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的流程笔记知识交流

合集下载

模具车间培训计划内容

模具车间培训计划内容

模具车间培训计划内容一、培训目标本培训旨在提高模具车间员工的技能水平,促进团队合作,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培养员工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员工的职业发展意识,提升企业竞争力。

二、培训对象模具车间所有员工三、培训内容1. 培训内容一:模具基础知识1)模具的原理和结构;2)模具的分类和应用;3)模具的材料和工艺;4)模具的维护和保养。

2. 培训内容二:模具设计与制造1)模具设计基础;2)模具制造工艺;3)模具加工设备和工具;4)模具组装和调试。

3. 培训内容三:模具生产技术1)模具生产工艺流程;2)模具加工工艺;3)模具装配和调试;4)模具质量控制。

4. 培训内容四:团队合作与沟通1)团队合作意识培养;2)沟通技巧和方法;3)冲突解决和协调能力;4)团队目标和责任分工。

五、培训方式1. 理论培训:通过课堂教学、讲座、研讨会等形式,传授模具基础知识、设计与制造、生产技术和团队合作与沟通等内容。

2. 实践培训:通过实际操作、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方式,让员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技能水平和解决问题能力。

3. 辅助培训:通过参观考察、外出学习、互动交流等活动,拓宽员工的视野,增强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六、培训师资培训将邀请公司内外行业专家、资深技术人员担任培训讲师,他们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为员工传授最新的模具技术和管理知识,并解答员工的问题。

七、培训评估1. 定期考核:每月安排员工进行一次模具知识、技能考核,评估员工的学习效果和掌握程度。

2. 实战演练:每季度安排员工进行一次模具生产实践演练,考核员工的技能水平和工作能力。

3. 学习笔记:要求员工每天记录学习收获和实践经验,定期交流总结,促进学习成果的应用和分享。

八、培训计划1. 第一阶段:基础知识培训学习内容:模具的原理和结构、分类和应用、材料和工艺、维护和保养。

培训时间:1个月培训方式:理论培训和实践演练2. 第二阶段:设计与制造培训学习内容:模具设计基础、制造工艺、加工设备和工具、组装和调试。

模具设计设计心得体会范文6篇

模具设计设计心得体会范文6篇

模具设计设计心得体会范文6篇心得是我们不断追求卓越,提升自我的重要途径,心得体会若能引起读者的深思,便能在他们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模具设计设计心得体会范文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模具设计设计心得体会范文篇1在过去的三个星期里面,我经过了自己的专业知识的实践,内容当然就是我的专业模具。

让自己对所谓的模具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许多的以前的想法与观点在这次实践中受到了一个很大层次的正面的冲击,进而逐渐的对它们产生怀疑,接着而来的就是改观,又觉得的理由选择的改观。

仔细一想,原来的自己的对专业的许多的看法其实是无知的,错误的。

所谓的模具,并不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样的容易,那般的简单。

开始感觉到那只不过是极其幼稚,不敢面对现实的懦夫的表现而已。

看着一套又一套小型的模具的所有的组成结构,零件,件件零件的尺寸,想着它们该是如何的加工出来的?如何的进行工艺分析?怎样做才算是最为经济,最为科学的方案?这其中的指导老师的精心讲解,对每套模具构成零件的逐步的耐心剖析,以及同学们的在不懂之处的积极的紧扣主题的提问,在那个产生实践场所形成了一幅又一幅美丽的授业解惑的课堂画卷,同学们挤出时间强抓着笔记,全神贯注的聆听老师的解说之词。

就是连一向只对爱情,对游戏情有独钟的好几位同学,在那里也是自发的拿出笔,拿出纸,在忙碌的强记点什么东西,我想那一定是很重要的台词。

这些就如同是在接受祖国与人民的关于模具方面的检阅一般,毫无退宿,毫无隐退,主动出击,随时期待着自己受到老师的发问。

并不是因为都喜欢这样的爱好,这样的嗜好,而是在于自己心中有真货,自己心中有真情。

在风一样流逝的岁月里,三个星期如昙花一线,弹指最多可以与一挥间相提并论。

但让我们自己学到的东西,那绝对的不是一般可以概括,也不是仅仅的再加上相当二字就可以了得的,绝对的该是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可喜的收获方才罢休。

慢慢的意识到,不是自己学不到,不是自己没本事,没能力学,而是在于自己敢不敢去学,想不想去学,有没有学习的那股子冲劲。

014模具设计proe4.0笔记

014模具设计proe4.0笔记
第十四课
内容
备注
一理论
1)基本曲面
曲面是一种没有厚度、质量、界限的薄膜。一般对较规则的3D零件来说,实体特征提供了迅速且方便的造型建立方式。但对复杂较高的造型设计而言,单单使用实体特征来建立3D模型就显得很困难了,这是因为实体特征的造型建立方式较为固定化(如仅能使用拉伸、旋转、扫描、混合等方式来建立实体特征的造型),因此曲面特征应运而生,提供了非常弹性化的方式来建立单一曲面,然后将许多单一曲面集成为完整且没有间隙的曲面模型,最后再转为实体模型。
合并加厚
偏移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化
曲面特征的建立方式除了与实体特征相同的拉伸、旋转、扫描、混合等方式外,也可由点建立为曲线,再由曲线建立为曲面。此外,曲面间也有很高的操作性,例如曲面的合并(merge),修剪(trim),延伸(extend)等(实体特征缺乏该类特征)。由于曲面特征的使用较弹性化,因此其操作技巧性也较高。
二实例
1)基本曲面基本的曲面创建方式与实体创建相似。平整、拉伸、旋转、扫描、混合曲面例子各做一个(分截面封闭和不封闭两种情况)。
旋转曲面两端开放的混合曲面
2)曲面编辑
延伸:曲面的一个边进行切向或延相同方向加长
修剪:曲面被基准面或其它曲面修剪
合并:两个以上的曲面,完全相交,取需要保留的一侧,生成一个新的整体曲面
加厚:曲面向其法加厚,生成一薄体
偏移:曲面向其法偏移,生成一新的曲面
实体化:封闭的曲面,使其内部填充,生成一个实体
曲面延伸(分相同、切线、逼近三种)修剪

模具设计新人培训计划方案

模具设计新人培训计划方案

模具设计新人培训计划方案一、前言模具设计是制造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因此,培养一批优秀的模具设计师对企业来说尤为重要。

针对模具设计新人的培训,我们制定了以下培训计划,旨在帮助新人尽快适应工作并成为优秀的模具设计师。

二、目标通过培训,使新人掌握模具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设计、分析、加工、装配模具的能力,并能独立完成一定难度的模具设计任务。

三、培训内容1. 模具设计基础知识- 模具概述:模具的定义、分类、结构等- 模具材料:模具材料的选择、特点、应用范围- 模具设计原理:模具设计的基本原理、设计要点等2. CAD/CAM软件的使用- 介绍CAD/CAM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 基本绘图技能:绘制零件图、总装图、零件图和立体图等- 模具设计软件的使用:模具设计软件的功能和应用3. 模具设计实践- 模具设计案例分析:分析现有模具设计案例,了解不同类型的模具设计特点- 模具设计实例:通过实例设计,让新人熟悉模具设计的流程和技巧- 检验与评估:对新人设计的模具进行检验和评估,提出改进建议4. 模具制造加工工艺- 模具制造工艺:模具加工的常用工艺和方法- 加工设备的使用:模具加工工艺的设备、工具和操作技巧- 质量检验与保障:模具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检验和保障措施5. 模具装配与调试- 模具装配基本原理:模具的装配原理和方法- 模具调试技术:模具调试的基本技术和流程- 模具调试案例分析:分析模具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6. 安全生产知识- 模具设计安全常识:模具设计和使用中的安全知识- 安全操作规程:模具设计和加工中的安全操作规程- 模具设计安全意识培养:提高新人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四、培训流程1. 前期准备- 制定培训计划和内容- 安排培训讲师和学习资源- 确定培训时间和地点2. 理论学习- 通过课堂教学、案例分析等方式,向新人传授模具设计的理论知识- 培训讲师进行知识点讲解,学员进行笔记记录并提出问题3. 实践训练- 安排新人进行模具设计实例训练,通过实例设计来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模具设计训练结束后,进行检验和评估,针对问题进行指导和辅导4. 装配调试- 安排新人进行模具装配和调试训练,让他们掌握模具的装配和调试技术- 实际操作过程中,指导员对新人进行现场指导和辅导5. 安全生产教育- 开展模具设计安全教育,让新人了解模具设计中的安全知识和操作规程- 培训结束后,进行安全操作考核,确保新人掌握了安全操作技能五、培训评估1. 培训效果评估- 对培训结束后的新人进行知识技能考核,评估培训效果- 对新人的模具设计作品进行评价,了解他们的设计水平和能力2. 培训满意度评估- 对新人进行培训满意度调查,了解新人对培训的意见和建议- 对培训讲师进行评价,检查教学质量和讲师水平3. 培训后续跟踪评估- 培训结束后,对新人进行一定期限的跟踪评估,了解新人在工作中的表现和进步情况- 根据评估结果,对培训计划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培训效果六、培训师资力量1. 讲师- 培训讲师应具备丰富的模具设计实战经验和教学经验- 讲师应熟悉模具设计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2. 辅导员- 对新人进行模具设计实践训练时,安排有丰富经验的老师进行现场指导和辅导- 辅导员应耐心细致地指导新人,帮助他们解决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七、培训设施和资源1. 教学设施- 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设施,如教室、计算机、绘图设备等- 提供实践训练场地和模具制造设备2. 学习资源- 提供优质的教学教材和学习资料- 提供充足的模具设计案例和实践训练资源八、培训时间和地点1. 培训时间- 培训周期为3个月- 每周培训时间为4天,每天8小时2. 培训地点- 培训地点为企业内的专门教学场地和实践训练场所九、总结模具设计是一门需要丰富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技术活,通过系统的培训,可以使新人快速掌握模具设计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帮助他们成为优秀的模具设计师。

《中文版Moldflow模流分析从入门到精通 2021版》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中文版Moldflow模流分析从入门到精通 2021版》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2
3.2 网格的划 分
3 3.3
Autodesk Moldflo...
4 3.4
Autodesk Moldflo...
5 3.5
CADdoctor模 型修复医生
3.1.1 有限元 网格类型
3.1.2 认识网 格单元
3.2.2 生成网格
3.2.1 设置网格密 度
3.2.3 网格统计
3.3.1 网格诊 断技术
《 中 文 版 最新版读书笔记,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Moldflow模流分 析从入门到精通 2021版》
思维导图PPT模板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参数
文件
模流
模具
方法
浇口
解决
分析
工艺
成型 位置
气辅
案例
网格
缺陷
双色
创建
设计
教学
01 文前内容
目录
02 第1章 Autodesk Moldflo...
03 第2章 创建分析模型
2.1.1 创建节点
2.1.3 创建区域
1
2.2.1 平移实 体
2
2.2.2 旋转实 体
3
2.2.3 3点旋 转实体
4
2.2.4 缩放实 体
52.2Biblioteka 5 镜像实 体2.3.2 创建冷却系 统几何
2.3.1 创建浇注系 统几何
2.3.3 创建模具镶 件几何
第3章 网格规划与缺陷修复
1
3.1 有限元网 格概述
04
1.4.4 选 择分析类型
06
1.4.6 设 置工艺参数
05
1.4.5 选 择成型材料
1.4.7 设置注射 (进料口)位置

单模孔模具生产课程设计

单模孔模具生产课程设计

单模孔模具生产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单模孔模具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2. 学生掌握单模孔模具的设计原理、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3. 学生了解单模孔模具生产过程中的材料选择、加工工艺及质量要求。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CAD软件完成单模孔模具的设计,具备一定的模具设计能力。

2. 学生能运用CAM软件对单模孔模具进行加工编程,具备模具加工能力。

3. 学生能够根据生产实际,对单模孔模具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2. 学生树立质量意识,注重模具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3. 学生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在团队中发挥个人作用,共同完成任务。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具备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本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对模具设计有一定了解,但实际操作能力较弱。

教学要求:教师应采用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单模孔模具设计与制造技能。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团队协作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单模孔模具基础知识:- 模具概述、分类及应用场景- 单模孔模具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设计原则2. 单模孔模具设计:- CAD软件的应用与操作方法- 模具设计的基本流程与注意事项- 单模孔模具的详细设计及图纸绘制3. 单模孔模具制造:- CAM软件的应用与加工编程- 常用模具材料的特点及选用方法- 模具加工工艺流程及加工参数设置4. 单模孔模具生产质量控制:- 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生产过程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质量改进措施及实施方法5. 实践教学环节:- 模具设计及制造操作实践- 案例分析与讨论- 课程设计与评价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1. 第1-2周:单模孔模具基础知识学习2. 第3-4周:单模孔模具设计方法与技巧3. 第5-6周:单模孔模具制造工艺及质量控制4. 第7-8周: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计与评价教材章节及内容:1. 教材第1章:模具概述、分类及应用场景2. 教材第2章:单模孔模具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设计原则3. 教材第3章:CAD/CAM软件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中的应用4. 教材第4章:模具加工工艺、材料及质量控制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表达,对单模孔模具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制造工艺等理论知识进行系统讲解,使学生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本原理。

006模具设计proe4.0笔记

006模具设计proe4.0笔记
1)不分割,中性面2)分割,中性面
3)分割,中性曲线,角度一致4)分割,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曲线,角度不同
拔模特征的建立步骤如下:
参照:1.拔模枢轴:选择中性面或中性曲线
2.拔模曲面:选择被拔模的曲面。
3.拖动方向:与拔模曲面相垂直的面。
分割:可使用曲线或者中性面将拔模曲面分割成两侧,两侧可同时拔模,也可单侧拔模
角度:拔模角度
二实例
1)倒角
角度*D 45*D
2)抽壳3)加筋
4)圆角、抽壳综合零件
5)拔模
第六课
内容
备注
一理论
1)倒角:有D*D、D1*D2、角度*D、45*D四种类型。
2)抽壳:移除某一实体平面,形成薄壳体。(局部厚度可变化)
生成要素:抽壳面为平面,不能与相邻面相切
3)加筋:加筋部位不能位于实体的边缘部位
4)拔模(draft)
拔模命令可建立拔模特征,而拔模角度的范围是-15~15。圆锥面、平面都可以建立拔模特征,此特征可以建立在一个曲面或是一组曲面上。须注意的是拔模特征并不能很成功的建立在圆角特征之后。因此,建议制作拔模特征后才产生圆角特征,这也是最后产生圆角特征的原因之一。

模具设计实训心得体会

模具设计实训心得体会

模具设计实训心得体会模具设计实训心得体会「篇一」1.模具搬运时,注意上下模(或动定模)在合模状双手(一手扶上模,另一手托下模)搬运,注意轻放、稳放。

2.进行模具拆装工作前必须检查工具是否正常,并按手用工具安全操作规程操作,注意正确使用工量具。

3.拆装模具时,首先应了解模具的工作性能,基本结构及各部分的重要性,按次序拆装。

4.使用铜棒、撬棒拆卸模具时,姿势要正确,用力要适当。

5.使用螺丝刀时:a.螺丝刀口不可太薄太窄,以免紧螺丝时滑出。

b.不得将零部件拿在手上用螺丝刀松紧螺丝。

c.螺丝刀不可用铜棒或锤子锤击,以免手柄砸裂。

d.螺丝刀不可当凿子使用。

6.使用扳手时:a.必须与螺帽大小相符,否则会打滑使人摔倒。

b.扳手紧螺栓时不可用力过猛,松螺栓时应慢慢用力扳松,注意可能碰到的障碍物,防止碰伤手部。

7.拆卸零部件应尽可能放在一起,不要乱丢乱放,注意放稳放好,工作地点要经常保持清洁,通道不准放置零部件或者工具。

8.拆卸模具的弹性零件时应防止零件突然弹出伤人。

9.传递物件要小心,不得随意投掷,以免伤及他人。

10.不能用拆装工具玩耍、打闹,以免伤人。

模具设计实训心得体会「篇二」在忙忙碌碌的几周里,我们结束了我们非常喜欢的模具钳工课,我们在这短短的时间里,不仅仅做出了锤子、二类样板,而且更加磨炼了我们的意志力和技术能力。

在这里我们看见了老师的辛勤工作和同学间的相互帮助,使我们看似是在短短的几周时间完不成的任务都在规定时间圆满并且在老师肯定的情况下赢得了我们一个又一个的成功。

我们的实训本次主要的内容有拆装冲压模具、模具的安装及维修。

拆装模具是我们进行的第一项内容。

做什么事,都要从简单的事做起,模具也不例外。

对于拆模具来说,我们学模具的应该都不陌生。

首先要认清模具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从上到下依次是:模柄、上模座、导套、垫板、凸模固定板、凸模、钢性卸料板、导料板、凹模、导柱、下模座板及相应的螺钉、销钉所组做成。

拆模具应先从导套、导柱入手。

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模具制造工艺学》教案设计

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模具制造工艺学》教案设计

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模具制造工艺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o学生能够掌握模具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

o学生能够了解模具制造过程中材料选择、热处理、加工设备及工艺流程。

o学生能够熟悉模具制造中的质量控制标准和检测方法。

2.能力目标:o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模具制造工艺方案的初步设计。

o学生能够熟练操作模具制造中的常用设备和工具。

o学生能够分析和解决模具制造过程中的简单技术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o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注重模具制造中的安全规范。

o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协调能力。

o激发学生对模具制造技术的兴趣,鼓励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4.重点内容:o模具制造工艺的基本流程。

o模具材料与热处理技术。

o模具加工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o模具制造中的质量控制与检测。

5.难点内容:o模具制造工艺方案的优化设计。

o模具加工中的精度控制与误差分析。

o复杂模具结构的制造工艺。

三、教学方法6.讲授法:用于讲解模具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和理论知识。

7.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模具制造中的实际问题,促进知识内化。

8.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模具制造案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9.实验法:在实验室进行模具制造实操,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10.多媒体教学:利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资源1.教材:《模具制造工艺学》及相关参考书。

2.教具:模具模型、加工设备示教板。

3.实验器材:模具加工机床、测量工具、刀具等。

4.多媒体资源:课件、教学视频、动画演示等。

五、教学过程六、课堂管理1.小组讨论:每组分配明确的任务,确保每位学生都参与讨论,鼓励积极发言。

2.课堂纪律:制定课堂规则,明确奖惩机制,确保课堂秩序。

3.激励措施: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七、评价与反馈1.课堂小测验:每节课后进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课后作业:布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并提交。

饭盒塑料模具课程设计

饭盒塑料模具课程设计

饭盒塑料模具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饭盒塑料模具的基本结构及其在设计中的作用;2. 学生能够了解塑料模具的制作过程,包括设计、材料选择和加工技术;3. 学生能够认识并描述不同类型的饭盒模具设计特点及其适用场合。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基本的几何图形和比例知识进行饭盒模具的平面设计;2. 学生能够通过计算和草图设计,实践模具尺寸的确定和功能布局;3. 学生能够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技术,如CAD软件,进行模具设计的初步操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发展对工业设计和制造的兴趣,认识到设计对生活质量的影响;2. 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3. 学生能够养成环保意识,了解塑料模具对环境的影响,并在设计中考虑可持续性原则;4. 学生能够在团队协作中发展沟通与协调能力,尊重他人意见,共同完成设计任务。

本课程旨在通过实践和理论学习,使学生能够结合日常生活需求,运用相关知识和技术,设计出既实用又符合环保原则的饭盒塑料模具。

课程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级知识深度,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责任感。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教师可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评估,确保学生能够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

二、教学内容1. 饭盒塑料模具基础知识:- 模具的定义、分类及功能;- 塑料材料的基本性质及其在模具中的应用;- 饭盒模具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2. 饭盒模具设计原理:- 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流程;- 常见饭盒模具的设计特点;- 模具尺寸的确定和功能布局。

3. 饭盒模具制作技术:- 模具设计的草图绘制和CAD软件应用;- 塑料模具的材料选择和加工工艺;- 模具的组装和检测。

4. 环保与可持续性设计:- 塑料模具对环境的影响;- 环保型塑料材料的应用;- 可持续性原则在模具设计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课时:饭盒塑料模具基础知识学习;第二课时:饭盒模具设计原理及案例分析;第三课时:饭盒模具制作技术及实践操作;第四课时:环保与可持续性设计理念探讨。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第2版)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第2版)

05
2.5冲裁模 的基本类型 与构造
2.8精密冲裁工艺 与模具设计
2.7冲裁模设计举 例
思考与练习题
1
3.1弯曲变形 过程分析
2
3.2弯曲件质 量分析及控制
3
3.3弯曲工艺 计算
4
3.4弯曲工艺 设计
5
3.5弯曲模具 设计
3.6弯曲模设计 举例
思考与练习题
1
4.1拉深变形 过程分析
2
4.2拉深件质 量分析及控制
设计方法与步 骤
3
8.3冲压模具 材料及热处理
4 8.4冲压工艺
与模具设计举 例
5
思考与练习题
作者介绍
同名作者介绍
这是《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第2版)》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这是《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第2版)》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精彩摘录
精彩摘录
3
4.3拉深工艺 计算
4
4.4拉深工艺 设计
5
4.5拉深模具 设计
4.6拉深模设计 举例
思考与练习题
5.1多工位级 1
进模的排样设 计
2
5.2多工位级 进模典型结构
3 5.3多工位级
进模主要零件 设计
4 5.4多工位级
进模的图样绘 制
5
思考与练习题
01
6.1翻边
02
6.2缩口
03
6.3旋压
04
6.4胀形
06
思考与练习 题
05
6.5覆盖件 成形工艺与 模具
7.1冷挤压工 1
艺分类及冷挤 压金属变形特 点
7.2冷挤压原 2

《UG NX 12 0模具设计完全学习手册》读书笔记模板

《UG NX 12 0模具设计完全学习手册》读书笔记模板

4.1 UG NX文件的操作 4.2创建体素 4.3三维建模的布尔操作 4.4拉伸特征 4.5旋转特征 4.6倒斜角 4.7边倒圆 4.8 UG NX的部件导航器 4.9对象操作
5.1曲线线框设计 5.2创建简单曲面 5.3创建自由曲面 5.4曲面分析 5.5曲面的编辑 5.6曲面倒圆 5.7 UG曲面零件设计实际应用1——香皂盒 5.8 UG曲面零件设计实际应用2——水杯盖 5.9 UG曲面零件设计实际应用3——微波炉面板
6.1装配设计概述 6.2装配导航器 6.3装配约束 6.4 UG装配的一般过程 6.5编辑装配体中的部件 6.6爆炸图 6.7综合范例——轴承座
7.1模型的测量 7.2模型的基本分析
8.1 UG NX图样管理 8.2视图的创建与编辑 8.3工程图标注与符号 8.4工程图设计范例
9.1注塑模具的结构组成 9.2 UG NX Mold Wizard简介 9.3 UG NX Mold Wizard模具设计工作界面 9.4 UG NX Mold Wizard参数设置
16.1模架的作用和结构 16.2模架的设计 16.3标准件
17.1浇注系统的设计 17.2冷却系统的设计
18.1镶件设计 18.2滑块机构设计 18.3斜销机构设计
19.1物料清单(BOM) 19.2模具图
20.1概述 20.2模具坐标 20.3设置收缩率 20.4创建模具工件 20.5模型修补 20.6创建模具分型线和分型面 20.7创建模具型芯/型腔 20.8创建模具分解视图
14.1拔模分析 14.2厚度分析 14.3计算投影面积
15.1带滑块的模具设计(一) 15.2带滑块的模具设计(二) 15.3带滑块的模具设计(三) 15.4带镶件的模具设计(一) 15.5带镶件的模具设计(二) 15.6带滑块与镶件的模具设计 15.7含有复杂破孔的模具设计 15.8一模多穴的模具设计(一) 15.9一模多穴的模具设计(二)

UG学习笔记5-07Xx

UG学习笔记5-07Xx

1、访问机房共享文件服务器的方法:软件、鼠标、键盘功能基础+建模:长方体、圆柱体、球体来拼成零件。

孔、管道、圆台、腔体、键槽等命令。

基本曲线或S草图画平面图、X拉伸、R旋转等命令生成实体。

平面图的设计方法:法一:基本曲线来画(一般用于半参数化设计)1、在曲线工具最后面的小箭头中调出“基本曲线”命令。

2、用直线、圆弧、圆、圆角、修剪等命令画出线条。

画图时边画边输入尺寸,后期修改不太方便,所以一般用于半参数化设计。

3、用X拉伸、R旋转、扫描、管道等命令得出3D实体或曲面。

4、然后添加圆角、倒角、拔模、打孔、键槽等细节特征。

法二:用草图S工具来设计。

(后期修改方便,一般用于产品的全参数化设计。

重难点)**注:优化设置:首选项----草图----尺寸标签----值。

**草图基本设计思路:** (注:UG4中要先插入----基准----基准Csys---ACS)1、用草图S--选绘图平面--中键确认--进入草图设计界面2、用直线、圆弧、镜像、P投影、T修剪等命令画出大概轮廓。

[草图大概轮廓要和实际图形相似]3、用X命令添加约束(水平、垂直、平行、相等、相切、对齐等)4、调出延迟评估的工具,并点下该按钮。

(作用是让图不实时更新)5、用D命令自动标注尺寸,且边标注边改数字。

6、标注并改完所有尺寸后再点延迟评估图标,对图形进行更新。

7、用X约束或D标注命令检查图形是否缺少约束8、Ctrl+Q或Q保存并退出草图设计界面。

9、用X拉伸、R旋转、扫描、管道等命令得出3D实体或曲面。

10、然后添加圆角、倒角、拔模、打孔、键槽等细节特征。

*********************************************************UG工程图生成思路:1、进入工程图模块:起始----制图(Ctrl+Shift+D)2、对话框:选择纸型----选择视角----比例----单位(毫米、英寸)注:纸型和比例如果设置不合适,后期可以在部件导航器-----鼠标右键点击Sheet----编辑图纸----在对话框中修改纸和比例等。

学习proe5.0详细的笔记

学习proe5.0详细的笔记

PRO/E概述:一、工业设计(CAID)模块工业设计模块主要用于对产品进行几何设计包括:PRO/3DPAINT(3D建模)、PRO/ANIMATE(动画模拟)、PRO/DESIGNER(概念设计)、PRO/NETWORKANIMATOR(网络动画合成)、PRO/PERSPECTA-SKETCH(图片转三维模型)、PRO/PHOTORENDER(图片渲染)几个子模块。

二、机械设计(CAD)模块机械设计模块是一个高效的三维机械设计工具,它可绘制任意复杂形状的零件。

在实际中存在大量形状不规则的物体表面,如图1中的摩托车轮轱,这些称为自由曲面。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曲面产品的需求将会大大增加。

用PRO/E生成曲面仅需2步~3步操作。

PRO/E 生成曲面的方法有:拉伸、旋转、放样、扫掠、网格、点阵等。

由于生成曲面的方法较多,因此PRO/E可以迅速建立任何复杂曲面。

包括:PRO/ASSEMBLY(实体装配)、PRO/CABLING(电路设计)、PRO/PIPING(弯管铺设)、PRO/REPORT(应用数据图形显示)、PRO/SCAN-TOOLS(物理模型数字化)、PRO/SURFACE(曲面设计)、PRO/WELDING(焊接设计)三、功能仿真(CAE)模块功能仿真(CAE)模块主要进行有限元分析。

我们中国有句古话:“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主要是讲事物内在特征很难把握。

机械零件的内部变化情况是难以知晓的。

有限元仿真使我们有了一双慧眼,能“看到”零件内部的受力状态。

利用该功能,在满足零件受力要求的基础上,便可充分优化零件的设计。

著名的可口可乐公司,利用有限元仿真,分析其饮料瓶,结果使瓶体质量减轻了近20%,而其功能丝毫不受影响,仅此一项就取得了极大的经济效益。

包括:PRO/FEM~POST(有限元分析)、PRO/MECHANICA CUSTOMLOADS(自定义载荷输入)、PRO/MECHANICA EQUATIONS(第三方仿真程序连接)、PRO/MECHANICA MOTION(指定环境下的装配体运动分析)、PRO/MECHANICA THERMAL(热分析)、PRO/MECHANICA TIRE MODEL (车轮动力仿真)、PRO/MECHANICA VIBRATION(震动分析)、PRO/MESH (有限元网格划分)。

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塑料模具设计》教案设计

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塑料模具设计》教案设计

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塑料模具设计》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o学生能够理解塑料模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

o掌握塑料模具设计的主要步骤和关键要素,包括分型面设计、浇注系统设计、冷却系统设计等。

o熟悉常用塑料材料的特性和选择原则。

2.能力目标:o能够独立完成简单塑料模具的设计任务。

o能够根据产品要求选择合适的塑料材料和模具结构。

o运用CAD软件进行塑料模具的三维建模和模拟分析。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o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在设计中勇于尝试新方法。

o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提升沟通与协作能力。

o树立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确保设计的模具符合生产要求和安全标准。

二、教学内容4.重点内容:o塑料模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o分型面设计、浇注系统设计、冷却系统设计等关键环节。

o常用塑料材料的特性和选择原则。

5.难点内容:o复杂模具结构的理解和设计。

o C AD软件在塑料模具设计中的应用。

o模具设计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成本控制。

三、教学方法6.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系统传授塑料模具设计的基础知识和理论。

7.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针对具体设计案例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8.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塑料模具设计案例,进行详细剖析,帮助学生理解实际设计过程。

9.实验法:通过实验室操作和模拟设计,让学生亲身体验模具设计过程,加深理解。

10.多媒体教学:利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展示模具设计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11.网络教学:利用在线学习平台,提供额外的学习资源和交流渠道,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互动。

四、教学资源1.教材:《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及相关参考书籍。

2.教具:投影仪、电脑、白板等教学辅助设备。

3.实验器材:塑料模具设计实验箱、CAD软件、3D打印机等。

4.多媒体资源:课件、教学视频、设计案例库等。

五、教学过程六、课堂管理1.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指定一名组长,负责协调组内讨论和分工。

_模具结构设计笔记1

_模具结构设计笔记1

1.装配中,所有的顶针,螺丝,导柱,回针,销钉2.模具装配图,可以不画剖面线第2章:YS02-小行位一、处理一个产品首先要考虑的两大要素:1.出模可能性2.出模斜度二、一般工厂的模具设计师究竟要做些什么东西呢?(1)模具设计师分成几个档次:五级:学徒、四级:助理工程师、三级:IC(独立设计一般的模具)、二级:IB(独立设计中等难度的模具)、一级:IA(全面处理复杂模具,与其它部门沟通,处理产品缺陷。

工资6000-10000块)、(2).模具设计师只能得100分,得99分就是错的。

不允许有任何的错误!(3)工程师做:出零件图、2D排位图、3D分模图、订材料、线割图、模胚报价图、做开模检讨、改模图。

三、学习时候注意的问题: (1)把老师将的模以记忆(2)画一个图纸要多想:这个东西用2D图画出来是什么形状?在模具当中是处于什么位置?在位置上是起什么作用?是固定的,还是什么运动的? 是什么受力作用?是用什么材料做出来的?是什么工艺加工出来的?四、在工厂模具设计师的第一手资料就是模具设计依据:①产品: 3D图、2D图、样板(拿去抄数画图报价)②客户的要求:这个产品起什么作用、表面的要求:(晒文、镜面、表面光洁度要做到多少)五、①产品的材料是什么②一模几穴:1x2 Cav ③客户啤机(注塑机):100TON(吨) 啤机四根导柱是410x410。

如果设计成450x450模架,模架装不上啤机,客户就不要模具。

要查看啤机最大容模量。

③客户要求产品成型周期: MOLDFIOW 分析:15s(来选择流道和胶口的大小)④模具的使用(生产)寿命:一级模:100万-200万啤(次)、二级模:50万-100万啤、三级模:30万-50万啤、四级模:10万-20万啤、五级模:10万啤以下(垃圾模具)六、产品分析内容:(1)PL(parting)拔拉面(2)Slide 那些地方要做侧面行位(3)有没有枕位和插穿位,产品壁孔:能枕则枕;不枕就碰;碰不到就插。

模具知识点总结笔记大全

模具知识点总结笔记大全

模具知识点总结笔记大全一、模具的定义和分类1. 模具的定义模具是在生产中用来生产零件的工具。

它包括模具的生产和设计。

模具可以生产机械零件、塑料制品、压铸、铸造、玻璃制品等。

模具工艺和模具材料的选择,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生产的效率和经济效益。

2. 模具的分类模具根据不同的用途和生产工艺,一般可以分为压铸模具、塑料模具、冲压模具和其他特殊模具。

其中,压铸模具是用来生产金属零件的模具;塑料模具是用来生产塑料制品的模具;冲压模具用于金属冲压,包括冲剪模和冲压模。

二、模具的设计和制造1. 模具设计模具设计是指根据零件的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设计出模具的结构和零部件尺寸、工艺、材料等内容。

模具设计需要考虑零件的性能、形状、精度、批量、成本等因素,同时还需要考虑模具的可制造性和生产工艺。

2. 模具制造模具制造是指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生产模具的零件和组装成模具的过程。

模具制造包括材料采购、数控加工、热处理、装配和调试等环节。

模具的制造工艺和精度要求非常严格,需要高精度的数控机床和高技术的加工人员。

三、模具的材料和热处理1. 模具的材料模具的材料一般要求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韧性、耐磨性和耐蚀性等特点。

常用的模具材料有工具钢、合金钢、硬质合金、陶瓷等。

不同的材料适合不同的模具种类和生产工艺。

2. 模具的热处理模具的热处理是为了改变模具的组织结构和性能,提高模具的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和热稳定性等。

常用的热处理方法有淬火、回火、渗碳、氮化等。

热处理的方式和参数要根据模具的材料和设计要求进行选择。

四、模具的使用和维护1. 模具的使用模具的使用需要按照生产工艺要求,进行模具的安装、调试和生产操作。

在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生产工艺文件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的效率。

2. 模具的维护模具的维护是保证模具长期使用和生产效率的关键。

模具的维护包括清洁、保养、润滑、更换易损件等。

此外,还需要对模具进行定期的检查、修复和加工,及时发现和解决模具的问题,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具设计的流程一、塑料制品图及实样的分析和消化1、制品的几何形状2、制品的尺寸公差及设计量准确3、制品的技术要求(即技术条件)4、制品的外观要求二、注塑机型-号的确定三、型腔数量的确定及型腔的排列:如:1、制品的重量与注塑机的注射量2、制品的精度3、制品有无侧抽芯及其处理方法等四、模具钢材的选用五、分型面的确定1、不影响制品外观要求2、有利于保证制品的精度3、有得于模具加工特别是型腔的加工六、向分型与抽芯机的确定七、模架的确定和标准件的选用八、浇注系统的设计九、排气系统的设计十、冷却系统的设计十一、顶针系统的设计十二、导向装置的设计十三、模具主要零件图的绘制十四、设计图纸的校对十五、设计图纸的会签宽150、长200、方称1520模架顶出行程=产品形状高度+10—15毫米SP支撑柱是为了防止公模板的变形,设计时应尽量靠于模具中间位置能大量大,能打圆的不打方的。

GP导柱:有间隙过盈和过渡三种配合间隙:孔大柱小过盈:不大不小过渡:可能孔大,也可能柱大RP回位环:顶出完成后,两倍于顶出行程+20毫米弹簧为导柱的2倍EGP保护顶出的回位RP导柱固定于顶针板,模仁即称型腔顶出形成鞘主要控制顶针顶计行程三、板模俗称大水口,两板模俗称细水口母模即A板也是前模,公模即B板也称后模灌嘴:将注塑机的熔料引入模具流道定位环:模具在安装到注塑机时起定位作用顶针:顶出成品的零件冷料:启动将先入模具部分的那部分料贮存起来,以防止流入成品,影响成品的质量运水:冷却和加温系统RP弹簧:是先复位的一种机构的一种装置,是为了成品在顶出后,弹簧将顶板首先压回来,防止顶针撞到母模仁,从而损坏模具支撑柱:加强公模板的强度,减少公模板变形垃圾钉:装在顶针板与固定板间,一般高度为5mm作用是防止杂物掉在下固定板上,下顶针板回位后,撞上杂物以免影响顶出行位即指滑块承板即指承受压力的板公模右下角,母模左下角产生基准模座。

单边2度水口倒勾顶针呈“Z”字形冷料进在模具中心位置主流道:是主流道与型腔浇口的一段通道,它将从主流道流入的熔体分配到型腔的各个部分或不同型腔,起着对熔体的分流转向作用。

浇口:浇口是由分流道能向型腔的一小段流道,是进入型腔的门口,浇口是浇注系统中长度最短,截面最小的一段,但却是最重要的一部份冷料穴:冷料穴的作用,是搜集熔体流动的前锋冷料,避免冷料进入型腔,对塑料制件造成不利影响。

PROE2001、中英文对照版本修改方法:功能→选项→当前进程→选项输入→menu→tvanslation both→增加改变另存为:Configpro→OK映射键:→新增→输入代码→暂停健盘→输入→记录→步骤→停止→确定→保存→确定变R倒圆角:创建→实体→倒圆角→高级→完成→可变的→(曲面—曲面)→完成不分割的曲面拔模:创建→曲面→拔模→中平面→完成→扭曲→不分割→常数→完成→独立曲面→先要拔模的曲面→完成全圆角:创建→实体→倒圆角→高级→完成→完全倒圆角→边对→完成过曲线倒圆角:创建→实体→倒圆角→高级→完成→通过曲线→(曲面-曲面)→完成→曲线链→选取全部→完成→确定滚球过渡倒圆角:创建→实体→倒圆角→高级→完成→常数→曲面-曲面→完成→选需要倒角的两个面曲面切割实体:特征→创建→切减材料→使用面组→实体→完成分模的设计:一般分为三种情况:1、塑料制作全部留在动模一侧。

2、塑料制作全部留在定模一侧。

3、塑料制作件在动模和定模中各留有一部份。

分模面的选取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保证模具的结构简单2、有利于塑料制作件的脱模3、保证塑料制作件的尺寸精度4、保证塑料制作件的外观5、保证型腔排气顺利创建一模多穴时,模具模型中将存在多个单一的参考模型,它们都具有独立的名字,而且都参考相同的设计模型最重要的,最关健的一步是分模面的建立,分模面必须遵守两个基本原则;(1)分模面必须与工件或模具体积块完全相交以形成分割。

(2)所设计的分模面不能自我想交。

拔模斜度:成品深度越大,斜度应适当减小,成品深度越小,拔模斜度越大。

倒勾一般做成滑块或斜顶,但滑块费用高子斜顶。

如客户方面没有规定,最好做成斜顶靠破面:即通孔产品流道在靠孔面上加工的。

公模B板能尽量厚就尽量加厚。

母模厚度对于一般产品来说是产品厚度的2倍。

斜顶作用:1、退出倒勾2、顶出产品模仁不能大于顶针板四周,水路离产品最边不能小于8毫米。

水路有M6和M8即宽6毫米或8毫米的水路。

M10、等。

拔模一般采用减胶拔模。

替换前先复制一个曲面截面SECTIDH。

或SEC:A—A中译英。

两产品边若不走水路中间距离大约留20左右毫米的距离。

分流道一般比主流道小1毫米。

分流道一般取35`或45`整数的角最小不能低一30`的角。

分流道一般采用细线体现1、proe3D转2D乘以25.4分好中心线,中心线应该以产品最大轮廓为中心线,然后复制原图乘以缩水。

2、复制已缩水的图,留下前后视图与剖视图将其多余的删除,并将前后视图镜像。

3、定模仁,模仁的大小应根据产品的大小来决定,就是从产品的中心线到胶位的距离再加上25—30毫米的数值,两个数值加得一个整数,如果中心线以下没有胶位的,就只要偏移25—30毫米的距离即可。

4、定模胚,模胚的大小应根据模仁的大小来决定,即模仁的长宽各加100所得此模仁的总长为100+100,宽为120+100。

抽订模仁型号为CI-2022,但为了模胚不造成浪费,也可适当调整模胚大小,适合此模仁的模胚为CI-1820。

5、设置流道,添加定位环与唧嘴,定位环应下沉面板5毫米。

唧嘴与模仁间的距离应尽量短,流道的正中央应放顶针并做冷料穴。

6、排顶针,顶针应排在胶位的最底点,且容易粘模的地方。

顶针大小尽量用一致的。

7、排运水及螺丝,运水不能与螺丝有干涉,它们之间最小的距离为2.5毫米左右。

8、其它零件设计顶杆孔,必须放在唧嘴相对应正下方,支撑柱放在受力最大的位置,排数尽量平衡均匀,弹簧的行程等于顶针面板到B板之间距离乘以2倍加上10。

台资港资镶件刀子母模仁模肉公模仁呵肉水口针水口边,大拉捍,CPC、CP司筒套筒,顶管C板方铁支撑板托板上顶出板面针板下顶出板底针板导柱车直司GP导套托司GBRD 回针,回位针铜公电板滑块行位零宽定位块边锁。

斜梢斜顶阻销垃圾钉EGP 中托司热流道的问题发生在三处:1、浇口直径2、浇口长度过3、喷嘴孔径模仁不能大于顶针板四周模具PRO高级功能→切除→选择要被切除的对象→选择参考零件。

母模厚度对于一般产品来说是产品厚度的2倍。

第一角画法:P——W——S第三角画法:P——S——WP观察者、W产品、S投影面一般拔模角选0.5度左右。

锁螺丝深度=1.5—2倍左右。

流道离产品2—3毫米,在确认没有顶针的情况下。

一般情况下O型环防止漏水。

模仁边的螺丝离水路边螺丝留了3—5毫米空间。

流道边离产品内边2—3毫米左右。

流道接合处须有顶针。

行程顶出鞘模具大就装大的。

顶针到产品内边05—1毫米以上,尽量保证整数,标注尺寸时尽量靠模具的基准角标注。

一般唧嘴——与平面深度为3毫米。

CAD安装点击ACAD文件安装完成后点击破解补了adeskcn(注册表项)激活,将破解补了拷贝安装盘PROE安装双击CKAK后点击LND2000注册安装文件的注册号码。

瑞星安装点击RA V文件找到Setup文件双击即可,Vq安装后需把破解布了拷到安装文件下。

一般分型面凹模一侧开设一条深0.025—0.mm宽1.5—6mm的排气槽,亦可利用顶杆。

型腔型芯镶块排气。

分型面的方向尽量采用与注塑机开模是垂直方向,形状有平面、斜面、曲面,选择分型面的位置时:(1)分型面一般不取在装饰外表面或带圆弧的转角处。

(2)使塑件留在动模一边,得于脱模。

(3)将同心度要求高的同心部分放于分型面的同一侧,以保证同心度。

(4)轴芯机构要考虑轴芯距离。

(5)分型面作为主要排气面时,分型面设于料流末端,灌嘴偏位,KO孔也要跟着偏位。

浇注系统的组成及设计原则:1、组成:由主流道、分流道、内浇口、冷料穴等结构组成2、浇注系统的设计原则:(1)考虑塑料的流动性,保证流体流动顺利,快、不紊乱。

(2)一模多腔时,防止大小相差悬殊的制作放一模内。

(3)避免熔体正面冲出小直径型芯或脆弱的金属镶件。

(4)进料口位置和形状要结合塑件的形状和技术要求确定。

(5)流道的进程要短,以减少成型周期及减少废料。

冷料穴与拉料杆的设计:1、带“Z”字型头拉料杆的冷料穴。

2、带球型头拉料杆的冷料穴。

3、无拉料杆的冷料穴。

加强筋的设计原则:1、中间加强筋要低于外壁0.5mm以上,使支承面易于平直。

2、应避免或减小塑料的局部聚积。

3、筋的排列要顺着在型腔内的流动方向。

嵌件的设计:为了增加塑料制品整体或某一部份的强度与刚度,满足使用的要求,常在塑件体内设置金属嵌件。

由于装潢或某些特殊需要,塑料制品的表面常有文字图案。

1、标志,2、凹凸纹,如把手旋钮,手轮制品的固边以增加磨擦力,凹凸纹要做成有纹,以便于脱模。

3、花纹:凹凸纹,皮革纹,桔皮纹,汶浪纹,点格纹,菱形纹。

加式花纹方法;电火花加工,照像化学磨蚀,雕刻,冷挤压。

1、模具设计前客户一般会给哪些要求?(1)模具材料,(2)精度要求,(3)外观要求,(4)缩水,(5)分模面2、模具设计怎样和客户确认模具要求?(1)水口位置(2)产品外形结构。

3、一般加工机床的最大精度?(1)火花机0.01(2)铣床:0.02 (3)车床0.01 (4)线割0.05 (5)磨床0.005.4、插件模具怎样设计?镶件组合5、如何补好三视图?(1)长对正,(2)高、平、齐,(3)宽相等第三角法的识别符号:1、调产品,缩水2、设计模仁大B3、简单模座大B4、设计水路,螺丝5、设计浇注系统定位环6、顶出系统7、设计、EGP、RP、SP、导柱8、组立图标注9、核对1、如果模具的冷却水道太长,在成型过程中,会使水温变化增大,入水口与出水口温度相差很大,针对此问题,为保证冷却效果,加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水路。

2、相交水道通常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插入镶件,使冷却液改变流向。

3、如果模具中成品的部份是以镶件方式镶刀模板,其冷却水路的分布最好采用围绕镶件的方法。

导柱(边钉,导销)可分为有边和托边,(也称普通型和阶梯型)起定位导向作用,保证各类机构在工作过程中定位、定向。

导套(胚司):可分为直司和托司,起定位导向作用,配合边钉一同使用。

回针(护针):保持顶针板活动顺滑,并确保顶针回复原位。

针板边:用作顶针板定位之用,乘托顶针板的重量,使顶出及回复时更顺畅,保证顶针能正确垂直地顶出制品中托司:配合针板边一同使用,运用中托司设计使顶针板定位更加精确。

水口边(拉杆):乘托上模重量,限制定模面板,水口推板,A板之间的行程。

水口介子:固定于水口边末端,作用是限制定模面板,水口推板与A板的行程距离,防止A板脱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