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课 题 开 题 报 告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通用15篇)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通用15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通用15篇)希望知晓一个情况、一个事件时,我们务必要去搞清背后真相,最终根据调查情况形成调查报告。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调查报告头疼,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篇1一、总体现状1.留守儿童数量比例大且女孩多于男孩。
在本次调查中,我村的留守儿童中女童大约占75%,男童多随父母外出读书。
其中,有35%的留守儿童为双亲均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单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占65%.随着外出务工的农民越来越多,留守儿童的数量也愈来愈多。
2.绝大多数留守儿童是单亲监护或隔代监护。
在调查的留守儿童中,有80%是父亲外出打工,由母亲抚养孩子兼务农。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重视,只顾工作,不顾孩子的学习情况,放其自生自灭。
有20%是父母双方外出务工由奶奶爷爷或外公外婆抚养。
还有少数是托付给亲戚抚养,这些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最严重,因为监护人对其教育的了解一片空白。
3.留守儿童不能自觉按时完成作业,有些行为习惯欠佳。
农村的留守儿童多为隔代看护,长辈对其教育不重视加上孩子从小没接受严格教育,不按时完成作业,家里长辈只顾养家糊口没顾及孩子的读书情况,造就孩子的懒性甚至有些孩子还有打架、吸烟等不良行为。
这些问题都是从小父母忽视教育没好好教育孩子造成的。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 留守儿童的学习普遍较差。
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外出从小缺乏家庭教育,造成孩子对学习缺少热情和对待学习态度不端正,有些孩子会逃课、打架、谩骂老师。
留守儿童没人管教,自觉性较差,造成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坏习惯。
留守儿童从少缺少家庭教育这一重要的环节,不仅对其学习而且在行为习惯上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所以,只有从教育上对留守儿童进行全面教导,才能让他们更好地成长!2. 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缺少父母的引导。
留守儿童从小缺少父母的关心,特别是教育这一方面。
【《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教育问题及对策》开题报告2400字】
开题报告书
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思路:(―)主要内容
引言
一、农村留守学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性
案例分析法:在本调查中,要选取一些典型的班级留守学生的案例,进行研究,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的考察,从而真实的展现班级留守学生的心理状态及特点,并能给予更好的帮助和引导。
(三)研究思路
本文通过对在校农村中学生在家庭关系、人际关系、面对挫折、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心理状况等方面存在的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等心理问题的分析,探究其形成的原因,并试图提出解决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可行性策略。
准备情况(查阅过的文献资料及调研情况,现有仪器、设备盾况、已发表或撰写的相关文章等):
1 .收集文献资料,制定研究方案,为进班进行调查研究作好理论准备。
确定论题,准备开题报告。
2 .为论文整理资料,为论文撰写作准备。
3 .选择并确定研究方法,继续做好观察记录工作,整理个案,为论文的写作作好准备。
总体安排和进度(包括阶段性工作内容及完成日期):
1.2016年11月,确定选题,收集文献资料,撰写开题报告初稿;
2. 2016年12月,完成开题报告修改、定稿,开题答辩,收集实证数据;
3.2017年1-3月,完成毕业论文初稿的撰写工作;
4. 2017年4月,完成毕业论文修改、定稿;
5. 2017年5月(20日之前),完成毕业论文答辩,将毕业论文装订成册;
指导教师意见(研究的前期基础工作、本论文的意义、创新点、存在的难点和对论文的建议等):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学院选题指导组意见:
学院选题指导组组长签名:(学院章)年月日。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开题报告 (3)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一)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社会转型的加速期。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以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也随之加快,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现象十分普遍,因此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产生了。
近年,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已经成为中国政府和社会高度关注和重视的问题。
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客观、真实、全面的了解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找到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切实有效的措施,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意义农村留守儿童是中国社会较为特殊的弱势群体,该问题的合理解决对于当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特别是在我国提出经济发展转型的新时期,农业剩余劳动力由农村流向城镇,由经济发展落后地区流向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大量的农村人口流动使留守儿童问题更加引人注目。
对于这样一个全新的课题,客观、全面地了解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保障,能进一步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推进该地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文献综述(一)国内研究进展1、留守儿童含义留守儿童(the "left-behind" children),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到外地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
他们一般与自己的隔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
2012年9月,教育部公布义务教育随迁子女超1260万,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2200万。
2、我国目前留守儿童社会现状据统计,我国现有流动人口过1.3亿,如安徽、河南、四川等劳务输出大省,每年在外的农民工都在1000万人左右。
在一些地区留守儿童已经达到当地儿童的百分之七十。
这支规模庞大的留守儿童队伍显然已经成为了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
全国妇联(2010),全国 12 省市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显示,部分留守儿童因父母不在身边,而经常受到同学、邻居的欺负。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的监护权缺失,从而产生了很多安全隐患。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正文:一、研究背景及意义1.1 研究背景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在外务工,儿童留在农村由其他亲属或乡村老师照顾成长的一类特殊群体。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留守儿童问题逐渐引起广泛关注。
1.2 研究意义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当前农村教育面临的重要挑战。
了解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实际情况,为解决相关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指导,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目的与内容2.1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探寻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为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全面发展和实现教育公平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2.2 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及主要问题分析;(2)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理论基础;(3)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政策与措施的评估;(4)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途径研究。
三、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及主要问题分析3.1 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与分布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地区等方面的特点。
3.2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表现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主要表现,如学习成绩低下、心理健康问题等。
3.3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原因,包括经济因素、父母教育理念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理论基础4.1 留守儿童概念与属性介绍留守儿童的概念及主要属性,分析留守儿童群体的共性及特殊性。
4.2 留守儿童教育理论研究综述留守儿童教育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支持、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
五、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政策与措施的评估5.1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政策的实施情况分析评估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政策的实施情况,包括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等方面的评价。
5.2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措施的效果评估评估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措施的效果,并分析措施的局限性和改进方向。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课题开题报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课题开题报告1向禄丰县课题规划办报告:从1月20日开始申报做《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报告课题组规划办:禄丰县金山镇南雄小学《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已立项,于9月30日开题,特邀请县课题专家组给予督导、检查。
一、研究的背景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
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
父母外出打工后,孩子留在了家中(主要在农村),他们被称为留守儿童。
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农村人地矛盾尖锐。
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因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
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
据调查显示,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近万人。
有专家推算和保守估计,近年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至少在4390万以上。
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高达18-22%。
父母双方都外出流动,儿童不能与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情况在全部留守儿童中超过了半数,比例高达56.17%。
因人口流动引发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一是监护不力,九年义务教育难以保证。
据统计,80%以上的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和亲友临时监护,年事已高、文化素质较低的祖辈监护人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
农村学校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的局限与制约,针对留守儿童的需求提供特殊有效的教育和关爱力不从心,学校与家庭之间缺乏沟通。
《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学习习惯问题的研究》开题报告总结计划正式
.池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报告课题名称课题同意号课题肩负人所在单位《培育乡村留守小孩优秀学习习惯问题的研究》池教研[2015]33号李仁豹、蔡小平大渡口中心学校池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2015年11月...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址、评论专家、参加人员等)开题时间:2015年11月5日开题地址:大渡口中心学校一楼办公室评论专家:张锡义参加人员:张锡义、陈宝旺、徐玉久、汪宏、李仁豹、蔡小平二、开题报告重点课题名称《培育乡村留守小孩优秀学习习惯问题的研究》课题提出的背景1.社会背景2015年6月18日,“上学路上”小孩心灵关爱中心在北京召开公布了《中国留守小孩心灵状况白皮书(2015)》(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指出,依照留守小孩总数6100万测算,全国约有1793万乡村留守小孩一年只好见父亲母亲1~2次;约有921万孩子“一年到头见不到父亲母亲”。
这一个个宏大的数字,已经突显出我国留守小孩的问题现状亟需解决。
看到此问题后,我们课题构成员对我校留守小孩进行认真剖析、统计数据发现,我校的留守小孩问题更加突出,而留守小孩的各样不良行为也很严重。
在和其余教师交流之际发现,固然他们都知道留守小孩所延长的问题很突出,可是却也无能为力,而关于一些有关留守小孩的问题研究的方法,他们以为有些也并未适合我校留守小孩,而这些问题也严重影响了我校教课质量的提升。
2.学校现实背景当前我校共有学生132名,留守小孩104名,占78%,留守小孩人数相当的多。
留守儿女缺乏亲情,心态较差,学习兴趣不强,并且他们大多半没有优秀的学习方法;学习的目的性较差,没有养成优秀的自主学习习惯。
大多半留守小孩常违犯纪律,不认真听讲,不准时达成作业,不做家庭作业,逆反心强。
依据以上两种状况,课题组确定了以“培育乡村留守小孩优秀学习习惯问题的研究”的课题,希望借此课题研究,改良我校及周边地域留守小孩的教育状况。
课题中心观点的界定留守小孩,是指父亲母亲两方或一方出门到外处打工,而自己留在乡村生活的孩子们。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随着城乡差距的加剧,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逐渐受到关注。
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心理、教育、健康等方面的问题,其中家庭教育问题是导致留守儿童问题的重要原因。
因此,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教育发展等方面的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探究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现状、原因、对策等方面,为有效缓解留守儿童问题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导。
具体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 深入探究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3. 提出有效的缓解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三、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一)研究内容1.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概念、分类和相关理论。
2.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3.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4. 缓解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二)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利用此方法,可以查阅相关的文献,了解国内外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
2.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的形式,对农村留守儿童及其家庭的状况进行深入调查,获得精确的数据,便于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3.实地调研法通过实地调研,深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环境、生活现状等,为分析其家庭教育问题提供实际依据。
四、预期研究结果1.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和深入的描述和分析。
2.揭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为提出缓解问题的有效对策和建议提供理论依据。
3. 提出一些可行的对策和建议,以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更好的保障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发展。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因为各种原因离家去城市打工,将孩子留在家乡的现象。
在中国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
据统计,全国农村留守儿童人数已超过6000万,这些留守儿童在教育方面面临着许多困境和挑战。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与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紧密相关的研究领域。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直接影响到他们个人的学习和发展,也与农村地区的整体教育水平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因此,深入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有助于了解其影响因素和现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策略,促进留守儿童教育状况的改善。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深入研究,探讨其影响因素、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的改善。
具体而言,本研究将重点探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包括家庭背景、家长离家务工、学校条件等方面的因素,分析这些因素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影响,从而为解决问题提供线索和思路。
2.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和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实地访谈等方法,了解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实际情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困境,例如学习资源匮乏、心理健康问题等。
3. 改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策略和措施: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和措施,包括政府层面的政策和资源投入,社会组织的参与等方面的建议。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本研究将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文献资料收集和综述: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报道,了解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为本研究的具体内容提供理论支持。
2. 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方式,获取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相关数据和实证资料,了解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具体情况。
3. 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定性分析,得出结论并呈现研究结果,揭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实际情况和影响因素。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正文: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指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等原因,留下在农村居住的未成年子女独自生活的现象。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加速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
这一问题给留守儿童的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因此,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2.1 国内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学者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这些研究主要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学业成绩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但研究结果不尽相同,且研究视角较为单一。
因此,有必要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进行综合研究。
2.2 国外研究现状在国外,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
然而,一些国际组织和学者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教育模式和方法。
这些研究成果对我国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三、研究目标和内容3.1 研究目标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讨留守儿童教育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促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发展。
3.2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1)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调查和分析;(2)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3)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因素研究;(4)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四、研究方法4.1 文献综述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进展,为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
4.2 调查研究法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等方式,收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相关资料和信息,了解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实际情况。
4.3 统计分析法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和发现。
五、预期研究成果通过本研究,预期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研究成果:(1)深入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2)揭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因素;(3)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促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发展。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未来可以进一步拓展研究范围,深入探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根源和解 决方案,同时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开展更加具有实践意义的研究。
研究价值与社会贡献
研究价值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 问题,研究其解决方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义和理论价值。
社会贡献
通过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可以为 政府和社会各界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问 题的解决,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和社会和谐发展。
确定研究主题和目标
明确本研究的核心主题和目标,确定研究范围和重点。
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
进行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的现状、影响因素和已有的对策。
设计问卷和访谈提纲
根据研究内容和目标,设计问卷和访谈提纲。
实施调查和访谈
在选定地区开展问卷调查和访谈工作,收集数据和信息 。
数据整理和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国际 比较研究
国外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 政策与实践
国外学者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 问题的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
研究述评
已有研究的优点与不足分析 研究空间与研究方向的探讨 本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03
研究内容和方法
研究内容
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问题分析
01
通过实地调查和已有文献研究,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 告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文献综述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研究重点难点和预期目标 • 相关工作与资料准备 • 结论和展望
01
研究背景和意义
研究背景
1
农村留守儿童现象普遍存在,尤其在欠发达地 区,留守儿童比例较高。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由于父母的长期离开,留守儿童的道德观和价值观难免受到影响,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
一些留守儿童会因为缺乏家庭教育而对社会的规则和道德产生误解,表现出不尊重他人、不守纪律的行为。
另外,一些留守儿童因为缺乏父母的关爱和引导,对物质的追求过于强烈,出现了价值扭曲的现象。
这些问题的存在,对留守儿童的成长和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3、研究成绩下降,智力发育滞后。
留守儿童的研究成绩普遍较差,智力发育也存在滞后的问题。
这是因为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和研究环境都受到了限制。
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主要依赖于祖辈的教育,但由于祖辈的教育水平和方法有限,很难满足孩子的研究需求,导致留守儿童的研究成绩下降。
此外,留守儿童的研究环境也存在问题,研究资源匮乏,教育条件落后,这些都对留守儿童的智力发育产生了不利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改善留守儿童的研究环境和家庭教育,提高其研究成绩和智力发育水平。
本文主要观点是指出家长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包括对孩子的伦理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忽视、研究上的困难、行为偏差和安全隐患等问题,并提出应该加强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
2、改写后的内容:留守儿童是指因为父母外出打工而留在家乡的孩子。
虽然家长外出打工可以改善孩子的生活和受教育条件,但有些家长忽视了对孩子的伦理道德和法制教育。
一些长时间在外的父母会因为无法照顾孩子而感到内疚,于是采取放任孩子和给孩子物质上的补偿的方式,导致一些留守孩子过度追求物质享受,甚至出现不良惯和错误的人生观。
据调查,12%的留守儿童表示不想读书,而是想自己去赚钱。
留守儿童在研究上也面临很多困难,因为委托监护人或者文化水平低或者事务繁忙,他们很难得到研究上的帮助。
这使得一些留守儿童的研究成绩下降。
父母外出打工对年幼儿童的研究影响尤为明显。
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和道德约束的缺乏,一些留守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惯和道德品行,出现行为偏差,违法违纪案件呈现上升趋势。
留守儿童研究开题报告
留守儿童研究开题报告我们眼下的社会,报告十分的重要,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
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留守儿童研究开题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课题名称及其界定课题名称: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教育研究界定:“留守儿童”是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中父母双方或单方外出打工、经商交由祖辈或亲属监护的未成年人,是近几年我国研究者广泛关注和研究的对象。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
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也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爱和呵护,以至于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也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
二、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一)研究目的1.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提供成功的案例。
2.本课题的研究对我校留守儿童的成长特点进行实践探索和理论总结,探索出适合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对策。
3.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法的方向性要求,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内核,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而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力举措。
(二)实践意义: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提高生活水平,重点关爱弱势群体,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摸索出解决我校及周边地区留守儿童问题的途径、方法,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找准路子。
2.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提供源泉。
三、本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可能的创新之处(一)研究的现状由于国外国情的差异,留守儿童比例较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并不十分突出,所以相关的课题研究基本没有。
国内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研究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但没有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和探讨。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对策的调查研究开题报告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对策的调查研究开题报告留守儿童教化问题与对策的调查探讨开题报告在不了解某一状况、某一事务时,我们通常要进行特地的调查探讨,并最终写出有价值的调查报告。
那么你真的会写调查报告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留守儿童教化问题与对策的调查探讨开题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外出打工队伍不断扩大,我县中小学留守儿童教化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广为关注并亟待解决的问题,留守儿童教化问题与对策的调查探讨开题报告。
因此,开展对我县留守儿童教化问题与对策的调查探讨,对营造青少年成长的良好环境,提高全县中小学教化教学质量,具有肯定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课题试验探讨的背景东至县地处皖南山区,北临长江,南接江西,面积为3256平方公里,人口为53.5万人,辖15个乡镇、248个行政村、17个社区居委会,地形分布为"七山一水一分田,还有一分是庄园"。
全县现有各类学校365所,其中:幼儿园5所(含民办2所)小学318所,初中32所,一般中学8所(含民办2所),职业中学2所。
现有在校生88784人,其中:在校(园)幼儿4509人,小学生42514人,初中生25052人,普高生13401人,职高生3308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东至县外出务工队伍在不断扩大,我县每年外出务工人数已超过全县总人数的28%,约占15万人,这些打工族的子女留守在家乡农村,由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挚友看管,给家庭教化、学校教化以及青少年健康成长都带来了许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已迫在眉捷。
《东至县留守儿童教化问题与对策的调查探讨》课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课题于20xx年4月着手打算,并向省教化厅、省教化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申报,省教化厅教科研1号文件于11月22日批准立项,依据省课题试验探讨的有关规定,经探讨确定本课题予以开题。
二、课题试验的目的和意义开展对我县留守儿童教化问题与对策的调查探讨,有利于全县留守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有利于营造以人为本的教化环境,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内,促进学校公允教化,推动全县基础教化的均衡发展,同时为县国家,教化部门供应决策参考。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课题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教育科研课题实施方案杉木桥中学课题组一、教育科研组织及职责成立学校教育科研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及职责如下:(一)科研课题领导小组:负责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总体安排,日常管理、科研督导。
组长:刘公平副组长:郑铭成员:艾理文郑德发刘震刘乐文唐武平黎冬泉申龙慧唐妃唐娟刘玢艾梅香(二)科研课题审核小组:负责组织科研课题申报、评审、立项工作。
组长:刘公平副组长:郑铭成员:艾理文郑德发刘震刘乐文唐武平黎冬泉申龙慧唐妃唐娟刘玢艾梅香二、目的任务通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开发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档案袋,记录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快乐、进步和发展,对于改善留守儿童的学习习惯,提高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三、对象要求1、开发出适合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档案袋,并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发挥作用,从而探索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的最佳模式。
2、让农村留守儿童体会到积累、提高、成长的乐趣、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四、科研课题:《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五、课题申请、立项(一)根据学校发展和教育教学实际需要,每年根据课题申报情况拟定《课题指南》。
教师依据《课题指南》填写《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申请书》,完成课题设计,报学校科研课题审核小组。
(二)科研课题审核小组对上报的研究课题进行审核和立题论证。
经确认和批准后确认为县级课题。
六、课题实施与管理(一)凡经学校或上级管理部门批准立项的课题必须根据《课题指南》和《课题设计》认真开展研究。
(二)科研课题考核小组及时跟踪课题研究情况,具体业务由教研组负责。
课题组教师应密切配合,积极接受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研究,加强指导,及时反馈检查情况。
(三)为提高科研能力,学校将定期组织专题研讨或选派实验教师参加专题学习。
(四)科研课题教师加强原始实践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课题考核小组对日常检查情况作深入分析,及时反馈,然后拟定阶段性指导意见。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和城市流动儿童受教育情况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题目: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和城
市流动儿童受教育问题
******
学号:***********
专业班级:2008级思想政治教育(本)
*******
毕节学院教务处制
一、选题依据(包括选择课题的背景、选题研究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论断在我们所涉及的各个领域中都有着深刻的意义。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人与人和人与自然和谐。当前我国国内现状是东、中、西经济发展状况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城乡差距明显。人口流动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增,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等适时性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我国人口周期性的迁徙的频率,农村留守儿童和城市流动儿童队伍也随之壮大,这一“人群”的教育也成了当前历史条件下所值得深思和讨论的课题,他们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有:“两地分居”及父母务工忙碌而引起的家庭教育的缺失、学生过分自我膨胀和基层流动人口子女学校的师资条件差、教师队伍不稳定、教育设施简易、安全和卫生得不到保障、教材不统一、教学质量弄虚作假、经费短缺、管理过死或不到位、违章建学、“商品学生”等。
学生的流动可能造成某个区域内学校、区域教育影响及户籍地教学资源浪费,且留守和流动都不利于学生的学业有成和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进一步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和城市流动儿童的实质性受教育问题,寻找一个适宜该人群的教育方案,解决的当前的大多数的农村和城市流动人群为子女教育的盲目性和机械性。
二、选题研究现状(包括目前国内外对本选题的研究情况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和城市流动儿童教育的的研究中,全国妇联2008年初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全国妇联,2008)。并对留守儿童和城市流动儿童的男女上学率率作了一个百分比统计。充分肯定了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的普及教育在广度上。而当前我所说的教育不是“有没有学的问题,是在什么条件下学”的问题,因此,许多学者认为当前农村留守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真正解决他们所面临的一切问题归根结底是如何发展好城乡经济才能从本质上解决留守与流动问题。周国平和翁启华在《人口与发展》第五期中谈到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个教育管理实践问题,更是一个系统的社会支持问题,这些问题如果我们的国家地方政策法规能够解决好,那么流动儿童的就学难及个体心理健康或畸形行为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或得到最大程度的解决,因而迫切进一步需要做的研究是:要从治理和互动的理念基础上,针对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解决的管理模式和社会支持系统进行研究,从流动儿童的教育实践问题出发,以全新的教育管理理念为理论基础,进行实践管理模式的探索和政策法规等社会支持系统的建构研究。
留守儿童开题报告
留守儿童开题报告“基于共生理论的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进展研究”是我校与瓦甸小学联合研究课题。
这一课题已于XX年5月被南通市教科所列为“xxx”教育科学计划立项课题。
通过5个月的筹备工作,今天正式开题了。
我代表课题组就课题研究的有关内容向列位作一个汇报。
一、课题的提出“基于共生理论的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进展研究”是基于共生理论研究功效、针对农村基础教育改革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的。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成立,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不断加速的今天,劳动力流动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劳动力数量进一步扩大,伴随而来的“留守儿童”数量必将进一步扩大,“留守儿童”现象将会也必然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刻内存在。
据有关统计数字说明:城镇学校“留守儿童”约占学校总人数 30%,农村学校“留守儿童”约占学校总人数的 40%。
而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我国仅农村“留守儿童”人数就近 XX万人,而且还有增加趋势。
“留守儿童”由于远离双亲,缺乏来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必然程度上造成了这些“留守儿童”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行为适应,尤其是家庭教育等方面的严峻断层和缺位,在成长发育的进程中比较容易偏离正常轨道:一些儿童内心产生严峻自卑感,性格孤僻,行为懒惰,我行我素;一些儿童因心灵空虚而盲目寻觅其他精神支柱,迷上电子游戏、赌博;有的乃至拉帮结派,打架斗殴,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
由此可见,“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一个特殊的,需要高度重视和关注的现实问题。
关注留守儿童是学校全面提高育人质量的需要。
留守儿童身上明显存在的监护权缺失、平安无保障、情感缺乏、性格缺损、道德教育显现真空等问题,已严峻阻碍学校全面育人目标的达到。
关注留守儿童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教育部周济部长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曾指出:农村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问题和留守子女教育问题仍然严峻……从负面看,父母外出务工使家庭教育缺位,对子女良好行为适应的养成、生理、心理的健康成长产生了诸多不利阻碍。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调查报告1. 简介本报告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和研究。
通过采集数据和实地访谈,我们对农村留守儿童所面临的教育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评估,旨在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和建议,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
2. 调查方法2.1 数据采集我们采用了多种方法来收集数据,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访谈和数据分析。
问卷调查是我们主要的数据收集方式,我们在多个农村地区发放问卷,并收集和分析了返回的结果。
同时,我们还通过与相关教育机构和农村学校的负责人进行面对面的访谈,了解他们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看法和建议。
2.2 数据分析我们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包括频率分析、相关性分析和比较分析。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能够更加客观地了解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和原因。
3. 调查结果3.1 教育资源不足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普遍不足,特别是留守儿童所在地的学校。
学校的师资力量不够强大,教学设备和教材也较为落后。
这导致了教育质量的下降,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学习效果。
3.2 缺乏家庭监护留守儿童常常由父母或亲人抛下,前往城市或其他地方打工。
这使得留守儿童缺乏家庭监护,无法得到父母的关爱和教育指导。
他们更容易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容易走上错误的道路。
3.3 心理健康问题留守儿童长时间与父母分离,缺乏家庭的温暖和关爱,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调查发现,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焦虑、孤独和自卑等心理问题,这进一步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4. 建议4.1 加大教育投入政府应增加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
加强师资培训,更新教学设备和教材,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4.2 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的教育指导。
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指导材料,帮助留守儿童的父母更好地履行教育责任,关注和照顾孩子的成长。
4.3 关注心理健康问题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和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案例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文档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案例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一、核心概念的界定农村留守儿童:随着我国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土地,涌入到城市务工,但是由于种种条件限制,他们不能把孩子带在身边,于是产生了一个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儿童。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他们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缺少父母的关爱和管教,大多数成绩下降,出入游戏厅、网吧,行为习惯差,有的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1、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着眼于留守儿童的终身发展,反思学校教育工作,探究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2、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其形成的原因。
改进教育工作,让教育工作服务于社会。
3、研究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的教育对策,提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方案。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价值得到父母关爱,享受家庭温暖,是每个小孩与生俱来不可或缺的权利。
但农村留守儿童的大量存在,反映出其此项基本权利的部分缺失。
随着离开父母的时间增加,留下来的孩子们也不可忽视地出现了许多问题,首当其冲的是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影响着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牵扯到千家万户,上级政府、各级教育部门及远在千里之外的孩子的父母。
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有助于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有助于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有助于留守儿童良好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形成;有助于留守儿童掌握自立自护的本领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本课题研究有助于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有助于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有助于社会的稳定,有助于创建平安校园,和谐社会。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找到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
2、加强家校联系,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进行指导,培养留守儿童健全的个性心理品质及社会适应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课题开题报告
一、“留守儿童”产生的背景及条件
1.1“留守儿童”产生的背景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推进,国家经济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农业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国家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也得以加快,从而引发了农业中出现剩余劳动力并大量向城市转移的现象。
1.2“留守儿童”产生的主要原因
由于我国社会大环境和转移者自身条件的限制,数量如此之多的农民工在进城的同时子女却无法进城,结果许多子女都被留在原籍由父母中一方或祖辈或他人来抚养、管理和教育,这使得子女与外出打工的父母分别生活在两个不同的地区,由此便产生了“留守儿童”问题。
1.3“留守儿童”的发展忧虑
目前,全国虽然还没有留守儿童的确切数据,但我们可以从已有的资料中了解其大概。
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推算,当时全国留守儿童多达2300万人,其中父母双方都外出流动,儿童不能与父母共同生活的情况在全部留守儿童中超过了半数,比例高达56. 17%。
这也就是说,在全部留守儿童中,能与父母中一方在一起生活的比例只有43·83%。
随着劳动力转移人数的逐年递增,留守儿童的数字会增加不少。
如此大量的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生活、学习、损害别人利益和利益被人侵害甚至于犯罪等方面的问题,已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不少学者投入了该问题的研究行列,并提出了一些颇有见地的解决办法。
二、国内外相近课题研究情况:
由于国外国情的差异,留守儿童比例较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并不十分突出,所以相关的课题研究基本没有。
国内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主要是近几年才有的。
中央教科所和部分市县教育部门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逐渐增多,大多正在课题研究过程当
中。
三、研究目的:
课题研究、实施的主要目的在于将留守儿童的这一特殊群体的问题与社会转型期少年儿童发展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区别开来,真实、全面地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学习、生活状态,了解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分析留守儿童长远发展趋势和中国社会的长远发展趋势,探索有效推进留守儿童教育、发展的方法和手段,为学校和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背景资料和学术支持。
四、研究的内容:
1、古阳镇中心完小留守儿童基本情况调查研究
2、古阳镇中心完小留守儿童生存现状分析
3、古阳镇中心完小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
4、古阳镇中心完小留守儿童个案研究
5、古阳镇中心完小留守儿童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五、研究的方法
1 、文献资料法
搜集、整理与课题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为课题研究提供充实可行的理论依据.
2 、问卷调查法
了解我校、周边部分学校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3 、教育实验法
对我校留守儿童与其他学生进行比较实验研究,以便发现、验证因果规律。
4 、经验总结法
对收集的资料和实验研究结果主要运用经验总结法,探求留守儿童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5 、案例研究法
选择恰当的学生样本,通过跟踪调查、教育引导,摸索留守儿童教育的一般规律。
六、研究的组织实施
1、研究的组织
学校教科室负责课题有关理论的组织学习,学校教导处负责课题的总体规划、研究方法引导,督促指导以及课题有关开展工作。
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在课题负责人的具体指导下收集有关研究资料,开展有关实验研究并共同进行分析总结,最后由课题负责人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2、课题理论指导专家:李传银(县进校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龙党生(县教科所主任中学高级教师)
3、课题组组长:
张金宝(古阳镇中心完小副校长,小学高级教师,全面负责课题的各项工作)
4、课题组成员:
宋清彪(副校长,小学高级教师,负责资料的收集和课题研究的理论指导)
王小军(副校长,小学高级教师,负责资料的分析整理工作)
彭立(副教导主任,小学高级教师,主要负责周边学校留守儿童资料的收集)
张自春、张拥军、向俊香、朱寒英(小学高级教师,负责收集本校级学生资料,开展个案研究)
2、研究的实施阶段
(1)第一阶段:2007年9月——2008年2月为课题申报和理论建构阶段。
主要目标:召开课题组活动预备会议,开题论证会议,进行职责分工和研究预设,在课题立项之后寻求理论的指导与帮助。
(2)第二阶段:2008年3月——2008年7月为全面铺开阶段
主要目标:各种资料的收集、各项研究实验、案例的开展,摸索积累留守儿童教育的方法与手段。
(3)第三阶段:2008年8月——2009年3月为验收结题阶段
主要目标:摸清我校留守儿童现状,总结出留守儿童教育的模式或有效方法,反思、完善实验研究,完成课题的结题。
七、研究的成果预期:
1、古阳镇中心完小留守儿童现状的第一手调查研究资料一套
2、有关留守儿童教育的实验论文、案例研究成果
3、给学校的有关教育教学建议
4、给政府有关部门的调查报告
5、我校留守儿童教育状况的明显好转
八、开题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