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数学下册课时规划

合集下载

苏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苏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苏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第一章有理数第一节有理数的概念和分类第一课有理数的概念- 掌握有理数的定义和性质- 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基本运算及其性质- 能够将一个实数判定为有理数或无理数- 熟悉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和比较大小第二课有理数的分类- 复整数的定义和性质- 了解正、负有理数的概念和性质- 理解绝对值的概念及其性质- 掌握非零有理数的倒数的概念和性质- 熟悉有理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和比较大小第二节有理数的加减法第一课加法- 掌握有理数加法的概念和性质- 熟练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及其性质- 能够应用有理数加法解决实际问题第二课减法- 了解有理数减法的概念和性质- 熟悉有理数减法的法则及其性质- 能够应用有理数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第三课加减混合运算- 熟练掌握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法则及其性质- 能够应用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第三节有理数的乘除法第一课乘法- 掌握有理数乘法的概念和性质- 熟练掌握有理数乘法的法则及其性质- 能够应用有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第二课除法- 了解有理数除法的概念和性质- 熟悉有理数除法的法则及其性质- 掌握有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能够应用有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第二章方程与不等式第一节一元二次方程第一课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和解法- 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 熟练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和技巧- 能够应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第二课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能够应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熟悉关于一元二次方程的常见问题第二节一元二次不等式第一课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定义和解法- 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定义- 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性质和解法- 能够应用一元二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第二课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应用- 熟悉一元二次不等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第三章三角形第一节同角三角比第一课同角三角比的概念- 掌握同角三角比的概念和性质- 熟悉常见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能够应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第二课三角函数的计算- 掌握三角函数对于特殊角的取值- 熟练掌握三角函数的计算方法- 能够应用三角函数计算三角形的各边、角值第二节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第一课直角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 了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 掌握勾股定理和毕达哥拉斯定理的含义和应用第二课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熟悉直角三角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第四章几何变换第一节平移第一课平移的概念和性质- 了解平移的相关概念和性质- 掌握平移的定义和基本性质第二课平移的应用- 能够应用平移解决实际问题第二节旋转第一课旋转的概念和性质- 了解旋转的相关概念和性质- 掌握旋转的定义和基本性质第二课旋转的应用- 能够应用旋转解决实际问题第三节对称第一课对称的概念和性质- 了解对称的相关概念和性质- 掌握对称的定义和基本性质第二课对称的应用- 能够应用对称解决实际问题。

课计划八下数学北师大版第一单元

课计划八下数学北师大版第一单元

课计划八下数学北师大版第一单元全文共2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八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篇一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本期所任八年级(3)班的数学科教学,从上学年期末考试的总体来看,这个班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前面的基础上都有所进步。

但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形成了两极分化,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而对后进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

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

根据上学年学生学习的分析情况来看,有部分学生基础特差,问题较严重。

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作为老师必须要付出更大努力,进一步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注重教学方法,培养能力。

二、教材分析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主要介绍了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及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条件,利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证明角平分线的性质。

更多的注重学生推理意识的建立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使学生在直观认识和简单说明理由的基础上,从几个基本事实出发,比较严格地证明全等三角形的一些性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第十二章轴对称立足于生活经验和数学活动经历,从生活中的图形入手,通过对生活中轴对称现象的观察,从整体的角度直观认识并概括出轴对称的特征;逐步分析角、线段、等腰三角形等简单的轴对称图形,进一步引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概念。

第十三章本章主要学习平方根与立方根以及实数的有关概念和运算。

这一章是学生在初中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他们要从有理数进入到无理数的领域,认识上将从有理数扩展到实数的范围,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数的认识,扩大学生的数学视野与界限。

第十四章一次函数通过对变量的考察,体会函数的概念,并进一步研究其中最为简单的一种函数------一次函数。

了解函数的有关性质和研究方法,并初步形成利用函数的观点认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探索一次函数及其图象的性质,利用一次函数及其图象解决有关现实问题;并将正比例函数纳入一次函数的研究中去,加强了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组)、一次不等式的联系等。

八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第十六章单元教学计划

八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第十六章单元教学计划

八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第十六章单元教学计划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八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第十六章单元教学计划篇1一、指导思想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

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建立信心。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初中生数学学习计划四篇

初中生数学学习计划四篇

初中生数学学习计划四篇初中生数学学习计划1为了加强课堂教学,健全教学常规,能保证教学的顺利开展,完成初中最后一学期的数学教学,使之高效完成学科教学任务制定了本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经过前面五个学期的数学教学,学生的数学基础和学习态度已经明晰可见。

通过上个学期多次摸底测试及期末检测发现,学生的最大的特点是两极分化现象极为严重。

虽然涌现了一批学习刻苦,成绩优异的优秀学生,但后进学生因数学成绩十分低下,厌学情绪非常严重,基本放弃对数学的学习了;其次是部分中等学生对前面所学的一些基础知识记忆不清,掌握不牢。

二.指导思想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继续深入开展新课程教学改革。

立足中考,把握新课程改革下的中考命题方向,以课堂教学为中心,针对近年来中考命题的转变和趋势进行研究,积极探索高效的复习途径,夯实学生数学基础,提升学生做题解题的能力,和解答的准确性,以期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数学成绩。

三.教学目标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

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

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有不错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方法措施1.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认真钻研教材教法,精心设置教学情境和教学内容,做到层次分明,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建立数学严密的数学逻辑推理能力。

2.搞好单元复习测试工作,做好阅卷分析,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同时增加课后对学生的辅导力度。

3.针对近年中考命题趋势,制定详细而周密的复习计划,备好每一节复习课,力求全面而又突出重点。

4.帮助学生建立不错的数学解题作答习惯,向学生传授必要的作答技巧和适应中考的能力。

五.教学措施: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以下几个环节1)认真备课:认真研究教材及考纲,明确教学目标,抓住重点、难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重视每一章节内容与前后知识的联系及其地位,重视课后反思,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师生互动的细节。

鲁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鲁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鲁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与要求1.知识与技能:掌握八年级下册数学的基本概念、公式和计算方法,如代数式、分式、函数、图形的性质等。

同时,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与重点1.代数式与分式的运算。

2.函数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3.三角形、四边形等平面图形的性质与计算。

4.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其中,代数式与分式的运算、函数的基本概念与性质是本册的重点内容。

三、教学难点与策略1.教学难点:o代数式与分式的复杂运算。

o函数性质的深入理解与应用。

o几何图形的空间想象力培养。

2.教学策略:o采用启发式教学,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复杂运算方法。

o通过举例、比较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函数性质。

o利用多媒体和教具辅助教学,提高空间想象力。

四、教学进度安排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知识的消化和巩固。

每个章节的教学内容要有明确的课时分配。

五、作业与练习布置1.作业与练习要具有针对性,旨在巩固和拓展课堂教学内容。

2.定期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与练习,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

3.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与练习,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六、课堂管理与互动1.建立良好的课堂纪律,确保教学秩序井然。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问和发言。

3.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七、评价与反馈机制1.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作业成绩、小测验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2.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发现问题及时与学生和家长沟通,提出改进措施。

3.建立反馈机制,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反思和进步。

八、拓展与延伸活动1.组织数学竞赛、数学俱乐部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初中数学学习计划15篇

初中数学学习计划15篇

初中数学学习计划15篇初中数学学习计划1开学第一天,老师告诫同学们说,即使你拥有再辉煌的过去,也并不代表你会在接下来的中学生活中依旧会活得潇洒、是的,高一的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全新的起点,未来充满未知。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新的学期我确立了新的目标,“学习成绩进位争先,能力素质全面发展”,为此,我制定了新学期数学的学习计划、1、早上起床后,背数学概念2、放学后立刻回家,不能贪玩3、每天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要做一些其它的练习,而且作业要干净,字迹要工整4、平常不看电视、多多刷题5、不能受外界的影响,把精力用在学习上,另外,在数学课学习上,坚持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平时遇到学习上的问题及时请教,多与同学交流,不让问题过夜、数学侧重多练,每天晚上坚持一小时数学练习,每周坚持半天奥数学习,及时巩固和深化课堂学习,拓宽解题思路,提高解题速度、计划定好了,关键在执行、我将把我的新学期计划打印张贴在床头,每天第一时间提醒自己按计划朝着新目标迈进、但愿我的计划经过努力后能取得预期效果,努力过了,就不会后悔。

初中数学学习计划2期末考试越来越近了,这让我对自己的数学很忧心,前面一直以为时间还有很多,所以不曾好好上课,也没有好好的去学习,现在导致自己很担心数学期末成绩很差。

所以在距离期末考试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我抓紧时间对数学进行复习,赶在期末考试到来之前把数学给复习好。

如下是我的一个数学期末考试复习计划:第一,就是先把课上好,认真听数学老师讲课。

在考试的前一个月里,我会把握好时间把数学课给上好,认真的听老师讲的每一个知识点,在课上就弄懂老师所教授的内容。

我要吸取前面几个月不认真上课的教训,把上课不专心的毛病改掉,做一个认真上课听课的人,努力在课堂上就把当前学习的知识学会,这样就能省去很多其他的时间,同时也为更后面的复习提供帮助。

第二,把前面自己没有认真学的知识给回顾一遍。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八年级数学下册中的重点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比例与直线函数1.比例的概念与性质2.比例的运算3.比例与图形的应用4.直线函数的概念与性质5.直线函数的图像与应用第二单元:一元一次方程与不等式1.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与性质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3.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4.不等式的概念与性质5.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方法6.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第三单元:数据的统计与分析1.统计图的绘制2.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3.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4.数据的插值估算5.数据的分析与判断第四单元:圆的性质与证明1.圆的基本概念与性质2.相交弦与弦的性质3.弧与弧度4.圆心角与圆周角5.各种圆内切与外切问题的解决第五单元:面积与体积1.平面图形的面积2.空间图形的展开、表面积和体积3.复杂图形的面积和体积4.体积单位的换算第六单元:平面坐标系与变换1.平面直角坐标系2.平面图形的对称性3.平移、旋转和翻折4.坐标变换的应用教学过程:1.每个单元教学前,讲解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和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教师讲解和演示,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各个知识点和技能。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4.提供大量的练习题和例题,让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5.定期进行知识检测和综合测试,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问题,提供针对性的辅导。

6.鼓励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和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数学能力。

评价方式:1.课堂表现评价:包括学生的听课态度、积极参与讨论、合作学习和实验探究的能力等。

2.作业评价:包括作业的完成情况、正确率和解题方法等。

3.考试评价:进行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进行评价。

4.小组合作评价:对小组合作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和相互学习。

教学资源:1.教科书和课本2.多媒体教学设备3.电子辅助教学资料4.课外资料和练习题5.数学竞赛参考资料补充说明:以上为一种八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计划,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可以根据学校和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024年初二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2024年初二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2024年初二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一、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造力;3.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机;5.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1.整数运算;2.分数运算;3.小数运算;4.百分数运算;5.图形的认识与作图;6.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计算;7.应用题的解决。

三、教学重点:1.整数运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分数运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3.小数运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4.百分数运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难点:1.应用题的解决;2.图形的认识与作图;3.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五、教学方法:1.综合运用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等教学方法;2.通过讲述、示范、引导、练习等过程,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六、教学过程:1.针对整数运算,教师通过讲授法,导入整数的概念和加减乘除的运算规则,然后进行练习和巩固训练;2.针对分数运算,教师通过示范法,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和分数运算的基本法则,然后进行练习和巩固训练;3.针对小数运算,教师通过讨论法,提出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关系和小数运算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会改写小数,然后进行练习和巩固训练;4.针对百分数运算,教师通过实验法,让学生亲自体验百分比的含义和百分数的转换规则,然后进行练习和巩固训练;5.针对图形的认识与作图,教师通过练习法,让学生锻炼观察图形特征和作图的技巧,然后进行练习和巩固训练;6.针对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教师通过示范法,引导学生理解计算公式和进行实际测量,然后进行练习和巩固训练;7.针对应用题的解决,教师通过讨论法和综合运用法,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解题思路和方案,然后进行练习和巩固训练;8.教师通过讲解课后作业的答案,让学生对照自己的答案进行纠正和改进,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评价:1.通过教师针对课堂和作业的评价,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不足;2.通过小组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和提高能力;3.通过定期的测试和考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进步。

最新苏科版初二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章《分式》全章教案设计

最新苏科版初二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章《分式》全章教案设计

第十章分式一、单元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分式的概念。

2、会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

3、会进行简单的分式加、减、乘、除运算。

4、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序正确性方程中的分式不超过两个)。

5、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并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

能力目标:1、经历通过观察、归纳、类比、猜想,获得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乘除运算法则、分式加减运算法则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与恒等变形能力.2、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交流,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3.发展学生的求同求异思维,使他们能在复杂环境中明辨是非.。

4、能列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能解决一些与分式、分式方程有关的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情感目标:1.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渗透类比的思想方法.激发学生联系实际问题体验数学知识产生的过程以及热爱数学的情感.2、通过学生在学习中互相帮助、相互合作,并能对不同概念进行区分,培养大家的团队精神,以及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为学生将来走上社会而做准备,使他们能在工作中保持严谨的态度,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成为各方面的佼佼者.3、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学习的养成教育,善于独立思考,敢于克服困难和创新精神二、单元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是探索和理解有关的分式概念、分式的基本性质和分式的运算法则;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2、难点是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及运用分式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

三、单元教学课时:本章教学时间大约需10课时,具体分配如下第1节分式 1课时第2节分式的基本性质 3课时第3节分式的加减运算 1课时第4节分式的的乘除运算 2课时第5节分式方程 3课时课题:10.1 分式第1课时共1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分式的概念,会判断一个代数式是否是分式。

2、能用分式表示简单问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能解释简单分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9章 19.1.1 变量与函数(第1课时)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9章 19.1.1 变量与函数(第1课时)说课稿

变量与函数(第1课时)说课尊敬的各位领导和同仁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变量与函数》第二课时。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学情分析、教学流程、板书设计、课后反思六个方面进行设计说明。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一)说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九章一次函数《变量与函数》中第二节课的内容。

变量与函数的概念把学生由常量数学引入变量数学,是学生数学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遵循从具体到抽象、感性到理性的渐进认识规律和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这一部分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块新的领域,但涉及的内容又与生活的实际联系非常密切,可以补充大量的实例来充实本课,进而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可以广泛的应用到。

所举的实例也都能在认识函数的时候用到,有助于教师帮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函数作为刻画现实世界的模型的意义,为下一节课奠定重要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综上分析,本课时教学目标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了解函数的概念。

2.能结合具体实例概括函数概念。

3.在函数概念形成的过程中体会运动变化与对应的思想。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学习重点】概括并理解函数概念中的单值对应关系。

【学习难点】用含有一个变量的式子表示另一个变量.以及结合实际问题表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第二部分:教法与学法分析:1.说教法方法与手段: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开始,将实际问题“数学化”,有利于学生体会与实验,思考与探索。

在概念教学设计中,注意遵循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由浅入深。

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分析、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2.说学法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及学生的心理特征,在学法上,极力倡导了新课程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通过对学生原有知识水平的分析,创设情境,使数学回到生活,鼓励学生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4.2 提公因式法 第1课时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教案

4.2 提公因式法 第1课时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教案

4.2提公因式法(第1课时公因式是单项式的因式分解)教学目标1.学会确定多项式中各项的公因式,会用提公因式法进行因式分解.2.通过与因数分解的类比,感悟数学中数与式的共同点,体验数学的类比思想.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公因式的意义.难点:会用提公因式法因式分解.教学过程复习巩固1.因式分解: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因式分解.因式分解也可称为分解因式.2. 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关系: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是相反方向的变形,二者是一个式子的不同表现形式.因式分解是两个或几个因式积的表现形式,整式乘法是多项式的表现形式.导入新课活动1(学生交流,教师点评)【问题1】观察下列各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1)5×3+5×(-6)+5×2;(2)2πR+2πr;(3)ma+mb;(4)cx-c y+cz.公共特点:各式中的各项都含有一个公共的因数或因式.教师:多项式ab+bc各项都含有相同的因式吗?多项式3x2+x呢?多项式mb2+nb-b呢?学生:都含有相同的因式依次为b, x,b.探究新知探究点一公因式的定义把多项式各项都含有的相同的因式,叫做这个多项式的各项的公因式.活动2(学生交流,教师点评)【问题2】(师生互动)教师:尝试将这几个多项式分别写成几个因式的乘积.学生:ab+bc=b(a+c),3x2+x=x(3x+1),mb2+nb-b=b(mb+n-1).【思考】如何找3x 2– 6 xy的公因式分析:系数:3,6的最大公约数是3.字母:相同的字母x.指数:相同字母x的最低次幂.解:3x 2– 6 xy的公因式是3x.探究点二确定公因式的方法活动3(学生交流,教师点评)确定多项式中各项的公因式,可概括为三“定”:(1)定系数,即确定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2)定字母,即确定各项的相同字母因式(或相同多项式因式);(3)定指数,即各项相同字母因式(或相同多项式因式)的指数的最低次幂.【例1】多项式6ab2c-3a2bc+12a2b2中各项的公因式是()A.abcB.3a2b2C.3a2b2cD.3ab解析:系数的最大公约数是3,相同字母的最低指数次幂是ab,可知公因式为3ab.故选D.答案:D【即学即练】多项式6ab2-8a4b3c中各项的公因式是_________.答案:2ab2探究点三提公因式法活动4(学生交流,教师点评)【例2】因式分解:(1)8a3b2+12ab3c;(2)-24x3-12x2+28x .分析:将原式各项提取公因式即可得到结果.解:(1) 8a3b2+12ab3c=4ab2(2a2+3bc).(2)-24x3-12x2+28x=-(24x³+12x²-28x)=-(4x·6x²+4x·3x-4x·7)=-4x(6x²+3x-7).【题后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提公因式法的基本步骤:(1)找出公因式;(2)提公因式并确定另一个因式.【总结】提公因式法: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含有公因式,那么就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两个因式乘积的形式,这种因式分解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思考】提公因式法因式分解的步骤?(小组交流,教师点评)【总结】第一步,找出公因式;第二步,提取公因式,即用公因式去除这个多项式,所得的商式作为另一个因式,将多项式化为两个因式的积.【即学即练】计算:(1)39×37-13×91;(2)29×20.15+72×20.15+13×20.15-20.15×14.分析:(1)首先提取公因式13,进而求出即可;(2)首先提取公因式20.15,进而求出即可.解:(1)39×37-13×91=3×13×37-13×91=13×(3×37-91)=13×20=260;(2)29×20.15+72×20.15+13×20.15-20.15×14=20.15×(29+72+13-14)=2015.【方法总结】在计算求值时,若式子各项都含有公因式,用提取公因式的方法可使运算简便.课堂练习1.多项式−9x2y+3xy2−6xyz各项的公因式是()A.−3xyB.3yzC.3xzD.−3x2.多项式mx+n可分解为m(x−y),则n表示的整式为()A.mB.myC.−yD.−my3.将3x(a−b)−9y(a−b)因式分解,应提的公因式是()A.3x−9yB.3x+9yC.a−bD.3(a−b)4.(−2)2 017+(−2)2 018的值为()A.2B.−2C.−22 017D.22 0175.将多项式−6a3b2−3a2b2+12a2b3因式分解时,应提取的公因式是()A.−3a2b2B.−3abC.−3a2bD.−3a3b3参考答案:1.A解析:因为−9x2y=−3xy·3x,3xy2=−3xy·(−y),−6xyz=−3xy·2z,所以多项式−9x2y+3xy2−6xyz各项的公因式为−3xy.2.D解析:∵m(x−y)=mx−my,∴n=−my.故选D.3.D解析: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是3,相同的因式是a−b,所以应提的公因式是3(a−b).4.D解析:(−2)2 017+(−2)2 018=(−2)2 017×(1−2)=22 017.故选D.5. A解析: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是−3,相同字母的最低指数次幂是a2b2,所以应提取的公因式是−3a2b2.故选A.课堂小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一、公因式把多项式各项都含有的相同的因式,叫做这个多项式的各项的公因式.二、确定公因式的方法三、提公因式法的定义: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含有公因式,那么就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两个因式乘积的形式,这种因式分解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布置作业教材第96页习题4.2板书设计2提公因式法第1课时公因式是单项式的因式分解一、公因式的定义【问题1】观察下列各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1)5×3+5×(-6)+5×2;(2)2πR+2πr;(3)ma+mb;(4)cx-c y+cz.例1多项式6ab2c-3a2bc+12a2b2中各项的公因式是() A.abc B.3a2b2 C.3a2b2c D.3ab例2因式分解:(1)8a3b2+12ab3c;(2)-24x3-12x2+28x .二、提公因式法1.定义2.步骤。

教育部初中阶段数学教育新课程设计及课时规划

教育部初中阶段数学教育新课程设计及课时规划

教育部初中阶段数学教育新课程设计及课时规划1. 课程设计概述1.1 课程设计的理念教育部初中阶段数学教育新课程设计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全面发展、全体学生、全面评价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充分体现数学课程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1.2 课程设计的目标新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意识、团队合作和应用能力,为高中阶段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2. 课程内容与结构2.1 课程内容新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数与代数、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应用四个方面。

在保持传统数学课程内容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和跨学科的数学应用。

2.2 课程结构新课程结构分为四个学段,每个学段分别为两年。

课程内容逐级递进,难易适度,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时规划3.1 课时分配每个学段的课时分配如下:- 第一学段(7-8年级):每周4课时,共计480课时;- 第二学段(9-10年级):每周4课时,共计480课时;- 第三学段(11-12年级):每周4课时,共计480课时;- 第四学段(13-14年级):每周4课时,共计480课时。

3.2 课时安排在课时安排上,要保证课程内容的完整性,同时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思考。

建议将课时分为课堂讲授、课堂练习、小组讨论、课外实践等环节。

4.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应遵循过程性、多元化、公平性原则,全面评价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实践报告等。

5. 实施建议5.1 教师培训加强教师对新课程设计的理解和掌握,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5.2 教学资源开发与新课程设计相适应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具、课件等。

5.3 教学方法鼓励教师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5.4 家校合作加强家校沟通,引导家长正确看待数学教育,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

初二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

初二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

初二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
下学期初二数学教学计划
1. 单元一:代数运算
- 教学内容: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正数和负数的加减法、括号的运用、分数的四则运算等。

- 学习目标: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代数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掌握整数和分数的计算方法。

2. 单元二:方程与不等式
- 教学内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应用题等。

- 学习目标:学生能够正确地解决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问题,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3. 单元三:图形与几何
- 教学内容:角的概念及分类、角的度量与计算、平行线与横线的性质等。

- 学习目标: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角的概念和性质,掌握平行线和横线的关系,能够解决与图形和几何相关的问题。

4. 单元四:函数与应用
- 教学内容: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函数图像的绘制和分析等。

- 学习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函数的概念和基本性质,能够绘制和分析函数图像,能够应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5. 单元五:统计与概率
- 教学内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频数和频率的计算、概率的计算和应用等。

- 学习目标:学生能够正确地收集和整理数据,能够计算频数和频率,能够计算概率,并能够将概率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通过以上教学计划,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学习初二数学的各个知识点和技能,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精选6篇)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也规定了不同课程在管理学习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同时,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课程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一起来看看吧。

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篇1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两个班级的数学教学任务,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结合我校八年级学生数学基础较差,两级分化严重,学生灵活应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很差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如下:一、教材分析本学期所授的内容包括分式、反比例函数、勾股定理、四边形、数据的分析五章。

每章都是一个单独学习的主题,章与章之间的联系不大,但本学期所学的知识与小学、七年级和八年级上学期所学知识有一定的联系,而且是以后学习的基础,因此知识联系的跨度比较大,这就需要学生对所学知识要经常温习,以避免遗忘。

所以教学时,对每一章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都要明确,以圆满完成每一章节的教学任务。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并且有了一定的能力,但是我校学生的实际基础较差,特别是在能力方面欠缺。

另外学生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不能积极主动地按老师的要求先预习,课后温习,认真完成作业,这样就造成了课堂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比较理想,但是第二天交上来的作业效果不理想。

三、本学期的教学目标通过本学期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分式的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法则和运算方法,掌握分式的解法;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和图象性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各种特殊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使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体会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逐步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并得到兴趣的培养和受到思想教育,同时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建立几何图形的空间观念;初步了解统计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方程的思想和分类讨论的思想等。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对一
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条件;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条件的应用
6.3
1
三角形的中位线
一对一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证明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定理时辅助线的添法和性质的录活应用.
学会做辅助线ຫໍສະໝຸດ 6.41多边形的内角与外角和
一对一
多边形内角和定理的探索和应用;多边形定义的理解;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的推导
3.2
2
图形的旋转
一对一
对生活中的旋转现象作数学上的分析研究,旋转的定义,旋转的基本性质;对旋转现象的分析研究,对旋转性质的探索。
3.3
1
中心对称
一对一
认识中心对称的概念;能综合运用变换解决有关问题。
3.4
1
简单的图形设计
一对一
了解图案最常见的构图方式:轴对称、平移、旋转等理解简单图案设计的意图。
4.1
2.4
2
一元一次不等式
一对一
明确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体会建立不等式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体会学习不等式的作用。
2.5
2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
一对一
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之间的关系;自己根据题意列函数关系式,并能把函数关系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联系起来作答;利用不等式及等式的有关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
因式分解
一对一
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识别分解因式与整式乘法的关系;通过观察,归纳分解因式与整式乘法的关系
4.2
2
提公因式法
一对一
能观察出多项式的公因式,并根据分配律把公因式提出来;让学生识别多项式的公因式.准确找出公因式,并能正确进行分解因式。
4.3
3
公式法
一对一
让学生掌握运用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将某些单项式化为平方形式,再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培养学生多步骤分解因式的能力。
5.4
3
分式方程
一对一
掌握分式方程的解法,能根据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列出分式方程,将实际问题转化成分式方程的数学模型,根据实际意义检验解的合理性;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分式方程,明确分式方程验根的必要性。
6.1
2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一对一
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探索;平行四边形性质的理解
6.2
3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1.2
2
直角三角形
一对一
掌握推理证明的方法,提高思维能力;对勾股定理、逆定理的推理证明以及对逆命题的叙述。
1.3
2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一对一
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及其逆定理。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内涵和证明。理解三线共点的证明方法。
1.4
2
角平分线
一对一
角平分线性质定理及其逆定理。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掌握角平分线性质定理及其逆定理并进行证明。
5.1
2
认识分式
一对一
了解分式的形式,并理解分式概念中的一个特点:分母中含有字母;一个要求:字母的取值限制于使分母的值不得为零,分子分母进行约分。
5.2
1
分式的乘除法
一对一
分子、分母是多项式的分式的乘除法的运算;让学生掌握分式乘除法的法则及其应用.
5.3
2
分式的加减法
一对一
同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理解通分的意义.简单的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当分式的分子是多项式时的分式的减法.化异分母分式为同分母分式的过程,符号法则、去括号法则的应用。
教学进度表
教师姓名:宁荣辉学生姓名:年级:八年级下
辅导科目:数学总学时:46填表时间:
课次
学时
授课内容
授课形式
重难点
备注
1.1
4
等腰三角形
一对一
正确叙述结论及正确写出证明过程。熟悉作为证明基础的几条公理的内容;用综合法证明等腰三角形的关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特别是证明等腰三角形性质时辅助线做法)。等腰三角形的定理应用及由特殊结论归纳出一般结论。
2.1
1
不等关系
一对一
通过探寻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式关系,认识不等式。根据实际问题建立合理的不等关系。
2.2
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一对一
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灵活地掌握和应用;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化简。
2.3
1
不等式的解集
一对一
理解不等式中的有关概念;探索不等式的解集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出来;探索不等式的解集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2.6
2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一对一
利用数轴,正确求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巩固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讨论求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中出现的所有情况,并能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
3.1
3
图形的平移
一对一
平移的性质,利用平移性质作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里进行平移操作;平移作图,坐标的变化与平移规律之间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