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下漫笔导学案教学提纲

合集下载

《灯下漫笔》导学案精选2篇

《灯下漫笔》导学案精选2篇

《灯下漫笔》导学案精选2篇《灯下漫笔》导学案1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本文的创作背景,把握“漫笔”的文体特征;2.自读课文,积累生字词;3.锻炼概括、分析文本能力,掌握小中见大的写作方法,明确事实的矛头指向。

【课前导读】1.写作背景: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统治阶级及其追随者在文化上极力宣扬封建槽粕,以此维护封建制度和日趋没落的封建文化。

这种封建复古主义思想与帝国主义的奴化思想结成同盟,形成了当时一股对抗新文化运动的逆流。

此时的鲁迅先生,洞察国势,以敏锐的触觉,独到的眼光,揭露了复古主义思想的实质,对中国封建社会作了深刻的剖析之后,写下了《灯下漫笔》这篇著名杂文。

2.解析文题:鲁迅喜欢在“灯下”写作。

他写过《夜颂》,说自己是“爱夜的人”,据说爱夜的人“有听夜的耳朵和看夜的眼睛,自在暗中,看一切暗”。

那么,那一时刻,1925年4月29日这一夜,灯下坐着的鲁迅,又“看”到了“暗”中掩盖着的什么呢?“漫笔”,是作家常用的一种表现形式,其特点是借事抒情、夹叙夹议、意味隽永。

“漫”既是内容的“漫”无边际,又是“心事浩茫连广宇”的“漫漫”心绪,还是一种“漫延开来”的思维方式。

同学们在阅读时,要注意其漫延无际的笔墨、心绪、思维,从散漫无序中抓住其思想要点即作者独具“夜眼”,对我们所生存的社会、历史的独特发现。

【自主学习】初读课文,积累字词:1.读准下面的字音兑现( ) 钦定( ) 不肖( ) 累赘( )2.正确释义:厘定:发祥:执迷:先儒:降格以求:皇恩浩荡:一治一乱:莫名其妙:心悦诚服:蒸蒸日上:朝三暮四:【合作探究】再读课文,分小组讨论,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文中写到的事件。

(方法:以小见大,明确矛头指向)1.小组讨论后事件列为以下几件:2.师生探讨上述事件的矛头指向: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 熟读课文,品味重点语句,揣摩句子的含义;2. 探究本文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体会杂文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指导作用。

【合作探究】1.三读课文,品味下面重点语句,揣摩句子的含义,明确本文主旨。

《灯下漫笔》学案

《灯下漫笔》学案

《灯下漫笔》学案【学习目标】1、能理解鲁迅对国民奴性的深刻认识和对中国历史的深刻解剖,学习鲁迅的爱国精神和伟大的人格。

2、学习作者由小见大、情理交融的写作手法。

【学习重点难点】1、能理解鲁迅对国民奴性的深刻认识和对中国历史的深刻解剖。

2、学习作者由小见大、情理交融的写作手法。

【学习课时】5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知识链接1、走近作者⑴鲁迅(1881-1936),原名,字豫才,笔名,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和,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

1918你那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反封建的白话小说,随后连续发表了《孔乙己》《药》《故乡》等著名小说。

1921年,发表了代表作,成功塑造了阿Q这一典型形象,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不朽名著。

1923年,集成小说集,为革命现实主义的新小说奠定了基础。

鲁迅思想核心是“立人”。

“人”即“国民”,在鲁迅看来,中国国民从来就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无论是阿Q、孔乙己,还是祥林嫂、闰土。

鲁迅一生追求的目标,就是改造国民的“灵魂”,使之“立”起来。

⑵作品①小说集两部:《呐喊》(1918-1922)、《彷徨》(1924-1926)②历史小说集一部:《故事新编》(1922-1935)③散文集一部:《朝花夕拾》(1928,原名《旧事重提》)④散文诗集一部:《野草》(1927)⑤杂文集十六部:《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集外集拾遗》。

⑥鲁迅小说集所收作品a《呐喊》(14):《狂人日记》《孔乙己》《故乡》《社戏》《药》《明天》《一件小事》《阿Q正传》《头发的故事》《风波》《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b《彷徨》(11):《祝福》《伤逝》《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肥皂》《长明灯》《示众》《高老夫子》《孤独者》《弟兄》《离婚》。

选修语文《灯下漫笔》教案

选修语文《灯下漫笔》教案

选修语文《灯下漫笔》教案教案:选修语文《灯下漫笔》一、教材分析二、教学目标1.了解《灯下漫笔》的作者、背景和文本内容。

2.掌握散文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技巧。

3.理解并感知文本中的思想情感,提升审美能力。

4.通过课堂讨论和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课堂导入】1.引入话题:“你是如何看待日常生活中的琐事的?”请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随机抽取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2.展示散文《灯下漫笔》的标题,让学生进行猜测和预测。

【导读文本】1.师生共同阅读《灯下漫笔》,回答一些基本问题,例如:文章的结构、文笔特点、文中的人物以及描述的事件。

2.引导学生从文中的描述和细节感知文本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

3.通过讨论,概括出文本中表达的主题和思想。

【拓展思考】1.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灯下漫笔》中的写作技巧来写一段自己生活中的琐事。

2.学生自主完成小组讨论后,进行组内展示和讨论。

【写作练习】1.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选择一个琐事写一篇短文。

2.在写作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灯下漫笔》的写作技巧,例如:细节描写、感性描述和对人性的洞察等。

3.学生自主完成作文后,进行互评和评改。

【课堂总结】1.回顾课堂内容,总结学到的知识点和技巧。

2.考核学生对散文《灯下漫笔》的理解和对写作技巧的运用。

四、教学反思选修语文《灯下漫笔》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写作能力为目标,通过对文本的分析和理解,引导学生思考文本所传达的思想情感,并通过写作练习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写作中。

此教学方案主要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学生既可以通过课堂讨论来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也可以通过写作练习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同时,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评价。

《灯下漫笔》教案

《灯下漫笔》教案

《灯下漫笔》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灯下漫笔》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激发学生对散文的兴趣,培养阅读和欣赏散文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简介鲁迅及其作品《灯下漫笔》。

分析《灯下漫笔》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通过朗读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1.4 教学步骤向学生介绍鲁迅及其作品《灯下漫笔》。

引导学生阅读《灯下漫笔》,并思考作品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阅读心得和感悟。

第二章:文本分析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灯下漫笔》的文意和结构。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读文本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分析《灯下漫笔》的文体特点和修辞手法。

解读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解读文本。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

2.4 教学步骤引导学生关注《灯下漫笔》的文体特点和修辞手法。

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解读心得和感悟。

第三章:文学背景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灯下漫笔》的文学背景。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历史和文化语境的理解。

3.2 教学内容介绍《灯下漫笔》的文学背景,包括时代背景和文学流派。

分析文学背景对作品的影响和意义。

3.3 教学方法采用比较分析法,引导学生理解文学背景对作品的影响。

通过文献资料的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文学史研究能力。

3.4 教学步骤向学生介绍《灯下漫笔》的文学背景。

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文献资料,了解文学背景对作品的影响。

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阅读和研究成果。

第四章:作品主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灯下漫笔》的主题思想。

培养学生对作品主题的思考和探讨能力。

4.2 教学内容分析《灯下漫笔》的主题思想及其表现。

探讨作品主题的深度和广度。

4.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作品主题。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主题思考能力。

4.4 教学步骤引导学生关注《灯下漫笔》的主题思想。

高一语文教案《灯下漫笔》

高一语文教案《灯下漫笔》

高一语文教案《灯下漫笔》一、教学目标1.了解《灯下漫笔》的作者杨绛以及作品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2.分析《灯下漫笔》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理解其中的主题和寓意。

3.学习运用文学常识和修辞手法分析文学作品,并进行个人感悟与评价。

4.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辨能力,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教学重点1.分析《灯下漫笔》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探究《灯下漫笔》所表达的主题和寓意。

3.运用文学常识和修辞手法分析文学作品。

三、教学准备1.电子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

2.教材:《灯下漫笔》。

3.讲义:包含教学内容和重点的讲义。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课(10分钟)1.讲师通过引入杨绛和《灯下漫笔》的背景介绍,激发学生对该文学作品的兴趣。

2.提问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引入做铺垫。

步骤二:讲解教材(20分钟)1.讲师带领学生理解《灯下漫笔》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通过阅读和讲解文本,让学生对故事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2.讲师重点讲解《灯下漫笔》所表达的主题和寓意,引导学生思考其中蕴含的思想和价值观。

3.讲师提问学生,探讨学生对故事和主题的理解,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

步骤三:分组讨论(2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所读故事中的一个主题和相关问题。

2.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分享各自的理解和思考。

步骤四:文学分析与写作训练(40分钟)1.讲师引导学生运用文学常识和修辞手法分析《灯下漫笔》,包括人物形象描写、情节发展、语言运用等方面。

2.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写出对《灯下漫笔》的个人感悟和评价,形式可以是文章、小说、诗歌等,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

3.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和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提供反馈,以促进进一步的思考与改进。

步骤五:总结与展示(10分钟)1.讲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重要的观点和思考。

2.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灯下漫笔》导学案资料讲解

《灯下漫笔》导学案资料讲解

《灯下漫笔》导学案《灯下漫笔》导学案第一课时(预习课文,整体把握文意)一、诗词鉴赏红梅苏轼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

【诗意解读】因为怕开了后招来愁怨,加上贪睡,所以独自开得迟了些;又恐冰雪般洁白的姿容不合时俗。

故意染上了桃花杏花那样的红色,但保留着孤高瘦硬的傲霜斗雪的风姿。

耐寒的品性使红梅不肯在春天与百花争艳都妍,红色不是她的本色。

石曼卿老人不懂得红梅风格所在,怎么能从绿叶、青枝来看梅花?【考点演示】林逋《梅花》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决非桃李诗。

皮日休《白莲》诗云,“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决非红莲诗。

此乃写物之功。

若石曼卿《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此村学中至陋语也。

说出苏轼赞扬写梅花、白莲的诗而批评石曼卿《红梅》诗的理由,并作具体分析。

【答案】第一问两个要点:①赞扬的理由是,写梅花、白莲的诗能做到神似,表现了神韵、精神品格、内在特点;②批评的理由是,石曼卿《红梅》诗不能抓住梅花的品格特征,仅作了外形描写。

第二问3个要点:①“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写出了梅的清幽、高洁;②“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月风清欲坠时”,写出了白莲的素洁、清雅;③“认桃无绿叶,辩杏有青枝”,仅从“绿叶”“青枝”等外形上把握红梅的特征,未见红梅的精神品格。

二、写作背景及文本介绍1、写作背景这篇文章写于1925年春末。

当时,中国社会新旧斗争十分尖锐,一方面,中国几千年的旧文化、旧制度、旧传统层层因袭,到这时,已经是黑暗、反动、腐朽无比,它像一个巨大的毒瘤,长久地寄生在国民身上,禁锢着国民的身心,使国民畏惧而且麻木;另一方面,少数先驱者已经从黑暗中醒来,他们已开始大声疾呼,唤醒“铁屋子”里沉睡的人们,并开始荷戟奋战,要“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语文教案-灯下漫笔

语文教案-灯下漫笔

语文教案-灯下漫笔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理解文章《灯下漫笔》的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2.能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语言运用;3.能通过细读文本,理解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4.能运用相关的表达方法,写出自己的心情和感悟;5.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能正确理解文章的意思,掌握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2.能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语言运用。

三、教学难点1.能通过细读文本,理解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2.能运用相关的表达方法,写出自己的心情和感悟。

四、教学准备1.教材:《语文教材》(版别自选);2.音频设备;3.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与学生互动的方式,引起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欲望。

2. 预习(10分钟)提前告知学生要学习的文章为《灯下漫笔》,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教材相关内容,并写下自己的感想和问题。

3. 阅读与理解(20分钟)师生共同朗读课文,并借助音频设备进行听力训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之后,教师逐段解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4. 分析文章结构和语言运用(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语言运用,帮助学生了解作者通过不同的叙述手法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同时,教师可以提供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帮助学生拓展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5. 讨论与思考(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就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展开思考和交流。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6. 配套练习(15分钟)教师让学生完成配套的阅读理解练习,并对答案进行讲解和讨论。

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课文理解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7. 写作任务(20分钟)教师布置作文任务,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知识,写一篇短文或者小记,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感悟。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写作素材和表达方法,帮助学生完成写作任务。

8. 作文展示(10分钟)学生互相交流和展示自己的作文,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提出改善的建议,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鲁迅《灯下漫笔》教学案设计模板.doc

鲁迅《灯下漫笔》教学案设计模板.doc

鲁迅《灯下漫笔》教学案设计模板教学时数:2第一教时明确目标:理清思路,明确观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解题1.介绍写作背景2.解析文题鲁迅喜欢在“灯下"写作。

他写过《夜颂》,说自己是“爱夜的人",据说爱夜的人“有听夜的耳朵和看夜的眼睛,自在暗中,看一切暗”。

那么,那一时刻,1925年4月29日这一夜,灯下坐着的鲁迅,又“看"到了“暗"中掩盖着的什么呢?三、整体感知明确:①批判的锋芒指向:中国历史和国民性问题;—a、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b、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2.明确思路现实(1〜5)——历史(6〜n)——现实(12〜14)I I IIII引子 --- *观点----- *号召四、小结本课内容第二教时明确目标:2.以小见大、以情推理、情景交融的表达艺术教学过程:一、分析"引子"(1〜5)1.课文是由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引出对重大历史问题的思考。

阅读第一部分,思考:课文是由什么日常小事引出对重大历史问题的思考的?明确:钞票贬值明确:开始兑换一乐意I停止兑现一不甘心--奴性心态I折换现银一非常高兴明确:①“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

"两者心理相似:自身受到了损害不痛苦反而快乐。

这种心理,看似反常,实则合理。

人们为避免更大的灾祸,宁愿选择较为次之的损害,从而获得一种超越期望的满足。

鲁迅从中看到了隐藏在百姓灵魂深处的奴性心态: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自我满足,自我陶醉。

明确:“极容易”说明中国的“乱”是长期的,“治"是短暂的,因此老百姓常常“想做奴隶而不得";他们把做奴隶当成一种奢望,甚至是一种享受,一旦有哪一位统治者满足了这一令人感到悲哀的要求,他们自然就“万分欢喜"了。

5.归纳本部分写作特色。

明确:直写其事,以小见大6.小结二、分析“观点"㈠析“中国历史"明确:①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即“乱世"一兵荒马乱,奴隶规则被毁得粉碎,强盗官兵任意屠杀百姓。

课文《灯下漫笔》阅读教案

课文《灯下漫笔》阅读教案

本篇文章将针对课文《灯下漫笔》制定一份阅读教案,通过教学的方式将学生对于这篇杂文的阅读能力提高。

一、教材分析1、作者简介《灯下漫笔》的作者是鲁迅,在文学史上被誉为“现代文学之父”。

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之一,代表作品有《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堪称中国现代文学的典范。

2、篇目简介《灯下漫笔》是一篇散文,是鲁迅于1924年发表在北京的《晨报月刊》上的一篇杂文。

文中主要讲述的是一个人的思想与行为的转变过程,从一个“追寻成功”的青年变成了一个“追求真理”的作家。

3、文本分析(1)结构分析本文分为六段,每段大约1000字左右。

篇幅较长,但结构清晰,由“误入歧途”、“思想改变”、“感动之后”、“焦虑与挣扎”、“追求真理”、“重获新生”六个部分组成。

(2)语言风格本文语言风格简练、意犹未尽、重在表达思想。

语言中富有诗意,表达细腻,值得一读再读。

二、阅读目标在阅读《灯下漫笔》后,学生应该能够:1、理解鲁迅探讨的官场腐败问题,弄清“为官一任,如践坑蒙”,“桃花扇子”,“典籍糊涂”等句式的含义及联系;2、理解鲁迅探讨的教育问题,弄清“智慧与审美”的关系及其对文化素质的影响。

3、理解鲁迅探讨的历史和社会问题,弄清“今之主人公有如元朝世贤”,“鬼迷心窍”等句式的含义及联系。

4、善于运用文化知识进行归纳及演绎推理,了解鲁迅思想及其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探究鲁迅的文艺思想并进行评析;分析文中表现的官僚主义、教育问题和历史问题,并且从中提炼出鲁迅思想;结合现实生活、文艺作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思想交流与合作。

2、教学难点理解文中的典故和文化内涵;理解和表达鲁迅思想;把握文章的思想和情感,感受鲁迅文学的独特魅力。

四、教学方法通过阅读、听、说、写、演等五个方面的综合性教学,将鲁迅思想的核心观点、文艺思想、文化视野等方面作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

可以使用PBL教学模式,以小组探究课题为基础,让学生自己选题、策划、设计、组织演示。

《灯下漫笔(节选)》精品导学案

《灯下漫笔(节选)》精品导学案

【语文版】《灯下漫笔(节选)》精品导学案(含答案) 第一单元抨击时弊忧思家国第1课灯下漫笔(节选)【文本导读】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广大劳动人民一直处于被压迫被奴役的悲惨地位。

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新旧斗争十分尖锐,一方面,中国几千年的旧文化、旧制度、旧传统层层因袭,到这时,已经是黑暗、反动、腐朽无比,它像一个巨大的毒瘤,长久地寄生在国民身上,禁锢着国民的身心,使国民畏惧而麻木;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革命昙花一现,紧接着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军阀混战??黑暗中国亟待彻底的革命。

另一方面,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少数先驱者已经从黑暗中醒来,开始大声疾呼,要唤醒“铁屋子”里的人们,并荷戟奋战,要“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但是,统治阶级及一些反动的复古主义者,却极力鼓吹中国的所谓精神文明,妄图维护封建主义的文化,维护人吃人的等级制度。

这就需要在更深刻的意义上,揭露复古派的阴谋,擦亮广大人民的眼睛,于是,作为已觉醒的先驱者之一的鲁迅写了一系列文章予以反击,本文就是其中一篇。

让我们跟随作者,走进那个时代?? 【作者卡片】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笔名。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1918年5月发表《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础。

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南腔北调集》《花边文学》《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等。

【基础荟萃】3.近义词辨析①退化·蜕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②兑现·兑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③执迷·执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④题名·提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要点突破】1.文章开始叙述“我”兑换现银一事有什么作用?点拨从结构上看,兑换现银起了一个引子的作用,作者从切身的生活小事中引出本文“漫笔”的话题——“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

《灯下漫笔》语文教案

《灯下漫笔》语文教案

《灯下漫笔》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能够分析其作用。

(2)能够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

(3)能够默写并背诵课文中的精彩片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更好地理解课文。

(3)学会通过对比、分析等方法,提高语文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观察、思考的习惯。

(2)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提高文学素养。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3. 默写并背诵课文中的精彩片段。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 联系写作背景,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内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细节。

(2)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引发学生对课文的期待。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2)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深入讲解:(1)针对学生理解的难点,进行讲解。

(2)联系生活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5. 练习巩固:(1)让学生默写课文中的精彩片段。

(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谈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6. 总结拓展:(1)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2)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

五、课后作业1. 背诵课文中的精彩片段。

3. 推荐一篇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并简要说明原因。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包括对作者观点和态度的把握。

2. 学生对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的分析能力,能够识别并解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灯下漫笔》教学设计2

《灯下漫笔》教学设计2

灯下漫笔教学设计2引言《灯下漫笔》是一种独特的绘画形式,它将中国传统山水画与西方素描技法相结合,以灯光照射下的剪影效果呈现。

本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了解灯下漫笔的起源、特点和技巧,并提供一个实践机会,让学生亲自体验创作灯下漫笔作品。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1. 了解灯下漫笔的起源和特点; 2. 掌握使用灯光照射下的剪影效果进行绘画的技巧; 3. 创作一幅自己的灯下漫笔作品。

教学步骤步骤一:介绍灯下漫笔1.向学生简要介绍灯下漫笔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提及一些知名的灯下漫笔艺术家;2.解释灯下漫笔的特点,如黑白对比强烈、形象明确等。

步骤二:展示灯下漫笔作品1.展示一些经典的灯下漫笔作品,让学生欣赏并了解其中的艺术之美;2.引导学生讨论作品中的主题、构图和表达方式。

步骤三:讲解灯光照射的剪影效果1.介绍灯光照射下的剪影效果,解释其在灯下漫笔中的重要作用;2.示范如何使用灯光和物体来创造不同的剪影效果;3.强调观察和细致观察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艺术观察力。

步骤四:练习剪影绘画技巧1.提供铅笔、纸张和灯光等绘画工具;2.让学生选择一个简单的物体,放置在灯光下,通过观察和绘画来创造剪影效果;3.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角度和光线条件,体验剪影绘画的魅力。

步骤五:创作灯下漫笔作品1.让学生选择一个主题和场景,准备绘画材料和灯光设备;2.指导学生运用剪影效果,绘制自己的灯下漫笔作品;3.鼓励学生在作品中表达个人的情感和想法。

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2.对学生的绘画技巧和艺术表达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评价;3.收集学生的作品,评估其创造力和艺术独特性。

结束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将对灯下漫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亲自参与了创作过程。

希望通过这次教学设计,学生们能够培养艺术观察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并且对灯下漫笔艺术产生更多的兴趣和热爱。

《灯下漫笔》教案

《灯下漫笔》教案

《灯下漫笔》教案第一篇:《灯下漫笔》教案白云二中高二语文组备课资料《灯下漫笔》讲习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梳理文章的思路和结构,把握由小及大、由事入理的构思特点。

2、培养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3、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引导学生领会课文思想的深刻性,以及作者对人精神世界的关注。

一、问题设置:1、杂文的特点:请同学们回顾《拿来主义》。

以小见大,语言辛辣、犀利,幽默,讽刺,反语,具有无比的力度。

2、解题:(请同学们谈谈对漫笔的了解)明确:漫笔,“漫”,既是内容的“漫”无边际,又是“漫漫”心绪,还是一种“漫延开来”的思维方式,“散”漫无拘、笔随心意、兴之所至,放得开收得拢。

而且鲁迅在《夜颂》中说自己是“爱夜的人”。

而爱夜的人“有听夜的耳朵和看夜的眼睛,自己在暗中看一切暗”。

那么,在1925年4月29日的夜,灯下坐着的鲁迅,又“看”到了“暗”中掩盖着的什么呢,这就点明了“灯下”之含义。

3、快速阅读课文,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整体感知课文。

(1、)思考作者所涉及的对象有几方面?明确:中国人(老百姓)、统治者(主子)、中国社会(时代)。

(2、)思路:现实——历史——未来(3、)引子:兑换钞票(思维的爆发点)(4)文章由钞票贬值的日常小事写起的,那整件事情是如何呈现的?文中的老百姓在整件事情的过程中心情有什么起伏?(抓住文章的关键词)明确:过程:如何相信国家银行而将银行换成钞票(第一段),又如何因政局不稳要将钞票转换银元不得(第二段)听说暗中有了行情又赶去兑现,打了折也不计较。

心情起伏:开始换钞票时的“乐意”到停止兑换时的“不甘心”和“恐慌”,最后打折兑换、吃亏了以后的“非常高兴”与“更非常高兴”。

此外还有,开始“银元装在怀中”,只觉得“沉重累坠”,后来终于得到后就“沉垫垫地觉得安心、喜欢”。

(5)同样的现银,以前感到“沉重累坠”,后来又“沉垫垫地觉得安心”,这反映了什么样的心理? 参考:同样是现银,同样的沉,但却反映了“人”(老百姓和作者)在事件过程中心情的变化。

《灯下漫笔》语文教案

《灯下漫笔》语文教案

《灯下漫笔》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灯下漫笔》的作者鲁迅及其文学地位。

分析并掌握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解读并理解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学会通过文本中的细节,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学会与他人合作,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下的文学作品。

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审美情趣。

培养批判精神,敢于对权威观点提出质疑。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文本内容鲁迅及其作品《灯下漫笔》的背景介绍。

文本的表面意义和深层含义的解读。

分析文中的象征意义和隐喻手法。

2.2 教学方法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理解文本的基本内容。

讨论分析:小组讨论,分析文本中的修辞手法和深层含义。

教师讲解:教师讲解作者背景、文本特点和解读方法。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新课简介鲁迅及其作品《灯下漫笔》。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文本的主题和背景。

3.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文本,理解基本内容。

学生完成阅读笔记,记录关键信息和疑惑。

3.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

分析文本中的修辞手法和深层含义。

3.4 教师讲解讲解作者背景和文本特点。

解读象征意义和隐喻手法。

3.5 总结与反思学生总结学习内容和收获。

教师进行点评和反馈。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方式课堂参与度:学生发言和小组讨论的表现。

阅读笔记: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课后作业:学生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和思考。

4.2 评价标准课堂参与度:积极发言,参与小组讨论。

阅读笔记:能够记录关键信息,提出合理的问题和分析。

课后作业:能够深入解读文本,提出有见地的观点。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学材料《灯下漫笔》原文。

鲁迅及其作品的背景资料。

阅读理解练习题。

5.2 教学工具投影仪和幻灯片。

网络资源:鲁迅作品的相关文章和评论。

第六章:教学活动6.1 课前活动让学生提前阅读《灯下漫笔》,了解文本内容。

灯下漫笔导学案资料讲解

灯下漫笔导学案资料讲解

案导《学》笔漫下灯精品文档《灯下漫笔》导学案第一课时(预习课文,整体把握文意)一、诗词鉴赏红梅苏轼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

【诗意解读】因为怕开了后招来愁怨,加上贪睡,所以独自开得迟了些;又恐冰雪般洁白的姿容不合时俗。

故意染上了桃花杏花那样的红色,但保留着孤高瘦硬的傲霜斗雪的风姿。

耐寒的品性使红梅不肯在春天与百花争艳都妍,红色不是她的本色。

石曼卿老人不懂得红梅风格所在,怎么能从绿叶、青枝来看梅花?【考点演示】林逋《梅花》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决非桃李诗。

皮日休《白莲》诗云,“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决非红莲诗。

此乃写物之功。

若石曼卿《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此村学中至陋语也。

说出苏轼赞扬写梅花、白莲的诗而批评石曼卿《红梅》诗的理由,并作具体分析。

【答案】第一问两个要点:①赞扬的理由是,写梅花、白莲的诗能做到神似,表现了神韵、精神品格、内在特点;②批评的理由是,石曼卿《红梅》诗不能抓住梅花的品格特征,仅作了外形描写。

第二问3个要点:①“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写出了梅的清幽、高洁;②“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月风清欲坠时”,写出了白莲的素洁、清雅;③“认桃无绿叶,辩杏有青枝”,仅从“绿叶”“青枝”等外形上把握红梅的特征,未见红梅的精神品格。

二、写作背景及文本介绍1、写作背景这篇文章写于1925年春末。

当时,中国社会新旧斗争十分尖锐,一方面,中国几千年的旧文化、旧制度、旧传统层层因袭,到这时,已经是黑暗、反动、腐朽无比,它像一个巨大的毒瘤,长久地寄生在国民身上,禁锢着国民的身心,使国民畏惧而且麻木;另一方面,少数先驱者已经从黑暗中醒来,他们已开始大声疾呼,唤醒“铁屋子”里沉睡的人们,并开始荷戟奋战,要“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灯下漫笔》教案

《灯下漫笔》教案

《灯下漫笔》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结构。

(2)能够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3)能够概括文章的主旨和主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提高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和交流能力。

(3)通过写作实践,提升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对文化传承和历史的认识和尊重。

(3)培养学生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和关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2)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2. 教学难点:(1)理解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2)深入分析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生活中的细节。

(2)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

2. 阅读理解:(1)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文意。

(2)组织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感悟。

(3)教师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

3. 写作练习:(1)让学生根据文章的主题,进行写作实践。

(2)教师批改学生的作文,给予评价和建议。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写作能力:通过学生的写作实践,评估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灯下漫笔》原文。

2. 参考资料:关于《灯下漫笔》的解析和评论。

3. 教学工具:投影仪、黑板、粉笔。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案例来理解作者的观点。

3. 利用讨论教学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七、教学步骤:1. 第一步: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文章的大意。

2. 第二步:在课堂上,让学生朗读课文,感知语言和表达。

灯下漫笔(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灯下漫笔(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灯下漫笔(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灯下漫笔(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1灯下漫笔(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学过程中关键的一环,它是教师对于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手段进行规划和组织的过程。

好的教学设计能够使得教学过程更加顺畅,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更好。

下面是一份针对教案教学设计的探究,希望对广大教师有所帮助。

首先,教师需要在制定教案之前对教学目标进行明确。

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出发点,通过明确教学目标可以使得教师在制定教案时有方向,也能够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清晰地了解学习的目标。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需要考虑学习者的年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等因素,将学习目标调整到适合学生的水平上。

同时,教师还需要考虑学生未来的实际需求,调整教学目标,使得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能够在未来的社会生活和工作中得到发挥。

其次,教师需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在制定教学内容时,教师需要全面考虑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因素的历史背景和当下现实,科学的、符合潮流的、有针对性的。

“课堂内容”是最重要的,其次是教师所选教学方法,再次是教学材料。

教学内容的结构应该是清晰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考虑到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的讲授,布置适当的作业同时还要解决学生的疑惑和问题,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够得到深入发展。

同时,教师需要确保教学内容与教材内容相符,支持和联合学习材料,标准的语言和广泛的语言处理能力,并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和体验。

再次,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在决定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时,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选择适合学生的方法,如讲解法、实验法、小组讨论法、问题导向法等不同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进行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交流,同时能够加深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理解。

在具体实践中,教师还需要根据教学场地、教学时间、教学人数等具体因素适时确定教学方法。

最后,教师需要找到合适的评价方法。

在教学结束之后,教师需要对学生所学习的内容进行综合评价,寻找合适的评价方法。

指导实践:应用《灯下漫笔》教案掌握5步教学法

指导实践:应用《灯下漫笔》教案掌握5步教学法

指导实践:应用《灯下漫笔》教案掌握5步教学法步教学法教学是一门艺术,成功的教学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探索和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借助一些教学工具和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近年来,《灯下漫笔》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受到了越来越多教师的关注和借鉴。

《灯下漫笔》提出了5步教学法,通过让学生体验、探究和思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应用《灯下漫笔》教案,掌握5步教学法的实践体验和经验。

一、教学背景笔者所教授的是初中语文课程,这门课程的教学任务不仅要贯彻语文教学的“三个育人”,而且还要积极应对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近年来,我深感传统教学方法的疲态,为了改进教学模式,我开始探索新型教学方法,借鉴《灯下漫笔》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推出教学实践。

二、教学目标通过应用《灯下漫笔》教案,掌握5步教学法,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全面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教学内容《水浒传》第一回(三种渔翁得大鱼)。

2、教学方法步骤一:引导学生体验“步骤一”的目的是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情感投入。

我先给学生放一段老电影《水浒传》片段,让学生模仿语音,学会“岳家庄打滴滴,齐发诺大方”这一句口号。

然后再和学生探究这个口号的含义、背景、作用等,引导学生感受到其中的热血豪情。

步骤二:引导学生探究“步骤二”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参与和探究精神,让学生从中获得方法和技能。

我让学生自己阅读第一回文学语言,然后和学生探究文章中的词句、结构、人物和情节等,引导学生发现文本中的美学价值和教育意义。

步骤:引导学生理解“步骤三”的目的是让学生归纳、总结和分类知识,促进知识的巩固和理解。

我针对教学内容,设计了几个问题,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逐步理解文本中的离合和情感变化,进而理解故事中渔翁、僧人、道士等人物的道理和寓意。

马非的《灯下漫笔》课堂教案

马非的《灯下漫笔》课堂教案

马非的《灯下漫笔》课堂教案是为教师们设计的一份优秀的教学指导书。

本教案以《灯下漫笔》这一名著为蓝本,将其精华内容与实际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领略到中国文化的精髓与奥妙。

I.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马非《灯下漫笔》的重点内容,掌握其中所蕴含的中华文化精髓,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II. 教学重点1.理解马非《灯下漫笔》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2.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周期性思想。

3.探究文学作品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作用。

III. 教学内容本单元完成对马非《灯下漫笔》所有章节的理解和阅读。

1.第一章:《古人笔记》通过学习这一篇章节,学生将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中表现的气和神。

并进一步探究文学作品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作用。

2.第二章:《无题》本章节中,马非引用了一首著名的唐诗——《长安古意》,通过对这首诗的解析,学生将了解到古代诗词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的真正意义。

3.第三章:《鸦片战争》通过这一章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中国历史上那段困难而又黑暗的时期,并理解中国人民承受着这份历史的种种痛苦。

4.第四章:《为何要孝顺长辈》本篇章节主要讲述了中国的孝道文化,通过学习,学生将体会到中国文化中所蕴含的孝顺和尊老敬老的传统精神。

5.第五章:《习惯和价值观》通过本篇章,学生将理解到我们每个人所具有的一些习惯和行为是如何影响到我们的人生的,同时也探究文学作品具有的教育性质。

6.第六章:《人生的舞台和遗憾》这一篇章节中,马非引用了台湾大学教授李新民的话——“人生就是一台戏”,从而引发我们对人生的思考。

7.第七章:《对于未来的选择》本篇章主要讲述了人们在面对未来困境时所做的选择,其中包括艰难抉择和不断前行。

通过学习本章,学生将更加清晰地了解到我们在生活中所需要的那份勇气和毅力。

IV. 教学方法1.以学生为中心、效果为导向的教学方式。

在本课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明白文学是什么,文学对于社会的影响是什么,还要通过互动、思辨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感受和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灯下漫笔导学案《灯下漫笔》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习重点:学习本文由小及大、由事入理的构思特点。

2、学习难点:品味本文以情入理,情理交融的表达艺术。

3、领会本文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国民奴性人格深刻的批判。

学习过程:第一学时导入在知识文化界,被毛泽东尊称“伟大”的只有二人。

一位是鲁迅先生,毛泽东对他的评价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鲁迅生于哪一年,逝世于哪一年?1881、9、25—1936、10、19。

鲁迅写过一篇叫《夜颂》的文章,说自己是“爱夜的人”,“有听夜的耳朵和看夜的眼睛”。

鲁迅特别喜欢在夜间“灯下”写作。

每当夜深人静,“心事浩茫连广宇”的时候,鲁迅的心绪、思维就会“漫”延开来,独具“夜”眼的他,就会对我们民族的历史、国民的生存现状有独特发现。

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鲁迅的一篇议论性散文《灯下漫笔》。

那么,被毛泽东尊称“伟大”另一位是谁呢?陶行知生于哪一年,逝世于哪一年?1891—1946。

7月25日,陶行知在上海病逝,延安各界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毛泽东亲笔题词,赞陶行知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陶行知有两句名言:“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今天,我们把它改为:“读是知之始,知是读之成。

”要了解伟大的思想家鲁迅,在《灯下漫笔》中有什么独特发现,就让我们从读开始吧!一、速读全文,整体感知作者主要观点提问:速读课文,找出文章中表明作者主要观点的语句。

请同学们找出后画住,并读给大家。

第4段:“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

”第6段:“‘三千余年古国古’的中华,历来所闹的就不过是这一个小玩艺。

”第7段:“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我们)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数见不鲜的。

”第11、12段:“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三千余年的中国历史只有这两个时代的循环。

)第16段:“而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

”二、细读各段,分析各段内容作用层次提问:作者是怎样得出这些观点的?现在请大家细读课文,分别用不超过15个字概括1—3段的内容。

提示:1、钞票信用日见其好:(总分)乡下人乐意,稍明事理的人早不用银元,所有的人大多用本国钞票。

2、政府勒令用钞票,商民不要钞票,百姓怎么办:(总分)多给不甘心,换铜元换不来,借又借不来,换外国钞票也换不来。

3、我非常高兴拿钞票折价换银元。

提问:作者写“钞票折价换现银”这件事的作用是什么?引出第一个论点: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

提问:第5段的作用是什么?论证论点一。

提问:第5段为什么能论证这个论点?第5段的内容与1—3段的内容有相似的地方吗?作者是怎样论证这个论点的?第5段的内容与1—3段的内容很相似。

在第5段,作者用了假设的方法与第1-3段的内容进行类比,论证了这个论点。

总结:第一部分引子(第l~5段),从小事“钞票折价换现银”写起,联想到“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

“直写事实”就是不虚构,也不夸张,将生活中不被人注意的小事,人物的精神、特点,“特别一提”突出出来,再引发联想,揭示实质。

“以小见大”就是把一些不被人注意的东西,轻松地写出来,用“显微镜”放大,特点就显示了,读者起初觉得莫名其妙,之后恍然大悟,甚至震惊。

“以小见大”,由现象到本质,可以显示高度的概括力;又如匕首、投枪,具有强大的穿透力和深刻的批判力。

提问:文章是怎样引出第二个观点的?第6段,作者用了一个过渡段,先总结上文(承上)指出:“‘三千余年古国古’的中华,历来所闹的就不过是这一个小玩艺。

”然后引出粉饰太平、掩盖历史真相的反动论点“咱们向来就很好的”(含义:中国人向来就活得自由自在。

启下)。

真的很好吗?接着一转引出了第二个论点:“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数见不鲜的。

”提问:第二个论点与第一个论点相比,有什么不同?第4段论点一: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

第7段论点二:我们至多不过是奴隶。

(递进,深入一层)提问:分别用不超过15字,概括第7~9段的内容,这三段的作用是什么?7、(战乱时)百姓希望有主子拿他们做牛马。

作用:论证论点二。

8、(受灾殃)百姓希望有主子顾及奴隶规则。

作用:论证论点二。

9、(战乱后)统治者制定奴隶规则百姓欢呼。

作用:论证论点二。

小结:第7~9段里,作者列举大量事实,论证了“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提问:第10~l3段与第7~9段的关系是什么?第7~9段是论据,第10~l3段是承接上文,水到渠成,总结得出的结论。

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封建社会的实质:“先儒”所说的历史上“一治一乱”的时代,实际上是“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提问:第l3段的“一治一乱”是怎样照应第7~9段的内容?7、8段是“乱”时,第9段是所谓的“治”时。

提问:第l3段的“一治一乱”又是怎样照应1、2、3段的?1段是所谓的“治”时,2段是“乱”时,3段是由“乱”到“治”。

总结:第二部分观点(第6~13段),回溯中国历史,指出中国三千余年的封建社会只有两个时代的恶性循环: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提问:文章第一部分以对现实的抨击做引子,引出第二部分是对封建社会历史的批判,引出观点并作论证,那么,第三部分是写的什么?讽刺批判现实、展望未来作结。

回到现实,提出使命。

提问:“现在人了哪一时代,我也不了然。

”作者知道现在是什么时代吗?这是一种委婉的说法,具有讽刺意味。

提问:那么现在是什么时代?从反动文人提倡热心复古,可知现在正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提问: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这两种时代的共同点是什么?老百姓失去了做人的权利和自由。

提问:鲁迅号召青年创造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是怎样的时代?“第三样时代”指走出“一治一乱”的中国封建历史循环怪圈而迈向自由和民主的时代;老百姓告别“想做奴隶而不得”和“暂时做稳了奴隶”这两个时代,成为社会的主人,体现真正做“人”的价值。

总结:第三部分号召(第14~16段),讽刺现实,实际上还是循环在这两个时代的阴影里,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统治下的中国,实际上是老百姓“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呼唤新的时代,热切期盼。

第二学时三、挑读课文,把握思想感情,归纳中心思想。

提问:纵观全文,作者讽刺批判的对象是什么?第一部分:引出现实:批判北洋军阀政府提问:商人为什么不收钞票?政局不稳,怕北洋军阀政府垮台,钞票作废。

提问:是什么使我们百姓变成了奴隶、牛马?北洋军阀政府——一种暴力。

北洋军阀政府执政期间(1912-1926年)是一个动乱的年代。

提问:这一部分讽刺批判的对象是什么?北洋军阀政府。

国民百姓。

第二部分:解剖历史:批判封建统治者提问:第7、8、9段批判的对象是哪些人?强盗、官兵、主子。

提问:“主子”指的是什么?封建统治者皇帝等。

提问:封建统治者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暴力暴政。

残暴、残酷——百姓除了服役纳粮,还要受意外的灾殃,还要被肆意杀掠。

“将奴隶规则毁得粉碎”。

狡猾——较有秩序地收拾了天下,厘定奴隶规则,闹“小玩艺”愚弄百姓。

专制——制定的奴隶规则除了有服役纳粮,还规定了怎样磕头、怎样称圣(这也是愚弄百姓),而且这规则常常是随意更改,有时甚至“将奴隶规则毁得粉碎”。

封建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造成的结果——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只有两个时代的恶性循环: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老百姓则在这两种时代中挣扎浮沉。

提问:第10段照应了哪一段?批判的对象是什么人?照应了第6段。

尖锐地批判了反动统治维护者——走狗学者、走狗史学家们,讲什么“咱们向来就很好的”“汉族发祥”“汉族发达”“汉族中兴”等,这些措辞用心险恶,实际上是粉饰太平、掩盖历史真相的反动论点。

指出他们恭颂的“太平盛世”,不过是让百姓“暂时做稳了奴隶”;至于“乱世”,则是百姓“想做奴隶而不得”。

小结:对封建统治者表达的感情是什么?愤怒抨击讽刺批判。

提问:作者对国民百姓有批判吗?联系全文,国民百姓的特点是什么?愚昧麻木——封建统治者几千年来,所闹的就不过是“这一小玩艺”,但是百姓不仅不觉悟,反而“还万分喜欢”。

历史总是陷入“一乱一治”的循环怪圈中,老百姓总是在“奴隶”和“下于奴隶”两种命运之间反复挣扎,却没有反抗斗争。

提问:“这一小玩艺”指的是什么?“中国的百姓是中立的”,“中立”实际上是说中国百姓是愚昧麻木的。

“虽不算人,究竟已等于牛马了”“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专制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百姓就希望来一个另外的主子”等,深切同情老百姓的悲惨境遇;逆来顺受,甘于为奴,具有奴性人格和奴才传统——“极容易”说明老百姓常常“想做奴隶而不得”;把做奴隶当作一种奢望,甚至是一种享受。

令人感到万分悲哀。

“万分喜欢”,这“喜欢”二字,说明中国人的奴性心理,已经根深蒂固,已严重地腐蚀了国民的灵魂,造成了国民逆来顺受、甘于为奴的传统。

它是统治者造成的,也是百姓自己促成的。

提问:文章还有哪些地方写百姓内心的满足与喜悦?1段:乐意——3段:非常高兴、更非常高兴——4段:安心,喜欢……万分喜欢——5段:心悦诚服,恭颂太平——8段:“皇恩浩荡”——9段:“万姓颅欢”。

14段:“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提问:对国民百姓表达的感情是什么?小结:饱含无比的辛酸、悲愤,深切的同情、无奈。

讽刺批判不留情面。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第三部分:联系现实:批判帝国主义、封建军阀①对封建专制和封建暴君——②对中国国民百姓③对现在的青年——“无须反顾”“前面还有道路在”、创造“第三样时代”等,表达鼓舞,寄予希望。

总结:总之,全文感情是愤怒、同情、批判、讽刺融为一体。

“披情人理、情理交融” 这是鲁迅杂文的第二个显著的特点。

这种特点其实也是说理性散文的特点,理中含情,情中有理,事情理三者交融。

披情人理、情理交融的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者将议论与叙述、描写、抒情结合为一体。

特别是作者对中国人历史的总结概括,表面上似乎在作一个科学的论断,但我们却分明地感觉到了作者内心情感的汹涌澎湃,他恨封建暴政,他怨国民麻木,他是多么盼望中国走出循环怪圈!二是作者的议论是以情感为内在动力的。

正是对封建制度和封建暴君的强烈憎恨之情,正是对中国国民的命运的深切同情,正是对中国国民奴性人格的讽刺批判之情,才使鲁迅有了写作此文的强烈意愿;而随着这些情感的增强,鲁迅对中国历史实质和国民性格的认识又不断深化,理性认识越深刻,文章的情感也越真切。

文章结尾的一个叹号,更是寄托了作者一片深情,固然悲哀,却不绝望。

总结: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抨击封建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二是批判国民的奴性人格和奴才传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