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奇妙的想象教案
奇妙的想象教案优秀5篇

奇妙的想象教案优秀5篇奇妙的想象教案篇一一、活动目标1、通过欣赏仿生建筑图片使幼儿初步了解仿生建筑。
2、启发幼儿用仿生的方法对"房屋"产生丰富的联想与构思,大胆创作,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及创造表现力。
3、培养幼儿对鸟巢这一伟大建筑构想的自豪感。
二、活动准备单色水彩笔、签字笔、作业纸、课件三、活动过程:(一)导入仿生造型的建筑,出示课件欣赏北京奥运体育馆—鸟巢1、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2、体育馆是干什么的地方?3、看到这样的'体育馆,感觉怎么样?4、猜猜这个建筑象什么?(二)游戏:“猜一猜”这里还有很多奇妙的房屋,它们都各模仿了一样东西,猜猜…小结:我们人类很聪明,会模仿鸟、草莓、荷花、大象等等很多自然界的东西来创造自己的东西,这样叫做仿生。
(三)引导幼儿联想与构思,用仿生的方法来设计房屋今天请大家试试仿生的方法,模仿来设计自己的房屋,想想它是可以干什么的?可以先和伙伴说说你想设计什么样的房子,可以干什么?(四)幼儿作画,教师观察指导1、启发幼儿想象,鼓励幼儿大胆独创。
2、帮助幼儿解决困难。
(五)幼儿欣赏评价作品猜猜,他模仿的是什么?还可以怎么样?提出建议来。
延伸活动:课后用线描的方法来装饰画面主体奇妙的想象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从兴趣游戏入手,启发学生自由想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2、训练学生语言表达和动手能力3、挖掘想象潜能,培养写作兴趣,提高学生说和写等综合能力。
4、指导学生写想象作文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写清起因、经过、结果。
5、学会发现别人的长处,明白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将大胆自由的想象应用于习作中。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做到想象合理有新意,不人云亦云。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写作纸。
学生:在白纸上印上自己的指印。
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之前我们学习了两篇充满奇思妙想的故事,自己变成了一棵树,头发可以钓鱼、当晾衣绳在想象的世界里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
《习作:奇妙的想象》教案

《习作:奇妙的想象》优质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想象和创作,发展自己的想象力,提高写作能力。
2.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3. 引导学生学会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并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2. 通过想象和创作,完成一篇具有个人特色的习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写作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想象与现实相结合,创作出富有生活气息的习作。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创作。
2. 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习作的写作技巧。
3. 采用小组讨论法,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分享一个有趣的想象故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出本课主题。
2. 新课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如如何观察生活、如何运用修辞手法等。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些优秀习作,让学生分析其写作技巧,并学会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自己的想象故事,互相提供意见和建议。
5. 创作练习:教师给出一个主题,学生进行想象和创作,完成一篇具有个人特色的习作。
6. 展示与评价:学生将自己的习作展示给全班同学,并进行互相评价,教师进行总结和指导。
7.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想象力和写作能力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观察和思考。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优秀习作的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2. 教师准备一个创作主题,用于学生练习。
3.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用于记录和创作。
七、教学步骤: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醒学生记住基本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2. 教师给出一个创作主题,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和创作。
3. 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创作,教师巡回指导,提供帮助和建议。
4. 学生将自己的习作展示给全班同学,并进行互相评价。
习作:奇妙的想象 备选教案

习作:奇妙的想象备选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想象,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习作。
2. 培养学生运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表达自己的想象。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素材。
二、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进行奇妙想象,如:自己变成一种动物、植物或物品,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2. 培养学生运用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丰富习作内容。
3. 引导学生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习作的生动性和真实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进行奇妙想象,培养学生运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表达自己的想象。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素材;运用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丰富习作内容。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素材,如图片、故事等,作为引导学生想象的参考。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自己的奇妙想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组图片或讲述一个故事,激发学生的想象欲望。
2. 想象练习:教师提出一个想象主题,如“如果你变成了一种动物,你会是什么动物?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学生进行思考,并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想象。
3. 习作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素材。
如:可以从自己的兴趣爱好、难忘的经历、身边的物品等方面进行想象。
教师讲解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丰富习作内容。
4. 学生创作: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习作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个别学生启发和帮助。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将自己的习作展示给全班同学,大家互相评价,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
六、教学延伸:1. 教师组织一次习作分享会,让学生将自己的习作念给其他同学听,并分享创作心得。
2. 学生互相交换习作,进行互相评价和指导。
七、作业布置:1. 修改并完善习作,准备提交。
2. 观察周围的生活,寻找更多的写作素材。
八、教学反馈:1. 教师收集学生的习作,进行批改和评价。
2. 针对学生的习作,给予鼓励和建议,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奇妙的想象”习作教学设计

“奇妙的想象”习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2.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3.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学会用奇妙的想象能力创作文章;2.学会运用描写手法表达奇妙的场景和情节;3.学会合作讨论和分享自己的作品。
教学准备:1.PPT课件或黑板和粉笔;2.学生练习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幅奇幻图画,引发学生对奇妙想象的兴趣;2.谈论学生对奇妙的想象的理解,例如:如果你有一把魔法笔,你会画什么?如果你有一张神奇的地图,你会去哪里?等等。
二、示范与解释(15分钟)1.教师选择一种奇妙的情境,例如:你发现一本神奇的书,读了之后,你竟然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2.教师向学生展示自己事先准备好的一篇关于这个情境的小短文,并解释其中的奇妙元素和描写手法;3.教师解释如何用奇妙的想象去创作作文,并鼓励学生多使用形象、神奇的词语和高级句式。
三、合作创作(3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2-3人;2.教师在黑板上或PPT上给学生展示几个不同的奇妙情境,例如:你的手机变成了时间机器,你有一张能变出任何美食的纸片等等;3.学生根据情境创作一个小故事或短篇小说,时间约15分钟;4.学生小组内互相讨论和修改,确保故事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四、展示和分享(20分钟)1.各小组派出1-2名代表将自己的作品朗读给全班同学听;2.教师和其他学生对作品进行点评和评价,鼓励学生提出改进意见;3.教师选取几篇优秀作品并登在班级公告栏上,鼓励学生进行自由阅读。
五、总结(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奇妙的想象是如何用于创作中的;2.教师鼓励学生多运用奇妙的想象和描写手法,以提高写作质量和创新能力;3.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发挥想象力,以培养创新思维。
六、作业布置要求学生练习写一篇以奇妙想象为题材的作文,并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可以借鉴奇幻小说、科幻电影等。
扩展活动:1.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奇妙的情境,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创作;2.给学生分发作家笔名,鼓励他们用笔名在班级内分享自己的作品,以提高创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用手绘或电子绘图软件绘制学生的奇妙情境,与作文一同展示。
三年级下册语文《习作奇妙的想象》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习作奇妙的想象》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理解并掌握本课的词语和句子。
2. 通过故事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如何让学生理解和运用新学的词语和句子。
2. 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进行创造性的思考。
三、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教师以一些关于奇妙想象的故事或问题引入课题《习作:奇妙的想象》。
(二) 初步理解
1.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本课所学的词语和句子,强调重要知识点。
2. 阅读课本中关于“奇妙的想象”的文章,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
(三) 深度解析
1. 分析课文中的关键句子,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作者会有这样的想象,以及这些想象有什么特别之处。
2.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可以随意想象,你会想象出什么样的世界?
(四) 想象创作
1. 教师提出一个主题(如:如果你可以随意想象,你会想象出什么样的世界?),引导学生进行创作。
2. 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 活动分享
1. 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上台分享他们的创作成果。
2. 其他同学可以提问或发表自己的看法。
(六) 总结全文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性。
(七) 布置作业
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在家尝试写一篇关于自己想象中的奇妙世界的篇文章。
以上就是我设计的《习作:奇妙的想象》教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习作:奇妙的想象 备选教案

习作:奇妙的想象备选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想象和创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奇妙的想象世界。
2. 培养学生运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进行写作,提高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相互合作、交流分享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进行奇妙想象,例如:想象自己拥有神奇的力量、想象未来世界的样子、想象与动植物交谈等。
2. 指导学生如何将自己的奇妙想象转化为具体的写作内容,包括设定场景、塑造角色、构建故事情节等。
3. 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进行写作,注意语言的通顺和表达的清晰。
三、教学步骤:1. 课堂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奇妙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曾经有过的奇妙想象。
2. 分享交流:学生分成小组,互相分享自己独特的奇妙想象,并讨论如何将想象转化为写作内容。
3. 写作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如何设定故事背景、塑造角色形象、构建故事情节等,为学生提供写作指导。
4. 写作实践: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将自己的奇妙想象写成短文。
5. 分享评价:学生互相交换作品,进行相互评价,教师也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指导和评价。
四、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奇妙想象是否独特、有趣,是否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
2. 评价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是否能够运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语言是否通顺、表达是否清晰。
3. 评价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的表现,如是否能够积极参与讨论、是否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等。
五、教学资源:1. 教师准备一些奇妙的图片或视频,用于课堂导入。
2. 教师准备一些写作指导资料,如文章结构、词汇句式等,供学生在写作时参考。
3.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写作,需要一定的课堂空间和时间。
六、教学扩展活动:1. 想象画:学生根据自己创作的习作,尝试将其画出来,以视觉的形式展示奇妙的想象世界。
2. 角色扮演:学生选取自己习作中的一个角色,进行角色扮演,体验角色的心情和经历。
3. 奇妙之旅: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次奇妙的旅行,包括旅行地点、过程、遇到的奇妙事物等,以故事的形式分享。
三年级下册奇妙的想象教案

三年级下册奇妙的想象教案以下是一篇三年级下册奇妙的想象教案:课题:奇妙的想象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感受想象的奇妙,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2. 让学生学会运用想象进行创作,提高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展开奇妙的想象。
难点:如何让学生将想象转化为具体的文字表达。
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启发式教学法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教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进入一个奇妙的世界。
(播放一段充满奇幻色彩的音乐和动画片段)你们看,这个世界里有会飞的鱼、长着翅膀的房子,是不是很神奇呀?那你们想不想也拥有这样奇妙的想象力呢?学生观看后发表自己的感受。
二、走进文本1. 教师引导学生打开课本,阅读教材中关于奇妙想象的故事或片段。
(例如:“在想象的世界里,什么都可能发生,一支铅笔可以拥有梦想,一块橡皮可以有自己的冒险。
”)教师:同学们,读了这段话,你们想到了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
2.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自己对这些文本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大家在小组里说一说,你从这些文本中感受到了怎样的奇妙想象?小组讨论后,请代表发言。
三、启发想象1. 教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教师:如果让你们来想象,你们会想到什么奇妙的事情呢?比如,一个水果会有怎样的经历?学生思考并回答。
2. 教师进一步引导。
教师:那如果这个水果会说话,它会说些什么呢?它会和谁交朋友呢?学生再次展开想象,积极回答。
四、创意写作1. 教师布置任务。
教师:现在就请大家把自己的奇妙想象写下来吧,可以写一个小故事或者一段描述。
2. 学生开始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分享与交流1. 请学生自愿分享自己的作品。
学生:我写的是一个苹果的冒险,它滚到了一个魔法森林里,遇到了很多会魔法的小动物……2. 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建议。
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奇妙的想象,旨在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培养创新思维。
教材中的文本生动有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习作:奇妙的想象 备选教案

习作:奇妙的想象备选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想象,创造出一个奇妙的世界,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文字表达自己想象内容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培养学生互相欣赏、互相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让学生想象自己拥有神奇的力量,可以改变世界。
2. 让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想象内容,写一篇习作。
3. 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习作,互相欣赏、互相学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文字表达自己想象内容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让学生创造出奇妙的想象世界。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
2. 实例教学法:通过展示优秀习作,让学生了解如何表达自己的想象。
3. 小组讨论法: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习作,进行小组讨论,互相欣赏、互相学习。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们拥有神奇的力量,你们会用来改变什么?2. 让学生进行想象,鼓励学生创造出奇妙的想象世界。
3. 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想象内容,写一篇习作。
4. 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习作,进行小组讨论,互相欣赏、互相学习。
5. 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想象过程中的积极参与程度,以及他们的创意思维表现。
2. 评估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和讨论,了解学生对彼此习作的欣赏和学习情况。
七、作业布置:1. 让学生继续完善自己的习作,可以在家庭中进行,增加对奇妙想象世界的描述和细节。
2. 鼓励学生在家中与家人分享自己的习作,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和鼓励。
八、教学延伸:1. 组织一次习作展示活动,让学生将自己的习作制作成展板或幻灯片,向全校师生展示。
2. 邀请家长参与习作展示活动,增进家长对学生写作能力的了解和鼓励。
九、课程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情况和教学方法的适用性,思考如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习作:奇妙的想象》教案

《习作:奇妙的想象》优质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体验奇妙的想象世界。
2. 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从生活中汲取灵感,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人、事、物,发现其中的奇妙之处。
2. 培养学生通过想象,将现实生活中的元素进行组合、改编,创造出新的故事情节。
3. 教授学生如何运用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让习作更具趣味性。
4. 引导学生通过例证、对比等方法,阐述奇妙想象的意义和价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想象和创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元素进行巧妙组合,创造出具有独特性的故事情节。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习作,让学生从中汲取写作经验。
3. 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相互启发,分享写作心得。
4.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笔实践,不断提高习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相关优秀习作、素材,制作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观察生活,准备写作素材。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一个神奇的故事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
2. 课堂讲解:讲解奇妙的想象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奇妙之处。
3.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习作,让学生了解如何将生活中的元素进行巧妙组合,创造出有趣的故事情节。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奇妙想象,相互启发,拓展思路。
5. 动手实践:让学生动笔实践,将各自的奇妙想象写下来,互相交流、反馈。
七、课堂练习:1. 练习一:以“奇妙的一天”为主题,让学生发挥想象,编写一个有趣的故事。
2. 练习二:选取一个日常用品,如“笔”,让学生运用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赋予其人的特质,编写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
习作:奇妙的想象 教学教案

习作:奇妙的想象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想象和创作,体验习作的乐趣。
2. 培养学生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表达自己的奇妙想象。
3.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激发创意思维,提高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课文《我要是一只小鸟》,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奇妙的想象。
2. 分析课文中的想象手法和表达方式。
3. 进行想象习作训练,让学生运用所学手法进行创作。
三、教学重点1. 学会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表达自己的奇妙想象。
2. 注意观察生活,激发创意思维,提高写作能力。
四、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想象手法进行习作。
2. 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
五、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学习,发现想象的手法和表达方式。
2. 实例分析:分析课文中的想象实例,让学生体会想象的魅力。
3. 练习法:进行想象习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教学准备1. 课文《我要是一只小鸟》及相关阅读材料。
2. 习作纸张或电子设备。
3. 教学课件或黑板。
4. 参考词汇和表达方式。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一个问题或故事引起学生对奇妙想象的兴趣。
2. 学习课文《我要是一只小鸟》:引导学生朗读、理解和分析课文内容,发现作者的想象手法和表达方式。
3. 分析与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讨论作者的想象创意。
4. 想象习作训练:布置习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想象手法,选择一个事物或情境进行描绘。
5. 学生习作时间: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6. 分享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习作,互相评价和交流,教师给予反馈和建议。
八、作业布置1. 根据课堂习作训练,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习作。
2. 选择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场景,运用想象手法进行习作。
九、教学反思1. 学生对奇妙想象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2. 学生运用想象手法进行习作的困难和问题。
3. 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4. 学生的习作成果和改进空间。
十、课后拓展1. 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想象创作,如写故事、绘画等。
《习作:奇妙的想象》教案

《习作:奇妙的想象》优质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想象,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习作。
2.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素材。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并掌握适当的写作手法和技巧。
2. 通过范文学习,了解奇妙的想象是如何产生的。
3. 分析并讨论生活中可以引发奇妙想象的情境。
4. 学生进行习作练习,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习作。
难点:如何将奇妙的想象生动地表达出来。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范文供学生学习。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生活和想象中的素材。
3. 教师准备评价标准和反馈意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或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奇妙现象,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2. 学习范文: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范文,分析范文中奇妙的想象是如何产生的,让学生从中学习写作技巧。
3. 讨论与分享: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奇妙现象,互相启发,产生新的想象。
4. 习作练习:学生根据讨论的结果,进行习作练习,将奇妙的想象表达出来。
5. 评价与反馈: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价,给予反馈意见,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6. 总结与拓展: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想象,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习作的创意性和想象力。
2. 评价学生习作中的语言表达和写作技巧。
3. 评价学生在讨论和分享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七、教学反馈:1. 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详细的点评,提出优点和改进建议。
2. 鼓励学生在自己的习作基础上进行修改和完善。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积累写作素材。
八、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学生的写作展示,增加学生的成就感。
2.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写作比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开展写作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评改、互相学习。
九、教学反思:1. 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习作:奇妙的想象》教案

《习作:奇妙的想象》优质精品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习作,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
1.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奇妙想象,构思独特的故事情节。
教授写作技巧,包括角色塑造、情节发展、环境描写等。
指导学生进行文字表达,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步骤2.1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创造。
提供写作示例,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写作技巧。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助。
2.2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主题,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自由发挥,构思奇妙的故事情节。
第二步:教授写作技巧,包括角色塑造、情节发展、环境描写等,并提供相关示例。
第三步:学生进行写作实践,根据所学的写作技巧,创作自己的奇妙故事。
第四步:学生之间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互相提供反馈和建议。
第五步:学生根据反馈进行修改和完善,完成最终的作品。
第三章:教学评估与评价3.1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写作作品,评估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评估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分享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3.2 评价标准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丰富程度。
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的能力。
写作内容的完整性、连贯性和逻辑性。
合作和沟通能力。
第四章:教学资源与材料4.1 教学资源教学PPT或黑板,用于展示写作示例和指导。
参考书籍和文章,提供有关想象力和写作的更多信息。
写作纸张和文具,供学生进行写作实践。
4.2 教学材料学生习作样本,用于分析和讨论。
学生反馈表格,用于评价和提供建议。
第五章:教学计划与时间安排5.1 教学计划第一课时:引入主题,激发想象力,构思故事情节。
第二课时:教授写作技巧,提供写作示例。
第三课时:学生进行写作实践,创作自己的故事。
第四课时:小组讨论和分享,互相提供反馈。
第五课时:学生根据反馈进行修改和完善,完成最终作品。
《习作:奇妙的想象》优质教案两篇(附写作范文)

《习作:奇妙的想象》教案教学导航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课堂小结《习作:奇妙的想象》教案【教学设想】激发学生想象的兴趣,使学生感受想象的魅力。
创设情境,展开想象,培养学生想象的能力。
使学生学会合理想象。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老师平时最喜欢做什么吗?(学生……)老师平时还最喜欢看星星,现在我就请大家一起来看星星(出示北斗七星)看!它们像什么?(1)生:(勺子……)(2)大家看,这些星星(星座图片)在人们赋予了各种想象后变成了一个个形态各异的星座,其实生活中有很多简单、常见的事物在通过人们的观察、想象之后,变得生动有趣起来,就关键是你有没有发挥你的想象力,现在我们就来发挥我们的想象力,在这里进行一个小组间的比赛吧!二、根据题目,拓展想象。
1.根据题目想象——“想一想”(出示小标题)师:想象是的无处不在,你们看老师这里有几个题目,发挥你的想象力,些题目一定会激发你无穷的想象。
(注意:1.以音乐为令,音乐停止时,比赛停止2想象要合理;3.汇报时,尽量说出与其他的小组不同的想法)(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汇报。
三、展开想象,说一说你准备选择哪个题目去写,小组交流。
1.谁来说一说,展示一下?2.全班交流评价:你觉得他(她)说得怎么样?3.同学们想象的真好,赶快顺着你的思路写下去吧!四、出示要求,学生习作。
1.写话要求:(1)要大胆想象,有新意。
(2)想象要合理,自然。
(3)有序地,重点突出的,主次分明的说和写。
2.学生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互相修改,品读欣赏1.把全班同学的作文展示出来,说说自己喜欢同学写的什么内容,什么地方需要修改?2.哪些同学的习作毛病多,就把那篇作文展示出来共同修改。
六、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准备誊写。
七、教师总结:通过今天的活动,老师发现同学们的想象力太奇妙了,我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能学会运用你们奇妙的想象力,激发我们无限的求知欲,使知识变得不再枯燥,使生活变得更加精彩!,最后,老师想送给大家这样一句誓言:“只要我们能梦想的,我们就能够实现。
部编版习作五:奇妙的想象 教学设计教案三年级语文下册(带反思)

习作:奇妙的想象教学目标1.大胆想象,写一个想象故事。
2.能欣赏同伴们习作并提出修改建议。
3.能运用想象的方法,大胆想象,写一个想象故事。
4.感受奇妙、神奇的想象故事,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大胆想象,写一个想象故事。
教学难点能欣赏同伴们习作并提出修改建议。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课文,在不懂的地方做好标记句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提问导入,激发兴趣1.教师提问导入新课:你知道有哪些事物不存在,是人们用想象创造的吗?(学生交流讨论知道的想象创造的事物)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出示想象创造的事物图片。
2.教师出示习作话题:教师过渡: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想象的王国,畅游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奇妙与神奇吧!3.教师出示课题并板书:奇妙的想象,学生齐读课题。
二、指导审题,梳理方法1.出示课文内容,指导审题。
(1)教师过渡:在想象的世界里,什么都可能发生,一切都变得那么奇妙。
下面这些题目一定会激发你无穷的遐想。
学生自读故事题目,激发想象。
教师小结:俗话说得好“题好一半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一个好的题目就等于作文成功了一半。
(2)教师提出问题:光有题目还不够,请同学们看到下面这几段话,读一读,我们本次习作的要求是什么?预设:习作要求是从上面七个题目选一个题目写一个想象故事,也可以写其他的想象故事。
2.回顾课文,梳理想象的方法。
(1)教师提出问题:想象是本次作文的关键,大家都有哪些想象的方法呢?学生回顾课文,梳理想象的方法。
(2)师生交流反馈。
预设1:《宇宙的另一边》运用时空转换的方法。
预设2:《我变成了一棵树》将自己物化与现实交汇。
预设3:《一支铅笔的梦想》将物人化。
预设4:《尾巴有一只猫》换一个视角突破常规。
(3)教师小结想象创作的方法:①时空转换②将人物化③将物人化④反转视角教师板书:时空转换将人物化将物人化反转视角3.交流想象注意事项。
(1)教师引导思考:想象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2)学生以《一只铅笔的梦想》为例思考。
习作:奇妙的想象 教学教案

习作:奇妙的想象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想象和创造,编写出富有创意的习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奇妙想象,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创作等环节,完成一篇富有创意的习作。
第二章:教学准备2.1 教学材料学生习作本、铅笔、橡皮、彩色笔等。
2.2 教学环境教室布置成创意空间,墙上贴满各种奇妙的图片和想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环节教师通过展示一组奇妙的图片,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3.2 教学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奇妙想法,进行思维碰撞。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训练,如“假如我是一种动物,我会是什么动物?我会做什么?”等。
学生根据自己的奇妙想法,开始创作习作。
3.3 展示环节学生将自己的习作展示给大家,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心得。
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的创意和努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习作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4.2 同伴评价学生互相评价彼此的习作,给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4.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写作能力。
第五章:教学总结5.1 学生总结学生总结本次习作的收获和体会,反思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成长。
5.2 教师总结教师总结本次教学活动的效果和不足,为下次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第六章:教学拓展活动6.1 活动目的通过拓展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
6.2 活动内容举行“奇妙故事会”,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创作的奇妙故事,让其他学生欣赏和学习。
组织“想象力大比拼”比赛,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尽可能地写出富有创意的故事。
6.3 活动组织与实施教师为学生提供活动所需材料,如PPT、计时器等。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华。
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
《习作:奇妙的想象》教案

《习作:奇妙的想象》优质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想象和创意,运用文字表达出自己内心奇妙的想法。
2.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提高写作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通过细节描绘,使作品更具生动性和感染力。
二、教学内容:1. 奇妙的想象:让学生展开想象翅膀,创作出富有创意的故事。
2. 细节描绘:指导学生通过细节描绘,让作品更具生动性。
3. 写作技巧: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提高作品的艺术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想象和创意,写出富有新意的习作。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细节描绘和修辞手法,提高作品的质量。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创意。
2. 实例分析:通过分析优秀作品,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3.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取长补短。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以一个奇妙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奇妙的想象:让学生自由发挥,运用文字表达自己的奇妙想法。
3. 细节描绘:指导学生通过细节描绘,使作品更具生动性。
4. 写作技巧: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提高作品的艺术性。
5. 优秀作品欣赏:分析优秀作品,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
6. 小组讨论:让学生相互交流,分享写作心得。
7. 学生习作展示: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提高自信心。
9.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10. 教学评价: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价,鼓励优秀作品。
六、教学资源:1. 参考书籍:精选适合学生阅读的童话、科幻等作品。
2. 网络资源:寻找与奇思妙想相关的文章、视频等资料。
3. 写作工具:为学生提供舒适的写作环境和必要的写作工具。
4. 评价量表:制定评价标准,以便对学生的习作进行客观评价。
七、教学评价:1. 评价标准:从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对学生作品进行全面评价。
2. 评价方法: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
3. 评价反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出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改进。
习作:奇妙的想象-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习作:奇妙的想象-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想象的概念,并能简单描述自己的想象。
2.能够依据教师指导,在给定题目的情况下,产生自己的想象,并能通过语言表达出来。
3.能够认识到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进行想象,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想象。
2.教学难点:使学生产生富有想象力的内容并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1.与学生们简单谈谈“想象”的概念,做一下引导,询问学生们平时在生活中会有哪些事情需要用到想象力。
2. 提高情境
1.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情节,比如:“一个人走在荒漠之中,他只带了一瓶水和一袋饼干,他要徒步挑战这个荒漠”,并且有意识地遗漏一些细节,引导学生们对这个情节进行想象,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象这个故事的情节会发生什么。
3. 捕捉细节
1.让学生们再听一遍这个故事,并且给学生们剪好故事里的草图,让他们在草图中标注他们想象中这个故事里发生的细节。
教师可以给他们提供提问指导,如荒漠的景色、那个人的衣服、背景、当那个人看到水的时候,他是什么感觉。
4. 抒发感想
1.把孩子们涂出来的画传给每个同学,每个同学来介绍一下自己画出来的故事内容,并且在介绍的时候让自己的故事更真实、更多彩、更有趣。
5. 课堂小结
1.教师引导学生们总结今天所学内容,再一次强调想象这个概念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四、教学评价
1.通过提问和学生课上表现来评价学生是否听懂课程内容;
2.通过看学生画的草图以及听学生讲述故事的方式来评价学生想象力的应用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奇妙的想象”习作教学设计

“奇妙的想象”习作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1. 帮助学生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能够在写作中展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培养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通过习作教学,激发学生对文学艺术的兴趣,引导他们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奇妙。
二、教学内容1. 提供一些关于奇妙想象的话题或素材,如海底世界、外星生物、奇幻冒险等。
2. 学习一些相关的写作技巧,如描写细节、构思情节、塑造角色等。
3. 让学生阅读一些优秀的习作,激发他们的灵感,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奇幻的图片或读一段奇幻的文字,引导学生进入奇妙的想象空间,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激情。
2. 讲解教师介绍习作的基本结构和写作要点,如情节设置、人物塑造、环境描写等。
向学生提供一些奇妙想象的话题或素材,引导他们思考和构思。
3. 实践学生根据提供的话题或素材,开始动手写作,可以是故事、诗歌、读后感等形式。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写作技巧和范例,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帮助他们克服写作中的困难和瓶颈。
4. 分享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分享,可以让他们互相交流,也可以让他们向全班展示。
分享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写作水平。
5. 欣赏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奇幻文学作品,让他们进行欣赏和品味。
教师也可以邀请一些作家或文学爱好者来班级进行讲座,向学生介绍文学艺术的魅力和奇妙之处。
6. 总结教师可以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引导学生反思和总结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为学生展示一些优秀的作品,鼓励他们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四、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的作品和写作过程的观察,进行综合评价。
评价的重点是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写作表达的清晰度和准确度。
2. 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和分享,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交流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3. 对于学生的作品和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帮助他们找到写作的方向和提高的地方。
《习作:奇妙的想象》教案

《习作:奇妙的想象》优质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想象和创作,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写出奇妙的故事。
2.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想法和感受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相互欣赏和尊重他人的作品。
二、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进行奇妙想象,例如:设想自己是一种动物、植物或者一种自然现象,设想自己拥有特殊的能力等。
2. 指导学生如何将想象的内容转化为具体的故事情节,包括开头、发展、高潮、结局等。
3. 引导学生运用丰富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来展现自己的奇妙想象。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进行奇妙想象,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故事情节。
2.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如何运用丰富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来展现自己的奇妙想象。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的学生作品,引导学生学习和借鉴。
3. 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共同提高。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素材,如图片、视频等,用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2. 准备优秀的学生作品,用于案例分析。
3. 准备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教案第一课时:奇妙的想象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猜猜画面背后的故事。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想象,教师给予鼓励和引导。
二、想象训练(10分钟)1. 教师提出一个想象主题,如:“如果你是一种动物,你会是什么动物?你会过怎样的生活?”2. 学生发挥想象,独立思考,准备分享。
三、小组交流(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位组长,负责组织讨论。
2. 组长带领组员分享自己的想象,组员互相交流、讨论,共同完善故事情节。
四、总结与展示(5分钟)1. 教师邀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小组的故事情节。
2. 学生进行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第二课时:将想象转化为故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回顾上一节课的想象训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想象的内容转化为具体的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奇妙的想象课型习作授课
时间
1课时
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指导学生有序地,重点突出的,主次分明的说和写。
教学
重点
启迪学生展开大胆、丰富、新奇的想象。
教学
难点
指导学生有序、重点突出地说和写。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导入()分
钟
一、想象导入,明确要求
1.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是一切创造之
源”,同学们,就让我们学习爱因斯坦,天马行空,想象一
回。
想象要怎么样?(大胆、新颖、奇特、美好)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奇妙的想象)
【设计意图:引用
名人名言,激情导入,
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
到写话的学习中。
】
新课
教学()分钟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在想象的世界里,什么都可能发生,一切都变得那
么奇妙。
下面这些题目一定会激发你无穷的想象。
(课件出示2)
2.出示要求:(课件出示3)
(1)选一个题目写一个想象故事。
【设计意图:课件出示,题目引领,出示要求,学生练说。
训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