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学课件 chap8 煤的化学性质
煤的主要特性课件
为了降低含水量,通常采用干 燥技术,如热风干燥、微波干 燥等。
灰分
01
02
03
定义
灰分是指煤燃烧后剩余的 矿物质,通常用A表示。
影响
灰分含量高会降低煤的发 热量,同时也会增加运输 成本和堆放空间。
灰分利用
灰分中富含某些有益元素 ,可以回收利用,如用于 制作水泥、砖等建筑材料 。
发热量
定义
氧是煤热解和燃烧过程中重要 的反应介质,可以促进煤的分 解和能量的释放。
氮
煤中含量较低的元素,是煤中有 机质的重要组成成分。
氮在煤中的存在形式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与碳和氢结合形成有机 氮,另一种是与其他元素结合形
成无机氮。
氮的存在可以影响煤的燃烧和热 解过程,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一
定的污染。
硫
煤中含量较高的元素,是煤中 有害物质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 。
VS
可选性曲线的测定通常是在实验室中 进行,通过将原煤粉碎、冲洗和浮选 等处理,分离出不同品质的煤炭。可 选性曲线可以用来表示原煤中不同品 质煤炭的分布情况以及分离的难易程 度。
05
煤的分类及用途
烟煤
01 02 03 04 05
形成年代 外观与性状
含碳量 用途 燃烧特性
烟煤的形成年代为新生代,属于化石燃料的一种。 烟煤的外观呈黑色,具有明显的玻璃光泽,断口呈贝壳状, 质地较硬。 烟煤的含碳量较高,通常在70%~90%之间。
煤的解理是指其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沿一定方向裂开的能力。不同 类型和变质程度的煤具有不同的解理,通常在1至3级之间。低解 理煤往往容易破碎成块状,而高解理煤则容易裂成薄片或鳞片状 。
影响因素:煤的解理主要受到其有机质结构和矿物质含量的影响 。此外,形成时的地质环境和变质程度也会对其解理产生影响。
第四节
1.热解反应 现在已经公认,煤热解生成的自由基,是加
氢液化的第一步。
2.供氢反应 煤加氢时一般都有溶剂作介质,溶剂的供氢
性能对反应影响很大。因为研究证明反应初期使 自由基稳定的氢主要来自溶剂而不是来自氢气。 具有供氢能力的溶剂主要部分是四氢化萘、9,10二 氢菲和四氢喹啉。
供氢溶剂给出氢后又能从气相吸收氢,如此 反复起了传递氢的作用。
3.加氢裂解反应 这是主要反应,包括多环芳香结构饱和
加氢,环破裂和脱烷基等。随着这一反应 进行,产品分子量逐步降低,结构从复杂 到简单。
4.缩聚反应 在加氢反应中如温度太高,供氢就不足
和反应时间过长也会发生逆方向的反应即 缩聚生成分子量更大的产物。
5.脱杂原子反应
从煤的元素组成可知,构成煤有机质的元素除C 和H外还有O、N和S。后三种也称为煤中的杂原子。 煤的含氧量随煤化程度增加而减少,年青褐煤含氧
20%以上,中等变质程度烟煤只有5%左右,无烟煤 含氧量变化不大,多在1~2%之间;煤的含硫量与煤 化程度无直接的关系,而与生成条件和产地有关,
总硫量(无机硫和有机硫)低的在1%左右,高的可 达5%以上。杂原子在加氢条件下会先后与氢反应, 生成H2O、H2S和NH3等小分子化合物。杂原子的脱 除情况与液化转化率直接有关,同时产品质量和环
(1)锅炉水软化剂,除去Ca2+ 和Mg2+。 (2)有机反应催化剂,用于烯酮反应、烷基化或
脱烷基反应、酯化反应和水解反应等。 (3)钻井泥浆添加剂。 (4)处理工业废水(含酚和重金属废水)。 (5)湿法冶金中回收金属,如Ni 、Li等。 (6)制备活性炭。
二、煤的氢化
煤与液体烃类的主要差别在于,煤的H/C原 子比比石油原油、汽油低很多,而比沥青低一些。 因此,要使煤液化转变为石油等,需要深度加氢, 而转变为沥青质类物质使用轻度加氢。煤的加氢 需要供氢溶剂、高压下的氢气及催化剂等。因此, 工艺和设备比较复杂。通过煤的加氢可以对煤的 结构进行研究,并且可使煤液化,制取液体燃料 或增加黏结性、脱灰、脱硫,制取溶剂精制煤, 以及制取结构复杂和有特殊性质的化工中间物。 从煤的加氢能得到产率很高的芳香性油状物,已 分离鉴定出150种以上的化合物。
煤化学chap8 煤的工艺性质
第一节 煤的发热量
(一)对N、S特殊热效应的校正––恒容高位发热量
从弹筒发热量中扣除稀硫酸和稀硝酸生成热,称为
恒容高位发热量,简称高位发热量,用符号Qgr,
v,
表示:
ad
Q gr, v, ad= Q b, ad-( 94.1S b, ad + Q b, ad )
星蓝海学习网
第一节 煤的发热量
● ~120℃:煤炭脱水、干燥 ● 120~200℃:解吸,脱除吸附的CH4、CO、CO2等气 体。 ● 300℃:低变质程度的煤开始热解,生成CO2、CO等, 生成放出热解水和微量的焦油。
星蓝海学习网
第二节 煤的热解和粘结成焦性质
三、粘结性烟煤热解过程 (2)胶质体的生成和固化阶段(300~550℃)
恒湿无灰基是指煤样含有最高内在水分但不含灰分 的一种假想状态,这时煤样中只含有可燃质和最高内在水 分。煤的恒湿无灰基高位发热量不能直接测定,需用空气 干燥基的高位发热量进行换算,公式如下:
Qgr, maf
Qgr, v, ad
100 (100
100 (100 MHC) M ad ) Aad (100
++ NH2
C4H6
H2
+ 星蓝海学C习4H网6
+ H 2O + CH4
++ N2HH32
+ 2 H2
第二节 煤的热解和粘结成焦性质
●煤热解中的缩聚反应
♣ 胶质体metaplast固化过程的缩聚反应,主要是在热解 生成的自由基之间的缩聚,其结果生成半焦 semicoke/char。 ♣ 半焦分解,残留物之间缩聚,生成焦炭coke。缩聚反 应是芳香结构脱氢。
煤化学-PPT课件
1.3 植物演化史和主要聚煤期
植物演化史:见教材P6。 我国主要聚煤期: 新 生 代 新近纪-古近纪(约0.24~0.65亿年) 中 生 代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约1.44亿年)
早、中侏罗世(约2.03亿年) 晚三叠世(约2.5亿年) 晚古生代 晚二叠世(约3亿年) 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约3~3.54亿年) 早石炭世(约3.54亿年) 早古生代 早寒武世(约5.45亿年)
第三节 成煤作用过程
由高等植物转化为腐植煤要经历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一般需要几千万 年到几亿年的时间。整个成煤作用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即泥炭化作用过程 和煤化作用。图示如下:
煤化作用
植物
泥炭化
泥炭
成岩作用 褐煤
变质作用 烟煤、无烟煤
煤化程度的概念:在褐煤向烟煤、无烟煤转化的进程中 ,由于地
质条件和成煤年代的差异,使煤处于不同的转化阶段。煤的这种 转化阶段称为煤化程度,有时称为变质程度,或煤级(Rank)。按 煤化程度由低到高依次是:褐煤、烟煤(长焰煤、气煤、肥煤、 焦煤、瘦煤、贫煤)、无烟煤。
1.4.4 蛋白质
蛋白质:由若干个氨基酸结合而形成的结构复杂的高分 子。由于含羧基和羟基,蛋白质具有酸性和碱性官能团, 强烈亲水性胶体。
高等植物中蛋白质含量少;低等植物中蛋白质含量高。 植物死亡后,完全氧化条件下,蛋白质完全分解为气 态物质;在泥炭沼泽和湖泊的水中,蛋白质分解成氨基 酸、喹啉等含氮化合物,参与成煤作用,但对煤的性质 没有决定性的影响。 煤中硫、氮元素的来源之一。
4、瓦斯和煤层气的生成
瓦斯突出和瓦斯爆炸是煤炭开采过程中的主要危害形式, 但瓦斯又是宝贵的资源。煤中的瓦斯主要是在煤化作用过程中形 成的。在煤化作用过程中,煤分子上的侧链和官能团不断分解和 脱落,生成低分子气体,即煤层气,其主要成分为甲烷(70%~ 96%)。在自然条件下,生成1吨褐煤可产生68 m3甲烷,生成1 吨肥煤、瘦煤、无烟煤分别可产生甲烷230 m3、330 m3和400m3。
煤化学煤的化学性质
第七章煤的化学性质第一节煤的氧化性质一、不同氧化条件下煤的氧化产物煤的氧化是研究煤结构和性质的重要方法,同时又是煤炭加工利用的一种工艺。
煤的氧化是在氧化剂作用下煤分子结构从复杂到简单的转化过程。
氧化的温度越高、氧化剂越强、氧化的时间越长,氧化产物的分子结构就越简单,从结构复杂的腐植酸到较简单的苯羧酸,直至最后被完全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常用的氧化剂有:高锰酸钾、重铬酸钠、双氧水、空气、纯氧、硝酸等。
煤的氧化可以按其进行的深度或主要产品划分为表面氧化、轻度氧化中度氧化、深度氧化和完全氧化。
(一)煤的表面氧化氧化条件较弱,一般是在100 ℃以下的空气中进行,氧化反应发生在煤的内外表面,主要形成表面碳氧络合物。
这种络合物不稳定,易分解为CO、CO2和H2O等。
煤经氧化后易于碎裂,表面积增加,使氧化加快。
煤的表面氧化虽然氧化程度不深,但却使煤的性质发生较大的变化,如热值降低、黏结性下降甚至消失、机械强度降低等,对煤的工艺应用有较大的不利影响。
(二)煤的轻度氧化1.轻度氧化条件及产物氧化条件有所增强,一般是在100~300 ℃的空气或氧气中氧化、100~200 ℃的碱溶液中用空气或氧气氧化或在80~100 ℃的硝酸溶液中氧化。
氧化的产物主要是可溶于碱液的高分子有机酸,称为再生腐植酸。
再生腐植酸与煤中的天然腐植酸结构和性质相似,通过研究再生腐植酸可以得到煤结构的信息,同时,腐植酸又有许多用途,如作为肥料使用,可刺激植物生长、改良土壤、蔬菜病虫害防治、饲料添加剂等;在工业上可用做锅炉除垢剂、混凝土减水剂、硬水软化剂、型煤黏结剂、水煤浆添加剂等。
泥炭、褐煤、风化煤被碱所抽提的物质称为腐植酸。
腐植酸具有弱酸性,它不是单一的化合物,是由多种结构相似但又不相同的高分子羟基芳香酸所组成的复杂混合物。
它的组分既不具有塑性,也不具有弹性,而是一种高分子的非均一缩聚物。
它既不溶解于水,又不结晶,是一种无定形的高分子胶体。
按腐植酸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和颜色,一般可分成三个组分,即黄腐酸、棕腐酸和黑腐酸(见图7-1)。
煤化学-煤的物理性质和物化性质
1.2 煤的显微硬度Microhardness
P
H
2sin
2
P d2
式中 H-显微硬度,MPa; P-加在压入器上的负荷,N; d-压痕对角线长度,mm; -方形棱锥体两相对锥面的夹角,一般为136。
显微硬度随煤化程度的变化
从褐煤开始,显微硬度随煤化程度提高而上升, 在碳含量为75 % ~80 %(长焰煤、气煤)之间有一个 极大值;此后,显微硬度随煤化程度提高而下降, 在碳含量达到85%左右最低;煤化程度再提高,显 微硬度又开始上升,到无烟煤阶段,显微硬度几乎
1.1 煤的刻划硬度scratch hardness
矿物
滑石 石膏 方解石 氟石 磷灰石
表4-3 标准矿物的莫氏硬度
硬度级别
矿物
硬度级别
1
长石
6
2
石英
7
3
黄晶
8
4
刚玉
5
金刚石
10
1.1 煤的刻划硬度scratch hardness
根据莫氏硬度的划分,煤的硬度一般为1~4。煤的硬 度与煤化程度有关,中等煤化程度的焦煤,硬度较小,约 为2~2.5,此后随着煤化程度的提高,硬度增加,无烟煤的 硬度最大,约为4左右。同一煤化程度的煤,惰质组的硬度 最大,壳质组最小,镜质组居中。
的无烟煤时,电阻率迅速下降。 煤的导电性属于半导体semiconductor或导体
conductor的范围。
第四节 煤的电性质
2、煤的介电常数dielectric constant 物质的介电常数是指当物质介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
蓄电量和两板间为真空时的蓄电量之比。 是综合反映物 质极化行为的宏观物理量。物质在电场作用下极化能力越 强,介电常数的值越大,导电性越好。
煤的化学成分与性质
煤的化学成分与性质
一、煤的组成特点
n 可燃成分和不可燃成分组成的复杂组合物,结 构非常复杂。
n 各组成元素并不单独游离存在,而是以复杂的 化合物存在,成分十分不均匀。
PPT文档演模板
煤的化学成分与性质
二、煤的化学成分
n 煤的化学分析(元素分析)成分分为: n C,H,O,N,S,A(ash),M(moisture)
PPT文档演模板
煤的化学成分与性质
PPT文档演模板
煤的化学成分与性质
八、煤质分析
1.煤质分析方法
(1)元素分析 全面测定煤的所有成分以及挥发份与发热量等。
(2)工业分析 测定水分、灰分、灰熔融特性、煤粉细度、挥 发份以及发热量等。
工业分析在电厂常用(唯一的实验内容)
PPT文档演模板
煤的化学成分与性质
绝热式量热计(注意:扣除生成硫酸和硝酸的热量)
PPT文档演模板
煤的化学成分与性质
5.挥发份及其测定
n 挥发份定义:失去水分的煤样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到 一定温度时,煤分解逸出的部分可燃质和矿物质。
n 主要成分是CO、CO2、CmHn、H2等。 n 收到基挥发份含量在5%~40%之间。 n 表示方法:V,Vdaf,等,也存在换算。
PPT文档演模板
煤的化学成分与性质
干燥无灰基(下标符号为daf)
n 表示在不含水分和灰分的条件下,干燥无灰燃料各 组成成分的质量百分数总和,
n 干燥无灰基中只包含燃料的可燃成分,各成分不受 水分和灰分变化的影响,
n 煤炭交易。
Cdaf+Hdaf+Odaf+Ndaf+Sdaf=100%
PPT文档演模板
PPT文档演模板
煤化学-第5章煤的化学性质
第五章
二、煤的加氢
煤的化学性质
煤加氢的主要化学反应: 3.煤的脱杂原子反应 煤中的O、N、S等杂原子与供氢溶剂反应, 生成H2O、NH3、H2S等低分子化合物,使杂原 子从煤中脱出的过程。
第五章
二、煤的加氢
煤的化学性质
煤加氢的主要化学反应:
4.煤的加氢裂解反应
5.煤的缩聚反应 加氢中,若供氢量不足,温度太高,或反应时间太长, 都会发生加氢的逆反应。生成相对分子量大的产物。
含氧官能团的分析
羧基的测定: RCOOH+Ca(CH3COO)2 Ca(RCOO)2↓+CH3COOH CH3COOH+NaOH= CH3COONa+H2O析
煤的化学性质
含氧官能团的分析 羟基的测定:酚羟基和醇羟基
酚羟基的测定:
第五章
一、煤中的官能团分析
煤的化学性质
含氧官能团的分析 羰基的测定:
第五章
一、煤中的官能团分析
煤的化学性质
含氧官能团的分析 甲氧基的测定:
第五章
一、煤中的官能团分析
煤的化学性质
含氧官能团的分析 非活性氧的测定:
第六章
一、煤中的官能团分析
煤的化学性质
含氧官能团随煤化度的变化
第五章
二、煤的加氢
煤的化学性质
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在煤的
第五章
煤的化学性质
指煤在一定条件下与各种化学试剂发生化学反应 的性质。 意义: 1.煤的化学性质的研究是 研究煤的化学结构的 主要方法; 2.煤的化学性质是研究煤的化学转化技术和直 接加工利用的基础。
第五章
煤的化学性质
煤中的官能团分析
煤的加氢
煤的氧化 煤的磺化 煤的卤化 煤的水解
chap 煤的物理性质和物化性质
第一节 煤的密度
1.4 影响煤真密度的因素factors affecting the density of coal
煤岩组成petrological constituents的影响
★惰质组inertinite的密度最大,镜质组vitrinite次之, 壳质组exinite最低,随煤化程度的提高这种差别减小, 到无烟煤阶段趋于一致;
第一节 煤的密度density
1. 真(相对)密度 True Relative Density, TRD (真比重) 1.1 真密度的概念:20℃时煤的质量与同体积(不包括煤的 所有孔隙)水的质量之比。 1.2 真密度的用途: 真密度是煤的主要物理性质之一,在研 究煤的分子结构、确定煤化程度、制定煤的分选密度时, 都会用到煤的真密度。
煤化程度的影响: ★对煤的真密度影响最大的是煤化程度。
煤化程度对煤的真密度的影响
从低煤化度开始,随 煤化程度的提高,煤的真 密度缓慢减小,到碳含量 为86%~89%之间的中等 煤化程度时,煤的真密度 最低,约为3左右,此后, 煤化程度再提高,煤的真 密度急剧提高到3左右。来自壳质组 •镜质组 惰质组
煤化程度对煤的真密度的影响
第五部分 煤的性质 Coal properties
第七章 煤的物理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 Chapter 7 Physical and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coa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煤的磺化
一、煤的磺化 煤的磺化是煤与浓硫酸或发烟硫酸作用发生的反 生成磺化煤的过程。 应,生成磺化煤的过程。 RH + HOSO3H →R-SO3H + H2O 上述磺化产物经洗涤、干燥、 上述磺化产物经洗涤 、 干燥 、 过筛即得氢型磺化 交换制成钠盐即为钠型磺化煤。 煤,与Na+交换制成钠盐即为钠型磺化煤。 二、磺化煤的用途 磺化煤主要作为表面活性剂用于水质软化、 磺化煤主要作为表面活性剂用于水质软化、 处理 废水、石油钻井泥浆调整等。 废水、石油钻井泥浆调整等。
第一节 煤的氧化
三、煤的自燃 煤的自燃
1、自燃发生的原因 煤风化过程的实质是煤的氧化过程, 煤风化过程的实质是煤的氧化过程 , 也就是一个放热 过程。如果煤氧化释放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 过程 。 如果煤氧化释放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 , 则会被煤吸 收而使煤的温度提高。 收而使煤的温度提高 。 温度的提高又促使了煤更加剧烈的 氧化,放出的热量就更多。 氧化 , 放出的热量就更多 。 当温度达到煤的着火点时就会 发火燃烧,这一过程称为煤的自燃。 发火燃烧,这一过程称为煤的自燃。 2、防止自燃的措施 防止煤自燃的措施是隔离空气或增强通风, 防止煤自燃的措施是隔离空气或增强通风 , 不使热量 积聚。 积聚。
煤的氧化程度划分
氧化 阶段 I 主要氧化条件 从常温到100℃左右, 从常温到100℃左右,空气或氧气氧化 100~300℃ 被空气或氧气氧化; 100~300℃ 被空气或氧气氧化; 100 ~200℃在碱溶液中被空气或氧气氧化; 200℃在碱溶液中被空气或氧气氧化; 80 ~100℃被硝酸氧化 100℃ 主要氧化产物 表面碳氧络合物 煤的表面氧化 溶于碱的高分子有机酸 (再生腐植酸) 再生腐植酸) 煤的轻度氧化- 煤的轻度氧化-可控
第二节 煤的加氢
二、煤加氢的主要目的: 煤加氢的主要目的: 制备液体燃料 煤与烃类的元素组成典型 数据见表 见表。 数据见表。 通过对煤加氢, 通过对煤加氢,可以破坏 煤的大分子结构, 煤的大分子结构,生成 分子量小、H/C原子比 分子量小、H/C原子比 结构简单的烃, 大、结构简单的烃,从 而将煤转化为液体油。 而将煤转化为液体油。
第一节 煤的氧化
二、煤的风化 煤的风化 1、煤风化的概念 煤的风化是指离地表较近的煤层, 经受风、 煤的风化是指离地表较近的煤层 , 经受风 、 雪 、 雨 、 冰冻、日光和空气中氧等的长时间作用, 露 、 冰冻 、 日光和空气中氧等的长时间作用 , 使煤的性 质发生一系列不利变化,如发热量下降、灰分增加、 质发生一系列不利变化 , 如发热量下降 、 灰分增加 、 粘 结性消失等,这种现象称为煤的风化。 结性消失等,这种现象称为煤的风化。 被开采出来存放在地面上的煤, 被开采出来存放在地面上的煤 , 经长时间与空气作 也会发生缓慢的氧化作用,使煤质发生变化, 用 , 也会发生缓慢的氧化作用 , 使煤质发生变化 , 这一 过程也称为风化作用。 过程也称为风化作用。 煤风化的本质是煤的氧化作用过程。 煤风化的本质是煤的氧化作用过程。
II
III
溶于水的复杂有机酸 200 ~300℃在碱溶液中,用空气或氧气加压氧化; 300℃在碱溶液中,用空气或氧气加压氧化; (次有机酸) 次有机酸) 碱性介质中, 碱性介质中,用KMnO4或H2O2氧化 煤的深度氧化- 煤的深度氧化-可控 条件与III相同 但增加氧化剂用量, 条件与III相同,但增加氧化剂用量,延长反应时间 相同, 完全氧化 可溶于水的苯羧酸 煤的深度氧化- 煤的深度氧化-可控 CO2和H2O 煤的完全氧化
第二节 煤的加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煤加氢的概念 在一定条件下, 在一定条件下, 通过化学反应在煤的有机质分子 上增加氢元素的比例,以改变煤的分子结构和性质。 上增加氢元素的比例,以改变煤的分子结构和性质。 煤加氢分轻度加氢和深度加氢两种。 煤加氢分 轻度加氢和深度加氢 两种 。 轻度加氢几 轻度加氢和深度加氢两种 乎不破坏煤的大分子结构, 乎不破坏煤的大分子结构,而深度加氢则会对煤的大 分子结构彻底破坏,形成小分子化合物。 分子结构彻底破坏,形成小分子化合物。
第一节 煤的氧化
二、煤的风化 煤的风化 2、煤风化后的变化 ●化学组成的变化:碳元素和氢元素含量下降,氧含量 化学组成的变化:碳元素和氢元素含量下降, 增加,腐植酸含量增加; 增加,腐植酸含量增加; ●物理性质的变化:光泽暗淡,机械强度下降、硬度下 物理性质的变化:光泽暗淡,机械强度下降、 疏松易碎,表面积增加,对水的润湿性增大; 降,疏松易碎,表面积增加,对水的润湿性增大; ● 工艺性质的变化:干馏时的焦油产率下降、发热量降 工艺性质的变化:干馏时的焦油产率下降、 粘结性煤的粘结性下降甚至消失,煤的可浮性变差, 低,粘结性煤的粘结性下降甚至消失,煤的可浮性变差, 浮选回收率下降,精煤脱水困难。 浮选回收率下降,精煤脱水困难。
第五部分 煤的性质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煤的物理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 煤的化学性质 煤的工艺性质
第八章 煤的化学性质
第一节 煤的氧化 一、煤氧化的程度 煤的氧化是在一定条件下,氧化剂氧化了煤分子, 煤的氧化是在一定条件下,氧化剂氧化了煤分子, 使结构从复杂到简单的转化过程。氧化的温度越高、氧 使结构从复杂到简单的转化过程。氧化的温度越高、 化剂越强、氧化的时间越长, 化剂越强、氧化的时间越长,氧化产物的分子结构就越 简单,从结构复杂的腐植酸到较简单的苯羧酸, 简单,从结构复杂的腐植酸到较简单的苯羧酸,直至最 后被完全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常用的氧化剂为: 后被完全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常用的氧化剂为:高锰 酸钾、重铬酸钠、双氧水、空气、纯氧、硝酸等。 酸钾、重铬酸钠、双氧水、空气、纯氧、硝酸等。一般 将煤的氧化分为表面氧化、轻度氧化、中度氧化、 将煤的氧化分为表面氧化、轻度氧化、中度氧化、深度 氧化和完全氧化,见表。 氧化和完全氧化,见表。
IV V
煤和烃类元素组成比较
煤和烃类元素组成比较
元 素 C H O N S H/C 无 烟 煤 93.7 2.4 2.4 0.9 0.6 0.31 中挥 发分 烟煤 88.4 5.0 4.1 1.7 0.8 0.68 高挥 发分 烟煤 80.3 5.5 11.1 1.9 1.2 0.82 褐 煤 72.7 4.2 21.3 1.2 0.6 0.86 煤沥 青 87.4 6.5 3.5 2.2 0.37 0.9 1.14 0.2 1.0 1.76 1.94 4 甲 苯 91.3 8.7 粗石 油 83.8 11.1 汽油 86 14 甲 烷 75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