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5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word学案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第三节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15

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第三节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15

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第三节人类活动对自然灾

害的影响15

第一篇: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第三节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15

1.3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一、课标要求:、1.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2.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

3.综合地图分析,理解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作用。

4.确立人与自然共存、用人类知识和智慧降低灾情的可持续发展观。5.运用资料,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旨在学习日常生产、生活中人类经常遇到的各种自然灾害形成机制、发生原理及对人类活动的危害。从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质着眼,目的是更有救地防灾、减灾,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和防灾、减灾意识。

三、教学目标和策略:

(一)知识与技能:

1.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2.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

3.综合地图分析,理解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作用。4.确立人与自然共存、用人类知识和智慧降低灾情的可持续发展观。5.运用资料,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种资料,让学生从正、反两方面探究说明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

2、利用媒体资料通过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

3、综合地图分析,理解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作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辩证的看待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的方法。

2.正确理解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科学发展观。

【新步步高】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同步学案: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疑难规律方法Word版含答案

【新步步高】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同步学案: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疑难规律方法Word版含答案

一、自然灾害系统

1.自然灾害系统的组成

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受灾体、灾情四个方面共同组成自然灾害系统。其中,自然灾害灾情的大小取决于孕育灾害的环境(孕灾环境)、导致灾害发生的因子(致灾因子)和承受灾害的客体(受灾体)三者的共同作用。

孕灾环境:由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共同组成的综合地球表层环境。

致灾因子:对人类及其经济社会、自然资源造成损害的自然异常变化。

受灾体:灾害的承受体,包括人在内的物质文化环境、自然资源。

灾情:因灾导致的生命、财产、资源损失的情况。

2.自然灾害系统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3.自然灾害与自然异变的比较

练习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由于受热带低压系统和弱冷空气的共同影响,2010年10月上旬,海南省大部分地区遭遇了50年一遇的暴雨。连续多日的强降雨使海南海口、文昌、万宁、琼海、三亚等16个市县受灾,市中心城区被淹,交通大面积瘫痪,不少居民家中被淹,人们出行及日常生活出现严重的困难。

(1)自然灾害对人类影响巨大,其形成的必备条件有哪些?

(2)此次海南省的自然灾害属于____________灾害,该自然灾害的特点是____________,该自然灾害主要是因________引起的,此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会引发该种自然灾害。

(3)简要分析海口市中心城区被淹的主要原因。

(4)此次灾害中海南省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受灾严重,这主要是受__________因素的影响。自然灾害的灾情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案(1)自然灾害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自然异变作为诱因;二是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灾害的受灾体。(2)洪涝危害面广、损失重暴雨融雪

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灾害概述第1节自然灾害及其特点学案中图版选修5

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灾害概述第1节自然灾害及其特点学案中图版选修5

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特点

●课标要求

列举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结合实例,简述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课标解读

1.通过一些自然灾害类型的列举,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自然灾害。

2.能辨别某一灾害是否属于自然灾害。

3.了解自然灾害的分类。

4.结合实例了解自然灾害对人类和人类社会造成的影响。

5.教师举例,让学生明确自然灾害的特点。

●新课导入建议

用近期出现的自然灾害事件,如“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发生7.3级地震,其后连续发生5.7级地震和3500余次中强余震,造成近9万间房屋倒损,直接经济损失12亿元。”据此导入新课。

●教学流程设计

1.定义:由自然界异常变化引起的,并对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环境造成危害的事件或现象。

2.形成条件

(1)诱因:自然界的异常变化。

(2)承受灾害的客体:遭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等。

3.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

(1)地震灾害:指由地震造成的灾害。 (2)地质灾害:指因异常地质活动,使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遭到破坏的灾害事件,包括泥石流、滑坡等灾种。

4.气象灾害与洪涝灾害

(1)气象灾害

①概念:指大气异常活动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生态环境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损害。 ②特点:具有种类多、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造成危害重的特点。

③类型:热带气旋、干旱、寒潮和暴风雪等。

(2)洪涝灾害

①洪灾:因大雨或融雪引起水流泛滥所造成的灾害。

②涝灾:因降水过多农田被淹,造成作物减产以致绝收的灾害。

③特点:危害面广、损失重。

5.海洋灾害:指因海洋自然环境发生异常变化,导致在海上或海岸附近发生的灾害,包括风暴潮、海啸等灾害。

高中地理_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地理_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主要学习台风即中心附近风力大于12级的热带气旋。台风结构

•分组讨论:学生讨论展示结果教师评价总结

•(1)台风不同部位的天气状况?

台风眼:无风、少云和干暖;

旋涡风雨区:最强烈的降水,并伴随大风;

外围大风区:风速从外向内增加、无降水

•(2)台风分布(时间和主要源地及影响区域)

时间:全年都有发生主要集中在7-11月

源地: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热带和副热带海域,以西北太平洋最多33%,

主要的影响区域:太平洋的中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印度洋的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地区,大西洋的加勒比海和美国东部海岸;

而且这些区域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容易造成危害

•(3)我国为什么是世界上受台风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

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台风在这里形成后,大多数向西北方向移动;我国位于太平洋的西北岸,所以我国是世界上受台风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

•(4)台风造成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哪些?

主要危害:狂风、暴雨,产生风暴潮

台风在海上移动,会掀起巨浪,狂风暴雨接踵而来,对航行船只造成严重威胁;当台风登陆时,狂风暴雨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请同学对照课本P7图1.9和图1.10(相当于热带气旋的横剖面和纵剖面图)互相对比,可找出对应的区域

学生看书7-8页与图1.9,1.10,1.11分组讨论5-8分钟后展示结果

一个成熟的台风

由外围大风区,漩

涡风雨区,台风眼

组成

学生思考

并回答

尤其对农业、建筑物的影响更大。

减灾措施:

加强台风的监测与预报(气象卫星遥感技术) ;加固防洪大堤;加强

防护意识与自救能力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全册导学案(word版,65页)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全册导学案(word版,65页)

选修6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全册导学案(word 版,65页)

【学习目标】

1、通过对案例分析,准确地理解“环境”的概念和人类与环境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概括知识的能力。 【阅读思考】 一、什么是环境

1、环境的定义: 注意:周围事物(环境)是相对于中心事物并和中心事物相关的事物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法》中的“环境”的中心事物是

3、

天然环境:定义: 环境(分类依据: 举例:

人类对其影响程度)

人工环境:定义: 举例: 二、人类与环境

1、关系:

2、人与环境关系变化历程:

A 、最初:

B 、随着 和 ,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 。

C 1

①代表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和能量;

②代表人类将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以废弃物的形式排放到环境中;

③代表人类通过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

A、正面:人类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资源或者废弃物排放不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B、负面: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代替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质量下降

④代表环境对人类的反馈作用(正面和负面)

2、阅读案例①思考:

(1)在旧石器时代,周口店的居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有什么特点?原因是什么?

(2)农业文明以来,周口店的居民与环境的关系出现了什么问题?原因又是什么?

(3)你是如何理解人类和环境之间关系的?

(4)进入21世纪,周口店乡是如何对待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的?

【实战演练】

(见金版教程)

【学习反思】

§1.2 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高中地理选修五 人教版自然灾害word版教参

高中地理选修五 人教版自然灾害word版教参

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学习目标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和形成条件

理解自然灾害的影响

能够说明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及其原因

重点难点自然灾害;自然灾害的影响;

课前导学

1.概念

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

2.自然灾害的形成条件

自然灾害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自然异变作为诱因;二是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3.自然灾害系统的构成

自然灾害系统是具有复杂特性的地球表层自然异变系统,由致灾因子、受灾体、孕灾环境和灾情共同组成,灾情的形成是前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4.自然灾害的两种属性

自然灾害有明显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是指自然灾害发生在自然界,社会属性是指自然灾害会对人类社会产生危害。也可以把自然灾害理解为自然现象的发生超越了人类的适应能力,从而危害到人类社会,二者的关系为:自然异变是诱因(自然属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社会属性)。

[随名师·细解教材]

灾情的大小通常以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为衡量标准,如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等。

1.人员伤亡

(1)自然灾害对人员的伤害:

对人类生理、心理的损害是自然灾害产生的最严重后果,因此人是防灾、救灾中的首要防救对象。

(2)人员伤害的人群差异:

人员在年龄、性别、收入、居住条件、健康状况等方面存在差异,会导致个

人对灾害的应急反应不同。因此,同样强度的灾害发生时,人员伤亡情况不同,具体如下图:

高中地理_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地理_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通过案例对比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分析人类活动从不同角度影响自然灾害,进一步加强人与自然共存的可持续发展观,以及如何用人类知识和智慧降低灾情,做到学以致用。

【导入新课】

观看2015年4月中旬我国北方沙尘暴的新闻报道《尘与城》,思考“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增多的人为因素有哪些?”,点出课题:人类活动影响自然灾害,进一步点出该案例说明人类活动破坏了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

一、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

分析视频案例并总结:

1、生态破坏→使地表环境更不稳定→多种灾害频发

【教师点拨】这种生态破坏行为违反了可持续发展的原理,那么我们该如何来改变我们的行为?

2、生态建设→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地表环境更加稳定,灾害减轻

【合作探究】洞庭湖及其周围地区是不是也存在生态破坏的行为?会对自然灾害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该如何改善?

【对点演练1】(临沂高考模拟)

据统计,我国现有水土流失总面积达356万平方千米,已占到国土面积的37.1%。水土流失不但加剧了我国人地矛盾,加剧洪涝灾害,而且还成为我国最大的环境公害之一。(2)简要分析水土流失导致洪涝灾害加剧的原因。(4分)

【承转】灾情大小手多种因素的影响: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受灾体。同一种灾害在不同的地区造成的影响往往大不相同。下面我们对比几次地震灾害的灾情状况,分析受灾体的差异。

二、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

【案例】尼泊尔地震视频、1976唐山地震资料、2008汶川地震资料、2003北海道地震资料日本中学防震演习图片、日本房屋抗震设计图片、课本案例①

[精品]新人教版选修5高中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全册优质课教案

[精品]新人教版选修5高中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全册优质课教案

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5)

课时安排:4课时

教目标:

一、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λ1、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

λ2、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λ3、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λ4、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二、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λ1、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

2、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λ

3、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λ4、虫灾、鼠灾等生物灾害的主要危害

三、自然灾害与环境

λ1、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λ2、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四、防灾与减灾

λ1、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灾情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λ2、主要自然灾害的适当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

λ3、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λ4、人类利用高技趋利避害的远景

本讲重点:1.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2.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本讲难点:主要自然灾害的防灾、减灾措施

考点点拨:

第一课时

一、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一)自然灾害

1.自然异变与自然灾害:

自然异变:自然异变指自然界的各种变化或异常。

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

关系:自然灾害是自然异变与人类相互作用的产物。自然异变本身无所谓成灾和危害,只有当它们作用于人类及其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上,并使之造成损失,才成为灾害。

2.自然灾害的发生的条件

1)要有自然异变作为诱因;

2)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二)自然灾害的影响

1.人员伤亡

2.财产损失

自然灾害还对作物、牲畜、林木、房屋、道路、机场、船舶、厂矿、文物古迹等财产造成损毁,形成直接经济损失。

高中地理选修五 《自然灾害与防治》

高中地理选修五 《自然灾害与防治》

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1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一、自然异变与自然灾害: 1.自然异变:自然界的各种变化或异常 2.自然灾害: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 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 3.区别自然灾害与自然异变:二、自然灾害的形成条件: 1.要有自然异变作为诱因 2.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三、影响自然灾害灾情大小的因素: 1.孕灾环境:孕育灾害的环境 2.致灾因子:导致灾害发生的因子 3.受灾体:承受灾害的客体四、自然灾害的影响: 1.人员伤亡: 生理伤害(伤残、死亡) 心理伤害(恐慌、忧愁、痛苦) 年龄、性别、收入 居住条件、 → 不同应急反应 → 不同人员伤亡情况 健康状况差异 2.财产损失:是各级部门减灾的重要依据,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 间接经济损失通常数倍于直接经济损失 直接经济损失:自然灾害对作物、牲畜、林木、房屋、道路、机场、船舶、 厂矿、文物古迹等财产造成的损毁 间接经济损失:停产停工、交通通信中断等导致物资生产流通、商贸金融、 社会结构和管理等方面的损失 3.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 非可再生资源:受灾被毁后无法或很难恢复 可再生资源:受灾被毁后恢复过程缓慢 资源损失具有滞后性、隐蔽性,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更加广泛和长远 4.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2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一、主要自然灾害类型: (一)气象灾害: 1.热带气旋:(1)概念: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的深厚的低气压涡旋 中心附近平均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的热带气旋称台风(2)形成:? 广阔的洋面→海水蒸发,向大气提供充足的水汽? 下热上冷的不稳定大气层结→促使空气上升及水汽凝结致雨? 台风形成后会移出源地,经历发展、减弱、消亡的演变过程(3)分布: 季节分布: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7-11月(北半球的夏秋季)最为频繁 空间分布:主要分布于热带或副热带,西北太平洋海域(中国东南沿海、 日本、东南亚国家)是世界上热带气旋最多的地区,另外还有 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加勒比海、美国东部海岸 2.干旱:(1)概念: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量少而

2022届高三地理(人教版通用)大一轮复习教案:选修部分 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 Word版含解析

2022届高三地理(人教版通用)大一轮复习教案:选修部分 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 Word版含解析

[最新考纲] 1.主要自然灾难的类型与分布:①自然灾难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②世界主要自然灾难带的分布。2.我国的主要自然灾难:①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难的产生气

制与发生过程;②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难的形成缘由。3.自然灾难与环境:①同一自然灾难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②我国自然灾难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4.防灾与减灾:①应对自然灾难的方法或应急措施;②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考纲解读] 1.以当前发生的重大地质灾难为背景材料,考查地质灾难的成因、危害、分布规律、防备措施等。2.以近几年影响我国的气象灾难为背景材料,考查分析气象灾难的成因、时空分布规律、防灾减灾措施及气象灾难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3.结合我国发生的特大洪涝灾难,分析我国洪水灾难的类型、成因、危害及洪水灾难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洪水灾难的防备措施,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方法。4.以一些新颖的时事(如海水入侵、咸潮等)作为背

景材料,结合所学学问、原理,考查同学的学习探究、学问迁移力量。

微专题一主要自然灾难的形成与分布

疑难剖析

类型分布成因影响

热带气旋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地

区、中国东南沿海、日本

和东南亚国家、加勒比海

和美国东部海岸

①宽敞的暖洋面(热带、副热

带);②充分的水汽;③下热

上冷的不稳定大气层结

狂风、暴雨、风暴潮

干旱渐发性、降水不稳定的干

旱、半干旱地区,特殊是

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内

陆地区

较长时间的气候波动或气候

异变引起的长时期无降水或

降水量少

水分极度缺乏

寒潮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深秋

到初春季节

大范围的强冷空气入侵活动

第一章第三节《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的一等奖说课稿

第一章第三节《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的一等奖说课稿

第一章第三节《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的一等奖说课稿

《第一章第三节《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的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1、第一章第三节《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的一等奖说课稿

时间:20xx年4月23日星期五(第八周)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的课题是下午要上选修5第一章第三节《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本节准备用1课时的时间讲完。首先我对本节教材内容进行以下分析:

一、分析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高二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中的内容,在学习了前两节自然灾害概念、特点和分布规律后,这一节主要学习《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本节内容是探讨人类生活中不合理的生产生活会诱发自然灾害和现代生活中人类如何缓解自然灾害。本节是对第一章知识的升华,让学生明白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也有影响,同时对今后学习第三章《防灾与减灾》有重要影响。所以学好本节,能为今后生活中的防灾和减灾打好基础。

2、本节的难点、重点知识

(1)人类活动不当会导致自然灾害的发生或加重;

(2)人类可以采取措施预防和降低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3)引发自然灾害的人为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二、分析教学目标

在进行素质教学的同时,我们的学生还面临高考。因此,我着重从知识、能力和思想上三个方面培养学生。

1.知识目标

(1)结合实例说明人为原因是怎样引发自然灾害的;

(2)结合实例说明人类对自然灾害的防治;

(3)认识到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能更好的防治自然灾害。

结合身边的生活事例来观察、分析,丰富地理知识,为考试做准

《志鸿优化设计》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学案(人教版):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志鸿优化设计》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学案(人教版):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选修 5 自然灾难与防治

考纲呈现

名师解读 1.主要自然灾难的类型与分布

(1)自然灾难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2)世界主要自然灾难带的分布 2.我国的主要自然灾难

(1)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难的产生气制与发生过程

(2)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难的形成缘由 3.自然灾难与环境

(1)同一自然灾难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2)我国自然灾难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4.防灾与减灾

(1)应对自然灾难的方法或应急措施 (2)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1.结合我国近年来自然灾难频繁发生的现实,考查我国自然灾难多发的缘由,主要自然灾难的分布、危害及防备

2.依据图文材料,以我国或世界重大自然灾难大事为背景,考查诸如地震、泥石流、洪涝、雪灾等自然灾难的成因、危害及防治对策

一、自然灾难与人类活动

1.自然灾难及其影响 (1)概念

指由于____特殊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____失稳、____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大事。 (2)形成条件

(3)灾情大小

取决于________的环境、________的因子和______的客体。 (4)影响 ⎩⎪⎨⎪⎧⎭

⎪⎬⎪

⎫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 与环境破坏受社会经济进展水平和防灾抗灾力气的,影响,危害程度存在______差异 特殊提示:经济进展水平与灾情强度的关系

影响灾情大小的因素主要有三个:经济进展水平、灾难种类(强度)、减灾力气。一般而言,经济进展水平、灾难种类(强度)与灾情成正比,减灾力气与灾情成反比,人类社会不同进展阶段,由于以上三因素存在着较大差异,成灾特点是不同的,对应关系如下。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第三节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_13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第三节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_13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态破坏的原因和表现,通过实例分析,理解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石漠化产生的机制,体会人类不合理活动导致生态破坏而诱发的严重后果。

2.通过分析我国土壤污染现状,了解土壤污染物的迁移及检测方法,体会土壤污染的严重性及其防治的紧迫性。

3.学会运用分析综合、因果推理的方法绘制水体污染灾害链。

4.通过分析事实材料,进一步认识、体会气候变暖的事实、原因及其产生的灾难性后果。

5.形成尊重自然、“人要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教学难点】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教学方法】

启发式、小组合作探究、课件辅助、自学指导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本节引言部分,启发学生思考:哪些原因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气候变暖及其引发的灾害与人类活动是否有关?

(学生活动)阅读引言,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提出问题)人类的哪些行为引发了自然灾害的发生?

(板书)

第三节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课件展示)展示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景观、西北畜牧业地区荒漠景观、南方地区的石漠化景观等图片(或视频)。

(提出问题)这些地区出现了什么环境问题?与人类活动有没有关系?

(学生活动)阅读课件图片,思考后,回答问题。

(总结归纳)上述环境问题主要是生态破坏。图示地区的生态破坏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是人类不合理活动带来的。

(板书)

一、生态破坏诱发自然灾害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结合以前所学知识并阅读P58教材正文内容,想一想:生态破坏是由哪些原因产生的?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并填下列关系图(学生活动)阅读P58教材内容,回答问题。

高中地理 第一章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5

高中地理 第一章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5

芜湖市沈巷中学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辨析以下案例,哪些是自然灾害, 辨析以下案例,哪些是自然灾害, 哪些不是?为什么? 哪些不是?为什么?
(1)1952年9月17日, 日本附近的海底火山——明神礁爆发, 水蒸气和硫磺气构成的气柱有几百米高,喷出的火山熔岩和碎 屑堆成高出海面90米的火山岛。 答:不属自然灾害。只发生了自然异变事件,而没有造成 不属自然灾害。只发生了自然异变事件,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 (2)1996年8月10日,菲律宾的坎拉翁火山突然向空中喷出 1 500多米高的黑色烟柱,致使当时正在攀登此山的一支国 际登山队的4名队员死亡。 答:是自然灾害,既以自然异变(火山喷发)为诱因,还造 是自然灾害,既以自然异变(火山喷发)为诱因, 成人员死亡的灾情。 成人员死亡的灾情。
芜湖市沈巷中学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自 然 灾 害 及 其 影 响 自然灾害
害 异
自然 异变 定义 自然灾害
受灾体
灾情
灾害 事件
芜湖市沈巷中学
芜湖市沈巷中学
(1)两方面
(一).人员伤亡 人员伤亡 生理伤害(死亡、伤残等) 生理伤害(死亡、伤残等)
心理和精神伤害(恐慌、忧愁、痛苦等) 心理和精神伤害(恐慌、忧愁、痛苦等)
芜湖市沈巷中学 (3)据史料记载,Biblioteka Baidu咸和三年(328年),榆次:雨雹破瓦、折木, 苗稼荡然。 答:属自然灾害。既以自然异变为诱因,还造瓦木等财 属自然灾害。既以自然异变为诱因, 产损失。 产损失。 (4)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 当场炸死31人,大量强辐射物质泄露,13 000多平方千米土地 上的100万人处于核辐射的危险 中,数以百万计的居民得了严 重的放射病。 答:不属自然灾害。虽然造成了人员伤亡,但不是以自 不属自然灾害。虽然造成了人员伤亡, 然异变为诱因,而是人为原因产生的事故。 然异变为诱因,而是人为原因产生的事故。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

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第一中学:地理组

第二节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

【教学方案设计】

【新课导入】

你听说过下面这些词语或谚语么?

"春雨贵如油”、"倒春寒”、"寒露风”、"哑巴灾”、"白灾”和"黑灾”、"白昼如夜,相对不相见”、"秋七月飞蝗蔽天,积地尺余厚”、"座座山头走蛟龙,条条沟口吹喇叭”、"五害之属水为大”、"不冒烟的森林火灾”。

你知道以上描述的是哪些自然灾害类型么?这些自然灾害又是如何形成的呢?你知道这些自然灾害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么?

【教学建议】

本节介绍了四大圈层中的共11种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或形成条件)、特点、危害以及分布,并通过图文结合,展示了世界主要的两大灾害带,同时穿插介绍了自然灾害的特征(自然属性)。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突破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1.自然灾害的类型

教师可以出示各种不同类型自然灾害的图片或各种自然灾害的影视资料、纪录片片段,让学生从展示的图文资料中概括出自然灾害的名称并思考这些自然灾害可以如何分类。也可以让学生列举自己了解或经历的自然灾害,汇总后学习小组内进行梳理、归纳,对自然灾害进行分类。

2.自然灾害的成因(或形成条件)

可以通过教学模型、影视短片、动画模拟自然灾害形成等方式直观展示各类自然灾害的形成过程,然后通过思考、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归纳总结各类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或形成条件。

3.自然灾害的危害

通过向学生展示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的图文、影视(例如《后天》、《完美风暴》等)、灾害记录片(如汶川地震记录片《震撼世界的七日》)等资料,结合实例剖析讲解,让学生明确各类自然灾害的危害。

【新品推荐】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1.3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学案湘教版选修5

【新品推荐】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1.3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学案湘教版选修5

第三节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 学考要求 说明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的相互关系

一、生态破坏与自然灾害

1.原因:人类对自然界实行掠夺性的利用,如乱垦滥伐、乱牧滥采等。

2.土壤侵蚀:是指土壤在自然侵蚀的基础上,因人为因素的加入而使侵蚀强度骤然增加。

后果⎩⎪⎨⎪⎧侵蚀区:耕作层流失,土层变薄→旱涝灾害加剧沟谷:诱发山崩、滑坡和泥石流远离侵蚀区的下游:泥沙沉积,抬高河床,淤积湖泊→增加洪涝灾害的发生频率

3.土地荒漠化

(1)人为原因:过度放牧、乱砍滥伐、开垦草地→植被破坏→地表裸露→加快土壤风蚀和雨蚀速度→土地荒漠化;干旱和半干旱区:过度放牧和不适当的旱作农业。

(2)危害:土地生产力下降→农牧业减产。

生态破坏及其危害

1.土壤侵蚀的危害

[方法技巧]土壤侵蚀成因的分析方法

分析土壤侵蚀成因应从自然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进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加剧了土壤侵蚀强度,是主要原因。分析时可采用框图法:

2.土地荒漠化的原因及危害

[特别提醒]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①退耕还林还草,营造防护林;

②合理分配上中下游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

③多种途径解决农牧区生活能源问题;

④规定合理载畜量。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从我国土壤侵蚀量较大的两个流域中,任选其一简述土壤侵蚀严重的原因。

(2)简述长江上游水土流失的治理对中下游地区产生的影响。

答案(1)长江流域:流域面积广,降水量大;流域内山地丘陵广布,地势起伏大;植被破坏。黄河流域:流域面积较大,降水集中,多暴雨;土质疏松;植被破坏。

(2)减少泥沙含量或淤积,减轻洪涝灾害,保障通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高二地理备课组执笔:元军亮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自然灾害的含义及其形成条件,通过案例理解人地相互作用的内涵。

2.运用资料(如照片)展示灾情,全面认识自然灾害的影响。3.初步阐述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形成机制。

学习重难点:1.重点理解自然灾害的内涵2.理解自然灾害的危害及其程度

★自主学习

一、自然灾害1.自然异变与自然灾害

(1)自然异变:自然异变指自然界的各种变化或异常。

(2)自然灾害是指由于 ______________ 变化造成的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

(3)关系:自然灾害是 ______________ 与__________ 相互作用的产物。自然异变本身无所谓成

灾和危害,只有当它们作用于人类及其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上,并使之造成_____________________ ,才

成为灾害。

2.自然灾害的发生的条件

(1)自然灾害形成的具备条件:—是要有 ________________ 作为诱因;

二是要有 ___________ 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________________ 。

(2)自然灾害孕育于由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共同组成的地

球表层环境中。

(3)自然灾害灾情的大小取决于孕育灾害的环境(孕灾环境)、导致灾害发生的因子(致灾因子)和承受灾害的客体(受灾体)三者的共同作用。

★合作探究一:读课本P2〜P3页案例,辨析哪些是自然灾害,哪些不是?为什么?

请你说出你认为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二、自然灾害的影响

灾情的大小通常以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的损失为衡量标准,如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等。

1人员伤亡

(1)自然灾害带来的 ______________ 是相当惨重的,同时在灾害中还会由于断水、缺粮、失去

亲人、无家可归等灾害境遇,造成恐慌、忧愁、痛苦等和伤害。

(2)由于人们在、、、、等方面

的灾害发生时,人员伤亡存在差异,会导致个人对灾害的应急反应不同,因此,的情况不同。

(3)在承灾人群中脆弱的不仅有儿童,还有妇女、老人、残障人等,都容易受自然灾害的

影响,而 ____________ 则是相对不易受灾害损伤的群体。

2 •财产损失

(1)___________ 经济损失:财产损毁(对作物、牲畜、林木、房屋、道路、机场、船舶、

厂矿、文物古迹等财产造成损毁)

(2)___________ 经济损失:物资生产流通、商贸金融、社会结构和管理方面等的损失

3.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

(1)特殊性:

资源损失的灾情相对于人员、财产的损失灾情来说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

(1)影响因素_____________

(2 )具体表现:在灾害强度相同的情况下,经济发展水平高,但 ____________ 的地区,自

然灾害危害程度就 ___________ ,反之危害程度就低。

(3)

★我的疑问?

★合作探究二:课本P5页图1.8,

[提问]:根据图,想一想,在灾害强度相同的情况下, 如果某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且防灾、

抗灾能力强,灾害危害程度如何 ?

★课堂检测

单项选择

1.下列属于自然灾害现象的是(

A . 2004年12月16日,印尼苏门答腊岛西北发生地震 发生“非典”

B •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 D •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水圈

不同区域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是不同的,同一种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也存

在明显的地域差别。 据此回答4〜5题。 4. 产生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地域差异的原因是(

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 ②灾害强度的差异

③自然灾害孕育在不同的地球表层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②

5•在灾害强度相同的情况下,如果某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且防灾能力强,关于其危害程 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非选择题 6•阅读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1 B . 2003年,我国广东、北京等省

C . 2005年11月,松花江甲基笨污染 站

爆炸

D . 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

2.自然灾害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是

A .对人类心理、生理的损害 C .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 )

B •财产损失

D •停工停产、交通通信中断 3.承受自然灾害的客体是( A •自然异常变化 C .自然灾害本身

环境中

④个人对灾害的应急反应不同 A •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高 B .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 C .损失数量大,影响程度小 D .很难确定

火山爆发、地震:()

水灾:()

热带风暴:()

(2)表中四种灾害所造成的灾情不同,主要原因是什么?

(3 )表中四种灾害中,热带风暴造成伤亡人数最多,其原因是什么? ★课堂知识结构(自己填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