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山东省烟台市2016届中考化学模拟试卷【word 版 含答案】
山东省烟台市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期中模拟化学试卷(解析版)
2015-2016学年山东省烟台市八年级(下)期中模拟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1.正确量取47mL液体应选用的一组仪器是()①10mL量筒②50mL量筒③100mL量筒④胶头滴管.A.③④B.①④C.②④D.①②④2.把碳酸钠粉末装入试管,正确的操作是()A.用镊子B.用玻璃棒C.用药匙或纸槽送入 D.直接倒入3.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有:①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②加热前试管外壁的水没有擦干;③加热时试管底部接触灯芯;④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⑤加热时没有不时的上下移动试管;⑥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里的液体.其中与之相关的是()A.①③⑤⑥B.②③⑥ C.②④D.③④⑤4.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一组是()A.空气液化;液态空气汽化B.铁生锈;铁被酸腐蚀C.酒精挥发;酒精燃烧D.蜡烛燃烧;蜡烛熔化5.胆矾是一种蓝色晶体,化学式是CuSO4•5H2O,胆矾受热时容易失去结晶水,成为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在工业上精炼铜、镀铜等都要应用胆矾.上述对胆矾的描述没有涉及到的是()A.制法 B.物理性质 C.化学性质 D.用途6.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人体呼出的气体的操作顺序为()①在水下立即用玻璃片将集气瓶的瓶口盖好,然后取出集气瓶正放在桌上②将饮料管小心地插入集气瓶内,并向集气瓶内缓缓吹气,直到集气瓶内充满呼出的气体.③将集气瓶盛满水,用玻璃片先盖住瓶口的一小部分,然后推动玻璃片将瓶口全部盖住④把盛满水的集气瓶连同玻璃片倒放在水槽中.A.①②③④B.③④②①C.②③①④D.④③②①7.在下列气体中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①空气②人体呼出的气体③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体④氧气.A.③④B.②③C.①④D.①②8.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9.如果实验没有说明用药量,液体取用的最少量为()A.0.5mL B.1﹣2mL C.5mL D.5﹣6mL10.下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读取量筒中的液体体积C.向试管中滴加液体D.取用液体药品1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无尘空气 B.加碘食盐 C.冰水混合物D.可口可乐12.“环境保护,以人为本”.从2000年6月起,新调整的空气质量指标中指出,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是()A.二氧化硫、氧气、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D.二氧化氮、氮气、可吸入颗粒物13.最早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的科学家是()A.汤姆逊B.拉瓦锡C.普利斯特里D.舍勒14.空气中含量最多,化学性质又不活泼的气体是()A.氮气 B.二氧化碳 C.水蒸气D.氧气15.节日里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内填充的气体是下列哪一种()A.氧气 B.氮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16.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17.现有①木炭②硫磺③红磷④蜡烛,四种物质分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8.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与事实不相符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19.要从空气中获取4.2L的氧气需空气的体积约为()A.30L B.20L C.10L D.8.4L20.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图所示,关于三个反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都是化合反应 B.生成物都是固体C.都需要点燃D.都是氧化反应21.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将量筒放平稳,倒入液体,面对刻度线,第一次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29mL;到出部分液体后,又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1mL,该同学倒出的液体体积是()A.18mL B.大于18mL C.小于18mL D.无法判断22.下列反应属于氧化反应的是()A.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水﹣→亚硫酸C.氯化钠+硝酸银﹣→氯化银+硝酸钠D.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23.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B.水→氢气+氧气C.锌+硫酸→硫酸锌+氢气D.镁+氧气→氧化镁24.在下列变化中,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氧化反应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B.石蜡在空气中燃烧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25.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B.带火星的木条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C.水中的生物能依靠微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D.氧气能跟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二、填空题26.化学是在、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以及变化的科学.27.写出下列实验所需的主要仪器名称.(1)少量物质相互反应(2)收集气体(3)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用(4)取粉末状固体(5)量度液体体积(6)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三、判断并写出下列物质的符号表达式28.判断并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2)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的大量的白烟是.(3)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4)空气中含量为78%的气体是.(5)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6)空气污染物之一,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四、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9.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3)硫磺在空气中燃烧.(4)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五、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30.图A所示是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在集气瓶中装入少许水,会使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烟状物迅速溶解).(1)实验原理:①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②密闭的装置内,由于被消耗,生成固体物质,该装置内气体压强.(2)实验探究:第一步:集气瓶装入少许水,然后将集气瓶空的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3)实验结论:①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同时也证明了氮气有哪些性质?(写一点)(4)反思与评价:①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写一点)②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B所示),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5)拓展迁移:已知: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镁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固体),能否用镁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简要说明理由.答:(填“能”或“不能”),理由.2015-2016学年山东省烟台市八年级(下)期中模拟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1.正确量取47mL液体应选用的一组仪器是()①10mL量筒②50mL量筒③100mL量筒④胶头滴管.A.③④B.①④C.②④D.①②④【考点】测量容器-量筒.【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量筒的选取方法和量取液体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量筒量液时要注意量程的选择,应选择略大于量取液体体积的量程;选取的量程太大,会因管径越粗而造成精确度小,由视线的误差造成的读数误差也就越大;选取的量程太小,多次量取误差较大.【解答】解:用量筒量取47mL液体时先要向量筒中倾倒液体药品,当接近刻度线时要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至刻度线,故要同时选择量筒和滴管;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一是保证量取一次,二是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量取47mL液体,50mL量筒能保证量取一次,且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所以误差最小.故正确量取47mL液体,应选用的合适仪器有②50mL量筒、④胶头滴管.故选C.【点评】了解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只有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才能安全、准确地进行化学实验.2.把碳酸钠粉末装入试管,正确的操作是()A.用镊子B.用玻璃棒C.用药匙或纸槽送入 D.直接倒入【考点】固体药品的取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固体药品的取用:块状或颗粒状药品,试管横放,用镊子夹取放在管口,试管慢慢竖起使药品滑至底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入底部,竖起.【点评】基本实验操作是中考中必考知识点,把握细节,规范操作.3.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有:①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②加热前试管外壁的水没有擦干;③加热时试管底部接触灯芯;④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⑤加热时没有不时的上下移动试管;⑥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里的液体.其中与之相关的是()A.①③⑤⑥B.②③⑥ C.②④D.③④⑤【考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给试管内物质加热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不会引起试管炸裂;②加热前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会使试管受热不均匀引起试管炸裂;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会使试管受热不均匀引起试管炸裂;④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会使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喷出,不会引起试管炸裂;⑤预热后不用再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不会引起试管炸裂;⑥没有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里液体的中下部,会使试管受热不均匀,会引起试管炸裂;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4.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一组是()A.空气液化;液态空气汽化B.铁生锈;铁被酸腐蚀C.酒精挥发;酒精燃烧D.蜡烛燃烧;蜡烛熔化【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空气液化;液态空气汽化过程中都没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物理变化.B、铁生锈;铁被酸腐蚀过程中都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化学变化.C、酒精挥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酒精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蜡烛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蜡烛熔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5.胆矾是一种蓝色晶体,化学式是CuSO4•5H2O,胆矾受热时容易失去结晶水,成为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在工业上精炼铜、镀铜等都要应用胆矾.上述对胆矾的描述没有涉及到的是()A.制法 B.物理性质 C.化学性质 D.用途【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胆矾的颜色、状态属于物理性质;胆矾的热稳定性差属于胆矾的化学性质;在工业上精炼铜、镀铜等都要应用胆矾属于胆矾的用途.【解答】解:在本题的叙述中,涉及到了胆矾的性质和用途等方面的内容,没有涉及胆矾的制法.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紧紧围绕叙述分析所涉及的知识点,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6.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人体呼出的气体的操作顺序为()①在水下立即用玻璃片将集气瓶的瓶口盖好,然后取出集气瓶正放在桌上②将饮料管小心地插入集气瓶内,并向集气瓶内缓缓吹气,直到集气瓶内充满呼出的气体.③将集气瓶盛满水,用玻璃片先盖住瓶口的一小部分,然后推动玻璃片将瓶口全部盖住④把盛满水的集气瓶连同玻璃片倒放在水槽中.A.①②③④B.③④②①C.②③①④D.④③②①【考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根据排水法收集人体呼出的气体的操作方法,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人体呼出的气体时,首先将集气瓶装满水,用玻璃片先盖住瓶口的一小部分,然后推动玻璃片将瓶口全部盖住,然后把盛满水的集气瓶连同玻璃片倒放在水槽中,将饮料管小心地插入集气瓶内,并向集气瓶内缓缓吹气,直到集气瓶内充满呼出的气体,然后在水下立即用玻璃片将集气瓶的瓶口盖好,取出集气瓶正放在桌上即可.故操作顺序为③④②①.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用排水法收集人呼出的气体的操作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在下列气体中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①空气②人体呼出的气体③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体④氧气.A.③④B.②③C.①④D.①②【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分析物质中是否含二氧化碳以及二氧化碳的含量能否达到使石灰水变浑浊分析.【解答】解:①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太少,不能使石灰水变浑浊;②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多,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④氧气不能与石灰水反应,不能使石灰水变浑浊,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尤其是有二氧化碳参与的反应的现象掌握与应用.8.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属于化学变化;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爆竹爆炸属于化学变化.【解答】解: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爆竹爆炸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9.如果实验没有说明用药量,液体取用的最少量为()A.0.5mL B.1﹣2mL C.5mL D.5﹣6mL【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液体药品取用节约药品的原则,即取最小量的原则回答.【解答】解:取用液体药品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应按最小量取用,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液体一般取1mL~2mL.故选:B.【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是培养学生技能的基本要求,也是考查热点之一.解答本题时,熟悉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是解题的关键.10.下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读取量筒中的液体体积C.向试管中滴加液体D.取用液体药品【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专题】实验操作型.【分析】A、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B、量取液体时,视线没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D、取用液体时:注意瓶口、标签的位置,瓶塞的放置等【解答】解:A、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如果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会引起酒精失火,造成危险,故A错误;B、量取液体时,视线没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测量值偏高,故B错误;C、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或接触试管,会造成药品的污染,图中操作错误,故C错误;D、取用液体时:①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②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③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了解各操作的注意事项;考查液体的取用注意事项;了解量筒的使用、酒精灯、胶头滴管使用的方法.1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无尘空气 B.加碘食盐 C.冰水混合物D.可口可乐【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据此结合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逐项分析即可.【解答】解:A、无尘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B、加碘食盐中含有氯化钠、碘酸钾等物质,属于混合物.C、冰水混合物中只含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D、可口可乐中含有水、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12.“环境保护,以人为本”.从2000年6月起,新调整的空气质量指标中指出,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是()A.二氧化硫、氧气、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C.二氧化碳、氧气、氮气D.二氧化氮、氮气、可吸入颗粒物【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专题】空气与水.【分析】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包括“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主要为: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解答】解:A.O2不是污染物,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氧气,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故A错误;B、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主要为: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故B正确;C.二氧化碳、氧气、氮气不是污染物,故C错误;D.氮气不是污染物,为空气的主要成分,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空气质量报告内容,题目难度不大,空气质量报告内容主要是一些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的物质.13.最早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的科学家是()A.汤姆逊B.拉瓦锡C.普利斯特里D.舍勒【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空气的发现史,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最早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的科学家是拉瓦锡,不是汤姆逊,故选项错误.B、最早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的科学家是拉瓦锡,故选项正确.最早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的科学家是拉瓦锡,不是普利斯特里(受传统思想的束缚,错过了发现空气组成的机会),故选项错误.C、D、最早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的科学家是拉瓦锡,不是舍勒(受传统思想的束缚,错过了发现空气组成的机会),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了解空气的发现史,可以了解科学本质、培养科学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14.空气中含量最多,化学性质又不活泼的气体是()A.氮气 B.二氧化碳 C.水蒸气D.氧气【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空气与水.【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空气中含量最多,化学性质又不活泼的气体是氮气;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解答】解:A、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氮气和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空气中含量最多,化学性质又不活泼的气体是氮气,故选项正确;B、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含量比较少,故选项错误;C、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含量很少,故选项错误;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和性质等,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15.节日里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内填充的气体是下列哪一种()A.氧气 B.氮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考点】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常见气体的用途.【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稀有气体充入灯泡中能呈现不同颜色的光,可做光源,例如充入氖气发红光,充入氙气,发白光等,所以稀有气体制成五光十色的霓虹灯.【解答】解:灯管中充入稀有气体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可做光源,例如充入氖气发红光,充入氙气,发白光等.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解答时要充分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然后再根据物质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确定物质的用途.16.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考点】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专题】生活实际型.【分析】从题干上看,这道题是考查空气中主要成分的性质及用途的题目.从备选项看,A有明显的错误﹣氧气有助燃性,但不是可燃物.C选项中空气质量级别越大则表示空气质量越差.D选项的错误在于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之一,因此不属于空气污染物.【解答】解: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是正确的,但氧气不是可燃物.氧气具有助燃性;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且廉价易得,无毒无害.所以常用于食品防腐;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说明空气中所含的污染物越多,则空气质量越差;D、二氧化碳是引起空气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它的含量增多会加重温室效应,但是由于空气的组成中就有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选:B.【点评】这类型题目的关键在于弄清楚空气中主要成分的性质及生活中的应用.另外要切记:二氧化碳对环境有危害,但不是空气污染物.17.现有①木炭②硫磺③红磷④蜡烛,四种物质分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物质燃烧的生成物及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分析解答,【解答】解:①木炭燃烧可生成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正确;②硫燃烧生成物是二氧化硫,不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错误;③红磷燃烧生成物是五氧化二磷,不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错误;④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正确;故选D.。
2015年山东省烟台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Word版)
2015年省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要消耗大量能量,下列活动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A 发射航天飞机 B. 水力发电C.太阳能供热D.风力发电解析: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经常表现为热能、光能和电能的放出或吸收.炸药、石油、煤炭、蓄电池等储存的能量,都是靠化学反应释放出来的.A选项发射航天飞机,就是靠燃料的燃烧释放的能量推动火箭不断地向上运行,发生了化学变化,故A正确;B、C、D三项只是单纯的能量间转化,并无新物质的生成,均属于物理变化中的能量变化,故BCD错误.故选:A.点评:解答此题实质归结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区别上,关键是看能量转变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通过本题学会处理问题的变通.2.饮食健康是人民群众普遍的生活需求,下列说确的是()A.碘元素摄入量不足易患骨质疏松症B.维生素C缺乏会引起夜盲症C.酱油中添加铁元素有助于预防缺铁性贫血D.奶茶中添加塑化剂使其口感更加香醇解析:A、碘元素摄入量不足易患甲状腺肿大,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故A错误;B、维生素A缺乏会引起夜盲症,故B错误;C、人体缺铁会造成贫血,所以酱油中添加铁元素有助于预防缺铁性贫血,故C 正确;D、塑化剂对人有害,所以不能在奶茶中添加塑化剂,故D错误.故选:C.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3.规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B.A. CO2验满B收集O2 C.滴加液体 D.测溶液pH解析:A.验满二氧化碳时燃烧的木条不能伸入瓶,故A错误;B.由于氧气不溶于水的密度比水的小,故应用图示装置收集氧气时应从短进长出,故B正确;C.滴管不能伸入试管,故C错误;D.测定溶液的pH时,不能把食指直接浸入溶液,会把溶液污染.故D错误.答案: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4.2015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与能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利用太阳能使水分解是最理想的氢能来源B.利用海水的潮汐变化可以获得电能C.电解水时,能量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天然循环,太阳为其提供能量解析:A、制取氢气的最好方法是利用太照射,使水分解.故A说确;B、海水的潮汐变化可以获得电能.故说法B正确;C、电解水时,能量由电能转变为化学能,故C说法错误;D、太阳为水的三态变化提供能量,同时也实现了水的天然循环,故D说确.因为该题选择错误的,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节能环保的重要性,人人都要树立节能环保的理念,为保护环境贡献一份力量.5.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液体B.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C.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D.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形成溶液时仅发生扩散吸热的过程解析:A、溶液可以有颜色,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故A错误;B、溶液具有均一性,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故B正确;C、饱和溶液只是对于某一溶质来说的,可以溶解其它溶质,故C错误;D、根据物质溶于水时有两个过程:构成物质的微粒向水中扩散过程和与水分子结合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的过程,故D错误.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熟悉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知道饱和溶液的定义,物质溶于水的过程.6.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液氮可用作制冷剂B.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C.氦气可用来填充探空气球D.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解析:A、氮气的用途是:制造氮肥、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可以防腐、液态氮可以做制冷剂,故A不符合题意;B、空气中的氧气有两个化学性质:氧化性和助燃性,没有可燃性,因此不能做燃料,故B符合题意;C、稀有气体的用途是:做各种电光源、作保护气等,氦气密度比较小,因此氦气可用来填充探空气球,故C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因此可以做气体肥料,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査的是空气中各个成分的作用,如果其中一种成分的含量过多,就会造成相应的危害.有关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效应问题,不仅引起了全球的重视而且也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问题.本题中还有一点要注意要用化学符号表示,不能用名称.7.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用数轴表示的化学知识,错误的是()A.生活中常见物质的pH:B.地壳中部分元素的含量关系:C.部分元素原子序数关系:D.空气中部分成分的体积分数关系解析:A、食醋、雨水显酸性,pH值都小于7,且食醋的酸性更强;食盐水为中性,pH值=7;肥皂水显碱性,pH值大于7,与数轴关系一致,故A正确;B、地壳里所含各种元素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氧、硅、铝、铁,与数轴关系一致,故B正确;C、镁、铝、硅、磷的原子序数依次为12、13、14、15,与数轴关系一致,故C 正确;D、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氢气不是空气成分,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的用数轴法表示化学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所以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能够灵活应用.8.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①③属于不同种元素B.④属于离子,离子符号为Mg+2C.②③的化学性质相似D.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常显+1价解析:A、同种元素质子数一定相同,①③的质子数都是17,所以两者属于同种元素,故A错误;B、由于离子中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不等,而④中质子数比电子数多2是镁离子,其符号应该是Mg2+,故B错误;C、因为元素的性质和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所以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化学性质相似,②③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1、7,故性质不会相似,故C错误;D、该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1,化学反应中易失掉这个电子而形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所以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常显+1价,故D正确.故选:D.点评: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和联系;掌握核外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和得失电子的规律特点是解题的关键;9.“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下列关于农作物和化肥的说确的是()A.(NH4)2SO4属于复料B.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只有氮、磷和钾三种C.磷肥能使作物根系发达,耐寒耐旱D.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施用可以明显提高肥效解析:A.根据所含植物营养元素(氮磷钾)的不同,化肥可分为氮肥、钾肥、磷肥、复等,(NH4)2SO4属于氮肥.故A错误;B.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主要有氮、磷和钾三种.故B错误;C.磷肥能使作物根系发达,耐寒耐旱.故C正确;D.熟石灰是碱,铵态氮肥遇到碱时会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氨气,从而降低肥效.故D错误.故选:C.点评:氮磷钾这三种元素中只含有氮元素的是氮肥,只含有钾元素的是钾肥,只含有磷元素的是磷肥.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化肥是复.注意,要从辩证的角度看待化肥,合理的使用化肥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但不合理的使用化肥可能导致土壤板结,变碱等问题,甚至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等问题.10.实验室许多药品需要密封保存.下列药品需密封保存的原因,解释错误的是()A.浓盐酸--防止挥发B.NaOH溶液--防止与CO2反应C.浓硫酸--防止吸水D.生石灰--防止与氧气反应解析: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需要密封保存,故A正确;B、氢氧化钠容易与二氧化碳反应,故B正确;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需要密封保存,故C正确;D、生石灰易与水反应,不与氧气反应,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密封保存的原因,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二、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有两个答案,漏选一个扣1分,错选则不得分)11.同学们做完实验后的玻璃试管中常附着难清洗的物质,下列清洗方法错误的是()A.壁有CaCO3的试管用稀盐酸清洗B.壁有碘的试管用酒精清洗C.壁有铜粉的试管用稀硫酸清洗D.壁有植物油的试管用洗洁精清洗解析:A、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钙,因此壁有CaCO3的试管可A.A B.B C.C D.D解析:A、取样品,滴加肥皂水振荡,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A正确;B、取样品,滴加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的是硫酸铵,没有明显现象的是硝酸钾,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B正确;C、取样品点燃后,有烧焦羽毛气味产生的是羊毛面料,没有此气味的是腈纶面料,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C正确,D、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都显碱性,都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D错误.故选:D.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13.小明在实验操作技能考试中抽中的题目是:用固体氯化钠配制50g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他的有关做确的是()A.选择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试剂瓶B.将氯化钠直接放在托盘天平左盘上称量3.0gC.用5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D.用壁附有水珠的烧杯配置溶液解析:A.溶液配制过程中需要用到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试剂瓶,其中的玻璃仪器是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试剂瓶,故A正确;B.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50g×6%=3.0g,应在左右两盘上放上相同大小的纸,不可直接放到托盘上,故B错误;C.需要水的质量为:50g-3.0g=47g,则水的体积为47mL,选择50mL的量筒来量取,故C正确;D.若烧杯壁附着有水,则导致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D错误.故选:A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4.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确的是()A.图中表示化合物的是“”B.该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C.该反应中反应物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3:1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保持不变解析:A、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单质;故A错误;B、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由一种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B正确;C、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图示中一个碳原子与一个水分子反应,生成了一个易氧化碳分子和一个氢分子,所以,该反应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故C错误;D、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保持不变,故D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石燃料的种类,煤的利用,属于基础的知识,难度不大.根据已有的知识即可解答.15.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方确的是()物质(括号为杂质)操作方法A CO2(HCl)先通过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浓硫酸B NaCl溶液(Na2CO3)加稀硫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泡为止C CuSO4溶液(H2SO4)加过量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D 铁粉(锌粉)加过量FeSO4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A.A B.B C.C D.D解析:A、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A错误;B、Na2CO3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B错误;C、CuO能与H2SO4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过量的氧化铜,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C正确;D、锌粉能与过量Fe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D正确.故选:CD.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6.2015年4月,市局部自来水中苯(C6H6)含量严重超标,引发市民恐慌,苯的沸点为80.1℃,熔点为5.5℃,难溶于水,有剧毒,下列有关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苯属于有机物B.苯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的C.常温下可通过滤纸过滤的方法除去水中的苯D.可通过加热蒸发的方法除去水中的苯解析:A.由苯的化学式C6H6可知,它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A正确;B.苯是由苯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B错误;C.因为苯的熔点较低,虽然苯难溶于水,但在常温下苯已经融化,所以可以不用过滤的方法来除去水中的苯,故C错误;D.因为苯的沸点低于水的沸点,所以可用加热蒸发的方法除去水中的苯,故D 正确.故选:AD.点评:考查了化学式的意义以及有关化学式的计算,难度较小.要善于提取题干中的解题信息.17.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混合,能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A.Na2CO3,KCl,Ca(OH)2B.FeCl3,HCl,MgSO4C.H2SO4,NH4Cl,KNO3D.AgNO3,HCl,HNO3解析:A、Na2CO3和Ca(OH)2在溶液中能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三者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但FeCl3的水溶液黄色,故B错误;C、三者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C正确;D、AgNO3、HCl在溶液中能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共存的问题,判断物质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还要注意特定离子的颜色.18.下列事实不能证明甲的金属活动性比乙强的是()A.自然界中甲元素只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乙元素有单质形式存在B.甲能与盐酸反应而乙不能C.甲能从乙的盐溶液中置换出乙D.化合物中甲元素显+2价而乙元素显+3价解析:A、自然界中甲元素只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乙元素有单质形式存在,说明了甲比较活泼,乙比较稳定.故A不符合题意;B、甲能与盐酸反应而乙不能,说明了甲活泼性比较乙强.故B不符合题意;C、甲能从乙的盐溶液中置换出乙,说明了甲活泼性比较乙强.故C不符合题意;D、根据化合价无法比较金属的活动性,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比较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有多种方法,可以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来比较,也可以根据与氧气等物质反应的难易程度判断.19.下列图象能正确反应其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A.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B.向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C.将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分别与足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D.向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烧杯中不断加水稀释解析:A、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开始溶液的质量不断增加,当达到饱和状态后不能再继续溶解硝酸钾,溶液的质量不变,故A正确;B、氢氧化溶液先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当硫酸反应完后,氢氧化钠溶液再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所以开始没有沉淀生成,故B正确;C、将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分别与足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镁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铝,所以镁反应放出氢气的速率快,但是最终生成氢气的质量是铝多,而不是镁生成的氢气多,故C错误;D、向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烧杯中不断加水稀释,溶液的酸性不断减弱,pH值不断增大,但是溶液的pH值不会等于7,故D错误.故选:AB.点评:此题是过程与图象结合题,是对学生识图能力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能正确的分析各个反应的过程,并结合图象分析问题,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一定帮助.20.为了测定液化气中丙烷(C3H8)在氧气不足时的燃烧产物,将一定量的丙烷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丙烷氧气水二氧化碳X 反应前质量/g 4.4 12.8 0 0 0C DA B反应后质量/g 0 0 7.2 4.4 a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表中a 的值为5.6B .X 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 .X 可能含有氢元素D .X 只含碳元素解析:A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质量相等,故4.4g+12.8g=7.2g+4.4g+a ,则a=5.6g ,故A 正确;B 、X 在反应前质量为0,而反应后质量为5.6克,则不符合催化剂的特点“一变二不变”,故X 一定不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故B 错误;C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质量不变:可求4.4克丙烷(C 3H 8)中氢元素的质量为:4.4g ×4481⨯×100%=0.8克,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7.2g ⨯1821⨯×100%=0.8克,显然二者相等,则说明X 中一定不含有氢元素了;故C 错误;D 、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7.2g ⨯1821⨯×100%=0.8克而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4.4g ×4412×100%=1.2克,而4.4克丙烷(C 3H 8)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分别为:4.4g ×4436×100%=3.6克,4.4g ×4481⨯×100%=0.8克,故X 中一定含有碳元素3.6g-1.2g=2.4g <5.6克,故X 还含有氧元素,故D 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推断的能力;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方法.三、填空与简答题(共4小题,共34分)21.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成功着陆于月球表面,开始对月球进行勘探,这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具有地外天体软着陆和巡视探测技术的国家.(1)嫦娥三号的着陆器以液氢、液氧做推进剂,工业上制取氧气、氢气方法有:①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是利用空气中各成分的不同进行分离的;②水电解法制氢气:可在水电解器的两极上分别制得氢气和氧气,氢气在与电源 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③水煤气法制氢气:用焦炭(主要成分是碳单质)为原料与水蒸气在高温时反应制得H 2和CO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这个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 。
2016年山东省烟台市黄务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
2016年山东省烟台市黄务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分)下列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用聚乙烯塑料制得食品袋B.用食盐制得纯碱C.将液态空气分离制得氧气D.将石油分离制得汽油2.(2分)2015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促进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核心是倡导良好的消费习惯.小明的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去超市购物,用布质购物袋B.网上购买大量闲置物品C.节假日随父母出游,经常开私家车D.外出就餐,超量点菜3.(2分)下列实验操作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验证氢气的可燃性B.闻气体气味C.移走蒸发皿D.稀释浓硫酸4.(2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葡萄汁(葡萄汁的pH为3.5~4.5)B.为了个人卫生,应全部使用一次性的木筷和餐盒C.人体缺锌会引起生长发育缓慢,因此锌元素摄入得越多越好D.铵态氮肥与草木灰混合使用可以明显提高肥效5.(2分)材料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塑料是最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具有密度小、耐腐蚀、易加工等优点B.棉花和羊毛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C.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有机玻璃、腈纶、蚕丝等都属于合成纤维D.钛合金、玻璃钢、碳纤维复合材料等都属于新型有机合成材料6.(2分)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B.空气中氮气体积分数约为21%C.空气中PM2.5含量高说明空气质量好D.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7.(2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化学变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质,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②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③燃料作为重要的能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非常重要④可燃物在任何条件下燃烧都会发生爆炸⑤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A.①③B.②③C.④⑤D.②⑤8.(2分)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苏打能作发酵粉,是因为小苏打能与面粉反应B.洗洁精能洗去碗筷上的油污,是因为油污能溶于洗洁精C.浓硫酸可用作干燥剂,是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D.液氧可用于火箭发射,是因为氧气具有可燃性9.(2分)钒被誉为“合金中的维生素”,钒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
山东省烟台市中考化学试卷(纯word解析版).docx
山东省烟台市2015年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能量的转化过程中,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A.蓄电池放电B.风力发电C.水力发电D.太阳能发电考点: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根据题意,选择的能量转化是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即发生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蓄电池放电,是利用化学反应产生能量,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选项正确.B、风力发电,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故选项错误.C、水力发电,是将重力势能转化为电能,故选项错误.D、太阳能发电,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时应发生相应的化学变化来产生能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2分)(2015•烟台)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下列化学符号及含义正确的是()A.2H﹣﹣1个氢分子B.﹣﹣1个镁离子C.2NO2﹣﹣2个二氧化氮分子D.N a2+﹣﹣1个钠离子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A、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故2H表示2个氢原子,故A错误;B、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故表示+2价的镁元素,故B错误;C、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故2NO2表示2个二氧化氮分子,故C正确;D、钠离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表示为:故一个钠离子可表示为:Na+;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3.(2分)(2015•烟台)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过滤C.检查气密性D.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从人体安全的角度考虑;B、根据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C、根据检查气密性注意事项分析;D、根据氧气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取用细口瓶里的液体药品是,要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对准手心,瓶口与试管口挨紧.故A选项不正确;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倾倒液体时应用玻璃棒引流,故选项B不正确;C、检查气密性,先将导管插入水中,再用手握着试管外壁,故C选项正确;D、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故D选项不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4.(2分)(2015•烟台)6月1日为“世界牛奶日”.某品牌高钙牛奶中富含蛋白质、糖类、无机盐等营养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蛋白质、糖类都属于有机物B..人体缺钙易引起甲状腺肿大C..糖类由C、H、O三种元素组成D..误食重金属盐可喝鲜牛奶解毒考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常见中毒途径及预防方法.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有机物的定义判断;B、根据钙的生理功能判断;C、根据糖类的元素构成分析;D、根据重金属中毒的原理和解毒方法判断.解答:解:A、有机物是指含碳的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除外),蛋白质和糖类符合定义,故A正确;B、人体缺钙易引起骨质疏松,故错误;C、糖类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故正确;D、可溶的重金属盐有毒,能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使之失去生理功能,牛奶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饮用牛奶可防止人体蛋白质被破坏,故D正确.故选B.点评: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人们把健康饮食的问题提到了生活的日程上,因而对六大营养素的考查也成了中考热点之一,特别是六大营养素包括的种类、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缺乏症,摄入时的注意事项等内容,虽然试题难度小,但出现频度高,要引起高度重视.5.(2分)(2015•烟台)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纯净物B.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的浓度C.温度和溶剂的种类不会影响物质的溶解性D.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量取)、溶解等步骤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溶液属于混合物;B、根据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的条件考虑;C、根据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考虑;D、根据配制溶液的基本步骤考虑.解答:解:A、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A错;B、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的条件:在同一温度同一溶质,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故B错;C、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温度、溶质的种类、溶剂的种类,故C错;D、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量取)、溶解等步骤,故D正确.故选D.点评: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6.(2分)(2015•烟台)科学家研制出以锶原子为钟摆的“晶格钟”成为世界上最精准的钟.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与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S r为金属元素B.乙图中X=2C.锶原子的质量为87.62g D.锶原子的质子数是38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微粒结构示意图的意义以及具体的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中一个小格表示的意义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A.Sr的元素名称为锶,由偏旁“金”可知,属于金属元素,故正确;B.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X=38﹣2﹣8﹣18﹣8=2,故正确;C.87.62是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而不是其实际质量,故错误;D.原子序数=质子数,锶的原子序数为38,则其质子数为38,故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微粒结构示意图和元素周期表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7.(2分)(2015•烟台)2015年“世界地球日”的中国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大量施用农药和化肥B.空气污染指数越大,空气质量越好C.“水华”与“赤潮”诱发的根源不同D.采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尽可能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考点: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绿色化学;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富营养化污染与含磷洗衣粉的禁用.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根据化学肥料对农业生产的关系以及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引起环境污染,错误;B、空气污染指数越大,空气质量越差,错误;C、“水华”与“赤潮”诱发的根源都是水中营养元素过量引起的,错误;D、采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尽可能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能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环境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知道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以及保护环境的措施.8.(2分)(2015•烟台)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错误的是()物质用途性质A 二氧化碳作气体肥料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B 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熟石灰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C 氮气用于食品防腐氮气的化学性质较稳定D 洗洁精洗涤油污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A.A B.B C.C D.D考点:常见气体的用途;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由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分析判断;B、根据熟石灰的性质用途解答;C、利用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解答;D、根据洗洁精清洗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解答.解答:解:A、二氧化碳能做气体肥料,是因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能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故说法错误;B、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是一种碱性的物质.可用于中和酸性土壤改良土壤结构.故说法正确;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一般情况下不能和其它物质发生反应,可以用作食品保护气,故说法正确;D、洗洁精清洗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故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物质具有多种性质,解答时应该理解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哪种性质决定的.9.(2分)(2015•烟台)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水的三态变化﹣﹣分子的间隔和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B.闻到远处饭菜的香味﹣﹣分子在不断的运动C.水通电分解﹣﹣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D.夏天钢轨之间的缝隙变小﹣﹣原子受热时体积变大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水的三态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水分子的间隔和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解释正确.B、闻到远处饭菜的香味,是因为香味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闻到香味,故选项解释正确.C、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氧分子分别聚集成氢气、氧气,该事实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故选项解释正确.D、夏天钢轨之间的缝隙变小,是因为原子之间间隔变小的缘故,原子的大小本身并没有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0.(2分)(2015•烟台)酸、碱、盐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用石灰乳与硫酸铜溶液配制农药波尔多液B.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C.用食盐水除去水壶中的水垢D.施用复合肥硝酸钾能使作物枝叶繁茂,并增加抗倒伏能力考点:酸碱盐的应用;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石灰乳和硫酸铜都具有杀菌作用,用石灰乳与硫酸铜溶液可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正确;B、盐酸能与氧化铁反应,可以用于清除铁器表面的铁锈,正确;C、食盐氯化钠与水垢不反应,不能用于清除水垢,错误;D、氮元素能促进枝叶繁茂,钾元素能使茎秆粗壮,故用复合肥硝酸钾能使作物枝叶繁茂,并增加抗倒伏能力,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物质的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二、选择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有两个答案,漏选1个扣1分,错选则不得分)11.(2分)(2015•烟台)甲物质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微观示意图如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个数不变B.乙是氧化物C.生成的丙、丁两物质的质量比是1:1D.D的化学式可能为CH2O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化学反应的实质.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分析甲的元素组成,根据氧化物的定义结合乙的微观示意图分析乙的属类,根据物质的质量比计算,据此逐项分析.解答:解:A、反应前乙是氧分子,变成了丙﹣二氧化碳分子和丁﹣水分子,因此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故选项错误;B、乙分子是两个氧原子构成的氧分子,因此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C、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由于不确定甲的化学式,因此无法确定二者的质量比,故选项错误;D、D的化学式可能是CH2O,和氧气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符合微观示意图的反应关系,故选项正确;故选项为:D.点评:本题为微观示意图的考查,了解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及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相关计算是解题的关键.12.(2分)(2015•烟台)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现将两支分别装有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试管(底部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浸入盛有水的烧杯里,然后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固体,搅拌至完全溶解(如图1),此时对相应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A.甲溶液可能变成不饱和溶液B.盛乙的试管中未溶解的固体质量减少C.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D.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减小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情况;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溶质质量分数=×100%.解答:解:A、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固体时,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甲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甲溶液可能变成不饱和溶液,该选项说法正确;B、因为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盛乙的试管中未溶解的固体质量增多,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甲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减小,因此溶质质量分数减小,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D.点评: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13.(2分)(2015•烟台)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错误的是()A.铜粉用量的多少,不会影响实验结果B.实验结束后冷却到室温才能读数C.气球的作用是调节气压,使氧气完全反应D.在正常操作情况下,反应结束后消耗氧气的总体积应该是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体积的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专题:空气与水.分析:分析实验原理:通过铜丝在密闭注射器里的空气中的燃烧,消耗了氧气,压强减小,注射器里的空气的减小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了全部消耗掉氧气,铜丝的量必须是足量的;空气中除了氧气;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还有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剩余的气体还是混合物;气体的体积要受温度的影响,读数时必须等到装置冷却至室温再读.解答:解:A、要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只有使用铜丝的量是足量的,才能全部消耗掉密闭注射器里的空气中的氧气,A错;B、气体的体积要受温度的影响,读数时必须等到装置冷却至室温再读,不等装置冷却至室温就读数,读数偏小,B正确.C、气球的作用是调节气压,使氧气完全反应空,C正确;D、正常操作情况下,反应结束后消耗氧气的总体积应该是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体积和玻璃管中气体总体积的,D错;故选AD点评:本题考查了通过铜丝在密闭注射器里的空气中的燃烧测定了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在科学实验中要经常需要进行定量研究,实验前要围绕实验的目的进行思考:运用什么原理?需要测定的数据,怎样来测定这些数据,有哪些方法,测定中有哪些因素的干扰,怎样避免干扰等.通过设计一些定量实验探究,可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使学生会对所学的化学原理进行综合应用.14.(2分)(2015•烟台)鉴别与除杂是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下列方案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实验目的方案设计A 鉴别硬水与软水加入肥皂水振荡,观察产生泡沫情况B 除去CO2混有的少量CO 通入过量氧气,点燃C 鉴别奶粉与淀粉滴加碘水,观察颜色变化D 除去CuO粉末中混有的少量C粉在足量空气中灼烧A.A B.B C.C D.D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硬水与软水;碳的化学性质;鉴别淀粉、葡萄糖的方法与蛋白质的性质.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据此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分析;C、根据淀粉和碘水作用变蓝色分析;D、根据碳能够和氧气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分析.解答:解;A、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若产生泡沫较多,则是软水,若产生泡沫较少,则是硬水;故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B、一氧化碳虽然具有可燃性,但在不支持燃烧的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能够被点燃的,故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分别加入碘水,能使碘水变蓝色的是淀粉,不变色的是奶粉,能区别出来,故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D、碳能够加热和氧气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而除去碳,符合除杂的原则,故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项为:B.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15.(2分)(2015•烟台)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A.常温下向pH=10的NaOH溶液中不断加入水稀释B.向等质量的Mg和MgO中分别加入足量等浓度的稀硫酸C.向一定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铁粉D.向一定量的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考点:酸碱溶液的稀释;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分析:A、根据碱性溶液稀释pH减小解答;B、根据镁和氧化镁与硫酸的反应解答;C、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解答;D、根据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解答.解答:解:A、常温下向pH=10的NaOH溶液中不断加入水稀释,碱性减弱,pH减小,但是不会小于等于7,错误;B、向等质量的Mg和MgO中分别加入足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则镁和氧化镁全部反应,由于等质量的氧化镁中镁元素的质量小于镁中镁元素的质量,故氧化镁生成的硫酸镁的质量小于镁生成的硫酸镁,正确;C、向一定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铁粉,铁首先与硝酸银反应,当硝酸银反应完毕,硝酸铜开始反应,故生成铜的质量不会是从0开始,当硝酸铜反应完毕,铜的质量不再改变,正确;D、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则盐酸首先与氢氧化钠反应,二氧化碳的质量不会从0开始,错误;故选B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反应与图象的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化学知识结合图象进行.三、理解与应用(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33分)16.(6分)(2015•烟台)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简称新国标)中水质检测指标从原来的35项增加到106项.对供水各环节的水质提出了相应的要求.(1)新国标在无机物指标中修订了镉、铅等的限量.这里的镉、铅指的是C(填序号).A.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2)新国标中对水的pH的规定为6.5≤pH≤8.5.实验室用pH试纸测得自来水的pH=8,说明该自来水显碱(填“酸”、“碱”或“中”)性.(3)新国标中消毒剂由1项增至4项,加入了对用臭氧、二氧化氯和氯胺消毒的规定.①臭氧(O3)在消毒过程中转化为氧气.臭氧转化为氧气属于化学(填“物理”或者“化学”)变化.②二氧化氯消毒过程中产生的次氯酸根离子(ClO﹣)也有消毒作用.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③氯胺(NH2Cl)由3(填数字)种元素组成.用氯胺消毒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H2Cl+X=NH3+HClO,其中X的化学式为H2O.考点:元素的概念;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空气与水.分析:(1)根据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解答;(2)根据溶液的pH<7,显酸性,pH=7,显中性,pH>7,显碱性解答;(3)①根据氧气和臭氧属于不同的物质解答;②根据化合价的求法解答;③根据化学式的意义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由以上依据可推出X的化学式.解答:解:(1)物质是由元素组成,这里的镉、铅指的是元素;(2)溶液的pH<7,显酸性,pH=7,显中性,pH>7,显碱性,验室用pH试纸测得自来水的pH=8,说明该自来水显碱性;(3)①氧气和臭氧属于不同的物质,所以氧气转化为臭氧属于化学变化;②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x+(﹣2)=﹣1x=+1③NH2Cl含有氮、氢、氯3种元素;根据所给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化学方程式的右边比左边多出了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元素种类不变和原子个数不变的特点,可知多出的原子全部来自1个X分子中,即X的化学式为H2O,答案:(1)C (2)碱(3)①化学②+1 ③3 H2O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物质的化学式和根据物质的化学式计算元素的化合价,难度较小.17.(6分)(2015•烟台)2014年8月19日,安徽淮南某煤矿发生井下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瓦斯是煤矿矿井下有害气体的总称,它已成为煤矿事故的“头号杀手”.(1)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2)为了防止煤矿的矿井发生瓦斯爆炸事故,下列做法可行的是CD(填序号,下同).A.进矿井前先做灯火实验B.工人必须戴安全帽才能进入矿井C.矿井内要加强通风D.安装瓦斯探头传感器监测瓦斯浓度(3)矿井下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发生后,专家提出了注入液氮灭火的方案.液氮可用于矿井灭火的原因是氮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液氮气化使温度降低(写出两条).(4)救援过程中,打通“生命之孔”及时向被困人员输送含有下列成分的营养液,该营养液中的主要供能物质是B.A.水B.葡萄糖C.维生素D.氯化钠.考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灭火的原理和方法;防范爆炸的措施;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1)根据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2)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后,如达到爆炸极限,遇明火或静电或电火花都可能发生爆炸判断.(3)根据氮气的性质分析解答;(4)根据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解答.解答:解:(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
山东省烟台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
山东省烟台市2016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B.检查装置气密性C.点燃酒精灯D.放入块状固体2.集气瓶中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某一种:①二氧化碳②氧气③空气④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A.①或②B.②或③C.①或④D.③或④3.某溶液恒温蒸发掉部分溶剂后,无晶体析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B.剩余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剩余的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D.剩余的溶液与原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相等4.关于“舌尖上的化学“下列说法不科学的是()A.为了身体健康,必须均衡膳食B.为了预防缺碘性疾病,可食用适量海带C.为延长食品保质期,在食品中添加大量防腐剂D.为使发面食品松软可口,制作时可添加适量碳酸氢钠5.下列事实的结论或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B.公园的桂花开放时满园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C.酸碱中和反应都能生成水﹣﹣实质是H+与OH﹣结合生成了H2OD.铝制品有抗腐蚀性能﹣﹣实质是表面生成了致密氧化膜起保护作用6.世界卫生组织最近把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加以控制使用.铝在下列应用时应加以控制的是()①制铝合金②制电线③制炊具④明矾净水⑤明矾与苏打作炸油条时的食品膨松剂⑥用氢氧化铝凝胶剂加工成胃舒平药片⑦易拉罐⑧包装糖果和小食品.A.⑥⑦⑧B.③⑤⑧C.③⑤⑦⑧ D.③④⑤⑥⑦⑧7.不属于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是()A.火力发电B.风力发电C.氢燃料客车D.太阳能电池路灯8.化学上常用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和,如613C表示核内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的碳原子.下列关于53131I和53127I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各一个原子相比较,质子数相同B.各一个原子相比较,中子数相同C.各一个原子相比较,核外电子数相同D.属于同种元素9.河水净化制自来水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步骤Ⅰ可除去难溶性杂质B.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C.步骤Ⅲ可杀菌、消毒D.净化的水为软水10.研究和学习化学,有许多方法.下列方法中所举例错误的是()A.A B.B C.C D.D二、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11.ClO2是新一代自来水消毒剂.如图为制取ClO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O2+Cl2═2NaCl+ClO2B.x是化合物,y单质C.z、w都是氧化物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12.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至H2SO4、MgSO4和CuSO4的混和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M和滤渣N,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A.滤液M中一定存在Fe2+B.滤渣N的质量一定小于加入铁粉的质量C.滤渣N中一定没有单质镁D.滤液M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阳离子13.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A B.B C.C D.D14.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B.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C.等体积,等浓度的双氧水制取氧气D.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Al(OH)3]治疗胃酸过多,胃液pH的变化15.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t1℃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B.t2℃时,把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3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C=A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0分)16.:(1)表中“钠”是指(填序号);A.离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2)方便面中含的营养素有种;(3)方便面中使用的食盐可以使加碘盐,人体中缺碘可能患有的疾病是(填“甲状腺肿大”或“骨质疏松”);(4)若小明用天然气煮方便面,请问天然气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5)若用漏勺捞煮好的方便面,与化学基本操作中的原理相似.17.(2015泸州)根据下列图文回答下列问题:(1)不锈钢是(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果汁中蛋白质、糖和维生素都含有元素(任填一种元素).(3)一个C60分子中含个碳原子,C60是制作某种锂电池的原料,电池的能量转化形式是由转化为电能.18.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你认为可涂厨房中的来止痒.(2)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常用的方法是.(3)森林火灾时,常砍伐出一条隔离带的目的是.(4)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功能.(5)雾霾是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由于人类生产、生活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细颗粒物,如果超过大气的自净能力,就会出现雾霾现象.请分析下列污染物中,会导致雾霾的是(填序号).A.二氧化硫 B.臭氧 C.一氧化碳 D.PM2.5.(6)厨房中的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A.不锈钢炊具B.橡胶手套C.纯棉围裙(7)对自行车的支架进行喷漆处理可以防止其生锈,原理是;(8)当汽车受撞击后,汽车安全气囊中的NH4NO3固体瞬间分解成N2O和一种常温下的无色液体,反应方程式是.19.(2016烟台一模)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模拟流程如图:(1)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2)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氮气,属于变化(填“物理”或“化学”)..(3)写出NH4Cl的一种用途:.20.中提取的.主要步骤如下:(1)上述步骤中试剂①应过量.理由是;(2)请写出Mg(OH)2沉淀与试剂②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无水MgCl2在熔融状态下通电得到金属镁和物质A,氢气在物质A中燃烧生成物质B,则物质A和B的化学式分别为:A ,B .21.请完善实验室除去粗盐中泥沙等难溶性杂质的实验步骤.①操作Ⅰ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②在蒸发过程中,待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滤液蒸干.(2)由于粗盐中含有少量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不能满足化工生产的要求,因此必须将粗盐进行精制.流程如图.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除了能除去粗盐中的CaCl2外,它还有一个作用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②通过操作Ⅲ所得滤液中的溶质有(用化学式表示).(3)若有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不饱和溶液100kg,要将其变成20℃时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以满足化工生产的需要,可采用的最简便方法是.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4)写出操作Ⅳ处发生反应的一个方程式.四、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0分)22.(2016烟台一模)根据如图装置,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装置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2)采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3)G装置在化学试验中有广泛的应用,若用G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氢气应从进.制取二氧化碳最好选用的发生装置是,该装置与另一个可选用的装置相比,其主要优点是.2016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B.检查装置气密性C.点燃酒精灯D.放入块状固体【分析】A、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D、根据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2.集气瓶中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某一种:①二氧化碳②氧气③空气④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A.①或②B.②或③C.①或④D.③或④【分析】根据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氮气的性质差别,通过分析得出正确的答案.【解答】解:二氧化碳和氮气都不具有支持燃烧的功能;氧气具有助燃性,空气中有一定量的氧气,空气和氧气都能支持燃烧.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氧气的助燃性和氮气、二氧化碳的不助燃性,比较简单.3.某溶液恒温蒸发掉部分溶剂后,无晶体析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B.剩余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剩余的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D.剩余的溶液与原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相等【分析】本题考查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关知识,判断溶液是否饱和要看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还能否继续溶解某物质的溶液.【解答】解:某溶液恒温蒸发掉部分溶剂后,无晶体析出,说明原溶液一定不是饱和溶液,剩余溶液可能恰好饱和,也可能为不饱和溶液;由于剩余溶液与原溶液相比,溶质质量相等,但溶液质量减少,所以最后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比原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故选C.【点评】掌握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4.关于“舌尖上的化学“下列说法不科学的是()A.为了身体健康,必须均衡膳食B.为了预防缺碘性疾病,可食用适量海带C.为延长食品保质期,在食品中添加大量防腐剂D.为使发面食品松软可口,制作时可添加适量碳酸氢钠【分析】A、根据均衡膳食有利于身体健康分析;B、根据海带中含有人体所需的碘元素分析;C、根据防腐剂对人体健康有害分析;D、根据碳酸氢钠可与酸反应分析.【解答】解:A、均衡膳食有利于身体健康,正确;B、海带中含有人体所需的碘元素,因此为了预防缺碘性疾病,可食用适量海带,正确;C、防腐剂对人体健康有害,错误;D、碳酸氢钠可与酸反应,在面粉中添加适量碳酸氢钠,可使发面食品松软可口,正确.故选C.【点评】解答此题应从合理膳食和食品安全方面切入.5.下列事实的结论或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B.公园的桂花开放时满园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C.酸碱中和反应都能生成水﹣﹣实质是H+与OH﹣结合生成了H2OD.铝制品有抗腐蚀性能﹣﹣实质是表面生成了致密氧化膜起保护作用【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OH﹣=H2O.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解答】解:A、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而不是分子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B、公园的桂花开放时满园飘香,是因为桂花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桂花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C、酸碱中和反应都能生成水,实质是H+与OH﹣结合生成了H2O,故选项解释正确.D、铝制品有抗腐蚀性能,是因为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中和反应的实质、金属的化学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6.世界卫生组织最近把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加以控制使用.铝在下列应用时应加以控制的是()①制铝合金②制电线③制炊具④明矾净水⑤明矾与苏打作炸油条时的食品膨松剂⑥用氢氧化铝凝胶剂加工成胃舒平药片⑦易拉罐⑧包装糖果和小食品.A.⑥⑦⑧B.③⑤⑧C.③⑤⑦⑧ D.③④⑤⑥⑦⑧【分析】使用铝制品包装食品、制炊具、制成易拉罐可能对人体有危害,用含有铝的物质净化水或制药物或制食品蓬松剂对人体有危害.凡是吃的喝的用的如果用铝制品的话就对人体有危害.【解答】解:铝制炊具在烹制食物时铝可能随食物进入人体,明矾是十二水硫酸铝钾,其中含有铝,在净化水的过程中铝可能随水进入人体,也可能随食品进入人体,铝制易拉罐中的铝可能随饮料进入人体,胃舒平药剂中的铝对人体有危害,包装糖果和小食品的铝及用明矾及小苏打做食物膨化剂也可能进入人体..应加以控制的③④⑤⑥⑦⑧.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铝可能进入人体的途径,例如铝可以通过饮食、药物等途径进入人体从而危害人体健康.7.不属于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是()A.火力发电B.风力发电C.氢燃料客车D.太阳能电池路灯【分析】根据已有的新能源的类别进行分析解答,新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氢能、地热能、潮汐能等,据此解答.【解答】解:A、火力发电使用的是煤,煤属于化石能源,不属于新能源;B、风力属于新能源;C、氢能属于新能源;D、太阳能属于新能源;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能源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8.化学上常用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和,如613C表示核内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的碳原子.下列关于53131I和53127I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各一个原子相比较,质子数相同B.各一个原子相比较,中子数相同C.各一个原子相比较,核外电子数相同D.属于同种元素【分析】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决定元素种类的微粒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解答】解:A、由题意比较53131I和53127I知:其质子数都是53,即质子数相同,故A正确;B、由题意比较53131I和53127I知:其中子个数分别是78、74,故B错误;C、由题意比较53131I和53127I知:其质子数都是53,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核外电子数相同,故C正确;D、由题意比较53131I和53127I知:其质子数都是53,即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故D正确.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解原子的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其中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熟记规律“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掌握这些对以后做此类题帮助很大.9.河水净化制自来水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步骤Ⅰ可除去难溶性杂质B.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C.步骤Ⅲ可杀菌、消毒D.净化的水为软水【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过滤能除去不溶性固体杂质;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液氯能杀菌;纯净水是不含有杂质的水,据此解答.【解答】解:A、过滤能除去不溶性固体杂质,故步骤Ⅰ可出去难溶性杂质,正确;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正确;C、液氯能杀菌,故步骤Ⅲ可杀菌、消毒,正确;D、经过这几步净化的水中含有可溶性杂质,不一定是软水,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净水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0.研究和学习化学,有许多方法.下列方法中所举例错误的是()A.A B.B C.C D.D【分析】A.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来分析;B.根据纯净物的分类来分析;C.根据酸的通性来分析解答;D.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来分析.【解答】解:A.足量的磷在集气瓶中完全燃烧,冷却至室温后,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即为集气瓶内空气中氧气的体积,故A正确;B.根据组成纯净物的元素的种类,有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B正确;C.因为稀盐酸和稀硫酸都能电离出氢离子,故二者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酸的通性,故C正确;D.在金属活动顺序中,铝排在氢的前面,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而铜排在氢的后面,不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研究和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明确基本化学知识是解题的关键.二、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11.ClO2是新一代自来水消毒剂.如图为制取ClO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O2+Cl2═2NaCl+ClO2B.x是化合物,y单质C.z、w都是氧化物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分析】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反应的方程式进行有关的分析和判断.【解答】解:由制取ClO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中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反应物是NaClO2和Cl2,生成物是NaCl和ClO2,反应的方程式是2NaClO2+Cl2═2NaCl+2ClO2,由此可知: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未配平,错误;B、由以上分析可知X是NaClO2,由三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Y是Cl2,属于单质,正确;C、Z是氯化钠,不含有氧元素,不是氧化物,错误;D、由上述分析可知,反应物是两种物质,不属于分解反应,错误.故选B.【点评】根据构成物质的分子的微观模型图,可判断分子的构成,由分子的构成可确定物质的组成及物质的化学式.再写出反应的方程式,由方程式即可进行有关的分析和判断.12.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至H2SO4、MgSO4和CuSO4的混和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M和滤渣N,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A.滤液M中一定存在Fe2+B.滤渣N的质量一定小于加入铁粉的质量C.滤渣N中一定没有单质镁D.滤液M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阳离子【分析】依据活动性强的金属可以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所以铁可以置换出铜和氢气但不能置换出镁,根据反应的程度分析滤渣和滤液的成分,利用反应时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可对溶液质量的改变进行分析,确定溶液质量的变化.【解答】解:A、铁一定会参加反应产生亚铁离子,故说法正确;B、依据该置换反应的过程是:Fe+CuSO4=FeSO4+Cu,反应的铁与铜的相对原子质量关系可知:该反应发生时,铁置换出铜时反应的铁小于生成的铜,故说法错误;C、镁的活动性比铁强,不能反应,因此一定没有单质镁,故说法正确;D、滤液中一定含有亚铁离子和没反应的镁离子,可能含有硫酸铜,故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此题是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13.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A B.B C.C D.D【分析】从给定的实验方法进行分析评价,这样可以提高解题的效率和针对性.A、羊毛属于蛋白纤维,点燃时有毛发烧焦的味道,而涤纶则没有.B、粗盐中含有不溶性泥沙,可以采取溶解、过滤的形式去除不溶性杂质.C、向含有杂质盐酸的氯化钙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钙粉末,由于碳酸钙粉末只和杂质盐酸反应,且生成主要成分物质,而剩余的碳酸钙粉末不溶于水.D、分离硫酸钠和硫酸铜,加入氢氧化钠能够使硫酸铜转化为沉淀的同时还生成硫酸钠,但是加入的过量的氢氧化钠剩余部分对硫酸钠而言就是杂质.【解答】解:A、羊毛属于蛋白纤维,点燃时有毛发烧焦的味道,而涤纶则没有.所以点燃后闻到毛发烧焦气味的原物质为羊毛,而无明显毛发烧焦气味的原物质是涤纶.可以鉴别.B、粗盐中含有不溶性泥沙,可以采取溶解、过滤的形式去除不溶性杂质.可以除去杂质.C、向含有杂质盐酸的氯化钙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钙粉末,由于碳酸钙粉末只和杂质盐酸反应,且生成主要成分物质,而剩余的碳酸钙粉末不溶于水.经上述操作可以得到不含盐酸的氯化钙溶液.D、分离硫酸钠和硫酸铜,加入氢氧化钠能够使硫酸铜转化为沉淀的同时还生成硫酸钠,但是加入的过量的氢氧化钠的剩余部分对硫酸钠而言就是杂质.错误.故选:D.【点评】物质除杂和分离中要注意操作和试剂使用上语言用词的恰当,如本题D,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就导致实验失败,而“适量的氢氧化钠”实验就成功了.14.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B.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C.等体积,等浓度的双氧水制取氧气D.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Al(OH)3]治疗胃酸过多,胃液pH的变化【分析】A、根据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质会从饱和溶液中析出分析解答;B、根据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铁产生的氢气比锌多解答;C、根据根据用相等质量的双氧水来制取氧气时,有催化剂时放出氧气速度比不加催化快,但最终产生氧气的质量是相同的进行解答;D、根据胃酸呈酸性,氢氧化铝呈碱性解答.【解答】解:A、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质会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溶质质量较小,故错;B、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铁产生的氢气比锌多,故对;C、相等质量的双氧水来制取氧气时,有催化剂时放出氧气速度比不加催化快,但最终产生氧气的质量是相同的,故错;D、胃酸呈酸性,用氢氧化铝来治疗胃酸过多,应从pH<7开始,故错.答案:B【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间的反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15.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t1℃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B.t2℃时,把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3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C=A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t1℃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是等质量的饱和溶液;t2℃时,把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25g:75g=1:3;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B>C=A是错误的;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正确,因为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解答】解:A、t1℃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是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B、t2℃时,把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25g:75g=1:3,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山东省烟台市2016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
2016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B.水果榨汁C.分离液态空气D.葡萄酿酒【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冰雪融化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水果榨汁的过程中只是从水果中分离出果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分离液态空气,只是利用液态氮和液态氧沸点的不同,将液态氮和液态氧分开,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葡萄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环境保护是2016年两会热点话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使用无磷洗衣粉预防水体富营养化B.淘汰黄标车减少汽车尾气污染C.深埋废旧电池减少重金属污染D.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减轻环境污染【考点】富营养化污染与含磷洗衣粉的禁用;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A、根据含磷洗衣粉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分析;B、根据黄标车尾气会造成污染分析;C、根据深埋废旧电池会造成地下水、土壤的污染分析;D、根据农药的使用会造成水体的污染分析.【解答】解:A、使用无磷洗衣粉预防水体富营养化,故说法正确;B、淘汰黄标车减少汽车尾气污染,故说法正确;C、深埋废旧电池,会造成地下水、土壤的污染,故C说法错误;D、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减轻环境污染,故D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此题难度不大,属于社会热点题,本题考查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措施,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3.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合理的是()A.量取9.5mL液体B.测定溶液的pHC.闻气体气味D.点燃酒精灯【考点】测量容器-量筒;加热器皿-酒精灯;溶液的酸碱度测定.【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量筒量液时要注意量程的选择,应选择略大于量取液体体积的量程,选取的量程太大,会因刻度不精确而使量取的液体体积不准确;B、根据测定溶液pH的方法进行分析;C、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招气入鼻法)进行分析判断;D、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而应用燃着的火柴或木条来引燃.【解答】解:A、量取9.0mL液体应选用与之相近的10毫升的量筒,故实验操作错误;B、测定溶液的pH时,应在玻璃片上放一条pH试纸,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从而得出溶液的pH,故实验操作正确;C、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故实验操作错误;D、应该用火柴或者燃着的木条去引燃酒精灯,故实验操作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4.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A B.B C.C D.D【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酸的化学性质.【专题】微观和宏观相互转化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氧分子分别聚集成氢气、氧气,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选项解释错误.B、一氧化碳能燃烧,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C、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是因为水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故选项解释正确.D、稀盐酸、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稀盐酸和稀硫酸中都含大量氢离子,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5.下列有关水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河水经过沉降、过滤、活性炭吸附后得到的水是纯净物B.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减少C.通过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可将食用油溶解于水形成溶液D.试剂瓶中的溶液在使用时不慎洒出一部分,剩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减少【考点】水的净化;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水中含有可溶性物质解答;B、根据温度不变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进行解答;C、根据洗洁精的乳化作用解答;D、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解答.【解答】解:A、河水经过沉降、过滤、活性炭吸附后得到的水是混合物,因为水中含有可溶性物质,不是纯净物,故错误;B、温度不变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所以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减小,故正确;C、油、水、洗洁精混合在一起发生乳化作用,形成乳浊液,不是溶液;故错误;D、试剂瓶中的溶液在使用时不慎洒出一部分,溶液具有均一性,剩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错误.答案:B【点评】本题考查属于基础知识,只要同学们对课本知识能够掌握好,就可做好此题.6.2016年4月15日是我国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煤矿的矿井要加强通风,防止发生爆炸B.酒精能破坏蛋白质结构,可用于杀菌消毒C.厨房天然气泄露,可打开抽油烟机排气D.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要做灯火实验【考点】防范爆炸的措施;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鉴别淀粉、葡萄糖的方法与蛋白质的性质.【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A、根据煤矿的矿井可能含有可燃性气体进行解答;B、根据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进行解答;C、根据天然气属于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进行解答;D、根据久未开启的地窖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可能过高,且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进行解答.【解答】解:A、煤矿的矿井可能含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煤矿的矿井要加强通风,防止发生爆炸,故A正确;B、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所以酒精能用于杀菌消毒,故B正确;C、天然气属于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厨房天然气泄露,不可打开抽油烟机排气,应该关闭阀门,并且开窗通风,故C错误;D、久未开启的地窖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可能过高,且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要做灯火实验,故D正确.故选:C.【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7.2015年我国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马铃薯中富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C、磷、铁、钙等,被誉为“营养之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维生素C可以预防坏血病B.可用碘水检验马铃薯中的淀粉C.钙元素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D.蛋白质、淀粉、维生素C都属于有机物【考点】微量元素、维生素与健康的关系及摄取方法;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鉴别淀粉、葡萄糖的方法与蛋白质的性质.【专题】化学知识生活化;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淀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钙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缺乏维生素C可患坏血病,维生素C可以预防坏血病,故选项说法正确.B、淀粉遇碘变蓝色,可用碘水检验马铃薯中的淀粉,故选项说法正确.C、钙主要存在于骨胳和牙齿中,使骨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钙元素可预防幼儿和青少年会患佝偻病、老年人骨质疏松,故选项说法错误.D、蛋白质、淀粉、维生素C都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淀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有机物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粒子共能表示四种元素B.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c、eC.图中b粒子的化学符号为Mg2+D.图中d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进行分析判断.B、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C、根据b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镁离子解答;D、根据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解答.【解答】解:A、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a和e核内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图中共表示4种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B、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为原子;e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C、b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镁离子;化学符号为Mg2+,故选项说法正确.D、图中d粒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小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9.2015年10月.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而获得诺贝尔奖.青蒿素在加热条件下易分解.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青蒿素是由C15H22O5分子构成C.青蒿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D.提取青蒿素宜在低温下进行【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分析】A、根据青蒿素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青蒿素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青蒿素在加热条件下易分解,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青蒿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B、青蒿素是由青蒿素分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C、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22):(16×5)=90:11:40,则青蒿素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高,故选项说法错误.D、青蒿素在加热条件下易分解,提取青蒿素宜在低温下进行,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0.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酸碱中和反应有水生成,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B.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C.碱的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一定是碱的溶液D.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考点】碱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化学反应的实质.【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的分类;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分析】A、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B、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C、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酸碱中和反应有水生成,有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推理错误.B、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但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如Na2CO3,故选项推理错误.C、碱的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但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不一定是碱的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液,故选项推理错误.D、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故选项推理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碱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的特征、氧化物的特征、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二、选择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11.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1℃时,等质量的甲、乙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为乙>甲B.t2℃时,20g丙能溶解于50g水中形成70g溶液C.若要将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D.t3℃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甲>丙【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解答】解:A、要比较某一温度下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必须等质量的饱和溶液,本题没有说明是饱和溶液,无法比较,故错误;B、t2℃时,丙的溶解度为30g,20g丙溶解于50g水中,有5g丙未溶解,能形成60g溶液,故错误;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要将组成在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以采用恒温蒸发溶剂或添加溶质的方法,故正确;D、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甲乙析出晶体,依然为饱和溶液,丙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与降温前相等,由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式×100%可知,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也就越大,t2℃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且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t3℃时丙的溶解度,所以此时溶液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甲>丙,故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2.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A.A B.B C.C D.D【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专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B、CaCO3固体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D、Na2CO3能与适量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D.【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3.暖宝宝贴(主要成分为铁粉、木炭、食盐)的热量来源与铁粉的氧化.小涛同学设计使用暖宝宝贴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开始前的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后从量筒中流入玻璃瓶(容积为250mL)中的水的体积为45mL(铁粉生锈消耗的水忽略不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通过本次实验数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8%C.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偏低,可能是暖宝宝贴的使用数量不足D.必须等温度计的读数恢复至实验前的温度后才能记录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是:药品消耗消耗了瓶内的氧气,生成的是固体,使瓶内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被压进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就是集气瓶内原来氧气的体积.保证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①装置气密性好;②药品要足量;③要冷却至室温再读数等,本题结合红磷测定氧气的原理分析即可.【解答】解:A.如果装置漏气,会使进入的水偏少,测定的结果偏小,实验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正确;B.铁生锈消耗氧气,使装置内的气压减小,进入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集气瓶内空气的体积是(250﹣20)mL=230ml,进入水的体积是45mL,即氧气的体积是45mL,因此氧气的体积分数=≈19.6%,故错误;C、发热剂的量必须足量,因为只有足量的发热剂才能把氧气消耗完,使结果准确,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偏低,可能是暖宝宝贴的使用数量不足,故正确;D、必须等温度计的读数恢复至实验前的温度后才能记录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使结果准确,故正确.答案:B.【点评】本题考查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结合红磷测定的原理进行分析,要注意测定原理、实验关键、现象和结论、装置的评价和改进等,能够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14.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装有铂催化剂,尾气在催化剂表面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图表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Ⅰ中的反应物分子有三种B.反应Ⅱ属于置换反应C.反应Ⅱ中参加反应的二氧化氮与一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2D.此净化装置可以消除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对空气的污染【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A、根据反应的微观过程分析解答;B、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C、根据反应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方程式分析参与反应的各物质微粒个数比;D、根据反应的微观过程结合空气污染物的种类分析;【解答】解:A、由图示可知,该催化转化过程可以将NO、NO2、CO转化为N2、CO2,可以消除NO、NO2、CO 对空气的污染.反应Ⅰ中的反应物分子有三种,故正确;B、反应Ⅱ反应的方程式是:2NO2+4CO N2+4CO2,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错误;C、由图示可知,该反应是二氧化氮与一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氮气,反应的方程式是:2NO2+4CO N2+4CO2,参加反应的二氧化氮与一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2:1.故错误;D、由图示可知,该催化转化过程可以将NO、NO2、CO转化为N2、CO2,可以消除NO、NO2、CO 对空气的污染,故正确.答案:D【点评】该题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考查了学生观察理解微观模型示意图的能力,从多方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15.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A.向盛有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硫酸至过量B.向盛有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pH=2的稀盐酸至过量C.相同质量的镁、锌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D.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钙,再恢复到原温度【考点】碱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 值的关系.【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分析】A、向一定量的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硫酸,则开始是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当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则是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则溶液质量增加的速度变慢解答;B、根据酸碱中和的过程来分析解答;C、根据镁比锌活泼,和硫酸反应速度镁大于锌解答;D、根据氧化钙溶于水放热以及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来分析解答.【解答】解:A、向一定量的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硫酸,则开始是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当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则是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则溶液质量增加的速度变慢,故正确;B、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pH=2的稀盐酸至过量后,溶液的pH不会小于2,故错误;C、首先由于镁比锌活泼,和酸反应速度快,图象的斜率镁应比锌大,即应该陡一点;其次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等质量的镁生成是氢气要比锌生成的氢气多,图象的终点应该比锌高,故错误;D、因为开始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溶剂质量减少,对于饱和氢氧化钙溶液来说,溶剂减少就会析出溶质,所以溶质减少,由于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时放出热量,在反应过程中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但冷却后温度降低,溶解度又增大了,又溶解了一部分,温度不变后溶质也不变了,故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三、理解与应用16.现在很多家庭自备干粉灭火器,其中一种灭火器是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干粉(干粉的主要成分是磷酸二氢氨)灭火.(1)灭火器中的二氧化碳可利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来代替,该气体是氮气.(2)磷酸二氢铵(NH4H2PO4)受热分解时吸收大量的热,并能在可燃物表面形成一层玻璃状的覆盖层.其灭火原理是NH4H2PO4H3PO4+NH3↑.(3)报废灭火器中的NH4H2P O4可做化肥,但不能作为 C (填字母序号)使用.A、氮肥B、磷肥C、钾肥D、复合肥(4)铁质的灭火器罐体容易生锈.请你写出一种防止铁生锈的方法喷漆.工业上常用稀盐酸除铁锈(Fe2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6HCl+Fe2O3═2FeCl3+3H2O .。
2016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2016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用2B铅笔将答题卡对应题号的正确答案标号涂黑)1.(1分)下列物质的名称与化学式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熟石灰CaO B.纯碱NaOHC.小苏打NaHCO3D.水银Ag2.(1分)某物质为金属材料,则该物质()A.一定是单质B.一定是化合物C.一定是混合物D.可能是单质或混合物3.(1分)下列关于利用海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海底蕴藏着无以计数的能源,所以我们不用担心未来能源问题B.之所以可以大规模利用海水制取镁,是因为镁盐是海水晒盐的产物之一C.除镁之外,溴、碘等也可以利用海水大量制取D.现在,通过淡化海水可以得到充足的淡水,所以“珍惜每一滴水”的理念过时了4.(1分)下列物质中不含盐的是()A.洗涤用的纯碱B.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小苏打C.医疗上做钡餐透视用的硫酸钡D.建筑用的熟石灰5.(1分)欲除去氯化钙溶液中含有的少量盐酸,在不用指示剂的条件下,应加入的试剂是()A.石灰石粉末B.生石灰C.石灰水D.纯碱6.(1分)下列方法不适于用来淡化海水的是()A.反渗透法B.用滤纸过滤C.离子交换法D.蒸馏法7.(1分)炼铁高炉中发生了下列反应: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①高温下一氧化碳将铁矿石还原为铁②高温煅烧石灰石③灼热的焦炭和二氧化碳反应④焦炭充分燃烧.A.①和④B.②和③C.③和④D.只有④8.(1分)小林在家做“提纯粗盐”的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将粗盐放入水中溶解﹣﹣粒子在不断运动B.溶解时用筷子搅拌﹣﹣加速溶解C.过滤粗盐水﹣﹣可将粗盐水变为纯净物D.实验时不用一次性塑料杯或纸杯﹣﹣环保低碳,要从小事做起9.(1分)我们在学习化学过程中,知道了很多关于海洋工业的知识:①海水“晒盐”②海水“制碱”③海水淡化④从海水中提取镁.以上过程都体现了人类改造物质的智慧,其中利用了化学变化的是()A.全都是B.只有②C.只有②④D.①②10.(1分)下列事实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的是()A.不能用金属铜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B.银的导电性强于铜C.镁和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D.铜能将银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来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选项有两个只选1个且正确给1分.请用2B铅笔将答题卡对应题号的正确答案标号涂黑)11.(2分)“NaCl+CO2+NH3+H2O=NaHCO3+NH4Cl”是著名的“侯氏制碱法”的重要反应,反应生成的一种盐达到一定浓度时会从溶液中首先结晶析出。
2015年山东省烟台市胜利学校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2015年山东省烟台市胜利学校中考化学一模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4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4分)(2015•威海模拟)2015年3月28日是本年度的“地球一小时”(Earth Hour)活动日,为响应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主题,今年“地球一小时”在中国将继续聚焦当前最急迫、最受关注的环境议题﹣﹣雾霾,发出“能见蔚蓝”的倡议.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汽车限购限行B.将盗版光盘泼上汽油焚烧处理C.广泛使用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D.禁止燃放烟花炮竹2.(4分)(2013•南昌)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测溶液pH C.过滤D.塞紧橡胶塞3.(4分)(2015•东营校级模拟)下列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处理正确的是()A.我们可以用甲醛的稀溶液对水产品进行处理,延长保鲜时间B .生活中,可以把过量的稀盐酸倒入铝制水壶中充分浸泡除去水壶中的水垢C .液化气泄漏着火时,应立刻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D .不小心被蚊虫叮咬(蚊虫能分泌出蚁酸),可用肥皂水涂抹以减轻疼痛4.(4分)(2015•东营校级模拟)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式,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 .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显碱性B .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 .酸中都含有氢元素,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D .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5.(4分)(2015•东营校级模拟)下列有关化学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化学反应的过程是生成新物质和释放能量的过程B .组成物质的元素是有限的,但有限的元素可以形成多样性的物质C .控制化学反应条件就能控制化学反应,控制燃烧的条件就能控制燃烧D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6.(4分)(2015•东营校级模拟)金属加工厂生产过程中的废液含有少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为回收利用资源和防止污染,该厂向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无沉淀产生,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B .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不含有铁C .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一定没有硝酸银D .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可能含有硝酸铜7.(4分)(2015•东营校级模拟)科学贵在创新,以下是对部分化学实验的改进,其中不能达到目的是( )AB C D 改进后实验 燃烧条件CO 还原氧化铜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检验装置气密性 目的 防止燃烧产物污染空气防止尾气对大气的污染不用酒精灯点燃,使测定结果更精确现象更明显 A .A B .B C .C D .D8.(4分)(2012•哈尔滨模拟)“土卫六”是土星最大的一颗卫星,最近科学家发现它的表面遍布“湖海河流”,这些“湖海河流”中的液体并非水,而是液态甲烷和液态乙烷,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乙烷和甲烷都是由碳、氢原子构成的有机化合物B.乙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C.每个乙烷分子中有18个质子D.乙烷分子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1比39.(4分)(2014•朝天区模拟)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试剂操作方法A HCl(CO2)适量NaOH溶液洗气B NaCl(Na2CO3)适量稀硫酸蒸发、结晶C CaO(CaCO3)足量水溶解、过滤、干燥D稀硝酸(稀硫酸)适量硝酸钡溶液过滤A.A B.B C.C D.D二、填空简答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37分)10.(9分)(2015•烟台校级一模)“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请你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燃料和食品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1)下面是人类大规模使用燃料的大致顺序:木柴→木炭→煤→石油、天然气.①上述燃料中属于化石燃料的是;这些化石燃料属于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②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现代社会对能量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化学反应提供的能量已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新能源,如.(举一例)(3)节假日或双休日,去郊游野炊实为一大快事.①对野炊有经验的人会告诉你,餐具最好是导热性好,不易破碎的材料制的,你准备带的餐具是用制的;(填字母)A.金属B.陶瓷C.塑料②在引燃细枯枝后,如果迅速往“灶”里塞满枯枝,结果反而燃烧不旺,并产生很多浓烟,说明物质充分燃烧需要的条件是.③野餐食谱如下:主食:馒头配菜:烤火腿、鲫鱼汤、五香豆干.主食和配菜中主要含蛋白质、、油脂、无机盐和水等营养素,从营养角度来看,你准备再添﹣样;(填字母)A.炒鸡蛋B.牛奶C.黄瓜D.烤野兔肉.11.(6分)(2015•东营校级模拟)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30℃时向两个都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A、B两种物质至不能溶解为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是溶液(填“A”或“B””).(2)将10℃的A、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0℃,析出固体的质量大小是AB(填“>”,“<”,“=”或“无法判断”).(3)将10℃A、B、C饱和溶液升温至30℃,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4)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C物质,通过方法可以提纯其中的A物质.(5)10℃时将B物质20g溶于50g水,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g,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计算结果准确到0.1%)12.(11分)(2015•东营校级模拟)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1)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保持汞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氯化亚铁溶液中的阳离子是.(均用化学符号表示).(2)如图1是钠元素和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由此信息得出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氯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如图2,原子序数为17和13的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3)在点燃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3,甲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甲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B、C、D表示4种物质,部分物质的微观示意图见下表.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请回答以下问题:若一定质量的A和4.8g的B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4.4gC 和2.7gD,则A的化学式是.物质B C D微观示意图13.(6分)(2013•南昌)物质王国举行一场趣味篮球赛.某对由铁、二氧化碳、稀硫酸、氢氧化钙、氯化铜五名“队员”组成,比赛中,由氯化铜“队员”发球,“队员”间传接球,最后由D位置“队员”投篮进球完成有效进攻.传接球“队员”间物质必须能相互反应,场上“队员”位置及传球路线如图.(1)已知D位置上投篮的“队员”是个灭火“能手”,则D位置“队员”代表的物质是;(2)B位置“队员”所代表的物质的一种用途是;(3)写出连线④代表的物质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连线①代表的物质间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反应;(4)为实现“快速进攻”.氯化铜除传球给A位置“队员”外,还能直接传球给“队员”(填物质名称)14.(5分)(2015•烟台校级一模)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识别化肥的探究活动.他们对氯化铵、碳酸氢铵、硫酸钾、磷矿粉四种化肥的实验探究步骤如下:(1)步骤一:取上述四种化肥各少量分别放入试管,观察,从外观上即可与其他化肥区分出来的是.(2)步骤二:在装有另外三种化肥的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稀盐酸,有气体产生的是.反应方程式是:.(3)步骤三:再分别取少量未区分出的另外两种化肥于研钵中,各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的是.由此可知,在使用该类化肥时,要避免与(填“酸”或“碱”)性物质混合施用,以防降低肥效.(4)有同学提出,氯化铵、硫酸钾也可用下列某种物质进行区分,你认为可行的是A.硝酸钡溶液B.氯化钠溶液C.酚酞溶液D.稀盐酸.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7分)15.(4分)(2015•东营校级模拟)在实验室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内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条件下慢慢加入浓硫酸.B.可将废酸液和废碱液相互混合,混合后测其pH约为7,再用水稀释后即可排放C.连接仪器时,橡胶塞用水润湿后慢慢旋进试管口D.切忌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E.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再装药品F.各放一张质量相同的纸于天平的左右托盘上,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左盘的纸上称量G.胶头滴管用完后不洗涤就直接插入原滴瓶H.用托盘天平称量时,砝码应先加质量大的,再加质量小的.16.(13分)(2015•烟台校级一模)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标号为①的仪器名称是.(2)注射器H可用于检查装置B的气密性,步骤如下:①向锥形瓶中加入少量水至处.②将注射器H连接到装置B的导管口处.③缓慢向外拉动注射器H的活塞,观察到,表示装置B的气密性良好.(3)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混合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制取甲烷气体,其发生装置可选择(填字母序号),甲烷气体可选择E装置进行收集,收集满后集气瓶的放置方式如图I,由此可推断甲烷一定具备的物理性质是、.(4)实验室用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通过排水量测定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装置选用A、F、G).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若各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b→c→d,F装置内导管(“b”或“c”)该怎样延伸?请画出.③根据高锰酸钾的质量算出的氧气体积为理论值.如果实际测得氧气的体积大于理论值(水的体积测量准确),你认为原因是.(5)若改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则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实验室若用装置B制取O2时,如用注射器H代替长颈漏斗,优点是.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17.(10分)(2015•东营校级模拟)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黄铜(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取出12g合金样品,将100g稀硫酸分5次加入样品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重,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稀硫酸用量剩余固体质量第一次加入20g9.4g第二次加入20g m g第三次加入20g 4.2g第四次加入20g 2.4g第五次加入20g 2.4g(1)m值为.(2)求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3)求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015年山东省烟台市胜利学校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4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4分)(2015•威海模拟)2015年3月28日是本年度的“地球一小时”(Earth Hour)活动日,为响应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主题,今年“地球一小时”在中国将继续聚焦当前最急迫、最受关注的环境议题﹣﹣雾霾,发出“能见蔚蓝”的倡议.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汽车限购限行B.将盗版光盘泼上汽油焚烧处理C.广泛使用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D.禁止燃放烟花炮竹【分析】根据空气的污染源和防止污染的措施分析判断.【解答】解:A、汽车限购限行,可以减少尾气的排放,减少空气污染,故A正确;B、将盗版光盘泼上汽油焚烧处理,会产生烟尘和有害气体等,会造成空气污染,故B错误;C、广泛使用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空气污染.故C 正确;D、禁止燃放烟花炮竹,能及减少二氧化硫、烟尘等的产生,减少空气污染.故D正确.故选B.2.(4分)(2013•南昌)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测溶液pH C.过滤D.塞紧橡胶塞【分析】A、根据倾倒液体时试管要倾斜,瓶塞倒放;B、侧溶液pH值不能伸入溶液中;C、根据过滤的操作注意事项考虑;D、根据塞进橡胶塞的方法考虑【解答】解:A、试管要倾斜,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向着手心,故A错;B、侧溶液pH值的方法: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将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故B错;C、过滤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操作正确,故C正确;D、塞进橡胶塞的方法:左手拿试管,右手拿带导管的橡胶塞,右手将橡胶塞旋转着塞入试管内,故D错.故选C.3.(4分)(2015•东营校级模拟)下列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处理正确的是()A.我们可以用甲醛的稀溶液对水产品进行处理,延长保鲜时间B.生活中,可以把过量的稀盐酸倒入铝制水壶中充分浸泡除去水壶中的水垢C.液化气泄漏着火时,应立刻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D.不小心被蚊虫叮咬(蚊虫能分泌出蚁酸),可用肥皂水涂抹以减轻疼痛【分析】A.根据甲醛的毒性来分析;B.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来分析;C.根据液化气属于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进行解答;D.不小心被蚊虫叮咬,蚊虫能分泌出蚁酸使人皮肤肿痛,为了减轻人的痒痛,可以涂抹显碱性的物质.【解答】解:A.甲醛有毒,会危害人体健康,故错误;B.若稀盐酸过量会与铝反应,故错误;C.液化气属于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液化气泄漏时要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故正确;D.不小心被蚊虫叮咬,蚊虫能分泌出蚁酸使人皮肤肿痛,为了减轻人的痒痛,可以涂抹显碱性的物质.肥皂水显碱性,故正确.故选CD.4.(4分)(2015•东营校级模拟)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式,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A.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显碱性B.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酸中都含有氢元素,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D.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分析】A、根据溶液的酸碱性与石蕊试液变色的知识分析解答;B、根据中和反应的概念解答;C、根据酸的概念和组成解答;D、根据结晶的方法解答.【解答】解:A、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显碱性,正确;B、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的反应不是中和反应,错误;C、酸中都含有氢元素,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例如水,错误;D、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其溶质质量减小,若仍然是同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则溶质质量分数不变,错误;故选A.5.(4分)(2015•东营校级模拟)下列有关化学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A.化学反应的过程是生成新物质和释放能量的过程B.组成物质的元素是有限的,但有限的元素可以形成多样性的物质C.控制化学反应条件就能控制化学反应,控制燃烧的条件就能控制燃烧D.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析】对于化学观念或认识应从物质、能量、组成、反应条件、运动形式等几个方面考虑.【解答】解:A、化学反应的过程是生成新物质的过程,并伴随能量的变化,吸收或释放能量,故A错误;B、据统计构成物质的元素只有100多种,而构成的物质却有3千多万种,故B正确;C、反应条件是化学反应的基础,控制反应条件就能控制反应的进行,故C正确;D、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中的最外层电子数,故D正确.故选A.6.(4分)(2015•东营校级模拟)金属加工厂生产过程中的废液含有少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为回收利用资源和防止污染,该厂向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无沉淀产生,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不含有铁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一定没有硝酸银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可能含有硝酸铜【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排在铜和银的前边,可以和硝酸银及硝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银和铜以及硝酸亚铁,向滤液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无沉淀产生,说明滤液中没有硝酸银.【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排在铜和银的前边,可以和硝酸银及硝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银和铜以及硝酸亚铁.向滤液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无沉淀产生,说明滤液中一定没有硝酸银.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有银.滤液中一定有硝酸亚铁.由以上分析可知: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可能有铜.A正确;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和铁.B错误;C、滤液中一定有硝酸亚铁,一定没有硝酸银.C正确;D、滤液中一定有硝酸亚铁,一定没有硝酸银,可能含有硝酸铜.D正确.故选B.7.(4分)(2015•东营校级模拟)科学贵在创新,以下是对部分化学实验的改进,其中不能达到目的是( )AB C D 改进后实验燃烧条件CO 还原氧化铜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检验装置气密性 目的 防止燃烧产物污染空气防止尾气对大气的污染不用酒精灯点燃,使测定结果更精确现象更明显 A .A B .B C .C D .D【分析】A 、根据白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被气球收集防止污染空气进行解答;B 、根据一氧化碳不和碱液反应进行解答;C 、根据不用酒精灯点燃就不需要打开橡皮塞,所以瓶中的空气没有与外界流通进行解答;D 、根据关闭弹簧夹后向长颈漏斗内注水,一段时间后长颈漏斗内形成一段液柱且保持不变进行解答.【解答】解:A 、白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被气球收集防止污染空气,故A 能达到目的;B 、一氧化碳有毒不能排放到空气中,但是一氧化碳不和碱液反应,所以不能用于吸收一氧化碳,故B 不能达到目的;C 、不用酒精灯点燃就不需要打开橡皮塞,所以瓶中的空气没有与外界流通,所以使测定结果更精确,故C 能达到目的;D 、关闭弹簧夹后向长颈漏斗内注水,一段时间后长颈漏斗内形成一段液柱且保持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所以现象更明显,故D能达到目的.故选:B .8.(4分)(2012•哈尔滨模拟)“土卫六”是土星最大的一颗卫星,最近科学家发现它的表面遍布“湖海河流”,这些“湖海河流”中的液体并非水,而是液态甲烷和液态乙烷,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乙烷和甲烷都是由碳、氢原子构成的有机化合物B .乙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C.每个乙烷分子中有18个质子D.乙烷分子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1比3【分析】根据乙烷的微观分子构成模型图,写出乙烷的化学式,根据化学式进行分析物质的类别、构成分子的微粒数、进行计算各元素的质量比及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等.【解答】解:由乙烷的微观分子构成模型图可知,乙烷的化学式为:C2H6,由乙烷的化学式可知:A、乙烷和甲烷都是由碳、氢元素组成有机化合物,乙烷和甲烷属于宏观的物质,常用元素来描述其组成,故A错误;B、乙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80%,故B错误;C、每个乙烷分子中的质子数为:6×2+1×6=18,故C正确;D、乙烷分子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4:1,故D错误.故选C.9.(4分)(2014•朝天区模拟)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试剂操作方法A HCl(CO2)适量NaOH溶液洗气B NaCl(Na2CO3)适量稀硫酸蒸发、结晶C CaO(CaCO3)足量水溶解、过滤、干燥D稀硝酸(稀硫酸)适量硝酸钡溶液过滤A.A B.B C.C D.D【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Na2CO3能与适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C、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稀硫酸能与适量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再进行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故选:D.二、填空简答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37分)10.(9分)(2015•烟台校级一模)“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请你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燃料和食品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1)下面是人类大规模使用燃料的大致顺序:木柴→木炭→煤→石油、天然气.①上述燃料中属于化石燃料的是煤、石油和天然气;这些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②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2)现代社会对能量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化学反应提供的能量已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新能源,如风能.(举一例)(3)节假日或双休日,去郊游野炊实为一大快事.①对野炊有经验的人会告诉你,餐具最好是导热性好,不易破碎的材料制的,你准备带的餐具是用A制的;(填字母)A.金属B.陶瓷C.塑料②在引燃细枯枝后,如果迅速往“灶”里塞满枯枝,结果反而燃烧不旺,并产生很多浓烟,说明物质充分燃烧需要的条件是充足的氧气.③野餐食谱如下:主食:馒头配菜:烤火腿、鲫鱼汤、五香豆干.主食和配菜中主要含蛋白质、糖类、油脂、无机盐和水等营养素,从营养角度来看,你准备再添﹣样C;(填字母)A.炒鸡蛋B.牛奶C.黄瓜D.烤野兔肉.【分析】(1)①化石燃料是指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②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据此书写方程式;(2)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其他新能源,如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等;(3)①根据生活实际,导热性好的材料是金属;②灶”里塞满枯枝,结果反而燃烧不旺,并产生很多浓烟,说明燃烧不充分,氧气不足解答;③根据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有水、无机盐、糖类、油脂、维生素和蛋白质解答.【解答】解:(1)①化石燃料是指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②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方程式是CH4+2O22H2O+CO2;(2)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其他新能源,如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等;(3)①结合生活实际可知,导热性好的材料是金属;②灶”里塞满枯枝,结果反而燃烧不旺,并产生很多浓烟,说明燃烧不充分,氧气不足;③所给的食物中主要含蛋白质、糖、油脂、无机盐和水等营养素,还需要有富含维生素的物质,蔬菜富含维生素,故填C答案:(1)①煤、石油和天然气,不可再生②CH4+2O2CO2+2H2O(2)风能(或太阳能、潮汐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合理答案均得分)(3)①A ②充足的氧气③糖类C11.(6分)(2015•东营校级模拟)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30℃时向两个都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A、B两种物质至不能溶解为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是A溶液(填“A”或“B””).。
山东省烟台市黄务中学2016届中考化学模拟试题(三)(含解析)
2016年山东省烟台市黄务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三)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各选项中不属于化学反应的是()A.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B.用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C.石油加工成塑料D.煤的干馏2.益阳市某学校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调查雾霾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可减少雾霾的说法正确的是()A.鼓励开私家车出行 B.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C.鼓励用煤火力发电 D.鼓励露天焚烧垃圾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闻药品的气味C.加热液体D.读取液体体积4.宜昌民生热词:“舌尖上的安全”,下列做法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是()A.用碳酸氢钠作发酵粉B.用霉变油菜籽生产食用油C.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烹调食物D.用工业酒精勾兑饮用白酒5.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对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氧气,氧气可支持燃烧B.臭氧(O3)属于稀有气体,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50km的高空C.SO2约占空气体积的0.03%,能产生温室效应D.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污染6.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是每个人都应该了解的生活常识.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携带酒精B.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C.液化气着火,首先迅速关闭液化气罐阀门D.火场逃生时在有烟雾的地方匍匐前进7.区别下列各组物质,选择的实验方法不能达到目的是()A.CO2和CO:闻气味B.黄铜片和铜片:相互刻画C.浓盐酸和浓硫酸:分别用玻璃棒蘸取点在滤纸上D.BaCl2溶液和KNO3溶液:分别加入Na2SO4溶液8.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H ②Fe2+③Cu ④P2O5⑤Fe3+⑥NaCl.A.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是①④⑥B.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是③④⑥C.②⑤的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D.④中的数字“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有5个氧原子9.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吹胀气球﹣﹣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B.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分子10.核电站中核燃料铀或钚在中子的撞击下,原子核发生分裂,产生氙、锶等原子及一些粒子和射线,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可用于驱动汽轮机发电.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和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以下表述中正确的是()A.图2、图3都属于锶元素B.图3所表示粒子的化学符号是SrC.锶原子的中子数为38D.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7.62g二、选择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有两个答案,漏选1个扣1分,错选则不得分)11.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不同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此图示变化属于置换反应B.该图示变化中的原子的个数没有变化C.变化过程中各元素的化合价都没发生变化D.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12.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同B.保持20℃,蒸发溶剂可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C.30℃时,将40g 甲物质加人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80gD.10℃时,将两种饱和溶液升温至3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增大13.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A.A B.B C.C D.D14.向一定量黄铜(铜锌合金)粉末中逐滴加入稀硫酸,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B.C. D.15.某碳酸钙和氧化钙组成的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将50g该混合物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A.6g B.8g C.13.2g D.20g三、理解与应用(共35分)16.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1)某地区学生营养午餐摄入标准值(2015•成都)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的主要操作流程如图:资料:常用的絮凝剂有明矾[KAl(SO4)•12H2O],消毒剂有液氯(Cl2)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X的名称是,试剂A的名称是.(2)明矾作絮凝剂是因为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胶状物.氢氧化铝的化学式为.液氯与水中杂质反应生成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例如三氯甲烷(CHCl3).三氯甲烷属于(填“有机物”或“无机物”)(3)高铁酸钾(K2FeO4)能作消毒剂与絮凝剂.它杀菌时会生成氢氧化铁胶状物.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4)硫酸铝也能做絮凝剂,写出制取硫酸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填“能”或“不能”)将硬水软化成软水,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18.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1)下列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填字母).A.铂金饰品 B.铁锅 C.铝导线(2)为了验证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列四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填序号)①将铝、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铜溶液中②将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硫酸铜溶液中③将铜、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溶液中④将铜分别浸入到硫酸铝、硝酸银溶液中(3)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①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填化学式);②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填化学式).(4)某钢铁厂每天需消耗4900t含Fe2O3 76%的赤铁矿石,该厂理论上可日产含Fe 98%的生铁的质量是t.19.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如图所示,回答有关问题.(1)一定质量的海水,通过贮水池引入到蒸发池,在没有引入结晶池之前的蒸发过程中,蒸发池中氯化钠的质量会(填“增大”、“不变”或“减小”).(2)粗盐中含有的难溶性杂质,在实验室里可以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将其去除,这些操作中都会用到玻璃棒,其中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填“引流”或“加快溶解”).(3)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①配制时,涉及以下实验步骤:A.称量及量取 B.计算 C.溶解 D.装瓶贴标签.其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是(填字母).②将已配好的100g质量分数的6%的氯化钠溶液变成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再加NaCl 的质量是g(计算结果精确到0.1).20.有一种固体混合物质M,其中只可能含有Na2CO3、NaNO3、Na2SO4、CuCl2、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请根据以下实验操作回答下列问题.操作①取少量M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静置,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过滤.操作②向滤出的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此时所得溶液仍为无色.(1)M中一定不含的物质是,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物质是.(2)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向操作①后所得的无色溶液中滴加溶液AgNO3溶液,一定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四、实验与探究(共25分)21.如图1是实验室常用来制取气体的装置.(1)仪器a的名称是.(2)实验室用装置B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3)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能用装置D收集的气体必须满足的条件是.(4)某实验小组为了获得较多气流平稳的氢气进行实验探究,制取氢气时发生装置应选(填字母,下同),干燥装置应选,干燥装置中的试剂是.(5)图2是探究CO2与NaOH是否反应的部分原理装置图.请在答题卡方框内画出需完善的装置图,并进行必要的标注.可供选用的仪器及药品:试管、直角导管、干燥CO2、NaOH溶液、BaCl2溶液.22.如图是初中化学部分重要实验的相关图示,试回答下列问题:(1)图A是一组对比实验,实验目的是.(2)图B所示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中,可用简单方法验证蜡烛燃烧的产物.请选择一种产物简要写出其验证方法.(3)图C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通过该实验可得结论是,该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4)图D是模拟工业炼铁的实验装置,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装置后面气球的作用.23.生石灰是一种传统的建筑材料,俗称“石灰”.工业上通过在石灰窑中煅烧石灰石制得“石灰”,其反应原理是:CaCO3CaO+CO2↑.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刚出窑的“石灰”的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刚出窑的“石灰”有那些成分?【猜想】Ⅰ.只有氧化钙;Ⅲ.只有碳酸钙;Ⅲ.既有氧化钙也有碳酸钙.【实验探究】(1)甲同学从样品中取一定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并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荡,有白色不溶物.甲同学据此认为试管中的固体为碳酸钙,即猜想II成立.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II成立,其理由是.(2)乙同学从样品中取一定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发热;继续向试管中加入几滴稀盐酸,没有发现气泡产生.乙同学据此认为试管中的固体只有氧化钙,即猜想I成立.丙同学认为乙的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I成立,理由是.(3)丙同学认为利用感觉温度变化的方法判断是否有氧化钙不可靠,他用水、酚酞试液和稀盐酸证明了猜想IⅡ成立,请完成他的实验报告.【思考】使用“石灰”的建筑工地上常有一个大的石灰池,使用“石灰”时,先将生石灰倒入池内水中,一段时间后,再取用其中的石灰浆使用.长期使用的石灰池内壁会逐渐增厚,其主要原因是.24.王老师在某工厂废水处理池中提取一瓶含有AgNO3、Cu(NO3)2和Al(NO3)3的工业废水样品带回实验室.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甲和滤渣乙.请你和你的化学小组完成以下探究(不考虑杂质干扰)【提出问题】滤渣乙是什么?【做出猜想】小明认为滤渣乙是银,小东认为滤渣乙是银和铜,小华认为滤渣乙是银、铜和铝,你认为滤渣乙还可能是.【交流讨论】大家经过讨论后,认为小华的猜想错误,理由是.【实验探究】设计实验探究滤渣乙的成分,请填写下列空白:【反思交流】通过交流,大家认为在滤液甲中加入稀盐酸,当观察到,也能得出实验1的结论.五、计算与分析(共10分)25.2014年1月,杭州市自来水有股奇怪的味道,经专家多轮综合检测,基本认定引起此次异味的主要物质是邻叔丁基苯酚.将15g邻叔丁基苯酚完全燃烧,生成44gCO2和12.6gH2O(无其他产物).已知邻叔丁基苯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0,求:(1)15克邻叔丁基苯酚中含碳元素克,氢元素克.(2)邻叔丁基苯酚的化学式为.26.某研究学习小组欲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采用的方法如下:取该石灰石样品20g,把8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实验过程所得数据如表格(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二氧化硅等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稀盐酸反应).根据实验数据计算:(1)表中n的数值为.(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3)求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016年山东省烟台市黄务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三)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各选项中不属于化学反应的是()A.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B.用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C.石油加工成塑料D.煤的干馏【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否生成新物质是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解答】解:A、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B、用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石油加工成塑料,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煤的干馏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A【点评】一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某种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但是不是判断变化的唯一标准,判断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是化学变化,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不是化学变化.2.益阳市某学校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调查雾霾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可减少雾霾的说法正确的是()A.鼓励开私家车出行 B.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C.鼓励用煤火力发电 D.鼓励露天焚烧垃圾【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开私家车可以增加粉尘的排放进行分析;B、根据太阳能属于清洁无污染的能源进行分析;C、根据火力发电可以增加粉尘的排放进行分析;D、根据露天焚烧垃圾会增加粉尘的排放进行分析.【解答】解:A、开私家车可以增加粉尘的排放,故A错误;B、太阳能属于清洁无污染的能源,故B正确;C、火力发电可以增加粉尘的排放,故C错误;D、露天焚烧垃圾会增加粉尘的排放,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有关环保方面的知识,难度不大,需要在平时加强识记即可解答.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闻药品的气味C.加热液体D.读取液体体积【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测量容器-量筒;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B、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招气入鼻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4.宜昌民生热词:“舌尖上的安全”,下列做法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是()A.用碳酸氢钠作发酵粉B.用霉变油菜籽生产食用油C.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烹调食物D.用工业酒精勾兑饮用白酒【考点】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常用盐的用途.【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碳酸氢钠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判断.B.根据霉变食品的危害考虑;C.根据亚硝酸盐有毒来分析;D.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解答】解:A.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碳酸氢钠无毒且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气体受热膨胀使面松软多孔,所以正确.B.霉变花生具有毒性很大的黄曲霉毒素,有致癌作用,不能用来压榨食用油,故错误;C.亚硝酸钠有毒,不能用来代替食盐使用,故错误;D.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甲醇是一种有毒的物质,故错误.故选A.【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要熟记生活中常见的有毒物质.5.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对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氧气,氧气可支持燃烧B.臭氧(O3)属于稀有气体,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50km的高空C.SO2约占空气体积的0.03%,能产生温室效应D.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污染【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氧元素组成的单质.【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已有的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以及各气体的性质和用途、造成空气污染的因素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不是氧气,错误;B、臭氧不是稀有气体,错误;C、CO2约占空气体积的0.03%,能产生温室效应,不是二氧化硫,错误;D、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污染,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空气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空气中气体的含量以及气体的性质和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进行.6.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是每个人都应该了解的生活常识.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携带酒精B.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C.液化气着火,首先迅速关闭液化气罐阀门D.火场逃生时在有烟雾的地方匍匐前进【考点】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灭火的原理和方法;防范爆炸的措施.【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酒精具有可燃性分析;B、根据灭火的原理分析;C、根据可燃性气体混有空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分析;D、根据发生火灾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酒精具有可燃性,震荡产生静电易燃烧爆炸,故错误;B、炒菜时油锅着火盖上锅盖隔绝了氧气,起到灭火的作用,故正确;C、煤气或天然气混有空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家用液化气起火,首先关闭阀门,故正确;D、气体受热密度变小,有毒气体上升聚集在高处,故有烟雾的地方要蹲下或匍匐前进,故正确.答案:A【点评】“生命重于泰山”安全问题无小事,尤其是防火、防爆问题,所以燃烧和爆炸知识就成了化学考查热点,要注意燃烧爆炸的条件和防护措施.7.区别下列各组物质,选择的实验方法不能达到目的是()A.CO2和CO:闻气味B.黄铜片和铜片:相互刻画C.浓盐酸和浓硫酸:分别用玻璃棒蘸取点在滤纸上D.BaCl2溶液和KNO3溶液:分别加入Na2SO4溶液【考点】酸、碱、盐的鉴别;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专题】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分析】A、根据一氧化碳有毒,不能闻气味进行分析;B、根据合金的硬度比纯金属的硬度大进行分析;C、根据浓硫酸有脱水性进行分析;D、根据氯化钡和硫酸钠会生成硫酸钡沉淀进行分析.【解答】解:A、一氧化碳有毒,不能闻气味,故A错误;B、取样品,互相刻画,出现划痕的是铜片,剩余的是黄铜片,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B正确;C、取样品,滴在滤纸上,滤纸变黑色的是浓硫酸,颜色不变的是浓盐酸;D、取样品,加入硫酸钠,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氯化钡,没有明显现象的是硝酸钾,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D正确.故选:A.【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8.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H ②Fe2+③Cu ④P2O5⑤Fe3+⑥NaCl.A.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是①④⑥B.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是③④⑥C.②⑤的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D.④中的数字“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有5个氧原子【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B、根据单质(金属单质、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气态非金属单质,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的数字)和化合物(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进行分析判断.D、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解答】解:A、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④P2O5可表示1个五氧化二磷分子,①H可表示1个氢原子,⑥NaCl是由离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B、③Cu是铜的化学式,④P2O5是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⑥NaCl是氯化钠的化学式,故选项说法正确.C、②Fe2+、⑤Fe3+分别表示亚铁离子、铁离子,它们的质子数相同,但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D、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④P2O5中的“5”表示1个五氧化二磷分子中含有5个氧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与含义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9.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吹胀气球﹣﹣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B.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分子【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吹胀气球,是因为气体增多,体积变大,不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B、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毒品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缉毒犬闻到毒品气味,故选项解释正确.C、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是因为它们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故选项解释正确.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每2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大量氢分子聚集成氢气,大量氧分子聚集成氧气,该事实说明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分子,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0.核电站中核燃料铀或钚在中子的撞击下,原子核发生分裂,产生氙、锶等原子及一些粒子和射线,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可用于驱动汽轮机发电.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和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以下表述中正确的是()A.图2、图3都属于锶元素B.图3所表示粒子的化学符号是SrC.锶原子的中子数为38D.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7.62g【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元素的种类取决于核内质子数进行分析;B、根据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确定微粒的化学符号;C、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进行分析;D、根据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可以知道其相对原子质量.【解答】解:A、根据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可知,其原子序数是38,又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因此锶元素的核内质子数等于38,图2、图3中的微粒的核内质子数都为38,根据元素的种类取决于核内质子数可以知道图2、图3都属于锶元素,故说法正确;。
【精品】2016年中考化学模拟题
将 X 浸入 Z 的硫酸盐溶液中, 在 X 的表面有 Z 析出。 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排列顺
序正确的是 (
)
A.X>Y>Z
B.Y>X>Z
C.Y>Z>X
D.X>Z>Y
16.只用下列鉴别方法不能把待鉴别的物质区分开的是
选项
待鉴别的物质
()
鉴别方法
A 软水、硬水
加肥皂水,搅拌,观察产生泡沫多少
B 氯化钾、硫酸钾、磷矿粉
看外观,再加水,观察是否溶于水
C 氯化钠、盐酸、氢氧化钠
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D 腈纶、棉纤维、羊毛纤维
燃烧,闻燃烧产生的气味,观察燃烧情况和灰烬
17.右图是 A﹑ 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0℃时 ,A 、B 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S/g
A
B. 30℃时, A﹑B 饱和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
)
物质
柠檬
苹果
牛奶
玉米粥
pH
2.1~ 2.8
2.6~ 3.7
6.3 ~ 6.6
6.8~ 8.0
A. 柠檬
B. 苹果
C. 牛奶
D. 玉米粥
12. 分类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的归类完全正确的是(
)
A. 碱:熟石灰、烧碱、纯碱
B. 氧化物: SO2、 KClO3、 H2O
C. 合金:生铁、不锈钢、黄铜
(C) 化学与生活 蛋白质、淀粉——用碘溶液来鉴别 纯棉织物、纯毛织物——用灼烧闻气味来鉴别
20.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D) 化学与材料 水泥、玻璃——都属于硅酸盐材料 玻璃钢、铝合金——都属于复合材料
山东省烟台市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
山东省烟台市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8题;共18分)1. (2分)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 水结成冰B . 海水晒盐C . 玻璃破碎D . 蜡烛燃烧2. (3分)(2016·兰州) 下列广告词对应商品的主要成分及类别错误的是()选项广告词商品主要成分类别A“衡水老白干,喝出男人味”白酒乙醇有机物B“红梅味精,领先(鲜)一步”味精蛋白质混合物补钙剂碳酸钙盐C“吃了盖中盖,腰不酸了,腿不疼了,走路也有劲了”D“农夫山泉有点甜”矿泉水水化合物A . AB . BC . CD . D3. (2分) (2017九上·江宁期末) 下列通过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 . 实验一可以证明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B . 实验二可以说明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和水同时解除C . 实验三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可燃物D . 实验四可以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溶剂种类有关4. (2分) (2017九上·公安期中)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所选择的试剂或方法中正确的是()A . 硬水和软水——肥皂水B . 空气和氧气——观察颜色C . 水和澄清石灰水——尝味道D . 氮气和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伸入瓶内5. (2分)在一密闭容器内有M、N、Q、R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右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 . 待测物质N的质量为22gC .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 . 反应中M、N、Q、R四种物质质量比为9:37:80:1116. (3分) (2018九下·天津月考)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质量和质量分数均相等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充分反应,所得溶液呈碱性B . 等质量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中硫元素的质量比为 4:5C . 分别取两份等量的 NaOH 样品 A(未变质)、B(部分变质),再将该两份固体分别配成溶液并滴入 20%的稀硫酸直到正好反应,则此时消耗稀硫酸的质量相等。
[初中化学]山东省烟台市2016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 人教版
山东省烟台市2016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石灰、烧碱、浓硫酸都可以用作干燥剂B.铁、锌、碘元素都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C.CH4、C2H5OH、CH3COOH 都属于有机化合物D.KNO3、CO(NH2)2、NH4H2PO4都属于复合肥料【考点】气体的干燥(除水);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矿物质与微量元素.【分析】A、根据常见的干燥剂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人体中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所包括的种类,进行分析判断.C、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D、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解答】解:A、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烧碱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都可以用作干燥剂,故选项说法正确.B、人体中微量元素主要有:铁、钴、铜、锌、铬、锰、钼、氟、碘、硒,铁、锌、碘元素都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C、CH4、C2H5OH、CH3COOH均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有机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D、KNO3、NH4H2PO4中分别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氮元素和磷元素,均属于复合肥;CO (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的干燥剂、体中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有机化合物的特征、复合肥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中获取的相关信息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化学式是CH2 B.丙物质属于氧化物C.该反应中有4种化合物 D.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1【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分析】观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微粒的构成分析物质的类别;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其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等.【解答】解: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甲烷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CH4+2O2CO2+2H2O.A、由甲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甲物质的化学式是CH4,故A错误;B、由丙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丙物质是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故B正确;C、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有3种化合物,故C错误;D、由方程式可知,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6:(32×2)=1:4.故D错误.故选B.【点评】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通过给出微粒的模型,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3.推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B.活泼金属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C.某物质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该物质的组成里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D.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时有热量放出,所以有热量放出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考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分析】A、根据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分析;B、碳酸盐与酸反应也能产生气体;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判断;D、热量放出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举出反例即可.【解答】解:A、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构成分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故不正确.B、碳酸盐与酸反应也能产生气体,所以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活泼金属,故不正确.C、二氧化碳和水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物中也应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而参加反应的氧气中含有氧元素,所以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故正确.D、燃烧等反应也放出热量,所以放出热量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故不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考查学生在熟悉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整合归纳,把握推理这一常用的学习方法,但应注意特例的存在.4.氨碱法生产纯碱的反应原理之一是2NaHCO3Na2CO3+H2O+CO2↑,某同学从该化学方程式中得出以下信息:①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②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③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分子总数都没有变化;④反应的速度比较慢;⑤碳酸氢钠受热能分解.其中正确的信息是()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分析】化学方程式的含义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反应的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粒子个数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等.【解答】解:该反应是分解反应,反应前后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故①正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数目没有改变,而分子的数目发生了变化,故②正确,③不正确;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判断反应速率,故④不正确;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碳酸氢钠受热能分解,故⑤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只有这样才能对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做出正确的判断.5.为除去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过量)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A.A B.B C.C D.D【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酸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CuO不能与氧气反应,铜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通入氧气并加热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HCl、CO2均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C、碳酸钙粉末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不溶于水的碳酸钙粉末,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正确.D、K2CO3能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能除去杂质但引入新的杂质氯化钙,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错误.故选C.【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6.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t1℃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B.t2℃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3 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C=A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解答】解:A、t1℃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溶质质量也不能确定,故A错误;B、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25g:75g=1:3,故B正确;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t1℃时,B物质的溶解度大于A物质的溶解度,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C物质降温后,没有晶体析出,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故C错误;D、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7.甲乙两工厂的生产污水中各含有下列五种离子中的三种〔两厂含有一种相同的离子〕:H+、Cu2+、K+、NO3﹣、OH﹣.若两厂单独排放都会造成严重的污染,若将两厂的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沉淀后污水会变成只含有一种溶质的无色澄清溶液,此溶液可做化肥.下列关于污水的分析,正确的是〔)A.OH﹣和Cu2+来自同一工厂B.Cu2+和K+来自同一工厂C.K+和OH﹣来自同一工厂D.H+和K+来自同一工厂【考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分析】根据两厂单独排放都会造成严重的污染.若将两厂的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沉淀后污水会变成只含一种溶质的无色澄清溶液,利用离子的共存来判断两厂废水的成分,因0H ﹣与H+、Cu2+不能共存,且每个工厂的生产污水中各含有下列五种离子中的三种,则含H+、Cu2+的污水中的阴离子为NO3﹣,即其中一个厂污水中的离子为:H+、Cu2+、NO3﹣;则另一厂污水中离子为K+、NO3﹣、0H﹣.【解答】解:A、因OH﹣和Cu2+能结合生成沉淀,则不能来自同一工厂,故A错误;B、根据离子的共存及两厂污水中各含三种离子,两厂污水中的离子分别为:H+、Cu2+、NO3﹣;K+、NO3﹣、0H﹣,故B错误;C、根据离子的共存及两厂污水中各含三种离子,其中一厂污水中有K+、NO3﹣、0H﹣,故C正确;D、根据两厂污水中的离子可知,H+和K+不来自同一工厂,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利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及溶液不显电性来判断工厂污水中的离子,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性,要求学生能将所学知识进行迁移应用,注意与习题信息结合及思维的严密性.8.下列有关食品安全正确的是()A.用工业石膏或医疗废弃石膏制作豆腐B.炒菜中加入适量的加碘盐,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大C.在猪肉中加入大量的牛肉膏(一种添加剂),让猪肉有牛肉的口感D.将地沟油和潲水油回收利用来炒菜,以达到变废为宝、节约资源的目的【考点】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微量元素、维生素与健康的关系及摄取方法.【分析】A、工业石膏有过多杂质,影响健康,医用石膏更是如此,据此分析;B、根据碘元素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进行分析;C、根据牛肉膏长期食用,对人体有害进行分析;D、根据地沟油中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质进行分析.【解答】解:A、工业石膏有过多杂质,会影响健康,医用石膏更是如此.故A错误;B、碘元素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补充适量的碘元素,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等疾病,故B正确;C、长期食用牛肉膏对人体有危害,甚至可能致癌,故C错误;D、地沟油,泛指在生活中存在的各类劣质油,长期食用可能会引发癌症,对人体的危害极大,故D错误.故选B.【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9.以下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A B.B C.C D.D【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硬水与软水;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铵态氮肥的检验;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分析】A、依据软硬水遇肥皂水的现象,羊毛纤维和棉纤维燃烧时的气味以及铵盐遇碱能产生氨气的有关性质分析解答;B、依据可燃性气体以及防火安全和食品安全知识分析解答;C、根据分子的性质、活性炭的特点以及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分析解答;D、依据铁的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水及氧气共存的情况分析解答.【解答】解:A、①软硬水遇肥皂水的现象不同,软水泡沫多,硬水泡沫少,故肥皂水可以区分两者;②羊毛纤维和棉纤维燃烧时的气味不同,羊毛纤维有焦羽毛味,棉纤维有烧纸的味道,所以点燃后闻气味可以区分两者;②铵盐遇碱能产生氨气,故硫酸铵遇碱性熟石灰会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氨气,而硫酸钾不会与熟石灰反应,所以区分硫酸铵和硫酸钾,加熟石灰粉末研磨可以区分两者;B、①可燃性气体点燃有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前一定要验纯;②煤矿矿井内常含有大量的甲烷气体,所以矿井内要保持通风、严禁烟火;③甲醛有毒,所以不能在海鲜食品上喷洒甲醛溶液防腐;C、①分子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隔,在气体被压缩时该间隔会减小;②活性炭具有较强的吸附性,所以可以用其除掉异味;③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喝汽水后容易打嗝;D、①铁的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水及氧气共存,所以在自行车架表面喷油器能防锈、菜刀用后及时洗净擦干也可以防锈,铁锈疏松多孔易吸水,故保留铁锈会使铁进一步锈蚀;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难度不大.10.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例如:2+32,反应前后,Fe和Cl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4P+5O22P2O5B.FeCl3+3NaOH=Fe(OH)3↓+3NaClC.Zn+H2SO4=ZnSO4+H2↑D.2H2O2H2↑+O2↑【考点】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元素化合价改变则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一定有化合价的变化据此解答;【解答】解:A、4P+5O22P2O5,反应中有单质参加故有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FeCl3+3NaOH=Fe(OH)3↓+3NaCl,属于复分解反应,没有单质参加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Zn+H2SO4=ZnSO4+H2↑,反应中有单质参加故有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2H2O2H2↑+O2↑,反应中由化合物分解为单质故有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完成此题,可以抓住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改变进行.二、选择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有两个答案,漏选1个扣1分,错选则不得分)11.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错误的是()A.铜粉用量的多少,会影响实验结果B.实验结束后冷却到室温才能读数C.气球的作用是调节气压,使氧气完全反应D.在正常操作情况下,反应结束后消耗氧气的总体积应该是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体积的【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分析】分析实验原理:通过铜粉在密闭注射器里的空气中的燃烧,消耗了氧气,压强减小,注射器里的空气的减小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了全部消耗掉氧气,铜粉的量必须是足量的;空气中除了氧气;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还有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剩余的气体还是混合物;气体的体积要受温度的影响,读数时必须等到装置冷却至室温再读.【解答】解:A、要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只有使用铜粉的量是足量的,才能全部消耗掉密闭注射器里的空气中的氧气,A正确;B、气体的体积要受温度的影响,读数时必须等到装置冷却至室温再读,不等装置冷却至室温就读数,读数偏小,B正确.C、气球的作用是调节气压,使氧气完全反应空,C正确;D、正常操作情况下,反应结束后消耗氧气的总体积应该是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体积和玻璃管中气体总体积的,D错;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通过铜粉在密闭注射器里的空气中的燃烧测定了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在科学实验中要经常需要进行定量研究,实验前要围绕实验的目的进行思考:运用什么原理?需要测定的数据,怎样来测定这些数据,有哪些方法,测定中有哪些因素的干扰,怎样避免干扰等.通过设计一些定量实验探究,可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使学生会对所学的化学原理进行综合应用.12.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A.常温下向pH=10的NaOH溶液中不断加入水稀释B.向等质量的Mg和MgO中分别加入足量等浓度的稀硫酸C.向一定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铁粉D.向一定量的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考点】酸碱溶液的稀释;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分析】A、根据碱性溶液稀释pH减小解答;B、根据镁和氧化镁与硫酸的反应解答;C、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解答;D、根据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解答.【解答】解:A、常温下向pH=10的NaOH溶液中不断加入水稀释,碱性减弱,pH减小,但是不会小于等于7,错误;B、向等质量的Mg和MgO中分别加入足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则镁和氧化镁全部反应,由于等质量的氧化镁中镁元素的质量小于镁中镁元素的质量,故氧化镁生成的硫酸镁的质量小于镁生成的硫酸镁,正确;C、向一定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铁粉,铁首先与硝酸银反应,当硝酸银反应完毕,硝酸铜开始反应,故生成铜的质量不会是从0开始,当硝酸铜反应完毕,铜的质量不再改变,正确;D、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则盐酸首先与氢氧化钠反应,二氧化碳的质量不会从0开始,错误;故选B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反应与图象的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化学知识结合图象进行.13.CO2是造成温室效应增强的主要气体,在工业上可用CO2来制备甲醇等物质.“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并利用,能有效地减少CO2气体的排放.如可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其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下列有关该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能耗大是该方法的一大缺点B.整个过程中,只有一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C.“反应分离”环节中,分离物质的基本操作是蒸发结晶D.该方法可以减少碳排放,捕捉到的CO2还可以用来制备甲醇等产品【考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碱的化学性质.【分析】A、根据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分解会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B、根据基本反应过程有: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碳酸钙高温分解,循环利用的物质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进行分析;C、根据过滤可以将不溶性杂质和溶液分离进行分析;D、根据二氧化碳可以用来制取甲醇进行分析.【解答】解:A、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分解会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消耗能量,故A正确;B、基本反应过程有: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碳酸钙高温分解,循环利用的物质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故B说法错误;C、过滤可以将不溶性杂质和溶液分离,所以“反应分离”环节中,分离物质的基本操作是过滤,故C说法错误;D、二氧化碳可以用来制取甲醇,故D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提纯、分离的实验方案设计,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好题中所给信息.14.已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甲+乙→丙+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不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B.丙为盐、丁为水,则该反应一定为复分解反应C.甲、乙为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为复分解反应D.丙为Cu(NO3)2,则甲可能为单质、氧化物、碱或盐【考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分析】A、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碳酸钠和水;B、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有盐和水生成,但不是复分解反应;C、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离子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D、举例说明丙为Cu(NO3)2,则甲可能为单质、氧化物、碱或盐.【解答】解:A、甲、乙、丙、丁有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例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碳酸钠和水,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均含有氧元素.故A错误;B、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有盐和水生成,但不是复分解反应.故B错误;C、甲、乙为化合物,例如酸性氧化物与碱溶液的反应符合甲+乙→丙+丁的反应关系,因未相互交换离子该类型的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C错误;D、丙为Cu(NO3)2,则甲可能为单质、氧化物、碱或盐,例如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能生成硝酸铜和银,氧化铜和硝酸反应能生成硝酸铜和水,氢氧化铜和硝酸反应能生成硝酸铜和水,氯化铜溶液和硝酸银溶液反应能生成硝酸铜和氯化银.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反应类型等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理解复分解反应反应的条件.15.将铁粉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银、硝酸铜及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体产生,则在滤液中()A.只有硝酸锌和水B.一定由硝酸锌和硝酸亚铁C.一定没有硝酸银D.如果没有硝酸铜,一定没有硝酸银【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分析】根据四种金属活动性强弱关系锌>铁>氢>铜>银,铁能与硝酸银、硝酸铜依次发生反应而不能与硝酸锌反应,因此,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看到气泡冒出,铁无剩余;【解答】解: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看到气泡冒出,说明滤渣中不含有铁粉,则说明滤液中可能含有硝酸铜、硝酸银,故可判断滤渣中一定含有Ag,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Fe (NO3)2,如果没有硝酸铜,一定没有硝酸银.故选:B、D.【点评】考虑活动性强的金属放入活动性弱的金属的混合盐溶液中,活动性强的金属会先把活动性最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然后再置换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三、理解与应用(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27分)16.自行车作为常用的代步工具,既轻便灵活,又符合环保要求,有图是一款自行车的示意图.(1)所标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塑料、橡胶,属于金属合金的是钢、不锈钢,含有的金属元素是铁.(2)车架表面刷漆主要是为了防锈,其原理是使铁与水和氧气隔绝;请再提出一条可延长自行车使用寿命的建议雨淋后及时清洗擦干后涂上油.(3)当今自行车外形美观,材质轻便、牢固,除了代步,还可以作为健身工具.由此你对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有何感想?化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化学的用途;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分析】根据已有的材料的类别解答,铁在与水和氧气并存时易生锈,防锈就是破坏铁生锈的条件,根据化学与生活的关系解答即可.【解答】解:(1)塑料和橡胶属于合成材料,钢、不锈钢属于合金材料,钢中含有的金属是铁,故填:塑料、橡胶,钢、不锈钢,铁;(2)车架表面刷油漆能使铁与水和氧气隔绝,自行车被雨淋后及时清洗擦干后涂上油能延长自行车的使用寿命,故填:使铁与水和氧气隔绝,雨淋后及时清洗擦干后涂上油;(3)化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故填:化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物质的类别和物质的性质进行.17.有“锂”走遍天下.锂电池广泛用于通信、电动车等行业,如图是锂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元素周期表中锂元素的部分信息,由此判断,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写出锂离子的符号:Li+,氧化锂的化学式为Li2O,氢氧化锂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LiOH+HCl═LiCl+H2O.。
山东省烟台市届中考化学模拟试题pdf含解析
山东省烟台市2016届初三化学第二学期模拟试题(PDF含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1.(2016春•新乡校级月考)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B.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C.热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时,一定会析出晶体D.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不饱和溶液2.(2016春•陕西校级月考)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具体措施有:①加入固体硝酸钾;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蒸发水.其中措施正确的是()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③⑤D.①②⑤3.(2016春•新乡校级月考)下列化学知识运用错误的是()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漆B.用氢氧化钠溶液清除餐具上的油污C.被蚊虫叮咬抹牙膏或肥皂水D.被雨淋湿的自行车应立即擦干以防生锈4.(2016春•邵阳县校级月考)下列物质放入足量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白醋B.食用油C.白糖D.食盐5.(2016春•重庆校级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氯化钠溶液浓B.高温环境下更利于碳酸饮料的保存C.降低温度一定可以使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D.可以用水来区别NaOH固体和NH4NO3固体6.(2016•闵行区一模)常温下测得一些食物的近似pH,显碱性的是()A.苹果汁:3.1B.玉米粥:7.5C.牛奶:6.5D.番茄汁:4.27.(2016•袁州区校级一模)在一定条件下,同一反应进行的快慢与反应物的质量分数成正比.现用100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0%的硫酸溶液与过量镁粉反应,为了使反应不致太快而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所用的硫酸中加入适量的()A.NaOH溶液B.水C.K2SO4溶液D.Na2CO3溶液8.(2016•安徽模拟)下列做法或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用熟石灰降低土壤碱性,改良土壤结构B.用煮沸或蒸馏的方法能降低水的硬度C.将煤球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D.使用可降解塑料代替传统塑料,有利于减轻“白色污染”9.(2016春•泗阳县校级月考)下列物质中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一种溶液,此溶液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生成一种沉淀的是()A.CuO B.KCl C.Cu D.CaCO310.(2016春•泗阳县校级月考)下列物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B.用氯化钡能区别稀盐酸和稀硫酸C.用水可以区别浓硫酸和稀硫酸D.用稀盐酸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石灰水11.(2016春•邵阳县校级月考)实验小组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规律,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该实验事实的说法正确的是()A.A点时的溶液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B.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C.B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D.C点时,溶液中溶质只有氯化氢12.(2016春•邵阳县校级月考)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A.Zn+2HCl═ZnCl2+H2↑B.AgNO3+HCl═AgCl↓+HNO3C.Mg(OH)2+2HCl═MgCl2+2H2O D.2NaOH+SO3═Na2SO4+H2O13.(2016春•沈阳校级月考)如图是对四个实验绘制的图形,其中实验结果与对应图形正确的是()A.向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B.在试管中加热高锰酸钾C.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D.向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插入铜14.(2016•安徽模拟)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②用碳酸氢钠可做焙制糕点的发酵粉;③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④用熟石灰可改良碱性土壤.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15.(2016•无锡模拟)下列试剂中,能把稀硫酸、KOH溶液、CaCl2溶液一次性鉴别出来的是()A.KCl溶液B.K2CO3溶液C.稀盐酸D.石蕊试液16.(2016•甘肃模拟)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根据它们自身的性质和相互间的反应现象,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加以鉴别的是()A.CuCl2NaNO3K2SO4B.KCl HCl NaNO3C.Na2SO4HCl H2SO4D.FeCl3NaCl Ba(OH)217.(2016春•泗阳县校级月考)区别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方法有很多,下列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取样品分别加入酚酞试液,变红的是氢氧化钠溶液,不变的是稀盐酸B.取样品分别加入石蕊试液,变红的是氢氧化钠溶液,变蓝的是稀盐酸C.取样品分别加入锌粉,产生气体的是稀盐酸,无现象的是氢氧化钠溶液D.取样品分别加入氯化镁溶液,无现象的是稀盐酸,有沉淀的是氢氧化钠溶液18.(2015•烟台)酸、碱、盐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用石灰乳与硫酸铜溶液配制农药波尔多液B.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C.用食盐水除去水壶中的水垢D.施用复合肥硝酸钾能使作物枝叶繁茂,并增加抗倒伏能力19.(2016•河南模拟)为加强新农村建设,全区兴建了一批水果和蔬菜生态园,它们主要提供的营养素是()A.淀粉B.油脂C.维生素D.蛋白质20.(2015•酒泉)2015年4月10日,南京工业大学科研团队,在有机合成材料中成功观察到“长余辉”现象.并研制出纯有机的“夜明珠”.下列物品所用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不锈钢汤勺B.塑料玩具C.羊毛围巾D.纯棉T桖山东省烟台市2016届初三化学第二学期模拟试题(PDF含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1.(2016春•新乡校级月考)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B.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C.热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时,一定会析出晶体D.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不饱和溶液【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A、根据饱和溶液的应指明是那种溶质的溶液;B、没有指明是相同温度的同物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浓度无法比较;C、根据不同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一样,比如:熟石灰;D、根据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通常采取加溶剂、改变温度的方法.【解答】解:A、饱和溶液是指某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也就是说不能再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可能还能溶解其他的溶质;故A错误.B、说溶液的饱和与否,一定要指明温度,此题没有指明是相同温度,故此B错误.C、对于大部分物质来说,可以通过降温来结晶;但是,也有少数的物质,比如熟石灰的饱和溶液,当降温时,其溶解度反而增大,故C错误.D、把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通常采取加溶剂、改变温度的方法;故D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饱和溶液的概念,强调了叙述饱和溶液应该指明一定温度、某种溶质的饱和溶液;特别是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改变温度并并不一定都通用.2.(2016春•陕西校级月考)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具体措施有:①加入固体硝酸钾;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蒸发水.其中措施正确的是()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③⑤D.①②⑤【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大多数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常用的方法有: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①加饱和硝酸钾固体,能使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②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升高溶液温度,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溶液仍为不饱和溶液.③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降低溶液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④加水,不能使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⑤蒸发水,能使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故①③⑤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大多数物质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一般采取三种方法:增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改变温度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2016春•新乡校级月考)下列化学知识运用错误的是()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漆B.用氢氧化钠溶液清除餐具上的油污C.被蚊虫叮咬抹牙膏或肥皂水D.被雨淋湿的自行车应立即擦干以防生锈【考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分析】汽油能溶解油污,氢氧化钠具有极强的腐蚀性,酸碱中和,金属制品的防锈要注意保持洁净干燥.【解答】解:A、用汽油洗去油污是利用汽油能溶解油污来达到目的,利用的是溶解原理,故选项正确.B、氢氧化钠具有极强的腐蚀性,不能用于清除餐具上的油污,故B错误;C、蚊虫分泌的蚁酸呈酸性,能与牙膏或肥皂水中的碱性物质中和,从而减轻疼痛,故C正确;D、铁在水和氧气并存时易生锈,所以淋湿应立即擦干,故D正确,答案:B.【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4.(2016春•邵阳县校级月考)下列物质放入足量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白醋B.食用油C.白糖D.食盐【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专题】运用类比进行知识的迁移;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解答】解:A、白醋与水混合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错;B、食用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故B正确;C、白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C错;D、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D错.故选B.【点评】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5.(2016春•重庆校级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氯化钠溶液浓B.高温环境下更利于碳酸饮料的保存C.降低温度一定可以使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D.可以用水来区别NaOH固体和NH4NO3固体【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由于未知温度及溶质的种类,故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B、从影响气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分析解答;C、对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降温不能使其由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根据固体物质溶解到水里的吸热、放热现象分析.【解答】解:A、由于未知温度及溶质的种类,故无法比较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小,故选项说法错误;B、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小,故说法错误;C、降温不一定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如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降温后溶解度增大,溶液仍为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D、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如固体氢氧化钠溶解会放热,硝酸铵晶体溶解会吸热等,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此题易错点是选项A,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度大,只能说同温下同一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6.(2016•闵行区一模)常温下测得一些食物的近似pH,显碱性的是()A.苹果汁:3.1B.玉米粥:7.5C.牛奶:6.5D.番茄汁:4.2【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碱的化学性质.【专题】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解答】解:苹果汁、牛奶、番茄汁等物质的pH小于7,显酸性;玉米粥的pH大于7,显碱性.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具体物质的水溶液的酸碱性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7.(2016•袁州区校级一模)在一定条件下,同一反应进行的快慢与反应物的质量分数成正比.现用100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0%的硫酸溶液与过量镁粉反应,为了使反应不致太快而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所用的硫酸中加入适量的()A.NaOH溶液B.水C.K2SO4溶液D.Na2CO3溶液【考点】酸的化学性质.【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所选物质不能消耗硫酸,不能和镁反应生成氢气.根据这些要求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解:A、氢氧化钠溶液能和硫酸反应,影响生气氢气的质量,故A错误;B、加入水会导致硫酸浓度降低(水能和镁反应生成氢气,在初中不需要考虑),故B正确.C、硫酸钾溶液不能和硫酸反应,也不能和镁反应,所以能够降低硫酸的浓度,且不会影响生成氢气的质量,故C正确.D、碳酸钠能和硫酸反应,造成硫酸的损耗,最后得到氢气会减少甚至没有,故D错误.故选:B、C.【点评】本本题主要考查了信息处理能力以及如何判断物质之间能否反应的问题.8.(2016•安徽模拟)下列做法或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用熟石灰降低土壤碱性,改良土壤结构B.用煮沸或蒸馏的方法能降低水的硬度C.将煤球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D.使用可降解塑料代替传统塑料,有利于减轻“白色污染”【考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硬水与软水;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白色污染与防治.【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化学与能源;空气与水;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分析】根据熟石灰的性质、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促进燃烧的方法以及减少白色污染的措施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熟石灰具有碱性,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错误;B、煮沸或蒸馏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能降低水的硬度,正确;C、将煤球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正确;D、使用可降解塑料代替传统塑料,有利于减轻“白色污染”,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物质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9.(2016春•泗阳县校级月考)下列物质中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一种溶液,此溶液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生成一种沉淀的是()A.CuO B.KCl C.Cu D.CaCO3【考点】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分析】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以及物质间反应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氧化铜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氯化铜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正确;B、氯化钾和盐酸不反应,错误;C、铜与盐酸不反应,错误;D、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溶液,氯化钙溶液不与氢氧化钠反应,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间的反应以及生成物的颜色和状态,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10.(2016春•泗阳县校级月考)下列物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B.用氯化钡能区别稀盐酸和稀硫酸C.用水可以区别浓硫酸和稀硫酸D.用稀盐酸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石灰水【考点】碱的化学性质;酸、碱、盐的鉴别.【专题】物质的鉴别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进行物质鉴别时,要根据物质的不同性质进行:考虑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氯化钡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浓硫酸溶于水放热等,进行分析.【解答】解:A、因为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故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故A正确;B、因为氯化钡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与稀盐酸不反应,现象相同,可以鉴别,故B正确;C、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故用水可以区别浓硫酸和稀硫酸,故C正确;D、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和石灰水反应,都无现象,无法鉴别,故D错误,故选D.【点评】不同考查了常见物质的鉴别,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不同性质进行,要求有明显的不同现象.11.(2016春•邵阳县校级月考)实验小组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规律,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该实验事实的说法正确的是()A.A点时的溶液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B.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C.B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D.C点时,溶液中溶质只有氯化氢【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其pH大于7,盐酸呈酸性,其pH小于7,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可以发生中和反应,恰好完全反应时其pH等于7,氢氧化钠过量时显碱性,盐酸过量时显酸性.【解答】解:A、从图象可以看出,A点溶液呈碱性,酚酞试液在碱性溶液中显红色,故A 说法错误;B、根据图象可以看出,开始时溶液的pH大于7,溶液呈碱性,故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故B错误;C、B点对应的pH等于7,表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故C正确;D、C点的pH小于7,说明酸没有完全反应,故溶液中含有氯化氢和氯化钠溶质,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以图象的形式考查了酸碱中和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完成此题,要抓住曲线变化的趋势和关键点的意义.12.(2016春•邵阳县校级月考)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A.Zn+2HCl═ZnCl2+H2↑B.AgNO3+HCl═AgCl↓+HNO3C.Mg(OH)2+2HCl═MgCl2+2H2O D.2NaOH+SO3═Na2SO4+H2O【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Zn+2HCl═ZnCl2+H2↑,金属与酸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B、AgNO3+HCl═AgCl↓+HNO3,是酸与盐的反应,不是酸与碱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C、Mg(OH)2+2HCl═MgCl2+2H2O,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正确.D、2NaOH+SO3═Na2SO4+H2O,是非金属氧化物与碱的反应,不是酸与碱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中和反应的特征(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3.(2016春•沈阳校级月考)如图是对四个实验绘制的图形,其中实验结果与对应图形正确的是()A.向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B.在试管中加热高锰酸钾C.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D.向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插入铜【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金属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盐的化学性质.【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函数图像的应用;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A、向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滴加稀盐酸液,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随着反应的进行,碱性逐渐变弱,恰好完全反应时显中性,继续加入稀盐酸液,溶液显酸性,据此进行分析判断.B、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C、锌比铁活泼,与盐酸反应速度锌大于铁;等质量的铁生成是氢气要比锌生成的氢气多.D、硝酸银和铜反应产生硝酸铜和银,结合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分析.【解答】解:A、向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滴加稀盐酸液,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随着反应的进行,碱性逐渐变弱,恰好完全反应时显中性,继续加入稀盐酸液,溶液显酸性,pH值是开始时大于7逐渐的减小到7然后小于7,故图象与实验操作过程不相对应.B、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后氧气逸出,剩余固体的质量减小,而不是不变,故图象与实验操作过程不相对应.C、由于锌比铁活泼,与酸反应速度快,图象的斜率锌应比铁大;等质量的铁生成是氢气要比锌生成的氢气多,图象的终点应该比锌高,故图象与实验操作过程不相对应.D、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和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AgNO3═Cu(NO3)2+2Ag64216金属的质量增加,因此溶液的质量会减小,等反应结束后,不再发生改变,故图象与实验操作过程对应.故选:D.【点评】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14.(2016•安徽模拟)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②用碳酸氢钠可做焙制糕点的发酵粉;③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④用熟石灰可改良碱性土壤.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考点】酸碱盐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原子的定义与构成.【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物质的分类.【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熟石灰具有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解答】解:①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有可能是纯净物,故可能是单质,所以①正确,②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所以②正确,③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③正确,④熟石灰具有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所以④错误,故①②③说法正确,观察选项,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有关的概念、原子的知识以及物质的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知识的储备,以便灵活应用.15.(2016•无锡模拟)下列试剂中,能把稀硫酸、KOH溶液、CaCl2溶液一次性鉴别出来的是()A.KCl溶液B.K2CO3溶液C.稀盐酸D.石蕊试液【考点】酸、碱、盐的鉴别.【专题】物质的鉴别题;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分析】A、根据氯化钾不与三者反应进行分析,B、根据碳酸钾和三者反应的现象不同进行分析,C、根据盐酸不与硫酸和氯化钙反应进行分析,D、使其变红的溶液是酸,使其变蓝的溶液是碱,不能使其变色的溶液是中性溶液.【解答】解:A、氯化钾和硫酸、氢氧化钾、氯化钙都不会反应,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A错误,B、碳酸钾和硫酸反应会产生气体,和氢氧化钾不反应,没现象,和氯化钙反应会生成沉淀,三种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B正确,C、盐酸和氢氧化钾会反应,但是无现象,和硫酸、氯化钙不反应,三种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C错误,D、石蕊试液:使其变红的溶液是稀硫酸,使其变蓝的溶液是KOH溶液,不能使其变色的溶液是CaCl2溶液,所以该试剂能一次性的将三种溶液鉴别开来,故D正确;故选BD.【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弄清需要鉴别的物质在性质上的区别,然后根据性质选择合适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才能进行鉴别.16.(2016•甘肃模拟)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根据它们自身的性质和相互间的反应现象,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加以鉴别的是()A.CuCl2NaNO3K2SO4B.KCl HCl NaNO3C.Na2SO4HCl H2SO4D.FeCl3NaCl Ba(OH)2【考点】酸、碱、盐的鉴别.【专题】物质的鉴别题;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分析】在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的题目中,首先观察有无有特殊颜色的物质,若有,将有颜色的溶液鉴别出来,然后再借用这种溶液鉴别其它溶液把其它没有确定出的物质确定出来;若都没有颜色就将溶液两两混合,根据混合后的现象进行分析鉴别.【解答】解:A、CuCl2溶液呈蓝色,首先鉴别出蓝色的CuCl2溶液;把CuCl2溶液与另外两种溶液混合,均无明显现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B、分别两两混合后,均无明显现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C、分别两两混合后,均无明显现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D、FeCl3溶液是黄色的,可以与FeCl3溶液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的是的是Ba(OH)2溶液,不能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的是氯化钠溶液,故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故选:D.【点评】解答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的题目时,若选项中有带色的离子,首先鉴别,然后再鉴别其它的物质;若都没有颜色,可将溶液两两混合,根据混合后的现象进行鉴别.17.(2016春•泗阳县校级月考)区别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方法有很多,下列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取样品分别加入酚酞试液,变红的是氢氧化钠溶液,不变的是稀盐酸B.取样品分别加入石蕊试液,变红的是氢氧化钠溶液,变蓝的是稀盐酸C.取样品分别加入锌粉,产生气体的是稀盐酸,无现象的是氢氧化钠溶液D.取样品分别加入氯化镁溶液,无现象的是稀盐酸,有沉淀的是氢氧化钠溶液【考点】酸、碱、盐的鉴别.【专题】物质的鉴别题;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分析】根据两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解答】解:A、稀盐酸显酸性,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的是氢氧化钠溶液,不变的是盐酸,故方法正确;B、稀盐酸显酸性,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石蕊变红的是稀盐酸,变成蓝色的是氢氧化钠,故方法错误;C、稀盐酸能够和锌反应产生氢气,氢氧化钠不能和锌反应,可以鉴别,故方法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用2B铅笔将答题卡对应题号的正确答案标号涂黑)1.下列物质的名称与化学式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熟石灰CaO B.纯碱NaOHC.小苏打NaHCO3D.水银Ag2.某物质为金属材料,则该物质()A.一定是单质B.一定是化合物C.一定是混合物 D.可能是单质或混合物3.下列关于利用海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海底蕴藏着无以计数的能源,所以我们不用担心未来能源问题B.之所以可以大规模利用海水制取镁,是因为镁盐是海水晒盐的产物之一C.除镁之外,溴、碘等也可以利用海水大量制取D.现在,通过淡化海水可以得到充足的淡水,所以“珍惜每一滴水”的理念过时了4.下列物质中不含盐的是()A.洗涤用的纯碱B.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小苏打C.医疗上做钡餐透视用的硫酸钡D.建筑用的熟石灰5.欲除去氯化钙溶液中含有的少量盐酸,在不用指示剂的条件下,应加入的试剂是()A.石灰石粉末B.生石灰C.石灰水D.纯碱6.下列方法不适于用来淡化海水的是()A.反渗透法 B.用滤纸过滤C.离子交换法D.蒸馏法7.炼铁高炉中发生了下列反应:①高温下一氧化碳将铁矿石还原为铁②高温煅烧石灰石③灼热的焦炭和二氧化碳反应④焦炭充分燃烧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①和④B.②和③C.③和④D.只有④8.小林在家做“提纯粗盐”的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将粗盐放入水中溶解﹣﹣粒子在不断运动B.溶解时用筷子搅拌﹣﹣加速溶解C.过滤粗盐水﹣﹣可将粗盐水变为纯净物D.实验时不用一次性塑料杯或纸杯﹣﹣环保低碳,要从小事做起9.我们在学习化学过程中,知道了很多关于海洋工业的知识:①海水“晒盐”②海水“制碱”③海水淡化④从海水中提取镁.以上过程都体现了人类改造物质的智慧,其中利用了化学变化的是()A.全都是B.只有②C.只有②④D.①②10.下列事实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的是()A.不能用金属铜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B.银的导电性强于铜C.镁和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D.铜能将银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来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选项有两个只选1个且正确给1分.请用2B铅笔将答题卡对应题号的正确答案标号涂黑)11.“NaCl+CO2+NH3+H2O=NaHCO3+NH4Cl”是著名的“侯氏制碱法”的重要反应,反应生成的一种盐达到一定浓度时会从溶液中首先结晶析出.下列相关认识中,正确的是()A.在加压的条件下向饱和氨盐水中通二氧化碳,更有利于反应的发生B.析出晶体后溶液为NaHCO3的不饱和溶液C.该条件下NaHCO3的溶解度比NH4Cl小D.析出的晶体后剩余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12.某金属加工厂生产过程中的废液含有少量硝酸银和硝酸铜,为回收利用资源和防止污染,该厂向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不含锌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和锌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一定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铜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可能有硝酸银和硝酸铜13.某金属加工厂生产过程中的废液含有少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为回收利用资源和防止污染,该厂向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无沉淀产生,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也能含有铜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不含铁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一定没有硝酸银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可能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14.小明发现月饼盒里的脱氧剂部分呈红褐色,査阅资料得知脱氧剂中含有铁粉和活性炭.他猜想这包脱氧剂中可能含有:①Cu和C;②Fe2O3和C;③Fe3O4和C;④Fe3O4、C和Fe;⑤Fe2O3、C和Fe.其中猜想合理的是()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⑤D.④⑤15.镁是一种化学性质活泼的金属,在空气中常温下就能被缓慢氧化.下列有关镁条燃烧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前,应先用砂纸打磨镁条至表面出现银白色B.实验时,应使用石棉网C.实验时,应用镊子夹持镁条,在酒精灯上点燃D.镁条在空气中缓慢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有大量黑烟生成16.将一根生锈的铁钉放入稀硫酸中,下列对发生变化的预测不正确的是()A.铁钉表面铁锈将会消失B.过一段时间后铁钉表面将产生气泡C.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为黄色D.溶液的质量将会减少17.如图是实验室里一瓶标签破损的白色粉末状固体.小明同学取出少量该固体放入一洁净试管中,加水振荡后固体溶解,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继续加入少量盐酸,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该固体可能是()A.Na2SO4B.NaCl C.NaHCO3D.NaOH18.如图中甲、乙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之间可以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由某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乙、丙可能依次为Fe、NaOH、CO2B.丙物质只能是氧化物或盐C.当乙为NaOH时,它由Ca(OH)2与Na2CO3反应生成D.当甲为一种碱时,它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可能产生两种沉淀19.除去难溶性杂质后的食盐中往往还含有少量的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它们在溶液中主要以SO42﹣、Ca2+、Mg2+的形式存在,为将这些杂质除净,可向食盐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钡溶液,然后滤去沉淀,再加入盐酸调至溶液pH=7,最后经过滤,蒸发得到精盐.下列操作及加入溶液顺序错误的是()A.BaCl2、Na2CO3、NaOH、过滤、HClB.BaCl2、NaOH、Na2CO3、过滤、HClC.Na3CO3、BaCl2、NaOH、过滤、HClD.NaOH、BaCl2、Na2CO3、过滤、HCl20.下列事实不能证明甲的金属活动性比乙强的是()A.自然界中甲元素只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乙元素有单质形式存在B.甲能与盐酸反应而乙不能C.甲能从乙的盐溶液中置换出乙D.化合物中甲元素显+2价而乙元素显+3价21.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合理的是()A.A B.B C.C D.D22.用括号内物质不能一次性区别开下列各组物质的是()A.CaO、CaCO3、KCl三种固体(水)B.CaCl2、Na2CO3、K2SO4三种溶液[Ba(OH)2溶液]C.Cu、Fe、CuO三种固体(稀盐酸)D.CuCl2、NaNO3、K2CO3三种溶液[Ca(OH)2溶液]23.氧化银钮扣电池常用于手表和计算器,电池内的总反应可以表示为:Zn+Ag2O=ZnO+2A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氧化银具有氧化性B.锌发生了氧化反应C.氧化银发生了还原反应D.在反应中锌元素的化合价降低24.要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和方法不可行的是()A.A B.B C.C D.D25.把等质量的X、Y、Z、M四种金属分别加入到同体积、同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再把X加入到Z(NO3)2溶液中,M加入到YNO3溶液中.反应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Z>X>M>Y B.X>Z>M>Y C.X>Z>Y>M D.Y>M>Z>X三、填空题(共25分)26.铜是人类最早利用的金属之一.(1)下列铜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填字母序号).A.铜质奖牌B.铜导线C.铜火锅(2)“湿法炼铜”的原理是硫酸铜溶液与铁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利用废旧电池铜帽(含Cu、Zn)制取海绵铜(Cu),并得到硫酸锌溶液,主要流程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2Cu+2H2SO4+O22CuSO4+2H2O①过程Ⅱ中分离操作的名称是.②过程Ⅲ中有气体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③A~E中含铜、锌两种元素的物质有(填字母序号).27.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Ba(OH)2、KNO3、FeCl3、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①取一定量的白色粉末加入足量的水,振荡,静置,得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无色.②过滤,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白色沉淀全部溶解,且有气泡产生.(1)据此推断,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可能含有;一定不含有.(2)写出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8.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课外活动中对某溶液进行了多次检测,其中三次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1)三次检测结果中第次检测结果不正确.(2)在检测时,为了确定溶液中是否存在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和氯离子,先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溶液,检验的离子是;然后继续加入过量的溶液(填化学式),其目的是;过滤后,再向滤液中加入溶液(填化学式).29.现有四只烧杯,分别盛有稀盐酸、饱和石灰水、氯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并向其中滴加了酚酞或石蕊溶液(如图所示).已知: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氯化钙溶液呈中性.选用下列药品继续实验:铁、氧化钙、氧化铁、稀盐酸、饱和石灰水、碳酸钠溶液请依据实验回答问题:(1)B中溶液是.(2)取A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甲,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则甲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取C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乙,溶液变浑浊;再加入丙,又变澄清,且由红色变为无色,无气泡产生,则乙的化学式为.(4)取D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丁,溶液变浑浊;再加入丙,又变澄清,且由红色变为无色,同时产生气泡.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溶液变浑浊的原因:.②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组成为(写出所有可能).四、实验题(共24分)30.我国著名的闽籍制碱专家侯德榜,在纯碱制造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用“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中常含有氯化钠等杂质,化学兴趣小组欲对某品牌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实验探究,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设计了下列两种实验方案进行试验.资料摘要:Ⅰ.碳酸钠和氯化钙能发生复分解反应.Ⅱ.浓硫酸具有很强的吸水性;碱石灰常用于吸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方案一]样品与氯化钙溶液反应,测定Na 2CO 3的质量分数(1)样品与氯化钙溶液的反应实验(杂质不与氯化钙溶液反应):(2)分析滴加的CaCl 2溶液要过量的原因: ;(3)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进行过滤,把获得的沉淀物进行洗涤、干燥、称量.利用沉淀物质量计算Na 2CO 3的质量分数为91%.如果不洗涤沉淀物会造成测定结果大于91%,这是因为 .[方案二]样品与稀盐酸反应,测定Na 2CO 3的质量分数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铁架台略去)和试剂,通过测定样品和稀盐酸反应产生的CO 2气体的质量,计算Na 2CO 3的质量分数(装置气密性良好,忽略盐酸的挥发性且每步反应或作用都是完全的).(4)打开止水夹K ,先对装置A 和B (已连接)通入已除去CO 2的空气一会儿,以排尽装置A 和B 中含有的 ,再接上装置C 和D .(5)关闭止水夹K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杂质不与盐酸反应),装置A 中样品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6)待装置A 中的反应结束后,再一次打开止水夹K ,继续往装置通入已除去CO 2的空气一会儿.根据定律,装置 (填标号)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就是产生CO 2的质量,由此计算出该样品中Na 2CO 3的质量分数.若没有装置D ,将会使测定结果 (选填“偏大”或“偏小”).31.金属材料在国防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图1为歼﹣15飞机在辽宁舰上起飞.(1)铝合金用于制造飞机的外壳,铝合金材质的主要优点是、.(2)改装前的辽宁舰舰身锈迹斑斑,钢铁的锈蚀主要是铁与空气中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工业生产中常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为了避免轮船的钢质外壳被腐蚀,通常在轮船外壳上镶嵌比铁活动性强金属.小明为探究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2的两个实验:①实验一中,小明以“金属表面产生气泡的快慢”为标准来判断锌、铁的活动性强弱,有同学认为不够合理,理由是.②实验二中,若出现现象,可证明铁的活动性强于铜,(4)辽宁舰的建造耗费了大量的钢材.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图3所示装置模拟炼铁的化学原理,并测定赤铁矿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装置气密性良好,反应完全且赤铁矿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称重赤铁矿样品的质量为wg).①装置A中生成铁的化学方程式为,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要测定该赤铁矿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需要测量的数据是.五、计算题(11分)32.有①Cu﹣Zn ②Cu﹣Ag 两种貌似黄金的合金,它们都有其特殊的用途,但一些骗子常用它们做成饰品冒充真黄金欺骗消费者.对此,化学科学有责任加以揭露.(1)现有上述两种合金制成的假黄金饰品各一件,小明同学只用稀盐酸和必要的实验仪器就鉴别出其中一种饰品是假黄金,它是合金(填写代号);若要证明另一种饰品也是假黄金,可选用一种盐溶液来验证,这种盐可以是(写一种盐的名称或化学式);(2)取与上述用稀盐酸鉴别出的同种合金10g,放入烧杯中,再向其中加入93.7g某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测得烧杯内剩余物质的质量共为103.5g.①上述过程中变化的质量10g,+93.7g﹣103.5g=0.2g是(填物质的名称或化学式)的质量;②10g,该合金中铜的质量是多少?已知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全部溶解,求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2016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用2B铅笔将答题卡对应题号的正确答案标号涂黑)1.下列物质的名称与化学式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熟石灰CaO B.纯碱NaOHC.小苏打NaHCO3D.水银Ag【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在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根据化学式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可以判断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解答】解:A.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化学式为CaO,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化学式为Ca(OH)2,故错误;B.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其化学式为Na2CO3,故错误;C.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化学式为NaHCO3,故正确;D.水银是汞的俗称,化学式为Hg,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2.某物质为金属材料,则该物质()A.一定是单质B.一定是化合物C.一定是混合物 D.可能是单质或混合物【考点】金属材料及其应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合金是指由一种金属跟其他金属或非金属融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解答】解:金属材料包括金属和合金.因此该物质可以是金属单质也可以是合金等混合物.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时要掌握材料的分类方法,例如金属材料包括金属和合金.3.下列关于利用海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海底蕴藏着无以计数的能源,所以我们不用担心未来能源问题B.之所以可以大规模利用海水制取镁,是因为镁盐是海水晒盐的产物之一C.除镁之外,溴、碘等也可以利用海水大量制取D.现在,通过淡化海水可以得到充足的淡水,所以“珍惜每一滴水”的理念过时了【考点】海洋中的资源;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专题】化学知识生活化;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海底蕴藏的资源储量分析;B.根据海水晒盐的产物主要是氯化钠进行分析;C.根据海水中含有镁、溴、碘等多种元素分析;D.根据海水淡化的过程分析.【解答】解:A.海底虽然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包括可燃冰,但是储量也是一定的,虽然以后开采使用,储量也会减少,故错误;B.海水晒盐的产物主要是氯化钠,镁盐很少且不容易分离,故错误;C.海水中含有镁、溴、碘等多种元素,故可用海水制取,故正确;D.海水的淡化过程需要消耗大量能源,成本较高,不现实,故仍然要珍惜每一滴水淡水,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海水的利用,明确题干含义是解本题关键,难度不大.4.下列物质中不含盐的是()A.洗涤用的纯碱B.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小苏打C.医疗上做钡餐透视用的硫酸钡D.建筑用的熟石灰【考点】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分类.【分析】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洗涤用的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项错误.B、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项错误.C、医疗上做钡餐透视用的硫酸钡,是由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项错误.D、建筑用的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是由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不含盐,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物质类别的判别,抓住碱与盐的特征、熟悉常见的物质的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5.欲除去氯化钙溶液中含有的少量盐酸,在不用指示剂的条件下,应加入的试剂是()A.石灰石粉末B.生石灰C.石灰水D.纯碱【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酸的化学性质.【专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盐酸能与过量的石灰石粉末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难溶于水石灰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B、CaO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但氧化钙过量,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引入新的杂质氢氧化钙,故选项错误.C、石灰水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若不用指示剂,不好判断反应是否恰好进行,容易引入新的杂质氢氧化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氯化钙溶液和盐酸均能与纯碱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A.【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6.下列方法不适于用来淡化海水的是()A.反渗透法 B.用滤纸过滤C.离子交换法D.蒸馏法【考点】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专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空气与水.【分析】淡化海水就是将海水中的可溶性杂质(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钙等)除去的过程,根据淡化原理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反渗透法,是利用压力差作为推动力的膜法分离技术,该方法能用来淡化海水,故选项错误.B、用滤纸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而海水淡化是除去海水中的可溶性杂质,该方法不能用来淡化海水,故选项正确.C、离子交换法可以除去海水中的离子,从而达到淡化海水的目的,该方法能用来淡化海水,故选项错误.D、蒸馏法一般采用“多级闪急蒸馏法”,其原理是利用减压时水的沸点降低,使热盐水依次流经若干个压力逐渐降低的闪蒸室,逐级蒸发降温,再将水蒸气冷凝成水,该方法能用来淡化海水,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海水淡化的方法,淡化海水的方法有蒸馏法、结晶法、淡化膜法、多级闪急蒸馏法等,其中最常用的为蒸馏法和淡化膜法.7.炼铁高炉中发生了下列反应:①高温下一氧化碳将铁矿石还原为铁②高温煅烧石灰石③灼热的焦炭和二氧化碳反应④焦炭充分燃烧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①和④B.②和③C.③和④D.只有④【考点】铁的冶炼;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高温下一氧化碳和铁矿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高温煅烧石灰石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灼热的焦炭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焦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而后依据化合反应的特征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化合反应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其特征是:“多变一”A、一氧化碳和铁矿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B、石灰石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的反应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符合一变多的分解反应特征.C、焦炭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的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D、焦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只有这样才能对物质的反应类型做出正确的判断.8.小林在家做“提纯粗盐”的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将粗盐放入水中溶解﹣﹣粒子在不断运动B.溶解时用筷子搅拌﹣﹣加速溶解C.过滤粗盐水﹣﹣可将粗盐水变为纯净物D.实验时不用一次性塑料杯或纸杯﹣﹣环保低碳,要从小事做起【考点】氯化钠与粗盐提纯;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白色污染与防治.【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A、根据粒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溶解时用筷子搅拌的目的进行分析判断.C、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据此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实验时使用一次性塑料杯或纸杯,会造成白色污染、浪费资源,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将粗盐放入水中溶解,是构成粗盐的粒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运动到水分子中间去了,故选项说法正确.B、溶解时用筷子搅拌,能加快溶解,故选项说法正确.C、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过滤粗盐水只能除去不溶性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不能将混合物变为纯净物,故选项说法错误.D、如果在实验时使用一次性塑料杯或纸杯,会造成白色污染、浪费资源,实验时不用一次性塑料杯或纸杯,符合环保低碳的理念,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粗盐提纯的原理、注意事项、过滤的原理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9.我们在学习化学过程中,知道了很多关于海洋工业的知识:①海水“晒盐”②海水“制碱”③海水淡化④从海水中提取镁.以上过程都体现了人类改造物质的智慧,其中利用了化学变化的是()A.全都是B.只有②C.只有②④D.①②【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①海水“晒盐”只是水分蒸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②海水“制碱”需要通过复杂的化学变化,制取纯碱,属于化学变化;③海水淡化是将海水中杂质除掉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④从海水中提取镁,需要用熟石灰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再用盐酸与氢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再将氯化镁通电分解,制取镁,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10.下列事实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的是()A.不能用金属铜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B.银的导电性强于铜C.镁和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D.铜能将银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