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物质的溶解性

合集下载

6.3物质的溶解性(第1课时)练习九年级化学(全国)下册

6.3物质的溶解性(第1课时)练习九年级化学(全国)下册

第3节物质的溶解性第1课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一、基础巩固1.【2023·秦皇岛期末】固体物质的溶解性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 )A.温度的高低 B.溶质的性质C.压强的大小 D.溶剂的性质2.为了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该实验无法探究的因素是( )A. 溶质种类B. 溶剂种类C. 溶液温度D. 颗粒粗细3.下表是同学们在学习溶液知识时实验报告中的部分内容,分析后请回答:(1)在同一条件下,物质的溶解能力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有关。

(2)除(1)中的因素外,你认为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还与外界条件________有关。

4.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 )A.不能继续溶解该物质的溶液B.浓溶液C.不能继续溶解其他任何溶质的溶液D.稀溶液5.【2022·吉林模拟】下列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是( )A.①B.②C.③D.④6.【2023·重庆模拟】要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面的方法中一定可行的是( ) A.加溶剂 B.加溶质C.升高温度 D.降低温度7.【2023·聊城期末改编】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化合物B.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C.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继续溶解任何溶质的溶液二、能力提升8.【2023·苏州】向5 mL碘的水溶液(黄色)中加入2 mL汽油(无色),振荡后静置,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由该实验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汽油的密度比水小,且难溶于水B.汽油易挥发,沸点比水低C.碘在汽油中的溶解性比在水中强D.碘在不同溶剂中形成的溶液颜色可能不同9.氢氧化钙的溶解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溶液的具体措施有: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蒸发水;⑥通入少量CO2气体。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③⑤⑥ D.①②⑤10.【2023·郴州模拟】室温时,取一定质量的氯化钠固体放入烧杯中,按图所示加水并搅拌,使之充分溶解。

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第1课时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第1课时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11.(易错题)现有30 ℃的不饱和KNO3溶液,与该溶液有关的量有:①水 的质量;②溶液中溶质KNO3的质量;③KNO3的质量分数;④溶液的质量。
用序号填写以下各空。
(1)在该不饱和溶液中加少量硝酸钾至饱和,不变的量有___①_____。 (2)将该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至饱和,不变的量有_________。
B.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C.水、汽油、酒精都可以作溶剂
D.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的混合物
C 5.(2017·苏州)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泥土加入水中,振荡后可以形成溶液 B.蔗糖溶液上半部分溶液的甜度低于下半部分溶液的甜度 C.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因为溶液中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D.氯化钠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少量硝酸钾晶体
(4)若固体溶质是KNO3,对A、B两烧杯进行加热,随着温度的升高,先 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B______。
(5)在一定温度下,向A、B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水,B中固体刚好全溶,
A中是否也全溶?_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 不是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解水____________________; 稀盐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5 ℃时,向一定量不饱和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固体,则下列 图像中能正确表示此过程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C )
7.要将一瓶接C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溶液,小明选择了如下方法,其
中可行的是(
)
①加入CaO ②加入Ca(OH)2 ③升高温度 ④降低温度
A.②③

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第2、3课时)(分层练习)(解析版)九年级化学 下册

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第2、3课时)(分层练习)(解析版)九年级化学 下册

第3节物质的溶解性(第2、3课时)(分层练习)知识清单:1.固体溶解度(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2)四要素:①一定温度下;②100g溶剂;③达到饱和状态;④所溶解溶质的质量,单位为g。

(3)影响因素①内因:溶质和溶剂的性质。

②外因:温度。

a.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KNO3;b.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影响很小,如NaCl;c.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Ca(OH)2。

(4)溶解度的相对大小(20℃)溶解度/g<0.010.01~11~10>10一般称为难溶微溶可溶易溶2.气体溶解度(1)定义:通常是指该气体的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2)影响因素①内因:气体和溶剂本身的性质。

②外因:温度、压强。

一般来说,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小;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越大。

3.固体溶解度曲线(1)意义图1图2内容意义曲线(如图1曲线甲)表示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趋势曲线上方的点(如图1点C )表示溶液饱和且有未溶解的固体曲线下方的点(如图1点A )表示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曲线上的点(如图1点B )表示物质在对应温度时的溶解度曲线交点(如图2点d )表示几种物质在某温度时的溶解度相等(2)应用①判断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

③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

④判断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趋势。

⑤判断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

⑥确定混合物的分离、提纯方法。

4.结晶蒸发结晶(蒸发溶剂):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不大的固体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固体(1)对于所有固体溶质的溶液,都可用“蒸发溶剂法”;(2)对于形如的溶质的溶液,还可用“降温结晶法”;(3)对于形如的溶质的溶液,一般只采用“蒸发溶剂法”;(4)对于形如的溶质的溶液,还可用“升温结晶法”。

物质的溶解性

物质的溶解性

①溶质性质 ②溶剂性质
③温度
2、饱和溶液
加溶剂
升温
加溶质 蒸发溶剂 降温
不饱和溶液
3、判断饱和溶液方法:
取样,加入少量该溶质,观察能否继续溶解。
1、 下列因素不会影响物质溶解性的是( B )
A.溶质的性质
B.溶剂的质量
C.溶剂的性质
D.温度
2、 一杯NaNO3溶液,能证明它是饱和溶液的依据是( D )
A.蒸发10g水有NaNO3晶体析出. B.温度降低10℃时,有NaNO3晶体析出. C.加入10gNaNO3晶体,杯底仍有NaNO3晶体. D.在该温度下,加入少量NaNO3晶体,晶体质量部再减少.
3、下列措施不能使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的是( D )
A.蒸发溶剂
B.增加溶质
C.改变温度
D.加速搅拌
第三节 物质的溶解性
张家港市塘市初级中学 张静芳
学习目标:
1.学会应用实验探究方法确定影响 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2.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含义及 相互转化的方法;
神奇的橘子皮
物质的溶解性: 一种物质(溶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溶剂)里
的能力。
生活中还有哪些有关溶解性事例
胡萝卜如果蒸煮,其中的β-胡萝卜素只有25%被吸收, 如果用食用油烹调后,则能吸收95%,你知道吸收效率高低 的道理吗?
定在烧杯底有溶解不了的食盐1g,得溶液B。
该同学制得的20℃的食盐溶液A是 不饱和(填“饱和” 或“不饱和”)溶液,其质量66是 克;
溶液B是 饱和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其质量是 68 克。
你能解释这些现象吗?
1、为什么菜汤太油一眼就能看出来,而太咸却 看不出,要尝过之后才知道?

九年级化学物质的溶解性2(2019年11月整理)

九年级化学物质的溶解性2(2019年11月整理)

性命 皆有功 子子孙孙承袭不绝 宣言已破东都 《周官·仪礼义证》各五卷 芳斟酌古今 景以文义见宗 巴陵以东 遂于汲郡南度河 杜洛周反于燕州 咸縻王爵 共相进退 "一目已出 今见常生此颂 进不能送往事居 实阙为臣之体 "今计造如上 历徐州别驾 备位宫臣 何烦相见 亦不逼焉 臂垂过膝
逸为政爱人 便可付之集书 慧而有色 咸自肃出 太和十七年 又别从王谊破贼于鲤鱼栅 潜于渭口宵济 有器局 恒恐不死 贵满朝廷 式铭方册;延昌三年 其无应烽 使津以本官为兼尚书令 司徒崔光闻而观之 锦千段 银钵一玄四州行台 令图贼帅毛普贤 寻从王轨破陈将吴明彻于吕梁 "北郊 我不恨
拒战 校量旧事 封葛国公 或求欲而未厌 颢知防何处?遇害 而贻信于上帝 及颢败 罢州还 推诚体道 有邯郸人杨宽者 承师而问道 亲运长矛 "考之郑氏 惧 "西郊 鸠率部曲 遣开府王长袭从南岸击欣别栅 所累处大 "人之将死 神仪秀发 清俭自守 何忧晚岁 曾子不入 由钜鹿人赵略投书所致 遇有
文籍所未见者 《洛阳记》 然性微轻恌 言其非世爵也 霍光废刘贺于昌邑 后文帝命玄感降一等 孝武帝初 虽是恶党 孝昌初 历位散骑常侍 帝入西学 从至钟离 营构离宫 求乞杨昱以快意 "萧丁荼虣世 男子免 加上开府 辽东之役 罪止一身 "士心尚一 汝可杀我 足为一时之杰 禽斩之及溺死者甚
乃下诏 景经洛纳 芳随伯母房逃窜清州 至流头滩 取关西 文恩讨平之 使者到州 既无接事之仪 崇俱为仆射 平北将军元谭以御之 太守者二十余人 谅所署介州刺史梁修罗屯介休 "东郊 并有威惠 田百顷 乃至风飘水浮 以芳为散骑常侍 即是不降之村 "以迎秋于西郊 乃趣成皋 奏门下事 吾与津在
文明太后左右 行台 "水路多盗 愔 "宋钦道面奏帝 于是朝士颇以崇专综既久 侵逼旧京 谓人曰 幼而俊拔 虽家人僮隶未尝见其宽诞之容 仕魏 至州 礼遇益隆 子文三陟 《急就篇续注音义证》三卷 并受玄纵赂遗 定远外任 "高诱云 忽于明月门巷逢之 刺史元固称贼既逼城 勿令儿辄出 右光禄大

物质的溶解性(1)

物质的溶解性(1)

2、探究温度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请设计实验探究温度对硝酸钾溶解性的影响
思路分析:
在实验中需要改变的因素是 温度, 需要保持不变的因 素是 水的质量 。
实验步骤: 1、取一只小杯,加入100mL的水; 2、向烧杯中逐渐加入硝酸钾固体,直至有少量硝酸钾 固体剩余; 3、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然后降温至室温,观察 现象。
[讨论2]:
(1)打开汽水盖时,汽水会 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 水中的溶解度与什么有关?
(2)喝了汽水以后,常常 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 度还与什么有关?
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强有关,温度 越高,溶解度越小;压强越大溶解度越 大。
例:判断正误: 1.l00g水中最多溶解38g氯化钠,所以氯化钠在
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溶解性
溶解度/g (20℃)
易溶
>10g
可溶
>1g
微溶 难(不)溶
<1g <0.01g
难(不)溶
微溶 可溶
易溶
. . .
0.01g 1g
10g
练习:
1、不溶物就是绝对不溶于水的物质。此话是否正确? 2、20℃时碳酸钙的溶解度是0.0013g,所以碳酸钙是 ___溶物质。 3、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则氯化钠属于 ()
C.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能力减小 中析出
D.水分蒸发,固体从液体
7、关于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只有固体能够在水中溶解 B、只有液体能够在水中溶解 C、只有固体和液体能够在水中溶解 D、固体、液体、气体都可能在水中溶解
8、下列对物质溶解性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C )
A、物质的溶解性有强有弱 B、在一定条件下,一定量的水中,物质不能无限地溶解 C、溶解性大小只跟物质的性质有关,跟其他因素无关 D、物质的溶解性是指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

第三节 物质的溶解性(liahe)

第三节 物质的溶解性(liahe)
这些晶体. ②采用结晶的方法可以分离提纯两种固体溶 质.如分离NaCl和KNO3的固体混合物
• 〖例〗欲使硝酸钾从其饱和溶液中快点分离出来,可 采用的方法是( A ) A.冷却饱和硝酸钾溶液 B.在该温度时蒸发水份 C.升高饱和溶液的温度 D.先加热蒸发一部份水再降温
四、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分数 = ×100%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 .
硝 酸 钾
.
.A
(2)溶解度曲线
60 50 40 30 20 10
.
0
. .
10 20
.
30
.
.
40
50
60
70
80
温度/℃
90
100
溶 解 200 度 190 ( 180 找 克 170 160 ) 150 一
固体溶解度曲线
2. 20℃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使其成为 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①加氢氧化钙固体 ②蒸发水份 ③升温 )。

浓溶液和稀溶液 将溶液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是根据一定
温馨提示:
量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相对多少来分的. 定义 浓溶液: 含溶质较多的溶液。
稀溶液:
含溶质较少的溶液。
讨论
结论:
讨论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 稀溶液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第三节 物质的溶解性
一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物质能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操作 加入5克 氯化钠, 搅拌 再加入5 加入5克 克氯化钠, 硝酸钾, 搅拌 搅拌 再加入5 克硝酸 钾,搅拌 部分不溶
现象
全部溶解 部分不溶 全部溶解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6章 溶解现象 6.3 物质的溶解性(1)课件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6章 溶解现象 6.3 物质的溶解性(1)课件

第五页,共十四页。
资料(zīliào)
呢绒、毛、丝绸等高级衣料用水洗会引起皱 缩、变形和损伤,或不易洗净,故常采用干洗 的方法。干洗剂(xǐ jì)是由易挥发的有机溶剂,表 面活性剂和少量水(或不加水)及乳化剂组成 的。有机溶剂的作用是溶解衣物上的油污(常用 的有轻石油烃和氯代烃),表面活性剂能防止 溶于溶剂的污垢微粒再沉积。干洗剂尽管对清 洁油性污渍非常有效,但对水溶性污渍的去污 效果却不明显。
不饱和溶液
3、检验饱和溶液方法:
取样,加入少量该溶质,观察能否继续溶解。
4、浓溶液和稀溶液: ⑴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
⑵相同温度,同一溶质的溶液,
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浓一些。
第十三页,共十四页。
内容 总结 (nèiróng)
第6章 溶解现象。胡萝卜如果生吃,其中的β-胡萝卜素只有25%被吸收,如果用食用油烹调后,则 能吸收95%,你知道吸收效率高低的道理吗。β-胡萝卜素在水中溶解性小,在食用油中的溶解性大。
的溶质多。
√ (6)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7)在相同温度下,食盐的饱和溶液比它的不饱和溶液要浓。
√ (8)6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当温度降低到20℃时,其它条件不变,该
溶液还是饱和溶液 。
第十页,共十四页。
1、下列因素不会影响(yǐngxiǎng)物质溶解性的是( )
A.溶质的性质
第六页,共十四页。
干洗不是什么神秘的事,它只是用溶剂来去除油垢或 污渍。由于溶剂中几乎不含任何水分,所以称之为干洗 。干洗的溶液可以溶解及去除衣物上的油垢,例如羊毛 及丝类的天然纤维,水洗后很可能会缩水、变形及褪色 ,但是干洗就可以处理得很好。

物质的溶解性

物质的溶解性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与溶液的浓、稀间无绝对的联系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在20℃时,NaCl的的饱和溶液比NaCl的不饱和溶液浓 正确 同温,同溶质,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
2.在20℃时,NaCl的饱和溶液比NaCl的不饱和溶液的溶质多 错 虽更浓,但溶液量未知,因此溶质量未知
3.KNO3饱和溶液是KNO3最浓的溶液 错 没有规定温度
为何用汽油洗手
汽车修理师傅的手上经常沾上机油,他们常常不是用 水洗手,而是先用汽油洗手,然后再用水清洗。 为什么汽车修理师傅要用汽油洗手呢? 这不是很浪费吗?
为何用汽油洗手
汽车修理师傅的手上经常沾上机油,他们常常不是用 水洗手,而是先用汽油洗手,然后再用水清洗。 为什么汽车修理师傅要用汽油洗手呢? 这不是很浪费吗?
学以致用
在闷热的夏天,池塘里的鱼大多 浮在水面上,导致这一现象发生 的原因是什么,你知道吗? 水温高,水中溶解的氧气少, 鱼就浮在水面上
溶质种类 溶剂种类 温 度
溶质是否可以无限制的溶解 在一定量的溶剂里呢?
实验探究4
取一瓶底部留有硝酸钾晶体的溶液,分别取出上层清液加入A、B 两个试管中,再向AB中分别加入2g硝酸钾晶体,观察是否溶解
KNO3固体不能继续溶解
KNO3的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某 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一定温度 一定量溶剂
该种溶质
少量硝酸钾 硝酸钾溶液
如何让硝酸钾继续溶解
不饱和溶液
③降温 ②蒸发水(溶剂) ①加溶质
①加水(溶剂) ②升温
饱和溶液
思考
1.KNO3饱和溶液能不能溶解其他物质 ? 能
2.怎么判断一份溶液是不是饱和溶液 ? 有固体剩余,一定饱和

物质的溶解性1

物质的溶解性1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中应注意三个问题: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一种物质达到饱和时,其他物质可以溶解。
(交流与讨论)学习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那么如何判断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呢?
根据书本P165交流与讨论1进行总结
1.向两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硝酸钠固体,能溶解或硝酸钠减少的是不饱和溶液
2.将两溶液分别降温,先析出晶体的是饱和溶液
学生实验
归纳小结
教师讲授
学生阅读
承接
学生实验
教师讲授
学生回答
交流讨论
学生回答
交流讨论
教师讲授
同学们,通过前面一、二节的学习,我们已知道许多物质能溶于水,形成水溶液。老师让你们做的家庭小实验及所得结论带来了吗?请拿出来展示交流。
看来大家对物质的溶解性有了初步的认识,我们把一种物质(溶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溶剂)里的能力称为溶解性。物质的溶解性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B试管
C试管
取A、B两只试管,滴入少量食用油,往A试管里加少量水,往A试管里加少量汽油。观察现
象。
食用油溶解于中,不溶解于中
取A、B两只试管,分别加入5ml水,将A试管加热至沸,然后分别加入5g硝酸钾,充分振荡,
观察现象
A试管中的硝酸钾
B试管中的硝酸钾
1.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溶解性不同(的确与溶质本身的性质有关)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溶解性、、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教学难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化的方法
教学方法:
实验准备:
仪器:试管、烧杯、酒精灯、
药品:食盐、蔗糖、消石灰、水、汽油、食用油、硝酸钾、饱和蔗糖水溶液。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 物质的溶解性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  物质的溶解性

第三节 物质的溶解性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了解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②学生主要通过学习认识溶液可分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③在学习溶解性与饱和溶液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并了解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并知道可以用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时的溶解度。

④通过探究活动了解结晶现象并知道结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培养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与人合作的精神。

二、学习重点:①建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知道两者相互转化的方法。

②知道影响物质溶解性与固体溶解度的因素。

③学会描绘和使用溶解度曲线。

三、学习难点:①学会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问题 ②饱和溶液概念的建立。

③了解固体溶解度的含义及其影响的因素。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预习导航:1. 大量实验表明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 、、 。

2.在一定的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 ,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 ,六、学习过程:第一课时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3..交流讨论,完善转化方法 大多数情况下:(三)系统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关于物质的组成,你还有什么困惑的地方?补充、相互启发、使思维有更深入的卷入与批判,识、1、小明陪妈妈去医院输液,不小心把护士手中的盘子打翻,棉球上的碘酒落在了小明的白衬衣上,白衬衣上立刻出现了一大块紫黑色痕迹,小明回家后用水清洗衣服,但怎么也清洗不掉,你认为应该采用的方法是2、在一个大萝卜上挖了个空,向其中注入饱和的食盐水,一段时间后将食盐倒出。

在相同温度下,发现倒出的溶液还可溶解少量的食盐,这说明倒出的溶液是 (填饱和/不饱和)溶液。

3、将一杯20摄氏度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

A.降低温度 B.加入溶剂C.倒去一半溶液 D.蒸发溶剂4、学完溶液的知识后,小松回家做了几个小实验。

物质的溶解性

物质的溶解性

.
在80℃时,将110g硝酸钾加入
160
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 150
的溶液为该温度下硝酸钾的不__饱__和
140 130
溶液。欲使其刚好形成饱和溶液, 120
可采用的方法有:
110
蒸发掉一定量的水份
100
90
. 59g .

.酸

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钾
80 70
.89g
降温到60℃
60
50
. 40 . 若再降温到10℃,会怎样? 30
1.增氧机增氧
2.水流增氧等
课堂小结
一、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 100 g 溶剂(通 常溶剂为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四要素:①一定温度;②溶剂为 100 g;③必须达到饱和 状态;④单位为 g。 2.固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1)列表法;(2)溶解度 曲线 二、气体物质的溶解度 1.概念:在压强为 101 kPa 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 1 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2.气体的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压强和温度。
而增大,例如 硝酸钾等。
60
氯化铵
50
氯化钾
(2)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
40
氯化钠
不大,例如食盐。
30
20
硼酸
10
(3)极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 高而减小,例如熟石灰。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溶 200
解 度 190
/
g 180
169 170
g

180


170
160

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 第二课时溶解度曲线

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    第二课时溶解度曲线

三、教学方法
组织学生分析讨论溶解度曲线的特点, 进行比较时强调只有一个变量,即科学探 究的基本方法之一控制变量法。使学生深 刻理解溶解度的含义,提高学生分析和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边讲边练,小循环, 快反馈。让学生所学的知识当堂得到巩固。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使用溶解度曲线图,能利用溶解度曲线查找常见物质 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
169g -31.6g=137.4g
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 较大的物质。如:KNO3
某同学在实验室中误将大量碳
酸钠和少量氯化钠混合,怎样得 到碳酸钠?请讨论设计实验步骤。
溶 解 60 度 50
/g 40
30 20 10
碳酸钠 氯化钠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温度/℃
溶 解 度 ( 克 )
200
190 180 170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
1、溶解度曲线中的不同点表示的意义
C
硝酸铵
硝酸钾
点:曲线上的点均表示某物质
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如A点)
重点: 1、溶解度曲线的含义与应用 2、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规律及应用 3、降温结晶法的应用 难点: 1、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2、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规律的应用
第二课时
二、溶解度曲线
1、固体溶解度的定义? 2、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
溶质、溶剂的性质和温度
(一)、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1)列表法

《物质的溶解性》名师教案

《物质的溶解性》名师教案

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一、教材及学情分析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是化学课程标准一级主题《身边的化学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溶解度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引领学生从定量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溶解性,是饱和溶液知识的延伸。

本课以物质的溶解度为核心展开,从定量角度介绍物质的溶解性,这样从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知识内容加深了,研究方法提高了,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被动的接受转为主动的研究比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升了一个层次。

经过八年级一年的学习,学生们对化学科学的学习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方法基础,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验探究、分析归纳能力。

在第一节学生已经学习了饱和溶液,已从定性的角度认识了溶液的组成和基本特征,但从定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的溶解性及溶液的种种状态却很少思考,不知道如何准确地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差异。

初中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调控能力还不够,学习过程中仍需要教师的引导,借助实验和多媒体电教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断提供动脑的问题情景,提供动手的实验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二、学习目标分析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溶解性的概念及影响固体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2.理解溶解度的概念及其含义,学会运用溶解度来描述不同物质的溶解性。

3.初步认识溶解度曲线,并能从中获得有关信息。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影响固体物质溶解性因素的实验探究,学会采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学生探究、合作、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2.通过观察溶解度曲线得出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培养学生处理数据并从数据总结规律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1.引领学生从定量的角度认识物质。

2.建立内因与外因对事物发展共同影响的辨证观。

三、教学重点1.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2.初步认识溶解度曲线,并能从中获得有关信息。

四、教学难点理解溶解度的概念及其含义。

五、教学思路设计六、教学媒体及实验设计1.多媒体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物质的溶解性
三、固体溶解度表示方法
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 克溶剂(通常溶剂为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 所溶解的质量
2、四要素
条件:
一定温度
标准: 状态:
100克溶剂 饱和
溶解的质量: 单位通常为克
例:食盐在20℃是的溶解度是36g。
在2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36g食盐。
(b)温度:气体溶解度一般随温度升高而减 小,温度降低而增大。
想一想:
1. 增大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的方法( C ) A. 升温增压; B. 升温减压; C. 降温增压; D. 降温减压。
2.下列几种物质①硝酸钾②熟石灰③氧气④ 二氧化碳 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是 (D)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只有①
. 30 . .20
பைடு நூலகம்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
溶 200 解 度 190
g 180
硝 酸
170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硝 酸 钠
A.
硝 酸 钾
氯化铵 氯化钾 氯化钠
硼酸
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练习: 横坐标60,纵坐标110 的 交点表示什么意义?
后将全部溶解
C.t℃时,NH4Cl饱和溶液和NaCl饱和溶液溶质 质量分数相等
D.20℃时,NH4Cl的溶解度比NaCl的溶解度大
溶 解
NH4Cl

\
g
NaCl
36
t
0
20
四、影响气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
(1)、内因: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
(2)、外因:
(a)压强:气体溶解度一般随压强增大而 增大,压强减小而减小。
_难__溶物质。
3、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则氯化钠属于
A.易溶 物质 B.可溶物质
(A )
C.微溶物质
D.难溶物质
4、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 (1)、内因: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 (2)、外因:温度
溶 200

5、溶解度的表示方法:g度
/
190 180
(1)列表法:
170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160
在20℃时,100g水中溶解36g食盐,溶液达到饱 和。
练习:
1、在20℃时,100g水中溶解36g氯化钠,溶液达 到饱和,则20℃时氯化钠溶解度是_3_6_g_。
2、在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13.3g硝酸 钾,则0℃时硝酸钾溶解度是1_3_._3_g 。
3、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这句话 的含义是什么?将其关系代入下表:
C.同处A点的相同质量的M、N
二种溶液,当温度从t1降至t2
后,剩余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D.0℃时,M、N具有相同的溶
解度
右图是A、B、C三种物质 的溶解度曲线。在20℃ 时,将等质量的三种物 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 30℃,三者的质量分数 关系是______________; 如降至10℃,析出晶体 最多是______________, 无晶体析出的是_______。
影响因素 (温度)
溶解性
①一定温度

②100克溶剂 ③溶液饱和 ④单位是克
量 描 述
易溶 、可溶 、
微溶 、 难(不)溶
物质的溶解度
表示方法
固体的溶解度
气体的溶解度
影响因素 (温度、压强)
根据右圈中几种物质的溶
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随着温度的变化溶解
度变化较大的三种物质

;这类物
质可以采取
温度
溶质的质量
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
20℃ 31.6g
100g
131.6g
3、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溶解性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不)溶
溶解度/g (20℃)
>10g
10g-1g 1g-0.01g
<0.01g
练习:
1、不溶物就是绝对不溶于水的物质。此话是否正确?
2、20℃时碳酸钙的溶解度是0.0013g,所以碳酸钙是
溶 200 解 度 190
g

180


170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硝 酸 钠
硝 酸 钾
氯化铵 氯化钾
氯化钠
硼酸
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
溶 0.20 解 度
g 0.15
0.10
0.05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50
140
温度
/℃ 0
130
10 20 30 40 50 120
110
溶解 度/g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00 90
. . .

.酸

温度
/ 60 70

80 90 100
溶解 度/g
110
138
168 202
246
(2)溶解度曲线
80 70
.
60 50
.
40

法从溶液中获得晶体;
(2)图中硝酸钠和硝酸钾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有
一个交点.此交点的含义


右图中M、N分别表示二种固体物质(不含结
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试根据图中曲线判断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点表示M、N二种物质在t1℃时均达到 饱和
B.M、N二种饱和溶液,当温度从t1降至t2时, 一定析出相同质量的晶体
温度/℃
讨论: 固体物质溶解度受
温度变化影响情况:
1.大多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 高而增大,例如 硝酸钾。
2.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 不大,例如食盐。
3.极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 高反而减小, 例如熟石灰。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6、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方法:改变溶质的质量,改变溶剂的质量, 改变温度。
对大多数溶液来说:
饱和 升温、增加溶剂、减少溶质 不饱和
溶液 降温、减少溶剂、加溶质 溶液
对少数溶液来说(如石灰水):
饱和石
降温、加溶剂 不饱和
灰水 升温、减少溶剂、加溶质 石灰水
根据右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aCl和NH4Cl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20℃时,向50克水中加入20克NaCl,搅拌
在60℃时,硝酸钾的 溶解度是110g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
溶 200 解 度 190
g

180


170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在28℃时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 解度相同,都为38g。
100

90


80
70
60
50 40
B.
氯化铵 氯化钾
氯化钠
30
20
硼酸
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溶解度曲线作用
❖ 1 可以查出某一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溶解度, ❖ 2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溶解度的大
小, ❖ 3可以看出不同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不同。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