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学习入门
文言文自学入门的书
文言文自学入门的书
学习古文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语言能力,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
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
如果你想入门古文学习,以下是一些值得推荐
的书籍。
《文言文阅读入门》
这是一本非常适合初学者的入门书籍。
它从词语、语序、句式等
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不仅能够帮助读者掌握古文基本的语言规则,还能够通过大量的例子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古文中的含义。
《古代汉语:初级教程》
这本书也是一本非常适合入门的书籍。
它主要讲解了汉字的基本
知识,如何理解典籍和古籍中的汉字,同时也向读者介绍了古代汉语
的语法和短语。
《实用古汉语》
这本书适合有一定汉语基础的读者。
它通过大量的阅读材料和练
习题让读者更好地掌握古汉语的知识,并将教学内容与现代汉语结合
起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现代汉语的发展过程。
总之,如果想要入门古文学习,这些书籍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当然,学习古文需要有长期的坚持和不断的练习,相信只要你有足够
的耐心和毅力,一定能够取得不错的成果。
文言文入门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是(3分) A.马文升仕途顺利,政绩卓越。他被委任御史以后,历任多 项职务。功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处理受灾民众的善后 问题;二是击败扰乱社会秩序的贼寇。 B.马文升为人正直,处事严明。他敢于直言劝谏,奏事进言 均得到采纳;又能够严格考察部属,曾罢免贪婪懦弱者三十余 人,奸人怨恨,对他大肆威胁和污蔑。 C.马文升尽心军事,关注民生。他任兵部尚书十多年,对屯 田、边备等职责勇于进言。在代吏部尚书时,南京等地遭遇风 雨灾害,他又请求皇上救助灾地百姓。 D.马文升文武全才,名声远扬。朝廷大事往往等他决断,又 有显赫边功,外国皆闻其名。为人重气节,品行端正,以至于 大盗各处骚扰,也不去钧州他的家乡。
二、一词多义
实词
修 乃重修岳阳楼(兴建,建造) 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整治) 雨村便急忙修书(撰写) 邹忌修八尺有余(长,高) ①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方圆,纵横) 方 ②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地方) ③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才,刚刚)
三、偏义复词
实词
1、 两个语素意义相对或相反
温故知新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 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 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 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 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 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 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1.字字落实 留 删 换 2.文从句顺 调 补 贯
文言文语学习基础入门100
万ㄏ寄蜗厥榉逑缌治南驳氖展赫荆 吹雨?盛“。
此山小乡,仅六个制度村、。
.五万人、5800亩耕,少年行佣丁皆去,留者多为老弱为之“6038兵”。
何以求变?林文喜起了“拾枇杷叶”之热潮。
据《本草》载备药,枇杷叶性味苦平,功为清肺和胃而降气,气下则火降痰消。
都念慈庵枇杷膏也,谓清代杨母肺弱吼疾孝之,久咳不愈。
幸得名医叶天士传膏方,母疾愈矣。
在有些山,何患上了“热咳”,痰厚且黄,则取数片枇杷叶,刷净背之毛,加一块锅一碗枇杷水,凡饮二三次即愈矣。
自2005年起,林文喜则以每吨七百元至千元之价,向民买枇杷叶。
而相率叩了广州医公司、山东制药厂、同仁堂之门。
故堕地随腐烂之枇杷叶,轻取则钱,时村人之至性激矣,连疾皆受盟于拾叶大军。
老爷一年逾古稀之,一年以卖枇杷叶,则入4000元左右。
枇杷叶应如何采、为?骆诗文为记者详说:“今年用之枇杷须是去年从树上摘下之老叶,树少三年。
以鬃刷以背之毛刷枇杷洁,置竹垫上以至八九千,以一公斤为焉,一叶一叶码好绳扎起,复立之令大燥。
为药也,取出,用刀切。
.五厘米厚之丝,釜已熟炼熟者蜜和适汤,入枇杷丝相,文火炒至枇杷丝既能甚均地沾上蜜,又不粘手,取置凉即。
“今农民多所采叶?“吾目见,皆直用一根金之或竹之长签扎地之落叶,管他老叶、新叶。
多在泥里腐叶,又雨,浴后何以?采来洗不洗,毛亦不去,晒干一扎。
作者也,甚至连绳皆解,蜜炙则不言矣,径往提罐里倒。
“按古本草载,枇杷叶之毳必治,若无刷净,则入肺发咳不已。
然此事颇不易。
有家太医院告诉:“权工人日事八少,但刷出两三斤,以至习之工为,多日而生五斤。
我院每岁仅枇杷叶刷毛一项项工作,则耗90一工日。
““今厂家告我,制药术先矣,沈袅游丝极细,余清两毛莫矣。
我觉匪夷所思:萝卜带泥煮出之汤,与洗去后锅之汤,味能者乎?前为之枇杷露,一分三次,一旬毫升,但须二三日咳止矣,皆不须尽一瓶。
今往往一瓶饮之皆不效,与糖水也。
“枇杷露只是今药怪最肤之冰山一角。
以入“剖雀”,记者采访之余药界士,一个个状加析,欲其“国药力战之殇”。
文言文入门学习及方法
如何学习文言文一、文言文与白话文也许现在很多人都弄不懂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区别到底在哪里现在我们就分别来讲讲他们..“文言文”中的第一个“文”;是书面文章的意思..“言”;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最后一个“文”;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文言”;即书面语言;“文言”是相对于“口头语言”而言;“口头语言”也叫“白话”..在我国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头语言及用书面语言来表述;是不同的;例如;想问某人是否吃饭了;用口头语言表述;是“吃饭了吗”;而用书而语言进行表述;就是“饭否”..“饭否”就是文言文..我国的古代;所有的文章都是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所以;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古白话是唐宋以后在北方话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书面语..如唐代的变文;敦煌通俗文学作品;宋人话本;金元戏曲;明清小说等都是古白话的代表..古白话虽说是白话文;但不同于我们今天所说的白话文;一般都是以口头语为基础而夹杂一些文言成分..即使是口语;由于区域性和时代性的差异;今天读起来也不那么容易;因此;我们称之为“古白话”学术界一般把从晚唐五代开始直至“五四”时期形成的古白话称作近代汉语..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在国内;中学语文课程中;文言文的学习更是占了很大的分量..根据新课标要求;学习初中文言文;主要从以下四点入手:①把握文言实词和重点虚词的意义;②理解、翻译文言语句;③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在联系、内容、写作方法、技巧;④积累、背诵文中重点语句、段落;背诵80篇文言诗词..学习时;是由“解词——串意——顺意”三步完成的..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充分利用课本注释、工具书圈点勾画理解词义;翻译语句附示例一;2理解字词时用归纳法和比较法;即将一课中或每课中的某一多义词、古今异义词、活用词、通假字或虚词的不同用法加以归纳、比较;以增加记忆附示例二;3理解文意的普遍联系法;即在学习中要联系前后文;联系多个段落;联系时代背景;理解文章的内在条理;弄清全文大意..如果学习一篇文言课文;心中只有一些支离破碎的字、词、句;就很难记得牢、理解得透..因此;只有从全文整体去对待个别的字、词、句;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篇;联系语境揣摩;才能把握住并吃透全文..不要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是普遍联系法的要领..4了解主要文言句式..文言句式有四种: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还有固定句式;每种都有几种不同形式;了解这些形式;便于记忆和理解..5“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教材强调文言文的朗读、背诵;其意图是让学生通过边读边背来掌握文言知识、理解文意;培养语言感悟能力..一;学习文言实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文言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在文言文中;实词的数量比虚词多得多;学习文言文;最应该下功夫的是多掌握文言实词的词义;只有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对文言词语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积淀;才有可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文言文..学习文言实词;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区别古今词义的异同..汉语从右代发展到今天;词义不断演变;其中一些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中极少一部分的意义;古今意义没有什么变化;这类词对于我们学习文言文不会造成什么困难..但另外有一些词语;文言文中虽然常用;但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古今词义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词义的扩大..词义扩大是指词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扩大;即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由狭窄到宽泛;使原义成为新义外延的一部分..例如“秋”;指由一个季节扩大到指全年;“睡”指由坐着打瞌睡扩大到指睡眠..2;词义的缩小..词义缩小是指词义所反映客观事物的范围缩小;即由整体到部分;由宽泛到狭窄;使新义成为原义外延的一部分..例如:“丈夫”;古代泛指男子汉;如“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现在;“丈夫”专指女子的配偶..“臭xiù”;由泛指所有气味到专指秽气..“汤”由泛指热水、开水到专指菜汤、肉汤等..3;词义的转移..词义的转移是指词义由指甲事物变为指乙事物..如“学者”;古代指“求学的人”;如“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游褒禅山汪;现在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小姐”;古代指对末出嫁的女子或有权势人家的末出嫁的女子;现在;在改革开放背景下;其意义基本上变成了指有不正当行为的女子..如果你称呼一个年轻美貌的女子为小姐;那么;这位小姐会很生气的向你瞪白眼;以示她不是小姐..4;词义的褒贬色彩发生了变化..例如;“谤”;古代指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是个中性词..如“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现在;“谤”用于诽谤;指无中生有地说别人的坏话;是个贬义词..以上四种情况;是古今词义变化的主要类型..大量的古今意义既有联系又有差别的词的存在;是文言文学习的主要障碍..我们学习文言文;必须结合学习文言作品;有目的、有计划、按要求地掌握一批文言常用词的常用义..2;注意区分古今汉语中的单音词和复音词..现代汉语中复音词占绝大多数;而文言中则以单音词为主;因此;我们在文言文阅读中;不要把文言中的双音节词误认为是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例如;“非常之观;常在于险处”游褒禅山中的“非常”;古义是两个词:不同一般..而今义则是一个表示程度的副词..另外;也不要把文言中的复音词分开来解释..例如:“日暮;所击杀无虑百十人”冯婉贞中的“无虑”是个联绵词;意思是“大概”、“大略”之义;这个意思与“无”、“虑”二字毫无关系;不能拆开来讲..3;要注意古代汉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也有一词多义现象..如果我们只懂得一个多义词的一种或者两种意义;在阅读文言文时便轻易拿一种或者两种意义去文释;就有可能产生理解上的错误..为了避免出现错误;我们要有意识地作好知识积累和整理工作..我们的教科书中;每篇文言课文后面都有这方便的练习题;这是帮助我们作积累和整理工作;必须认真完成;千万不可忽视..词义积累多了;遇到多义词就可以比较准确地选择义项了..另外;我们还需要了解关于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方面的知识..每个词都有它本来的意思;即本义..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新产生的意义就是它的引申意义..如:“妻”;古义就是用手去抓住一个女子;今义则是指男子的配偶..“孙”;古义表示我的儿子的儿子一直排下去;代代相传;今义则指儿子的儿子..4;要注意通假字现象..古字通假是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古代;因为音同或者音近的关系;一些字往往同其他一些字通用;这种文字在使用中互相代替的现象叫做“通假”字..“通”是通用;“假”是借用..识别通假字不是一件易事;时代越早的文言文;通假字的阅读就越困难..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通假字的办法就是多读文言作品;多查字典;作好知识的积累工作..二;学习文言虚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文言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代词..虚词的词汇意义比较抽象;但是;它有表达语气、组织实词等多种语法功能..文言虚词;特别是常用虚词在文言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用法比较灵活..阅读文言文;要善于辨析虚词的意义和作用;才能完整的理解文章的意思..如果把虚词理解错了;就会影响到对整个句子乃至通篇文章的理解..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便的问题..1;分清实词和虚词..文言虚词大多是由实词虚化而成的..例如;“所”的基本意义是“处所”;后来引申为表示“……的地方”或者“……的人”;作结构助词..又如;“之”的基本意义是“往”;后来虚化为代词、助词、语气词等;成为用得最多的虚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它”;作代词用..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用在主谓之间;取消主谓的独立性;动词;往..起拼凑语气的作用..从上面的一些例子可以知道;某个词是实词还是虚词;要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能确定;其基本原则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2;了解古今虚词的差异..古今完全不同的虚词;我们只要掌握它们在古代的意义和用法就行了;如六国论“而以六国破亡之颠故事”中的“故事”;但是;有些虚词;古今都用它;如六国论“至于颠覆;理固宜然”中的“颠覆”..这就需要我们特别注意它们之间的不同;要用分析的眼光去逐字审阅;不要以今律古..3;辨析同一虚词的不同用法..文言虚词使用频率高;用法灵活多变;一个虚词往往兼有多种词性;表达多种语法关系;如“而”;可以作连词用;也可以作代词用..作连词用可以表示并列关系;可以表示偏正关系;可以表示承接关系;可以表示递进关系;还可以表示转折关系..4;体察虚词表达的不同语气..古人称虚词为“辞”、“语辞”、“语助”;可见;虚词在表达语气方便的重要..一段文言文;如果没有虚词连缀其中;就会丢掉“性情”;失去活力..若不用虚词;就表达不出说话人在表面上的自谦中隐含的抱怨和得意之情..学习文言文;我们要反复吟咏;体察虚词所表达的语气;并从中总结出一些规律..如:“夫”、“盖”常表示发语;“者”常表示提顿;“得无”、“无乃”常表示推测、反问等..常用的文言虚词只有几十个..越是常用的虚词;用法往往越是灵活..如果确实掌握了它们的意义和用法;阅读时就可以扫除虚词方便的一大障碍..三;掌握词类的活用现象..文言中有些实词在句子中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词的词义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就是词的活用..如果一个词已经活用成了别的词;我们还按其原来的用法去解释;就会讲不通..因此;掌握词类活用的基本规律;结合具体语镜;分析其用法和理解其意义;对我们学习文言文来说是很重要的..词类活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 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动词、形容词、名词用作有“使”、“令”意义的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这就是使动用法.. 在古代汉语中;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宾语;但这种情况较少..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在中古以后就改变了读音;例如:“晋侯饮yìn赵盾酒”;这就与及物动词的其他用法区别开来了;但并不能一概而论..2; 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这是指形容词、名词用作有“认为”、“以为”意义的动词;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或者主语把宾语当作什么..3; 名词用作动词..名词活用作动词后;就具有动词的语法特点;不再表示人或物;而是表示与这个名词有关的动作、行为..例如:“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籍:登记..鸿门宴..名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都属于名词用如动词;在古代汉语中;名词作使动、意动的较少;但用着一般动词的则相当普遍..在古代汉语中;方位名词也常作动词..4; 名词作状语..在古代汉语中;名词常用作状语;直接修饰、限制动词谓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方式、处所、凭借的工具等..另外;我们还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要注意区别意动和使动..在这里;我们提供两种区别方法:第一;使动用法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的;而意动用法则是主语以为或认为宾语怎么样;是主观的看法;客观不一定必然如此..第二;动词、名词活用为动词的;一般情况不用于意动动词本身就无意动用法;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用作使动和意动却常见..二是要注意词类活用的条件..要鉴别一个词是否已活用成另一类词;主要是看它在句子中所处的地位;前面有哪些词类和它相结合;构成什么样的句法关系;具备了哪些语法特点等..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以及名词用如动词;都是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这可以从它们的语法条件的变化看出来..下面举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一些比较重要的语法条件..1;两个名词连用;如果既不是并列结构;又不是偏正结构;则前一个名词常就活用为动词;后一个名词作它的宾语;两个名词连用;有时还可以是主谓结构;前一个名词作主语;后一个名词活用为谓语;2;名词、形容词放在“所”字后面活用为动词..例如:“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3;名词、形容词放在“能”、“可”、“欲”等能愿动词后面;活用为动词..例如:“子谓公冶长:‘可妻也……’”..4;名词放在副词后面活用为动词副词在句子中一般只作动词或形容词的修饰语..例如:“秦师遂东”..5;名词、形容词放在“之”、“我”等代词前面;活用为动词..例如“下之;小之……;不外是矣”..6;名词后面用介词结构作补语;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例如:“晋师军于庆柳”..7;名词用“而”连接时;活用为动词..例如:“隆礼尊贤而王”..三是要注意弄清楚一个问题:词类的活用;是说某个词本来属于某一词类;只是入句后临时具有另一词类的性质;不是说这个词属于两个词类..例如:我们不能说“晋师军于庆柳”中的“军”既是名词;又是动词..四;注意掌握几种常用句式..文言常用句式和现代汉语的常用句式基本上是相对的;我们主要要掌握判断句、疑问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变式句五种句式..1; 判断句..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在现代汉语中;一般要用判断词“是”表示判断;而文言中的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词;而是直接用名词或名词短语作谓语表示判断;并且往往借助某些助词、语气词、副词来表示或加强判断语气..主要形式有:⑴;主语后面用助词“者”表示提顿;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煞尾..⑵;只在主语后面用“者”表示提顿..⑶;只在谓语后面用“也”煞尾..⑷;“者”、“也”都不用..⑸;谓语前用副词“乃”、“即”、“必”“则”等加强语气..⑹;用“为”表示肯定判断..⑺;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定..⑻;用“是”作判断动词;文言文中也有..2; 被动句..被动句的主语不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发出者;而是行为的接受者..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助词来表示被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⑴;用介词“为”引进行为的主动者..⑵;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⑶;用助词“见”表示被动..⑷;用介词“被”表示被动..⑸;用“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⑹;用“见……于……”的格式表示被动..3; 省略句..文言句子中有一些组成成分;习惯上常常省略;翻译成现代汉语时需要补充..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①; 省略主语..包括承前省、蒙后省、自述或对话省..②; 省略谓语动词..例如:“一股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③; 省略宾语..④; 省略介词“于、“以”..4; 疑问句..文言中的疑问句;一般要用疑问代词或疑问语气词提出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⑴; 用疑问代词提出问题..⑵; 用疑问语气词提出问题..5; 变式句..文言中;有些句子的语序和现代汉语里相对应的句式不同;常见的有以下四种情况:⑴;主谓倒装句..⑵;宾语前置..宾语前置有以下几种情况:①; 凝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②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③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⑶定语后置..文言中;一些修饰性的定语常置于中心语之后..⑷;介词结构后置..在现代汉语里;介词结构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古代汉语里有些则置后作补语..五;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翻译文言文的原则是“准”、“达”、“雅”..所谓“准”;就是指译文的准确无误;不误解;不漏译;不增译..所谓“达”;就是指译文的顺畅;无语病;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和习惯..所谓“雅”;就是指译文的优美自然;符合原文语言特色;文笔优美、生动;富于表现力..翻译的十种方法:1、留..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地名、职称、器具等;可照录不翻译..2、删..删去不译的词..如发语词、补足音节的虚词等..3、补..补出省略成分..4、换..把古词换成现代词..5、调..在翻译时;有时句子的词序需要调整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等6、选..有些多义词;根据语境选取适当的词..7、译..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和通假字..8、意..意译..初中生对文言文最好是直译;但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和引申等意义;直译会不明确;应用意译..9、缩..文言文中有些句子;为了增强气势;故意用了繁笔;翻译时可将其意思凝缩..10、扩..一是文言文中单音词扩为双音词或多音词;二是对一些言简意赅的句子;翻译时;要扩展其内容;才能把意思表达清楚..关于翻译文的方法;可按下面的顺口溜记忆:文言语句重直译;把握大意斟语句..人名地名不必译;古义现代词语替..倒装成分位置译;被动省略译规律..碰见虚词因句译;领会语气重流利..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可归结为增、调、留、换四字..第一;赠..古代汉语同现代汉语一样;为了使语言精炼简洁;都有省略现象;而且比现代汉语更为普遍..从省略的方式说;有承前省;蒙后省和对话省;从省略的内容来说;既可是主语、谓语、宾语;又可以是介词词根..我们阅读文言文时;遇到这种省略情况;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出来;以便正确理解文意..在古代汉语中;量词较之临近的数词;是一种很不发达的词类;动量词在先秦不存在;物量词也不多见;现代汉语又是量词很丰富的一种语言..因此;我们在翻译文言文时;要找出相应的量词补充进去..第二;调..古代汉语词序有些特殊的规律;诸如宾语前置、定语和状语后置、主语倒装等..翻译这些句子时;如果仍然按原文的词序;就容易使人费解;产生歧义;造成理解错误..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古今汉语词序变化的规律;对原文进行调整;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词序特点;这就是“调”..文言文;尤其是韵文中;常有一种“倒文”的语言现象..这种倒文或“语急而文倒”;或“倒文以协韵”..我们阅读古文时;遇到“倒文”这种语言现象;就必须根据内容;颠倒过来进行翻译..第三;留..“留” 即保留原文不译;如国名、地名、人名、官名、朝代名、帝号;以及某些典章制度的名称和度量衡标准等;均不译..一些基本词汇;如“人”、“手”、“山”、“水”、“牛”等反映自然界中常见的事物;古今意义相同;翻译时保留不译..如果不是基本词;但今天仍沿用的一些词语;也不必翻译..此外;古人为了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常引用诗句、民谣、格言、谚语进入自己的作品之中..例如:“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这句民谣就保留不译;否则就会失去引诗所特有的韵味..第四;换..汉语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许多文言单音词不能在现代汉语中灵活运用;只能充当双音词的一个词素;翻译时就要用现代汉语中词义相同或相当的词语去替换文言词语;这就是“换”..例如:“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廉颇蔺相如列传..这里除了帝号“燕王” 和方位词“上” 无需更易而外;其余都要换用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或相当的词;译作:“我曾经跟你在边境上会见燕王”..以上所说的“增”、“调”、“留”、“换”的翻译方法;不是各自独立的;在具体翻译过程中;它们是相互关联;交并运用的;不能截然分开..六;掌握文言文翻译技巧..在翻译时;除了掌握以上四种方法外;还要掌握一点技巧..第一;对句中的字、词、句进行充分想象..这种想象就是要调动平时的积累..一是对字词的不同用法的想象..如翻译“君无尤焉”一句中的“焉”字之前;可把句末“焉”的各种用法作一比较;一个个的淘汰;然后确定一个译出后合乎原文意思的用法..处在句末的“焉”;一般讲;一是疑问句中作疑问语气词;但这句不是疑问句;故否一也;二是作形容词尾;但是;“尤”是“责怪”之意;动词;故否二也;三是句末作兼词;但此句不需要作兼词后的介词引出名词或代词;故否三也;四是作代词..此句中“焉”字若译成代词“他们”;就恰与全句的意思统一了..二是对各种句式的充分想象..以“莫之死”为例;此句句首用了无定代词“莫”;而且宾语是代词“之”;故此句是一个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的句子;那么;这句话就应先译成“莫死之”..再来作第二步;这个“死”是自动词;不能支配宾语“之”..想一下;是使动用法还是意动用法;是处动用法还是为动用法;逐一考虑;是为动用法;故这句可译为“没有谁为他们死”;这样;译出的意思与全文就统一了..第二;要学会运用一些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语法知识进行分析..有些句子;我们只有通过语法分析;才能正确地理解;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如“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句中“疾”是“憎恨”之意;如果把“疾视” 放在一起;就译成了“憎恨看”;这显然不通..那么;就应将“疾” 后的整个结构作为“疾” 的宾语;即憎恨的对象;再来解剖这个“对象”;即“疾” 的宾语是“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但要注意;“视” 的宾语只是“其长上之死”;这里;“视其长上之死”与“不救”是通过“而”连接的两种“行为”..再看“视”的宾语;“其长上之死”;这是一个主谓短语作“视”的宾语;故“之”就是一个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了..经过这样逐字分析;这一句就可译为“恨他们看着他们的长官战死而不去救护”..再把这句译文放到全文中去看;意思也就与全文统一了;故此时可以放心地肯定自己的译文了..由上观之;我们无论是对字、词、句式的想象;还是对句子结构的语法分析;都要以平时对文言文基础知识和翻译技能的积累为前提..因此;我们平时就要下苦功夫记。
文言文语学习基础入门1275
谅 纳衿 ?心殿,意不容置喙(谓不听人声言。
针含英咀华(喻琢、会文之要与精神。
心,默地险雄(勇,知难而上)熨贴开源截(增入,用节省。
三、以次填下各句横处之语,至当之一者。
)] [一物必新陈代谢,细菌又非也。
[二]欲成此课题之实验研,须三年[三]发稿视,所有者皆以朱笔改,有数处不改。
A。
何尝略似,未必略几?心殿,何尝略几心.未必体似四、下句中,加言用当者一句是。
)今A。
,中学生文中错字俯拾即是,变此为语文学之务一。
曾几何时郎。
,十年寒窗厉,到头终,见成之稿纸难为铅字,其心甚苦。
心殿。
某市教委删了中学生守中“俭”与“谦”之义,为人议者,褒贬不一。
于人代会上心。
,人咸以为,名正言顺大府应于野教之下。
五、下句中,语意明、无语病之一句为。
)A .在北京举矣古埃及第一物郭,此郭有143件埃及宝级文集也都。
明春日。
,以北京为商界级拳王性逐,此不能使人大饱眼福,还将载史之史。
心殿,美术监局昨发之谓京师市舄、游履之最新最督抽查也,抽样中率分为63.与46 9%.6%。
心,为择中熊猫之饲养员,洛山矾动物园甚是难,以言争中国熊猫之饲养员实太多矣。
六.下诸句与文接得第一句是。
)鸽为此城之精。
其眼,收了多少密乎??A .其为惟一之瞰此都邑之生物,有谁看此城有之看得清晰之切乎??每日晨,有多少鸽自霖之屋上飞!日日朝。
,有多少鸽自霖之屋上飞!其为惟一之瞰此城之生,有谁看此城有之看得清和真??心殿,其为惟一之瞰此都邑之生物,每日晨,有多少鸽自霖之屋上飞!有谁看此城有之看得清和真??每旦心。
,有多少鸽自霖之屋上飞!有谁看此城有之看得清和真??其为惟一之瞰此城之生。
俟:1.B 2C(A.判:分别;鸿沟:古者运河,在今河南,秦为楚汉分之一水,比物之间。
形容分明,分别甚明。
?.儆:使人警,不犯非;效:效,取法;尤:过。
指处一奸或一恶,以警其学为恶者。
心.铤:疾走者;走险:赴险处。
谓于无路之时而动。
截一节。
3.C俯拾即是4.A(:但俯而取,处处皆是。
文言文基础知识入门
(饥饿)的
地点
方式
我 吃 饭 (在家里)(狼吞虎咽)地 (妈妈做的)(香喷喷)的
定语
主语
状语
谓语
定语
总结
1.定语修饰主语和宾语
2.状语修饰物语
3.主语和宾语是名词
定语+的+名词(主语/宾语)
4.谓语是动词
状语+地+动词(谓语)
宾语
速记 口诀
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基本成分主谓宾,连带成分定状补 定语必在主宾前,谓前是状谓后补 六种关系辨分明,分析正误不马虎
留,是指文言文中的专有名词、人名、地名、物名 、官名、年号、国号、器具等,翻译时要保留,可照 录不译。如“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变,指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翻译时要变成现代汉 语的句式。如“何苦而不平”,此句可变为“苦何而 不平”的形式。
换,是指把文言词语换成恰当的现代汉语的词语 。如“吾与汝毕力平险。”句中“吾”、“汝”应分 别换成“我”、“你们”。
补语
补语是述补结构中补充说明述语的结果、程度、趋向、 可能、状态、数量等的成分。补语与述语之间是补充与 被补充、说明与被说明的关系。
在汉语中,在多数情况下,补语一般都有一个明显的特 点:前面有一个助词“得”
他跑得很快 。
主语 谓语
补语
王冕爱画荷花;他画得非常好
文言句式
文言句与现代汉语句式基本相同,都有主谓宾 和定状补六大成分。句子的语序也基本相同。当然, 他们之间还有相异的地方,学习文言句式,要努力 把握它和现代汉语句式的相异点。虽然古代汉语和 现代汉语的句子形式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由于 文言文有些实词和现代汉语用法不同,因此就出现 了一些特殊句式。要想学好文言文,正确理解句子 含义,领会文章内容,就必须掌握文言特殊句式。 我们常讲的文言特殊句式就是判断句、省略句、倒 装句、被动句和固定句式。
文言文小达人古文阅读鉴赏学习古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文言文小达人古文阅读鉴赏学习古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在当今社会中,文言文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文言文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古文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文化。
同时,古文的阅读也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
为了成为一位文言文小达人,我们需要有系统地学习和鉴赏古文,提高自己的古文阅读能力。
一、学习基础知识要成为一位文言文小达人,首先要建立起对古文的基础知识体系。
我们可以选择一本优质的古文教材进行学习,从字词、句法到篇章结构都要进行系统地学习和理解。
记住常用的古文典型句型和用法,积累文言文词汇,了解古代的文化背景和思想观念,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文的内涵和意义。
二、选择适合自己的古文阅读材料对于初学者来说,选择适合自己的古文阅读材料非常重要。
可以选择一些简短的文言文作为入门材料,逐渐增加难度和长度。
可以选择一些名家经典之作,如《论语》、《孟子》等,也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古代文人的作品进行阅读。
通过阅读这些优秀的古文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文气息,提高对古文的鉴赏和理解能力。
三、注重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学习古文需要注重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的理解。
古文的句子结构通常较为复杂,需要仔细分析每个成分和关系。
同时,古文中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如比喻、反问、排比等,这些修辞手法常常体现了古人的审美追求和语言表达的巧妙之处。
我们要有意识地去分析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从而更好地理解古文的含义和用意。
四、多读多品要提高古文阅读的能力,就需要多读多品。
通过大量的阅读,我们可以锻炼自己的语感和鉴赏能力,也能够更好地掌握古文的特点和风格。
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注意品味古文的内涵和意义,思考古文所蕴含的深刻思想。
通过多读多品,我们可以逐渐培养出对古文的独特感悟和理解,从而提高自己的古文阅读理解能力。
五、参加古文比赛和研讨活动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可以积极参加各种古文比赛和研讨活动。
文言文启蒙
文言文启蒙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它包括对文言文语法、词汇、句式等方面的基本认识和理解。
以下是一些文言文启蒙的学习方法:学习语法:文言文语法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因此需要学习一些基本的语法知识,如词类、句子结构、语序等。
可以通过阅读一些简单的文言文篇章,了解文言文的语法特点。
积累词汇:文言文词汇与现代汉语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需要积累一些基本的文言文词汇,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可以通过阅读一些简单的文言文篇章,了解文言文的词汇特点。
学习句式:文言文的句式与现代汉语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需要学习一些基本的句式知识,如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等。
可以通过阅读一些简单的文言文篇章,了解文言文的句式特点。
理解文意:在掌握了一定的语法、词汇和句式知识后,需要理解文言文的文意。
可以通过阅读一些简单的文言文篇章,了解文言文的基本含义和表达方式。
总之,文言文启蒙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需要不断积累知识和实践经验。
通过多读、多写、多听、多练等方式,逐渐提高自己的文言文水平。
文言文入门:《陈情表》
思想感情:李密在《陈情 表》中表达了自己对祖母 的孝顺和对朝廷的忠诚, 情感真挚,感人肺腑
情感表达与语言特色
情感表达:通过陈情表表达了李密的孝心和忠诚 语言特色:采用四字句,韵律和谐,语言优美,表达了李密的情感 修辞手法:运用了排比、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表达效果 文章结构:层次分明,逻辑严密,情感表达与语言特色相得益彰
《陈情表》的创作背景
李密因何要写《陈情表》
《陈情表》的创作时间和背景
李密在《陈情表》中表达的情 感
《陈情表》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作者李密的简介
李密(224287),字令 伯,一名虔, 犍为武阳(今 四川彭山)人。
他是西晋初年 的文学家、书 法家,其书法
被誉为“密 体”,与钟繇 的“楷书”并 称“钟李”。
4
重点语句解析与翻译
重点语句解析
重点语句: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重点语句: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解析:表达了李密对皇帝的忠诚和 感恩之情
解析:表达了李密请求回家照顾祖 母的恳切之情
全文翻译与对照
翻译:将《陈情表》全文翻译 成现代汉语,并逐句解释。
对照:将原文与翻译进行逐句 对照,方便理解。
赏水平。
内容解读与赏析
文章结构:开篇提出陈情 事由,中间叙述自己遭遇 及家庭情况,结尾表达感 激之情
内容解析:李密通过《陈情 表》向皇帝陈述自己家庭贫 困、祖母病重、自幼孤苦无 依等困境,以及自己对朝廷 的感激之情,语言质朴,情 感真挚
语言特点:文章语言简练 、自然、质朴,表达了李 密对祖母的深厚感情和对 朝廷的忠诚
《陈情表》被选入 多个版本的《古文 观止》,成为古代 散文的经典之作
文言文基础知识入门课件
被动句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
是被动句&其常见类型有:
1.“见”“……见……于”“于”表被动 &如:
1.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2.臣诚恐见欺于王& 3.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4.故内惑于郑秀;外欺于张仪& 5.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学于余&
文言 现象
• 古汉语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
文 词、数词和量词&至于代词;在古汉语 中;因其语法作用特殊;一般归为虚词&
言 文言词汇中出现频率最多的是实词;较 难掌握的也是实词&熟悉实词主要是掌
实 握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 类活用等知识&
词
通假字
1. 识别通假字;掌握其本字、读音和意义&古今通假现象 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一要掌握通假现象的原 则;即通假字和本字读音必须相同或相近;如“便要还家;设 酒杀鸡作食”中“要”通“邀”;读作“yāo”;二要靠平时 积累;牢记所学课文中注释所指出的通假字&注意;如果通假 字与本字读音不同;应读本字的现代读音&如“火齐之所及也 ”中“齐”通“剂”;应读“jì”&
2.“为”“为……所”表被动&
如: 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2.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4.为予群从所得& 5.恐为操所先&
倒装句
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 ;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 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宾语前置
例如: ①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之战》 ③与不 同好;如何?《左传·齐桓公伐楚》 ④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孟子·梁惠王上》 ⑤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愚公移山》 ⑥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①句中的“奈何”;意思是“怎么办”;②---④句中的“若何”、“如何”、“何如”意为“怎么 样”;⑤句中的“如……何”可解作“把……怎么样”;⑥句中的“孰与”是“与……比较;哪一个 ……”的意思&一般地说;“奈何”、“奈……何”、“若……何”;可解作“怎么办”、“把…… 怎么样”、“拿……怎么办”、“怎么”;而“若何”、“如何”、“何如”一般解作“怎样”、 “怎么样”、“怎么”等;要视具体语境而定&
文言文入门第一课——学会断句
第五页,共33页。
◇标点巧用一例(yīlì) 抗日战争时期,有些汉奸在街头巷尾
的墙壁上,写上一条巨型标语﹕“有粮食不 卖给八路军吃﹗”过了不久,这条标语上, 忽然多出一点逗号,使这条标语改变了意 思﹕ “有粮食不卖,给八路军吃﹗” 只消一个小小的标点符号,就使意思完全相 反。
•分值:5分
第十三页,共33页。
• □高考试题回顾 • 北京高考题. •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5分) • 杨 朱 过 于 宋 东 之 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资
美者贱杨子(yánɡ z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 者自羡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 杨子(yánɡ zǐ)谓弟子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 参杨焉考朱往答 过而案于(不guò羡yú。)宋”东之逆旅/有妾一人/其恶者贵/美者贱
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时节(shíjié)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
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散文小品 清明(qīngmíng)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
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qīngmíng)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
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第二十三页,共33页。
• 翻译(fānyì):聂政的姐姐聂荌[àn]听说有人刺 杀了韩国的宰相,却不知道凶手到底是谁,全 韩国的人也不知他的姓名,陈列着他的尸体, 悬赏千金,叫人们辨认,就抽泣着说:“大概 是我弟弟吧?唉呀,严仲子了解我弟弟!”于 是马上动身,前往韩国的都城,来到街市,死 者果然是聂政。
第二页,共33页。
断句举例:
◇标点留客 一位潦倒书生,到友人家中作客。
刚巧连日下大雨,书生在友人家住上好 几天。其友人想赶他走,就写了一张字 条﹕“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字条 本意指﹕“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断书句(生duà看n j后ù)比,较脑: 筋一转,在字条上加了两 断个1:标下雨点天,留使客,之天变留我成不﹕留!“下雨天,留客天, 断还留2可:以我下断雨不成天:?,下留留雨客。天天,”,留留其客我天友不,?人留留我见。不状留,? 便无可奈 何(wú kě nài hé)让书生继续住下去。
文言文入门《刻舟求剑》
译文
有一个渡江的楚国人,他的剑从船上掉进了水里。他急忙用刀在船沿上刻了一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止以后,这个人从他所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船已经向前行驶了很远,而剑却不会和船一起前进,像这样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从前( ),过河时( ),于是( ),等船靠了岸停下来,他就( ),他这样做真是( )。
渡江
从
掉落
赶紧
刻
说
……的地方
停下来
找
走
像这样
糊涂
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上掉入水中。
注解:涉江:渡江 其:代词,他的 自:从 坠:掉,落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注解: 遽:赶快,马上。 契:同“锲”,刻 所从:……的地方。 坠:掉、落 译文:他赶紧在船边掉剑的地方刻了一个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我们明明已经长大了,可还是需要父母帮我们做许多事情,却还想要得到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老师在低年级手把手地教学生学习生字,可到了高年级还是不放心,还是继续不放手自学。
xún shè
循表夜涉
楚国人要去偷袭宋国,派人先在一条河里设立标记。河水突然上涨,楚国人不知道,还是顺着原来的标记在夜间渡河,结果被淹死一千多人,士兵的惊叫声如同大房屋倒塌一样。
自主读文,思考: 1、求剑的人为什么找不到剑?在文中用“—”画出。 2、这个楚国人是一个怎样的人?用几个词语概括。 3、你认为这则寓言故事揭示了什么道理?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拘泥守旧 呆板愚蠢 不懂变通 墨守成规 不与时俱进…… 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的蠢人。
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因此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读史记学文言文
读史记学文言文(一)读史记学文言文的方法1. 了解背景:读史记之前,需要对中国古代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这包括了秦朝、汉朝等历史时期的基本情况,以及当时的社会制度、政治环境等。
2. 学习基础文言知识:在阅读史记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生僻的文言词汇和句式。
因此,需要提前学习一些基础的文言文知识,比如常见的文言词汇、句式结构等。
3. 选择适合的版本:市面上有很多版本的史记,包括简化版的和全本的。
对于初学者来说,建议先从简化版或者有注释的版本开始阅读。
4. 制定阅读计划:史记是一本非常厚的书籍,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阅读计划,很容易会半途而废。
可以制定一个每天阅读一定篇章的计划,并且坚持下去。
5. 做笔记和总结: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把自己觉得难以理解的地方记下来,然后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学习。
同时,也可以对每一篇章的内容进行总结,这样可以加深自己的印象。
6. 多读多思:史记中蕴含了大量的历史信息,因此在阅读的过程中,需要多加思考,尝试去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观点。
7. 寻求帮助:如果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可以寻求他人的帮助,比如老师、同学等。
他们可能会给你提供一些新的理解和见解。
(二)读史记学文言文的好处1. 增长历史知识:史记是中国最早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黄帝,下至西汉的历史。
通过阅读史记,可以系统地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事件,增长历史知识。
2. 提高文言文水平:史记是古代文言文的经典之作,语言优美,辞藻华贵,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通过阅读史记,可以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能力。
3. 增强批判性思维:史记中的许多历史事件都涉及到复杂的政治、社会、经济等问题,需要读者具有批判性的思维去分析和理解。
通过阅读史记,可以锻炼和提高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4. 学习历史人物的品质:史记中记载了许多历史上的人物,他们的言行举止都体现了各自的性格特点和品质。
通过阅读史记,可以从中学习和借鉴他们的优点。
5. 培养文化自信: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史记是这段历史的精华所在。
文言文入门诗经赏析与学习
文言文入门诗经赏析与学习【前言】在中华文化的发展史上,文言文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是该国特有的文字表达方式。
其中,诗经则是最为代表性的文学作品之一,掌握好从这里学习文言文是非常有帮助的。
本文旨在向初学者介绍诗经的基本背景和欣赏方法,提供指导,帮助读者更好地入门文言文,领略文言文的魅力。
【背景】诗经原名《诗》,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歌的内容来源于西周的民间诗歌。
其按照风、雅、颂、赋四个部分划分,全书共305篇。
它被誉为“诗的鼻祖”,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高峰之一。
【欣赏方法】1. 善于理解上下文。
阅读文言文需要考虑全文的背景和语境,理解语言使用的目的和含义,同时还要考虑关键词汇的用法。
2. 通读全文,把握大意。
读懂整篇诗篇的大致内容有助于理解内容和挖掘诗篇的深层含义。
3. 了解诗篇的背景和作者。
学习诗篇需要了解其背景和作者的生活经历,这些对于理解诗篇的情感表达和感悟很有帮助。
4. 理解诗篇的结构。
阅读诗篇需要注意其整体结构、章节划分、押韵、平仄等方面,以更好地领会作者的情感表达和思想内容。
5. 多练习感受诗篇的情感表达。
学习文言文需要逐渐培养对于古代诗歌表达方式的敏感度,多读多思,才能在欣赏文言文方面达到更高的水平。
【诗经欣赏】1.《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全诗共21字,用意十分简单,赞美了淑女的美貌,暗示了丽质天成的古代女子时来运转,不过仅仅作为一首赞美女性之美的诗篇而已,其中的细思和深层次要求读者有更深挖掘的能力。
2.《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全诗为16字,展现了出走和离别的情感,使用了一些象征性的修辞手法,由简入繁,质朴典雅。
【总结】细读古诗,领略典雅之境。
文言文的精髓在于深度和内涵,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字面上的欣赏,还要深入发掘文本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
诗经是一本宝库,内涵深刻,涵盖广泛,通过运用以上的欣赏方法,我们可以得到更深入的体验和收获。
入门级文言文翻译
夫读书之益,古已有之。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此言读书之乐也。
孟子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此言读书之用也。
故古之人,莫不以为读书为终身之业。
夫读书之益,何在哉?盖有三端:一曰增广见闻,二曰陶冶性情,三曰启发智慧。
增广见闻者,如孔子云:“君子不器。
”读书使人博学多才,不拘一格。
夫世间万物,莫不有其理。
读书能使人明理,识万物之性。
故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书之益,在于广识博闻。
陶冶性情者,如孟子云:“养心莫善于寡欲。
”读书能使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读书之人,必先修身养性,方能处世立身。
读书之乐,在于陶冶性情,使之淡泊明志。
启发智慧者,如老子云:“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读书能使人明辨是非,洞察秋毫。
读书之益,在于启发智慧,使之能辨善恶,知荣辱。
然而,读书之道,亦非易事。
夫读书之难,难在立志。
立志者,读书之始也。
若无立志,则读书无所得。
孔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此言立志之重要也。
其次,读书之难,难在持恒。
读书非一日之功,须持之以恒。
孟子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读书亦然,非一日之功,须日积月累。
故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再者,读书之难,难在虚心。
读书须虚心求教,不可自以为是。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此言虚心之重要也。
读书之人,须虚心向学,方能不断进步。
总之,读书之益,不可胜道。
然读书之难,亦不可忽视。
吾辈当立志读书,持恒不懈,虚心向学,方能受益无穷。
昔者孔子游说列国,虽未能得志,然其读书之益,实为后世所传颂。
孟子亦云:“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此言读书之用,亦言读书之乐。
夫读书之益,吾辈当共勉之。
愿吾辈皆能立志读书,广识博闻,陶冶性情,启发智慧,以成就一番事业,不负此生。
文言文入门读本
文言文入门读本的选择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和需求来定。
以下是一些可供参考的文言文入门读本:
1.《古文观止》:这是一部经典的文言文选本,收录了多篇优秀的
文言文作品,非常适合初学者用来了解文言文的风格和语言特
点。
2.《史记》:作为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史书,它的文笔优美,是学
习文言文的必读之作。
通过阅读《史记》,可以了解古代历史事
件和人物,同时提高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能力。
3.《资治通鉴》:这部编年体史书也是学习文言文的经典之作。
通
过阅读《资治通鉴》,可以了解古代社会的政治、文化、风俗等
方面的知识,同时提高文言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4.《世说新语》:这是一部南朝宋时期的志人小说集,以简洁明快
的语言和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著称。
通过阅读《世说新语》,可
以了解古代人物事迹和人情世态,同时提高文言文阅读和鉴赏
能力。
5.《唐宋八大家散文选》: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著名的散文家,
他们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通过阅读《唐宋
八大家散文选》,可以了解古代散文的创作风格和技巧,同时提
高文言文阅读和欣赏水平。
这些读本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价值,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合适的读本来学习文言文。
同时,也可以结合一些文言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例如词汇、语法、句式等方面的知识,来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能力。
初一学生学文言文的入门方法
初一学生学文言文的入门方法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文言文在初中语文课程中的比重逐渐增加。
然而,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文言文较为难懂,需要一定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本文旨在介绍初一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入门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言文。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4篇《初一学生学文言文的入门方法》,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一学生学文言文的入门方法》篇1一、了解文言文的背景和特点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具有深邃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学习文言文需要了解其背景和特点,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和形式。
例如,文言文的词汇和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差异,需要学生特别注意。
二、多读多背学习文言文的最重要方法是多读多背。
初一学生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文言文,如《论语》、《孟子》、《古文观止》等,进行阅读和背诵。
通过多次阅读和背诵,学生可以逐渐熟悉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
三、注重字词的理解文言文中有很多字词的含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不同,因此学生需要注重字词的理解。
可以通过查阅工具书、请教老师或同学等方式来解决难点。
四、结合现代汉语进行学习文言文和现代汉语有很多相似之处,可以通过比较和联系的方式来学习。
例如,可以结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和词汇,来理解文言文的语法和词汇。
五、注重语言的应用学习文言文不仅要理解其内容和形式,还要注重语言的应用。
学生可以尝试用文言文写作,或者进行口语表达,以提高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初一学生学习文言文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需要多读多背,注重字词的理解,结合现代汉语进行学习,注重语言的应用。
《初一学生学文言文的入门方法》篇2初一学生学文言文的入门方法如下:一、多读。
首先要多朗读。
前人学习文言文,强调多读、熟读,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读多了、熟了,日积月累,也就会逐渐掌握到一定数量的文言词汇,领会到文言文用词造句的一些规律。
朗读的时候,眼、口、耳、心四官并用,能够加强记忆,增强语感。
(完整版)初中文言文入门学习篇目
初中文言文入门学习篇目
一、欲速则不达
【原文】
子夏为吕父宰,问政。
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子夏为.吕父宰()无欲.速()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3.说说你从这则短文中领悟的道理。
【课后整理】
用现代汉语写出整篇短文的意思。
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原文】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子路不对.()女奚.不曰()问孔子于.子路()其.为人也()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3.这段文字表现了孔子怎样的为人态度?
【课后整理】
用现代汉语写出整篇短文的意思。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学习入门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
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
????着名语言文学家、教育家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指出:“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
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
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
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
?第一个“文”字,是美好的意思。
“言”字,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
“文言”两字,即书面语言,“文言”是相对于“口头语言”而言,“口头语言”也叫“白话”。
?最后一个“文”字,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美好的语言文章”也叫做语体文。
?
???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使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
比如像说现在的,“你吃饭了吗?”。
?在我国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头语言”(口语)面语言”(书面语)来表述,是不同的,比如,想问某人是否吃饭了,用口头语言表述,是“吃饭了吗?”,而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述,却是“饭否?”。
“饭否”就是文言文,这里,“饭”名词作动词用,意思为吃饭。
???中国在1918年以前,所有的文章都是用文言文书面语言写成的。
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
??
??????在中华数千年历史中,语言的口语变化非常大,可是文言文却保持相近的格式。
文言文能让不同语言使用者“笔谈”,是一种具有固定格式、却不会非常困难的沟通方法。
??
文言文考点?
1.解释实词、虚词?
2.翻译句子?
3.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
4.?理解内容????分析品味?
5.联系课内????拓展迁移
?一、词语解释题
?A.实词?
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性活用?
B.虚词:?
针对“之、其、而、以、于、乃、则”等虚词,平时要多问,多思考。
要重视积累
二、句子翻译题?
1.三个“遵照”?:?
????????遵照原文语气、语义和习惯。
?2.四个步骤??
①审。
审清句中语法要点,找准采分点。
在翻译之前,首先要审清文言文句中重要的语法现象。
可以先在草稿纸上抄下要翻译的文言句子,然后用笔将这些语法现象一一地圈注出来,以引起自己的注意。
??
②切。
将句子以词为单位逐一切分,逐一解释。
?
③连。
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将释出的词义连缀成句。
??
④抄。
在逐一查对原句语法要点全部落实后,将草稿纸上连缀好的译句誊写到答卷纸上。
在誊写过程中还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写潦草字,不写繁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不写错别字。
?
3.文言句子翻译六字歌诀:?
留、对、换、调、补、删?
①“留”,凡朝代、年号、人各、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的词,皆保留不动。
如:山、石、高、远等。
?
②对:即对译法。
对应直译,逐字落实。
不遗漏,也不能多余?。
?
(尽可能对应原文,基本遵照原文的句式、风格,大量采用有相同语素的双音词,即把单音词变成双音词)??
误区点拨:绝少有不译的字词。
特别是副、介、连三大虚词,翻译时常出现漏译的现象?
?③“换”:即替换法。
对那些词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说法已经不同的词,在翻译时要替换为现代词语。
(比如:古今异义的词,词类活用词,通假字等都要相应的替换。
)
?调”,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的语序调准为正常语序。
??
⑤“补”:即补出省略内容。
比如主语、宾语和介词“于”等。
(译出补足部分后用括号标示。
?需要注意的是,增补的内容一定要必要,不要画蛇添足了。
)?
⑥“删”:把无意义或没必要译出的发语词、衬词、虚词删去。
?
例:“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句中“之”是帮助宾语前置的,不翻译。
?
文言文翻译顺口溜?
熟读全文,领会文意;扣住词语,谨慎翻译。
字字落实,准确第一;单音词语,双音替换。
?国年官地,保留不译;遇有省略,补充整齐。
调整词序,删去无义;修辞用典,辅以意译。
?推断词义,前后联系;字词句篇,连成一气。
重回原文,检查仔细;通达完美,翻译完毕。
?小结文言文句子翻译方法:?总的要求: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
具体方法:??保留??对译??替换??调序??增补??删除?(留、对、换、调、补、删)
4?????????理解内容
写人记事型??
写景状物型??
叙事议理型
分析品味
写人记事型?
1.分析人物思想性格。
(注意议论句,抒情句)
?2.概括事件。
?3.品析写作特色。
4.谈认识(联系实际)?
写景状物型?
1.概括景物特征(注意描写句,抒情句)
2.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3.品析写作特色.??
叙事议理型?
1.明确作者态度,观点.(注意议论句,抒情句.)
2.理解内容.
3.结合议论文的知识解决问题。
4.谈启示,谈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