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新版鲁教版初中化学教材的教学建议

合集下载

“鲁教版”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特点分析

“鲁教版”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特点分析

“鲁教版”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特

点分析

为实现教科书的高质量与多样化,在深入分析和研究国内外化学课程教材改革的发展趋势和特点的基础上,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我们组织编写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以下简称教科书),力求在教科书的构建思路、体系结构和内容呈现方式等方面展现一种新范式、新面貌,做到独树一帜,富有特色。

一、“鲁教版”化学教科书编写的指导思想

教科书作为实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要求的教学资源,必须全面体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内容要求,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的化学新课程改革,不仅重视教科书作为信息资源的功能,更强调教科书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要求教科书的编写应从“教本”向“学本”转变,从“文本”向“对话”转变,从“知识”向“素质”转变,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教科书不仅应向学生展示知识内容,还应展示如何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从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认识和解决问题。要通过教科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教科书的编写遵循上述基本精神,切实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化

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各项要求,努力贯彻以下指导思想:(1)改变传统课程过于注重知识技能传授的倾向,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加强科学过程和方法教育,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全面落实化学课程目标。

(2)精选教科书内容,突出化学基本观念和核心概念的学习,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选择那些对于学生发展具有较高价值,同时又是学生感兴趣并能够理解的内容,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初中鲁教版化学教案

初中鲁教版化学教案

初中鲁教版化学教案

科目:化学

年级:初中

教材版本:鲁教版

课题: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 理解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2. 掌握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包括燃烧性、氧化性、还原性等方面。

3. 能够举例说明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1. 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2. 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包括燃烧性、氧化性、还原性等方面。

教学难点:

1. 掌握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相关概念和特点。

2. 理解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讲解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概念,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提问:在日常生活中,你们遇到过哪些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请举例说明。

二、学习(30分钟)

1. 讲解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内容,包括燃烧性、氧化性、还原性等方面。

2. 介绍不同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并举例说明。

3. 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参与讨论和展示实验。

三、巩固(15分钟)

1. 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学生展示讨论结果,并进行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

3. 教师点评,提出建议和指导。

四、作业布置(5分钟)

1. 布置作业:总结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写成小结。

2. 布置实验任务:每位学生选择一种常见物质,设计一个小实验,验证其化学性质。

教学反思:

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探究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并通过实例分析和互动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巩固环节的小组讨论和展示,可以促进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果。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应该留意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了解其应用领域,增加化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意义。

初中化学教材分析鲁教版

初中化学教材分析鲁教版

初中化学教材分析(鲁教版)

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拔妙中学:刘建华

一、单元构架

第一节:空气的成分

第二节:物质组成的表示

第三节:性质活泼的氧气

第四节:单元探究活动

二、单元简介

学习基础:学生已初步建立起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间的联系,认识了构成物质的分子和原子(离子)

单元设置目的:

1、引导学生在分子、原子的基础上,由微观复归宏观,去认识物质的组成。

首先由原子抽象、概括出组成物质的最基本成分——元素,进而有元素符号到化学式,建立起宏观物质——微观构成——化学符号之间的联系,让学生逐步学会用化学的视觉看世界,提高其科学素养。

2、以学生最熟悉、自然界存在最广泛的物质之一——氧气作为学习的范例,从氧气的存在、性质、制取、用途四个方面入手,设计实验较多,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并从中获得积极地情感体验,同时也在实验中学的一些科学方法。

单元编排的形式:

1、以学生熟悉的空气作为单元学习的切入点,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空气的组成,关注空气质量,了解空气的用途和空气的发现史;

2、由元素符号引入化学式、有相对原子质量引入相对分子质量及根据化学式进行计算;

3、回到研究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氧气的制取和性质上。

通过以上三点就把“物质组成的表示”这一教学难点融入到了学生熟悉的、也是最感兴趣的关于空气的组成、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的探究性活动之中。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状态。

单元教学特点:

1、采取学生主体活动的方式进行学习

2、科学思想、科学方法贯穿始终

A、定量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对比实验法(通风不畅环境中空气与新鲜空气的区别)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材分析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材分析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简介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材是初中化学课程的继续,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和实验能力。本册教材主要包括化学实验、化学基础知识和化学应用三个部分,通过实验、探究、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化学知识,培养其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方式。

二、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

1.掌握初中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能够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2.深入了解化学基础知识,掌握物质的变化、组成、性质等方面的知识。

3.了解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

4.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包括称量、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技能。

2.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介绍常见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3.化学反应原理:探讨化学反应的原理,了解能量转化、化学平衡等概念。

4.有机化学基础:初步了解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常见有机物的性质。

5.化学与生活:探讨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燃料、材料、食品等。

6.探究与实践:设计一系列的探究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

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建议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以下方法:

1.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其实验技能和探究

精神。

2.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通过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分析数

据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3.互动式教学:采用小组讨论、问答互动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鲁教版化学教材特点

鲁教版化学教材特点

“鲁教版”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特点分析

山东省教学研究室卢巍

为实现教科书的高质量与多样化,在深入分析和研究国内外化学课程教材改革的发展趋势和特点的基础上,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我们组织编写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以下简称教科书),力求在教科书的构建思路、体系结构和内容呈现方式等方面展现一种新范式、新面貌,做到独树一帜,富有特色。

一、“鲁教版”化学教科书编写的指导思想

教科书作为实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要求的教学资源,必须全面体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内容要求,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的化学新课程改革,不仅重视教科书作为信息资源的功能,更强调教科书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要求教科书的编写应从“教本”向“学本”转变,从“文本”向“对话”转变,从“知识”向“素质”转变,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教科书不仅应向学生展示知识内容,还应展示如何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从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认识和解决问题。要通过教科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教科书的编写遵循上述基本精神,切实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各项要求,努力贯彻以下指导思想:

(1)改变传统课程过于注重知识技能传授的倾向,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加强科学过程和方法教育,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全面落实化学课程目标。

(2)精选教科书内容,突出化学基本观念和核心概念的学习,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选择那些对于学生发展具有较高价值,同时又是学生感兴趣并能够理解的内容,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免费下载】鲁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分析

【免费下载】鲁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分析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分析

鲁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化学实验教材,经过多年的实践,把本人对该新教材实施过程中的一些感受和体会做一下几个方面的总结,若有不妥之处,请各位同行给予批评指正。

一、教材总体框架结构:

提起新教材,大多数同行起初的感觉都是新教材知识零乱、分散,难于整理成章。给人这样初次印象主要还是教科书的编写呈现方式栏目比较繁多。如“实验探究”、“活动天地”、“交流共享”、“多识一点”、“在线测试”、“长话短说”、“挑战自我”、“单元练习与实践”等。这样设计主要目的是转化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学习转化为自主探究式学习。也是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变化最大的地方。其实新教材形散而神不散,它始终围绕“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从事实到理论,从理论再到事实”两条主脉络纵横向,全方位的展开教学的。

1、在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还把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与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紧密结合起来。充分体现各知识点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简单到复杂,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化学现象入手学习有关物质结构和变化的知识,然后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即贯穿“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改革思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2、在处理化学理论性知识与具体事实性知识间的关系时,基于初中生学习现状,为了分散教学难点,促进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本着理论性知识与事实性知识穿插编排的形式,将分子和原子、物质组成的表示、金属活动性顺序等知识分别与水、空气、金属等内容相结合,分层次、分阶段地呈现有关概念,使概念理论的学习建立在具体的事实和情景基础之上,同时通过概念理论的学习又加深学生对物质及其变化的深刻理解。

鲁教版初中化学教材分析与教学意见

鲁教版初中化学教材分析与教学意见

2、一氧化碳的燃烧
课标要求: 也是在在《课标》第19页二、身边的化学物质(一)地球周围的空气中,标准的第3点明 确要求是“知道氧气、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 应”;还有在《课标》第30页三、化学物质与健康中,标准的第3点明确要求是知道某些 物质(如一氧化碳、甲醛、黄曲霉素)有损人体健康,认识掌握化学知识能帮助人们抵 御有害物质的侵害“。 虽然没有出现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但在教科书第90页,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中,把一 氧化碳归为可燃性气体,并说明了一氧化碳的爆炸极限。
ІІ卷得分情况(样本:随机抽样300份)
二 大题号 大题分值 小题号 小题分值 平均分 22 6 4.13 12 23 6 3.61



10 24 10 3.81 25 10 4.38
18 26 8 2.16
4 27 4 2.08
难度
0.69
0.60
0.38
0.44
0.27
0.52
ІІ卷满分44分,最高得分43分,最低分0 分,平均分20.05分,得分 率45.56%。I卷、ІІ卷合计平均分29.75分,得分率49.58%。
将4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10.0%的氢氧化钠溶液与60.0g碳酸氢钙溶液混合, 恰好完全反应。已知氢氧化钠溶液与碳酸氢钙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a(HCO3)2 = Na2CO3+ Ca CO3↓+2H2O 计算: (1)生成的碳酸钙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初中化学教案鲁教版教案

初中化学教案鲁教版教案

初中化学教案鲁教版教案

课题:化学元素及周期表

学科:化学

年级班级:初中八年级

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元素的概念和性质。

2.掌握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及基本性质。

3.理解和掌握周期表的组成结构及元素排列规律。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化学元素的概念及性质,周期表的组成结构和元素排列规律。

难点:掌握元素符号及基本性质。

教学准备:

1.教材《化学》

2.化学元素周期表

3.板书、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将化学元素周期表展示在黑板上,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化学元素的基本特征。

二、讲解(15分钟)

1.介绍化学元素的概念和性质。

2.讲解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及基本性质。

三、练习(15分钟)

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填写化学元素表,并进行相互核对。

四、探究(10分钟)

组织学生讨论周期表的组成结构和元素排列规律,引导他们发现规律并总结。

五、梳理(5分钟)

教师梳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提醒学生复习。

六、作业(5分钟)

布置作业:完成课后习题,复习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化学元素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掌握了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及基本性质,对周期表的组成结构和元素排列规律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他们对化学的兴趣和学习欲望。

初中化学_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第四节《元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化学_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第四节《元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化学_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第四节《元素》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元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执教者

【学习目标】:

1.了解元素的概念及其内涵;

2.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初步学会用元素表示物质的宏观组成,并能从元素组成上区分单质和化合物。记住并能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符号;

3.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

【教学重点】:元素的概念,物质的分类,元素符号书写及意义【教学难点】:对元素概念的理解

温故而知新:

1、一个氧气分子由构成。

2、水分子由构成。

一个水分子由构成。

3、构成物质的微粒有、、。

探究新知:

探究一:元素

()()

1、分子原子离子

2、元素:具有相同的的。

决定元素的种类,但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有密切的关系。

3、思考:①如何理解元素概念中的“一类原子”?

②元素的种类由什么决定的?

③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④一种元素是不是只有一种原子?

⑤能不能说有2个氢元素?为什么?

4、元素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探究二:元素符号

5、元素符号:(1)书写规律:。

(2)意义:O ⑴表示________________ ⑵表示________________

思考:如何表示多个原子?

探究三:物质分类

6、什么是单质?什么是化合物?并举例说明。

思考: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吗?

学情分析

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当前的九年级的学生,是在改革开放环境中成长的一代人,他们思想开放,思维活跃,知识面广,有一定的团结协作能力、动手能力等等。本节课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熟悉的一些有关金属的性质及检验入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意识,顺应了中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鲁教版初中化学新教材特点分析教学建议 ppt课件

鲁教版初中化学新教材特点分析教学建议  ppt课件

• P93②乳化作用的解释。但教材中有一个概 念就是形成乳浊液(细小液滴均匀分散在 水中)学生不好理解要强调。不然会造成 误解,认为乳浊液是均一的。
• 教材中还一个疑问:教材P33净化黄泥水中 的第四步实验与事实与教参解答不符。
• 以上是我个人学习的的一些体会,的不妥 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第四节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 教学建议:2课时 • 教材处理及教参的使用 • (1)抓住教学建议中的重点提示 • 如:P91 ①引导学生形成食盐水是均一的、
稳定的混合物。你如何让学生能感知得到。 • P91②提示不要对溶液、溶质和溶剂的概念
进行辨析,而知道食盐水中有二种物质即 溶质是食盐、溶剂是水。可提出碘酒溶液 的溶质是谁?提出溶剂不一定是水。
第二节 化学之旅
• 教学建议:本节用2课时 • 教材处理:P11《多识一点》《交流共享》让学生阅读并
让学生找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想如何研究,这样来激发 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问题的冲动。 • P13 重点引导学生做好活动与天地;重点填好空。让学生 对每一步是科学探究的哪一步骤有一个了解。P14 实验最 好让学生亲自做一下。高低不蜡烛在同一烧杯的情况,和 两只大小相同大小的烧杯。(强调相同),询问同学为什 么要这么做,让学生有对比实验变量的问题。 • P16活动与天地教会学生做好实验并写好实验告等。
• 第三次出现是第二单元第三节原子的结构。

初中化学_专题复习O2和CO2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化学_专题复习O2和CO2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创作说明】

2013年4月,我在历下区教学能手上课比赛环节,抽到的课题是化学第一轮专题复习《氧气和

二氧化碳》。该复习专题为初中化学非常重要的两种气体核心代表物质,其性质、制备是重中之重,其复习内容量很大,通常,一课时难以完成全部复习,且若再求创新,真的是难上加难。

为此,我花费了整整3天时间浏览、收集相关素材,并根据自己的生活、教学经验获得了灵感,进行了“颠覆性”的艰苦原创设计,又花费了1天半时间制作学案、课件,并随后进行了多次试讲,每次都有不同的改进与更新,目前提交的作品即最终参加比赛时的原创比赛作品(学案、教案、PPT)。

【作品简介】

1. 该第一轮气体专题复习原创课的整体设计

....》的活动环节,

..了相亲节目《非诚勿扰

....背景模仿

将CO2、O2两种气体精心设计为交友节目中的男、女嘉宾,其所有相关复习内容均进行了

对应的拟人化设计,并突显了物质性质与人物性格的相似处及相处之道,使学生复习变得

不再枯燥、乏味。例如:

〖请你解读〗青春的烦恼【旧知温习】自荐与推荐

【对比知新】粉丝评审

〖小组活动一〗㈠求同存异篇㈡相互联系篇

【活动知新】爱之初体验、再判断、终抉选

〖小组活动二〗1.选照片2.特性专长3.视频资料 4.社会传闻 5.相亲预测

【拓展提升】专家点评:知己知彼

.....也。

....,还须知相处之道

【画图总结】观察员报告【达标检测】私人顾问会诊

【未来展望】绿色化学、低碳践行

2.设计并制作该课件背景模板时,既充分考虑了复习专题素材的特点,我又精心加入了学校标志,

使其呈现鲜明的知识产权意识和为校争光的理念。

初中化学_鲁教版第二单元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化学_鲁教版第二单元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意图[情景创设]在黑板上写下

用水写下“水”字,同学们

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呢?

[问题1]下列各个诗句都是

描述的哪种自然景象?

[板书]一、水的三态变化

[投影]出示目标

[投影]封闭在针筒中的水。设想把封闭在针筒中的少量水煮沸,液态的水就会变为水蒸气,体积会明显增大。

[问题2]请大家小组讨论一下,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会发生什么变化?

[引导]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了解三态变化过程中水分子间隔和排列方式的转变

[投影]展示分子间隔示意图

[小结]水的三态变化观察图片,思考、讨论、回答,回顾旧

知。

阅读目标,明确任务

分小组进行讨论、表达、交流。

【获得结论】一定量的水,当它由液态

变为气态时,水分子的______和____

不会变化,变化的只是水分子之间的

____和分子的_________。这样的变化

是___________变化。

分组进行探究讨论:

培养学生读

图、识图的

能力。

利用学生的

已有经验制

造认知冲

突,引发学

生的思考

提高学生学

习兴趣,导

入课题。

明确任务,

有的放矢

激发学生学

习兴趣,培

养学生的

“微粒观”。

帮助学生建

立正确的认

【问题】

1、路边的斑斑水渍为什么会消失?

2、烧开了水之后,揭开锅盖,有什么现象?如何解释?

3、是什么引起了水的状态的改变?

【投影相关的问题图片】

【问题】以水分子为例,总结分子具有哪些性质?[板书]二、分子

二、分子

【演示实验1】:

10ml水和1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

【演示实验2】:

热水、冷水中分别滴加品红

【板书】:

分子的基本性质:

1、分子很小观察:

分子之间有间隔

初中化学新课程教材(人教版、上教版和鲁教版)特点综合分析

初中化学新课程教材(人教版、上教版和鲁教版)特点综合分析

初中化学新课程教材(人教版、上教版和鲁教版)特点综合分析

世纪之初,我国正在进行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此次改革力度前所未有,如教材的编写出版就改变了原来国家统一使用一套教材的格局,目前初中化学新教材主要有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上海教育出版社的和山东教育出版社的,这三套教材与原来的初中化学教材相比较均有较大的改变,尤其是课程理念、课程的内容、教与学方式的改变等,同时三套教材各有自己的特色,对这些方面,目前深入研究比较的不多。现在各地正陆续进入新课程,故研究不同版本教材的特点,对教育管理部门及使用新教材的教师均有指导意义。

下面对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下的初中化学新教材(人教版、上教版和鲁教版)的特点进行分析,总体比较新旧教材的变化,重点分析两套教材的内容特点,并就在新课程下学生、教师的变化,教材的适用性简单谈易一下自己的几点见解。(鲁教版分析见后面)

1、人教版、上教版两种版本共同的特色

(1) 新教材内容选择反映了课程理念,即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1 ],遵循内容标准的要求,全面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程目标的整合,改变了旧教材一味注重“双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习的局限性,从多方面注重学生的发展。其中,对于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的实现,新教材特别注重科学探究的学习,所设立的探究活动形式多样,如实验、调查、参观、资料收集、讨论、交流、辩论等,强调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获取过程。与此同时,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方法的运用,例如,观察、测量、记录、分类、比较、类比、假说、模型化、收集信息、处理数据等,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形成和发展探究能力。

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教学案

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教学案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配套名师教学讲课视频播放2013新课标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套教案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单元备课(上)

第一节化学真奇妙

第二节体验化学探究

到实验室去: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一)

单元备课(下)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单元备课(上)

第一节化学真奇妙

识点教师活动

小结

1.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

2.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包括设计设计实验方案、

进行实验等)”、“获得结论”、“交流评价”这样几个基本环节。

3.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实验方案设计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它必须

保证实验的公正性。

4.科学探究是一个合作的过程,只有积极参与才能享受到探究的乐趣。

去图书室借阅或登陆获取资料:了解有关化学家的传记、化学史、化学上的发现与发明,

看看化学家们是如何进行科学探究的。

长话

短说

信息

冲浪

练习

到实验室去: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一)

单元备课(下)

单元总结

一、知识网络归纳

二、专题综合讲解

如何描述实验现象

“现象”是指事物在变化中所表现的外部形态和联系。化学反应“现象”也同样是反映物质在变化中的外部表象,而不是变化的实质。至于反应后生成什么?具有什么性质等,就不属于“现象”的畴。因此,在启蒙阶段,同学们要养成正确描述现象的习惯。

描述现象三忌:忌把生成物的名称当作现象来描述,如生成氧化镁;忌脱离实验实际,没有观察到的现象也描述出来;忌片面描述实验现象,不全面。

描述实验现象要注意用词的准确性,如烟和雾、火星和火焰、燃烧和点燃的区别。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分析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分析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概述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是初中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本册教材包括七个单元,内容涵盖了化学基础知识、实验基础、物质性质与变化、化学计算等方面。

二、化学基础知识

本册教材首先介绍了化学基础知识,包括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原子与分子的概念等。这些知识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基础,对于后续内容的学习至关重要。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拓展,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三、化学实验基础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册教材注重实验基础的教学。通过实验,学生可以观察化学现象,理解化学规律,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探究精神。教材中介绍了实验的基本操作、试剂的取用、仪器的使用等,教师应指导学生规范操作,培养他们的实验安全意识。

四、物质性质与变化

物质性质与变化是化学学科的核心内容之一,本册教材详细介绍了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物质的转化和化学反应的类型。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可以了解物质的变化规律和性质,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化学计算

化学计算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册教材涉及了一些基本的化学计算内容,如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溶液浓度的计算等。通过学习化学计算,学生可以加深对化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分析能力,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和技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实际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想法

1、将下册第七单元(共13课时)内容提前到上册完成,教学时按教材顺序进行,有条件的学校还可将第十单元(3课时)和第十一单元(3课时)在上期完成。这样下期只留第八单元(8课时)和第九单元(8课时)。

2、关注新教材与过去教材的差异,如,“饱和溶液”知识提前到上册,“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方法”用图示加强了了解,“金属矿物及冶炼”中去掉“炼铁高炉示意图”,补充了“电解法冶炼金属”等。

3、灵活处理并优化课本中的实验。如P

36

4、教学中要与时俱进,联系现实。如第11单元关于环境保护教学中应普及PM2.5常识,第8单元讲授海洋资源时应简单提到我国与日本、菲律宾的岛屿主权之争,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处理工业炼铁原理实验时,提醒学生爱护环境,从小事做起,等等.

2013年3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