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正统问题的研究
三国时期的政治思想
三国时期的政治思想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从220年到280年,这段时间的政治思想是极为重要的。在这个时期中,中国发生了重大的政治变化,也涌现出了许多具有影响力的思想家。本文将介绍三国时期的政治思想,并分析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一、三国时期政治背景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战乱频繁的一个阶段,自东汉末年末年开始到西晋的成立为止。这段时间内,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都遭受了巨大的破坏,尤其是在东汉末年,政局更是动荡不安。此时的中国主要分裂成为三个政权,分别为曹魏、蜀汉和东吴,每个政权都有自己的主张和理念。
二、曹魏的政治思想
曹魏是三国时期最为强大的政权,其政治思想主要是继承汉朝的传统,强调君主专制和法律,推行儒家思想,支持封建等级制度。其中,司马昭是曹魏时期的重要思想家和政治家,他提出了“封建帝王论”,主张君主应该掌握权力,并且该权力应该是天赐
而非委任的。司马昭认为,君主应该尽可能扩大自己的权力,坚决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反对对等制,提高君权统治。这种政治思想在曹魏时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实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蜀汉的政治思想
蜀汉是三国时期的另一个政权,其政治思想主要是以道家思想为主,注重道德、节俭和廉洁。刘备则是蜀汉时期的代表性思想家,他主张修身齐家,以身作则,强调以仁爱为本。刘备提出了“敬天怀人”、“宽以待人”等思想理念,强调仁爱为政,慈悲为怀,以此来加强政权的合法性和凝聚力。蜀汉的这种政治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统治集团的稳定性和公信力。
四、东吴的政治思想
东吴是三国时期的另一个政权,其政治思想以道家思想为主,强调和谐、平衡和自然。从孙权到孙策,这种思想传承了下来,并逐渐成为了东吴的正统思想。孙权主张较为平衡的政治理念,强调以人为本,认为君主应该靠养人来维系自己的统治。孙权提出了“仁政”、“德音”等理念,鼓励百姓自发参与国家事务,增强民
三国时期正统问题的研究
xx 时期正统问题的研究
三国时期是继东汉出现的时代称号,由魏、蜀、吴三个国家鼎立而得名。三国始与220 年曹丕受禅称帝,终于280年晋灭吴。但史家往往以184 年爆发黄巾起义为三国上限,以280 年晋灭吴为三国下限
三国时期是个战争频繁,而又英雄辈出的时期.在官渡之战前,群雄割据.官渡之战后曹操统一北方.而在之后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孙刘联军战胜了曹操号称百万的大军.至此,三国鼎立的雏形基本已经形成.
而后又经过多年,在公元220 年,229 年,221年,曹魏,孙吴,蜀汉分别称帝建国. 由此真正的三国时代开始.
古代中国地区中,皇帝称号只能由一个人使用,但是这时同时出现了三个。
因此,自古以来,三家何为正统的问题一直争论不休.
所谓正统,其正,是名正言顺的意思,统,顾名思义,统一一致的意思。何为正统呢?综合起来就是正确的,必然的,具有时代意义,具有政治客观因素的一种哲学思想。
历史上关于三国时期正统的争论有两个倾向.一是曹魏是正统,另一个是蜀汉为正统.在此不得不可惜正统问题自古就和东吴没有什么缘分.
与三国有关的材料众多,而最被众人所知的的应属<三国演义>,其次专门记载三国历史的就应该算是<三国志>了.这两部书在正统的方面是截然相反的对立,<三国演义>以蜀汉为正统,对蜀汉人物以及事迹各种称赞和神话.以小说的角度来谈,是非常成功的,而以历史的角度,<三国演义>是不可信的.相比之下<三国志>的可信度就非常的高.史家对三国历史的研究也多从此下手.这部史书就是以曹魏为正统.
<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所著.依据有关三国的历史、杂记,在广泛吸取民间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成果的基础上,加工、再创作了这部长篇章回小说.《三国演义》是一本以刘备为中心的书本,它里面的拥刘反曹思想是非常明显的.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对蜀汉甚是偏爱,神话了诸葛亮的智慧,关羽的忠义,刘备的仁厚,子龙的无双武艺.也不符合历史的编造了许多没有的战绩给蜀汉.相反的却缺夸大了曹操的奸险狡诈.诋毁了许多人,其中最受冤屈的就算是周瑜了.公瑾可算
从魏蜀之争看中国历史上的正统标准问题
从魏蜀之争看中国历史上的正统标准问题
□朱新屋
提要:中国历史上的正统之争以魏蜀正统之争最为激烈,其中以陈寿《三国志》与罗贯中《三国演义》的观念最具代表性。前者以魏为正统,后者以蜀为正统。这种不同的正统观念的背后有着不同的正统标准,而这种正统标准之争其实又是重"正"与重"统"之争。在三国正统问题上,重"正"者宗蜀,重"统"者宗魏。
关键词:魏蜀之争;正统;正统标准
(厦门大学历史系福建厦门361005)
饶宗颐指出,中国的历史学和历史学家最重视正统之义,认为"中国史学观念,表现于史学史上,以'正统'之论点,历代讨论,最为激烈"
⑴。而其中最为激烈者,非魏蜀正统之争莫属,成为历代正统论史学家不能不涉及的话题。此前研究魏蜀正统之争的论著已有不少,但均未涉及正统标准问题。即是饶宗颐目前正统论研究的最权威著作《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也没有对此做出详细论述,只简单提出说"正统论可分为时间、空间两范畴"⑵。正统标准之问题,实则为正统之争的关键问题。以陈寿(233-297)《三国志》与罗贯中(约1330-1400)《三国演义》为代表的魏蜀正统之争,其背后并非时代的差异,而是史作者所采用的正统标准不一使然。虽然历代正统论史学家都对这一问题有相对敏感的关注,但唯有近代梁启超(1873-1929)做了较为系统的归纳。他在其《新史学》中对正统标准做了以下六点归纳:
一曰以得地之多寡,而定其正与不正也,凡混一宇内者,无论其为何等人,而皆奉之以正,如晋、元等是;
二曰以据位之久暂,而定其正与不正也,虽混一宇内,而享之不久者,皆谓之不正,如项羽、王莽等是;
孙吴政权正统性观念的构建———兼论吴晋争夺天命
孙吴政权正统性观念的构建
———兼论吴晋争夺天命
◎朱子彦
内容提要 三国政权中,唯独孙吴建国面临合法性、正统性的巨大缺失,孙权把称帝与孙吴政权的正统性、合法性,与“东南有天子气”“紫盖黄旗,运在东南”的说法绑定在一起,以宣传孙吴是天命正统。这在盛行天人感应与谶语、童谣、民谣广为流布的时代中,是很起
捕获人心和政治宣传作用的。孙皓即位不久,魏蜀皆灭,只剩下吴国与西晋对峙。故而符
瑞又被孙皓重新用作二国争天下时的政治策略,因此孙吴这个正统性、合法性最差的政权,反倒成为三国中生存最长的国家,并且以一国之力与北方强大的晋国对峙十多年。
关键词 孙吴政权 正统性 天命 符瑞 国山封禅
〔中图分类号〕K23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21)02-0093-10
王朝的正统性是中国古代传统政治理论的古老命题,它是一个政权赖以存在和延续的重要保证。在“天命论”根深蒂固的中国古代社会,人们普遍接受“君权神授”的观念。这种观念认为:“王天下”并不是民意的结果,而是天意的安排。因此判断一个王朝是正是僭,不能单看其政治势力的大小或军事武装的强弱,而要看其是否获得了绍续古圣治统的天授资格。在古代文献中,常有“天之历数在尔躬”“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天命不可违”一类的表述,它们都是对皇权合法性的宣示。而曾对古代政治历史产生过深刻影响的五德终始说与三统说,也是为了迎合统治者的正统、合法需要而炮制出来的理论工具。马克斯·韦伯曾说人类历史上存在过传统型、神授型、法理型三种不同的政治权威。中国古代的一切政治权威都可归类为神授型,这种说法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在中国古代,政权转移的方式归根结底只有两种,即“古来只有征诛、禅让二局,”①但不管政权以何种形式转移,新崛起的政治权威都必须直面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向世人证明“王天下”是出自于“天命”的安排。
三国志以什么为正统
三国志以什么为正统
三国志以魏国为正统,原因是“自古以拥长安、洛阳为正统,所以《三国志》便尊曹魏为正统,且由于由于《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是西晋朝臣,而西晋继承了魏国,因此《三国志》以魏国为正统。
拓展阅读:
《三国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曹魏、蜀汉、东吴纪传体断代史,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当时魏、吴两国已有史书,如官修的王沈《魏书》、私撰的鱼豢《魏略》、官修的韦昭《吴书》,此三书当是陈寿依据的基本材料,自行采集,仅得十五卷。陈寿前半生是在蜀汉度过,入仕后,受宦官黄皓排挤而不得志。蜀汉灭亡后,陈寿历任著作郎,晚年多次被贬,屡次受人非议,历经十年艰辛,完成了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三国志最早以《魏书》《蜀书》《吴书》三书单独流传。为了避免曹魏的《魏书》与南北朝时期北魏的《魏书》相互混淆,北宋王朝在咸平六年(1003年)将三书合为一书,最终成书。因此《三国志》是三国分立时期结束后文化重新整合的产物。此书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三国志》也是二十四史中最为特殊的一部,因为其过于简略,没有记载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没有记载经济、地理、职官、礼乐、律历等的“志”,不符合《史记》和《汉书》所确立下来的一般正史的规范。
《四库提要》视角下的北宋正统观质疑
此 ,笔者对 《 提要》 所谓 “ 此犹宋太祖 篡立近于魏 , 而北汉 、南唐迹近于蜀 ,故北宋诸儒皆有所避而不伪 魏”的观点不敢苟同,并提 出两点质疑。
[ 中图分类号】G 5 26 [ 文献标志码]E
[ 文章 编号 ] l0 —8 1(0 1 1-06 -0 0 5 24 2 1 )0 0 5 3 “ 统 观 ” 是 历 代 统 治 者 极 为关 注 的意 识 形 态 之 正
径 ,明 确 了 宋 太 祖 的 陈 桥 兵 变 、黄 袍 加 身 是 突 发 事
事有 类乎 蜀 ,为偏 安者争 正统 ,此 孚 于 当代之 论者 也 。寿则身为晋武之 臣,而晋武承魏之 统 ,伪魏是伪
晋 矣 ,其 能 行 于 当代 哉 ? 此犹 宋 太祖 篡 立近 于魏 ,而 北 汉 、 南 唐 迹 近 于 蜀 ,故 北 宋 诸 儒 皆 有 所 避 而 不 伪 魏 。 高 宗 以后 偏 安 江 左 近 于 蜀 ,而 中原 魏 地 全 入 于 金 ,故 南宋 诸儒 乃 纷 纷起 而 帝 蜀 。此 皆 当论 其 世 ,未
学者 “ 不伪魏” ,他们 “ 不伪魏 ”的原 因也并 非为了
回避宋 太 祖篡 立 的事 件 。
《 提要》称 “ 北宋诸儒 皆有所避而不 伪魏” 。关于 北宋诸儒是否 “ 不伪魏” ( 以魏为正统) ,此 问题 比较
复杂 。在北宋学者 当中 ,有 以司马光 的 《 治通鉴》 资 为代表的 “ 不伪魏”的观点 ,同时也有以欧阳修 、苏 洵等人为代表 的 “ 魏”的观点。所 以 《 伪 提要》 不能
中国史学中的正统论
先秦时期的阴阳家邹衍曾提出五德终始说。 邹衍提出,从天地诞生起,人类社会便是按 照五行转移的次序进行循环的。而五德转移 是仿照自然界的五行相克,即土克水,木克 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的规律进行演 替。历史上每一个王朝的出现都有其必然性。
正统是解释政权存在合法性的重要工具,不仅包括血统上的嫡长子 继承制,亦包括文化上的华夷之辨。正统作为政权存在合法性的标 尺,其判断标准包括三个维度:政权来源、是否居中夏,是否有德。
北宋初期,五德终始说为大多数人接受,鲜少有人提出质疑。到北宋中期, 儒学复兴的思潮成为主流,欧阳修首先向五德终始说提出挑战。欧阳修撰写 《正统论》,提出正统之辩,对五德转移政治学说形成冲击。“自古王者之 兴 , 必有盛德以受天命 , 或其功泽被于生民, 或累世积渐而成王业 , 岂偏名 于一德哉 ? ……曰五行之运有休王, 一以彼衰,一以此胜, 此历官、术家 之事。而谓帝王之兴必乘五运者 , 缪妄之说也。”该思想对从前以五德转移 的规律来解释政权合法性的观念提出了挑战,也成为日后五运说消解的重要 因素。
从五运说到正统论,实际上体现了中国古代思想的重要转变。自秦汉以来 , 确立皇权合法性和权 威性的手段主要有四种,一是符谶,二是德运,三是封禅,四是传国玺进过宋以来正统之辩的思 考、讨论,政治家越发重视政权取得过程中的“德”,即君主自身的品质。
叁
三、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体现的正统态度
三国时期政治格局及演变
三国时期政治格局及演变
在三国时期,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经历了多次演变。在
这个时期,中国分裂为三个主要势力,即魏、蜀、吴。每个势力都有
着自己的独特特点和政治动态。
一、三国初始政治格局
三国时期的政治格局最初形成于公元220年,当时曹操统一了北方,并成立了魏国。与此同时,刘备在蜀地建立了蜀汉国,孙权则在东南
沿海地区建立了吴国。这三个国家分别认为自己是正统的天子,开始
了三国鼎立的时代。
二、魏国的政治格局与演变
魏国以曹操为首,他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魏国的政治格
局比较稳定,并在曹操和其子曹丕的统治下逐渐强大起来。曹丕在公
元220年自封为魏王并且正式篡位,建立了魏国。不过,在曹操死后
不久,魏国开始陷入内乱,出现了多次皇位更迭。最终,魏国在公元265年被西晋所灭。
三、蜀汉国的政治格局与演变
蜀汉国由刘备建立,政治格局相对较为稳定。刘备以仁政著称,积
极推行农田改革和重用人才。他的继任者,刘禅,虽然在政治上不如
他父亲有能力,但蜀汉国在刘备子孙的统治下维持相对稳定的局面。
然而,由于长期与魏国作战,蜀汉国耗尽了资源,最终在公元263年
被魏国所灭。
四、吴国的政治格局与演变
吴国由孙权建立,政治格局较为复杂。孙权善于借助各种机会扩大自己的势力,并继续推行了孙家的政策。孙权在位期间,吴国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然而,吴国政权在孙权去世后出现了内部分裂,导致政局动荡。最终,在公元280年,吴国为晋国所灭。
五、政治格局演变的原因
三国时期政治格局的演变主要是由于外部军事冲突和内部政治斗争的影响。魏国、蜀汉国和吴国都希望统一中国,最终导致了长期的战争。各国内部也存在着权力斗争和继承问题,这进一步加剧了政治格局的变化。
正统论与欧阳修的史学思想(2)【范本模板】
正统论与欧阳修的史学思想(2)
发布时间: 2011—6-21 10:26:46 被阅览数:5 次
在欧阳修看来,讨论王朝正统问题必须注意王朝的“兴废之际,治乱之本",要认真“究其兴废,迹其本末”,〔19〕不能以主观好恶或表面形式来判定。自班固撰《汉书》,置赢秦于闰位,历来论秦之历史地位,多为贬斥。欧阳修则不然,他考察了历史的盛衰变化、王朝更迭以及秦由小到大、由弱而强的历史过程,指出:“尧、舜、夏、商、周、秦皆出于黄帝之苗裔,其子孙相代而王,尧传于舜,舜传于禹,夏之衰也,汤代之王,商之衰也,周代之王,周之衰也,秦代之王,其兴也,或以德,或以功,大抵皆弃其弊而代之。"〔20〕在这里,欧阳修指出历史上的王朝更迭,都是因为前朝出现了“衰弊",后之兴起者“弃其弊而代之”,具有“承弊易变”的历史哲理。欧阳修思考自然、社会变化时有一个基本出发点,那就是“《周易》否泰消长之卦”,〔21〕认为“物极则反,数穷则变,此理之常也"。〔22〕欧阳修用这一思想考察历史兴衰,指出秦承周之弊而代之,是合乎“天理自然”的.他还特别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雄的事实,认为秦在这一历史时期,采取了得力措施,努力发展壮大,“始秦之兴,务以力胜”,靠的是功业。欧阳修还指出,后儒因痛恨秦始皇“任法少恩”、“非古自是",进而贬低秦的历史地位,是因人废事。他说:“夫始皇之不德,不过如桀纣,桀纣不能废夏商之统,则始皇未可废秦统也.”〔23〕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欧阳修已不仅仅是为秦争正统,而是用历史学家的眼光,从功业的角度肯定了秦的历史地位,见解非一般士人可比。
三国时期英雄豪杰的乱世纷争
三国时期英雄豪杰的乱世纷争在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被赋予了独特的含义和地位。这个时期,
被普遍看作是英雄豪杰荟萃、战争连绵的乱世。三国时期的乱世纷争
纷纷扰扰,让后世研究者津津乐道。本文将通过论述三国时期英雄豪
杰的乱世纷争,探讨这段时期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一、乱世的正统继承与权力争夺
三国时期的乱世由汉朝的衰落而开始。经历了王莽的新朝以及赤眉军、黄巾军等起义的激烈斗争,曹操最终夺得了控制权,建立了魏国。然而,刘备与孙权都不承认曹操的正统地位,纷纷自立为王,形成了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势。这种权力的争夺导致了后来长达数十年
的战乱和动荡,也为后来的豪杰英雄崛起提供了土壤。
二、英雄豪杰的崛起与争霸
在乱世之中,出现了一大批英勇无畏、智勇双全的英雄豪杰。曹操、刘备、孙权成为了当时最具有影响力的人物。曹操以其丰富的才华和
天赋出色的军事指挥能力,征战四方,威震中原。刘备借助诸葛亮的
聪明才智,建立了以蜀汉为基础的政权,力图一统天下。孙权则凭借
其在江东地区的雄厚基础和稳定势力,巧妙地利用外交手段与曹操和
刘备周旋,保持了自己的独立地位。三者之间的权力互相对立和平衡,形成了充满变数和刺激性的局势。
除了曹操、刘备、孙权,还有许多其他英雄豪杰也在乱世中崭露头角。例如关羽、张飞等蜀汉的五虎上将,周瑜、黄盖等吴国的猛将,
吕布、貂蝉等袁绍麾下的勇将。这些英雄豪杰以其英勇无畏、智勇双全的形象,深入人心,成为了三国时期乱世的代表。
三、战争与政治的交织
三国时期的乱世不仅仅是一场军事与武力的较量,更是一场政治斗争的舞台。在这个时期,战争和政治紧密交织,成为影响乱世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
三国时期的政治斗争和军事发展
三国时期的政治斗争和军事发展在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段动荡不安的时期。不止于此,三国时期也是一个政治斗争和军事发展并存的时期。
三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主要表现是诸侯割据。在东汉末年,由于皇权的衰落,地方豪强逐渐崛起,逐渐成为地方权力的主宰。而在三国时期,由于地域、民族和社会阶层的不同,越来越多的州县独立出来。这导致了一些领袖通过统治、联合或战争获得更加广泛的支持并最终实现了割据。
对于三国时期的政治斗争,我们很难说谁在政治上占有优势,毕竟正面对峙部队很少,主要是在地方上割据导致格局的常胜常败。
而在军事发展方面,三国时期的最大特点是极其广泛的战争。三国时期的战争是发生在士兵和民众之间的战争,三国时期的战争是由一些豪侠、游侠和百姓组成的旅队组成的。这导致了三国时期的军事非常动荡,常常出现向四面八方的奔波和每年都有很多次战争的情况。
在三国时期,虽然各方的军事力量很强大,但是他们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服装装备的不足、战术和军事战略的落后以及获取军事资源的途径不足等等。这些都阻碍了武将们的发展。
总之,三国时期的政治斗争和军事发展是不可分割的。三国时期政治的发展导致了极度分裂的局面,而三国时期的军事发展则表现为战争的广泛和频繁。无论是政治还是军事,三国时期都是一个极其具有分析价值的时期。虽然三国时期的局面在当时非常不安,但它对我们现在的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非常有帮助。
三国时期的政治与军事格局分析
三国时期的政治与军事格局分析【三国时期的政治与军事格局分析】
自东汉末年王莽篡汉失败后,政治宫廷内部的争斗变得异常激烈,这也是著名的黄巾起义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起义平息后,宦官的势力开始崛起,使得政局更加混乱。而在这个时期背景下,三国鼎立的局面逐渐形成,从政治和军事的角度来看,三国时期的政治与军事格局呈现出一定的特点。
一、政治格局
1. 三国之间互相制衡的局面:魏、蜀、吴三国之间相互争夺地盘和资源,形成了一种相对平衡的政治局面。各国在军事力量和地理环境上的因素差异较大,导致了政治格局的相对稳定。
2. 特殊的统治者:三国时期的各个国家都有特殊的统治者。魏国的曹操是野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统一北方并建立了比较稳定的政权;蜀国的刘备是仁义之君,他希望在战乱中保持理想主义的信仰;吴国的孙权善于运用策略,逐渐壮大吴国。
3. 内部的政治斗争:三国内部也存在着政治斗争。魏国内部曹氏家族的权力斗争时有发生,蜀国内部刘备和诸葛亮的权力分配问题也引起了一定的政治波动。吴国的孙权则通过一系列的斗争,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二、军事格局
1. 前期的战争频繁:在三国鼎立的前期,各国之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战争。曹操的征战北方,刘备的南征北伐,以及吴国的扩张,使得整个时期的军事形势紧张。
2. 各自的防线:在三国时期,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防线,以抵御敌对国家的进攻。魏国主要以长江为界,西边依山峻险,南北有水道,自然防线相对较好;蜀国
则依山修筑雄阔的长城,强化南方的军事力量;吴国依托长江和海洋,以水军为主,构筑起强大的海洋防线。
三国时期的割据与统一
三国时期的割据与统一
在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被认为是一个充满战乱与割据的时期。自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爆发以来,中国大地陷入了动荡与混乱之中,各个
地方豪强纷纷割据一方,争夺权力。然而,在这乱世之中,也出现了
一些英雄人物,他们不仅能够割据一方,还有一些梦想能够统一中国。
刘备是三国时期的一个重要人物,他出生在豪门之中,拥有良好的
家世。刘备最初在刘璋手下任职,后来发现刘璋治理不善,于是决定
割据蜀地。刘备周旋于各路豪强之间,最终建立了自己的势力。刘备
以“汉室正统”为旗帜,试图通过割据一方来实现对中国的统一。然而,尽管刘备集结了一批忠诚的部下,但他的势力与曹操和孙权相比还是
微不足道。在刘备逝世后,由其子刘禅继承,蜀汉逐渐衰落。
曹操是三国时期的另一个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曹操开始时是东汉
朝廷的重要官员,后来他割据了北方的一部分地域,并建立了魏国。
曹操名扬天下,他通过稳定政权和厉兵秣马,迅速壮大了自己的势力。曹操领导下的魏国势力逐渐扩大,将刘备和孙权逼入了较为被动的局面。然而,曹操虽然割据了北方一片,但他并没有能够最终实现中国
的统一,他在统一中国的道路上遇到了意外的挫折,最终无法完成自
己的梦想。然而,曹操逝世后,由他的儿子曹丕继位,魏国逐渐发展
壮大。
孙权作为三国时期的另一个重要人物,他原本是东吴大将孙坚的儿子。孙权继承父亲的势力后,逐步扩张自己的领地,形成了以江南为
基地的东吴国。孙权与刘备、曹操互相争夺中央政权,几经波折后,
最终在赤壁之战中击败了曹操,确立了东吴的统治地位。然而,尽管
孙权割据了江南,但他也没有能够最终实现对中国的统一。在孙权逝
正统观与《三国演义》_1
正统观与《三国演义》
历来在对《三国演义》的讨论中,“正统观” 问题总是研究者颇感兴趣的问题。讨论这一问题,不仅要涉及政治和历史范畴,而且也要涉及文学创作和文学批
评范畴,对考察《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和艺术创作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
中国的封建社会有二千余年的历史,
朝代兴替更迭频繁,占统治地位的封建集团为了保护本集团的利益并排斥其他封建集
团和派别的争夺,都力图使自己的统治地位合法化,便制造了种种借口和“ 理论”,把自己封建集团的政权说成是“天命”特权,依托于上帝天神的意志,使本集团的封建政权的“神圣”与“合法”得以维护。同时,封建统治阶级又确定宗法制度的嫡派子孙的继承权,递相传授封建王朝的统治权,不许他人篡夺,以之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防止统治阶级内部其他成员对皇位的争夺,
维护一朝一姓嫡派子孙的一统天下。因此,便产生了所谓“正统”之说。梁启超在《论正统》中说:“言正统者,以为天下不可一日无君也,于是乎有统。又以为天无二日民无二王也,于是乎有正统。统之云者,殆为天所立而民所宗也;正之云者,殆谓一为真而余为伪也。”把统治阶级所谓“正统”之论的本质说得可谓透彻明白。所谓“统”,是指体系;所谓“正”,是相对于“伪”,即是合法。“统一天下,一系相承谓之正统”,在中国封建时代,“正统”是特指中国古代封建政权延续的合法的政治体系。《三国演义》以汉末三国晋初的历史为基础内容,从题材内容处理和创作艺术构思两方面看,都需恰当处理汉、蜀、魏、吴、晋几个封建政权的沿革及相互关系,并对这几个封建政权加以适当评价,这就必然表现出作者的统系观和正统观。
三国时期的政治局势与发展
三国时期的政治局势与发展
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发生了许多重大的政治
事件和战争。在这个时期,三国的政治局势变幻莫测,不仅有征战纷争,还有江山易主和政治斗争等复杂的情况。本文将就三国时期的政治局势和发展进行深入探究,以期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个时期的历史。
一、政治局势变幻莫测
在三国时期,中国的政治局势是非常动荡的。这个时期的中国地图上,被划分
成了三个势力范围:魏、蜀、吴。他们不断地互相征战,世代更替,江山易主。这些战争也给中国带来了很大的灾难和损失。大量的战争造成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减少,特别是在中原地区,几乎全部人口被战争所摧残,城市也被毁坏。
尽管三国时期的政治局势非常动荡,但它也孕育了许多英雄人物。他们不仅战
功卓著,而且也在社会发展进步中起到重要作用。例如魏国的曹操、司马懿等人,蜀国的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吴国的孙权、周瑜、陆逊等人都是各自朝代的重要人物。他们的事迹被后人广为传颂,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名人。
二、经济、文化依然发展
尽管三国时期的政治局势非常动荡,但是我国的经济与文化发展依然不被动荡
影响。在三国时期的经济活动中,以田亩为单位的私人所有制生产方式已相当普及。土地兼并、家族集团化生产方式的出现,是社会财富集中和农民财政状况加剧的主要原因。同时,三国时期职业分工比较细,市场比较活跃,各个地方的经济活动也互相交流。这些都为中国的以后发展奠定了基础。
文化也得到了发展。就艺术而言,三国时期是伟大的文艺复兴时期。在纸张工
艺技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之后,便形成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三国时期的文学艺术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化人物,如曹操、诸葛亮、郭嘉、杨修等人的诗歌和乐曲,形成了独特而又丰富的艺术文化。
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与统一战争
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与统一战争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是中国的政治、军事、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之一。在三国时期,各个地方的统治者都在争夺权力,形成了魏、蜀、吴三方对峙的局面。在这种背景下,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也相继发生。
一、黄巾起义
黄巾起义是三国时期最早的一次民变。这次起义起初是因为民众对于政府的不满,表现为不满于官僚地主的贪腐和不公。当时的东汉政府已经烂掉了,很多官员都是贪污腐败,百姓生活十分困难。黄巾起义是由张角等人领导的,他们在全国各地招募起义军,号召起义军反抗东汉政府。
起义军纪律严明,以“清君侧”为口号,以打击贪官污吏为主要任务。然而,由于起义军缺乏消息和后勤支持,加上政府军队的针对性行动,黄巾起义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是,这次起义对于东汉政府的压迫和统治,以及民众对于“清君侧”的要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三国鼎立
三国鼎立是三国时期比较典型的一个局面。在这个局面中,魏、蜀、吴三方在政治、军事上都形成强大的对抗局面。三国鼎立时期,魏国的实力最强,统治着中国北部的大片地区;蜀国统治着
中国西南的地区;吴国则位于中国南部,是中国海上最强大的国
家之一。
在这个阶段,魏、蜀、吴三方之间互为敌对。它们之间通过战
争和政治斗争来保持对抗,并试图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整个三
国时期,这个局面一直持续着,直到魏国于220年灭掉蜀国,吴
国于280年灭亡。这个漫长的三国时期最终以统一战争告终。
三、统一战争
统一战争是三国时期的另一个重要历史事件。在三国鼎立时期,魏、蜀、吴三方互相对抗,形成了一个割据的局面。但是,随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时期正统问题的研究
三国时期是继东汉出现的时代称号,由魏、蜀、吴三个国家鼎立而得名。三国始与220年曹丕受禅称帝,终于280年晋灭吴。但史家往往以184年爆发黄巾起义为三国上限,以280年晋灭吴为三国下限
三国时期是个战争频繁,而又英雄辈出的时期.在官渡之战前,群雄割据.官渡之战后曹操统一北方.而在之后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孙刘联军战胜了曹操号称百万的大军.至此,三国鼎立的雏形基本已经形成.
而后又经过多年,在公元220年,229年,221年,曹魏,孙吴,蜀汉分别称帝建国.由此真正的三国时代开始.
古代中国地区中,皇帝称号只能由一个人使用,但是这时同时出现了三个。
因此,自古以来,三家何为正统的问题一直争论不休.
所谓正统,其正,是名正言顺的意思,统,顾名思义,统一一致的意思。何为正统呢?综合起来就是正确的,必然的,具有时代意义,具有政治客观因素的一种哲学思想。
历史上关于三国时期正统的争论有两个倾向.一是曹魏是正统,另一个是蜀汉为正统.在此不得不可惜正统问题自古就和东吴没有什么缘分.
与三国有关的材料众多,而最被众人所知的的应属<三国演义>,其次专门记载三国历史的就应该算是<三国志>了.这两部书在正统的方面是截然相反的对立,<三国演义>以蜀汉为正统,对蜀汉人物以及事迹各种称赞和神话.以小说的角度来谈,是非常成功的,而以历史的角度,<三国演义>是不可信的.相比之下<三国志>的可信度就非常的高.史家对三国历史的研究也多从此下手.这部史书就是以曹魏为正统.
<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所著. 依据有关三国的历史、杂记,在广泛吸取民间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成果的基础上,加工、再创作了这部长篇章回小说. 《三国演义》是一本以刘备为中心的书本,它里面的拥刘反曹思想是非常明显的.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对蜀汉甚是偏爱,神话了诸葛亮的智慧,关羽的忠义,刘备的仁厚,子龙的无双武艺. 也不符合历史的编造了许多没有的战绩给蜀汉.相反的却缺夸大了曹操的奸险狡诈.诋毁了许多人,其中最受冤屈的就算是周瑜了.公瑾可算是文武双全的美男子,胸襟也是非常的宽阔.不知道为什么的就被写成嫉贤妒能最后被气死的小心眼.以致影响了无数的后代.而在称呼方面也可以看出罗贯中认为蜀汉是正统.<三国演义>中,对刘备的称呼是刘皇叔,而对曹操的称呼却是曹贼,奸雄等.
<三国演义>虽不是正史,单其文学价值是不可否认的,又被称作是七实三虚.因此不得不分析它
蜀汉为正统的原因:
1. 血统. 刘备算是比较幸运的人.虽然早期因为落魄而卖过草鞋.可以一个中山靖王之后的血统在封建社会可是非常有利的条件.因此他找到了两个忠实的跟班小弟关羽和张飞,成为汉献帝的皇叔,更因为此请出了在山里静观天下事的诸葛亮.然后打着光复汉室的旗号发展自己的势力. 罗贯中作小说时,已到了元末明初。他以蜀汉为正统,应该说是出于正常的封建价值观的考虑。刘备国号为汉,即帝位是承汉统,符合忠孝节义的一套伦理.其实到了东汉末年,汉朝已经气数基本已尽.天厌汉德已久,刘氏皇族早就不行了,扶持汉朝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所以各方开始割据.然而刘备的出现,得到那些不肯舍弃汉朝400多年(西汉东汉都算在一起)统治的人们的支持.刘备怎么说也是刘氏的人,总比他姓的人做皇帝改朝换代好.可其实更重要的是,刘氏继续做皇帝,就能延续大汉朝的典章制度和文化.
2. 罗贯中所处的历史背景. 罗贯中处在元末明初的混乱时期, 曾当过元末起义军首领张士
诚的谋士.在那样不太平的时期.对比曹操的奸险和刘备的仁厚.刘备自然是受当时人们欢迎的.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也描写出了刘备的仁德宽厚.比如刘表让荆州的时候;还有人们周知的刘备携民渡江的事情.以及刘大耳摔阿斗的事情. 可其实刘备此人到底是真仁厚还是伪仁厚在此就不加讨论了
<三国志>是晋代陈寿编写的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 六十年的历史。其中,<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 史学界把<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视为纪传体史学名著。
曹魏为正统的原因分析:
1. 政治原因.陈寿是晋代朝臣,晋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国志>尊魏为正统。<三国志>为曹操写了本纪,而<蜀书>和<吴书>则记刘备为<先主传>,记孙权称<吴主传>,只有传,没有纪。这是编史书为政治服务的一个例子,也是<三国志>的一个特点。从魏、蜀、吴三书比较来看,<蜀书>仅得十五卷,较魏、吴两书更简。这大概是魏、吴两国的史料多于蜀的原故。陈寿写<三国志>时,魏国已有王沈的<魏书>,吴国也有韦昭的<吴书>可作参考,这给陈寿搜集史料提供了极大方便。而蜀汉既没有史官,也没有现成的史书可借鉴,搜集史料就非常困难。陈寿费了很大气力,连一些零篇残文也注意搜寻,<蜀书>才仅得十五卷之数。<蜀书>中的许多重要人物的事迹,记载都十分简略,可见蜀汉的史料是相当缺乏的。另外,因为政治上的原因,陈寿也可能舍弃了一些材料,如牵涉到司马懿的一些不光彩的事,不便写,只好舍弃了。
2. 曹魏本身的实力. 三国时期,虽然魏蜀吴鼎力.但是势力的差别却是显而易见的.曹操在刘备还到处投靠的时候就拥有强大的势力,而官渡之战后更是成为北方的霸主.那时候的孙家势力也明显不行.以致在赤壁之战的时候刘备要来求救于东吴.而当时的孙权也畏惧曹操的力量而迟迟不能决定.(但靠鲁肃和周瑜的劝谏还是联合了刘备.战争时,又有周瑜等人的机智和骁勇以及曹操自身的失误赢得了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战役) 而在经济,人才和文化各个方面,曹魏都明显优于其他两国.
3. 汉献帝的禅让曹操去世后曹丕继承魏王的称号.不久便逼迫汉献帝让位.先不说这方法是不是能被封建社会认同. 也不管汉献帝的禅让是不是过场,但是毕竟这样是正常的法律程序.在理论上,曹魏是非常合法合理的政权.
4. 三国归晋. 战争频繁的三国时期经过100多年,最后在公元280年被司马家统一.建立了新的朝代.而两晋源自魏,自然魏是正统
由于历史背景和作者个人喜好的问题,曹魏和蜀汉何为正统一直以来都是争论不休的.但是离开历史的争论,对于三国时期各国的实力简单的分析一下.
1 曹孙刘势力的人才之比。
众所周知,人才是一个国家兴亡与否的关键性因素。司马迁说:“尧虽贤,兴事而不成,得禹而九州宁。且欲兴圣统,唯在择任将相哉!唯在择任将相哉!”<孙子兵法>则认为“道、天、地、将、法”是决定国家兴亡、战争胜败的基本因素,而“将”是其中之一。“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可见如果没有足够的“高质量”的一流人才,一个国家难以兴旺发达。同理,三国时代中的任何一个势力也是如此。曹魏之所以是老大,不仅因为强大的军事战斗力和经济基础,更因为源源不断地有优秀人才被其所用。鉴于历史的原因,中原的开发程度远远高于江南“蛮荒之地”和蜀中“偏远山区”。这个“开发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