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发展心理学 第一章 绪论
最新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王振宇 第一章 绪论
三、个体的心理发展
(1)胎内期,从受孕到出生,生命从受精卵分裂开始,历时9个月, 快速演变为人类胎儿;
(2)新生儿期,从出生至1个月(医学上定为28天); (3)婴儿期,从出生后1个月至1岁; (4)幼儿早期,1-3岁; (5)幼儿期,3-6或7岁; (6)童年期(学龄初期),6或7岁至10岁或11岁。 (7)少年期(学龄后期),11或12岁至14或15岁。 (8)青年初期(学龄后期),14或15岁至16或17岁。 从(1)到(5)统称学前期。 在儿童心理学的领域中,如何认识个体心理发展,形成了许多理论派别。
R1、R2、R3、R4为4个应变片电阻,组成了桥式测 量电路,Rm为温度补偿电阻,e为激励电压,V为 输出电压。
总电路图
双臂电桥接两个电阻应变片,双差动全桥接了四个电阻 应变片,且按它们的受力方向接成差动形式。接入电阻 应变片数目越多,其灵敏度越大。
五.系统的构成特点
电子秤采用现代传感器技术、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一体化 的电子称量装置,满足并解决现实生活中提出的"快速、准确、连 续、自动"称量要求,同时有效地消除人为误差,使之更符合法制 计量管理和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的应用要求。
•
• 电子衡器产品量大面广、种类繁多,从通用的各种规 格的电子秤到大型的电子称重系统,从单纯的称重、计价 到生产过程检测系统的一个测量控制单元,其应用领域在 不断地扩大。
三.选择测量参数
•
当物体放在秤盘上时,压力施给传感器,该传感器发
生形变,从而使阻抗发生变化,同时使用激励电压发生变 化,输出一个变化的模拟信号。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1章 绪论
所谓教育性原则就是指一切学前儿童心理的研究都必须符合 教育的要求, 不允许进行可能损害儿童身心健康的研究。
第三节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研究方法
二、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 日记法 2. 传记法
测验法是根据一定的测 验项目和量表, 来了解 儿童心理发展的方法。
谈话法也是研究学 前儿童心理的常用
第五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相关理论
二、 我国古代的儿童观
我国古代就有了一些朴素的学前儿童心理学思想, 根据正式文字记载, 在2 5 0 0多 年以前, 我国就已经开始有了丰富的儿童心理学思想。如在对人性的看法上, 有《 三字 经》 中“ 人之初, 性本善。
第五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相关理论
三、 近现代的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产生
(四) 有助于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第三节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研究方法
一、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1. 研究学前儿童的心理, 必须考虑到儿童生活的客观条件 2. 任何结论都要以充分的事实材料为依据
(二)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也是学前儿童心理研究中必须遵守的一条重要原 则。
(1) 新的需要。 (2) 旧的心理水平或状态。
第五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相关理论
一、 西方早期的儿童观
受古希腊先哲和基督教文化的深刻影响, 西方人多半把儿童看成是“ 小大人” , 即 成人的雏形, 认为他们没有独立的社会地位, 因此, 也就没有必要和可能来研究儿童。人 们甚至从未想过,腊、 古罗马社会, 儿童被认为是未来的公民, 接受成人式的任务训练。
念
(二)幼 儿的概
念
第一节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_第一章_绪论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_第一章_绪论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0-6岁儿童发展过程和特点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儿童的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过程,涉及到身体、智力和情感等多个方面。
学前儿童阶段是儿童个体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形成儿童个性和发展潜能的关键期。
本章主要介绍了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0-6岁的儿童,这个阶段是儿童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
儿童在这个阶段经历了身体、智力、社交和情感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对于形成健康的人格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了解学前儿童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对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和保护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观察、实验和问卷调查等。
观察是最直接的研究方法之一,通过观察儿童在不同环境下的行为和表现,可以了解他们的动作能力、认知能力和情感表达等方面的特点。
实验研究可以控制变量,通过设计特定的任务和情境,了解儿童在不同条件下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问卷调查则可以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行为习惯,可以通过面对面或者书面访谈的形式进行。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促进儿童发展。
通过深入了解学前儿童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可以为儿童的教育和培养提供科学依据。
二是促进家庭教育。
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可以帮助父母更好地理解和教育孩子,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三是促进学校教育。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学前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四是促进社会保护。
通过了解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可以提供帮助和支持给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学前儿童。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对于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对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将对学前教育的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时,家庭教育也是学前儿童发展的重要环节,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照顾和教育孩子,提高他们的发展水平和综合能力。
《儿童发展心理学》笔记解析
《儿童发展心理学》笔记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是心理学的重要分支领域之一,是研究人类心理系统发生发展的过程和个体心理与行为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学)和民族心理学。
程中,个体心理是如何从低级水平向复杂高级水平变化发展的,是狭义的发展心理学。
即What,揭示或描述心理发展过程的共同特征与模式。
When,这些特征与模式发展变化的时间表。
Why, 对这些发展变化的过程进行解释,分析发展的影响因素,揭示发展的内在机制。
一、描述儿童发展的普遍行为模式既包括外显(外在行为特点)的行为特质,也包含内隐(内部心理活动)的心理特征。
真正的心理发展模式应该具有普遍意义,即能反映生活在各种社会文化背景下儿童共同具有的发展过程。
儿童的动作发展模式、语言获得模式、皮亚杰所描述的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等,都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
作的发展与其身体的发展、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密切相关。
动作的发展遵循三个规律。
二、测量和解释个别差异理特征也不相同。
三、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的语言?母语不同、语言环境不同,为什么儿童语言发展会经历如此相似的历程?围绕这些焦点问题,有人提出存在先天的语言获得机制,也有人强调模仿在儿童语言获得中的巨大作用。
对心理发展原因和机制的揭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也使我们队儿童心理发展的培养与干预具有科学的依据。
四、探究不同的外在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些生态环境中,儿童接触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几个因素分别是家庭、学校和社区。
在儿童成长的不同阶段,这些生态环境对他的影响是不同的。
五、提出帮助与指导儿童发展的具体方法的原因和机制,以及探究不同的外在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儿童顺利地度过每个发展阶段,帮助儿童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或暂时的障碍。
普通心理学是从一个“横切面”,儿童发展心理学则是从一个“纵剖面”,处于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交叉面。
补充:a.从对心理现象的描述和测量转向对因果关系的揭示。
第一章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绪论
第一章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绪论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学前儿童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的学科,它关注儿童从出生到入学前的发展过程和特征,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儿童的成长和教育需求,为他们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0-6岁的学前儿童。
在这个年龄段,儿童的身体和认知能力发展迅速,他们逐渐掌握语言、思维和情感表达的能力,并开始培养社会交往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学前儿童期是儿童人格形成和特殊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儿童教育的重要阶段。
因此,研究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对于提高儿童教育质量、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内容包括儿童的生理发展、认知发展、语言发展、情感发展、社会发展和性格发展等方面。
儿童的生理发展涉及身体的生长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成熟,对于儿童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认知发展是指儿童对外界信息的感知、分类、组织和处理能力的提高,从简单的感觉发展到复杂的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语言发展是儿童逐渐掌握语言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形成语言思维和交流的基础。
情感发展是指儿童对情感的感受、表达和管理能力的逐渐成熟,包括情绪的产生、表达和调节,以及对他人的情感理解和关怀。
社会发展是指儿童与他人的交往和合作能力的发展,包括幼儿园生活适应和社交技巧的培养。
性格发展是指儿童个性特征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也是儿童性格形成过程的反映。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访谈法和测量法等。
观察法是通过观察儿童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和表现来了解他们的发展状况。
实验法是通过控制实验条件,观察儿童对其中一种刺激或任务的反应,来推测他们的特定能力、学习和记忆能力等。
访谈法是通过与儿童和家长交谈,了解他们对自己和他人的认知和情感态度。
测量法是通过量表或测试工具来评估儿童的发展水平和特点。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不仅对于学前教育和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也对于家庭、社区和社会对儿童的关注和支持起到重要作用。
第一章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绪论
12-18岁
18-24岁 25-65岁 65-
忠诚
爱 关心
不确定感
孤僻和疏离 自私
明智和完美无憾 绝望与悲观沮丧
二、行为主义观
人物:华生;斯金纳
观点: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反 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 刺激 反应 联结
• 经典行为主义 • 代表人物:John B. Watson(18781958) • 主要观点:摒弃“意识、动机、思 维”等主观性强的概念,而推崇 “对行为的观察研究” • 关于发展的机制:经典条件反射 • 评价:推动科学心理学研究的发展; 忽视了高级心理机能的研究,将人 与动物等同起来。
性器期 (3-6岁)
• 力比多集中投放在生殖器部分, 表现为这个时期的儿童喜欢抚 摸生殖器、显露生殖器以及性 欲幻想。
• 这个阶段的儿童开始关注身体的性别差异, 而且触摸自己的性器官以获得快感。 • 这时的儿童会对异性父母产生爱恋,并对同 性父母产生嫉恨: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 • 性器性格:在男性,表现为好炫耀自己的男 子气概和能力,自夸、好胜、好表现;在女 性,可能会过分认同母亲和女性形象,一方 面以引诱或挑逗的表现吸引男性,另一方面 又否认自己有性意图并表现出天真无邪的样 子。
• 重要概念: 观察学习; 替代性强化和惩罚; 自我效能; 模塑作用(modeling)/榜样作用;
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适应、平衡、动作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建构说
– 心理发展是认知结构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 认知结构的发展涉及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成熟、经 验、社会环境和平衡 发生认识论
催眠情境
用作催眠的图片
1、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论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一章 绪论
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研究的主要方法
(四)谈话法 例如,某班老师想了解儿童对“死亡”的认识,在提问时应该特别注
意孩子的表情,尽可能保护孩子幼小的内心,引导孩子正确认识,避免伤 害、吓唬儿童。
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研究的主要方法
(五)作品分析法 作品分析法是通过对研究对象的作品进行分
析来了解儿童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最常见的是 对儿童的日记、绘画作品、工艺制品等作品进行 分析。
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意义 思考: 你认为,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
究意义有哪些?
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意义 (一)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研究的理论价值
1.有助于丰富发展心理学的理论体系 2.有助于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儿童观
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意义 (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研究的实践意义
第一章 绪 论
本课重点: 1.研究对象 2.研究内容 3.研究意义 4.研究原则与方法
第一节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概述
一、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概念及研究对象
(一)发展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心理学分为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发展心理学
是基础心理学的分支之一。
一、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概念及研究对象
(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的关系
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研究的主要方法
(五)作品分析法 【案例分析】
受虐女童笔下的《幸福的家》
第二节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二)教育性原则
(三)特殊性原则
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类型
(一)横断研究设计
(二)纵向研究设计
(三)混合研究设计
例如:瑞文测验
儿童发展理论第一章绪论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单项选择题1.在德国莱比锡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是【C 】A.弗洛伊德B.华生C.冯德D.皮亚杰2.通过长期的观察和经典的实验,详尽地描述了儿童身体的、认知的、情感的、社会化的发展事实,最后归纳出年龄常模和发展理论的心理学家是【C 】A.弗洛伊德B.华生C.格塞尔 D.班杜拉3. 高举无意识的大旗,从根本上修改了心理学的定义和方法的心理学家是【A 】A.弗洛伊德B.托马斯C.维果茨基 D.班杜拉4. 发展理论的研究主题不包括【D 】A.心理的实质B.量变与质变C.遗传与环境 D.心理与生理5.华生认为,人的行为就是对刺激的反应,其公式表示为【C 】A.S-V B.N-Z C.S-R D.O-P6.个体社会化的研究层出不穷,其中最为彻底的是【D 】A.机械论者B.机体论者C.遗传决定论者 D.社会文化历史学派7.提出认知结构的机能和结构演变的规律的心理学家是【B 】A.弗洛伊德B.皮亚杰C.格塞尔 D.班杜拉8.一般系统论的创始人是【D 】A.维果茨基B.华生C.弗洛伊德 D.贝塔朗菲9.心理学面对的一个高度复杂的对象是【C 】A.社会B.科学 C. 人D.自然10.从机能主义的理论出发,指出知觉是一个主动的适应过程的心理学家是【B 】A.格塞尔B.吉布森 C. 弗洛伊德D.贝塔朗菲11.其理论震撼了思维领域,也推动了低级认识过程(如知觉)的研究的心理学家是【B 】A.弗洛伊德B.皮亚杰 C. 维果茨基D.班杜拉12.人的发展的基础是【A 】A.认知发展B.社会发展 C. 科技发展D.心理学发展13.下列选项中,属于发展理论的作用的是【A 】A.组织信息B.创造信息 C. 反映心理D.整合规律14.认为儿童只是像海绵吸水一般被动地接受现实的心理学学派是【A 】A.机械论者B.成熟势力学派 C. 精神分析学派D.日内瓦学派15.心理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A 】A.心理学的定义和方法B.心理学的依据和前景 C. 心理学的流派和演变D.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16.行为主义心理学流派的代表人物是【B 】A.埃里克森B.华生 C. 霍妮D.斯金纳17.发展理论中,认为心理发展是量变的心理学家是【D 】A.格塞尔B.皮亚杰 C. 埃里克森D.华生18.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都是起步于【A 】A.假设B.实验 C. 分析D.调查二、名词解释题1.发展:发展是由一种新结构的获得或从一种旧结构向一种新结构的转化组成的过程。
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 第一章 绪论
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第一章绪论教学目标:1、了解学习儿童心理学的重要性2、掌握心理发展的内涵3、了解有关童年期儿童心理学的几个重要的心理学流派教学重点:儿童心理发展与流派教学方法:讲授法为主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前言: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
日本N.H.K.电视台记者汤田美代子的调查:中国独身子女与非独身子女教育的不同:1、小学上学放学时都有一大群家长接送,连到了三、四年级还是这样;2、双休日小孩大都反映不开心,原因之一是除了学校布置的作业以外,家长还要加码,还要学钢琴、学美术、学书法,比平时负担还要重,压力很大。
还有家里没有小伙伴玩,邻里之间很少来往等;3、小学生不少表现为怯懦、孤独、不和群、不关心别人等。
她发问:1、小学是就近入学,上学放学连这点距离都不敢独来独往,将来怎么自立?2、从小不和群,不关心别人,将来怎么融入社会?她说:我相信你们以前肯定不是这样的,一定是独身子女之后出现的教育现象。
这是心理素质上出现的新问题。
童年时代,是人生走向社会的第一个黄金驿站。
怎样应对未来世界,牵动着所有与此相关的人的心。
第一节儿童教育与心理学一、心理学的性质科学求真,心理学的真就是心理的真实状态是什么。
(一)研究心理事实:是什么(二)研究心理规律:为什么(三)研究心理机制:怎么样(四)研究心理本质:源头、过程、方向(五)研究心理学知识的应用1、应用心理学的研究途径:营销心理学如何应用营销实践2、心理学应用的研究途径:用韦伯定律制定营销策略二、儿童教育需要心理学儿童教育同样要求真。
为了教育儿童,首先就该了解他们。
中外教育史表明,人们为了认识儿童心理的特点,走过了漫长的岁月。
无论是在欧洲的中世纪,还是我国的封建社会,那时候对儿童的心理缺乏正确的认识,只是把儿童当作是处于社会边缘的。
未发展好的成年人来对待。
因而在社会生活中,儿童没有任何地位,在教育中也毫不考虑儿童的特点,严重地摧残了儿童身心的发展。
儿童发展心理学全套PPT课件
• 戴安娜·帕帕拉(李西营译),《发展心理学》(第10版),人民邮电 出版社,2013.
• 劳拉·伯克(陈会昌等译),《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第4版),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维克特——阿韦龙的野男孩”的故事
思考: 1.人类的特质、行为和思想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后天习得的? 2.在这些品性获得的过程中,社会交往有多重要? 3.缺乏社会交往所造成的影响能够被克服吗?
发展心理学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的理论 第三章 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第四章 发展的环境基础
发展是持续终生的吗?
人的发展的重要阶段
阶段
孕期 婴儿期和学步期
幼儿期 小学期
青少年期
成年早期 中年期 老年期
大约的年龄范围
内容简要
受孕至出生 0-2岁 2-6岁
展的可能性,环境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 遗传和环境对个体的发展的作用在发展的不同领域和不同阶段是
不同的; • 环境对个体的发展作用依赖于行为或特性的遗传基础,遗传作用
的大小也依赖于环境。
2.个体是主动发展的还是被动发展的?
• 个体的发展过程中既有主动性,也有被动性; • 个体成长的过程中,被动式影响逐渐减弱,主动式影响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什么是发展心理学
– 发展和发展心理学的含义 –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目标和任务
• 第二节 发展心理学的若干理论问题
– 遗传与环境的关系问题 – 主动性和被动性的问题 – 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问题 – 连续性与阶段性的问题
• 第三节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历史
– 发展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脉络 –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
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第一章绪论一、年龄特征的研究:1、个体心理的年龄特征是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特征(带有普遍性)、典型特征(具有代表性)或本质特征(表示有一定的性质)。
2、在一定的条件下,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既是相对稳定的,同时又可以随着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等文化背景的改变而有一定程度的改变。
3、心理现象是复杂的,所以心理发展既指心理整体的综合发展,又指各种心理现象的发展。
尽管生理、言语、活动、认知和人格的发展存在着内在一致性,但也存在着各自发展的不平衡性。
二、儿童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
诞生:1882年,德国生理心理学家普莱尔出版了《儿童心理》一书,标志着科学的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发展:西方儿童心理学的产生、形成、演变和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9世纪后期之前为准备时期;从1882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儿童心理学形成时期;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是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分化和发展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是西方儿童心理学的演变和增新时期。
从儿童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有一个演变过程,1、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2、精神分析学派荣格:最早研究成年期心理——成人心理学之父;3、发展心理学的问世及其研究。
霍林沃斯——最先提出研究人的心理发展全貌,1927年,《发展心理学概论》,世界上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
古迪纳夫——1935《发展心理学》一般认为发展心理学诞生的标志为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作章名,代替了惯用的“儿童心理学”。
埃里克森的发展渐成说有着自己的特色,可以说他的发展过程不是一维的纵向发展观——一个阶段不发展,另一个阶段就不能到来,而是多维的,每个阶段实际上不存在发展不发展的问题,而是发展的方向问题,即发展方向有好有坏,这种发展的好坏在横向维度上两极之间。
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一、简述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和心理发展阶段说人格结构:1、本我:即原我。
指原始、本能的自己,包括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
(完整版)发展心理学知识点整理,推荐文档
பைடு நூலகம்
3. 格塞尔的爬梯实验的实施过程和推论逻辑,能否证明研究者的观点? 1929 年,格塞尔对一对双生子进行实验研究,他首先对双生子 1 和双生子 2 进行行为
基线的观察,认为他们发展水平相当。在双生子出生第 48 周时,对 1 进行爬楼梯训练,而 对 2 则不予相应训练。训练持续了 6 周,期间双生子 1 比 2 更早地显示出某些技能。到了 第 53 周,当 2 达到能够学习爬楼梯的成熟水平时,对他开始集中训练,发现只要少量训练, 2 就达到了 1 的熟练水平。进一步的观察发现,在 55 周时,1 和 2 的能力没有差别(实验结果见 图)。因此,格塞尔断定,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取决于生理的成熟。生理成熟之前的早期 训练对最 终的结果并没有显著作用。
性器期:(3-6 岁)性别角色分化时期:男孩:俄狄浦斯情结(对人格发展起重要作用), 阉割焦虑,对父亲的自居作用;强有力的超我取代几乎完全解除的俄狄浦斯情结;女孩: 阴茎嫉妒,俄狄浦斯情结发展为获得阴茎的企图,逐渐认识到俄狄浦斯欲望是自我挫败的; 对母亲的自居作用;弱小的超我取代了部分解除的俄狄浦斯情结。这个时期形成超我。
2. 科学的儿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1882 年普莱尔《儿童心理》的出版。
3. 从儿童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的几个重要人物和事件: 霍尔:将研究视野扩至青少年,1904 年出版《青少年:它的心理学、及其生理学、人
类学、社会学、性、犯罪、宗教和教育的关系》(这个书名不用记吧我觉着),研究青少 年心理;
荣格:最早开展成人心理学研究; 何林渥斯:出版了第一本发展心理学著作《发展心理学概论》
发展心理学-第一章 绪论
研究了老年心理
41
一、发展心理学历史发展脉络
霍尔:青年心理学(1904) 标志——《青少年:它的心理学、及其生理学、
人类学、社会学、性、犯罪、宗教和教育的关系》 主要贡献: 1.将研究对象扩展到小学生; 2.将研究对象扩展到青年; 3.建立儿童研究学会,创办《教育学报》 ; 4.推行问卷法研究儿童发展心理学; 5.使美国逐渐成为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中心; 6.提出复演说。
可逆性,但都不具备连续性和稳定性的特性。 即使是内 部的、稳定的、持久的变化,也不能一概称为发展。
例如,当你从明处走入暗处,视网膜上的光化学物质 会发生变化,使视觉感受性大大提高了,这就是众所 周知的暗适应。反之,从暗处走入明处,才会发生过 程相反的明适应。这种内部变化是为了重建机体的正 常平衡,其最终结果是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类似的情 况还有女性的经期生理变化等。这些也不能称之为发 展,尽管它是内部变化过程。
唤起式
不同的遗传 特征唤起不同的环境反应
主动式
遗传特征对环境进行选择、改变和创造
三、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问题
普遍性
普遍和一般的发展规律
生老病死
特殊性
功能、特征和行为等的个体差异
四、连续性和阶段性的问题
量的变化 质的变化
心理年龄特征
一般特征 典型特征 毕生发展年龄分期(表1-1)
(一)什么是发展
心理发展的特点 发展是持续毕生的过程
既有获得也有损失 发展不平衡
发展具有可塑性:行为发展的可变性
敏感期/关键期
印刻(imprinting):奥地利动物习性学家劳伦兹
能力代偿
8
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发展心理学第1章 绪论
人的发展
• 人的发展指的是人类身心的生长和变化,如同一 条蜿蜒的长河,时而会激起奔腾的波涛,时而会 静静地流逝着。人的发展也会有起有伏,有激流 涌进,有平静流淌;循环往复,循规变化。
• 人从出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和生理由简 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旧质到新质不断地 变化。不同年龄有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人的 心理发展作为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从种系 心理的演变,到个体心理的变化过程,构成了发 展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④个别差异
• “熟悉块”假说认为:
– 日期推算等行为强烈地激发着脑内作为动机性行 为神经基础的“奖赏系统”,从而出现了“自我 刺激” 行为。所谓“自我刺激”,就是自我追寻 某一特定刺激,并以刺激本身作为奖赏并感到满 足。
– 由于“自我刺激”的作用,患者脑内储存了大量 的数字关系,形成了有利于快速提取的“熟悉 块”。
A:连续发展模型
(growth model)
• 发展被视为是由遗传程序所设定的,并受制于成熟的过程。 发展变化是感知、运动、认知技能与操作上的平稳的、连续 的量的增加。
(图一)
B:发展的阶段模型
(stage model)
• 将发展看成是非连续的,在前后不同的发展阶段, 发展具有质的差异。
(图二)
• 发展心理学主要是研究个体一生心理发展的趋 势。
(三)种系心理和个体心理的关系
• 霍尔的“复演说” – 斯坦利· 霍尔:19世纪末开发了“儿童心理的内 容” –“复演说” :个体的心理等同于种系的心理。
• 种系心理:动物—原始人—现代人 • 个体心理:胎儿—出生—成熟
儿童期——人类原始的远古时代 少年期——中世纪 青年期——比较新近的祖先特征的反映
发展心理学第一章绪论
从1957年开始,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作章名,代替了惯用的“儿 童心理学”(Child Psychology)。30多年来,对发展心理 学发展了较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对成人心理发展作了有创新 意义的研究。表现在: 1、对成人记忆的研究 2、对成人思维发展的研究 3、对成人智力发展趋势的研究 4、对成人道德发展的研究 5、对成人自我概念发展的研究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西方发达国家发表和出版了大量 的毕生发展或生命全程发展心理学的著作。此外,还有大量 的分阶段,例如成年早期、成年中期、老年心理的著作。发 展心理学正是在这近20年的广泛研究中发展起来的。
30年代初洛伦兹(K. Lorenz)的研究:
• 2、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遗传与环境的关系; 心理发展内外因关系; 教育与发展的关系等
(二)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 年龄特征:在某一年龄阶段表现出来,与其 他年龄阶段有所不同的一般的、典型的和本 质的心理特点。
1、如何正确理解年龄特征
• • • • a、是大多数儿童心理发展的典型概括 b、具有一定社会和教育环境的制约性 c、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又不是绝对不变的 (有个别差异,教育可使之改变)
第一节 发展心理学的界说 一、什么是发展心理学
(一)从学科地位和性质看 1、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2、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中的基础科学,也是一门应用科学 (既是专业课,也是专业基础课)。 (二)从研究对象看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毕生心理发展规律和各年龄阶段心理特 征的科学。 1、心理是不断发展的 人类种族心理的发展:从动物心理—人的心理(属于比较心理 学的范畴) 人类心理的历史发展:从原始人心理—现代人心理(属于心理 史学的范畴) 人类个体心理的发展:从出生到死亡一生的发展(即通常所说 的“发展心理学”的范畴)
第1章 心理学绪论
儿童心理学的分化, (二)儿童心理学的分化,增新与发展
1. 儿童心理学的历史发展阶段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为分化时期 "二战"后- 60年代为增新与发展时期 二战" 年代为增新与发展时期
2. 不同理论流派对儿童心理发展基本理论 问题的不同假设
儿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心理和行为的决定因素是遗传还是环境? 心理和行为的决定因素是遗传还是环境? Relative Influence of Nature and Nurture 心理发展是连续的还是分阶段进行? 心理发展是连续的还是分阶段进行? Continuous – Discontinuous (in stages) 单一发展模式还是多种发展模式? 单一发展模式还是多种发展模式? One course of development or more
(二)儿童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的关系
研究种系发展 动物心理学, 动物心理学,比较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广义 研究个体发展 儿童心理学(婴儿,幼儿,童年,少年) 婴儿,幼儿,童年,少年) 青年心理学,成年心理学 青年心理学, 中年心理学, 中年心理学,老年心理学 狭义的发展心理学
(三)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四)儿童心理学研究的意义
理论意义
丰富和发展心理学的一般理论, 丰富和发展心理学的一般理论,如人类意识的 起源问题. 起源问题. 为辨证唯物主义理论提供理论依据, 为辨证唯物主义理论提供理论依据,如人类意 识与大脑的关系,与实践的关系等. 识与大脑的关系,与实践的关系等. 实践意义: 实践意义:创设有利于儿童发展的条件
描述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
儿童心理的一般特征( 儿童心理的一般特征(What) ) 各种心理现象的发生和变化趋势(when/how) 各种心理现象的发生和变化趋势( ) 儿童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理发展:身体和大脑的发育成长,感官能力、运 动技能和健康的变化或稳定性 认知发展:学习、注意、记忆、语言、思维、推理 和创造力等心理能力的变化或稳定性
人格和社会性发展:情绪、人格和社会关系的变化 和稳定性
三者相互影响
(二)生命分期
产前期(怀孕到出生)
婴儿期(和学步儿期)(0~3岁)
发展
心理发展的内容:认知发展、人格和社会性发展
实质:社会化过程
三、心理发展的性质
(一)方向性和顺序性
(二)不平衡性
(三)普遍性和差异性
(四)增长与衰退的辨证统一
(五)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
17
23:03:10
第二节 什么是发展心理学
一、心理学
研究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科学,包括动物 心理学、人类心理学
动物心理的进化过程:
刺激感应性阶段(如变形虫、草履虫)——感觉 阶段(如蜜蜂等昆虫)——知觉阶段(如鸟 类)——思维萌芽阶段(高等哺乳动物)
(二)人类心理的进化过程——民族心理学 (主要是原始人类心理学)
民族心理学研究人类心理的发生和发展。它 主要研究原始人类,即从类人猿到文明人类 的心理,意识的发生和发展。
8.儿科护士(pediatric nurse)
他们在各种医疗单位中工作,工作目的是 促进婴幼儿和儿童的健康。 9.精神科护士(psychiatric nurse) 10.儿童生活专家 他们受医院的聘请,工作对象是那些被允 许住院之前的和被允许离院之后的儿童及 其家长。
11.儿科医生(pediatrician) 12.儿童临床心理学家/咨询心理学家(child clinical psychologist or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他们的工作是对儿童的各种问题和异常作出 判断和心理治疗。要求在大学学习5-年,或获 博士学位,并在精神病医院或心理卫生机构 有过一年的实习医生职务的经历。
(二)内容 1.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先天与后天(遗传、成熟、环境、 教育的作用) 连续性与阶段性 发展的内外因问题(主动与被动) 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
关键期源于动物习性学研究,又称“敏
感期”,儿童在心理发展某个时期对某 些刺激最敏感,也是发展技能、能力最
佳的时期,错过了将带来不可逆影响,
第一章
绪论
主要内容:
第一节 什么是心理的发展
第二节 什么是发展心理学
第三节 发展心理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第一节
什么是发展
什么是心理的发展
• 1. 发展过程包括变化与稳定两个方面 • 2. 发展性变化包括量的变化与质的变化
量的变化:数量或程度的变化,如身高、体重或词汇 量的变化 质的变化:在性质、结构或组织上的变化,如从非言 语性的交流到言语性的交流
要求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有5-6年的研究生 学历,主修相关领域的研究生课程。
第三节 发展心理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一、过去:历史 诞生前:中世纪、宗教改革运动、启蒙运 动时期 诞生:普莱尔《儿童心理》,1882年出版 从儿童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
1930年,H.Z.Hollingwerth 《发展心理学概论》 40年代出现“生命全程”概念 70年代前后,毕生发展心理学研究兴起
6.儿童福利工作者(child welfare worker)
他们受各州/省儿童保护服务机构所聘用,主要是 为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做好有关的服务工作,尤为 关注那些被处置不当的和受虐待的儿童个案。
7.辅导咨询师(guidance counselor)
他们的主要工作对象是中学生,对中学生在教育和 生活方面的计划给予帮助。对辅导咨询师要求至少 经过四年本科教育,许多州/省还要求有2年的研究 生课程的学习经历或硕士学位。
2. 借鉴苏联阶段:1949-1958年
中国主要借鉴苏联的经验,同时结合实际 ,在儿童方位知觉、6、7岁儿童年龄特征比 较、词在儿童概念认识中的作用等方面取得 了很好的成果。但这一阶段以国内对心理学 界的批判而告终。
3. 第一个繁荣期:1959-1965年 心理学领域“百家争鸣”的局面得以恢复 。 研究的年龄范围:横跨儿童早期到青少年 期,尤以幼儿期及学龄初期儿童心理研究 居多; 研究问题:关注了儿童发展的生理机制、 心理过程、年龄特征等多个领域,在有关 儿童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上亦有所突破;
不是“快速期”
“印刻”现象
2. 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特征 、典型特征或本质特征。
(三)目的
描述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 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 解释和测量个别差异
探究不同环境对发展的影响
提出帮助和指导儿童发展的具体方法
四、发展心理学的发展领域和生命分期
几 点 说 明
关于《发展心理学》课程
• 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考勤、作业等)×40% 期末考试 ×60%
• 教学方式:讲授、讨论、录像教学等
• 学习交流:QQ群
• 课堂纪律:
准备学习发展心理学
问题: 1、你对心理学有什么看法? 2、你能说出什么是发展心理学吗? 3、你能说说学习发展心理学有什么用处吗?
童年早期(幼儿期)(3~6岁) 童年中期(6~11岁) 青少年期(11~约20岁) 成年初期(20~40岁) 成年中期(40~65岁) 成年晚期(65岁~ )
小组讨论
学习发展心理学的意义何在?学习
了发展心理学,可以让我们从事哪 些工作?
补充材料: 美国与儿童发展心理学有关的职业
4.日托(托儿)所督导(day-care supervisor), 对日托所的学前教育计划进行指导,并对计 划在日托所内的运行负责。 5.早期教育工作者(early childhood educator)他 们通常在社区学院从事教学。对早期教育工 作者一般要求有硕士学位,或至少有2年的研 究生学习经历,主修早期教育领域的课程, 并在日托所或早期教育中心接受过有督导的 实习训练。
广义的心理发展包含心理的种系发展和心理 的个体发展两个层面的内容。
一、心理的种系发展
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包括动物心 理的进化过程与人类心理的进化过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动物心理的进化过程:动物的心理和 行为的实质——动物心理学(比较心理学) 动物心理学研究从低级动物到类人猿为止的 心理是怎样发生的,又是怎样在适应自然的 情况下逐步从低级形态(感应性)向高级形态( 思维的萌芽)发展的。
儿童青少年发展心理学
参考教材
1.周宗奎主编:《儿童青少年发展心理学》,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 版社。
推荐读物
D. E. Papalia, S. W. Olds, R. D. Feldman. Human Development(9th edition). McGraw-Hill Education Co. and Posts & Telecom Press, 2004 (影印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D. R. Shaffer.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sixth edition). Thomson Learning and China Light Industry Press, 2004(影印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纽曼,纽曼(Newman)著,白学军等译. 发展心理学(上下册). 陕西师范大学 出版社, 2005. [美]劳拉· 贝克著, 朱永新等译 儿童发展.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E· 第5版(Berk, E. L. Child development (the 5th edition). USA:
13.儿童精神科医生(child psychiatrist) 其作用与儿童临床心理学家相似。但是, 精神科医生能从事生物医学方面的治疗。
14.儿童发展、教育、家庭发展、护理、社 会工作方面的高校教授(college/university professor in child development, education, family development, nursing, social work)
二、现在:现状 儿童心理研究势头旺盛,成人心理研 究蓬勃发展 中国的发展心理学 历史坎坷曲折、现状长足发展、未来 欣欣向荣
1. 起步阶段:20世纪初期
中国发展心理学研究相对零乱,并未形成明 晰的框架体系, 这一时期的心理学家包括 :潘菽(1897-1988)、左任侠(1901-1997 )、陈立(1902-2004)、朱智贤(19081991)、刘范(1918-1988)、李伯黍( 1914-)
出版物:1962年出版的《儿童心理学》 (朱智贤编写)成为新中国第一部发展 心理学教材。同时,西方发展心理学的 评介工作也逐步展开,皮亚杰(J. Piaget)、瓦龙(H. Wallon)等的理论 进入中国。
1930年美国心理学家何林渥斯(H.Z.Hollingwerth) 出版《发展心理学概论》和1935年美国心理学家 古迪纳夫(Goodenough) 出版《发展心理学》 ,标志着该学科的诞生
1940s出现“生命全程”(life-span development) 概念
从1957年起,美国《心理学年鉴》开始用“发展 心理学”代替“儿童心理学” 1970s前后,毕生发展心理学研究兴起
心理种系发展的研究,主要是在达尔文的进 化论思想推动下发展起来的。达尔文的《人 类和动物的表情》一书是这方面的先驱性著 作。而冯特的《民族心理学》则是原始人类 研究的较早著作之一。
二、心理的个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