大起来。
他主张借鉴西方的先进经验和知识,从而实现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现代化。
他提出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实行君主立宪制度,保障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同时注重教育改革和科技进步,提倡启蒙运动,培养国民的科学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这些思想对于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启示作用,也为后来的改革者提供了思想支持。
其次,魏源关注民族问题和国家意识。
他认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应该重视各民族的平等和和谐发展。
他主张要改革教育体制,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理解,促进民族认同感的形成,从而凝聚起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
他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当时中国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民族问题,也为中国的民族团结和统一作出了积极贡献。
此外,魏源强调国家利益和国家长远发展的重要性。
他批评了中国历史上的闭关自守和保守主义思想,主张要积极参与国际交往和竞争。
他认为国家应该追求强盛和独立,扩大国家的权势和领土,保护国家的利益和尊严。
这些思想对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后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对外政策提供了借鉴。
总的来说,魏源的思想可以概括为变法兴国、民族团结和重视国家利益。
他的思想在当时中国社会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和国家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魏源的思想为中国的思想启蒙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也为中国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影响中国经济 现代化进程的十大湘学名人
影响中国经济现代化进程的十大湘学名人摘要:一、引言二、湘学的背景与影响三、曾国藩:湘学的开创者四、左宗棠:推动湘学发展的关键人物五、郭嵩焘:湘学思想家六、魏源:倡导经世致用的湘学名人七、刘蓉:湘学的重要人物八、王闿运:湘学的传承者九、谭嗣同:湘学的改革者十、蔡锷:湘学在民初的代表人物十一、结论正文:一、引言湘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支,对中国经济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十大湘学名人,他们分别是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魏源、刘蓉、王闿运、谭嗣同、蔡锷等,他们的思想观念和精神品质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湘学的背景与影响湘学起源于南宋,发源于湖南,以湖湘文化为基础,融合了儒家、道家、佛家等多种思想。
湘学强调实事求是、经世致用,主张学以致用,关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现实问题。
湘学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尤其是在近现代,湘学对中国经济现代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曾国藩:湘学的开创者曾国藩,清朝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湘学代表人物。
他主张实事求是、勤奋好学,提出了“以实事求是之心,行实事求是之道”的观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曾国藩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对中国经济现代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左宗棠:推动湘学发展的关键人物左宗棠,清朝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湘学代表人物。
他在洋务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湖南的近代化进程。
左宗棠主张经世致用,关注国家现实问题,积极引进西方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为中国经济现代化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
五、郭嵩焘:湘学思想家郭嵩焘,清朝末年著名的湘学思想家。
他主张实事求是、经世致用,关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现实问题。
郭嵩焘提倡学术研究要立足于实际,关注民生,为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提供理论支持。
六、魏源:倡导经世致用的湘学名人魏源,清朝末年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湘学代表人物。
他倡导经世致用,主张学术研究要关注国家现实问题。
魏源经济伦理思想研究
人们追富逐利的天性不仅是人们行为的杠杆,也是社会历史 义的指引下进行,否则,其活动就缺乏了道德的合理性和正 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 , 他把利益需求视作主体的一种内在 当性 ,就是不义之举 。
维普资讯
第l 3卷
第6期
湖南商学 院学报 ( 双月刊)
J OURNAL OF HUNAN BUS NF S COLLEGE I A
V0 . 3 No 6 1 1 .
20 06年 1 2月
De . o) c 2( 6
魏 源经 济 伦 理 思想 研 究
不能 “ 强人之所不能” 禁人之所必犯” ,“ 。道德的作用不是 分配问胚 ,而且还 关系到情感 的分配问题 和人 际关 系 的和谐 要否认人们 的 物质利 益 ,而在 于 “ 以美 利利 天 下之 庶人 ” 问题 它直接影响着物质再生产和道德的良性发展与完满 , , “ 于百姓则开之子利而防之于谣, ”使他们能 “ 见利思义” 这不仅是因为它的手段性——直接影响人们从事物质生产的 , 积极性 ,而且还因为它的 目的性— —社会财 富的 公平分 配是 “ 据义求利” 。 尽管魏源把利益的需求视作主体的一种内在属性和社会 人类世代向往的理想 目标 ,是人类美好 生活的基础 。 发展的 前提、动力, 但同时他也认为 “ 利”有其局限性 ,有 在经济伦理领域里,公正可定义为 : 通过合法的社会制 提升和超越的必要,利益的获取有一个是否正当的问题 , 单 度安排和合理的利益调节机制或方式,对社会经济生活中的 纯的 “ 利” 不足以体现人 的价值 和生命 的全都 意 义。因此 , 权益与责任的公平分配和合理调节 ,以及与此相应的人们的
[ 收稿 日 ]20- 12 期 06 1-2 C 作者简介 ]齐冬莲 (91 ,女 ,湖南束 阳人 ,湖南商学 院公共管理系讲师 。 17 一)
魏源的政治主张
魏源的政治主张魏源认为论学应以"经世致用"为宗旨,提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主张,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欢迎大家阅读:革新变法魏源是一个进步的思想家、史学家和坚决反对外国侵略的爱国学者。
他积极要求清政府进行改革,强调:“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无不除弊而能兴利之法,无不易简而能变通之法。
”他着重于经济领域的改革,在鸦片战争前后提出了一些改革水利、漕运、盐政的方案和措施,要求革除弊端以有利于“国计民生”,认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
这些主张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对于后来的资产阶级变法维新运动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反对侵华魏源坚决反对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华活动,提出了反侵略的主张与办法。
他对人民群众的力量有一定的认识,同林则徐“民心可用”的观点相一致,提出“义民可用”的主张。
他从三元里和台湾等地人民抗英斗争中得到鼓舞。
在三元里人民痛击英国侵略者之后,他满怀激情地以“同仇敌忾士心齐,呼市俄闻十万师”,“前时但说民通寇,此日翻看吏纵夷”的诗句,热情讴歌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愤怒声讨投降派为侵略军解围的可耻行经,并在《海国图志》中写道:“三元里之战,以区区义兵,围夷酋,斩夷师,歼夷兵,以欵开网之而逸,孰谓我兵陆战之不如夷者?”又说“广东之斩夷首,捐舰者皆义民”,“两禽夷舶于台湾,火攻夷船于南澳者亦义民”。
他主张利用和依靠人民群众作为抵抗外来侵略的主要力量,与投降派“防民甚于防寇”的反动政策形成鲜明的对照。
为了有效地进行抵抗,他反对“浪战”,而主张“以守为战”。
他总结鸦片战争的经验教训,提出“自守之策二:一曰守外洋不如守海口,守海口不如守内河;一曰调客兵不如练土兵,调水师不如练水勇”,主张采取诱敌深入的策略,“设阱以待虎,设以待鱼”,以歼灭来犯者。
这种相信熟悉情况的当地人民群众,发挥他们的长处和抗敌的积极性来组织反侵略武装力量,并采取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是切合于当时敌强我弱,敌寡我众的客观实际的,也是完全可行的。
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考试复习资料
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考试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盛世危言》】中国思想界较早地认真考虑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著作。
郑观应于1894年著。
全书贯穿着“富强救国”的主题,在政治、经济等方面提出了可行的改革方案。
政治上主张建立议会式的立宪政体;在经济上主张组建商业团、大力发展现代工业。
在司法上主张向西方学习,文明制法、执法。
《盛世危言》是一个全面系统地学习西方社会的纲领对中国近代思想史及商业发展起了深远的影响。
2、【《乙丙日记》】书名,汪士铎著。
1935年由邓之诚整理编次,题名《乙丙日记》,共三卷。
书中关于人口的思想是:(一)继承和发展了前人关于人口每30年增长(二)人口数量与质量的关系(三)提倡晚婚和优生(四)使用药物的节育措施(五)与人口问题相关的富民思想(六)与人口问题相关的重商思想。
《乙丙日记》提出的人口思想,对于当时乃至现今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3、【《实业计划》】一部关于中国实业建设问题的专著。
孙中山著,其核心是发展交通运输业(尤以铁路为主)。
其内容主要是建设港口、整修水道、发展铁路、开采原/燃料、建设民生工业。
《实业计划》为中国经济建设设计了宏伟蓝图,其包含了有关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一系列思想,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4、【镑亏】旧中国以银或银元为货币时,对国外支付因英镑汇价上涨所造成的亏损。
此时的国际社会对外付款常以英镑汇价为标准。
英镑汇价上涨,就要多付银两或银元,造成亏损。
镑亏的出现,导致银两或银元大量外流,银价上涨,国内物价上涨,人民生活困难,加剧了社会矛盾。
5、【厘金】中国国内贸易征税制度之一。
始于1853年,终于1931年。
厘金分为:板厘(坐贾征收交易税)、活厘(行贾征收通过税);税率值百抽一。
厘金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但更大程度利于洋货在国内的倾销。
后期发展成为地方割据的财源之一,不利于中央经济的统一,后废除。
6、【《资政新篇》】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纲领。
中国经济思想史第十七章魏源经济思想
• 4、凭票运盐、允许转岸 • 一、凭票运盐。“其票三联,一由场大使截交运司, 一存分司,一给民贩”作运盐凭证。 • 二、统一盐月价。“每引钱粮经费仪征一两二钱.盐价 六钱”,以后视情况变化,适当调整。 • 三、发给照票,由州县发给商人护照,“十引一票,加 铃截角”,载明姓名、年貌、籍贯,凭证赴场购盐。 • 四、设卡查验。在交通要道设卡,由卡员检查,“所过 关津止验票,不查盐,尽革州县岸规”。 • 五、严肃纪律。凡“船户之偷搀.匪徒之劫青役之勒索, 牙侩之把持,随觉随治,令行禁止,千里肃然”。 • 六、允许转岸。“本岸滞销者,垫许运他岸,惟不得越 出行票四十二州县之外”。 • 七、“改道不改捆”。改革包捆与运输,途中不改捆, 运销口岸可以自便,不作统一规定。
• 著述: • 主编《皇朝经世文编》( 1825年编,1826年出 版),(一百二十卷。辑官书、论著、奏疏、书 札等而成,包括学术、治体、吏政、户政、礼政、 兵政、刑政和工政等八类)。 • 《圣武记》14卷(1842) • 遵林则徐嘱编撰《海国图志》(1843)。书中比 较详细地介绍了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地理、历 史及军事等方面的情况,还比较注重总结各国盛 衰兴亡的经验教训,是当时中国人了解和抵抗西 方列强的宝贵典籍。
•
•
道光朝讲经世之学者,推默深 与定庵,实则龚博而不精,不如魏 之切实而有条理。《左宗棠全集· 奏稿卷12》
第二节
•
变易说
“以训诂音声蔽小学,以名物器物蔽 《三礼》,以象数蔽《易》,以鸟兽草术 蔽《诗》,毕生治经,无一言益己,无一 事可验诸治者乎?” • “能以《周易》决疑,以《洪范》占变, 以《春秋》断事,以《礼》、《乐》服制 兴教化,以《周官’》致太平,以《禹贡》 行河,以《三百五篇》当谏书,以出使专 对,谓之以经术为治术”。
魏源经济伦理思想研究的开题报告
魏源经济伦理思想研究的开题报告
题目:《魏源经济伦理思想研究》
背景与意义:
魏源是清末民初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其著作涉及政治、经济、伦理、文化等方面,成为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思想资源之一。
魏源的经济
伦理思想贯穿其整个思想体系,旨在探讨如何建立“以人为本、追求公正、讲究效率”的现代化经济伦理体系。
因此,深入研究魏源经济伦理
思想,对于理解魏源思想、建立现代化经济伦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问题:
1. 魏源对现代化经济伦理体系的构建有何贡献?
2. 魏源关于经济主体的思考和经济利益的界定是怎样的?
3. 魏源关于经济秩序和市场竞争的思考是怎样的?
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法:深入研究魏源的著作,阐释其经济伦理思想,以及
其思想的理论基础和内在逻辑。
2. 比较研究法:将魏源经济伦理思想与其他经济学家的思想进行比
较研究,从而发掘魏源思想的独特性和创新性。
3. 逻辑分析法:对研究问题进行逻辑分析,理清魏源经济伦理思想
的基本逻辑,从而揭示其影响和作用。
预期成果:
1. 阐发魏源经济伦理思想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内在逻辑。
2. 揭示魏源经济伦理思想对于中国近现代经济文化的深远影响。
3. 探索魏源经济伦理思想对于中国经济伦理建设的启示和借鉴。
试论魏源的经济思想
荒 , 手待 尽 ; 若 无 田 富 民 , 什 一 之 利 , 贩 四方 , 赋 敛 束 非 逐 转 无 徭 役 , 官吏 挟 制 , 有 与 民 争利 之 桑 孑 , 分 其 利 而 不 能 破 无 即 L能
其 家也 ; 以有 田之 富 民可 悯 更 甚 于无 田 。 是 ”
个 对 封 建 自然 经 济 和 商 品经 济 的态 度 或 立 场 问题 。“ 本 重
爱 国 主义 的 启 蒙 思想 家 , 鸦 片 战争 后 中 国开 始 发 生 剧 烈 变 是 动 时期 的地 主 阶 级 改革 派 经 济 思 想 承 先 启 后 的代 表 人 物 . 是 中 国 近代 经 济 思 想 的 开拓 者 。他 的 经 济 思 想 可 以 归 纳 为 “ 缓
本 急标 ” 、黜 奢 崇 俭 ” 、除 弊兴 利 ” 、 外 贸 易论 和 “ 论 “ 论 “ 论 对 师 夷 制 夷 ” , 映 了 中 国历 史 新纪 元 开 端 的 追 求 资 本 主 义 现 论 反
种 富 民 , 都 主 张 保 护 , 他 更 重 视“ 田之 富 民” 认 为 他 们 他 但 有 , 是 封 建 国 家 的 财 富 和力 量 的主 要 基 础 , 国家 的 政 策 必 须 保 护 而不 能损害他们的利 益, 以使 他 们 “ 敢顾 家 业 ” 这 清 楚 地 表 . 现 了他 维 护 地 主 阶 级 利 益 的态 度 。 如 同 宋 代 以 来 许 多 封建 社 会 传 统 的 经 济 思 想家 一 样 . 魏 源 也 极 力 宣 扬 保 富 论 , 他 的保 富论 是 和 重 本 思 想 密 切联 系 而
关键词: 源 ;经 济思 想 ; 革 魏 改
中 图分 类 号 : 2 Fl 9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 0 8 2 5 ( 0 6 0 — 0 6 0 1 0 — 8 9 2 0 ) 50 5 — 3
关于魏源经济思想论述
关于魏源经济思想论述前言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是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动的年代。
尖锐的阶级斗争和反对外国侵略的民族斗争,把一批中国近代早期的思想家推上历史舞台,魏源就是这批思想家中比较著名的一个,科学分析和评价魏源,是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中一个必要的课题。
魏源(1794~1857年),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
名远达,字默深,又字墨生、汉士,号良图,汉族,湖南邵阳隆回人,道光二年举人,二十五年始成进士,官高邮知州,晚年弃官归隐,潜心佛学,法名承贯。
魏源是开一代新风的人物。
他的一生跨越鸦片战争前后两个不同阶段。
民族的危机促使他正视和研究社会现实问题,并努力了解中国以外的世界。
在他的一系列思想中,经济思想影深远,许多人研究发展,本文将从他这一思想出发,从他的现状及其发展出发,分析其对现代化建设影响。
关键字魏源经济思想一革新变法魏源是一个进步的思想家、史学家和坚决反对外国侵略的爱国学者。
他积极要求清政府进行改革,强调:“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无不除弊而能兴利之法,无不易简而能变通之法。
”他着重于经济领域的改革,在鸦片战争前后提出了一些改革水利、漕运、盐政的方案和措施,要求革除弊端以有利于“国计民生”,认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
这些主张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对于后来的资产阶级变法维新运动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魏源同林则徐一样,是鸦片战争时期“睁眼看世界”,最有眼光的人物。
他既坚决反抗侵略,又重视了解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作为对付侵略的重要方法。
他在《海国图志》中很好贯彻并发挥了林则徐了解和学习西方的思想和做法,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正确口号,认为“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把学习西方的“长技”提高到关系国家民族安危的大事来认识,使之在当时社会上发生了振聋发聩的重大影响,针对当时封建顽固派把西方先进的工艺技术一概目之为“奇技淫巧”的无知,他指出,“有用之物,即奇技而非淫巧”,必须认真加以学习,而不能盲目自大,自甘落后,为此,他提出一套具体方案,不但包括了官办军事工业,改进军队武器装备的内容,而且提出了兴办民用工业,允许商民自由兴办工业的主张。
魏源经济思想中的近代因素
注重末富的重民说
• 本富”指那些从事单一粮食生产的有田之富民,是 一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 “末富”指那些从事非农生产和经营的无田之富民, 相当现在所提的民营工商业。 • 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是重农抑商、重 本抑未的。但是,在魏源眼里,无田之富民经营形 式多样、手段灵活,其效益和境遇远远要比有田之 富民好,因而极力提倡“末富”,亦即主张大力发 展民营工商业。
《论魏源的经济思想中的近代因素》
作者:刘汉武
注重末富的重民说
• “使人不敢顾家业则国必亡。善赋民者,譬植柳乎? 薪其枝叶而培植其本根;不善赋民者,譬则剪韭乎, 日剪一畦,不罄不止。” • “王者藏富于民,譬同室博弈而金帛不出户庭。” • “富民一方之元气,公家有大征伐、大徙役皆倚赖 焉,大兵燹,大饥瑾皆仰给焉”。 • “故土无富户则国贫,土无中户则国危,至下户流 亡而国非其国矣。”
“缓本急标”的重商论
• 实行盐政改革,改盐业官营为盐业商营。食盐在中 国封建社会里是一种特殊商品,上关国计,下系民 生。 • 为减轻民间商人的负担,提出了六条优惠办法:一、 酌减盐价,以轻商本;二、酌减钱粮,以减课重; 三、原包出场,以简化改捆、过秤手续;四、坝盐 先运,以利商人;五、南课之盐,准在仪征出售, 以利商人收回成本;六、北盐南课,应在扬州开局, 以利征收。
重视外贸的货币财富论
• 把金钱和货币,货币与财富等同起来,以拥有财富 的多少作为一国富裕程度和实力大小的标志,要求 以发展国际贸易顺差来取得财富,这是重商主义的 主要特征。 • 这反映了中国封建经济内部随着资本主义经济萌芽 的滋长和外资商品倾销的刺激,国内商业资本力量 开始壮大并提出自己的要求。来自倡导公平竞争,打破垄断体制
重视外贸的货币财富论
魏源货币思想评议
魏源货币思想评议
魏源货币思想评议:
魏源认为权衡万物轻重的货币,必须是“五行百产之精华”,“天地自然之珍”,即量小值大的珍贵物资。
白银恰巧具有这个特质,事实上又久已成为广泛流通的货币,所以货币必然归结为白银。
从金属论出发,魏源驳斥了王瑬的无限发行不兑现纸币的“废银行钞”论,指出国家发行货币,应该“一主于便民,而不在于罔利”。
滥发纸币,久之必然贬值,物价腾踊,百货滞而不行。
他对不兑现纸币,采取绝对否定的态度,至于以“官钱为本”的兑现纸币,则认为还是可行的。
针对当时货币的流通情况,他建议采取两点措施:一是“采金”,鼓励商民开采银矿,以增加银的来源。
二是“更币”,“仿番制以抑番饼”(《圣武记·军储篇三》),即仿效西方铸造银币,以抵制外国银元。
魏源这一建议,反映了中国货币由称量货币向计量货币推进的要求,也反映了他力图抵制外国金融掠夺,维护民族利益的愿望。
魏源经济思想述评
魏源经济思想述评作者:陈朝祥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0年第08期【摘要】作为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思想的奠基者,魏源生活的年代正是中国社会剧变的时期,他的一生贯串于封建“末世”和近代初期。
魏源经济变革思想是其社会变革思想精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继承了中国古代传统的许多经济观念,又使这些变革主张符合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魏源经济思想时代背景影响魏源经济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魏源生活的年代正是中国社会剧变的时期,他的一生贯串于封建“末世”和近代初期。
魏源的前期正当中国中世纪的末期,清朝封建专制统治濒于崩溃。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用经济侵略手段不断叩击中国沿海门户,社会危机加剧,民族矛盾上升。
魏源的后期,则是中国跨入近代社会的初期阶段。
这个具有“天崩地解”的历史性转折的出现,既不是当时中国社会生产力的重大突变所导致,也不是波澜壮阔的革命运动的结果,而是由英国侵华战争所致。
以鸦片战争为起点,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扭曲的社会形态,也深切影响了中国社会历史进程。
所处时代凸显的严重民族危机和日益激化的社会危机,迫使包括魏源在内的有识之士认真思索并作出反应,本属于统治阶级一部分的较为开明的知识分子踏上历史舞台。
魏源对当时中国积贫积弱的现实有清醒认识,认为令人忧虑的“四海饥”的严重局势正在日趋恶化。
水、旱、兵、税成为四大祸害,复加以“病漕、病鹾、病吏、病民之患”,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民,无衣无食,辗转于死亡线上。
甚至“有田之富民”也往往因“租税”、“徭役”和“饥荒”而“束手待尽”,濒于破产。
他认为,当时的清朝社会经济已处于“蜗庐外漏兼中蠹”的衰败状态。
魏源对这种衰败的社会现实的形成原因也有深刻的认识,他认为“川壅必溃”的灾难性后果是清朝因循苟且造成的。
魏源在《筹鹾篇》认为:“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无不除弊而能兴利之法,无不易简而能变之法。
”唯一的出路在于社会变革,只有变法才能结束危机四伏的局面,出现“天日昌”、“风雷行”的新局面。
魏源总结出什么思想
魏源总结出什么思想魏源(1794年-1857年)是晚清时期的一位思想家、政治家和历史学家。
他的思想涉及政治、历史、文化等多个领域,对当时的社会状况进行了深刻的观察和思考。
他的思想主要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国家改革、议政制度、道德教育和文化观念改革。
首先,魏源非常关注国家的未来发展和治理问题。
他认为,国家应该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来适应时代的变化。
他主张改变传统的官僚体制,提倡选拔人才和提升官员素质,以提高政府的效能。
他还提出要改革军队制度,并主张加强国防建设,以保障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其次,魏源主张实行议政制度,即通过议会来参与国家决策。
他认为,议政制度能够使国家决策更加公正和透明,避免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他提出了“民智当上”的观点,主张通过知识分子的参与来推动国家的进步和发展。
第三,魏源非常注重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他认为,一个国家的兴衰与道德风尚紧密相关。
他主张进行道德教育,培养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倡导崇德向善的价值观。
他追溯历史,寻找道德典范,并提出了“以教为国之一策”的主张,主张通过教育来推动国家的发展。
最后,魏源提出了文化观念的改革。
他认为,文化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和进步起着重要的作用。
他主张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推动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他强调要借鉴西方的先进文化,吸取其优点,以促进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总的来说,魏源的思想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状况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和发展的方案。
他的思想是为了振兴国家、推动社会的进步而提出的,对于当时的中国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他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国家改革、议政制度、道德教育和文化观念改革等多个方面,为后来的思想家和政治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或欲绝夷人互市,为拔本塞源之说。 在天朝原不惜损此百余万两之税晌,然 西洋诸国通市船者千有余年,贩鸦片者, 止英吉利耳,不能因绝英吉利,并诸国 而概绝之。濒海数十万众恃通商为生计 者,又将何以置之?” • “不尽促人寿命。海内生齿日众, 断无减耗户口之虞。” • “只准以货易货,不得用银购买”, • “文武员弁、士子、兵丁等不得沾 染恶习,而其民间贩卖吸食者,一概勿 论。” (太常寺少卿许乃济)
•
“共计外夷岁人中国之货,仅值银二千 十四万八千元;而岁运出口之货,共值银三 千五百有九万三千元。以货易货,岁应补 中国价银千四百九十四万五千元。使无鸦 片之毒,则外洋之银有人无出,中国银且 日贱,利可胜述哉! ”
第四节 票盐制
• “东南财赋,淮盐最大,天下盐务,淮课 最重”,不仅每年“为课四百余万两”, 而且“枚关六省民食”。陶澎 • “两淮积弊六大苦:一、输纳之苦;一、 过桥之苦;一、过所之苦;一开江之苦;一、关 津之苦;一、口岸之苦。总计六者,岁费各 数万斤,应请革除。又掣挚三大弊一、加 花之弊;一、坐斤之弊;一、做斤改斤之弊’。
•
今夫赤子乳哺时,知识未开,呵禁 无用,此太古之无为也;逮长天真未 漓,则无窦以嗜欲,无芽其机智,此 中古之无为也;及有过而渐喻之,感 悟之,无迫束以决裂,此末世之无为 也。时不同无为亦不同。
“太古之不能不唐虞三代,唐虞三 代之不能不后世……故忠、质、文皆递 以救弊,而弊极则将复返其初。” • “史家正统之例,实春秋通三统之 义。” • “善言古者,必有验于今。” • “以实事程实功,以实功程实事。”
• 龚自珍“食固第一,货即第二” • 包世臣“本末皆富” • 魏源超越前二人。
• • •
“货币者,圣人所以权衡万物之轻重, 而时为之制。” “古币以金、以贝、以刀、布,宋、金及 明始用白金,各视其时王之制。然皆五行 百产之精华,山川阴阳所炉辅,决非易朽 易伪之物所能刑驱而势迫。”
• • “官铸银钱以利民用,仿番制以抑番饼。”
•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 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 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 作。”
北狄
诸
西戎
中国
夏
南蛮
东夷
春秋异内外
内其国而外诸夏 内诸夏而外夷狄
•
夫蛮狄羌夷之名,专指残虐性情之民 、未知王化者而言之,……非谓本国而外凡 有教化之国皆谓之夷狄也。”
“诚知夫远客之中有明礼行义、上通天象 、下察地理、旁彻物情、贯串今古者是瀛 寰之奇士、域外之良友,尚可称之曰夷狄 乎?”
• • • • • • • •
著述: 主编《皇朝经世文编》( 1825年编,1826年出版) 《圣武记》14卷(1842) 《海国图志》(1843) 《诗古微》(1822) 《书古微》(1822) (1830) (1830)
•
•
道光朝讲经世之学者,推默深 与定庵,实则龚博而不精,不如魏 之切实而有条理。《左宗棠全集· 奏稿卷12》
第十七章 魏源经济思想
• • • • •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魏源生平与著述 变易说 缓本急标说 票盐制改革 以夷制夷论
第一节 魏源生平与著述
变古愈尽,便民愈甚
尽得西洋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
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 一、生平 • 魏源(1794-1857),原名远达,字默深,一字墨 生,又字汉士。湖南邵阳县隆回人。 • 15岁补县学弟子员。 • 1814年后随父至京师求学,从胡承珙学习汉儒家 法,问宋学于姚学塽,学《公羊》于刘逢禄。 • 1822年(道光2年)顺天乡试中举(27岁),但此 后屡次会试不第,1829年会师不第,捐官内阁中 书舍人。长期在两江总督陶澎、江苏巡抚林则徐、 江宁布政使贺长龄署中任幕僚。 • 1842年入两江总督裕谦幕僚,1844年再次会试, 1845年(52岁,中恩科93名)殿试,赐同进士出 身,任江苏东台知县, • 1853年担任高邮知州,不久就因“迟误驿报”, 被弹劾革职。晚年修禅礼佛,法名承贯。 • 1857年(咸丰7年)3月,卒于杭州东园僧舍。
• •
“欲轻运本,速运期,应照食盐百斤出场 之例,分场设局,逐包掣定。无论通泰,皆 一水直达运河,及至仪征,但有掣验而无改 捆’,并规定“沿途过关,亦止加印加铃”,
票盐制具体措施3简化销盐手续
•
• “凡定价值、报销数、催补缓纳课银、 改给民贩水程,皆盐道专责”。
票盐制具体措施4减价敌私
• • • 政无缉私之法,化私为官,则官自畅矣。 自古有缉场私之法,无缉邻私之法。邻私 惟有减价敌之而已,减价之要,先减轻其商 本而已。
•
• 只要属于“有用之物,即奇技而非淫巧”, 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 • 至于在“不停贸易”,的名义下,听任 外国鸦片自由输入,那是 “养痈”政策, • “与吾不停贸易以自修自强者,天壤胡 越。” • “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
•
“其有洋船、洋炮、火箭、火药,愿售 者听。不惟以货易货,而且以货易船,易 火器,准以艘械、火药抵茶叶、湖丝之税, 则不过取诸商捐数百万,而不旋踵间,西 洋之长技尽成中国之长技。” • “彼国人口之货,莫大于湖丝、茶叶, 出口之货莫大于棉花、洋米、呢羽。……此 外铅、铁、硝、布等有益中国之物,亦可 多运多销。”
• “淮盐十载以来,江南、湖广大吏整伤又 整伤,弥缝又弥缝,是银价愈昂,私充愈 甚,官销愈滞”, • “如妾夫之患债,如通户之畏赋,如垂病 之日过一日,如穷邻之月攘以待来年” • “君子欲矫其弊而还其利,势必不得不 出于更革。小更革则小效,大更革则大效” • “弊必出于繁难,而化弊必出于简易”
票盐制具体措施1首定场价
第二节
变易说
变古愈尽,便民愈甚
存三统
夏朝
商朝
周朝
通三世
所传闻世
所传闻 异辞 隐桓庄 闵僖
所闻世
所闻异 词 文宣成 襄
所见世
所见异 辞 昭定哀
•
“能以《周易》决疑,以《洪范》占变, 以《春秋》断事,以《礼》、《乐》服制 兴教化,以《周官’》致太平,以《禹贡》 行河,以《三百五篇》当谏书,以出使专 对,谓之以经术为治术”。 • 曾有以通经致用为诟厉者乎?以训诂音 声蔽小学,以名物器物蔽《三礼》,以象 数蔽《易》,以鸟兽草术蔽《诗》,毕生 治经,无一言益己,无一事可验诸治者乎?
•
•
天下事,人情所不便者,变可复;人 情所群便者,变则不可复。江河百源,一 趋于海,反江河之水而复归之山,得乎? 履不必同,斯于适足;治不必同,斯于利 民。 • “变古愈尽,便民愈甚”
末富,其别在有田无田。 有田而富者,岁输租税、供徭役,事事受制于官, 一遇饥荒,束手待尽。非若无田富民,逐什一之 利,转贩四方,无赋敛徭役,无官吏挟制,即有 与民争利之桑、孔(孔仅),能分其利而不能破其家 也。是以有田之富民可悯,更甚于无田。” • “语金生粟死之训,重本抑末之谊,则食先于 货;语今日缓本急标之法,则货先于食。”
• 场价是食盐的实质成本,也是食盐售价 的基本成分。
• “变法而不先定场价,则只供场商之垄 断”,听任“不纳一课、不行一引之场商 坐收倍利’。 • 确定盐价后,由盐商将“其钱粮一次总 纳,以百引起票。其票先盖院司之印,持 票赴场捆盐”。这样,场商就无法设卡刁 难,多收费用。
票盐制具体措施2河运变海运
• (行钞)“重以帝王之力,终不能强人情之不 愿”,现今“如欲复行,窃恐造之劳,用之滞, 敝之速,伪之多,盗之易,禁之难,犯之众,勒 之苦,抑钱而钱蜜于货,抑银而银尽归夷,有十 不便而无一便矣。” • 国家发行货币的目的,应该是“其意一主于 便民,而不在阁利。”如果发行“无复官钱”作 本的不兑现纸币, • “以百十钱之褚,而易人千万钱之物,是犹 无田无宅之契,无主之券,无盐之引,无钱之 票”,甚至于比之“行冥镶(给死者所焚纸钱)于阳 世,陈明器(冥器)于宾筵,施画饼于明荒(为受灾 者进行救济),易告身(古代授官文凭)以一醉。”
•
三代以上,天皆不同今日之天,地皆不 同今日之地,人皆不同今日之人,物皆不 同今日之物。 • 以三代之盛,而殷因于夏礼,周因于殷 礼,是以《论语》‘监二代’,荀卿‘法后 王’,而王者必敬前代二王之后,岂非以 法制因革损益,固前事之师哉! • 执古以绳今,是为诬今;执今以律古, 是为诬古。诬今不可以治,诬古不可以语 学。
• •
淮北自改章后,非特完课有赢无绌,疏 场河,捐义厂,修考院,百废俱兴。盖维 以轻课敌私,以畅销溢额,故以一纲行两 纲之盐,即以一纲行两纲之课。 • 《清史稿》
第五节 从夷夏之辨到以夷制夷
• “凡洋货之至于中国者,皆所谓奇巧而 无用者也……是洋之人作奇技淫巧以坏我人 心。” • “宜令有司严加厉禁,洋与吾商贾皆不 可复通。其货之在吾中国者,一切皆焚毁 不用,违者罪之。 《禁用洋货议》桐城派 散文家管同(1780—1831 )
票盐制具体措施5凭票运盐、允许转岸
一、凭票运盐。“其票三联,一由场大使截交运司,一 存分司,一给民贩”作运盐凭证。 二、统一盐月价。“每引钱粮经费仪征一两二钱.盐价六 钱”,以后视情况变化,适当调整。 三、发给照票,由州县发给商人护照,“十引一票,加铃 截角”,载明姓名、年貌、籍贯,凭证赴场购盐。 四、设卡查验。在交通要道设卡,由卡员检查,“所过关 津止验票,不查盐,尽革州县岸规”。 五、严肃纪律。凡“船户之偷搀,匪徒之劫,青役之勒索, 牙侩之把持,随觉随治,令行禁止,千里肃然。”。 六、允许转岸。“本岸滞销者,垫许运他岸,惟不得越出 行票四十二州县之外”。 七、“改道不改捆”。改革包捆与运输,途中不改捆,运 销口岸可以自便,不作统一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