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农耕文明时代(上)相继兴衰的欧亚国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知识点精编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知识点精编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知识点精编版第一单元史前时代一、基础知识1.史前时代:有文字记载以前的人类历史。

2.人从古猿进化来。

3.进化的先后顺序:直立行走手的形成语言产生人脑形成4.直立行走:促进人类诞生的重要标志,人类进化的直接因素。

5.劳动:在进化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6.制造和使用工具: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

人类诞生的标志。

7.元谋人:我国境内最早的原始人,距今170万年。

8.北京人:距今70万-20万年,保留猿的一些体质特征。

使用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群居。

9.山顶洞人:距今3万年,体貌与现代人基本一样。

以打制石器为主并使用少量磨制石器,拥有钻孔技术,人工取火,氏族(由血缘关系结合)。

10.旧石器时代:使用打制石器。

从事采集、狩猎。

(代表:北京人、山顶洞人)11.新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陶器。

从事原始农业、畜牧业。

(代表: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12.最早的农业村落:西亚地区。

13.原始人的几种意识①宗教意识:尸体周围撒红色粉末。

②审美意识:山顶洞人的项链。

③科学知识萌芽:小口尖底瓶④狩猎生活: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14.山顶洞人的骨针:体现磨光和钻孔技术。

15.《吉尔伽美什》:古代西亚或两河流域的史诗。

16.《荷马史诗》:古希腊的史诗——如特洛伊木马的故事。

几个重要人物的贡献:17.炎帝(神农氏):农耕、医药、陶器、集市。

18.黄帝(轩辕氏):宫殿、车船、衣裳、打井。

炎帝、黄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

19.嫘祖:养蚕抽丝技术。

20.禹:①划定“九州”,铸造“九鼎”;②涂山召见首领;③诛杀防风氏。

21.启:①建立军队;②制定刑法;③设置监狱22.禅让制: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尧 舜 禹(禅让)。

禹 启(世袭)。

23. 大禹治水方法:疏导法。

启示:顺应自然规律、成功改造自然。

24.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世界文化遗产。

二、大问题第二单元 文明的起源一、基础知识1. 公元前15世纪,埃及地跨亚、非。

八上历史三四单元复习整理

八上历史三四单元复习整理

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3、4 单元整理第三单元:农耕文明时代(上)——相继兴衰的欧亚国家第一课希腊、罗马与欧洲古典文明1、早期爱琴文明与城邦国家(1)欧洲南部的希腊半岛,东邻爱琴海。

公元2000年前后,爱琴文明发祥干克里特岛,后来文明中心移至希腊半岛,出现迈锡尼文明。

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合称爱琴文明,历时约800年。

它是古代希腊文明的开端。

(这也是欧洲文明的开端)(2)从公元前8世纪开始,许多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出现在小亚细亚海岸和希腊各地,它们在历史上被称为城邦。

其中,是最重要的两个城邦是雅典和斯巴达。

(城邦时代来临)(3)雅典濒临爱琴海,海上交通便利,商业贸易(航海业)使城邦繁荣起来。

(4)由于平民和贵族不断斗争,公元前5世纪,雅典的民主制到极盛,由全体男性公民参加的公民大会,一年召开40次例会,投票决定国家的内政、外交等大事,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在休会期间,从公民中抽签选出500人,组成“五百人议事会”,负责处理城邦的旧时常务,各级官员也都通过抽签产生。

陪审法庭是雅典的最高司法机构,陪审员从公民中抽签选出,审理各种重大案件。

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陪五将审百军法人委庭议员↓事会司会↓法↓军机行事构政机机构构(5)雅典的民主制好与坏:正面:与君主专制相比有巨大的进步,使公民主动积极地参政议政。

反面:还是一种少数人地民主(局限性),妇女、奴隶和外国人都被排斥在民主政治之外。

(6)斯巴达是希腊的另一个大城邦,它崇尚武力,热衷于征服邻邦。

整个斯巴达就像一座大兵营。

(7)斯巴达和雅典都想压倒对方,彼此征战,消耗很大。

公元前5世纪晚期以后,希腊逐渐衰落下去。

(内部战争)2、从共和国到大帝国(1)公元前8世纪,罗马在地中海北岸的意大利半岛中部兴起。

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

(2)共和国的执政官有很大的权力,扈从肩上扛着象征权力和威信的束棒,叫做法西斯。

罗马人是个尚武的民族,他们崇拜英雄,教育孩子要勇敢、善战。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二单元相继兴衰的中古欧亚国家综合探究二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教学课件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二单元相继兴衰的中古欧亚国家综合探究二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教学课件人教版

为什么在中国南方,戏台和 神位放在同一座建筑里,而 在北方它们分别是两座建筑?
螺旋清真寺
麦加清真寺
十一世班禅
香港宝莲寺
第 一 佛 像

这是什么宗教的建筑?它使用了什么建 筑技术,使其形成高大挺拔的风格?该 风格是为了显示什么?
这是什么宗教的建筑?它使用了什么建筑技术?它上面的穹顶 有何作用?
这是我国的佛教寺庙,为什么它的建筑形式可以类似于古代 皇宫?
为什么教堂前有宽阔的广 场,清真寺周围及内部有 很大的空地,而中国的寺 庙大殿对面往往都有戏台?
教学课件
历史与社会 八年级上册 RJ
第二单元 相继兴衰的中古欧亚国家
综合探究二 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
这三件艺术品分别与什么宗教有 关?
人类在地表上活动的产物。
宗教是不同民族创造的文化,各种与宗教有关的寺庙、雕刻、 石窟造像、碑、塔、墙、壁画等等,都属于宗教文化景观。
这些都是什么宗教的建筑? 能说说属于哪个国家吗? 同一宗教的建筑,为什么会 有这么大的差异?

初二历史作业本答案

初二历史作业本答案

参考答案第⼀单元史前时代第⼀课⼈猿相揖别1.⽂字记载2.劳动3.周⼝店3万4. C5. A6. C7. B8. A9. (1)在许多⾃然条件下都可能产⽣⽕。

北京⼈可能从以下渠道得到⽕种:如雷电⽣⽕、⽕⼭爆发、森林草⽊⾃燃、露天煤的⾃燃、偶然摩擦⽣⽕等。

(2) —般采⽤篝⽕法。

使⽤时不断往⽕堆中添加⽊柴;不⽤时⽤灰⼟盖住⽕,使其阴燃;再⽤时扒开灰⼟,添草⽊引燃。

(3)例如熟⾷兽⾁,可以更充分有效地吸收⾷物的营养,以利⼤脑和⾝体的发育;点燃⽕堆,可以照明、取暖、驱赶野兽,改善了⽣活条件。

10. (1) “群居”、“采集”、“狩猎”、“共同制造、使⽤”、“共同享⽤”等。

(2)北京⼈⽣活的区域环境险恶,猛兽出没,靠个⼈⼒量⽆法⽣存,需要依靠群体⼒量保护⾃⼰;要猎获某些凶猛的野兽,也需要群体⼒量。

(⾔之有理即可) 11. (1)观点如海猿说、古猿进化说等。

(2)略第⼆课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家园1.旧⽯器新⽯器2.采集狩猎粮⾷3.陶器4.半坡河姆渡5.⾃然祖先6. D7. C8. A9. B 10. C 11. C 12. A 13. (1) B河姆渡居民(2) A半坡居民(3)主要原因是两地的地理位置不同,⾃然条件不同:河姆渡地处长江流域.⾼温多⾬,⽔密布;半坡地处黄河流域,寒冷⼲旱。

14. (1)⿊陶体河姆渡⼈⾯鱼纹彩陶盆半坡(2)图⼀:说明当时有了饲养业;图⼆:反映了当时⼈们1. ⼝⽿相传远古2.黄帝炎帝3.禅让4.禹5. B6. B7. B8. A9. D 10. D 11. (1)⼈民众多,禽兽不⾜。

(2)神农⽒教民农耕,发明医药,发明陶器,开辟集市,为华夏⽂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1)尧是远古时代华夏族传说中的部落联盟的⾸领。

(或答是⽒族公社晚期的⼈物)(2)他勤劳俭朴,爱护百姓。

(⾔之有理即可) 13. (1)⼤禹治⽔,三过家门⽽不⼈。

(2)我们能从⼤禹治⽔的事迹中学习⼤禹先公后私、公⽽忘私的精神;学习他善于动脑筋,团结⼴⼤⼈民积极寻找办法克服困难,敢于同⼤⾃然⽃争的可贵精神;学习他以⾝作则、兢兢业业、⽆私奉献的精神。

八历史

八历史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复习纲要第一单元史前时代第一课人猿相揖别1、直立行走对人类体质产生了哪些影响?P5两足行走不仅是一种重大的生物学上的改变,也是一种重大的适应性改变。

由于直立行走使上肢解放出来,手脚逐渐形成;直立使喉头的声道角变小,促使发音器官出现很大变化,语言产生;直立还使头颅托置于脊柱上,使视野开阔,促进脑的发育,人脑逐渐形成。

2、观察图1-3,比较猿“手”与人手的区别。

P5猿“手”同攀缘生活相适应,大拇指短小,大鱼际肌群不发达,不能灵活地同其他各指配合活动。

而人手经过长期劳动,大拇指增长,拇指第二节指骨的顶端高于相邻的指掌关节,大鱼际肌群发达。

因此,大拇指能够同其他四指灵活对握,做出猿类不能做的精细而多样的动作。

3、劳动对人类的诞生都起到了哪些重要作用?劳动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P5从猿到人的转变,劳动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直立行走,手的形成,语言的产生,人脑的形成和工具的制造,都离不开劳动。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现实意义: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劳动促进社会的发展,劳动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我们要以劳动为荣,热爱劳动,树立劳动观点。

4、古人类生活在哪些区域?(非洲、亚洲、欧洲等地)古人类生活区域的气候有什么特点?(温暖、湿润、植物繁茂)P65、比较图1-6和图1-9,说说山顶洞人与北京人外貌特征的不同北京人与山顶洞人相比,北京人前额低平,眉脊骨粗壮、颧骨高突、吻部前伸,没有明显下颏,脸部仍保留着某些猿的特征。

而经过几十万年的进化,山顶洞人的脸部与现代人基本相同了。

6、山顶洞人在哪些方面比北京人进步?山顶洞人已掌握了磨制石器与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生活群体是氏族。

7、远古人类的取火方式:雷电生火、草木自燃生火(天然火);钻木或击燧生火(人工取火)。

人工取火比天然火的好处:人类可随时使用火,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8、比较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异同[自我测评]1.正确答案为B和C。

第三单元 农耕文明时代(上)——相继兴衰的欧亚国家

第三单元 农耕文明时代(上)——相继兴衰的欧亚国家

第三单元农耕文明时代(上)——相继兴衰的欧亚国家希腊、罗马与欧洲古典文明雅典与斯巴达的差异:基督教文明与欧洲中世纪: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知识点:1、爱琴文明------公元前2000年--前1200年,以克里特岛和迈锡尼城为中心形成了爱琴文明城邦时代-----公元前8世纪开始,希腊进入城邦时代,以雅典和斯巴达为重要代表。

2、古希腊文明的开端是爱琴文明,开始于公元前2000年,历时800年,先后以克里特岛和迈锡尼为中心。

古希腊最重要的城邦国家雅典和斯巴达。

雅典的民主制在公元前5世纪时达到极盛,公民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陪审法庭是最高司法机构,为维护民主制,雅典人发明了陶片放逐法,但是雅典的民主有很大的局限,限于雅典男性公民中,重要官职被贵族掌握,所以雅典的民主制实质上是奴隶主贵族的民主统治。

斯巴达是一个尚武的国家。

3、阿拉伯文化的特点、成就和作用:特点:先进性(P63第二段)和包容性(吸收、消化了帝国范围内东西方不同文化)成就:将阿拉伯数字传播到世界各地;创造了伊斯兰建筑风格,并传播到世界各地,与当地文化传统结合,成为世界文化交流的结晶;在数学、天文学、化学、医学等方面有很高的成就;文学、诗歌方面的成就,如《天方夜谭》等。

作用:阿拉伯人把古希腊、罗马的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然后传播到世界各地。

同时也把中国和印度等东方国家的一些文化传到欧洲。

阿拉伯文化在世界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着桥梁作用。

4、雅典的民主制具体内容(表现):①全体男性公民大会②“五百人议事会”③官员抽签产生④陪审员抽签产生⑤陶片放逐法保证民主民主制的评价(实质):①积极:使公民主动积极地参政议政②消极: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妇女和外国人没有任何政治权利5、封建制度的形成。

理解“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答:这说明了当时封建主从的一种情况。

封主分封给臣下一定的土地,并举行一定的仪式,臣下受封同时也成为了封主的附庸,并承担一定的义务,但是被封的臣下只对受封的主人负责,而不对其他的领主负责。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8上相继兴衰的欧亚国家复习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8上相继兴衰的欧亚国家复习

3、公元前 5世纪 中叶,罗马制定并颁布了第一部成文法典《
》,它是罗马法和 欧洲法学
法学的渊源。
①复习:世界上已知最早的成文法典是 公元前18 世纪 古
巴比伦 (国)《 汉谟拉比法典 》 。
②你认为《十二表法》代表的是谁的利益?
统治阶级的利益
4、843年,查理三个孙子在今法国签订条约, 三分帝国,其西部后来发展为法兰西,中部发 展为意大利,东部发展为德意志。
25、什么叫行会?行会成立的目的是什么?
行会:西欧城市手工业者成立了的一种新的社会组织。 目的:为了保护同行手工业者利益不受侵犯。
26、伊斯兰教教义是什么?
• 只信奉唯一的真主“安拉” 27、伊斯兰教产生的地点是什么?
阿拉伯半岛的麦加
28、伊斯兰教建筑代表是什么?
清真寺
29、阿拉伯文学作品最为熟知的民 间故事集是什么?
5、信仰耶稣的宗教后来被称为基督教教,产生 于巴勒斯坦地区,时间是1世纪,经典是《圣 经》。
6、中世纪的欧洲,城市经济从11世纪起逐渐恢 复。
7、中世纪,行会是城市手工业者成立的一种新 的社会组织。
(二)单项选择题 1、罗马共和国最高的统治者称为( C)
A、 法西斯 B、国王 C、执政官 D、皇帝
小组知识竞赛
规则: 每组派1个代表回答,只有1次机会,限时30秒
内答完,本组组员可在时间限定内补充回答; 答对小组加1分;答错不得分、不扣分; 答错的小题,所有人齐答; 其他小组不得提示、喧哗吵闹,如有违反扣该 小组分。
抢答题
1、欧洲最早的文明发源地是哪里?
希腊
2、希腊文明的开端是什么?它的起止时间?
爱琴文明,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12世纪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知识纯表格整理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知识纯表格整理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表格知识整理BY @紫凤汐第一单元&第二单元史前时代&文明的起源【一、旧石器时代】【十二、宗教奥秘】第三单元农耕文明时代上——相继兴衰的欧亚国家1、希腊文明爱琴文明------公元前2000年--前1200年,以克里特岛和迈锡尼城为中心形成了爱琴文明第四单元农耕文明时代下——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唐太宗的治国措施给我们现代化建设的启示:重视人才培养和选拔;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重视农业生产,减轻百姓负担;艰苦奋斗,勤劳节俭;实行平等团结的民族政策。

第五单元工业文明的来临5-2-4“理性之光”5-3世界开始走向整体第七单元走向现代世界第一课全球性的震荡一、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经济危机是那个时代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现象,其实质是“生产过剩”的危机,这里的“生产过剩”是指因人民购买能力低而引起的生产相对过剩。

第二课开辟新的发展道路一、理想变为现实的十月革命(伟大的俄国十月革命)第三课民族复兴的新道路一、中华民族的觉醒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都是制度层面上的改良;五四新文化运动,则是对精神层面上的反思。

从制度到精神,表明了中华民族的进一步觉醒。

二、历史性的转折:1三、从北伐战争到红色根据地的建立1、第一次国共合作:第四课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一.生活中的变化:表现:①物质生活的变化:19世纪70年代以后,在中国出现了新的交通和通讯工具。

②新的文化生活方式进入中国,看电影、读报纸受到人们喜爱。

③社会习俗的改变:男子剪辫,女子缠足越来越少。

二.头脑中的变化:①科学思想渐入人心。

废除科举制度,建立一套近现代教育制度。

(近代哪些重大事件促进了科学思想的传入?如洋务运动、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②自由、平等等民主观念的接受。

不再称呼“老爷大人”,改用“先生”“女士”争取婚姻自由。

③妇女地位的提高原因:受民主观念的影响表现:夫妻双方男女平等妇女走出家庭,走入社会,在教育、新闻、工商、政治等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五课万众一心的抗日战争一、“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二、全民族的抗战1、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的政策: 对内..坚持“剿共” 对外..一再退让5.抗日战争(1937年—1945年)的胜利时间: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教材分析与 学建议(1-2单元)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教材分析与 学建议(1-2单元)

第二单元 文明的起源
得天独厚的大 河文明 早期国家的形 成 告别野蛮 文明起源的物质基础 (重点突出物质文明) 文明起源的政治特征 (重点突出政治文明) 文明起源的文化特征 (重点突出精神文明)
内容主题:文明起源时期的经济 、 内容主题 :文明起源时期的经济、政治与文 化。
第一课 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
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探究
文明的反思:有感于环境的变迁
通过分析、总结与反思,形成正确人地观
假如有条件
提供资源、辅助活动
意义:辩证认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互动 , 意义 :辩证认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互动, 树 立环保意识与公民责任感 。
二、教学建议
(一)把握几对关系
1、时间与空间的关系 2、历史与现实的关系 3、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4、分科与综合的关系 5、课标与教材的关系 6、传统与创新的关系
古老的村落 精神家园
先民的社会生活 先民的精神世界
意义:了解新石器时代先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意义 :了解新石器时代先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认识他们创造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 。
第三课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其他民族、 其他民族、地区 英雄史迹 吉尔 伽美 什 荷马 史诗
中 华 民 族 华夏族的人文始祖 炎 帝 的 传 说 黄 帝 的 传 说 大 禹 的 传 说
早 期 国 家
王权神圣
汉谟拉比 大禹与九鼎 古代埃及

古代
的 王 古代埃及
与 的 与 的 法


城市出现 王权神圣 早期国家的形
第三课 告别野蛮
从刻画符号到象 形文字 宏大的工程和精 巧的技艺 古老的科学探索 宗教的奥秘 文字 工艺 科技 宗教 标志人类文明的诞生 展示古老文明的辉煌成就

新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教材目录(全六册)

新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教材目录(全六册)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目录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第一课我的家在哪里1. 从社区看我家2. 在社区中生活第二课乡村与城市1. 乡村聚落2. 城市聚落3. 往来在区域之间综合探究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第一课大洲和大洋1. 人类的栖息地2. 海洋对人类的影响第二课自然环境1. 地形多样2. 气象万千3. 众多的河湖4. 风光迥异第三课世界大家庭1. 人口与人种2. 语言与宗教3. 国家和地区综合探究二从地球仪上看世界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第一课家住平原1. 稻作文化的印记2. 用机械种庄稼第二课与山为邻1. 垂直的生计2. 山地之国第三课傍水而居1. 耕海牧鱼2. 水上都市第四课草原人家1. 逐水草而居2. 现代化的牧场第五课干旱的宝地1. 石油宝库2. 沙漠绿洲综合探究三如何认识区域——以南非为例第四单元文明中心——城市第一课美国政治的心脏:华盛顿第二课文化艺术之都:巴黎第三课 IT新城:班加罗尔第四课汽车城:蔚山第五课城市规划的典范:巴西利亚综合探究四如何认识城市——以莫斯科为例第五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第一课国土与人民1. 辽阔的疆域2. 行政区划3. 众多的人口4. 多民族的大家庭第二课山川秀美1. 复杂多样的地形2. 季风的影响3. 母亲河第三课地域差异显著1. 秦岭—淮河分南北2. 东部和西部差异显著3. 交流与互补综合探究五认识宝岛台湾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一课北方地区1. 红松之乡2. 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3. 古老而现代的首都——北京第二课南方地区1. 水乡孕育的城镇2. 富庶的四川盆地3. 开放的珠江三角洲4. 我国的经济中心——上海第三课西北地区1. 丝路明珠2. 草原风情3. 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乌鲁木齐第四课青藏高原1. 海报最高的牧区2. 高原圣城——拉萨综合探究六如何开展社会调查——以调查家乡为例第七单元生活的变化第一课规则的演变1. 规则之“源”2. 规则之“变”第二课传媒的行程1. 生活中的文化传播2. 现代社会的大众传媒第三课生活的故事1. 生活的时代印记2. 生活的代际差异综合探究七区域的变化第八单元文明探源第一课原始先民的家园1. 追寻原始先民的足迹2. 走访原始的农业聚落第二课早期文明区域1. 大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2. 诞生于爱琴海与中美洲地区的文明第三课中华文明探源1. 中华文明的曙光2. 炎帝、黄帝与尧舜禹的传说综合探究八过去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目录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第一课亚非大河文明1. 古代埃及2. 古代西亚国家3. 古代印度第二课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1. 早期国家与社会2. 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3. 百家争鸣第三课西方古典文明1. 西方文明的摇篮2. 罗马帝国的兴衰3. 西方文明之源综合探究一对比早期区域文明之间的异同第二单元相继兴衰的中古欧亚国家第一课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第二课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第三课日本的大化改新综合探究二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第三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第一课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第二课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第三课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结局第四课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第五课昌盛的秦汉文化综合探究三探寻丝绸之路第四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二):“多元一体”格局与文明高度发展第一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1. 三国鼎立与西晋的统一2. 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3. 北方的民族融合4. 璀璨的科技与艺术第二课隋唐:开放革新的时代1. 隋的兴亡2. 唐的盛衰3. 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4. 唐代的科技文化与时代风尚第三课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1. 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2. 北宋与辽、西夏并立3. 南宋与金的和战4. 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拓展5. 经济重心的南移6. 社会生活与文化7. 影响深远的宋元科技综合探究四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都市生活第五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农耕文明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第一课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1. 明清帝国的兴替2.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3. 农耕文明的繁盛第二课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1. 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2. 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3. 群星璀璨的晚明科学巨匠第三课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1. 皇权膨胀2. 近代前夜的危机综合探究五探讨乾隆盛世危机第六单元世界工业文明的曙光与近代社会的开端第一课连通世界的新航路第二课冲破思想的牢笼1. “人的发现”2. 科学革命3. 启蒙运动第三课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1. 英国议会对王权的胜利2. 美国的诞生3.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综合探究六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第七单元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第一课工业革命第二课工人的斗争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三课资本主义的扩展1. 德国统一2. 美国南北战争3. 俄国改革4. 明治维新第四课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第五课第二次工业革命综合探究七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第八单元 19世纪中后期工业文明大潮中的近代中国第一课民族危机与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1. 鸦片战争的烽烟2.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3. 甲午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4. 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第二课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第三课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1. 维新变法运动2. 文化教育革新综合探究八结识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目录第一单元 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第一课世界的格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1. 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2.第一次世界大战3.凡尔赛体系下的“和平”第二课中国的时局与辛亥革命1.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2. 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创建3. 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第三课悄然改变中的社会生活1. 生活中的变化2. 头脑中的变化综合探究一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第二单元开辟新的发展道路第一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1.俄国十月革命2.苏联早期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二课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1. 土耳其凯末尔革命2. 印度的觉醒第三课美国的资本主义改革1. 30年代的大危机2. 罗斯福新政第四课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新文化运动2.“五四”运动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第五课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1.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2.工农武装割据3.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综合探究二历史地认识多样的发展道路第三单元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第一课中国抗日战争1. 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2. 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3. 全民族的抗战4. 抗日战争的胜利第二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扩大1. 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2. 大战的爆发3. 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第三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与胜利1. 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大战的转折2. 雅尔塔会议与德日投降综合探究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看中国的地位与作用第四单元中国革命的胜利第一课两种命运的决战1. 内战的爆发2. 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第二课新中国的诞生综合探究四回顾近代中国的百年历程第五单元冷战时期的世界第一课两极格局的形成第二课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 美国成为超级大国2. 西欧的复兴与联合3. 日本成为经济大国4. 福利国家的出现第三课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1. 苏联的发展与改革2.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第四课亚非拉地区的发展1.殖民体系的瓦解2.动荡的中东综合探究五聚焦文化软实力第六单元新中国的建设与改革第一课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与探索1. 巩固新生政权2.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3. 失误与挫折第二课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1.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2. 改革开放的推进第三课民族区域自治与民族团结第四课“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第五课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综合探究六走在复兴之路上:感受新中国的精神力量第七单元跨世纪的中国与世界第一课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1.改革开放的新阶段2.中国发展的历史性跨越第二课经济全球化第三课世界多极化趋势1.世界多极化与欧洲一体化2.联合国与走向世界的中国第四课当代科技革命与社会生活综合探究七如何面对“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第八单元共同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第一课不断变化的人口1.世界人口的数量变化2. 我国的人口警钟须长鸣第二课日益严峻的资源问题1.世界面临的资源问题2.应对我国的资源问题第三课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1.愈演愈烈的环境问题2. 直面我国的环境问题第四课发展的选择1.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因地制宜谋发展综合探究八让历史告诉未来:我们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第三单元《农耕文明时代(上)──相继兴衰的欧亚国家》复习课课件

第三单元《农耕文明时代(上)──相继兴衰的欧亚国家》复习课课件
中考资源网
中考资源网
一、封建庄园的经济:P59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庄园的主人: 国王、贵族、教会
人身依附关系
庄园的劳动者: 农奴 二、农奴的生产生活状况P59 农奴没有人身自由,他们从主人那里领取一小块土地耕种,维 持生活,按时向主人缴纳租税,还要承担各种杂役。
一、雅典民主制度的主要内容P51-52 1、公民大会 最高权力机构
2、五百人议事会 负责处理城邦的日常事务。 3、陪审法庭 最高司法机构
4、陶片放逐法 为了防止某些人权力过大而破坏民主制度 二、你是如何看待雅典的民主制度的?(客观公正的评价)
雅典民主制度具有两重性
1、从积极方面看:它具有专制统治所不具备的特点和优 点,使公民得以享受更多的权利,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 参政议政。对近代西方民主制度产生的很大影响。 2、从消极方面看:这一民主制度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占 人口多数的奴隶、妇女和外国人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中考资源网
古希腊、古罗马为什么有如此辉煌的文化成就?
1、发达的经济是文化繁荣的基础。 2、海洋交通的开拓,便于交流与吸收别人的长处。 3、人民的辛勤劳动。 4、文人、学者、艺术家与科学家的刻苦钻研。
中考资源网
古希腊、古罗马为什么有如此辉煌的文化成就?
最高行政长官 执政官
崇尚武力 法西斯

公元前2世纪,罗马取得了地中海的

霸权。
建立 公元前27年,屋大维
国 家
罗马帝国时代 罗马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2世纪
东罗马
比较 分裂 西罗马 亚洲国家P61-64:阿拉w伯ww.帝zk5u国.coPm中6考1资-6源4网
476年被日耳曼人所灭 欧洲中世纪
1、发达的经济是文化繁荣的基础。 2、海洋交通的开拓,便于交流与吸收别人的长处。 3、人民的辛勤劳动。 4、文人学者、艺术家与科学家刻苦钻研。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作业本参考答案【完整版】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作业本参考答案【完整版】

参考答案第一单元史前时代第一课人猿相揖别1.文字记载2.劳动3.周口店3万4. C5. A6. C7. B8. A9. (1)在许多自然条件下都可能产生火。

北京人可能从以下渠道得到火种:如雷电生火、火山爆发、森林草木自燃、露天煤的自燃、偶然摩擦生火等。

(2) —般采用篝火法。

使用时不断往火堆中添加木柴;不用时用灰土盖住火,使其阴燃;再用时扒开灰土,添草木引燃。

(3)例如熟食兽肉,可以更充分有效地吸收食物的营养,以利大脑和身体的发育;点燃火堆,可以照明、取暖、驱赶野兽,改善了生活条件。

10. (1) “群居”、“采集”、“狩猎”、“共同制造、使用”、“共同享用”等。

(2)北京人生活的区域环境险恶,猛兽出没,靠个人力量无法生存,需要依靠群体力量保护自己;要猎获某些凶猛的野兽,也需要群体力量。

(言之有理即可) 11. (1)观点如海猿说、古猿进化说等。

(2)略第二课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家园1.旧石器新石器2.采集狩猎粮食3.陶器4.半坡河姆渡5.自然祖先6. D7. C8. A9. B 10. C 11. C 12. A 13. (1) B河姆渡居民(2) A半坡居民(3)主要原因是两地的地理位置不同,自然条件不同:河姆渡地处长江流域.高温多雨,水网密布;半坡地处黄河流域,寒冷干旱。

14. (1)黑陶体河姆渡人面鱼纹彩陶盆半坡(2)图一:说明当时有了饲养业;图二: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渔猎生活,说明当时已有原始的艺术美。

15.摆脱了对自然的依赖,改善了生存环境,扩大了活动空间,提高了生活质量。

(言之有理即可)第三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1. 口耳相传远古2.黄帝炎帝3.禅让4.禹5. B6. B7. B8. A9. D 10. D 11. (1)人民众多,禽兽不足。

(2)神农氏教民农耕,发明医药,发明陶器,开辟集市,为华夏文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12.(1)尧是远古时代华夏族传说中的部落联盟的首领。

(或答是氏族公社晚期的人物)(2)他勤劳俭朴,爱护百姓。

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课程目的比较研究丽水市莲都区梅山中学钭君丽摘要:当前,在初中阶段开设《历史与社会》综合课程,在高中阶段开设《历史》、《地理》、《政治》分科课程,这些不同阶段的课程在内容上有着承接性和共性,但也有着很大的差异性,本文通过对比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上的异同,希望通过改进初中历史教学,来加强高中学生学习历史的衔接性。

关键词:中学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衔接科学性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如火如荼的进行。

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义务教育课程”规定:中小学阶段以综合课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初中阶段开设《历史与社会》,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设置历史、地理、政治等分科课程。

本文根据浙江省中学教材使用情况及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认识,就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下称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标)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下称高中历史课标)在课程目标设置方面的差异与衔接进行尝试性的比较分析,以便更好的把握课标,使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学习更好的为高中历史学习做铺垫.一、课程目标设置上具有承接性与发展性1.从总目标来看,具有完全相同的培养人才的方向,但在个体发展任务上具有差异。

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标的总目标高中历史课标的总目标“在掌握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体验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综合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正确面对人生和社会发展的各种问题,逐步树立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学习,扩大掌握历史知识的范围,深入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所了解,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树立不断完善自我、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和关注民族与人类命运的人生理想。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知识要点复习总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知识要点复习总提纲

(1)焚书坑儒,摧残了先秦辉煌的中华文明,钳制了人民思想的发展;(2)实行严刑酷法和沉重的兵役徭役,严重剥削百姓。

(3)大兴土木,穷侈极欲,修建宫殿陵墓和万里长城。

3、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有:政治上:确立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建立起一套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废除分封制。

经济上:统一全国货币为秦国的圆形方孔钱,统一全国的度量衡制度,促进了全国经济交流发展。

文化上:统一文字,统一的文字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

思想上:焚书坑儒。

虽有利于秦朝加强思想控制,但是也摧残了文化和钳制了人们的思想。

交通上:大修驰道,排除路障。

有利于全国交通和经济文化往来。

军事上: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南征越族开凿灵渠。

4、汉武帝的历史作为(西汉的新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1)政治上:继汉景帝削蕃平乱之后,颁布推恩令,大大削弱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加强监察制度,加强皇帝权威,实现了政治上的大一统。

2)思想上:采取儒生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行儒学教育,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3)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解除了汉朝北部边患。

4)疆域治理上:前60年,设立“西域都护府”,使西域归属西汉版图。

在滇池地区设立益州郡,使云南地区隶属西汉中央管理。

还加强对南方的经营,管理南方越族地区,同时加强与西南少数民族联系。

5、三国鼎立国名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统治区域魏220年曹丕洛阳(洛阳)长江以北的北方地区蜀221年刘备益州(成都)益州,荆州吴222年孙权建业(南京)江东地区6、唐太宗“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唐太宗巩固政权的措施):1)吸取隋亡于暴政的教训,调整统治关系。

正确处理君民关系,把君比作舟,把民比作水,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2)正确处理君臣关系,善于用人,虚心纳谏。

使决策正确,政治清明;3)完善三省六部制度,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4)完善科举制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扩大了统治基础;5)经济上重视农业生产,减免租赋,减少力役,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6)民族关系上,对少数民族一视同仁,促使民族关系融洽,民族大团结。

八上社会复习提纲(新课标)浙教版

八上社会复习提纲(新课标)浙教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史前时代史前时代的含义:有文字记载以前的人类历史第一课人猿相揖别1、人类的科学起源: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英国达尔文)劳动创造人本身(劳动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2、促使古猿直立行走的直接原因是:自然条件(地球气候变化,降水减少,森林面积减少,退化成草原) 直立行走是促进人类进化的重要因素和人类诞生的重要标志。

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是人类诞生的标志。

3、人类化石最早的发现地:东非大裂谷我国最早的人类化石:云南省元谋县的元谋人化石,距今170万年4、我国古人类分类比较:史前时代(划分标志:根据生产工具的变化)生活时间特点旧石器时代距今约170万年云南元谋人我国境内发现的已知最早人类距今约100万-50万年陕西蓝田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北京人保留猿的特征、使用天然火、过群居生活距今约3万年山顶洞人外貌与现代人基本一样、懂磨光钻孔技术、使用人工火、过氏族生活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万年出现了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距今约7000年河姆渡人长江流域干栏式房屋、水稻、黑陶距今约6000-5000年陕西半坡人黄河流域半地穴房屋、种粟、彩陶距今约5000-4000年炎黄尧舜禹人文初祖、禅让制、大禹治水5、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特点比较:旧石器时代:生产工具:使用打制石器;生产生活:靠采集狩猎为主;生活方式:过着群居生活;新石器时代:生产工具:使用磨制石器;生产生活:靠种植粮食和饲养家禽为主;生活方式:过着定居生活;开始使用陶器。

6、北京人与山顶洞人的比较:类别北京人山顶洞人生活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洞穴生活时间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距今约三万年体质特征外貌特征接近现代人,但仍有猿特征与现代人基本一致生产工具使用打制石器、木棒使用磨制石器,仍以打制为主,懂钻孔技术(骨针)火的使用使用天然火懂得人工取火生活状况群居生活氏族生活7、人工取火较利用天然火的好处:人类可随时使用火,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新课标八年级历史教学计划方案5篇

新课标八年级历史教学计划方案5篇

新课标八年级历史教学计划方案5篇新课标八年级历史教学计划方案1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四有新人,本学期八年级历史不仅传授基础知识,还要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增强环保意识和培养环保能力。

二、教学任务和目标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增强学生素质,培养能力,按质按量完成第一到第二十二课的教学教育任务,使学生掌握从鸦片战争到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的历史。

三、教材分析八年级上册总共分七单元,24节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讲述的是从鸦片战争到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的历史,课本按学习主题编写了“单元回眸”,梳理基本线索,小结重要内容。

书中还设计了一些开放性习题等栏目,旨在启发思维,提倡各抒己见,答案不求。

1、特点:政治思想性强,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可读性强、重点突出;图文并茂,趣味性强;启发性和生动性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内容:叙述从鸦片战争到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的历史,共22课及乡土教材的教授。

3、重点及难点:重点是中国现代史部分,难点是认清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了解国情,提高认识、培养归纳综合能力。

四、学生特点八年级学生求知欲强,思维灵活,但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目的不明确,有偏科现象,缺乏分析归纳能力,学习主动性有待加强发挥。

五、教学措施(一)做好教育常规工作1、认真钻研教材、教参、教纲;认真备课;上好每一堂课;细致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教书育人。

2、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吸取历史科有经验教师的教法,深入学习教学理论,积极撰写论文,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

3、优化课堂教学。

严抓纪律,采用多种教法,如讨论、评论、阅读、自学等方式,启发学生动口、动手和学会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洲中世纪与基督教文明 一、中世纪的王国与帝国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日尔曼国家的兴起 法兰克王国向查理曼帝国的转变 查理曼帝国的分裂
封建制度逐渐形成
合—分
分 合

小 结
分—合
德国法学家耶林说,罗马人曾三次征服世界: 头一次以武力,
再一次以宗教,
末一次以法律。
一、基督教的诞生
背景 地区
阅读书本P58页第一段
3、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 A、封建农奴制
1、为什么农民的身份变成了农奴身份? 查理在位时,几十年的扩张战争,使广大人民深受其 苦,农民无以为生,将土地交给封建主,许多破产的农 民被迫投靠封建主,成为( 依附封建主的农奴 )
封 建 农 奴 制 形 成
失去土地的农民——农奴
被统治阶级
B、封建等级制度
封臣向领主宣誓效忠
臣 服 礼
国王/贵族/骑士 封建统治阶级
主 人 , 我 是 您 的 人 了
农奴
1、农奴与封建主之间的 关系说明欧洲确立了什 么制度? 确立了封建制度
2、这种关系的确立对西欧 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标志着西欧进入了封建社会
结合刚才的分析,阅读课本57页小字内容, 理解“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你 能说说这反映了当时的什么情况吗? 封建等级制度是因土地的层层分封而形成的,各 级封君与封臣之间都互有义务。所以,封臣即附 庸只承认自己直接受封的领主为封主,而对自己 封主的封主却没有臣属关系。
中世纪乡村特点: ③农奴依附于封建 主,缺乏人身自 由
二、城市兴起
回忆:
城市什么时候开始出现?
中世纪欧洲的城市形成在什么时期? 如何形成的?
11世纪起,新兴城市不断出现。
当时最著名的城市有哪些?分别以什么 最为著名?
巴黎和伦敦 威尼斯和热那亚 佛罗伦萨 政治和贸易中心 对外贸易 手工业
特点:作为政治中心、经济中心、贸易中心,
一、法兰克王国
日耳曼人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国家(图册P22)
在新兴的日耳曼国家中,哪一个最强大?其位置相当于现在 的哪个国家? 法兰克王国 法国
二、查理曼帝国
查理是如何使法兰 克王国发展为查理 曼帝国的?
武力征服 加冕 分封
1、武力征服 查理在位期间,进行了50多次战争,所占领的 地区西起大西洋,东至多瑙河,南到地中海,北达 波罗的海,历史上称之为查理曼帝国
欧洲中世纪的乡村,庄园的主人称作什么?依附于庄 园主的是什么人?他们的关系如何?
农奴对土地只有使用权,而所有权属于领主。为取得份地的使 用权,他们必须承受地租和名目繁多的捐税杂役,领主侵吞了 他们绝大部分劳动产品。根据法律,农奴的人身属于主人,并 且世代相传,处于依附领主的地位。
农奴生活的世界 以庄园为中心,终年辛劳仍 得不到温饱,低矮的茅舍内 潮湿拥挤,许多人因饥饿和 营养不良过早死去。农奴是 社会的主要生产者,但他们 地位最低,受压迫最重。
当时的教会践踏、摧残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文化遗产, 极力宣扬神学,束缚人们的思想,使整个社会长期陷 入愚昧和迷信的状态。因此历史上把这段封建骑士和 教会作威作福的时期称为“黑暗时代”。
基督教盛行西欧
背景 基督教的产生 经典 基督教会性质的变迁 基督教成为欧洲占统治 地位的思想
(小结)
一、中世纪的王国与帝国 1、 法兰克王国的建立和扩张 2、 查理曼帝国的建立和封建制度的形成
在欧洲封建社会鼎盛期,教会具有雄厚的经济地位和相当大的 政治权利,在中世纪,基督教成为欧洲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教 育也为教会所垄断。
基督教对欧洲中世纪社会的影响?
教会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实力,教 权与王权处于并列地位,有时甚至凌驾于 王权之上。 基督教成为欧洲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 教育也为教会所垄断。
查理—这位几乎统治整个西欧 的国王,为什么要跪在教皇面 前接受加冕? 借宗教的影响试图为其统治, 披上合法的外衣,从而来巩固 自身的统治。 教皇为查理加冕,意味着什 么? 意味着上帝对查理称帝的认 可,意味着查理负有传播和 捍卫基督教的义务,标志着 教权与皇权之间相互利用的 关系及其联盟的建立。
查理称帝不仅标志着查理曼 帝国的建立,更标志着西欧 新兴封建国家的独立地位得 到确认,并与罗马教会联手 共同统治西欧。
农耕文明时代(上)
相继兴衰的欧亚国家
农耕文明是人类史上的第一种文明形态
希 腊 爱 琴 文 明 BC1200 年 BC2000 年
城 邦 时 欧洲大事年表 代
BC27 395 476 BC8
中 世 纪
16
罗 马
世 纪王 年 政 时 代
BC509
共 年 帝 和 国 分 国 裂 时 时 期 期
年 年
世 纪
拥有一定的自治权。
西欧的城市都坐落在封建领地上,国王和 封建主可以对城市居民任意盘剥。为了改变这 种状况,许多城市通过赎买、起义等斗争方式, 最终赢得了自治权。与此同时,城市居民也摆 脱了封建领主的种种控制,成为真正的自由人。 在中世纪的德国有一句谚语:“城市的空气使 人自由”,讲的是按照惯例,如果一个农奴在 自治的城市里住满1年1天,就取得了自由民的 身份。
1、什么是行会?
西欧行会制度:西欧城市手工业者按行业建 立的同业团体组织。11—12世纪产生。
2、行会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随着城市的兴起和手工业生产的繁荣,为了 保护同行手工业者的利益不受外人侵犯。
3、行会代表后来还有了什么权利?
通过选举进入市政会
它们是哪些行会的徽章?
裁 缝
面包
酿 酒
1、A 2、(1) 乡:基本单位是庄园,劳动者是依附于封 建领主的农奴。 为了获得土地的使用权,必须忍受封建主的剥削和 压迫,交纳地租,服劳役。 它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生产不是为了出卖, 而是为了内部消费。 (2)城:市民不再依附于土地,摆脱了封建义务的 束缚和领主的控制,获得了人身自由。当然,市民 还要受到城市贵族的剥削。 城市手工业者所从事的是商品生产,目的是为了出 卖并获得利润。
说说为什么“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
佛罗伦萨圣玛丽亚街市
新兴城市 的特点 各不相同
威尼斯商人 款待他的客人
巴黎一角
发挥想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一下 当时城市的情况.
中世纪的西欧城市的特点: ①赢得了自治权 ②商品经济发达 ③市民不再依附于土地,摆脱 曼 帝 国 的 扩 张
即位时的版图 征服的领土
2、帝国诞生
800年,在罗马,教皇为查理举行了 加冕仪式,标志着查理曼帝国的诞 生,查理成为帝国的第一个皇帝。
795年,利奥三世任罗马教皇。不久,便与罗马教 会内有势力的大贵族发生矛盾,贵族首领以其对 法兰克人软弱为借口,于799年4月,将其逮捕并 监禁。利奥三世被虐待得有致盲致哑的危险,夜 间逃跑到教堂,在这里巧遇两名法兰克使臣而得 救。800年12月,查理率军抵达罗马,召集所有神 职人员及贵族开会,帮助利奥复位。几天后,当 查理正跪在圣彼得大教堂作圣诞节祈祷礼仪时, 利奥三世突然将一顶金冠戴在他头上,并向信徒 宣称:“上帝为查理皇帝加冕,这位伟大的和带 来和平的罗马人皇帝,万寿无疆和永远胜利!”。 欧洲历史上显赫一时的查理曼帝国诞生了。
说说中世纪欧洲农奴与市民在生产、生 活及社会地位方面的主要不同吗?
农奴
生产主要为满足领主 及自身生活需要
生活艰苦而封闭 没有人身自由,处于 社会的最底层
市民
生产一般面向市场
生活相对开放
有较多的自由和选 择机会,有一定的 政治权利
2、富人加入教会,对基督教产生哪些影响? 上流社会的人士入教并把持了教会的领导权,使基督 教原有的反抗精神逐渐消失,日益成为罗马帝国维护其统 治的思想工具。 3、教会为什么积极靠拢王权?
利用国王的力量扩大自己的影响。他通过各种手 段占有大量地产,并经常干涉和控制各国的事务。 4、后来教会势力发生了哪些变化?
犹太人不满罗马帝国的残暴统治 把耶稣诞生的那一 罗马人统治下的巴勒斯坦 年定为公元元年
公元1世纪 耶稣 忍受苦难 《圣经》
基 督 教
时间 创始人 主要教义 经典
七嘴八舌:你知道关于基督教和圣经的故事吗?
二、
600年时,基督教的分布区域与我们所学过的 哪一个分布区域相似?
罗马帝国
1、最初信仰上帝的人是富人还是穷人?他们信教的目的是什么? 穷人。 在基督教产生之初,它是下层人民的精神寄托和借以斗争的手段。
中世纪封建制度的最大特点 (三制一教)
封建等级制度 封建农奴制度 封建庄园制度 基督教的作用和影响(王权和 教权相结合)
3、在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欧洲进入了封 建社会。这一时期,欧洲的政治、经济和 文化都发生了哪些巨大变化?
政治上,欧洲的封建土地制度和等级制度逐步形成; 经济上,出现了封建大庄园经济,尤其是从11世纪 起城市经济的繁荣,对后来欧洲的历史发展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文化上,基督教文化到成为欧洲的统治思想,古希 腊、罗马文明几乎被完全废弃,教会的势力更是凌 驾于封建王权之上,对欧洲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的 影响。
后果:这种复杂的关系,在封建主之间“造成
一团乱麻般的权利和义务”,使封建主之间不断发 生争夺和混战。
三、查理曼帝国三分及西欧四国的雏形
阅读课本58页第一自然段回答,查理曼帝国哪年 分裂?在哪里签订的条约三分帝国?这三个国家 后来分别发展成哪三个国家?
843年 凡尔登 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
第二课
——因土地的层层分封而形成
土地的层层分封. 封君与封臣间互有义务的封建主从关系.
臣 服 礼
效忠和提 供军队 效忠和提 供军队 服劳役 和耕种 小
国 王
给予土地 和保护 给予土地 和保护 主 提供农 耕土地
大封建主
封 建
农奴
农奴
农奴
查理把征服来的大部分土地分封给自己的部下, 大臣等,而他的这些大臣参照此法也把自己的土 地拿出一部分分封给自己的部属,依次类推----封 君与封臣之间互有义务,他们的关系是互有义务的 (封建主从 )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