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一 地球的运动专题
地球的运动专题复习
高考复习专题:地球运动【考纲要求】(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3)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4)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知识详解】一、宇宙中的地球1.天体与天体系统(1)天体类型:自然天体(如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彗星及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等)和人造天体(如航天飞机、人造卫星、飞船、太空垃圾等)。
【注意】判断人造天体的关键:该物体是否脱离了地面。
(2)天体系统:宇宙间的各种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而形成各种天体系统。
2.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1)太阳系模式图【思考】①八大行星运行的特点有哪些?②从哪些角度可以看出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2)存在生命的行星──特殊性存在生命体的条件:自身条件──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适合生命体呼吸的大气(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液态的水。
外部条件──安全(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和稳定的宇宙环境。
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为地球提供能量(1)太阳辐射①形式:电磁波;②主要成分:H、He;③能量来源:核聚变反应;④作用:a.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是地球上生物生长和发育的源泉。
b.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c.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能源,如煤、石油、太阳能等;(2)我国年太阳能地区分布及影响因素。
①我国年太阳能地区分布(见下图)★②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主要因素:(提示: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的知识加以理解)一般来讲,主要从太阳高度角、海拔高度、大气透明度等角度分析。
A.太阳能最丰富地区:青藏高原。
原因: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水气少,尘埃少,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
B.太阳能贫乏地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等。
原因:阴雨天多,云雾大,较多地削弱了太阳辐射。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大气层的结构及太阳活动类型(如图所示)(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对气候的影响: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的相关性。
高三地理复习专题-地球运动(共21张PPT)
11.晨昏圈上有5个等分点,若其中一点地方时正好为12时,则不
相邻两点之间的球面最短连线可能( )(13浙11.A)
A.同时出现日落
B.经过太阳直射点
C.是纬度固定的一段纬线
D.为两个日期的分界线
(2014·浙江卷)11.地球上某点,每天该点经过昏线的地方
时不断前移,则该点所在地与时间段匹配正确的是:
坐标,并判定两地是否在图示区域内。(3分)
23.5°N
第28题图2
② 5°N 0° 秋分日
① 7°S
23.5°S
同日不同地
正午太阳高度之“牛角” 图
2011年文科综合测试卷
某经线上点F,虚线为过该点的地面垂直线,Q1、Q2是F点夏至日两个不同时刻 的太阳光线,且经线、虚线和太阳光线位于同一平面上。完成11题。
17年11月 18年04月 18年11月 19年04月
日落地方时 晨昏线
在光照图(俯视图)中绘制晨昏线
正午太阳高度 时间计算
计算经线长度 计算地理坐标Biblioteka 正午太阳高度 日出日落方位
两日正午太阳高度角之差 日出地方时、晨线走向
正午太阳高度及应 计算纬度,正午日影朝向及长短变化 用
八次中七次考到正午太阳高度,其中五次涉及方位。
29(4).(19年04月)下图为甲地 (30°N)与我国某中学正午太阳高度 角之差的年变化示意图。
计算该中学的纬度,说出P至Q时段 甲地与该中学直立物正午日影的朝向及 长短变化。(3分)
高度差(°)
3
0
PQ
时间
正午太阳高度之线性图
纵轴法的妙用
11.下图中,当a、c值相差20°时,该地的纬度值为(09浙 B)
A.可能同是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 B.可能都位于东半球 C.不可能在同一时区 D.不可能出现在1至6月间
专题一:地球的运动(二轮专题复习)
4.视频峰会召开时( ) A.全球同一天 C.全球新的一天大于一半
B.全球新的一天少于一半 D.都不对
微专题1:时间的计算(名题汇:专题过关验收卷15·16)
(2022济宁一模)利用太阳定方位较精确的方法是日影 杆法。先在地面上竖立一根垂直于地面的杆子,以杆基 为圆心,适当距离为半径,在杆影的一侧画一个半圆, 记下杆影顶端恰好落在半圆上的两点,将这两点与圆 心连接,画出一个等腰三角形,根据此三角形顶角的角 平分线来确定方位。家住海南(20°N,110°E)的小明在 夏至日运用该原理进行观测,在北京时间9时测得杆影 顶端落在半圆上的M点,当天某时刻测得杆影顶端落在 半圆上的N点,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5~16题。 15.图中OM的指向为( )
14.该广场平面图的指向标应该是图c中 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15.一周后的相同时刻,小李再次测量发现该石柱的影长变长,则第二次观测日期可能在( ) A.2月16日前后 B.5月8日前后 C.8月20日前后 D.11月10日前后
微专题3: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与应用(二轮资料:P22)
视角1:以某种活动中太阳高度的测量为命题情境,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其计 算 (2021·天津等级考)科考队在北极圈内某地进行科考时,于北京时间6月22日16时测得了 当地一天中太阳高度的最小值为10°。据此完成1~2题。 1.该地的纬度为( ) A.83°26′N B.80°34′N C.76°34′N D.72°34′N
A.① B.② C.③ D.④
微专题3: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与应用(名题汇:高考真题衍生卷P4)
(2022广东,8→补偿题)某开发商分别在天津(约39°N)和福州(约26°N)开发了两个楼盘。 两地各有朝向和楼高相同的户型结构如甲图所示。读图,完成22~23题。 22.若福州楼盘每层2.8m共20层,南北楼距为28m。 乙图①栋10层住户一年中正午不能直接获得太阳 照射的时间最接近( ) A.1个月 B.3个月 C.5个月 D.7个月
地球的运动(复习)
地球的运动 (复习课)
学习目标
1运用地球自转的知识,对地理现象进行 分析,学会分析、推理的方法。 2理解地球公转的地理现象:春夏秋冬四 季的更替和气温的差异、昼夜长短的变化 等,能运用地球公转的知识对地理现象进 行分析。
地球的自转 1.地球自转特点
定义 方向 周期
地球绕着 地轴 的旋转运动 自 西 向_东___
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获得的太阳辐射最多
秋季
9、10、11月
夏、冬两季的过渡季节 获得的太阳辐射居中
冬季
12、1、2月
白昼最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 获得的太阳辐射最少
2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 太阳直射点是指太阳光线在地表的垂直照射 的点;
• 由于地球是一个球体,所以同一时刻地球表 面只能有一点被太阳直射;
• 由于地球是一个球体,所以同一时刻地球表 面只能有一点被太阳直射;
• 由于地球始终倾斜着自转和公转,所以太阳 直射点总是有规律地在23.5°N~23.5°S之间 移动。
2 昼夜长短的变化(北半球为例)
春分
3月21日
夏至
6月22日
秋分
9月23日
冬至
12月22日
3 四季的变化(北半球为例)
地球在公转轨道上
A.①
B.②
C.③
D.④
练310月2日一早,丽丽一家观看天安门升旗仪式,感受国旗与太阳一同升起时的庄严。 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更接近图中的 __D__处(填字母);这一天,北京市的昼
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昼__短,夜此长后一个月内,天安门升旗时间将会越来越______。 晚
• 由于地球始终倾斜着自转和公转,所以太阳 直射点总是有规律地在23.5°N~23.5°S之间 移动。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1
第3讲地球的运动(一)自转运动的三要素1.自转方向:自西向东;极点俯视图:南顺北逆。
留意:在题目未告知哪个半球时,须要依据经度大小变更的方向(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东经度渐渐增大,西经度渐渐减小)。
得出极地俯视图的顺逆方向,从而推断出半球。
2.自转周期: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昼夜更替周期)3.自转速度:角速度:①极点无速度;②角速度全球相等=15°/小时;线速度:(纬度因素)线速度赤道最大,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点线速度相同。
南、北纬60°上的线速度约为赤道上的一半;南、北极点的线速度为零。
(海拔因素)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扩展1】地球同步卫星的速度与地球的自转速度的关系:角速度一样;同步卫星线速度比地球自转线速度大【扩展2】航天基地建设的区位条件(1)航天放射基地选择的条件①天气:晴天多、阴雨天少,风速小,温度低,有利于放射和跟踪;②纬度: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约燃料和成本;③地形: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跟踪观测;④海陆位置:大陆内部气象条件好,隐藏性强,人烟稀有,平安性强;海上人类活动少,平安性强;⑤交通条件:内外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宗物资运输;⑥平安因素:出于国防平安考虑,有的建在山区、沙漠地区,有的在人烟稀有处。
(2)放射时间、方向和回收场地选择①放射时间:在一天中一般选择在晴朗无云的夜晚,主要是便于定位和跟踪观测;我国放射时间:主要选择在冬季,便于航天测控网对飞船的监控、管理、回收。
我国有多艘“远望号”监测船在南半球纬度较高的海疆,选择在冬季使为了避开南半球恶劣的海况。
②放射方向:一般与地球运动方向一样,向东放射可充分利用自转线速度的作用,节约能源;③回收场地选择:我国的回收场地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地势平坦,视野开阔,便于搜救;人烟稀有,有利于疏散人群;气候干旱,多晴朗天气,地质条件好。
(二)地球自转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1)区分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产生的缘由:昼夜现象:地球本身属性(不发光,不透亮);昼夜更替:昼夜现象加上地球的自转导致。
地球的运动专题复习
自主梳理
知识点一
地球自转
从北旋极转上空俯视: 逆时针 方向 1.方向:自西向东从南旋极转上空俯视: 顺时针 方向
2.周期恒太星阳日日::时时间间长长度度为为
23时56分4秒 ,旋转360° 24小时 ,旋转360°59′
角 任速 何度 地: 点除极点外,
都相等, 3.速度约线1两速5°极度/小:时递由减赤道向
(3)关于在A、B两地水平运动物体说法正确的是( )
A.A地不发生偏向
B.A地向右偏
C.B地向右偏
D.A地偏向大于B地
解析:(1)、(2)已知A、B同为晨昏线上的两点,假设A、B 两点位于昏线上,则A点为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其所在经线(60°E) 的地方时为18时,太阳直射的经线为30°W,此时太阳直射西半 球,与题意不符,假设错误。所以A、B两点位于晨线上,60°E 的地方时为6时,B点的地方时为8时。(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 偏移规律是: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1、 太阳高度等值线的圆心为直射点,通过该点的经线 (直射经线)地方时为中午12点;通过该点的纬线(直 射纬线)正午太阳高度为90o。
2、直射点所在经线圈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纬 度就相差多少度o
3、中央经线上的点,直射赤道时,最北点为北极, 最南点为南极;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只有北极点可以看 见;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只有南极可以看见。
23°26′N
6月22日
3月21日
9月23日
3月21日
23°26′S
12月22日
二、太阳高度的变化
1.太阳高度
天顶
西
南
北
东
二、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 正午太阳高度角=900-|当地纬度±直射点纬度| 离直射纬度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地球的运动知识点
地球的运动知识点一、地球的自转: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沿着自身的轴线自西向东旋转的运动。
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1.自转轴:地球的自转轴是地球通过北极和南极的一条假想直线,又被称为地轴。
自转轴的倾角约为23.5°。
2.自转周期: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为23小时56分4秒。
3.自转速度:地球的自转速度不是均匀的,随着纬度的增加,自转速度逐渐减小,赤道地区的自转速度大约为1670公里/小时。
4.自转的影响: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也是引起地球上各种天气现象和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二、地球的公转: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
地球的公转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1.公转轨道:地球的公转轨道呈椭圆形,称之为椭圆轨道。
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1.5亿公里。
2.公转周期:地球的公转周期约为365.25天,一年有365天5小时48分46秒。
4.公转的影响:地球的公转是引起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地球轨道的椭圆性质和自转轴的倾斜,使得地球不同位置的太阳辐射量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了季节的交替变化。
2.章动:地球的自转轴会不断变动,这种变动称为章动。
由于章动的存在,太阳和其他星体在地球上的视运动产生了复杂的变化。
3.地球的偏心率:地球的公转轨道并非完全的椭圆,而是稍微扁平的椭圆。
这个扁平度称为地球的偏心率,偏心率的大小影响着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变化,从而影响着季节的强度。
4.地球的前进运动:地球在太阳系中不断向前移动,这是地球的前进运动。
地球的前进运动还会受到其他行星和恒星的引力影响。
6.地球的自荷平衡运动和地壳运动:地球的自荷平衡运动主要是由于地球内部物质重新分布所产生的。
地壳运动则是指地球地壳产生的各种现象,如地震、火山喷发等。
总结起来,地球的运动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过程,包括自转、公转、岁差运动、地球的前进运动、地球的旋进运动等。
这些运动不仅影响着地球的自然环境和气候变化,也为人类提供了时间的度量和导航的基础。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专题复习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一、选择题1.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自然现象是()A.昼夜现象B.季节变化现象C.昼夜长短的变化现象D.昼夜更替现象2.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偏西的地点()A.先看到日出B.后看到日出C.时刻晚D.时刻相同3.经度每隔15度,时间相差()A.15小时B.15分钟C.1小时D.1分钟4.下列四幅地球光照图与北半球春分日相符的是(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5.我们每天看到太阳和星星东升西落,这是因为()A太阳和星星围绕着地球转 B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C地球自东向西自转 D.地球自西向东围绕太阳转6.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错误的是()A.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地球的公转B.地球公转的方向与地球自转的方向一致,都是自西向东C.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不变D.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个月7.下面的四幅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8.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正午太阳升得最高、白昼时间最长、黑夜时间最短的一天是()A.3月20日前后B.6月22日前后C.9月23日前后D.12月22日前后9.当北京昼长大于夜长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A赤道以南地区B由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C.由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D.由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10.当北半球是夏季时,南半球的季节是()A.冬季B.春季C.夏季D.秋季11.有关昼夜长短的叙述,正确的是()A.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地区在温带B.太阳直射在哪条纬线上,该纬线上的地区就昼长夜短C.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各地昼夜平分D.太阳直射在南北哪个半球,该半球就昼短夜长12.一年有两次阳光直射,全年昼夜相等的地区是()A.南北回归线之间B.赤道上C.南回归线上D.北回归线上13.当我国东部某地(30°N,120°E)6月的一天正午,阿根廷某地(30°S,60°W)的农民正在()A.骑着马在牧牛B.吹着风扇吃午饭C.盖着被子进梦乡D.围着火炉吃晚饭14.天安门广场每天升国旗时刻与日出同时,下列升旗最早的节日是()A.“五一”劳动节B.“六一”儿童节C.“八一”建军节D.“十一”国庆节15.12月22日前后()A.北半球地面获得太阳光热最多B.南半球地面获得太阳光热最少C.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D.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16.当太阳直射在赤道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北半球一定是春暖花开B.南半球一定是秋雨绵绵C.全球昼夜平分D.全球气温相同17.如下图,当地球公转到B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华北冬小麦开始返青B.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C.这一天称为春分日D.长江出现汛期18.我国60周年国庆大典时,地球位于下图中的哪个位置()19.如果在B点直立了一根杆子,以观测正午杆影一年长短的变化规律,四个节气中,正午杆影最长的是____________。
中考专题复习---地球的运动
中考专题复习2----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运动1.地球的自转:(1)定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的自转(2)方向: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不管顺时针还是逆时针都表示自西向东。
(3)周期:一天。
(4)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的更替和时间差异。
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一半。
因此被照亮的半球是白昼;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黑夜。
昼与夜的分界线,叫晨昏线,是与太阳光垂直的大圆圈。
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也就不断更替,东边最早看到日。
地球上的不同地方,也就出现了时间的差异。
东边的时刻总是比西方的时刻早。
按地球24小时转动360度来计算,经度每隔15度,时间相差1小时。
2.地球的公转:(1)定义: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
(2)方向:自西向东。
(3)周期:一年。
(4)特征: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5)产生地理现象:形成了昼夜长短变化和季节变换。
(季节以北半球为言)南北半球月份相同,季节相反。
春(3、4、5月)→秋(9、10、11月),夏(6、7、8月)→冬(12、1、2月)春分、秋分,昼夜平分:阳光直射赤道。
夏至:阳光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越往北去白昼越长。
南半球相反。
冬至: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内出现极夜,越往北去白昼越短。
南半球相反。
直射点移动规律图:二、五带的划分注意:1.五带范围2.五带特点: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学习效果评估一、选择题1.因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是()。
A.昼夜长短变化B.昼夜交替C.四季的划分D.各地热量的差异2.每年冬至日阳光直射()。
A.北回归线B.赤道C.南回归线D.40°N3.我国科学家去南极进行科学考察时,我国正处在四季中是( )A.冬季B.秋季C.夏季D.春季4.“五一”这一天()。
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1)——地球运动
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1)——地球运动
专题一:地球运动
高考要求——夯实基础
1.理解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概念、类型,能说明天体系统的层次划分
2.运用有关太阳系八大行星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的资料,说明地球是颗普通的行星,并学会比较分析的学习方法
3.通过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说明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4.知道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规律
5.举例说明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6.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两种基本形式的方向、速度和周期、黄赤交角及地理意义。
7.理解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
了解地转偏向力对水平运动物体的影响及其表现。
8.结合图示有关资料,尤其是日照图,考查地球自转与经度变化、时间计算、昼夜长短、风向判断、洋流方向、河岸侵蚀或泥沙沉积等的联系。
9.掌握地球公转运动的轨道特征,掌握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10.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大小的时空分布规律,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
11.理解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与四季、五带形成的关系,了解四季、五带的划分。
知识体系——纲举目张。
全国高考地理考前复习大串讲专题1.3地球的运动(含解析)
专题 1。
3 地球的运动知识点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知识梳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比较:地球自转地球公转中心围绕地轴转动在椭圆轨道上围绕太阳转动方向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南极上空为顺时针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速度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点为零。
角速度:除两极点外各地相等(15°∕h)近日点(每年1月初),速度快远日点(每年7月初),速度慢周期真正周期:一个恒星日=23时56分4秒昼夜交替周期:一个太阳日=24时真正周期:一个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直射点回归周期:一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典例】下图为经纬网图,图中箭头为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从E点以最近距离分别到达图中四点,方向叙述正确的是A。
向正南到达A点 B。
向正西到达B点C。
向正北到达C点 D. 向正西到达D点2.图中A点的经纬度坐标是A。
120°E,60°S B. 120°E,60°NC。
120°W,60°S D。
120°W,60°N【答案】1.D2.B1.图中E与A点在同一经线上,根据逆时针的自转方向可知,该图为北半球,故E到A的最近距离是向正北到达A点;B在E点的正东方,且从E向正东方向到B点为劣弧,B错;C与E 相差180度,二者在同一经线圈上,故从E到C应先向正北再向正南,C错;D在E点的正西方,且从E点向正西到D点为劣弧,故D项正确。
2.根据逆时针的自转方向可知,该图为北半球,图中经纬度间隔均为30度,故A点的经纬度坐标是(120°E,60°N).【迁移训练】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A.北半球中纬度 B.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南半球低纬度2.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3.关于图中a、b、c、d四点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大小判定,正确的是A.a〉b>c>d B.a〈b〈c〈d C.a=b=c=d D.a〉c=d〉b【答案】1.A2.A3.C3.地球自转角速度除南北极点外,都是15°/小时,因此a=b=c=d,C正确。
地理复习地球运动专题
a、同一日期,同一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b、同一日期,距离太阳直射点距离相等的纬线 上的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思 考:
1、夏至日这一天,是否整个北半球正午太阳高 度最大的一天?为什么?
2、从现在到高考之间,大连的正午太阳高度 的变化情况如何?什么时候大连地区的正午太 阳高度达到最大值?
3)、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3)、两天的分界线——日界线(180°经线)和午 夜0时经线。关键点是根据经线两侧的日期变化确 定日界线的位置。 例如:右图表示北极点为中心 的示意图,若阴影部分表示3 月21日,非阴影部分表示3月 22日,读图回答:
1)、NA的经度 A
N 210°
180°
30°W B
NB的经度
2)、此时北京时间为 3月22日10时
太阳高度角=90°-纬度差(位于同一半球时纬度值相减,
不同半球时纬度值相加 )
有关太阳高度计算题:
h
s
已知纬度,问: 不同季节热水器 摆放的角度?
已知楼高,问: 不同纬度的楼间 距的大小?
例如:
某城市(30°N)南北两幢住宅楼, 某户居民买到北楼一层的一套房子, h 进住后发现正午太阳光线被南楼挡 住。为了避免再出现这样的纠纷, 当地房地产开发商在建楼时应该使 北楼所有房屋终年都能被太阳照射。 40m 那么在两楼间距不变的情况下,南 楼的高度最高约为( ) B tg35°≈0.7 tg45=1 tg60°≈1.732 A、20米 B、30米 C、40米
3)、晨昏线的变形转换
注意的是晨昏线与特殊纬线 和经线的关系,确定地球公 转位置、阳光直射点、时间 计算等相关内容。
4)、晨昏线的作用
a、晨线或昏线的确定,判定地球运动方向 晨线表示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分界线;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球的运动
高三一轮复习——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自转1.自转的方向地球自转;从北极上空看呈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呈时针方向旋转。
(在下图中曲线上画出方向)2.自转的速度线速度规律:;纬度相同,海拔越高,线速度。
角速度规律:;任意纬度(除极点外)的角速度计算公式:3.自转的周期地球自转的角度长度应用价值太阳日恒星日① 在地球上经度每隔 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分为 个时区。
② 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 到 划分为一个时区,叫中时区或零时区。
③ 在中时区以 ,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依次为东一区 至东十二区;在中时区以 ,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依次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
④ 东西十二区各跨 ,合为一个时区。
⑥ 已知某地经度,推断时区 公式: (四舍五入) 计算以下地区所在时区 28°E ; 125°W⑦ 已知某地时区序数,推算时区中央经线 公式: 计算以下地区所在中央经线 东三区 ; 零时区⑧已知某一时区的区时,求另一时区的区时 公式: ⑨已知某一时区的地方时,求另一地区地方时 公式: 5.日界线和日期变更①自然日界线: 国际日期变更线:大致与 大致重合0时所在的经线向 到国际日界线,为新的一天;0时所在的经线向 到国际日界线,为旧的一天;国际日界线向 到0时所在的经线,为旧的一天;国际日界线向 到0时所在的经线,为新的一天;从东十二区进入西十二区,日期 一天;从西十二区进入东十二区,日期 一天当0时所在经线和 重合,全球为同一天;当北京时间为 ,全球在同一天180° 180° 90°W 0° 90°E 日期 一天日期 一天 日期 一天 0:00 天天填昨天/今天6.晨昏线① 晨昏线(圈)将地球平分为 和 ② 晨昏线(圈)上太阳高度永远是③ 晨昏线(圈)在地球表面上自 向 运动④ 地球昼夜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⑤ 晨昏线平分赤道。
2024年高考地理复习——地球的运动
2024年高考地理复习——地球的运动一.选择题(共19小题)1.某同学于9月20日晚9点观测到织女星正好位于上中天,如果第二天(9月21日)想观测到织女星再次位于上中天时,应该在何时观测()A.21点整B.21点8分C.20点56分D.20点52分2.下表为珲春1月和7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北京时间)均值,珲春7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滞后当地正午约()气象台名经度纬度1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7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珲春130.35°E42.86°N约14时00分约14时40分A.1小时40分钟B.2小时00分钟C.2小时40分钟D.3小时20分钟3.下列节日中,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A.元旦B.建军节C.国庆节D.教师节假设一架客机于北京时间6月22日12时从北京(116°E,40°N)起飞,7小时后途经a地(165°W,67°N)上空,14小时后抵达芝加哥(87.5°W,42°N)。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4﹣4题。
4.结合图文信息判断,与该客机飞行过程中实际情况相符的是()A.客机的飞行路线比H路线长B.客机航向与太阳视运动方向相同C.飞经a点时,乘客能看到太阳位于正北方D.飞经a点时,客机受到向北的地转偏向力假设一架客机于北京时间6月22日12时从北京(116°E,40°N)起飞,途经a地(165°W,67°N)上空,14小时后抵达芝加哥(87.5°W,42°N)。
回答下面5﹣5题。
5.客机抵达芝加哥时,属于6月22日的地区范围约占全球的()A.B.C.D.假设一架客机于北京时间6月22日12时从北京(116°E,40°N)起飞,7小时后途经a地(165°W,67°N)上空,14小时后抵达芝加哥(87.5°W,42°N)。
地球运动专题详细复习资料(中图版)
地球自转与时间一、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自转中心: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1. 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2. 周期:恒星日:23时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3. 速度 角速度:15度/小时。
(除南北极点外,全球各地都相同)线速度:赤道处最大,向高纬逐渐减少,至南北两极点为零。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 产生昼夜交替2、产生地方时*不同经度的地方有不同地方时;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东边时刻早。
【例题】图中A 、B 、C 、D 、E 、F 六地,当地的地方时各是几点钟? (A=0, B=4, C=6, D=6, E=8, F=12)时区和区时*①时区的划分(全球理论时区图)全球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度;中时区:7.5ºW ~7.5ºE (以0º经线为中央经线);凡事经度能被15整除的经线皆为中央经线。
东西十二区: 172.5ºE — 172.5ºW (以180º经线为中央经线)② 区时的规定:以中央经线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刻“北京时间”是指 东经120°的地方时,东八区的区时。
③ 区时的计算求某地时刻=已知地时刻 + 区时差(求东面的区时)- 区时差(求西面的区时)④ 区时差的计算区时差=两地时区数相 减(同在东时区或同在西时区)加(一地在东时区,另一地在西时区)⑤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东经120°的地方时)△上海一天中竹竿影子最短何时?(121.5°E)――11:54⑥日界线――大致与180°经线重合(不通过陆地)向东跨过日界线:减一天;向西跨过日界线:加一天【例题】1. 一架飞机由上海(东八区)于2月1日17时飞往美国旧金山(西八区),需飞行14小时,到达目的地时当地时间是…………………………………………………………( ) A.2月2日15时 B.2月2日3时C.2月1日15时 D. 2月1日3时2、某海船于2004年6月30 日18时由西向东越过日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后,时间应调整为………………………………………………………………………………( ) A.6月29日18时 B.6月30 日17时C.6月29日17时 D.7月1日18时3、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向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
地理学业水平测试专题复习--地球与地球的运动
地理学业水平测试专题复习--地球与地球的运动基础知识梳理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认识过程:(3)生活中证明地球形状的证据:登高望远;月食现象;远方驶来的帆船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
2.地球的大小:【速记口诀】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地球是个圆球体,五点一亿表面积,庐(6)山(3)起(7)义(1)是半径,坐地日行八万里。
三、地球仪1、地球仪(1).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其中,对着北极星方向的点叫北极,它是地球上的最北点。
与北极对应的点叫南极,是地球上的最南点。
(2).纬线和经线:纬线经线纬线经线形状都为圆圈都为半圆指示方向指示东西方向指示南北方向长度由赤道向南北两极缩短,到两极缩成一点。
南北半球同纬度的纬线等长。
赤道为最大纬线圈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分布各条纬线平行,南北半球对称分布各条经线的两个端点在南北极点交汇;任意两条相对的经线均可组成一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分成两个半球数量无数条无数条纬度经度起点赤道(0°纬线)——把地球平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纬线本初子午线(0°经线)——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划分方法以赤道为起点,向南向北各划分90°;赤道以北为北纬,赤道以南为南纬;南北极点为90°。
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向东向西各划分180°,东西经180°经线重合代号北纬(N),南纬(S) 东经(E),西经(W)变化规律北纬:愈向北,度数愈大;南纬:愈向南,度数愈大。
东经:愈向东,度数愈大;西经:愈向西,度数愈大。
(4).纬度和经度的变化(分布)规律:(5).高、中、低纬度的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复习一宇宙中的地球一、考题回顾[2013•浙江水平能力测试]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3年6月2日13时43分03秒,台湾岛发生强烈地震。
下图为此次地震信息示意图。
读图完成18、19题。
18.地震发生时,东八区的区时是(A)13时46分39秒(B)13时43分03秒(C)13时39分27秒(D)13时27分03秒19.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A)岩石圈(B)软流层(C)上地幔(D)下地幔[2015•浙江水平能力测试]7.“生物钟”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 C.四季更替 D.天气变化[2013•浙江水平能力测试]下图为浙江省某地的汽车停车场示意图,箭头①②③代表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
读图完成39、40题。
39.下列节气,正午时车位上遮阳棚的影子最大的是(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40.当太阳光线为②时,该日浙江(A)正处梅雨季节(B)全省冰雪覆盖(C)盛行东南信风(D)各地昼夜等长[2015•浙江水平能力测试]壁挂式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平板集热管将吸收的太阳辐射转化成热能。
箭头①、②代表二至日正午太阳光线。
读我国某地住宅小区壁挂式太阳能热水器示意图,完成39、40题39.根据自然资源的自然属性,太阳能属于A.矿产资源B.生物资源C.气候资源D.土地资源40.当太阳光线为①时,该日A.北极圈出现极夜B.北半球昼长夜短C.太阳直射在南半球D.地球公转速度较快福建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
下图示意遮阳板设计原理,据此回答4~5题。
4.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A.全球昼夜平分B.北半球为夏季C.太阳直射20°S D.南极圈以南地区极昼5.济南某中学生借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同,则应做的调整是()①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②安装高度不变,缩短遮阳板③遮阳板长度不变,降低安装高度④遮阳板长度不变,升高安装高度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015·浙江10月选考]【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9为非洲某区域略图。
图9材料二图10为图9中①地(海拔380米)和②地(海拔457米)气候资料统计图。
(3)当乞力马扎罗山迎来一年内日出最早的那天,请计算③地(12°N)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并比较该日①②两地日落时的地方时差异。
[2016•浙江4月选考] 【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0为美国西部略图,图中85号州际公路沿线是美国重要的制造业带,分布众多的纺织工业基地,但近年来纺织工业发展缓慢,棉花大量出口到其他国家。
图11为85号州际公路在洛杉矶市的一块标志碑(南北朝向)。
(3)6月22日,某观测者测得图11中标志碑影子的最小面积是0.3平方米;另于该日某时(北京时间10:30)观测到该碑影子朝向东南。
判断上述两种观测结果是否正确,并分别说明理由。
(4分)【加试题】 [2016·浙江10月选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3为欧洲西部局部略图。
图中甲区域为欧洲西部著名的小麦产区,其典型土壤是棕色森林土,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较高。
图14为图13中乙地春分日太阳在地平线以上的运动轨迹,黑点为春分日正午太阳位置。
图13(4)在图14中绘出乙地夏至日地平线以上太阳运动轨迹,并注明日出、日落位置,用小黑点标明正午太阳位置。
[2017·浙江4月选考]【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5分)材料一:图1为赤峰市及附近区域略图。
材料三:某地理兴趣小组在图1中某地进行天文观测。
图2为地轴与北极星关系示意图。
图3为该地测得的北极星高度。
在北京时间12时16分测得当地正午太阳高度。
(4)根据图3用实线绘出观测春分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说出观测地相对于赤峰市的方位。
(3分)17年11月)29.【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5分)材料三: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浙江省内选择甲(30°N,120°E)、乙(28°N,120°E)两地进行天文观测。
北京时间2017年9月25日17时,微信开机画面更换成我国风云四号气象卫星于北京时间6月7日13时拍摄的地球照片,图2为微信开机画面更换时刻的昼夜状况,阴影部分为夜晚。
(4)比较气象卫星拍摄照片那天甲、乙两地的日落地方时大小。
根据图2用虚线绘出照片拍摄时的晨昏线位置,并分别标上晨线、昏线。
(3分)18年4月选考)28.【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5分)材料一:图1为东南亚部分区域略图。
该区域火山众多,火山活动频繁,火山喷发往往会将大量的气体和火山灰喷入大气。
图2是正午太阳光线与直立杆子位置关系示意图。
某经线上①、②两地秋分日测得:α为5°,β为7°。
(4)计算①、②两地间经线长度。
若测量在北京时间12时40分进行,计算两地的地理坐标,并判定两地是否在图示区域内。
(3分). 2018年11月选考)【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5分)材料一:近年来,山西省大力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打造新型能源基地。
2015年底,该省太阳能和风能电力装机总量占全省电力装机总量的11%。
图1为山西省略图。
图2为山西省20世纪80年代以来支柱工业变化示意图。
第28题图2第28题图1第29题图2材料三:图3为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观测日落位置年内变化示意图。
α为图1中甲地观测到的年内日落位置变化最大角。
(4)计算甲地P、Q两日正午太阳高度角之差,比较这两日日出地方时数值的大小,并指出Q日晨线过该地的走向。
(3分)2019年4月选考)29.【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5分)材料一:图1为云南省略图。
图2为图1中乙地的气温统计图。
图3为图1中甲地与我国某中学正午太阳高度角之差的年变化示意图。
(4)计算该中学的纬度,说出P至Q时段甲地与该中学直立物正午日影的朝向及长短变化。
(3分)一、时间推算方法:根据经度差推算时差。
1.考查角度一:飞行时间例题:奥运会期间中国代表团早晨6:00从北京出发沿最短线路飞行36小时才能抵达巴西利亚(15º47′S,47º56′W),请推算抵达巴西利亚的当地时间_____________。
【拓展】其沿最短航线的飞行方向?______________。
2.考查角度二:日期变更2.下图为“北印度洋(局部)洋流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29题图2气温(℃)高度差(°)时间P Q3第29题图3橡胶主产区铁路省界国界公路铜冶炼城市城市第29题图1图例北回归线昆明3025°大型铜矿乙(1)当新的一天的范围正好占全球的四分之三时,图中①地的区时为________时。
(2)如果图中虚线L 为晨昏线,则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时。
二、昼夜变化方法:根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其移动方向推测昼夜长短状况及其变化。
1.考查角度一:昼夜长短状况及其变化的地区差异例题: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又称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于2016年8月5日-21日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
比较北京和里约热内卢在奥运会期间的昼夜长短及其变化的差异。
比较北京与杭州两城昼夜长短年变化的异同。
(4分)2.考查角度二:日出、日落时间(15-10涉及)例题:当③地(170N )迎来一年内日出最早的那天,比较该日①、②两地日出时的地方时差异 。
3.考查角度三:极昼、极夜范围与持续时间例题: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又称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于2016年8月5日-21日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
请判断奥运期间极昼、极夜的分布范围变化。
4.考查角度四:昼夜分布示意图例题: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又称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于2016年8月5日-21日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
请在下左图中绘制8月5日的昏线和太阳光线,并用阴影表示夜半球;在下右图中绘制8月21日的晨线和昏线,并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NS0 °三、太阳周日视运动方法:作图。
据所求地纬度绘制地平圈,据太阳直射纬度绘制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
1.考查角度一: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15-10, 16-04月涉及)例题: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又称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于2016年8月5日-21日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22°54′S ,43°12′W )举行。
求里约热内卢城市标志基督像奥运期间正午影长最长时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2.考查角度二:太阳方位(16-04,16-10涉及)例题: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又称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于2016年8月5日-21日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22°54′S ,43°12′W )举行。
右图为8月5日耶稣像日影变化示意图,请画出8月21日耶稣像日影变化示意图并标注日出、日落和正午的影子位置。
四、五带划分方法:根据黄赤交角度数推算五带范围。
考查角度:五带特征与范围。
例题: 若黄赤交角变为30°,请判断全球各地区的昼夜长短变化。
(2019年天津卷)【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假期里,小明同学外出旅游。
某日早晨小明拍摄了日出的照片,随即发到微信朋友圈。
在天津(117°E ,39°N )的爸爸和在国外甲城市出差的妈妈马上做出了回复(图8)。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0~11题。
10.小明拍摄日出照片时所在的城市最可能是A .呼和浩特(112°E ,40°N )B .兰州(104°E ,36°N )C .杭州(120°E ,30°N )D .南宁(108°E ,23°N ) 11.据图文信息,可以推测出甲城市的 A .纬度位置 B .经度位置C .当天日落的方向D .当日正午太阳高度(2019年江苏卷)【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雾灵山位于北京与承德交界处,海拔2118米,素有“京东第一峰”的美称,是观赏日出和日落的理想之地。
表l 为“雾灵山部分日期的日出和日落时刻表”。
据此回答1~2题。
表11A.① B.② C.③ D.④2.一游客于7月某日去雾灵山旅游,当日的太阳视运动轨迹是【2018全国卷I】小明同学7月从重庆出发到贵州毕节旅游,收集到的相关高速公路信息如图3所示。
据此完成9—11题。
10.小明若从重庆出发乘长途汽车经遵义至毕节,为免受阳光长时间照射且能欣赏窗外风景,以下出发时间和座位较好的是A.6:00出发,左侧靠窗 B.8:00出发,右侧靠窗C.10:00出发,左侧靠窗 D.12:00出发,右侧靠窗【2018全国卷II】恩克斯堡岛(图3)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