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种植凤仙花》教案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1.2《种植凤仙花》教案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1.2《种植凤仙花》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735c6c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38.png)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1.2《种植凤仙花》教案一. 教材分析《种植凤仙花》这一课是四年级下册科学课程中的第一课时,属于“生物与环境”这一单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初步了解凤仙花的生长特点,学会种植凤仙花的方法,并能够观察和记录凤仙花的生长过程。
教材以凤仙花为载体,引导学生探索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对于植物的生长过程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种植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没有亲自动手实践过。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种植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凤仙花的生长特点,学会种植凤仙花的方法,并能够观察和记录凤仙花的生长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植物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体验种植活动的乐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凤仙花的生长特点,种植凤仙花的方法。
2.难点:观察和记录凤仙花的生长过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种植活动。
2.观察法:培养学生观察植物生长的能力。
3.实践操作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4.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凤仙花的种子、种植工具、观察记录表等。
2.提前一周,让学生观察学校的凤仙花,了解其生长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凤仙花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对凤仙花的了解,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凤仙花的生长特点,讲解种植凤仙花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种植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4.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种植情况,教师点评并总结种植要点。
5.拓展(5分钟)学生讨论如何照顾凤仙花,使其生长得更好。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观察和记录凤仙花生长的重要性。
2022-2023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种植凤仙花》教案
![2022-2023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种植凤仙花》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e2a094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68.png)
2022-2023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种植凤仙花》教案一. 教材分析《种植凤仙花》这一课是2022-2023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的第2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种植凤仙花的活动,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详细的实验步骤和观察要点,同时也强调了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于植物的生长过程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课堂上表现出好奇心强、善于观察的特点,同时也具备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
然而,学生在观察和实验过程中往往注重表面现象,缺乏深入思考和总结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观察和思考,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凤仙花的生长过程,学会种植凤仙花的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凤仙花的生长过程,学会种植凤仙花的技巧。
2.难点:培养学生进行深入观察和思考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实验法:通过种植凤仙花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凤仙花的种子和种植工具。
2.准备实验记录表,用于学生记录观察结果。
3.准备相关资料,用于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拓展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思考植物的生长需要什么条件。
然后引入本节课的内容,种植凤仙花。
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凤仙花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发芽、植株生长、开花等阶段。
同时,教师展示种植凤仙花的步骤和技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种植凤仙花的实践活动。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种植凤仙花》教案(2021新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种植凤仙花》教案(2021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2383792bf705cc1754270923.png)
2.种植凤仙花【教材简析】本课是《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的第二课,种植凤仙花是整个单元教学活动的重要保障。
不同植物生命周期的具体表现不同,绿色开花植物大部分是由种子繁殖后代的,这种繁殖方式叫有性繁殖。
也有一些植物可以由根、茎、叶发育成新植株繁殖后代,这种繁殖方式叫无性繁殖。
那么,绿色开花植物是如何由种子发育成一株植物?本课通过组织学生亲历栽培植物的活动,引领学生研究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第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认同种子中的胚是新生命的幼体,种子萌发发育成新植物。
但是种子如何发育成新植物?所有的种子都能发育成新的植物吗?种子萌发后植物又是怎样生长变化的?只有亲自种植一株植物,才能在实际观察中找到答案。
本节课立足于观察种子如何在土壤中萌发,以及为后续的研究活动提供观察材料,组织学生开展种植凤仙花的活动。
栽培活动是否成功,栽培的植物能否健康成长,能否做好观察计划、收集信息是本单元学习的关键。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
[科学探究目标]1.会用播种的方法栽培植物。
2.能利用种植杯观察记录种子萌发的过程。
3.能基于研究需要制定观察计划,能用表格、图片、测量纸等记录凤仙花的生长变化。
[科学态度目标]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种子萌发过程的探究兴趣。
2.乐于运用长期观察记录的方法完成研究植物的生长变化。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植物生长依赖于适宜的环境条件,具有保护土壤和周围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播种的方法以及种植杯的设计和制作[难点]制定植物生长变化观察计划,以及长期的观察和记录。
【教学准备】[教师]播种的微课、种植杯制作的微课、教学课件。
[学生]塑料花盆、凤仙花种子若干、水、小铲子、透明塑料杯、纸巾、土壤、蚕豆(或黄豆)种子。
【教学过程】一、聚焦:种子如何发育成幼苗。
(预设5分钟)谈话:同学们,我们上节课认识了很多植物的种子,知道了种子中孕育了新生命。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2《种植凤仙花》优秀教学设计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2《种植凤仙花》优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14986bd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ce.png)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2《种植凤仙花》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种植凤仙花》这一课是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的第一单元第二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让他们了解凤仙花的种植过程,掌握一些基本的种植技巧,并能够运用这些技巧进行种植。
同时,本课还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他们对植物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种植技巧和植物的生长过程,他们可能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掌握种植技巧,并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凤仙花的种植过程,掌握一些基本的种植技巧。
2.能够运用所学的种植技巧进行种植,并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种植凤仙花的技巧。
2.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和实践活动法。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种植过程,掌握种植技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凤仙花的种子和种植工具。
2.准备一些关于植物生长的视频或图片,用于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植物是怎么生长的吗?然后展示一些关于植物生长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对植物的生长过程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2.呈现(5分钟)向学生介绍凤仙花的种植过程,包括准备土壤、播种、浇水等。
同时,展示一些种植工具,让学生对种植过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种植实践活动。
在活动中,引导学生掌握种植技巧,如如何挖坑、如何播种、如何浇水等。
4.巩固(5分钟)学生回到座位上,通过讨论或写作的方式,总结自己在种植活动中的体验和收获。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除了种植凤仙花,我们还可以种植其他植物。
让学生了解不同植物的种植要求和技巧。
6.小结(5分钟)对本次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种植技巧和观察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2《种植凤仙花》教学设计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2《种植凤仙花》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33b608f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42.png)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2《种植凤仙花》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种植凤仙花》这一课是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的教学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凤仙花的生长过程,掌握种植凤仙花的基本方法,并能够自己动手种植凤仙花,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他们对植物的生长过程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如何具体种植凤仙花,以及凤仙花的生长特点等方面的知识,还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获得。
此外,学生对于动手实践的活动充满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凤仙花的生长过程,掌握种植凤仙花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种植凤仙花的基本方法。
2.难点:凤仙花的生长过程及其特点。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凤仙花的生长过程和种植方法。
2.演示法:演示如何种植凤仙花。
3.实践法:学生动手种植凤仙花。
4.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凤仙花的生长过程和种植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凤仙花的种子、种植工具等。
2.准备教室内的种植区域。
3.提前让学生观察凤仙花的图片,了解其特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植物生长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凤仙花的图片和实物,让学生初步了解凤仙花的外貌特征和生长环境。
3.操练(10分钟)教师讲解种植凤仙花的方法,并示范操作过程。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种植实践。
4.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自己的种植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5.拓展(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凤仙花的生长过程及其特点,教师巡回指导。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凤仙花的生长过程和种植方法。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2《种植凤仙花》优秀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2《种植凤仙花》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9af644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8b.png)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2《种植凤仙花》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种植凤仙花》这一课是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的第一单元第二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种植凤仙花的实践活动,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为学生提供了直观的学习材料。
此外,教材还设置了多个思考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于植物的生长过程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生活中也接触过一些植物种植的活动,对于种植过程有一定的经验。
但是,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的细节和原理可能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深入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凤仙花的生长过程,掌握种植凤仙花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种植凤仙花的实践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体验种植的乐趣,增强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掌握种植凤仙花的基本方法,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记录,深入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的细节和原理。
五. 教学方法1.实物演示法:教师通过展示实物,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凤仙花的生长过程。
2.实践操作法:学生通过动手种植凤仙花,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种植实践活动,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发现植物生长的规律。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凤仙花的种子、种植工具、观察记录表等。
2.教室里要有足够的种植空间,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种植活动中。
3.提前让学生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凤仙花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植物知识,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凤仙花的生长过程,讲解种植凤仙花的基本方法。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种植凤仙花》教案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种植凤仙花》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9c41ca650e52ea541898b4.png)
2.种植凤仙花【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在适宜的条件下,种子的胚开始生长,这个过程叫做种子萌发。
(2)播种的方法: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3)制作种植杯便于观察种子的萌发。
(4)制作植物变化观察计划,天天坚持观察。
[过程与方法](1)掌握播种的方法和过程,探究种子萌发条件。
(2)制作种植杯,制定观察计划,坚持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勤于观察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播种方法和过程,探究种子萌发条件。
【教学难点】制定观察计划,坚持长期观察。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问:世界上最大种子和最小种子有多大?明确:海椰子:重达1500g左右斑叶兰:1亿粒的重量才有50g种子或大或小,都是绿色开花植物特有的繁殖器官,能孕育植物的新生命。
查阅资料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二、讲授新课一、聚焦①我们种下一些种子,它们都能长成一株植物吗?②种子萌发和植物生长需要什么条件?③怎样做才能更好地记录植物生的生长变化过程呢?二、探索(一)播种种子1、工具与材料花盆、小石头、泥土、水、喷壶、凤仙花种子、小铲2、播种过程①先把一块小石头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放入多半盆土。
②用手指在土中按2~3个洞,深度约1厘米,每个洞里放一粒凤仙花种子,再用土盖住洞口。
③往花盆中浇一些水,直到土壤湿润,然后将它放在温暖的地方。
3、注意事项①选择籽粒饱满、没受伤的种子②选择肥沃土壤③一次性浇透水④放置温暖地方4、讨论(1)花盆底部为什么要放小石头?明确:①可减缓盆水的流速,使盆土不易过干。
②有利盆土通风透气。
(2)播种的种子为什么要放置温暖地方?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花盆中播下的种子,不宜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要减少水分蒸发。
(3)有什么办法能观察到种子在土壤中变化呢?(二)种植杯播种1、工具与材料卫生纸、透明杯、土壤、种子、水2、播种过程①透明中裹上一层卫生纸②在纸和杯壁之间放一粒种子③然后往杯中装土④浇适量的水⑤放置温暖的地方注意:适量是指土壤湿润,没有积水。
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种植凤仙花》教学设计(新版)
![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种植凤仙花》教学设计(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17ea5a91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46.png)
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种植凤仙花》教学设计(新版)一. 教材分析《种植凤仙花》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凤仙花的种植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种植凤仙花的步骤、注意事项以及如何照顾凤仙花。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种植凤仙花的基本技巧,培养对植物的热爱和责任心。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他们对植物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种植技巧和植物生长过程可能还不够熟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种植凤仙花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学会如何照顾凤仙花。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植物的热爱和责任心,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愿。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种植凤仙花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2.教学难点:如何照顾凤仙花,使其茁壮成长。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种植凤仙花的乐趣。
2.示范教学法:教师示范种植凤仙花的步骤,学生跟随操作。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种植实践活动,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思考。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凤仙花的种子、种植工具、肥料等种植材料。
2.准备相关教学课件和视频资料。
3.划分好种植区域,确保学生有足够的空间进行种植实践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凤仙花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凤仙花的特点,激发学生种植凤仙花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种植凤仙花的步骤和注意事项,让学生对种植过程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5分钟)教师示范种植凤仙花的步骤,学生跟随操作。
在操作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的种植技巧,确保种植成功。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种植实践活动,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确保种植效果。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种植凤仙花》教案(2023新课标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种植凤仙花》教案(2023新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72dfa782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fd.png)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种植凤仙花》教案(2023新课标版)一. 教材分析《种植凤仙花》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科书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文字材料,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凤仙花的种植过程。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动手能力,对于植物的生长过程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对种植技巧和植物生长的细节方面还存在疑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操作过程,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凤仙花的种植过程,学会种植技巧,能独立完成种植凤仙花的任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记录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凤仙花的种植过程和种植技巧。
2.教学难点:学生独立完成种植凤仙花的任务,并能解答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 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教师通过实物展示,讲解凤仙花的种植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种植技巧。
2.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实践,独立完成种植凤仙花的任务。
3.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凤仙花的种子、种植工具、花盆等材料。
2.提前让学生观察周围的植物,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七. 教学过程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植物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同学们,你们知道植物是如何生长的吗?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种新的植物——凤仙花,你们猜猜它是什么样的?”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凤仙花的图片和实物,讲解凤仙花的种植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凤仙花的特征和种植技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种植实践,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在此过程中,学生学会如何种植凤仙花,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4.巩固(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内容。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1.2《种植凤仙花》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1.2《种植凤仙花》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720d6d5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03.png)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1.2《种植凤仙花》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种植凤仙花》是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第二课。
本课内容通过引导学生种植凤仙花,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材以学生熟悉的植物为素材,让学生在种植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对于植物的生长过程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种植技巧和植物生长过程中的细节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凤仙花的生长过程,掌握种植凤仙花的基本技巧。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种植凤仙花的基本技巧,了解凤仙花的生长过程。
2.难点:观察并描述植物生长过程中的细节,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创设种植凤仙花的场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2.观察法:学生在种植过程中观察凤仙花的生长变化。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种植实践,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讨论法:引导学生围绕植物生长过程进行交流讨论。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凤仙花种子、种植工具、观察记录表等。
2.提前为学生分配好种植小组,确保每组都有种植任务。
3.创设适合种植凤仙花的教学环境,如光照、水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生长过程。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凤仙花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凤仙花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操练(10分钟)教师讲解种植凤仙花的步骤和方法,学生分组进行种植实践。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观察种植的凤仙花,记录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享种植心得。
5.拓展(5分钟)教师提出探究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
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种植凤仙花》说课稿(新版)
![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种植凤仙花》说课稿(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0f197f83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a5.png)
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种植凤仙花》说课稿(新版)一. 教材分析《种植凤仙花》这一课是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种植凤仙花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详细的实验步骤和观察要点,同时也融入了一些科学原理,如种子萌发、植物吸收水分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他们对于植物的生长过程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可能对于一些科学原理还不够理解,同时他们的观察可能还不够细致。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细致地观察,并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植物的生长过程。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凤仙花的生长过程,知道种子萌发和植物吸收水分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种植凤仙花的实践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热爱大自然,乐于探索植物的生长奥秘。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了解凤仙花的生长过程,知道种子萌发和植物吸收水分的原理。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到植物吸收水分的现象,并能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进行解释。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实验法、观察法、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
同时,我也会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凤仙花的美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课的主题。
2.讲解:讲解凤仙花的生长过程,介绍种子萌发和植物吸收水分的原理。
3.实验:学生分组进行种植凤仙花的实验,观察并记录植物吸收水分的现象。
4.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5.总结: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凤仙花的生长过程和植物吸收水分的原理。
6.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照顾植物,促进他们的环保意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凤仙花的生长过程1.种子发芽2.植株生长3.开花结果植物吸收水分2.水分运输3.水分利用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将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2021年春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1-2《种植凤仙花》教案
![2021年春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1-2《种植凤仙花》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7c2a65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46.png)
2021年春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1-2《种植凤仙花》教案一. 教材分析《种植凤仙花》这一课是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材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通过种植凤仙花的实践活动,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种植凤仙花的步骤、植物生长的条件以及如何照顾植物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已经学习了一定的植物知识,对于植物的生长过程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的实践能力参差不齐,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给予个别指导。
此外,学生对于种植实践活动充满兴趣,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种植凤仙花的步骤,掌握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种植凤仙花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种植凤仙花的步骤,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
2.难点:如何照顾植物,使其茁壮成长。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种植凤仙花的步骤和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
2.演示法:老师演示如何种植凤仙花,学生跟随操作。
3.探究法: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凤仙花的生长过程,探讨植物生长的奥秘。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种植凤仙花,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凤仙花的种子、花盆、土壤等种植材料。
2.准备相关教学课件和资料。
3.安排适合种植凤仙花的教室空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凤仙花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凤仙花的美,激发学生种植凤仙花的兴趣。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如何种植凤仙花吗?”让学生思考。
2.呈现(5分钟)老师讲解种植凤仙花的步骤,包括:准备土壤、播种、浇水、施肥、移栽等。
同时,介绍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如:阳光、水分、养分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种植凤仙花,老师巡回指导。
在种植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种植技巧,如:如何挖坑、如何播种、如何浇水等。
4.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种植成果,分享种植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2《种植凤仙花》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2《种植凤仙花》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a0c0571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8f.png)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2《种植凤仙花》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种植凤仙花》是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的内容。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种植凤仙花的实践活动,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材中包含了种植凤仙花的基本步骤、种植的方法以及如何照顾植物等内容。
此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他们对于植物的生长过程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系统的种植经验和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掌握种植凤仙花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种植凤仙花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植物生长过程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种植凤仙花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如何照顾植物,促进其生长。
五. 教学方法1.实践教学法:通过种植凤仙花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种植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完成种植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凤仙花的种子、种植工具、花盆等种植材料。
2.准备关于植物生长的视频或图片,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3.划分好种植区域,准备好种植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凤仙花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凤仙花的特征和生长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种植凤仙花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包括挖坑、播种、浇水等。
同时,教师强调种植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保持土壤湿润、避免阳光直射等。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种植实践,每组分配一定的种植材料。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基本步骤和方法进行种植。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纠正学生的错误。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2种植凤仙花教案教科版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2种植凤仙花教案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a2a2bf6c51e79b89690226cc.png)
种植凤仙花【教学目标】1.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适宜的实验,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
2.根据研究植物生长变化的需要,确定观察、记录的内容和方法。
3.根据对种子萌发状况的预测,确定本阶段观察的重点。
4.学习并掌握播种技能;树立用事实阐述观点的意识,即科学的实证思想;树立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1.播种的方法。
2.长时间坚持管理、观察和记录凤仙花生长变化情况。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小铲子、花盆、喷水壶、泥土、凤仙花种子、透明的杯子、卫生纸等。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聚焦问题1.师:“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的好季节。
今天,我们来种植凤仙花。
怎样种植凤仙花呢?请大家看P5页中的“播种方法〞。
2.生:阅读P5页中的“播种方法〞。
3.师:请一名学生说说播种的方法。
〔播种凤仙花的方法是选种、放土、下种、浇水〕4.师:请大家带着问题去阅读:我们种下的一些种子,他们都能长成一株植物吗?种子萌发和植物生长需要什么条件?怎样做才能更好地记录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呢?二、学单导学,自主实验1.实验前,明晰实验设计方案。
〔1〕挑选饱满、没有受过伤的凤仙花种子,种到花盆或校园的花池中。
〔2〕想方法观察种子在土壤中会发生什么变化。
〔3〕小组讨论,共同做一个植物生长变化的观察方案。
2.实验中,围绕问题展开观察。
〔1〕师: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研究的观察活动,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录等工作。
要随时观察记录凤仙花的生长变化情况。
每周要测量一次凤仙花的植株高度,观察凤仙花叶的形状和数量。
把你测量和观察的数据填写在P6页的表格中。
〔2〕师:期末,每个学生要写一篇“凤仙花生长变化〞的日记。
3.实验后,汇报交流实验现象。
完成观察记录表、观察日记。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1.为什么要选择饱满的、没有受过伤的种子播种?2.需要提供什么条件,种子才能顺利萌发?我们的依据是什么?3.怎样才能做好观察记录,了解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选带芽眼的土豆块、红薯块或天竺葵的枝条种到花盆里,观察他们的生长变化。
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种植凤仙花》教学设计(2023新课标版)
![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种植凤仙花》教学设计(2023新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83331bab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0c.png)
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种植凤仙花》教学设计(2023新课标版)一. 教材分析《种植凤仙花》是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2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种植凤仙花的实践活动,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掌握种植植物的基本技能。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对于植物的生长过程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对种植植物的具体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可能还不够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来掌握种植植物的基本技能。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凤仙花的生长过程,掌握种植植物的基本技能。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培养种植植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体验到种植的乐趣,增强对科学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种植植物的基本技能。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凤仙花的生长过程,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种植。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来掌握种植植物的基本技能。
2.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讲解凤仙花的生长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植物的生长。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凤仙花的种子、种植工具、观察记录本等。
2.教师事先了解凤仙花的生长过程,并准备好相关的讲解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凤仙花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生长。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种植凤仙花的工具和种子,让学生初步了解种植的过程。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动手种植凤仙花,讲解种植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学生分组进行种植,每组选出一个组长,负责本组的种植工作。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关于种植凤仙花的问题,检查学生对种植技能的掌握情况。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照顾凤仙花,促进其生长。
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并记录在观察记录本上。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2《种植凤仙花》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2《种植凤仙花》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bc66f31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1c.png)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2 《种植凤仙花》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种植凤仙花》是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凤仙花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对植物生长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教材中安排了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在观察、实验、记录等过程中,体验种植的乐趣,感受生命的成长。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植物的生长过程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对种植活动的兴趣较高,但在实践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需要老师进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凤仙花的生长过程,知道种植植物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记录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凤仙花的生长过程,知道种植植物的基本方法。
2.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记录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凤仙花的种子、花盆、土壤等种植材料。
2.准备观察和实验所需的各种工具和仪器。
3.准备相关教学课件和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凤仙花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凤仙花的美,激发学生种植凤仙花的兴趣。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凤仙花是如何生长的吗?”让学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老师向学生介绍凤仙花的生长过程,讲解种植植物的基本方法。
让学生了解植物生长需要的水分、阳光、土壤等条件。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种植实验,每组分配一定的凤仙花种子、花盆和土壤。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自动手进行种植,体验种植的乐趣。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2《种植凤仙花》优质教学设计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2《种植凤仙花》优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96399a9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b6.png)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2《种植凤仙花》优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种植凤仙花》这一课是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的第一单元第二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种植凤仙花的实践活动,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让学生认识到植物生长需要水、阳光、空气等条件。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图片和文字材料,为学生提供了直观的学习资源。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他们对植物的生长过程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对植物生长的具体过程和条件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探究。
此外,学生对于种植实践活动充满兴趣,通过亲自动手种植,能够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知道植物生长需要水、阳光、空气等条件。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知道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
2.难点:让学生通过种植实践活动,亲身体验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观察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等方式,主动探究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长条件。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凤仙花的种子、花盆、土壤等种植材料。
2.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学资源。
3.准备种植凤仙花的视频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凤仙花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凤仙花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凤仙花是如何生长的吗?”让学生思考植物的生长过程。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和文字材料,呈现植物的生长过程,让学生了解植物生长需要水、阳光、空气等条件。
同时,展示种植凤仙花的视频材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植物的生长过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种植实践活动,每人种植一盆凤仙花。
在种植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记录植物生长的过程和需要的条件。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1-2《种植凤仙花》教学设计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1-2《种植凤仙花》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0ab04af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55.png)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1-2《种植凤仙花》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种植凤仙花》是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1-2单元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种植凤仙花的实践活动,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种植凤仙花的步骤、植物生长的条件以及如何照顾植物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和动手能力,对于植物的生长过程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践中,他们可能对具体操作步骤和植物生长的条件还不够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种植凤仙花的步骤,掌握植物生长的条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植物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种植凤仙花的步骤,植物生长的条件。
2.难点:如何照顾植物,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种植凤仙花的步骤和植物生长的条件。
2.示范法:教师示范种植凤仙花的操作步骤。
3.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种植凤仙花并观察记录。
4.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种植心得和观察结果。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凤仙花的种子、花盆、土壤等种植材料。
2.准备种植工具,如铲子、水壶等。
3.准备观察记录表,用于学生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4.准备相关课件和教学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植物是如何生长的吗?然后引入本课的主题《种植凤仙花》。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凤仙花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凤仙花的特点。
接着讲解种植凤仙花的步骤和植物生长的条件。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种植凤仙花的操作步骤,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动手实践。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种植心得和观察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种植凤仙花的要点。
5.拓展(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除了种植凤仙花,你们还知道哪些植物的生长过程?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2《种植凤仙花》优质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2《种植凤仙花》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aa1dc8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7c.png)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2《种植凤仙花》优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种植凤仙花》这一课是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的第一单元第二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种植凤仙花的实践活动,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材中包含了种植凤仙花的步骤、植物生长的基本需求以及如何照顾植物等内容。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动手能力,对于植物的生长过程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还需要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地种植和照顾植物。
此外,学生对于植物的生长需求可能还不够清晰,需要在教学中进行讲解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知道种植植物的基本步骤。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需求,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种植凤仙花的步骤,植物的生长过程。
2.难点:如何照顾植物,植物的生长需求。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方式,掌握种植凤仙花的技能和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凤仙花的种子、种植工具、花盆等种植材料。
2.准备有关植物生长的课件或视频。
3.准备种植过程中的观察记录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凤仙花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凤仙花的特点,激发学生种植凤仙花的兴趣。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植物是如何生长的吗?”让学生思考植物的生长过程。
2.呈现(5分钟)利用课件或视频呈现植物的生长过程,让学生了解植物从种子到成熟的过程。
同时,讲解种植凤仙花的步骤,让学生明确种植过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种植凤仙花的实践活动。
在种植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并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上。
4.巩固(5分钟)学生分享种植过程中的观察结果,讨论植物的生长变化。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种植凤仙花的经验和植物的生长需求。
5.拓展(5分钟)学生思考:如何照顾植物,让植物健康成长?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需求,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2.种植凤仙花》教学设计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2.种植凤仙花》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0cca5f1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7d.png)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2.种植凤仙花》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2.种植凤仙花》这一课是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的一部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凤仙花的种植方法和生长过程,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探究能力。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图片和文字说明,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动手能力,对于植物的生长过程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种植方面,可能缺乏实际的操作经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凤仙花的种植方法和生长过程,学会如何照顾植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他们的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凤仙花的种植方法和生长过程。
2.难点:如何培养学生观察和探究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实践活动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3.引导探究法: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凤仙花的种子、种植工具、观察记录本等。
2.布置实验室或教室,确保环境适宜。
3.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凤仙花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凤仙花的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凤仙花是如何种植的吗?它生长的过程中有哪些变化?”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凤仙花的种植方法和生长过程,重点讲解种植步骤、注意事项以及生长变化。
同时,展示种植工具和种子,让学生对种植过程有更直观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按照教师讲解的种植方法,亲自动手种植凤仙花。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种植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种植凤仙花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在适宜的条件下,种子的胚开始生长,这个过程叫做种子萌发。
(2)播种的方法: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3)制作种植杯便于观察种子的萌发。
(4)制作植物变化观察计划,天天坚持观察。
[过程与方法]
(1)掌握播种的方法和过程,探究种子萌发条件。
(2)制作种植杯,制定观察计划,坚持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勤于观察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播种方法和过程,探究种子萌发条件。
【教学难点】制定观察计划,坚持长期观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世界上最大种子和最小种子有多大?
明确:
海椰子:重达1500g左右
斑叶兰:1亿粒的重量才有50g
种子或大或小,都是绿色开花植物特有的繁殖器官,能孕育植物的新生命。
查阅资料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一、聚焦
①我们种下一些种子,它们都能长成一株植物吗?
②种子萌发和植物生长需要什么条件?
③怎样做才能更好地记录植物生的生长变化过程呢?
二、探索
(一)播种种子
1、工具与材料
花盆、小石头、泥土、水、喷壶、凤仙花种子、小铲
2、播种过程
①先把一块小石头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放入多半盆土。
②用手指在土中按2~3个洞,深度约1厘米,每个洞里放一粒凤仙花种子,再用土盖住洞口。
③往花盆中浇一些水,直到土壤湿润,然后将它放在温暖的地方。
3、注意事项
①选择籽粒饱满、没受伤的种子
②选择肥沃土壤
③一次性浇透水
④放置温暖地方
4、讨论
(1)花盆底部为什么要放小石头?
明确:
①可减缓盆水的流速,使盆土不易过干。
②有利盆土通风透气。
(2)播种的种子为什么要放置温暖地方?
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花盆中播下的种子,不宜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要减少水分蒸发。
(3)有什么办法能观察到种子在土壤中变化呢?
(二)种植杯播种
1、工具与材料
卫生纸、透明杯、土壤、种子、水
2、播种过程
①透明中裹上一层卫生纸
②在纸和杯壁之间放一粒种子
③然后往杯中装土
④浇适量的水
⑤放置温暖的地方
注意:适量是指土壤湿润,没有积水。
(三)制定观察计划
1、植物生长变化的观察记录表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明确:
①植物名称
②栽培时间
③栽培地点
④栽培方法
⑤观察记录方法
⑥观察记录内容
2、可以参照下表制作
三、研讨
1、为什么要选择饱满的、没有受过伤的种子播种?
明确:
选种选择饱满的、没有受过伤的种子,这样的种子发芽率高。
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因而选种是很关键的一步。
2、需要提供什么条件,种子オ能顺利萌发?
植物的种子获得了适宜的条件——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氧气后,胚就开始生长,这个过程叫做种子的萌发。
3、我们的依据是什么?
明确:
播下的种子要浇透水,保持土壤湿润
——种子萌发需要水分
播下的种子要放在温暖的地方
——种子萌发需要温度
花盆底部放一块小石头,有利于土壤透风透气
——种子的萌发需要氧气
4、怎样才能做好观察记录,了解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
明确:
小组分工明确,制定计划,坚持测量、记录、统计。
四、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凤仙花的播种方法是()
A.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B.选种—下神—放土—浇水
C.选种—放土—浇水—下种
2.在往花盆里播种凤仙花种子时,把一块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装进细土。
这样做是为了()
A.使凤仙花的根不向下生长
B.使风仙花的种子容易呼吸空气
C.增强土壤的肥力
(二)判断题
1.我们不需要了解凤仙花的栽培方法,也可以种好凤仙花。
()
2. 先用开水浸泡过得种子更加容易发芽。
()
3.凤仙花播种得越深越好。
()
4.凤仙花种子的萌发时需要浇适量的水。
()
5.凤仙花最适宜生长环境是黑暗潮湿。
()
6.花盆底部有小孔,是为了让凤仙花种子萌发有更大的空间。
()
五、拓展提高:怎么筛选饱满的种子?
将种子放入清水中,饱满的种子颗粒下沉,瘪粒、病粒等会漂浮在水面,只需捞出漂浮的种子就达到了选种目的。
六、作业布置
选带芽眼的土豆块、红薯块或天竺葵的枝条种到花盆里,观察它们的生长变化。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播种时要选择饱满、没有受过伤的种子,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氧气。
学会制定植物变化观察计划,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