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良镛

合集下载

吴老印象

吴老印象

束了, 我话 匣子 一打 开就关不上 , 但 还 想说一些 。 ”惹得观众 大笑 。 早就 听说 吴老 在接 受 采访 时 , 旦聊 起建 筑 与 一 建筑教 育, 就有 了很 高的兴致 , 他 总是
要求延长采访 时间 , 如此一见 , 此言非
虚。尽管年事 已高 , 由于身体原 因还 被 身边 的工作人 员定 了许 多规 矩 , 吴 但 老却 因为采访 常常 “ 规 ” 犯 。是啊 , 他
目的录 制现 场 。作 为第二个 录 制的 主 要 嘉宾 , 开场1 小时后仍迟 迟不见吴 老 的身影。 多观众 担心, 许 吴老是不是 身 体 不太好 , 当天录不成节 目了?然而 , 当吴老 的 宣传 短 片播 放 后 , 他还 是 出 现 在了现场 。 老 自己拄着拐杖 , 吴 由两
委员, 身负 发展 清 华 大学 建筑 系的 重
指 出了中关村 地区的发展远景 。 从北 京
在 吴老门下攻读研 究生 。当时 , 吴老担 西北 文教科 技区开始 , 逐步发展到 中关 村科学城 , 终的规划写成研 究报告, 最 由吴老 亲 自送 交 了当时的北 京 市委 书 记李锡 铭。1 8 年5 国务 院批准 成 8 月, 9 立北京市新技 术产业 开发试验 区, 以中
吴良镛 画作
吴 老 印象
本刊记者 李 白薇
如果你 见 过一 位老 者 , 笑容 像冬
日里 的 暖 阳, 数着 千年 古 城 中每 一 历 处寻常巷 陌, 么这个人就是 吴 良镛。 那
随着 联 系参访 的 过程 步 步推 进 , 对 我
作者 接 触 , 访 中难免 要 吃几个 闭 门 采 羹, 甚至遇到过 态度不好的个例 。 对于
后是不能把房 子拆了的。 ”

吴良镛

吴良镛

吴良镛简介:吴良镛,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家。

1922年生于江苏南京。

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获美国匡溪艺术学院硕士学位。

1946年起协助梁思成教授创建清华大学建筑系,从事建筑教育及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

曾任建筑系副主任、主任,国际建筑师协会副主席,世界人居学会主席。

现任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所长,人居环境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等职。

吴良镛,1922年5月出生于江苏南京。

青少年时代正值20世纪上半叶,战火纷飞,国土沦丧,南京告急,吴良镛辗转逃难至重庆,家仇国恨,加之居无定所的生活,促使他立志学习建筑。

1940年,他以战后重建家园为奋斗目标,考入中央大学建筑系。

1944年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作为我国建筑与规划界最具声望的大师,作为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两院院士,在6 0年的职业生涯中,吴先生在学术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他的研究和实践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赞赏。

就在记者采访的前几天,吴先生在巴黎接受了法兰西建筑科学院授予的院士证书和证章。

当吴先生拿出那枚金质院徽时,透过他从容而坚毅的眼神,似乎可以看到半个多世纪来他为中国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事业所付出的种种努力。

特别是最近十几年的业绩,我们信手拈来,都能列举很多。

1992年,他主持的"北京菊儿胡同新四合院住宅规划设计"荣获亚洲建筑师协会"优秀建筑设计金奖"和联合国"世界人居奖";1999年,他在北京主持了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起草了国际建筑领域的世纪宣言--《北京宪章》;2000年,他与四十多名两院院士、一百多名建筑师联名上书,呼吁、请求重新论证法国设计师安德鲁的设计方案;2001年,他主持完成了《京津冀北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2002年,他获荷兰克劳斯亲王奖--桂冠奖;自2002年12月起,他参与《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并在刚刚完成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修编工作中作为领衔专家。

吴良镛谦和待人,温良做事

吴良镛谦和待人,温良做事

122022年 5月下 总期数879吴良镛是知名的建筑学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作为中国建筑学界的翘楚,他带领团队创设了一系列为人所称道的项目,至今还鲜有能望其项背者。

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设计项目时能够俯下身去现场查看,多方调查,这才有了令人赞叹的项目。

他在做事时,总是出人意料地把“不”字作为标杆,其中表现出来的交际之道,颇能赢得人心。

不居功:成就来自集体有一年,吴良镛应邀带领团队进行滇西北规划研究。

这是项非常繁重的研究,身为团队主心骨的他白天需要布置任务,进行讨论,晚上还需要加班,将白天所做的东西整理成草稿。

他当时给每个人说了,不管整理好草稿有多晚,就将其塞到自己房间的门缝里。

让人惊讶不已的是,到了第二天布置新任务的时候,他已经将昨天夜里塞到门缝里的草稿给整理出来了,布置的新任务总是能够切中肯綮。

原来,为了不耽误第二天的工作,他是凌晨4点就起来了,赶在布置工作之前将草稿整理出来,并形成当天的工作思路,可以说是在连轴转。

可在研究成果出来后,他却把自己的名字排在了最后面,每每都是对人说:“这些成就来自集体,每个人都付出了很多努力,我只不过是做了汇总工作而已。

”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说:“伟大的事业根源于坚韧不拔地工作,全力以赴,不怕艰苦。

”面对繁重的工作,吴良镛作为团队的带头人,起早贪黑地进行工作,即使“连轴转”也不愿意拖大家的后腿,这种谦虚谨慎、敬业奉献的精神难能可贵。

在交际中,我们应该把事情做在别人前面,而把功劳放在别人后面,这种“忘我”的胸怀和境界,定能够有所作为。

不接受:让人心里安宁60岁那年,吴良镛卸去了行政职务。

当时深圳大学正在筹建之中,校长是由张维担任,他邀请吴良镛赴深圳大学任建筑系主任。

其实两个人的关系相当至厚,在工作接触中有过多次合作的经历,彼此甚是了解和信任,吴良镛甚至多次表示过,自己最感谢的人,一个是梁思成,另一个是张维。

在别人看来,接到这样的邀约,肯定会答应下来,可出人意料的是,他竟然选择了拒绝。

就吴良镛事件看法作文

就吴良镛事件看法作文

就吴良镛事件看法作文英文回答:The case of Wu Liangyong, a renowned Chinese architect, has sparked extensive discussions regarding theintersection of architecture, politics, and ethics. The controversy stems from accusations of plagiarism, authoritarianism, and a lack of transparency in his design process and professional conduct.Allegations of Plagiarism:Wu Liangyong has been accused of plagiarizing the ideas and designs of other architects, particularly foreign ones. Critics point to striking similarities between his worksand those of Western architects like Le Corbusier and Frank Lloyd Wright. These accusations have raised questions about the originality and integrity of his work and have damaged his reputa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al community.Authoritarianism and Lack of Transparency:Wu Liangyong has also been criticized for his authoritarian approach to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Some critics argue that his designs prioritize monumentalism and control over human experience. They contend that his buildings often lack a human scale and fail to engage with the needs of individuals or communities. Additionally, concerns have been raised about the lack of public inputand transparency in his design and planning processes.Impact on Architectural Practice:The Wu Liangyong controversy has significantimplications for architectural practice in China and beyond. It has highlighted the importanc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the need for transparency and ethical conduct in the architectural profession. The case has also raised questions about the role of architects in shaping the built environment and their responsibility to the public.中文回答:吴良镛事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涉及建筑、政治和道德的交叉领域。

两院院士、建筑大师吴良镛 在重庆的时光

两院院士、建筑大师吴良镛 在重庆的时光

两院院士、建筑大师吴良镛在重庆的时光作者:***来源:《红岩春秋》2023年第09期吴良镛,1922年出生,江苏南京人,我国著名建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在我国建筑领域、城乡规划领域和人居环境领域卓有建树,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他曾经担任国际建筑师协会副主席,提出的《北京宣言》被国际建筑师协会执行局确定为“国际建协《北京宪章》”,并在1999年第二十届国际建筑师大会上获得与会代表一致通过,成为国际建筑师协会仅有的一份宪章,与1933年《雅典宪章》、1977年《马丘比丘宪章》一起,构成建筑业百年来最重要的3个纲领性文件。

吴良镛在百年人生历程里获得荣誉无数。

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吴良镛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其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证书的编号是“001”,这是党和人民对吴良镛政治品格的最高褒奖。

抗战时期,吴良镛曾在重庆生活、求学、工作,并由此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从南京到重庆吴良镛生于江苏南京一个绸缎商人家庭。

祖父吴有禄经营缎业,创下缎庄字号“吴德泰”,曾任当地绸缎业公会副会长,口碑颇好。

祖父去世后,缎庄的生意就垮了,父亲后来去了上海帮别的缎号办事、管账,母亲在家拉扯着子女艰难度日。

外祖父李耀南也经营缎号,传到儿子一辈时,因为经营不善也衰败了。

尽管日子拮据,但母亲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们读书,接受新式教育。

吴良镛的三舅、三舅妈和当小学老师的姨娘也给予了帮助,加上哥哥吴良铸从金陵中学毕业后当了家庭教师以补贴家用,吴良镛和妹妹吴素娟的学业才不至于中辍。

1929年,年幼的吴良镛入读私塾,半年后在离家很近的荷花塘附近小学上学,初中就读于私立钟英中学。

吴良镛曾回忆,五年级一次考试,同学问吴良镛能考多少分,吴良镛回答七八十分吧,结果出来后才五十分。

年级主任恰好路过听到了吴良镛回答同学的话,就在课堂上狠狠批评了吴良镛一通:“吴良镛骄傲了,不是如他自己所说的七八十分,而是五十分!”这个教训十分深刻,让他认识到一辈子一定要兢兢业业,稍有放松就会出问题。

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先锋吴良镛人物事迹介绍

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先锋吴良镛人物事迹介绍

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先锋吴良镛人物事迹介绍2018年12月18日上午,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100名“改革先锋”称号获得者在大会上受到表彰。

其中吴良镛获得了华西村改革发展的带头人的荣誉称号,下面小编就带你一起来了解一下他的人物事迹吧。

吴良镛针对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建设规模大、速度快、涉及面广等特点,他创立人居环境科学,建立了一套以人居环境建设为核心的空间规划设计方法和实践模式,受到国际建筑界的普遍认可。

成功运用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开展区域城乡、建筑、园林等多尺度、多类型的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

主持参与北京图书馆新馆设计、天安门广场扩建规划设计、中央美术学院校园规划设计、孔子研究院规划设计等多个重大工程项目。

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

年高未曾忘忧国。

让人类“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是吴良镛对人居理想的愿景。

将建筑事业作为一生的追求来自他颠沛流离的早年经历。

在1937年南京沦陷之前,吴良镛随家人一路西迁:南京、镇江、武汉、宜昌、重庆……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一时间地动山摇,瓦砾、碎石、灰土不断在身边落下。

当我们从防空洞出来,火光冲天,大街小巷狼藉一片,合川大半座城都被大火吞噬……这些痛苦的经历,促使我内心燃起了战后重建家园的热火。

”吴良镛回忆道,“我怀着‘从事建筑行业、立志修整城乡’的抱负,走进了(国立)中央大学建筑系。

”1945年10月,吴良镛受建筑学家梁思成之邀,协助筹办清华大学建筑系,又在梁思成推荐下于1948年赴美国匡溪艺术学院学习建筑与城市设计。

在对建筑学的不断探索中,吴良镛意识到“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是最大多数的人民群众,人居环境与每个人的利益密切相关,人居环境科学是普通人的科学”,就此理念不断进化诞生的人居科学,成为吴良镛工作的核心。

1993年,由吴良镛主持改造的北京菊儿胡同被授予“世界人居奖”,这也是近代中国建筑作品首次在国际上取得的最高荣誉。

“开创了在北京城中心进行城市更新的新途径”,评语这样评价吴良镛在保留传统四合院与创造宜居环境中的创举。

吴良镛毕生追求诗意栖居

吴良镛毕生追求诗意栖居

吴良镛毕生追求诗意栖居作者:王志琴来源:《中国新时代》2022年第01期吴良镛曾说,我毕生追求的就是要让全社会有良好的与自然相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诗意般、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

儒雅、待人和善、谦抑,毫不摆架子,这是接触过吴良镛院士的人对他的评价。

吴良镛,1922年5月,出生于南京。

1944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

1946年,协助梁思成创建清华大学建筑系。

1948年留学美国。

1950年冲破阻挠回国。

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长期致力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教学、科学研究与实践工作。

他说,我毕生追求的就是要让全社会有良好的与自然相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诗意般、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

著名的美籍华裔建筑学家贝聿铭曾经说过:“不管你到哪个国家,说起中国的建筑,大家都会说起吴良镛。

”然而,吴良镛却始终谦虚地表示:“我的作品不多,都是大家一起做的。

每个作品都倾注了大量心血,我问心无愧了。

”与清华结缘1940年,吴良镛考入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

毕业前夕,他写了一篇论文《释“阙”》,刊登在班办的刊物上,引起建筑大师梁思成、林徽因的关注。

1945年初夏,吴良镛见到了梁思成。

“先生原望我充当其古建筑研究之助手,当我陈述自己对城市研究的志向后,不期深得先生赞赏,从此更坚定我终生致力的目标。

”吴良镛在自述集中回忆道。

1946年,吴良镛受梁思成之邀来到清华,协助筹办清华大学建筑系。

据吴良镛回忆,1945年10月,梁先生“来了一封信,他就说我准备办清华大学建筑系,你是不是有空来看我一下。

”见面后,“他说你要愿意,你到清华大学来当助教。

这个对我一生有决定意义。

”就这样,1946年初吴良镛在重庆收到清华寄来的聘书,于当年8月第一次走进清华园。

从那时起,他的命运就与清华正式联在了一起。

建系之初,梁思成赴美讲学,吴良镛和林徽因成为系里最初的两名教员。

1948年夏天,梁思成推荐吴良镛到美国匡溪艺术学院建筑与城市设计系深造。

吴良镛

吴良镛

吴良镛(1922年—),男,江苏南京人,中国建筑学家、城乡规划学家和教育家,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

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现任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所长、人居环境研究中心主任等职。

[1]吴良镛1944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1946年协助梁思成创建清华大学建筑系。

1950年美国匡溪艺术学院建筑与城市设计系获硕士毕业,同年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建筑系任教。

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1980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他先后获得世界人居奖、国际建筑师协会屈米奖、亚洲建筑师协会金奖、陈嘉庚科学奖、何梁何利奖以及美、法、俄等国授予的多个荣誉称号[2]。

2012年2月14日,荣获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3]钱起,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

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与韩翃、李端、卢纶等号称大历十才子。

钱起长于五言,词彩清丽,音律和谐。

因与郎士元齐名,齐名“钱郎”。

人为之语曰:“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对此,钱起很不满意,傲然说道:“郎士元安得与余并称也?”但是,朝廷公卿出牧奉使,若无钱、郎赋诗送别,则为时论所鄙。

钱起诗作的题材多偏重于描写景物和投赠应酬。

音律谐婉,时有佳句。

钱起当时诗名很盛,其诗多为赠别应酬,流连光景、粉饰太平之作,与社会现实相距较远。

然其诗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风格清空闲雅、流丽纤秀,尤长于写景,为大历诗风的杰出代表。

少数作品感时伤乱,同情农民疾苦。

以《省试湘灵鼓瑟》诗最为有名。

有《钱考功集》,集中五绝《江行无题一百首》及若干篇章,为其曾孙钱珝所作。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吴良镛

吴良镛

吴良镛——1944年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毕业学士——1949年美国国溪艺术学院建筑与城市设计系硕士专业:建筑、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工作单位: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职务: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人居环境研究中心主任专业技术职称——建筑与城市规划教授——建筑与城市规划学家——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所长——人居环境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中国建筑学会副事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社会兼职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1-4届)专业评议组成员;1985-198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评议组成员;任文化部国家文物委员会委员;任建设部村镇建设学术委员会委员;任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技术顾问任北京市人民政府顾问(从第1届至今),北京市文物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1985-1995)任其他省市一些专业委员会的委员,或顾问之职,参与有关技术咨询工作等。

历程简述1922年生,江苏南京人1944年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毕业工学士1946年来清华协助梁思成创办建筑系1948年入美国匡溪艺术学院建筑与城市设计系,获硕士学位,协助梁思成教授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任助教(后升教员、讲师、副教授、教授)1948年-1950年美国匡溪艺术学院建筑与城市设计系获硕士学位1949年-1950年美国劳仑斯理工大学教员,沙里能建筑事务所设计师.10月从美国回国,在清华任教,负责市镇组与农业大学联合创办园林绿化专业,任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顾问1952年-1984年任清华大学建筑系副主任、主任1980年-1981年任西德卡塞尔大学客座教授(为城市规划园林系、建筑系、与应用社会科学系开设联合讲座)1983年任香港大学客座教授1983年创办清华建筑与城市规划研究所,任所长1987年任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客座教授1988年任美国加州大学Berkerley 分校客座教授,康奈尔大学,MIT访问学者1989年任保加利亚国际建筑学院教授1993年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荷兰德尔福特大学访问学者1993年澳大利亚悉尼工业大学客座教授1995年筹建清华大学人居环境研究中心,兼中心主任1995提任英国剑桥大学马丁中心客座教授曾任国际建筑协会(UIA)副主席,世界人类聚居学会(WSE)主席,是新中国的建筑与城市规划先驱者之一。

大师讲堂吴良镛观后感

大师讲堂吴良镛观后感

大师讲堂吴良镛观后感
观看大师讲堂吴良镛感受如下:
他是一位建筑学家,从1945年起,面对战后的满目疮痍,立志建筑事业,经历城市规划变迁,风雨半个多世纪。

他是一名大学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实践、投身科研,矢志“匠人营国”,致力“谋万家居”,思考没有至尽。

新春之际,我们走近吴良镛,追述一位建筑学家的求索之路,倾听一份执着的“中国人居梦”。

怎样的城市能留得住人们生活,经得起时代考验?吴先生意识到,“城市的一切是要为了人民,我们的环境是因为人而存在的,环境的一切改变都是为了人民。

”就此理念不断进化诞生的人居科学,成为他日后工作的核心。

他觉得,“城市像细胞一样是一个有生命的机体,也需要新陈代谢,它是一种‘有机’的更新,而不是生硬的替换。


作为一位建筑学家,虽然年迈,他仍然关心首都、关心京津冀的发展、关心国家的未来。

他思考城市文化建设过程中曾经或正在面临的误区,感叹“片面追求表面样式的建筑是没有灵魂的,建筑的精神要始终植根于文化传统”。

近年来,他主持的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也持续取得进展。

将有一事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先生若有,那便一定是建筑的事吧。

在最美好的年华,他执着于创造美好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能够“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如今,他已是一位慈祥的老者,静待岁月流淌,但依然期盼着一代代建筑学人的接续努力能早日有回响,让城市更有机、更宜居。

吴良镛,让人们诗意般栖居在大地上人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

吴良镛,让人们诗意般栖居在大地上人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

吴良镛,让人们诗意般栖居在大地上人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1940年,他18岁进入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学习,便做出了“匠人营国”的人生选择。

1946年,他协助建筑大师梁思成创建了清华大学建筑系。

正是在导师梁思成的影响与感染下,吴良镛成长为新中国建筑界及建筑教育事业上的开拓者之一。

而作为中国建筑学与城乡规划学的学术带头人,吴良镛不断探索着中国特色的建筑与城市理论的发展之路。

他提出了“广义建筑学”理论,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形成“人居环境科学”体系。

入行以来,他起草过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的《北京宪章》,为世界建筑学在新世纪的发展划出路线图;他积极参与天安门广场改建工作、唐山地震改建规划,参与上海浦东规划、北京中关村科技园规划、深圳城市总体规划设计,等等。

不过他说,与公共建筑相比,自己更在意的是民居。

而操刀北京菊儿胡同的改造,探索出一条旧城有机更新之路,得到了国内外建筑学界的充分肯定,更凭此获得了联合国授予的“世界人居奖”。

吴良镛曾说,菊儿胡同实现了自己多年的一个梦想,“北京的旧城不能让它毁坏下去。

从太和殿前面的广场到小胡同里的四合院,都反映着古老的中华文明。

”为此,吴老曾屡屡“怒发冲冠”,批评不少地方片面追求特色,使得一幢幢不讲究工程、不讲究结构、不讲究文化的“标志性”建筑拔地而起;也反对一些人盲目追随西方,不来个国际招标就凸显不出所谓的“规格”。

面对北京的旧城开发,他警告存在过度倾向,提醒北京有可能成为“二手货城市”;他痛惜,北京旧城以剃光头的速度和方式进行改造,“已经像一个瘌痢头”,“出现一片片‘平庸的建筑’和‘平庸的街区’。

”吴老认为出现城市建设的危机,实际上是地方意志、部门意志、长官意志在作祟,是文化灵魂失落的表现。

吴老的所作所为,更像今天所热议的有学术有良知有正义的“公共知识分子”。

在谦谦风度的吴老身上,似乎艺术家的气质更浓于建筑师的气质。

在他眼中,城市是一个巨大的艺术品。

他追求“大科学”、“大人文”、“大艺术”的融合。

吴良镛大师讲堂观后感

吴良镛大师讲堂观后感

吴良镛大师讲堂观后感看了吴良镛大师讲堂,让我受益匪浅。

吴良镛先生因其精湛的学术造诣和深厚的育人情怀而受到广泛尊敬,以行万里路、谋万家居的辛勤耕耘和执着追求,实现了“让人们诗意般、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的美好理想。

大师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所在。

从吴良镛先生身上我们看到了大师最宝贵的品质,就是追求学术卓越、潜心立德树人,就是胸怀美好理想、坚守人生信仰。

作为新中国建筑教育的奠基人之一,吴良镛先生是潜心立德树人的杰出教育家。

70余年始终潜心教书育人,90多岁高龄时仍然坚守三尺讲台,培养了一大批领军人物和杰出英才。

作为中国城乡规划建设事业的推动者,吴良镛先生开创了人居环境科学,主持起草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为基础的《北京宪章》,为世界建筑学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曾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联合国“世界人居奖”。

著名建筑学家贝聿铭曾说“不管你到哪个国家,说起中国的建筑,大家都会说起吴良镛”。

回顾吴良镛先生行万里路、谋万家居的百岁人生历程,理想与信仰贯穿始终。

他出生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的年代,彼时的中国大地战火连连,老百姓流离失所、背井离乡。

国破家亡的痛苦经历让他在年少时就树立了“从事建筑行业、立志修整城乡”的志向。

吴良镛先生曾说过:“民惟邦本,普通人的居住问题是建筑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

一个真正的建筑大师,不是看他是否设计出了像埃菲尔铁塔一样流传百世的经典建筑,而是看他是否能让自己国家的老百姓居有定所。

”正是怀着对人民的热爱、对家国责任的担当,他创立了人居环境科学及其理论框架,提出了以人为核心的人居环境建设原则、层次和系统,为中国城乡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取得了一系列前瞻性、示范性的规划建设成果。

菊儿胡同里白墙黛瓦、绿树成荫,现代生活与传统民居和谐相融,成为人居思想的最佳实践。

正是因为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辛勤耕耘,“让人们诗意般、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的美好理想终于在今天的中国大地上得以实现。

“一世丹心,育才兴邦志不改;万家灯火,诗意栖居梦正圆。

关于吴良镛先生一生奉献建筑事业的观后感

关于吴良镛先生一生奉献建筑事业的观后感

关于吴良镛先生一生奉献建筑事业的观后感篇1:标题:《吴良镛爷爷,你真棒!》嘿,大家好!我是小明,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超级厉害的人,他就是吴良镛爷爷。

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他可是个建筑大师,就像那种能把积木搭得高高的小朋友一样厉害!“哇,小明,那吴良镛爷爷是不是像超人一样,能建好多好多高楼大厦啊?”同桌小红好奇地问。

“对啊,小红,他就像那个会变魔术的魔术师,一挥手,就能让房子从地上长出来!”我兴奋地回答。

吴良镛爷爷的一生就像一本厚厚的故事书,里面全是关于建筑的故事。

他从小就对建筑特别感兴趣,就像我对巧克力一样,一看到就眼睛发亮。

他学习了好多好多知识,就像我们学习语文和数学一样,只不过他学的是建筑。

“那他是不是建了很多漂亮的房子?”小红又问。

“当然了,他建的房子就像我们画的画一样,既好看又有用。

”我骄傲地说。

吴良镛爷爷不仅会建房子,他还会教别人怎么建。

他就像我们的老师一样,总是耐心地教我们。

他教出来的学生,一个个都成了建筑界的小能手。

“哇,那他一定很累吧?”小红关心地问。

“嗯,他确实很辛苦,但是他乐在其中。

就像我们玩游戏一样,虽然有时候会累,但是玩得开心啊!”我笑着回答。

吴良镛爷爷的建筑事业就像一场精彩的冒险,他总是能找到新的方法,让建筑变得更好。

他的建筑就像那些超级英雄,保护着我们,让我们住得舒服又安全。

“那他是不是有很多奖杯啊?”小红好奇地问。

“当然了,他的奖杯多得可以开个小商店了!”我夸张地说。

吴良镛爷爷的一生告诉我们,只要我们热爱一件事,用心去做,就能做得很棒。

就像我一样,虽然我现在只是个小学生,但我相信,只要我努力学习,将来也能像吴良镛爷爷一样,做出让人惊叹的事情。

“小明,你真棒!”小红鼓励我说。

“嘿嘿,谢谢小红,我们一起加油吧!”我握紧拳头,信心满满地说。

吴良镛爷爷的故事告诉我们,建筑不仅仅是石头和水泥,它还是梦想和希望。

就像我们的未来,虽然现在还只是一张白纸,但只要我们用心去画,就能画出最美丽的图画。

两院院士吴良镛

两院院士吴良镛

两院院士吴良镛:人居环境贵在融汇人物名片吴良镛,1922年生于南京,著名建筑学家、城乡规划学家和教育家,中国人居环境科学创建者。

现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所长、人居环境研究中心主任。

先后获得世界人居奖、国际建筑师协会屈米奖、亚洲建筑师协会金奖、陈嘉庚科学奖、中华艺文奖最高成就奖等,是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巴塞罗那巷道(速写)吴良镛吴良镛设计的菊儿胡同新四合院科学求真(书法)吴良镛走进中国美术馆圆厅,苍劲有力的巨幅书法作品布满展墙。

和一般书家擅长题写的诗词章句不同,儒雅的文笔讲述着中国人关于“安居”的理想。

这些巨幅的书法作品由一位92岁高龄的老者在半个多月之前完成,他拥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清华大学著名建筑学教授的科学家身份,他因开创人居环境科学理论,获得世界人居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奖项为学界敬仰,他因北京菊儿胡同四合院改造工程、中央美术学院新校区等建筑设计为普通人熟知——吴良镛,一个因建筑科学享誉各界的学者,如今为观众带来了关于绘画与书法的精品佳作,让人为之惊讶、眼前一亮的同时,也不难看出人文艺术之于科学家吴良镛的特殊意义。

建筑学家的艺术展8月29日至9月9日,由中国美术馆和清华大学联合主办的“人居艺境——吴良镛绘画书法建筑艺术展”开幕,展出作品囊括了吴良镛先生各个阶段的书法、绘画作品100余幅,以及菊儿胡同新四合院、孔子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江宁织造博物馆、泰山博物馆等部分建筑设计工程的微缩景观,全面反映了吴良镛先生在学术探索的过程中对艺术创作的不懈追求。

对于普通人而言,吴良镛在建筑科学领域的卓越成就似乎遮蔽了他艺术上的光彩。

事实上,吴良镛的建筑人生始终伴随着对绘画艺术的挚爱。

吴良镛说,此次展出的作品不少都是“从箱子底翻出来的”,可以算是对自己艺术方面的一个总结,而总结也是为了更好地激励自己有新的提升和发展。

本次展览从保存至今的上世纪40年代的作品开始,直至近期新作,展现出吴良镛优秀的绘画禀赋和持续的绘画兴致。

吴良镛 毕生劳碌为民居

吴良镛 毕生劳碌为民居

吴良镛毕生劳碌为民居吴良镛毕生劳碌为民居他主持过京津冀城乡空间发展规划、北京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等多项重大工程和科研课题。

他就是建筑与城乡规划学家、教育家,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吴良镛。

不遗余力参与实践作为建筑和规划大师,吴良镛一直坚信城市规划和建筑学是致用之学,多年来在教学之外他一直不遗余力地利用各种条件参与建设实践,努力解决中国城乡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他积极参与天安门广场改建工作、唐山地震改建规划,参与了北京、北海、三亚、张家港、深圳、无锡、苏州等城市的规划设计,主持了山东曲阜孔子研究院和中央美术学院校园的设计……从1978年起,吴先生即开始对北京旧城区中心地段的整治进行研究,其后又深入到对破旧危房地区改造和新型四合院的规划设计工作。

其中,北京菊儿胡同改造项目更是使他达到了规划生涯的巅峰。

菊儿胡同,一个诗情画意的名字。

但在1989年前,这里的环境却是与诗意毫无关系的另一番景象。

以胡同里的41号院为例,建筑密度高达83%,许多家庭无日照,近80人居住的院落只有一个水龙头,一个下水道,厕所在院外100米处。

1988年,吴良镛受邀来操刀“动手术”。

面对这个典型的“危积漏”(危房、积水、漏雨)地区,他和学生们先后出了上百张施工图。

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加之以前的研究积淀,“有机更新”的原则最终得以确立。

在他看来,城市是一个有机生命体,永远处于新陈代谢之中。

基本原则应该是不能大拆大建,要保留相对完好者,逐步剔除其不适宜者,进行循序渐进的有机更新。

但是新的建设要自觉地顺其肌理,用插入法以新替旧。

由于理念到位,行动有力,菊儿胡同改造迅即成为学术界的热点,并得到了国内外建筑学界的充分肯定。

1990年,英国一位知名建筑评论家曾说,菊儿胡同的改造对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危改都具有指导作用。

吴先生认为,这才是菊儿胡同改造的实质所在。

他所做的项目,都是依据这种思路,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

担忧城建陷入误区2021年,吴良镛因为太过劳累,病倒在工地上。

吴良镛讲堂观后感

吴良镛讲堂观后感

吴良镛讲堂观后感9月16日下午,吴良镛先生在清华大学举行了“以人为本”的建筑教育讲座。

在讲座中吴良镛先生讲述了建筑设计的三大要素:建筑的基本原则、设计思想和建筑的材料等问题。

从这些重要的理论和技术角度出发和启发大家对建筑设计的认识。

他还提到了在建筑设计之初,要有规划图、建筑图和城市设计图作为参考。

只有把建筑设计作为完整的系统、完整的艺术作品才能充分发挥建筑设计的功能。

吴良镛先生还指出:“建筑设计有三大基本原则:一、用什么材料;二、什么结构;三、用什么形式。

”通过吴良镛先生的讲座让我更加了解建筑设计是怎么回事,认识到建筑设计对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所起着极其重要积极作用。

设计作为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产物和桥梁已经进入了二十一世纪。

吴良镛先生从建筑设计开始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和理论贡献。

一、从建筑入手,关注人的感受建筑是人的存在,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正如陶渊明所说:“无境而不适,无规而不依”,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人居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在现代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城市建筑也要满足人们对于优美环境的需要。

对于新城市规划建设更要关注到人们对城市的感受。

吴良镛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大师和城乡规划理论的创立者。

他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生活和自然和谐相处”等理念并形成了自己的建筑设计思想。

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吴良镛先生就开始研究城乡建设的问题。

而早在1956年吴良镛先生就在英国著名建筑师威廉·莫里斯面前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他强调建筑要尽量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破坏,要使建筑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并注重人性化设计及对人的感受。

他提出“天人合一”理论认为建筑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从而创造出宜居氛围和优良品质的建筑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对居住条件需求。

二、研究城乡问题城乡问题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是重大的。

吴良镛先生认为,解决好城乡问题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关键所在:“今天的中国经济已进入工业化阶段,未来的中国经济发展也必将进入工业化阶段。

匠人营国——吴良镛

匠人营国——吴良镛

匠人营国———吴良镛2012.04发明与创新35成为“匠人”,是吴老18岁时作出的人生选择。

1922年,吴良镛出生于江苏南京一个普通家。

1937年日寇入侵,让他体会国破家亡、流离失所痛楚。

“那是一个毕业统考考完最后一门科目之后的个午后,日本飞机轰炸了合川,整个城市几乎一半烧了。

这件事,对我刺激很大。

”回首起那不堪忆的场景,吴老的双眼湿润了。

1940年,他进入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学习,开了一生“匠人营国”的生涯。

姻顾瑞珍吴晶晶科学求真. All Rights Reserved.36清华协助筹办建筑系;1948年,他被梁先生推荐到美国学习,在大师沙里宁的指导下深造;1950年,吴良镛毅然回国,从此再没离开清华。

虽然身处教学、科研一线,但吴良镛笃信,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必须从实践中来。

从建筑到城市规划再到人居环境科学,这是吴老一生学术研究的轨迹,也是他毕生的梦想。

作为中国建筑学与城乡规划学的学术带头人,吴良镛不断探索着中国特色的建筑与城市理论的发展之路。

他提出了“广义建筑学”理论,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形成“人居环境科学”体系。

他出版著作28部,发表学术文章200多篇。

《广义建筑学》和《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两部巨著,更是为他赢得了特殊的荣誉。

正是在导师梁思成的影响与感染下,吴良镛成长为新中国建筑界及建筑教育事业上的开拓者之一。

“如果没有梁思成先生的指导,我不知道我的人生会是怎么样的了。

”桃李满天下的吴良镛,今天依然忘不了恩师的教诲。

“梁思成和林徽因先生给我的不仅是业务上的耳濡目染,更是对中国建筑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诚恳。

”从1984年他培养出我国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的第一位博士起,一代代建筑新秀在吴老培养下脱颖而出。

在退休前,他仍把自己定义为一个教书先生,一个做学问的学者。

中风之后还不离讲台,现在仍在带博士生。

创造良好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能诗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是吴良镛最大的追求。

他积极参与天安门广场改建工作、唐山地震改建规划,参与上海浦东规划。

吴良镛学术思想对文物事业贡献

吴良镛学术思想对文物事业贡献

吴良镛学术思想对文物事业贡献吴良镛教授是著名学者,同时也是一名坚定的文化遗产捍卫者,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楷模。

他不仅在建筑、城市规划、教育等方面做出杰出贡献,而且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也开辟了许多重要的和基础性的工作,成为我国文物事业的一面旗帜。

吴良镛教授本着对文化传统的深刻理解,对祖国文化遗产的无限热爱,对民族未来的高度负责,为文化工作提出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建议和意见。

在中国文物保护领域,吴良镛是基层文物工作者耳熟能详的名字。

他的睿智儒雅、博学多识,他的正直坦诚、敢怒敢言,都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

吴良镛教授对于祖国文物充满深情,针对毁弃历史文化,他曾气愤地说:这“已无异于将传世字画当作‘纸浆’,将商周铜器当作‘废铜’来使用”(《吴良镛学术文化随笔》,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版,第169页)。

浓重的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都源于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

早在1980年,改革开放之初,他就对城市建设缺乏地域特色的现象提出告诫,指出“城市不问大小、不分性质,一律规划大广场、大马路、一条街。

甚至对作为地方标志和骄傲的文物建筑也不加爱护,不是随意拆毁、就是偏偏要在它近旁建造高楼,以比高低。

城市面貌千篇一律,抹煞地区差别,抛却了我国城市建设的某些传统”(《世界建筑》,1980年第1期,转载于《城市规划设计论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88年2月版,第5页)。

不幸吴良镛教授的警告没有得到充分重视,以致这类问题在不少城市的建设中严重出现。

自1983年开始,吴良镛教授担任国家文物委员会委员,参与国家文物工作方针政策和文物事业发展规划的研究,参与国家文物工作中重大问题的决策,积极提出改进文物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他在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撰写的序言中以“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规划”作为一节,及早阐述了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的关系,号召“通过全面调查、精心规划,把旧城、旧区、旧建筑合理地利用起来,使之既适合新的需要,又能保持城市的文化特性和地方文化的延续性,从而使城市规划的观念和程序也发生相应的改变”《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5月版,第17页)。

吴良镛名家语录:建筑更是遗憾的艺术

吴良镛名家语录:建筑更是遗憾的艺术

吴良镛名家语录:建筑更是遗憾的艺术寄语:吴良镛,男,1922年生于南京。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中国建筑学家、城乡规划学家和教育家,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

其先后获得"世界人居奖"、国际建筑师协会"屈米奖"、"亚洲建筑师协会金奖"、"陈嘉庚科学奖"、"何梁何利奖"以及美、法、俄等国授予的多个荣誉称号。

2012年2月14日,荣获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今天为读者收录了吴良镛名家语录:建筑更是遗憾的艺术,欢迎阅读。

1.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吴良镛结束在美国的研读深造,冲破重重阻挠,绕道回到魂牵梦绕的祖国。

投身于新中国建设,协助梁思成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系。

此后,风雨数十载,以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为导向,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到教书育人,他不知疲倦地奔忙着,孜孜探求着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建设之路。

他指出,西方建筑史是“石头的历史”,而中国古代建筑史是“土木的历史”,因此,北京旧城这个世界城市史上无与伦比之杰作的保护工作尤为不易。

随着一批批新建筑、一座座新城市的拔地而起,吴良镛的心头却日益萦绕着浓密的困惑。

他认为,旧城的改造不仅要满足现代生活的舒适要求,还要与原有的历史环境密切结合。

2. “自古太守多诗人。

”在吴良镛看来,作为城市规划者的市长,不仅要具备革命家的情操,还应具有诗人的情怀、史学家的渊博。

“衣服破了一定要扔掉吗?是不是想想办法,例如打个漂亮补丁或绣上图案。

”相对于大拆大建,吴良镛提出了“有机更新”理论和建造“类四合院”住房体系的构想。

他的这一理论,被成功应用于北京菊儿胡同四合院改造工程。

菊儿胡同居民曾一直被危房、积水等问题困扰着。

由于许多改造方案与旧城风貌保护相冲突,改造项目一直停滞在规划层面。

吴良镛说:“民惟邦本,普通人的居住问题是建筑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

”他不辞辛劳,反复修改施工方案,每天拖着装满资料的小车到建筑馆工作,或奔波于尘土飞扬的工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议室的门打开,一位矮胖的老人拄着拐杖站在门外,礼貌地对屋子里的人点头微笑。

他在学生搀扶下颤巍巍走进来,灰衣、白发,一条中国水墨画式蓝灰色围巾,让他略显出与同年龄老人的不同。

因为座位有一定距离,稍有耳背的老人需要身边同事重复我们的每一个问题。

这就是89岁的吴良镛。

2012年2月14日,他从国家主席胡锦涛手中接过了“国家最高科技奖”。

这位如今看起来已有些虚弱的老人,却用他身躯里蕴藏的巨大能量,为中国建筑求索一生。

早年投身抗战,目睹国破家亡,吴良镛立志家园重建。

他秉持“谋万家居”的人生宗旨和“匠人营国”的事业精神,把毕生心血投入中国大地的城乡规划建设中。

北京、上海、苏州、三亚……大江南北古城保护、新城规划,处处都留下吴良镛的足迹。

著名美籍华裔建筑学家贝聿铭曾说“你要到哪一个国家,说起中国的建筑,大家都说我认识吴良镛。

”“我毕生追求的,就是要让全社会有良好的与自然相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诗意般、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

”他以这样的情怀安身立命、辛勤工作、行事为人。

匠人营国吴良镛突然接到了梁思成、林徽因托人带来的书信,看到信中“百废待兴”四个字,吴良镛决定立即结束在美工作动身回国——吴良镛手书的“匠人营国”,挂在清华建筑学院的墙壁上。

接受采访时,他希望向记者传递一种认识:建筑学不是简单的“就建筑论建筑”,而应是结合社会发展现状,解决现实问题的一门学问。

“我们学建筑的人就是要用我们掌握的知识来为解决中国社会现实问题服务。

”吴良庸对自己和学生都强调这种责任感。

出生于1922年的吴良镛,少年时饱尝流离失所和战争硝烟,这让他决意学习建筑,让人人都有个房子,有个舒适的家。

而从重庆中央大学毕业不久遇到的一个人让他在建筑这条路上走得更远。

1945年,刚从缅甸中国远征军复员的吴良镛,接到一个消息,是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托人给他留话,让他马上去见他们。

建筑大师的召见让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倍感意外,在此之前他与梁思成夫妇没有任何交往。

怀着忐忑的心情,他找到了梁思成。

“当时觉得很惊讶。

”原来,是吴良镛大学读书时在校刊发表的一篇有关古建筑的文章给他带来了“好运”。

梁思成看中了吴良镛的才华,邀请吴良镛参与到他的工作中,他们靠手绘编成了中国第一本文物保护目录《全国重要文物建筑简目》,它使许多中国古典建筑在战火中得以保存。

不久后吴良镛又收到梁思成的信,邀他赴清华大学共同创办建筑系,吴良镛欣然前往。

1946年,梁思成受邀赴美参与设计联合国大厦。

美国归来,梁思成给吴良镛带来了一个好消息:要送他去美国学习设计,老师正是世界知名城市规划大师,“美国现代设计之父”沙里宁。

1949年吴良镛获得美国匡溪艺术学院硕士学位,在沙里宁事务所任设计师。

他完成了通用汽车公司研究中心“设计大楼”方案设计,他主持的夏威夷“太平洋战争殉难者纪念碑设计”在美获奖。

一天,事业渐入佳境的吴良镛突然接到了梁思成、林徽因托人带来的书信。

信中“百废待兴”四个字,让吴良镛决定立即结束在美工作动身回国。

回到祖国的吴良镛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工作中,他参与了天安门广场扩建规划设计工程,并跟随梁思成参加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和新北京的规划工作。

致力创新《北京宪章》标志着吴良镛的“广义建筑学”与“人居环境”学说为世界建筑师普遍接受和推崇,扭转了西方建筑理论占主导地位的局面——吴良镛的儿子、青年建筑师吴晨曾向媒体讲述过自己在北京的一次“备受打击”的堵车经历:为参加一次家庭聚会,吴晨乘坐飞机从香港飞回北京,期间飞行2小时50分钟,但回家取车后,从清华开往位于市中心的建国门一家餐厅,他用了3小时10分钟。

生活在中国大城市的人们切身感受着:人与人之间沟通付出的交通成本在逐步扩大。

吴晨十分推崇父亲的研究成果:“北京交通单纯靠技术改进行不通,必须要通过城市发展战略的创新来调整。

” 在吴良镛看来,一个好的城市规划,不应给人们带来拥堵、焦虑、不适的感觉。

从上世纪80年代初,大规模、高速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在中国拉开大幕。

城乡收入差异导致大规模人口流动,城镇化加速,中国的建筑规划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等诸多挑战,城乡建设急需适应时代符合国情的科学创新。

吴良镛在一个个具体规划建设实践中寻找建筑的中国之路。

北京西北文教区和中关村科技园规划建设、上海浦东规划、深圳城市总体规划和福田中心区规划、三峡工程与人居环境建设、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历史文化环境保护研究……在这一个又一个至关重要的现实性课题中,吴良镛倾注了自己对吾土吾民的热爱,渗透了自己的才学与思想。

在吸取中外建筑规划理论精华下,吴良镛结合中国建筑规划事件,开创性地相继提出“广义建筑学”与“人居环境学”,在国际建筑界引起反响。

1999年6月23日,国际建筑师协会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在北京举行。

吴良镛担任科学委员会主席,作大会主旨报告,起草《北京宪章》,制定新世纪世界建筑学发展的路线图。

《北京宪章》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为基础,提出“建设一个美好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是人类共同的理想和目标”。

《北京宪章》是国际建协1948年成立以来唯一的宪章,与《雅典宪章》《马丘比丘宪章》同时被誉为世界现代建筑史上重要宪章之一。

在“人居环境”学说的指导下,2003年—2005年,吴良镛领衔完成了“北京空间发展战略研究”,提出“新分散集团式”布局结构,形成“两轴、两带、多中心”的总体布局,解决城市蔓延、旧城保护乏力问题,开创了新时期北京城乡规划新局面。

而此前进行的“苏州城市空间发展研究”则构建了“古城居中、一体两翼、十字结构、四角山水的山—水—城格局”,解决经济发展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矛盾。

“让每个人都有房子住,都有个家,这是吴先生最看重的。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主任吴唯佳告诉记者。

但家并不是一栋房子那么简单,它涉及到城市甚至区域的规划。

吴良镛希望每个人都能在舒适的、与自然和谐的环境中生活。

守护古城北京菊儿胡同四合院工程,推动了从“大拆大建”到“有机更新”的政策转变,更推动了从“个体保护”到“整体保护”成为社会共识——上世纪50年代,保护北京古城的“梁陈规划”被否后,梁思成在被拆的北京城墙断壁残垣上夜夜哭泣的身影重重地敲击着很多人的心灵。

一直在他身边工作的吴良镛更是感概良多。

梁思成的执著精神和对中国文化的坚守成为吴良镛学术观点形成的重要基础,更奠定了吴良镛事业一生的基调。

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对吴良镛来说就是一个召唤。

1996年12月,吴良镛出国开会的机票已经买好,突然接到一位老友的电话,老友说“我们要讨论苏州的规划。

”吴良镛二话没说退掉机票转程去了苏州。

东西南北轰轰烈烈的建设,让国内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处在生死存亡的危机中,吴良镛四处奔走,想找到办法尽力保护它们。

其中最突出的,是吴良镛对北京菊儿胡同的“有机更新”,这让很多热爱古城的人看到了希望。

青砖红檐、典雅古朴的菊儿胡同,东起北京交道口南大街,西止南锣鼓巷,全长438米,居住着200多户居民。

吴良镛对菊儿胡同的设计,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建筑设计,而是囊括进城市设计的含义。

当年破败的“危积漏”(危房、积水、漏雨)院落变成由一座座功能完善、设施齐备的单元式公寓组成的新四合院住宅。

老住户依然回迁到原址,有了集中供暖、独立卫生间和良好的上下水系统……原来的邻里交往并没有疏远,最主要的是小户型的单元房,让老百姓有能力买得起。

吴良镛认为,这才是菊儿胡同改造的实质所在。

他所做的项目,都是依据这种思路,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

当时,国际上对历史文化名城进行的改建没有什么成功的例子。

吴良镛提出“有机更新”的思想,“有机更新,就好像一个人衣服破了打块补丁;其实,只要精心缝补,即使陈了,是百衲衣,也不失其美丽。

” 菊儿胡同的改造被公认为旧城更新实践的成功典范,获得了亚洲建筑师协会优秀建筑设计金牌奖及联合国“世界人居奖”。

目前,“有机更新”理论的主要思想与国外旧城保护与更新的种种理论方法,如“整体保护”“循序渐进”等汇成一体,逐渐被国内的苏州、西安、济南等诸多历史文化名城所接受,促进了旧城保护从“大拆大建”到“有机更新”的政策转变,从“个体保护”到“整体保护”的社会共识形成。

不言放弃80多岁的吴良镛在各种场合大声疾呼:中国不能成为西方畸形建筑的试验场,动辄造价十几亿、几十亿的“这些建筑将成为时代的…伤疤‟,永远记录下我们的伤痛”——采访中,吴良镛总是笑呵呵的温和模样,但这样一位谦和老人也有怒发冲冠的时候。

“在西方往往只是书本、杂志或展览会上出现的畸形建筑,现在在北京及其他少数大城市真正地开始盖起来了。

畸形建筑结构动辄多花费十亿、十几亿、几十亿,中国是不是已经成了最大的建筑浪费国家?”2005年,中国工程院举办的工程科技论坛上,吴良镛的发问语惊四座。

“这些建筑将成为时代的…伤疤‟,永远记录下我们的伤痛”。

看着许多城市,一幢幢不讲究工程、不讲究结构合理、不讲究文化的“标志性”建筑拔地而起,吴良镛既痛心又无奈。

他揪心现在的城市文化建设面临着重重误区:重经济发展、轻人文精神;重精英文化、轻大众关怀;重建设规模、轻整体协调;重攀高比新、轻地方特色;重表面文章、轻制度完善。

他认为出现城市建设的危机,实际上是地方意志、部门意志、长官意志在作祟,是文化灵魂失落的表现。

这当然不是建筑师以一己之力可以改变的。

在与一些现实问题和错误交锋的过程中,虽然不能每次都赢,但他绝不轻言放弃。

建设部举办各种专题会议,很多城市邀请作规划指导,吴良镛都会千里迢迢赶到会场,畅所欲言,据理力争。

“全球化的时代,一方面西方的先进东西你还是要吸收,另外一方面,本土的文化、传统的优秀的遗产要继承,发扬。

这是文化的根基。

”吴良镛告诉记者。

“从建筑师的角度看,目前中国建筑师无疑正面临新一轮的力量不平衡甚至不公平的竞争。

但是,我并不认为中国建筑师无此才能,而是失之于方向的不明确。

中国建筑师必须明确,建筑形式的精神要义在于植根于文化传统。

” 吴良镛说。

老骥伏枥在康复医院医生的眼里,吴良镛是“模范病人”,他创造了中风病人康复的“奇迹”——2008年,由于暑热劳累,86岁的吴良镛在工地上得了脑梗。

接下来的一年半时间,吴良镛一直住在医院里。

在康复医院医生眼里,吴良镛是“模范病人”,他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认真完成医生制定的每一项康复训练。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朱文一告诉记者,当时86岁的吴良镛被确诊为中风,右侧的半个身子不能动弹。

医生提出的康复目标是手能动,但吴良镛的想法却不是这么简单——他要能写字。

2008年夏—2009年底,寒来暑往,在北京一所康复医院的病房里,总能看见一位老先生坐在病床上拿着笔吃力地练习。

“恢复好了,才能继续工作呀。

”吴良镛的想法很简单,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怎么能一直躺在病床上。

“床上的桌子小,护士们还帮我找来两张小桌拼在一起。

”吴良镛笑着给记者们讲起他在医院的经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