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学年语文期末备考模拟测试题

合集下载

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测试卷(原卷版)(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测试卷(原卷版)(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卷(原卷版)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自1898年马建忠文言语法著作《马氏文通》的出版,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吕叔湘开始着眼于“史”的研究,再到八十年代至今,断代汉语语法史研究不断深入,取得可喜成就。

但是,仍有很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研究的深度、广度须进一步深化拓展。

古代文献浩如烟海,并不是所有的文献都适合拿来做语法史研究,必须加以鉴别,选取能够反映各个时代语言实际的材料。

这就要求注意语体,反映口语特征的材料通常更有价值;语料的时代和方言背景要尽量明确可靠,时代不确定的材料只能作为参照,不能以其确定语法发展演变的脉络;选择可靠的版本,避免使用后世改动过的文献。

甲骨文、金文、出土简帛等未经后人改动的资料尤其值得重视。

新发现的材料往往带动一个学科的快速发展,甚至产生新的学科,如甲骨文的发现与甲骨学、敦煌文献的发现与敦煌学等。

近年来出土文献、外域汉语文献时有发布,如清华简、安大简等,都是语法史研究中应该加以拓展的材料。

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电子语料受到追捧,材料的搜集从传统的“研读发现”正在转向“关键词搜索”。

这一转向给研究者带来了便利,但弊端也很明显。

过分依赖关键词搜索容易导致研究者先入为主、轻视功底。

尤其对年轻学者来说,如果不注意文献的研读,关键词检索终将变为无源之水。

因此,在享受数字技术带来的便利的同时,还要坚守科学严谨的态度,夯实文献功底,在文献研读上力求句句字字有着落。

关键词检索还有一个弊端,就是所检索的电子文本未必可靠。

因此,急需组织力量建成权威的汉语语法史研究语料库,把历代重要语料包括甲骨文金文、简帛文献、敦煌遗书、宋儒语录、元代白话碑、明清域外教科书等,通过精心校对,按照时代先后、语料性质,分门别类地呈现给全体研究者,以便研读与检索。

断代汉语语法史研究中,历史演变视角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既然是考察语法发展的历史,自然要有历史演变的眼光。

但是以往的断代研究有的比较侧重于共时的平面描写,有的缺乏时代感和对语法演变的关注。

浙江省余姚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浙江省余姚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浙江省余姚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书(繁体作“書”)字从聿,“聿”就是笔,篆文,像手把笔,笔杆下扎了毛。

殷代有了笔,正是这个特殊的工具才使中国人的书法有可能成为一种世界独特的艺术,也使中国画有了独特的风格。

中国人的笔是把兽毛(主要用兔毛)捆缚起来做成的。

它铺毫抽锋,极富弹性,所以巨细收纵,变化无穷。

这是欧洲人用管笔、钢笔、铅笔以及油画笔所不能比的。

从殷代发明和运用了这支笔,创造了书法艺术,历代不断有伟大的发展,到唐代各门艺术都发展到极盛的时候,唐太宗李世民独独宝爱晋人王羲之所写的《兰亭集序》,临死时不能割舍,恳求他的儿子让他带进棺去。

可以想见在中国艺术最高峰时期中国书法艺术所占的地位了。

(摘编自宗白华《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材料二:书法艺术是客观世界的形体美和动态美的一种反映,也就必然地要表现出书法家的某种思想感情。

这是由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美的感受是同人们对整个社会生活的看法,同人们的世界观、审美意趣和审美理想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的,深深地浸透着一定的思想感情。

书法家以为什么美、什么不美,同他的思想感情是分不开的。

所以,当书法家通过文字的书写表现他对客观事物的形体美和动态美的某种感受的时候,他也就同时表现了和这种美的感受相联系的某种思想感情。

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表现了一种平和、自然、含蓄的美,古人说它给人的感受是“志气和平,不激不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

这种美,是同东晋相当一部分士大夫主张随顺自然、委运任化的道家思想分不开的。

书法艺术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在一些情况下还同书法家所写文字的思想内容结合在一起。

古人在论及唐代颜真卿的书法艺术时说:“观《中兴颂》则闳伟发扬,状其功德之盛;观《家庙碑》则庄重笃实,见其承家之谨……”颜真卿书法的那种严整的结构和刚正的用笔,的确是同颜真卿所写的那些内容严肃的碑文互相配合的,给人一种凛凛然的严正的感觉,表现了还处于兴盛时期唐代统治阶级的一种崇高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

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语言文字运用试题二及参考答案

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语言文字运用试题二及参考答案

我们都深知这样一个常识:睡不好的时候,我们的学习、工作状态都会变差。

而长期的睡眠问题会导致什么呢?近期有好几项研究都表明,在我们睡着的时候,大脑并没有闲着,它会激活类淋巴系统和驱动脑脊液流动,从而清除大脑中的“垃圾”,包括一些可能会导致神经退行性疾病(如老年痴呆)的有毒蛋白质,这就像园艺师修剪掉多余的枝叶,让植物生长得更好一样。

这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睡饱了精神状态就会更好。

①,就会导致大脑逐渐退化,记忆力、注意力和执行功能等各方面的认知能力都会下降。

怎样才算是健康的睡眠?②:充足的睡眠时长和规律的睡眠周期。

我们经常听说一些成功人士分享自己的经验,提到自己睡眠时间很短,这跟我们所熟知的“8小时睡眠”是相违背的,让很多人产生困惑。

其实③,8小时只是一个正常睡眠的平均值,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最佳睡眠时长是7—9小时,具体时长是因人而异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睡眠时间也不是越长越好,超过10小时的嗜睡习惯反而会增加认知功能的损伤风险。

规律睡眠周期意味着要定时睡觉,即使是周末也不赖床。

不规律的睡眠时间会增加抑郁的风险,即使是第二天补觉也是补不回来的,甚至还会导致睡眠周期失调。

1.下列句子中的引号与文中句中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

B.广大爱心人士响应政府号召,积极为“希望工程”捐款。

C.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民以食为天”的说法自古流传。

D.那只先爬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参考答案1.D2.①如果长期睡眠不足②健康睡眠有两个重要的因素③健康的睡眠不一定是8小时【解析】(2)画线句引号表示特殊含义。

A.表示强调。

B.表示特定称谓。

C.表示直接引用。

D.表示特殊含义。

故选D 。

2.第①处,横线前说"我们睡饱了精神状态就会更好",横线后说"就会导致大脑逐渐退化,记忆力、注意力和执行功能等各方面的认知能力都会下降",横线后说的是状态不好时的现象,这表明横线处是与"睡饱了"相对的信息,故可填"如果长期睡眠不足"。

高二下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卷

高二下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卷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演绎拙劣毫厘不爽B. 汗颜阴霾震耳欲聋C. 堪忧狂妄纷至沓来D. 琢磨纠葛遮天蔽日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参观,使我们深刻认识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B.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综合国力也在不断增强。

C. 这场足球比赛,尽管双方实力相当,但观众们仍然觉得比赛过程过于平淡。

D. 他的演讲,既有深度又有广度,赢得了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3.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月光如流水般洒在湖面上,泛起层层涟漪。

B. 他的眼睛像两颗闪亮的星星,照亮了黑暗的夜晚。

C.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读后让人受益匪浅。

D. 那里的风景如画,美得让人陶醉。

4. 下列各句中,括号中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文章洋洋洒洒,引经据典,读起来令人叹为观止。

(津津有味)B. 面对困境,他毫不退缩,迎难而上,最终取得了成功。

(坚忍不拔)C. 她的表演生动形象,引人入胜,让观众们如痴如醉。

(栩栩如生)D. 在这次比赛中,他表现出色,屡屡得分,成为了队伍的得分王。

(独占鳌头)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国古代著名诗人杜甫曾写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 他说:“这次旅行真是太棒了,我们去了很多地方,如北京、上海、广州等。

”C. 他问:“你今天晚上有什么安排?”D. “你知道吗?”他神秘地问道,“我最近发现了一个特别的地方。

”二、阅读理解(每小题3分,共30分)(一)现代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人工智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从智能家居、自动驾驶到医疗诊断,AI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

然而,AI的发展也引发了许多担忧。

有人担心AI会取代人类的工作,有人担心AI会失控,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新高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新高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新高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的文化就是以诗歌传统为中心的文化。

我们今天如何借鉴这一传统呢?从艺术的角度说,我们能够借鉴的主要是诗的语言。

因为小说有人物、情节,戏剧还有舞台、表演等,而诗歌除了语言之外,什么都没有。

语言是人类非常宝贵的创造,有了语言,才有充分的思维,才有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使人类从本能向无限发展。

可是,艺术需要鲜明的感性,而语言中的感性却是间接的。

音乐可以使用音响,绘画可以使用色彩、线条,它们都能直接诉诸听觉和视觉。

而语言却不能直接被感受,而是通过许多概念的间接认识。

所以,这是一个困难,诗歌的艺术就在于能充分地发挥语言的创造性来获得最新鲜、最丰富的感受。

杜甫的名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给我们何等深刻的印象!但诗人不过是使用了“落日”“大旗”“马”“风”这样一些意象。

这便是语言的艺术性,证明了诗歌创作的成功。

诗歌作为语言的艺术,既不能舍弃语言,又不应被概念和逻辑性所局限,这就要有特殊的处理办法,诗歌因此又是一种特殊的语言。

最起码的一点,在形式上,诗歌要分行。

古典诗歌过去是可以不必分行的,那是因为古典诗歌在形式上具有鲜明的节奏性,不分行也等于分了行。

分行也好,节奏也好,都是为了有利于摆脱散文与生俱来的逻辑性和连续性,使语言中感性的因素得以自由地浮现出来,这也就是诗歌语言的飞跃性。

富于跳跃感的节奏有利于诗歌语言的飞跃,从日常的语言中萌发出特殊的语言,捕捉到日常语言中难以捕捉到的新鲜感受。

唐诗在诗歌语言上的发展已经达到了这样的程度,那些为语法而存在的虚字都可以省略,因为这些虚字都没有什么实感,省略了就更有利于飞跃。

可是我们又不能失掉现实生活中的语言,因此,省略掉这些字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掌握过程。

我们新诗的这个过程还很短,就还不容易做到这一步。

河南省2024_202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河南省2024_202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河南省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考生留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力行,《中庸》记载:“力行近乎仁。

”其大意为努力实行,全力以赴去做事就接近仁了。

原文是:“子曰:‘好学近乎知。

力行近乎仁。

知耻近乎勇。

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

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

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努力行事之仁与好学之智、知耻之勇一并成为儒者必修的三个功夫。

儒家尊奉“中庸”为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主见不偏不倚、过犹不及,但是中庸并不意味着不思进取、不求突破、迂腐保守、不作为。

细读《中庸》,其通篇都在告诫我们要至诚至性,率性而为,行乎当行,止乎当止,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等很多力行、重行思想,将力行作为君子之大德。

那么,力行何以成为君子之仁德?首先,中国传统思想历来重行,并且深知“行之难”。

《尚书·说命中》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懂得道理很简单,难的是付诸行动,孔子主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也正是由于做到很难,才更凸显力行者的道德品质和人生境界。

其次,德性最终要通过“行”呈现出来。

“内圣外王”是传统儒家的基本主见,也是历代儒者的不懈追求。

圣人之道就是要以上率下,真诚地呈现自己的治世之德和经世之能,殚精竭虑地谋事成事,化育万物,感动他人。

到宋明时期,力行思想得到空前发展。

北宋张载先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横渠四句”将力行的人格境界提升到新的高度。

这一时期,陈亮的事功学说、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尽管在知与行上各有侧重,但是在强调力行的重要性上却是一样的。

陈亮主见“重实事”“讲实学”,致力于“济时、救国、经世、致用”。

最新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模拟测试习题:带答案

最新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模拟测试习题:带答案

最新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模拟测试习题:带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 其中选择习题每小习题2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炙热( zhì) 脚踝( guǒ) 痉挛( jīng) 冰凉砭骨( biān )B. 赝品( yàn ) 游弋( yì) 蒙骗( méng) 膘( piáo )肥体壮C. 揩拭( kāi ) 驯服( xùn ) 趿拉( tā) 爱憎( zēng )分明D. 虬曲( qiú) 偌大( nuò) 晌午(xiǎng) 一哄而散( hòng )2.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现在,素芭父母为操办她的婚姻大事而焦急不安,村人也到处遣责他们,甚至要把他们逐出种姓的流言斐语,到处扩散着。

B. 在整个旅途中,她一直是直挺挺地背靠着椅子,两手安着膝盖上的一个漆皮剥落的皮包。

她脸上露出那种安贫若素的人惯有的镇定安祥的神情。

C. 我至今还记得那凉丝丝的静密的清晨……记得那座满目金黄、树叶开始调零,因而显得稀稀落落的大果园。

D. 我觉得它是一切烦恼的根源,是一件诋毁和败坏现实的下流东西。

我想把它付之一炬,但怕一本无限的书烧起来也无休无止,使整个地球乌烟瘴气。

3.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古董店老板横捧竖捧地仔细瞧了半天,马上做出一副的神气,把葫芦向校役一推:“要卖就算五块钱吧。

”②每件事都有一定的规矩。

……男性的观点支配着我们的生活,是它了规范,订出惠特克的尊卑序列表。

③古有“嫦娥奔月”,今有航天员出舱行走。

现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从前的幻想今天都有可能成为现实。

A.冷酷制定以至B.冷淡制订以致C.冷淡制定以至D.冷酷制订以致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是( )A. 清兵卫的父亲对清兵卫总是耳提面命,粗暴地扼杀孩子的天性和禀赋,在他身上体现了成人世界专制、愚蠢、保守的一面。

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考试卷(一)套真题

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考试卷(一)套真题

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考试卷(一)一、现代文阅读(36分)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传统农耕文明及其文化系统,是中国古典美术的基础。

中国人对自然的亲和态度,对山水林木的深情凝望,对植物鸟虫细腻的审美,对四季规律的准确把握,对田园生活的诗意美化,对安土乐居、落叶归根的期盼,无不体现出温带大陆性气候中农耕民族的自然审美偏向。

士人和僧道构筑的精神天地与世俗社会现实世界拉开了些许距离,但关注的焦灼目光从未移开,甚至是以退为进、以隐促出,以超脱之姿态求深度精神介入,无为而无不为。

中国古典美学把中和之美奉为至高标准,在世界美学之林独树一帜。

大俗大雅、雅俗共赏、雅俗转化,使高雅艺术和民间艺术内在沟通,村夫石匠可能在造园立石中有天机野味,世外高人担水砍柴间也解悟土风妙道,艺术家则在曲水流觞、渔樵唱晚的生活嬉戏中感悟艺术真谛。

中国古典美学与日常生活审美密切联系,日用品直接成为艺术品系列,工艺美术中体现文人雅趣,虽然缺失话语权的实用艺术和生活审美观没能在文字系统获得传承优势,但以器物形式实实在在支撑起中国人的审美情趣。

如石器、玉器、陶器、青铜器、铁器、金器、漆器、木器、竹器、藤器、瓷器、丝绸、刺绣等等,民俗文化与器物制作水乳交融,处处体现出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意义支撑。

与西方体系性美学自上而下的哲学血统不同,中国古典美学是从艺术品评经验中滋蔓出的经验形态,自下而上,升华而成,与艺术体验息息相关。

诗品、词话、画论、书法、曲论、剧评、小说评点等等,无一不细致入微曲尽其妙。

读中国美学能找到写诗作画门径,能分出上中下品,能成为艺术家知音,具备精微的内行品味和深厚的艺术涵养,真的是内行看门道。

在宗教意识相对淡薄、崇尚文治科举取士的中国,文人趣味便成了审美领域的引领者,权贵和百姓均乐于附庸风雅,文人趣味曲高和寡但自命不凡。

文人因本身就是艺术生产者和专业评判者,尽管常常遭受宗教道德政治文化的强势冲击,但长久看来仍始终把握圈内话语权,有禁得住艺术史考验的审美标准,能形成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传承系统。

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河北省邢台市其次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

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六朝志人的小说特别简洁,同志怪的差不多,这有宋刘义庆做的《世说新语》可以做代表。

如:“阮光禄在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

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

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遂焚之。

”(卷上《德行篇》)这就是所谓晋人的风度。

以我们现在的眼光看去,阮光禄烧车是觉得有些惊奇的,但在晋人却并不以为惊奇,因为那时看重的是奇妙的举动和玄妙的清谈。

这种清谈,本从汉代清议而来。

汉末政治黑暗,一般名士争论政事,一起先在社会上很有势力,后来遭执政者嫉视,慢慢被害,如孔融、祢衡等都被曹操设法害死,所以到了晋代的名士就不敢再争论政事,而一变为专谈玄理;清议而不谈政事,这就成了所谓清谈了。

但这种清谈的名士,当时在社会上却照旧很有势力,若不能玄谈的,似乎不够名士的资格;而《世说》这部书,差不多就可以看做一部名士的教科书。

《世说》之前还有《语林》、《郭子》,不过现在都没有了。

而《世说》乃是纂辑自后汉至东晋的旧文而成的。

后来有刘孝标给《世说》作注,注中所引的古书多至四百余种,而今又很少传下来;所以后人对于《世说》看得更珍贵,到现在还很通行。

此外还有一种魏邯郸淳做的《笑林》也比《世说》早。

它的文章比《世说》质朴些,现在也没有了,不过在唐宋人的类书上所引的遗文中还可以望见一点,内容不外俳谐之谈。

《笑林》、《世说》两种书到后来都没有什么发达,因为只有仿照,没有发展。

如社会上最通行的《笑林广记》,当然是《笑林》的支派,但是《笑林》所说的多是学问上的滑稽;而到了《笑林广记》,则落于形体上的滑稽,专以鄙言就形体上谑人,涉于轻薄,所以滑稽的趣味就降低多了。

至于《世说》,后来仿照的更多,从刘孝标的《续世说》始终到清代王晫所做的《今世说》,现在易宗夔所做的《新世说》等,都是仿《世说》的书。

山东省部分市2024_202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分类汇编古诗阅读专题含解析

山东省部分市2024_202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分类汇编古诗阅读专题含解析

山东省部分市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分类汇编古诗阅读专题(含解析)山东省济南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统考语文试题四、(17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别舍弟宗一①柳宗元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送和甫至龙安微雨因寄吴氏女子②王安石荒烟凉雨助人悲,泪染衣襟不自知。

除却春风沙际绿,一如看汝过江时。

[注]①柳察元的堂弟宗,从柳州到江陵(今期北江旋)去。

柳宗元写此诗送别,柳宗元此时已被贬为柳州刺史。

②和甫:王安石弟王安礼。

吴氏女子,王安石的长女,吴安持的妻子。

古时女子出嫁后,从夫姓,称某氏。

18. 下列对第一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零落”“春尽”等词语交代写作时间,即春尽时分或春夏之交。

B. 领联运用数词,对仗工整,从空间、时间上高度概括,极富感染力。

C. 诗人被贬南荒,境况险恶,而宗一将行经洞庭,也很难有更好前程。

D. 尾联运用想象并融情于景,表明兄弟相隔两地,只能寄以相思之梦。

19. 两首诗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山东省滨州市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4.(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摇落①杜甫摇落巫山暮,寒江东北流。

烟尘多战鼓,风浪少行舟。

鹅费羲之墨,貂余季子裘②。

长怀报明主,卧病复高秋。

【注】①本诗是唐大历元年作者在夔州时的作品。

②季子裘:指战国时苏秦入秦求仕,资用耗尽而归之事。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摇落”一词言简意赅,与“无边落木萧萧下”有异曲同工之妙。

B.第三句“烟尘”运用借喻的手法,表现了战火连天、民不聊生的局势。

C.第五句所言的“羲之墨”指的是王羲之为山阴道士抄写的《道德经》。

D.第六句运用“苏秦求仕”的典故,既表现了自身的困顿,也借以言志。

16.这首诗在构思方面与《蜀相》有诸多相像之处,请简要说明。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附答案)【推荐下载】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附答案)【推荐下载】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附答案)一、基础应用(14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背篓/背井离乡着迷/不着边际卡壳/拦路设卡狡黠/黔驴技穷B、肥胖/心宽体胖鲜见/屡见不鲜蛮横/飞来横祸芊绵/阡陌交通C、饿殍/人浮于事针灸/脍炙人口喘息/水流湍急作坊/作壁上观D、沏茶/雕栏玉砌提防/醍醐灌顶诧异/姹紫嫣红伶俜/袅娜娉婷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精粹矍烁再所不惜人情世故B、部署好像金碧辉煌细水常流C、梳妆赋与人才辈出破涕为笑D、坐落针砭山清水秀各行其是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人格,。

,,,。

①它要求一个人应有高尚的道德追求②勇于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义务③是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和④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⑤是指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⑥做到自尊、自爱、自强、自律A、③⑥①④⑤②B、③⑤①②⑥④C、⑤②①⑥④③D、⑤③①②④⑥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针对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即将于2月28日开幕的世界经济论坛第三十九届年会确定了“重塑危机后的世界”,旨在寻找稳定金融市场与促使经济增长的良策。

B、身遭贬谪,心忧天下,自古以来就是仁人志士推崇的高风亮节。

范仲淹凭借他的《岳阳楼记》这篇传世之作发表了他响亮的人生宣言。

C、南昌火车站位于京九、浙赣两条铁路干线的交汇处位置,今年春运期间,日均发送旅客量比去年增长了56%。

尽管是大年初一,车站的大厅里仍有不少旅客在排队购票。

D、多年来,我国能在国外叫得响的文化产品,大都是功夫、杂技和民俗表演,中国的文化产品要突破走出去的瓶颈,需要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新、加工和挖掘。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有人发出设立《中国手书日》的号召,呼吁人们在一年中的某一天,放弃手机、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用手书方式写一封家信,记一篇日记,抄写几首古诗词等,颇有几丝浪漫主义色彩。

浙江省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浙江省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台州市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质量评估试题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应该起步于对数的认识和记数方法的形成。

在古代中国,数字的产生究竟始于何时,现在无从考证。

可以肯定的是,在传说中的“结绳记事”年代,古人已经有了数的概念,其对应的时期应该在文明产生之前。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无法找到明确的考古依据,以此确定其具体年代。

在目前已知的古代遗存当中,半坡遗址一些器物上的刻画符号,很可能与数字有关,但那也只是今天人们的一种猜测。

现在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在殷墟出土的商代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数字的具体记录,包括从一到十以及百、千、万,最大的数字是三万。

从这些数字中,可以看出古人的记数法——十进位值制。

十进位值制这种记数法的发明,是古代中国人对世界文明发展的一大贡献。

与发明十进位值制记数方法相应的是,古代中国人还发明了一种十分重要的计算方法——筹算。

筹算完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以算筹作工具的一种数学计算方法。

根据《汉书·律历志》的记载,算筹是一种长六寸、直径一分的小圆竹棍。

古人在用算筹表示1-9九个数字时,有纵横两种摆法,为减少算筹使用,其中5-9这四个数字则以上方摆一个纵横相反的算筹代替五个算筹。

0这个数字则以空位表示。

再用它们依据纵横相间的方式组合表示一个数:在个位、百位、万位、百万位等摆纵式,在十位、千位、十万位、千万位等摆横式。

在明确了算筹的摆放方法之后,就可以根据一定的规则,利用算筹进行加减乘除、开平方以及其他的代数计算了。

后来在筹算的基础上又发展出了珠算。

珠算明代时在中国得到了普及,取代了筹算。

筹算虽然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它的痕迹直到现在仍然存在,在日常生活中的“筹划”“统筹”等词语身上,仍然可以看到历史上筹算的影子。

珠算较筹算更为快捷方便,因而使用范围也更加广泛。

快捷的计算工具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来说太重要了,正因为如此,国外曾有人把算盘称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年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水平测试模拟试题

年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水平测试模拟试题

年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水平测试模拟试题想要学习进步,就要不停地对所学的知识勤加练习,因此为大家整理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水平测试模拟试题,供大家参考。

一、(12分)1.下列各句中,注音正确、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3分)A.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灸(zhì)做奖赏。

B.同学们现在来读莎士比亚戏剧这样的精典,可能会有些隔膜(mó)。

C.国产影片在好莱坞大片压力下步履为艰,但也不断显露(lòu)生机。

D.父爱应该是宽容的、耐心的,不应该是咄(duō)咄逼人和专横的。

2. (3分)近年来,私家车的迅猛发展,催生了美轮美奂(A)的车贴语文(粘贴在车身上的告示语)。

一些个性张扬、以另类为时尚的年轻车主大都舍弃了“保持车距”、“小心驾驶”之类千篇一律(B)的表述,别有用心(C)地选择了“奥特曼”、“移动障碍物,请绕行”、“距离产生美”、“女司机+磨合+头一年=女魔头”等告示语,五光十色(D)、争奇斗怪。

“车贴”逐渐成为这些年轻人表达自我的新平台。

3. (3分)(A)“织围脖”是当今时尚的人群。

(B)其中的“围脖”,指的是“微博”,是“微型博客”的简称,“织围脖”即“写微博”。

(C)与博客相比,“微博”的使用方法更简便,更迅捷。

(D)如今互联网已迅速进入“微博时代”,名人不仅热衷于“写微博”,普通人也乐于成为“微博写手”。

4.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使之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在今天这样的竞争时代,应该怎样理解“和”的精神呢? 。

竞争要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下进行,通过竞争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以达到“和”的境地。

①“和”是多样性的统一。

②正如孔子所说:“君子和而不同。

”③动听的音乐,美味的菜肴,都是多样性的统一。

④“和”并不是善恶不分,是非莫辨,不是简单的混同。

A. ④②①③B. ④③②①C.①③④②D. ①④③②二、(9分)阅读(甲)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鲁侍萍:不是我要来的。

高二年级语文期末模拟卷(全解全析)

高二年级语文期末模拟卷(全解全析)

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知识范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5.难度系数:0.68。

6.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39分)评卷人得分一、(15分)1—2题。

小说课的兴起,应于大学教育理念和制度的探索创新。

在以往的文学教育中,文学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三者虽不至于分疆而治,但很难做到亲密无间。

小说课却几乎地实现了三者的交叉融合。

讲授者的初衷虽不是讲成小说史,但在选讲经典篇目时,已无形中完成了类似文学史的筛选工作。

课堂上对具体作品的解读,时刻要求讲授者兼具文学批评的眼光和文学理论的修养。

也就是说,讲授者实际上身兼小说家、批评家和教育者等多重身份。

当小说的接受对象从读者大众到学生听众时,它的表现形式也从口头讲授到整理出版。

在后续的传播中,小说课所彰显的文学趣味、观念和立场,对大众的文学解读、文学消费和文学接受可能产生的影响,难以估量。

在这个意义上,小说课的兴起密切着文学生活的变迁。

在当下的文学生活中,小说课有着重要的意义与影响。

其中最突出的是小说课起到彰显独到眼光、丰富批评类型的作用。

小说课作为特殊形态的文学批评,乃是作家对作家的批评,这些批评文学未必都能达到“大师的批评”的理想境界,但至少都别开生面,引人入胜。

浙江省嘉兴市2024_202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检测试题

浙江省嘉兴市2024_202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检测试题

浙江省嘉兴市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检测试题(2024.7)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词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藉没有标点,即使饱学之士也可能会读错句读,很多断句看上去不无道理,但只有一种最合原意,以“如履薄.(báo)冰”的精神勉力为之,才不致贻.(yí)笑大方。

B.他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萦绕耳畔,犹其是当我把珍藏已久的爱情书信集编就付梓.(xīn)的时候,我仿佛又看到他把我的手紧紧地攥.(zuàn)着,豪爽地大笑起来。

C.该公司在群雄逐鹿的市场竞争中独辟蹊.(xī)径,靠高科技创建市场,以稀奇制胜的营销战略赢.(yíng)得了无法估量的商誉,企业规模迅猛发展,销售利润连年翻番。

D.晚会以富含诗意的《天鹅湖》开幕,用扬溢着喜气的《堂吉诃德》压轴.(zh6u),中间所用的舞剧选段,都属于不同流派的作品,呈现出迥.(jiǒng)然有别的风格。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近年来,我国各大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方兴未艾....。

[甲]中国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陈履生说,伴随着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新技术,博物馆纷纷加快建立数字资源库、利用“云端”发布馆藏、介绍展览、开设网上展厅。

“网上博物馆”既拓展了博物馆专业范围,也适应了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要求,更.扩大了社会影响。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博物馆数字化得到了一日千里....的发展。

国家文物局通过新媒体和虚拟现实等段,满意观众在线观展的需求。

[乙]登录国家文物局政府网站“博物馆网上展览平台”,观众可以干脆观看“历史类”“艺术类”“军事类”等类别展览,也可以在地图上选择不同省份,观看当地举办的展览。

[丙]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中国文物出境展也收录其中,例如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举办的“秦汉文明展”、在荷兰国家军事博物馆举办的“成吉思汗展”等,满意了不同观众的多样化文化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高二下学年语文期末备考模拟测试题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最直接的方法便是通过试题,下文为大家整理了高二下学年语文期末备考模拟测试题,赶快来检验自己吧。

一、现代文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鼎在中国由来已久。

它最初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炖煮和盛放食品。

鼎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

最早的鼎是粘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发展为用青铜铸造的铜鼎。

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乏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

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演变为传国的重器了。

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京。

从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

鼎自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寂力的象征后,“鼎”字也被赋予了显赫、尊贵、昌盛等政治引申意义。

譬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三足鼎立等等。

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

它既是文明的见证,又是文化的栽体。

根据禹铸九鼎的传说,可以推想,我国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

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司母戊”大方鼎就是商代晚期的青铜鼎,它呈长方形、四足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商代青铜器。

鼎腹内有“司母戊”三字,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而铸造的。

清代出土的大孟鼎、大克鼎等都是西周时期的著名青铜器。

鼎和其它青铜器上的铭文,记载了商周时代的典章制度和册封、祭祀、征伐等史实,而且还把西周时期的大篆文字传给了后世,形成了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金文书法艺术,鼎也因此更加身价不凡。

美学家李泽厚认为,中国青铜器以其特有的三足器——鼎为主要代表,器制沉雄厚实,纹饰狞厉神秘,刺镂深重凸出,是我国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最具审美价值的工艺品。

现代汉字中的“鼎”字,虽然经过_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多次变化,但仍然保留着“鼎”这一事物的风范和形体特点,其物其字几乎融为一体,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

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

这种礼俗在我国已传承至今。

由于自古以来,鼎就是我国一种庄严的重要礼器,象征着祖国昌盛、稳固、团结、统一和权威,亦是和平、发展、昌盛的吉祥物代表。

故在当今一些重大外交场合和国家的一些重大政治活动中,都会由鼎来唱主角。

上世纪2019年10月2l日,在联合国总部纽约,为庆贺联合国50华诞,我国政府向联合国赠送一尊青铜巨鼎——世纪宝鼎”。

该“世纪宝鼎”是具有我国商周青铜工艺风格的艺术精品,采用整体铸造,一次浇注成功。

鼎身高2.1米,象征2l世纪。

姿呈三足鼎立,双耳高耸,满身纹饰。

有金文:“铸赠世纪宝鼎,庆贺联合国五十华诞。

”鼎底座高0.5米,2米见方,上铸56条夔龙纹饰,象征中华民族都是龙的传人。

鼎的整个造型,雄伟祥和,气势宏大,古朴典雅,美观庄重。

2019年1月1日,我国以法律形式规定免征在我国已征收了2019年的农业税。

同年9月29日,河北省灵寿县青廉村农民王三妮的一尊“告别田赋鼎”问世了。

这是一住普通农民用中华民族最古老、最庄重的方式来铭记这一千古盛事。

1.下列对“鼎”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鼎最初是古代的烹饪之器,后演变为国家和权力的象征。

B.鼎最早是用粘土烧制,叫陶鼎,大约在4000多年前发展为用青铜铸造的铜鼎。

C.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它既见证了中华古代文明,又传承了中华悠久文化。

D.鼎作为传国重器,是和平、发展、昌盛的吉祥物代表。

2.下列各项中不能表明“鼎是一种重要礼器”的一项是?? (? )A.商灭夏,九鼎迁于商都毫京;周灭商,九鼎又迁于周都镐京。

B.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

C.我国政府向联合国赠送了“世纪宝鼎”,庆贺联合国50华诞。

D.河北省灵寿县农民王三妮铸“告别田赋鼎”,铭记我国免征农业税这一盛事。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商代青铜器上的大篆铭文记载了当时的典章制度史实,形成了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金文书法艺术。

B.“司母戊”大方鼎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商代青铜器,鼎腹内有“司母戊”三字,表明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而造。

C.李泽厚认为,鼎以其器制沉雄厚实,纹饰狞厉神秘,刻镂深重凸出,成为我国最具审美价值的青铜工艺品。

D.“世纪宝鼎”是体现我国商周青铜工艺风格的艺术精品,其夔龙纹饰、三足鼎立造型均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二、古代诗文阅读( 39分)(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19分)吴祜字季英,陈留长垣人也。

父恢,为南海太守。

祜年十二,随从到官。

恢欲杀青简以写经书,祜谏日:“令大人逾越五岭,远在海滨,其俗诚陋,然旧多珍怪,上为国家所疑下为诸侯所望。

姑书若成,则载之兼两②。

昔马援以薏苡①兴谤,嫌疑之间,诚先贤所慎也。

”恢乃止。

及年二十,丧父,居无檐石,而不受赡遗。

常牧豕于乡坦泽中,行吟经书。

遇父故人,谓曰:“卿二千石子而自业贱事,纵子无耻,奈先君何?”祜辞谢而已,守志如初。

后举孝廉,将行,郡中为祖道,祜共小吏雍丘黄真欢语多时,与结友而别。

功曹以祜倨,请黜之。

太守曰:“吴季英有知人之明,卿且勿言。

”真后亦举孝廉,除新蔡长,世称其清节。

迁胶东候相。

祜政唯仁简,以身率物。

民有争诉者,辄闭门自责,然后断其讼,以道譬之。

或身到阁里,相和解。

啬夫③孙性私赋民钱,市衣以进其父,父得而怒曰:“有君如是,何忍欺之!”促归认罪。

性惭惧,诣阁持表自首。

祜屏左右问其故,性具谈父言。

祜使归谢其父,还以衣遗之。

祜在胶东九年,迁齐相,大将军梁冀表为长史。

及冀诬奏太尉李固,祜闻而请见,与冀争之,不听,冀怒而起入室,祜亦径去。

冀遂出祜为河间相,因自免归家,不复仕,躬灌园蔬,以经书教授。

年九十八卒。

(选自《后汉书?吴祜传》,有删节)注:①薏苡(yìyǐ):一种草本植物。

②兼两:同时使用两辆车。

③啬夫:农夫。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昔马援以薏苡兴谤????????????????? 作《师说》以贻之B.吴季英有知人之明,卿且勿言???????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C.居无檐石,而不受赡遗?????????????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D.冀遂出祐为河间相,因自免归家?????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吴祜品节的一组是(??? )①嫌疑之间,诚先贤所慎也②居无檐石,而不受赡遗③除新蔡长,世称其清节④冀怒而起入室,祜亦径去⑤祜政唯仁简,以身率物⑥功曹以祐倨,请黜之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⑥??????????D.②④⑤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祜十二岁时就跟随父亲到任所生活,在劝谏父亲停止烤简刻书这件事上,他表现出了成人一般的沉稳与远见。

B.吴祜父亲去世后,安于清贫自立自持,边放猪边吟诵经书,不为人言所动。

后与黄真一起被举荐为孝廉并被人称赞为清廉有节操。

C.吴祜升迁为胶东侯相,他为政仁慈清简,率先垂范。

遇到打官司的百姓,他闭门自责,然后才审断诉讼,或亲自调解。

D.吴祜坚守志节,大将军梁冀曾上表推荐他任长史,但当梁冀诬奏太尉李固时,吴祜就前去与之争辩。

后被调出任河间相,辞官回乡耕读。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昔马援以薏苡兴谤,嫌疑之间,诚先贤所慎也。

恢乃止。

(5分)译文:(2) 祜屏左右问其故,性具谈父言。

祜使归谢其父,还以衣遗之。

(5分).译文:(二)古代诗歌阅读(10分)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岳飞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

民安在?填沟壑。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⑴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4分)⑵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4分)(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 ,???????????????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 。

(2)??????????????? ,齐彭殇为妄作。

(3)????????????? ,幽咽泉流冰下难。

(4)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俯察品类之盛。

(5)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 ,?????????????? 。

(6)????????????? ,泣孤舟之嫠妇。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2分)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10-13题韦杰三君朱自清韦杰三君是一个可爱的人;我第一回见他面时就这样想。

这一天我正坐在房里,忽然有敲门的声音;进来的是一位温雅的少年。

我问他“贵姓”的时候,他将他的姓名写在纸上给我看;说是苏甲荣先生介绍他来的。

苏先生是我的同学,他的同乡,他说前一晚已来找过我了,我不在家;所以这回又特地来的。

我们闲谈了一会,他说怕耽误我的时间,就告辞走了。

是的,我们只谈了一会儿,而且并没有什么重要的话;——我现在已全忘记——但我觉得已懂得他了,我相信他是一个可爱的人。

第二回来访,是在几天之后,那时新生甄别试验刚完,他的国文课是被分在钱子泉先生的班上。

他来和我说,要转到我的班上。

我和他说,钱先生的学问,是我素来佩服的;在他班上比在我班上一定好。

而且已定的局面,因一个人而变动,也不大方便。

他应了几声,也没有什么,就走了。

有一回,在三院第一排屋的后门口遇见他,他微笑着向我点头;他本是捧了书及墨盒去上课的,这时却站住了向我说:“常想到先生那里,只是功课太忙了,总想去的。

”我说:“你闲时可以到我这里谈谈。

”我们就点首作别。

我常是这样想:他是一个可爱的人。

钱先生有一日告诉我,说韦君总想转到我班上;钱先生又说:“他知道不能转时,也很安心的用功了,笔记做得很详细的。

”我说,自然还是在钱先生班上好。

以后这件事还谈起一两次。

直到三月十九日早,有人误报了韦君的死信;钱先生站在我屋外的台阶上惋惜地说:“他寒假中来和我谈。

我因他常是忧郁的样子,便问他为何这样;是为了我么?他说:‘不是,你先生很好的;我是因家境不宽,老是愁烦着。

’他说他家里还有一个年老的父亲和未成年的弟弟;他说他弟弟因为家中无钱,已失学了。

他又说他历年在外读书的钱,一小半是自己休了学去做教员弄来的,一大半是向人告贷来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