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质岩的野外鉴定

合集下载

常见变质岩的野外鉴定

常见变质岩的野外鉴定
统称贯入混合岩,变质岩基体和花岗岩岩脉相混杂,岩脉物质占次要地位,岩脉物质占次要地位,岩脉物质常呈“胶结物”状态出现,外形与一般角砾岩相似,呈角砾状
眼球
状混合岩
一般基体含黑云母、角闪石等,并具有良好片理的岩石
统称贯入混合岩,变质岩基体和花岗岩岩脉相混杂,岩脉物质占次要地位,眼球一般为单独的长石晶体,有时则为长石的集合体或长石、石英的集合体
条带状混合岩
基体为片理良好的片岩(特别是云母片岩)、片麻岩。岩脉为花岗页岩
带状构造
基体为暗色,岩脉以粉红色或灰白色为主
统称贯入混合岩,变质岩基体和花岗岩岩脉相混杂,岩脉物质占次要地位,岩脉基本平行片理分布,与暗色的基体常呈条带状互层





基体为各种长英质与片麻岩
片麻状构造,变余结构
基体中的矿物成分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仅部分暗色矿物仍显残留痕迹,有时不含有大小不等成透镜状团块的暗色矿物集合体,由黑云母或角闪石组成



石英,长石,云母,角闪石等。还有少量的堇青石,硅线石,石墨,石榴石,十字石,蓝晶石,
结晶粗大,片麻状构造,带状构造,鳞片变晶结构
颜色不一,视矿物二定
矿物肉眼常可辨认,呈条带或眼球状分布,片麻岩的命名可根据岩石中的矿物成分命名,如花岗片麻岩,主要存在于深变质带与中变质带中



角闪石,长石,有时还有石榴石,绿帘石,辉石及黑云母



以方解石、白云石为主。不纯者有橄榄石,蛇纹石,石榴石,辉石,角闪石,云母,绿帘石等
等粒变晶结构与块状构造
白色,灰色或其它颜色
常具带状或美丽而弯曲的条纹,加稀盐酸时起强烈的泡沸作用,小刀可刻划。由接触热液变质及区域变质而成

变质岩的野外观察

变质岩的野外观察

变形构造
面就是变形-变质作用形成的各种面 理。常见的有: 劈理(破劈理,板劈理,折劈理) 片理 片麻理 糜棱理(千糜理)
变形构造
面理主要描述域构造特征、产状(倾 向及倾角)、性质、与同期褶皱的关 系,推断面理期次。
变形构造
褶皱要观察和描述变形面理、形态、规
模、产状及叠加变形情况等。其中,
褶皱形态主要通过翼间角、转折端形 态、枢纽、轴面的几何形态及关系的
变形构造
总体说,就是观察和测量点、线、面和褶皱 。 点就是单矿物或矿物集合体的变形特 征(碎裂、透镜体、拉伸等)。 线就是线理,主要有:交面线理、皱 纹线理、矿物线理、拉伸线理、窗棱构造 、石香肠构造、杆状构造等。
变形构造
线理要观察和描述线理的期次、性
质、形态、运动学特征、产状(线 理倾向和倾角)及与同期褶皱面理 的几何关系。
变质岩的岩石学特征
(3)交代结构 一般包括: 交代残余结构(如被角闪石交代残 留的辉石), 交代假象结构(如橄榄石的蛇纹石 化、角闪石的绿泥石化、斜长石的绢云母 化) 反应边结构(如哀牢山中深变质岩 中蓝晶石具红柱石的反应边) 后成合晶结构
变质岩的岩石学特征
研究交代结构的目的在于划分矿物 或矿物组合世代期次关系,以及通过
谢谢!
变余构造 变成构造
变质岩的岩石学特征
(1)变余构造: 变余层理构造 变余结核构造 变余气孔构造 变余杏仁构造 变余条带状构造
变质岩的岩石学特征
(2)变成构造 斑点状构造 板状构造 千枚状构造 片状构造 片麻状构造 条带状构造 线状构造:矿物拉伸线理
矿物排列线理 皱纹线理 石香肠构造
变质岩的岩石学Biblioteka 征1∶5万区调填图方法培训
变质岩及变形构造的 野外观察与记录

变质岩鉴定手册

变质岩鉴定手册

变质岩鉴定是地质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通常涉及对矿物、结构、化学成分等多个方面的分析。

鉴定变质岩需要深入理解地质学和岩石学的知识,并借助实地考察、岩芯观察、显微镜观察等多种技术手段。

下面是一份简要的变质岩鉴定手册的概述,但请注意,这只是一个起点,详细的鉴定可能需要更多的信息和实践经验。

1.观察性质:
•颜色:变质岩的颜色可能受到其中矿物成分和含水量的影响。

•结构:观察岩石的结构,包括层理、褶皱、节理等。

•矿物组成:通过肉眼观察或显微镜下观察矿物组成,对变质岩中的矿物种类进行初步鉴定。

2.矿物学鉴定:
•透明矿物:利用显微镜观察透明矿物的光学性质,如双折射、消光等。

•非透明矿物:利用显微镜观察非透明矿物的颜色、形状、纹理等特征。

3.岩石学鉴定:
•岩石的组分:确定岩石中的主要矿物组成,包括母岩中的变质矿物。

•结构:观察岩石的结构类型,如层理、褶皱、节理等。

4.化学鉴定:
•化学成分:进行岩石样品的化学分析,了解其主要元素和次要元素的含量。

•矿物中的元素:对主要矿物中的元素进行化学鉴定。

5.地球化学鉴定:
•同位素:利用同位素分析确定变质岩的形成过程和起源。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简要的指南,变质岩的鉴定涉及多个学科和领域的知识。

在进行具体的变质岩鉴定时,最好借助专业的地质学仪器和实验室技术,并参考相关的地质学手册和文献。

变质岩的鉴定与成因解析

变质岩的鉴定与成因解析

变质岩的鉴定与成因解析一、引言变质岩是一类在地壳内发生变质作用的岩石,经过高温、高压和化学作用而形成。

本文将对变质岩的鉴定方法和成因进行解析,以增进读者对变质岩的认识和理解。

二、变质岩的鉴定变质岩的鉴定主要依靠岩石的矿物组成和结构特征。

常见的鉴定方法包括显微镜下的薄片观察、化学分析和热力学计算等。

1. 薄片观察通过显微镜下观察变质岩的薄片,可以看到不同矿物的晶体形态、颜色和排列方式,从而确定岩石的类型和成因。

例如,片麻岩中常见的矿物包括黑云母、长石和石英,而绿帘石片岩中则有绿泥石和石英等。

2. 化学分析化学分析是鉴定变质岩的另一种常用方法。

通过对岩石样品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岩石中各种矿物的含量和组成,从而推断出岩石的成因和演化历史。

例如,高铝型变质岩中富含铝和镁,而高温变质岩则富含铁和镁。

3. 热力学计算热力学计算是一种相对较新的鉴定方法,通过计算变质岩形成所需的温度和压力条件,来确定岩石的成因。

这种方法对于了解变质作用的过程和变质岩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三、变质岩的成因解析变质岩的成因是地壳内物质受到高温、高压等因素作用下发生变质作用的结果。

具体的成因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 热变质热变质是指岩石在高温环境下发生的变质作用,主要是由于岩石受到火山活动、岩浆侵入等热源的影响。

这种变质作用常见于构造活动剧烈、火山带和地热区域。

2. 压力变质压力变质是指岩石受到高压力作用下发生的变质作用。

在地壳深部或构造运动带来的压力下,岩石中的矿物可以发生形态变化和再结晶,从而形成新的岩石类型。

压力变质主要发生在造山带和断裂带等地质构造活跃区域。

3. 化学变质化学变质是指岩石受到流体或气体的作用下发生的变质作用。

这种变质作用主要是由于外部流体(如地下水)中的溶质和岩石发生反应,导致岩石中矿物的组成和结构发生改变。

化学变质通常发生在含水层、露头和断裂带等位置。

四、变质岩的意义与应用变质岩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和应用价值。

野外如何用肉眼识别三大类岩石

野外如何用肉眼识别三大类岩石

野外如何用肉眼识别三大类岩石在固体地球表面,岩石是构成地貌、形成土壤的物质基础,也是地球上生命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根据成因不同,可将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在野外,可以根据岩石的外观特征如颜色、结构(组成岩石的矿物的结晶程度、晶粒大小、晶体形状及矿物之间结合关系等)、构造(组成岩石的矿物集合体的大小、形状、排列和空间分布等)以及粒度(指碎屑颗粒的大小)、圆度(指碎屑颗粒的棱角被磨蚀圆化的程度)、球度(碎屑颗粒接近球体的程度)等用肉眼判断是哪一类岩石。

一、岩浆岩岩浆岩是岩浆活动的产物。

地下深处的岩浆,在巨大内压力的作用下,沿着地壳薄弱地带侵入地壳上部或直接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岩石。

其主要识别标志有。

(一)、岩浆岩中喷出岩附近保存有明显的火山活动痕迹,如,火山口、火山锥、熔岩流和柱状节理等;侵入岩常被其它岩石所包围。

(二)、岩浆岩的结构反映了岩浆结晶的特点。

侵入岩中的各种矿物结晶良好,属全晶质结构,如花岗岩等;喷出岩是隐晶质或玻璃质,有的似煤渣状,用肉眼分不出其中的矿物成分。

(三)、岩浆岩中的矿物或矿物集合体在空间排列及填充方式上有如下特点:1、岩石中矿物颗粒的排列不显示方向性,而呈均匀分布。

2、岩石无论在颜色上还是在粒度上,都是不均匀的,从整块岩石来看,显得斑斑块块,杂乱无章。

3、有熔岩流动的痕迹,例如,不同颜色的条纹和拉长的气孔。

4、有由挥发成分逸散后留下的孔洞。

这种构造往往为喷出岩所具有。

5、有气孔被后来的次生矿物所充填而形成的杏仁状构造。

(四)、除火山碎屑外,岩浆岩不具备层理构造,不含化石。

二、沉积岩沉积岩是在地壳表面常温常压下,由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作用形成。

主要识别标志如下。

(一)、沉积岩的颜色、成分和结构表现出明显的层状结构,不同的岩层叠置在一起好像一部巨厚的“书”。

因此,层理构造是沉积岩最重要的构造特征之一,也是区别于岩浆岩和变质岩的最重要的标志。

(二)沉积岩除层理构造外,它的层面上经常保留有自然作用产生的一些痕迹,它经常标志着岩层的特性,并反映沉积岩的形成环境。

岩石野外观察描述(变质岩)

岩石野外观察描述(变质岩)

变质岩野外观察描述一、变质岩观察与描述方法在野外鉴别变质岩的方法、步骤与前述岩浆岩类似,但主要根据是其构造、结构和矿物成分。

这是因为,变质岩的构造和结构是其命名和分类的重要依据。

第一步可先根据构造和结构特征,初步鉴定变质岩的类别。

譬如,具有板状构造者称板岩;具有千枚构造者称千枚岩等。

具有变晶结构是变质岩的重要结构特征。

例如,变质岩中的石英岩与沉积岩中的石英砂岩尽管成分相同,但前者具变晶结构,而后者却是碎屑结构。

第二步再根据矿物成分含量和变质岩中的特有矿物进一步详细定名。

一般来讲,要注意岩石中暗色矿物与浅色矿物的比例,以及浅色矿物中长石和石英的比例,因这些比例关系与岩石的鉴定有着极大关系。

例如,某岩石以浅色矿物为主,而浅色矿物中又以石英居多且不含或含有较少长石,就是片岩;若某岩石成分以暗色矿物为主,且含长石较多,则属片麻岩。

变质岩中的特有矿物,如蓝晶石、石榴子石、蛇纹石、石墨等,虽然数量不多,但能反映出变质前原岩以及变质作用的条件,故也是野外鉴别变质岩的有力证据。

关于板岩和千枚岩,因其矿物成分较难识辩,板岩可按“颜色+所含杂质”方式命名,如可称黑色板岩、炭质板岩;千枚岩可据其“颜色+特征矿物”命名,如可称银灰色千枚岩、硬绿泥石千枚岩等。

在野外,还要观察地质体产状、变质作用的成因。

比如,石英岩与大理岩两者在区域变质与接触变质岩中均有,就只能根据野外产状和共生的岩石类型来确定。

假如此类岩石围绕侵入体分布,并和板岩共生,则为接触变质形成;假如此类岩石呈区域带状分布,并和具片状或片麻状构造的岩石共生,则为区域变质所形成。

对变质岩我们也应描述岩石总体颜色,注意其岩石结构。

若为变晶结构,则要对矿物形态进行描述。

注意观察岩石中矿物成分是否定向排列,以便描述其构造。

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可见的矿物成分应进行描述。

若无变斑晶,就按矿物含量多少依次描述;若有变斑晶,则应先描述变斑晶成分,后描述基质成分。

至于其它方面,如小型褶皱、细脉穿插、风化情况等,亦应作简略描述。

野外识别三大岩

野外识别三大岩
65
(Pl+Am/Py/Ol)
Andesite/Basalt (foid)-bearing Andesite/Basalt
20
A A
10 碱性10
(foid)-bearing Trachyte
P P
10
斜长石
长石
Phonolite Tephrite
火成岩TAS分类图(IUGS, 1989)
60 60
沉积岩的主要特征--具沉积构造 (长石砂岩中的波痕)
碎屑沉积物的结构
粒度
砾 砂 粉砂 泥 漂砾 巨砾 粗砾 中砾 细砾 极粗砂 粗砂 中砂 细砂 极细砂 粗粉砂 细粉砂 mm:1000 250 50 10 2 1 0.5 0.25 0.1 0.05 0.03 0.005 φ值: -10 -8 - 6 -3 -1 0 1 2 3 4 5 8
岩床 捕虏体
岩盖
岩基
不整合侵入体 岩墙
岩盆 整合侵入体
岩株
火成岩产状示意图
侵入岩相、结构、构造及产状之间的关系表
浅成相 深度 0-3km 中深成相 3-10km 深成相 >10km
结构 细粒、隐晶质结构及斑 中粒、中粗粒结构,中粒、中粗粒 状结构,斑晶具熔蚀、 似斑状结构 结构,似斑状 暗化边结和环带结构 结构
辉绿结构 安山结构
(玻晶交织结构)
火成岩常见的构造
侵入岩常见构造: 喷出岩常见构造:
块状构造 带状构造 斑杂构造 面理/线理构造 球状构造 晶洞构造 流动构造 原生片麻状构造
气孔构造 杏仁构造 枕状构造 流纹构造 柱状节理构造
带状构造
斑杂构造 枕状构造 气孔构造
杏仁构造
柱状节理构造
枕 状 构 造

变质岩的野外观察与描述

变质岩的野外观察与描述

变质岩的野外观察与描述一、变质岩的一般命名原则变质岩是原先已经存在的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经变质作用改造形成的岩石。

1.变质岩的基本名称变质岩的基本名称主要依据结构、构造和主要矿物成分,具体命名方法如下:⑴据变余结构、构造的岩石,在原岩名称之前加“变质”二字,如:变质砂岩。

⑵据变晶结构或(和)变成构造的岩石,如:具定向构造,直接根据变成构造特征确定基本名称,如:板状构造----板岩、千枚状构造----千枚岩、片状构造----片岩、片麻状构造----片麻岩等;不具定向构造的粒状岩,一般根据含量最多的矿物确定基本名称,如角闪岩、石英岩、大理岩(碳酸盐矿物为主)等;个别岩石类型是根据外貌特征和结构、构造而使用习惯名称,如角岩、麻粒岩、变粒岩等。

⑶具碎裂结构、构造的岩石,依据碎裂特征确定基本名称,如:构造角砾岩、碎裂岩、糜棱岩、千糜岩等。

2.变质岩的详细命名颜色+特征的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基本名称矿物成分参加命名时,含量大于15%的直接参加命名;含量5~15%的在矿物名称前加“含”字;含量小于5%的矿物一般不参加命名,但特征变质矿物应参加命名,在矿物名称前加“含”字;如:银灰色石榴石白云母片岩。

当参加命名的矿物较多时,矿物名称可略写,如:含硅线十字石榴斜长片麻岩。

二、变质岩野外观察与描述1.颜色2.矿物成分在对变质岩进行观察描述时,除了注意观察含量较多的主要矿物外,要特别注意特征变质矿物的观察和鉴定,以便为恢复原岩、分析变质作用的物理化学条件和变质作用强度提供依据。

对岩石中含有的所有矿物都要注意观察描述其颜色、光泽、解理、硬度、形态、大小等鉴定特征,目估各种矿物的百分含量。

描述的顺序是:具有斑状变晶结构的,先描述变斑晶,后描述变基质;不具斑状变晶结构时,按照矿物的含量,由多到少依次描述。

3.结构首先比较矿物的相对大小,看其是否具有斑状变晶结构,再观察和度量矿物的绝对大小,然后观察变晶矿物的形态特征,最后对岩石的结构进行综合描述,定出岩石的结构类型。

关于野外如何辨认岩石的类型

关于野外如何辨认岩石的类型

关于野外如何辨认岩石的类型一、岩浆岩的野外观察和鉴定岩浆岩的肉眼观察和鉴定一般遵循从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到最后综合分析定名的步骤。

(一)颜色的观察岩石的颜色是指岩石总体的颜色,它是暗色矿物与浅色矿物相对含量的反映。

在岩浆岩中,从超基性岩到酸性岩,暗色矿物含量逐渐减少,其颜色也相应地由深变浅。

一般超基性岩常呈黑色,黑绿色基性岩常呈灰黑色、灰绿色中性岩常呈灰、暗灰或灰白色酸性岩常呈灰白,肉红色等。

因此,根据岩石的颜色可以初步确定岩石的类别。

(二)结构、构造的观察结构、构造是成岩环境的反映。

一般说,具中、粗粒结构,等粒结构以及似斑状结构者多属于深成岩具细粒,斑状结构者多属于浅成岩具隐晶质、玻璃质结构者多属于喷出岩。

玻璃质与隐晶质结构的区别在于前者具玻璃光泽,贝壳状断口或酷似炉渣后者断口粗糙不平。

浅成岩与喷出岩均可具斑状结构,其区别在于前者的基质多为细粒,显晶质矿物,斑晶较粗大后者的基质多为隐晶质或玻璃质,斑晶粒度较细。

块状构造多属于深成岩气孔构造、杏仁状构造,流纹构造多属于喷出岩。

因此,根据岩石的结构,构造可以大致确定岩石的产状。

(三)矿物成分的观察矿物成分是岩石定名最主要的依据,对于具显晶质结构的岩石需要全面鉴定其主要矿物和次要矿物,并且估各种矿物颗粒的大小及其百分比含量。

在观察矿物成分时,应首先鉴定指示矿物,然后鉴定长石类矿物和其他暗色矿物。

鉴定指示矿物时,石英含量较多者属于酸性岩,橄榄石较多者属于超基性岩,少含或不含指示矿物者属于中性岩或基性岩。

鉴定长石类矿物时,先观察岩石中有无长石,不含长石者属于超基性岩如含长石,则要进一步区分长石种类并估计其相对含量。

一般说,以正长石为主要且含较多石英者属于酸性岩以斜长石为主,不含或极少含石英者属于中性岩或基性岩,这时需根据其暗色矿物再定岩类。

在暗色矿物含量较多的岩石中,需具体鉴定出矿物名称。

以橄榄石为主者属于超基性岩以辉石为主者属于基性岩以角闪石为主者属于中性岩以黑云母为主者属于酸性岩。

变质岩的野外鉴定

变质岩的野外鉴定

变质岩的野外鉴定变质岩的鉴定及定名一、鉴定内容和方法:区域变质岩: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接触变质岩:角岩、矽卡岩、大理岩、石英岩自变质岩:蛇纹岩、云英岩1、变质岩的矿物变质岩既然是由火成岩或沉积岩等岩石变化而来的,其矿物成分一方面保留有原岩成分,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矿物。

如火成岩中的石英、钾长石、斜长石、白云母、黑云母、角闪石及辉石等,由于本身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所以在变质作用下依然保存。

在常温常压下形成于沉积岩中的特有矿物,特别是岩盐类矿物,除碳酸盐矿物(方解石、白云石)外,一般很难保存在变质岩中。

变质岩除了保存着上述火成岩和沉积岩中的共有继承矿物外,变质岩中还有它特有的矿物,如石榴石、红柱石、兰晶石、矽线石、硅灰石、石墨、金云母、透闪石、阳起石、透辉石、蛇纹石、绿泥石、绿帘石、滑石等。

2、变质岩的常见结构变质岩的结构是指组成矿物的粒度、形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常见类型如下:(1)变余结构指变质岩中保留了原岩结构的一种结构。

如变余砾状结构、变余砂状结构、变余斑状结构等。

常见于变质较浅的岩石中,可借此了解原岩性质。

(2)变晶结构指在变质作用过程中由重结晶作用所形成的结构。

是变质岩中最重要的一种结构类型。

按矿物颗粒大小可划分为:粗粒变晶结构(粒径>3mm)、中粒变晶结构(粒径3mm~1mm)、细粒变晶结构(粒径<1mm)。

如果按矿物的形态和颗粒的相对大小可分为:粒状变晶结构:岩石主要由粒状矿物(如石英、方解石等)组成,无明显的定向排列,如大理岩、石英岩等。

纤状变晶结构:岩石主要由针状、柱状矿物组成,有些呈放射状、束状,常具定向排列,如角闪片岩、阳起石片岩。

鳞片变晶结构:岩石主要由片状矿物(云母、绿泥石)组成,而且呈平行排列,如云母片岩。

斑状变晶结构:岩石中主要由于矿物结晶能力的差异和颗粒大小的不同而形成的结构,其中结晶能力强的矿物形成了较大的变斑晶,如兰晶石片岩或石榴石片岩中的兰晶石、石榴石。

野外岩矿鉴定适应性规范

野外岩矿鉴定适应性规范

依据本区出露的主要岩性,参照《地质学基础》、《花岗岩类区1:5万区域地质填图方法指南》、《变质岩区1:5万区域地质填图方法指南》、《岩浆岩岩石学》等书籍,汇编适应性野外岩性识别规范如下:1岩浆岩:(1)花岗岩类岩石在野外定名过程中,必须掌握好以下几方面的标志:①石英的有无及其含量;②钾长石、斜长石的有无及其含量;③暗色矿物的种属及其含量;④白云母的有无及其含量;⑤副长石(白榴石或霞石)的有无及其含量;⑥对斑状岩石的鉴定,要特别注意斑晶种属和含量。

(2)野外鉴定要点:A.颜色酸性岩:一般为浅色调,常呈肉红、灰、浅灰等颜色,如花岗岩;中性岩:一般为中等色调,常呈灰、暗灰等颜色,如闪长岩;基性岩和超基性岩:一般为深色调,常呈灰黑、黑绿及黑色等,如角闪岩、辉长岩等。

B:矿物成分先描述斑晶,然后描述基质,并估算其百分含量。

注:斑晶的含量和包体的含量必须在野外估算,在送薄片鉴定时,需要提出斑晶矿物的种类和含量。

C:结构结晶程度:全晶质结构(花岗岩主要结构)、半晶质结构(一般为高位花岗岩深成岩)、玻璃质结构(主要见于火山岩)矿物粒度大小:粗粒结构矿物颗粒直径>5mm中粒结构矿物颗粒直径5-2mm细粒结构矿物颗粒直径2-0.2mm粒度大小指平均大小,通常选择同一种矿物来测量,如一般选择钾长石、斜长石或石英;如果岩石以暗色矿物为主,则需选择测量有代表性的暗色矿物。

矿物的相对大小:等粒结构:同一种主要造岩矿物粒径在同一粒级范围内近似或大致相等的结构不等粒结构:同一种主要矿物大小不等但其大小是连续变化的,也叫“连续不等粒结构”斑状结构:相对细小的颗粒——基质;相对粗大的颗粒——斑晶;基质一般可分为细晶、微晶、隐晶质或玻璃质;一般认为斑状结构是两期结晶形成的;斑晶与基质分别形成于两种不同的冷凝条件。

按斑晶大小可分为:粗斑结构斑晶粒径>5mm中斑结构斑晶粒径2~5mm细斑结构斑晶粒径<2mm根据斑晶含量分为:多斑状斑晶含量>50%斑状斑晶含量50~10%少斑状斑晶含量10~5%含斑斑晶含量<5%似斑状结构:基质通常为显晶质(细粒、中粒、粗粒),斑晶与基质成分基本相同,表明斑晶与基质是在相同或相近的物理化学条件下结晶的。

第四章变质岩区野外调查要点

第四章变质岩区野外调查要点

第四章变质岩区野外调查要点第四章变质岩野外调查要点一、常见区域变质岩分类常用的区域变质岩分类见表4-1。

表4-1 常见区域变质岩分类表84续表4-1二、区域变质岩描述要点1.变质岩结构构造1)变余结构、构造:在低级、极低级变质岩中,甚至在部分中高级变质岩中,保留原岩的结构特点,如变质侵入岩中的变余辉绿结构、变余花岗结构、变余块状构造;变质火山岩中的变余岩屑结构、变余晶屑结构、变余斑状结构、变余气孔结构、变余流纹构造、变余枕状构造;变质沉积岩中的变余砂状结构、变余层理构造。

然而,在强烈变形作用下可产生类似85于层理的成分层构造、类似于砾岩的石香肠、构造透镜体构造,应注意区分。

2)变晶结构:由变质作用过程中产生的矿物称做变晶。

由变晶形态、大小、相互关系反映的结构称作变质结构。

变晶按粒度分为:粗粒(≥2mm)、中粒(2~1 mm)、细粒(1~0.1mm)、微粒(<0.1mm)。

变晶结构进一步可分为变斑状结构、鳞片变晶结构、纤状变晶结构、粒状变晶结构等。

3)变质构造,包括以下几种:(1)板状构造(板劈理):由肉眼难以辨别的微晶—隐晶质变质矿物组成,沿密集的板片状板劈理裂开平整光滑、色泽暗淡的面状构造。

(2)千枚状构造:由肉眼难以分辨的片状、粒状微晶变质变余矿物组成,有强烈的丝绢光泽的面状构造。

(3)片状构造:由肉眼可以识别的片状、针柱状及粒状变质矿物组成的面状构造。

千枚状构造与片状构造又称为片理。

(4)片麻状构造:由粒状、板片状中粗粒变质矿物组成,板片状矿物在粒状变质矿物中断续定向分布构成的构造。

(5)其余还有线状构造(线理)、块状构造、斑点构造、眼球状构造、阴影状构造、条痕状构造、条带状构造等。

2.基本岩石名称(1) 变质轻微仍保持原岩特点的岩石称“变××86岩”、“变质××岩”。

(2) 以岩石构造为基本名称,如板岩(板状构造)、千枚岩(千枚状构造)、片岩(片状构造)、片麻岩(片麻状构造)。

变质岩岩石标本的观察鉴定与描述

变质岩岩石标本的观察鉴定与描述

变质岩岩石标本的观察、鉴定与描述变质岩岩石标本的观察、变质岩岩石标本的观察、鉴定与描述变质岩变质岩变质岩 (metamorphic rock) rock) 是一种转化的岩石。

地壳中已经存在的岩石(可以是沉积岩,是一种转化的岩石。

地壳中已经存在的岩石(可以是沉积岩,火成岩,乃至早先已形成的变质岩) 温度、压力及火成岩,乃至早先已形成的变质岩),因温度、压力及介质条的变化,在没有熔融成岩浆之前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岩石。

件的变化,在没有熔融成岩浆之前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岩石。

这类岩石具有新的化学成分、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

这类岩石具有新的化学成分、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

任何变质岩都包含其原岩形成的历史和变质作用的历史。

质岩都包含其原岩形成的历史和变质作用的历史。

三大岩类的转化过程变质岩――控制因素变质岩――控制因素温度是控制和影响变质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

是控制和影响变质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

起始温度:以浊沸石、蓝闪石、硬柱石、钠云母、起始温度:以浊沸石、蓝闪石、硬柱石、钠云母、叶腊石等变质矿物的首次出现,作为变质作用的开始。

质矿物的首次出现,作为变质作用的开始。

这些矿物出现时的温度范围为是在150℃ 250℃之间,温度范围为是在150℃―250℃之间,这就是变质作用发生的起始温度。

始温度。

终止温度:原岩发生大规模熔融时的温度,现确定为为650℃ 1000℃之间。

650℃―1000℃之间。

变质岩――控制因素变质岩――控制因素压力是控制变质作用的重要物理因素,按其性质分为两类:是控制变质作用的重要物理因素,按其性质分为两类:静压力:是指岩石在地壳内一定深度时,所承受的重力。

静压力:是指岩石在地壳内一定深度时,所承受的重力。

应力:当物体遭受定向外力作用,应力:当物体遭受定向外力作用,其内部就会产生一种抵抗力。

抗力。

介质条件变质作用过程中少量流体(水、CO2及其它挥发性变质作用过程中少量流体( 物质)也是变质作用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野外三大类岩石简单识别

野外三大类岩石简单识别

野外三大类岩石简单识别肉眼对岩石进展分类和鉴定,除了在野外要充分考虑其产状特征外,在室内对手标本的观察上,最关键的是要抓住它的构造、构造、矿物组成等特征。

具体步骤可为:〔1〕首先观察岩石的构造。

因为构造从外貌上反映了它的成因类型:如具气孔、杏仁、流纹构造形态时,一定属于火成岩的喷出岩类;具有层理构造以及层面构造时,是沉积岩类;具板状、千枚状、片状或片麻状构造时,属于变质岩类。

三大类岩石的构造中,都有“块状构造〞。

比方火成岩中的石英斑岩,沉积岩中的石英砂岩,变质,岩中的石英岩,外表上似难区分,此时应结合岩石构造特征的观察进展分析:石英斑岩具火成岩的斑状结晶构造,其中的石英斑晶与基质矿物间呈结晶联结;而石英砂岩具有沉积岩的碎屑构造,碎屑之间呈胶结联结;另外,岩石中的石英颗粒本身也有显著差异----石英斑岩中的石英斑晶具有一定的结晶外形,呈棱柱状或粒状;石英砂岩中的石英颗粒那么呈浑圆状,玻璃光泽已经消失,用锤击或小刀刻划岩石中胶结不牢的部位时,可以看到石英颗粒与胶结物别离后在胶结物上留下的小凹坑。

经过重结晶变质作用形成的石英岩,那么往往呈致密状,肉眼分辨不出石英颗粒,且石质坚硬、性脆。

〔2〕对岩石构造的深入观察,可以对岩石进一步的分类。

如火成岩中的深成侵入岩类多呈全晶质、显晶质、等粒状构造;而浅成侵入岩类那么常呈斑状结晶构造。

沉积岩中的碎屑岩、粘土岩、生物化学岩(如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等)的区分,主要是根据组成物质颗粒的大小,成份及其联结方式。

〔3〕岩石的矿物组成和化学成份的分析,对岩石的命名和分类也是不可缺少的,特别是与火成岩的命名关系尤为密切。

如斑岩和玢岩,同属火成岩中的浅成岩类,其主要区别在于矿物成份。

斑岩中的斑晶矿物主要是正长石和石英,玢岩中的斑晶矿物主要是斜长石和黑色矿物。

沉积岩中的次生矿物如方解石、白云石、高岭石、石膏、褐铁矿等不可能存在于新鲜的火成岩中。

变质矿物如绿泥石、滑石、石棉、石榴子石、红柱石等,那么为变质岩所特有。

三大岩类鉴别

三大岩类鉴别
变余结构:变余砾状和角砾状结构、变余砂状结构、变余花岗结构等。
变晶结构:花岗变晶结构、鳞片变晶结构等。
&Oslash; 构造: 主要的是片理构造和块状构造。(片理构造是变质岩所特有的)。比较典型的片理构造有下面几种:
板状构造: 片理厚,片理面平直,重结晶作用不明显,颗粒细密,光泽微弱,沿片理面裂开则呈厚度一致的板状,如板岩。
⑹产出状态:呈层状产出。
⑺沉积岩分类:
碎屑岩类
主要由碎屑物质组成的岩石。其中由先成岩石风化破坏产生的碎屑物质形成的,称为沉积碎屑岩,如砾岩、砂岩及粉砂岩泥岩、页岩等等;由火山喷出的碎屑物质形成的,称为火山碎屑岩,如火山角砾岩、凝灰岩等。
化学及生物化学岩类
主要由方解石、白云石等碳酸盐类的矿物及部分有机物组成的岩石,如石灰岩、白云岩等。
它形晶结构:岩石主要由它形晶组成。
&Oslash; 构造:是指矿物在岩石中的组合方式和空间分布情况。构造的特征,主要取决于岩 浆冷凝时的环境。岩浆岩常见构造
A. 块状构造: 矿物在岩石中分布杂乱无章,不显层次,呈致密块状。如花岗岩、花岗斑岩等一系列深成岩与浅成岩的构造。
D. 杏仁状构造: 岩石中的气孔,为后期矿物(如方解石、石英等)充填所形成的一种形似杏仁的构造。如某些玄武岩和安山岩的构造。气孔状构造和杏仁状构造,多分布于熔岩的表层。
E. 其它构造:带状构造、晶腺和晶洞、枕状构造等
⑹产出状态:岩基、岩株、岩墙、岩脉、岩床、岩盘等。
3.变质岩类
是由原来的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在地壳中受到高温、高压及化学气体、液体成分的加入的影响,在固体状态下发生矿物成分及结构、构造变化后形成的新的岩石。
⑴物质来源:三大类母岩。

野外三大岩的肉眼鉴定

野外三大岩的肉眼鉴定

◆在野外如何准确的区分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沉积岩具有层状构造,层理清楚,有的沉积岩有化石,地表出露有规律性,有明显的地层产状。

岩浆岩具有矿物和胶结物之分,斑岩的斑晶和胶结物的成分往往差别比较大,岩石致密坚硬,无层理和解理的块状构造,有的岩浆岩还可以见到俘虏体,地表出露没有规律性,找不到产状。

变质岩具有明显的丝捐光泽,片理明显,变余结构清楚,有重结晶现象。

片麻岩的黑白相间条带特殊。

地表出露比较有规律如何在手标本上区分三大岩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一是各大岩石由于成分的侧重性而有所区别;二是结构构造上有各自特点。

具体分析一下。

岩浆岩:主要的造岩矿物有,石英、长石、角闪石、黑云母、辉石、橄榄石。

酸性岩浆岩中前几种矿物居多,而基性岩浆岩中则偏向于后者。

也因此,在岩石的颜色上来说由肉红色--灰白色--黑色变化。

结构上来说,侵入的岩浆岩里面的矿物应该是较均匀的分布,岩石呈现块状。

而喷出的流纹岩中会呈现一些流动构造;以及喷出的安山岩和玄武岩中会有气孔和杏仁状构造,这种特殊的结构构造也是它们的鉴定标志。

沉积岩:由于组成沉积岩的矿物都是经过了风化和搬运,所以一般来讲每种沉积岩在成分上相对较简单。

沉积岩的划分就是根据成分划分的,泥岩、碳酸盐岩、石英(长石)砂岩。

所以沉积岩就以某种成分为主(如以泥质、或以石英等)。

构造上沉积岩一般都呈现层状构造。

当然如果手表本很小的话可能见不到层理而是块状的。

沉积岩还有一大特点就是生物的出现。

尤其在碳酸盐岩里面贝壳等生物的出现很普遍,这是一大鉴别标志。

变质岩:变质岩是岩浆岩和沉积岩经过后期的高温或者高压过后,原来的岩石经过了成分和构造上的改造而形成。

所以成分上来讲除了与前两种岩有相同的造岩矿物外还有一些比较特别的属于变质岩的专有矿物或者矿物组合。

例如红柱石,出现红柱石的岩石就必定是低级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石榴石与紫苏辉石组成的代表高温高压环境的麻粒岩。

但手表本鉴别变质岩更主要的依据是其结构构造。

野外肉眼鉴定三大岩类

野外肉眼鉴定三大岩类

肉眼对岩石进行分类和鉴定,在野外要充分考虑其产状产状产状特征,其次要抓住岩石的结构结构、、构造构造、、矿物组成矿物组成等特征。

具体步骤可为: 1 先分出岩石是属于岩浆岩先分出岩石是属于岩浆岩先分出岩石是属于岩浆岩、、沉积岩还是变质岩沉积岩还是变质岩三大岩类的区别:沉积岩的层理构造层理构造层理构造、层面特征层面特征层面特征和含有化石含有化石含有化石,是沉积岩在构造上区别于岩浆岩的重要特征;在沉积岩的组成物质中,粘土矿物粘土矿物粘土矿物、、方解石方解石、、白云石白云石、、有机质机质等,是沉积岩所特有的,是物质成分上区别于岩浆岩的重要特征。

变质岩一般都具有片理等定向构造片理等定向构造片理等定向构造,在矿物成分上还有典型的变质矿物典型的变质矿物典型的变质矿物,,如石榴子石如石榴子石、、滑石滑石、、石棉石棉、、绿泥石绿泥石、、蛇纹石蛇纹石、、绢云母等绢云母等,具有变晶结构变晶结构变晶结构是变质岩的重要结构特征。

而岩浆岩一般具有流纹流纹流纹、、气孔气孔、、杏仁杏仁、、块状构造块状构造。

2 岩浆岩岩浆岩岩浆岩第一步是要依据其颜色颜色颜色大致定出属于何种岩类。

由酸性岩到基性岩,深色矿物的含量逐渐增多,岩石的颜色也就由浅到深。

若是浅色浅色,一般为酸性岩酸性岩酸性岩(花岗岩、花岗斑岩、流纹岩)或中性岩中性岩中性岩(闪长岩、闪长斑岩、安山岩,正长岩、正长斑岩、粗面岩);若是深色深色深色,一般为基性岩基性岩基性岩(辉长岩、辉绿岩、玄武岩)或超基性岩超基性岩超基性岩(橄榄岩、苦橄岩)。

岩石颜色的变化:深(绿黑)→ 暗(绿灰)→ 中色(灰色)→ 浅色(肉红、灰白)。

第二步是观察岩浆岩的结构与构造结构与构造结构与构造便可区分出是属深成岩类、浅成岩类还是喷出岩类。

比如,岩石中矿物颗粒大矿物颗粒大矿物颗粒大,呈呈全晶质全晶质、显晶质显晶质显晶质、等粒状等粒状等粒状、似斑状似斑状似斑状、、致密致密结构结构结构,则属深成岩类深成岩类深成岩类(花岗岩、闪长岩、正长岩、辉长岩、橄榄岩);若矿物颗粒微细致密矿物颗粒微细致密矿物颗粒微细致密,呈隐晶质呈隐晶质、玻璃质结构玻璃质结构玻璃质结构,则一般皆属喷喷出岩类出岩类(流纹岩、安山岩、粗面岩、玄武岩、苦橄岩);若岩石中矿物为细粒细粒细粒及斑状结构斑状结构斑状结构,即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属于浅成岩类浅成岩类(花岗斑岩、闪长斑岩、正长斑岩、辉绿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质岩的野外鉴定————————————————————————————————作者: ————————————————————————————————日期:变质岩的鉴定及定名一、鉴定内容和方法:区域变质岩: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接触变质岩:角岩、矽卡岩、大理岩、石英岩自变质岩:蛇纹岩、云英岩1、变质岩的矿物变质岩既然是由火成岩或沉积岩等岩石变化而来的,其矿物成分一方面保留有原岩成分,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矿物。

如火成岩中的石英、钾长石、斜长石、白云母、黑云母、角闪石及辉石等,由于本身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所以在变质作用下依然保存。

在常温常压下形成于沉积岩中的特有矿物,特别是岩盐类矿物,除碳酸盐矿物(方解石、白云石)外,一般很难保存在变质岩中。

变质岩除了保存着上述火成岩和沉积岩中的共有继承矿物外,变质岩中还有它特有的矿物,如石榴石、红柱石、兰晶石、矽线石、硅灰石、石墨、金云母、透闪石、阳起石、透辉石、蛇纹石、绿泥石、绿帘石、滑石等。

2、变质岩的常见结构变质岩的结构是指组成矿物的粒度、形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常见类型如下:(1)变余结构指变质岩中保留了原岩结构的一种结构。

如变余砾状结构、变余砂状结构、变余斑状结构等。

常见于变质较浅的岩石中,可借此了解原岩性质。

(2)变晶结构指在变质作用过程中由重结晶作用所形成的结构。

是变质岩中最重要的一种结构类型。

按矿物颗粒大小可划分为:粗粒变晶结构(粒径>3mm)、中粒变晶结构(粒径3mm~1mm)、细粒变晶结构(粒径<1mm)。

如果按矿物的形态和颗粒的相对大小可分为:粒状变晶结构:岩石主要由粒状矿物(如石英、方解石等)组成,无明显的定向排列,如大理岩、石英岩等。

纤状变晶结构:岩石主要由针状、柱状矿物组成,有些呈放射状、束状,常具定向排列,如角闪片岩、阳起石片岩。

鳞片变晶结构:岩石主要由片状矿物(云母、绿泥石)组成,而且呈平行排列,如云母片岩。

斑状变晶结构:岩石中主要由于矿物结晶能力的差异和颗粒大小的不同而形成的结构,其中结晶能力强的矿物形成了较大的变斑晶,如兰晶石片岩或石榴石片岩中的兰晶石、石榴石。

3、变质岩中的常见构造变质岩的构造是指各种矿物的空间分布和排列特点。

按其成因可分为三类:(1)变成构造主要是指变质作用过程中已形成的构造。

这类构造是变质岩中最重要的。

常见者有:板状构造:是页岩或泥岩(粘土岩)在经微变质中所形成的一种构造。

原岩组分基本上没有重结晶,岩石中表现的一组平整的破裂面,破裂面光滑而具微弱的丝绢光泽。

千枚状构造:矿物初步具有定向排列,但重结晶不强烈,矿物颗粒肉眼不能分辨,仅在片理面上见有强烈的丝绢光泽,裂开面不平整而且有小褶皱。

片理构造:主要由片状、柱状矿物(云母、绿泥石、角闪石等)平行排列连续形成面理,其粒度较千枚岩的矿物为粗,肉眼可分辨。

为各种片岩特有的构造。

片麻状构造:是由变质形成的粒状矿物(长石、石英)和定向排列的片状、柱状矿物(云母、角闪石等)断续相间排列而成。

往往形成片麻理,如片麻岩就具有此构造。

(上述几种构造主要是在定向压力作用下形成的)块状构造:岩石中的矿物成分和结构都很均匀,无定向排列。

如石英岩、大理岩等就具有这种构造。

变余构造:是指变质岩中仍存在原来岩石的构造特征。

例如变余层理构造、变余气孔构造和变余流纹构造等。

混合岩构造:在变质过程中,由于外来物质的加入,或原来岩石局部重熔形成的脉体与原来岩石变成的基体混合而形成的构造,如眼球状构造,脉体呈眼球形、条带状构造,脉体与原有岩体相间成条带、肠状构造,脉体被揉皱成肠状。

4、变质岩的分类变质岩是由原有的某种岩石(沉积岩、火成岩或变质岩)经过变质作用而成,由于原岩引起变质作用原因和变质作用的类型不同,故产生的变质岩也不同。

因此,变质作用的类型是变质岩划分大类的依据。

变质岩分类简表岩类动力变质岩类接触变质岩类区域变质岩类混合岩类气成水热(交代)变质岩类岩石名称碎裂岩糜棱岩石英岩角岩大理岩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条带状混合岩肠状混合岩眼球状混合岩蛇纹岩云英岩矽卡岩二、变质岩的肉眼鉴定方法和步骤1、颜色主要描述岩石总体显示的颜色。

2、构造构造是变质岩的主要定名依据,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片理构造:主要有以下几种:板状构造、千枚状构造、片状构造、片麻状构造。

几种片理构造的区分方法片理构造板状构造肉眼不易分辨岩石结晶颗粒劈裂面光滑整齐,显弱丝缉光泽,易劈成厚度均匀的薄板状千枚状构造劈裂面比较密集,并有强烈丝绢光泽,有时可见许多明显的小皱纹者片状构造肉眼可以分辨岩石结晶颗粒片状或拄伏矿物所组成,且连续分布片麻状构造粒状矿物为主,片、柱状矿物为不连续的定向排列(2)块状构造:岩石全部由颗粒矿物组成,不显定向性。

如:石英岩、大理岩。

(3)条带状构造:不同组分按一定方向成层状或带状分布。

3、结构变质岩的结构主要有三大类:动力变质作用形成的压碎结构;强烈、彻底的变质作用形成的变晶结构;变质作用不彻底,保留原岩特征的变余结构。

和其它岩石类似,观察时根据矿物颗粒大小和形状等先区别属于哪一大类结构;再确定具体的结构名称。

压碎结构变余结构变晶结构角砾结构碎裂结构碎斑结构碎粉结构变余砂状结构变余泥质结构变余斑状结构变余花岗结构粒状变晶,斑状变晶,鳞片变晶,纤维状变晶,粒状鳞片变晶结构,鳞片粒状变晶结构;角岩结构:是泥质岩受热接触变质作用形成的隐晶质变晶结构。

黑、灰色,质地均一、致密、坚硬似牛角。

4、矿物成分要观察描述肉眼和放大镜能辨认的所有矿物,估其含量。

要特别注意变质矿物种类和含量以及原岩矿物的受变质情况,如重结晶、压碎、拉长、扭歪等。

变质岩肉眼鉴定描述举例岩石呈灰白色,具片状构造,粒状鳞片变晶结构,主要的组成矿物为:白云母、绢云母,含量60%以上。

白云母、绢云母:无色透明、具强的丝绢光泽,硬度小,白云母为片状,绢云母为小队的鳞片状。

此外还有石英与酸性斜长石,石英含量多于酸性斜长石。

石英:粒状,灰白色,断口油脂光泽,硬度>小刀,无解理。

含量25%左右。

斜长石:粒状,灰白色,玻璃光泽,有解理,硬度>小刀。

含量10%左右。

根据上述岩石的鉴定特征该岩石定名为:绢云母石英片岩三、常见变质岩描述1、火山岩类(1)橄榄玄武岩岩石新鲜面呈灰黑色、深灰色,风化面呈灰、浅灰色,斑状结构、基质为隐晶质结构,块状构造。

斑晶斜长石5-20%、橄榄石5-10%、辉石1-2%等组成。

斜长石:灰白色,自形-半自形,柱状,粒径0.2—2.5mm。

橄榄石:灰绿色,自形-半自形,粒状,粒径0.2—2.0mm。

辉石:黑色,自形-半自形,短柱状,粒径0.2—2.0mm。

基质:由隐晶质及铁质质点组成。

(2)气孔杏仁状橄榄玄武岩岩石新鲜面呈灰黑色、深灰色,风化面呈灰、浅灰色,斑状结构、基质为隐晶质结构,气孔、杏仁状构造。

气孔及杏仁体大小不一,最小达显微级,大者可达2cm,含量在5-20%之间,成分以粘土矿物为主,中心多为玉髓,次为玉髓及碳酸盐岩矿物。

斑晶斜长石5-20%、橄榄石5-10%、辉石1-2%等组成。

斜长石:灰白色,自形-半自形,柱状,粒径0.2—2.5mm。

橄榄石:灰绿色,自形-半自形,粒状,粒径0.2—2.0mm。

辉石:黑色,自形-半自形,短柱状,粒径0.2—2.0mm。

基质:由隐晶质及铁质质点组成。

(3)玄武岩岩石新鲜面呈灰黑色、深灰色,风化面呈灰、浅灰色,斑状结构、基质为隐晶质结构,块状构造。

斑晶斜长石5-20%、橄榄石1-3%、辉石1-2%等组成。

斜长石:灰白色,自形-半自形,柱状,粒径0.2—2.5mm。

橄榄石:灰绿色,自形-半自形,粒状,粒径0.2—2.0mm。

辉石:黑色,自形-半自形,短柱状,粒径0.2—2.0mm。

基质:由隐晶质及铁质质点组成。

(4)气孔杏仁状玄武岩岩石新鲜面呈灰黑色、深灰色,风化面呈灰、浅灰色,斑状结构、基质为隐晶质结构,气孔、杏仁状构造。

气孔及杏仁体大小不一,最小达显微级,大者可达2cm,含量在5-20%之间,成分以粘土矿物为主,中心多为玉髓,次为玉髓及碳酸盐岩矿物。

斑晶斜长石5-20%、橄榄石1-3%、辉石1-2%等组成。

斜长石:灰白色,自形-半自形,柱状,粒径0.2—2.5mm。

橄榄石:灰绿色,自形-半自形,粒状,粒径0.2—2.0mm。

辉石:黑色,自形-半自形,短柱状,粒径0.2—2.0mm。

基质:由隐晶质及铁质质点组成。

(5)致密块状玄武岩岩石新鲜面呈灰黑色、深灰色,风化面呈灰、浅灰色,隐晶质结构,致密块状构造。

由隐晶质及铁质质点组成,偶见斜长石斑晶,灰白色,自形-半自形,柱状,粒径0.2—1.5mm。

6、气孔杏仁状玄武岩岩石新鲜面呈灰黑色、深灰色,风化面呈灰、浅灰色,斑状结构、基质为隐晶质结构,气孔、杏仁状构造。

气孔及杏仁体大小不一,最小达显微级,大者可达2cm,含量在5-20%之间,成分以粘土矿物为主,中心多为玉髓,次为玉髓及碳酸盐岩矿物。

由隐晶质及铁质质点组成,偶见斜长石斑晶,灰白色,自形-半自形,柱状,粒径0.2—1.5mm。

(6)玄武质火山集块岩岩石新鲜面呈灰紫色、紫红色,风化面呈灰、灰紫色,火山集块结构,块状构造。

岩石由火山集块40%、火山弹20%、火山角砾5%、岩屑10%、晶屑5%、火山灰20%组成。

火山集块,灰黑色、紫色,棱角状-次棱角状,成分为玄武岩,大小50-100mm。

火山弹,紫红色、灰黑色,混圆状,大小50-100mm,成分为玄武岩,中心为斑状玄武岩,斑晶为斜长石,粒径1-2mm,基质为隐晶质。

由中心向外侧气孔增多,并减小,呈圆形分带。

火山角砾,灰黑色、紫色,棱角状-次棱角状,成分为玄武岩、玄武质凝灰岩,大小2-50mm。

填隙物为岩屑、晶屑、火山灰。

岩屑,灰黑色、紫色,棱角状-次棱角状,成分为玄武岩、玄武质凝灰岩,大小0.2-2 mm。

晶屑,成分为斜长石,灰白色,棱角状-次棱角状,粒径0.2-2mm。

火山灰细小难辩。

(7)玄武质含集块火山角砾岩岩石新鲜面呈灰紫色、紫红色,风化面呈灰、灰紫色,含集块火山角砾结构,块状构造。

岩石由火山集块5%、火山角砾60%、岩屑15%、晶屑5%、火山灰15%组成。

火山集块,灰黑色、紫色,棱角状-次棱角状,成分为玄武岩,大小50-100mm。

火山角砾,灰黑色、紫色,棱角状-次棱角状,成分为玄武岩、玄武质凝灰岩,大小2-50mm。

岩屑,灰黑色、紫色,棱角状-次棱角状,成分为玄武岩、玄武质凝灰岩,大小0.2-2 mm。

晶屑,成分为斜长石,灰白色,棱角状-次棱角状,粒径0.2-2mm。

填隙物为火山灰,细小难辩。

(8)玄武质火山角砾岩岩石新鲜面呈灰紫色、紫红色,风化面呈灰、灰紫色,火山角砾结构,块状构造。

岩石由火山角砾60%、岩屑15%、晶屑5%、火山灰20%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