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研究
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
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一、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基本内涵探究性实验教学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以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的身份,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实验获取新知的一种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把现成的原理和规律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在实验基础上进行较多的思考和讨论。
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提出课题,从设计方法上给予一定的指导,或由学生提出课题自行设计方案,通过实验、观察、阅读、分析、讨论、课外实践等多种活动,发现化学规律,完成教学任务。
二、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式的优点(1)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此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学生不再是一味听教师讲、看教师做,而是在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自己确定时间的分配,进行方案设计并进行实验操作,对实验的事实加以分析并做出结论。
学生能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由此激发起主动参与的热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践证明,实施“实验探究教学”模式,既可促使学生形成对化学学习的持久兴趣,又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有利于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其创造思维能力。
“实验探究教学”模式能给学生提供主动探求知识的宽松环境,让他们在成功的设计和实验操作的愉悦情绪下,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思维更加活跃。
在对未知领域的探索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实验操作和验证,积极地思考探索,从中会迸发出更多的智慧和灵感。
如果坚持不断地加以训练,就十分有益于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遵循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依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进行实验——分析得出结论——应用结论”的思路进行实施,使学生逐步形成一种对待问题如何认识的习惯以及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作为一个咨询者、引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把学生看作是天生的探究者,用类似科学家那样的方式去学习科学的学习方法、创新意识及价值观念等。
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设计与教学方法研究
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设计与教学方法研究一、实验设计(1)问题引导:在实验之前,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例如“什么因素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或“为什么有些物质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等。
通过引导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实验目的:明确实验的目的和意义,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标和要解决的问题。
实验目的可以是验证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或探究电池电压与电解质浓度的关系等等。
(3)实验步骤:详细描述实验步骤,包括所需材料、仪器设备和操作方法等。
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实验步骤应尽量简洁明了,避免操作繁琐或不必要的步骤。
(4)实验记录:要求学生进行实验记录,包括观察到的现象、量的测量值和数据处理等。
通过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实验的要素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5)实验分析:学生在完成实验后,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
可以让学生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曲线图或数据表,进一步分析实验结果,找出规律,并给出结论。
(6)实验延伸:在一些基础的探究实验之后,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延伸拓展的实验,例如根据实验所得结果进行进一步探究,或设计不同条件下的实验比较结果等。
二、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在进行探究性实验时,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
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合作学习:在实验中,可以要求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实验,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实验中来。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帮助和借鉴,促进彼此的学习和进步。
(3)案例分析:在进行实验之前,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的背景和意义。
通过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可能的实验途径等。
(4)讲解与实践结合:在进行实验之前,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的方式介绍实验的理论知识和实验原理,帮助学生理解实验的背景和原理。
然后再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对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几点体会
用 的器具 、 材料 、 信息 资 源 , 计一 个科 学合 理 、 设 操 作性 强 的实 验方 案 。教 师 要 适 时 指 导 , 把握 三 并 点 : 一 , 导设 计 实验 的 一般 方 法 时 , 以提 供 第 指 可 学 生 一个 已设计 好 的方案 让学 生进 行参 考 ; 二 , 第 具 体 指导 实验设计 时 , 供思维 空 间 , 据提 出 的 提 根 问题 , 让学 生运用 已具 备 的知 识或 实验 技能 , 计 设
的热 情 , 注意力 也转 移到 探究 的课题 中来 了 。
是 比较 运动 前后 脉搏 变 化情 况 , 是 比较 经 常 运 二
动 的学生 和不 经 常 运 动 的学 生 。在 实验 中的氛 围与 情 境 , 自始 至
终鼓 励学生 不 断地 发 现 问 题 、 考 问题 和解 决 问 思
生想 像力 的基 础上 。想像 力在 科学 探究 创新 活动 中起 着 “ 计师 ” 设 的作 用 。如果 学生 不 能进 行 猜想 与假 设 , 师就 应 以 助手 的身 份 , 以 提醒 , 教 予 以使
学生 展开想 像力 的翅 膀 。 3 抓 住探 究的关 键—— 科 学 制订方 案 明确探究 方 向后 , 让 学 生 利 用一 切 可 以利 要
在 实验课 中 , 要尽量 减少 束缚 性 条件 , 鼓励 学 生 大胆 思考 和尝试 , 并对 实验 结果 作 出解 释 , 师 教 适 时诱导 。如 在探 究根 的什 么部位 生长最快 的例 子中, 要求 学生 每 天观 察菜 豆 幼 根 墨线 间距 的 变 化, 并做 好记 录 。上课 时 , 让学 生将 菜 豆 芽连 同器 皿 和观 察记 录一起 带 到教 室 。 由于菜 豆种 子萌 发 是 在学 生家里做 的 , 湿度 、 温度 条 件 不 同 , 时 , 此 教
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论文
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论文:“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探讨自1961年施瓦布首次提出了“作为探究的教学”,探究教学就成为当前生物教学的主体模式。
探究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萨其曼、施瓦布和加涅等人,从不同角度论证了探究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探究教学旨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最终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活动。
它对于目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表达交流的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等实施对素质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必须改变陈旧的教学观,过去的那种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早已该退出历史舞台。
取而代之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探究实验几乎贯穿了整个生物的课堂教学,演示实验往往都是教师操作,学生观看;而分组实验又多是验证性实验,只有通过实施探究性实验教学,才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开发。
那么身为一线的生物老师在课堂上如何适时适度地进行探究性实验教学呢?下面我结合近几年对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探索,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我们知道,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往往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然后根据提出的问题再作出假设,根据要探究的变量设计对照实验,并且教会学生做对照实验。
对照实验是一种重要的科学实验方法,在生命科学实验中常常用到。
在实验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各种相关的因素,为了证明某种因素对研究对象是否有作用,在设计实验时通常将其他因素都定为相同,而仅仅使某一因素为变量,对该因素的作用进行探讨。
不管学生做什么实验,我总是强调对照实验只能有一个变量。
同时告诉学生:在用到生物活体进行对照实验时,有时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对这样的对照实验最好多重复做几次,涉及到的个体数越多越好,这样才能保证探究实验的科学性,才有可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关于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研究
、
教 学模式 及教学案例
1 . 教 学 模 式
探究性 实验按 学生 的主 体活 动程 度可 分 为引 导探 究和 开放探 究两种 模式 。它的一般过程是 : 提 出问题 : 学 生 通过 阅读 相关 书籍 , 对 身边 相 关事
物进行 观察 , 对 生活现象 、 自然现 象或实 验产生好 奇 , 从 而进 行思考 , 提出有探究价值 的问题 。 假设 与猜想 : 在 已经掌握化学 实验 知识 的前 提下对 化学 实践实验进行总结 , 在遇到 问题 时根据 已掌握 的知 识对答 案 、 结果做好推理 , 进行结果假设 。 设计 实验 : 针对 探究 目的和 条件 , 设计 可 行性 的操 作 步骤 , 达到预期 目标 。 亲 自动手做 实验 : 获得 准确 的实 验 数据 , 操作 要 规 范, 现象和数据在记 录时不 能乱记 , 要 有科 学性 , 在 实验 中还要一边观察一边思考 。
7 , 溶液褪 色 ; 上述 溶 液 中继 续 滴 加 氢 氧化 钠 溶 液 至 过 量, 溶 液不变 红 。 结论 : 氯水 中含 氯 气分 子 , 具有 氧化 性 。氯气 溶 于 水发生化学反应 , 生 成 HC 1 和 HC 1 0。干燥 的氯 气没 有 漂 白性 。氯水 中存 在着强 氧化性 的 HC 1 O分 子 , 使之 表 现出不可逆的漂 白作用 , 因而 C a ( C 1 0 ) 。 是 市售 漂 白粉
分析得到结论 : 将集 中起来 的数 据与现 象利用 化学 知识 进行分 析 、 处理, 从 而得 出结 论 。再 和假 设进 行 比
较, 然后对与猜想不相 同的现象进 行解 释 。
课堂上 , 虽 然 教 师 用 事 先 已 构 建 好 的 模 式 进 行 授
中学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
《中学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内容摘要:新一轮的新课改在全国各地普遍展开,中学化学探究性实验学习已被国人所认同,探究性实验教学已成为化学实验教学的主旋律,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在平常的教学中应用甚少,很多教师采用的还是传统的验证性实验教学模式。
鉴于此,本课题通过研究,试图在理论上构建一个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基本框架,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并以此改进中学化学的探究性实验教学,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完善学生的人格,使探究性学习的内涵更加丰富。
关键词:探究性实验教学主动创新一、问题提出(一)、研究背景我们的教育应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要为人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而化学学习应努力提倡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和探索、创新精神。
从目前的中学化学教学实际来看,仍然存在着片面强调知识和技能目标,忽视学生探索、创新精神培养的状况,仍有学生学习负担重、科学素养贫、学习能力差的局面,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教师缺少对学生学习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个体差异的关注,忽视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严重阻碍了学生的自主发展。
因而导致教学质量和成效同社会发展的要求存在较多的脱节,同新课程目标存在较大的差距。
大量研究表明,学习结果受学习方式的影响重大,现阶段学生单纯地行为参与方式并不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较高层次的发展,只有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学习方式,才能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新课改倡导的主要是科学探究,让学生从生活走进课堂,再从课堂走向社会,习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探索、创新精神,这也是本研究的目的所在。
(二)、理论依据“探究学习”是由美国科学家施瓦布提出的。
他认为学生的学习的过程与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高中生物实验探究性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的开题报告
高中生物实验探究性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意义实验是生物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通过设计和进行生物实验,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掌握科学课程的基本技能,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然而,传统生物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输和记忆,缺乏真正的实践活动。
因此,探究性学习已经成为生物学教学的重要方向之一,而高中生物实验探究性教学是其中的一大亮点。
本研究的选题,就是希望通过对高中生物实验探究性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进一步探索如何促进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和探究能力的提高,实现教学内涵的创新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如何设计和实施高中生物实验探究性教学,并评估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影响。
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调查学生对实验探究性教学的态度和需求,了解学生探究能力的现状;2.设计和实施高中生物实验探究性教学方案,结合生物学课程的特点,通过实验、观察、实地调查、数据分析等多种探究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3.对实施探究性教学的学生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了解他们对探究性学习的看法和体验;4.借助科学课程的考试和实验成绩等指标,比较探究性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差异,验证探究性教学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三、预期结果和意义本研究预计会得出以下结果:1.探究性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增强学生对生物学课程的兴趣;2.探究性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使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点,通过实践来理解和掌握知识;3.探究性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竞争力。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为高中生物学教育的改革和提高提供有效的思路和方法,促进生物学课程的优化和提升。
此外,本研究的成果还有望为其他学科的探究性教学提供借鉴和启示。
浅析九年级化学探究性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浅析九年级化学探究性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九年级是学生化学学习的关键阶段,也是学生开始接触更深层次化学知识的时候。
在这一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探究性学习。
九年级化学探究性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就九年级化学探究性教学的思考与实践进行浅析。
一、探究性教学的理论基础探究性教学是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实验和讨论来建构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九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个性和思想意识逐渐形成,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也更加主动和深入。
在九年级化学教学中,探究性教学有着更为重要的地位。
在九年级的探究性教学中,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教师要通过给予学生一定的探究任务和实验项目,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进行实践,并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引导学生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使学生通过实践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探究性教学的实践策略1. 让学生明确探究目标:在开展探究性教学前,教师首先要明确探究的目标和意义,告诉学生进行探究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提供探究性学习任务: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知识的要求,设计有针对性的探究任务,让学生去实践、探索和研究,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探究任务不宜过于简单,应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能够对自己的实际能力有所提高。
3.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一定的实验条件和操作步骤,让学生在实验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并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找出问题的原因,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4. 鼓励学生分享成果: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可能会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法得到不同的成果,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主动分享自己的成果和想法,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5. 让学生进行总结和评价:探究性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究,形成对知识的深刻理解。
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随着化学新课程的推进,我校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新的问题和困难,尤其是在探究性实验方面。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立了《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研究》课题。
经过几年的实践和研究,我们在化学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提出了如下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1)化学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种教学手段,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化学知识、掌握实验技能,激发研究兴趣、培养实验能力。
然而,在新课程中,探究性实验作为化学教学的基本要求,需要逐步加强学生的探究性实验和自主探究的实验,以体现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2)随着松原市进入国家化学新课程标准实验区,原有的实验教学方式已经显示出不足之处。
为了增强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我们需要开展化学探究性实验的教学与研究,以促进化学教学走向素质教育之路。
初三学生刚开始研究化学时,对化学仪器和实验基本操作都不太熟悉,因此进行探究性实验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为学生设计探究性实验报告,其中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进行实验—交流讨论—归纳总结—得出结论”的内容,然后进行演示实验。
通过实验报告和老师的示范实验,学生可以感知实施探究性实验的一般方法。
比如,在第一节课上,老师常常会给学生演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
当学生第一次观察老师演示实验时,他们往往会感到兴奋却又无序。
为了让初学者成功地开始观察和思考化学实验过程,老师应该为他们提供对未知实验的示范引导,让他们感知化学探究实验的神秘与魅力。
例如,探究性实验——镁条的性质,老师可以先告知学生镁是一种重要的金属,然后提出问题:镁可能有哪些性质?与平时常见金属的性质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接着,老师可以帮助学生作出假设,并制定实验方案:观察镁带的外观、试试看是否容易被折弯、扭断、用砂纸打磨镁带等。
在进行实验时,学生需要观察现象并作好记录。
最后,老师可以帮助学生分析、归纳和证实或否定猜想,并进行交流和讨论,得出结论:镁的性质是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探究性实验教学
探究性实验教学探究性实验教学是一种以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为主要特点的教学方法。
它通过设立问题、进行实验和观察、形成结论等步骤,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
探究性实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有助于学生发展科学素质和学科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本文将就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定义、特点、优势以及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1. 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定义探究性实验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刻意设计实验环节,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主动探索、实践、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
它将学习者置于实际体验中,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求知识、发展能力。
探究性实验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理念,旨在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和科学精神,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深度理解和创造性应用。
(1)学生主体性强。
探究性实验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在实验探究中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在探究活动中主动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践探究,深度思考和得出结论。
(2)情境性和实践性强。
探究性实验教学注重涉足生活实际,通过实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建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3)教育性和启发性强。
探究性实验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完成某种实验活动,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4)培养学习策略和解决问题能力。
探究性实验教学通过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的解释等环节,培养学生具有学习策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探究性实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2)促进学科知识的深入理解。
探究性实验教学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学科知识,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探究性实验教学将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实践操作能力。
探究性实验教学
探究性实验教学探究性实验教学是指通过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和发现规律,通过实验,达到对知识的探究和理解。
探究性实验教学是一种寓教于乐、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实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特点是重视学生参与和自主探究,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思维训练,强调过程的重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它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有极大的激发作用,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实践动手能力。
探究性实验教学有以下几个基本环节: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开展试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总结规律。
通过这些环节,学生能够从实践中感受科学知识的精彩,培养自主探究和实践动手的能力,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科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验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设计一些切实可行的实验活动,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借助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设计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和实际的实验内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
探究性实验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符合当前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学生的需求。
在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方式,开展各类实验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希望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探究性实验教学能够在教学中得到更好的应用和推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探究性实验教学策略
探究性实验教学策略探究性实验教学策略是一种基于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实践操作的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策略的核心理念是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和发现性学习,在自主探索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科学素养。
以下是探究性实验教学策略的一些特点和实施步骤。
首先,探究性实验教学策略注重学生自主探究。
教师在指导学生之前,要引导学生提出学习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实验操作中,学生需要根据问题的提示,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并得出科学结论。
教师的作用是提供必要的辅导和引导,以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
其次,探究性实验教学策略强调合作学习。
学生可以根据组织的需求,组成小组进行实验操作和讨论。
在团队合作中,学生可以互相配合、分享经验和解决问题,促进沟通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在小组讨论中,教师可以担任引导者的角色,指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交流,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三,探究性实验教学策略强调实践操作。
实际操作是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核心内容,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实验,学生能够直接观察和感受到实验现象的变化和规律。
教师应该提供清晰的操作指导和安全培训,确保学生能够正确进行实验,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科学分析。
实践操作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巧,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原理。
最后,探究性实验教学策略的实施步骤可以按照以下流程进行。
首先,确定教学目标和学习问题。
教师要明确想要教授的知识点和目标,引导学生提出相关问题。
第二,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和数据收集。
教师提供必要的实验材料和设备,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并引导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实验数据。
第三,让学生思考问题和交流讨论。
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或整体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实验结果,形成科学结论。
最后,总结和评价。
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实验过程和结论,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改进的方法,以及学生对实验的感受和反思。
总之,探究性实验教学策略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科学素养。
探究性实验教学
探究性实验教学探究性实验教学是指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设计、数据收集与分析、结论推断等环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科学问题的兴趣与热情,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在探究性实验教学中,学生将起到主体作用,通过实验的设计、执行和分析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实施有以下几个环节:教师需要在教学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教师需要对实验内容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准备,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和步骤。
教师还要准备必要的实验仪器和材料。
教师需要向学生提出合适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这些问题需要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可以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自主设计实验步骤和方法。
在实验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建议,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接着,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收集。
学生将参与实验的执行,负责收集实验数据和记录实验结果。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防止实验过程中出现操作失误。
学生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结论推断。
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并得出结论。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除了以上的环节外,探究性实验教学还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要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和交流,共同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教师也要从旁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学习。
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研究
【 关键词 】化 学 探 究性 实验 教学 原 则 模 式
化学是 一门 以实验 为基础的 自然科学 ,其知识 、概
1 合 课 堂 上 学 习 的化 学 知 识 ,对 某 个 化 学 反 应 进 . 结
念 、理 论规律都是 在实验 的基 础上总结 出来的 。搞好化
学 实验教学 ,尤 其是化学探究 性实验 的教 学 ,是进行 素
质教 育的最好途径 。
一
行延 伸 、拓宽 的研 究 ,如探 究反应 的路 线 ,探究反 应现 象 和本质 ,等 等 。此课题 类型可 以帮助学生形 成化学概
念 和 化 学 理 论 基 础 ,使 之 理 解 和 巩 固 化 学 基 础 知 识 ,从 而增 强 创 新 探 索 能 力 。
、
( 试 验知识及处理 。 3)
① 分子式 :CH 0 标号 金属 盐 实验事实
铁 丝表 面覆盖
a Fe Cu SO
一
化学事实
② 化合价 :c 、H、0 的化 合价为+ ,+ ,+ 4 1 2
( 3)提 出 假 设 。 根 据 乙 醇 的 分 子 式 和 三 种 元 素 的 化
主题 主动的收集 信息 、加工处 理信息并 应用 已知 的知识
解 决 问题 。 五 、探 究 实 验 教 学 的 原 则
问 题 的障 碍 。探究 性 实验 教学 的意义 及作 用 主要 有 : ① 切实 培养 学生 使 用仪 器 、药 品 的技 能 ,实 验操 作能
探 究 性 实 验 教 学 主要 是 为 了培 养 学 生 的创 新 能 力 , 在 实 施 过 程 中 应 遵 守 以下 原 则 :
方 法 保 持 一 致 。在 探 究 过 程 中 ,要 着 重 培 养 学 生 科 学 的
新课程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研究
这 种 创 新 设 计 对 学 生 也 是 一 种 很 好
文
/
的示 范 ,对 学 生 创 新 能 力 的 培 养 将 起 到潜 移 默 化 的作 用 。在 实 验 教 学 中 ,教 师 应 因势 利 导 ,不 失 时 机 地 对 学 生 中那 些 标 新 立 异 、独 树 一 帜 的做 法 予 以肯 定 ,鼓 励 学 生 用 自己
堂: : : 簋
设 、启 发 性 问题 的提 出 、学 生 创 造 实 践证 明 :中学 生有 巨大 的创
性 思 维 兴 奋 点 的捕 捉 等 方 面 。将 演 示 实 验 改 为 探 究 实 验 ,教 师 要 进 行 创 新 设 计 ,包 括 教 具 改 进 设 计 、实
验 层 次 的安 排 、 问题 的设 置 及 解 决
、
变 老师 演 示 实验 为 学 生 探
立概念的实验 ;③分 析物体成分或
构 造 的 实 验 ;④ 证 明一 种 科 学 道 理 ( 规 律 ) 的实 验 ;⑤ 认 识 物 体 主 要
学 ,培 养 学 生 的实 际 操 作 能 力 ,尤 其 是对学生创 新能力 的培养 。 ” 我
们 具 体 从 事 实 验 教 学 研 究 的教 师 ,
如 何 加 强 和 改 进 实 验 教 学 工 作 乃 是
生 通 过 对 实 验 现 象 的分 析 ,弄 清 问 题 的本 质 ,理 解 所学 知识 。 中学 实 验 大 致 包 括 :④ 培 养 学
造 潜 能 ,实 验 和 探究 活动 ,应 该 让 学 生 自己设 计 、 自己操 作 ,是 学 生 发 挥 个 体 创 造潜 能 的好 机 会 ,教 师 应 抓 住 这个 机会 ,有 意识 地 激 发 学 生 的创 新 意识 、指 导 学 生 创 造 思 维 的 方 式 方 法 , 培 养 学 生 的创 新 精 神 。 以 电 路 的 连接 实 验 为例 :如 果 在 实 验 中 首 先要 求 学 生通 过 自己的 探 究 和 操 作 ,发 现并 联 是 各 个 小 灯 泡 发 光 亮度 相 同 ,他 就 获 得 了个 体 首 创 的喜 悦 。如 果 教 师 恰 当 引 导 , 让 学 生 自己 提 出 问题 ,去 寻 找 新 的 收 获 ,学 生 很 容 易 产 生 进 一 步 发 现 的 欲 望 。事 实 上 ,关 于 电路 ,学 生 还 有很 多未 知 的知 识 — — 混 连 、电 流 、电 压 、电功 、 电功 率 等 。尽 管 还 未 学 到这 方 面知 识 ,但 是 现 在 的 学 生接 触 面 非 常 广 ,他 们 在 日常 生 活 中稍 有 印象 的东 西 ,都 会 受 到 激 发 而欲 求 其 所 以然 。
小学科学教学探究性学习的研究
小学科学教学探究性学习的研究引言科学教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传统的科学教学模式主要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对科学知识的深度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为了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提高科学教学的效果,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主动学习的方法应运而生。
探究性学习的定义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学生主动参与问题解决过程的学习方式。
它鼓励学生自发地提出问题、进行实验观察、进行资料收集和分析、做出解释和总结等探究性的活动。
通过探究性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科学知识,还能培养科学思维、观察和实验设计等科学方法与技能。
探究性学习的目标小学科学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思维为目标。
通过探究性学习,小学生能够主动参与问题解答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推理、实验设计等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运用能力。
同时,探究性学习也能够增加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科学的求知欲。
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探究性学习对小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首先,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通过主动提出问题、自主实验和观察,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科学知识。
其次,探究性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自主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和推导结论,学生能够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探究性学习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学生在合作实验和问题解决过程中,需要相互沟通、协作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实施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实施探究性学习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设计科学实验、问题和活动。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探究性学习方法:1. 发现法教师通过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材料和工具,引导他们自主发现问题、做出观察和实验,并通过讨论和总结得出结论。
这种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观察能力。
2. 案例分析法通过给学生提供真实的科学案例,引导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
学生需要通过调查、分析和讨论,理解案例中的科学原理和解决思路。
小学科学课引导学生提出探究性问题的研究
小学科学课引导学生提出探究性问题的研究小学科学课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兴趣的重要阶段,其中引导学生提出探究性问题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讨小学科学课引导学生提出探究性问题的研究,探讨如何通过合适的方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让学生主动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思维能力。
一、探究性问题的作用探究性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是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关键。
通过提出问题,学生可以主动参与探究活动,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通过实际的探究活动,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科学知识,增强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理解,促进他们对科学知识的储备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引导学生提出探究性问题的方法1.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科学问题的好奇心是引导学生提出探究性问题的基础。
老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神秘的科学现象或者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科学的魅力,从而引发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主动提出问题的欲望。
2.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记录观察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通过观察可以帮助学生发现科学现象,从而引发他们提出探究性问题的兴趣。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观察,帮助他们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并引导他们将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记录,从中找出问题。
3. 提供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在学生提出探究性问题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适当地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帮助学生思考和发现问题。
这些问题可以是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也可以是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提出更有深度和广度的探究性问题。
三、小学科学课探究性问题的实施1. 营造宽松的氛围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中,老师应该营造一个宽松、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在温馨的氛围中自由地表达他们的想法和疑惑。
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会感觉到学习是一种快乐的事情,他们会更加主动地进行探究活动,提出更多的探究性问题。
如何进行探究性实验教学
如何进行探究性实验教学探究性实验能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总是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能力.探究性实验是在一些特定的要求和条件下,是学生自行(或在老师指导下)设计和完成的实验,是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和技能进行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活动,因此以设计性实验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一条重要途径.一、掌握探究性实验教学的要求一般环节.根据科学探究的一般要求,结合初中物理课程的特点和8—9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科学探究分为七个环节,并对每一环节提出了探究能力的要求.在探究过程中,要给每个学生创造机会.明确他们所承担的任务,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出主意、想办法.要让每个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发挥主动作用.同时,科学探究又是一种集体性的协作活动,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可以由学生个人来进行,对于比较复杂的问题,则应通过小组活动,甚至全班性的活动进行.教师善于激励学生提高科学探究的热情和兴趣,对对学生中存在的不同观点,教师要给予学生的充分尊重.探究性实验的七个环节是: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和惧证据;5、分析和论证;6、评估;7、交流与合作.二、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科学设计探究活动,创设学习情景,激发探究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进行探究的最直接动力.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选择探究性学习的内容,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并引导发现问题、造成悬念、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那么该如何创设情景呢?可以通过一个生动的小故事、多媒体展现动画、新奇的实验演示、或用教材中的“等,通过这些情景设置,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声音是如何产生的?新课上,可以通过蝙蝠在夜间如何飞行,猫头鹰在田间怎能样捉到田鼠等一系列与声音相关的问题来激发学生探究声音世界的兴趣,进一步完成声音的产生、传播的学习.还可以以“假如没有声音”为主题展开探究声音的活动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三、探究式实验教学要注意思维的开放,体现“创新”意识.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在课题、方法的选择上,给予引导、帮助,但不能过多“介入”更不能“包办代替”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的参与热情,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通过一题多解、一问多答等创设情景,引发思维发散,在多种方法中比较最佳方案,进行再“拓展”学生在进行研究性求异思维活动中,创新意识也日益得到培养.例如:在测定盐水密度的实验时,学生归纳得出两种方案:方案一:a、用天平测出空杯的质量;b、在空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出盐水和空杯的总质量;c、将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方案二:a、在烧杯中倒适量的盐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b、将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剩余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c、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这两种方案都得利用到了天平和量筒,实验原理基本相同,只是实验的步骤不同.经过学生讨论、对比、分析得出:方案一存在的缺陷是杯中水不能完全倒出,会导致测出密度偏小;而方案二却解决了这个茅盾,会使得测量结果更具有可信性.四、探究性实验要关爱每个学生,体现学生的全体性.物理教学中进行探究性活动不能认为只对学习好的学生适用,而对基础差的学生就不适用.其实不同学生的个性、心理、智力、情感、品质各不相同,在探究的活动中的表现和探究的深度不同,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引导、激励方式,鼓励学生进行探究,让各层次学生都能从探究中或多或少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样既能使所有学生对物理学习增强自信心、成就感,又能调动所有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使物理教学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在实施探究性活动时,如果兼顾各层次的学生,让全班的学生都从中受益,整体进步,从而防止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五、探究性实验教学要注意的问题.1、探究性实验教学中的七个环节,是按探险究的一般过程来设计的,实际进行探究活动时,不一定要按照这七个环节的排列顺序进行,可以交叉进行,灵活掌握.2、探究活动的组织和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要求,应该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由部分到经历较完整的探究过程.例如,学生开始接触物理时,可以安排一些简单的探究活动,探究的环节可以是其中的某几个,甚至是某一个环节,随着学生物理知识和技能的不断发展,再逐步安排学生进行一些较为完整的探究活动.3、在探究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科的渗透和融合,探究的问题可能涉及化学、生物、地理等多学科,教师应该鼓励和提倡学生应用他们在其他学科中学到和知识和技能,来进行猜想和假设、分析和论证、讨论和交流.总之,学生进行的科学探究活动,能使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索和科学实践的过程和方法,从而有力地激发了学生的科学探究的热情和学习物理的兴趣,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初中生物教师实验教学能力的几点做法生物实验技能是指一种生物实验能力,包括确定实验课题能力、设计实验方案能力、生物实验操作能力、实验观察能力、全面地反映了生物实验素质,其中特别是实验操作能力是学生生物实验素质最基本地体现。
初中科学探索性实验教学研究
探索篇•教学研究初中科学作为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对于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具有重要作用,因而在近年来受到众多家长和教师的重视。
同时,科学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运用实验教学的方式更容易集中初中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同时还能够在探索性实验教学中激发学生对科学这一学科的探索欲与求知欲。
一、营造轻松的探索氛围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讲,他们对科学实验的兴趣缺乏,而这也是他们科学探索意识薄弱的体现。
为了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教师在实验教学中为学生营造轻松的探索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营造氛围的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从而根据学生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营造方法,同时,教师还必须尊重学生的想法和情感,在肯定中增加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和思考,而不是局限于常规的思维,如此才能使学生在探索性实验教学中提高科学学习兴趣和能力。
例如:在教学“显微镜下的各种生物”时,为了使他们能够通过显微镜了解单细胞生物作为一个独立生物体的结构特点。
我在上课后首先告诉学生:“以前我们学习的都是一些肉眼能够看到的生物,包括植物和动物,那么大家想不想认识一些我们平常看不到的生物,想不想知道他们长什么样子?”随着这一设疑式的导入,学生对这种生物产生了很大的探索欲望,当提到要去实验室进行实验时,学习氛围更是轻松愉悦。
趁着这一势头,我引导大家认识了在显微镜下的一些单细胞生物,带学生打开了微世界的大门,更是在这一轻松的实验氛围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引导学生启发性提问随着新课改的深入,现代课堂教学越来越重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育思想。
因此,对于初中科学探索性教学这一环节,教师更应该充分发挥自身在科学实验中的主导作用。
在进行科学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积极思考习惯的养成,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并引导学生启发性提问,从而在解决学生问题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除此之外,引导学生启发性提问还体现在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即根据学生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在确定不会有危险时,鼓励学生自主实验,并根据实验现象与结果引导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知识。
探究性实验教学
探究性实验教学探究性实验教学是针对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一种实践教学方法,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参与实验过程中形成对事物的认识、理解和感悟。
下面就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基本特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等方面做简单介绍。
一、基本特点1、探究性实验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探究性实验教学充分尊重和发扬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在实验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学生在实验中是知道和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是一个协助学生探究和发现的的角色。
2、探究性实验教学是一种趣味性教学方法探究性实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让学生在实验中体验科学的神奇性,体验到探究和发现新知识的乐趣。
3、探究性实验教学具有强的实践性在探究性实验中,学生需要进行实践操作,亲自参与实验过程,这样才能体验到实践的价值和意义,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方法1、自主探究采用探究性实验教学方法时,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自主地探究问题,多提出一些开放式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好奇心得出答案。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应该轻易地给出答案,而应该引导学生发现和理解问题,在自由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逐渐发现问题的本质和规律。
2、自主实验当学生探究的方向确定后,教师需要指导学生进行实验。
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自己思考,自主实验,自主收集和处理数据。
这会促使学生掌握实验技能和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创造和实践能力。
3、小组合作在进行实验教学时,学生可以分成小组进行合作。
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小组之间的相互协作和交流。
同时,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也可以相互借鉴、相互鼓励、相互学习。
三、教学过程1、热身阶段在进行探究性实验教学之前,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科学现象或者提出一个开放性问题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热身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研究
摘要:时代对创造性人才和创造精神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迫切要求,化学学科中的探究性实验更是体现探究性学习精髓的一种有效途径。
关键词: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进行实验;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主要指的是学生从问题或任务出发,积极主动地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以获取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体验为目的的学习方式。
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在教学过程中,验证性实验是强调演示和证明科学内容的活动,它注重探究的结果,而忽略了探究的过程。
而探究性实验教学在观念上认为:社会中的人是一个天生的探究
者,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来学习化学知识,强调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知识。
我认为探究性实验有以下特点:
1.探究性
探究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最基本的方式,人类正是在对未知事物的不断求索获得的不断的进步和发展,学生的认识尽管与人类的认识过程在认识对象、认识条件上有差别,但我们在让学生通过"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
2.自主性
探究性实验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而实施的,在选择和探求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去参与活动,在此过程中,他们始终处于紧张、积极、活跃、兴奋的状态。
从选择内容到动手实验,得出结果,都是学生自己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选择和获得新知,教师只起指导、组织和协助作用,它可以真正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的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自主性。
3.过程性
与验证性实验重视获取知识的目标不同,探究性实验是
注重过程性。
它注重实验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式、个人体验及对信息的处理和整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
4.学会学习
学会学习是现代学习的一种新观念。
探究性实验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要求学生逐步进入"会学"的境界,它使学生通过设计、动手、观察、总结、交流而体会学生的价值,使之思维领域不断扩大,开发出创新的潜力。
根据探究性实验的以上特点,可以说探究性教学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迁移,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二、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理论依据
现代建构主义理论中各种教学方法的共同点是:教学环节中都包括有情境创设。
我们认为:在化学教学中将探究性实验作为创设问题的手段是最好的情境创设之一。
它可以通过对实验的设计、改进,使学生产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机。
使学生获得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获得知识的方法。
例如在初中化学第八章里学习SO42-的检验方法时,教材中介绍的方法是"向可能含有SO42-的溶液中加入BaCl2和稀硝酸,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据此来证明SO42-的存在,
由于学生已学过Cl-的鉴别方法,有了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多数学生对这一结论提出质疑:"加入BaCl2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的沉淀,溶液中不一定含有SO42-,也可能含有Ag+"。
问题提出后,经过积极讨论,学生设计出了用
Ba(NO3)2溶液和稀硝酸来鉴别SO42-才不会产生干扰离子的实验方案。
然后动手实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这种探究性实验方法,激发了学生不断改进、完善实验的求异思维的欲望,使学生不受书本限制,带着一种批判性的思维方法去研究科学,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现代建构主义理论中特别强调"社会性相互作用在学习中的作用"。
即合作学习的作用。
竞争和合作是人类进步的推动力。
我们认为,探究性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探索精神、竞争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最佳途径之一。
三、教学模式及教学案例
验证性实验通常采用"告诉-验证-应用"的教学模式,学生们用实验验证已学过的化学原理、概念或性质,"这种照方抓药"的模式,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
探究性实验按学生的主体活动程度可分为引导探究和
开放探究两种模式。
它的一般过程是:
1.提出问题:在阅读、观察、调查中对自然现象、生活现象或实验现象产生好奇,发现或提出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2.假设与猜想:在已掌握的化学实验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所提出的问题的可能性答案,做出猜想与假设。
3.设计实验:针对探究目的和条件,设计可行性的操作步骤,达到预期目标。
4.动手实验,获取实验事实与证据:正确的操作,科学记录实验现象及数据,并在实验中注意观察与思考的结合。
5.分析得出结论:将收集到的现象与数据用化学知识加以分析、处理,得出结论。
并与假设相比较,对与猜想不一致的现象加以解释。
这种模式虽然是预先已构建好的,但教师的引导并不是刻意的引导出一个唯一的结果,而是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理解科学方法。
探究性实验教学案例:《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提出问题
教材在介绍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主要强调用含碳酸根离子的碳酸钙和含氢离子的盐酸来制取,在分析了其原理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用碳酸钠能否代替碳酸钙?稀硫酸能否代替稀盐酸?
2.猜想与假设
学生们思路活跃地提出了多种猜想与假设,教师适当地对学生的思路加以引导。
假设一:碳酸钠也是含碳酸根的物质,它能够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假设二:稀硫酸中也含有氢离子,它也能与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但它们的反应速率如何?反应进行的程度如何?这也是在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应考虑问题。
3.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让学生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设计出实验方案,教师检查学生的实验设计,给予适当的指导。
实验一: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能反应,放出二氧化碳,速率适中。
实验二:用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能反应,放出二氧化碳,瞬间完成。
实验三:用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能反应,放出二氧化碳,但很快停止。
4.解释与结论
由于实验现象让学生分组分析、讨论。
假设一、假设二都是正确的,但实验二尽管能反应放出二氧化碳,可是反应速率太快,不易控制。
实验三中碳酸钙与稀硫酸能反应,但由于生成的硫酸钙微溶,覆盖在大理石的表面,阻止了反应的继续进行。
从而得出结论: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或用碳酸钠代替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
由以上案例可以归纳出探究性实验教学的一般模式为:提出问题-假设与猜想-设计探究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观察记录事实-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四、教学效果与分析
对于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研究实施,我们采用了试验班和对照班进行对比的研究方法。
试验班在教学中采用了探究性实验,而对照班仍然采取传统的验证性实验的方式。
为期一年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教学效果跟踪调查,结果发现试验班学生学习化学新课程兴趣增长,上课参与程度增加,对目前渗透创新教育的方法较喜欢,收获较大。
由此说明探究性实验改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心态,上课积极性增加,促进了其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提高,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不断受到鼓励,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同时激发了学生踊跃参与问题讨论和敢于探索的创新意识。
例如,在学习《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时,给学生介绍了可选择的几种活泼金属和两组稀酸,并介绍了两组实验装置,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讨、选择出药品的最佳组合,并通过实验找出装置的不足之处。
问题呈现后,激发了学生们的创造欲望,各组同学积极配合,经过实验讨论,再实验、再讨论,选择出了最佳的药品组合和装置,成功完成了探究性实验。
而且学生们在进行实验改进、设计及创新的过程中,学会了竞赛,学会了合作。
经济的全球一体化,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的更新
和膨胀,使人们对学习有了新的认识,终结性学习正被终身学习所代替。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就必须改变学生的接受性的学习方式,倡导新的化学课程标准提出的科学探究式学习方式。
探究性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科学素养拾级而上。
参考文献:
[1] 翟益平.研究性学习实验与探索.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2] 朱征.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创设教学情境.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