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水资源

合集下载

湖北监利地下水成分表

湖北监利地下水成分表

湖北监利地下水成分表一、引言湖北监利是中国湖北省的一个县级市,位于长江中游的南岸。

地下水是监利市重要的水源之一,对于了解地下水的成分及其对当地水质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湖北监利地下水的成分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二、地下水成分的意义和影响因素地下水成分是指地下水中所含的各种化学物质的种类和含量。

地下水成分的研究对于评价水质、了解水资源的利用价值以及探索地下水的形成与演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地下水成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大气降水和人类活动等。

不同地区的地下水成分差异较大,因此对于湖北监利地下水成分的研究需要考虑当地的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三、湖北监利地下水成分的主要元素及其含量湖北监利地下水的成分主要包括溶解性无机物、溶解性有机物和悬浮物等。

以下是湖北监利地下水中主要元素的含量:1. 溶解性无机物•氢氧化物:平均含量为XX mg/L•硝酸盐:平均含量为XX mg/L•硫酸盐:平均含量为XX mg/L•氯化物:平均含量为XX mg/L•碳酸盐:平均含量为XX mg/L2. 溶解性有机物•有机碳:平均含量为XX mg/L•溶解性有机氮:平均含量为XX mg/L•溶解性有机磷:平均含量为XX mg/L3. 悬浮物•悬浮物含量:平均含量为XX mg/L四、湖北监利地下水成分的分布特征湖北监利地下水成分的分布特征主要受到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

以下是湖北监利地下水成分的分布特征:1. 溶解性无机物分布特征•氢氧化物分布:XX地区含量较高,XX地区含量较低。

•硝酸盐分布:XX地区含量较高,XX地区含量较低。

•硫酸盐分布:XX地区含量较高,XX地区含量较低。

•氯化物分布:XX地区含量较高,XX地区含量较低。

•碳酸盐分布:XX地区含量较高,XX地区含量较低。

2. 溶解性有机物分布特征•有机碳分布:XX地区含量较高,XX地区含量较低。

•溶解性有机氮分布:XX地区含量较高,XX地区含量较低。

湖北省水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

湖北省水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

湖北省水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湖北省地处中国中部,是中国重要的水资源省份之一。

在湖北省,水生态文明建设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水生态文明建设是指在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环境保护中,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为主、合理开发、科学利用的原则,保护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维护水体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保障人民群众生活用水的需要,促进全面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文明建设。

在湖北省,水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湖北省水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水质污染严重,部分湖泊和河流已经丧失了生态功能,水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据统计,湖北省内有多条河流已经淤积严重,水质恶化严重,严重影响了水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湖北省内的一些湖泊也出现了严重的富营养化现象,水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水资源利用不够合理。

在湖北省,一些地区存在着水资源短缺和不合理利用的现象。

由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要求的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凸显。

农业、工业和城镇供水的需求不断增加,而水资源供应面临较大的压力。

一些地方对于水资源的利用并不合理,存在过度开采和浪费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水生态文明建设缺乏有效的制度和政策支持。

在湖北省,现行的水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还不够健全,政府管理部门在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监管措施也相对滞后,缺乏有效的制度和政策支持。

一些地方存在违法违规开发、利用水资源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效果。

公众对水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够。

尽管近年来通过各种宣传教育和环境保护法规的推广,人们对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有所提高,但整体上仍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疏漏。

一些地方的居民对于水资源的使用和水生态环境保护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忽视和不重视,环境意识尚未形成普遍的共识。

湖北省的水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湖北的丰富的自然资源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湖北的丰富的自然资源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湖北的丰富的自然资源湖北省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具有完备的沉积地层,并有经区域变质而大面积分布的变质岩系,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

已发觉131种重要矿产,其中磷、红金石、硅灰石、石榴石、泥灰岩居全国首位,铁、钢、石膏、岩盐、重晶石、萤石、石墨、金、汞、锰、钒、镍等储量亦专门丰富。

在矿床的组成成分上,一样伴生或共生有多种有益成分,如大冶铁矿还伴生有可供综合利用的铜、钻、金、银等矿产,但煤炭资源较少,质量较差。

江汉平原一带另发觉储油构造数十个。

湖北省水力资源居全国第4位,拥有占全国第10位的地表水体积。

长江由西向东横贯全省。

汉江全长的3/4流经省境,与源出边境山地的众多河流共同汇注长江。

省内中小河流共有1193条,总长度达3.5万多千米。

此外,全省过境容水量约有6338亿立方米,因而有丰富径流量可供调蓄利用。

水力资源丰富,可开发水能达3308.1万千瓦。

湖北境内有众多的淡水湖泊,素有“千湖省”的美称,多分布在江汉平原上。

其中洪湖、梁子湖面积均在200平方千米以上。

省内浅层地下水估量为2650亿立方米,可开采储傲每年约为355.7亿立方米,储藏量极其丰富,且水质清洁,储量稳固,略等于全省多年平均地表径流童的36%。

湖北境内植被具有南北过渡特点,既有大量北方种类的落叶阔叶树,也有多种南方种类的常绿阔叶树,同时又处在中国东西植物区系的过渡地区,便于邻近地区的植物成分侵人,是中国动植物资源较丰富省份之一全省树种有1300余种,其中用材林约占一半。

要紧有马尾松、栋类、杉木、桦、掩竹等,经济林甚多,有油桐、油茶、乌柏、漆树、核桃、板栗和果树等。

此外湖北有野生动物570余种,其中20多种被列为国家爱护对象,包括金丝猴、闽中羊、苏门羚、金钱豹、毛冠鹿等珍稀动物;药用植物1300多种,以党参、黄连、天麻、贝母等产量最大,包括多种名贵药材,是国内外重要的中草药生产基地。

湖北地区水资源紧缺需加强水资源保护

湖北地区水资源紧缺需加强水资源保护

湖北地区水资源紧缺需加强水资源保护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紧缺已经成为湖北地区面临的严峻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加强水资源保护势在必行。

本文将就湖北地区水资源紧缺的原因以及相关的保护措施进行讨论,以期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和建议。

一、湖北地区水资源紧缺的原因湖北地区水资源紧缺的原因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气候变化是重要因素之一。

湖北地区位于亚热带,夏季炎热潮湿,雨量不均匀,常年遭受干旱和洪涝的威胁。

这种气候条件加剧了水资源的紧缺程度和供需矛盾。

其次,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巨大。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导致水资源的大量消耗和污染。

水污染的问题在湖北地区同样突出,如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水等,都严重威胁着水质的安全。

第三,农业用水的浪费也是导致水资源紧缺的重要原因之一。

传统的农业灌溉方式经济性较差,水资源利用率低,传统农田排灌和小型水库的渗漏损失较大,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水资源。

二、加强水资源保护的措施为了解决湖北地区水资源紧缺的问题,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水资源保护。

以下是几个值得关注的方面:1.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加强节水意识的宣传教育,推广先进的节水技术和设备,并鼓励农田改革,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减少农田用水的浪费。

2. 加强水资源的调配和管理。

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配置计划,加大对农田排灌系统的更新改造,优化供水结构,提高供给能力。

3. 加强水资源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在法律层面上加强水资源保护的监管和惩罚力度,加强对水资源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行力度。

4. 加大污水治理力度。

加强对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治理,提高排放标准,建立完善的污水处理设施,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

5. 加强水资源监测和预警体系的建设。

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监测和预警体系,及时掌握水资源状况,做好应对措施的预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水资源危机。

三、总结湖北地区水资源紧缺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强水资源保护的各个环节,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完善管理体系,加大污水治理力度,并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湖北水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利用对策

湖北水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利用对策

湖北水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利用对策摘要:湖北省是水资源大省,但是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水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大,水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如何通过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走资源、环境和水资源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迫在眉睫。

本文分析了湖北水资源现状,指出湖北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实现湖北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建议湖北省水是支撑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

在世界淡水资源普遍缺乏的历史背景下,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好有限的淡水资源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湖北省作为淡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必将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省份之一,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如何合理开发和利用好有限的淡水资源已成为湖北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所要面临的重要课题。

1湖北省水资源特性1.1概况湖北省地处长江中游,洞庭湖之北,西、北、东三面环山,水面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10%。

湖北境内除长江、汉江干流外,省内各级河流河长5km以上的有4228条,另有中小河流1193条,河流总长5.92万公里,其中河长在100公里以上的河流41条。

长江自西向东,流贯省内26个县市,西起巴东县鳊鱼溪河口入境,东至黄梅滨江出境,流程104km。

境内的长江支流有汉水、沮水、漳水、清江、东荆河、陆水、滠水、倒水、举水、巴水、浠水、富水等。

其中汉水为长江中游最大支流,在湖北境内由西北趋东南,流经1个县市,由陕西白河县将军河进入湖北郧西县,至武汉汇入长江,流程858km。

湖北素有“千湖之省”之称。

境内湖泊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上。

面积百亩以上的湖泊约800余个,湖泊总面积2983.5km²。

面积大于100 km²的湖泊有洪湖、长湖、梁子湖、斧头湖。

湖北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冷暖分明,日照充足,热量丰富,雨热同季。

无霜期长达230一300d。

湖北省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湖北省人民政府令[第113号]

湖北省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湖北省人民政府令[第113号]

湖北省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正文:---------------------------------------------------------------------------------------------------------------------------------------------------- 湖北省人民政府令(第113号)《湖北省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已经1996年12月18日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发布施行。

省长蒋祝平一九九七年一月七日湖北省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规范水资源有偿使用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凡利用水工程或者机械提水设施直接从江河、湖泊(含水库)和地下取水的单位和个人,均应缴纳水资源费。

第三条水资源费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分级负责征收。

其中,地表水日取水3万方(年取水1100万方)、地下水日取水0.2万方(年取水70万方)、水(火)电厂总装机5万千瓦以上的取水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征收;地表水日取水2--3万方(年取水800--1100万方)、地下水日取水0.15--0.2万方(年取水50--70万方)、水(火)电厂总装机2.5--5万千瓦的取水由市、州、地区行署水行政主管部门征收;其他取水由县(含县级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征收;省直管市行政区域内取水,除按规定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征收的外,由直管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征收。

未设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城市城区,其水资源费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直接征收。

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水资源费,由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征收。

水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把属于本级征收的水资源费委托下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的水利单位征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颁布前,已由建设部门管理、并且现在仍在管理的城区地下水资源,其水资源费委托建设部门征收,经费的使用和管理等仍维持现状,国家有新的规定,按国家规定执行。

湖北省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

湖北省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

湖北省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为了规范取用水行为,加强取用水需求管理,加快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进展方式转变,制定了湖北省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方法,下面是具体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湖北省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方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取用水行为,加强取用水需求管理,加快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进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进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量相协调,建设节水型社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方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方法。

其次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开展取水许可、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及相关活动,适用本方法。

法律法规对流域管理机构管理权限有特别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分级管理权限,负责取水许可制度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和价格主管部门根据各自职责负责水资源费的征收、管理和监督。

第四条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工作应当根据规范透亮、高效服务的原则,优化审批流程,规范征收行为。

实施取水许可应当坚持总量掌握与定额管理相结合,坚持地表水和地下水统筹考虑,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全面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进展。

第五条深化开展基本水情宣扬教育,强化社会舆论监督,增加全社会水资源节省爱护意识,形成节省用水、合理用水的良好风尚。

鼓舞通过市场机制配置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在开发、利用、节省、爱护、管理水资源和防治水害等方面成果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赐予表彰和嘉奖。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节省和爱护水资源的义务,并有权对违反本方法的行为进行举报。

其次章管辖权限和范围第六条取水许可实行分级审批。

流域管理机构审批权限以下的下列取水由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并发放取水许可证:(一)工业和城镇生活取用地表水,长江干流日取用水量5万立方米以上,汉江、清江干流日取用水量3万立方米以上,其他河流日取用水量10万立方米以上;农业浇灌和生态引水设计取用地表水流量10立方米每秒以上的;(二)取用地下水,日取用水量5000立方米以上或者年设计取用水量100万立方米以上,其中取用矿泉水、地热水日取用水量3000立方米以上或者年设计取用水量50万立方米以上的;(三)发电取用水,水电厂总装机5万千瓦以上,火力(含生物质能)发电总装机30万千瓦以上的;(四)跨市级行政区域取用水的。

湖北省水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

湖北省水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

湖北省水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地处江汉平原和武陵山区之间,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

在持续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湖北省的水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导致了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现象的加剧。

水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湖北省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水生态文明建设现状湖北省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有着“千湖之省”的美誉。

长江是湖北省最重要的水源。

湖泊、河流和水库等也为湖北省提供了丰富的淡水资源。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湖北省的水资源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压力。

在水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湖北省政府高度重视水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发布了一系列有关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法规,积极推进水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程。

湖北省大力推行水资源节约利用和保护工程,加大了水生态环境整治和保护工程的投入力度。

湖北省也加强了对水污染和违法排污行为的监管和治理,积极推进水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程。

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的实施,湖北省的水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尽管湖北省在水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水资源过度开发和利用问题突出。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湖北省的工业、农业和居民生活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导致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现象较为严重。

部分地区的地下水超采严重,一些湖泊和河流出现了干涸现象,严重影响了水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水污染问题依然严重。

湖北省的一些地区存在着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水等多种污染源,导致了水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

特别是长江流域的污染问题较为突出,直接威胁到了湖北省的饮用水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健康。

水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亟待解决。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湖北省的湖泊和河流遭受了严重的改造和开发,湖泊的面积不断缩小,河流的水域被填埋,导致湖泊和河流的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到了极大的威胁。

三、解决水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对策建议加强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

湖北高中生综合实践活动描述自己研

湖北高中生综合实践活动描述自己研

湖北高中生综合实践活动描述自己研综合实践活动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以下是一位湖北高中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描述,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研究内容和心得体会。

活动名称:探究湖北地区水资源利用与保护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问题日益凸显。

湖北作为水资源大省,如何在保障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成为我们高中生关注的问题。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调查、资料收集和数据分析,了解湖北地区水资源利用现状,为水资源保护提出可行性建议。

二、活动目标1.了解湖北地区水资源分布及利用现状。

2.分析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提出合理的水资源保护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4.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活动过程1.准备阶段: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基本知识,确定研究方向和活动计划。

2.实施阶段:(1)实地调查:前往湖北各地,调查水资源利用现状,了解当地水资源保护政策及实施情况。

(2)数据收集:通过网络、图书馆等途径,收集与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相关的数据和信息。

(3)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总结阶段: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合理的水资源保护措施,撰写活动报告。

四、活动成果1.湖北地区水资源利用现状:总体上,湖北地区水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

部分地区存在水资源浪费、污染等问题。

2.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农业用水效率低,灌溉方式落后。

(2)工业废水排放不达标,污染水源。

(3)生活用水浪费严重,节水意识不强。

(4)水资源管理不善,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

3.水资源保护措施:(1)加大农业节水力度,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2)加强工业废水处理,提高废水排放标准。

(3)提高生活用水利用率,增强节水意识。

(4)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确保政策落实。

五、活动心得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我对湖北地区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湖北地下水位控制值

湖北地下水位控制值

湖北地下水位控制值湖北地下水位控制值是指在湖北省地下水资源管理中,为了保护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稳定,确定的地下水位的上限和下限值。

1. 首先,地下水位是指地下水面与地面之间的水平距离。

它是地下水的表现形式之一,与地下水的蓄积和流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2. 湖北地下水位控制值的确定是为了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地下水是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对于湖北省的农业、工业和居民生活都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地下水的开采和利用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容易造成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

3. 控制地下水位的上限是为了防止地下水位过高引发地下水涌出、淹没地面和建筑物等问题。

当地下水位超过一定的上限值时,地下水会涌出到地面上,导致地面积水和地下室浸水等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4. 控制地下水位的下限是为了防止地下水位过低引发地下水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当地下水位低于一定的下限值时,地下水资源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导致农田灌溉困难、水源断供等问题,同时也会对湖泊、河流等地表水体的补给产生负面影响,破坏生态平衡。

5. 湖北地下水位控制值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地下水资源的现状、地下水动态变化的规律以及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的影响等因素。

通常通过地下水监测站点的实时监测和地下水位调查来获取相关数据,并结合水文地质条件、气候因素等进行分析研判,最终确定适合湖北省的地下水位控制值。

总结起来,湖北地下水位控制值是为了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稳定而确定的地下水位的上限和下限值。

通过控制地下水位的高低,可以防止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发与污染,保证地下水的有效利用和维护生态平衡。

这一措施需要综合考虑地下水资源现状、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以及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的影响等因素,通过科学的监测和分析研判,确定适合湖北省的地下水位控制值。

湖北省水资源评价及开发利用分析

湖北省水资源评价及开发利用分析

总之,广西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可持续性研究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课题。只 有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和利用,才能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广西的经济 社会可持续发展。希望学界和有关部门能够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共同为广西 的水资源保护和利用贡献力量。
谢谢观看
1、优化水资源配置
根据不同地区的水资源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制定合理的水资源配置方 案。加强跨区域调水工程的建设,缓解局部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
2、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综合规划。推行水资源的市 场化运作,通过价格杠杆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利用。 3.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2、水资源质量评价
湖北省的水资源质量整体较好,但受工业废水、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水等影响, 部分地区的水资源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根据湖北省水利厅的监测数据,截至 2020年底,全省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86.3%,比2015年提高15.百分 点。
二、湖北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截至2020年底,湖北省实际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36.5%,其中地表水开发利 用率为24.7%,地下水开发利用率为11.8%。然而,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 题:
1、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受传统粗放型用水模式和管理水平的影响,水资 源浪费现象较为严重。
2、水资源配置不合理。在部分地区,由于水利工程建设不足、水资源配置 不合理等原因,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较为突出。
3、水资源保护力度不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部分地区忽视了水资源保护 的重要性,导致水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三、湖北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分 析
为实现湖北省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水资源保护
为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力度,完善水资源保护 法规体系,严格控制污染源,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

湖北省水资源分区名录

湖北省水资源分区名录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1:50000水资源三级区划产品制作湖北省水资源分区名录北京金水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二〇一二年一月目录一、总则 (3)二、水资源分区 (4)三、编码规则 (7)四、说明及要求 (10)五、湖北省水资源分区与行政区划对照表 (11)一、总则1.为编制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根据《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任务书》的要求特制定本分区。

2.本分区适用于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其它各类规划可参照执行。

3.水资源综合规划按照全国统一的分区进行,流域与行政区划有机结合,保持行政区划与流域分区的统分性、组合性与完整性,适应水资源评价、规划、开发利用和管理等工作的需要。

4.水资源分区参照了1980年以来制定的水资源评价分区和水资源利用分区,依照本次规划的要求,并考虑了水资源管理的要求,重新划定。

5.全国统一的水资源分区设定到三级分区。

二、水资源分区1.全国水资源一级区按流域水系划分为10个:1)松花江区包括松花江流域以及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绥芬河等国际河流中国境内部分;2)辽河区包括辽河流域、辽宁沿海诸河以及鸭绿江中国境内部分;3)海河区包括海河流域、滦河流域及冀东沿海;4)黄河区5)淮河区包括淮河流域及山东半岛沿海诸河;6)长江区含太湖流域;7)东南诸河区8)珠江区包括珠江流域、华南沿海诸河、海南岛及南海各岛诸河;9)西南诸河区包括红河、澜沧河、怒江、伊洛瓦底江、雅鲁藏布江等国际河流中国境内部分及藏南、藏西诸河;10)西北诸河区包括塔里木河等西北内陆河以及额尔齐斯河、伊犁河等国际河流中国境内部分。

2.按基本保持河流水系完整性的原则,全国共划分二级区80个。

3.在二级分区的基础上,考虑流域分区与行政区划相结合的原则,全国共划分三级区214个。

4.水资源分区套行政区划形成的单元为计算分区,计算分区是各项规划资料成果的统计单元。

本分区成果划分最小的计算分区是指水资源三级区套地级行政区划所形成的单元,全国共有1055个,其中个别特殊情况作如下处理:1)对于直辖市,计算分区为三级区套直辖市;2)对于存在省直辖县级行政区的情况,计算分区为三级区套省直辖县级行政区;海南省因省直辖县级行政区较多,合并作为一个计算分区处理;3)三级区“南海诸岛”作为一个计算分区,暂不进一步划分;4)港澳台分别作为一个计算分区,暂不进一步划分。

湖北省水资源分区名录

湖北省水资源分区名录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1:50000水资源三级区划产品制作湖北省水资源分区名录北京金水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二〇一二年一月目录一、总则 (3)二、水资源分区 (4)三、编码规则 (7)四、说明及要求 (10)五、湖北省水资源分区与行政区划对照表 (11)一、总则1.为编制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根据《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任务书》的要求特制定本分区。

2.本分区适用于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其它各类规划可参照执行。

3.水资源综合规划按照全国统一的分区进行,流域与行政区划有机结合,保持行政区划与流域分区的统分性、组合性与完整性,适应水资源评价、规划、开发利用和管理等工作的需要。

4.水资源分区参照了1980年以来制定的水资源评价分区和水资源利用分区,依照本次规划的要求,并考虑了水资源管理的要求,重新划定。

5.全国统一的水资源分区设定到三级分区。

二、水资源分区1.全国水资源一级区按流域水系划分为10个:1)松花江区包括松花江流域以及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绥芬河等国际河流中国境内部分;2)辽河区包括辽河流域、辽宁沿海诸河以及鸭绿江中国境内部分;3)海河区包括海河流域、滦河流域及冀东沿海;4)黄河区5)淮河区包括淮河流域及山东半岛沿海诸河;6)长江区含太湖流域;7)东南诸河区8)珠江区包括珠江流域、华南沿海诸河、海南岛及南海各岛诸河;9)西南诸河区包括红河、澜沧河、怒江、伊洛瓦底江、雅鲁藏布江等国际河流中国境内部分及藏南、藏西诸河;10)西北诸河区包括塔里木河等西北内陆河以及额尔齐斯河、伊犁河等国际河流中国境内部分。

2.按基本保持河流水系完整性的原则,全国共划分二级区80个。

3.在二级分区的基础上,考虑流域分区与行政区划相结合的原则,全国共划分三级区214个。

4.水资源分区套行政区划形成的单元为计算分区,计算分区是各项规划资料成果的统计单元。

本分区成果划分最小的计算分区是指水资源三级区套地级行政区划所形成的单元,全国共有1055个,其中个别特殊情况作如下处理:1)对于直辖市,计算分区为三级区套直辖市;2)对于存在省直辖县级行政区的情况,计算分区为三级区套省直辖县级行政区;海南省因省直辖县级行政区较多,合并作为一个计算分区处理;3)三级区“南海诸岛”作为一个计算分区,暂不进一步划分;4)港澳台分别作为一个计算分区,暂不进一步划分。

湖北省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实施办法

湖北省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实施办法

省财政厅省物价局省水利厅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关于印发《湖北省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文号:鄂财综规〔2009〕7号各市、州、直管市、林区、县(市、区)财政局、物价局、水利局、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营业管理部、湖北省辖区内各中心支行、县(市)支行: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水利部关于印发〈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财综〔2008〕79号)、《省人民政府关于水资源费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直接征收的通知》(鄂政发〔2009〕25号)的规定,我们制定了《湖北省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实施办法》。

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湖北省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实施办法二〇〇九年十一月十七日附件:湖北省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促进水资源节约、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60号,以下简称《条例》)、《湖北省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285号)、《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关于印发〈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财综〔2008〕79号),以及《省人民政府关于全省水资源费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直接征收的通知》(鄂政发[2009]25号)的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水资源费属于政府非税收入,全额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三条财政部门、审计部门、价格主管部门和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能,加强对水资源费征收、使用和管理的监督检查。

第二章征收第四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直接从地下或者江河、湖泊及水工程拦蓄的江河、湖泊水域内取用水的单位和个人,除《条例》第四条规定不需要申领取水许可证的情形外,均应按照本办法规定向水行政主管部门缴纳水资源费。

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成员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水塘、水库中的水;家庭生活、零星散养、圈养畜禽饮用等年取用地表水水量在3000立方米以下、地下水水量在1500立方米以下的取水免征水资源费。

湖北省水资源概况

湖北省水资源概况

湖北省简介湖北省,简称“鄂”,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

湖北在中国中部、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介于北纬29°05′至33°20′,东经108°21′至116°07′;北接河南省,东连安徽省,东南和南邻江西、湖南两省,西靠重庆市,西北与陕西省为邻。

东西长约740公里,南北宽约470公里,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95%,居全国第14位。

省会是中部地区唯一的副省级城市、中部地区龙头城市——武汉市。

宜昌市、襄阳市为省域副中心城市,黄石市为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

湖北省的水资源的基本情况水力资源居中国第4位,地表水体积占中国第10位。

长江由西向东横贯全省。

汉江全长的3/4流经省境,与源出边境山地的众多河流,共同汇注长江。

省内中小河流共有1193条,总长度达3.5万多公里。

湖北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035.9亿立方米,折合深度为557.3毫米。

其中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1006亿立方米。

其水资源总量空间分布特征与地表水资源地区分布特征基本一致,其趋势是由南向北,由东、西向江汉平原腹地、由山区向平原逐渐减少。

此外,全省过境容水量约有6338亿立方米,因而有丰富径流量可供调蓄利用。

水力资源丰富,可开发水能达3308.1万千瓦。

省境淡水湖泊众多,有“千湖省”之称,多分布在江汉平原上,洪湖、梁子湖面积均在200平方公里以上。

省内浅层地下水储藏量丰富,估计为2650亿立方米,可开采储量约每年为355.7亿立方米,略等于全省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的36%。

地下水水质清洁,储量稳定。

我们来看看湖北省的降水情况湖北年平均降水量1180毫米,折合降水量2193亿立方米。

由于受水汽来向和地形等因素影响,年降水量在地区分布上很不均匀。

这样就导致有的地方发洪水了,有的地方放还是干旱天气。

从河流、湖泊、水库的分布和多少来看湖北的水资源情况。

一.河流湖北河流众多。

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全省,并有洞庭湖的湘、资、沅(yuan第二声)、澧(li第三声)四水和汉江汇入干流。

湖北省水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

湖北省水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

湖北省水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湖北省是我国重要的水生态区域之一,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独特的水生态环境。

自古以来,湖北人民就以水而生,沿江而居,水文化深厚。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湖北省水生态环境遭遇了严重挑战和问题,如水污染、水资源过度开发等,给生态安全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水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保护水资源、优化水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通过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推动水生态文明建设举措,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湖北省面临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深入分析湖北省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问题,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推动湖北省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1.2 研究意义湖北省作为我国重要的水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区域之一,水生态文明建设对于该地区可谓至关重要。

研究湖北省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源之一,保护水资源、改善水质、构建健康的水生态环境对于维护人类生存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为长江流域重要组成部分的湖北省,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意义更为突出。

水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在湖北省乃至全国范围内都备受关注。

研究湖北省水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深入了解当前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水生态文明建设关乎全局,涉及多方面利益关系。

通过研究湖北省水生态文明建设举措,可以促进相关部门、企业和公众之间的合作与共识,形成多方参与、共同推进的保护模式,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奠定基础。

研究湖北省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不仅在于解决当前面临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更在于为未来构建一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社会提供思路和路径。

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可以为湖北省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供有益参考,推动当地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的开展。

湖北 再生水利用 实施方案

湖北 再生水利用 实施方案

湖北再生水利用实施方案湖北再生水利用实施方案旨在促进湖北省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

具体内容如下:一、再生水利用总体目标到2025年,湖北省再生水利用率达到60%,再生水覆盖城市和工业用水、农村生活用水等领域,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二、再生水资源开发利用1.加强再生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优先发展城市和工业用水、农村生活用水等领域,推动再生水资源与地表水、地下水协调利用。

2.建立健全再生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完善再生水处理技术和设备,提升再生水水质。

3.加大再生水利用政策和经济支持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再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三、再生水利用示范工程1.选取一批城市、企业和农村建设再生水利用示范工程,探索再生水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模式和技术路线。

2.加强示范工程的宣传推广,提升公众对再生水的认知和接受度,促进再生水利用的普及和推广。

四、再生水资源监管与评估1.建立再生水资源监管和评估机制,加强对再生水水质的监测和评估,确保再生水安全可靠。

2.加强对再生水利用效益的评估,根据不同领域的需求和特点,制定科学的再生水利用指标和评价体系。

五、再生水利用技术研发1.加强再生水利用技术研发,推动再生水处理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提高再生水质量和利用率。

2.加强再生水利用技术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提高再生水利用技术的推广应用能力,促进再生水在生产生活领域的应用。

六、再生水利用产业发展1.推动再生水利用产业发展,培育再生水利用企业和技术服务机构,促进再生水利用产业规模化、专业化和现代化。

2.加强再生水利用产业的国际合作和交流,开展技术交流和合作,提高再生水利用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以上是湖北再生水利用实施方案的具体内容,通过该方案的实施,将有效促进湖北省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鄂北水资源调研报告

鄂北水资源调研报告

鄂北水资源调研报告鄂北水资源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鄂北地区位于中国湖北省北部,是一个重要的水资源区域。

鄂北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涵盖江河湖泊和地下水。

为了深入了解鄂北地区的水资源状况和管理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

二、调研目的1. 了解鄂北地区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

2. 了解鄂北地区水资源的管理情况。

3. 提出改进和优化鄂北地区水资源管理的建议。

三、调研方法1. 文献调研:收集相关报告和研究论文,了解已有的关于鄂北水资源的研究成果。

2. 实地调研:选择鄂北地区的几个代表性水资源点进行实地考察,包括江河湖泊和地下水。

四、调研结果1. 水资源分布和利用情况:鄂北地区拥有丰富的江河湖泊和地下水资源,其中包括长江、汉江等重要江河。

这些水资源被广泛用于灌溉、工业用水和城市生活用水等方面。

然而,由于鄂北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快速发展,水资源利用方式存在一定问题,如水污染和浪费现象较为突出。

2. 水资源管理情况:鄂北地区的水资源管理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相关部门负责具体的管理工作。

然而,管理体制相对分散,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

同时,水资源管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监测手段不完善、监管力度不够等。

三、建议改进1. 加强鄂北地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的效率。

2. 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机构,增强协调和规划能力。

3. 提高水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和精细化程度,加强水资源监测和监管。

4. 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推动水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

五、结论鄂北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但由于快速的工业化发展,水资源利用方式存在一定问题。

水资源管理体制相对分散,管理工作仍有待完善。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鄂北地区的水资源,我们提出了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管理、完善管理体制等建议,以期能够推动鄂北地区水资源管理的改进和优化。

湖北省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

湖北省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

湖北省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一、背景和意义湖北省作为一个经济发达的省份,工业和人口密度相对较高,饮用水资源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为了保障饮用水资源的安全和可持续利用,划分湖北省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是非常有必要的。

水源保护区的划分有助于限制污染源的发展,防止劣质水源污染,确保人民饮用水的安全。

二、划分原则1.科学性原则:划分水源保护区要充分考虑地理环境、水源特点、地质构造等因素,确保划定的区域科学合理。

2.综合性原则:划分水源保护区要兼顾环境、资源等方面的综合利益,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方便性原则:水源保护区划分要考虑区域内的地方条件,方便管理和实施。

三、划定水源保护区的具体方案1.确定水源保护区划定的范围:水源保护区的划定范围应包括饮用水水源地的主要供水区域,覆盖面积不小于水源地的实际供水范围。

2.划定水源保护区的临时围护措施:为了保证水源的安全,应制定一系列的临时围护措施,包括限制工业和人类活动、禁止有害物质的排放等。

3.划定水源保护区的监测和评估规范:建立科学的监测和评估方法,对水源保护区进行定期检测,评估水源地的污染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4.划定水源保护区的管理机构和责任单位:设立专门的水源保护区管理机构,明确责任单位的职责和任务,加强对水源保护区的管理和保护。

四、实施步骤1.收集相关数据和资料:统计汇总饮用水水源地的有关信息和数据,包括地理环境、水文地质、饮用水水源污染情况等。

2.分析评估水源地的脆弱性和风险: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和资料,确定水源地的脆弱性和风险,为划分水源保护区提供依据。

3.划分水源保护区的范围和等级:根据水源地的脆弱性和风险,划分水源保护区的范围和等级,确定临时围护措施。

4.制定管理措施和政策:根据划分的水源保护区范围和等级,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政策,加强水源保护区的管理和保护。

5.监测和评估水源保护区的效果:定期对水源保护区进行监测和评估,检查管理措施和政策的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和完善。

湖北节水行动实施方案

湖北节水行动实施方案

湖北节水行动实施方案湖北省地处长江中游,水资源总量居全国第7位,但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水资源短缺形势十分严峻。

为了有效应对水资源紧缺问题,推动水资源合理利用,湖北省制定了节水行动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湖北省节水行动的总体目标是到2030年,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确保人民群众用水安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任务。

1. 加强水资源管理。

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制度,完善水资源核算和监测体系,加强水资源调度和保护。

2. 提高农业水利用效率。

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优化农业用水结构,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

3. 推进工业节水。

加强工业用水监管,推广节水型工艺和设备,提高工业用水利用效率。

4. 推动城乡居民节水。

加强城市供水管网建设和管理,推广居民节水设施,提倡绿色生活方式,倡导节约用水。

5. 加强水环境保护。

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提高水环境质量,保障水生态安全。

6. 加强科技支撑。

加大节水科技研发力度,推动水资源管理和利用技术创新,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三、重点措施。

1. 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水资源核算和监测体系,建立跨流域水资源调度机制,加强水资源保护和节约利用。

2. 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加大对节水灌溉技术的宣传推广力度,鼓励农民采用滴灌、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3. 加强工业用水管理。

制定工业用水准入标准,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用水监管,推广节水型工艺和设备,提高工业用水利用效率。

4. 推广居民节水设施。

加大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力度,推广居民节水用具,提高居民节水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5. 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

加大对水污染的治理力度,完善水环境监测和评估体系,保障水环境质量,促进水生态安全。

6. 加强节水科技研发。

加大对节水科技研发的投入,推动水资源管理和利用技术创新,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四、保障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现状分析1.1 过境客水资源丰富目前湖北省自产水资源总量为1 028×108m3,其中地表水995×108m3,地下水298×108m3,二者之间的重复计算水量265×108m3,同时,湖北省拥有客水资源6 298×108m3①。

可见,湖北省虽然客水资源丰富,但自产水资源十分有限,按1997年人口5 873万平均,人均自产水资源仅为1 750 m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 600 m3/a。

如考虑到大量的客水,则湖北省在总体上属于水资源比较丰富的省份。

但是,水体受到愈来愈严重的污染,水生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对林木的滥砍乱伐和过度的围湖造田,加剧了这种不均的趋势。

汛期饱受洪涝灾害之苦,枯季却又水源不足,发生旱灾,水资源的优势反成了劣势。

1.2 地表水质污染日趋严重,地下水的污染也不容忽视近年来,湖北省境内长江、汉江的水质污染日趋严重,Ⅰ、Ⅱ类水河段减少,Ⅲ类水河段增多,中小河流则IV、V类水河段增多。

据1997年湖北省水资源公报,全省丰水期约14 km河段水质超V类,枯水期50 km河段水质超V类;1997年全省发生多起污染事故,如随州市农药污染事故、荆门市东宝塔水库油污染事故、荆州市东荆河沟咀镇水源地污染事故等,造成局部地区阶段性人畜饮用水困难;湖北省湖泊水库众多,但几十年来,湖泊数量大减,且水质日趋恶化,一些湖泊严重富营养化。

1997年,汤逊湖、斧头湖、保安湖和洪湖为三类标准,梁子湖、涨渡湖、长湖、后官湖、黄陂后湖、黄石大冶湖为四类水质标准;城市内湖水质尤差,7个城市中,内湖水质未达到五类水质标准的有6个,另一个是四类水质。

地下水的污染方面,城市地下水污染发展迅速,如荆州市周围地下水的污染带近年来迅速扩大。

1.3 农业用水占大头,节水潜力大1997年,全省总耗水量135.7×108m3,其中,农业灌溉占67.6%,工业占15.3%,农村生活占9.2%,林、牧、渔占5.3%,城镇生活占2.6%。

从耗水结构看,农业灌溉耗水量占大头,农业节水大有潜力可挖。

湖北省在农田灌溉方面,大水漫灌仍十分普遍,引水渠利用率仅为50%,即有一半的水白白地渗漏蒸发掉了。

此外,湖北省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很低,武汉为50%左右,其它城市仅为20%~40%。

节水事业大有可为。

(本节数据来源于湖北省水利厅水资源研究所。

)1.4 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上,目前主要是利用地表水,地下水的利用很少1997年,湖北省供水总量为269.7×108m3,其中地表水供水257.9×108m3,占95.6%,地下水供水8.3×108m3,仅占3.1%。

而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且水质良好,特别是江汉平原第四系承压含水层,水量丰富,承压水头高,易于抽取,且有长江和汉江等地表水的水源补给。

仅江汉平原东部地区的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就有约40×108m3,目前每年只开采1.6×108m3,占可开采量的4%[1]。

开发利用这里的地下水,不仅可为江汉平原周围众多的城市供给优良的水源,同时对降低平原低洼区的地下水位,防止土壤渍害,调用地下库容以减轻该地区严重的洪涝灾害等均有所助益。

因此,应制定一个长期的地下水可持续利用的规划并付诸实施。

1.5 洪涝旱灾害仍然十分严重,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建国40年来,湖北省水利建设累计完成土石方223×108m3,总投资167×108元,初步建成了防洪、排涝、灌溉、供水等较为完整的工程体系,抵御了1954、1983、1995、1996、1998年的大洪水以及1966、1972、1978、1985、1988年的严重干旱。

但是,由于人口和经济的迅猛发展,一方面上游山区过度砍伐林木,毁林开垦,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降低了森林、土壤涵养水源的功能,冲刷下来的泥沙缩短了水利工程的寿命,抬高和淤塞了河道和湖泊;另一方面,平原湖区过度围湖垦殖,使湖泊的调蓄功能下降或消失。

人与水的关系严重恶化。

同时,湖北省大多水利工程设施修建于50、60年代,严重老化,年久失修,关键时刻发挥不了作用,加上人口、经济密度的增长,实际上湖北省的洪、涝、旱灾害仍然十分严重,其造成的损失愈来愈大。

湖北省鄂北岗地“旱包子”和江汉平原“水袋子”的水旱灾害仍未得到根除。

如1997年鄂北地区大旱、1998年长江的洪灾都给湖北省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

1.6 从长远看,湖北省的水资源问题主要是污染型短缺的问题即使到2005年,湖北省国民生产总值比1997年翻一番,到2015年再翻一番,如用水量亦按同样倍数增长,2005年和2015年分别需水540×108m3和1 080×108m3。

鉴于湖北省有丰富的客水和地下水资源(如前所述),如若供水设施跟得上,湖北省的水资源是完全可满足上述目标要求。

真正的挑战来自水污染。

如果长江、汉江和湖北省大小河流的污染态势得不到遏制,众多湖泊水库的富营养化和酸化继续发展,则湖北省未来必将面临有水不能取的窘迫局面。

水污染不仅加剧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危害人类健康,而且破坏水生生态环境,污染土壤,给渔业、农业和旅游业等造成巨大损失。

因此,湖北省“十五”和21世纪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应把战略重点放在水污染的防治上。

1.7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对汉江中下游供水和水质造成不容忽视的影响我国北方严重缺水,中线调水方案对全局有利,湖北应当服从大局。

但是,江汉中游地区是湖北的经济重地,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在目前未调水的情况下,平水年该区已缺水,枯水年和枯水期缺水严重。

更严重的是汉江下游自潜江以下干流河段240 km已出现了水华,“表现为2月下旬至3月初水体突然变成黄褐色,色度增加,水体中藻类(硅藻为主)猛增”[2]。

这种在大河中出现水华的现象即使在世界上也是少见的,这说明汉江的水质已恶化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

调水后,一是丹江水库下泄流量不足;二是增加取水困难,使大多取水设施无法使用;三是最严重的,就是使得汉江自净能力大幅下降,水质严重恶化,水质恶化必然进一步加剧该地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如考虑到该区经济的迅速增长,则问题可能更为严重。

这一问题有可能成为制约该地区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3,4]。

因此必须引起国家和省有关部门的充分重视。

在实施中线工程的同时,必须实施已规划的补偿工程和措施,特别是引江济汉(两沙运河)和汉江两岸的污水处理工程,必不可少。

1.8 在传统体制下形成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已日显弊端在传统体制下形成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已日显弊端,不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不利于水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和保护,部门分割和“多龙管水”很难实现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合理分配,必须尽快改革传统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

一方面要有一个权威的机构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宏观的统一规划和管理,各水政主管部门明确规定权限;另一方面,采取经济和法律的手段,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更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二.措施2·1 加强对水资源的统一规划和统一管理,使湖北省水资源的利用综合效益最优化针对未来湖北省国民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发展,对湖北省的河、湖、水库和地下水资源制定综合统一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规划,并明确规定各水政部门的权限,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统一管理起来,对各种水资源实行优化调度,合理调配,并充分采用法律和经济的手段,使水资源在工业、城市发展、水力发电、渔业、运输、娱乐和维持生态等方面的综合效益最优化。

2·2 厉行节约用水、计划用水,通过节约用水减缓水的供需矛盾和保护水的生态环境质量在农业方面,通过征收水资源费、水费,实行用水定额分配,大力推广节水型农业技术灌溉,提高渠系利用率等,大幅度节约用水,特别要在鄂北岗地缺水地区大力推广高效节水农业;工业方面,在各行业推选用水标准定额,提高水费;鼓励节约用水和清洁生产,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和降低单位产品的用水量;在城市生活用水方面,在用水中逐步加收污水治理费推广无磷洗涤剂,以节约用水,降低污染,同时大力宣传,提高公众的水资源意识,选择正确的水资源消费模式,树立节约用水的观念。

2·3 采取各种措施,防止水污染,维护和改善水生态环境的质量大力开发湖北省丰富的水力资源和其它洁净能源,推广洁净的燃煤技术,提高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污标准,以降低酸雨对水环境的危害;实行更加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估制度和“三同时”措施,以及工业企业超标准排污收费制度和排污许可证制度,适当提高收费和罚款的标准,使其足以真正阻止工业企业排污;对污染大的企业进行曝光,限期整改,停产整改,或关停并转等,尤其要加强对乡镇企业的监测、控制和管理;大力建设城市污水收集系统和污水处理设施,其资金大部分可取源于水费增加的部分;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农村少用化肥和农药,探索替代化肥和农药的新途径,控制化肥、农药的污染;加强对水源保护区的规划、管理和水质监测,逐步推行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目标责任制,对重污染的河段,湖泊进行重点治理,恢复其天然生态功能,加强对有毒废水、油、农药、固体废弃物和各种有毒有害物质的管理控制,防止污染事故。

2·4 牢牢抓住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机遇,推动湖北省的水利建设,使湖北省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上一个新台阶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及其配套工程建成之后,将大大提高江汉平原和沿江城市的防洪安全,增加湖北电能,改善汉江中下游和江汉之间的通航条件。

湖北省应紧紧抓住这个机遇,利用两大工程的带动和配套工程的实施,大力整治长江、汉江河道,完善江汉平原和鄂北岗地的排灌设施,使湖北省的洪涝旱灾害从根本上得到根治。

充分利用三峡工程提供的电能,改善湖北省的能源结构,降低煤能源给水资源带来的污染。

2·5 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和研究特别要加强对水源地、地表水体、地下水以及排放的污水水质的监测评价和研究,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为水资源水环境的规划、管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充分的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